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围棋史上的十大开创性人物

合集下载

镰仓十番碁(一)

镰仓十番碁(一)


私.
_ 1 _ _ 刊l = _

EI nu Q- 队 。
当时 的 日本围棋界 ,段位 高低 决定着一切 不同段 位之间是 不能平手 对局的。 同
时代
未谷
是 最
若 能
巅峰

W Il I U B O lQ H A A

臁硷 答蒡
吴清源。 将。
吴清源自1 2 年1岁东渡 日本后 . 98 4 很快便在 日本棋界刮 起强劲的中国旋风. 日本 的一流高手 纷纷成为他的手下败
吴清源与术谷实. 一个被称为 “ 天才 . 一个被称为 ” 鬼 才” 天才和鬼才到底谁是最强者昵? 。 只能让比赛来说话。 由日本最大的报纸 《 读卖新闻》社主办了吴清源和木谷 实的十番棋 比赛. 赛场选在镰仓的建长 寺和圆觉寺, 因而这

洒 …




洒 吣 。

WBI I Q HUABA0

历 史背景
围棋一代宗师吴清源最令人称道的故事。 奠过于当年他 在 “ 番棋” 决斗中. 将日本的 台. 成就了他无可争议的 “ 第・ ‘ 地位。 而吴与木谷实进行 的“ 镰仓十番棋 即是吴清源一系列十番棋争斗的发端。 , 1 3 年. 8 日本 围棋 的领军人物本困坊秀哉名人宣告引 9 退。 引退之前, 要与棋界选拔出来 的新锐最强者下一盘 “ 引 退棋 木谷实七段从众多后辈棋手中脱 颖而出. 。 并一举在 “ 引退棋 中战胜 了秀哉名人。 然而谁都清楚 . 不战胜另外 个人. 绝谈不上执日本棋界牛耳 . 这个人就是来自中国的

日本围棋历史名局精选

日本围棋历史名局精选
自从公元1560年第一世本因坊算砂出世之后,由于历届当权者的爱好,尊围棋为“国技”,更由于本因坊、井上、安井、林这四大家之争,使400年来围棋界人材辈出,刀光剑影,鬼叹神惊。无可否认,日本历代名家对围棋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重大作用,留下了许多永垂棋史的不朽名局。
推出日本围棋历史名局是我们多年的夙愿,但由于我们的水平有限,能供参阅的资料又甚少,深感力不从心。如本书的出版,能对日本围棋历史名局的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则不胜荣幸。
第22局 丈和的真髓之七:妙手连发
第23局 因彻吐血局
第24局 献身的争棋
第25局 耳赤之局
第26局 失去棋所的名局
第27局 秀策得意的一局
第28局 秀甫的失着
第29局 水谷的奇着
第30局 秀荣的崛起
第31局 死棋活用的妙手
第32局 秀哉的杰作
第33局 铃木妙手连发
第34局 新锐的较量
编者
目录
四大家谱系简介
第1局 日本最早的棋谱
第2局 本能寺三劫无胜负
第3局 较早的御城棋对局
第4局 为棋所的争棋
第5局 出兰秘谱
第6局 道策毕生的杰作
第7局 名局中的名局
第8局 现代的布局意识
第9局 首次正式国际比赛
第10局 棋圣对神童
第11局 天才萌芽之局
第35局 杀棋的名局
第36局 新布局典型
第37局 世纪的名局
第38局 五五的尝试
第39局 秀哉引退棋
录入:wind_blade溯源甚远,一般传说是唐代时期由吉备真备到中国留学后传到日本的,但此言有误。据日本各种有关文献记载,吉备真备出国前,围棋在日本已经甚为流行。

围棋世界冠军明细

围棋世界冠军明细

围棋世界冠军明细news 2008-01-25 20:17:37 阅读1511 评论0 字号:大中小完全资料:历届世界围棋大赛(慢棋)前四名(1988年-2007年)一、富士通杯富士通杯世界职业围棋锦标赛,是迄今为止历史最长、举办届次最多的国际比赛,它创办于1988年,是由日本读卖新闻、日本棋院、关西棋院联合创办的,富士通股份有限公司赞助并冠名。

