2020年高考语文终极指导及考点微专题(二)
2020高考全国二卷语文试题分析解析解读
2020高考全国二卷语文试题分析解析解读内蒙地区参加的全国II卷,整套试卷基于高考“一核四层四翼”的评价体系,在全民抗疫、精准扶贫、完成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形势下选材命题。
文学性与思想性并重,社会责任与家国情怀交融。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命题方向——紧扣时代旋律,坚持立德树人导向。
即紧跟时代脉搏,传承工匠精神,激励青年奋发图强;厚植理想信念,树立家国情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比如文学类文本小说《书匠》,表现出的匠人技艺固然会被科技所取代,匠人精神却不会泯灭,故事所表现出的正是中华民族文化思想渐染下,普通百姓的人格魅力和人性之美。
第九小题,则是要求分析“老董的匠人精神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这种匠人精神也是我们今天所应该具有的,体现出一种精神传承。
再如第22题作文所给的墨子的话和抗疫援助物资上的诗词,都彰显传统文化的内涵。
以全球抗疫为背景,将重大的社会生活事件有机融入试题,精心选择传统文化引领,厚植家国情怀,放眼全世界,增强民族自信心。
二、试题结构——题型稳定,充分落实考试大纲的各项要求。
整套试题紧密贴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凸显语文学科的应用导向;题型稳定,试题全面覆盖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与核心价值。
全国II卷是一套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内的试题,命题组人性化的考虑到了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对考生复习的影响,保持了试卷结构、题型、题量以及考试难度的相对稳定。
作为“后考试大纲时代”的第一次高考,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Ⅱ卷承受了新旧高考更叠带来的影响,完全延续了2019年高考的试卷结构,试题模块、试卷小题数和各小题的分数全部保持不变。
比如语言文字运用题,对接了“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学习任务群,仍然延续语段式形式,以“三合一”的方式考查词语辨析、语句衔接、修改病句,略有差异的是今年没有考成语辨析,而是加入了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入文中,难度较成语考察有所下降。
主观题方面,无论是补写语句还是压缩语段,继续沿用老题型,考生只要准备充分,这类题型对考生来说难度不大。
考点02:辨析并修改病句(解析版)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新高考版)
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新高考版)考点02 辨析并修改病句【命题趋势】17年高考改革后,病句的考核放到具体的语段当中,和词语、衔接、标点等综合考核,重点考核考生在具体的语境中运用词语的能力,这也成为一种趋势。
病句主要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六种类型。
考核方式八省联考和2020山东卷采用主观的方式,2021年采用选择题的方式考核。
【真题再现】【2021年高考新高考1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欢快的锣鼓敲起来,欢腾的雄狮舞起来,“闹元宵,学‘四史’”文明实践示范活动日在市文化艺术中心隆重举行,活动分为“四史”猜谜颂红色文化、非遗展示传民俗文化、戏曲联唱扬传统文化三个篇章,民俗与党史彼此交融,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
元宵线上活动直播间里热闹非凡,一场关于党史知识和传统民俗知识的直播宣讲“圈粉”无数,辖区党员,青年志愿者以及现场观众络绎不绝地进入直播间,感受节目的欢快气氛。
宣讲员平易的话语,幽默的口吻以及宣讲内容十分接地气,导致收看直播的群众既听得进又记得牢。
传统文化展现传统节日,传统节日传承传统文化。
剪纸灯谜,描绘城乡风物;秧歌花鼓,传播时代精神。
火树银花踏歌行,古风新韵颂文明,一席汁醇味正的文明盛宴,让市民近距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和传统节日的浓厚氛围。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宣讲员话语平易,口吻幽默,宣讲内容也十分接地气,这导致收看直播的群众既听得进又记得牢。
B. 宣讲员话语平易,口吻幽默,宣讲内容也十分接地气,导致收看直播的群众既听得进又记得牢。
C. 宣讲员平易的话语、幽默的口吻以及宣讲内容十分接地气,这使得收看直播的群众既听得进又记得牢。
D. 宣讲员平易的话语,幽默的口吻以及十分接地气的宣讲内容,使得收看直播的群众既听得进又记得牢。
【答案D【解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平易的话语,幽默的口吻以及宣讲内客十分接地气”中,并列成分结构混乱,应该词性相同结构一致,可改为“话语平易,口吻幽默,宣讲内容也十分接地气”,或者“平易的话语,幽默的口吻以及十分接地气的宣讲内容”;二是“导致”使用不当,“导致”后常用于不好的结果,用于“群众既听得进又记得牢”不恰当,可改为“使得”。
