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情绪教育及其实施策略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学生情绪教育及其实施策略
[摘要]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尤其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重视,情绪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本文简单地介绍了情绪教育,对情感教育进行了多角度理性分析,并针对中学生提出了相应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中学生;情绪教育;策略;实施
一、关于情绪
(一)情绪的概念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人们在认识周围事物时,通常表现出一定的态度,人们总是抱着一定的需要去认识事物。

当事物符合自己的需要时,就表现出肯定的态度;当事物不符合自己的需要时,就表现出否定的态度。

对事物持有肯定态度,就会产生满意、愉快、喜悦、崇敬等情绪体验。

反之对事物持有否定态度,就产生憎恨、痛苦、忧愁、恐惧等情绪体验。

(二)情绪的三种状态
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带有情绪色彩,人的情绪依据其发生的强度、持续性和紧张度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三种状态。

1、心境
一种比较持久、微弱而具有渲染性的情绪状态。

当人处于某种心境时,他往往以同样的情绪状态来看待一切事物。

“人逢喜事精神爽”就是一种心境的体现。

积极的心境使人振奋乐观,朝气蓬勃,在乐观快活的心境下,甚至遇到巨大的困难,人也不会灰心丧气;
消极的心境使人颓废悲观,面对再有趣的事物也会感到枯燥乏味。

此外,愤怒的心境容易使人激怒,“迁怒”就是这种情况。

惧怕的心境易使人疑神疑鬼,“草木皆兵”这几类消极的心境都不利于活动的顺利完成。

2、激情
一种持续时间短,表现剧烈,失去自我控制力的情绪状态。

如:盛怒时的暴跳如雷,狂喜时的手舞足蹈。

激情状态下,人常不能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不能控制自己,不能预见行为的后果,很多犯罪行为就是激情冲动下的悲剧。

为了预防消极激情爆发所导致的不良后果,我们可在激情爆发前,有意识地控制自己或通过转移注意力等方法,如谈心、散步、把舌头在嘴里转几十圈、默默数数等来逐渐缓解激情的强度。

当然,更重要的是平时应加强思想修养,培养文明的道德行为习惯。

3、应激
一种出乎意料的紧张情况下所引起的情绪状态,此时,人会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反映变化以提高机体对紧张刺激的警戒能力和感受
能力,增强能量,做出适应反应,以应付外界的突发事件。

在应激状态下,人一般有两种表现,一是目瞪口呆,手忙脚乱,陷入困境;一是急中生智,果断处理,摆脱困境。

很多交通事故往往就是前一种表现的后果。

我们平时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思维敏捷性和意志的果断性,加强应付危机状态的技能训练,可以提高学生在意外情况下迅速做出判断和决策的能力。

二、关于情绪教育
(一)情绪教育的理论基础
1、理性情绪教育理论
理性情绪治疗(rational emotive therapy 简称ret)是20世纪50年代由埃利斯在美国创立的,该理论认为:①人既可以是有理性的、合理的,也可以是非理性的、不合理的;当人们按照理性去思维、行动时,他们就会是愉快的,是富有竞争精神以及行有成效的人。

②情绪是伴随着人的思维而产生的,情绪上或心理上的困扰是由于不合理的、不合逻辑的思维造成的。

③人具有一种生物学的和社会学的倾向性,头脑中既有理性的合理思维,也有非理性的不合理思维,任何人都不可避免地具有或多或少的不合理的思维与信念。

④人的思维借助于语言而进行,若不断地用内化语言重复某种不合理的信念,就会导致无法排解的情绪困扰,情绪困扰的持续是由于那些内化语言持续的结果。

ret是一种预防性、教育性的辅导课程,它强调个体自我接纳的哲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理性独立思考的能力,及接受自己、不苛责他人的生活态度,成为一个自我充分发展的人。

