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期中复习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考试知识点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考试知识点
1. 中国的封建社会与帝国的建立
- 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基本特征
- 商周时期的诸侯国
- 秦统一中原,建立大一统帝国
- 秦朝的政治制度和法律
- 秦朝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
2. 汉朝的建立与发展
- 刘邦的战国时期与汉朝的建立
- 西汉时期的政治制度和法律
- 西汉时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状况
- 东汉时期的政治制度和法律
- 东汉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
3.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社会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制度和法律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
- 魏晋南北朝的文化繁荣和科技进步
4. 隋唐时期的政治社会
- 隋朝的政治制度和法律
- 隋朝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
- 唐朝的政治制度和法律
- 唐朝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状况
- 唐朝的科技进步和文化繁荣
5. 中国古代历史的启示
- 古代封建社会的特点和影响
- 古代帝国的建立和发展
- 古代政治制度和法律的变迁
- 古代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的规律
- 古代文化繁荣和科技进步的重要性
以上是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考试的知识点总结。
希望你能够认真复习每个知识点,做好考试准备。
加油!。
2024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复习提纲(含答案)
2024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复习提纲(含答案)第1课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一、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1、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化石和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
2、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代表有?A .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类之一,距今约。
B .蓝田人发现于陕西蓝田,包括一个完整的头骨化石,距今约。
C .县人发现于湖北郧阳,目前发掘出3个头骨化石,距今约。
3、通过对元谋人、郧县人、蓝田人遗址的研究可以看出,他们已经能够。
4、人和动物的区别是。
二、北京人1、遗址位置2、距今时间:北京人生活在距今。
3、命名:1921年发现,后来古人类学家根据在遗址中发现的3颗牙齿化石,将活动在这里的古人类命名为" "或"北京人"。
4、北京人头盖骨发现:1929年,我国青年学者发现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5、特征:北京人的头骨,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吻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
他们的身高平均为157厘米,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较上肢略长,能够。
6、工具:北京人用石块、兽骨和鹿角等制作工具。
制作石器的技术比较成熟,能够制成不同类型的工具,如、、等。
北京人使用这些工具猎取动物,采集植物果实。
7、生活方式:北京人结成,生活在一起,共同从事获取食物的劳动。
8、火的使用:北京人会,北京人用火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兽,从而改善了生存条件。
学会用火是。
9、地位意义: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
包括北京人在内的我国境内直立人遗存的发现,。
三、山顶洞人1、山顶洞人距今,他们的骨骼化石是在的洞穴里发现的,考古学家将他们命名为“山顶洞人”。
2、山顶洞人的模样和基本相同,属于。
3、山顶洞人在继续使用的同时,也开始制作骨器,掌握了。
4、山顶洞人已经知道,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会缝制衣服。
5、山顶洞人能走到很远的地方,同其他的原始人群交往。
山顶洞人有,也会埋葬死者。
第2课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一、农业的起源与定居生活1、距今约2万年,他们开始对一些野生的植物进行管理。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复习资料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复习资料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复习资料(一)对外友好往来(隋唐的对外交往)1、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
唐朝实行的是开放的对外政策。
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2、唐朝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唐代我国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是世界上的强盛国家;采取比较开放的对外政策;发达的海陆交通。
3.日本:三种交流形式:遣唐使、留学、留学。
唐朝对日本的影响:唐朝使节回国后,在唐朝制度的基础上进行政治改革。
日本深受唐朝文化的影响。
唐玄宗时期,鉴真六次出使日本,传播唐朝文化,主持修建了唐朝的赵体寺。
新罗:很多新罗商人来中国经商,新罗产品在唐朝的进口中排名第一。
5、印度:玄奘西游天竺交流佛学,还写成《大唐西域记》。
此书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复习资料(二)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元朝的政治和经济、民族关系)1.统一蒙古:1206年,蒙古贵族召开会议,推选铁木真为可汗,尊称他为成吉思汗,建立蒙古。
2.元朝的建立:忽必烈于1271年定国为元,1272年定都大都。
1276年,元军占领临安,南宋灭亡。
3、农业:元世祖重视发展农业交通:为了方便南粮北运,开凿了两条新运河(通惠河、汇通河)与原有运河相连,使粮船可以从杭州直达大都。
商业:元朝既是政治中心,也是举世闻名的商业大都市。
外交: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的著作《马克·波罗行纪》,描述了大都的繁华景象。
4、行省制度:目的: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内容:元世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省”。
元政府在中央设宣政院,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还加强对琉球的管辖。
5、元朝民族融合的发展:汉人开发边疆;边疆各族内迁;契丹、女真等族汉化;形成新的民族——回族。
6、回族的形成:唐朝以来,不少定居在中国的波斯人、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他们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中国历史期中复习题
中国历史期中复习题中国历史是博大精深的,包含了丰富的文化、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程。
