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1人类发展与环境问题教案》
询问和描述环境问题教学教案
询问和描述环境问题教学教案尊敬的教师:您好!我是一名对环境问题十分关注的学生。
我在您的班上学习了环境科学,并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我想请您帮助我制定一份教学教案,以帮助我更好地了解和描述环境问题。
我相信通过您精心设计的教案,我将能够更深入地学习环境问题,并在未来做出积极的贡献。
以下是我设想的教学教案,希望您能够在此基础上提出宝贵的意见和指导:一、教学目标1. 了解环境问题对人类和地球的影响;2. 学习描述和分析环境问题的方法和技巧;3. 培养关注和解决环境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环境问题的定义和分类;2. 环境问题的影响和后果;3. 描述环境问题的方法和工具;4. 环境问题解决方案的探讨和实践。
三、教学方法1. 授课讲解:通过讲解环境问题的基本概念、定义和分类,帮助学生建立对环境问题的整体认识;2. 案例分析:选取一些典型的环境问题案例,引导学生描述和分析问题,并讨论可能的解决方案;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成小组,共同讨论和解决一个具体的环境问题,培养合作与创新能力;4. 实地考察:带领学生前往现实环境中的问题地点,亲身感受和观察环境问题,进一步加深对环境问题的理解和认识。
四、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通过作业或小测验,检测学生对环境问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2. 实践项目: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解决一个具体环境问题,并撰写解决方案报告,以评估其提案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资源1. 教科书:选择适合的环境科学教科书,作为教学的基础参考资料;2. 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搜索和收集环境问题的案例和数据,进行学习和研究;3. 实践工具:准备一些测量工具、研究器材等,用于实地考察和实验的进行。
六、教学进度安排本教学教案计划为一个学期的教学内容,具体进度安排如下:第一周:环境问题的定义和分类- 讲解环境问题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方法第二周:环境问题的影响和后果- 引导学生了解和分析环境问题的影响和后果第三周:描述环境问题的方法和工具- 探讨描述环境问题的方法和工具,并进行练习与讨论第四周:环境问题解决方案的探讨和实践- 分组讨论和提出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案第五周:实地考察和案例分析- 前往现实环境中的问题地点进行实地考察,并进行案例分析第六周:总结和评估- 学生撰写解决方案报告,并进行总结和评估以上是我对教学教案的设想和要求,希望能得到您的指导和建议。
环境保护美术教案
环境保护美术教案第一章:环境问题的认识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种类和严重性。
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引导学生思考环境问题对人类和地球的影响。
1.2 教学内容介绍环境问题的种类,如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地破坏、垃圾分类等。
分析环境问题的原因和影响,如工业发展、过度消费、气候变化等。
探讨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如减少污染、节约资源、可持续发展等。
1.3 教学方法使用图片、视频等资料展示环境问题的实际情况。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环境问题的看法和经验。
设计互动游戏或模拟活动,让学生体验环境保护的实际操作。
1.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讨论和活动的积极程度。
学生对环境问题的理解和认识程度。
学生提出环境保护建议的创新性和可行性。
第二章:环保美术的基本概念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环保美术的概念和意义。
培养学生运用美术表达环保主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美术作品关注和思考环境问题。
2.2 教学内容介绍环保美术的概念,如环保绘画、装置艺术、摄影等。
分析环保美术的意义,如传递环保信息、提高环保意识、美化环境等。
探讨环保美术的创作方法和技巧,如使用环保材料、创新表现形式等。
2.3 教学方法展示环保美术作品,让学生欣赏和分析其特点和意义。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环保美术的看法和想法。
提供材料和工具,让学生进行环保美术作品的创作实践。
2.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讨论和创作的积极程度。
学生对环保美术概念和意义理解的程度。
学生创作的环保美术作品的创意和技巧水平。
第三章:环保美术的创作方法与技巧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环保美术的创作方法与技巧。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环保材料进行美术创作。
3.2 教学内容介绍环保美术的创作方法,如绘画、剪贴、拼贴等。
分析环保美术的技巧,如色彩搭配、构图设计、材料选择等。
探讨如何运用环保材料进行美术创作,如废纸、塑料瓶、布料等。
3.3 教学方法示范环保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让学生了解方法和技巧。
环境科学教案
环境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环境科学,学生将掌握环境科学的基本概念、内容和理论基础,了解环境科学对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能力,使他们能够通过科学的方法来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环境问题。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责任感,使他们能够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
二、教学内容1. 环境科学的概念和发展历程:介绍环境科学的定义、范围和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概述环境科学的发展历程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2. 环境要素与环境问题:介绍环境的基本要素,包括大气、水体、土壤和生物等,并重点讲解当前面临的环境问题,如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
