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工业设计专业《机械设计基础》教学中的求同存异策略
谈《机械设计基础》的教学方法
谈《机械设计基础》的教学方法《机械设计基础》是机械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需要学生掌握基本的机械设计理论、设计流程及相关工具的使用。
因此,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对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机械设计基础》的教学方法。
一、理论教学机械设计理论是《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核心内容。
在教学中,应重点讲解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概念,结合实例进行说明。
同时,应注意避免纯理论讲解,需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机械设计的实际应用。
在理论教学中,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例如幻灯片、视频等,提高教学效果。
此外,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让其通过网络上的各种学习资源进行深入了解。
二、实践教学机械设计的实践应用是《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另一大重点。
在实践教学中,可以引入各种机械设计软件,例如AutoCAD、SolidWorks 等,让学生亲自操作,掌握机械设计的具体方法和技巧。
在实践教学中,应尽量贴近实际生产中的需求,引导学生解决实际的设计问题,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探索和创新。
三、与行业对接机械设计行业发展迅速,需要不断更新、改进教学方法,以更好地培养机械设计专业人才。
因此,与行业对接是《机械设计基础》教学方法的重要内容之一。
与行业对接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实习实践让学生参与一定的实习实践,了解机械设计行业最新的发展趋势和技术应用,并将理论所学与实践相结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
2.企业讲座邀请企业代表进行专业讲座,讲解机械设计行业的最新动态和需求,并与学生互动交流,增强学生的实践经验和应用能力。
3.产学研合作加强学校、企业和科研机构之间的产学研合作,共同开展机械设计研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术水平。
四、评价体系教学评价体系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
对于《机械设计基础》的教学,应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以更好地检验教学成效。
机械设计基础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改革探讨-最新教育文档
机械设计基础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改革探讨目前机械行业的发展,使得高等学校内部对机械专业的重视程度有很大的提高。
但是在对机械专业重视的过程中仅仅提高对机械专业的知识理论层面上是根本不行的,还需要对机械专业的教学方法进行合理的改善,从传统的书面知识理论教育向实际操作的角度进行转变,这样能够使得学生在进行机械专业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对自身学习的知识掌握的更加通透。
而且在进行教育方法改革的过程中还需要对如何提高学生接受教育的能力进行全面的分析,以下笔者就针对于现在社会上对机械设计基础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讨论。
1 现在各大高校内部机械设计基础的发展现状和问题在研究过程中发现现在社会上对机械专业的教育主要的课程就是机械设计基础,这就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我国现在进行的机械设计基础教学的发展模式。
从根本的角度上来说现在各大高校内部存在的机械设计基础还存在一些弊端,在这里笔者就对这门课程进行全面的分析。
总的来说在我国高校内部对机械设计基础的教学方式只采用传统的书面讲述,而且进行讲述的内容也比较多,这就从很大的程度上导致了现在学习机械知识的学生在课堂上容易出现倦怠和学习困难的现象,而且在进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讲述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不能做出针对性解答,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身的知识有很大的缺失,久而久之救护导致学生对机械专业的学习不能符合社会的发展。
而且在现在高校对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育的过程中,忽视了这项课程本身的综合性,对学生知识通过书面上的知识进行讲述,并不进行实际的操作,这就降低了学生对机械设计基础的了解程度。
针对于此就需要现在我国各大高校对其内部的机械设计基础教学进行相应的改革,要求在进行书面知识讲述的过程中还应该结合一定的实践操作,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对这项课程的认识。
2 课程改革的思路及内容2.1 课程改革思路前文中也清楚的说明了要想提高学生对机械专业的知识层面,就需要在传统的教学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改善。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教学反思与改革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教学反思与改革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机械设计作为一门重要的技术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满足学生需求和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对《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的教学进行反思和改革,以期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培养创新能力。
第一部分教学反思1. 教师角色定位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扮演着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过于强调教师的教导和学生的被动接受。
然而,我们应意识到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因此,教师应转变角色,更多地充当指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实践。
2. 教学资源整合现有的教学资源相对分散,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获得全面的支持和指导。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校应该加强教学资源的整合,建立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的在线学习平台,方便学生随时随地获取相关教学资料和实践案例。
3. 实践环节强化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中,实践环节是学生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然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实践环节往往被弱化或者忽略,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实践环节的重视,增加实践课程的数量和质量,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实践操作,并结合课堂理论知识进行综合应用。
第二部分教学改革1. 课程设计重构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动手能力,我们应对《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进行课程设计的重构。
