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第三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十古代诗歌阅读考点2鉴赏语言专题练

合集下载

2018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复习完全讲义-文档资料

2018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复习完全讲义-文档资料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复习完全讲义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复习完全讲义?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完全讲义古代诗歌鉴赏【考纲解读】考纲内容考纲阐释考点分布1.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1)鉴赏诗歌的形象。

(2)理解诗歌中词语的含义。

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

(3)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4)概括诗歌的中心思想。

分析作者在诗歌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

形象包括主人公形象、诗人形象、景物形象、意象和意境。

语言包括品味词语、明确风格。

表达技巧是指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行文结构、材料取舍、修辞方法等。

评价包括内容主题的评价、思想感情的评价、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

【真题共赏】1、(2018新课标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思远人晏几道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

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

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8.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5分)参考答案这首词表达了对远方行人的深切思念。

首句起兴,以红叶黄花染绘出深秋的特殊色调,渲染离别的悲凉气氛,增添对远方行人绵绵不尽的思念情怀。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能力。

解答时要联系全词词句,联系题目、作者的情况,准确把握。

从题目上可以看出(思远人),可以看出是一首思念怀人之作;在写法上,借秋景、飞云、归鸿等意象来表现这一情感。

9.“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6分)参考答案关系是“就砚旋研墨”暗指以临窗滴下的泪水研墨,和泪作书。

原因是红笺被泪水浸湿。

由于情到深处,词中主人公在作书时不停流泪,泪水落到纸上,红笺因而褪去了颜色。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

通过阅读,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各个意象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用什么研墨,用泪水也,以泪水研墨,和泪作书。

2018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江苏专用课件 第一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二

2018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江苏专用课件 第一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二

有什么特征?请结合诗 (2)诗歌或正面或侧
句具体分析。
面有对事物具体刻
3.诗人塑造的事物形象 画的语句。
有什么意义?请简要分 (3)题干中有“事物”
析。
字样。
①概括特征:外在特 点+内在品质。 ②对接情感: 将事物形象特点与作 者的情感(情操、品 行)进行对接。 ③概述效果: 概括其在写人、抒情 方面的效果。
由此可见,树立“语言意识”,深入诗歌文本的语言内核, 对正确解读诗意,尤其是揣摩诗人微妙的情绪状态是十分重 要的。
当然,在考场上读懂诗家语的直接办法是翻译全诗。如 果不能笔译,起码在脑海中把它翻译一遍。
【即时小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生查子·独游西岩① 辛弃疾
青山招不来,偃蹇②谁怜汝?岁晚太寒生③,劝我溪边住。 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夜夜入青溪,听读《离骚》去。 【注】 ①淳熙八年(1181)冬,辛弃疾被诬罢官,长期闲居于 上饶城北的带湖之畔。西岩就在上饶城南,风景优美。这首 词是他闲居期间的记游之作。②偃蹇:高耸、傲慢的样子。 ③生:语助词,无义。
两步教你读懂诗歌
1.看标题(结合注释) (1)标题或标明写作对象、重点,或表现感情基调。此外, 诗题还可能会提示写作时令(如春、秋)、节日(如除夕、重阳); 可能会提示题材(情感),如送别怀人、即事抒怀等。总之,抓 住了标题,就等于抓住了诗歌最直接、最牢靠的信息内容。 (2)注释。有些诗歌后面有对作者、写作背景或是诗词中偏 僻语的解释,有的是一些典故的出处及其解释等等。要注意, 任何一个注解对解读诗歌都是有用的,特别是在高考的试卷中。
(3)有人评价这首词中物与我、景与情“融溶亲密”,请结合词 意作具体分析。 答案 青山感念岁暮天寒“劝我溪边住”,对“我”深切关怀; 明月夜夜到青溪陪“我”“听读《离骚》去”,更是视“我”如知 己,词中的青山、明月都是人格化的自我,而“我”亦如青山 傲岸、明月高洁,物我之间亲密融洽。岁暮天寒,素月清辉 与澄澈的溪水相映,画面凄清幽独,与独游西岩的词人孤寂、 忧愤的内心情感融合无间。