3.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介绍环境保护的基本理念和方法,包括减排、循环利用和节约资源等,引导学生思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并探讨如何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三、教学步骤1. 导入环节:通过生动的事例或图片展示,引起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兴趣,激发他们思考环境科学的重要性。
2. 知识讲解:以幻灯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向学生介绍环境科学的概念、范围和发展历程,让学生对环境科学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由讨论当前面临的环境问题,并找出可能的解决方案。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合理的辩论。
4.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一次环境保护实践活动,如清理校园周边的垃圾、种植绿化植物等。
通过亲身参与,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和责任感。
5. 总结回顾: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提出自己的收获和疑惑。
解答学生的问题,并激励他们对环境科学的进一步学习和研究兴趣。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理解环境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掌握当前环境问题的基本内容和解决方法。
2. 难点: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责任感,使他们能够从自身做起,积极参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五、教学评估1. 基于任务的评估:通过学生的讨论和实践活动,观察他们是否能够合作、分析问题和提出解决方案。
4.1.1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教案2021-2022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4.1.1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说出人类与现代类人猿共同起源于森林古猿。
(2)概述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过程,以及进化过程中人类在形态结构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比较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异同点、人类在进化历程中各个阶段的不同点,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
(2)尝试区分事实和观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同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的观点。
(2)认同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认同古人类化石和遗物等是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证据。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过程。
2.教学难点:采取对比的方法观察四种现代类人猿、人类的起源与发展的示意图,总结人类在起源和发展的过程中,在形态结构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关于长臂猿、猩猩、大猩猩和黑猩猩的资料,东非大裂谷地区的地形和气候变化的图片和文字资料,300万年前的古人类“露西”的化石被发现的录像,“露西”骨骼化石的图片,现代类人猿的骨骼和现代人的骨骼的图片,用泡沫塑料仿制成距今175万年前古人类使用的“石器”,人类发展过程中制造和使用工具的变化图,不同时期的人类单幅图片。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有一则引发广大民众好奇心的新闻:在山西吉县人祖山发现疑似的“女娲遗骨”。
根据14C同位素测定,该遗骨为6 200年前生活的古人,可能是传说中史前“三皇时代”的“娲皇”遗骨。
听到此新闻,你想到了什么?当然,女娲造人、上帝造人都是传说,那么人类到底是从哪里来的?虽然有许多不同的说法,但目前证据比较充分的还是达尔文的进化论。
19世纪时,达尔文第一次以有说服力的生物进化的观点,替代“神创论”对人类起源进行了解释。
达尔文提出人类的祖先与大猩猩、黑猩猩有亲缘关系。
虽然这一观点被当时的宗教势力群起而攻之,被污蔑为亵渎圣灵、有失人类尊严。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进化论越来越被广泛接受。
4.1 人类发展与环境问题
要点2
人口增长对资源及环境的影响(重点)
1.远古时期,人口稀少,人类的活动范围也很小,资源消 费十分有限,对地球环境几乎没有什么影响。 2.农业社会时期,由于人口增加需要更多的粮食维持生存, 出现了土地的不合理开发、刀耕火种、过度砍伐森林,人类的生 产和生活开始影响地球环境,局部性的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开始 出现。 3.工业革命后,环境问题已发展成为全球性的问题,主要 表现为过度开采资源、排放“三废”,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读图(见课本第 121 页图 44): 目前, 人类所面临的全球性 资源与环境问题有哪些?这些问题会不会影响我们个人的生 活? 人类所面临的全球性资源与环境问题有水体污染、大气污 染、核污染、垃圾污染、酸雨、臭氧空洞、温室效应等,这些问 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保护环境应从小做起、从我做起。 4.水是生命之源,是农业和工业生产的基本条件。
【例 1】 下列关于人口与环境的叙述,错误 的是 ( ) .. A.人口过度增长,造成资源危机 B.人口过度增长,导致环境质量下降 C.人口过度增长,造成生态平衡失调 D.人口多是好事,改造环境的力量大 【解析】 如果人口过度增长, 对环境中的资源的需求量增加, 造成资源的过度利用和环境的破坏,造成资源和环境危机;虽 然人口增多,改造环境的力量变大,但人口对资源和环境产生 了沉重的压力。因此,要控制人口的增长,使人口的增长同社 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同资源和环境相协调。 【答案】 D
按时完成课时同步训,全面提升自我!
