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高一必修一与必修二物理考试试题
高一物理(必修1-必修2全册)测试卷(包括答案)

高中物理(必修1、必修2全册)测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只要是小的物体,就可以看作质点B .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可以忽略时,可用质点来代替物体C .裁判跳水运动员的成绩,可以将其视为质点D .研究飞机飞行过程中的直升机螺旋桨,可以将其看成一个质点2、在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三个基本单位是 ( )A .牛顿、 厘米、秒B .千克、秒、 焦耳C .千克、米、秒D .牛顿、 秒、 米/秒 3、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速度小的物体惯性小B .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C .只有处于静止或匀速运动的物体才具有惯性D .质量大的物体惯性一定大 4、两个共点力的大小都是50N ,它们之间夹角为900,则这两个力的合力为 ( ) A .502N B .0 N C .100 N D .50 N5、一辆汽车以12 m/s 的速度行驶,遇到紧急情况,司机采取制动措施,使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若制动后汽车加速度的大小为6 m/s 2,则 ( ) A .经3 s ,汽车的速度大小为 6 m/s B .经3 s ,汽车的位移大小为 9 m C .经3 s ,汽车的速度大小为 2 m/s D .经3 s ,汽车的位移大小为 12 m 6、关于重力的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B .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C .重力的方向总是和支持物的支持面垂直D .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地面向下 7、对曲线运动的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速度的大小与方向一定都在时刻变化B .速度的大小不断发生变化,速度的方向不一定发生变化C .速度的方向不断发生变化,速度的大小不一定发生变化D .质点在某一点的速度方向不一定是曲线在这一点的切线方向 8、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一个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它的机械能一定守恒 B .一个物体做匀速运动,它的机械能一定守恒 C .一个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为零,它的机械能可能守恒D .一个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功为零,它一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9、小球质量为m ,用长为L 的轻质细线悬挂在O 点,在O 点的正下方2/L 处有一钉子P ,把细线沿水平方向拉直,如图-1所示,无初速度地释放小球,当细线碰到钉子的瞬间,设线没有断裂,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小球的角速度突然增大B .小球的瞬时速度突然增大C .小球的向心加速度突然增大D .小球对悬线的拉力突然增大 二、多项选择题10、下列所给的图像中能反映作直线运动物体回到初始位置的是 ( )1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h10h 图-4图-2A .相互压紧并发生相对运动的物体间一定有摩擦力的作用B .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C .滑动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D .滑动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12、如图-2所示,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质量为m 的小球,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 空气阻力的大小恒为f 。
必修一第一,二章物理高一经典题

1月27日复习 位移与路程;时间与时刻;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速度与加速度;匀速与匀变速直线;位移时间图像与速度时间图像1.如图所示,质点从A 点出发逆时针绕半径为R 的圆周运动了一圈,其位移的大小为________,路程是________.若质点运动134周,则其位移大小为________,路程是________,在此运动过程中质点的最大位移是________,最大路程是________.2.如图所示的时间轴,下列关于时刻和时间间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t 2表示时刻,称为第2 s 末或第3 s 初,也可以称为2 s 内 B .t 2~t 3表示时间,称为第3 s 内C .t 0~t 2表示时间,称为最初2 s 内或第2 s 内D .t n -1~t n 表示时间,称为第(n -1) s 内 3.某物体沿一条直线运动:(1)若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 1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v 2求全程的平均速度. (2)若前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v 1后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v 2,全程平均速度是多少?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B .速率是指瞬时速度的大小C .百米赛跑的运动员以10 m/s 的速度冲过终点线是指平均速度D .子弹以速度v 从枪口射出,v 是平均速度5.由a =ΔvΔt可知( )A .a 与Δv 成正比B .物体加速度大小由Δv 决定C .a 的方向与Δv 的方向相同D .Δv/Δt 叫速度变化率,就是加速度6. 一质点在x 轴上运动,初速度v o >0,加速度a>0,当a 的数值开始减小则该质点 A .速度开始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B .位移开始增加,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C .速度继续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D .速度增大,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的方向相反7.甲、乙两个物体沿同一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时,取物体的初速度方向为正,甲的加速度恒为2 m /s 2,乙的加速度恒为-3 m /s 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两物体都做加速直线运动,乙的速度变化快B .甲做加速直线运动,它的速度变化快C .乙做减速直线运动,它的速度变化率大D .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加速度大 8.下列所描述的运动中,能够发生的有( ) A .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很小 B .速度变化的方向向东,加速度的方向向西 C .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 D .加速度越来越小,速度越来越大9.若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一致,当加速度减小时,则( ) A .汽车的速度在减小 B .汽车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C .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静止D .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的速度达到最大 10.下面关于质点的正确说法有( )A .计算火车通过站台的时间可把火车看成质点B .研究沿地面翻滚前进的体操运动员的动作可把运动员看成质点C .蚂蚁很小,可把蚂蚁看成质点D .研究地球的公转时可把地球看成质点 11.关于坐标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建立坐标系是为了定量描写物体的位置和位置变化B .坐标系都是建立在参考系上的C .坐标系的建立与参考系无关D .物体在平面内做曲线运动,需要用平面直角坐标系才能确定其位置 12. 如图所示是甲、乙两运动物体的s-t 图线,由图线可以知道 A .甲和乙都做匀速运动 B .两物体的初速度都为零C .在t 1 时间内两物体的平均速度相等 D. 相遇时,两物体的速度相等13.图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请根据该图像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第3 s 初的速度为零B.物体的加速度为-4 m/s 2C.物体做的是单向直线运动D.物体运动的前5 s 内的位移为26 m14如图1-5-8所示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下列有关物体运动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A .前2 s 加速度为5 m /s 2B .4 s 末物体回到出发点C .6 s 末物体距出发点最远D .8 s 末物体距出发点最远 15.图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 则在0~t 1和t 1~t 2时间内( )A .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方向相同B .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方向相反C .速度方向相反,加速度方向相同D .速度方向相反,加速度方向相反16.如图所示为某客车的x -t 图象. (1)据图说明客车在各时间段的运动情况. (2)求各时间段的客车的速度. 若改为v-t 图象呢?反馈练习1.如图所示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 图象,根据图象做出的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 A .物体始终沿正方向运动 B .物体先沿负方向运动,在t =2 s 后开始沿正方向运动 C .在t = 2 s 前物体位于出发点负方向上,在t = 2 s 后位于出发点正方向上 D .在t = 1 s 时,物体距出发点最远2、氢气球升到离地面80m 的高空时从上面掉落下一物体,物体又上升了10m 后开始下落,若取向上为正,则物体从掉落开始至地面时位移和经过的路程分别为 ( ) A .80m ,100m B .-80m ,100m C .80m ,100 m D .-90 m ,180 m3.作变速运动的物体,前31的位移中平均速率为1v ,后32的位移中的平均速率为2v ,则它在整个位移x 中的平均速度________=v4. 关于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B .速度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C .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D .速度为零,加速度一定为零5. 如图所示是物体在某段运动过程中的v —t 图象,在t 1和t 2时刻的瞬时速度分别为v 1和v 2,则时间由t 1到t 2的过程中 A.加速度增大 B.加速度不断减小C.平均速度v=221v v + D.平均速度v=221v v + 6. 如图表示甲、乙两运动物体相对同一原点的s -t 图象,下面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和乙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B.甲、乙运动的出发点相距s 0C.乙运动的速率小于甲运动的速率D.乙比甲早出发t 1的时间7. 短跑运动员在100 m 竞赛中,测得他5 s 末的速度为10.4 m/s ,10 s 末到达终点的速度是10.2 m/s ,则运动员在这100 m 中的平均速度为A.10 m/sB.10.1 m/sC.10.2 m/sD.10.3 m/s 8. 关于速度、速度改变量、加速度,正确的说法是 A 、物体运动的速度改变量很大,它的加速度一定很大 B 、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以很小,可以为零 C 、某时刻物体的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不可能为零 D 、加速度很大时,运动物体的速度一定很大9. 某物体沿直线运动,其图象如右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第1s 内和第6s 内速度方向相反 B .第1s 内和第6s 内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C .第3s 内的加速度不为零 D .第6s 末物体回到原出发点10.某人沿半径为50m 的圆做圆周运动,已知他运动半个圆周用的时间是100s ,则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分别大约是A .1m/s ,1m/sB .l.6m/s ,1.6m/sC .lm/s ,l.6m/sD .1.6m/s ,1m/s 11. 一个小球以3m/s 的速度水平向右运动,碰到墙壁后经过0.1s 后以2m/s 的速度沿同一直线反弹。
完整word版)高一物理必修一必修二综合测试试卷