新课标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七古代诗歌鉴赏(课件试题)(4套)语文课件PPT

新课标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七古代诗歌鉴赏(课件试题)(4套)语文课件PPT

-20-
命题热点一 命题热点二 命题热点三
2.审清数量。有的题干问“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或“最突出 的表现手法”,那么只要答出一种表现手法即可;有的题干问“运 用了哪些表现手法”,那么就要答几种表现手法。如上题题干 “‘人自伤心花自笑,凭燕子,骂东风’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 要分析”,就要答出几种表现手法。-11-命热点一 命题热点二 命题热点三
诗的颔联是怎样描写“野泊”之景的?请简要分析。(5分) 参考答案: ①动静结合(或视听结合)。②前一句写静景(视觉),诗 人立于洞庭荒野,仰望天空北斗横斜;后一句写动景(听觉),耳畔传 来岳阳城凄凉的角声,暗指兵荒马乱。动静结合,渲染了空茫凄凉 的意境。 解析: 这道题问“是怎样描写‘野泊’之景的”,需要从表达方 式中的写景手法考虑。“斗柄阑干洞庭野”属于静景,也是视 觉;“角声凄断岳阳城”属于动景,也是听觉。答题时要结合诗句具 体分析。
命题热点一 命题热点二 命题热点三
参考答案: ①以对比加强叙事的抒情效果。用权贵歌舞宴饮,不 问军情与百姓心系故国做对比,表达忧国忧民之情;以主人公一家 亡国前后境况的对比,表现百姓流离之苦。
②以“北来人”的口吻叙事,表达情感显得更真实、自然。 ③叙事中流露出个人的情感。如“今成独雁飞”流露了主人公 家破人散的凄凉与孤独。 解析: 题目给出了赏析的角度——“叙事”的特色,因此要先找出 诗中的叙事成分,然后分析是如何叙事的。诗歌以北来人的口吻写 所见之景,抒心中之情。第一首诗主要写所见和所想,所见皆凄凉 残破之景,所想的都是国运民生。第二首诗主要运用了对比手法, 将自身的孤单凄凉和“甲第”豪族的歌舞升平、钟鸣鼎食形成对 比,表达自己的老年惨景和思归之情。抓住叙事的视角、口吻、对 比手法、表露的情感分析即可。

天津市2018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3.2古代诗歌鉴赏课件

天津市2018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3.2古代诗歌鉴赏课件
17热点题型一热点题型二热点题型三热点题型四热点题型五热点题型六满分诀要抓住特征准确定位诗中形象包含着诗人的情感因此形象应是熔铸诗人思想感情的事物分析诗歌形象要根据诗歌描写的具体物象和画面识别其性质抓住其特征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概括出诗歌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
-2-
[导语]近几年天津高考古代诗歌鉴赏题,从体裁看,以诗为主。从 诗歌的时代范围看,以唐宋为主,但备考时不可过分拘泥,从两汉到 元明清的古代诗歌都应涉及。从分值看,2015年是9分,其他年份都 是8分。主要考查点有:鉴赏诗歌的形象、意境、语言和表达技巧, 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从命题的发展趋势看,侧 重考查鉴赏诗歌形象、分析诗歌表现手法、体会诗歌蕴含的情感 等。
热点题型六
-19-
热点题型一
热点题型二
热点题型三
热点题型四
热点题型五
热点题型六
-20-
参考答案:本词刻画了怀才不遇、忧国忧民、傲岸高洁的词人形 象。词人虽然心怀天下,但遭受排挤,闲居深山,独游西岩,无人理解, 无人赏识;夜不能寐,独诵《离骚》,表现出屈子一般忧国忧民的情 怀;“偃蹇”的青山,高洁的明月,都与词人惺惺相惜,心心相印,可见 词人胸怀之磊落高洁。
解析:联系辛弃疾的生平及思想,结合注释“被诬陷罢官”的提 示,理解词人的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由“听读《离骚》去”,可见 词人对屈原的推崇。
热点题型一
热点题型二
热点题型三
热点题型四
热点题型五
热点题型六
-21-
分析意境 例3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绝句二首(其一)①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①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 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古代诗歌阅读+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第04课新题(含解析)

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古代诗歌阅读+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第04课新题(含解析)

第04课新题一、(陕西省咸阳市2017年高三年级三模试题)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4〜15题。

己亥①岁二首•僖宗广明元年曹松苴一丿、泽国②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③。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苴一K丿、传闻④一战百神愁,两岸强兵过未休。

谁道沧江总无事,近来长共血争流。

【注】①己亥:公元879年(乾符六年)的干支。

②泽国:泛指江南各地,因湖泽星罗棋布,故称。

③樵苏:打柴为“樵”,割草为“苏”。

④传闻:一作“波间”。

14.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第一首开篇轻描淡写,让读者从那“战图”中去想象兵荒马乱、血流成河的现实。

B.“生民”一句借人民流离失所、不堪其苦的现状反衬樵苏生活之乐,凸显乐观精神。

C.“凭君” 一句直写作者对将领讲封侯事的厌弃态度,表达出心中对战争的痛恨之情。

D.第二首以“百神愁”之语痛斥战争的罪恶,用“谁道沧江总无食”反讽战事的频繁。

E两首诗风格迥异:其一用意曲折,语言委婉含蓄;其二着力用笔,表达直白显豁。

15•其一和其二两首诗集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其一)的最后一句加以欣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4.BE15•①两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控诉(战争给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和浩劫),以及对百姓的同情的思想情感。