单击此处进入课时同步集训
【例 2】 (2014· 安顺)保护环境,提高环保意识是每个公 民的义务和责任。为了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下列几项措 施你认为切实可行的是 ( ) ①推广使用标有 CNG(压缩天然气)的公交客车 ②将废旧电池深埋地下 ③控制烟花爆竹的燃放 ④垃圾分类回收 ⑤控制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任意排放 A.只有①②④ B.只有①③④⑤ C.只有①③⑤ D.只有②③④⑤
环保教育教案
环保教育教案环保教育教案10篇环保教育教案篇1:环境和环境问题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环境的概念,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人类对环境问题的关注。
教学方法:阅读讲解法、讨论法、电教法。
教学过程:一.什么是环境环境是指周围事物的境况。
周围事物是同某项中心事物相对而言的。
我们通常所说的地理环境,是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类。
自然环境是由日光、大气、水、岩石、矿物、土壤、生物等自然要素共同组成的。
社会环境是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通过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所创造的人工环境。
二.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学生活动]举例说明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人类是自然环境的产物,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人类与自然环境是互相依存、互相影响、对立统一的整体,它们之间建立了生态平衡。
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环境中输入物质与能量;同时,通过消费活动(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以废气、废液、固体废弃物、热、噪声、电磁波等形式,把物质和能量输出给环境。
环境又把它所受到的影响,反过来作用于人类本身,这种作用叫做环境的反馈作用。
三.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1.什么是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是指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由于自然或人为的原因,出现了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甚至影响人类生存的种种问题,这就叫做环境问题。
2.环境问题的产生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原始农业阶段,环境质量良好第二阶段――传统农业阶段,环境质量较好第三阶段――近现代工业阶段,工业污染迅速发展,环境质量急剧恶化第四阶段――现代工业时期,环境质量严重恶化 3.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由于自然原因形成的环境问题有:(1)火山爆发、山崩、地震、泥石流、海啸、台风、寒潮、水旱等自然灾害(2)某些地区水土中缺少人体需要的某种化学元素,或含有某种不适合人体后记:1.6月5日世界环境日全人类关心环境与发展的问题。
自然环境对现代经济发展具有推动和约束的双重作用。
环境问题引起了人类的重视,明智地选择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七年级生物下册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 讲授法: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图文并茂的课件,系统讲解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过程,突出重点和难点。
2.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古人类的生活方式、进化特点,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3. 案例教学法:引入古人类遗址和化石的实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分析和判断。
教学手段:
1. 多媒体设备:运用PPT、视频等展示人类进化的历程,增强直观感受,提高学习兴趣。
2.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阅相关资料,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信息检索和筛选能力。
3. 模型教具:使用古人类化石模型等教具,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古人类的外形特征和进化历程。
教学过程设计
1. 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 引起学生对人类起源和发展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人类是如何起源的吗?人类的进化对我们今天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项目,共同研究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话题,培养团队合作和交流沟通能力。
典型例题讲解
例题一:
题目:描述人类从古猿到现代人的进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事件,并说明其对人类进化的重要性。
答案:直立行走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事件。它使得人类能够将双手解放出来,用于使用工具和进行复杂活动,为大脑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 《一天的垃圾》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下4.1《一天的垃圾》教学设计课题一天的垃圾单元 4 学科科学年级 6学习目标1、科学概念(1)人们在生活中要产生大量成分复杂的垃圾。
(2)丢弃的垃圾危害环境。
2、过程与方法调查统计家庭一天的垃圾数量和成分。
3、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会产生破坏。
(2)发展关注环境的意识。
重点布置学生按要求带垃圾来进行称重测量。
难点引导学生对垃圾产量大带来的问题进行讨论。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1、我们每天都要消耗食物和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与此同时,也产生了许多垃圾。
你知道哪些?明确:剩饭、菜叶、易拉罐、废报纸、破玻璃杯子、牙膏壳、坏灯泡、硬纸板、废电池、塑料袋、水果、零食包装袋、过期化妆品、泡沫、旧衣服、过期药品、餐巾纸……2、你注意过吗?◆我们的家一天能产生多少垃圾?◆这些垃圾里都有些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提出研究课题:让我们开展一项对垃圾的调查研究吧。
回答交流从生活现象入手,导入新课讲授新课一、小调查:我家一天的垃圾1、第一步:垃圾收集用大塑料袋把家里一天的垃圾收集起来,其中厨房里的垃圾和果皮等可以用另一个塑料袋分装。
2、第二步:垃圾分类3、第三步:垃圾统计收集分类统计通过调查,了解人们在生活中要产生大量成分复杂的垃圾。
(1)注意事项◆外出时垃圾也不要遗漏◆可使用镊子或戴手套捡垃圾◆注意洗手(2)称重的方法先独自站在称重器上称出自身重量,再拿垃圾袋一起称量,称重器增加的重量就是垃圾的重量。
(3)难以称重的垃圾怎么办?对于难以称重垃圾,如纸片、牙签等,我们可以在大人的帮助下,根据物体的大小、厚度等估计一下它的重量。
(4)范例:垃圾统计表二、关于垃圾的讨论1、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垃圾来自于哪里?明确:2、算一算:①全班所有家庭垃圾的总重量是多少?②全班每人每天平均产生垃圾的大致重量是多少?③全校学生家庭一天产生垃圾的大致重量又是多少?称重阅读交流计算通过讨论,认识到丢弃垃圾的危害,提高环保意识。