完整word版)高一物理必修一必修二综合测试试卷致相等的是()A.圆周频率B.向心加速度C.角速度D.周期10.一质点做平抛运动,其抛出角度为45°,抛出速度为v,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抛出速度为2v时,其飞行时间为原来的2倍B.当抛出速度为v时,其最大高度为C.当抛出速度为v时,其飞行距离为D.当抛出速度为v时,其落点与抛出点的水平距离为11.一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所受的向心力与物体的速度方向垂直B.物体所受的向心力与物体的速度方向平行C.物体所受的向心力与物体的速度方向夹角为45°D.物体所受的向心力与物体的速度方向夹角为90°12.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速度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为v=2t+1(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在t=1s时的速度为3m/sB.物体在t=0.5s时的速度为1.5m/sC.物体在t=2s时的位移为5mD.物体在t=3s时的位移为10m13.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位移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为x=2t2+2t(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在t=1s时的位移为4mB.物体在t=2s时的速度为8m/sC.物体在t=1s时的速度为6m/sD.物体在t=3s时的加速度为4m/s214.一个物体从高处自由落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在下落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小B.物体在下落过程中加速度越来越小C.物体下落的时间只与物体所在的高度有关D.物体下落的速度只与物体所在的高度有关2015学年第二学期XXX3月阶段性测试高一年级物理学科试题卷考生须知:1.本试题卷分为第Ⅰ卷(客观题)和第Ⅱ卷(主观题)两部分,共4页23小题,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答案请填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题卷上作答。
第Ⅰ卷(共42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1.下列单位都属于力学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的是()A。
高一物理必修二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高一物理必修二期末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 1.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质点是处于A .平衡状态B .不平衡状态C .速度不变的状态D .加速度不变的状态2.甲、乙、丙三个物体,甲放在广州,乙放在上海,丙放在北京.当它们随地球一起转动时,则A .甲的角速度最大、乙的线速度最小B .丙的角速度最小、甲的线速度最大C .三个物体的角速度、周期和线速度都相等D .三个物体的角速度、周期一样,丙的线速度最小 3两个球形行星A 和B 各有一个卫星a 和b,卫星的圆轨迹接近各自行星的表面.假如两个行星的质量之比M A :M B =p,两个行星的半径之比R A :R B =q,则两卫星周期之比T a :T b 为A.q q pB.q pC.p p qD.pq4.冰面对溜冰运动员的最大静摩擦力为运动员重力的k 倍,在水平冰面上沿半径为R 的圆周滑行的运动员,其平安速度的最大值是 ( ) A .gR kB .kgRC .kgR 2D .k gR /5.假如一个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地球限卫星的轨道半径增大到原来的2倍,仍做圆周运动,则( )A .依据公式v =ωr ,可知卫星运动的线速度将增大到原来的2倍B .依据公式rv mF 2,可知卫星所需的向心力将减小到原来的21C .依据公式2rMm G F ,可知地球供应的向心力将减小到原来的41D .依据上述B 和C 中给出的公式,可知卫星运动的线速度将减小到原来的226. 汽车关闭发动机后,它的位移随时间变更的关系是s=20t -2t 2(s 的单位是m ,t 的单位是s)则它停下来所花的时间是: ( )A .2.5sB .5sC .10sD .20s7.如图所示,小船以大小为v 1、方向与上游河岸 成θ的速度(在静水中的速度)从A 处过河, 经过t 时间,正好到达正对岸的B 处。
高一物理必修一必修二综合题

高一物理综合题(一)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 共40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B .物体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一定为零C .物体的位置变化越大,速度一定越大D .物体的位置变化越快,速度一定越大2.下列三个力学实验中体现出的共同的物理思想方法是A .极限法B .放大法C .控制变量法D .等效替代法3.以力F 拉一物体,使其以加速度a 在水平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力F 的水平分量为F 1,如图所示,若以和F 1大小、方向都相同的力F ’代替F 拉物体,使物体产生加速度a ’,那么A .当水平面光滑时,a a <'B .当水平面光滑时,a a ='C .当水平面粗糙时,'a a 〉D .当水平面粗糙时,a a ='4.起重机的钢索将重物由地面吊到空中某个高度,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则钢索拉重物的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可能是下图中的哪一个5.质量为m 的物块,沿着半径为R 的半球形金属壳内壁滑下,半球形金属壳竖直放置,开口向上,滑到最低点时速度大小为V ,若物体与球壳之间的摩擦因数为μ,则物体在最低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受到向心力为R v m mg 2+B. 受到的摩擦力为 Rv m 2μC. 受到的合力方向斜向左上方. D 受到的摩擦力为μmg6.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因缺乏维持继续在轨道上运行的资金,决定放弃对它的使用,并让它于2001年3月23日坠人新西兰和智利之间的南太平洋.“和平”号空间站在进入稠密大气层烧毁前,处于自由运动状态,因受高空空气阻力的影响,空间站在绕地球运动的同时,将很缓慢地向地球靠近,在这个过程中A 、空间站的角速度逐渐减小B 、空间站的势能逐渐转变为内能和动能C 、空间站的加速度逐渐增大D 、空间站的动能逐渐转变为内能7.如图所示,同一物体沿倾角不同的光滑斜面AB 和AC 分别下滑,如果都在A 点由静止开始一直滑到底端,斜面固定,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VA.两次运动,重力对物体做功相同B.滑到底端时,两次重力的瞬时功率相同C.滑到底端时,两次物体的速度相同D.滑到底端时,两次物体的动能相同8. 游乐园中,游客乘坐能加速或减速运动的升降机,可以体会超重与失重的感觉。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二章测试题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二章测试题不定项选择1.下列各种运动中,属于匀变速运动的有()a.匀速直线运动b.匀速圆周运动c.平抛运动d.竖直上抛运动2.关于曲线运动,以下观点恰当的存有()a.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方向在时刻改变,故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b.搞曲线运动的物体,受的合外力方向在不断发生改变c.只要物体做圆周运动,它所受的合外力一定指向圆心d.物体只要受旋转轴初速度方向的恒力促进作用,就一定能够搞匀速圆周运动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受的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物体搞快速直线运动b、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成锐角时,物体做曲线运动c、物体受的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成钝角时,物体搞失速直线运动d、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4.关于运动和力,以下观点中恰当的就是()a、物体受到恒定合外力作用时,一定作匀速直线运动b、物体受变化的合外力作用时,它的运动速度大小一定变化c、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合外力方向沿曲线的切线方向d、所有曲线运动的物体,难以承受的合外力一定与瞬时速度方向无此同一条直线上5.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曲线运动不一定就是变速运动b.曲线运动可以就是匀速率为运动c.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没有加速度d.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一定恒定不变6.关于物体搞曲线运动,下列观点恰当的就是()a.两个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可能是直线运动,也可能是曲线运动b.两个坯变速箱直线运动的合运动,可能将就是直线运动,也可能将就是曲线运动c.合力的方向与物体速度的方向不相同也不相反时,物体一定做曲线运动d.两个分后运动就是直线运动,则它们的合运动不一定就是直线运动7.关于运动的性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曲线运动一定就是变速运动b.变速运动一定就是曲线运动c.曲线运动一定是变加速运动d.加速度大小、速度大小都不变的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8.关于运动的制备和水解,观点恰当的就是( )a.合运动的方向就是物体实际运动的方向b.由两个分后速度的大小就可以确认合速度的大小c.两个分运动是直线运动,则它们的合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d.合运动与分后运动具备等时性9.关于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合运动的加速度为分后运动的加速度的矢量和b.合运动的速度一定比其中一个分速度大c.合运动的时间为分后运动时间之和d.合运动就是物体的实际运动10.关于合运动与分后运动的关系,以下观点恰当的就是()a.合运动速度不小于分运动速度b.合运动的加速度不可能将与分后运动的加速度相同c.合运动与分运动的时间相等d.合运动轨迹与分后运动轨迹可能将重合11.关于互成角度的两个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正确的是()a.一定就是直线运动b.一定就是曲线运动c.可能是直线运动,也可能是曲线运动d.以上说法都不对12.元显恭甩物体的运动可以看作()a.水平方向的匀速运动和竖直方向的匀速运动的合成b.水平方向的`坯加速运动和直角方向的匀速运动的制备c.水平方向的匀加速运动和竖直方向的匀加速运动的合成d.水平方向的匀速运动和直角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制备13.关于平抛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只受到的重力促进作用,就是a=g的坯变速运动b.初速度越大,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越长c.物体落地时的水平加速度与初速度毫无关系d.物体落地时的水平位移与抛出点的高度有关14.做平甩运动的物体,每秒钟的速度增量就是()a.大小相等,方向相同b.大小不等,方向不同c.大小成正比,方向不同d.大小不等,方向相同15.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上通过的最大距离取决于:()a.物体的高度和重力b.物体的高度和初速度c.物体的重力和初速度d.物体的重力、高度和初速度16.对于元显恭甩运动,以下条件可以确认飞行器时间的就是(数等阻力)()a、已知水平位移b、已知下落高度c、未知水平初速度d、未知再分加速度和初速度17.下列关于匀速圆周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就是线速度的大小维持不变的运动b.就是角速度维持不变的运动c.是角速度不断变化的运动d.是相对圆心位移不变的运动18.关于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以下观点恰当的就是()a.向心力是指向圆心方向的合力,是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b.向心力可以就是多个力的合力,也可以就是其中一个力或一个力的分力c.对稳定的圆周运动,向心力是一个恒力d.向心力的效果就是发生改变质点的线速度大小19.关于圆周运动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搞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在任何成正比的时间内通过的加速度都成正比b.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c.搞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一定指向圆心d.做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不一定指向圆心20.下面关于匀速圆周运动的观点恰当的就是()a.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平衡状态b.匀速圆周运动就是一种匀速运动c.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速度和加速度都不断改变的运动d.匀速圆周运动就是一种坯变速运动。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二章测试题暨月考试卷含答案

2020-2021学年上学期高一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有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8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9-12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4分,少选漏选得2分,错选得0分)1.2020年1月18日傍晚5点多钟,84岁高龄的钟南山买了一张无座车票乘G1022从1000多公里外的广州用时5个小时来到武汉,指导武汉人民抗战疫情,19日晚10点多钟又赶到国家卫健委开会。