在设计课程时,应注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入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手能力。
2. 开展团队合作机械设计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小组讨论、项目合作等方式,让学生进行团队合作的实践,培养其协作和沟通能力,提高整体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引入创新设计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我们可以引入创新设计的内容,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设计,倡导学生从改进现有设计到创造全新设计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浅谈《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的基本思路
浅谈《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的基本思路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是工科院校机械类和机电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对学生工程系统训练、设计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的主要课程。
其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分析常用机构的工作原理,进行简单的机械结构设计,选择常用零件并对其进行强度计算的能力。
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将很大程度地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尤其是专业课的学习。
对《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中所存在的一些与高等职业教育不相适应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思路。
ﻭ一、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培养目标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将来所从事的职业大多是面向生产第一线.所以,学生应具有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并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的能力,而不需要象本科生那样,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和综合设计能力。
因此,在教学中应学生对工程实际中常用机构、零件等知识的学习和结构的拆装等动手能力的培养.ﻭ(2)教学内容及教学时数目前,课程所选用的教材普遍存在内容不符合必须与够用的原则,有的教材重理论分析,轻实际应用,而与工程实际结合的相关内容偏少,且实例少;有的教材则是在本科教材基础上的压缩和删繁就简,而导致所含内容不够或教学时数较少与教学内容多的矛盾。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是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必须要求性教学环节的课时数高于理论教学课时数。
(3)教学方法注入式教学与高职教育的教学特点不相适应.注入式教学在教育目标上,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往往采用的是单向填鸭式的强制灌输,这样,既不利于学生个性的,也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
(4)教学手段传统的教学手段与现代教育的大信息量、**求相互矛盾。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特点是四多,即讲授的机构多、零件多、图表多及设计计算多,仅靠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陈旧教学手段显然会影响教学的效果和知识的。
二、教学的原则及基本思路《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内容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用性。
本着理论必须与够用及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原则来实施教学。
工业设计专业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1 章 。工业 设计 专业要 求学生 有美 的鉴赏力 , 应该注 重与所 0 更 设计产 品功能 的结 合 。因而在 调整教学 内容方 面应 该增 加知识 的覆盖面 , 提高学生对机械的认知 , 而掌握其原理 , 进 为进行产 品 设计奠定机械 基础。虽然 只有 6 学时也应该包括一 些间歇运动 4 机构 , 常用 的联 轴器 、 离合器 、 弹簧等 。在教学要求 中可作为 了解 和熟悉 的内容 , 由于产 品的设计不是 一个人完成 的 , 因而原大纲 中的关于难于理解 的内容可修改 为了解内容。
机 械设计基础 是高等 院校 中机 械类 各专业 的一 门专业技术 基础课 , 其理论性 、 综合性 、 实用性都很强 , 适应专业很广 , 除机械 类专业 外还包括一 些诸如工业 设计等 近机类 的专业 。然 而在 目 前重学术轻技术 , 重知识轻能力 , 重专业轻素质 , 重学科轻工程 的 教学模 式 下 , 械设计 基础 课程教 学学 时在 大幅度 减少 , 机 并且 针对不 同专业 , 教授 的内容 、 方法 的灵 活性也被 降低 。如 理工类 的工业设计 专业 , 机械设计 基础课 程设置与其 他机械类 的相 同 , 同样 的 教 学 大 纲 、 同样 的 教 材 、 同样 的 授 课 内容 和 方 法 , 些 对 于 这 专业性质较 强 的工业设 计来说 是不合理 的。 因此 , 针对该 专业 , 机械设计 基础课程 的教学 内容及方法 上应进行相 应的调整 或改 革。
塾 查
N o. 6
T ME DU A 1 I E C T 0N
d ne u
工 业 设 计 专 业 机械 设 计 基 础 课 程 教 学 改 革探 索
吕凤霞 别锋 锋
摘要: 本文针对工 业设 计专业的特 点, 论述 了机 械设计基础课 程教 学 内容调 整及教 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 , 分析 了实践教 学及课程 设 计在 该 专 业 的 机械 设 计 基 础 讲 授 中 的重 要 地 位 , 出 了 一 些切 实可 行 的 实施 措 施 。 提 关键 词 : 械 设 计 基 础 工 业 设 计 课 程 设 计 实践 实 验 机 中图分类号 : 62 G 4 文献标识码 : C DOI1.99js . 7 — 1 1 0 00 . 2 :03 6 /.s 1 2 8 8 . 1 . 0 in 6 2 65
高职院校《机械设计基础》的教学改革思路与对策
收 稿 日期 :0 71—2 2 0 —01
统教学 方 法 , 课 内容 多 , 实 际 教 学 课 时安 排 不 授 而
从事工艺 、 运行 、 管理工作时 , 能对所使用机械传动 原理 有正确 的 了解 , 获得 对设 备正确 使用 、 维护 和故 障分析的能力; 使学生具有运用标准 、 规范 、 手册和 图册查 阅有 关技 术资 料 及编 写 说 明书 的 能力 。《 机 械设计基础》 是由许 多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综合运
眄 w n B &P n il fM ehn a Dei ;eci f m;h u t; u t me ue ot a b: s nc eo ps ca i l sg t h gro c n a n e r tog s c ne a rs h o r s
《 械设 计 基 础》 机 械类 专业 和 近 机 械 类 专 机 是 业必修 的技 术基础课 , 过本 课程 的学 习 , 通 可为 学生
高职 院校《 机械 设 计 基 础》 的教 学 改革 思 路 与对 策
朱 正才
(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南京 2 l8 ) l l8
摘
要 : 了适应高等职业技术教 育的快速发展 , 为 培养 既懂技术 又能进行 实际操作 的复合 型技 能人才 , 高职 院校应改变传 统
教学方法 , 寻求新 的教学改革之路 。针对《 械设计基 础》 门基础课程 , 机 这 通过 选用应用 型特色教 材 、 更新教 学形式 、 精心组织教学内容、 采用现代化 的教学手段等 , 该基础课程 的教学改革作 了一些有益 的探索。 对
维普资讯
第 7卷 第 1 期
20 0 8年 2月
常