2、多元智力理论
哈佛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家加德纳(cardner)教授在1983年出版的著作《心智的结构》指出:决定人生成功的不仅仅只有一种智力,由单一成分组成,而是包括了以下七种智力因素,即言语能力、数理逻辑能力、空间认知能力、运动能力、音乐能力、人际关系能
力、自我内在审视能力。

加德纳强调人际关系智力的核心是“能洞察、辨析他人的情绪、气质、动机以及欲望等并能对此做出恰当的反应”,而自我内在审视能力是自我理解的关键,包括“了解自我内在的情感,有能力辨析这些感受并以此引导自己的行为”。

3、情绪智力理论
1990年,美国心理学家salovey和mayer首次正式使用情绪智力这一概念来描述对成功至关重要的情绪特征。

他们把情绪智力看作是个体准确、有效地加工情绪信息的能力集合。

认为情绪智力是觉知和表达情绪、情绪促进思维、理解和分析情绪以及调控自己与他人情绪的能力。

goleman将情绪智力界定为五个方面:①认识自己情绪的能力,是情绪智力的核心所在,即理解自我及心理直觉感知的基本能力;②妥善管理自己情绪的能力;③自我激励的能力,指不断为自己树立目标的自身动机和使其情感专注的能力;④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指对他人的情绪感受进行理解与感知的情感归向;
⑤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管理能力。

(二)关于情绪教育的必要性
情绪在人的心理结构中占有重要位置,它是一种人的适应手段、一种状态、一种特质、一种主观体验。

情绪在人的心理活动中的作用也十分重要,它是人适应生存的心理工具,是唤起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机,是心理活动的组织者,是人际通讯交流的手段。

它本身并无好坏之分,但情绪所引起的生理变化和行为反应,常常不能很好地受个体意识的支配和调节。

由于情绪没能得到有效控制而产生
的过激行为时常发生在我们的生活中,导致不愉快事件的发生。

中学生正处于生长的高峰期,在心理和生理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很容易做出不理智的行为。

从另外一个角度讲,情绪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二者居于同等重要的地位。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不够,学生出现了本应避免的情绪问题,如果这些情绪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就会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

因此探索情绪教育的内在价值和运行机制,挖掘它的实践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情绪教育的可行性
自情绪智力的概念提出后,许多学者都通过自己的研究对它的内涵进行了不同的阐释,但有个观点是一致的:情绪智力是可以通过后天的教育提高的。

且心理学的发展为情绪教育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持。

历史上情绪研究一直是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薄弱环节,这与情绪现象本身的复杂性有密切的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心理学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认知心理学的飞速发展,对情绪研究有了新的认识,有更多的心理学家投入到了情绪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

认知心理学对情绪的发生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丰富了情绪的发生理论。

情绪发生的心理机制方面的研究,为我们在情绪教育中如何调控情绪,提供了心理学基础。

三、对中学生实施情绪教育的策略和措施
(一)帮助中学生正视和理解自己的情绪,发展自我情绪认知能

自我情绪认知能力就是当自己的某种情绪刚一出现就能觉察的能力,这是情绪智商的核心。

监控情绪时时刻刻变化的能力是自我理解和心理领悟力的基础。

没有能力认识自身的真实情绪就只好听凭这些情绪的摆布。

因此,教师和家长应教给他们关于情绪及其表现的基本知识,帮助他们提高理智水平,使之正视和理解自己的情绪,学会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中学生之所以情绪易于波动和冲动,重要原因在于他们对对象和自己没有形成正确的认知。

情绪教育应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使之形成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有正确的认知,从而克制自己的冲动性,调节易于波动的情绪。

(二)培养识别他人情绪和移情能力,指导中学生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
情绪总是在活动和交往中通过对事件、环境和他人的认知与评价而获得体验,也总是在活动和与他人交往中来表达表现。

因此,教师要帮助中学生学会感受情绪,学会识别并恰当表达情绪。

识别他人情绪的能力在于能够破译非言语信息:声调、手势、面部表情等。

移情是在情绪自我认知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又一种能力,是最基本的人际关系交往能力。

