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语文九下《出师表》word表格教案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九下六单元23课《出师表》1课时教案

初中语文九下六单元23课《出师表》1课时教案
三、学情分析
《出师表》有一定难度,重要的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较多,可引导学生趁机对已学过的文言文知识进行梳理总结,增强积累。
四、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表”这种文体;
2、读准字音,熟读课文;
3、结合书下注释疏通1—3段文意。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借助注释与已有的文言知识,疏通 Nhomakorabea——3文意。
难点:积累重点词语。
初中语文学科微课教学教案
教材册别及单元
统编教材九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课 题
22出师表
课时
第1课时
一、课标要求
1、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
和审美情趣。
2、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二、教材分析
《出师表》是出兵打仗前,主帅给君主上的奏章。这种表,或表明报国之心,或呈献攻城掠地之策。历来以战名世者甚众,以表传后者颇少。唯独诸葛亮的《出师表》不仅存之典册,而且璀璨于文苑。
二、朗读课文
1、读准下列划线字的音。
崩殂( ) 疲弊( ) 陛下( ) 恢弘( ) 妄自菲( )薄( ) 以塞( ) 驽钝( ) 陟( )罚臧( )否( ) 裨( )补阙( )漏 郭攸( )之 费祎( ) 行( )阵和睦 长( )史 猥( )自 夙( )夜忧叹
以彰其咎( ) 咨诹( ) 以遗陛下( )
斟( )酌( )损益
2、听范读,注意停顿,节奏。
3、结合书下注释疏通1——3段文意。
三、作业
1、背诵1——3段课文。
2、预习疏通4——8段文意。
七、教学反思
六、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诸葛亮是中国人民智慧的化身。“三顾茅庐”、“火烧赤璧”“六出祁山”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诸葛亮的文才韬略令人倾倒。他撰写的《出师表》是汉末以来的第一流杰作,文章质朴诚挚,志尽文畅。为后人所钦仰。陆游说“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文天祥说“或为出师,鬼神泣壮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篇杰作。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出师表》表格教案(1)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出师表》表格教案(1)
3、合作探究部分:结合注释翻译一二段。 三、学生自主展示交流
按学案设计进行交流: 1、字词读音。 2、文章内容概括。 3、字词及文意理解。 (教师小结:) 第一部分(1-5)指明危机,提出建议 第二部分(6-7)追忆往事,陈述理由 第三部分(8-9)分清责任,表明决心 四、练习提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1、思考第一段内容: (1)当时的不利条件是什么? (2)当时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3)第一段段提出什么建议? (4)提出这一建议的目的是什么? (5)对国君进行了怎样的规劝? (6)这一段中先后两次提出刘备,其用意何在? 2、第二段: ①作者在本段提出的建议是什么? ②如何具体执行? ③提出怎样的劝诫? 五、总结本课所学: 六、布置作业: 1、熟练背诵 1-2 段。 2、预习翻译 3-5 段 第二课时 一、内容回顾:检查背诵 1、2 段。个人背诵和集体背诵相结合。
以一生竭尽所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试图为刘备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下
面我们再学习课文最后几段,看诸葛亮是如何表述他的知遇之恩的。
三、合作展示:作业成果展示。
1、各小组先进行组内交流,解决疑难。组内解决不了的等待班内解决。
(1)翻译第六自然段。
哪句话概括了与先帝患难与共的历史?
(2)翻译第七段。
①亮夙夜忧叹的原因?
言。必须组内同学全权参与哦。
1、交流歌颂诸葛亮的名诗名句。
2、讲述诸葛亮的故事。
3、你有诸葛亮一样的责任心吗?
拓展学生的
六、布置作业:
知识面,提升
1.背诵课文。
责任心。
2.小练笔:千秋诸葛我评说。
1-5 衷心建议:广开言路 赏罚分明 亲贤远佞 寓情于议
6-7 叙述经历:三顾草庐 寓情于叙
8 效忠心愿:临终托孤外 寓情于叙