2020年高考全国二卷语文答案解析
2020年高考全国卷Ⅱ语文答案解析1[答案]B[解析]A错。
原文第一段“把实物当作原物的倾向,在美术史领域根深蒂固。
事实上,实物并不等于原物,我们需要对美术史中“原物”的概念进行反思,对美术馆藏品的直觉上的完整性提出质疑。
”原文意思是需要质疑也就是怀疑对美术馆藏品的直觉上的完整性,直觉上我们都会认为实物就是原物,作者的意思是我们要全面的去看待实物和原物的关系。
并没有表达出因为实物不同于原物,所以要怀疑馆藏品的真实性。
错误点在于乱加因果。
C错。
原文第四段“一幅卷轴画可能在它的流传和收藏过程中并没有发生形态上的重大变化,但是各代的藏家在上面盖上图章、写下题跋,尤其是乾隆等帝王把这类操作全面系统化之后,即使形态未改但也是面貌已非。
”选项“导致这些画作的原初状态已不可考。
”导致二字强加因果,原文没有提及原初状态可不可考。
D错。
原文“所有这些转化都可以成为美术史研究的课题,这些研究所探求的不再是一件作品的原始动机和创作,而是它的流传、收藏和陈列它的持续的和变化中的生命。
选项中”更有价值的生命”和原文有关的“生命”不是同一个概念,无中生有,且“使得”强加因果。
2[答案]C[解析]C错。
原文“目前人们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看到的《早春图》只是这幅画的”实物“而非“原物”。
”只是论据,或者可以理解为浅层论点。
这里是由小见大,证明“实物的回归:美术的“历史物质性”,也就是标题所呈现的中心论点。
本文想说明的是美术作品是具有“历史物质性”的,也就是说,美术馆陈列的作品在它产生的那个时期的功用(比如是拿来裱墙的),和如今陈列在那里的功用(比如是供人们欣赏的),是不一样的。
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实物,虽然是真实的文物,但是和它原来所起的作用,所展现的方式是不同的,所以“实物”不等于“原物”。
原文是想说明“《早春图》只是这幅画的“实物”而非“原物”,进而证明与全文的中心论点“把实物当作原物的倾向,在美术史领域根深蒂固。
”也就是标题”实物的回归:美术的”历史物质性””相关的”历史物质性”的转换。
新高考语文第2部分 专题11 微专题二 求同辨异,比较鉴赏
微专题二求同辨异,比较鉴赏[微导语]古代诗歌的比较鉴赏与单篇诗歌的鉴赏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有两点外在的、形式上的区别:一是阅读的对象在数量上的区别;二是比较鉴赏多了一道“作比较”的程序。
命题者往往选取两首在主题、风格、题材、体裁、作者等方面有某些相同或相异之处的诗歌进行比较。
其比较点往往是两首诗歌的相同之处或相异之处。
从设题来看,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①不同诗歌对相同意象的比较或不同诗歌对同一对象描写优劣的比较;②不同诗歌中同一“炼字”的比较和同一诗歌不同版本用语的比较;③不同诗歌对描写相同对象的表现手法的比较;④同一诗人抒写相似内容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比较等。
因此,古代诗歌的比较鉴赏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整体把握,知同辨异”。
“知同”就是发现两首诗歌中相同、相似的东西,“辨异”就是分辨两首诗歌中不同乃至相对的东西。
“知同”也好,“辨异”也罢,重点都要落实到上面提到的一些主要对比点上,都要从诗歌中找到具体依据。
一、形象异同比较题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始闻秋风①[唐]刘禹锡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飗②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③动,雕眄④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注①本诗写于诗人晚年时期。
②飕飗(sōu liú):拟声词,形容风声。
③拳毛:蜷毛,马毛拳曲貌。
④眄:斜视。
鉴赏这首《始闻秋风》不同于一般封建文人的“悲秋”之作,它是一首高亢的秋歌,表现了独特的美学观点和艺术创新精神。
首联“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就别出心裁地创造了一个有意有情的形象——“我”,即诗题中的“秋风”,亦即“秋”的象征。
当她重返人间,就去寻找久别的“君”——也就是诗人。
她深情地回忆起去年观赏黄菊后与诗人分别的情景,而此刻一听到秋蝉的鸣叫,便又回到诗人的身边共话别情。
在这里诗人运用拟人手法,从对方着墨,生动地创造了一个奇妙而又情韵浓郁的意境。
《礼记·月令》载,菊黄当在季秋,即秋去冬来之际;蝉鸣当在孟秋,即暑尽秋来之时。
2020版高考一轮复习:第2部分 专题2 专题总结
整体感知,就是先抓住文本本身;其次,看标题、选文出处及尾注, 看这些为整体把握内容提供了哪些或明或暗的辅助信息。之所以这样读, 在于文言文本身是“文”。从高考试题来看,无论实词、虚词,都强调根 据语境答题,更不用说信息的筛选和文意的分析概括了。