比赛采用日本围棋竞赛规则,决赛采用1番胜负。

冠军奖金2000万日元、亚军700万日元、第3名400万日元、第4名200万日元。

第一届 1988年8月武宫正树(日本)林海峰(日本)聂卫平(中国)小林光一(日本)第二届 1989年8月武宫正树(日本)林海峰(日本)曹薰铉(韩国)徐奉洙(韩国)第三届 1990年8月林海峰(日本)聂卫平(中国)小林光一(日本)曹薰铉(韩国)第四届 1991年8月赵治勋(日本)钱宇平(中国)王立诚(日本)小林光一(日本)第五届 1992年8月大竹英雄(日本)王立诚(日本)刘小光(中国)马晓春(中国)第六届 1993年8月刘昌赫(韩国)曹薰铉(韩国)加藤正夫(日本)淡路修三(日本)第七届 1994年8月曹薰铉(韩国)刘昌赫(韩国)林海峰(日本)赵治勋(日本)第八届 1995年8月马晓春(中国)小林光一(日本)刘昌赫(韩国)赵治勋(日本)第九届 1996年8月李昌镐(韩国)马晓春(中国)小林光一(日本)刘小光(中国)第十届 1997年8月小林光一(日本)王立诚(日本)马晓春(中国)周鹤洋(中国)第十一届 1998年8月李昌镐(韩国)常昊(中国)刘昌赫(韩国)彦坂直人(日本)第十二届 1999年8月刘昌赫(韩国)马晓春(中国)小林觉(日本)赵治勋(日本)第十三届 2000年8月曹薰铉(韩国)常昊(中国)睦镇硕(韩国)小林觉(日本)第十四届 2001年8月曹薰铉(韩国)崔明勋(韩国)林海峰(日本)周俊勋(台北)第十五届 2002年8月李世石(韩国)刘昌赫(韩国)王铭琬(日本)李昌镐(韩国)第十六届 2003年7月李世石(韩国)宋泰坤(韩国)李昌镐(韩国)依田纪基(日本)第十七届 2004年7月朴永训(韩国)依田纪基(日本)宋泰坤(韩国)刘昌赫(韩国)第十八届 2005年7月李世石(韩国)崔哲翰(韩国)刘昌赫(韩国)宋泰坤(韩国)第十九届 2006年7月朴正祥(韩国)周鹤洋(中国)崔哲翰(韩国)李世石(韩国)第二十届 2007年7月朴永训(韩国)李昌镐(韩国)依田纪基(日本)张栩(日本)二、应氏杯应氏杯世界职业围棋锦标赛,由应昌期围棋基金会出资举办,比赛地之围棋组织负责承办。