下面是一份中国历史期中复习题,帮助学生复习和掌握关键知识点。
# 中国历史期中复习题一、中国古代史1. 夏商周时期- 简述夏朝的建立及其重要性。
- 商朝的青铜文化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 周朝的分封制及其政治结构。
2. 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时期的“春秋五霸”及其政治影响。
- 战国时期的“七雄”及其争霸过程。
- 儒家、道家、法家等诸子百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3. 秦汉时期- 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 汉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和郡县制。
- 汉武帝时期的对外扩张和丝绸之路的开辟。
4. 三国两晋南北朝- 三国鼎立的政治格局及其重要事件。
- 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
5. 隋唐时期- 隋朝的建立与大运河的开凿。
- 唐朝的盛世及其文化成就,如唐诗、唐三彩。
- 唐朝的科举制度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6. 宋元明清时期- 宋朝的商业发展和科技成就。
- 元朝的蒙古帝国及其对欧亚大陆的影响。
- 明朝的海禁政策和郑和下西洋。
- 清朝的康乾盛世及其衰落。
二、中国近现代史1. 鸦片战争与不平等条约- 鸦片战争的起因、过程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 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及其对中国主权的损害。
2. 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发展及其失败原因。
- 义和团运动的背景、过程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3. 辛亥革命与民国初年- 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 民国初年的政治动荡和社会变革。
4. 抗日战争与国共内战- 抗日战争的起因、过程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 国共内战的背景、过程及其结果。
5.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发展- 新中国的成立及其政治制度。
- 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及其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
- 当代中国的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和社会变革。
三、中国历史重要人物与事件1. 古代重要人物- 孔子、老子、墨子等思想家的学说及其影响。
初一历史期中复习题及答案
初一历史期中复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我国最早的人类是:A. 北京人B. 山顶洞人C. 元谋人D. 蓝田人答案:C2.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是:A. 商朝B. 周朝C. 夏朝D. 秦朝答案:C3.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统一了度量衡、货币和文字,其中统一的文字是:A. 小篆B. 隶书C. 楷书D. 行书答案:A4. 汉武帝时期,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其主要目的是:A. 促进经济发展B. 加强中央集权C. 推动科技进步D. 改善民生答案:B5.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开始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科举考试中最早设立的科目是:A. 进士科B. 明经科C. 明法科D. 武举科答案:A二、填空题1. 我国最早的文字是______,它是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的开端。
答案:甲骨文2.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建立______,定都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历史上称为西周。
答案:周朝3. 公元前841年,周厉王暴政,引发了______,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纪年的农民起义。
答案:国人暴动4. 公元前356年,秦国的______开始变法,使秦国逐渐强大,为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答案:商鞅5.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历史上称为______。
答案:西汉三、简答题1.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意义。
答案: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统一六国后,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如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推行郡县制,加强了国家的统一和中央集权,为后世中国的政治制度奠定了基础。
同时,统一六国也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请简述汉武帝时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
答案: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和统一思想,推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
这一政策的核心是废除其他学派的学术地位,将儒家思想作为国家的正统思想。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的复习范围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的复习范围
复习范围涵盖了史前时期到秦汉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人物、文化和社会变革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对复习范围的一个概括性描述:
1、史前时期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包括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等,了解他们的生活年代、地点、特征以及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
原始的农耕生活:掌握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的生活状况,包括他们的房屋结构、生产工具、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以及手工业发展等。
远古的传说:了解阪泉之战、涿鹿之战等远古战役,以及炎帝、黄帝等传说人物的事迹,认识华夏族的形成和炎黄子孙的称谓来源。
2、夏商周时期
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重点复习夏朝的建立及其历史地位,商朝和西周的政治制度、经济文化以及重要历史事件,如盘庚迁殷、武王伐纣等。
青铜器与甲骨文:了解青铜器的制作工艺、功能及代表性作品,如司母戊鼎;同时掌握甲骨文的含义、造字特点及历史地位。
3、春秋战国时期
动荡的春秋时期:复习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以及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的政治局面。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掌握战国七雄的形成、著名战役(如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以及商鞅变法的内容和影响。
