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第3章网络体系结构讲解
无连接服务
特点(类似于邮政系统服务模式):
1、无连接服务中的数据传输过程不需要经过建立连接、连
接维护与终止连接三个过程;
计 算 机
2、无连接服务的每个分组都携带完整的目的结点地址,各 分组在系统中是独立传送的;
网 3、数据分组传输过程中,目的结点接收的数据分组可能出
络 现乱序、重复与丢失的现象;
4、无连接服务的可靠性不好,但是协议相对简单,通信效
络 • 接口数据单元IDU:PDU、PCI与ICI共同构成了IDU,它
为经过层间接口的数据单元。
• 服务数据单元SDU:下层接收到IDU后,从中除掉ICI, 此时的数据包称为SDU。
面向连接的服务
特点(类似于电话系统服务模式): 1、数据传输过程必须经过建立连接、连接维护与终止连接
的三个过程;
计 2、面向连接服务的传输连接类似一个通信管道,发送者在 算 一端放入数据,接收者从另一端取出数据; 机 3、数据传输时,数据包不必携带目的结点的地址; 网 4、接收到的数据与发送方发出的数据在内容和顺序上保持 络 一致,传输可靠性好,但是协议复杂,通信效率不高。
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① 数据链路管理:通信的两个实体之间数据链路的建立、维 护与释放。
② 采用差错控制与流量控制方法,使有差错的物理线路变成 无差错的数据链路。
③ 数据链路层数据传送单位为帧。
思考:数据链路与物理线路有什么区别?
一、协议和体系结构
网络层 网络中通信的两个计算机之间要经过许多的节点和链路或几个 通信子网,由于网络层数据传送单位是分组,因此网络层的主
计 算 机 网 络
• 对等实体:不同计算机中同一层的实体叫做对等(Peer) 实体。
• 服务:网络中各层向上层提供的一组功能(操作)。 在网络中服务分为:面向连接的服务和无连接服务 服务定义了两层之间的接口,上层是服务的用户,下层是服 务的提供者。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是指将计算机网络划分为不同的层级,并在每个层级中定义特定的功能和协议。
这种分层结构有助于网络的设计、维护和扩展。
在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常用的是OSI参考模型和TCP/IP参考模型。
下面是TCP/IP参考模型的五层结构:1. 物理层:该层负责物理传输介质的传输,例如光纤、电缆等。
它定义了连接计算机所需的硬件细节,以及数据的电压、信号速率等特性。
在此层上,数据以比特流的形式传输。
2. 数据链路层:该层负责将原始的比特流转换为有意义的数据帧,并提供传输信道的错误检测和纠正。
它通常有两个子层:逻辑链路控制子层和介质访问控制子层。
3. 网络层:该层负责在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包的路由和转发。
它使用IP地址来标识不同的网络设备,并为数据包选择合适的路径。
在此层上,数据被划分为小块,并加上源和目的地的网络地址信息。
4. 传输层:该层负责在源和目的地之间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
它使用TCP和UDP协议来实现数据的分段和重新组装,以及连接的建立和终止。
在此层上,数据被划分为报文段,每个报文段都有序号和检验和。
5. 应用层:该层提供应用程序访问网络的接口,并为各种网络应用提供服务。
它包括HTTP、FTP、SMTP等协议,用于实现Web浏览、文件传输、电子邮件等常见的应用功能。
这种分层结构的优点在于,每个层级的功能和协议都相对独立,可以由不同的厂商和团队进行独立开发和测试。
同时,各层之间的接口规范也使得不同厂商的设备能够互相兼容和交互操作。
此外,通过将网络分解为多个层级,可以更好地进行网络故障诊断和故障隔离,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可扩展性。
总之,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分层设计为网络的建设、管理和维护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它不仅可以提供高效的数据传输和服务提供,同时也为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供了保障。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分层设计是网络通信的基础。
通过将网络的各个功能划分为不同的层级,可以使得不同的网络设备和应用程序可以按照规定的协议进行交互,实现信息的传输和交换。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2.2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1)
❖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对计算机网络及其
部件所完成功能的比较精确的定义。即从功
能的角度描述计算机网络的结构。是层次和
协议的集合。
❖ 注意: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仅仅定义了网络及
其部件通过协议应完成的功能;不定义协议
的实现细节和各层协议之间的接口关系。
主要内容
❖ 1计算机网络的构成
1.1 资源子网 1.2 通信子网 ( 点到点通道;广播通道 )
❖ 2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2.1 计算机网络功能的分层 2.2 协议和协议的分层结构 2.3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 3典型计算机网络参考模型
3.1 计算机网络的标准化
2.1 计算机网络的构成(1)
❖ 计算机网络的构成
协议的分层原则 (layering principle)
❖ Layer N software on the destination computer must receive exactly the message sent by layer N software on the sending computer. Mathematically, if the sender applies a transformation T, the receiver must apply the inverse T-1.