②“一将功成万骨枯”一句用了强烈的对比手法(以“一”与“万”、“荣”与“枯”的对照),突出枯骨意象,揭示出了“一将封侯,万人丧生”的现实本质。

③表达了作者感叹战争无情,并讽刺那些功成名就、黩武好战的将军的感情。

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控诉(战争给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和浩劫)和对百姓的同情的思想情感。

【解析】项,疔性民,一句借人民流离失所、不堪其苦的现状反衬樵苏生活之乐,凸显乐观精神"不正确,应为…生民'一句写只可惜这种樵苏之乐今亦不可真得,用"■乐"字反衬性民”的不堪其苦。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十 文言文阅读-分类3 其他-模拟凝精华-语文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十  文言文阅读-分类3  其他-模拟凝精华-语文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十 文言文阅读-分类3 其他-模拟凝精华语文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答秦太虚书苏 轼轼启:五月末,舍弟来,得手书,劳问甚厚。

比日履兹初寒,起居何如?轼寓居粗遣。

但舍弟初到筠州,即丧一女子,而轼亦丧一老乳母。

悼念未衰,又得乡信,堂兄中舍九月中逝去。

异乡衰病,触目凄感,念人命脆弱如此。

又承见 ,中间得疾不轻,且喜复健。

吾侪渐衰,不可复作少年调度。

当速用道书方士之言,厚自养炼。

谪居无事,颇窥一二。

已借得本州天庆观道堂三间,冬至后当入此室,四十九日出。

自非废放,安得就此?太虚他日一仕宦所縻,欲求四十九日闲,岂可复得耶?当及今为之,但择平时所谓简要易行者,日夜为之,寝食之外,不治他事。

但满此期,根本立矣。

此后纵复出从人事,事已心返,自不能废矣。

寄示诗文,皆超然胜绝,娓娓焉来逼人矣。

太虚未免求禄仕,方应举求之,应举不可必。

窃为君谋,宜多著书,如所示论兵及盗贼等数篇,但似此得数十首,皆卓然有可用之实者,不须及时事也。

但旋作此书,亦不可废应举。

初到黄,廪入既绝,人口不少,私甚忧之。

但痛自节俭,日用不得过百五十。

每月朔,便取四千五百钱,断为三十块,挂屋梁上,平旦用画叉挑取一块,即藏去叉,仍以大竹筒别贮用不尽者,以待宾客。

囊中尚可支一岁有余,至时别作经画。

所居对岸武昌,山水佳绝。

有蜀人王生在邑中,往往为风涛所隔,不能即归,则王生能为杀鸡炊黍,至数日不厌。

又有潘生者,作酒店樊口,棹小舟径至店下,村酒亦自醇酽。

岐亭监酒胡定之,载书万卷随行,喜借人看。

黄州曹官数人,皆家善庖馔,喜作会。

太虚视此数事,吾事岂不既 矣乎!展读至此,想见掀髯一笑也。

岁晚苦寒, 万万自重。

夜中微被酒,书不成字,不罪不罪!不宣,轼再拜。

(选自《唐宋八大家文章精华》,有删改)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018年高考语文专题八古代诗歌鉴赏

2018年高考语文专题八古代诗歌鉴赏

专题八古代诗歌鉴赏真题统计考试范围1.(2017·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欧阳修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BE)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又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

B.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

C.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

D.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E.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思想内容的能力。

B项,古代行军时士卒口中衔着枚(一种器具),以防喧哗。

诗歌的第三句用“衔枚”来形容考生肃静的状态,不是写考生的奋勇争先。

E项,诗歌的尾联是作者自谦的话,表现了他对同僚的谆谆嘱托,不是说作者自己体弱多病。

(2)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的能力。

这句诗可以拆分为“下笔”“春蚕食叶声”两部分,思考两者的联系可知,诗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用“春蚕食叶声”来比喻考生下笔写字的声音,以此表现作者的喜悦之情。

作者用“春蚕食叶声”来反衬考场的安静,运用了动中见静的方法。

答案①用春蚕食叶描摹考场内考生落笔纸上的声响,生动贴切;②动中见静,越发见出考场的庄严寂静;③强化作者充满希望的喜悦之情。

2.(2017·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晓行巴峡王维际晓投巴峡,馀春忆帝京。

晴江一女浣,朝日众鸡鸣。

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①行。

2018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复习

2018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复习

2018年高考语文复习:最新诗歌鉴赏与名句填空练习10套(答案)一、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2018届高三第一次联考(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始安秋日宋之问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

