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桃花源中存在争议的句子
《桃花源记》质疑二题
枫叶书签《桃花源记》质疑二题朱福生陶渊明《桃花源记》的质疑,进行得很热烈。
同学们提出许多颇有思维价值的问题,其中有两个问题确实很棘手,一个是“桃花源中人与世隔绝五百多年,为什么‘男女衣着,悉如外人’?”这个问题,闵行四中曹宏良老师也遇到过,曹老师采取了“存疑”的处理方法(见《上海教学研究》1997年第10期第18页)另一个是就,“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提出的:“桃花源中人既然不知有朝代的变化,为什么还要问现在是什么朝代?”当时我也采取了“存疑”的方法。
后来,我查找了些资料,并对资料做了些分析,才算明白了些。
现不揣浅陋,写出来供大家商讨。
一、外人《桃花源记》中有三处“外人”,后两处“外人”指桃花源以外的人,很容易理解,问题是第一处,“男女衣着,悉如外人”,这个“外人”是否指桃花源以外的人?我认为这个“外人”不是指挑花源以外的人。
其理由如次,首先,桃花源中人的衣着和桃花源外的人是不一样的。
联系《桃花源诗》(《桃花源记》即是《桃花源诗》的记,二者是连为一体的。
)就可知道。
《桃花源诗》云:“衣裳无新制”,也就是说穿的还是从前式样的衣服,王维《桃源行》诗说得更确切:“居人无改秦衣服”。
王维的理解是有道理的,既然他们先世避秦时乱,来到与世隔绝的桃花源,而且“衣裳无新制”,自然穿的仍是秦时衣服了。
这和晋太元中时尚奇装异服的风气自然不同。
难怪武陵人见着,也不知此物何物了。
其次,我们可以从人物的身份来辨析,后两处“外人”,都是桃花源中人说的,这从“自云”、“此中人语云”便可知道。
桃花源中人是由外入内的,所以他们知道桃花源外还有人,他们所说的“外人”便是桃花源以外的人。
而第一处“外人”是从武陵人眼中看到的,武陵人是由外入内的,他一看就知道这些人和外面人的衣着不一样,但他还是认为源中人“男女一着,悉如外人”,可见这“外人”不是指源外的人。
那么,这里的“外人”指怎样的人呢?再看《桃花源诗》,诗云:“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这个“奇”、这个“神”说明在武陵人眼中,他们不是常人;诗又云:“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尘嚣”是指”尘世”,“尘嚣外”便是指“世外”,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世外桃源”的“世外”。
读桃花源记旁证质疑
读《桃花源记旁证》质疑二十年前陈寅格先生写过一篇《桃花源记旁证》。
这篇论文指出《桃花源记》有寓意的部分和纪实的部分,也即是说陶渊明写此记时,曾根据所闻的一些实事作为素材,而后加以理想化。
陈先生所论证的专在“纪实”部分。
文中从避难入山推到坞保组织,又从坞保推到“檀山坞”和“皇天源”。
又以“皇天源”所在地的阌乡即古之桃林而推到桃花源,于是作出如下的结论:甲、真实之桃花源在北方之弘农或上洛,而不在南方之武陵。
乙、真实之桃花源居入所避之秦乃苻秦而非赢秦。
丙、桃花源纪实部分乃依据义熙十三年春夏间刘裕率师入关时戴延之等所闻见之材料而作成。
陈先生所论,在说明当时常见的避难入山之事,与《桃花源记》所述有关的一方面,观察非常敏锐。
但是如果只就这三点结论来看,似乎还缺乏足够的证据。
当时的流亡避难集团确实很多建立坞保,然而坞保却不一定为流亡避难集团所建。
陈先生已引《说文》,知道“坞” 是小障、庳城,亦即是一种军事防御建筑。
汉代北方边境到处有这样的建筑,常见的亭隧堡壁都是这类防御物。
檀山坞、皇天坞等只能说其地曾建军事防御性的小城,不能断言为避难入山者所筑,或曾保聚之处,更不能由桃林之名偶合而断定为桃花源的真实所在地。
武陵是否真有如记中所述的桃花源,可以不必指实,因为这毕竟是一篇寓意文。
但作者说故事发生在武陵,假使作者不是完全出于虚构,我们没有理由把它移到北方,假使完全出于虚构,那么东西南北任何一地都可由作者自由指定,没有必要加以考证。
我们认为桃花源的故事本是南方的一种传说,这种传说晋、宋之间流行于荆湘,陶渊明根据所闻加以理想化,写成了《桃花源记》,但闻而记之者不止渊明一人。
刘敬叔《異苑》卷一:元嘉初武陵蛮人射鹿,逐入石穴,才容人。
蛮人入穴,见其旁有梯,因上梯,豁然开朗,桑果蔚然,行人翱翔,亦不以怪。
此蛮于路砍树为记,其后茫然,无复仿佛。
这段故事显然和《桃花源记》所述相似。
按刘敬叔事迹不详,胡震亨《秘册彙函》本《異苑》后附有小传,称:刘敬叔字敬叔,彭城人。
公务员面试热点:桃花源之争