每条线路两端的结点利用波形进行二进制通信; 无差错的信息传送 多个用户共享一条物理线路
2.2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3)
信息缓冲和流量控制 会话控制 满足各种用户、各种应用的访问要求
❖ 上述功能有三个显著特点
上述功能必须同时满足一对用户 用户之间的通信功能是相互的 这些功能分散在各个网络设备和用户设备中。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返回本节
第3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3.2.4 服务原语
服务原语(Service Primitive)是指服务用户与服务提 供者之间进行交互时所要交换的一些必要信息。 OSI/RM规定了四种服务原语类型,如表3-2所示。
第3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本章学习目标
l 了解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中的若干重要概 念 l 熟悉OSI/RM各层协议的功能及基本原理并掌 握传输控制协议TCP
返回本章首页
第3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3.1 网络体系结构概述
1974年,美国IBM公司首先公布了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 网络体系结构(SNA,System Network Architecture), 凡是遵循SNA的网络设备都可以很方便地进行互连。 1977年3月,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技术委员会TC97成 立了一个新的技术分委会SC16专门研究“开放系统互 连”,并于1983年提出了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即著 名的ISO 7498国际标准(我国相应的国家标准是GB 9387),记为OSI/RM。
返回本节
第3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3.4.2 具有最简单流量控制的数据链路层协议
为了使收方的接收缓冲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溢出,最 简单的方法是发方从主机每取一个数据块,就将其送到 数据链路层的发送缓冲区中发送出去,然后等待;收方 收到数据帧后,将其放入数据链路层的接收缓冲区并交 付给主机,同时回应一信息给发送节点表示数据帧已经 上交给主机,接收任务已经完成;发方收到由接收站点 发过来的双方事先商定好的信息,则从主机取下一个新 的数据帧再发送。在这种情况下,收方的接收缓冲区的 大小只要能够装得下一个数据帧即可,这就是最简单最 基本的停止-等待(Stop-and-Wait)协议。
第2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2.1.1.研究制定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科学方法 在初期的自由竞争中,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在短时间内得 到了迅速发展,但是伴随着计算机网络形式的多样化、复杂 性,也出现了许多问题。 例如,用户的资源和数据存储在采用不同操作系统的主 机中,这些主机分布在网络的不同地方,需要在不同的传输 媒体上实现采用不同操作系统的主机之间的通信;如何解决 异种机和异种网络互连问题;特别是系统的互连成为一个大 问题。
4.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 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IEEE)于1963年由美国电气工程师 学会(AIEE)和美国无线电工程师学会(IRE)合并而成,是美 国规模最大的制定标准的专业学会。 IEEE由大约17万名从事电气工程、电子和有关领域的专 业人员组成,分设1O个地区和206个地方分会,设有31个技 术委员会。 IEEE制定的标准内容有:电气与电子设备、试验方法、元 器件、符号、定义以及测试方法等。 IEEE最引人注目的成就之一是通过802方案对LAN和城域网 MAN进行的标准化。802方案含局域网和城域网各方面上百个 单独的规范,符合IEEE的LAN包括以太网(IEEE 802.3)和令 牌环网(802,5),802系列标准和所有规范限于物理层和/ 或数据链路层。
5.美国电子工业协会 美国电子工业协会(Electronic Industries Association, EIA)创建于1924年,当时名为无线电制造商协会(Radio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RMA),总部设在弗吉尼亚的 阿灵顿。
2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上无结构的比特流的传输规则。在物理层传送的数据单位
是比特。
涉及到通信在信道上传输的原始比特流。设计上必须保证一
方发出二进制“1”时,另一方收到的也是“1”而不是“0”。
这里的典型问题是用多少伏特电压表示“1”,多少伏特电压 表示“0”;一个比特持续多少微秒;传输是否在两个方向上 同时进行;最初的物理连接如何建立和完成通信后连接如何 终止;网络接插件有多少针以及各针的用途。这里的设计主