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在当今社会中,环境问题愈来愈严重,全球变暖、大气污染、水土流失等问题已经影响到了每一个人的生活。
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我们每个人都做出一定的贡献,而孩子们是未来的希望,他们的环境意识和环保行动将决定我们未来的环境质量和未来的生活质量。
科学教育中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至关重要。
小学四年级下册的科学全册正是在这一方面下了不少功夫。
第一课是《生物与环境》。
在这一课中,孩子们学习了生态系统。
我们在地球上生存,离不开水、空气和食物,而这些都来源于生态系统。
而生态系统由各种各样的生物、环境和非生物因素共同构成。
孩子们通过观察和实验,进一步认识和理解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孩子们也了解到了环境的污染和生物灭绝等问题。
这一课的教育内容也为从小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打下了基础。
第二课是《环境污染的危害》。
在这一课中,孩子们学习了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垃圾污染等环境污染问题。
他们了解到环境污染对我们的健康、环境和经济的影响。
我们要通过各种措施来改善环境污染问题,让孩子们从小明白自己的每一个行动都可能对周围的环境产生影响,从而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第三课是《节约能源的重要性》。
在这一课中,孩子们学习了生活中普遍使用的能源:燃油、电、水等。
从能源的来源、运输、利用和储存角度,让孩子们了解能源的分布、消耗和保护。
还教导孩子们一些简单的节能技巧,比如如何合理使用水、关闭电器等等。
让孩子们从小就开始意识到节能减排对生态环境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第四课是《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在这一课中,孩子们学习了如何保护生态系统,保护濒临灭绝的野生动植物。
生态系统的破坏和动物濒临灭绝需要我们从根本上解决。
我们不能过度开发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使动植物失去栖息地。
我们要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
第五课是《小小启蒙课》。
这是一堂课堂实践课,孩子们可以把所学的环保知识付诸实践。
【新教材】新版湘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学设计教案
湘科版(2017秋)六年级上册同步全册教案六年级上册同步教案1.1阳光下的植物教学设计六年级上册同步教案1.3保持生态平衡教学设计六年级上册同步教案1.4制作生态瓶教学设计六年级上册同步教案2.1雾和云教学设计六年级上册同步教案2.2雨和雪教学设计六年级上册同步教案2.3水在自然界的循环教学设计六年级上册同步教案3.2热能转换教学设计六年级上册同步教案3.3电能转换教学设计六年级上册同步教案3.4电磁转换教学设计六年级上册同步教案4.1地月系教学设计六年级上册同步教案4.2太阳系教学设计六年级上册同步教案4.3灿烂星空教学设计六年级上册同步教案4.4宇宙畅想曲教学设计六年级上册同步教案5.1桥梁招标教学设计六年级上册同步教案5.2桥梁投标教学设计六年级上册同步教案5.3建造桥梁教学设计六年级上册同步教案6.1大自然的启示教学设计六年级上册同步教案6.2手电筒的发明教学设计六年级上册同步教案6.3我的发明创意教学设计入 4.归纳整理:提问:同学们,这种变化让你想到了以前学过的什么知识?5.回顾:水的三态变化,它们之间是如何变化的?引起水的三态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完成学习任务一。
6.小结:水的液态、气态和固态在温度改变的条件下能够相互变化,温度是影响水的三种状态变化的主要因素。
6分钟探究自然界的水循环1.谈话:水的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状态的变化形成了循环,自然界中的水也是这样循环的吗?2.出示图片(蒸发现象)提问:地球表面的水会蒸发出水蒸气,水蒸气会去向何处呢?小结:蒸发出的水蒸气遇冷会凝成小水滴飘浮在空气中,低空处是雾,高空中是云。
3.出示图片(雾和云)提问:云层中的小水滴又会去向何处?小结:云层中的小水滴遇冷凝结,越聚越大越聚越多,形成雨降落下来。
4.归纳,整理:地面上的水会蒸发出水蒸气跑到空中,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冷会凝成小水滴聚集在一起形成云,当云层里的小水滴越聚越大,会形成降水又降落到地面上,而后,地面上的水又会蒸发成水蒸气跑到高空中,从而形成一个循环。
六年级下册《人自然社会》全册教案
六年级下册《人自然社会》全册教案第一章:我与自然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引导学生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1.2 教学内容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法。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讨论、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1.4 教学步骤引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自然环境的美丽和重要性。
讲解:讲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讨论:分组讨论如何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环保实践活动,如植树、清洁等。
第二章:我与社会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社会环境与个人发展的关系。
培养学生热爱社会、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意识。
引导学生学会在社会中与他人和谐相处。
社会环境对个人发展的影响。
个人在社会中的角色与责任。
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方法。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2.4 教学步骤引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社会环境的重要性。
讲解:讲解社会环境与个人发展的关系,个人在社会中的角色与责任。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理解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重要性。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与他人和谐相处。
第三章:我与他人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与他人相处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理解他人的意识。
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
3.2 教学内容与他人相处的重要性。
尊重他人、理解他人的方法。
与他人和谐相处的技巧。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引入:通过故事、情境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与他人相处的重要性。
讲解:讲解与他人相处的重要性,尊重他人、理解他人的方法。
角色扮演: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与他人和谐相处的情境。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与他人和谐相处,尊重他人、理解他人。
第四章:我与集体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集体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人自然社会教案及反思上册