九年级语文下册《出师表》教学设计

九年级语文下册《出师表》教学设计

九年级语文下册《出师表》教学设计九年级语文下册《出师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表”的文体常识,积累文言知识,背诵全文。

2、反复朗读,理解句意,理解文章内容,了解作者的治国主张;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文章结构特点。

3、领会文章议论中融以叙事、抒情的写法。

4、品味谏言的语言特点:谨言善谏,情辞恳切。

5、感受作者对蜀汉的忠诚和崇高的.人格美,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背诵全文;理解本文寓情于议(理)、寓情于叙(事),情挚辞切的特点。

教学难点:作者三条建议的核心;正确理解诸葛亮的“忠”。

教学时间:三教时。

教时安排:第一教时——了解写作背景、作者作品常识及“表”的文体常识,朗读课文,译读课文1—5段。

第二教时——译读课文6—9段、背诵全文。

第三教时——概括课文内容,探究课文内容,链接中考。

教学设想:编印学案指导学习;制作PPT课件辅助教学。

教学步骤:第一教时:略。

第二教时:略。

第三教时一、检查练习。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2、翻译下列句子。

二、概括内容,理清思路。

(一)(1—5)分析形势,提出建议——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

(二)(6—7)追述往事,表达真挚情感和坚定决心——“报先帝忠陛下”、“北定中原”“兴复汉室”。

(三)(7—8)归结责任,临表拜别。

三、合作探究,拓展延伸。

(一)第一段1、内容概括:作者提出三条建议的目的各是什么?2、内容思考:(1)开篇就提到先帝刘备,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第一段分析天下大势,在文中起什么作用?(3)诸葛亮向后主提出建议的核心是哪条?为什么?(4)文章作者深情地回忆先帝“叹息痛恨”的情形有什么意图?(二)第二段1、内容概括:(1)概括文中6、7段涉及刘备和诸葛亮的事件有哪些?。

(2)“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这句话中的“此”指哪两件事?(3)“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报先帝”一语与文中6、7段哪两件事相呼应?2、内容思考(1)怎样理解诸葛亮自述本志和志趣这段的内容?(2)追忆白帝城托孤(临崩寄大事)的作用是什么?(三)第三段1、内容概括:作者对自己、贤臣和陛下各自归结的责任是什么?2、内容思考:诸葛亮在结尾写到“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说明“涕零”的原因。

初中九年级语文《出师表》经典备课教案

初中九年级语文《出师表》经典备课教案

初中九年级语文《出师表》经典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出师表》的内容和背景。

2.分析诸葛亮的忠诚、智慧和爱国精神。

3.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思辨能力。

二、教学重点1.《出师表》的文言文阅读。

2.诸葛亮的忠诚、智慧和爱国精神。

三、教学难点1.文言文阅读理解。

2.对诸葛亮形象的理解和把握。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

2.介绍诸葛亮的生平和事迹。

(二)课文阅读1.学生自主阅读《出师表》。

2.教师辅导学生理解文言文中的生僻字词。

(三)课文分析1.分析《出师表》的结构和写作手法。

2.讨论诸葛亮的忠诚、智慧和爱国精神。

(四)课堂讨论1.学生分享对诸葛亮的看法。

2.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诸葛亮的形象。

(五)课后作业1.翻译《出师表》中的重点句子。

2.写一篇关于诸葛亮的读后感。

五、教学辅助1.利用多媒体展示三国时期的历史地图和诸葛亮的事迹图片。

2.发放《出师表》的注释和译文资料。

六、教学反思1.在导入环节,我通过回顾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为学生理解《出师表》奠定了基础。

但在介绍诸葛亮的事迹时,可能因为时间有限,没有详细介绍,导致学生对诸葛亮的了解不够深入。

2.在课文阅读环节,我注意到学生在阅读文言文时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辅导学生理解生僻字词时,花费了较多时间。

这可能会影响学生对课文整体内容的把握。

3.在课文分析环节,我引导学生从结构和写作手法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出师表》。