信接口允许数据在设备之间交换。
(4)IEEE: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 IEEE设置了电子工业标准,IEEE分成一些标准组织(或工作组),每个工作 组负责标准的一个领域,工作组802设置了网络设备和如何彼此通信的标准。 (5)ISO: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ation) ISO开发了开放系统(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网络结构模型, 模型定义了用于网络结构的七个数据处理层。网络结构是在发送设备和接收 设备间进行数据传输的一种组织方案。
tcp数据链路层物理层运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运输层网络层服务器接受连接建立请求应用层应用层因特网客户客户服务器服务器以后就逐级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使用tcpip数据链路层物理层运输层网络层应用层计算机数据链路层物理层运输层网络层应用层计算机数据链路层物理层运输层网络层应用层计算机
1.5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OSI参考模型,并记为OSI/RM,有时简称为 OSI。我国相应的国家标
准是GB 9398。
开放:其含义为只要遵循OSI标准,一个系统就可以和
第三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基本概念
6.网络体系结构 6.网络体系结构 1 2 3 4 网络体系结构的概念 网络体系结构的功能 网络体系结构的特点 网络体系结构的种类
网络体系结构的概念
计算机网络各层,对等进程通信的协议的集合称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architecture) 为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architecture)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architecture),它是 计算机网络及其部件所应完成功能的比较精确的 定义.从功能的角度描述计算机网络的结构. 体系结构只定义网络及其部件通过协议应当完成 的功能,不定义协议的实现细节和各层协议之间 的接口关系.
语法(Syntax):规定通信双方"如何讲",
3. 1
基本概念
2. 协议的分层结构
(1)协议分层结构 协议分层结构的思想是用一个模块的集合来完成 协议分层结构的思想是用一个模块的集合来完成 不同的通信功能,以简化设计的复杂性. 不同的通信功能,以简化设计的复杂性.大多数的 网络都按照层或级的方式来组织, 网络都按照层或级的方式来组织,每一层完成特定 的功能,每一层都建立在它的下层之上. 的功能,每一层都建立在它的下层之上.
网络协议的重要性: 网络协议的重要性:
没有协议就没有网络,每一种计算机网络都有 一套协议支持着.由于计算机网络的种类多,所以 协议的种类也很多. 所有协议的目的和功能是一样的,都是保证网 络上的信息能畅通无阻,准确无误地传输到目的地.
3. 1
基本概念
什么是网络协议? 什么是网络协议?
网络协议就是使计算机网络能协同工作实现信息 就是使计算机网络能协同工作实现信息
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
第3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本章要点
了解网络体系结构分类,功能特点. 了解网络体系结构分类,功能特点. 掌握OSI参考模型的结构和各层功能. 掌握OSI参考模型的结构和各层功能. OSI参考模型的结构和各层功能 掌握TCP/IP体系结构的层次和功能. 掌握TCP/IP体系结构的层次和功能. TCP/IP体系结构的层次和功能 掌握IP地址管理和子网划分的方法. 掌握IP地址管理和子网划分的方法. IP地址管理和子网划分的方法
第三章_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要点
源进程传送消息到目 标进程的过程: 消息送到源系统的 最高层; 从最高层开始,自 上而下逐层封装; 经物理线路传输到 目标系统; 目标系统将收到的 信息自下而上逐层 处理并拆封; 由最高层将消息提 交给目标进程。
源进程 消息
逻辑通信
目标进程 消息
N+1 N N-1
Pn+1
Pn Pn-1
第三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本章学习要点:
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的概念
OSI参考模型
TCP/IP参考模型 OSI与TCP/IP两种模型的比较
3.1 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的概念
3.1.1 什么是网络体系结构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是指整个网络系统的 逻辑组成和功能分配,它定义和描述了一 组用于计算机及其通信设施之间互连的标 准和规范的集合。 也就是说:为了完成计算机间的通信合作, 把计算机互连的功能划分成有明确定义的 层次,规定了同层次实体通信的协议及相 邻层之间的接口服务。网络体系结构就是 这些同层次实体通信的协议及相邻层接口 的统称,即层和协议的集合。
