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技术评价导则方法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一、引言地面水环境是指地表水、地下水、湖泊、河流、水库等自然水体。
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类工程建设对地面水环境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为了合理规划和管理水资源,保护地面水环境的生态功能,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本文档旨在为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提供指导,以确保评价结果准确、全面,并为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二、评价范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的评价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水质对地面水环境进行评价时,应重点关注水质状况,包括水中各种污染物的浓度、溶解氧、pH值等指标。
2. 数量评价地面水环境还需考虑其数量,包括地表水的流量、地下水位的变化等。
3. 水生态系统水生态系统对地面水环境非常重要,评价时需要从水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稳定性等方面进行分析。
4. 地下水位地下水位的变化对周边生态和农田灌溉等有着重要影响,应进行评价。
5. 河流和湖泊评价时也需考虑河流和湖泊的水文、水质等特征。
三、评价方法为了评价地面水环境的影响,可采用以下几种常用的评价方法:1. 野外考察野外考察是评价地面水环境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实地调研和样品采集,获取真实的水质数据和生态信息。
2. 试验实验在试验室环境中,对水样进行物理化学分析和生态模拟实验,以验证水质变化和生态系统的响应。
3. 数学模型建立地面水环境的数学模型,以模拟和预测水质变化、流量变化和生态系统的变化。
4. 统计分析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野外调查和实验数据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得出评价结论。
四、评价内容根据评价范围,评价地面水环境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水质状况评价水质状况需考虑各种污染物的浓度、溶解氧、pH值等指标。
2. 地表水流量评估地表水的流量变化,包括洪水和枯水时段的变化情况。
3. 地下水位评估地下水位的变化,以预测对周边生态和灌溉的影响。
4. 水生态系统评估水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稳定性等。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例题: 1.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表水环境》,下列 不属于河流的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的内容是( )。 A.流量 B.弯曲系数 C.潮差 D.水温分层 E.糙率
A.污水排放量 B.清洁生产水平的先进性 C.污水防治措施的可行性 D.生产工艺的复杂程度
2.地面水环境现状调查 2.1熟悉地面水环境现状调查范围的确定原则;
知识点: 环境现状调查范围的确定原则: ⑴应能包括建设项目对周围地面水环境影响较显著的区域。 ⑵应尽量按照将来污染物排放进入天然水体后可能的达到水域 功能质量标准要求的范围、污水排放量的大小、受纳水域的特 点以及评价等级的高低来决定。 ⑶河流水环境现状调查的范围,需要考虑污水排放量大小、河 流规模来确定排放口下游应调查的河段长度。 ⑷湖泊、水库、以及海湾水环境现状调查范围,需考虑污水排 放量的大小来确定调查半径或调查面积(以排污口为圆心,以 调查半径为半径)。
③内容:水选取用的预测模 式及应输入的环境水力学参数的需要决定其内容。 ④与水质调查同步进行的水文测量,原则上只在一个时 期内进行。它与水质调查的次数和天数不要求完全相同 ,在能准确求得所需水文要素及环境水力学参数的前提 下,尽量精简水文测量的次数和天数。
按污水中拟预测的污染物类型以及某类污染物中水质 参数的多少划分为复杂、中等和简单三类。(见下表) 1.3各类地面水域的规模
是指地面水体的大小规模,具体规定如下表所示:
例题:
1.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分级判据的污水排放量中不包 括( )。 A.间接冷却水 B.含热量大的冷却水 C.含污染物极少的清净下水 D.循环水 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规定的水环 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分级依据中包括( )。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第四章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第一节地表水的污染和自净地表水是河流、河口、湖泊(水库、池塘)、海洋和湿地等各种水体的统称,是地球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地表水资源地球水97%的水是海水,剩余3%的淡水中2.977%是以冰川或冰川的形式存在,只有0.003%的淡水是可为人类直接利用的,包括土壤水、可开采地下水、水蒸气、江河和湖泊水等。
只要人类不过度开采和滥用并适当的保护,这些淡水资源通过水循环和自净过程还是可以满足人类对水的需求的。
水循环过程示意图如图4-1.二、水体污染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的影响可使水的感官性状(色、嗅、味、透明度等)、物理化学性质(温度、氧化还原电位、电导率、放射性、有机和无机物质组分等)、水生物组成(种类、数量、形态和品质等),以及底部沉积物的数量和组分发生恶化、破坏水体原有的功能,这种现象称为水体污染。