公务员面试热点:桃花源之争【热点背景】中国只有一个“桃花源”,重庆酉阳和湖南桃源都这么认为。
近日,重庆酉阳县高调推介县境内的桃花源景区,并以排他性的姿态,公开宣布酉阳桃花源的“正宗”性。
此举随即引发同样主打“桃花源”牌的湖南桃源县反击。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桃源县多位政府人员称,重庆酉阳涉嫌“炒作”,桃源县才是“正宗”。
(12月10日新京报)【中公时评】对于两地争抢桃花源,最文艺的说法,当然是因为桃花源是乡土乡音的“诗与远方”,蓦然回首,才发现离开这个概念IP就不能成活。
不过,冠冕堂皇的理由背后,恐怕也裹挟着显而易见的小心思。
政府站台、旅游唱戏,靡费资源、口水战役,就差把“桃花源”兑现成扎眼的货币——这跟文以化人的文化传承,又有几毛钱的关系?理解了这个逻辑,或许就能理解为什么近年来,包括江苏、河南、安徽、江西、湖北等多个省份都曾掀起过“桃花源”归属地之争。
一个桃花源,究竟是谁的爹?全国以桃花源命名的景区有二十多个,究竟谁是李逵谁是李鬼?这些如今看来正襟危坐的话题,在陶渊明老先生的眼里,会不会就是些闲的蛋疼的伪命题?1600多年前就“无问津者”的脑洞大开之处,本来就是个脑洞大开的文学创意,又不是什么地理标志,如何从文人骚客的天马行空中、硬是考证出个子丑卯寅来呢?桃花源如此、孙悟空出生地亦然,乃至不少现代武侠小说的地名镜像,如果非要对应出GPS定位般的标点出来,只能说,要么入戏太深,要么别有居心。
有时间为这事儿胡吹海侃,倒不如真心为百姓打造个世外桃源。
在重霾袭城、山水多舛的今天,“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源,无疑是现代人心心念念的理想国。
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逻辑,当年陶渊明在《桃花源记》里描述的安宁和乐世界,恐怕更叫人心向往之、更能成为畅销鸡汤。
不过,谁叫桃花源、谁造桃花源,有什么要紧呢?一来,良田美舍,便是梦乡。
把宜居指数提升上去,处处皆是民众心里的“桃花源”;二来,指望靠着祖宗的荫蔽而逍遥今生,这青天白日梦做得太美。
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句子
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句子
1. 桃花源社会是一个和谐稳定的地方,人们不因贫富差距而产生嫉妒和仇恨之情。
2. 桃花源社会中没有犯罪行为,人们互相尊重、互助合作,共同维护社会的安宁。
3. 在桃花源社会中,人们都以和平为本,不会因为争斗而导致战争的爆发。
4. 桃花源社会中的居民都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不会因资源的争夺而产生纷争。
5. 桃花源社会中的教育系统十分完善,人们都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培养高尚的品德和社会责任感。
6. 在桃花源社会中,人们尊重自然环境,注重生态保护,不会因为经济利益而破坏生态平衡。
7. 桃花源社会中的政府高度重视民生福祉,为居民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
8. 桃花源社会中的人们都有充分的工作机会,没有失业问题,人们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9. 桃花源社会中的人们都秉持着宽容和谦和的心态,不会因为个人利益而产生冲突。
10. 桃花源社会中的居民享受着和平与幸福,生活质量高,社会福利完善。
11. 桃花源社会中的人们都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心怀善意,乐于助人,
形成了和谐的人际关系。
桃花源记最有争议的句子
桃花源记最有争议的句子
1、桃花源记最有争议的句子: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2、“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渔人先看到了山有小口,好像有光,于是就进去了。
一开始很狭窄,走了几十步变宽敞了,就进了桃花源。
课文中说的,是这样,没错吧?
根据徐苹芳对《大汉原陵秘葬经》的介绍与分析,秦汉魏晋时期,墓道的入口做成前窄后宽,目的是为防盗墓。
比如前几年新闻报道的那个曹操衣冠冢,就是如此。
而民间为了避忌死人,是不会把村社以及自己家弄成前窄后宽的。
不然自己住的地方,不就和死人一样了吗?