3.1.2 什么是网络协议 从最根本的角度上讲,协议就是规则。 网络协议,就是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 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连网的 计算机以及网络设备之间要进行数据与 控制信息的成功传递就必须共同遵守网 络协议。
网络协议主要由以下三要素组成: 语法 语法是以二进制形式表示的命令和相应的结 构,确定协议元素的格式(规定数据与控制 信息的结构和格式)如何讲 语义 语义是由发出请求、完成的动作和返回的响 应组成的集合,确定协议元素的类型,即规 定通信双方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 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应答 。讲什么 交换规则 交换规则规定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即 确定通信状态的变化和过程, 。应答关系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只看这两个文件传送模块 好像文件及文件传送命令 是按照水平方向的虚线传送的
主机 2 文件传送模块
把文件交给下层模块 进行发送
把收到的文件交给 上层模块
再设计一个通信服务模块
主机 1 文件传送模块
通信服务模块
只看这两个通信服务模块 好像可直接把文件 可靠地传送到对方
主机 2 文件传送模块
通信服务模块
实体、协议、服务 和服务访问点(续)
●本层的服务用户只能看见服务而无法看见下面的 协议。
●下面的协议对上面的服务用户是透明的。
●协议是“水平的”,即协议是控制对等实体之间 通信的规则。
●服务是“垂直的”,即服务是由下层向上层通过 层间接口提供的。
●同一系统相邻两层的实体进行交互的地方,称为 服务访问点 SAP (Service Access Point)。
● 但最下面的网络接口层并没有具体内容。 ● 因此往往采取折中的办法,即综合 OSI 和 TCP/IP 的优点,采用一
种只有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 。
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
5 应用层 4 运输层 3 网络层 2 数数据据链链路路层层 1 物理层
● 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 运输层(transport layer) ● 网络层(network layer) ●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 ● 物理层(physical layer)
著名的协议举例
【例1-1】
占据东、西两个山顶的蓝军1和蓝军2与驻扎在 山谷的白军作战。其力量对比是:单独的蓝军1 或蓝军2打不过白军,但蓝军1和蓝军2协同作战 则可战胜白军。现蓝军1拟于次日正午向白军发 起攻击。于是用计算机发送电文给蓝军2。但通 信线路很不好,电文出错或丢失的可能性较大 (没有电话可使用)。因此要求收到电文的友 军必须送回一个确认电文。但此确认电文也可 能出错或丢失。试问能否设计出一种协议使得 蓝军1和蓝军2能够实现协同作战因而一定(即 100 %而不是99.999…%)取得胜利?
《计算机网络》第1章: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计算机⽹络》第1章:计算机⽹络体系结构第1章计算机⽹络体系结构1.1计算机⽹络概述计算机⽹络是⼀个将分散的、具有独⽴功能的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与线路连接起来,由功能完善的软件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计算机⽹络是互连的、⾃洽的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个完整的计算机⽹络主要由硬件、软件、协议三⼤成分组成,缺⼀不可。
硬件由主机(端系统)、通信链路(双绞线、光纤)、交换设备(路由器、交换机)、通信处理机(⽹卡)等组成。
计算机⽹络由通信⼦⽹和资源⼦⽹组成。
计算机⽹络的功能:数据通信、资源共享、分布式处理、提⾼可靠性、负载均衡计算机⽹络的分类按分布范围分:⼴域⽹(WAN)、城域⽹(MAN)、局域⽹(LAN)、个⼈区域⽹(PAN)。
按交换技术分:电路交换⽹络、分组交换⽹络、报⽂交换⽹络。
按拓扑结构分:星形⽹络、总线型⽹络、环形⽹络、⽹状形⽹络按传播技术分:⼴播式⽹络、点对点⽹络按使⽤者分:公⽤⽹、专⽤⽹按传输介质分:有线⽹、⽆线⽹RFC(Request For Comments)上升为因特⽹正式标准需经过以下四个阶段:因特⽹草案、建议标准(这个阶段开始成为RFC⽂档)、草案标准、因特⽹标准。
计算机⽹络的性能指标:带宽:⽹络的通信线路所能传送数据的能⼒,单位是『⽐特每秒(b/s)』时延:指数据(⼀个报⽂或分组)从⽹络(或链路)的⼀段传送到另⼀端所需要的总的时间。
n 发送时延:节点将分组的所有⽐特推向(传输)链路所需的时间。
也称传输时延。
发送时延=分组长度/信道宽度n 传播时延:电磁波在信道中传播⼀定的距离需要花费的时间。