对以上情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2020年1月18日傍晚5点多钟是指时刻 B .1000多公里是指路程 C .19日晚10点多钟是指时间间隔 D .5个小时是指时间间隔2.冰壶在冰面运动时受到的阻力很小,可以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不变,我们可以说冰壶有较强的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本领”。
这里所指的“本领”是冰壶的惯性,则物体惯性的大小取决于( ) A .冰壶的质量 B .冰壶的速度 C .冰壶受到的推力 D .冰壶受到的阻力3.如图所示,小球以v 1=6 m/s 的速度水平向右运动,碰到墙壁经t =0.01 s 后以v 2=4 m/s 的速度沿同一直线反弹,小球在这0.01 s 内的平均加速度为( )A .200 m/s 2,方向向右B .200 m/s 2,方向向左C .1000 m/s 2,方向向右D .1000 m/s 2,方向向左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形状规则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B .劲度系数越大的弹簧,产生的弹力越大C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一定相反D .最大静摩擦力与物体间的正压力有关5.如图所示,将光滑斜面上物体的重力mg 分解为G 1、G 2两个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受到重力mg 、支持力F N 以及G 1、G 2四个力的作用 B .物体只受到重力mg 和斜面的支持力F N 的作用C .G 1是斜面给物体的下滑力,G 2是物体给斜面的压力D .斜面对物体支持力F N 的大小等于mg sinθ6.如图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上共受到三个力即F 1、F 2和摩擦力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 1=10 N ,F 2=4 N 。
(完整word版)高一物理必修一必修二 经典习题以及答案

1、(2013上海市联考)一辆公交汽车匀速驶入站台时,站台上等候的某乘客不小心将手中小球掉落。
若小球的下落过程可视做自由落体运动,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以公交汽车为参照系,以汽车前进方向为正x 轴方向,竖直向下为y 轴,符合小球运动轨迹是图( )2.(2013河南名校质检)如图所示,小球以v 0正对倾角为θ的斜面水平抛出,若小球到达斜面的位移最小,则飞行时间t 为(重力加速度为g )( )A .t =v 0tan θB .t =2v 0tan θgC .t =v 0cot θgD .t =2v 0cot θg3.(2013河南省开封市二模)在同一水平直线上的两位置分别沿同方向抛出两小球A 和B ,两球相遇于空中的P 点,它们的运动轨迹如右图所示。
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P点,A球的速度大小大于B球的速度大小B.在P点,A球的速度大小小于B球的速度大小C.抛出时,先抛出A球后抛出B球D.抛出时,两球同时抛出4.(2013陕西省西安市一模)一小球以水平速度v0=l0.00m/s从O点向右抛出,经1.73s恰好垂直落到斜面上A点,不计空气阻力,g=10m/s2,B点是小球自由落体运动在斜面上落点,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斜面的倾角约是30°B.小球距斜面的竖直高度约是15mC.若小球以水平速度v0=5.00m/s向右抛出,它一定落在AB的中点p处D.若小球以水平速度v0=5.00m/s向右抛出,它一定落在AB的中点p点的上方5.(2013上海市七校调研联考)如图所示,水平固定的半球型容器,其球心为O点,最低点为B点,A 点在左边的内壁上,C点在右边的内壁上,从容器的边缘向着球心以初速度v0平抛一个小球,抛出点及O、A、B、C点在同一个竖直面内,则()A.v0大小适当时可以垂直打在A点B.v0大小适当时可以垂直打在B点C.v0大小适当时可以垂直打在C点D.一定不能垂直打在容器内任何一个位置答案:C解析:v0大小适当时可以垂直打在C点,不能垂直打在A点和B点,选项C正确。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试题高一第一章、第二章综合测试题一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金戈铁骑整理制作高一物理必修1第一章、第二章综合测试题一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4分,共40分,1-6为单选,7-10为多选) 1、下列有关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只有质量和体积都极小的物体才能视为质点B 、研究一列火车过铁路桥经历的时间时,可以把火车视为质点C 、研究自行车的运动时,因为车轮在不停地转动,所以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自行车作为质点D 、虽然地球很大,还在不停地自转,但是在研究地球的公转时,仍然可以把它视为质点 2、一小球从A 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到达B 点时速度为v ,到达C 点时速度为2v ,则AB ∶BC 等于( ) A.1∶1 B.1∶2 C.1∶3 D.1∶4 3、汽车以速度v 1直线行驶了全程的2/3,接着以速度v 2=20千米/小时,跑完了其余的1/3的路程,如果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28千米/小时,那么v 1等于( )A 、48千米/小时B 、38千米/小时C 、35千米/小时D 、34千米/小时 4、一物体从高处自由下落,经2秒落地,则该物体下落1秒时,离地高度是( ) A 、5米 B 、10米 C 、15米 D 、18米5、做匀加速运动的列车出站时,车头经过站台某点O 时速度是1 m/s ,车尾经过O 点时的速度是7 m/s ,则这列列车的中点经过O 点时的速度为( ) A 、5 m/s B 、5.5 m/s C 、4 m/s D 、3.5 m/s6、电梯上升运动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从图象可知电梯上升的高度是( ) A 、6m B 、39m C 、0m D 、30m7、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就一定越大 B 、速度为零,加速度就一定为零 C 、速度很小,加速度可能很大 D 、速度很大,加速度可能是零8、在平直公路上,自行车与同方向行驶的一辆汽车在t=0时同时经过某一个路标,它们的位移s (m )随时间t (s )变化的规律为:汽车 为2t 41t 10s -=,自行车为s=6t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汽车作匀减速直线运动,自行车作匀速运动B 、不能确定汽车和自行车各作什么运动C 、开始经过路标后较小时间内汽车在前,自行车在后D 、当自行车追上汽车时,它们距路标96m9、一质点做直线运动,t=t 0时,s>0,v>0,a>0,此后a 逐渐减小至零,则( ) A 、速度的变化越来越慢 B 、速度逐步减小 C 、位移继续增大 D 、位移、速度始终为正值10、一枚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其v -t 图象如图4所示,由图象可知( AC ) A 、0~t 1时间内火箭的加速度小于 vt 1~t 2时间内火箭的加速 B 、在0~t 2时间内火箭上升, t 2~t 3在时间内火箭下落C 、t 3时刻火箭离地面最远D 、t 3时刻火箭回到地面二、填空实验题(共2题,11题共11分,12题共9分,两题共20分) 11、(1)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记录运动的_ _ __和 _ __信息的仪器,使用________电源,工作电压________伏,当电源频率为50赫时,它每隔_______打一次点。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试题高一第一章、第二章综合测试题一.docx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鼎尚**整理制作)高一物理必修1第一章、第二章综合测试题一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4分,共40分,1-6为单选,7-10为多选) 1、下列有关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只有质量和体积都极小的物体才能视为质点B 、研究一列火车过铁路桥经历的时间时,可以把火车视为质点C 、研究自行车的运动时,因为车轮在不停地转动,所以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自行车作为质点D 、虽然地球很大,还在不停地自转,但是在研究地球的公转时,仍然可以把它视为质点 2、一小球从A 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到达B 点时速度为v ,到达C 点时速度为2v ,则AB ∶BC 等于( ) A.1∶1 B.1∶2 C.1∶3 D.1∶4 3、汽车以速度v 1直线行驶了全程的2/3,接着以速度v 2=20千米/小时,跑完了其余的1/3的路程,如果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28千米/小时,那么v 1等于( )A 、48千米/小时B 、38千米/小时C 、35千米/小时D 、34千米/小时 4、一物体从高处自由下落,经2秒落地,则该物体下落1秒时,离地高度是( ) A 、5米 B 、10米 C 、15米 D 、18米5、做匀加速运动的列车出站时,车头经过站台某点O 时速度是1 m/s ,车尾经过O 点时的速度是7 m/s ,则这列列车的中点经过O 点时的速度为( ) A 、5 m/s B 、5.5 m/s C 、4 m/s D 、3.5 m/s6、电梯上升运动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从图象可知电梯上升的高度是( ) A 、6m B 、39m C 、0m D 、30m7、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就一定越大 B 、速度为零,加速度就一定为零 C 、速度很小,加速度可能很大 D 、速度很大,加速度可能是零8、在平直公路上,自行车与同方向行驶的一辆汽车在t=0时同时经过某一个路标,它们的位移s (m )随时间t (s )变化的规律为:汽车 为2t 41t 10s -=,自行车为s=6t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汽车作匀减速直线运动,自行车作匀速运动B 、不能确定汽车和自行车各作什么运动C 、开始经过路标后较小时间内汽车在前,自行车在后D 、当自行车追上汽车时,它们距路标96m9、一质点做直线运动,t=t 0时,s>0,v>0,a>0,此后a 逐渐减小至零,则( ) A 、速度的变化越来越慢 B 、速度逐步减小 C 、位移继续增大 D 、位移、速度始终为正值10、一枚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其v -t 图象如图4所示,由图象可知( AC ) A 、0~t 1时间内火箭的加速度小于 vt 1~t 2时间内火箭的加速 B 、在0~t 2时间内火箭上升, t 2~t 3在时间内火箭下落C 、t 3时刻火箭离地面最远D 、t 3时刻火箭回到地面二、填空实验题(共2题,11题共11分,12题共9分,两题共20分) 11、(1)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记录运动的_ _ __和 _ __信息的仪器,使用________电源,工作电压________伏,当电源频率为50赫时,它每隔_______打一次点。
高中物理必修一必修二综合测评(含答案)

高中物理必修一必修二综合测评(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甲、乙两个小物体,甲的重力是乙的3倍,它们从同一高度处同时自由下落,不考虑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比乙先落地B.甲的加速度比乙大C.甲、乙同时落地D.无法确定谁先落地2.下列各图分别表示的是某一物体的运动情况或其所受合外力的情况.其中甲图是某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乙图是某一物体的速度—时间图象;丙图表示某一物体的加速度—时间图象;丁图表示某一物体所受合外力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四幅图中的图线都是直线,从这些图象中可判断出一定质量物体的某些运动特征.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甲物体受合外力为零B.乙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不变C.丙物体的速度一定越来越大D.丁物体的加速度越来越大3.已知靠近地面运转的人造卫星,每天转n圈,如果发射一颗同步卫星,它离地面的高度与地球半径的比值为()A.n B.n2C.n3-1D.3n2-14.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可视为质点)以某一速度从A点冲上倾角为30°的固定斜面,其运动的加速度为34g,此物体在斜面上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则在这个过程中物体()A.重力势能增加了34mghB.动能损失了12mgh C.动能损失了mghD.动能损失了32mgh5.如图所示,两个相对的斜面,倾角分别为37°和53°.在顶点把两个小球以同样大小的初速度分别向左、向右水平抛出,小球都落在斜面上. 若不计空气阻力,则A、B两个小球的运动时间之比为()A.1∶1B.4∶3C.16∶9 D.9∶166.一质量为1 kg的质点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从t=0时刻开始,受到水平外力F作用,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0~2 s内外力的平均功率是4 WB.第2 s内外力所做的功是4 JC.第2 s末外力的瞬时功率最大D.第1 s末与第2 s末外力的瞬时功率之比为9∶57.