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2018版高考地理总复习自主加餐训练(一)练习卷(12份) 人教课标版4
2018版高考地理总复习自主加餐训练二主观题规范增分练比较类题目
规范增分练比较类题目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中国是非洲第一贸易伙伴国,非洲是中国第四大海外投资目的地。
自2008年,中非贸易额超过1 000亿美元。
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到非洲投资和开展贸易。
预计到2020年,非洲大陆商机最突出的消费品和服务、自然资源、农业和基础设施将合计创造每年多达2.6万亿美元的收入。
材料二非洲轮廓图。
(1)简述图示A、B两地区相似的地理特征。
(2)图中C地和D岛屿东部的气候类型相同,但成因并不一致。
试分析其差异。
(3)我国与非洲之间往来贸易的主要产品分别是什么?解析:第(1)题,地理特征包括位置、气候、地形、水文、植被、资源等自然特征,人口、城市、生产、文化等人文地理特征,以及存在的环境问题等。
第(2)题,考查地带性热带雨林气候(C)和非地带性热带雨林气候(D岛屿东部)的差异。
第(3)题,我国与非洲相对比,我国是相对发达区域,非洲是相对欠发达区域。
区域之间的联系,发达区域输出的多是资金、技术和工业制成品等,欠发达地区输出的多是资源、劳动力和初级产品等。
答案:(1)①地处两洋、三洲、五海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②气候干旱,沙漠广布,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③居民多白色人种阿拉伯人,主要信奉伊斯兰教;④灌溉农业和畜牧业发达;⑤水资源短缺和土地荒漠化是其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2)C:位于赤道附近,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热量丰富,多对流雨。
D岛东部:纬度较低,气温高;终年受南半球信风带控制,遇到山地抬升,岛屿东部多地形雨,降水丰沛;沿岸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
(3)我国从非洲主要进口农矿产品,向非洲主要出口工业制成品。
2.下图为世界两区域图,A、B为两个著名的三角洲。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不同区域之间是存在差异的,在比较A、B两个三角洲的区域自然地理特征时,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2)A、B两三角洲附近都有发达的纺织工业,但两地盛产的纺织作物分别是棉花和黄麻,试分析两地分别适合这两种作物种植的自然区位优势条件。
2018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总复习阶段性测试题1 (含答案)
阶段性测试题一(必修一第一~二章)本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2018·福建湖州调研)读“经纬网图”,回答1~3题。
导学号202401451.下列关于图示信息的判断,正确的是()A.图中A、C两点都位于南半球B.A、B、C、D四点中有三点位于东半球C.D点位于A点的东南方向D.C点位于D点的正西方向答案:D解析:结合图示知,A点位于赤道,不在南半球。
A、B、C、D四点中只有C、D两点位于东半球。
D点位于A点的西南方向。
C点位于D点的正西方向。
2.设A、B两地和B、C两地之间的最短距离分别为L1和L2,则()A.L1和L2相等B.L1约为L2的一半C.L2约为L1的1.5倍D.L1约为L2的2倍答案:A解析:A点和B点在同一条经线上,纬度相差60°,其距离L1≈60×110 km=6 600 km;B点和C点在同一经线圈上,最短航线过南极点,跨60个纬线长度约6 600 km,故选A项。
3.若飞机从图中B点飞往D点,沿最短航线飞行,其方向是()A.一直向东B.一直向西C.先向东南,再向东北D.先向西南,再向西北答案:D解析:根据通过B点和D点之间大圆的劣弧确定方向是先向西南再向西北。
4.(2018·辽宁省实验中学期中)下图为“某区域经纬网”,图示四线段围成一个正方形,则图中各线段比例尺大小是导学号20240146()A.ab=cd>ac=bd B.ab>cd>ac=bdC.ac=bd>cd>ab D.ac>bd>ab>cd答案:B解析:图中各线段图上距离相等;四线段中,ac、bd实际距离为111 km×5;ab、cd 实际距离分别为111 km×5×cos25°和111 km×5×cos20°,即ac=bd>cd>ab,故各线段比例尺大小为B项。
【高中地理】2018版高考地理总复习必修1课下限时集训(18份) 人教课标版
第一章行星地球(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7·大连模拟)读下图,完成1~2题。
1.图中①②③区域面积相比( )A.①>②B.②>③C.①=③ D.无法比较2.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③区域海面距地心距离比①稍长B.③区域位于①区域的西北方向C.③区域位于北半球、东半球D.东北航向是②区域向③区域飞行的最近航线【解析】第1题,①②③区域经度差、纬度差相同。
①②区域南北半球相反;纬度相同,面积相等;②区域纬度低于③区域,因此面积较③区域大。
第2题,地球是赤道略鼓、两极略扁的不规则球体,故纬度更高的③区域平均海平面距地心距离稍短;相对方向要用劣弧定向法,经度相隔不能超过180°,故③区域位于①区域的西北方向;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故③区域位于西半球;②区域向③区域飞行的最近航线应是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答案】 1.B 2.B(2017·山东菏泽下学期一模)读图甲和图乙,完成3~4题。
3.甘德机场(图乙)位于甲国首都(图甲)的( )A.西北方向 B.西南方向C.东北方向 D.东南方向4.甲国首都(图甲)距甘德机场(图乙)的距离最接近( )A.4 500千米 B.450千米C.3 000千米 D.2 500千米【解析】本题组考查地球仪、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