按排放形式不同,将水体污染分为点污染源和非点污染源。
1.点污染源是指由城市和乡镇生活污水和工企业通过管道和沟渠收集排入水体的废水。
居住区生活污水量Qs计算式(4-1):Qs =86400sqNK(4-1)式中:Qs——居住区生活污水量,L/s;q ——每人每日的排水定额,L/(人.d);N——设计人口数Ks——总变化系数(1.5~1.7)。
]工业废水Qs按式(4-2)估算:Q =tmMK i3600 (4-2) 式中:m ——单位产品废水量,L/t ; M ——该产品的日产量,t;K i ——总变化系数,根据工艺或经验决定; t ——工厂每日工作时数,h. 某些工业的污染物排放系数见表4—1。
2. 非点污染源又称面源,是指分散或均匀地通过岸线进入水体的废水和自然降水通过沟渠进入水体的废水。
(1) 城市非点污染源负荷估计:不同区域径流系数见表4-2 (2) 农田径流污染负荷估算 3.水体污染物由点源和非源排入水体的主要污染物可分为:耗氧有机污染物、营养物、有机毒物、重金属、非金属无机毒物、病原微生物、酸碱污染物、石油类、热量和放射核素等。
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GB /T 1 94 85 - 20 04
9.5.2 经济损益分析方法 可 采 用 恢复和防护费用法、影子工程法、市场价值法、机会成本法、调查评价法等方法进行经济损益
海 洋 生 态环境影响预测可采用类比分析、生态机理分析、景观生态学等方法进行预测分析和定性描 述,或辅之以数学模式进行预测分析。 9.5 经济损益分析
生 态 环 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是建设项 日经济损益分析的一部分。 9.5.1 分析原则
生 态 环 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原则包括: — 突 出重点、兼顾一般,应对主要影响因子进行分析 ,对相关密切的一般影响因子适当进行综合
分 析 建 设项 目施工阶段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施工活动使海洋生境变化的定量程度 ,以 及由于此种变化导致生态因子的变化而使 自然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受到的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
分 析 建 设项 目生产运行阶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生产运行改变了的生态环境 区域空间格 局和水体利用的影响状况 ,以及由此而影响的海洋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范围和程度。
对 区 域 生态环境影响的预测内容应包括 :建设项 目所产生的各种干扰 ,对评价区域 内的生态环境是 否带来某些新的变化,是否使某些生态问题严重化,是否使生态环境发生时间与空间的变更,是否使某 些原来存在的生态问题向有利的方向发展等。
3级 评 价 项 目要对关键评价因子(如珍稀濒危物种、海洋经济生物等)进行预测 ;2级评价项 目要对 所有重要评价因子进行单项预测 ;1级评价项 目除了进行单项预测外 ,还要对 区域性全方位的影响进行 预测;有放射性核素评价要求的项 目除了进行 1级评价项 目的预测外,还应进行海洋生态遗传变异趋势 的预测 。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
地表水环境》; ——调整、完善了术语和定义; ——修改、完善了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分级判据,简化了水污染影响型建设项目评价等级
的判定依据,增加了水文要素影响型建设项目评价等级的判定依据; ——增加了评价范围与评价时期的确定内容; ——调整、完善了现状调查与补充监测要求,简化了间接排放项目的调查要求; ——完善了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方法,增加了河流、湖库、入海河口及近岸海域的数值解预测模型,
iv
HJ 2.3—2018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表水环境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性原则、工作程序、内容、方法及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建设项目的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参 照本标准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凡是未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3097 海水水质标准 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 17378 海洋监测规范 GB 18421 海洋生物质量 GB 18486 污水海洋处置工程污染控制标准 GB 18668 海洋沉积物质量 GB 50179 河流流量测验规范 GB/T 12763 海洋调查规范 GB/T 14914 海滨观测规范 GB/T 19485 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GB/T 25173 水域纳污能力计算规程 HJ 2.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 HJ 442 近岸海域环境监测规范 HJ 819 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 总则 HJ 884 污染源源强核算技术指南 准则 HJ 942 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总则 HJ/T 91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HJ/T 92 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技术规范 SL 278 水利水电工程水文计算规范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 编制说明