但在讨论诸葛亮的形象时,可能因为时间有限,没有充分展开,导致学生对诸葛亮的理解不够全面。

4.在课堂讨论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分享了对诸葛亮的看法。

但部分学生在讨论时,观点较为片面,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

5.在课后作业环节,我布置了翻译重点句子和写读后感的作业,旨在巩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可能需要调整作业难度,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

重难点补充:(二)课文阅读1.学生自主阅读《出师表》。

九年级语文《出师表》教案(3篇)

九年级语文《出师表》教案(3篇)

九年级语文《出师表》教案1教学目标:1.让学生体会诸葛亮的耿耿忠心及表文中流露出的感情。

2.扫除文字障碍,熟练掌握表中的内容。

3.了解《三国演义》中的有关情节。

教学设想:1.安排三课时。

2.第一课时主要扫除文字障碍,听录音及了解有关情节,体会诸葛亮在文中流露出的感情,分析6、1、2(机动)段。

3.第二课时继续学习剩余的内容,主要是3、4、5、7段,明确诸葛亮在文中向后主所提的建议及政治愿望。

4.第三课时结束课文内容讲解,总结“以”字用法,并小测本文知识。

教学重点:1.诸葛亮向后主所提的建议及其政治愿望。

2.疏通文意。

教学难点:体会诸葛亮的耿耿忠心及本文情词恳切的特点。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必知的东西:例如书法家不能不知道《兰亭序》;军事家不能不知道《孙子兵法》,二胡演奏家不能不知道《二泉映月》;我们今天所要学的是忠臣不能不知的文章------诸葛亮的《出师表》。

苏轼曾经说:“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这催人泪下的《出师表》。

二、简介作者及文体: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人称“卧龙”,汉末为避战乱,隐居隆中。

后扶佐刘备统一了我国西南地区,使全国形成魏、蜀、吴三足鼎立的局面。

“表”是古代奏议的一种,用于向君主陈述作者的请求和愿望。

我国古代臣民给君主的呈文有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称为“书”,汉代则分为“章”、“奏”、“表”、“议”四类,在内容上各有其不同的分工(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

此外还有一种专门议论朝政的文章叫做“疏”;到魏晋南北朝时,此类文章又称为“表”。

三、听录音感受文章的情感,扫除文字障碍。

c jin zh zng p zho yu y wi崩殂忠谏陟罚臧否昭攸祎以遗陛下b qu wi s sh ji ndn fi zhng ji裨阙猥夙庶竭驽钝菲彰咎zu zho咨诹遗诏四、析文。

初中九年级《出师表》课程教案

初中九年级《出师表》课程教案

初中九年级《出师表》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出师表》的作者、背景和历史意义。

2.掌握《出师表》的基本内容,能够熟练朗读,并理解其中的词语和句子。

3.理解《出师表》的文学价值和艺术表现手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理解《出师表》内容,学会解析其中的词语和句子。

2.掌握《出师表》的文学价值和艺术表现手法,了解古代文学特点和表现方法。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

2.学习《出师表》(40分钟)1)阅读《出师表》本节课教师以朗读的形式进行。

学生可以跟读,对生字陌生的字词教师进行词汇解说,并在解释过后留时间让学生记忆和录音。

2)基础考查教师可以进行解释之后,对生字的含义、发音、造句能力进行基础考查。

3)文学评析教师讲述《出师表》的文学价值和艺术表现手法,说明其中使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段。

(1)祭奠之情全文基调紧张激烈,有的地方非常激动,说明了他们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和意志力。

(2)辞藻雄浑《出师表》应用了大量的武汉方言,深深地寓意着民族文化和情感。

(3)逆境之中的顽强《出师表》说明了袁绍在战败的情况下,坚持不懈,终于达到了胜利。

3.演讲和作业布置(5分钟)1)选两名学生背诵《出师表》并进行演讲。

2)布置《出师表》的学习作业。

四、教学评估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演讲评分进行教学评估。

对于未掌握基础的同学可以进行额外的辅导。

同时,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评优,让学生掌握自我评价的能力。

五、教学具体要求1.导入必须有趣味性、互动性、情境性。

2.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评估结果进行适度调整,使得学生能够得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3.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内容、方式、方法、手段等各方面的优势,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把学到的东西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思考学生在《出师表》这篇文章的学习中,最需要掌握的是什么?为什么?答:学生在学习《出师表》这篇文章时,最需要掌握的是文章的基本内容和文学价值。