被找到的另一个证据是,与陶渊明同一时代有个人叫郭璞。
他是中国风水界公认的风水鼻祖,巨牛逼,是个真·大师,写过一本《葬经》。
桃花源记重点句子
桃花源记重点句子桃花源记是一篇流传甚广的古代文学作品,它以其朴实无华的文笔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深受读者喜爱。
下面,我们来重点解析一些桃花源记中的经典句子,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部作品。
1. "乃至疑此地有神仙居处,不复敢问津焉。
"这句话出现在文章开头,描述了一个神秘的桃花源,给人一种神秘、神圣的感觉。
作者通过这句话,巧妙地营造了一个神秘的氛围,引起读者的好奇心,让人想要继续往下阅读。
2. "乡人多以为鬼物,不敢近前。
"这句话描绘了当地人对桃花源的一种畏惧和不敢接近的心态。
这也反映了古代社会人们对未知事物的一种恐惧和排斥心理,同时也暗示了桃花源的神秘和不可思议之处。
3. "后人亦不知其所终。
"这句话出现在文章结尾,揭示了桃花源的神秘消失,以及后人对其所终的无法探知。
这句话给人一种悠远、神秘的感觉,让人对桃花源的命运产生无限的遐想。
4. "至今惟有此经,为世人述畅焉。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桃花源的一种珍视和传承,也体现了作者希望通过自己的文字,将桃花源的故事传扬下来,让后人能够了解桃花源的美好与神秘。
5. "乃复邀人共游焉。
"这句话描述了桃花源的居民邀请外人一同前往桃花源,一同分享这片净土的美好。
这句话传递了一种友善、开放的精神,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总之,桃花源记中的这些重点句子,不仅在语言上具有美感,更是在思想内涵上有着深刻的启示。
这些句子通过对桃花源的描绘,展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以及对神秘事物的敬畏与畏惧。
桃花源记的价值不仅在于其文学性,更在于其对人性、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深刻思考和启示。
希望大家在阅读桃花源记时,能够更加细致地品味这些句子,感受其中蕴含的深刻内涵,从中获得一些启发和感悟。
《桃花源记》教学的质疑与辨析
《桃花源记》教学的质疑与辨析
《桃花源记》是中国古代文学名著之一,被列入中小学语文教材中作为必读之作。
然而,在教学时,仍有一些质疑和辨析。
首先,有人对《桃花源记》内容的评价存在分歧。
一方面,有人认为作者深刻地反映
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矛盾和人民对于和平生活的向往;而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小说存在幻
想色彩过重、与现实脱离较远等问题。
其次,教学时应当注意传统文化与当代思维的融合。
《桃花源记》所表现的桃花源理想,虽然在当时是一种怀旧之情,但在当今社会中仍有着现实意义,能够引导人们追求
自由、平等、和谐、美好的生活。
最后,对于中小学生,应该结合其学习程度和思想特点,因地制宜,合理设置教学方
法和途径。
例如,可以通过读原著、观看动画片等多种形式来使学生全面了解《桃花源记》的内涵和意义。
综上,对于《桃花源记》教学的质疑和辨析,应当掌握两点:一是全面分析小说的主题、意义与内涵,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研究、多元发掘。
二是注重突出传统文化的时代精
神与现实意义,结合当代社会的发展特点,通过多种形式教学,让学生真正理解并接受小
说所表现的沟通式畅想。
原题目:桃花源记中的冲突是什么?
原题目:桃花源记中的冲突是什么?
桃花源记中的冲突是什么?
在《桃花源记》中,有两个冲突主要存在:与外界的冲突和内部冲突。
与外界的冲突
故事中的桃花源是一个遥远而隐秘的地方,与外界相隔甚远。
当外界人士偶然发现这个地方时,他们试图进入桃花源,带来了外界的规则与价值观念。
这导致了冲突的发生。
首先,外界人士带来了贪婪和欲望。
他们看到桃花源中的美景和丰富资源,开始垂涎欲求。
他们试图占据桃花源,将其变为他们自己的天堂。
这与桃花源居民的理念相悖,因为他们一直追求自然与和平,远离人间烦忧。
其次,外界人士带来了权力和控制。
他们试图对桃花源居民进
行统治和控制,剥夺他们的自由和独立。
这在桃花源居民心中激起
了强烈的抵触情绪,使他们感到恐惧和不安。
内部冲突
除了与外界的冲突,桃花源内部也存在着不和谐和冲突。
首先,桃花源居民之间存在着个人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
有些人追求个人的富裕和享乐,而忽视了整个桃花源的利益。
这导
致了阶层和利益的分化,进一步加剧了内部的冲突。
其次,桃花源内部也存在着不同的意见和思想。
有些桃花源居
民对外界的到来持开放和欢迎的态度,而有些人怀疑和担心外界可
能带来的威胁。
这两种不同的思想在桃花源中产生了撕裂和冲突。
综上所述,桃花源记中的冲突主要包括与外界的冲突和内部冲突。
外界人士带来的贪婪、权力和控制与桃花源居民理念不和谐,
而桃花源内部存在的个人利益和意见的差异也导致了内部的不和谐。
这些冲突使得桃花源的和平和宁静受到威胁。
《桃花源记》教学的质疑与辨析
《桃花源记》教学的质疑与辨析《桃花源记》是一篇由陶渊明所著的散文,描述了一个与外界隔绝的桃花源。
这篇文章被广泛地用于中文教学,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一。
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桃花源记》的质疑和辨析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扩展他们的思维和想象力。
下面我们就从不同角度对《桃花源记》进行质疑与辨析。
我们可以从文学形式上对《桃花源记》进行质疑与辨析。
《桃花源记》是一篇散文,其写实的语言和优美的描写与叙述,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个与世隔绝的桃花源,使人仿佛置身感受到了那种宁静和恬淡。
有人可能会质疑这种文学形式是否能够真实地表现出社会生活和人的内心世界。
在这里,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散文与其他文学形式(如诗歌、小说等)的区别,以及散文在表现人的生活和情感方面的独特魅力。
我们可以从文本内涵上对《桃花源记》进行质疑与辨析。
《桃花源记》通过描写一个原始社会的理想境界,呼吁人们追求心灵的宁静与恬淡,逃离纷繁世界的喧嚣和烦扰。
有人可能会质疑这种回归自然的理想主义是否符合现实社会的发展和需要。
在这里,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桃花源的理想境界与当今社会的现实情况之间的关系,让他们意识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并思考如何在现实社会中寻找心灵的寄托和宁静。
我们还可以从历史背景上对《桃花源记》进行质疑与辨析。
《桃花源记》所描绘的桃花源,并非虚构的乌托邦,而是源自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一个故事。
这个故事在历史上曾多次被引用,成为人们向往理想社会的寄托。
有人可能会质疑这个故事的历史真实性,以及故事中所传达的理想境界是否仅仅是一种美好幻想。