第3题,根据经纬网判读甲国首都(68°W,10°N),甘德机场(54°W,48°N),进而判断甘德机场位于甲国首都的东北方向,故C选项正确。
第4题,甲国首都(68°W,10°N)和甘德机场(54°W,48°N)相差38个纬度和14个经度,根据计算判断两地距离应大于38×110=4 180千米,故A选项正确。
【答案】 3.C 4.A下图是我国某地等高线图及拍摄照片,图中等高距为10米。
【高中地理】2018版高考地理总复习习题(112份) 人教课标版85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提升作业十一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建议用时:20分钟)(2017·泉州模拟)终碛堤是冰川携带物堆积在冰川末端形成堤状堆积体。
当冰川融水流过终碛堤后,冰水携带大量碎屑物质堆积成扇形堆积体,称为冰水扇。
下图示意终碛堤及冰水扇,据此回答1、2题。
1.终碛沉积物具有的特点是( )A.大小均匀B.层状结构C.棱角明显D.磨圆度好2.冰水扇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过程是( )A.流水堆积、侵蚀—冰川堆积、侵蚀B.冰川堆积、侵蚀—流水侵蚀、堆积C.冰川侵蚀、堆积—流水堆积、侵蚀D.冰川侵蚀、堆积—流水侵蚀、堆积【解析】1选C,2选D。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终碛沉积物大小不均,棱角明显,磨圆度较差,没有层状结构。
第2题,冰水扇的形成是冰川和流水对地表物质进行侵蚀、堆积,形成的扇形堆积体。
【知识拓展】终碛堤(1)形成:冰川将冰碛物携带到它的末端连续堆积,逐渐加厚增高形成的弧状堆积堤坝,多呈半环状。
(2)特点:大陆冰川的终碛堤比较低,高约30~50米,但可长达几百千米,弧形曲率小。
山岳冰川的终碛堤比较高,可达数百米,但长度较小。
(2017·皖南联考)位于哥斯达黎加中部的图里亚尔瓦火山于当地时间2016年5月20日再次喷发,大量火山灰、气体和热岩浆从图里亚尔瓦火山口爆炸式喷发,火山灰喷发柱高达3 000米,喷发过程持续了约8分钟。
读图回答3、4题。
3.图里亚尔瓦山顶岩石中的矿物直接来自( )A.地表沉积B.地壳C.上地幔顶部D.下地幔4.图里亚尔瓦火山的热岩浆在岩石圈物质循环中,最先转化为下图中的( )A.甲B.乙C.丙D.丁【解析】3选C,4选B。
第3题,火山顶的岩石为岩浆岩,其含有的矿物来自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层。
第4题,据地壳中物质循环图分析判断,图中甲为岩浆(只有一个箭头出来),乙为岩浆岩,丙为沉积岩,丁为变质岩;热岩浆首先转化为岩浆岩。
【高中地理】2018版高考地理总复习必修1课下限时集训(18份) 人教课标版1
第一章行星地球(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1.(2017·汕头模拟)某湖泊最深处为17.4米,下图为该湖泊等深线图。
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出( )A.该湖北部宜开发为游泳场B.该湖的湖床东部低于西部C.补给相同的水量,水深超过4米后水位上涨缓慢D.该湖泊冬季往往成为大量候鸟的栖息地【解析】游泳场应建在坡度较缓的浅水区,而该湖泊的北部有多条等深线重叠在一起,说明坡度很陡,不适宜开发成游泳场;该湖最深处在向西偏离湖泊中心处,再结合等深线稀疏程度,说明该湖的湖床西部低于东部;由于湖泊大部分面积都在水深4米以下,所以补给相同的水量,水深超过4米后水位上涨缓慢;根据湖泊的地理位置判断,该湖泊夏季(水较多,温暖湿润)往往成为大量候鸟的栖息地,而冬季气温较低,易结冰。
【答案】 C(2017·湖南师大附中第一次月考)下面两幅图均是某城市城区示意图,该城市主城区的面积为60平方千米。
读图回答2~3题。
2.若海平面上升0.5米,该城市主城区被海水淹没的面积约为( )A.18平方千米B.33平方千米C.51平方千米 D.78平方千米3.由图示信息可知,该城市主城区四个地点的地面坡度最大的是( )A.e地 B.h地C.q地 D.f地【解析】本题组考查等值线图。
第2题,由材料可知,该城市主城区的面积为60平方千米;仔细读图,注意左图中主城区的范围,结合右图中海平面上升0.5米时的等值线范围,可以推断大约占左图中主城区面积的一半左右,即30平方千米左右,故选项B正确。
第3题,由右图中不同时期海平面上升后的海岸线疏密差异,结合等高线疏密变化规律可以推断,海岸线稀疏的地区,坡度较缓,海岸线密集的地区对应主城区,坡度较陡,对比左右两图可知,f地海岸线密集坡度最陡,故选项D正确。
【答案】 2.B 3.D(2017·绵阳模拟)下图为辽宁省年平均风速等值线图。
读图回答4~5题。
2018版高考地理总复习(人教版)课下限时集训:第二章_地球上的大气_1-2-3_有答案
1-2-3(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7·天津模拟)下图示意某地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和最热月与各月平均气温差曲线。
读图完成第1题。
1.该地最有可能位于( )A.北美五大湖沿岸B.巴西高原中部C.澳大利亚西南沿海 D.中国东南沿海【解析】从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可看出,该地4~9月增加较多,10月至次年3月增加较少,表明4~9月降水较多、10月至次年3月降水较少;从最热月与各月平均气温差曲线可看出,1~2月最小、7~8月最大,表明1~2月为最热月、7~8月为最冷月,则位于南半球,且气候特征表现为雨热不同期。
故该地最有可能位于澳大利亚西南沿海(地中海气候)。
【答案】 C(2017·日照质检)下图为欧洲南部沿北纬42°纬线部分地区剖面示意图和①②两地降水量统计图。
读图完成2~3题。
2.图示②地气候( )A.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B.冬暖夏凉,降水均匀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D.全年高温,干湿分明3.造成①②两地年降水量差异显著的主导因素是( )A.洋流 B.大气环流C.地形 D.纬度位置【解析】第2题,读图可以看出6~8月降水较少,冬季12~次年2月降水较多,又由②地位置位于42°N,陆地的西岸,故该地属于地中海气候。
第3题,42°N带来降水的是西风,从剖面图可以看出,①地位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