传播时延=信道长度/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播速度n 处理时延:数据在交换节点为存储转发⽽进⾏的⼀些必要的处理所花费的时间。
n 排队时延:等待输⼊队列和输出队列处理所需时间。
总时延=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排队时延 //排队时延和处理时延⼀般忽略不计⾼速链路提⾼的仅是数据发送速率⽽不是⽐特在链路上的传播速度。
计算机网络第3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第n+1层是第n层的服务用户,第n-1层是第n层的服务 提供者 第n层的服务也依赖于第n-1层以及以下各层的服务
例:邮政通信
16
对等通信例:两个人收发信件
发信人 邮局 运输系统
17
对等层通信的实质
对等层实体之间实现的是 虚拟的逻辑通信; 下层向上层提供服务; 上层依赖下层提供的服务 来与其他主机上的对等层 通信; 实际通信在最底层完成。
18
源进程传送消息到 目标进程的过程:
• 消息送到源系统的 最高层; • 从最高层开始,自 上而下逐层封装; • 经物理线路传输到 目标系统; • 目标系统将收到的 信息自下而上逐层 处理并拆封; • 由最高层将消息提 交给目标进程。
6
分层的空中旅行组织: 服务
柜台-to-柜台:“旅客+行李” 票务服务 行李托运-to-行李认领:行李服务
登机入口-to-到达出口:旅客乘务服务
跑道-to-跑道:飞机“航运”服务 从出发地到目的地的航线:导航服务
7
层次功能的分布式实现
机票 (购买) 机票 (投诉) 行李 (认领) 旅客 (到达) 飞机 (着陆)
飞行航线
一系列的步骤
5
空中旅行的组织: 从另一种不同的角度观察
机票 (购买) 行李 (托运) 机票 (投诉) 行李 (认领) 旅客 (到达) 飞机 (着陆) 飞行航线 飞行航线 层次的观点: 每层实现一种特定的服务 – 通过自己内部的功能 – 依赖自己的下层提供的服务
旅客 (出发)
飞机 (起飞) 飞行航线
PDU由协议控制信息(协议头)和数据(SDU)组成: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课件
UDP协议
01
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 ,用户数据报协议)是一种无连 接的、不可靠的传输层协议。
02
UDP主要用于实时应用和多媒体 应用,如音频和视频流。
UDP提供尽最大努力的数据传输 服务,不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顺 序性。
作用
协议栈使得网络通信更加灵活和可靠,不同系统或设备可 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协议栈来实现所需的网络功能或服 务。
03
CHAPTER
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数据封装与解封装
将数据划分为帧,并在每个帧上添加 控制信息,以便在接收端正确地解析 原始数据。
流量控制
通过控制发送数据的速率,确保接收 端不会因接收速率过快而丢失数据。
层次划分
从上到下分别是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和链路层。其中,应用层对应于OSI参考模型 的应用层、表示层和会话层。
作用
TCP/IP模型是互联网的基础,几乎所有的互联网协议和服务都基于TCP/IP模型。它使 得不同类型和厂商的计算机和设备能够相互通信和共享资源。
协议与服务的区别
协议
协议是一组规则和标准,用于规定不同计算机或设备之间通信的方式和格式。 协议定义了数据传输的细节,如数据格式、传输方式、错误控制等。
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是指将数 据从一个计算机或设备发送到另一 个计算机或设备的过程。
资源共享
计算机网络中的资源共享是指网络 中的计算机可以相互访问和利用其 他计算机上的硬件、软件和数据资 源。
计算机网络发展历程
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
分组交换网络
20世纪50年代,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 局(ARPA)建立ARPANET,实现了计算 机之间的远程通信。
第3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第3章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学习要点1.理解网络体系的概念2.理解网络协议的概念3.掌握ISO/OSI参考模型的层次结构和各层功能4.掌握TCP/IP体系结构的各层功能5.了解OSI与TCP/IP参考模型的区别6.了解TCP/IP主要的功能及特点3.1 网络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1.网络体系结构的形成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采用了层次结构的方法来描述复杂的计算机网络,把复杂的网络互连问题划分为若干个较小的、单一的问题,并在不同层次上予以解决。