如图所示,两颗星组成的双星,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连线上的O点做周期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现测得两颗星之间的距离为L,质量之比为m1∶m2=3∶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m1、m2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之比为3∶2B.m1、m2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之比为3∶2C.m1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2 5LD.m2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2 5L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选对得5分,少选得3分,选错、多选或不选得0分)8.我国发射的“嫦娥三号”登月探测器靠近月球后,先在月球表面附近的近似圆轨道上绕月运行;然后经过一系列过程,在离月面4 m高处做一次悬停(可认为是相对于月球静止);最后关闭发动机,探测器自由下落.已知探测器的质量约为1.3×103 kg,地球质量约为月球的81倍,地球半径约为月球的3.7倍,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约为9.8 m/s2,则此探测器()A.在着陆前的瞬间,速度大小约为8.9 m/sB.悬停时受到的反冲作用力约为2×103 NC.从离开近月圆轨道到着陆这段时间内,机械能守恒D.在近月圆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小于人造卫星在近地圆轨道上运动的线速度9.如图所示,车内绳AB与绳BC拴住一小球,BC水平,车由原来的静止状态变为向右加速直线运动,小球仍处于图中所示的位置,则()A.AB绳拉力F T1不变,BC绳拉力F T2变大B.AB绳拉力F T1变大,BC绳拉力F T2变小C.AB绳拉力F T1变大,BC绳拉力F T2不变D.AB绳拉力F T1不变,BC绳拉力F T2的大小为(F T1sin θ+ma)10.如图所示,在“嫦娥”探月工程中,设月球半径为R,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飞船在半径为4R的圆形轨道Ⅰ上运动,到达轨道的A点时点火变轨进入椭圆轨道Ⅱ,到达轨道的近月点B时,再次点火进入半径约为R的近月轨道Ⅲ绕月做圆周运动,则()A.飞船在轨道Ⅰ上的运行速率等于12g0RB.飞船在轨道Ⅰ上的运行速率小于在轨道Ⅱ上B处的速率C.飞船在轨道Ⅰ上的加速度大于在轨道Ⅱ上B处的加速度D.飞船在轨道Ⅰ、轨道Ⅲ上运行的周期之比TⅠ∶TⅢ=4∶1三、非选择题(共57分)11.(8分)某同学用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物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物块下滑过程中所得到的纸带的一部分如图(b)所示,图中标出了五个连续点之间的距离图(a)图(b)(1)物块下滑时的加速度a=m/s2,打C点时物块的速度v=m/s;(2)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为求出动摩擦因数,还必须测量的物理量是(填正确答案:标号).A.物块的质量B.斜面的高度C.斜面的倾角12.(8分)利用图甲装置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图甲(1)为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需要比较重物下落过程中任意两点间的________.A.动能变化量与势能变化量B.速度变化量与势能变化量C.速度变化量与高度变化量(2)(多选)除带夹子的重物、纸带、铁架台(含铁夹)、电磁打点计时器、导线及开关外,在下列器材中,还必须使用的两种器材是________.A.交流电源B.刻度尺C.天平(含砝码)(3)实验中,先接通电源,再释放重物,得到图乙所示的一条纸带.在纸带上选取三个连续打出的点A、B、C,测得它们到起始点O的距离分别为h A、h B、h C.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打点计时器打点的周期为T.设重物的质量为m.从打O点到打B点的过程中,重物的重力势能变化量ΔE p=__________,动能变化量ΔE k=________.图乙(4)大多数学生的实验结果显示,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大于动能的增加量,原因是________.A.利用公式v=gt计算重物速度B.利用公式v=2gh计算重物速度C.存在空气阻力和摩擦阻力的影响D.没有采用多次实验取平均值的方法(5)某同学想用下述方法研究机械能是否守恒:在纸带上选取多个计数点,测量它们到起始点O的距离h,计算对应计数点的重物速度v,描绘v2h图象,并做如下判断:若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则重物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请你分析论证该同学的判断依据是否正确.13.(8分)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为了确定小球不同时刻在空中所通过的位置,实验时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先将斜槽轨道的末端调整水平,在一块平整的木板表面钉上白纸和复写纸.将该木板竖直立于水平地面上,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小球撞到木板并在白纸上留下痕迹A;将木板向远离槽口的方向平移距离x,再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小球撞在木板上得到痕迹B;将木板再向远离槽口的方向平移距离x,小球再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再得到痕迹C.若测得木板每次移动距离x=10.00 cm.A、B间距离y1=5.02 cm,B、C间距离y2=14.82 cm(g=9.80 m/s2).(1)为什么每次都要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以上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来求得小球初速度的表达式为v0=________________(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3)小球初速度的值为v0=________ m/s.14.(6分)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半球形陶罐,固定在可以绕竖直轴旋转的水平转台上,转台转轴与过陶罐球心O的对称轴OO′重合,转台以一定角速度ω匀速旋转,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落入陶罐内,经过一段时间后,小物块随陶罐一起转动且相对罐壁静止,它和O点的连线与OO′之间的夹角θ为45°.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小物块与陶罐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大小为f=24mg.(1)若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恰好为零,求此时的角速度ω0;(2)若小物块一直相对陶罐静止,求陶罐旋转的角速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15.(12分)我国将于2022年举办冬奥会,跳台滑雪是其中最具观赏性的项目之一.如图所示,质量m=60 kg 的运动员从长直助滑道AB的A处由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3.6 m/s2匀加速滑下,到达助滑道末端B时速度v B =24 m/s,A与B的竖直高度差H=48 m.为了改变运动员的运动方向,在助滑道与起跳台之间用一段弯曲滑道衔接,其中最低点C处附近是一段以O为圆心的圆弧.助滑道末端B与滑道最低点C的高度差h=5 m,运动员在B、C间运动时阻力做功W=-1 530 J,取g=10 m/s2.(1)求运动员在AB段下滑时受到阻力F f的大小;(2)若运动员能够承受的最大压力为其所受重力的6倍,则C点所在圆弧的半径R至少应为多大.16.(15分)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左端固定在足够长的水平轨道左侧,水平轨道的PQ段粗糙,调节其初始长度为l0=1.5 m,水平轨道右侧连接半径为R=0.4 m的竖直圆形光滑轨道,可视为质点的滑块将弹簧压缩至A点后由静止释放,经过水平轨道PQ后,恰好能通过圆形轨道的最高点B.已知滑块质量m=1 kg,与PQ段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轨道其他部分摩擦不计.g取10 m/s2,求:(1)弹簧压缩至A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E p;(2)若每次均从A点由静止释放滑块,同时调节PQ段的长度,为使滑块在进入圆形轨道后能够不脱离轨道而运动,PQ段的长度l应满足什么条件?高中物理必修一必修二综合测评高中物理必修一必修二综合测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甲、乙两个小物体,甲的重力是乙的3倍,它们从同一高度处同时自由下落,不考虑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比乙先落地B.甲的加速度比乙大C.甲、乙同时落地h=gt2,t=可知,甲、乙同时落地.2.下列各图分别表示的是某一物体的运动情况或其所受合外力的情况.其中甲图是某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乙图是某一物体的速度—时间图象;丙图表示某一物体的加速度—时间图象;丁图表示某一物体所受合外力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四幅图中的图线都是直线,从这些图象中可判断出一定质量物体的某些运动特征.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甲物体受合外力为零B.乙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不变C.丙物体的速度一定越来越大,甲是匀速运动,乙、丙都是匀变速运动,而丁的加速度越来越大;对丙:如果a与v方向反向,速度会越来越小,故选项C错误.3.已知靠近地面运转的人造卫星,每天转n圈,如果发射一颗同步卫星,它离地面的高度与地球半径的比值为()A.n B.n2C.n3-1D.3n2-1解析:设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为h,地球半径为R.近地卫星的周期为T1=24 hn,同步卫星的周期为T2=24 h,则T1∶T2=1∶n,对于近地卫星有G MmR 2=m 4π2T 21R ,对于同步卫星有G Mm ′(R +h )2=m ′4π2T 22(R +h ),联立解得h =(3n 2-1)R ,故D 正确. 答案:D4.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可视为质点)以某一速度从A 点冲上倾角为30°的固定斜面,其运动的加速度为34g ,此物体在斜面上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则在这个过程中物体( )A .重力势能增加了34mghB .动能损失了12mghC .动能损失了mghD .动能损失了32mgh解析:重力做功W G =-mgh ,故重力势能增加了mgh ,A 错.物体所受合力F =ma =34mg ,合力做功W合=-Fh sin 30°=-34mg ×2h =-32mgh ,由动能定理知,动能损失了32mgh ,B 、C 错,D 正确.答案:D5.如图所示,两个相对的斜面,倾角分别为37°和53°.在顶点把两个小球以同样大小的初速度分别向左、向右水平抛出,小球都落在斜面上. 若不计空气阻力,则A 、B 两个小球的运动时间之比为( )A .1∶1B .4∶3C .16∶9D .9∶16解析:两小球均做平抛运动,且均落在斜面上,则对于A 球有tan 37°=y x =12gt 2Av 0t A =gt A2v 0,解得t A =2v 0tan 37°g ,同理对于B 球有t B =2v 0tan 53°g ,则t A t B =tan 37°tan 53°=916,故D 正确. 答案:D6.一质量为1 kg 的质点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从t =0时刻开始,受到水平外力F 作用,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0~2 s 内外力的平均功率是4 WB .第2 s 内外力所做的功是4 JC .第2 s 末外力的瞬时功率最大D .第1 s 末与第2 s 末外力的瞬时功率之比为9∶5 解析:0~1 s 内,质点的加速度a 1=F 1m =31 m/s 2=3 m/s 2,则质点在0~1 s 内的位移x 1=12a 1t 21=12×3×1 m =1.5 m ,1 s 末的速度v 1=a 1t 1=3×1 m/s =3 m/s ,第2 s 内质点的加速度a 2=F 2m =11m/s 2=1 m/s 2,第2 s 内的位移x 2=v 1t 2+12a 2t 22=3×1 m +12×1×1 m =3.5 m ,在0~2 s 内外力F 做功的大小W =F 1x 1+F 2x 2=3×1.5 J +1×3.5 J =8 J ,可知0~2 s 内外力的平均功率P =W t =82 W =4 W ,故A 正确;第2 s 内外力做功W 2=F 2x 2=1×3.5 J =3.5 J ,故B 错误;第1 s 末外力的瞬时功率P 1=F 1v 1=3×3 W =9 W ,第2 s 末的速度v 2=v 1+a 2t 2=3 m/s +1×1 m/s =4 m/s ,则外力的瞬时功率P 2=F 2v 2=1×4 W =4 W ,可知第2 s 末外力的瞬时功率不是最大,第1 s 末和第2 s 末外力的瞬时功率之比为9∶4,故C 、D 错误.答案:A7.如图所示,两颗星组成的双星,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连线上的O 点做周期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现测得两颗星之间的距离为L ,质量之比为m 1∶m 2=3∶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m 1、m 2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之比为3∶2 B .m 1、m 2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之比为3∶2 C .m 1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25LD .m 2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25L解析:根据F 万=F 向,对m 1得G m 1m 2L 2=m 1v 21r 1=m 1r 1ω2,对m 2得G m 1m 2L 2=m 2v 22r 2=m 2r 2ω2,又r 1+r 2=L ,由以上各式得v 1v 2=r 1r 2=m 2m 1=23,A 错误.