附件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编制组二00八年十一月目录1.任务来源 (1)2.编制依据 (1)2.1法律法规依据 (1)2.2技术依据 (2)3.编制原则 (2)4.导则结构及内容说明 (3)4.1组成结构 (3)4.2主要内容说明 (3)5.主要工作过程 (8)5.1筹备阶段 (8)5.2实验与研究阶段 (8)5.3导则编制及文整阶段 (9)6.与同类标准的水平对比分析 (9)7.实现本标准的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 (10)7.1管理措施建议 (10)7.2技术措施建议 (10)8.导则完成单位 (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编制说明1.任务来源在影响中华民族未来发展的诸多因素中,水作为生产与生活的必需资源、公共卫生的载体和自然生态的核心要素,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由于地表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加剧,致使一些地区对地下水进行掠夺式开发,地下水超采及污染日趋严重。
全国以城市和农村井灌区为中心形成的地下水超采区数量,已从80年代初的56个发展到目前的164个,超采面积从8.7万平方公里扩展到18万平方公里,华北地区因地下水超采已形成了约3万—5万平方公里的漏斗区。
与此同时,全国有25%的地下水体遭到污染,35%的地下水源不合格,平原地区约有54%的地下水不符合生活用水水质标准,一半以上的城市市区地下水严重污染。
因此,对地下水环境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
为更好地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指导和规范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从源头控制对地下水的污染与过度开发,保护地下水环境,为规划、区域开发及建设项目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于2002年下达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以下简称“地下水导则”)的编制任务,项目统一编号158号。
2003年地下水导则的研究与编制工作正式启动。
水资源评价导则
水资源评价导则SL/T 238-1999目录1 总则2 一般规定3 水资源数量评价4 水资源质量评价5 水资源开发利用及其影响评价1总则1.0.1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为查明水资源状况,必须进行水资源评价.为适应水资源评价工作的需要,统一技术标准,保证成果质量,特制定本导则.1.0.2 本导则适用于全国及区域水资源评价和专项工作中的水资源评价.1.0.3 水资源评价内容包括水资源数量评价,水资源质量评价和水资源利用评价及综合评价.1.0.4 水资源评价工作要求客观,科学,系统,实用,并遵循以下技术原则:1 地表水与地下水统一评价.2 水量水质并重.3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4 全面评价与重点区域评价相结合.1.0.5 在水资源评价工作中,除执行本导则外,涉及其他专业时,还应符合相应规范的要求.2 一般规定2.0.1 全国及区域水资源评价的内容和精度应满足国家及相应区域社会经济宏观决策的需要;为专项工作开展的水资源评价的内容和精度应满足专项工作的需要.2.0.2 水资源评价应分区进行.水资源数量评价,水资源质量评价和水资源利用现状及其影响评价均应使用统一分区.各单项评价工作在统一分区的基础上,可根据该项评价的特点与具体要求,再划分计算区或评价单元.2.0.3 水资源评价应按江河水系的地域分布进行流域分区.全国性水资源评价要求进行一级流域分区和二级流域分区;区域性水资源评价可在二级流域分区的基础上,进一步分出三级流域分区和四级流域分区.2.0.4 水资源评价还应按行政区划进行行政分区.全国性水资源评价的行政分区要求按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地区(市,自治州,盟)两级划分;区域性水资源评价的行政分区可按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区(市,自治州,盟)和县(市,自治县,旗,区)三级划分.2.0.5 水资源评价应以调查,搜集,整理,分析利用已有资料为主,辅以必要的观测和试验工作.分析评价中应注意水资源数量评价,水资源质量评价,水资源利用评价及综合评价之间的资料衔接.2.0.6 水资源评价使用的各项基础资料应具有可靠性,合理性与一致性.2.0.7 全国及区域水资源评价应采用日历年,专项工作中的水资源评价可根据需要采用水文年.计算时段应根据评价目的和要求选取.2.0.8 水资源评价应根据评价任务要求,因地制宜地积极采用行之有效的评价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逐步实现评价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建立健全各级水资源评价信息系统.2.0.9 应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及环境变化情况,每隔一定时期对前次水资源评价成果进行全面补充修订或再评价.3 水资源数量评价3.1水汽输送3.1.1 水汽输送用水汽通量和水汽通量散度描述.3.1.2 全国和有条件的地区可进行水汽输送分析计算,其内容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将评价区概化为经向和纬向直角多边形,采用边界附近探空气象站的风向,风速和温度资料,计算各边界的水汽输入量或输出量,统计评价区水汽的总输入量,总输出量和净输入量,并分析其年内,年际变化.2 根据评价区内探空气象站的湿度资料,估算评价区上空大气中的水汽含量.3.2 降水3.2.1 应采用雨量观测站的观测资料进行降水量评价.3.2.2 测站和资料选用应符合下列要求:1 选用的雨量观测站,其资料质量较好,系列较长,面上分布较均匀.