吴清源留一手_名人故事

吴清源留一手_名人故事

吴清源留一手1933年,日本围棋界出现了被称为“吴清源流”(即“吴清源派”)的一群人。

对这样一件大事,日本围棋界的至尊本因坊秀哉当然要表示意见。

这位老先生大不以为然,认为标新立异,并不足取。

两派既有不同意见,最好的办法是由两派的首领来一决胜负。

那时,吴清源22岁。

棋局开始,吴清源先行,一下子就使一记怪招儿,落子在三三处。

这是别人从来没用过的,后来被称为“鬼怪手”。

秀哉大吃一惊,考虑再三,决定用成法应付。

下不多子,吴清源又来一记怪招儿,这次更怪了,是下在棋盘之中的“天元”,两手怪招儿使秀哉伤透了脑筋,他当即“叫停”,暂挂免战牌。

棋谱发表出来后,围棋界群相耸动。

守旧者说吴清源对本因坊不敬,居然使用怪招儿,颇有戏弄之意。

但更多人认为,既然是新旧两派的大决战,吴清源使出新派的招数,也无可非议。

这次棋赛规定双方各用13小时,但秀哉有一个特权,就是随时可以“叫停”,吴清源没有这个权利。

秀哉每到无法应付时,立即“叫停”。

“叫停”之后不计时间,他可以回家慢慢思考几天,等想到妙计之后,再行出战。

所以,这一局棋因为秀哉不断叫停,拖延了4个多月。

棋赛的经过逐日在报上公布,棋迷们看得很清楚,吴清源始终占着上风。

日本棋迷对于权威被打倒不免暗暗感到高兴,但想到日本的最高棋手竟败在一个中国年轻人手里,又很丧气。

在这几个月中,日本的棋迷们又兴奋,又担忧,心情十分矛盾。

在本因坊家里,情形尤其紧张。

秀哉每天召集弟子们开会,商讨反攻之策。

秀哉任本因坊已久,许多高手都出自他的门下,就日本传统棋界而言,此战可谓荣辱与共。

所以,这一局棋,其实是吴清源一个人力战本因坊派数十名高手。

下到一百四五十手时,局势已经大定,吴清源在左下方占了极大的一片。

本因坊的会议开得更频繁了。

第一百六十手轮到秀哉下子,他下了又凶悍又巧妙的一子,在吴清源的势力范围中侵入了一块。

最后计算,是秀哉胜了一子,大家终于松了一口气。

虽然胜得很没有面子,但是,本因坊的尊严勉强维持住了。

围棋的名人故事

围棋的名人故事

围棋的名人故事
围棋是一项非常受欢迎的棋艺,历史上出现了许多围棋高手和名人。

以下是一些著名的围棋名人故事:
1. 王积薪:唐代国手,以高超的棋艺在当时声名大噪。

据传他在金谷园与冯汪进行了一场激烈的九局棋赛,最终以五比四取胜,被推荐到翰林院,当了棋待诏。

2. 刘仲甫:北宋围棋国手,被誉为“棋高品第一”。

他编写的《棋经十三篇》是围棋史上重要的著作。

3. 黄龙士:清代围棋国手,被誉为“弈圣”。

他著有《弈括》一书,对围棋理论和实践都有重要贡献。

4. 吴清源:现代围棋大师,被誉为“棋圣”。

他曾在日本进行比赛,以全胜战绩著称。

5. 柯洁:中国围棋选手,曾获得多个世界冠军头衔。

他以机智、犀利的棋风在比赛中屡屡取胜,备受瞩目。

这些围棋名人的故事不仅展示了他们的才华和成就,也表明了围棋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世界十大围棋高手排名

世界十大围棋高手排名

世界十大围棋高手排名围棋是起源于我国的一项棋类运动,在古代琴棋书画所说的棋就是围棋,带大家了解一下世界围棋十大高手。

1. 吴清源吴清源有着棋圣的称号,对于我国围棋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是世界围棋革命的推动者和实践者,备受世人尊敬。