由于T 1=T 2,故ω=2πT 相同,B 错误.r 1=25L ,r 2=35L ,C 正确,D错误.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选对得5分,少选得3分,选错、多选或不选得0分)8.我国发射的“嫦娥三号”登月探测器靠近月球后,先在月球表面附近的近似圆轨道上绕月运行;然后经过一系列过程,在离月面4 m 高处做一次悬停(可认为是相对于月球静止);最后关闭发动机,探测器自由下落.已知探测器的质量约为1.3×103 kg ,地球质量约为月球的81倍,地球半径约为月球的3.7倍,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约为9.8 m/s 2,则此探测器( )A .在着陆前的瞬间,速度大小约为8.9 m/sB .悬停时受到的反冲作用力约为2×103 NC .从离开近月圆轨道到着陆这段时间内,机械能守恒D .在近月圆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小于人造卫星在近地圆轨道上运动的线速度解析:在地球表面附近有G M 地m R 2地=mg 地,在月球表面附近有G M 月mR 2月=mg 月,可得g 月=1.656 m/s 2,所以探测器落地的速度为v =2g 月h =3.64 m/s ,故A 错误;探测器悬停时受到的反冲作用力为F =mg 月≈2×103 N ,B 正确;探测器由于在着陆过程中开动了发动机,因此机械能不守恒,C 错误;在靠近星球的轨道上有G MmR 2=mg =m v 2R ,即有v =gR ,可知在近月圆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小于人造卫星在近地圆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故选项D 正确.答案:BD9.如图所示,车内绳AB 与绳BC 拴住一小球,BC 水平,车由原来的静止状态变为向右加速直线运动,小球仍处于图中所示的位置,则( )A.AB 绳拉力F T 1不变,BC 绳拉力F T 2变大B.AB 绳拉力F T 1变大,BC 绳拉力F T 2变小C.AB 绳拉力F T 1变大,BC 绳拉力F T 2不变F T 1不变,BC 绳拉力F T 2的大小为(F T 1sin θ+ma ) 解析: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F T 1cos θ=mg 可知F T 1不变;由F T 2-F T 1sin θ=ma 可知F T 2=F T 1sin θ+ma.10.如图所示,在“嫦娥”探月工程中,设月球半径为R ,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飞船在半径为4R 的圆形轨道Ⅰ上运动,到达轨道的A 点时点火变轨进入椭圆轨道Ⅱ,到达轨道的近月点B 时,再次点火进入半径约为R 的近月轨道Ⅲ绕月做圆周运动,则( )A .飞船在轨道Ⅰ上的运行速率等于12g 0R B .飞船在轨道Ⅰ上的运行速率小于在轨道Ⅱ上B 处的速率 C .飞船在轨道Ⅰ上的加速度大于在轨道Ⅱ上B 处的加速度 D .飞船在轨道Ⅰ、轨道Ⅲ上运行的周期之比T Ⅰ∶T Ⅲ=4∶1 解析:根据G Mm (4R )2=m v 214R ,得飞船在轨道Ⅰ上的运行速率v 1=GM4R,又GM =g 0R 2,解得v 1= g 0R 4=12g 0R ,故A 正确;根据G Mmr2=m v 2r ,解得v =GMr,飞船在轨道Ⅰ和轨道Ⅲ上的速率关系为v Ⅲ>v Ⅰ,飞船在轨道Ⅱ上的B 处减速进入轨道Ⅲ,则飞船在轨道Ⅰ上的运行速率小于在轨道Ⅱ上B 处的速率,故B 正确;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 =G Mm r 2m =GMr 2,飞船在轨道Ⅰ上的加速度小于在轨道Ⅱ上B 处的加速度,故C错误;根据G Mmr 2=mr 4π2T 2,得T =4π2r 3GM,飞船在轨道Ⅰ、轨道Ⅲ上运行的轨道半径之比为4∶1,则周期之比为8∶1,故D 错误.答案:AB三、非选择题(共57分)11.(8分)某同学用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物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物块下滑过程中所得到的纸带的一部分如图(b)所示,图中标出了五个连续点之间的距离图(a )图(b )(1)物块下滑时的加速度a= m/s 2,打C 点时物块的速度v= m/s;(2)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为求出动摩擦因数,还必须测量的物理量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 A.物块的质量 B.斜面的高度.25 1.79 (2)C 1)滑块下滑的加速度a== m/s2解得a=3.25 m/s2v C=== m/s=1.79 m/s.(2)由mg sin θ-μmg cos θ=ma可得μ=tan θ-,故还需要测出斜面的倾角,选项C正确.12.(8分)利用图甲装置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图甲(1)为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需要比较重物下落过程中任意两点间的________.A.动能变化量与势能变化量B.速度变化量与势能变化量C.速度变化量与高度变化量(2)(多选)除带夹子的重物、纸带、铁架台(含铁夹)、电磁打点计时器、导线及开关外,在下列器材中,还必须使用的两种器材是________.A.交流电源B.刻度尺C.天平(含砝码)(3)实验中,先接通电源,再释放重物,得到图乙所示的一条纸带.在纸带上选取三个连续打出的点A、B、C,测得它们到起始点O的距离分别为h A、h B、h C.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打点计时器打点的周期为T.设重物的质量为m.从打O点到打B点的过程中,重物的重力势能变化量ΔE p=__________,动能变化量ΔE k=________.图乙(4)大多数学生的实验结果显示,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大于动能的增加量,原因是________.A.利用公式v=gt计算重物速度B.利用公式v=2gh计算重物速度C.存在空气阻力和摩擦阻力的影响D.没有采用多次实验取平均值的方法(5)某同学想用下述方法研究机械能是否守恒:在纸带上选取多个计数点,测量它们到起始点O的距离h,计算对应计数点的重物速度v,描绘v2h图象,并做如下判断:若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则重物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请你分析论证该同学的判断依据是否正确.解析:(1)在重物下落过程中,若任意两点间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动能的增加量,则重物的机械能守恒,所以A 正确.(2)打点计时器需要交流电源,测量纸带上各点之间的距离需要刻度尺,本实验需要验证的等式为mgh =12m v 2,即gh =12v 2(或mgh =12m v 22-12m v 21,即gh =12v 22-12v 21),所以不需要测量重物的质量,不需要天平. (3)从打O 点到打B 点的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变化量ΔE p =-mgh B ,动能的变化量ΔE k =12m v 2B =12m⎝⎛⎭⎫h C -h A 2T 2=m (h C -h A )28T 2.(4)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大于动能的增加量,主要原因是重物在运动过程中存在空气阻力和摩擦阻力,选项C 正确.(5)该同学的判断依据不正确.在重物下落h 的过程中,若阻力f 恒定,根据mgh -fh =12m v 2-0⇒v 2=2()g -fm h ,可知v 2h 图象就是过原点的一条直线.要想通过v 2h 图象的方法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还必须看图象的斜率是否接近2g .答案:(1)A (2)AB (3)-mgh B m (h C -h A )28T 2(4)C (5)见解析13.(8分)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为了确定小球不同时刻在空中所通过的位置,实验时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先将斜槽轨道的末端调整水平,在一块平整的木板表面钉上白纸和复写纸.将该木板竖直立于水平地面上,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小球撞到木板并在白纸上留下痕迹A ;将木板向远离槽口的方向平移距离x ,再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小球撞在木板上得到痕迹B ;将木板再向远离槽口的方向平移距离x ,小球再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再得到痕迹C .若测得木板每次移动距离x =10.00 cm.A 、B 间距离y 1=5.02 cm ,B 、C 间距离y 2=14.82 cm(g =9.80 m/s 2).(1)为什么每次都要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以上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来求得小球初速度的表达式为v 0=________________(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3)小球初速度的值为v 0=________ m/s.解析:(1)每次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小球,是为了使小球离开斜槽末端时有相同的初速度. (2)根据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为匀速直线运动,则小球从A 到B 和从B 到C 运动时间相等,设为T ;竖直方向由匀变速直线运动推论有y2-y1=gT2,且v0T=x.解以上两式得:v0=xgy2-y1.(3)代入数据解得v0=1.00 m/s.答案:(1)为了保证小球每次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相同(2)xgy2-y1(3)1.0014.(6分)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半球形陶罐,固定在可以绕竖直轴旋转的水平转台上,转台转轴与过陶罐球心O的对称轴OO′重合,转台以一定角速度ω匀速旋转,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落入陶罐内,经过一段时间后,小物块随陶罐一起转动且相对罐壁静止,它和O点的连线与OO′之间的夹角θ为45°.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小物块与陶罐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大小为f=24mg.(1)若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恰好为零,求此时的角速度ω0;(2)若小物块一直相对陶罐静止,求陶罐旋转的角速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解析:(1)当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为零,支持力和重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有mg tan θ=mω20R sin θ,解得ω0=2g R.(2)当ω>ω0时,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不够提供向心力,当角速度最大时,摩擦力方向沿罐壁切线向下时摩擦力达到最大值,设此时最大角速度为ω1,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cos θ+F N sin θ=mω21R sin θ,f sin θ+mg=F N cos θ,联立以上三式,解得ω1=32g 2R.当ω<ω0时,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大于所需向心力,摩擦力方向沿罐壁切线向上,当角速度最小时,摩擦力向上达到最大值,设此最小角速度为ω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N sin θ-f cos θ=mω22R sin θ,mg=F N cos θ+f sin θ,联立解得ω2=2g 2R.答案:(1) 2gR(2)32g2R2g2R15.(12分)我国将于2022年举办冬奥会,跳台滑雪是其中最具观赏性的项目之一.如图所示,质量m=60 kg的运动员从长直助滑道AB 的A 处由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 =3.6 m/s 2匀加速滑下,到达助滑道末端B 时速度v B =24 m/s ,A 与B 的竖直高度差H =48 m .为了改变运动员的运动方向,在助滑道与起跳台之间用一段弯曲滑道衔接,其中最低点C 处附近是一段以O 为圆心的圆弧.助滑道末端B 与滑道最低点C 的高度差h =5 m ,运动员在B 、C 间运动时阻力做功W =-1 530 J ,取g =10 m/s 2.(1)求运动员在AB 段下滑时受到阻力F f 的大小;(2)若运动员能够承受的最大压力为其所受重力的6倍,则C 点所在圆弧的半径R 至少应为多大. 解析:(1)运动员在AB 上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设AB 的长度为x ,则有v 2B =2ax ,①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g Hx -F f =ma ,②联立①②式,代入数据,解得F f =144 N .③(2)设运动员到达C 点时的速度为v C ,在由B 到达C 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有mgh +W =12m v 2C -12m v 2B ,④设运动员在C 点所受的支持力为F N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F N -mg =m v 2CR,⑤由运动员能够承受的最大压力为其所受重力的6倍,联立④⑤式,代入数据解得R =12.5 m. 答案:(1)144 N (2)12.5 m16.(15分)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左端固定在足够长的水平轨道左侧,水平轨道的PQ 段粗糙,调节其初始长度为l 0=1.5 m ,水平轨道右侧连接半径为R =0.4 m 的竖直圆形光滑轨道,可视为质点的滑块将弹簧压缩至A 点后由静止释放,经过水平轨道PQ 后,恰好能通过圆形轨道的最高点B .