②地位于山地迎风坡,降水多,所以造成①②两地降水量差异显著的主导因素是地形。
【答案】 2.A 3.C(2017·浙江嘉兴一模)下图为某地12个月的气候资料,图中的点代表各月的气温及降水值。
完成4~5题。
4.下列国家中,具有该图所示气候类型的是( )A.巴西 B.俄罗斯C.中国 D.意大利5.有关该气候类型区农业生产的说法正确的是( )A.混合农业,经济效益好 B.雨热同期,水稻单产高C.土壤肥沃,玉米品质好 D.草原广阔,畜牧业发达【解析】本题组考查区域气候类型及特征,农业生产特点。
【高中地理】2018版高考地理总复习习题(112份) 人教课标版66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提升作业三十八世界地理分区(二)(建议用时:20分钟)读图,完成1、2题。
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发现图中标示的某种作物与实际分布明显不符,该作物是( )A.棉花B.黄麻C.茶叶D.甘蔗2.①②③④四城市中,IT产业比重较高的可能是( )A.①B.②C.③D.④【解析】1选C,2选B。
第1题,茶树适合生长在降水较多排水良好的丘陵山区。
茶树主要分布在印度的东北部,而图中茶树分布在德干高原的东北。
第2题,印度的IT产业主要在南部的班加罗尔,是印度的“硅谷”。
下图为日本略图,下表为东京和高田的气候资料。
阅读图表回答3、4题。
①由于洋流的影响,亚热带季风气候北部界线的纬度比我国高②濑户内海沿岸由于地形的影响,无论是夏季还是冬季,降水都相对较少③海岸线平直、多优良港湾,是日本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之一④河流众多,降水丰富,内河航运发达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4.与东京相比,高田冬季降水较多的主要原因是( )A.中纬西风带来丰富水汽B.位于冬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C.更接近海洋D.沿岸暖流增温增湿【解析】3选A,4选B。
第3题,暖流经过使得自然带分布纬度偏高,寒流相反。
濑户内海四周地势相对较高,冬夏都位于背风坡,降水都相对较少。
第4题,冬季风源自亚洲高压,原本比较干燥,但经过广阔的日本海之后就变得比较湿润,由图可知,高田位于冬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
【知识拓展】日本的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的原因日本四面环海,再加上日本暖流的影响,其季风气候具有明显的海洋性特征,与中国东部季风区相比,降水量多、气温年较差小。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甲是某国轮廓简图,图乙是该国气温降水图。
材料二据英国《每日邮报》2016年5月24日报道,近期,印度连续遭受热浪侵袭,马路在高温炙烤下熔化,甚至粘住行人的鞋子。
【高中地理】2018版高考地理总复习自主加餐训练(一)练习卷(12份) 人教课标版9
基础强化练等高线地形图及地形剖面图[名师指导] ———————————————————————————————————————等高线地形图作为一种重要地图类型,近几年的高考主要以等高线地形图为背景,结合生产、生活实际命题,考点主要涉及高差计算、坡度陡缓和地形起伏的判断、坝址判断、山谷和山脊判读、区域通视情况的判断等,注重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掌握一定的判读方法,提高等高线读图题的读图技巧和读图分析能力是解决高考这类试题的关键所在。
判读等高线地形图时,需要明确图中以下信息:等高距的大小、等高线的数值、等高线的疏密程度、等高线的走向;地形剖面图的判读和绘制应特别关注三个方面:①剖面线的起止点;②高值和低值点;③剖面线点的变化趋势。
————————————————————————————————————————下图为我国东南某地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
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为典型的低山丘陵地形B.A处可通视B、C、D三处C.B、D间最大高差为70 mD.A处位于D处的西南方向2.下列做法较合适的是( )A.图中断崖顶处设立惊险蹦极B.在崖底看飞流瀑布C.在D处设立森林火情瞭望点D.秋季可去该地采摘苹果解析:1.D 2.A 第1题,据图中等高线数据和变化趋势可知,该图海拔最高处也不超过200 m,故该地以平原为主。
据图中等高线的弯曲方向可知,C处等高线凸向低处,为山脊,B、D处等高线凸向高处,为山谷,故C阻挡了A与B、D之间的视线,不能通视。
B点的高度在90~100 m之间,D点高度在150~160 m之间,故BD高差在50~70 m之间,但不可能达到70 m。
根据指向标可以看出,A处位于D处的西南方向。
第2题,图中断崖处相对高度较大,在顶处设立蹦极可以体验惊险之感。
由于陡崖处多条等高线凸向低处,故该处为山脊部位,不可能形成瀑布,则在崖底也看不到飞流瀑布。
D处位于山谷中,其左侧有C 所在的山脊和高达180 m的山头阻挡了D到山头左侧的视线,故不宜在D处设立森林火情瞭望点。
高考地理总复习 自主加餐训练(一)内、外力作用与地貌基础强化练 湘教版(2021年最新整理)
2018版高考地理总复习自主加餐训练(一)内、外力作用与地貌基础强化练湘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版高考地理总复习自主加餐训练(一)内、外力作用与地貌基础强化练湘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版高考地理总复习自主加餐训练(一)内、外力作用与地貌基础强化练湘教版的全部内容。
基础强化练内、外力作用与地貌[名师指导]—-——--————--————————-———--——---———-———-本专题主要通过地质剖面图、地貌景观图等形式综合考查内、外力作用的类型、分布规律及其影响。
内力作用与地貌的重点是地质构造的判读,突破该重点就要掌握地质构造的类型、判断及其区别等相关技巧。
外力作用与地貌的重点是外力作用与地貌类型的判读、河流地貌的发育及其对聚落分布的影响等,突破该重点首先要明确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然后再结合具体区域自然环境的特征分析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古北岳恒山——神仙山(又称大茂山),雄驻于阜平、唐县、涞源三县交界处,主峰海拔1 869。