晚霁江天好,分明愁杀人。

卷云山角戢,碎石水磷磷。

世业①事黄老,妙年孤隐沦。

归欤卧沧海,何物贵吾身。

①注:世业:犹世事。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诗歌前两句用“洛阳春”引发对“桂林风景异”想象,进而表达作者满怀的喜悦之情。

B.诗歌五、六两句中,云雾飞卷山峰隐现,碎石可见江水磷磷,营造了一种清冷的氛围。

C.诗歌七、八两句写自己平日为官做事信奉黄老,与人无争,但最终还是遭遇贬黜流放。

D.整首诗前几句重在写景抒情,后四句转向述志感怀,即在辛酸无奈中表达了归隐的思想。

E.该诗是作者晚期作品,写景物用语简洁概括,抒发了诗人独特的感受,给人新颖的美感。

15•请结合诗歌赏析“晚霁江天好,分明愁杀人”的精妙。

(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16•补写岀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1)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展现了李白对达到理想彼岸的乐观自信情怀。

(2)苏轼在《赤壁赋》中,写了与友人夜晚泛舟赤壁时把酒吟诗的快哉乐事的句子:二、宁夏银川一中2018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行舟忆永和兄弟周必大一挂吴帆不计程,几回系缆几回行。

天寒有日云犹冻,江阔无风浪自生。

数点家山常在眼,一声寒雁正关情。

长年忽得南来鲤,恐有音书作急烹。

【注】①周必大:北宋诗人,江西庐陵人,此诗写于作者乘舟北赴吴地(今江苏)途中。

②长年:古时对船工的称呼。

《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中有“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的诗句。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A. 首联紧扣“行舟”写自己由水路岀发,离家渐行渐远。

“不计程”和叠用“几回”反映此行路途 遥远。

2018版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第三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十古代诗歌阅读考点2鉴赏语言讲义 含解析 精品

2018版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第三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十古代诗歌阅读考点2鉴赏语言讲义 含解析 精品

考点鉴赏语言解构真题引领规范类型一炼字[2017·山东高考]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早上五盘岭①[唐]岑参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②。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

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

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

栈道溪雨滑,畬田原草干。

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

[注] ①唐代宗大历元年(766)春,岑参作为僚属随剑南西川节度使杜鸿渐入蜀平乱,途经五盘岭时作。

五盘岭:秦、蜀交界处峻岭,其山道曲折盘旋,故名。

②出五盘:攀越五盘山道登上山巅。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作简要分析。

(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路梳理1.明确考点辨别要求本题实际考查鉴赏炼字的能力,要求分析两字如何使景物特征鲜明的。

2.研读诗歌细致分析解答这类试题,首先要释字义,即解答所炼字的含义,这一步包括字的本义和在诗句中的含义,尤其要注意词类活用;其次还要考虑这个字是否运用了表达技巧,如果有技巧就要对技巧进行解读;最后要结合诗歌的思想感情,解读出作者所要传达的情感。

这样才是完整的赏析,当然这几步需要视具体的诗歌确定有无。

解答本题,可以先从词语的修饰对象入手,“斗”修饰的是“两崖”,而“攒”修饰的是“群峰”。

找出了修饰对象之后,可以进一步分析,诗句描绘的是什么情形。

“两崖斗”描写了两岸崖石耸峙欲错,犹如两兽相斗;“群峰攒”描写群峰相连,层次莫辨,仿佛聚在一起。

最后可以指出表达的效果。

“斗”凸显了江崖陡峭、峥嵘之势,“攒”刻画了峰峦密集、重叠之态。

3.依据模板构思答案答案构成:字的含义(视情况而定,看是否需要解释);描写了……情形;突出了……特征(或:表达了……情感)。

2019届高考语文(通用版)二轮-专题三文言文阅读专题能力提升练(十)(文言文阅读〈二〉)含解析

2019届高考语文(通用版)二轮-专题三文言文阅读专题能力提升练(十)(文言文阅读〈二〉)含解析

田多不以实,又户口年纪互有增减。

十五年,诏下州郡检其事,而刺史太守多不平均,或,侵刻羸弱,百姓嗟怨,遮道号呼。

时诸郡各遣使奏事,帝见陈留吏牍上有书,视吏受郡,当欲以垦田相方耳。

具知奸状。

明年,隆坐征下狱,其畴辈十余人皆死。

帝以隆功臣,特免为庶人。

以中郎将副伏波将军马援击交蛮夷征侧等隆别于禁口破之获其帅征贰斩首千余级降者二万余人还更封大国为长平侯。

及大司马吴汉薨,隆为骠骑将军,.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以中郎将副伏波将军马援击交蛮夷征侧等隆别于禁口破之为长平侯击交蛮夷征侧等隆别于禁口国为长平侯马援击交蛮夷征侧等隆别于禁口大国为长平侯交蛮夷征侧等隆为长平侯回答本题,要把握语句的意思。