已知滑块质量m =1 kg ,与PQ 段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轨道其他部分摩擦不计.g 取10 m/s 2,求:(1)弹簧压缩至A 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E p ;(2)若每次均从A 点由静止释放滑块,同时调节PQ 段的长度,为使滑块在进入圆形轨道后能够不脱离轨道而运动,PQ 段的长度l 应满足什么条件?解析:(1)设滑块冲上圆形轨道最高点B 时速度为v ,由能量守恒定律,得 E p =12m v 2+2mgR +μmgl 0,①滑块在B 点时,重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 =m v 2R,②联立①②式并代入数据,解得E p=16 J.(2)若要使滑块不脱离轨道,分两种情况讨论:①滑块能够通过B点而不脱离轨道,则应满足l≤1.5 m,③②滑块能够到达圆形轨道,则应满足E p≥μmgl,解得l≤4 m,④滑块到达圆形轨道而又不超过与圆心等高的C点时,如图所示,临界条件取到达C点时速度恰好为零,则有E p≤mgR+μmgl,解得l≥3 m,⑤联立③④⑤式,可得PQ段长度l应满足的条件是:l≤1.5 m或3 m≤l≤4 m.答案:(1)16 J(2)l≤1.5 m或3 m≤l≤4 m。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测试题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测试题篇一:高一物理必修1第一章第二章综合测试题高一物理必修1第一章、第二章综合测试题一、不定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4分,共48分)1、下列有关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质量和体积都极小的物体才能视为质点B、研究一列火车过铁路桥经历的时间时,可以把火车视为质点C、研究自行车的运动时,因为车轮在不停地转动,所以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自行车作为质点D、虽然地球很大,还在不停地自转,但是在研究地球的公转时,仍然可以把它视为质点2、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就一定越大B、速度为零,加速度就一定为零C、速度很小,加速度可能很大D、速度很大,加速度可能是零3、一质点做直线运动,t?t0时,s>0,v>0,a>0,此后a逐渐减小至零,则()A、速度的变化越来越慢C、位移继续增大B、速度逐步减小 D、位移、速度始终为正值4、汽车以速度v1直线行驶了全程的2/3,接着以速度v2=20千米/小时,跑完了其余的1/3的路程,如果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28千米/小时,那么v1等于()A、48千米/小时B、38千米/小时C、35千米/小时D、34千米/小时5、一物体从高处自由下落,经2秒落地,则该物体下落1秒时,离地高度是()A、5米B、10米C、15米D、18米6、在平直公路上,自行车与同方向行驶的一辆汽车在t=0时同时经过某一个路标,它们的位移s(m)随时间t(s)变化的规律为:汽车为s?10t?1t2,自行车为s=6t,则下列说法4正确的是()A、汽车作匀减速直线运动,自行车作匀速运动B、不能确定汽车和自行车各作什么运动C、开始经过路标后较小时间内汽车在前,自行车在后D、当自行车追上汽车时,它们距路标96m7、一小球从A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到达B点时速度为v,到达C点时速度为2v,则AB∶BC等于()A.1∶1B.1∶2C.1∶3D.1∶48、做匀加速运动的列车出站时,车头经过站台某点O时速度是1 m/s,车尾经过O点时的速度是7 m/s,则这列列车的中点经过O点时的速度为()A、5 m/sB、5.5 m/sC、4 m/sD、3.5 m/s9.一物体以5 m/s的初速度、-2m/s2的加速度在粗糙水平面上滑行,在4 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A.4 mC.6.25 mB.36 m D.以上答案都不对10.一个以初速度v0沿直线运动的物体,t秒末速度为vt,如图2-2所示,则关于t秒内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和加速度a说法中正确的是()A.?(v0?vt)(v?vt)B.?0C.a恒定D.a随时间逐渐22减小11. 物体甲的x-t图象和物体乙的v-t图象分别如下图所示,则这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是()A.甲在整个t=6s时间内有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位移为零B.甲在整个t=6s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它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4 mC.乙在整个t=6s时间内有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位移为零D.乙在整个t=6s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它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4 m12、一枚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其v-t图象如图4所示,由图象可知()A、0~t1时间内火箭的加速度小于t1~t2时间内火箭的加速B、在0~t2时间内火箭上升,t2~t3在时间内火箭下落C、t3时刻火箭离地面最远D、t3时刻火箭回到地面二、填空实验题(共2题,13题共6分,14题共6分,两题共12分)13、(1)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________仪器,使用________电源,工作电压________伏,当电源频率为50赫兹,它每隔_______打一次点。
高一物理必修一、二试题(含答案

物理必修2(人教版)本试卷共4页,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第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卷(机读卷 共50分)一、本题共10小题,在每小题给sh 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每小题5分,共50分)1.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保持不变的物理量是A .动能B .速度C .加速度D .合外力 2.如图1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 的小球在绳的拉力作用下做半径为r 的匀速圆周运动,小球运动的线速度为v ,则绳的拉力F 大小为A .r v mB . rv m 2C .mvrD .mvr 23.一颗运行中的人造地球卫星,到地心的距离为r 时,所受万有引力为F ;到地心的距离为2r 时,所受万有引力为A .FB .3FC .41F D .31F 4.如图2所示,一物块在与水平方向成θ角的拉力F 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运动一段距离s . 则在此过程中,拉力F 对物块所做的功为 A .Fs B .Fs cos θ C .Fs sin θ D .Fs tan θ5.图3中虚线是一跳水运动员在跳水过程中其重心运动的轨迹,则从起跳至入水的过程中,该运动员的重力势能A .一直减小B .一直增大C .先增大后减小D .先减小后增大 6.关于弹性势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弹性势能与物体的形变量有关B .弹性势能与物体的形变量无关C .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弹性势能越大D .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弹性势能越小7.下列所述的实例中(均不计空气阻力),机械能守恒的是A .小石块被水平抛出后在空中运动的过程B .木箱沿粗糙斜面匀速下滑的过程C .人乘电梯加速上升的过程D .子弹射穿木块的过程8.如图4所示,在水平路面上一运动员驾驶摩托车跨越壕沟,壕沟两侧的高度差为0.8m. 取g=10m/s 2,则运动员跨过壕沟所用的时间为A .3.2sB .1.6sC . 0.8sD . 0.4s9.在公路上常会看到凸形和凹形的路面,如图5所示. 一质量为m 的汽车,通过凸形路面的最高处时对路面的压力为N 1,通过凹形路面最低处时对路面的压力为N 2,则A .N 1 > mgB .N 1 < mgC .N 2 = mgD .N 2 < mg图 1r m 图 2Fθ 图3图40.8m图510.汽车在水平公路上转弯,沿曲线由M 向N 行驶. 图6中分别画出了汽车转弯时所受合力F 的四种方向,你认为正确的是第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二章测试题(含答案)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二章测试题(含答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二章测试题(含答案)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计56分,第1-12小题为单项选择题;第13、14小题为多项选择题,多选或错选不得分)。
1.2019年12月17日,我国交付首艘“山东舰”,我国正式进入“双航母”时代。
关于“山东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由于“山东舰”航母“高大威武”,故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看成质点。
B。
歼15舰载机飞行员可以把正在甲板上手势指挥的调度员看成是一个质点。
C。
舰载机的起飞速度是以航母为参考系的,与航母航行速度无关。
D。
研究“山东舰”航母在大海中运动轨迹时,航母可以看成质点。
2.2018年1月3日,云台山迎来首场大雪,满山遍野银装素裹,雪花纷飞,简直美爆了。
云台山气候独特,植被原始完整,是生态旅游的好去处。
如图2所示,乘坐索道缆车除了可以观赏怡人的风景,还能感受悬挂在高空的刺激感。
对于正在乘坐索道缆车观光的某游客来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以自己为参考系,看到同一缆车里的人向对面的山不断靠近。
B。
以对面的山为参考系,自己静止不动。
C。
以自己为参考系,看到对面的山迎面而来。
D。
以所乘坐的缆车为参考系,看到两边的绿树在向前运动。
3.下列关于时间和时刻的表述中,表示时刻的是()。
A。
学校下午2:40开始上课。
C。
XXX从家步行到学校需要5分钟。
4.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B。
路程是标量,位移的大小就是路程。
C。
路程是指物体轨迹的长度,位移表示物体位置变化。
D。
两物体通过的路程相等,则它们的位移也一定相同。
5.如图5所示,从高出地面3米的位置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它上升5米后回落,最后到达地面。
以地面为原点建立坐标系,以向上为正方向,则在这一过程中小球的位移和路程分别为()。
A。
3米,5米。
B。
3米,13米。
C。
-3米,5米。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必修二综合测试含答案

1. A 、B 、C 三物体同时同地出发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的运动情况如图所示,在20s 的时间内,它们的平均速率的关系正确的是( )A. VA = VB = VC B. V A > V B = V C C. V A > V B > V C D. V A = V B < V C2.甲、乙两车在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 v-t 图象如图所示.两图象t=t 1 时相交于P 点,P 在横轴上的投影为Q ,△OPQ 的面积为S .在t=0时刻,乙车在甲车前面,相距为d .已知此后两车相遇两次,且第一次相遇的时刻为t′,则下面四组t′和d 的组合可能的是( )A. 1t t =' s d =B. 1t 21t =' s 41d =C. 1t 21t =' s 21d =D. 1t 21t =' s 43d = 3. 甲乙两车在平直道路上同向运动,其v--t 图象如图所示,图中△OPQ 和△OQT 的面积分别为S 1和S 2(S 2>S 1),初始时甲车在乙车前方S 0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多选A. 若S 0 = S 1 + S 2,两车不会相遇B. 若S 0 < S 1,两车相遇两次C. 若S 0 = S 1 ,两车相遇一次 D .若S 0 = S 2,两车相遇1次4.一质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 1,经时间t 后,开始做加速度大小为a 25.如图所示,某粮库使用电动传输机向粮垛上输送麻袋包.现将一麻袋包放置在倾斜的传送带上,与传送带一起向上匀速运动,其间突遇故障,传送带减速直至停止.若上述匀速和减速过程中,麻袋包与传送带始终保持相对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匀速运动时,麻袋包只受重力与支持力作用B .匀速运动时,麻袋包受到的摩擦力一定沿传送带向上C .减速运动时,麻袋包受到的摩擦力一定沿传送带向下D .减速运动时,麻袋包受到的摩擦力一定沿传送带向上6.如图所示,硬杆一端通过铰链固定在墙上的B 点,另一端装有滑轮,重物用绳拴住通过滑轮固定于墙上的A 点,若杆、滑轮及绳的质量和摩擦均不计,将绳的固定端从A 点稍向下移,再使之平衡时,则( )多选A .杆与竖直墙壁的夹角减小B .绳的拉力减小,滑轮对绳的作用力增大C .绳的拉力不变,滑轮对绳的作用力增大D .绳的拉力、滑轮对绳的作用力都不变7.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在冰面上“拔河”.两人中间位置处有一分界线,约定先使对方过分界线者为赢.若绳子质量不计,冰面可看成光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对绳的拉力与绳对甲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B .甲对绳的拉力与乙对绳的拉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 .若甲的质量比乙大,则甲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D .