8 m.山上布满长满神眼的奇异巨石,当地人称之为“天眼石",偶见巨石中镶嵌黑白泥岩和大理岩,当地人称之为“黑白妖石”。
下图是某地理课外小组绘制的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1~2题。
1.该区域在沉积岩Ⅱ形成后先后发生了( )A.地形褶皱、沉积作用、外力侵蚀、火山喷发B.火山喷发、外力侵蚀、沉积作用、地形褶皱C.沉积作用、地形褶皱、火山喷发、外力侵蚀D.地形褶皱、外力侵蚀、沉积作用、火山喷发2.关于该地区地质成因说法正确的是( )A.“天眼石”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B.“黑白妖石"是火山喷发时携带的原有谷底沉积物C.“天眼石"是侵入岩表面气体挥发形成的D.“黑白妖石”属于沉积岩解析:1。
【高中地理】2018版高考地理总复习必修1课下限时集训(18份)-人教课标版17
【高中地理】2018版高考地理总复习必修1课下限时集训(18份)-人教课标版17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7·东北三校联考)下图为某地区一河流某季节示意图(左图)和从甲地到乙地流水沉积物平均粒径的变化曲线图(右图)。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信息显示出( )A.河道a处河床坡度比b处陡B.甲位于乙地的下游C.整条河流冬季有凌汛D.丘陵山地的等温线向北凸出2.近年来,甲处河流颗粒物粒径减小,可能是该区域( )①耕地面积扩大②降水量有所减少③植被覆盖率提高④大力开发旅游业A.①②B.②③7.有关图中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堤坝的东侧较西侧容易垮塌B.河中沙洲主要受流水侵蚀作用而形成C.堤坝上游河段:东侧河水较西侧深D.小军垂钓时:丁处河水较丙处污浊8.本次垂钓,钓钩最适宜投放于( )A.甲处 B.乙处C.丙处 D.丁处9.图中堤坝较低矮,主要是考虑( )A.蓄洪 B.灌溉C.发电 D.排水【解析】第7题,受地转偏向力影响,西侧水更深,堤坝更易垮塌;河中沙洲主要是泥沙沉积形成的;丁处为河流凹岸,受侵蚀强,水更污浊。
第8题,丙处受沙洲阻挡,流水缓慢,更适合放置钓钩。
第9题,堤坝低矮,主要是为了在洪水期及时将水排出,防止洪涝灾害。
【答案】 7.D 8.C 9.D地形对聚落的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都有深刻的影响。
读图回答10~11题。
10.关于图示地区聚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聚落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呈团状B.该类型聚落一般规模较大,人口较多C.该聚落最典型的分布区在我国华北平原D.该聚落沿河谷分布,因为河谷地形平坦11.有关图示地区交通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受地形影响较小,交通线路稠密B.受地形的影响,交通线主要沿河谷分布C.该地区交通线路呈网状分布D.该地区交通线的选址应选择路程最短的【解析】第10题,由图可知,该地区为山间谷地,聚落沿河流呈线状分布,但受地形影响,聚落规模较小。
【高中地理】2018版高考地理总复习习题(112份) 人教课标版86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提升作业十七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与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建议用时:20分钟)(2017·武汉模拟)下图示意某城市地域形态简图,图中M为商业区。
读图回答1~3题。
1.M成为商业区的主导区位优势为( )A.位于城市中心B.土地租金高C.交通通达度高D.周边居民数量多2.目前,该城市交通布局中最不合理的是( )A.环行放射式道路网B.河流C.铁路D.高速公路3.该市拟规划建设城市新的功能中心,其中最合理的是( )A.甲:休闲旅游中心B.乙:化学工业中心C.丙:对外交流中心D.丁:仓储物流中心【解析】1选C,2选D,3选A。
第1题,图示两大M区均位于道路交会处,交通通达度高。
第2题,高速公路不应建设在居住区内,干扰城市内部交通,且噪音大。
第3题,甲位于城市外围上风、上水地带,临河流与湖泊,适合建设休闲旅游中心。
(2017·衡水模拟)下图为我国某城市不同年份沿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人口密度剖面图(单位:千人/平方千米),读图回答4、5题。
4.下面四图中能正确表示该城市的中心城区、城区和近郊区空间分布的是( )A.①B.②C.③D.④5.1980~2010年,该城市人口持续增长的区域是( )A.城区B.中心城区和城区C.近郊区D.中心城区和近郊区【解析】4选B,5选C。
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中心城区东侧的近郊区延伸的比西侧远,北侧的近郊区延伸的比南侧远,故中心城区相对位于西南部,②图符合。
第5题,对比几幅图可以看出近郊区人口密度持续增加,说明人口持续增长。
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区域面积占全国的2.19%,GDP总量占全国的21.7%,城市人口比重达68%。
下图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城市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6、7题。
6.图中区域城市等级体系的级数(人口规模等级)是( )A.2级B.3级C.4级D.5级7.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域城市特征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城市数量多B.城市分布均匀C.城市等级明显D.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解析】6选D,7选B。
2018届高考地理(人教版)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模拟(一)