文化繁荣:了解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及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认识老子、孔子等思想家的贡献。
秦汉时期:
秦统一中国:复习秦灭六国的过程、秦朝的建立及其统一措施(如政治上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文化上的统一文字和经济上的统一货币度量衡等)。
秦末农民起义与楚汉之争:了解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过程及意义,以及楚汉之争的结果和对历史的影响。
西汉的建立与巩固:掌握西汉的建立、文景之治的内容及影响,以及汉武帝巩固大一统局面的措施。
期中复习提纲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2024年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复习提纲班级姓名第一单元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元谋人蓝田人郧县人时间距今约170万距今约160 万年距今约100 万年地点云南元谋县陕西蓝田湖北郧阳工具打制石器打制石器打制石器北京人山顶洞人时间距今约70万-20万距今约3万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顶的洞穴工具打制石器打制石器、但能磨光和钻孔用火使用天然火可能知道人工取火生活保留着猿特征、群居生活缝制衣服、爱美意识群、居生活1.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类之一。
2.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
3.火使用意义:烧烤食物、取暖、照明、驱兽,改善了生存条件,是人类进化史的里程碑。
4.化石(考古发现)是研究人类起源和史前社会的重要依据。
第 2 课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1原始农业出现标志:农作物出现、家畜饲养、磨制石器、定居生活、制作陶器。
2原始农业出现的意义: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3.地位: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栽培水稻、粟和黍均发现于我国。
4.大汶口文化:出现了贫富分化,加快了迈向文明社会的步伐。
河姆渡人半坡居民(仰韶文化的代表)时间距今约7000年前距今约6000年前地点长江流域(浙江余姚河姆渡)黄河流域(陕西西安半坡)房屋干栏式房屋(通风防潮)半地穴式房屋(防寒保暖)农作物水稻粟、黍畜牧业猪、狗猪、狗农业工具磨制石器、骨耜磨制石器原始手工业木结构水井、陶器、玉器、骨哨陶埙、骨针、陶制和纺轮、彩陶第 3 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一、早期国家和文明的起源——(距今约5000年)1.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
2代表:(1)良渚古城(浙江余杭):证实距今约5000年,长江下游地区已经出现早期国家。
(2)陶寺都城(山西襄汾):当时阶级分化严重。
表明当时黄河中游地区已经出现早期国家。
(3)意义:良渚古城和陶寺都城等考古发现,表明中华文明的起源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
七下历史期中知识要点
七下历史期中知识要点一、历史的基本概念和认识方法1.历史的概念: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演变的记录,是对过去时间的反思。
2.历史的认识方法:主要有文献资料法、考古法、人类学法等。
二、早期人类的活动与社会的形成1.早期人类的活动:早期人类主要以狩猎、采集为生活方式,逐渐采用农业生产。
2.社会的形成:原始群体逐渐形成了氏族社会,并发展出了语言、文化、道德等。
三、古代东方文明发展1.青铜时代:青铜的应用和发展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了文明社会。
2.公元前四千年至公元前三千年前后,中国的夏、商、周三代王朝相继兴起,中国进入了专制王朝的历史时期。
3.印度的古代文明主要有印度河流域文明、阿育王朝和孔雀王朝等。
4.埃及的古代文明有早期王朝、中央集权王朝和新王国等。
四、古希腊的兴起与发展1.希腊城邦的兴起:城邦是希腊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形式,主要包括雅典和斯巴达等。
2.希腊的民主政治:雅典是希腊最早的民主政治实践者,实行公民投票制度。
3.希腊的文化影响:希腊的哲学、艺术、文学等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五、罗马帝国的兴衰1.罗马的建立与扩张:罗马城的建立和罗马共和国的兴起标志着罗马帝国的开始。
2.帝国的繁荣与危机:罗马帝国在皇帝奥古斯都的统治下达到了顶峰,但随后陷入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危机。
3.西罗马帝国的衰落:西罗马帝国在476年被奥多亚塞去结束,这标志着古罗马帝国的瓦解。
六、伊斯兰教的传播与阿拉伯帝国的兴起1.伊斯兰教的传播:伊斯兰教的创立者是穆罕默德,其教义以《古兰经》为基础,并通过圣战传播。
2.阿拉伯帝国的兴起:公元7世纪,穆斯林征服了阿拉伯半岛,建立了以麦地那为首都的阿拉伯帝国。
七、古代中国的民族大融合1.五胡乱华:五胡是指鲜卑、羯、氐、羌、狄,他们侵入中原地区,导致了晋、南北朝时期的动荡局面。
2.汉、满、蒙古、藏等民族的统一:明朝时期,中国统一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3.清朝的创建: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由女真族建立,统治了约260多年。
2022—2023学年历史七年级上册期中考试复习提纲
2022—2023学年历史七年级上册期中考试复习提纲一、古代文明与人类社会1. 旧石器时代- 特点和生活方式- 工具和武器的发展2. 新石器时代- 特点和生活方式- 农业的发展和意义3. 文明的起源- 汉谟拉比法典和古埃及法典的特点和作用- 殷商和夏朝的特点和成就二、古代中国1. 夏、商、西周时期- 夏朝的起源和经济特点- 商朝的政治组织和社会结构- 西周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成就2. 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时代的政治变革- 战国时代的列国争霸和国家分裂3. 秦汉时代- 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措施和政策- 汉朝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发展4. 中国古代科技和文化成就- 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的发明- 儒家和道家的思想三、世界古代文明1. 希腊古代文明- 都城雅典的特点和政治制度- 古希腊民主的产生和发展2. 古罗马帝国- 帝国的建立和扩张- 罗马法的制定和影响3. 印度古代文明- 和的起源和教义- 孔雀王朝的政治和文化四、历史人物和事件1. 秦始皇- 统一六国和建立秦朝- 重要措施和政策2. 孔子- 孔子的思想和影响- 论语的内容和要义3. 草木皆兵- 项羽和刘邦的斗争- 楚汉相争的结果五、历史文化遗产1. 长城- 长城的作用和建设过程- 长城的保护和修复2. 敦煌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的意义和特点- 文化和艺术遗产3. 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四大发明的贡献- 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以上提纲可作为期中考试复习的参考内容,重点理解和掌握各个时期的特点、重要人物和事件,以及相关的文化和历史遗产。
在复习过程中,建议参考教材和历史资料进一步深化理解并做好笔记。
九年级历史上册期中复习知识点整理
九年级历史上册期中复习知识点整理九年级历史上册期中复习知识点整理一、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1.古代文明的特点(1)时间跨度:古代文明一般指距今5000年以上的历史,包括史前文明和有文字记载的文明两个阶段。
(2)区域分布:古代文明主要分布在欧亚大陆和非洲东北部地区,也有一些分布在美洲和大洋洲。
(3)发展程度:古代文明的发展程度因地理环境、社会背景、文化传统等因素而异,一般来说,东方文明发展程度较高,而西方文明则相对落后。