2. 聂卫平聂卫平手国著名的职业围棋选手也是出色的围棋教练。

曾经在国际赛事上获得过多项殊荣。

在围棋方面也出了很多书。

3. 罗洗河罗洗河被称为天才棋手,在6岁的时候就开始学习围棋,10岁就进入了国家队。

现在是我国著名的九段围棋国手。

4. 常昊对于围棋有所了解的人应该都知道常昊,他是一位1976年出生的围棋选手,现在是著名的九段围棋选手,6岁就开始学习围棋,曾经获得了多项大奖。

5. 小林光一小林光一是来自日本的九段围棋选手。

在围棋上的剑术也是比较高的,曾经获得过一个世界冠军,58个其他冠军。

6. 曹熏弦曹熏玄是韩国第1位九段围棋手,或者硬是冠军杯。

是韩国历史上最年轻的职业棋手,在世界围棋坛上也是有一定知名度的。

7. 本因坊秀哉本因坊秀哉是日本围棋史上非常有名的人物,13岁入段。

出了很多关于围棋的优秀作品,与日本围棋的贡献比较大。

8. 李昌镐李昌镐是韩国著名的职业围棋选手,曾经创造过很多人心历史记录。

从1992年到2007年,一共得了18个个人冠军团体冠军。

9. 坂田荣男坂田荣男在日本的围棋史上也是非常著名的,是一位九段围棋棋手。

曾经获得了64次比赛冠军,14次本棋院选手权战冠军。

10. 李世石李世石也是韩国的职业围棋选手,在世界上也小有名气。

曾经获得过多项冠军。

在围棋上的造诣很高。

日本围棋名人

日本围棋名人
在道策的时代,日本棋坛另有一位奇才不可不提,那便是安井家二代目掌门算知的师弟涉川春海。虽然没有做上掌门,但春海的棋力绝对不在乃兄之下,并且他和道策一样,在盘面和布局方面下了相当大的功夫去进行研究,并开发出自己独创的新战术,这就是围棋史上有名的天元战法。大凡棋士行棋,通常先占领容易成空的边角以围出作为基础的实地,而春海则认为先占领棋盘正中央的天元位置才是最重要的优势手段,不过,不走运的是春海在御城棋实践自己战术理念时遇到了道策,由于对手实在太强,天元战法在道策面前接连受挫,结果颇受打击的春海因而停止了做为棋士的生涯,去宫廷的阴阳寮(钦天监)任职,凭着他的聪明和才学,却也为日本的历法学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只是那天元局战法再也没有继续研究下去,直到近三百年之后的二十世纪初,少年时代的吴清源和木谷实这两位当代棋圣发起新式布局革命,才再次令天元战法的思想苏醒过来,当然这是后话了。
无论古今哪个时代,人们都各有不同的价值观和处事方法。如本因坊二代目算悦这般,可能是有一点不识时务。但无论如何也值得后人起敬。
●三代本因坊 道悦
算悦去世后数年,安井算知凭着在幕府要员当中良好的人际关系,总算成为了名人,时值1668年。然而此时,在本因坊家,新的掌门人已经成长了起来,这就是本因坊道悦。
●六代本因坊 知伯
享保十二年,即西历1727年,本因坊道知辞世,弟子井口知伯继任掌门,改名为本因坊知伯,
知伯的棋自幼得道知指点,颇有其师风范,在行事上也不卑不亢,甚具本因坊掌门的气度。他任本因坊掌门的数年间,在御城棋全战中继续着道知的气势,连扫其余各家高手。这固然有他实力高强的关系,实在也是其他几家中没有出现份量足够的强者,跟看名人资格已是囊中物了,谁知天有不测,在做掌门的第六个年头上知伯突然暴卒,年方二十四岁。而在当时没有人想到,这还只是本因坊持续数代的不振时期的开始。

围棋史上最厉害的七个人

围棋史上最厉害的七个人

围棋史上最厉害的七个人围棋史上最凶猛的7人 1. 道策 2. 黄龙士 3. 范西屏 4. 施襄夏 5. 丈以及 6. 秀策 7. 吴清源
1. 道策出世日期:1645年本因坊道策是日本江户时代围棋棋士,他被称作为是日本近代围棋的开山始祖,发明了“手割”这类反动性的围棋实践,备受后世敬仰。

2. 黄龙士出世日期:1651年黄龙士,清朝期间有名的围棋国手,他以及范西屏、施襄夏并称“清朝三大棋圣”,棋风形形色色,次要作品有《弈括》、《黄龙士全图》,对围棋倒退有重大奉献。

3. 范西屏出世日期:1709年他是乾隆期间有名的围棋国手,与施襄夏并称“棋圣”,次要作品有《桃花泉弈谱》、《二子谱》、《四子谱》等,其代表作“当湖十局”将现代座子制围棋推向巅峰。

4. 施襄夏出世日期:1710年他是清朝有名的围棋国手,与范西屏、黄龙士并称“清朝三大棋圣”,其次要作品有《弈理指归》、《弈理指归续编》等,是汗青十大围棋妙手排名之一。

5. 丈以及出世日期:1787年本因坊丈以及是日本现代有名的围棋手,他的棋艺属于那种晚成一型,其时其实不被人们所瞅好,始终到文政年间本因坊丈以及的棋艺才达到壮盛期。

6. 秀策出世日期:1829年6月6日本因坊秀策是日本江户时代的有名围棋棋士,良多人以为他是围棋黄金期间傍边最平凡的棋士,与道策另有丈以及并称为日本围棋三圣。

7. 吴清源出世日期:1914年6月12日 www. 吴清源有“棋
圣”之称,他是世界围棋十大妙手排名之一,次要作品有《中的肉体》、《吴清源打棋选集》、《名局细解》、《吴清源选集》等。

细论围棋超一流棋手的棋风系列

细论围棋超一流棋手的棋风系列

超一流棋手系列之——民族英雄聂卫平围棋实际上是中国人首先发明的,后来由遣唐使经朝鲜半岛传入日本,在古代的中国围棋只是官宦子弟们休闲娱乐的小把戏,全然没有把它当个产业去开发,而日本人却把围棋当作职业甚至是毕生的追求。

在日本历史上为了争夺棋坛霸主而舍命相争甚至丢了性命的比比皆是,让中国人纳闷。

但也正是如此日本的围棋水平才远远超过中国,在很长时间内中国根本不是日本的对手,就连日本的业余棋手到中国来也照样把我们杀得一败涂地。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开始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围棋也是收益项目,而对于围棋来说当时的口号就是“赶超日本”。

在中国围棋向日本发起冲击的过程中,涌现了一大批风云人物,而他们其中最出色的也是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就是聂卫平。

