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胆结石药方
国家级名中医治胆囊炎,胆结石的秘验方

国家级名中医治胆囊炎,胆结石的秘验方1、金钱利胆汤(张羹梅)【组成】金钱草60g,平地木30g,板蓝根3g,枳壳売9g,柴胡3g,赤、白芍各9g,生大黄3g(后下),生甘草3g,硝矾丸4.5g(分吞)。
【功效】疏肝清热,利胆排石。
【主治】胆囊炎、胆石症,属肝胆湿热者。
症见以胁痛,寒热,厌油口苦,便千尿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
【方解」方中金钱草功擅清热利湿,利胆、溶石、排石为君;硝矾丸(由绿矾、玄明粉各等份,面糊为丸,黄豆大)、生大黄利胆排石、溶石为臣;板蓝根、柴胡、枳壳疏肝清热解毒;赤、白芍、平地木养血、凉血、活血为佐;生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为使。
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利胆、排石之效。
【点评】胆囊由于解剖和生理上的特性,胆囊结石不易排出,目前尚无特效中西药物。
临床上将炎症消除(暂时),即算收效。
张氏处方,不在排石,重在溶石(金钱草,硝矾丸均有很好的溶石作用),冀大石化小,小石化了(更小),最后“了”——随胆汁人肠排外,以收全功。
思路之新,用药之巧,足可师法。
2、金钱开郁散(魏长春)【组成】金钱草30g,柴胡10g,积实9g,白芍9g,多甘草8g,郁金9g,乌贼骨9g,浙川贝母9g。
【功效】疏肝利胆,解郁镇痛,清热化石。
【主治」胆石症,慢性胆囊炎,属湿热气郁者。
症见上腹部间歇作痛,右胁疼痛尤剧,或呕吐苦水,或气,泛酸,恶心,舌苔薄白,脉弦。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
【方解】本方系张仲景四逆散加味而成。
方中柴胡疏肝达郁;枳实理气泄浊;白芍缓急止痛;甘草益胃缓中;加郁金解郁止痛;川贝母化痰散结;乌贼骨制酸止痛;金钱草清化湿热、解毒消肿。
综合全方,具有疏肝利胆,解郁镇痛,清热化石之功。
【加减】若兼脘痛,加蒲公英、甘松、天仙藤;若阴虚血热,烦躁,头昏头痛,舌质红蜂者,则去柴胡,加焦栀子、决明子、旱莲草;若舌边有瘀斑,或妇女有痛经,经血色紫量少,加川芎、当归、丹参或失笑散(五灵脂、蒲黄)。
胆结石中药方剂处方

胆结石中药方剂处方胆结石的治疗有中西两种方法,中医方法普遍是依靠中药处方,让患者的结石变小或者排出体外。
下面小编准备了胆结石中药方剂处方,希望对您有帮助!胆结石中药方剂处方中医处方(一)【辨证】肝胆湿热郁结。
【治法】利胆排石,益脾止痛。
【方名】胆道排石汤。
【组成】柴胡9克,太子参15克,白芍15克,金钱草30克,郁金草12克,蒲黄6克,五灵脂6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邓铁涛方。
中医处方(二)【辨证】湿热内蕴,积久成石。
【治法】疏肝理气,利胆排石。
【方名】利胆排石汤。
【组成】制大黄9克,枳实9克,虎杖15克,郁金15克,金钱草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姜春华方。
中医处方(三)【辨证】肝郁气滞。
【治法】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方名】舒肝利胆汤。
【组成】柴胡10克,枳实10克,青皮10克,陈皮10克,虎杖根30克,银花30克,生大黄12克,金钱草30克,茵陈30克,郁金12克,川楝子12克,元胡10克,白芍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谢新建方中医处方(四)【辨证】肝气郁结,木郁化火。
【治法】疏肝理气,清热化滞,利胆排石。
【方名】清胆化石汤。
【组成】柴胡6克,鹅不食草15克,延胡6克,金钱草15克,金铃子10克,黄芩9克,郁金6克,通草3克,蒲公英12克,北茵陈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翁恭方。