移情即“感人之感”,并同时能“知人之所感”;是既能分享他人情绪,对他人的处境感同身受,又能客观地理解、分析他人情绪的能力。

移情使人更容易意识到另一个
人的需要,通过满足别人的需要可以平息自己的情绪。

提供学习和表现的机会,让他们学会正确认识和对待各种生理、心理变化和由此产生的情绪变化,提高适应能力。

教给他们以恰当的方式来表达和宣泄情绪,从而消除紧张的情绪状态。

良好的师生关系、同学和朋友关系有利于他们心理的沟通,有利于他们倾诉衷肠,消除情绪“刚性碰撞”的机会。

虐待使移情一扫而光,善良仁爱使移情扎根。

但他们闹情绪时,家长和教师不能一味批评指责甚至惩罚,而是要抓住机会鼓励他们关心他人,理解其他孩子的痛苦。

天长日久,孩子自然也具有移情能力。

(三)培养调控自我情绪的能力,引导他们处理情绪困扰
调控自我情绪的能力,是指如何摆脱焦虑、沮丧、激怒、烦恼、悲伤等因失败而产生的消极情绪侵袭的能力、自我安慰的能力。

控制情绪主要是调控负面情绪、消极情绪。

通常可以采用“重建”,就是换一个角度,有意识地用建设性的态度对情况重新解释。

“分心”,就是不要继续思索使人伤脑筋的问题,可以去散步或参加体育运动,转移注意力,减轻沮丧和焦虑。

“乐思”,即集中思绪于某一愉快的情景。

还可以采取情绪放松技巧,如呼吸松弛、肌肉松弛、自我暗示松弛、想象松弛、转移想象法、升华法等,这样就有了对付不良情绪漩涡的方法。

(四)增强他们对快乐的情绪体验,培养情绪自我激励能力
情绪自我激励能力是指为达到某一个较高的目标而调动、指挥情绪的能力。

高昂的情绪和顽强的意志又反过来调动和激发潜在的智
能和体能。

热情、专注、愉快、坚毅,甚至适度的焦虑都能激励人们进取,鞭策人们努力学习和工作。

高水平的情绪在某种意义上起着统揽全局的作用,克制干扰目标实现的负面冲动,这是自我激励的一个重要方面。

当注意力高度集中,会达到一种忘我的状态,信息反馈似乎就在他专注的事情中往返循环,任何忧虑情绪荡然无存,情绪是兴奋而又欢愉的,这就达到“神驰”状态。

这是巅峰心理状态,是自我激励的作用充分发挥时所出现的最佳心理状态。

中学生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学校中,因此,学校这一集体环境应当注意其对学生心理影响的作用。

学校中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应以和谐融洽为主旋律,积极向上,健康愉快,追求理想,憧憬未来。

校园情绪心理气候直接影响到个体的情绪发展,和缓的大氛围,充满团结友爱,相应的减少了“冲突”的诱因,缓解了情绪的波动性和冲动性。

创建积极健康的情绪心理环境,学校应组织健康有益的教育活动和交往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体验情绪、表达情绪、发展情绪,培养积极的良好的心境,让他们感受快乐的情绪体验。

同时,学校要加强教育教学改革,教学应该生动直观、形象描绘、丰富想象、情景教学、愉快教育、赏识教育等,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情绪,使学生体验到快乐和成功,通过情绪内在激励促进情绪品质的发展。

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指导中学生正确运用情绪防御机制去揭示其
困难的消极的情绪,达到自我调节、自我控制。

这样可以逐步稳定他们的情绪,促进学习,发展智力,和谐人际关系。

只有通过良好
的情绪教育和培养,才能使当代中学生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成为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华燕.中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m]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 丹尼尔·戈尔曼[美].情绪智力[m] .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7.
[3] 乔建中.情绪心理与情绪教育[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4] 肖静宁.情绪智力辨析[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1,(2).
[5] 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