关于《机械设计基础》教学中创新思维的思考
关于《机械设计基础》教学中创新思维的思考[摘要] 《机械设计基础》是机电类高职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它所研究的问题基本上都是工程实际问题,是直接为生产实践服务的,所以,在这门课程的教学中,必须立足于生产过程,紧跟现代机械的发展方向,不断充实和丰富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改变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设计与创新能力,最终达到培养实用性、技能型专业人才的目标。
[关键词] 职业教学教学方法创新在机电类高职高专的若干课程中,《机械设计基础》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它既包含着丰富的基础理论知识,又包含着一定数量的工程技术知识,同时也为应用这些基础理论知识解决工程技术问题提供方法和手段,在整个专业教学计划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中只有密切联系工程实际,不断加强对机构及机器的研究和分析能力,才能更有效地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设计与创新能力,最终达到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培养实用性、技能型专业人才的目标。
一、职业教育与创新思维的培养职业教育,是以培养实用性、技能型专业人才为主,最终培养目标是要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运用新技术、新方法对传统机械进行改造、创新的能力,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十分重要的。
创新是在选择的基础上,达到突破与重新构思,它不是无中生有,而是有其生长点的。
或是在现有机构中经过研究、分析和比较,选择出一个基本雏形;或是以设计者的创新构思为基础进行新的突破与重新构思,都是建立在现存成果之上的。
创新思维与一般思维的不同点主要在于它的独创性、突破性和新颖性。
事实上,创新思维是一种十分复杂的思维活动,它是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直觉、顿悟、灵感)的统一。
创新是通过抽象和概括反映事物的本质与规律的一种思维活动,伴随着这种思维往往会产生出强烈的探索动机,经历存疑、假设、推理、顿悟和验证等几个阶段,最终对事物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而解决以前没有解决的问题或获得以前没有的某种新事物,从而表现出其创新性。
《机械设计基础》教学改革探讨
《机械设计基础》教学改革探讨摘要:机械设计基础涉及的内容多、知识面广。
针对传统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机械设计基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进行了探讨,在注重培养学生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以及实际设计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机械设计基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一、引言《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作为高等工科院校机械类及其它相关工科类专业应用技术性人才培养的技术基础课,其涵盖的内容广,包含有理论力学、材料力学、金属学、工程材料、机械传动、常用机构、通用零件设计等内容,课程的综合性很强。
该课程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理解那些从工程实践中得来的知识经验,同时具备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工程实践中去的能力,因而课程的实践性亦很强[1]。
该课程的学习为学生后续专业课打下基础,在教学中起到承先启后的作用。
本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具有设计一般通用零部件的能力,为将来从事设计科研工作打下基础。
在现行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如下突出问题:(1)教学形式仍以课堂教学为主。
虽然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的主要渠道,但是,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内容的广泛性与教学形式的单一性之间存在矛盾,影响了学生对机械设计相关知识的掌握,限制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2)实践教学手段缺乏,难以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由于缺乏合适的实验操作手段以及学时所限,很难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素质等实践能力,教学效果不甚理想[2]。
(3)缺乏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训练。
现有的机械设计实践教学环节,忽视了培养让学生独立进行课题规划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影响了学生将来的毕业设计选题和进入工作岗位后的实际工作[3]。
针对以上这些问题,围绕课程教学目标,围绕培养学生综合创新设计能力的主线,试图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探讨。
二、教学内容改革作为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机械设计基础培养的是学生进行机械设计的能力。
机械设计基础机械设计中的创新与优化策略
机械设计基础机械设计中的创新与优化策略机械设计基础:机械设计中的创新与优化策略机械设计是工程领域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旨在研究和应用机械原理、力学、材料科学等知识,为解决实际问题设计和制造各类机械设备。
在机械设计过程中,创新和优化策略是提高产品性能和质量的关键因素。
本文将探讨机械设计中的创新思维和优化策略,并举例说明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一、创新思维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创新思维是指通过变革和创造性思维来寻找新的解决方案。
在机械设计中,创新思维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 设计理念创新机械设计过程中,设计师需要根据产品的功能和使用需求,提出创新的设计理念。
例如,在汽车设计中,创新理念可以体现在外观造型、内部空间布局、驾驶系统等方面。
通过独特的设计理念,可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1.2 材料和工艺创新材料和工艺是机械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对产品的性能和质量有着直接影响。
创新的材料可以提供更好的性能和可靠性,创新的工艺可以提高制造效率和降低成本。
例如,使用新型合金材料可以提高飞机发动机的耐高温性能;采用先进的加工工艺可以提高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
1.3 功能和性能创新在机械设计中,功能和性能的创新是提高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设计师可以通过增加新的功能、改善产品的工作性能等方式进行创新。
例如,在手机设计中,引入新的传感器和智能功能可以提升用户体验和产品附加值。
二、优化策略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优化策略是指在设计过程中寻找最佳解决方案的方法和技术。
机械设计中的优化策略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结构优化在机械结构设计中,通过对结构进行优化,可以提高产品的强度、刚度和轻量化程度。
优化的方法包括有限元分析、拓扑优化等。
例如,在飞机机翼设计中,通过拓扑优化可以实现减重和提高结构刚度的双重目标。
2.2 参数优化参数优化是指通过对设计参数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满足设计要求和性能指标。