中医处方(五)【辨证】肝胆湿热蕴结。
【治法】疏肝利胆,清热除湿,理气和营,止痛散结。
【方名】疏肝利胆汤。
【组成】柴胡10克,黄芩8克,海金砂15克,金钱草15克,鸡内金10克,川郁金8克,炒金铃子10克,白芍10克,炒枳实10克,赤茯苓1克,车前子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李培生方。
缓解胆结石疼痛的方法方法一材料:取梅干五十粒(饼店,蜜饯行皆有售);剥去外皮,取用里面的种子,下锅放下三碗水,煎至一碗左右,掺些白糖.时间:下午三点喝下.注意:晚上十点须吃下樱桃五粒,作为补血物品,若没有樱桃的地方,就换用葡萄干,红枣补血,连续服用五天,停十天后再服用五天,其药效奇妙.梅子是酸性可以溶解化石,也有破血作用,故晚间须食下补血物品,才可相互理病,以达到治疗效果,而无任何副作用.还有一个民间秘方,很简单,没任何副作用,也有过成功案例,可以一试验证功效:材料:核桃仁120克,纯香油30-60克.用法:煎炒后,拌冰糖90克,一日分三次服用。
胆结石的治疗偏方

【胆结石的治疗偏方】偏方一金银花、蒲公英、金钱草各25克,柴胡、青皮、克陈皮、石斛各20克,白芍15克,连翘15克,黄芩10克,三棱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有舒肝解毒化石之效,适用于肝胆气郁、湿热蕴结型的胆结石患者。
偏方二金钱草30克,茵陈12~24克,大黄5~20克,黄连、黄柏、黄芩、木香各6~12克、法夏、西党、郁金各12克,猫爪草9~24克,甘草6克,用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有清热、疏肝、理气、通里之效。
适用于肝郁气滞、湿热蕴结型胆结石。
偏方三绿茶适量,晒干研沫,沸开水冲,趁热连茶沫一起饮下,每天晨起空腹和睡前各饮一次,其他时间随时可服,初服时每次2茶匙,每天服5次,约2天后,改为每次1茶匙,每日4次。
偏方四吊南瓜蔓100克,洗净切碎,放入热水瓶中,用开水浸泡,当茶饮用。
每天泡一热水瓶,平时和吃饭时均可饮用,一天喝一瓶,每天换药重泡,连喝3~4天。
偏方五核桃仁120克,纯香油30~60克。
煎炒后,拌冰糖90克,一日分3次服用。
中医对胆囊结石的治疗有独特的方法,很适合“舍不得”胆子或年老体弱、不耐受手术治疗的病人。
《黄帝内经》最早记载“胆胀”一词,《灵枢·胀论》曰:“胆胀者,胁下痛块,口中苦,善太息。
”意思就是胆区疼痛,有包块,嘴苦,爱叹气。
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曰:“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
”1.金钱草50克,柴胡15克,大黄10克,芒硝10克(冲),元胡10克。
共煎成汤剂,每日早晚各服1次。
适用于胆囊结石和肝内胆管、胆总管结石病人。
2.金银花25克、蒲公英25克、金钱草25克、柴胡20克、青皮20克、陈皮20克、石斛20克、白芍15克、连翘15克、黄芩10克、三棱10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适用于肝胆气郁、湿热蕴结、有舒肝解毒化石之效。
3.消石散:郁金粉0.6克,白矾末0.45克,火硝粉1克,滑石粉1.8克,甘草梢0.3克。
以上为一日量,分两次吞服。
治疗胆结石的中药方

治疗胆结石的中药方结石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胆结石就是常见的一种,是世界范围内高发的一种疾病,威胁着患者的身心健康,碎石手术疗法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手段,中医对于胆结石也有着很好的疗效,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治疗胆结石的中药方,希望能帮到你。
治疗胆结石的中药方金钱开郁汤取金钱草30克,柴胡、白芍、枳壳、海螵蛸、浙贝母各10克,郁金6克,甘草3克。