人自然社会教案及反思(上册)第一章:人与自然的关系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保护自然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1.2 教学内容:介绍人与自然的关系,包括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和影响。
探讨过度开发和环境破坏对自然的影响。
强调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
1.3 教学方法:采用讨论、案例分析和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教学。
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小组合作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程度。
学生提交一篇关于保护环境的短文,评估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第二章:社会的构成与发展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社会的构成和发展的基本原理。
培养学生对社会变迁的适应能力和参与意识。
2.2 教学内容:介绍社会的构成要素,包括人口、经济、政治和文化。
探讨社会发展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分析社会变迁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
通过案例分析和历史对比引导学生理解社会发展的过程。
2.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社会构成和发展的理解程度。
学生提交一篇关于社会发展影响的短文,评估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第三章:人类行为与社会规范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人类行为受社会规范的约束。
培养学生遵守社会规范、尊重他人的意识。
3.2 教学内容:介绍社会规范的定义和作用,包括道德、法律和习俗等。
探讨社会规范对个人行为的约束和引导作用。
分析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及其后果。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
通过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引导学生理解社会规范的重要性。
3.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社会规范的理解程度。
学生提交一篇关于遵守社会规范的短文,评估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第四章:社会互动与沟通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社会互动与沟通的基本方式及其重要性。
4.2 教学内容:介绍社会互动与沟通的方式,包括语言、非语言和网络沟通等。
小学《环境保护》校本课程教材
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方兴未艾,深刻改变了我们的教育教学观念。
在新课程中,校本课程的开发倍受关注,世界上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国家课程的开发中都允许一定比例的校本课程,我们本着“以人为本,以“发展为本”的思想,尝试编写这本《与绿色同行》。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是暂时的,环境污染已经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健康,环境保护人人有责。
第一单元世界只有一个地球1、保护环境,从我做起2、保护“地球之肺”呵护绿色,感受生命1、节约资源,关爱地球母亲2、拯救野生动物绿来自您手,美来自我心1、绿色出行2、治理白色污染,还大地一片绿色我们是环保小卫士1、认识环保标志和环保知识2、垃圾的分类处理与利用保护环境,从我做起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大气、河流、海洋、土地、矿藏和各种生物,构成了我们生存的自然环境。
千百年来,地球以其博大的胸怀和无私的奉献,养育了我们人类,可是人类的发展却为环境带来了灾难。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救救地球”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最强烈的呼声。
一、全球10大环境问题(一)全球气候变暖(二)臭氧层的耗损与破坏(三)生物多样性减少(四)酸雨蔓延(五)森林锐减(六)土地荒漠化(七)大气污染(八)水污染(九)海洋污染(十)危险性废物越境转移二、我国生态环境状况1、主要问题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未得到有效遏制。
大江大河源区生态环境质量日趋下降,水源涵养等生态功能严重衰退;北方重要防风固沙区植被破坏严重,沙尘暴频发;江河洪水调蓄区生态系统退化,调蓄功能下降,旱涝灾害频繁发生;湿地面积减少、功能退化;森林质量不高,生态调节功能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资源开发活动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水生态失衡。
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部分河流开发利用率超过国际警戒线,黄河、淮河、辽河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已超过60%,海河超过90%,生态用水被大量挤占;部分地区地下水位下降,形成了大小不同的地下水漏斗,造成地面沉降。
4.1 人类发展与环境问题
8.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我国总人口达13亿,平均每年人口净增达0.13亿。
材料二:中国粮食总产量达4.9×108吨,居世界第一位,但人均粮食只有402千克。
4.1 人类发展与环境问题
一、人口的增长
人类的出现和繁衍总是以一定的环境背景为依托的。人类在发展自身的过程中,也不 断地 影响 和 改变 着环境。远古时期,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问题往往只是局部性 的; 农业社会时期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是 地区性 的;工业革命后,环境问题已发展成为
全球性 的问题。随着世界人口的 持续增长 ,环境所承受的压力将 越来越大 。
5.人口过度增长会给环境带来负面影响。下列不能直接说明这一事实的是( D ) A.随着人口增加,资源人均占有量日渐减少 B.随着人口增加,能源人均占有量日渐减少 C.随着人口增加,多种类型的环境污染加剧 D.随着人口增加,传染病的种类也会增加
6.“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C ) A.回收垃圾,变废为宝 B.污水经处理后排放 C.将垃圾焚烧处理 D.开发新能源,逐步减少使用化石燃料
二、人口增长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
近几十年来,人口急剧增长,对环境造成的压力越来越大,从而使人口问题凸现出来 ,人口问题已经成为 人类发展与 环境 之间的一个主要矛盾。
1.下列有关人口增长问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D )
A.世界各大洲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欧洲
B.人口增长越快越好,因为有充足的劳动力资源
材料三:我国缺水城市有300多个,全国缺煤约3×107吨,45种主要矿产中已有10多种探明
《人类发展与环境问题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浙教版201
《人类发展与环境问题》导学案一、导言本节课将盘绕人类发展与环境问题展开讨论,通过进修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探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及实施方式,培养学生的环保认识和责任感。