在机械设计中,参数优化可以通过数学模型和仿真分析方法来实现。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体会与建议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体会与建议1 问题的提出《机械设计基础》作为近机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随着机械设计产品、机械设计技术在各个行业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受到广大院校的重视。
其不仅是本科阶段一门涉及较多专业学科的基础课,更能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
本课程主要学习常用机构和通用零部件的工作原理、运动特点、结构特点、基本设计理论和计算方法,以及机器动力学中的一些问题。
该课程涉及学科非常多,如有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材料、材料加工处理等内容,课程理论性、科学性、实践性都比较强,且授课学时有限,导致该课程在教学与实践环节都遇到了很大的问题。
本校目前《机械设计基础》选用的教材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杨可桢等主编的《机械设计基础》(第五版),内容包括平面机构自由度、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轮系、机械零件设计概论、连接、齿轮传动、蜗杆传动、带传动、轴、滑动轴承和滚动轴承等。
目前,我校近机类专业开设的本课程总学时数为96学时,其中讲授84学时,实验12学时。
由于本课程的内容相对抽象,概念、原理繁杂且实践性强,对于基础知识薄弱、生产实践经验欠缺的学生来说,会产生畏难、厌学的情绪。
长期以来,学生普遍感觉这门课程学起来比较困难,学习兴趣不高,学习的目的也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从而后续的课程设计环节更是举步维艰。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先修知识缺乏、遗忘,在学习本课程之前,他们对力学和材料等课程没有系统学习,缺乏相关基础知识的连贯性,增加了学习本课程的难度;实验器材、教学模型的缺少,导致学生没有机会接触认识真实的凸轮,齿轮、蜗杆传动、带传动、轴、滑动轴承和滚动轴承等结构;课程设计一般安排在学期末,且时间较短,课程设计期间学生还要参加好多考试,不能安心放在课程设计上。
针对以上问题,我在教学与实践环节进行了一些尝试,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2 几点建议2.1 将课程内容与专业实例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每一门课程的第一节课都非常重要,《机械设计基础》也不例外。
浅析《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方法
】2 0 ) 3 0 0
动 . 高教 学质 量 . 养 学 生解 决 实 际 问题 的 能力 。 提 培 关 键 词 : 机械 设 计 基 础 》 新 课 引 入 课 堂教 学 课 后 《
浅 析 《 械 设 计 基 础 》课 程 教 学 方 法 机
单 晓坤
( 林航空工程学校 , 林 吉林 吉 吉 摘 要 : 文 作 者 从 《 械 设 计 基 础 》 堂 教 学 实 践 出 本 机 课 发 . 在 新 课 引入 、 学 方 法 、 后 思 考 题 设 计 等 方 面 与 实践 对 教 课
思 考 题
《 械 设 计 基 础 》 中 等 职 业 学 校 机 械 类 专 业 的一 门重 要 机 是 的 技术 基础 课 , 的 理 论 知 识 与 实 践 结 合 得很 紧 密 , 于教 材 它 对 中 的 内 容 . 师 需 要 进 行 深 入 思 考 和挖 掘 , 理 论 在 实 践 中 的 教 把 应 用 找 出来 , 应 用 中存 在 的 问题 进 行 揭 示 和分 析 。 对 只有 用 理 论 解 决 实 际 问题 , 能 使 学 生 深 刻 理 解 、 活 运 用 理 论 , 生 才 灵 产 学 习 的动 力 和 兴 趣 , 进 一 步 具 有 举 一 反 三 的能 力 。 者 现 结 并 笔 合 近 年 我 校 实 际教 学 情 况 , 对新 课 引 入 、 堂 教 学 、 考 题 设 课 思 计 等方 面进 行 探 讨 。
一
、
重 视 新 课 引入
新 课 引 入 是 课 堂 教 学 的第 一 环 节 . 师对 新 课 引入 得 好 , 教 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 活跃 课 堂 气 氛 , 学 生 积 极 开 动 脑 筋 使 进行思考 . 主动 地 获 取 知 识 。 教师运用实践引入法引入新课需要精心设计 , 据需要 , 根 可 把 实 践 中 的 问题 先 提 出 来 , 开 始 就 开 门见 山 地 揭 示 主 题 , 一 立 即把 学 生 的 思 维 和 兴 趣 引 向 对 问 题 的探 讨 。例 如 ,在讲 解 《 螺纹 的种 类 及 应 用 》 , 者 这 样 引入 : 一般 用 手 拧 紧 螺 栓 , 时 笔 “ 顺 时 针 拧 就 能 拧 紧 螺栓 , 液 化 气 钢 瓶 要 : 针 才 能 拧 紧 , 可 逆时 这 是 为 什 么 ? 里 安 装 水 管 接 水 龙 头 时 , 在 接 口处 裹 上 一 层 白 家 要 色 的 密 封 绳 。 不 漏 水 , 又 是 为 什 么 ? 这 些 问题 的答 案 就 在 才 这 今 天 要学 的章 节 《 纹 的 种类 及 应 用 》 螺 中。 ” 教 师运 用 动手 引入 法 时 要鼓 励 学 生 动 手 动 脑 ,让 学 生 参 与 制 作 简单 的模 型 , 有 利 于 活 跃 课 堂 气 : , 使 学 生 轻 松 愉 这 氧 促 快地 接受 知 识 。例 如 , 入 螺 纹 的 概 念 时 , 师 可 让 学 生 剪 一 导 教 个直 角三 角 形 . 后 以 直 角 三 角 形 的一 条 直 角 边 为 圆周 . 成 然 卷 个 圆柱 形 , 三 角形 的 斜边 所 形 成 的 曲线 就 是 螺 旋 线 , 沿 则 若 螺旋 线 做 成 有 相 同剖 面 的沟 槽 和 凸起 ,这 就 是 螺 纹 了 。再 比 如 , 授 凸 轮机 构 时 , 于 什 么 是 凸轮 、 轮 的形 状 是 怎样 的 、 讲 对 凸 凸轮 的轮 廓 形 状 与 从 动 件 的 运 动 规 律 之 间 的关 系 等 学 生 不 容 易 理 解 的 问 题 , 讲 解 前 , 师 可 先 让 学 生 动手 用 硬 纸 片 制 作 在 教 几 个 简 单 的 凸 轮 , 状 如 圆形 、 小 圆弧 过 渡 形 、 角 形 等 , 形 大 三 再 制 作 一 个 从 动 件 , 黑 板 上 演 示 运 动过 程 , 看 凸 轮 的形 状 与 在 看 从 动 件 的 运 动 之 间 的关 系 ,得 出 从 动 件 的运 动 规 律 是借 助 凸 轮 的 轮廓 曲线 来 实 现 的 。 么 , 实 现 从 动 件 运 动 规 律 的 具有 那 能 曲线 轮廓 的构 件 就 是 凸 轮 。 这 时 教 师 再 出 示 凸 轮 机 构 的模 型 进行 演示 , 生 就 会更 容 易 接受 。 学 上述 各 种 引 人 方 法 可 以 灵 活 运 用 。 百吃 透 教 材 , 只 留心 观 察 生 活 中 的机 械 知 识 ,特 别 是一 些新 型 机 械 的 应 用 .注 重 积 累 , 能 更 好 地 吸 引学 生 的 注意 力 , 发 他 们 的 学 习 积极 性 。 才 激 二 、 活 进 行 课 堂教 学 灵 教 师 采用 好 的 教 学 方 法 , 堂 教 学 对 教 学 双 方 都 是 一 件 课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探讨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探讨摘要:本文针对《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在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简要分析了当前影响学生学习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积极性的因素,并在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及综合能力的目的下,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对实践中的教学内容、方式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机械设计基础课堂教学方法能力培养创新意识《机械设计基础》是一门培养学生具有一定机械设计能力的技术基础课,是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1]。
它具有涉及知识面广、内容抽象、原理和设计计算的公式众多、实践性强的特点,但是由于高职学生学习的基础参差不齐,在教学过程中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和多媒体设施不足的条件下,学生极容易产生厌学心态,学习缺乏热情和自主探究的积极性,这也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新世纪对专业人才的要求更高,在学习过程中,同样要求教师能够综合运用其它课程中的有关知识与技能,结合教学实践环节对学生进行有关的基本训练和扩展训练,从而达到逐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的目的。