聂卫平1952年8月17日出生,8岁开始接触围棋,1975年的时候已经成为中国第一人,聂卫平第一次震动日本棋坛是在1976年,当时文革刚刚结束。

恢复新生的中国围棋第一次组织代表团访问日本本土,在当地引起轰动。

既然是访问那么对抗赛是少不了的,聂卫平第一场比赛的对手是著名的藤泽秀行,当时藤泽刚刚夺得第一期天元战冠军,状态正佳。

赛前大竹英雄名人说:“如果说秀行先生是横纲的话,那么聂选手顶多只能算是大关,不在一个级别。

”(横纲、大关都是日本相扑的术语)但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聂卫平中盘胜。

输了棋的藤泽非常大度地称赞道:“三耳先生的棋很见功夫,下得好极了!”随后聂卫平连战连捷,日本媒体惊呼:“中国刮来了聂旋风!”最后一场比赛日本方面把本因坊石田芳夫请了出来,当时石田尽管只有28岁,却已经连续5年蝉联本因坊宝座,正是巅峰时期。

但聂卫平的神勇让身经百战的石田也不免紧张起来,担负着捍卫日本围棋荣誉的重任使得石田压力很大,结果在比赛中有些放不开,而聂卫平却越战越勇,结果尽管几经波折,但最终聂还是以7目半获胜。

从此“中国出了个超一流高手”的说法传遍全日本。

可是随后日本的围棋厚度让聂卫平领教到了厉害,直到1984年为止,聂卫平一直无法突破日本超一流棋手的防线。

围棋的历史典故和发展历史

围棋的历史典故和发展历史

围棋的历史典故和发展历史(七)2007-09-25 09:41濑越宪作、吴清源访问中国1942年10月,日本濑越宪作(当时八段)、吴清源(当时八段)、桥本字太郎(当时七段)、井上一郎(当时四段)等一行六人访问上海、南京。

10月11日,濑越等日本棋手连同当时已在上海的上田一郎四段、仲田见三段,与中国棋手顾水如、陈藻藩、王幼宸、董文渊、朱郇膏、吴浣(吴清源之兄)等6人分别对局,双方鏖战近六个小时,仅有2局结束,可见双方棋手对这场比赛都极为重视,全力以赴。

其中有一些趣闻,后来被棋界传为佳话。

如濑越让陈藻藩二子局中,陈利用先占两个空角的优势,一连走了近30步模仿棋。

陈藻藩这盘棋也就成为让子棋中的「奇局」。

再如吴清源让王幼宸二子局中,双方弈了6小时仅下了70手,这倒不是双方都比较谨慎,实际上吴清源思路敏捷,下子较快,而王幼宸则苦思焦虑,踌躇再三,故耗时较长。

他的善于长考,也因此大大出名。

16日,日本棋手到达南京。

此时在南京的北京棋手金亚贤、邵继廉、王德深与当地棋手联合应战。

在两场11局比赛中,除金亚贤受二子战和濑越以外,其余十局均告失利(打挂二局)。

其中年方17岁的青年棋手邵继濂以出色的棋艺而引人注意。

邵乃北京求实中学学生,与吴清源、桥本宇太郎对弈均受二子。

日本棋界评论他的棋有天赋,也有俗着,倘能精心磨砺,将来可成大器,因此建议他赴日留学深造。

但邵继濂最终还是放弃了围棋,而选择专攻学业的道路。

10月下旬,日本棋手返回上海。

29日,中日12名棋手欢聚上海魏家花园,举行联棋友谊比赛,盛况空前。

11月4日,吴清源与桥本宇太郎在上海青年会作公开快棋表演,入场券立刻被抢购一空。

比赛时,会场气氛异常热烈,两位围棋艺术家的高超技能,给观众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直到10年以后,濑越先生回忆当时的情景,仍感叹不已;「听讲者来临,拥挤一堂,几无插足之余地。

」这次濑越宪作、吴清源等人来访意义不比寻常。

吴清源巳成长为日本举世瞩目的第一高手,以他是中国人和他所得的成就,在日本侵占的沦陷地区,激起了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因此所到之处,倍受热烈欢迎。