在这里,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了解《桃花源记》的历史渊源,以及故事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解读,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文本的历史意义与现实启示。
对《桃花源记》进行质疑与辨析,可以帮助学生扩展他们的思维和想象力,深入思考文本背后所传达的意义与价值。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文学形式、文本内涵和历史背景进行深入分析,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桃花源记》这一经典之作。
《桃花源记》教学的质疑与辨析
《桃花源记》教学的质疑与辨析《桃花源记》是中国古代小说家陶渊明创作的一篇散文,描述了一个幽静、神秘的桃花源。
它被广泛地应用于中学语文课程,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学教学中的重要文本之一。
随着教学方法和理论的不断更新,对于《桃花源记》教学的质疑和辨析也必不可少。
本文将对《桃花源记》教学中的一些问题进行质疑和辨析,旨在启发教师和学生对该文本的深入思考和理解。
我们需要对《桃花源记》的文学价值进行深入地探讨。
《桃花源记》以其清新淡雅的文学风格和朴实自然的描述方式,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
一些学者对于《桃花源记》的文学价值进行了质疑。
他们认为,《桃花源记》虽然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但在实际教学中,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桃花源记》的篇幅较短,情节简单,语言平实,难以满足学生对文学作品多样性的需求。
《桃花源记》的描写风格较为平淡,缺乏戏剧性和张力,难以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多种途径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阅读体验。
我们需要对《桃花源记》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进行深入地挖掘。
《桃花源记》所描绘的桃花源是一个清幽神秘的乐土,寓意着作者对于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
一些学者认为,《桃花源记》所反映的农民对于社会和政治现实的逃避心态和对于理想乡村的向往,并非是一种积极的态度,容易导致学生对于现实的消极逃避和思维的僵化。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性看待文学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和历史背景,以及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我们需要对于《桃花源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深入地反思。
传统教学方法过于偏重文学作品的解读和鉴赏,缺乏足够的互动性和开放性,容易导致学生的 passivity 和思维的僵化。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包括课堂讨论、小组分享、创设情境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深度,提升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对于《桃花源记》教学的质疑和辨析是必不可少的。
《桃花源记》之“歪”见
《桃花源记》之“歪”见《桃花源记》是唐代诗人陶渊明所著的一篇文学名篇。
这篇短文讲述的是一个传说故事,讲述了一个宛如世外桃源般的理想社会,自成一格的生活方式及人民幸福快乐的生活景象。
它自唐代流传至今,已经成为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佳作,曾被翻译成多种语言,被广泛传播和采用。
虽然《桃花源记》思想性极高,它那种对自然与生活的崇尚精神,对故土的眷恋以及对人间的渴望,被视为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本篇文章想要讨论的是在一些歪解下,《桃花源记》是如何发生变形,自成一套的。
接下来,我们将用一些具体例子进行探讨。
首先,一些“歪”解认为,《桃花源记》是一篇隐性的政治讽刺文学。
这些人认为,文中描述的那个宛如世外桃源一般的地方,实为诗人所向往的、远离政治的地方;文中描写的村庄与生活,虽是虚构的,但其隐含的信息表达了陶渊明对时政的批评和谴责。
这种观点不可谓不合理,毕竟环境非常优美,让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无欲无求,与世间心魔无关,不去争名逐利,也是相对于当时唐代势利渐增的政治生态而言的,因此被解读为诗人为了谴责现实道路选择的反差。
其次,一些人把《桃花源记》看作是一部道家经典或诽谤的佛教经典。
这种解读也算比较有道理,因为文中有不少描述的都是道家和佛教的基本思想。
陶渊明的哲学观念基本上是道家的,反对尘要、寻求真我;村民们则懂得了度化生命,为后人树范;大家齐心协力打开群山之门,拯救了危难中的百姓。
以及篝火之下分享食品,树下释怀话谈,都是很有禅意的氛围。
所以说,《桃花源记》确实具有一定的道家和佛教思想色彩。
最后,一些人把《桃花源记》解读成为一篇福利社会的蓝图。
这种解读也引人深思,不论是诗人自身还是村民们都实践利于自身,和肝胆相照,不敢有丝毫的忤逆和背离,是非常平和、和睦、温馨的。
文中还强调了共同利益与公平正义的概念,村民们之间不仅有两广之物,而且有“同风断岭福万家”之意,可以说是很接近“福利社会”的现代理念了。
综上所述,虽然对于《桃花源记》,有些人会解读偏差,误入歧途,但是不同的解读也使我们对这个故事有了不同的理解,也能够更好地读懂文学作品的内涵。
《桃花源记》教学的质疑与辨析
《桃花源记》教学的质疑与辨析《桃花源记》是唐代陶渊明所著,描写了一个独立自成的隐秘社会,由于其时代背景、情感表达和文学价值等方面的特点,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经典之一,也成为了素材式阅读和文化输出的重要对象。
然而,对教学中《桃花源记》的质疑与辨析也一直存在。
首先,有人质疑《桃花源记》狭隘的美学倾向。
这些人认为,这篇文章有着过于浪漫化、神话化的内容,对现实生活无益,甚至偏离了正确时代观念。
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中,《桃花源记》对青少年的影响可能是负面的。
此种看法的确有一些道理。
但同样要指出,作为文学作品,《桃花源记》的艺术效果、审美感受并不需要过于明显的现实反应。
它更关心的是人性和情感层面,这是不同于现实政治、经济的独立主题。
其次,有人指责《桃花源记》内容匮乏、缺乏思想深度。
这些人认为,这篇文章刻画的只是一个简单的乌托邦式社会,缺少深刻的人生哲学和价值追求,这使得它缺少了真正的思想深度。