二、再读,圈点勾画,以“词”疏意 为了读懂文言文,我们可以采取圈画关键词的方法。那么,我们应该 圈画什么?怎么圈画呢? 一是知人。传记文的写作对象就是人。知人,就是要掌握文中所写之 人。具体地说,文章主要人物是谁,这个人物有哪些性格特征;次要人物 有哪些,和主人公之间有什么关系。因此第一步先圈画出人物的姓名和人 物的性格特征,对人物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多有出息,常得郡县为征。及欲求谒,度知其意,每见则谈问玄理,应对 肃敬,研虽为债数来,无由启口。其弟子问其故,研曰:“每见府君,径 将我入青云间,何由得论地上事?”郡民赵颖曾为乐陵太守,八十致.事. 归。五月初,得新瓜一双自来送。颖恃年老,苦请,遂便为留,仍致于听 事梁上,竟不剖。人遂竞贡新果,至门间,知颖瓜犹在,相顾而去。天保 中郡界大水人灾绝食者千余家琼普集部中有粟家自从贷粟以给付饥者州计 户征租复欲推其贷粟纲纪谓琼曰:“虽矜饥馁,恐罪累府君。”琼曰: “一身获罪,且活千室,何所怨乎?”遂上表陈状,使检皆免,人户保 安。在郡六年,人庶怀之,遂无一人经州。前后四表,列为尤最。遭忧.解 职,故人赠遗,一无所受。迁左丞,行徐州事。旧制以淮禁,不听商贩辄
2.内容特点 传记一般有下面几部分内容: (1)人物的基本情况。 (2)人物的主要事迹。 (3)人物的性格作风。 人物的性格作风一般分性格、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三种情况,多出现 在文章结尾,有时也穿插在全文中。要注意以下内容:①作者的直接评 价;②对其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作的简评性语言;③从辞色的褒贬看作 者的感情倾向。
浙江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十六文学类阅读小说阅读微专题二小说“6+1”答题法课件.
参考译文 燕太子丹在秦国做人质,逃回了燕国。他看到秦国将要 吞并六国,秦军已逼近易水,唯恐灾祸来临,太子丹非常担 心。对他的太傅鞫武说:“燕国和秦国势不两立,希望太傅 帮忙想想办法才好。”鞫武说:“请让我好好考虑考 虑。”……鞫武说:“燕国有一位田光先生,此人深谋远虑, 而且勇敢沉着,您不妨跟他商量商量。”太子丹说:“希望 经由您引荐与田先生结识,好吗?”鞫武说:“好吧。”于 是鞫武去见田光,说:“太子希望和先生一起商议国家大 事。”田光说:“遵命。”于是就去拜见太子。
C.臣闻骐骥/盛壮之时一日/而驰千里至其衰也/驽马先 之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精已消亡矣。
D.臣闻骐骥盛壮之时/一日而驰千里/至其衰也/驽马先 之/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精已消亡矣。
解析 “盛壮之时”作“一日而驰千里”的时间状语, “时”后应断开,排除 A、C;“至其衰也”是“驽马先之” 的状语,又有断句标志“也”,后面应断开,排除 B。
太子跪而逢迎,却行为道,跪而拂席。田先生坐定,左 右无人,太子避席而请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 田光曰:“臣闻骐骥盛壮之时一日而驰千里至其衰也驽马先 之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精已消亡矣。虽然,光不敢以 乏国事也。所善荆轲可使也。”太子曰:“愿因先生得交于 荆轲,可乎?”田光曰:“敬诺。”即起,趋出。太子送之 至门,曰:“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大事也,愿先生勿泄 也。”田光俯而笑曰:“诺。”
解析 A 项,应为定语后置句,“知其事”作“宾客” 的定语。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是( )
A.在秦军所向披靡的形势下,太子丹委婉地向荆轲求 教。荆轲提出要取信于秦王,非献樊将军首和燕督亢地图不 可,这表现了荆轲勇而多谋的性格特点。
B.荆轲为行刺而准备信物去私见樊於期,并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三言两语之间,先使樊於期太息流涕,继而偏袒 扼腕而进,甘心自刎献头。
江苏2020版高考语文第六章文学类阅读小说阅读微专题二小说“61”答题法讲义(含解析)
微专题二小说“6+1”答题法[专题微语] 小说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艺术,有它独特的艺术规律和特点。
在小说阅读答题训练中也存在着有别于其他文体而附着于小说独立、独特艺术之中的答题方法,这就是广大师生摸索出来的“6+1”答题法。
希望考生能掌握这种方法,对你的答题会有所帮助。
一、小说“6+1”答题法简介“6+1”中的“6”指的是人物、情节、环境、标题、手法(效果)、读者,“1”是指主题。
无论答小说哪类题,都要兼顾主题,把“6”个要素考虑进去。
这种方法尤其适用小说中的作用、好处、效果题。
运用举例:示例1小说写吴秋明讲述“绒布妈妈”实验,有什么作用?(2016年山东卷第19题) 答案①突出文章主题,表明孩子们不仅需要物质上的资助,更需要感情上的关怀,需要亲情和爱。
②承接上文,解释吴秋明穿蓝色小碎花的薄棉衣的原因,为下文吴秋明在儿童村的表现做铺垫,突出吴秋明对孩子们的爱。
剖析(1)指向情节:解释吴秋明穿蓝色小碎花的薄棉衣的原因。
(2)指向人物:突出吴秋明对孩子们的爱。
(3)指向手法(结构上):承接上文,解释吴秋明穿蓝色小碎花的薄棉衣的原因,为下文吴秋明在儿童村的表现做铺垫。
(4)指向主题:突出文章主题,表明孩子们不仅需要物质上的资助,更需要感情上的关怀,需要亲情和爱。
(5)指向环境、标题、读者等方面均无。
示例2小说以“渴”为中心谋篇布局,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