将上述药物用水煎煮后去渣取汁,每日一剂,分3次在饭后服用,连续用药一个月为一疗程。
此方具有疏肝利胆、化石排石、和胃抑酸的功效,适合有泛酸、嗳气症状的色素性胆结石、胆固醇胆结石和混合性胆结石患者使用。
三金排石汤取大黄、柴胡、黄芩各9克,枳壳、乌梅、鸡内金各10克,茵陈20克,金钱草50克,郁金15克。
将上述药物用水煎煮后去渣取汁,每日一剂,分3次在饭后服用,连续用药10天为一疗程(用药一个疗程后应停药5天),一般用药3个疗程即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郁金、柴胡、枳壳具有疏肝、理气、止痛的功效;金钱草、茵陈具有清肝利胆的功效;大黄具有清热、攻下、排石的功效;黄芩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乌梅具有生津止渴的功效;鸡内金具有消食积、健脾胃的功效。
诸药共奏清肝利胆、排石解毒、生津止渴之功,适合有口渴喜饮、咽干舌燥、大便干结、小便短赤等症状的胆结石患者使用。
利胆排石汤取柴胡、黄芩、五灵脂、三棱、大黄、黄连、赤芍、白芍、元明粉(冲服)各10克,木香、枳实各15克,金钱草50克,海金沙20克。
将上述药物用水煎煮后去渣取汁,每日服一剂,分3次在饭后服用。
连续用药15天为一疗程(用药一个疗程后应停药3~5天),一般用药两个疗程即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胆结石的饮食禁忌1、严禁暴饮暴食在了解不能吃的食物之前,专家提醒患者,在日常的饮食中一定要注意避免暴饮暴食,这样会让你的病情更加的严重。
同时日常的饮食还要注意,最好是以清淡为主,而且烹饪的方式最好是以炖、烩、蒸、煮的方式为主,这样才能保证绝对的健康。
同时还要注意,平时应该尽量的多喝水,这样也可以帮助我们有效的控制病情。
胆囊结石中药方

胆囊结石中药方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胆囊结石中药方》的内容,具体内容:中医对胆囊结石的治疗有独特的方法,很适合"舍不得"胆子或年老体弱、不耐受手术治疗的病人。
下面由我给大家整理了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1.金钱...中医对胆囊结石的治疗有独特的方法,很适合"舍不得"胆子或年老体弱、不耐受手术治疗的病人。
下面由我给大家整理了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1.金钱草50克,柴胡15克,大黄10克,芒硝10克(冲),元胡10克。
共煎成汤剂,每日早晚各服1次。
适用于胆囊结石和肝内胆管、胆总管结石病人。
2.金银花25克、蒲公英25克、金钱草25克、柴胡20克、青皮20克、陈皮20克、石斛20克、白芍15克、连翘15克、黄芩10克、三棱10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适用于肝胆气郁、湿热蕴结、有舒肝解毒化石之效。
3.消石散:郁金粉0.6克,白矾末0.45克,火硝粉1克,滑石粉1.8克,甘草梢0.3克。
以上为一日量,分两次吞服。
适用于气郁型病人。
4.利胆丸:茵陈12克,龙胆草、郁金、木香、枳壳各9克,共研细末,加猪胆液和羊胆液500克(先将胆液熬浓到半斤),拌入药面中,加适量蜂蜜成丸,每丸重9克,早晚各服1丸。
5.虎杖根30克,金钱草、茵陈、川牛膝、海金沙各30克,川军15克,鸡内金15克,柴胡、郁金各9克。
上药煎成浸膏,加白糖精、砂糖适量拌匀焙干,制成颗粒状冲剂。
每次20克,日3次,饭后开水冲服,2周为1疗程。
胆囊结石的食疗药膳1、玉米须炖蚌肉:玉米须50克,蚌肉200克。
将玉米须和蚌肉同放砂锅内,加水适量,文火煮至烂熟。
隔日服1次。
2、鸡蛋黄瓜藤饮:黄瓜藤100克,新鲜鸡蛋1个。
将黄瓜藤洗净后,用水煎至100毫升,再取汁冲服鸡蛋。
每日1次,清热利胆,但对虚寒者不适用。
胆囊结石饮食宜忌1、忌胆固醇较高的食物,如动物心、肝、脑、肠以及蛋黄、松花蛋、鱼子及巧克力等。
柴胡四金方治疗胆结石经验