2.网络体系的分层结构图3-1 网络体系的层次结构模型3.层次结构中的相关概念(1)实体(2)协议:一个网络协议主要由以下3个要素组成:<1>语法(Syntax):指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如数据格式、编码及信号电平等;<2>语义(Semantics):指用于协调与差错处理的控制信息,如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应答<3>定时(Timing):指事件的实现顺序,如速度匹配、排序等。
(3)接口(4)服务(5)层间通信图3-2对等实体通信实例实际上,每一层必须依靠相邻层提供的服务来与另一台主机的对应层通信,这包含了下面两方面的通信:<1>相邻层之间通信<2>对等层之间通信3.2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1.OSI参考模型OSI参考模型采用了层次结构,将整个网络的通信功能划分成七个层次,每个层次完成不同的功能。
这七层由低层至高层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如图所示。
2.OSI/RM各层的主要功能(1)物理层物理层(Physical Layer)处于OSI参考模型的最低层。
物理层的主要功能是利用物理传输介质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以便透明地传送“比特”流。
物理层传输的单位是比特(Bit),不去考虑比特流的意义和结构。
(2)数据链路层在物理层提供比特流传输服务的基础上,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通过在通信的实体之间建立数据链路连接,传送以“帧”为单位的数据,使有差错的物理线路变成无差错的数据链路,保证点到点(point-to-point)可靠的数据传输。
深入理解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深入理解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是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框架,它分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五层。
每层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功能,通过逐层分析可以深入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原理和实现。
1. 物理层物理层是计算机网络的最底层,它主要负责把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或光信号,通过物理介质进行传输。
例如,传输电信号时需要使用电缆,传输光信号时需要使用光纤。
物理层的传输速率和带宽是由物理介质的质量决定的。
物理层的主要协议有TCP/IP 和 OSI。
2. 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是物理层之上的一层,它负责将数据分成若干个数据帧进行传输,并添加帧头、帧尾等控制信息,保证数据进行有序传输。
数据链路层还可以通过差错检测和纠错等技术保证传输的可靠性。
数据链路层的协议主要有以太网、Wi-Fi、蓝牙等。
3. 网络层网络层是数据链路层之上的一层,它负责把不同网络之间的数据进行转发和路由选择,实现整个网络的互联互通。
在网络层中,数据被封装为报文进行传输。
网络层的协议主要有 IP 协议、ICMP 协议和 ARP 协议。
4. 传输层传输层是网络层之上的一层,它负责将数据分成若干个数据段进行传输,并添加 TCP 或 UDP 等传输控制协议,保证数据的正确传输和可靠性。
传输层的协议主要有 TCP 协议和 UDP 协议。
5. 应用层应用层是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最高层,它负责处理网络数据的具体应用,例如 Web 浏览器、电子邮件、文件传输等。
应用层的协议有 Telnet、FTP、SMTP、HTTP 等。
通过逐层分析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实现和原理。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五层各司其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协议标准,让计算机网络成为了无处不在的基础设施。
同时,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也在不断发展和扩展,例如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出现,都将对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产生全新的影响和挑战。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是指计算机网络的分层结构或组织结构,它将网络功能划分为多个层次,在每个层次上实现特定的功能,并通过不同层次之间的接口进行通信和协作。
常见的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包括TCP/IP参考模型和OSI参考模型。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这两种体系结构。