(4)政治体制:古代文明多以国家或城邦的形式存在,实行君主制或共和制,也有实行其他制度的。
(5)社会经济:古代文明的经济基础主要是农业和手工业,也有游牧文明和商业文明。
(6)文化特征:古代文明在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哲学思想、文学艺术等方面具有独特的特征。
2.古代文明的交流与融合(1)古代文明交流的方式:战争征服、和平交往、人员流动等。
(2)古代文明交流的内容: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思想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3)古代文明交流的影响:促进各地区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同时也带来战争、灾难等不利影响;不同地区文化的传播和融合,推动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
3.东西方文明的碰撞与融合(1)地理环境:东西方地理环境的不同,使得各自发展出不同的文明。
(2)社会背景: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对外扩张,东方的落后的封建制度和发展缓慢的资本主义。
(3)文化差异:东西方文化在宗教信仰、哲学思想、科学技术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
(4)政治体制: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发展和完善,东方封建专制制度的强化。
(5)世界连通: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的孤立状态,加强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使世界连成一体。
天津高中历史南开区2023-2024第一学期期中复习历史试卷A4-学生用卷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复习历史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个3分,共45.0分)1.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国家的统治工具,下图是中国古代一些王朝法律改革的信息,它反映了中国古代的法律( )A.礼法结合B.体系完备C.历史传承D.司法公正2.苏州某中学高二(1)班同学自编自导了一部历史短剧,扮演我国古代的一些著名帝王穿越历史隧道谈论自己的丰功伟绩。
其中的台词有与史实不符的地方是( )A.秦始皇:“我首创了有利于维护统一的政治制度,功高盖世!”B.唐太宗:“我三分相权,使其相互监督,确保了我的独尊地位。
”C.明成祖:“我设立内阁,感受到大权在握的踏实。
”D.康熙帝:“我设置军机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了我的手中。
”朝代制度特点西汉中外朝制尚书、常侍等组成中枢权力的“决策班子”隋唐三省六部制、设置政事堂中枢机构分工合作;宰相集体负责,相互牵制宋初设枢密院管军政、整编禁军统兵权和指挥权分离明清内阁制、军机处决策权高度集中,执行效率高C.行政效率不断提升的趋势D.皇权不断加强的过程4.法律和教化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下列礼法的先后顺序是( )①子产“铸刑书”②《吕氏乡约》③《永徽律疏》④《圣谕广训》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①③②④D.②①③④5.世界法律一般划分为五大法系:大陆法系、英美法系、阿拉伯法系、印度法系和中华法系。
根据你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背景的了解,指出传统中华法系的特征是( )A.重私法和法典权威,明确立法与司法分工B.以礼入法,礼法结合,国家确认家族法规C.以判例法为主要表现形式,宗教教规入法D.效法英美,中西结合,救亡图存色彩强烈6.政治制度随国家治理需要不断调整。
下列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或政治现象,按出现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①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②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③今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唯问中正④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A.④②③①B.③①④②C.②①③④D.①③④②7.汉代察举制中科目最盛的三科是孝廉、贤良文学和茂才,唐代设有“贤良方正”和“直言极谏”科。
初二上册期中历史复习提纲【五篇】
初二上册期中历史复习提纲【五篇】【导语:】历史,简称史,一样指人类社会历史,它是记载和说明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多数时候也是对当下时期的映照。
如果仅仅只是总结和映照,那么,历史作为一个存在,就应当消逝。
历史的问题在于不断发觉真的过去,在于用材料说话,让人如何在现实中可能成为可以讨论的问题。
下面是作者为您整理的初二上册期中历史复习提纲【五篇】,欢迎大家查阅。
第1课鸦片战争1、林则徐虎门销烟(1)背景:19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把入侵矛头指向中国。
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白银,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沉重的灾害,林则徐上书道光帝要求严禁鸦片。
(2)经过: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110多万千克鸦片在广州虎门海滩当众烧毁。
(3)影响: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入侵的坚强意志。
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2、鸦片战争(时间:1840年6月------1842年8月)直接原因:是以中国的禁烟运动为借口,保护鸦片贸易。
根本原因:是为了首创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便宜的工业原料。
3、中英《南京条约》(1)时间:1842年6月(2)内容:①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②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③割让香港岛给英国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约定。
(3)影响:《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同等条约。
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全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1、第二次鸦片战争(1)原因:英国不满足已经掠夺的权益,要求修改条约,扩大入侵权益。
(2)时间:1856年10月-----1860年10月英法为主凶,美俄为爪牙。
2、火烧圆明园1860年10月,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这是人类文明的一次浩劫。
初三历史期中考试知识点汇总
初三历史期中考试知识点汇总第一章古代人类与文化
1.人类起源的地点和大致时间段
2.人类的祖先及其生活方式
3.新石器时代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特点
第二章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
1.原始社会的产生和基本特点
2.奴隶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划分
3.古代东方文明及其主要特征
第三章古代近东社会和文明
1.古代近东文明的形成和发展
2.埃及文明的主要特征和贡献
3.巴比伦文明的主要特征和贡献
第四章古希腊罗马文明
1.希腊城邦的兴起与发展
2.古希腊文明的主要特点和贡献
3.罗马帝国的建立、发展和衰落
第五章中古时期
1.中古时期的基本特征和时代背景
2.东方三大文明古国的发展与贡献
3.欧洲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