但是,从文学角度来看,《桃花源记》成功地表达了一个理想乡居生活的美好,描绘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表达了对人类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寻求,这无疑也是有价值的。
最后,有人质疑《桃花源记》在教育理念上的带有陈旧性。
这些人认为,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对于教育的要求和实际应用,不同于以往。
《桃花源记》的教育观念和价值,可能显得有些过时。
这里要说的是,《桃花源记》虽然属于古典文学,但是它表达的乡居生活、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以及追求美好生活的人性向往,这些与新时代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美好乡村建设、人文关怀等主题是相互合适的,相互促进的。
因此,《桃花源记》在当代的含义和现实意义依然重要。
总之,《桃花源记》是有着深厚的文学内涵和时代价值的古典文学之一。
当我们教学时,不妨剖析此文的人性思考、文学语言、情感传达和时代背景等方面的内容,加以鉴赏,也还要认真审视和回应相关的质疑和挑战。
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更好地体现其价值,更好地面对现实挑战。
对《桃花源记》中几个注释的质疑
对《桃花源记》中几个注释的质疑作者:王媛媛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8年第45期摘要:晋代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是为人所熟知的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作品一直以来都受到各个阶层学者的喜爱。
其散文代表作《桃花源记》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至今传颂。
我在反复研读的过程中,发现了注释中几个有待商榷的地方,也有学生提出的质疑,下面就这些疑问谈谈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桃花源记》注释质疑东晋诗人陶渊明的诗作经久不衰,他的散文代表作《桃花源记》可以说是耳熟能详,受人喜爱。
作者在文中虚构了一个人人向往的世外桃源,在这个世外桃源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安居乐业,幸福和睦,留给人以美好深刻的印象。
现如今,“世外桃源”已经成为人们对美好生活最形象的描绘。
千百年来,这篇文章的魅力丝毫不减,也已经被编入到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本中。
但是,我在反复研读的过程中,发现了注释中几个有待商榷的地方,也有学生提出的质疑,下面针对这些疑问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桃花源记》中三次提到了外人,分别是:“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
其中,课下注释对外人给出的注释都是桃花源以外的人。
教参上对这三句话的理解分别是:“村里面来来往往的行人和耕种劳作的人,男男女女的衣着装束,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朝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再也没有出去,于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绝了。
”,“这里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桃花源以外的人说啊。
’”。
我认为文中对于外人的解释很适用于后面两句,但对于第一句来说我觉得有不妥之处。
首先,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外人有三个解释:1.指没有亲属关系的人。
2.指某个范围或组织以外的人。
3.指外国人。
在这里,我认为“悉如外人”的外人应该指某个范围或组织以外的人。
也论《桃花源记》思想的三质疑
也论《桃花源记》思想的三质疑潘程环【摘要】关于《桃花源记》所表现的思想,历来倍受争议.有人说它纯属作者的虚构幻想,其实它是有多方面现实渊源的;也有人说《桃花源记》存在复古倒退的消极思想,其实作者的怀古就是对现实的不满和否定;还有人说陶渊明虚构描画出这种美好的理想社会图景,是麻痹人民的革命斗志,引导人们逃避现实,具有消极作用,其实((桃花源诗》(并序)所表现的思想并非要逃避现实,而只是表现了他对理想的向往,并表达了普天下劳动人民的共同心愿而已.【期刊名称】《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3(007)002【总页数】4页(P133-136)【关键词】《桃花源记》;陶渊明;现实渊源;否定现实;理想社会【作者】潘程环【作者单位】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广东广州51009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6.2陶渊明是魏晋时期最著名的文学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极为深远的著名诗人和散文家。
他的作品自然、清新,描写细腻,想象丰富,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
他的诗和散文往往能巧妙地将情、景、理三者结合起来,创造出令人遐想和向往的理想境界。
[1-2]但是,长期来人们由于所处的立场和思想观点不同,在理解和分析他的作品时,曾产生过不少争议。
过去的教科书也《桃花源记》的思想进行过一些批判。
最近笔者再次细读《桃花源记》及其相关的文献资料,并就《桃花源记》牵涉的几个问题作了进一步的思考和研究,下面就三个问题谈一点个人看法,以就正于大家。
人们常说的“世外桃源”指的就是陶渊明的作品《桃花源诗》(并序)中描写的理想社会。
“桃花源”确实是作为文学家的陶渊明创作想象的产物。
有人因此就说这纯属虚构幻想,甚至否认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是作家对现实生活的反映这一创作原理。
但笔者认为“桃花源”其实是有深厚现实基础的。
它的形成,至少有下面几方面的因素:首先是魏晋时期社会动乱,人民纷纷避难逃税的历史现实,特别是当时堡坞式的生活形式对作者的启示;其次是作者出入仕途和退隐躬耕的特有生活经历;三是有关上古社会的种种美好传说。
桃花源中寻矛盾
《桃花源》中寻矛盾《桃花源记》是一篇脸炙人口的杰作,是东晋诗人陶渊明虚构的一个与黑暗的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社会。
文章以渔人进入桃花源为线索 ,以时间先后为顺序 ,从发现挑源到访问桃源 ,一线贯穿之 , 层次分明 ,并非平铺直叙 ,而是曲折回环 ,悬念迭起 ,虚虚实实 ,引人入胜。