1.TCP/IP参考模型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参考模型是最常用的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之一,它有四个层次: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和传输层。
-物理层:物理层负责比特流的传输,它定义了电器、光学和无线信号等在传输媒介中的传输规范,如电压、编码和信号时钟等。
-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在物理层之上建立了可靠的数据传输通道,它将比特流划分为数据帧,并进行错误检测和错误纠正。
常见的数据链路层协议有以太网和Wi-Fi。
- 网络层:网络层负责将数据分组从发送端传输到接收端,它使用IP地址来标识网络设备和路径,也负责路由选择和拥塞控制。
常见的网络层协议有IP(Internet Protocol)。
-传输层:传输层提供端到端的可靠传输和数据分组的重组,它使用端口号标识不同的应用程序,并提供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用户数据报协议(UDP)等协议。
2.OSI参考模型OSI(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参考模型是一种通用的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它有七个层次: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物理层:物理层在OSI模型中的作用与TCP/IP模型中类似。
-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在OSI模型中的作用与TCP/IP模型中类似。
-网络层:网络层在OSI模型中的作用与TCP/IP模型中类似。
-传输层:传输层在OSI模型中的作用与TCP/IP模型中类似。
-会话层:会话层在OSI模型中提供了在网络中建立、管理和终止会话的功能。
它允许不同计算机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并提供了可靠性和错误恢复机制。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OSI模型课件
信道传输
信号通过物理媒介(如电缆、光纤等 )进行传输。
信号解码
在接收端,信号被解码还原成原始信 息。
差错控制
为了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通 信协议中包含差错控制机制,如校验 和、重传、确认等。
04
OSI模型与TCP/IP模型比较
OSI模型与TCP/IP模型的差异
层次数量
实现方式
OSI模型有7个层次,而TCP/IP模型只 有4个层次。
应用层
总结词
应用程序接口和通信服务
详细描述
应用层为应用程序提供接口,以实现各种网络通信服务。它处理用户请求和响应,并负 责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常见的应用层协议包括HTTP、FTP、SMTP等。
03
OSI模型各层之间的关系与通信原理
各层之间的关系
数据链路层与物理层的关系
数据链路层通过物理层提供的比特流传输数据,对数据进行控制 ,保证数据的正确传输。
层次对应关系
OSI模型中的某些层次与TCP/IP模 型中的层次存在对应关系,例如 OSI模型的应用层与TCP/IP模型的 应用层相对应。
协议独立性
两者都强调协议的独立性,即各层 只关心本层的协议,不受其他层的 影响。
OSI模型与TCP/IP模型的融合与发展
融合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OSI模型与TCP/IP 模型的界限逐渐模糊,两者在某些方面 开始融合。例如,在实际应用中,某些 设备或系统可能同时实现了OSI模型和 TCP/IP模型的某些层次。
网络层
总结词
数据包的路由和转发
详细描述
网络层负责将数据包从源地址发送到目的地址。它通过路由协议确定最佳路径,并在每个节点上转发数据包。这 一层还处理地址解析和数据包的分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摘要本文根据作者多年工作经验从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
七个基本概念和网络体系结构的分层原理两个方面探讨了计算机
网络体系的结构,希望能为广大同仁提供帮助。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体系;机构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69-0185-02
0引言
几十年来,计算机网络发展相当迅速。
但计算机网络的实现要解决很多复杂的技术问题:支持多种通信介质,比如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微波、红外线等;支持多厂商、异构互联,包括软件的通信约定以及硬件接口的规范;支持多种业务,比如批处理、交互分时、数据库等;支持高级人机接口,满足人们对多媒体日益增长的需求。
正如结构化程序设计中对复杂问题的模块化分层处理一样,在处理计算机网络这种复杂系统时所采用的方法就是把复杂的大系统分层处理,每层完成特定功能,各层协调起来实现整个网络系统的功能。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就是介绍计算机网络中普遍采用的层次化网络研究方法。
