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4.1《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和两极格局的形成》教案(旧人教版高二下)
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和两极格局的形成
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和两极格局的形成教案一、课题:人教版世界近现代史下册第四章第一节《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和两极格局的形成》二、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二战后的世界形势;雅尔塔体系的概况;联合国的概况;对德日法西斯的处置;以及两极格局的形成(丘吉尔演说;美国发动“冷战”;“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约组织成立;德国分裂;美国侵略朝鲜和派舰队驶入台湾)等基础知识内容。
通过对雅尔塔体系的确立背景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通过对雅尔塔体系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的分析,培养学生对历史现象辩证的一分为二的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对世界近代史国际关系格局演变的梳理,培养学生比较、归纳能力、宏观把握历史现象的推移演变能力以及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的方式来提高其自主阅读能力和概括能力,并养成自主探索的习惯,学生自己能够会读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二战后国际关系格局演变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归根结底是由一个国家的实力,特别是经济实力所决定的。
2)通过对两极格局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意识形态的矛盾是两极格局存在的根源。
3)通过对联合国成立及《联合国宪章》规定的宗旨的理解分析,使学生认识到:联合国的成立反映了饱经战乱的各国人民要求建立一个和平安全、平等合作的世界的共同愿望,《联合国宪章》是一个对国际关系有指导作用的重要文献。
4)通过本课历史知识的讲述,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在他们的脑海中牢固树立爱国主义思想。
让他们牢记历史,不忘国难。
5)大国之间的实力对比和利益关系,对国际关系格局的推移演变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外交背后是实力和利益的较量。
三、课型:新授课四、教学方法:谈话法、讲述法和提问法相结合五、重点和难点:重点: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和两极格局的形成难点:对雅尔塔体系和两极格局的认识与评价。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前面的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法西斯集团的彻底溃灭而告结束,那么作为战争胜利的一方──反法西斯同盟国,它们之间的关系又将如何变化?战争之后的世界是何种状况?下面进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历史:4.1《 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和两极格局的形成》课件(人教大纲版)
1970年12月 1970年12月,西德总理勃兰特 在华沙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 下跪
2005年10月年日本首相再 2005年10月年日本首相再 次参拜靖国神社
材料二:靖国神社是日本明治时期建立的, 材料二:靖国神社是日本明治时期建立的,近期以来日本 政客频频参拜的东京靖国神社里供奉着东条英机等14名 政客频频参拜的东京靖国神社里供奉着东条英机等 名 二战甲级战犯和约2000名乙、丙级战犯的牌位。靖国神 名乙、 二战甲级战犯和约 名乙 丙级战犯的牌位。 社已经成为日本右翼势力的精神支柱和聚会地。 社已经成为日本右翼势力的精神支柱和聚会地。
原 因
美苏双方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矛盾冲突 加剧 1946年 丘吉尔发表反苏反共的“ 1946年,丘吉尔发表反苏反共的“铁幕 ”演说
两 极 格 局 形 成
过 程
1947年 1947年,美国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 国家发动“冷战”称为“杜鲁门主义” 国家发动“冷战”称为“杜鲁门主义” 1947年 1947年,美国提出扶持和控制西欧国家 马歇尔计划” 的“马歇尔计划”(P67)
根据材料,结合课本内容,请思考: 根据材料,结合课本内容,请思考:从二战 后期开始,在国际舞台上, 后期开始,在国际舞台上,大国之间的力量对比 发生了怎样的巨大变化? 发生了怎样的巨大变化?这种变化对国际关系产 生了怎样的影响? 生了怎样的影响?