文中描述了一个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 ,土地平旷 ,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 ,男女衣着 , 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美好生活 , 寄托了诗人的社会理想 , 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和向往。
文章虚构出一幅与世隔绝的太平盛世的美好理想境界 , 这也只能是主人公厌恶现实社会而向往美好社会的一种寄托与自慰。
殊不知世上万事万物都在矛盾的对立与冲突之中。
各种事物的内部以及这一事物与外部世界之间都充满着矛盾 ,简而言之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
首先, 让矛盾与冲突引导我们进入这自欺欺人所谓 " 与世无争 " 的 " 世外桃源 " 。
矛盾始于狭小的山口与开朗平旷的土地 , 曰 " 林尽水源 , 便得一山 , 山有小口 , 仿佛若有光 , 从口入 , 初极狭 , 才通人 , 复行数十步, 豁然开朗 , 土地平旷 " 。
矛盾之二 : 整齐的村落房舍分布在平地上 ,交错的小路相通 ,而只能听到鸡犬之声。
曰" 土地平旷 ,屋舍俨然 , 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 " 。
矛盾之三: 古今不分 ,内外无别 ,既避战乱 , 与世隔绝 ,不知有汉 ,何论魏晋 ,而男女衣着 , 悉如外人。
矛盾之四 : 来通往塞 , 曰" 既出 ,得其船 ,便扶向路 , 处处志之 ,太守遣人往 ,寻向所志 , 遂迷 ,不复得路 " 。
桃花源四处迸发出矛盾的火花 , 诸如男与女、老与少、山与水等 , 都充满着矛盾。
它进一步说明了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
桃花源记中厌恶战争的句子
桃花源记中厌恶战争的句子
1. 在桃花源记中,作者描述了一个完全与外界隔绝的乌托邦世界,这个世界中的人们过着安逸而平静的生活,厌恶战争的阴影从未触及过他们。
2. 在桃花源记中,人们不用面对战争的残酷和伤害,他们可以自由地享受美好的自然景色和宁静的生活,他们不愿意被战争的苦难所笼罩。
3. 桃花源记中描绘的社会中没有战争,没有争斗,人们相互友善,和平共处,他们向往的是和平与宁静的生活。
4. 在桃花源记中,人们追求的是一种没有战争的和谐社会,他们不愿意去参与杀戮和战争,他们坚信和平才是最宝贵的财富。
5. 桃花源记中的人们对战争深感厌恶,他们看到战争带来的痛苦和伤害,因此他们努力在自己的家园中营造一个没有战争的安宁环境。
6. 桃花源记中的人们对战争心生厌恶,他们宁愿选择自我隔绝,也不愿意去接触战争的破坏和伤害。
7. 桃花源记中的人们对战争感到厌恶,他们希望能够远离战争的阴影,过上和平安宁的生活。
8. 桃花源记中的人们不愿意看到战争的破坏和伤害,他们渴望一个没有战争的世界,一个和平安宁的家园。
9. 桃花源记中的人们对战争深感厌恶,他们追求的是和平与宁静,他们希望能够过上没有战争的生活。
10. 桃花源记中的人们对战争心生厌恶,他们努力营造一个没有战争
的环境,让人们远离战争的苦难。
11. 桃花源记中的人们对战争感到极度厌恶,他们渴望一个没有战争的世界,一个和平安宁的家园。
《桃花源记》教学的质疑与辨析
《桃花源记》教学的质疑与辨析《桃花源记》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之一,自问世以来就备受争议。
其内容丰富,涉及到历史、人文、哲学等多个领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也会涉及到诸多质疑与辨析。
本文将就《桃花源记》的教学进行相关内容的质疑与辨析,以期对读者有所启发。
一、《桃花源记》的真实性质疑《桃花源记》叙述了一个桃花源的故事,描绘了一个隐蔽的乐土,无人知晓,无人能寻。
一向以严谨著称的历史学家,对于桃花源的真实性产生了质疑。
究竟桃花源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乐土,还是仅仅是作者的一种神话想象,至今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在教学中,我们应当引导学生对于桃花源的真实性进行深入思考。
通过引导学生研读相关文献,了解历史资料,从不同的角度去探讨这个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展开热烈的讨论。
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
二、《桃花源记》的历史价值辨析在教学中,我们应当引导学生对于《桃花源记》的历史价值进行辨析。
这并不是简单的区分对错,而是要让学生能够判断事物的多面性和复杂性。
通过让学生了解古代社会的方方面面,从中找到与当下社会的联系,引导学生去思考历史对于现实的启示。
在教学中,我们应当引导学生对于《桃花源记》的文学特色进行深入辨析。
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文本分析,从中找出其独特的表现手法,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和理解古典文学。
同时也可以通过与其他文学作品对比,找出其在文学上的独特之处,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桃花源记》通过描述桃花源中的人们生活的理想境地,蕴含了丰富的思想内涵。
有人认为《桃花源记》的思想价值不高,它只是一个虚构的乌托邦式的理想世界,与现实脱离较远,并不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对于《桃花源记》的教学,质疑与辨析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通过对《桃花源记》的真实性、历史价值、文学特色和思想价值进行深入辨析,不仅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批判能力,也可以启发学生对于文学和历史的兴趣。
希望在教学实践中,能够引导学生走进《桃花源记》这个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世界,领略其中的独特魅力。
《桃花源记》教学的质疑与辨析
《桃花源记》教学的质疑与辨析《桃花源记》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部著名作品,常常作为中学语文课本的教材。
有人对《桃花源记》的教学内容提出了质疑与辨析。
下面我们将就此展开讨论。
对于《桃花源记》这一文学作品的真实性存在质疑。
有人指出,关于桃花源的描述可能只是作者的想象,并不存在真实的桃花源。
是否应该将这样一个只存在于文学作品中的虚构地点作为教学内容,是否会误导学生对于历史与现实的判断能力,这是一个需要我们反思的问题。
关于《桃花源记》中的价值观念存在辨析。
有人认为,《桃花源记》所描述的桃花源中的人们远离世俗纷扰,过着简朴快乐的生活,这种生活态度在现实社会中是不切实际的。
教育学生去向往桃花源般的生活,是否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也是一个需要我们思考的问题。
关于《桃花源记》中的文学价值存在质疑。
有人认为,《桃花源记》在描写自然风景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有其独到之处,但在人物塑造和情节安排上存在一定的单薄和短板。