在降水量变化梯度大的地区,选用的站要适当加密,同时应满足分区计算的要求.2 采用的降水资料应为经过整编和审查的成果.3 计算分区降水量和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应采用同步资料系列;而分析降水的时间变化规律,应采用尽可能长的资料系列.4 资料系列长度的选定,既要考虑评价区大多数测站的观测年数,避免过多地插补延长,又要兼顾系列的代表性和一致性,并做到降水系列与径流系列同步.5 选定的资料系列如有缺测和不足的年,月降水量,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多种方法插补延长,经合理性分析后确定采用值.3.2.3 降水分析计算应包括下列内容:1 计算各分区及全评价区同步期的年降水量系列,统计参数和不同频率的年降水量.2 以同步期均值和Cv点据为主,不足时辅之以较短系列的均值和Cv点据,绘制同步期平均年降水量和Cv等值线图,分析降水的地区分布特征.3 选取各分区月,年资料齐全且系列较长的代表站,分析计算多年平均连续最大四个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率及其发生月份,并统计不同频率典型年的降水月分配.4 选择长系列测站,分析年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包括丰枯周期,连枯连丰,变差系数,极值比等.5 根据需要,选择一定数量的有代表性测站的同步资料,分析各流域或地区之间的年降水量丰枯遭遇情况,并可用少数长系列测站资料进行补充分析.3.3 蒸发3.3.1 蒸发是影响水资源数量的重要水文要素,评价内容应包括水面蒸发,陆面蒸发和干旱指数.3.3.2 水面蒸发的分析计算应符合下列要求:1 选取资料质量较好,面上分布均匀且观测年数较长的蒸发站作为统计分析的依据,选取的测站应尽量与降水选用站相同,不同型号蒸发器观测的水面蒸发量,应统一换算为E601型蒸发器的蒸发量.2 计算单站同步期年平均水面蒸发量,绘制等值线图,并分析年内分配,年际变化及地区分布特征.3.3.3 陆面蒸发量宜采用闭合流域同步期的平均年降水量与年径流量的差值表示.应绘制同步期平均年陆面蒸发量等值线图,并进行地区分布特征的分析. 3.3.4 干旱指数宜采用年水面蒸发量与年降水量的比值表示.3.4 地表水资源3.4.1 地表水资源数量评价应包括下列内容:1 单站径流资料统计分析.2 主要河流(一般指流域面积大于5000km2的大河)年径流量计算.3 分区地表水资源数量计算.4 地表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分析.5 人海,出境,入境水量计算.6 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估算.7 人类活动对河川径流的影响分析.3.4.2 单站径流资料统计分析应符合下列要求:1 凡资料质量较好,观测系列较长的水文站均可作为选用站,包括国家基本站,专用站和委托观测站.各河流控制性测站为必须选用站.2 受水利工程,用水消耗,分洪决口影响而改变径流情势的测站,应进行还原计算,将实测径流系列修正为天然径流系列.3 统计大河控制站,区域代表站历年逐月天然径流量,分别计算长系列和同步系列年径流量的统计参数;统计其他选用站的同步期天然年径流量系列,并计算其统计参数.3.4.3 主要河流年径流量计算,选择河流出口控制站的长系列径流量资料,分别计算长系列和同步系列的平均值及不同频率的年径流量.3.4.4 分区地表水资源数量计算应符合下列要求:1 针对不同情况,采用不同方法计算分区年径流量系列;当区内河流有水文站控制时,根据控制站天然年径流量系列,按面积比修正为该地区年径流系列;在没有测站控制的地区,可利用水文模型或自然地理特征相似地区的降雨径流关系,由降水系列推求径流系列;还可通过逐年绘制年径流深等值线图,从图上量算分区年径流量系列,经合理性分析后采用.2 计算各分区和全评价区同步系列的统计参数和不同频率的年径流量,其中,同步系列长度的选定原则同3.2.2.3 应在求得年径流系列的基础上进行分区地表水资源数量的计算.3.4.5 入海,出境,入境水量计算应选取河流入海口或评价区边界附近的水文站,根据实测径流资料采用不同方法换算为入海断面或出,入境断面的逐年水量,并分析其年际变化趋势.3.4.6 地表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分析应符合下列要求:1 选择集水面积为300~5000km2的水文站(在测站稀少地区可适当放宽要求),根据还原后的天然年径流系列,绘制同步期平均年径流深等值线图,以此反映地表水资源的地区分布特征.2 按不同类型自然地理区选取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的代表站,分析天然径流量的年内分配情况,分析内容同3.2.3.3 选择具有长系列年径流资料的大河控制站和区域代表站,分析天然径流的多年变化,分析内容同3.2.3.3.4.7 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估算应符合下列要求:1 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是指在经济合理,技术可能及满足河道内用水并顾及下游用水的前提下,通过蓄,引,提等地表水工程措施可能控制利用的河道外一次性最大水量(不包括回归水的重复利用).2 某一分区的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不应大于当地河川径流量与入境水量之和再扣除相邻地区分水协议规定的出境水量.3.4.8 人类活动对河川径流量的影响分析应符合下列要求:1 查清水文站以上控制区内水土保持,水资源开发利用及农作物耕作方式等各项人类活动状况.2 综合分析人类活动对当地河川径流量及其时程分配的影响程度,对当地实测河川径流量及其时程分配作出修正.3.5 地下水资源3.5.1 地下水资源数量评价内容应包括补给量,排泄量,可开采量的计算和时空分布特征分析,以及人类活动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分析.3.5.2 地下水资源数量评价应在获取评价区下列资料的基础上进行:1 地形地貌,地域地质,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条件.2 降水量,蒸发量,河川径流量.3 灌溉引水量,灌溉定额,灌溉面积,开采井数,单井出水量,地下水实际开采量,地下水动态,地下水水质.4 包气带及含水层的岩性,层位,厚度及水文地质参数,岸溶地下水分布区还应有岩溶分布范围,岩溶发育程度.3.5.3 地下水资源数量评价既应按本导则2.O.3条和2.0.4条规定进行分区,还必须按下列要求划分类型区:1 根据区域地形,地貌特征,评价区划分为平原区,山丘区,称一级类型区.2 