(2017年全国卷Ⅰ第5题)答案①省去许多不必要的叙述交代,使情节更简洁;②集中描写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状态与感受,使主题更突出。
剖析(1)指向情节:省去许多不必要的叙述交代,使情节更简洁。
(2)指向人物:集中描写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状态与感受。
(3)指向主题:使主题更突出。
(4)指向环境、手法、标题、读者等方面均无。
示例3请探究小说结尾的表达效果。
(2017年江苏卷第16题)答案①呼应开头,让小说形成完整的结构;②对冬日清晨的环境描写,让“我的朋友”的辞世带上感伤的色彩;③清冷的氛围与“我的朋友”欢快的话语形成反差,增添小说的张力;④叙述语言克制,蕴含着强烈的情感。
2020年语文必修二高考知识点.doc
2020年语文必修二高考知识点面对众多的20xx年高考考点,我们应该怎么进行复习呢?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20xx年语文高考知识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20xx年语文高考知识点(一)中国现代文学1.小说《祝福》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彷徨》,鲁迅另有短篇小说集《呐喊》,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
2.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鲁迅于1920xx年发表的《狂人日记》,鲁迅原名周树人,另有代表小说《祝福》《药》《孔乙己》《故乡》《社戏》《阿Q正传》,代表性杂文《为了忘却的记念》《记念刘和珍君》《拿来主义》《灯下漫笔》,代表性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
3.郭沫若,1920xx年与郁达夫、成仿吾等组织成立"创造社",著有诗集《女神》,历史剧《屈原》《虎符》《棠棣之花》等。
4.叶圣陶1920xx年与茅盾、郑振铎等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著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夜》。
5.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著有长篇小说《子夜》和两个"三部曲":①《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②《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
另有短篇小说代表作《林家铺子》。
6.徐志摩,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代表诗作是《再别康桥》。
7.新中国的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作者是现代著名剧作家田汉。
8.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代表散文有《春》《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背影》《绿》《荷塘月色》。
9.闻一多,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著有代表性诗集《红烛》《死水》。
10.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小说家、戏剧家,被誉为"人民艺术家",长篇小说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代表作有《茶馆》《龙须沟》。
全国2020届高考Ⅱ卷语文试卷和答案深度解析
2020年全国高考Ⅱ卷语文试卷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把实物当作原物的倾向,在美术史领域根深蒂固。
事实上,实物并不等于原物,我们需要对美术史中“原物”的概念进行反思,对美术馆藏品的直觉上的完整性提出质疑。
这种反思和质疑并不是要否定这些藏品,恰恰相反,它们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发挥藏品作为历史材料的潜在意义。
一旦美术史家取消“实物”和“原物”之间的等号,他们就必须认真考虑和重构二者间的历史关系。
这会引导他们发现很多以前不曾想到的问题,其核心就是美术的“历史物质性”。
有研究者追溯郭熙《早春图》的渊源,提出这幅卷轴画原是北宋宫殿一套建筑画中的一幅。
邓椿《画继》记载,他祖上被赐予一个宅子,他父亲被任命为提举官时,朝廷派遣一个中官监修这所宅第。
一天,邓椿的父亲看到裱工用“旧绢山水”擦拭桌子,他拿过来一看,发现竟是郭熙的作品。
那位中官说:“昔神宗好熙笔,一殿专背(即‘裱’)熙作,上(徽宗)继位后,易以古画,退入库中者不止此尔。
”邓父请求徽宗赏赐这些“退画”。
徽宗答应了,并派人把废弃的郭熙壁障整车拉到邓宅,这个记载透露了宋神宗时期皇宫中“一殿专背熙作”的状态,这应该是郭熙创作《早春图》这类大幅山水时的状态。
因此,任何讨论这幅画的构图、功能以及观看方式的文章都必须首先重构这种原始状态。
这也就是说,目前人们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看到的《早春图》只是这幅画的“实物”而非“原物”。
也许有人会说:如果研究者的关注点是郭熙的笔墨技法的话,这种研究则似不需要。