若乙收绳的速度比甲快,则乙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8. 如图甲所示,静止在水平地面的物块A ,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F 作用,F 与时间t 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设块与地面的静摩擦力最大值f m 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则( )多选A .0~t 1时间内F 的功率逐渐增大B .t 2时刻物块A 的加速度最大C .t2时刻后物块A 做反向运动 D .t 3时刻物块A 的动能最大9. 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长平板车放在光滑的倾角为α的斜面上,车上站着一质量为m 的人,若要平板车静止在斜面上,车上的人可以( )A .匀速向下奔跑B .以加速度a =mM g sinα向下加速奔跑 C .以加速度a =(1+M )g sinα向上加速奔跑 D .以加速度a =(1+M )g sinα向下加速奔跑A .g a μ=B .g a μ3=C .g a μ3=D .g m a μ32-= 11. 如图,在水平面上的箱子内,带异种电荷的小球a 、b 用绝缘细线分别系于上、下两边,处于静止状态.地面受到的压力为N ,球b 所受细线的拉力为F .剪断连接球b 的细线后,在球b 上升过程中地面受到的压力( ) A .小于N B .等于N C .等于N+F D .大于N+F12. 如图所示,人在岸上拉船,已知船的质量为m ,水的阻力恒为f ,当轻绳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时,船的速度为v ,此时人的拉力大小为F ,则( )多选A .人拉绳行走的速度为vcosθB .人拉绳行走的速度为v/cosθC .船的加速度为mf F -θcos D .船的加速度为m f F - 13. 如图所示,叠放在水平转台上的小物体A 、B 、C 能随转台一起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A 、B 、C 的质量分别为3m 、2m 、m ,A 与B 、B 与转台、C 与转台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B 、C 离转台中心的距离分别为r 、 1.5r .设本题中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多选A .B 对A 的摩擦力一定为3μmg B .B 对A 的摩擦力一定为r m 23ωC .要使物体与转台不发生相对滑动,转台的角速度一定满足:ω≤ rg 32μ D .要使物体与转台不发生相对滑动,转台的角速度一定满足:ω≤rg μ 14. 如图所示,在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有一小行星带.假设该带中的小行星只受到太阳的引力,并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太阳对各小行星的引力相同B .各小行星绕太阳运动的周期均小于一年C .小行星带内侧小行星的向心加速度大于外侧小行星的向心加速度值D .小行星带内各小行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值大于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值15. 国“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射后,先在“24小时轨道”上绕地球运行(即绕地球一圈需要24小时);然后,经过两次变轨依次到达“48小时轨道”和“72小时轨道”;最后奔向月球.如果按圆形轨道计算,并忽略卫星质量的变化,则在每次变轨完成后与变轨前相比,( )A .卫星动能增大,引力势能减小B .卫星动能增大,引力势能增大C .卫星运行时受到的向心力大小为G 2RMm D .卫星运行的向心加速度小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17.如图所示,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与置于水平面上质量为m 的物体接触(未连接),弹簧水平且无形变.用水平力,缓慢推动物体,在弹性限度内弹簧长度被压缩了x 0,此时物体静止.撤去F 后,物体开始向左运动,运动的最大距离为4x 0.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 .则( )多选A .撤去F 后,物体先做匀加速运动,再做匀减速运动B .撤去F 后,物体刚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g m kx μ-0 C .物体做匀减速运动的时间为g x μ02 D .物体开始向左运动到速度最大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0k mg x mg μμ-18. 用铁锤把小铁钉钉入木板,设木板对钉子的阻力与钉进木板的深度成正比,已知铁锤第一次将钉子钉进d ,如果铁锤第二次敲钉子时对钉子做的功与第一次相同,那么,第二次进入木板的深度是( )A .d )13(-B .d )12(-C .d 2)15(-D .d 22 19.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速度v 0开始加速行驶,经过一段时间t ,前进了距离l ,此时恰好达到其最大速度v m ,设此过程中汽车发动机始终以额定功率P 工作,汽车所受的阻力恒定为F ,则在这段时间里,发动机所做的功为( )多选A .t Fv mB .PtC .222121m m mv Fl mv -+ D .20m v v Ft + 20. 如图所示,楔形木块abc 固定在水平面上,粗糙斜面ab 和光滑斜面bc 与水平面的夹角相同,顶角b 处安装一定滑轮.质量分别为M 、m (M >m )的滑块,通过不可伸长的轻绳跨过定滑轮连接,轻绳与斜面平行.两滑块由静止释放后,沿斜面做匀加速运动.若不计滑轮的质量和摩擦,在两滑块沿斜面运动的过程中( )多选A .两滑块组成系统的机械能守恒B .重力对M 做的功等于M 动能的增加C .轻绳对m 做的功等于m 机械能的增加D .两滑块组成系统的机械能损失等于M 克服摩擦力做的功21. 如图所示,弹簧下面挂一质量为m 的物体,物体在竖直方向上作振幅为A 的简谐运动,当物体振动到最高点时,弹簧正好为原长。
高中物理 必修一 第1~2章单元测试试卷(含答案解析)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1~2章单元测试试卷(含答案解析)(时间 45分钟满分 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80分,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物体中,不能看作质点的是()A.计算从北京开往上海的途中,与上海距离时的火车B.研究航天飞机相对地球的飞行周期时,绕地球飞行的航天飞机C.沿地面翻滚前进的体操运动员D. 比较两辆行驶中的车的快慢2.下列关于参考系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参考系必须是和地面连在一起的物体B.被研究的物体必须沿与参考系的连线运动C.参考系必须是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或是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D.参考系是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为不动的那个物体3.若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一致,当加速度减小时,则A.汽车的速度也减小B.汽车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C.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静止D.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的速度达到最大4.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B.速度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C.位移方向和速度方向一定相同D.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是可以改变的5.如图所示是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的s-t图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甲启动的时刻比乙早t1 s.B.当t = t2 s时,两物体相遇C.当t = t2 s时,两物体相距最远D. 当t = t3 s时,两物体相距s1 m6.下面关于加速度的描述中正确的有()A.加速度描述了物体速度变化的多少B.加速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里速度的变化C.当加速度与位移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运动D.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且又减小时,物体做减速运动7.下列关于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相同时间间隔里的平均速度是相同的B.瞬时速度就是运动的物体在一段较短的时间内的平均速度C.平均速度就是初末时刻瞬时速度的平均值D.某物体在某段时间里的瞬时速度都为零,则该物体在这段时间内静止8. 对做减速运动的物体(无往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和位移都随时间减小B.速度和位移都随时间增大C.速度随时间增大,位移随时间减小D.速度随时间减小,位移随时间增大9.如图所示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 图象,根据图象做出的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A.物体始终沿正方向运动B.物体先沿正方向运动,在t =2 s 后开始沿负方向运动C.在t = 2 s 前物体位于出发点负方向上,在t = 2 s 后位于出发点正方向上D.在t = 2 s 时,物体距出发点最远10. 物体M 从A 运动到B ,前半程平均速度为v 1,后半程平均速度为v 2,那么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v 1+v 2)/2B.21v v ⋅C.212221v v v v ++D.21212v v v v + 11.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为3 m/s 2,对任意1 s 来说,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某1 s 末的速度比该1 s 初的速度总是大3 m/sB.某1 s 末的速度比该1 s 初的速度总是大3倍C.某1 s 末的速度比前1 s 末的速度大3 m/sD.某1 s 末的速度比前1 s 初的速度大6 m/s12.a 、b 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沿同一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初速度不同,加速度相同,则在运动过程中①a 、b 的速度之差保持不变②a 、b 的速度之差与时间成正比③a 、b 的位移之差与时间成正比④a 、b 的位移之差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A.①③B.①④C.②③D.13.自由落体第5个0.5 s 经过的位移是第1个0.5 s 经过的位移的倍数为A.5B.9C.10D.2514.一小球从A 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到达B 点时速度为v ,到达C 点时速度为2v ,则AB ∶BC 等于A.1∶1B.1∶2C.1∶3D.1∶415.物体从某一高度自由下落,第1 s 内就通过了全程的一半,物体还要下落多少时间才会落地A.1 sB.1.5 sC.2 sD.(2-1)s16.物体的初速度为v 0,以加速度a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如果要它的速度增加到初速度的n 倍,则物体的位移是A.av n 2)1(202- B.a v n 2202 C.a v n 2)1(20- D.a v n 2)1(202- 17.做匀加速运动的列车出站时,车头经过站台某点O 时速度是1 m/s ,车尾经过O 点时的速度是7 m/s ,则这列列车的中点经过O 点时的速度为A.5 m/sB.5.5 m/sC.4 m/sD.3.5 m/s18.甲乙两个质点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则A.乙比甲运动的快B.2 s 乙追上甲C.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D.乙追上甲时距出发点40 m 远19.一个石子从高处释放,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它在第1 s 内的位移大小是s ,则它在第3 s 内的位移大小是A.5sB.7sC.9sD.3s20..从某高处释放一粒小石子,经过1 s 从同一地点释放另一小石子,则它们落地之前,两石子之间的距离将A.保持不变B.不断变大C.不断减小D.有时增大有时减小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21. 甲、乙两物体都以5 m/s 的初速度向东做变速直线运动,经5 s 后,甲的速度变为零,乙的速度变为10 m/s ,则物体甲的平均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方向___________;物体乙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方向___________22. 如图所示为甲、乙、丙三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 s-t图象,比较前5 s 内三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为甲v ______乙v ______丙v ;比较前 10 s 内三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有甲v ′____乙v ′____丙v ′(填“>”“=’“<”)23.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从v 增加到2v 时经过的位移是s ,则它的速度从v 增加到3v 时发生的位移是__________.24.一质点从静止开始以1 m/s 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经过5 s 后做匀速运动,最后2 s 的时间使质点匀减速到静止,则质点匀速运动时的速度为 减速运动时的加速度为25.一物体从离地H 高处自由下落h 时,物体的速度恰好是着地时速度的一半,则它落下的位移h 等于______.参考答案1.C2.D3.BD4.B5.C6. B7. D8.D9. D10.D 解析:本题考查平均速度的概念。