模拟(一)单科标准仿真高考冲刺卷(A)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下图为某地区农业土地利用示意图。
上山放牧、农田轮种、大面积种植橄榄是该地农业生产的突出特点。
据此完成1~3题。
1.下列对该地区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评价中,符合实际的是() A.降水丰沛,热量充足,水热配合得好B.冬雨夏干,旱涝频繁,灌溉水源不足C.全年多雨,灌溉用水充足D.土壤肥沃,耕地广阔2.关于该地区的农业描述正确的是()A.地域类型主要是大牧场放牧业B.地域类型主要是商品谷物农业C.山地牧场放牧的季节应该在冬季D.河流两岸的小麦和玉米是两年轮种3.若估算本地小麦和玉米的产量,采用的技术是()A.GRS B.GPS C.RS D.GIS“马桶盖的日本自由行”——今年春节期间,“马桶盖”火了,原因是中国游客跨洋去日本购买马桶盖,还买断了货。
但据国内媒体披露,在日本大受追捧的“马桶盖”实际上是由位于杭州下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松下电化住宅设备机器(杭州)有限公司”生产,而且该企业生产的马桶盖不仅销往日本,而且销往新加坡、香港等地,在国内也早有销售,令质疑国内制造企业能力的民众大跌眼镜。
根据材料,完成4~5题。
4.日本企业选择在中国设立工厂生产马桶盖,再返销日本,主要考虑的因素是()①劳动力成本低②管理成本低③运输成本低④土地成本低A.①②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④5.从“马桶盖的日本自由行”这一现象所反映的实质出发,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方向是()①加大科技投入,提升产品质量②加强自主创新,创立民族品牌③大力引进国外知名品牌,让民众在国内即可购买到高品质的国外产品④降低关税,降低进口产品在国内市场的价格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①②④半城市化是指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种现象,具体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过程中的一种不完整状态。
其表现为,农民已经离开乡村到城市就业与生活,但他们在劳动报酬、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许多方面并不能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待遇,不能真正融入城市社会。
【高中地理】2018版高考地理总复习习题(112份) 人教课标版68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提升作业三十四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建议用时:20分钟)(2017·山西五校联考)下图为我国天然气资源生产与消费的空间迁移情况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2000年,我国天然气资源的生产重心接近( )A.四川盆地B.塔里木盆地C.鄂尔多斯高原D.柴达木盆地2.生产与消费重心的空间距离变化将会( )A.解决东部严重的雾霾问题B.促进东部产业结构的改变C.阻碍西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D.西北荒漠化问题得以缓解【解析】1选A,2选B。
第1题,2000年,我国天然气的生产重心在经度107.5°,纬度33.5°附近,地理位置离四川盆地最近。
第2题,图中可以看出天然气生产重心总体上往西往北移,消费重心往东南移,总体上供需重心相距渐远,空间距离变大。
能源生产在西部,能源消费在东部的局面,对解决东部地区的雾霾没有多大的益处;对西北地区荒漠化的问题影响不大;能源运输距离的增加,导致生产成本提高,使能源密集型产业向西部迁移,东部地区产业结构需要向以科技为导向的工业进行转变和升级;西部地区能源开发,并不会阻碍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加固训练】(2017·安庆模拟)下图为我国十二五规划国家能源基地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我国主要能源生产区、消费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华北地区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B.东部沿海地区能源消费以水电、核电为主C.西南基地能源主要是水能、天然气D.蒙东基地生产主要是煤炭、石油(2)目前,能缓解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矛盾的有效措施主要有( )①大力开发西部能源资源,加强区域能源调配②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③用油气资源全面替代煤炭资源④大力研发潮汐能,开发新能源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1)选C,(2)选A。
【高中地理】2018版高考地理总复习必修1课下限时集训(18份) 人教课标版13
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7·大同模拟)下图为小尺度范围内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①②③④⑤代表的自然地理要素名称分别是( )A.地形生物大气水文土壤B.土壤生物大气水文地形C.土壤地形水文大气生物D.生物地形大气水文土壤2.如果当地大量植被遭受破坏,其他地理环境可能发生的变化有( )①河流含沙量增大,径流量变化增大②动物栖息地遭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③河流水位降低④土壤肥力下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解析】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自然环境的构成要素,根据图示判断即可。