但是笔墨离不开观看,而观看必然和绘画的形式和空间有关。
邓椿的记载还引导我们思考另外一个问题,即郭熙绘画的“历史物质性”甚至在徽宗时期就已经发生了重要变化:从形式上说,这些画作从建筑绘画转变为卷轴画;从空间上说,它们从皇宫内的殿堂进入了私人宅第;从观赏方式上说,它们从要求“远观”的宏大构图转变为鼓励“近视”的独幅作品。
2020版高考二轮专题复习浙江语文第二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阅读近三年浙江卷命题与考情分析选文信息考点分布年份卷别篇目作者类属人物形象品味语言艺术环境描写分析思路结构分析表达技巧主题情感思考探究2018 浙江卷《汴京的星河》叶文玲抒情类√√√√√1.浙江省的散文阅读,每次都有对语言赏析能力的考查,这是一种难度较大的题,也是一种最能反映学生语文素养的题。
2018年高考,更注重对考生实际语言鉴赏能力的灵活考查,考生备考时要注意这一新动向。
2.散文阅读的探究题一般开放性较强,注重多角度的发散性思维,灵活性强,例如2018年的“根据全文,分析作者‘感到如此新奇和庆幸’的深层意蕴”等。
如此看来,浙江卷散文阅读的探究题,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生活阅历和认知水平,因此备考时要对考生进行有意识的引导,使其多讨论多探究,切实提高阅读的核心素养。
3.浙江高考小说和散文在这几年是轮回交替考查的。
这两种体裁在能力考查点上有相同之处,如赏析语句、对人物形象的赏析,但两者毕竟不是同一种文体,各自有其文体特征,所以备考时,根据文体,既要合得来,又要分得开。
要全面准备,切忌偏废,要认真落实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核心能力。
4.阅读散文,要有文本意识、问题意识、分值意识、关键词意识。
(2019·浙江嘉兴一中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秋日,在大山里听溪水吟唱张秀超早上起得晚了,简单收拾一下,出城回老家。
老家在康熙、乾隆皇帝当年打猎的塞外皇家狩猎场的大山下,那山太高,当地人叫它坝,老家在紧贴着坝的地方,人们称坝根子,村名叫桦木沟。
这个地方林茂草丰,四季都有好风光。
尤其是深秋时节,浓霜染过的林海,好看得不得了——松树是绿的,老蔡树是紫的,杏树是红的,山梨树是金黄的……层林尽染,任你什么样的丹青妙手也难以描绘那样唯美曼妙的壮美,海内外的摄影家这个时节总是蜂拥而来,到这里捕捉美的画面。
每年这个季节,我总要回老家待上几天。
到家,放下行囊,带上相机,赶忙上山。
10月的塞外深山里,播种过莜麦、荞麦、土豆的土地,大多都已收获了,只有一些棒子地还没有收割。
2020高考语文浙江专用版大二轮讲义:专题二 文言文阅读 训练二 Word版含解析
训练二概括和赏析文意练前提醒该题一考对文意的概括,二考对文意的赏析,设误的重点放在前者,解题关键在于“比对”。
就是把每一个选项都与相应的原文作逐字逐句的细致对比,重点关注人物与事件是否一致,时间上有没有颠倒,空间上有没有混淆,用词是否妥当,有没有故意拔高或降低对人物或事件的评价,有没有错误理解某个关键词或关键句。
找到某处存疑的地方后,再比对原文中的句子反复阅读,结合上下文语境仔细推敲。
一般说来,只要找到,判断选项是否错误应该是不难的。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马湘灵诗集序刘大櫆马君湘灵与余居同里..,生同庚,学同业,其喜为诗同,其嗜酒同,饮酒既酣,其狂言震于广座也同。
余弃于时,而湘灵亦屡试不举,为同遇;余生三子皆夭,而湘灵亦未有子息,为同病。
人之不同,如其面,余与湘灵几无不同矣。
而亦有不同者,盖湘灵之为人,余固尝兄.事焉;若其所为.文章,则余方欲师事之而未能。
此其不同也。
忆昔与湘灵同在京师,一日日已晡.,湘灵过余施舍,余出酒肴共酌。
时余兄奉之亦在坐。
湘灵被酒..,意气勃然,因遍刺当时达官无所避。
余惊怖其言。
湘灵慷慨曰:“子以我为俗子乎!”余谢不敢。
湘灵命酒连举十余觞,大醉欢呼,发上指冠,已复悲歌出涕。
余见湘灵言之哀,亦泣涕纵横不自禁。
湘灵乃指谓余兄曰:“彼乃.同心者。
”因.出其平生歌诗示余。
余读之,风翻云涌,而喉间气郁不得舒,于是相对黯然,罢酒别去。
忽忽二十年,则闻湘灵已老病,不复能远游,或扁舟自放于九龙、三泖之间,间则归里与缙绅之去位而里居者连为吟社①,寻山钓水而已。
嗟乎!以湘灵之才与其.志,使其居于庙朝,正言謇谔②,岂与夫世之此倡而彼应者同乎哉!奈何窘琢浮湛③,抱能不一施,遂为山泽之癯④以老也。
癸未之秋,湘灵橐⑤其所为诗遗余数百里之外,使为之序。
余诵湘灵之诗,循环往复,益叹湘灵年虽老,而少年英锐之气不衰。
此其必传于世,世人之所共知,固不藉余言以增重。
若其人之磊砢⑥,不犹高出时俗人万万,则非余言莫之显。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总结卷二学生版
考点突破•备战高考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收官信息监测卷(二)新课标•全国卷班级姓名分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3小题。
慈善现已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
但是,迄今为止,无论是学界还是广大民众,对慈善的认知存在着不少偏差,大都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帮助。
如张文在《宋朝民间慈善活动研究》中提出,慈善是“社会自发地通过对社会财富的分配、再分配,对其他社会成员因各种原因导致的生活困难予以物质援助的社会安全机制”。