初中课文出师表教案

初中课文出师表教案

初中课文出师表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3)了解诸葛亮的生平和《出师表》的写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的内容和结构。

(2)学会欣赏古代文学作品,提高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诸葛亮忠诚为国家、为民族的伟大精神。

(2)学习诸葛亮勤于思考、敢于担当的品质。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2. 分析课文的内容和结构。

3. 欣赏古代文学作品,提高文学素养。

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古代文化知识。

2. 诸葛亮的生平和《出师表》的写作背景。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激发学生兴趣:提问学生是否知道三国时期的历史,让学生简要介绍诸葛亮。

2. 揭示课题:导入《出师表》的学习。

二、自主学习1. 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 学生通过工具书或课后注释,自主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

三、合作探讨1.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课文的内容和结构,分析诸葛亮的写作意图。

2. 小组代表发言: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四、教师讲解1. 讲解诸葛亮的生平和《出师表》的写作背景。

2. 分析课文的内容和结构,解释关键词语和句式。

五、课堂练习1. 让学生朗读课文,体会诸葛亮的忠诚和担当。

2. 让学生书写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总结拓展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诸葛亮的品质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理解《出师表》的内容和结构,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了解诸葛亮的生平和写作背景。

同时,学生应该能够欣赏古代文学作品,提高文学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担当精神。

初三 出师表 教案Microsoft Word 文档

初三 出师表 教案Microsoft Word 文档

出师表》一教学目标:1、明确九上文言文的学习方向,掌握写人文言文的考察方向。

2、积累《出师表》中的重点词语、句子。

第一章:【导入】第二章:【写作背景】诸葛亮辅佐刘备,历尽艰难坎坷,经过多年奋战,终于建立了蜀国,身负丞相重任。

蜀国建立后两年,即公元223年,刘备病逝,后主刘禅继位,时年16岁。

诸葛亮受遗诏辅佐刘禅,主持蜀国军政大事。

公元227年,诸葛亮统率蜀国军队北进,驻军汉中(今陕西南郑县),准备征伐曹魏,夺取中原,复兴汉室。

他当时感到刘禅愚昧懦弱,颇有内顾之忧,所以临出发前上书刘禅,恳切劝谏,要刘禅继承刘备遗志,砥砺志行,振作精神,听信忠言,任用贤良,黜斥佞人,严明赏罚,尽心国事,以图完成复兴汉室,统一天下的大业。

这就是《出师表》。

第三章:【疏通文意】【第一段】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第一段译文】先帝开创大业未完成一半,竟中途去世。

如今天下分成三国,我益州地区人力疲惫、民生凋敝,这真是处在万分危急、存亡难料的时刻。

但是,宫廷里侍奉守卫的臣子,不敢稍有懈怠;疆场上忠诚有志的将士,舍身忘死的作战,这都是追念先帝的特殊恩遇,想报答给陛下的缘故。

陛下确实应该扩大圣明的听闻,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振奋鼓舞志士们的勇气,绝不应随便看轻自己,说话不恰当,以致堵塞了忠诚进谏的道路。

【第一段重点词语】崩殂:殂:疲弊:诚:秋:懈:殊遇:诚宜:开张圣听:光:遗德:恢弘:引喻:义:塞:【第二段】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第二段译文】宫里身边的近臣和丞相府统领的官吏,本都是一个整体,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府中而异。