因此,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分析、解决工程问题和设计、创造新的机械装备的能力,提高机械设计教学方法的问题,已势在必行。
1.现行课程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机械设计基础》主要涉及的内容是一些常用机械零部件的原理、特点、力学分析、设计计算和基本设计方法,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课程,可现在的学生们缺乏工程实践的机会和实际动手能力,因此不但需要掌握这些理论还要初步掌握机械零部件和简单的机械系统设计的能力。
从近年来我院《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进程来看,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学生学习的热情不高涨《机械设计基础》的理论性内容方面,涉及许多公式、符号和大量的计算,这就对学生的物理、数学等学科水平要求很高,然而对很多尤其是对初中起点的学生来说却是一大难点,在学习过程中跟不上教学进程往往容易丧失学习兴趣。
1.2实践的缺乏教学过程中相对实际能力的锻炼更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过分强调理论设计方法而淡化经验性设计内容,导致学生掌握了详细的书面知识,却很难在实践中运用得当,这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很不利从而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于《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关于《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作者:范丽颖来源:《活力》2009年第18期《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知识面宽,实践性强。
为了更好地突出技工类院校的教学特点,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在《机械设计基础》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实践等方面都进行改革和积极的探索。
一、创新教改思路,优化教学内容在技工类课程学时压缩的情况下,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注重学生职业技能培养,要针对生产一线的需求来优化教学内容,达到“够用、实用”的目标。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要在讲授基础知识、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加大实例分析,注重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同时,把机械设计的新概念、新理论、新方法引入教学之中,以拓宽知识面,增加信息量。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了优化整合。
删除常用零件有关设计计算的内容,如螺栓强度计算、齿轮强度计算等,有些公式的推导和一些结论也不做详细的理论分析,公式会用、结论记住就行。
例如,在平面连杆机构这一部分内容中,重点讲授平面连杆机构的概念、类型、特点及类型的判断,同时,列举实例,如以电风扇、推土机、挖掘机等为例,分析这些类型机构的运用,但对用图解法、解析法设计机构不做重点讲授;在轴承内容中,把轴承装置设计内容作为重点,要求学生重点掌握轴承的安装、配合、紧固、调节、润滑和密封等实践性很强的技术问题,结合用车床主轴支承为实例进行分析,使学生掌握了轴承的组合结构、轴承的调整及轴承的精度对机床主轴传动的影响。
教学内容要有增有减,有详有略。
二、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围绕技工类教育的目标,针对学生的特点,《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必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这是目前《机械设计基础》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
必须改革过去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方式,实现教与学的有机互动,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带着问题学,教师带着问题教。
探索“精讲多练、加强自学、分析讨论”相结合的启发式教学模式。
精讲主要是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精讲,要求语言表达准确、通俗易懂,力求使知识容易理解、掌握和记忆。
机械设计专业基础阶段教学方法的优化策略
机械设计专业基础阶段教学方法的优化策略机械设计专业是工科类专业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其基础阶段教学方法的优化对于培养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机械设计人才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机械设计专业基础阶段教学方法的优化策略,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一、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机械设计专业基础阶段的教学中,理论知识的传授与实际操作的结合是非常重要的。
传统的理论教学方法往往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而缺少实际操作的体验。
因此,教学方法的优化应该注重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首先,可以引入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通过实际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机械设计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案例分析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可以通过实验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亲自参与到机械设计的实际操作中。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亲自感受机械设计的实际应用,并在实践中巩固和拓展所学的理论知识。
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环境机械设计专业需要具备良好的创新能力,因此,在基础阶段的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教学环境的营造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
首先,教师应该充分关注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潜力,并给予积极的引导和激励。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和机会展现自己的创新能力。
其次,学校可以提供良好的实验设备和实验平台,为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创新实验提供支持。
学生可以利用实验设备和平台进行各种创新实验和实践操作,从而培养创新能力。
三、评估方式的优化评估方式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起到重要的反馈作用。
在机械设计专业基础阶段的教学中,评估方式的优化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提高教学质量。
首先,可以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成绩、考试成绩、实际操作能力评估等多个维度进行评估。
通过多元化的评估方式,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综合能力,避免只重视单一指标的问题。