第2题,如果当地植被遭受大量破坏,该地植被涵养水源的功能将减弱,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增大,丰水期水位升高,枯水期水位下降,因此③错误,①②④正确。
【答案】 1.A 2.D黄山市某地因菊花经济效益高,农民开垦坡地种菊花,因而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生态问题。
如图所示,据此回答3~4题。
3.这里植被破坏,致使水土流失严重,这体现了( )A.环境要素的相互制约B.不同区域之间相互制约C.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D.一个区域的变化影响到另一个区域4.若此种活动不加以限制,任由其发展则最可能直接导致该地区( )A.蒸发量增加 B.降水量增多C.地表径流变化增大 D.地下径流增多【解析】第3题,材料反映了自然环境中的一个要素的变化而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即“牵一发而动全身”,属于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第4题,由于植被砍伐而导致蒸腾作用减弱;降水量减少;由于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减弱,下渗减少,故地下径流减少,地表径流变化增大。
【答案】 3.A 4.C(2017·山东济南调研)倡导发展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旋律。
下图为碳物质在地球各圈层中的循环过程示意图。
读图完成5~6题。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③反映碳在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循环的过程B.控制④环节的人类活动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之一C.⑤环节循环速度如果加快,可以减缓碳排放的速度D.⑥环节在人类的作用下,会导致岩石圈物质循环受阻6.有关人类活动作用于⑤及可能后果的正确叙述是( )A.人工增雨改变水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B.建设水电站后容易加剧洪涝灾害C.发展火电站可能导致沿海低地被淹D.北京冬季燃煤取暖导致河流污染【解析】本题组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理环境各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
【高中地理】2018版高考地理总复习习题(112份) 人教课标版34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高效演练·跟踪检测美国每年都有一批人员定期随季节变化在国内迁移,其迁移主要路线如下图所示。
回答1、2题。
1.导致图中人口迁移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环境变化B.婚姻家庭C.农业活动D.气候变化2.对该类人口迁移的主要时间和方向描述正确的是( )A.春季向东迁移B.夏季向西迁移C.秋季向西迁移D.冬季向南迁移【解析】1选C,2选D。
第1题,此题注意审题,是一批人员定期随季节变化在国内迁移,该批人员随季节变化而迁移,所以其影响因素也具有季节性。
农业活动具有典型的季节性,这批人员很有可能随农事活动而南北迁移。
第2题,美国迁移的农业工人,冬季在南方进行越冬作物的管理工作;春季和夏季随作物的耕种、管理而北移,秋季和冬季又随作物的收获与耕种而南移。
下表为按输出地分的农民工地区构成(单位:%),读表回答3、4题。
3.从表中可以看出( )A.在东部务工的农民工数量在减少B.在西部务工的农民工增速最快C.东部地区农民工以外出为主D.中、西部地区以就地就近转移为主4.农民工数量的变化对西部地区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A.改善投资环境B.减小人口合理容量C.加大环境压力D.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解析】3选B,4选C。
第3题,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2012年东部地区农民工的比重在下降,中部地区的比重未变,西部地区的比重在上升,说明在西部务工的农民工增速最快;东部地区农民工的比重下降,但由于总量上升,因而在东部务工的农民工数量也在增加;东部地区农民工以就地就近转移为主,中、西部地区以外出为主。
第4题,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从表中数据可知西部地区农民工增加较快,这可能会加大西部地区的环境压力。
(2016·浙江高考)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一直维持在2亿人以上,且持续增长,城乡间人口流动是主要的流动形式。
【高中地理】2018版高考地理总复习习题(112份) 人教课标版63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提升作业三十九中国地理概况(建议用时:20分钟)读我国大陆①②③④四地日平均气温≥10℃的开始时间与结束时间示意图,完成1、2题。
1.若只考虑纬度因素,则图中四地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④③②B.③①④②C.①③②④D.②④③①2.若图中④地和①地纬度相近,①地位于东部平原地区,则④地可能位于( ) A.青藏高原 B.渭河平原C.四川盆地D.内蒙古高原【解析】1选D,2选A。
第1题,若只考虑纬度因素,日平均气温≥10℃的开始时间越早、结束越晚的地区,其热量条件就越优越,所处的纬度就越低,故图中四地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是②④③①。
第2题,若④地和①地纬度相近,但位于东部平原地区的①地热量条件明显优于④地,则④最可能为青藏高原。
农业生产潜力是指单位面积土地上每年所能获得的最大可能产量。
下图是我国农业生产潜力分布简图。
据此回答3、4题。