是否应该将这样一部在文学价值上有所欠缺的作品作为教学内容,是否会影响学生对于优秀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这也是一个需要我们考虑的问题。
在面对这些质疑与辨析的问题时,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桃花源记》的教学内容。
对于《桃花源记》的真实性,我们可以通过深入研究历史文献,了解桃花源的起源和历史传承,从而对这个地点的真实性做出合理的判断。
对于《桃花源记》传达的价值观念,我们可以在教学中加入相关的引导与解读,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桃花源中所代表的意义,使他们能够将桃花源的精神与现实社会相结合,发扬其积极影响。
对于《桃花源记》的文学价值,我们可以在教学中加强对于作品的分析和评价,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全面地理解和欣赏这部作品。
对于《桃花源记》教学内容的质疑与辨析,我们应该以开放的心态面对,并从多个角度去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
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将《桃花源记》这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传达给学生,使他们在学习中获得更为全面的成长与提升。
【2000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谈《桃花源记》中几处存在争议的句子
云南省玉溪市澂江县第九中学刘小宏
自从《桃花源记》问世后,世外桃源几乎成了家喻户晓的美谈,成了古代“共产主义社会”的代名词。
陶渊明以朴素、自然的文笔,描写了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劳动、丰衣足食的理想社会。
但是文中的某些句子,还存在着不同的解读。
我们常说:“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分析这些句子,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文义,提高阅读与鉴赏水平。
下面就其中几句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落英”一词,大多解释成“落花”,但是却忘了“落”还有“开始”之义。
《辞源》、《辞海》、《汉语大字典》等都可以查到“落”有“开始”之义。
《尔雅•释诂上》:“落,始也。
”《诗•周颂•访落》:“访予落止。
”毛传:“访,谋;落,始。
”还有《离骚》中的“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飡秋菊之落英”和王维《桃源行》:“两岸桃花夹去津,坐看红树不知远”为据。
它们都有“开始”之义,否则“秋菊”无法“飡”,“红树”怎么“红”?正因为“落英”是“初开的花”,所以才成其为“红树”。
王维写的这首《桃源行》七言乐府诗,题材取自陶渊明的叙事散文《桃花源记》。
王维离陶渊明的时代比较近,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他的
理解是正确的。
所以,我觉得把“落英”理解成“初开的花”较为恰当。
让我们回到文本,从前一句“芳草鲜美”来看,把“落英”解释为“初开的花”更有道理。
从“芳草鲜美”中我们可以推知当时的时节为早春,因为是早春,所以“芳草”才“鲜美”。
如果解释成“落花”,那么“芳草”就会被“落下的花瓣”所遮盖,如何会给人以“鲜美”之感?那应该是暮春,落花流水,残春之景也!多少会给人以悲伤之感。
因此,把“落英”理解为“初开的花”,窃以为比较符合文义,从时间、环境来看以对。
即使退一步讲,把“落英”释为“落花”之义,仍然存在着两种理解。
一种是正在纷纷飘落的的花,那么,“缤纷”一词则是着重描写“花谢花飞飞满天”,落花随风飞舞的动态;另一种是已经落地的花,而“缤纷”一词则是着重描写“落红遍地”的静态,两种理解都讲得通,但意境不同,若教我选择的话,我只会选择第一种。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句存在的争议之处是谁“问”?同样存在着两种理解。
一种理解认为是渔人“问”桃源人现在是什么朝代?桃源人居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朝和晋朝了。
另一种理解是桃源人“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桃源人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朝和晋朝了。
我们联系上文,“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
时乱”,到“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来看,应该是桃源人“问”渔人才对。
但是渔人乃本篇的主角,由渔人“问”桃源人则更符合故事发展的情节。
到底谁对?我只好说:“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
(3)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此句仍然存在着两种理解:一种是理解为“刘子骥听说这件事后,高兴地规划前往,还没有去,不久就病死了”。
(换句话说就是刘子骥因为病死,所以未去成。
)另一种理解是:“刘子骥听说这件事后,高兴地规划前去,去而未成功,不久就病死了”。
(也就是说刘子骥去寻找桃花源,因未成功,抱憾病亡)。
这两种理解都对。
不过我倾向于第二种理解,正因为陶渊明把桃花源写得忽隐忽现,变幻莫测,若即若离。
才引得大家寻觅桃花源,或许更能表达陶渊明希望有“桃花源”这一理想乐土,而现实中根本寻找不到的遗憾心情。
可能因为存在多种理解,才引得人们欣赏《桃花源记》,寻觅“桃花源”。
桃花源是一个没有战争、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的理想社会;是一个黄发垂鬓、怡然自乐的“世外桃源”,是一个“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和谐社会。
于是,历朝历代,桃花源成为人们心中神往的地方,纷纷寻找这美丽的梦境。
尤其是历代的骚人墨客,还把它作为创作题材。
李白、王维、刘禹锡、王安
石、苏东坡等都有咏桃花源的诗。
如王维《桃源行》:“初因避地去人间,更问神仙遂不还。
”“常时只记入山深,清溪几度到云林。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刘禹锡《桃源行》:“仙家一出寻无踪,至今水流山重重。
”张旭《桃花溪》:“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矾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李白《到桃源》:“可怜渔父重来访,只见桃花不见人”等等。
桃花源这种古朴、和谐的理想社会,是对现实不满的知识分子精神寄托的场所。
在封建社会里,是被压迫,被剥削的劳动人民所寻求的慰藉。
《桃花源记》引发了人们的探究热情,有争议的地方也许会一直争议下去,因为或许这是《桃花源记》充满魅力的原因吧!