“二战”极大地改变了世界范围的力量对比。 二战”极大地改变了世界范围的力量对比。 二战 这是雅尔塔体系得以确立的背景、条件。 这是雅尔塔体系得以确立的背景、条件。
D
D
C
课后思考
比较项目 背景(战争) 背景(战争) 时间 会议 组织 演变 维也纳体系
比较近现代三大国际格局
2019-2020年高二历史下册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教案 旧人教版
2019-2020年高二历史下册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教案旧人教版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美国军事经济实力的强大及其表现;苏联政治军事实力的壮大;雅尔塔体系的概念、实质及影响;国际关系进入两极时代;联合国的成立和主要机构;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纽伦堡审判和苏、美、英、法对德国及柏林的分区占领;美国单独占领日本和东京审判。
2.能力方面:(1)通过分析雅尔塔体系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全面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比较雅尔塔体系与维也纳体系及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异同点,培养学生运用归纳对比的方法深入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3.态度、价值观方面:(1)通过联合国的成立及其宗旨、原则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联合国的成立反映了饱经战乱的人民要求建立一个和平安全、平等合作的世界的共同愿望,以此进行热爱和平的情感教育。
(2)通过讲述纽伦堡审判和东京审判,让学生认识到:历史会给战争罪犯以应得的惩罚。
(3)通过讲述二战前后因美苏等国力量变化而引起的世界格局的变动,使学生认识到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是由这个国家的实力,特别是经济实力所决定的。
4.学法指导:(1)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历史上出现的相似的历史现象加以比较,如本课中3个体系的比较;找到带普遍性的东西,找出历史规律。
由此帮助学生学会比较、归纳历史问题的方法。
(2)教师就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原因提出某种观点,引导学生通过史实阐述自己的观点,使学生逐步学会以史带论、史论结合的历史学习方法。
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分析:雅尔塔体系的确立是重点。
因为本节的标题是二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其核心就是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
这种新的世界格局是建立在雅尔塔体系之上的。
雅尔塔体系对战后的国际关系影响重大。
学习雅尔塔体系就要分析它产生的积极和消极影响,这就有助于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方法。
2.难点分析:对雅尔塔体系的评价是难点。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4-1《两极格局的形成》精品教案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2014年高中历史4-1 两极格局的形成同步精品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一、雅尔塔体系的确立------两极格局初步形成1. 含义:二战后期至战后初期,世界大国按照雅尔塔等会议确立的协议和原则,重划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起的新国际关系体系。
2. 形成的背景:战后初期国际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⑴西欧各国普遍衰落⑵苏联空前强大----唯一能与美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⑶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政治、经济、军事)⑷二战后初期,新独立的发展中国家还没有形成抗衡美苏的力量。
3. 主要内容:⑴成立联合国⑵铲除日本、德国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惩办战犯(对德日两国法西斯处理的异同前一课已讲)⑶重新划分欧亚政治版图(对新的世界格局产生决定性影响)①分区占领德国及首都柏林,划分在巴尔干的势力范围②美国独占日本本土。
③苏联占有日本部分岛屿,保证苏联在中国东北铁路港口等方面拥有特权4. 性质:具有反法西斯、实行民主政治以及大国称霸多重性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帝国主义性质的)5. 评价:⑴积极: 有利于维护战后世界和平秩序,在清除法西斯主义,恢复发展各国经济有积极作用⑵消极:①在美苏实力均势的基础上,事实上划分了美苏势力范围,带有明显的大国强权色彩(实质),为两极格局的形成和冷战的爆发提供了条件;②重划疆界,分裂国家, 也埋下了国际纠纷的种子(德国、朝鲜、印巴)⑶体系内隐藏着许多矛盾①美苏间矛盾(争霸)②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的矛盾:这实质上是意识形态间的对立③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如美国与崛起的西欧、日本之间的经济领域的斗争,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④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如南斯拉夫与苏联之间、中苏之间、苏联与东欧之间存在的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⑤新老殖民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争取和维护独立的矛盾⑷影响:标志着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取代6. 瓦解:①冲击:第三世界的兴起②解体:东欧巨变、苏联解体二、两极格局的形成-----正式形成(两大对峙军事集团的出现)1. 概念:在雅尔塔体系下表现出来的国际关系(显著特征),包含:①美苏全球范围内的对抗、争夺;②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在欧洲地区的严重对抗;③以及资本主义阵营与社会主义阵营在全球的斗争.三个层次。
高二历史第四章第一节:战后初期国际关系和两极格局的形成知识精讲.doc
高二历史第四章第一节:战后初期国际关系和两极格局的形成【同步教育信息】一. 本周教学内容第四章第一节:战后初期国际关系和两极格局的形成二. 重点、难点重点: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和两极格局的形成。