根据次级地形地貌特征,地层岩性及地下水类型,将山丘区划分为一般基岩山丘区,岩溶山区和黄土丘陵沟壑区;将平原区划分为山前倾斜平原区,一般平原区,滨海平原区,黄土台塬区,内陆闭合盆地平原区,山间盆地平原区,山间河谷平原区和沙漠区,称二级类型区.3 根据地下水的矿化度,将各二级类型区划分为淡水区,微咸水区,咸水区,称二级类型亚区.4 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将各二级类型区或二级类型亚区划分为若干水文地质单元,称计算区.3.5.4 地下水资源数量评价应符合下列要求:1 根据水文气象条件,地下水埋深,含水层和隔水层的岩性,灌溉定额等资料的综合分析,正确确定地下水资源数量评价中所必需的水文地质参数,主要包括:给水度,降水人渗补给系数,潜水蒸发系数,河道渗漏补给系数,渠系渗漏补给系数,渠潜入渗补给系数,井灌回归系数,渗透系数,导水系数,越流补给系数.2 地下水资源数量评价的计算系列尽可能与地表水资源数量评价的计算系列同步,应进行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数量评价.3 地下水资源数量按水文地质单元进行计算,并要求分别计算,评价流域分区和行政分区地下水资源量.3.5.5 平原区地下水资源数量评价应分别进行补给量,排泄量和可开采量的计算,其中:1 地下水补给量包括降水人渗补给量,河道渗漏补给量,水库(湖泊,塘坝)渗漏补给量,渠系渗漏补给量,侧向补给量,渠灌人渗补给量,越流补给量,人工回灌补给量及井灌回归量,沙漠区还应包括凝结水补给量.各项补给量之和为总补给量,总补给量扣除井灌回归补量为地下水资源量.2 地下水排泄量包括潜水蒸发量,河道排泄量,侧向流出量,越流排泄量,地下水实际开采量,各项排泄量之和为总排泄量.3 应进行总补给量与总排泄量的平衡分析.4 地下水可开采量是指在经济合理,技术可能且不发生因开采地下水而造成水位持续下降,水质恶化,海水入侵,地面沉降等水环境问题和不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的情况下,允许从含水层中取出的最大水量,地下水可开采量应小于相应地区地下水总补给量.3.5.6 平原区深层承压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一般很差,不具有持续开发利用意义.需要开发利用深层地下水的地区,应查明开采含水层的岩性,厚度,层位,单位出水量等水文地质特征,确定出限定水头下降值条件下的允许开采量.3.5.7 山丘区地下水资源数量评价可只进行排泄量计算.山丘区地下水排泄量包括河川基流量,山前泉水出流量,山前侧向流出量,河床潜流量,潜水蒸发量和地下水实际开采净消耗量,各项排泄量之和为总排泄量,即为地下水资源量.3.5.8 应分析人类活动对地下水资源各项补给量,排泄量和可开采量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增减水量.3.6 总水资源3.6.1 总水资源数量评价应在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数量评价的基础上进行,主要内容包括"三水"(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关系分析,总水资源数量计算和水资源可利用总量估算.3.6.2 "三水"转化和平衡关系的分析内容应符合下列要求:1 分析不同类型区"三水"转化机理,建立降水量与地表径流,地下径流,潜水蒸发,地表蒸散发等分量的平衡关系,提出各种类型区的总水资源数量表达式.2 分析相邻类型区(主要指山丘区和平原区)之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转化关系.3 分析人类活动改变产流,入渗,蒸发等下垫面条件后对"三水"关系的影响,预测总水资源数量的变化趋势.3.6.3 总水资源量分析计算应符合下列要求:1 分区总水资源数量的计算途径有两种(可任选其中一种方法计算),一是在计算地表水资源数量和地下水补给量的基础上,将两者相加再扣除重复水量;二是划分类型区,用区域总水资源数量表达式直接计算.2 应计算各分区和全评价区同步期的年总水资源数量系列,统计参数和不同频率的总水资源量;在资料不足地区,组成总水资源数量的某些分量难以逐年求得,则只计算多年平均值.3 利用多年均衡情况下的区域水量平衡方程式,分析计算各分区水文要素的定量关系,揭示产流系数,降水人渗补给系数,蒸散发系数和产水模数的地区分布情况,并结合降水量和下垫面因素的地带性规律,检查水资源总量计算成果的合理性. 3.6.4 分析地表水与地下水利用过程中的水量转化关系,用扣除地下可开采量本身的重复利用量以及地表水可利用量与地下水可开采量之间的重复利用量的办法,估算水资源利用总量.4 水资源质量评价4.1 河流泥沙4.1.1 河流泥沙分析计算内容应包括河流输沙量,含沙量及其时程分配和地区分布.4.1.2 河流泥沙分析计算应符合下列要求:1 资料系列较长的河流泥沙站,均可选为河流输沙量与含沙量分析的选用站,并应采用与径流同步的泥沙资料系列,缺测和不足的资料应予以插补延长.2 选用站以上引出或引人水量和分洪,决口水量中挟带的河流泥沙,以及选用站以上蓄水工程中淤积的河流泥沙,均应在选用站实测资料中进行修正.3 计算中小集水面积选用站的多年平均年输沙模数,绘制评价区的多年平均年输沙模数分区图,并用主要河流控制站的多年平均年输沙量实测值与输沙模数图量算值核对.4 对主要站不同典型年的河流输沙量,含沙量的年内分配地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4.2 天然水化学特征4.2.1 天然水化学特征分析内容应包括天然水化学类型及地区分布,天然水化学成分的年内,年际变化,河流离子径流量(包括入海,出境,入境离子径流量),河流离子径流模数及地区分布.4.2.2 天然水化学特征分析应符合下列要求:1 天然水化学特征分析参数一般选用pH值,矿化度,总硬度,钾,钠,钙,镁,硫酸盐,硝酸盐,碳酸盐,氯化物等,有条件地区可根据本地区的水质及水文地质特征增加必要的参数.2 凡具有长系列观测资料的地表天然水化学监测站和基本地下水化学监测井,可作为选用站,缺测和不足的资料应予以补测.3 天然水化学类型的分类方法,水化学特征值计算,分区图的绘制方法参见有关规范.4 地表水,地下水应分别进行天然水化学特征分析.4.3 水资源污染状况4.3.1 水资源污染状况评价内容应包括污染源调查与评价,地表水资源质量现状评价,地表水污染负荷总量控制分析,地下水资源质量现状评价,水资源质量变化趋势分析及预测,水资源污染危害及经济损失分析,不同质量的可供水量估算及适用性分析.4.3.2 污染源调查和评价主要应查明污染物的来源,种类,浓度,数量,排放地点,排放方式,排放规律,化肥,农药使用情况,固体废弃物堆放和处置情况,污水库及污水灌溉状况.