工业设计专业《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工业设计专业《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文章编码:1672-7053(2020)01-0028-02《机械设计基础》是工业设计专业重要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和初步的机械设计能力。
工业设计不仅包含产品色彩、造型及人机学等要素,还涉及材料选用、结构设计及加工工艺等技术性要素[2、3],工业设计师只有掌握了机械设计等工程知识、深入了解产品工作的结构原理及相关成型工艺,才能与产品工程师有效地沟通,共同提升产品的设计。
因此,本课程对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的产品设计及创新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1 工业设计专业《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现状1.1 教材案例与专业贴合度小目前,工业设计专业大多沿用非机类的《机械设计基础》教材,教材内容以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很少接触到的牛头刨床、内燃机和鄂式破碎机等工程机械为案例,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很难将书本案例内容与本专业联系起来。
传统教学内容往往以工程机械设备中的零件、机构和传动等局部机构原理为例,缺少从贴近工业设计专业的整体产品设计案例来进行全面分析,使得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对产品设计中的工程问题很难形成系统地认识,无法将所学机械知识有效应用到今后的产品设计中。
1.2 缺乏学以致用的引导《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概念公式多和图表多、理论性、实践性及综合性强,且教材编排大多是按传统工科模式的机械类教材内容进行一定删减而成,学生对枯燥冗长的设计计算和经典理论觉得琐碎难懂,对机械基础知识在后续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缺乏整体认识和系统训练,更不能认清本课程在后续产品设计中的重要性。
因此,学生在学习本课程时觉得乏味无用而缺乏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1.3 以“教”为主的教学方式工业设计专业中人文类课程教学大多是以专题设计或设计大作业的形式开展,课堂以学生为主体,完全开放的管理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设计,教师起指导和咨询作用;师生互动交流频繁又随性,课堂气氛轻松活跃。
传统《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工科课堂教学采取以教师理论讲授为主,上课气氛较沉闷,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难以适应以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谈工业设计专业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工业设计论文-工业论文
(一)课程的定位从系统思维和顶层设计的角度来看,工业设计 专业的教学活动,其目的就是将学生培养成具有优秀的职业道德、全 面的人文素质、复合型知识结构、创造性设计思维的设计人才。按照 此人才培养方案,学生除了要掌握产品设计的方法和了解在设计过程
中必备的相关知识外,还应具有持续学习、 思考以及设计创新的能 力。在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的人才培养计划中,机械设计基础是工业设 计专业人才培养计划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图 1 所示)。机 械设计基础课程开设的主要目的是综合运用先修课程的有关知识和 技能,通过学习机构和通用机械零件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设计方法,结 合各种教学实践环节进行机械工程应用型知识的基本训练,解决产品 设计中的一些简单的力学问题和结构问题,为后续产品快题设计、绿 色产品设计、公共设施设计等课程学习以及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打下 基础,并为学生今后与机械设计工程师进行有效沟通提供可能。在工 业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中,该课程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从课程 要求和内容深广度上看,学生不可能对每个知识点进行深入的学习和 掌握,因此我们将该专业的机械设计基础定位为一种通识教育,注重 引导学生加深对机械学科相关基础知识的了解和认识,注重知识的应 用以及与实际设计的联系,以便能将机械专业的相关知识融会贯通到 工业设计的各个方面,为学生的创新设计打下专业基础。
[5]安军,范劲松,周应龙,等.材料力学课程资源建设及多种 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和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9(23):6-9.
图 2 所示)完成系统及外观设计后需要进行尺寸、结构和材料等的详 细设计,而关于尺寸和结构的知识就是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可以按照 本课程的教学流程(如图 3 所示)来解决尺寸和结构问题,即随着教 学的推进一步步解决问题,将设计实例贯穿到整个教学中。这样便于 将所学的孤立知识点串在一起,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加深 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以及提高其应用水平。
谈《机械设计基础》的教学方法
谈《机械设计基础》的教学方法【摘要】《机械设计基础》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教师应根据这门课的特点和要求,钻研教材内容,合理安排教学,把实践与理论有机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改善教学效果。
【关键词】机械设计基础教学实践环节《机械设计基础》主要内容包括机械传动知识、常用机构、轴系零件等。
作为基础理论课程,其概念较繁杂,同时也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所以教学过程中必须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注重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教学手段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该课程应使学生掌握应有的实践技能,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笔者努力钻研教学方法,提出如下观点。
1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由于该课程涉及知识点多、难度大,并具有一定的实践性,致使学生对各章节之间的教学联系缺乏清晰的认识,学习效果差。
而教学中,有些教师只满足于给学生讲道理,以为道理讲清了,任务就完成了。
这样的教学过程完成后,学生仅仅简单地记住了一些名词术语或要点,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仍然没有质的提高。
显然,传统的教学方法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相分离的现象,不能很好地解决该课程的重点、难点。
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满足社会不断发展的要求,对教学方法的改进迫在眉睫。
2 教学方法改进措施2.1现代化教学本课程实践性、综合性较强,各部分教学均应注意同生产实际相结合,利用教具、挂图、幻灯片等直观教学手段教学,做到课上精讲精练,除此以外,还应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利用计算机的图形、动画等功能,向学生展现具体、形象、直观、声画并茂的视听材料,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将难于理解的内容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益,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通过多媒体课件教学,有针对性地讲解概念及其区别,使教学过程更形象生动,可以使学生感到直观易于接受。