二、知识储备1. 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包括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退化等问题;2. 掌握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和原则;3. 了解举世气候变化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三、进修目标1. 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2. 理解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和重要性;3. 掌握环境珍爱的基本知识;4. 提高环保认识和责任感。
四、教学内容1.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2. 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和原则;3. 环境珍爱的基本知识;4. 举世气候变化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五、教学方法1. 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视频等展示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2.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讨论环境珍爱的重要性及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方式;3.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走出校园,了解身边环境问题。
六、教学过程1. 通过多媒体展示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引发学生思考;2. 分组讨论环境珍爱的重要性及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方式;3.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身边环境问题;4. 总结讨论,强调环保认识和责任感。
七、作业要求1. 撰写一篇关于环境珍爱的短文,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建议;2. 收集相关新闻报道或资料,了解最新环境问题及应对措施。
八、评判方式1. 参与讨论和实地考察的表现;2. 作业的完成情况及质量。
九、拓展延伸1. 参与环保志愿活动,实践环保理念;2. 阅读相关书籍或文章,了解更多环保知识;3. 关注环保组织的活动,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十、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认识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培养环保认识和责任感,为建设美丽故里贡献力量。
希望学生能够从教室中汲取知识,积极践行环保理念,共同珍爱我们的地球故里。
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教案
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背景介绍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及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
强调协调人地关系对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1.2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可持续发展概念及其核心要素。
培养学生认识到协调人地关系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
第二章: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原则2.1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解释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强调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平衡。
2.2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介绍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原则,如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等。
2.3 案例分析:某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实践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可持续发展在实际中的应用和挑战。
第三章:人地关系的历史演变3.1 人类对自然的影响讨论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包括工业革命以来的变化。
3.2 人地关系的演变过程分析人地关系从传统农业社会到现代工业社会的演变过程。
3.3 案例分析:某个地区的人地关系演变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区人地关系的特点和挑战。
第四章:协调人地关系的重要性4.1 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讨论合理利用资源的重要性,以及环境保护对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4.2 人口发展与城市化分析人口增长和城市化对人地关系的影响,以及协调的重要性。
4.3 案例分析:某个地区的资源与环境问题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资源与环境问题在实际中的表现和解决途径。
第五章: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5.1 政策与法律框架介绍国家和地方政策以及法律框架对于协调人地关系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5.2 社会参与与公民行动强调社会参与和公民行动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
5.3 创新与技术发展讨论创新和技术发展对于解决人地关系问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贡献。
第六章:可持续发展目标与指标6.1 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设定解释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概念,并概述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
强调SDGs对于协调人地关系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指导作用。
北城院《环境学概论》教案
北城院《环境学概论》教案一、课程概述1.1 课程定位《环境学概论》是北城院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环境学的基本概念、理论体系和实践应用,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1.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环境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境伦理观念和环保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素养。
二、教学内容2.1 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教学内容:环境的定义、环境的分类、环境问题的概念、环境问题的类型及成因。
2.2 第二章环境科学基础教学内容:环境科学的定义、环境科学的研究内容、环境科学的方法和技术。
2.3 第三章环境与环境管理教学内容:环境管理的概念、环境管理的任务、环境管理的方法和技术。
2.4 第四章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教学内容:环境保护的概念、环境保护的原则、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2.5 第五章环境伦理与环保行为教学内容:环境伦理的概念、环境伦理的原则、环保行为的意义、如何培养环保行为。