在此基础上,根据污染物的危害性,排放量及对水体污染的影响程度,评定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4.3.3 水资源质量的评价,应根据评价目的,水体用途,水质特性,选用相关参数和相应的国家,行业或地方水质标准进行评价.4.3.4 水资源质量评价应分区进行,其分区应与地表水,地下水资源数量评价的分区一致.4.3.5 地表水资源质量现状评价应符合下列要求:1 在评价区内,应根据河道地理特征,污染源分布,水质监测站网,划分成不同河段(湖,库区)作为评价单元.2 在评价大江,大河水资源质量时,应划分成中泓水域与岸边水域,分别进行评价.3 应描述地表水资源质量的时空变化及地区分布特征.4.3.6 在人口稠密,工业集中,污染物排放量大的水域,应进行水体污染负荷总量控制分析.4.3.7 本导则中的地下水资源质量现状评价对象主要是浅层地下水,其次是已开发利用的深层地下水,评价内容应包括地下水污染途径和地下水资源质量现状分析.4.3.8 地下水资源质量现状评价应符合下列要求:1 选用的监测井(孔)应具有代表性.2 应将地表水,地下水作为一个整体,分析地表水污染,污水库,污水灌溉和固体废弃物的堆放,填埋等对地下水资源质量的影响.3 应描述地下水资源质量的时空变化及地区分布特征.4.3.9 水资源质量变化趋势分析,应选若干有代表性的评价单元和水质参数,用历年(至少5年)的相同月份的监测资料对水资源质量状况的年际变化作出趋势分析.4.3.10 水资源污染危害及经济损失分析,主要应调查,分析由于水体污染弓I起的缺水,水生态系统恶化,水污染事故,以及水污染对人体健康,工农业生产的影响,并估算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损失.4.3.11 应以水资源质量现状评价成果和同期水资源可供水量为基础,计算并分析评价区内不同质量的地表水,地下水可供水量和适用性.5 水资源开发利用及其影响评价5.1社会经济及供水基础设施现状调查分析5.1.2 主要自然资源(除水以外)是指可用于农牧的土地,可开发利用的矿产,可利用的草场,林区等,主要应分析它们的现状分布,数量,开发利用状况,程度及存在的主要问题.5.1.3 社会发展主要着重分析人口分布变化,城镇及乡村发展情况.5.1.4 经济发展分工农业和城乡两方面,着重分析产业布局及发展状况,分析各行业产值,产量情况.5.1.5 供水基础设施应分类分析它们的现状情况,主要作用及存在的主要问题.5.2供用水现状调查统计分析5.2.1 选择具备资料条件的最近一年作为基准年,调查统计分析该年及近几年河道外用水和河道内用水情况.5.2.2 河道外供水应分区按当地地表水,地下水,过境水,外流域调水,利用海水替代淡水,利用处理或未处理过的废污水等多种来源,以及按蓄,引,堤,机电井等四类工程分别统计,分析各种供水占总供水的百分比,并分析年供水和组成的调整变化趋势.分区统计的各项供水量均为包括输水损失在内的毛供水量.5.2.3 河道外用水应分区按农业,工业,生活三大类用水户分别统计各年用水总量,用水定额和人均用水量,其中,农业用水可分为农田灌溉和林,牧,副,渔用水等亚类;工业用水可分为电力工业,一般工业,乡镇工业等亚类;生活用水可分为城镇生活(居民生活和公共用水),农村生活(人,畜用水)等亚类.统计分析年用水量增减变化及其用水结构调整状况.分区统计的各项用水量均为包括输水损失在内的毛用水量.5.2.4 河道内用水指水力发电,航运,冲沙,防凌和维持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用水.同一河道内的各项用水可以重复利用,应确定重点河段的主要用水项,并分析近年河道内用水的发展变化情况.5.3 现状供用水效率分析5.3.1 应根据典型调查资料或分区水量平衡法,分析各项供用水的消耗系数和回归系数,估算耗水量,排污量和灌溉回归量,对供用水有效利用率作出评价.5.3.2 分析近几年万元工业产值用水定额和重复利用率的变化,并通过对比分析,对工业节水潜力作出评价.5.3.3 分析近几年的城镇生活用水定额,并通过对比分析,对生活用水节水潜力作出评价.5.3.4 分析各项农业节水措施的发展情况及其节水量,并通过对比分析,对农业节水潜力作出评价.5.3.5 分析城镇工业废水量,生活污水量和可处理废污水量的废污水处理,回用状况,对近几年发展趋势进行评价.5.3.6 分析海水和微咸水利用及其替代淡水量,对近几年发展趋势进行评价. 5.4 现状供用水存在问题分析5.4.1 现状供需水平衡状况分析应符合下列要求:1 以基准年社会经济指标和现有工程条件为依据.2 根据供水保证率对基准年供水量作必要修正,包括地下水超采量和未经处理污水利用量的扣除.3 以基准年实际用水量为基础,对不合理的用水定额作必要的调整,重新估算现状基准年的合理需水量.。
《城市水体生态健康评价技术导则》
河道生态健康指标与专项调查、 城市河道生态监控评价方法、 城市河道生态 评价报告编制。
本导则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海绵城市建设工作委员会归口管理,
由清华大学(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中意节能楼环境学院;邮编:
100084)和上海海洋大学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6.1Report chapters18
6.2Report attachments19
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standard错误!未定义书签。
List of quoted standards错误!未定义书签。
Appendix A River environment survey sheet23
Contents
1General provisions1
1.1Assessment scope1
1.2Assessment principle1
2Terms and definition2
3Assessment procedure4
4Indicators and special surveys5
4.1General requirements5
4.2Indicators and investigative standard5
4.3Survey sample setting错误!未定义书签。
5Urban water ecol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gical health assessment15
6Urban water ecological health assessment report compilation18