2.2实验教学要有效利用实验教学,由任课老师在课堂上做演示实验,以配合课堂教学。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方法策略
摘要:机械设计在现代社会的各个行业的广泛应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日常生活、农业生产以及工业生产的需要,本文将就《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方法进行相关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一、引言机械设计是集工业创新与现代科技于一体的现代化技术。
“机械原理”课程是我国高等院校机械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主干技术基础课程,在培养学生的机械设计综合能力方面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特点机械基础是一门原理性很强的课程,具有概念多、内容抽象等特点,这就造成学生对于机械基础的学习具有一定的抵触心理,这种问题就直接导致了机械基础课程教学的质量不高,学生接受程度低等问题,在讲各种机构的教学时,如凸轮机构、铰链四杆机构等,只靠表述或者图片很难表达清楚,这就需要动态的演示教学方法的应用,具体的教师可以根据学校的硬件设备采取多媒体教学、CAI课件等,将机构的运动规律以及特点表现出来,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接受能力,避免教学过程的枯燥和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加强师生间的交流和反馈,增强教学的艺术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一)教材选择由于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的更新速度非常之快,这就在教材的选择上必须要及时更新教材内容,将先进的理论和方法引入到教学内容中来,将理论教学中的综合性作业和实践性教学中的课程设计和实践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改善学生的培养模式,深化和拓展理论教学方式,根据本校特点和专业特色进行专题讲座,树立一种现代化的教学观念,另外充分利用网络,建立自主学习的网络教学模式,通过新课程体系的构建来实现教学内容的拓展环节的外延,消除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对学生的培养进行循序渐进的加强,突出整体观、系统观、创新观和发展观。
(二)课程设置通过对机械设计的深层理解和教学方法的不断研究,创新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通过教师研讨会等方式对课程的展开进行一个优化,如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立足于网络化的同时推动课程设计+创新实践等教学方式,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和反馈,开启新的教学模式:讨论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案例法教学等教学方法都有其优势和可取之处,提高对网络资源的利用率,从而通过不同的网络平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工业设计专业《机械设计基础》教学中的求同存异策略[摘要] 我国具有世界上最大的工业设计教育体系,但因其学科的边缘化特征使得其专业定位具有模糊性,学生“亦艺亦工”,教学上不免也“左右为难”,其中《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就一直处于这种尴尬的境地。
曾有工业设计师说机械工程师让他们“爱恨交加”,其实,在校的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对《机械设计基础》这门课也是“爱恨交加”,其爱其恨都源于“工科”和“艺术”这对矛盾。
本文提出一种求同存异的教学策略,即在《机械设计基础》教学中坚持“工科教育”之同,包容“艺术倾向”之异,解决教与学的矛盾,使《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在工业设计人才培养的全局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工科艺术求同存异策略一、工业设计专业学生与一般工科类学生的差异性工业设计专业是我国的独一无二的一个定位于工科却偏重于艺术教育的工科专业,其中又分艺术背景和工科背景两类。
本文有必要分析一下工科背景类工业设计专业学生与一般工科类学生在心智模式上的差异。
工科背景类的工业设计专业一般设置在机械工程院系中,从理科考生中招生(近两年招生改革也招收少量文科生),专业教学以工业产品设计为主体。
按理,这一类的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应与艺术类学生有较大差别,对工科类基础课程应较能适应,但事实并非如此。
由于工业设计学科的边缘化特性和专业定位的模糊性,学校教育对工科背景类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的养成教育是偏重艺术类的。
这可以从学生的就业状况看出。
据有关方面统计,工科背景类工业设计专业学生毕业后真正进入生产企业从事工业设计工作的学生所占比例很低,大部分毕业生从事着展会设计、室内设计、广告设计和多媒体制作等艺术设计工作。
艺术科目的教育教学与工科科目的教育教学在理念、方法、过程上差异很大。
艺术教育在实施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的鉴赏力和创新力,一贯强调学生的个性培养、提倡学生个性的张扬。
工业设计专业教师的教学观念也是以个体为本体的,采用的教学方式是松散的、开放的,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形象思维与情感体验的发展。
这种教育模式对工科背景类的工业设计专业学生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使学生的个性化得到充分发展,有利于在工业设计实践活动中有所创新和突破,另一方面,容易导致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一切以个人的感觉、喜好为判断标准,不利于人文精神和工科素质的养成。
在思维发展方面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此长彼消也不利于对工科类课程的学习。
曾有一所高校对工业设计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选择“最感兴趣和投入精力最多的课程是工科类课程”的学生仅占5%,而选择工科类课程是“最难学的课程”的学生占80%,这反映出工科学生对工科类课程不予重视和难以适应的尴尬与矛盾。
笔者在多年任教工业设计专业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中也同样对学生上课随意迟到、早退、旷课的现象头疼不已,常常抱怨工业设计专业学生不如同一学院的机械专业学生。
但有一个特别的现象是,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对上课以外的课程设计很积极,做设计时大家在一个大教室里互相讨论,既遵守作息时间又很专心,似乎又胜于机械专业的学生。
另外一个是在机构结构分析章节的自由度计算习题中发现的特别现象,就是如果老师忘了嘱咐必须画机构简图,那么,机械专业学生往往会懒得将机构简图画到作业本上;而工业设计专业学生会对每一题自觉画上机构简图,甚至还画上复杂的轴测图。
种种迹象表明,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具有与一般工科类学生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
而以往我们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中往往不分析、不尊重他们的差异,简单地把用于机械专业学生的一套照搬过来强加给他们,并当教学效果不佳时单方面指责学生学风“散”、“乱”、“差”,实在是有失偏颇的。
二、工业设计专业《机械设计基础》教学中的矛盾探析工业设计专业《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中的矛盾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性质属于技术基础课,而一般设置在机械工程院系的工业设计专业为强化学生的机械工程基础知识,选用的《机械设计基础》教材往往是那种经典的多学时教材,结构严密、体系完整,但与工业设计之间缺乏直接关联;二是《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是将物理学、力学、数学等应用于机构和零部件的分析与设计的课程,具有很强的理学和工学的综合性,各个章节都有大量的逻辑推断,主要运用抽象思维方式进行学习;三是课程需要注入密集的理论知识,所以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