三、教学方法3.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环境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3.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类型及成因,培养学生的环境分析能力。
3.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环境问题及解决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4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进行环境实地考察,使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实际情况。
四、教学评价4.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参与度等。
4.2 期中考试: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测试学生对环境学基本概念、原理的掌握情况。
五、教学资源5.1 教材:《环境学概论》,作者:,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5.2 辅助教材:《环境学概论学习指导》,作者:,出版社:上海出版社。
5.3 网络资源:环境保护部门网站、环境学相关期刊、环保组织网站等。
5.4 实地考察资源:环保企业、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等。
4.4《要发展还是要环境》教案
大象版科学(2017)六年级下册4.4《要发展还是要环境》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分析】在引领学生辩证地认识科技进步及人类的发展既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积极意义又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之后,“要发展还是要环境”的问题便自然而然地成为本单元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这一课将引导学生对此展开探究和辩论。
【教学目标】(1)科学观念:获取证据,进一步认识科技发展对人类发展起到的巨大推进作用和人类发展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
(2)科学思维:锻炼学生利用证据、运用逻辑推理进行批驳和反批驳的能力。
(3)探究实践:通过辩论认识到人类发展和环境保护都是不可或缺的。
(4)态度责任:认识到人与自然环境应该和谐相处。
【教学准备】(1)材料准备:一些关于科技给人类发展带来巨大变化和人类发展给环境带来破坏的资料。
(2)活动场地:教室或网络教室。
【教学过程】(1)提出问题。
师:上一课的研究让我们发现人类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那么,人类到底应该要发展还是要环境?你们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生1:我认为还是要保证人类的发展。
因为人类只有不断发展才能越过越好。
生2:我认为还是要先保护生态环境。
因为如果生态环境被破坏了,人类也会遭殃的!生3:……师:刚才大家发表了不同的看法。
但有理不在声高,任何一种观点都需要有充分的证据来佐证。
今天,我们就围绕“要发展还是要环境”的话题展开一场辩论。
(2)计划组织。
师:今天我们的辩论将采取正反对抗辩论的形式来进行。
首先请大家明确自己的观点。
请大家对“要发展还是要环境”的问题进行一个判断,认为发展比环境重要的同学将作为红队成员参加本次辩论,认为环境比发展重要的同学将作为绿队成员参加本次辩论。
如果有同学暂时对这两个观点持中立态度,可以先作为观察员参加到蓝队,然后在辩论过程中随时作出选择。
师:辩论不是简单地讨论,更不是狡辩或诡辩,科学的辩论讲究有理有据,要以理服人,以证据服人,不仅要有真凭实据,还要逻辑严密!因此,为了让我们的辩论变得更加有理有据,令人信服,我们首先应该去准备一些用以佐证自己观点或反驳对方观点的证据。
《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环境问题》教案、教学设计
地方课程七年级环境教育
第10 课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
教学设计:------环境问题
——教学设计
一、导入:通过图片展示优美环境,让学生体会到生存环境的重要性,
认识到人类发展对环境的作用与影响,从而引出本节的课题,并板书课题《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环境问题》。
二、紧接着提出什么是环境问题,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人类的影响,抓住概念进行分析,让学生认识环境问题及其分类,再加以多媒体播放,
让学生对环境问题有了感性的深入理解认识。
从搜集的众多环境问题图片
材料中区分那些是原生环境问题、哪些是次生环境问题,哪些是生态破坏现象、哪些是环境污染问题。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三则材料,进行检测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教师从而获得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
(1)让学生搜集材料,在自己生活的周围有哪些破坏环境的人和事,分别说说,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现象认识,使得全班同学都能得到了解。
(2)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自己认为最重要的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危害,进行合作交流,相互展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觉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把复杂的问题,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自行解决,既达到了锻炼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又获得了知识。
(3)利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让学生畅所欲言,谈谈自己在今后的生活中
应该怎样去身体力行实施环境保护行动,增强学生环保意识,倡导学生投入到环保活动中去。
三、评测练习
练习测评渗透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及时了解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的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人类发展与环境问题
教学目标:1、了解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与环境的关系,并能通过阅读图表来获得信息并对其进行描述,认识人类与环境的紧密关系。
2、了解什么是环境问题,能通过一些具体事例说明环境问题的危害和产生原因,
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
3、了解人类在环境问题上所做的努力
教学重、难点:人类与环境的密切关系;环境问题的事例及分析。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设计:本课时主要介绍了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及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
教学中主要围绕着人类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及人类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而展开。
教学用具:PPT
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法、图片法
教学过程:
引入:
动画:地球
屏幕:人类只有一个地球!