这句话主要讲述刘隆跟随伏波将军马援讨伐交蛮夷征侧等,逮捕了征贰,击”交蛮夷征侧等均要停顿。

由此,用排除法可知应选A.“居摄”是摄政的意思,因为皇帝年幼不能亲政,由大臣或皇太后代居其位处理政务。

如周成王年幼时周公居摄。

B.“屯田”指利用戍卒或农民、商人垦殖荒地。

汉以后历代政府沿用这一制度取得军饷和税粮,有军屯、民屯和商屯之分。

C.“豪右”,汉以“右”为上,故称“豪右”,原指西汉时出现的占有大量田产的豪族,后指富豪家族、世家大户。

D.“谒者”,始置于春秋战国,掌宾赞受事,即为天子传达,也泛指传达、通报的奴仆等。

解析:A项,“大臣或皇太后”错误,“居摄”指大臣代皇帝处理政务。

答案:A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刘隆出身皇室,是南阳安众侯的后裔,因为其参与诛杀王莽的事情泄露,致使其父刘礼和安众侯刘崇都被杀,而刘隆免于死罪。

B.刘隆对世祖忠心耿耿,紧紧追随,他曾在长安求学,后来把妻子、儿女接到洛阳,但听说世祖在河内,就撇下妻子和儿女追随世祖,结果其妻子和儿女被李轶杀掉。

C.东汉初期,天下垦田和户口年纪不符合实际,朝廷要求重新上报,但很多官员偏袒豪强、盘剥平民。

D.建武十七年,刘隆被封为扶乐乡侯,在大司马吴汉死后,行使大司马的职权;建武三十年,被封为慎侯。

最新2018届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复习精选课件PPT

最新2018届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复习精选课件PPT
17
试以杜甫《春日忆李白》为例来看它对我们懂诗、解题的帮助。
春日忆李白
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首联从赞美李白诗才超群“起”,颔联指出其清新俊逸的风格
为“承”。颈联为转,开始由赞李白的诗才诗风转为写对李白
的思念:从空间阻隔写两人天各一方。尾联是“合”,是怎样
《楚辞》开创了浪漫主义的传统,并为李白、李贺、苏轼、 辛弃疾、陆游、龚自珍等优秀诗人继承并发扬光大。特征:善 用丰富的想象、夸张、象征等手法,重在抒发主观感情。
不仅要掌握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两大文学源头及其特点, 还要按照历史的顺序理清诗歌发展脉络;既要对各个时期的诗 歌总体风格有所了解,还要对各个时期的(特别是唐宋时期) 各个流派的代表人物有比较深刻的认识。
27
专题三 从情景关系入手读懂古诗
2.从情景关系入手读懂古诗的内容层次。 古人云:作诗无他端,只“情”“景”二字。我们读诗、 赏诗也一样,只要抓住了“情”“景”,就等于抓住了 “牛鼻子”。在正常情况下,旧体诗、词的基本章法是 先写景,后抒情。对于近体诗来说,绝句的一、二两句, 律诗的一、二两联,词的上片是写景的;绝句的三、四 两句(尤其是末句),律诗的后两联(尤其是尾联),词的 下片是抒情部分。而词,又特别强调上下片间的过渡(过 片)。当然,也有少数诗作是先抒情后写景的。
6
诗歌作为典型的文学样式,其思想内容不可能不打 上时代的烙印。①北朝诗多写征战尚武。②南朝诗多写 男女相思。③唐诗题材丰富多彩。有希望建立军功的、 反映边塞生活的、描绘山水田园的,也有献诗以求引荐 的、离别思乡的,到唐末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战乱频 繁,生灵涂炭,文人悯之,于是悯农诗又兴起。总之, 唐代是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颠峰时期。④北宋诗重义理。 ⑤南宋诗重抒爱国情,南宋偏安江南,中原沦于敌手, 这一时期的忧国爱国题材就成为当时诗词中的时代强音。 ⑥南宋末年以及明朝末年的汉族爱国诗人面对异族入主 中原,纷纷表现出时危显臣节的气势。因此诗歌之中多 重忠义。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鉴赏诗歌之十大题材》课件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鉴赏诗歌之十大题材》课件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①抒发了诗人漂泊流离的身世之感。②暗寓自己的乡国之 思,表现了诗人对国家政事的强烈关心。③对庾信的凄凉身世表达了深 切的同情,并以庾信自比,抒发了自己的人生失意之感。
(即学即练)
•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楼前 [中唐]王建
五 咏史怀古诗
咏史怀古诗思维导图
(即学即练)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咏怀古迹①五首(其一) 杜甫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②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注】 ①《咏怀古迹》是杜甫于大历元年(766)在夔州写成的。②五溪衣服:这里指 居住在五溪的少数民族。
[参考答案]
①颈联触景生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急雪”与“惊风”凸显眼前的风雪交 加之景,使诗人感叹自己境遇的险恶、兄弟的离散,正反映了诗人触景所生之情 。②运用比喻。大雪纷飞中,借相互依傍的鹡鸰鸟,恓惶的鸿雁来比喻兄弟患难 与共。(答出鹡鸰鸟或鸿雁其一即可) ③运用对比。“脊令并影”既是手足情深的写照,又反衬出兄弟离散的哀伤。 ④为尾联的抒情做了铺垫。正因为颈联借“急雪”与“惊风”“脊令”“鸿雁” 这些意象反衬兄弟离散的哀伤,才有了尾联对兄长的深深思念之情的抒发。
(即学即练)
(1)下列对这首诗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以雨后蝉鸣起兴。“得意”二字,既写出了蝉鸣的神态,又显露出诗人的 歆羡之情:蝉之所以踌躇满志,是因为它既得时、又得地。 B.颔联写病后频频把盏,不知满足,梦醒后,倚楼远眺,心中生起无限情,可见 情之深重。此情挥之不去,斥之又来,诗人不得不借助酒力排遣。 C.第六句化用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句子“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白诗和贺诗都借助荣而复枯的秋草来抒发情感。 D.尾联“秋风发上生”几个字,用语新颖奇警,不落陈腐。不仅指鬓发的斑白, 而且秋风萧萧,给人以寒冷之感。