以上三个方面恰恰是工业设计专业学生较难适应的,我们可以寻找到问题的脉络。
第一,工业设计专业教育是高度结合视觉艺术的教育,而视觉艺术与单纯的美术不同,必须很注重“实用”、“功效”的功利性价值,以使产品尽量符合大众的审美情趣,广开销路。
另外当今艺术教育也呈现越来越浓的功利化色彩,这是一种社会现象。
两种因素潜移默化的作用,会使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形成一种实用化的价值判断标准,对眼前看不出有多大作用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难以激发起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第二,工科背景的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大多数虽有较好的高中数理基础,但在随后的一系列教学活动中,学生受到的形象思维训练的比重远高于抽象思维,故学生习惯于进行形象思维。
而形象思维是以事物的形象表象为载体进行的思维,自始至终有形象的伴随,人的直觉、灵感、想像等起主要作用,且在工业产品艺术创作中的形象思维还有情感直接参与,这与《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大量需要的抽象思维方式有很大的不同,故那些充斥逻辑规律的概念、定义、分类、归纳、分析、推导等使工业设计专业学生一方面倍感枯燥,一方面较难理解。
第三,在工业设计专业的其它课程中,不少课程的课堂教学类似于大作业和实验的形式,需要学生自己探究、动手,所以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的角色是指导者和咨询师,师生交流互动和生生交流互动十分频繁,课堂气氛活跃,教师对学生的管理是民主的、开放的。
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课堂教学形式主要是教师满堂讲授,所以过分强调学生听课纪律,上课气氛呆板,学生自由发言和动手机会少,这也让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不适应。
以上三方面矛盾导致的结果是学生对《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缺乏兴趣、望而生畏,因此上课随意迟到、早退、旷课现象也就屡屡发生。
三、求同存异的教学策略求同存异是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学来解决问题的方法,适合于处理《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绝对工科”性和学习对象的“不完全工科”性之间的矛盾。
既然工业设计专业定位于工科专业,“求同”就是要在工业设计《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中坚持工科教育的共性,“存异”就是要体谅、包容工业设计学生有异于一般工科学生的个性。
而在求同存异这个矛盾的统一体中,求同应占主导地位。
工科教育的共性是要让学生学到一种理性思维的模式,培养一种审美的情操,历练一种工程思辨的才智,养成一种严谨求实的作风。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要义不容辞担负这种教育责任。
教师要通过《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将工程意识植入工业设计学生的心中,将工业设计所需要的感性与理性、形象与逻辑、构想与技术相契合所需要的机械工程知识技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成为一个设计师的过程中终身受用。
笔者以为《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要“求大同”,坚持工科教育的共性,具体应在以下几方面进行把握:1.《机械设计基础》成熟的教材体系不宜随意地、盲目地打破,教学内容不宜过于按实用化观点取舍。
现在有的高校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由工业设计专业老师来担任,教材自成一家,认为这有利于学以致用,笔者对此有不同看法。
因为工业设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本身的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还是与机械工程有一定的距离,很难做到将《机械设计基础》知识精准、适度地传授给学生,因此不利于学生打好扎实的机械设计基础,并可能影响日后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创造能力。
2.要遵循《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本身的规律进行教学,不宜过于强调直观教学,绕开公式、原理走。
对于艺术背景类的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中多一些感性和趣味性的东西情有可原,但对于工科背景类的工业设计专业学生有必要要突出《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本身规律性的东西,即必须进行演算、抽象、归纳、推理,以促进学生理性思考、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并要严格以“期末考试”与“平时”相结合的方法监控学生的学习效果,不能采用类似工业设计其它课程写调查报告或读书报告的形式来取代考核。
3.要拓宽学生“机械基础”的视野。
视野大、知识面就广,这对工科学生,尤其对工业设计这样综合性专业的学生尤其重要。
与工业设计有关的机械基础,实际需要触及的面非常之广,但不可能都出现在《机械设计基础》一本教材中,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透过《机械设计基础》这门课的“一点”,看到机械学科领域更广阔的“一片”,这对日后开阔他们的设计思路大有裨益。
因此,在工业设计《机械设计基础》教学中要求学生课外阅读、撰写研究性学习报告也是必不可少的。
以上所述的坚持共性究竟是否能够达成还需教师对工业设计专业学生抱有“存异”的心态。
只有承认和正视工业设计专业学生与一般工科学生的差异,理解和包容他们“艺术类”倾向中不太适合《机械设计基础》学习一面的存在,进行积极的引导和更加人性化的教学,才能求得工科教育的“大同”,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把《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绪论课当作最重要的一课来上,用尽可能多的生动、直观的实例去贴近工业设计学生的思维方式,诠释机械工程与工业设计之间的唇齿关系,满足他们对课程实用性探求的愿望。
此时教师须对“绪论课”做足“功课”,其中必不可少的是要与工业设计专业教师沟通,了解专业课对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有哪些诉求,弄清工业设计究竟设计什么?怎么设计?从而向学生讲清《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学习什么、怎么学习。
2.关心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在面对《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时的心理需求,不要简单地以大学生应该懂得自主学习为由,对学生出现的学习障碍不闻不问。
例如要帮助学生识别学习中的重点与非重点、采取措施帮助学生维持学习兴的趣和保持课堂的注意力、帮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学习新内容、提供数量合适的练习并给以有效的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学到的知识等。
3.改变机械教师常见的刻板和苛求的毛病,不要对工业设计专业学生身上带有的一些艺术类学生的诟病抓住不放,喋喋不休地说教甚至训斥,而应以真情感化学生。
一位叫伯利纳(D.C.Berliner)的教育家曾经说过:“无效的教学行为是教师突然改变教学程序,如从教学转向课堂纪律管理;教师当众训斥学生”。
笔者在任教工业设计专业的《机械设计基础》课上不下一次地实施过这样的教学行为,确实收效甚微。
4.穿插一些学生偏好的艺术教学中的教法来实施教学过程。
例如,可以把一些重要的与结构设计有关的作业处理成作品,例如,轴承组合设计作品、键销连接设计作品、箱壳结构设计作品、传动件设计作品等等,允许学生展开想象,自由发挥,最后通过展示和点评把学生引导到机械设计的原则轨道上来,以此形成生动、开放的教学氛围和积极的师生互动关系,激励学生主动思考、合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