3.下列关于图中农业生产潜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南方农业生产潜力大主要是由于纬度低,热量充足B.影响西北地区农业生产潜力的主要因素是光照C.相同农业生产潜力的地区,其自然地理环境是相同的D.青藏高原地区农业生产潜力小,主要是由于海拔高,降水少4.甲地区农业发展的方向是( )A.提高机械化水平,以提高农业生产潜力B.加大湿地开发利用,扩大种植业生产规模C.建设绿色商品粮生产基地,推动生态农业发展D.建设成为我国主要的林业生产基地【解析】3选A,4选C。
第3题,我国南方农业生产潜力大主要是由于纬度低,热量充足,影响我国西北地区农业生产潜力的主要因素是水源;相同农业生产潜力的地区,其自然地理环境不一定相同;青藏高原农业生产潜力小主要是由于海拔高,热量不足。
第4题,甲区域位于松嫩平原,是我国东北地区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机械化水平较高,提高机械化水平对提高农业生产潜力作用不大;东北地区应该加大湿地保护,推动生态农业发展,建设绿色商品粮基地;林业基地主要分布在山区。
【高中地理】2018版高考地理总复习自主加餐训练(一)练习卷(12份) 人教课标版2
基础强化练地球上的水[名师指导] ———————————————————————————————————————本专题在高考中常考的重难点内容包括:水循环的类型及环节、河流的补给类型、洋流及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
突破这些重难点,需要熟记水循环的各个环节及其意义、河流流经地区的气候类型、洋流的分布模式图,并且能够探讨水循环、洋流等有关地理原理规律对生活实践的指导意义。
理解和运用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是解答这类试题的关键。
———————————————————————————————————————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南纳湘、资、沅、澧四水,东北面注入长江,号称“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渺。
但近年来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出现大面积干涸。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 题。
1.与洞庭湖大面积干涸最直接相关的水循环环节是( )A.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与大气输送B.径流、水面蒸发与大气降水C.地表径流、下渗径流与大气降水D.径流、大气降水与大气输送2.应用水循环原理,人们可以采取缓解或避免洞庭湖大面积干涸的措施有( )①控制渔业生产,减少湖面水汽蒸发②兴建水利枢纽,调节湖水蓄泄③退田还湖,扩大湖区④大力节水降耗,合理利用湖泊水资源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1.B 2.D 第1题,地表和地下径流汇入的减少、大气降水的减少和湖水的蒸发都为洞庭湖大面积干涸的主要原因;大气的输送与洞庭湖大面积干涸没有直接关系。
第2题,兴建水利枢纽,调节湖水蓄泄,可增加湖水的水量;大力节水降耗,合理利用湖泊水资源,可减少对湖水的引用量。
右图表示绿水资源与蓝水资源的划分,蓝水是降水中形成地表水和地下水的部分,绿水是降水下渗到土壤中的水,最终会进入大气。
读图,回答3~4题。
3.据上述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蓝水和绿水根本来源相同B.蓝水数量与绿水数量相同C.绿水主要指地表和地下径流D.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绿水4.下列叙述体现绿水作用的是( )A.直接参与了地表形态的塑造B.对海陆间循环产生明显影响C.吸收地面辐射,具有保温作用D.对湿润地区农业发展至关重要解析:3.A 4.C 第3题,图中蓝水和绿水均来源于大气降水,来源相同,数量可能不同;其中绿水是降水下渗到土壤中的水,最终会通过蒸发或植物蒸腾作用进入大气;通常所说的水资源主要是人类利用较多的淡水资源,包括河流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等,主要是蓝水。
【高中地理】2018版高考地理总复习习题(112份) 人教课标版54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高效演练·跟踪检测某地质研究小组在我国一潮湿、黏稠的红色土壤分布区对某一沉积岩层进行探测,得到了下图所示数据:甲、乙、丙三处为探测点位置,斜线左侧数据为探测点所在地面的海拔(单位:m),右侧数据为该岩层层顶的埋藏深度(即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单位:m)。
据此回答1、2题。
1.该区域最有可能位于( )A.东北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华北地区2.乙处地形可能属于( )A.向斜谷B.背斜谷C.向斜山D.背斜山【解析】1选B,2选A。
第1题,根据“潮湿、黏稠的红色土壤分布区”可推知该区域应位于我国南方地区。
第2题,根据图文资料绘制如下示意图,从而判断出乙处为向斜(岩层向下凹陷)形成的谷地。
年轻的贺兰山和银川平原位于亚欧板块内部的西域板块和中朝板块交界处,贺兰山北端和银川平原北端交界处的石嘴山地区因植被茂密被称为“旱海绿岛”。
读下图,回答3、4题。
3.形成贺兰山和银川平原的主要地质构造分别是( )A.向斜背斜B.背斜地堑C.地垒向斜D.地垒地堑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贺兰山主要是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B.受内力作用影响,贺兰山不断增高C.银川平原地势低平、热量充足,适宜发展河谷农业D.银川平原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易出现水土流失和土壤盐碱化等问题【解析】3选D,4选B。
第3题,由图示信息可知,贺兰山岩层断裂上升为地垒,银川平原岩层断裂下降为地堑。
第4题,由“年轻的贺兰山”和图示信息可知,贺兰山处于成长阶段,受内力挤压作用影响,高度在不断增加;银川平原地势平坦、热量充足,且靠近黄河,适宜发展灌溉农业;银川平原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土壤盐碱化问题,水土流失问题不明显。