沪教版语文九下《出师表》word教案

沪教版语文九下《出师表》word教案
3将“咨”字组成一个双音合成词,将“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缩为一个成语。
合成词:成语:
4翻译“受命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提升小结
本文以议论为主,兼用抒情和记叙,以恳切的言辞劝告刘禅认识必须亲贤远佞,才能修明政治,从而完成“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大业。
补充完善
《出师表》自主学习提纲
年级:九学科:语文学期:上学期设计时间:2011年9月18日NO:
课题(内容)
出师表
课型(课时)
1课时
策划者
康春华
审核者
导学者
康春华
学习时间
12.8
学习者
学生
班级
九(1)班
学习目标
1、介绍背景和疏通文义结合起来,突破重点词句,然后通过反复诵读使学生领会内容大意。
2、了解诸葛亮统一中国的愿望和亲贤臣、远奸佞,严明赏罚,广开言路等主张,批判地继承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3、诸葛亮为什么向后主提出“开张圣听”?
4、北伐中原的条件是什么?
5、、诸葛亮写这篇表文的主要用意(主旨)是什么?




1选择题。
(1)“卑鄙”的意思是()
A(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
B见识浅陋。
C地位低下。
D低微而鄙俗。
(2)“尔来”的意思是()
A从那时以来B你来C算来D从来
(3)下列句中“顾”的解释相同的两句是 Nhomakorabea)B不谋求在诸侯中做官扬名
C不谋求让人知道我到诸侯那里去了
D不想与诸侯商量大事
(6)“先帝不以臣卑鄙……遂许先帝以驱驰”全句的意思是()
A自己很有才能,因而先得先帝看重
B追术当年三顾之遇,表明忠于蜀汉的历史原因

沪教版九下《出师表》教案设计

沪教版九下《出师表》教案设计

沪教版九下《出师表》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诸葛亮出征前上表的背景及意义。

2.学习文言文的阅读方法,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3.分析诸葛亮的忠诚、智慧与敬业精神,培养学生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诸葛亮出征前的背景、文言文的阅读方法、诸葛亮的品质。

2.教学难点:文言文的理解与赏析、诸葛亮品质的深度挖掘。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介绍诸葛亮的生平及事迹,引导学生了解诸葛亮的历史地位。

2.简述《出师表》的背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二、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出师表》,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学生根据注释,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三、课堂讲解1.讲解诸葛亮出征前的背景,让学生了解诸葛亮为何要上《出师表》。

2.逐句分析《出师表》的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诸葛亮忠诚、智慧与敬业精神的体现。

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表现出的品质。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出师表》的内容,回顾诸葛亮的品质。

2.提问:诸葛亮为什么能成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忠诚、智慧、敬业的人物?二、课堂讲解1.讲解文言文的阅读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如何阅读文言文。

2.分析《出师表》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文言文赏析能力。

三、课堂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出师表》中的文言文特点。

四、课堂小结2.布置作业:结合所学,写一篇关于诸葛亮的读后感。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出师表》的内容,回顾诸葛亮的品质。

2.提问:诸葛亮的事迹给你带来了哪些启示?二、课堂讲解1.讲解诸葛亮的历史地位,引导学生认识诸葛亮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意义。

2.分析《出师表》中的文言文表达,提高学生的文言文表达能力。

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表现出的忠诚、智慧、敬业品质的意义。

四、课堂小结2.布置作业:结合所学,写一篇关于诸葛亮的演讲稿。

第四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出师表》的内容,回顾诸葛亮的品质。

2.提问:诸葛亮的事迹对你有何影响?二、课堂讲解1.讲解诸葛亮的教育意义,引导学生学习诸葛亮的品质。

语文9下第23课出师(教案一)表

语文9下第23课出师(教案一)表

出师表(教案一)备课素材一内容解读《出师表》作为诸葛亮出师伐魏前呈给后主的一篇表文,其情真意切令人感动。

本文的写作特点是以议论为主,议论、叙述、抒情相结合,有极强的说服力与感染力。

文章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5段),诸葛亮先向后主刘禅陈述了蜀国当时面临的不利处境:先帝去世、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接着阐述了有利条件:有侍卫之臣、忠志之士。

之后他向刘禅提出了三条建议: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

文章这部分寓情于议,在谈论形势、提出建议之中,贯串了一条抒情线索,即叙述先帝刘备对贤臣的“殊遇”,鼓励刘禅效法先人,也表达了自己对先帝的感激和“兴复汉室”的决心。