吴清源

吴清源

世事如棋。陈祖德说,围棋是最激烈的,也是最文静的;是最 狭窄的,也是最广阔的。其激烈,是黑白交锋,呼天抢地;其文 静,是清风手谈,文雅安静。其狭窄,是狭路相逢,刀光剑影; 其广阔,是另辟蹊径,别有洞天。围棋是一种胜负艺术,但这不 是它的全部,更不是它的最高境界。在吴清源看来,围棋的最高 境界是“中”、“和”。他在《中的精神》一书中谈道:“中” 这个字,中间的一竖将口字分成左右两部分,这左右两部分分别 代表着阴和阳,而阴阳平衡的那一点正好是“中”。在围棋上, 他经常要思考“中”的那一点。他认为,中和了棋盘上各个子的 作用的那一点,就是正着。吴清源也争胜负,但他超越了胜负。 他说的正着,就是中国哲学中阴阳的平衡点,有了这个平衡点, 就有了厚味,就能无往不胜。 方正的棋盘,圆圆的棋子,就是中华文化中“天圆地方”的 宇宙,也是活生生的世界。当然,现实是复杂的,一个棋盘或许 装不下一个纷繁的世界,但棋盘上透出的道理却深刻镌永。面对 物欲横流、资源日益枯竭、争端纷起的世界,人类究竟向何处去? “星际穿越”毕竟太遥远,最现实最紧要的,还是把世界这盘大 棋下好。怎样才能下好?国内外专家提出了要“构建人类共同伦 理”。那么,“中”、“和”可不可以作为共同伦理的基础?时 间会给出回答。
1949年,藤泽库之助成为战后日本首位九段 棋手,失去了日本棋院院籍的吴清源也在特 别测试棋里升为九段。在传统棋界一个时代 只能有一位九段的观念里,“天无二日”, 两人势必要有一次决战。不过顾虑重重的藤 泽库之助并未应战,《读卖新闻》只好再请 桥本宇太郎“救场”。因为桥本已被吴清源 降级过一次,此次的棋份为“先相先”。最 终吴清源以5胜3负2和取胜,但净胜未过四局, 并未再降一级。
连战连胜 最强对手顾虑重重不应战 在吴清源赢得镰仓十番棋后,主办方《读卖新闻》 为吴清源寻找新的对手,请出棋界大前辈雁金准一。 此次十番棋弈至第5局,吴清源以4胜1负领先。考虑 到对手的声名,主办方宣布本次十番棋就此中止。此 后升为八段的吴清源在棋界再无对手,《读卖新闻》 又找到最强后辈藤泽库之助,以让先的棋份进行十番 棋较量。在棋手生计艰难空袭不断的战争岁月,吴清 源4:6憾负于全部执黑的藤泽库之助。 1946年,重返棋界的吴清源以师兄桥本宇太郎为对 手。重新筹划升降十番棋。首局吴清源状态全无,但 第二局桥本在大优之势下鬼使神差连连错过胜机,如 天佑一般地使吴清源找回了胜负心与状态,最终以6 胜3负1和的成绩将桥本宇太郎降格。1948至1949年, 吴清源又以7胜2负1和将前辈岩本薰降格。

关于围棋的十三个历史小故事

关于围棋的十三个历史小故事

关于围棋的十三个历史小故事一尧造围棋教子丹朱传说中国古代有一个皇帝叫尧,他有一个儿子叫丹朱,丹朱小时候非常淘气,经常和小伙伴玩“打仗游戏”,身上弄出许多伤疤,尧帝很伤脑筋,于是就苦思冥想,终于想出来一个教育儿子的好方法。

一天,尧把丹朱叫到跟前对他说:“你喜欢玩打仗游戏,很容易受伤,现在我教你一种不会受伤的打仗游戏。

”丹朱听后很好奇。

二天尧让丹朱捡来一些黑色和白色的小石子,然后在地上画了很多小方格,对丹朱说:“黑石子给你,白石子给我,一个石子就是一个兵,你就是将军。

咱们轮流在方格线上摆放石子,一次只许放一个,看谁的兵能把对方的兵围住,围住的石子就被消灭掉,必须把它拿走,”丹朱听了很感兴趣,就与尧在地上打起仗来。

玩着玩着,丹朱发现自己的黑兵总被白兵消灭,急的抓耳挠腮,尧笑着对丹朱说:“你失败是因为你不爱动脑筋,这与战场打仗一样,必须排兵布阵学习方法,否则是不能取胜的。

”丹朱受到了启发,从此以后再也不和小伙伴们瞎打瞎闹了,而是向父亲学习这种游戏的本领,经常入迷的对着方格认真思考,悟出了许多打仗的方法和做人的道理,逐渐变得稳重,聪明了。