5.读我国北方某山区地形图(单位:米),回答下列问题。
(1)在沿A-E线进行地质考察时,发现岩层的形成年代A、E两处最晚,其次是B、D两处,C处最早,由此判断该处的褶曲类型,并说出判断理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强化练地球的自转
[名师指导] ———————————————————————————————————————本专题主要内容包括地球自转的特征及自转的意义,其中地球自转的方向判断、地球不同纬度线速度的变化特点、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日期界线引起的全球“今天”和“昨天”范围的变化等问题是重难点,也是考试中的常考点,突破这些重难点关键是把握基本概念,明确地球自转的特征,掌握对这些知识点考查的常规题目,然后再做到举一反三。
———————————————————————————————————————1.下列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解析:选A 指向北极星的极点为北极点,在北极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图A正确。
东经度度数增大的方向为地球自转方向,图B箭头所示为向西,B项错误。
图C中,根据经度判断,从0°顺箭头方向到90°W是向西(西经度度数增大的方向为向西),C向错误。
图D中在南极标注的自转方向错误。
下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
读图回答2~3题。
2.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 )
A.北半球中纬度B.北半球低纬度
C.南半球中纬度D.南半球低纬度
3.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 )
A.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B.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C.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D.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解析:2.C 3.D 第2题,读图可知,图中自转线速度等值线越往北越高,故该地应该位于南半球;图中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大约为赤道处一半,说明该地位于中纬度地区。
第3题,地球自转线速度取决于圆周运动的周长,在纬度相同情况下,海拔高度越大,运动周长增大,速度增大。
根据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及海拔关系图,完成4~5题。
4.关于图中e点和其余四点线速度和所在纬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
A.e点线速度比a点大,说明e点纬度一定比a点低
B.e点线速度比b点大,说明e点纬度一定比b点低
C.e点线速度比c点小,说明e点纬度一定比c点低
D.e点线速度比d点小,说明e点纬度一定比d点低
5.下列关于地球陆地表面自转线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角速度也越大
B.同纬度,海拔变高,线速度变大,角速度不变
C.同海拔,纬度变低,角、线速度变大
D.同经度,角、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解析:4.B 5.B 第4题,e、a相比,e点线速度大、海拔高,其线速度大,有可能是海拔高导致的,故A错误。
e、b相比,e点海拔低,线速度大,说明其纬度一定低于b点,故B正确。
e、c相比,e点线速度、海拔均小于c,说明e的纬度有可能等于或高于c,故C错误。
e、d相比,e点海拔高但线速度小,说明纬度一定高于d点,故D错误。
第5题,地球自转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在海拔相同的情况下,纬度越高自转的线速度就越小;在纬度相同的情况下,海拔越高自转的线速度就越大;在地球上,除极点外角速度都相等,故B项正确。
读下面的日照图,完成6~7题。
6.关于图中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下一刻D点将进入白昼
B.C在昼半球
C.D、E两点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D.AB是昏线
7.此时,地方时为0:00的经线是( )
A.120°E B.100°W
C.20°W D.60°E
解析:6.A 7.D 第6题,由图中信息可知,C在夜半球,D、E两点自转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不同,AB是晨线。
第7题,由图可知180°地方时为8:00,故地方时为0:00的为60°E(15°/时)。
下图阴影部分表示7月7日,非阴影部分表示7月8日,每条经线之间的间隔相等,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
据此回答8~10题。
8.此时A点的区时是( )
A.7月8日12时
B.7月8日24时
C.7月8日6时
D.7月8日16时
9.此时北京时间是( )
A.7月8日15时B.7月8日14时
C.7月8日20时D.7月8日16时
10.有关A、B、C三点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三点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B.三点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相同
C.三点角速度相同,线速度B点大于C点
D.三点线速度相同,角速度A点大于B点
解析:8.C 9.B 10.C 第8题,由地球自转方向可判断此图为北极俯视图。
由题干可知OD为日期分界线,地方时为零时,OD与OA经度差为90°,故A点区时为7月8日6时。
第9题,由图分析可知90°E为12时,故北京时间(120°E)为14时。
第10题,A、B、C 三点角速度相等,线速度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