柴胡四金方治疗胆结石经验组成:柴胡、清半夏、黄芩、黄连、当归、白芍、枳实、木香、党参、茯苓、海金沙、金钱草、鸡内金、郁金、炙甘草、生姜、大枣。
【按】胆结石归属于中医学“胁痛”“胆胀”“积聚”“黄疸”等范畴。
胆结石的形成多由于情志不畅、饮食不节、外邪侵袭等原因,使肝脏功能失调,肝失疏泄之功能,胆汁由清变浊,胆汁壅滞不畅,化热生湿,凝结不散,聚而成石。
本病病位在胆,与肝脾有密切联系,证属虚实夹杂。
肝络失和,肝气郁结,胆腑不通,导致右上腹疼痛;少阳经走行于身体两侧,所以肩背疼痛不适;肝气不畅,气机阻滞,脾胃运化功能失常,肝气犯胃,出现嗳气、恶心、呕吐、口苦口干、食欲不振、大便不畅等症状。
所以胆结石的病机为肝郁气滞,肝胆不和。
以“疏肝利胆”为大法组成柴胡四金方,临床取得较好疗效。
柴胡四金方是以柴胡疏肝散和半夏泻心汤为基础化裁而成,柴胡疏肝散疏肝理气,半夏泻心汤调和肠胃,两方合用,肝脾同调,既可疏肝理气,又可改善脾胃功能,调畅气机,使疾病向愈。
方以辛、苦、微寒的柴胡为君药,疏肝利胆、解肝经之郁热。
臣药为苦、寒之黄芩、黄连,清热解毒、化湿浊;清半夏降逆止呕,燥湿化痰,可用于止呕,解胃脘痞闷;当归、党参补益气血,与茯苓、炙甘草合用以补益中焦;白芍凉血活血,柔肝止痛;木香、枳实行气止痛,《本草纲目》曰:“木香乃三焦气分之药,能升降诸气”,《药品化义》曰:“枳实专泄胃实,开导散结,故主中脘以治血分……为血分中之气药,惟此称最”;郁金行气利胆解郁,活血止痛。
佐药为海金沙、金钱草清热利湿排石,鸡内金宽中健脾、消食磨胃、化坚消石,与金钱草、海金沙配伍,具有消石排石、运脾利水的作用。
炙甘草、生姜、大枣合以健脾胃,滋胃阴,调和诸药为使。
诸药合用,共奏疏肝利胆、活血化瘀、通淋排石之功用。
【来源】赵宇玲,苏春芝,刘思雨,于桂芳,于梦.“柴胡四金方”治疗胆结石52例临床研究[J].江苏中医药,2020,52(07):26-28.【郑重声明】本头条分享的相关中医方药仅用于学术分享、交流经验,网友朋友们绝对不可擅自使用,以免带来不良后果,如需服用中药均需在医生辨证指导下使用。
胆结石的中医中药治疗心得分享

胆结石的中医中药治疗心得分享胆结石是一种常见的胆道疾病,病因复杂,症状多样。
除了通过手术和药物治疗外,中医中药也被广泛运用于胆结石的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疗效。
我本人也是胆结石的患者,通过中医中药治疗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这里,我想分享一些我治疗胆结石的经验和心得,供大家参考。
一、辨证施治中医治疗胆结石强调辨证施治,即根据患者的症状、体质、病程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和辨证。
在我的治疗中,中医医生首先通过详细询问病史、观察舌苔和脉象等方式,对我的病情进行了细致的辨证分析。
根据我的情况,中医医生判断我属于湿热胆结石,因此在中药配方上采用了清热解毒、化湿利胆的方剂。
二、中药治疗1. 苦参煎剂:苦参具有清热解毒、消肿黄连素作用,该煎剂可有效中和湿热胆结石对胆囊的刺激,减轻疼痛和不适感。
2. 木通汤:木通有清热利湿、通淋功能。
中医认为湿热是胆结石的主要病理因素之一,该方剂可有效改善湿热胆结石患者的症状。
3. 黄连素:黄连是一种常用中草药,具有抗炎、抗菌的作用。
在治疗胆结石时,黄连素可以有效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症状。
以上只是我在治疗过程中使用的部分中药方剂,具体使用剂量和疗程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三、饮食调理除了中药治疗外,饮食调理也是胆结石治疗的重要方面。
在中医的观念中,饮食调理可以改善体内的湿热病理,减轻胆结石的症状。
1. 忌食辛辣刺激食物:辛辣食物会刺激胆囊,加重胆道疼痛。
所以在治疗期间必须避免食用辣椒、花椒等刺激性食物。
2. 多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排出体内多余的胆固醇。
我在治疗期间增加了蔬菜、水果、粗粮等高纤维食物的摄入。