难点:对雅尔塔体系和两极格局的认识与评价。
三. 课堂教学第一节:战后初期国际关系和两极格局的形成本章的引言部分可概括为四条基本线索:①国际关系:突出特征表现为美苏两国由于战后经济军事实力的膨胀而成为世界两强,两国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和国家利益的冲突,矛盾日益加深。
②资本主义阵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经济发展、社会相对稳定的局面。
③社会主义阵营:欧亚广大地区出现一系列新兴的人民民主国家,社会主义阵营空前壮大。
④民族解放运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出现民族解放运动高潮。
世界殖民体系崩溃。
本章第一节主要讲述二战后的国际关系,中心就是两极格局的形成。
这里所谓的“极”,指的是在国际关系体系中起支配作用的力量中心,它影响、制约着国际关系体系中的其他力量。
“两极”显而易见指的就是美苏两国。
(一)战后初期的世界形势和雅尔塔体系的确立1. 战后初期的世界形势(1)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政治上:最强大的常规军事力量,美国的军队人数最多达1200多万,拥有30艘航空母舰和 1000多艘其他战舰,在世界各地建立近500个军事基地。
唯一拥有原子弹的国家。
经济上:头号经济大国第一,在战后的经济恢复中,无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都必须依赖美国的设备和工业品。
第二,美国还有最丰富的黄金储备。
第三,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制度,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
该体系确认了“两个挂钩”的原则,即美元与黄金挂钩、资本主义各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
从而确立了美元的霸主地位。
第四,成立了“关贸总协定”。
美国打着相互减让关税的幌子,降低别国关税,扩大自己的出口,实际上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2)苏联是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二战后,英法实力衰落了,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是苏联。
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和两极格局的形成(教案)
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和两极格局的形成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战后初期国际关系的基本状况;(2)掌握两极格局的形成过程及其特点;(3)分析战后初期国际关系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方式,了解战后初期国际关系的基本状况;(2)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两极格局的形成原因及其特点;(3)以案例分析法,探讨战后初期国际关系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战后初期国际关系的认知,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2)培养学生对和平、发展的价值观念,增强学生的国际视野;(3)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历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教学内容1. 战后初期国际关系的基本状况(1)雅尔塔体系的确立;(2)战后初期国际会议的召开;(3)战后初期国际格局的演变。
2. 两极格局的形成过程(1)冷战的爆发;(2)北约与华约的建立;(3)战后初期两极格局的特点。
3. 战后初期国际关系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1)战后初期国际关系对欧洲的影响;(2)战后初期国际关系对亚洲的影响;(3)战后初期国际关系对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战后初期国际关系的基本状况;(2)两极格局的形成过程及其特点;(3)战后初期国际关系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2. 教学难点:(1)两极格局的形成原因及其特点;(2)战后初期国际关系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具体影响。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战后初期国际关系的基本状况、两极格局的形成过程及其特点;2.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战后初期国际关系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3.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战后初期国际关系的作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回顾战后初期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关注战后初期国际关系和两极格局的形成;2. 教授新课:讲解战后初期国际关系的基本状况、两极格局的形成过程及其特点;3.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讨论战后初期国际关系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4.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加深学生对战后初期国际关系作用的理解;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战后初期国际关系和两极格局的重要性;六、战后初期国际关系的基本状况(续)1. 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分析雅尔塔会议的内容及其对战后国际秩序的影响。
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和两极格局的形成(教案)
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和两极格局的形成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战后初期国际关系的基本状况,包括战胜国的分赃会议和战后世界秩序的重建。
2. 使学生掌握两极格局的形成过程,包括美苏冷战的背景、表现和影响。
3.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判断力,让他们能够从历史事件中认识到国家利益和国际秩序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战后初期国际关系的特点:战胜国的分赃会议、国际秩序的重建。