第二部分(第6—7段),作者追述了三段回忆:先帝当初三顾茅庐,对自己有知遇之恩;自己临危受命,与先帝患难与共;先帝临终托孤,寄以兴复汉室的大业。

三段追忆寓情于事,在叙述作者身世、追随先帝创业经过和“受命以来”工作的同时,抒发了对先帝的感激之情、对刘备父子的忠心,以及收复汉室的决心。

第三部分(第8段),作者分别阐明了自己、朝臣以及后主刘禅的责任:自己要“讨贼兴复”,朝臣应进“兴德之言”,刘禅应“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文章情辞恳切,感人泪下。

二技法总结此文语言最显著的特点是率直质朴,充满恳切忠贞的感情。

本文先后十三次提及“先帝”,七次提到“陛下”。

“报先帝”“忠陛下”思想贯串全文,处处不忘先帝“遗德”“遗诏”,处处为后主着想,期望他成就先帝未竟的“兴复汉室”的大业。

全文既不借助华丽的辞藻,又不引用典故,每句话既不失臣子身份,又切合长辈口吻。

三主题概括这篇表文是诸葛亮在出师北伐前对刘禅提出有关朝廷内政的建议,以恳切委婉的言辞,劝勉后主要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此“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同时表达了自己以身许国、忠贞不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思想。

资料库1.作者简介。

诸葛亮,字孔明。

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

官至蜀汉丞相。

2.文体知识。

沪教版九下《出师表》教案设计

沪教版九下《出师表》教案设计

沪教版九下《出师表》教案设计沪教版九下《出师表》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领会诸葛亮提出的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小三项建议的进步性和借鉴意义。

2、认识并学习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3、了解本文议论中融以叙事、抒情的写法。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对联导入新课1.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2.出师一表千载无,远比管乐盖有余。

(《武侯书堂》)3.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病起书怀》)二、解题,简介时代背景三、整体感知1、录音范读课文。

要求学生画记出疑难字词,注意停顿、重音。

2、对照课下注释,翻译课文,注意以下字词:古今异义词:(1)开张:今义是商店开始营业或商店每天第一次成交;本文中的古义是开放、扩大。

(3)本段提出什么建议? 开张圣听(4)提出这一建议的目的是什么? 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5)对国君进行了怎样的规劝?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

(6)这一段中先后两次提出刘备,其用意何在?意在激发刘禅继父之志和启示他学先帝用人之明。

小结:本段分析当前形势,提出:广开言路的建议。

3.请同学翻译第二自然段。

问题探究①作者在本段提出的建议是什么?具体内容是什么?严明赏罚;宫中府中不应异法。

②如何具体执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③提出怎样的劝诫? 陟罚藏否,不宜异同;不宜偏私④内外异法内外各指什么? 宫中府中小结:本段提出应内外一体,赏罚严明的建议。

3.请同学翻译第三、四自然段。

问题探究1、举荐了哪些人?为什么要举荐这些人?郭攸之、费讳、董允等。

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2、提出亲贤的具体作法是什么?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

3、亲贤的好处是什么?必然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4、亮认为举用向宠将军的好处是什么?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小结:本段述说人事安排,举荐文臣武将。

4、请同学翻译第五自然段。

(1)本段的中心句是?第一句(2)先汉兴隆的原因是什么?(正面):亲贤臣,远小人。

沪教版语文九下《出师表》word教案3课时

沪教版语文九下《出师表》word教案3课时

24 出师表诸葛亮课型:新授课时:3 主备张建民审核初二语文备课组2010/9教学目的一、了解诸葛亮统一中国的愿望和亲贤臣、远奸佞,严明赏罚,广开言路等进步主张,批判地继承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二、学习本文以议论为主兼用抒情和记叙的写法以及语言质朴、感情真挚的特点。

三、了解“表”的有关知识,掌握形容词的活用和“以”的用法。

教学设想一、介绍背景和疏通文义结合起来,突破重点词句,然后通过反复诵读使学生领会内容大意。

二、采用“读读,讲讲,议议”的教学方式,在读、讲、议的过程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文章的艺术特色。