第六章近代资本主义世界的形成和发展
1.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和意义
2.近代资本主义世界的形成和发展
3.明清时期中国对世界早期工业化的影响
第七章二战与国际关系
1.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和经过
2. 大国关系和国际组织的形成和发展
3. 当代世界的主要国际问题和挑战参考资料
1.历史学科指导思想,国家教育部
2.历史小学教育规划,国家教育部。
历史期中考试复习(知识点).
[考纲要求]1、识记层次:(1了解元谋人、北京人的文化遗存。
(2了解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的基本情况。
(3知道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
(4记住夏、商、周的更替。
(5了解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
(6了解西周的分封制。
(7了解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之间的战争,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P34-37(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分别是哪些国家、地理位置、成语故事、战争(8了解青铜工艺的成就,知道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文字2、理解层次:通过商鞅变法的史实,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知识点只是老师的简单归纳,不太全面,复习的时候先看书本、背学案、看《优化》 [考点导学]1、元谋人是我国境内最早人类,距今约170万年。
他们会制造工具;知道用火。
2、北京人距今约70~20万年。
他们能制造和使用工具(打制石器,会使用天然火,因为环境险恶和工具简陋,过着群居生活。
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起了重要作用。
3、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的基本情况。
相同点:(1都开始了原始农业。
河姆渡的居民种植水稻,半坡居民种植粟。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水稻和粟的国家。
(农业是定居、房屋、陶器产生的根本原因(2都有了原始畜牧业,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3都已使用磨制石器。
(4都过着定居生活,河姆渡人居住的是干栏式房屋,半坡人居住的半地穴式房屋。
(见书七上p8“干栏式房屋”和p9“半坡原始居民房屋复原图”(5都处于母系氏族的繁荣时期。
河姆渡遗址(距今大约七千年和半坡遗址(距今大约五六千年分别是我国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母系氏族繁荣时期的典型代表。
不同点:河姆渡(长江流域、水稻、杆栏式、黑陶、水牛半坡(黄河流域、粟、半地穴式、彩陶4、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
炎帝和黄帝是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距今约四五千年。
后来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阪泉之战,形成了汉族的前身——华夏族。
黄帝被尊称为“人文始祖”。
尧、舜、禹是继黄帝之后在黄河流域出现的杰出部落联盟首领。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复习必背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复习必背知识点
1. 夏朝(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
-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
- 传说启蒙人神农氏,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活动
- 五帝时期与三皇时期常被看作夏朝初期的传说时代
2. 商朝(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
-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实存在的朝代
- 商朝最著名的遗迹是商城殷墟,又名殷墟遗址
- 商朝的文化瑰宝是甲骨文
3. 周朝(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
- 分为西周和东周
- 西周时期以封建制和宗法制为主
- 东周时期形成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格局
4.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一个战乱纷呈、百家争鸣的时期
- 各国之间进行了大量的战争和外交斗争
-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孟子为代表的墨
家等思想家和学派相继兴起
5.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
- 由秦始皇嬴政建立,实行中央集权制度
- 实行了许多重要的政治改革,如推行统一文字、度量衡和货
币制度等
- 著名的建筑是长城和兵马俑
6. 联邦制及专制制度
- 联邦制是指由多个州、地区或政治实体组成的国家或政府,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处理事务
- 专制制度是指国家政权由一个人或一小群人控制,个人权力
较大
7. 总结
以上是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复的必背知识点梳理,包括了夏朝、商朝、周朝、春秋战国时期、秦朝以及联邦制和专制制度等。
希望
同学们通过复这些知识点,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和认识。
八年级上历史期中复习题
八年级上历史期中复习题一、选择题1. 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是由哪位历史人物主持修建的?A. 李冰B. 秦始皇C. 汉武帝D. 曹操2.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开始?A. 秦始皇统一六国B. 周武王伐纣C. 汉武帝推行郡县制D. 秦朝建立3. 唐朝时期,实行科举制度,其中“进士科”主要考察哪些内容?A. 武艺B. 诗词歌赋C. 法律D. 数学4. 明朝时期,哪位皇帝下令修建了长城?A. 朱元璋B. 朱棣C. 朱厚照D. 朱由校5. 下列哪部作品是北宋时期司马光主编的?A. 《资治通鉴》B. 《史记》C. 《汉书》D. 《后汉书》二、填空题6.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是在________时期发明的。
7. 唐朝时期,著名的诗人有李白、杜甫和________。
8.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船队到达了________等地区。
9. 清朝时期,康熙皇帝在位期间,对外进行了________战争。
10. 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是________时期的作品。
三、简答题11. 请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意义。
12. 请列举唐朝时期对外交流的三个主要方面。
13. 请描述明朝时期长城的修建过程及其作用。
14. 请解释清朝康熙皇帝对外战争的背景和影响。
15. 请简述《资治通鉴》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价值。
四、论述题16. 论述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社会的作用及其对现代教育制度的影响。
17. 分析明朝时期对外贸易的发展及其对国家经济的影响。
18. 探讨清朝康熙皇帝的统治策略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19. 论述《资治通鉴》在中国史学上的地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0. 请结合历史事实,论述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答案:1. A2. A3. B4. B5. A6. 东汉7. 白居易8. 东南亚、南亚、西亚、非洲东岸9. 雅克萨10. 战国[注:以上题目和答案仅为示例,具体内容应根据实际教学大纲和教材进行调整。