2. 两极格局的形成:美苏冷战的背景、表现和影响。
三、教学重点1. 战后初期国际关系的特点和影响。
2. 两极格局的形成过程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四、教学难点1. 战后初期国际关系中各种复杂矛盾的把握。
2. 两极格局形成的深层次原因和影响。
五、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相关历史图片和视频资料,生动形象地再现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和两极格局的形成。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深入剖析具体历史事件,理解其中的内在逻辑和影响。
3. 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和判断力。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回顾二战结束后的世界形势,引出战后初期国际关系和两极格局的形成。
2. 讲解战后初期国际关系:介绍战胜国的分赃会议、雅尔塔体系等,分析战后世界秩序的重建。
3. 讲解两极格局的形成:从美苏冷战的背景、表现和影响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4. 分析两极格局下的国际关系:讨论冷战期间的主要国际冲突和合作,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柏林墙的建立等。
5. 总结两极格局的特点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七、课后作业1. 请学生梳理战后初期国际关系的基本情况,总结其特点。
2. 请学生分析两极格局的形成过程,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3. 请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冷战期间的主要国际冲突和合作,加深对两极格局下国际关系的理解。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参与程度、观点表达和分析判断能力。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战后初期国际关系和两极格局形成过程的理解程度。
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和两极格局的形成(教案)
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和两极格局的形成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战后初期国际关系的背景和特点。
2. 使学生掌握两极格局的形成过程及其影响。
3. 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提高历史素养。
二、教学重点1. 战后初期国际关系的背景和特点。
2. 两极格局的形成过程及其影响。
三、教学难点1. 战后初期国际关系的发展变化。
2. 两极格局的形成原因及其意义。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战后初期国际关系的背景、特点和两极格局的形成过程。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历史事件,让学生深入了解国际关系的变化。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两极格局对世界的影响,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五、教学内容1. 战后初期国际关系的背景和特点a.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b. 雅尔塔体系的确立c. 战后世界的分裂与对立2. 两极格局的形成过程a. 冷战的爆发b. 北约与华约的建立c. 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d. 柏林墙的建立3. 两极格局的影响a. 国际政治格局的稳定与动荡b. 经济领域的竞争与发展c. 军事领域的对抗与平衡d. 战后国际关系的变化与发展4. 战后初期的重要国际会议a. 联合国成立b.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c. Geneva 会议与印度支那问题5. 战后初期的地区冲突a. 第一次中东战争b. 印巴冲突c. 古巴导弹危机六、战后初期的欧洲重建与整合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战后欧洲重建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使学生掌握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成立及其对欧洲整合的影响。
培养学生分析欧洲一体化进程的能力。
2. 教学重点战后欧洲的经济重建。
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成立及其意义。
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和挑战。
3. 教学难点战后欧洲经济重建的政策和措施。
欧洲煤钢共同体的运作机制。
欧洲一体化过程中的矛盾和冲突。
4.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战后欧洲经济重建的背景和措施。
案例分析法:分析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成立及其影响。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关键问题。
5. 教学内容战后欧洲的经济状况与重建计划。
高二历史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和两极格局的形成 人教版
高二历史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和两极格局的形成人教版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二战后初期的世界形势;雅尔塔体系的概念及实质;联合国的成立、主要机构和宗旨;纽伦堡审判和四国对德国及其首都柏林实行分区占领;美国占领日本和东京审判;丘吉尔演说;美国发动“冷战”;“马歇尔计划”;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成立;德国分裂;美国侵略朝鲜和派舰队驶入台湾。
二、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1、通过对雅尔塔体系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的分析,培养学生对历史现象辩证分析能力。
2、通过比较纽伦堡审判和东京审判的异同点,培养学生运用比较、归纳的方法深入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1、通过对二战后国际关系格局演变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归根结底是由一个国家的实力,特别是经济实力所决定的。