实际上,考察慈善事业发生的历史可知,慈善不仅是一种民间社会主导的生活救助行为,还是一种以劝人为善为宗旨的教化活动。
现有研究表明,“慈善”一词最早出现在公元3世纪前中期即三国、西晋时期的佛教经典中,意在表达“孝养、施舍、教化等诸种原始佛教的道德观”。
说明在语源学意义上,“慈善” 一词在其产生时期即包括了物质救助与劝人为善的功能。
尽管作为一个专门名词“慈善”的出现较晚,但具有慈善性质的活动其实古已有之,应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
而慈善作为一种有组织、有规则、有一定规模的民间社会事业,大约出现于北宋时期。
北宋皇祐元年(1049年)范仲淹创办的苏州范氏义庄救济族人并惠及“乡里、外姻、亲戚”的行为,可以视为中国最早开展的慈善事业之一。
范仲淹不仅设立义庄管理宗族公产、救助族众,还确立《义庄规矩》对救助对象、方法、数量等进行规定,表现出慈善事业的明显特征。
与此同时,范仲淹“又设义学以教,教养咸备”。
义庄以养人,义学以教人,相辅相成。
需要强调的是,南宋嘉定三年(1210年)范仲淹六世孙范良在《续定规矩》中补充规定:“诸房闻有不肖子弟因犯私罪听赎者,罚本名月米一年;再犯者除籍,永不支米。
”。
其中对受助族人提出明确的道德要求,体现出明显的教化倾向。
2020高考语文冲刺最后15天之写作增分系列讲义:二 微案一 吃透文题材料
微案一吃透文题材料微点突破一挖掘材料内涵每一则作文材料,都承载着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涵。
审题立意时,需要对材料进行准确而深入地理解,透过其表面所反映的现象,充分挖掘其所蕴含的观点态度和思想倾向。
这样,才能对材料进行整体把握,做到准确审题立意。
技法透视(2017·全国卷Ⅰ)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题目见前面“升格展台”1.找准对象每一个材料,都有着丰富的内涵,而这种内涵,往往通过其写作对象表现出来,或是单一对象,或是多个对象。
单一对象,要体会材料中所表现出的不同侧面;多个对象,要确定主要对象,并辨别各对象之间的关系,进而深入挖掘。
题目中,“中国关键词”就是材料中所给出的对象,这一对象又包括12个具体话题。
分析时,需要围绕这一对象进行深入挖掘。
2.析清逻辑每一道题目所给的材料,都体现着严密的逻辑性。
在找准了陈述对象后,则要围绕这一对象对材料内部关系展开逻辑分析,如并列关系、因果关系、对比关系等,深入分析其所承载的内涵,并体会这一内涵所表达的态度和倾向,从而充分理解材料。
题目中所给的12个“中国关键词”之间,很多都可以建立起一定的关系。
如由“长城”和“京剧”可讲讲拥有古老文明的传统中国,由“高铁”和“移动支付”谈谈现代开放的高科技中国,由“中华美食”“广场舞”说说好玩的中国或热情的中国,由“共享单车”和“移动支付”聊聊生机勃勃的时尚中国或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的互联网中国。
另外,还可以将传统的国粹“京剧”与时下流行的“广场舞”并置而观,将文化悠久的“中华美食”与“食品安全”的严峻现实作勾连,也可以将古时的“长城”与当下的“一带一路”相互对照、相互发展……理解了这些关系,便可以准确判断立意方向。
3.重视整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选取的对象不同,分析的角度也会不同,但无论哪个角度,最终都要体现材料的整体内涵。
只有理解了材料的整体内涵,才能以一个角度为中心,将材料的各个角度有机联系在一起,得出全面的理解和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高考语文终极指导及考点微专题(二)微专题古代诗歌核心知识再回顾Ⅰ古诗常用修辞手法一、读一读古诗常用修辞手法一览表修辞手法说明示例赏析比喻比喻除使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动外,还可体现出意象的情态特征。
望洞庭(刘禹锡)……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作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借代借用相关事物代替要表达的事物,可以使语言简练、含蓄,突出描写对象的特征,引发读者联想。
如梦令(李清照)……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夸张为了表达某种强烈的感情,突出事物的某个特征,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三万里”“五千仞”“上摩天”“泪尽”都是夸张,把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对苟且偷安、不去收复失地的求和派的愤懑,对遗民遭受的苦难的深切同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对偶把字数相等或大致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意义相关的两个句子或短语对称地排列在一起。
从形式上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上看,意义集中含蓄。
登高(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
更重要的是,从这里可以更深刻地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
比拟又分为拟人和拟物。