1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
1.1通信协议
在网络系统中,为了满足数据通信的双方准确无误的进行通信,
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在通信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制定一系列的通信双方必须遵守的规定,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通信协议。
从通信协议的表现形式来看,它规定了交互双方用于通信的一系列语言法则和语言意义,这些相关的协议能够规范各个功能部件在通信过程中的正确操作。
1.2实体
每层的具体功能是由该层的实体完成的。
所谓实体是指能在某一层中具有数据收发能力的活动单元(元素)。
一般就是该层的软件进程或者实现该层协议的硬件单元。
在不同系统上同一层的实体互称为对等实体。
1.3接口
上下层之间交换信息通过接口来实现。
一般使上下层之间传输信息量尽可能少,这样使两层之间保持其功能的相对独立性。
1.4服务
服务就是网络中各层向其相邻上层提供的一组功能集合,是相邻两层之间的界面。
因为在网络的各个分层机构中的单方面依靠关系,使得在网络中相互邻近层之间的相关界面也是单向性的:下层作为服务的提供者,上层作为服务的接受者。
上层实体必须通过下次的相关服务访问点(service access point,sap),才能够获得下层的服务。
sap作为上层与下层进行访问的服务场所,每一个sap 都会有有自己的一个标识,并且每个层间接口可以有多个sap。
1.5服务原语
网络中的各种服务是通过相应的语言进行描述的,这些服务原语可以帮助用户访问相应的服务,也可以像用户报告发生的相应事件。
服务原语可以带着不同的参数,这些参数可以指明需要与那台服务器相连、服务器的类别、和准备在这次连接上所使用的数据长度。
假如被呼叫的用户不同意呼叫用户建立的连接数据大小,它会在一个“连接响应”原语中提出一个新的建议,呼叫的一方能够从“连接确认”的原语中得知情况。
这样的整个过程细节就是协议内容的一部分。
1.6数据单元
在网络中信息传送的单位称为数据单元。
数据单元可分为:协议数据单元(pdu)、接口数据单元(idu)和服务数据单元(sdu)。
1)协议数据单元
不同系统某层对等实体为实现该层协议所交换的信息单位,称为该层协议数据单。
其中:协议控制信息,是为实现协议而在传送的数据的首部或尾部加的控制信息,如地址、差错控制信息、序号信息等;用户数据为实体提供服务而为上层传送的信息。
考虑到协议的要求,如时延、效率等因素,对协议数据单元的大小一般都有所限制。
2)服务数据单元
上层服务用户要求服务提供者传递的逻辑数据单元称为服务数据单元。
考虑到协议数据单元对长度的限制,协议数据单元中的用户数据部分可能会对服务数据单元进行分段或合并。
3)接口数据单元
在同一系统的相邻两层实体的一次交互中,经过层间接口的信息单元,称为接口数据单元。
其中,接口控制信息是协议在通过层间接口时,需要加一些控制信息,如通过多少字节或要求的服务质量等,它只对协议数据单元通过接口时有作用,进入下层后丢弃;接口数据为通过接口传送的信息内容。
1.7网络体系结构
网络体系结构就是以完成不同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合作为目标,把需要连接的每个计算机相互连接的功用分成明确的层次,在结构里面它规定了同层次进程通信的协议及相邻层之间的接口及服务。
实际上网络体系结构就是用分层研究方法定义的计算机网络各层的功能、各层协议以及接口的集合。
2网络体系结构的分层原理
当今社会上存在这各个年代、各个厂家、各个类型的计算机系统,如果将这不同的系统进行连接就必须遵守某种互联标准规则。
为了减少协议设计的复杂性,大多数网络都是按照层的方式来组织的。
在网络的各个不同分层结构中,每一层都要服务于它的上层,并且呀说明服务对象的相应接口,上层只不过是利用下层所提供的服务和相关的功能,不用知道下面的层次为了此次服务到底采用了什么样的方法和相关的协议,下层也仅仅是知道上面一个层次传送过来了什么参数,这就是层次间的无关性。
处在各个不同的系统里面的相同层次之间的实体之间没有什么直接的相互通信的能力,它们的通信必须经过相邻近的下面层次和更加下层的各种通信来完成。
分层结构的优点如下:
1)独立性强。
各个层次之间有具体的分工,独立性是指被分层的具有相对独立功能的每一层只要知道下面的层次能够为自己提供的服务是什么和自己向上面一个层次能够提供什么服务就好,不用知道下面的层次为自己提供的服务需要什么方式;
2)适应性强。
层与层之间是相互独立的,一层内部发生了变化并不影响与他相连接的其它各层;
3)易于实现和维护。
整个大的系统进行分层后,一个复杂的系统被分解成很多个功能单一、范围较小的子系统,每一个层次仅仅实现了与自己相关的功能,不仅仅让复杂的系统变得清晰明了,也是网络系统中各个环节的实现和调试变得简单和容易。
3结论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复杂,各个层次间的联系多种多样,相信只要学习好现有的体系结构,一定能够应对各种网路体系问题,由于
作者本身经验和知识层次的欠缺,文中难免会出现不合理之处,望作者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谢希仁.计算机网络.4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2]常晋义等.现代网络技术及应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