三、课文的重点是第一部分,在讲清第一部分的前提下,第二部分可以采用练习法进行教学,第三部分让学生自读背诵。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诸葛亮是中国人民智慧的化身。

“三顾茅庐”“火烧赤壁”“六出祁山”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

诸葛亮的文才韬略令人倾倒。

他撰写的《出师表》是汉末以来表的第一流杰作,文章质朴诚挚,志尽文畅,为后人所钦仰,正所谓“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文天祥《正气歌》)。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杰作。

(板书)二、教师范读全文(最好能背诵),读得要有抑扬顿挫,感情充沛,使学生产生激情。

三、解题。

1 什么叫“表”?这种文体有什么特点?明确:表,古代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

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

战国时期统称为“书”,如李斯《谏逐客书》。

到了汉代,这类文字分成章、奏、表、议四小类。

“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

”(《文心雕龙》)此外,还有一种专议朝政的文章,又统称“表”。

“表”的基本特征是“动之以情”。

《出师表》是诸葛亮在出师北伐前向刘禅(刘后主)的言事呈文。

2 诸葛亮是什么心情下写《出师表》的?明确:实现国家统一是刘备的遗志,诸葛亮为了实现先帝遗志,在战略后方日益巩固的情况下决定出师伐魏。

九年级下册语文出师表教案1含反思

九年级下册语文出师表教案1含反思

九年级下册语文出师表教案1含反思【教学设想】一、充分利用网络教室资源优势,将介绍背景和疏通文义结合起来,突破重点词句,然后通过反复诵读使学生领会内容大意°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在读、讲、议、写的过程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文章的艺术特色°【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经过七、八年级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学习,基本具备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的能力,对在网络教室里的学习很感兴趣,但仍有部分学生不能较好的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需要教师加以引导°【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表”的特点,了解诸葛亮的治国主张°2.朗读课文,疏通文句,积累词语,丰富文言词汇°3.学习本文融情于议论、叙述,以情动人的写作方法°4.培养学生学会从网络获取学习资源的能力°过程与方法:利用网络课程资源,阅读体悟,自主、合作、探究,激起学生诵读的兴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切感受诸葛亮对蜀汉的忠诚,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做社会的有用之才°【教学重点:】1、朗读课文,积累文言词汇°2、培养学生学会从网络获取学习资源的能力°【教学难点:】学习本文以议论为主兼用抒情和记叙的写法以及语言质朴、感情真挚的特点°【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网络教室、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1、课前读课文,根据注释弄清文章的主要内容°2、通过因特网或图书馆搜集有关资料(文字资料或图片资料皆可),如:诸葛亮生平、三顾茅庐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导语:诸葛亮是中国人民智慧的化身°“三顾茅庐”“火烧赤壁”“六出祁山”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诸葛亮的文才韬略令人倾倒°他撰写的《出师表》是汉末以来表的第一流杰作,文章质朴诚挚,志尽文畅,为后人所钦仰,正所谓“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文天祥《正气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杰作°2、了解作者及作品背景,学生点击以下网址查阅:二、一读课文,触摸文本1、点击下列网站,听配乐朗读,注意听准字音,把握停顿:/guquplayer1.asp?Musicid=598&urlid=1①字音: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崩殂.( ) 恢弘( ) 忠谏()菲薄( )( )陟( ) 臧否( )( )以遗( )陛下裨补( )猥( )自夙( ) 庶( )竭驽( )钝咎( ) 咨诹( )( )②停顿:用“/”划分下列句子的停顿节奏°A然/侍卫之臣/不屑于内B盖/追先帝之殊遇C宜付有司/论其刑赏D使/内外异法也学生自主完成,不会的可以点击以下网站(在线新华词典)查阅:2、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句,翻译课文°以小组为单位,就难词难句讨论交流,力求通畅地翻译课文,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如有疑难可以点击以下网址:三、细读课文,解读文本1、(1)朗读课文1——5自然段,让学生阅读《<出师表>赏析》一文°http://hi.baidunowing947/blog/item/5dfe9f5002c88f65853524bc.html (2)、讨论:①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了哪些建议?