建议,请寄送解释单位。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水利水电工程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水利水电工程一、适用范围本导则适用于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EIA)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广大水利水电工程。
二、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是为了考虑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以确定建设项目能否满足环境保护要求,保证建设项目的开发与环境持续可持续发展相协调,确定对潜在环境影响的控制措施或补救措施。
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包括以下:(一)项目的规模、目的、工期等情况。
(二)建设项目的环境效应,包括但不限于水质、土壤质量、空气质量以及生态资源和生态环境等;(三)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与方法;(四)环境影响评估应涵盖的范围、范围、深度、事件窗口等;(五)环境风险评估等。
建设项目的EIA应以审慎、公正的态度,对可能出现的环境影响及社会影响进行分析,识别、评估和控制可能对环境及社会影响,确定实施本项目需要采取的环境保护、风险控制和防治措施,以确保建设项目所带来的环境风险被有效得控制。
环境影响评价方案是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计划文件,是建设项目开发过程中EIA文件体系中的重要部分,应包括EIA的原则、方法、基本流程以及有效的环境管理措施等内容。
在使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时,必须有关系赊入和审查的有效的EIA方案。
(一)预评价阶段。
预评价阶段是EIA的第一阶段,它包括以下研究内容:(1)对建设项目用地、建设设施和项目活动的性质、规模和技术方案进行识别;(2)编制EIA方案;(3)定位受建设项目可能影响的环境范围,并对环境相关政策、法规、计划、界线及其它与项目有关的环境要求等进行剖析。
(二)现状调查阶段。
现状调查阶段的重点是收集有关建设项目受影响的环境活动的资料,或者者提供建设项目未来开发可能会带给环境的影响。
(三)影响评估阶段影响评估阶段主要目的是预测建设项目可能造成的可见或隐性的环境影响,根据其影响对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和分级,并确定各种环境影响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
(四)分析阶段分析阶段主要涉及到分析建设项目所带来的诸多影响,并分析它们的总体效应。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水利水电工程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是评价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影响的重要工具,它在工程实施前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下面将从不同角度介绍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内容和意义,为工程实施提供指导。
首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需要全面考虑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在评价过程中,涵盖的要素应该包括水资源、土壤、植被、动植物种群、水域、气候、地质等方面。
同时,还应该考虑工程对环境的长期影响、潜在影响以及可能引发的不良后果。
其次,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需要具备科学性和客观性。
评价结果应该基于合理的假设、科学的数据采集和准确的分析方法。
评价过程应该遵循科学的程序和原则,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可信度。
同时,评价结果还应该具备一定的预测性,能够合理预测工程实施后的可能环境变化。
此外,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需要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在评价过程中,应该注重对环境敏感区域及关键生态系统的保护,积极防范和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评价结果应该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提出合理的控制措施和环境管理建议,以保障工程实施与环境保护的平衡。
最后,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需要具备操作性和实用性。
它应该提供详细的评价指标和评估方法,便于评价人员进行操作和实施。
同时,评价结果应该能够为工程实施提供具体指导,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以减少环境风险和投资风险。
综上所述,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它不仅需要全面考虑工程对环境的影响,还需要具备科学性、客观性、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及操作性和实用性。
这些要求将为评价过程提供科学、准确的基础,为工程实施提供可行的控制措施和环境保护建议,从而实现工程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区域水资源评价技术导则