当他长大以后,真正成为了一名能文善武非常优秀的将军了。

尧帝教丹朱玩的这种游戏经过不断发展便成为现在的围棋。

二有史以来第一位职业棋手弈秋是见于记载的第一位职业棋手,大约生活在战国初期,由于棋艺高超,当时就有很多年青人想拜他为师。

他有两个学生:一个诚心学艺学,十分专心;另一个大概只贪图弈秋的名气,虽拜在门下,并不下功夫,弈秋讲棋时,他心不在焉,探头探脑地朝窗外看,想着鸿鹄什么时候能飞过来。

飞来了好张弓搭箭射两下试试。

两个学生同在学棋,同拜一个师,前者学有所成,后者未能领悟棋艺。

这小故事说明了专心致志是下好围棋的先决条件。

三烂柯山的传说烂柯山传说最早的文字记载是晋朝中期(公元345年-356年)虞喜的《志林》。

而后,北魏孝文帝时(公元471年-476年)郦道元的《水经注》、南朝梁武帝(公元504年-549年)任肪《述异记》等诸多史科中都有记载。

日本围棋发展史 中国围棋和日本围棋的区别

日本围棋发展史 中国围棋和日本围棋的区别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日本围棋发展史中国围棋和日本围棋的区别
导语:围棋艺术起源于中国,日本围棋亦由中国传入并将其发扬光大,可以说围棋是亚洲人的专长,更有人说“中国是围棋的生母,而日本则是它的养母”
围棋艺术起源于中国,日本围棋亦由中国传入并将其发扬光大,可以说围棋是亚洲人的专长,更有人说“中国是围棋的生母,而日本则是它的养母”。

那么日本围棋与中国围棋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
日本围棋发展史
初传日本
围棋何时传到日本,迄今为止仍无公认的准确答案。

在日本民间曾流行一种说法,认为最早是由日本古代著名学者吉备真备(694—775)在唐留学二十年后,于公元735年带回日本的。

但据信史所载,公元685年天武天皇就曾召公卿上殿手谈。

继而又有689年持统天皇禁止围棋和701年文武天皇解除禁令的记录。

尔后日本现存最早史书712年完成的《古事记》中,也多次出现以“其石”字做地名、人名的例子。

另外718年公布的“僧尼令”中亦云:惩罚博戏,独优弈其石。

这些记载都早于吉备真备归国的735年。

显而易见,“吉备最先传入说”是不能成立的。

比以上日本人的记录还要早的是636年完成的我国正史之一《隋书·倭国传》中提到的倭人“好棋博、握槊、樗蒲之戏。

”据此,与以上日文材料相印证,可以说在七世纪围棋已被日本人所接受,这是一种比较稳妥的说法。

此外1980年版《大日本百科事典》更认为,远在公元一——四世纪间,围棋就由中国经朝鲜传入日本,至大和时代(公元四—七世纪)已经流行于统治阶级之间了。

但此说系据推考而来,并无确凿证据。

围棋盛行
生活常识分享。

关于日本围棋耳赤之局的故事

关于日本围棋耳赤之局的故事

关于日本围棋耳赤之局的故事日本围棋历史上有四大家,其中本因坊一门特别瞩目,一世本因坊算砂、四世本因坊道策和本因坊秀策都是日本围棋史上的标志人物。

下面店铺给大家分享一下日本围棋耳赤之局的故事吧,欢迎阅读。

日本棋史耳赤之局(1)在日本棋史上,本因坊元丈、安井知得、幻庵因硕和本因坊秀和等四人,均有名人资格,但生不逢时,结果只升到八段,故而被后人称为“棋坛四哲”,为其甚感不平。

然而,还有一人更加命苦,棋力在“四哲”之上,却连掌门人都不曾当上。

此人便是号称“棋圣”的本因坊秀和的迹目--桑原秀策。

秀策自小聪明绝顶,五岁学弈,时人称为“安艺小僧”。

他下起棋来心明眼亮,其精细入微之处,连成人也自愧不如。

七岁时,其父领他去和当时名流坂口虎山下棋,虎山惊叹其才,赠诗赞曰:“文字又是博技雄,白发搔头愧此童。

”他十岁入坊门,拜秀和为师,第二年就升为初段。

当时隐退的丈和名人见了秀策的棋,大喜过望,赞叹道:“此子实为一百五十年来之棋豪,坊门从此可以大大兴盛了!”那丈和果然慧眼识人,秀策进步着实神速,弘化三年(1846)十八岁时便升为四段,实际棋力足有六段不止。