是从哪几个方面提出建议的?,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本文陈述的重点是什么?②就国内政事的安排,诸葛亮提出了三条建议,这三条建议中哪一条是最主要的?为什么?③文章第5段为什么插入对往事的回忆,去掉这一段文字,好吗?学生如答不出,可登陆下述网页,进行了解:2、齐读课文6-7自然段,讨论交流疑难,思考:①课文第6段叙写自己的生平(21年的经历),好象是逸枝衍菖,对此你怎么看?②作者夙夜忧叹的原因?“五月渡泸,深入不毛”的原因是什么?③作者认为,可以出师北伐的条件是什么?“出师“的战略是什么?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各组选代表进行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学生如有疑难,可以查阅以下网站:四、研读主旨,感悟文本学生再读课文,教师设计相关问题,诱生深思°提问:全文以议论为主,辅之以叙事、议论,叙事中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请结合你的阅读体验,谈谈你对此的认识°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自由发言°可以查阅《浅谈<出师表>的艺术特色》一文的网站:五、链接生活,直面忠诚让学生就“如何看待诸葛亮的忠”这个问题展开激烈的争论°教师组织学生辩论,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辩论时学生可查阅相关网站:六、教师小结:《出师表》以“形势”使对方震动,以“情感”使对方感动,以“措施”教导对方,以“事业”激励对方,肝胆相照,情深意厚,一直为世人所称道°封建统治者推崇诸葛亮,或由于他助刘兴汉是正统,或由于他受了知遇,一生尽忠,是忠臣的典型;今天人们肯定诸葛亮,主要是因为他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对于“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则被赋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新意°作为新世纪的热血青年,我们应该胸怀祖国,心系人民,做时代的骄子,做人民的公仆°七、布置作业:结合课后练习三,谈谈你对诸葛亮的认识,以《千秋诸葛我评说》为题写一篇小作文°可观看《易中天评说诸葛亮》的视频:板书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案(重)
阅读过程
(一)结合“十注”带疑初读(15分钟)
1、生字注音
忠谏.()裨.补()遗.()陛下攸.()咨.()阕.()
陟.()罚臧.()否.()行.()阵
倾颓.()
2、对照课下注释,翻译课文,注意以下字词:
崩殂:疲敝:秋:殊遇:开张圣听:光:恢弘:妄自菲薄:引喻失义:陟罚臧否:异同:作奸犯科:
刑赏:平明之理:良实:志虑忠纯:简拔:遗:咨:裨补阙漏:(二)小组合作置疑探读(25分钟)
1、讨论:
①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了哪些建议?是从哪几个方面提出建议的?
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本文陈述的重点是什么?
②就国内政事的安排,诸葛亮提出了三条建议,这三条建议中哪一条是最主要的?为什么?
③文章第5段为什么插入对往事的回忆,去掉这一段文字,好吗?
2、齐读课文6-7自然段,讨论交流疑难,思考:
①课文第6段叙写自己的生平(21年的经历),好象是逸枝衍菖,对此你怎么看?
②作者夙夜忧叹的原因?“五月渡泸,深入不毛”的原因是什么?
③作者认为,可以出师北伐的条件是什么?“出师“的战略是什么?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各组选代表进行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3让学生就“如何看待诸葛亮的忠”这个问题展开激烈的争论。

教师组织学生辩论,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三)交流展示释疑导读(15分钟)
(四)紧扣目标发展扩读(20分钟)
后出师表
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

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

然不伐贼,王业亦亡。

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

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

——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

而议者谓为非计。

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

谨陈其事如左:
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长策取胜,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

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坐大,遂并江东:此臣之未解二也。

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怫孙、吴,然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祁连,逼于黎阳,几败北山,殆死潼关,然后伪定一时耳;况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

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图之,委任夏侯而夏侯败亡,先帝每称操为能,犹有此失;况臣弩下,何能必胜:此臣之未解四也。

1、以“我眼中的诸葛亮”为题写一篇小作文。

(16分)
学习记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