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复习题
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复习题一、选择题1. 我国最早的文字是:A. 甲骨文B. 金文C. 小篆D. 隶书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了以下哪项制度?A. 分封制B. 郡县制C. 世袭制D. 禅让制3.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是在哪个朝代发明的?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4.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开始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其中进士科是选拔:A. 武官B. 文官C. 地方官D. 朝廷官5.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是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A. 李白B. 杜甫C. 苏轼D. 王安石6.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A. 贸易B. 展示国威C. 寻找宝藏D. 传播文化7. 清朝末期,鸦片战争的发生是因为:A. 清朝拒绝与外国通商B. 清朝禁止鸦片贸易C. 外国侵略者企图侵占中国D. 清朝内部矛盾激化8.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其第一任临时大总统是:A. 孙中山B. 袁世凯C. 黄兴D. 宋教仁二、填空题1.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是_________,其建立者是_________。
2. 秦朝的统一六国,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第一次_________的实现。
3. 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行了_________制度。
4.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完善,使得_________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
5. 元朝时期,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实行了_________制度。
6. 清朝末年,中国被迫签订了_________,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7.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其国体是_________。
三、简答题1. 请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意义。
2. 请简述唐朝科举制度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3. 请简述明朝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背景和主要成就。
4. 请简述清朝末期鸦片战争的原因和影响。
5. 请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和主要成果。
四、论述题1. 论述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期中历史复习计划
期中历史复习计划1. 复习资料整理:首先,整理所有历史复习资料,包括课本笔记、讲义、教材练习题等,分类整理成主题或时间段。
2. 制定学习计划:根据学校的要求和个人时间安排,制定一个合理的复习计划。
将复习内容分配到每个时间段,确保每个主题都可以得到足够的复习时间。
3. 重点复习:根据学校的教学大纲和老师的重点提示,确定哪些内容是必须重点复习的。
将这些内容排在复习计划的前面,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复习。
4. 记忆方法:对于复杂的历史知识点,可以采用不同的记忆方法,如制作思维导图、做卡片记忆、编写关键词等。
选择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有助于提高记忆效果。
5. 互动学习:与同学、老师或家人进行互动学习,相互提问和讨论历史知识。
互动学习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解决疑惑,提高记忆效果。
6. 做题练习:通过做历年的历史考试题和模拟题,检验自己的复习成果。
同时,还可以找一些相关的习题进行练习,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7. 总结归纳:在复习过程中,及时总结归纳各个时间段或主题的重点知识点。
将这些知识点整理成概述或思维导图,方便日后回顾和巩固。
8. 问题反思:在复习过程中,遇到不懂或模糊的知识点,及时记录下来。
复习结束后,再查阅资料、请教老师,解决这些问题,以便在考试中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9. 休息调整: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时间,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如果感到疲劳或压力过大,可以适度放松自己,进行运动或其他喜欢的活动,调整心情和状态。
10. 复习回顾:在考试前的最后一周,回顾整理好的复习资料,再次复习重点知识点。
重点查漏补缺,做一些综合复习的题目,巩固已学知识,并提高对历史的整体把握能力。
初一历史期中复习题及答案
初一历史期中复习题及答案初一历史期中复习题及答案历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了解过去的事情,从中汲取经验教训,为未来做好准备。
初中历史期中考试即将来临,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历史知识,下面将提供一些复习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古代文明1. 请简要介绍埃及文明的特点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答案:埃及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其特点包括河流的重要性、法老王的统治、金字塔的建造等。
埃及文明对世界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建筑、艺术、宗教等方面,例如金字塔、壁画、法老王的崇拜等。
2. 请简要介绍古印度文明的特点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答案:古印度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城市文明之一,其特点包括种姓制度、佛教的兴起、梵语的发展等。
古印度文明对世界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宗教、哲学、数学等方面,例如佛教的传播、印度数学的发展等。
3. 请简要介绍古希腊文明的特点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答案:古希腊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民主文明之一,其特点包括城邦制度、奥运会的举办、哲学的兴起等。
古希腊文明对世界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政治、艺术、科学等方面,例如民主制度的影响、古希腊建筑的影响等。
第二部分:中国古代文明1. 请简要介绍中国古代的三皇五帝时期。
答案:三皇五帝时期是中国古代的传说时期,包括三皇时期和五帝时期。
三皇指的是伏羲、神农、黄帝,五帝指的是轩辕、颛顼、帝喾、尧、舜。
在这个时期,人们开始定居,农业得到发展,社会逐渐形成。
2. 请简要介绍中国古代的夏、商、周三代的特点。