2、通过对联合国的成立的理解分析,使学生认识到饱经战乱的人民要求建立一个和平安全、平等合作的世界的共同愿望。
[重点、难点]1、重点: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和两极格局的形成。
2、难点:雅尔塔体系的概念及对雅尔塔体系的评价;“冷战”的表现及影响。
[教学方法] 采用问题解决模式进行教学,教师通过设置富有思维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把握重要概念之间的联系与综合,揭示本质和规律。
[课时安排]1课时[讲授新课][提问导入]孔子曰:“温故而知新”,讲授新课之前,请大家回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召开了哪两次重要的会议?(生答: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此后形成了新的国际关系格局,(生答:凡尔赛—北约的组建。
(序曲)正式开始的标志经济表现军事表现[出示幻灯片] 材料分析题(教材P67)材料一从波罗的海的斯德丁(什切青)到亚行里亚海的里雅里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
……假使西方民主国家团结一致,严守联合国的原则,那么,它们推行这些原则的影响力是巨大的,没有人会来冒犯它们。
丘吉尔1946年在美国富尔顿的演说材料二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没有它,也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的和平。
高二历史教案:第四章世界两极格局的形成
第四章世界两极格局的形成第一节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战后初期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和雅尔塔体系的确立战后初期,在西欧各国普遍衰落形势下,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英法等西欧国家不得不唯美国马首是瞻。
军事上,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常规军事力量,垄断了原子弹,在世界各地建立了几百个军事基地。
经济上,美国不仅有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和最丰富的黄金储备,还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贷币制度,这种贷币制度的基本特征是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资本主义国家贷币与美元挂钩。
1947年,美国又倡议成立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企图凭借自己的经济实力控制更广阔的世界市场。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苏联是抗击德军的主要力量。
战后,它的影响大增,成为唯一能够与美国相抗的政治军事大国。
战后的美国希望凭借强大的军事经济实力更多地干预世界事务。
大战结束后,世界大国开始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格局,这就是雅尔塔体系。
雅尔塔体系原则上倡导和平、民主,但是,它建立在美苏实力均势基础之上,事实上划分了美苏的势力范围。
这标志着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取代,国际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随着二战的结束,美苏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逐渐突出,国家利益的冲突加剧,战时同盟关系开始破裂。
美国不满足于领导资本主义世界,它还企图遏制苏联和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称霸世界;苏联当然也不会屈从美国的意志,希望在世界事务中发挥更大的影响。
★联合国的成立1945年春天,中、美、英、苏等50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旧金山开会,筹划建立联合国。
1945年10月,《联合国宪章》正式生效,联合国成立。
联合国总部设在美国纽约,主要机构有联合国大会和安全理事会等。
联合国的主要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发展各国间的平等友好关系,促进国际合作,协调各国行动。
为此,《联合国宪章》规定了各会员国必须遵守的原则,如:主权平等,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等等。
人教版历史高二年级《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和两极格局的形成》教学设计
第一节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和两极格局的形成一、学习目标1. 美国作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在军事、经济上的表现;2. 苏联军事、政治实力的壮大;3. 雅尔塔体系的概念及实质;4. 联合国的成立、主要机构和宗旨;5. 纽伦堡审判和苏、美、英、法对德实行分区占领;美国军队占领日本和东京审判;6. 丘吉尔演说;美国发动“冷战”;“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建立;德国分裂;美国侵略朝鲜和派舰队驶入台湾海峡。
二. 自学导引㈠、两极格局形成的背景1.战后初期国际关系格局的重大演变(1)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①政治上,_______ 等西欧国家不得不惟美国马首是瞻。
②军事上,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常规军事力量,还垄断了________,并在世界各地建立了近______个军事基地。
③经济上,美国拥有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和最丰富的______储备,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_______体系.(2)苏联成为战后唯一能够与美国相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①军事上,苏军______接近美国,还建立了强大的军事工业,苏军驻扎在欧亚许多地区。
②政治上,苏联大大扩展了________ ,解放了大片东欧领土。
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大国开始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______和_____ ,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格局。
3.随着二战的结束,美苏双方_______ 和______的矛盾冲突加剧,战时同盟关系开始破裂。