【精编】语文高中学业水平知识整合:十诗歌鉴赏

【精编】语文高中学业水平知识整合:十诗歌鉴赏

专题十 诗歌鉴赏
《2018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科考试大纲》中对此知识点的要求是“分析、概括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能力层次为D :鉴赏评价。

“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次为C :分析综合。

预测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对本考点的情况设置如下:
一、古代诗歌鉴赏考点
1.形象⎩⎪⎨⎪⎧抒情主人公
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
景物形象事物形象
2.语言⎩⎪⎨⎪⎧特点:抒情性 精炼性 含蓄性 跳跃性
考查要点⎩⎪⎨⎪⎧炼字效果 词语理解及品味语言风格
3.表达技巧⎩⎪⎪⎪⎨⎪⎪⎪⎧行文结构:开门见山 层层深入 卒章显志
表达方式⎩⎪⎪⎨⎪⎪⎧记叙
议论
描写: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 托物言志 用典表现手法:起兴 衬托 渲染 抑扬 象征修辞手法:比喻 比拟 排比 对偶 反问
4.思想内容⎩⎪⎨⎪
⎧内容主旨思想情感观点态度
二、诗歌表达技巧一览表
(一)忧国忧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2 鉴赏语言时间:40分钟分值:39分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

(11分)浣溪沙·新年夜坐[清]万树猿和风声落槛边,鼠窥人影过灯前。

乱书翻尽不成眠。

夜夜夜深愁永夜,年年年节惜华年。

可堪身滞海南天。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落”把看不见的声音化成具体可感的东西,风和猿声两个意象叠加在一起,倍增新年独坐的凄凉。

B.“窥”“过”灯前,写出了老鼠无惧诗人,颇有它乃此间主人的感觉,益发表现出诗人客居外乡之感。

C.“乱书翻尽”是细节描写,表现的是诗人对不能回家的愤怒之情,是一种发泄行为。

D.本词表现出一种“客的意识”,即孤单、寂寞的异乡飘零之感。

E.“堪”,忍受之意,可堪,就是可以忍受;“海南天”,写出了身处极远之地,作者身处外乡,但仍能忍受。

答案CE解析C.并非愤怒,而是无奈;E.“可堪”用于问句句首,即是“哪堪”“怎堪”(怎么受得了)之意。

(2)“夜夜夜深愁永夜,年年年节惜华年”如何断句?用“/”给诗句断句。

三个“夜”与三个“年”重叠有何妙处?(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断句:夜夜/夜深/愁永夜,年年/年节/惜华年;②“夜”与“年”叠词,既形象地传达出“哽咽”的味道(夜夜夜、年年年),又表达出每年(年年)每夜(夜夜)都陷入愁苦中和年华已逝的悲哀中的意思。