答案:夏、商、周三代是中国古代的三个朝代,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封建王朝。
这三个朝代的特点分别是夏朝的建立、商朝的商业繁荣和周朝的封建制度。
第三部分:世界古代文明的交流与影响1. 请简要介绍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以及它的重要性。
答案:丝绸之路起点是中国的长安(今天的西安),终点是地中海地区的罗马帝国。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交流的重要通道,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瓷器等商品传到了西方,同时西方的黄金、玛瑙等商品也传到了中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中历史复习提纲(高一,必修一)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一、夏古代中国的第一个国家政权;出现了公共权力;出现了王位世袭制。
二、商1、内外服制度:(1)商王在不同程度上具有支配内服与外服的实际权力。
(2)商王对附属国的控制力有限。
2、神权色彩浓厚: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
三、周(一)分封制1、含义: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亲族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以拱卫王室。
2、目的:巩固统治3、对象:同姓亲族、功臣、姻亲、先代贵族等4、诸侯的权利和义务:义务:服从周天子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朝觐述职,交纳贡赋。
权利: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5、作用积极:(1)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扩大了周人的势力范围,西周成为疆域广大的国家;(2)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3)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有利于稳定政治秩序。
消极:诸侯独立性大,威胁中央,为分裂割据埋下隐患。
(二)宗法制1、含义: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制度,以血缘关系的亲疏,分配政治权力,维护贵族世袭统治。
2、目的:为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3、内容: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
4、作用:(1)确立起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2)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紧密结合在一起,强化了以大宗为代表的贵族特权地位。
5、深远影响:(1)积极作用: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易于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2)消极影响: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不利于民主法治的建设。
(三)礼乐制度作用:维护等级制度;防止僭越。
稳定统治秩序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1、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表里;2、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体现;3、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纽带;分封制、宗法制与礼乐制的关系;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体现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纽带礼乐制是维护分封制、宗法制的工具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2、神权和王权相结合,带有原始的迷信色彩;3、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有浓厚的部族色彩;4、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背景(一)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礼崩乐坏,宗法分封遭到破坏;(二)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激烈,各国竞相进行变法;(三)秦国因商鞅变法而强大,最终灭掉六国而完成统一。
二、内容(一)皇帝制度——权力高度集中1、皇权至上:总揽一切大权2、“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二)中央政府制度:三公九卿制1、丞相:百官之首,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2: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掌管律令、图籍,监察百官;3、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
三者互不相属,互相牵制(三)地方政府制度:郡县制郡县长官由皇帝或中央直接任免。
(四)选拔和考核官吏的制度。
(五)秦法1、特点:细密、严苛2、指导思想:轻罪重罚3、作用: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工具三、影响1、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2、为历代王朝所继承,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3、对此后两千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异同相同点性质: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目的:为了巩固王权的统治。
作用:维护了国家统一。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两对矛盾:1、皇权与相权之争2、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争两个发展趋势:1、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2、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权力不断加强。
一、汉(汉武帝)——中外朝制度(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皇帝的亲信侍从组成的中朝是真正的决策机构。
二、隋唐——三省六部制(削弱相权、加强皇权)(一)内容:中书省:起草诏令门下省:封驳审议尚书省(下设六部):负责执行(二)作用:分工明确、效率提高,相权分割、皇权加强,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三、宋——二府三司制(削弱相权、加强皇权)二府:中书门下(其长官为宰相)、枢密院(掌握军权)三司:度支、盐铁、户部(掌握财政权)四、元——中书一省制(削弱皇权、加强相权)只设中书省,其长官是宰相,六部归入中书省。
五、明(一)废丞相、亲自掌管六部:专制皇权发展到新高度(二)设内阁:1、过程(1)明太祖时设立殿阁大学士,仅备顾问兼协理章奏,品秩较低,不参与决策;(2)明成祖时正式设立内阁,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地位逐渐上升;(3)明中期以后,内阁有“票拟”权,(帮助皇帝起草对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有专门的衙署和属官,地位变得更加重要。
,2、实质:明朝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六、清——军机处(一)设立时间:雍正年间(二)原因:办理西北军务(三)职能:从只参与军务到可以参与各种机要政务。
(四)特点:军机大臣品级不高,跪奏笔录,上传下达。