比拟能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更形象、生动,还可使诗人的表意更加丰富。
新晴(刘攽)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诗中将“南风”人格化,通过一系列动作描写,表现了久雨初晴后诗人宁静恬适的心情,以及对南风“恶作剧”的喜爱之情。
设问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清明(杜牧)……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用一问一答的设问形式点出人物和地点,一幅充满春意和乡野情趣的画面跃然纸上。
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
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
题乌江亭(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之必然。
双关为了表达出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诗歌往往采用隐语、双关的修辞手法。
竹枝词(刘禹锡)……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晴”与“情”同音,是双关隐语,写出一位沉浸在初恋中的少女微妙复杂的心理。
二、练一练1.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正宫]塞鸿秋浔阳即景周德清①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②;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注①周德清(1277-1365):号挺斋,高安(今属江西)人。
②淀:蓝靛,蓝色染料。
(1)请各举一例说明这首散曲运用的三种修辞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比喻,如将长江比作白练,将江帆比作疾箭,将下泻的山泉比作闪电,将天上一字排开的飞鸿比作一条线等。
②对偶,如一、二两句对偶,二、四两句对偶,五、六两句对偶等。
③比拟,如说新月“学”扇。
(2)这首散曲最主要的修辞手法是什么?其中“长江万里白如练”和“塞鸿一字来如线”两句在运用修辞手法的角度上有何不同?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最主要的修辞手法是比喻。
而且句句用比,一句一景,千姿百态,气象雄伟。
“长江万里白如练”一句从形和色的角度写远望长江,形象而有气势;“塞鸿一字来如线”一句只从形的角度,描写南归的大雁一字排开、划过江天的景象,既点明时令,又引人遐思。
解析该散曲用了七个比喻句,从物象的远近高低、动静明暗、声光色态着墨,组成了一幅充满生机的图景。
2.(2008·四川)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吴西逸①春花闻杜鹃,秋月看归雁。
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
留下买花钱,趱②入种桑园。
茅苫③三间厦,秧肥数顷田。
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传;窗前,钞几联清新杜甫篇。
注①吴西逸:生平不详,曾当过小官,终看破红尘归隐。
此曲为归隐前后所作。
②趱:赶快。
③苫:用草覆盖。
这首元散曲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试作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对偶,如“秋月”句对“春花”句等。
②比喻,如将“人情”比作“云”,“风景”比为“箭”等。
③夸张,将“风景”比为“箭”的同时又兼用了夸张的手法。
Ⅰ古诗常见抒情方式一、读一读古诗常见抒情方式一览表抒情方式说明示例赏析直抒胸臆以第一人称“我”为抒情主体,直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诗句开门见山,直叙登上高台后“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苍凉意境,这意境引发了诗人感时伤事的情怀,想着天地悠悠之大而人之渺小,不禁“独怆然而涕下”。
借景抒情借助于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诗人的主观感情,往往使情感含而不露,蕴藉悠远,深切动人。
绝句二首(其一)(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全诗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诗人借对清新美好的春光景色的描写,透露出思归的感伤,以乐景写哀情。
托物言志不直接表露思想、感情,而是采用象征、寄兴等手法,把某种理想、人格、观点寄托在描摹的事物上,咏物与抒怀合二为一。
蝉(虞世南)垂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三、四句借蝉声远传的独特感受,道出了蕴涵的真理——立身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从而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颂和高度自信。
借古讽今借助历史人物或事件影射、讽刺现实,抒发诗人自己的情感。