㈡、两极格局的形成过程1.雅尔塔体系的确立(1)成立联合国①1945年春天,中、美、苏、英等50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______开会,筹划成立联合国。
②1945年10月,联合国成立,其总部设在美国______,主要机构有联合国大会和_______ 等。
主要宗旨:维护国际和平及______,发展国际间的平等友好关系,促进_______,协调各国行动。
(2)处理德日法西斯。
①对德国:欧洲国际军事法庭在德国的_______对纳粹战犯进行审判,法西斯分子受到了应有的惩罚;苏、美、英、法四国对德国及柏林实行_____ 占领。
4.1【教学设计】《两极格局的形成》(人教)
《两极格局的形成》本节课重点讲述了二战后新的国际关系和国际格局形成以及美苏在新的格局形成中的低位、关系、和作用;本节内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的历史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通过本节课学习,加深对当今世界格局的深入理解。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美苏冷战局面形成的主要过程,认识冷战局面形成的原因和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阅读教材归纳要点;联系必修一二;史料研习;问题探究;合作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雅尔塔体系具有维护世界和平和大国强权政治的双重性。
【教学重点】美苏冷战局面形成的主要过程【教学难点】冷战局面形成的原因和特点多媒体课件第一课时【导入新课】一、雅尔塔体系二、美国的强大与西欧的衰落三、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讲授新课】一、雅尔塔体系1.背景(1)二战后期,以美、苏、英为主的同盟国召开了一系列重要国际会议,就战后安排等问题达成了协议。
(2)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2.内容(1)铲除日本、德国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惩办战犯,对德国分区占领管制。
(2)苏联占有日本部分岛屿,日本在中国的一些权益也交给苏联。
(3)创建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性组织——联合国。
(4)对战后欧洲一些国家的边界也做出相应的规定。
3.实质:按美苏意志划分势力范围。
4.标志:以维持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格局所取代。
5.评价(1)积极性:有利于维护战后世界和平秩序、清除法西斯主义、恢复和发展各国经济。
(2)消极性:该体系建立在美苏两国划分势力范围的基础上,带有明显的色彩,这为两极格局的形成和冷战提供了条件。
二、美国的强大与西欧的衰落1.美国的政治野心(1)表现①罗斯福:1943年4月,罗斯福授意他人发表文章,提出要建立一个由美国领导的、符合美国利益的世界政治与经济秩序。
②杜鲁门:1945年12月,杜鲁门在致国会的咨文中声称美国人民有必要来领导世界。
(2)基础①经济:逐步确立起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
②军事上:成为军事强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和空军,还率先掌握了原子弹、氢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41《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和两极格局的形成》教案(旧人教版高二下)
一、战后初期世界形势和雅尔塔体系的确立
①西欧:普遍衰落,唯美国马首是瞻。
②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a.军事: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常规军事力量,垄断原子弹,在世界各地建立了近00个军事基地。
b.经济:工业:具有最雄厚的工业实力;金融:具有最丰富的黄金储备,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基本特征:两个挂钩——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
③苏联成为惟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a.军事力量空前壮大。
b.在战争中扩展了疆土。
雅尔塔体系确立:
①条:美苏在战争中形成的力量对比。
②雅尔塔体系:大战结束后,世界大国开始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格局。
③具体内容:a,处置战败国,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b.重新确定战后欧亚的政治版图,重划法西斯战败国及其被占领地区的疆界;,建立联合国。
④实质:是美、苏两国根据自己的战略需要,对世界格
局作出了两分天下的划分,深深打上了大国强权的烙印。
联合国成立:①194年春,中、美、英、苏等0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旧金山开会,筹划建立联合国。
②194年10月,联合国成立。
③联合国总部设在纽约,主要机构有联合国大会、安全理事会等。
④联合国的主要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发展各国间的平等友好关系,促进国际合作,协调各国行动。
二、对德日法西斯的处理
对德:①战后,欧洲国际军事法庭在德国的纽伦堡对纳粹战犯进行审判,法西斯分子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②同时,苏、美、英、法对德国及其首都柏林分区占领,各国在各自占领区内实行不同的政策,美、英、法三国同苏联的矛盾加剧。
对日:①日本投降后,美国以“盟军”名义单独占领日本。
②1946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法西斯战犯进行审判,美国出于自己利益,对一些曾经杀害许多中国人的日本战犯免于起诉。
③美国设法保留了日本的天皇制。
三、两极格局的形成
背景:二战结束后,美苏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矛盾冲突不断加剧,战时同盟关系破裂。
过程;①1946年3月,丘吉尔发表反苏反共演说;主张遏制苏联,对抗共产主义运动。
②苏土关系紧张,希腊政府
在共产党的打击下岌岌可危。
③1947年,美国以土、希受到威胁为由,对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发动“冷战”。
紧接着,又实施“马歇尔计划”,以扶持和控制西欧国家。
④1949年,美国拉拢加、英、法等国成立了针对苏联的北约。
⑤19年,苏与东欧七国成立华约组织⑤北约和华约的成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
美苏的争夺:①1949年,在美、苏支持下,德国西部和东部先后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国分裂。
②190年,美国进行朝鲜战争并干涉中国内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