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发展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发展变化
[摘要]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展开,介绍了中国从汉朝至明清时期不同朝代对外贸易的情况,以及当时统治阶级采取的措施,阐明了对外贸易在我国古代经济中的作用。并根据古代我国对外贸易的政策及效果对现代贸易提出借鉴意义。
[关键词]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丝绸之路;海上贸易
中国古代的对外贸易,包括中央及内地人民与沿边各族统治者和人民的互市,以及同境外各国的贸易往来。春秋战国以来,商品经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从而在各诸侯国之间以及与边远地区各民族之间不断地进行商品贸易往来,有的商品还辗转销往境外各国。为我国古代对外贸易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两汉时期——对外贸易的开端
中国古代的对外贸易,严格地说应该是从西汉武帝时开始的。西汉时期,中国对外联系分为两路,一路是从陆路通西域,被称为“丝绸之路”;另一路是从南海通往沿海地区,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两条“丝绸之路”的建立极大地促进了西汉与西域中亚各国的贸易往来。
出于政治的需要,汉朝廷在同西域和中亚各国的贸易中,采取优惠的政策,如在与匈奴互市中不浅论中国古代的对外贸易准输出的铁器和铜钱,都允许与西域和中亚各国的贸易中输出,且无数量上的限制;对来汉朝进行贸易的使臣和商贾,由专司外事的机关大鸿胪负责接待。正是由于给予外商这样优厚的礼遇,所以东汉时,丝绸之路上“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日;商朝贩客,日频于塞下”。贸易往来相当频繁。这也为汉以后各王朝与各民族及境外各国的友好往来奠立了良好的基础。
此外,汉朝廷对东亚邻近各国(如朝鲜、日本)开展了对外贸易,他们获得了中国的丝织品、漆器、铁器以及先进的手工业生产技术。在南亚,海上交通与贸易关系也得到初步发展。汉武帝时,中国商船曾开往马来半岛、缅甸西部沿海和印度南部东海岸。
二、隋唐时期——对外贸易的兴旺发达
唐朝建立以后,随着封建政治经济趋于鼎盛,对外贸易也日益兴旺发达,并纳入正轨。据史书记载:当时有七条道路通往国内外贸易市场。但由于陆路常为少数民族阻断,贸易须经多次转手,再加上南方经济迅速发展,航海、造船技术发达,于是对外贸易逐渐转为以海路为主。
唐政府设有专门机构负责对外贸易管理工作:互市监,掌管陆路贸易;市船司,由中央委派专职官员负责掌管水路贸易。唐政府在边境地区设有许多固定的贸易场所,以使边境地区各民族之间与邻近国家之间进行商品交换。私人出入边境参与贸易活动,须得到政府准许,发给证明方准出入。
出于国防及经济效益的考虑,唐朝对于陆上贸易限制相当严格,如兵器不得私有且不得私自渡关。法律只许在官府监督下进行互市,即在边境定点设置若干互市监,使中外商人在其监控下进行以物易物的互市。相反,唐朝对海路贸易颇为鼓励、开放,允许外商来华自由贸易,世代定居中国从事海运贸易,同时还在通商城市划定地区,供外商居住、营业。唐太宗贞观十七年颁布诏令,对外国商船贩至中国的龙香、沉香、丁香、白豆寇四种货物由政府抽取10%的实物税。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项外贸征税法令。
随着唐代对外贸易的发展,侨居中国的外国商人和他们的家眷不断增加。在京城以及各市舶口岸,都居住着许多外国商人和他们的眷属,尤以广州、泉州两个口岸最多。唐政府为了便于管理,在外商居住的地区,设立蕃场,由唐政府指定专人管理。唐代广州“蕃场”最盛的
时候,约有十三万人。可见,当时广州已是外向型开放的国际城市。
三、宋元时期——海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宋元时期是中国封建时代对外贸易发达的时期。宋元统治者为了取得海外奇珍异宝并征收外贸税收以助国用,积极鼓励海外贸易。海外贸易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一种是以“朝贡”为名的官方贸易,凡属官方贸易的货物,免交商税;一种是民间贸易往来。主要港口如广州、杭州、明州、泉州、密州、温州,都设有专职外贸官——市舶司,负责管理商舶,征收舶税,收买舶货。
宋代制定了《市舶条法》,元代制定了《市舶则法》,作为通行全国的海外贸易法规,内容丰实,结构严密。宋元政府规定,商人出海贸易必须先提出申请,经市舶司批准,始能成行。官府发放的许可证通称为公据,类似于现代的外贸许可证。船舶返航入港后,也必须复验公据。出海的商船必须从官方指定的同一市舶港口起航和返航。船舶出海,只许在原申请前往的国家和地区贸易,并规定了严格的往返程限。此外,对一些进口货物都征收1/10的实物税,并由政府定价收购部分舶货,主要是优质紧缺货物,称作博买,博买率达1/2以上。这些货物不仅价格低廉,还常常以官库中的滞销货物抵价。
四、明清时期——海禁政策的诞生
明代建国之初,统治者为了维护封建统治,防止“倭寇”侵犯,实行了严格的海禁政策。明洪武元年颁布的第一个禁止民间海外贸易的法令,就是“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还规定金银、钢铁、缎匹、兵器等为出海违禁品。明代的对外贸易采取了严格的“朝贡贸易”,只允许两国之间官方相互进行贸易,私人船只不准往来。而朝贡贸易对朝贡国家、路线、港口、船只数目、贡品种类均有详细而严格的规定。
然而,长期海禁并没有断绝一切海外贸易活动,只是将民间海外贸易脱离了正常的、法制的轨道,采用了畸形的走私贸易方式,导致沿海地区社会秩序难以稳定,陷入长期受私商、海盗侵袭的局面。同时也一直没有全国统一的海外贸易的法规,只是由各地海防制定一些地方性法规。对私人海上贸易的惩罚,其结果不仅使私人海外贸易完全停止,也严重摧残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
从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史来看,海外贸易对开辟世界市场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清朝却以严格的海禁,堵塞了海内外商品交流的道路,挫伤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势头,对于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综观我国古代的对外贸易的发展史,汉唐宋元时期,因政府积极鼓励对外贸易,采取积极的对外贸易政策,促进了封建经济的繁荣,也促进了古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而封建社会后期的明清时期,由于政府对海外贸易采取管制甚至严禁的政策,一味地闭关自守,妄自尊大,把自己孤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以外,所以日益腐朽落后。放眼当代,自改革开放以来,这三十年间中国的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跃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