台城(刘禹锡)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全诗以台城这一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为题,描写了六朝纵情作乐的荒淫生活,和野草丛生的凄凉景象形成了鲜明对比,把严肃的历史教训化做了触目惊心的具体形象,寄托了吊古伤今的无限感慨。
用典抒情借用典故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个人愿望等。
用典有时增加了诗歌的容量,使诗歌典雅耐读,富于文采;有时则是为了怀古伤今,咏史言志。
①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②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①“想当年……如虎”写的是刘裕当年北伐抗敌的英雄气概。
作者借赞扬刘裕,讽刺南宋王朝的主和派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表现出作者抗金的主张和恢复中原的决心。
②“春风十里”引用杜牧的诗句,表现往日扬州十里长街的繁荣景况,是虚写;“尽荠麦青青”是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是实写。
这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对昔盛今衰的感慨。
注抒情方式与表现手法有交叉,也可以归到表现手法中。
二、练一练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城南行刘攽八月江湖秋水高,大堤夜坼声嘈嘈。
前村农家失几户,近郭扁舟屯百艘。
蛟龙蜿蜒水禽白,渡头老翁须雇直。
城南百姓多为鱼,买鱼欲烹辄凄恻。
结合全诗,说说后两联是如何表达“凄恻”之情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颈联是以点代面,表现幸存者生活的艰辛。
渡头老翁需要冒着生命危险,在“蛟龙蜿蜒”的河上摆渡挣钱,说明洪水泛滥后幸存者生活的艰难。
尾联上句直接写百姓被水淹死的凄惨结局,下句写买鱼时想到死于水中的百姓,直接抒发“凄恻”之情。
解析注意题干的问法,答题时应写出抒情方式。
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李商隐竹坞①无尘水槛②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注①竹坞:竹林环抱荫蔽的船坞。
②水槛:傍水的有栏杆的亭轩。
试结合作者的感情体会本首诗的抒情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诗歌借景物描写表达了诗人孤寂、惆怅和黯淡、伤感的心情,表达了对朋友浓重的思念之情。
艺术上的最大特点是以景托情、寓情于景。
解析首句写竹坞、水槛,环境清幽雅洁,作者备感孤寂,自然引发思念友人之情。
阴霾欲雨、四望迷蒙的天色,使诗人的心情更加黯淡,增加了相思的浓度。
而雨打枯荷的声韵似乎让诗人略慰相思,稍解寂寥,但单调而凄清的声音,却又增加了环境的寂寥,加深了对朋友的思念。
Ⅰ古诗常用表现手法一、读一读古诗常用表现手法一览表表现手法说明示例赏析衬托烘托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
有正衬和反衬两种。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却从“千古风流人物”写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最后才集中为周瑜一人,突出了周瑜在词人心中的主要地位。
对比对照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情形作对照,互相比较。
越中览古(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前三句描写昔日繁荣和最后一句描写今日冷落凄凉形成强烈的对比,使读者感受特别深切,其中蕴涵诗人深沉的历史思考。
象征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有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
登崖州城作(李德裕)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
这两句描写青山环绕、层峦叠嶂,自己所处的郡城正处在严密封锁、重重阻隔之中。
象征了自己被政敌迫害的景况,抒写思归不得的忧伤。
起兴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关雎(《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借雎鸟一声声的互相和鸣起兴,引起男子无限的情思。
联想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型。
咏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诗人由柳枝的纷披下垂、婀娜多姿联想到翠绿的丝带,运用巧妙的比喻,塑造出一个别具浪漫色彩的新颖形象。
想象在已有材料和观念的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观念的思维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