附部分桃源诗作,以供赏析
唐李白《古风》
“郑客西入关,行行未能已。
白马华山君,相逢平原里。
璧遗镐池君,明年祖龙死。
秦人相谓曰,吾属可去矣。
一往桃花源,千春隔流水。
”
李白《到桃源》
(一)
昔日狂秦事可嗟,直驱鸡犬入桃花。
至今不出烟溪口,万古潺流一水斜。
(二)
露暗烟浓草色新,一翻流水满溪春。
可怜渔父重来访,只见桃花不见人。
唐王维《桃源行》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
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
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
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
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
初因避地去人间,更问神仙遂不还。
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
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
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
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
常时只记入山深,清溪几度到云林。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
唐张旭《桃花溪》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矾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唐韩愈:“神仙有无何渺茫,桃源之说诚荒唐。
流水盘回山百转,生绡数幅垂中堂。
武陵太守好事者,题封远寄南宫下。
南宫先生忻得之,波涛入笔驱文辞。
文工画妙各臻极,异境恍惚移于斯。
架岩凿谷开宫室,接屋连墙千万日。
嬴颠刘蹶了不闻,地坼天分非所恤。
种桃处处惟开花。
川原近远蒸红霞。
初来犹自念乡邑,岁久此地还成家。
渔舟之子来何所,物色相猜更问语。
大蛇中断丧前王,群马南渡开新主。
听终辞绝共凄然,自说经今六百年。
当时万事皆眼见,不知几许犹流传。
争持酒食来相馈,礼数不同樽俎异。
月明伴宿玉堂空,骨冷魂清无梦寐。
夜半金鸡啁哳鸣,火轮飞出客心惊。
人间有累不可住,依然离别难为情。
船开棹进一回顾,万里苍苍烟水暮。
世俗宁知伪与真,至今传者武陵人。
”
唐刘禹锡《桃源行》“渔舟何招招,浮在武陵水。
拖纶掷饵信流去,误入桃源行数里。
清源寻尽花绵绵,踏花觅径至洞前。
洞门苍黑烟雾生,暗行数步逢虚明。
俗人毛骨惊仙子,争来致词何至此。
须臾皆破冰雪颜,笑语委曲问世间,因嗟隐身来种玉,不知人世如风烛。
筵羞石髓劝客餐,镫爇松脂留客宿。
鸡声犬声遥相闻,晓光葱笼开五云。
渔人振衣起出户,满庭无路花纷纷。
翻然恐迷乡县处,一息不肯桃源住。
桃花满溪水似镜,尘心如垢洗不去。
仙家一出寻无踪,至今水流山重重。
”
宋梅尧臣《桃花源诗》“鹿为马,龙为蛇,鳯皇避罗麟避罥。
天下逃难不知数,入海居嵓皆是家。
武陵源中深隐人,共将鸡犬栽桃花。
花开记春不记岁,金椎自劫博浪沙。
亦殊商颜采芝草,唯与少长亲胡麻。
岂意异时渔者入,各各因问人闲賖。
秦已非秦孰为汉,奚论魏晋如割瓜。
英雄灭尽有石阙,智惠屏去无年华。
俗骨思归一相送,愼勿与世言云霞。
出洞沿溪梦寐觉,物景都失同回槎。
心寄草树欲复往,山幽水乱寻无涯。
”
北宋王安石《桃源行》
“望夷宫中鹿为马,秦人半死长城下。
避时不独商山翁,亦有桃源种桃者。
此来种桃经几春,采花食实枝为薪。
儿孙生长与世隔,虽有父子无君臣。
渔郞漾舟迷逺近,花间相见因相问。
世上那知古有秦,山中岂料今为晋。
闻道长安吹战尘,春风回首一沾巾。
重华一去宁复得,天下纷纷经几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