区域水资源评价技术导则一、区域水资源评价的目的区域水资源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和评估所研究区域内的水资源的量和质,并为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目标包括:评估区域水资源的总量、分布和利用状况;评估区域内的水资源可持续性;评估影响区域水资源质量的因素;评估区域水资源利用的潜力和风险等。
二、区域水资源评价的原则1.综合性原则:区域水资源评价应综合考虑地理、水文、气候、环境等多个因素,并对水资源进行综合评估。
2.可行性原则:区域水资源评价应基于现有的数据和信息,可以通过采集数据、模型模拟等手段获取所需数据。
3.可比性原则:区域水资源评价应具有可比性,不同地区之间、不同时期之间的数据和评估结果应具有可比性。
4.可靠性原则:区域水资源评价应基于客观、可靠的数据和方法,并且要进行评估结果的可靠性分析。
三、区域水资源评价的方法1.数据收集与整理:通过调查、测量、监测等手段,收集区域内的水资源相关数据,包括地表水、地下水、降水等方面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对比分析。
2.水资源量评价:基于收集的数据和现有的模型,评估区域内水资源的总量和分布,包括河流、湖泊、水库等地表水和地下水的量。
3.水资源质量评价:评估水资源的化学、生物和物理性质,包括水质监测和污染评估等方面。
评估区域内水资源的水质状况和污染类型。
4.水资源可持续性评价:评估区域内水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包括水资源供需平衡、水资源利用效率、水资源补给和水资源调控等方面。
5.水资源利用潜力评价:评估区域内水资源利用的潜力和风险,包括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潜力和发展利用难度等。
6.风险评估与预警:评估水灾、旱灾、水源污染等水资源风险,制定灾害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
区域水资源评价技术导则的制定应遵循科学性、透明性、可操作性等原则,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和完善。
同时,需要加强水资源评价技术的研发,提高水资源评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提供有力支持。
区域水资源评价技术导则
区域水资源评价技术导则
区域水资源评价技术导则是指对特定区域的水资源进行评价的一套技术指导原则和方法。
该导则的目的是为了评估和分析一个区域的水资源状况,从而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以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
区域水资源评价技术导则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数据收集和处理:导则应明确需要收集哪些数据,并指导数据的采集、处理和整合。
这包括对水资源数量、质量、分布和利用情况等相关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
2. 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导则应提供一个完整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用于评价水资源的状况和可持续利用程度。
这些指标和模型可以包括水资源总量、稳定性、水质、水效率、生态保护等方面。
3. 评价方法和指导原则:导则应提供评价方法和指导原则,以确定水资源状况的评价结果。
这些方法和原则可以包括定量评估、质量分析、生态调查等。
4. 数据分析和结果解读:导则应指导如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以得出有关水资源状况的结论和建议。
这涉及数据统计分析、模型模拟、综合评价等方法。
5. 决策支持:导则应提供决策支持工具和方法,以便将水资源评价结果用于决策-making。
这可能包括风险评估、优化方案、
规划设计等。
区域水资源评价技术导则的应用范围很广,可以用于河流流域、湖泊、城市水源地和农田等不同类型的区域。
它可以帮助决策者全面了解水资源情况,做出正确的决策和管理。
同时,该导则也可以作为各级政府和相关机构进行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的参考依据。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表水环境(HJ 2.3-2018代替 HJ T 2.3-93)
稀水生生物的栖息地、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及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天然渔场等渔业水 体,以及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等。
3.3 水污染当量 water pollution equivalent 根据污染物或者污染排放活动对地表水环境的有害程度以及处理的技术经济性,衡量不同污染物
对地表水环境污染的综合性指标或者计量单位。
标安全而预留的负荷量。
4 总则
4.1 基本任务
在调查和分析评价范围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与水环境保护目标的基础上,预测和评价建设项目对 地表水环境质量、水环境功能区、水功能区、水环境保护目标及水环境控制单元的影响范围与影响程 度,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和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明确给出地表水环境影响是否可接受的结论。
4.2 基本要求
4.2.1 建设项目的地表水环境影响主要包括水污染影响与水文要素影响。根据其主要影响,建设项目 的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划分为水污染影响型、水文要素影响型以及两者兼有的复合影响型。 4.2.2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应按本标准规定的评价等级开展相应的评价工作。建设项目评价等级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