(五)影响:简化手续,提高效率,标志着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一、西汉七国之乱:根本原因:郡国并行制直接原因:晁错削藩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一)实行推恩令1、内容: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分割王国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由郡守统辖。
2、作用:王国越分越小,力量削弱,加强了中央集权。
(二)设置刺史——中央特派,监察地方二、唐安史之乱——节度使——藩镇割据三、宋(一)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1、“兵”—收精兵:(1)杯酒释兵权—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2)三衙统兵,枢密院发兵—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2、“权”—削实权:(1)削弱或剥夺了地方节度使、州郡长官和武将的权力(2)规定州郡直属中央(3)设通判监督地方(4)重文轻武,文臣出任州郡长官3、“钱”—制钱谷:地方财赋由中央掌握(设转运使,财赋大部分运往京师)(二)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影响1、积极: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2、消极:形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的局面,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四、元——行省制度,是中国省制的开端选官制度中国古代的监察、谏议制度并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的无上权力,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和低效现象。
但它作为一种常设的政治制度,在整顿吏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中央集权,谏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等方面还是发挥了重要作用的。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一、爱琴文明克里特文明迈锡尼文明二、古希腊城邦(一)形成时间:公元前8—前6世纪(二)城邦含义:是指古希腊的一种国家形态,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其周边的村社构成。
(三)地理环境:多岛屿、多港湾、多水、多山地、少耕地(四多一少)三、古希腊城邦政体(一)城邦特征:小国寡民、独立自治(二)城邦公民:具有公民身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的男性成员,一般祖籍本邦,有一定财产,能自备武装服兵役。
(妇女、奴隶、外邦移民被排除在外)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一、雅典民主政治确立与发展(一)梭伦改革1、时间:公元前6世纪初2、内容:(1)废除债务及债务奴隶制;(2)设立民众法庭(公民陪审法庭);(3)确立新选举法;(4)按财产多少划分公民等级。
3、意义:动摇了旧氏族贵族世袭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二)克里斯提尼改革1、时间:公元前6世纪末2、内容:“陶片放逐法”3、意义:雅典民主政治正式确立。
(三)伯利克里改革1、时间:公元前5世纪2、意义: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二、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及其体现人民主权轮番而治三、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一)意义(优越性)1、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造出民主运作的多种方式,为后世民主政治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2、民主有利于正确决策,修正错误,监督政府为公民服务,促进文化广泛深入发展;(二)局限性1、雅典民主仅限于成年男性公民,妇女、外邦移民、奴隶和他国公民被排除在外;2、雅典民主是小国寡民的产物,是直接民主,其实质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少数人的民主。
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一、罗马法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一)产生:从习惯法到成文法1、习惯法(1)存在时期:罗马共和国早期(2)影响:贵族随意解释习惯法,维护自身利益,损害平民利益。
2、成文法——《十二铜表法》(1)产生时间:公元前5世纪中期(2)原因:平民与贵族斗争的结果(3)内容:明确维护私有财产权和贵族利益。
(4)评价:进步性:①标志着古罗马成文法的诞生;②按律判决和量刑,贵族不能随意解释法律,是平民的胜利;局限性:平民没有得到多少好处,其实质仍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二)发展:从公民法到万民法1、公民法(1)存在时期:罗马共和国(2)适用范围:罗马公民(3)典型:《十二铜表法》2、万民法(1)存在时期:罗马帝国(2)原因:罗马对外扩张,统治范围扩大,民族矛盾凸显,公民法适用范围偏小。
(3)适用范围:罗马统治范围内的一切自由民。
(三)完备:《查士丁尼民法大全》1、产生时间:6世纪2、意义:标志着罗马法已经发展到完备阶段。
二、罗马法的核心内容保护私有财产,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二、罗马法的核心内容保护私有财产,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三、罗马法的影响1、对维系罗马帝国统治起到了重要作用。
2、为后世所采用,近代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都以罗马法为基础来制定本国的法律制度。
四、罗马法的局限性其实质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和利益。
英国的制度创新(君主立宪制)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与发展的过程(一)萌芽——《大宪章》(1215):开始限制王权(二)建立——《权利法案》(1689)1、背景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政治: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光荣革命”)2、意义:(1)确立了议会主权,限制了国王权力,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的建立;(2)议会与国王集体统治;(3)统治方式从人治转向法治。
(三)发展——责任内阁制(1721)基本原则1、议会与首相:首相由下院多数党领袖担任;首相对议会负责。
2、首相与内阁:首相是内阁首脑,组织内阁;内阁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3、议会与内阁:内阁对议会负责;如果议会通过了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下台,或者首相宣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四)完善——1832年议会改革1、背景:工业革命2、结果: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议席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一)以代议制为基础,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二)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三)君主是国家元首,统而不治,是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国家统一的象征;(四)首相掌握行政大权和立法创议权,是国家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