3. 适量饮用中草药饮品:中草药饮品如菊花茶、决明子茶等,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在治疗期间,我每天饮用适量的中草药饮品,既可以滋润肠胃,又能帮助调理湿热体质。
四、养生调理中医强调养生调理的重要性,对于胆结石的患者同样适用。
以下是我在治疗期间进行的一些养生调理措施:1. 适量运动:适量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有利于废物的排出。
中药治胆结石案例

中药治胆结石案例胆结石是一种常见的胆道疾病,是指胆囊或胆道中形成的固体结石,其中以胆固醇结石最为常见。
中药治疗胆结石具有一定的疗效,下面将介绍几个相关案例以供参考。
案例一:患者是一位45岁的女性,因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就诊于中医门诊。
经中医辨证分析,患者属于胆热瘀毒证,给予以下中药方剂治疗:黄连30g、黄芩15g、栀子10g、地黄15g、茯苓20g、赤小豆20g、丹参10g、生大黄10g、大黄10g、当归15g、川芎10g、红花5g。
将以上药材煎煮后取汁,每日分3次服用。
患者连续服药3个月,腹痛明显减轻,胆囊结石也有所缩小。
案例二:患者是一位52岁的男性,因胆结石反复发作就诊于中医门诊。
经中医辨证分析,患者属于胆湿热证,给予以下中药方剂治疗:黄连30g、黄柏20g、黄芩15g、栀子10g、茯苓20g、石苇15g、车前子20g、山栀子20g、海浮石20g、连翘10g、金银花15g。
将以上药材煎煮后取汁,每日分3次服用。
患者连续服药6个月,胆结石大小有所变化,症状也有所缓解。
案例三:患者是一位60岁的女性,因腹胀、食欲不振等症状就诊于中医门诊。
经中医辨证分析,患者属于气滞血瘀证,给予以下中药方剂治疗:当归20g、川芎10g、黄芩15g、黄连30g、赤芍15g、桃仁10g、红花5g、香附10g、陈皮10g、山楂10g、蒲公英10g、柴胡10g。
将以上药材煎煮后取汁,每日分3次服用。
患者连续服药4个月,胆结石明显缩小,相关症状改善。
以上案例仅供参考,中药治疗胆结石的效果因人而异。
在实际治疗中,中医医师会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施治,并根据个体差异调整用药剂量和疗程。
此外,中药治疗胆结石也需要结合饮食调理和生活习惯改变来综合治疗,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总体来说,中药治疗胆结石可以通过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健脾利湿等功效,改善症状,减轻疼痛,并对胆囊结石有一定的缩小效果。
然而,中药治疗需要长期坚持,治疗过程中需注意适当监测胆囊结石的变化,避免结石堵塞胆管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告诉一个方子,我爸爸用此方已经治好了结石,我爸爸74岁,我爸爸患的是胆结石,发作起来疼的要死要活的,结石有8mm,吃了医生开的排石没有效果,医生建议开刀,后来发现我爸爸身体不好,不能做手术。
每次疼只能打针止疼。
后来我得知一药方,叫我爸爸吃了一个星期试试看,没有想到再检查的时候那颗8mm石头化成了沙粒了。
得知后,我叫爸爸再吃了一个星期,我爸爸现在完全好了。
我今日把这个方子告诉大家,希望大家远离结,石此方还可以治疗其他结石病:
南瓜曼(南瓜藤)泡水喝治结石秘方,可排肾结石、膀胱结石、胆结石,一般服药后3至4日即开始排石,将结石化为粉末,状排出,也有化为颗粒状从尿道排出,
吊南瓜曼一次量100~150克(干品),洗净切碎,放入暖水瓶中,用开水浸泡。
一天浸一热水瓶,随喝随添水,平时当水喝,尽量多喝,每天可饮两水瓶,喝到第四、第五天开始排石,第六天小便伴有粘稠状尿液排出,这证明结石已经排完,经医生检查后确定。
服药期间,严格禁忌油辣腻之物,不吸烟不喝酒,否则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