解析断句可接合题目和对句子的理解来推断,如题目中“新年”“夜坐”。

叠词的妙用,在内容上表达了诗人自己长期异乡飘零、年华老去的悲凉和伤感。

形象性上,使人物哽咽的特征更加形象。

白话诗歌风声伴着猿声落在栏杆边,老鼠窥探到人影从灯前跑过。

书翻遍了也睡不着觉。

一夜夜因为愁而不成眠,年年到过年的时候倍感珍惜自己的年华。

怎么忍受得了在家人团聚之日自己却滞留在天涯海角。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2.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问题。

(14分)橘子李培俊他上衣破了,裤子也撕开了一道不小的口子。

脸上还有几条浅色的灰道子,其中一条越过眉梢,在腮帮上拐了个S形的小弯,一直延伸到嘴角那里。

他显得异常狼狈。

天快黑时,他出现在卖橘子的小摊前。

橘子又香又甜的滋味,对于又渴又饿的他具有致命的诱惑力,他恨不得立即拿起一个,剥去外皮,塞进嘴里!但他没有。

他用力咽下一口口水,手下意识地伸进上衣空无一物的口袋,他最后又犹豫着把手伸向鼓鼓的裤袋……这时,摊主拿起一只又圆又大的橘子递到他手上,那只橘子是摊子上最为鲜亮的一只。

摊主笑笑说:忘记带钱了吧?以后记住,男人出门,口袋可不能空。

吃吧,吃吧,自家树上结的。

他说了声谢谢,拿着橘子离开了。

两天后,他又一次出现在那个卖橘子的小摊前。

没等他开口,摊主就拿起橘子塞给他,不是一只,而是四只。

他张张嘴,想对摊主说些什么的,可他欲言又止,终于什么也没说,把一份折叠起来的报纸放到大堆的橘子旁,走了。

晚上摊主收摊,发现了那份报纸,打开一看,摊主惊呆了,上面有一则公安部门的悬赏通缉令,照片上那个通缉犯,竟是他!自己竟两次送橘子给他吃!几经犹豫之后,摊主还是拨通了报警电话。

公安部门调集警力,在小摊周围设伏,静等着逃犯的再次出现。

三天后的中午,逃犯果然出现了。

他没有马上进入警方的埋伏圈,而是远远站着,朝四周张望一阵之后,做出了一连串令人费解的动作:他先从裤袋里掏出一把尖刀,举得高高的,在空中晃动几下,然后五指一松,尖刀在阳光下划出一缕寒光,“哐当”一声落到地上。

随即,他举起双手,走进警察的埋伏圈。

警察一拥而上,给他戴上手铐,推向远处的警车。

他说,请等一下,能让我和卖橘子的老板说句话吗?带队的警长犹豫片刻答应了,两个警察架着他,来到卖橘子的摊主面前。

他对摊主说:那张报纸是我故意放在你这里的。

说完,逃犯如释重负地吐出一口长气,跟着警察上了警车。

摊主连忙找出那份报纸,发现背面有几行用铅笔写下的小字:长期以来,我像一只被猎人追赶的兔子,东躲西藏,白天钻进不见天日的密林,晚上睡在阴暗潮湿的山洞,吃没吃的,喝没喝的,我都快疯了……当我为选择怎样结束自己的生命犹豫不决时,你送给我橘子吃,还对我微笑。

老实说,是你的善良感动了我。

对你,我无以为报,举报不是有2万元的赏金吗?权作是我对你善良的报答吧。

公安部门按照通缉令的承诺,第三天便把2万元赏金送给摊主。

摊主接过钱,颤抖着打了一张收条,把钱掖进内衣口袋。

8年之后,劳改农场的储油仓库发生火灾,危急关头,他冲进火海,搬出了8桶汽油,避免了一次灾难性的事故发生,又因一辆失控的卡车冲向一个狱友的时候,他及时推开狱友,却永远失去了左腿。

他获准减刑4年。

出狱那天,他没有回家去见妻子儿子,而是拄着双拐去了那个小镇,去找送他橘子的摊主。

摊主的妻子红着双眼告诉他,丈夫已经在两年前去世了。

说着,她递给他一个沉甸甸的纸包,对他说,临死前让我把这包东西交给你,说你用得着。

他让你也摆个水果摊,挣钱虽然不多,可那是自己挣的,花着踏实。

他打开纸包,里面是那2万元钱的赏金,分文未动。

包钱的报纸,也是他当年留给摊主的那张。

几年时间,纸张已经发黄,通缉令上的照片也已有点模糊不清。

(选自《小小说精选》)(1)下列对作品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写到的“他”的衣着、神情、动作、心理等,都暗示出“他”是个逃亡在外的罪犯,并为下文“他”接受橘子,报恩等情节做了铺垫。