图片:地球上各处美景。
视频:人类遇到的问题。
一、人口增长造成的问题
师:人口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请同学们通过读图来说说
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学生活动:
生:通过读图,学生应获得这样的信息:人口
问题是一个发展的问题。
以前人口增长非
常缓慢,对自然环境的压力较小,尚不构
成问题,或是一个小问题。
而现在,特别
是近几十年,人口急剧增长,对环境的压
力越来越大,从而使
人口问题突现出来。
思考:那为什么世界人口在
最近几个世纪急剧增长?
(引导学生讨论)
(1)世界整体社会经
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2)发展中国家由于
主权独立、政治
解放使生产力迅速发展,而导致生活环境及医疗条件的改善所致。
所以人口问题已经成为人类发展与环境之间的一个主要矛盾。
板书:人类发展与环境间的主要矛盾:人口问题
讨论:请你谈谈对人类与环境
关系的认识。
学生活动:由于9年级学生日
常生活中接触的这
方面的知识比较丰
富,因此讨论可以
展开,并可形成许
多的观点如课本中
的观点,一般学生
都会提出正确的观
点,对于“自然资
源取之不尽用之不
竭”的观点,学生很少
会提出。
但需注意对“环
境就像一个巨大的仓
库,尽管储藏了各种丰
富的资源,但总有一天
会被用完的”观点的评
析。
(这个观点并不正
确,因为随着科技的发
展、环境有潜力是无限
的,如人口与土地。
但
在一定的时期内,地球
上的空间、资源、环境的承载量是有限的)
通过讨论,最后形成这样的观点:
(1)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依赖环境,环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各种资源,同时也要接纳人类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废弃物。
(2)人类在发展过程中,通过生活和生产等活动不断地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即人地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3)但在一定的时期内,地球上的空间、资源、环境的承载量是有限的,人类发展必须与环境相适应。
问:那现在人类发展有没有与环境相适应?除了人口问题还出了什么问题呢?
生答:环境问题
二、环境问题
人类现在面临的环境问题:
(1)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所造成的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而形成的生态破坏类环境问题。
如由于盲目开耕荒地、滥伐森林、过度放牧、掠夺性捕捞、乱挖滥采、过量抽取地下液体资源等而引起的水土流失、草原退化、地面沉降、土壤沙漠化、盐碱化、沼泽化、森林面积急剧缩小,矿藏资源遭破坏,水源枯竭,野生动植物资源和水生生物资源日益减少,旱涝灾害频繁,以至流行性、地方性疾病蔓延等问题。
(2)城市化和工农业生产中产生的“三废”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和农药污染等污染如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等。
设问:这些环境问题是否是由来已久的?
师:NO,了解人类发展与环境问题是由来已久的,只不过是近几百年,人类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而导致矛盾激化的。
那么我们如何来解决这些问题呢?
三、如何解决及人类所做的工作
(1)计划生育
(2)环境保护
(3)我们的行动(宣传、减少能源消耗搭车或公交车减少大气污染及温室将就;使用无磷洗衣粉;不将化学品废物(如油漆、油漆稀释剂等随意倒入下水道);电池回收
小结: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
我们生于斯、长于斯
保护它、珍惜它
我们责无旁贷
只要我们愿意
只要我们有心
一个举手之劳
可以为濒危的地球带来重生
可以为燃烧的地球带来希望
课堂练习:1.“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尸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回收处理垃圾,变废为宝
B.污水经处理后排放
C.为了牟取暴利,可随意捕杀、贩卖野生动物
D.开发新能源,逐步减少使用化石燃料(石油、煤)
2.从世界范围来看,与人口过度增长无直接关系的社会问题是() A.能源短乏B.吸毒贩毒
C、环境污染D.资源短缺
3.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我国目前而言,最紧迫的问题是()
A、如何获得更多的粮食
B.如何获得更多的能源
C.如何保护好耕地
D.如何控制过快增长的人口
4、下图是世界人口发展表,分析下表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我国针对人口的迅速发展.制
定了什么政策? 世界人口发展
5、.“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要战胜垃圾得首先战胜自己!”请结合下列图示,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运用所学的有关知识回答问题。
(1)常规处理垃圾的方法对环境污染会造成哪些危害?
(2)分类处理并回收利用垃圾的方法有什么好处?
小结:
作业:作业本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