高一物理必修一必修二习题及含

资料采集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练习一1.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某人推本来静止的小车没有推进是因为这辆车的惯性太大B.运动得越快的汽车越不简单停下来,是因为汽车运动得越快C.竖直上抛的物体抛出后能持续上涨,是因为物体遇到一个向D.物体的惯性与物体的质量相关,质量大的惯性大,质量小的2.对于牛顿第二定律,正确的说法是()A.合外力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跟加快度成正比B.加快度的方向不必定与合外力的方向一致C.加快度跟物体所受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合外力方向同样D.因为加快度跟合外力成正比,整块砖自由着落时加快度必定由着落时加快度的 2 倍3 .对于摩擦力,以下状况不行能的是()A.物体向东运动,它所受摩擦力却向西 B.物体在运动C.正压力增大,摩擦力大小却不变化 D .正压力为零为零4.向东的力 F1 独自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加快度为 a1;F1 和 F2。
则2 同时作用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产生的加快度为 a的加快度( )A .大小为 a 1-a 2B .大小为2 B .大小为 2 2a 1 +a C .方向为东偏北2 向为与较大的力同向5.某圆滑的物体沿倾角不等而高度相等的不一样斜面下滑,物体由斜面顶端滑究竟端,如下图,以下剖析正确的选项是 (A .倾角越大,滑行时间越短B .倾角越大,下滑的加快度越大C .倾角越小,均匀速度越小D 45 .倾角为 ° ,滑行时间最短h6 . 用三根轻绳将质量为 m 的物体悬挂在空中, 如右图所示,绳能蒙受的最大拉力为20 3 N,再用一绳系住 OC绳的 A 点,拉力为 30N。
现用水平力拉 BA,能够把 OA绳拉到与竖直方向成9.如图 13一辆平板式大货车载着一个木箱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前部与驾驶室后部的距离为 L=4m,如下图。
木箱与车厢底板μ=0.4,假定不论木箱处于车厢的哪处,车厢底板向来保持水平2与车厢底板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g=10m/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必修一与必修二物理考试试题姓名:成绩:第I卷(选择题共44分)一、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就是体积很小的物体B.只有做直线运动的物体才能看成质点C.在单方向直线运动中,位移就是路程D.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不一定是矢量2、关于向心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作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加速度是不变量B.向心加速度反映了质点速度变化的大小C.向心加速度反映了质点速度方向的变化快慢D.在匀速圆周运动中向心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3、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00的足够长的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物体,它受到沿斜面方向的力F的作用。
力F可按图(a)、(b)(c)、(d)所示的四种方式随时间变化(图中纵坐标是F与mg的比值,力沿斜面向上为正)。
已知此物体在t=0时速度为零,若用v1、v2、v3、v4分别表示上述四种受力情况下物体在3秒末的速率,则这四个速率中最大的是()A、v1B、v2C、v3D、v44、力学中的三个基本物理单位是()A.、质量、米、秒B、牛顿、米、秒C、千克、米、秒D、牛顿、米、米/秒5、如图所示,固定在水平面上的光滑半球,球心O的正上方固定一个小定滑轮C,细绳一端拴一小球,小球置于半球面上的A点,另一端绕过定滑轮拴另一个半径相同的小球,小球置于半球面上的B点,如图所示,AC与BC的长度比为6:5。
则AB两个小球的质量比为()A、5:6B、6:5C、1:1D、25:36O B AC6、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m 和2m 的四个木块,其中两个质量为m 的木块间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木块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是μmg 。
现用水平拉力F 拉其中一个质量为2 m 的木块,使四个木块以同一加速度运动,则轻绳对m 的最大拉力为( )A 、4mg 3μB 、mg 3μC 、2mg 3μ D 、5mg 3μ二、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二个或三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2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7、如图所示,C 是水平地面,A 、B 是两个长方形物块,F 是作用在物块B 上沿水平方向的力,物体A 和B 以相同的速度作匀加速直线运动。
由此可知,A 、B 间的滑动摩擦系数μ1和B 、C 间的滑动摩擦系数μ2 )A 、μ1=0, μ2=0B 、μ1=0, μ2≠0C 、μ1≠0,μ2=0D 、μ1≠0, μ2≠08、一航天探测器完成对月球的探测任务后,在离开月球的过程中,由静止开始沿着与月球表面成一斜角的直线飞行,先加速运动,再匀速运动,探测器通过喷气而获得推动力。
以下关于喷气方向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探测器加速运动时,不能沿直线向后喷气B 、探测器加速运动时,竖直向下喷气C 、探测器匀速运动时,竖直喷气向下D 、探测器匀速运动时,不需要喷气9、关于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某时刻速度为零,则此时刻加速度一定为零 B 、加速度恒定的运动可能是曲线运动C 、质点做单方向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逐渐增大时,其速度可能会逐渐减小D .做变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相邻两段相等时间间隔内通过的位移之差一定为恒量10、如图所示,小车的质量为M ,人的质量为m , 人用恒力F 拉绳,若人和车保持相对静止,不计绳和滑轮质量及车与地面的摩擦,则车对人的摩擦力可能是:( )A 、0B 、F ,方向水平向右C 、M m M m +-F ,方向水平向左D M m mM +-、F ,方向水平向左11、两个力F 1和F 2间的夹角为θ,两个力的合力为F 。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F 1和F 2大小不变,θ角越小,合力F 就越大 B 、合力F 总比分力中的任何一个力都大C 、如果夹角θ不变,F 1大小不变,只要F 2增大,合力F 就必然增大D 、合力F 可能比分力中的任何一个力都小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6分)A B m 左 右M注意事项:请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mm 的签字笔在答题纸上指定区域内作答,在试卷上作答一律无效. 三、本题共2小题,共14分.12、(6分)一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斜面上某处,一小车拖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从斜面上滑下,如甲图所示.(1)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它使用 电源(填直流或交流),工作电压 V 。
(2)打点计时器打A 点时小车的速度V A = m/s(3) 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 ,利用乙图给出的数据可求出小车下滑的加速度a = m/s 213、(8分)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
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5所示,A 是一块平面木板,在其上等间隔地开凿出一组平行的插槽(图5中'00P P 、'11P P ……),槽间距离均为d 。
把覆盖复写纸的白纸铺贴在硬板B 上。
实验时依次将B 板插入A 板的各插槽中,每次让小球从斜轨的一同位置由静止释放。
每打完一点后,把B 板插入后一槽中并同时向纸面内侧平移距离d 。
实验得到小球在白纸上打下的若干痕迹点,如图6所示。
(1)实验前应对实验装置反复调节,直到______________。
每次让小球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
(2)每次将B 板向内侧平移距离d ,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 。
(3)在图6中绘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
图甲 0.8 0.9 1.0 1.2 1.4 1.6 cm A B图乙四、本题共6小题,满分4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4、(8分)某飞机着落时的速率为216km/h,随后匀减速滑行,滑行时飞机受空气和地面的阻力为其重力的0.2倍。
飞机滑行时的加速度多大?机场的跑道至少要多长才能使飞机安全地停下来?(g=10 m/s2)15、(8分)质量为2.0×103kg的汽车在水平公路上行驶,轮胎与路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 1.4×104N。
汽车经过半径为50m的弯路时,如果车速达到72km/h,这辆车会不会发生侧滑?16、(6分)如图所示,在动力小车上固定一直角硬杆ABC,分别系在水平直杆AB两端的轻弹簧和细线将小球P悬吊起来.轻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小球P的质量为m,当小车沿水平地面以加速度a向右运动而达到稳定状态时,轻弹簧保持竖直,而细线与杆的竖直部分的夹角为θ,试求此时弹簧的形变量.17、(6分)质量为 10 kg的物体在F=200 N的水平推力作用下,从粗糙斜面的底端由静止开始沿斜面运动,斜面固定不动,与水平地面的夹角θ=37O.力F 作用2秒钟后撤去,物体在斜面上继续上滑了1.25秒钟后,速度减为零.求: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和物体的总位移X(已知 sin37o=0.6,cos37O=0.8,g=10 m/s2)18、(6分)在距地面7.2米高处水平抛出一小球,小球在第1秒内位移为13米,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
求①小球运动的加速度;②小球水平抛出时初速度的大小;③小球落地时的速度19、(8分)如图所示,质量M =8㎏的小车停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在小车右端施加一水平恒力F 。
当小车向右开始运动时,在小车的最左端放上一质量为m =2kg 初速度为3.5m/s 的小物块,物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问: (1)假定小车足够长,水平恒力F =8N ,经过多长时间物块停止与小车间的相对运动?小物块从放上开始经过t 0=4.0s 时的速率为多少?(2)如小车的长度为4049m ,,为了使小物块不至于滑下车,水平恒力F 是多少?高一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评分标准一、选择题1、D2、C3、C4、C5、A6、A7、CD8、AC9、BC 10、AC11、AD二、填空题12、(1)交流;220V(2)o.55 m/s (3)5.0 m/s213、(1)斜槽末端切线水平、A板水平且其上插槽与斜槽中心轴线垂直、B板竖直,小球每次平抛初速度相同(2)使小球类似于沿平板做平抛运动三、计算题14、解:由牛顿第二定律:0.2mg=ma a=2 m/s24分由v2-v02=2ax x=900m 4分15、解:设汽车需要的向心力为FF=ma F=mv2/R3分F=1.6×104N>1.4×104 N 3分故车会发生侧滑2分16、解:T sin θ=ma 1分T cos θ+F=mg 1分F=kx 1分x=m(g-acot θ)/ k讨论:①若a<g cot θ则弹簧伸长x=m(g-acot θ)/ k 1分②若a=g cot θ则弹簧伸长x=0 1分③若a>gcot θ则弹簧压缩x=m(acotθ-g)/ k 1分17、解:物体受力分析如图所示,设加速的加速度为a1,末速度为v,减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为a2,将mg和F分解后,由牛顿运动定律得Fcosθ-f-mgsinθ=ma11分根据摩擦定律有f=μN1分加速过程由运动学规律可知v=a1t1撤去F 后,物体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2,则a2=g cosθ1分由匀变速运动规律有 v =a 2t 2 有运动学规律知 s =12a 1t 12+12a 2t 22 代入数据得μ=0.2 s =16.25m 2分18、解:(1)小球运动的加速度为g =10m/s 2,方向竖直向下 2分(2)小球在第1s 内,水平分位移t v x 01=竖直分位移2121gt y = 位移21211y x S +=由①②③可得小球初速度s m v /120=小球落地时水平分速度0v v x = 竖直分速度 gh v y 2=故小球落地速度 22y x v v v += 得s m v /212= 2分(3)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夹θ角,则 yx v v =θtan 得 θ= 45° 2分19、解:(1)小物块加速度为a 1=2m/s 2,小车的加速度a 2=1.5 m/s 2;a 1t=v o + a 2 t t=1s; 2分 v=v o + a 共t = 3.9m/s 2分(2) F=20N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