B.摊主两次送给“他”橘子,一方面显示出摊主对“他”的同情;另一方面也有摊主对“他”的畏惧,因为摊主拨打报警电话前,有过一番心理博弈。

C.“摊主接过钱,颤抖着打了一张收条,把钱掖进内衣口袋。

”其中“颤抖”一词含义丰富,既有得到两万块钱的激动,也有对“他”报恩的感动。

D.小说叙事紧凑而不散乱,语言细腻而生动,作者匠心独运,通过对摊主这样的普通人善良品质的歌颂,让人们体会到社会风气的转变。

答案 A解析B.“一方面也有摊主对‘他’的畏惧”理解错误;C.“有得到两万块钱的激动”理解错误;D.“让人们体会到社会风气的转变”,无中生有。

(2)文中的“他”三次来到水果摊,试简要分析“他”来水果摊的目的。

(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第一次来是因为饥饿难耐想抢橘子。

小说中写到他“又渴又饿”“他最后又犹豫着把手伸向鼓鼓的裤袋……”。

②第二次来是为了报恩。

“把一份折叠起来的报纸放到大堆的橘子旁”想让摊主发现他是罪犯并报案领赏金。

③第三次来是为了自首。

即让摊主领了赏金,也想结束自己的逃亡生活。

(一点1分,二点3分,三点5分,意思对即可)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找出写“他”三次来到水果摊有关的文字,再结合上下文进行分析。

第一段可从犯人的心理、动作描写分析出他的目的,这是第一次;第四段重点关注与报纸相关的语句,同时结合后文犯人对摊主说的话及报纸上的留字进行分析,这是第二次;第五段他主动举起双手,走进警察的埋伏圈表明他想自首,这是第三次。

(3)小说结尾出乎意料,试结合全文,分析这样结尾的好处。

(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情节(艺术效果)上,结尾虽在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使小说的情节曲折,增强了阅读的兴趣。

②人物形象上,使摊主的形象更加丰满。

他善良、不贪、踏实做人。

③主旨上,深化了小说的主旨。

从一个单纯的感恩主题,深化为踏实做人,本分做事。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

解答本题时,要结合小说的人物、情节、主题等要点进行综合分析。

作者在结尾上的处理比较符合小小说特点,依据相关术语进行作答即可,对赏金的安排让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既表现了摊主的善良,也升华了文章主旨。

三、语言基础题组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许多走红的网络文章文辞并不精美,甚至不通文墨....,言不达意,却因其观点与网友的心理相契合而被追捧。

②每年的旅游旺季,均有多艘邮轮途经香港却过门不入....,是因为香港没有一个可容纳巨大邮轮的码头。

③“蚁族”品牌的创始人郑剑辉独具只眼....,找准了市场切入点,将电子商务事业打理得风生水起,旗下多所店铺单品月销售量过万。

④清华大学教授赵家和几十年教书育人,捐赠毕生积蓄,帮助近3000名贫困学生完成了高中学业。

这位被人誉为“炭火教授”的优秀党员,其品其德,山高水长....。

⑤20岁时对那些不纯洁的爱情观,我们侧目而视....,对那些爱情悲观论调我们嗤之以鼻。

⑥为倡导清廉风气,使干部职工都能洁身自好....,该银行组织全体员工到反腐倡廉教育基地,接受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⑤⑥ D.③④⑥答案 D解析①不通文墨:指人文化水平不高或识字不多。

用错对象。

②过门不入:路过家门却不进去。

形容恪尽职守,公而忘私。

望文生义。

③独具只眼:具有独到的眼光和见解。

形容眼光敏锐,能看到别人不易发现的事物。

使用正确。

④山高水长:原比喻人的风范或声誉像山和水一样永久留传。

后比喻恩德、情意深厚。

使用正确。

⑤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不敢正视。

形容愤恨且畏惧,或拘谨且畏惧。

应改为“怒目而视”。

⑥洁身自好:指保持自身纯洁,不去同流合污;也指只顾自己,怕惹是非。

此处用第一个意思,使用正确。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随着大工业时代的到来,导致我国许多传统手工技艺大量流失,而匠人身上那种似乎是与生俱来的“匠人精神”,也渐被世人甚至是工匠遗忘。

B.不论从专业程度、品质规模还是关注范围来看,视频网站自己制作的视频内容在短期之内都不可与卫视播出的影视剧、综艺节目相提并论。

C.为防止扬尘污染,环保局要求工地对建筑垃圾采取严格的防尘措施,并要求所有未采取湿法作业的拆迁工地全部停止施工处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