乃师秀和高兴得嘴都合不拢来,特别恩准他回家省亲。

归途中路过浪华时,秀策偶然得知幻庵正在此处滞留,不禁大喜。

他曾亲眼目睹幻庵弈棋,深知此人棋力不在乃师秀和之下,早就有心领教,只苦于没有机会。

如今天赐良机,哪肯放过?所以四处打听,寻上门去。

再说幻庵自跳出是非之门后,与弟子三上豪山到处游山玩水,倒也自得其乐。

行到浪华时,恰逢故人迁三郎。

那迁三郎乃浪华一绅士,颇喜弈道,一见老朋友到来,自然殷勤招待,再三苦留多住几天。

幻庵不便推辞,便住了下来。

一天,迁三郎忽然领来一个眉清目秀的少年。

那少年一见幻庵,忙上前深深一揖,口中说道:“井上先生,别来无恙。

”幻庵一怔,只觉得此少年有些面熟,再想不起是在何处见过。

日本棋史耳赤之局(2)只见迁三郎笑嘻嘻地走过来,对幻庵道:“这位是坊门的高足桑原秀策,棋力四段,今省亲路过此地,想请老兄指导一局,不知老兄意下如何?”幻庵一听“坊门高足”,猛然想起四年前御城棋赛的情形,不由脱口说道:“莫非那打翻杯子的小童便是你?”秀策微笑道:“正是,正是。

羽生稀

羽生稀

羽生稀羽生稀,顾名思义,一个极为稀少的存在。

他是日本围棋界的传奇人物,也是世界围棋界的顶尖棋手之一。

他的名字被誉为棋坛的天才,无人可比。

羽生稀在围棋界的崛起始于十岁的时候。

当时,他与九段棋手对局,取得了非常骄人的成绩。

这个年纪的孩子能够战胜这么多位棋手,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从此,他的名字开始经常出现在围棋界的报道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羽生稀的才华成为众人所共认。

他不仅在日本国内的比赛中屡获殊荣,还在世界性的围棋大赛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他赢得了多个世界围棋冠军头衔,成为了围棋界的传奇人物。

在围棋界,羽生稀被视为一位非常有自信的棋手。

他非常热爱围棋,对比赛时的每一步都投入了很多心思。

他注重思考、准备和训练。

每次比赛前,他都会花费很多时间来准备,研究对手的棋局和策略。

然而,羽生稀的背后有一个令人称奇的特点,那就是他从不放松。

即使他获得了很多成就,他从未感到满足。

他总是不断地追求更高的目标,努力超越自我。

他相信只有不断挑战和进取,他才能保持竞争力和创造力。

除了他在围棋界的成就之外,羽生稀还以其谦逊和勤奋而闻名。

他始终保持着与他人平等的态度,从不自视过高。

尽管他是世界级的围棋棋手,但他依旧愿意与初学者甚至是小孩子们分享自己的围棋知识和经验。

羽生稀的影响力不仅仅局限于棋界。

他的成功故事激励着许多年轻男女勇往直前,追求他们自己的梦想。

他的坚持、努力和毅力让他成为了一个典范,一个可仰慕的偶像。

总体而言,羽生稀是一个有着非凡天赋和勤奋精神的围棋天才。

他在围棋界创造了许多辉煌,同时也影响了其他人。

他的名字永远地铭刻在围棋的历史上,成为了无人可比的传奇。

他是我们可以学习和追随的榜样,不仅仅是在围棋领域,还在生活的各个方面。

日本围棋的起源与发展

日本围棋的起源与发展

日本围棋的起源与发展围棋,作为一项古老而智慧的游戏,源远流长。

而在亚洲,日本无疑是围棋的重要发展地之一。

本文将探讨日本围棋的起源与发展,以及其在日本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一、围棋的起源围棋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据传是由黄帝时期的神农氏所发明。

围棋在中国的发展历史悠久,而后传播到日本。

古代日本称之为“碁”,后来演变为现在的“围棋”。

二、围棋在日本的发展围棋在日本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公元8世纪,当时围棋被引入日本的皇室和贵族阶层。

在这个时期,围棋被视为一种娱乐活动和智力竞技,只有少数人能够参与其中。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围棋逐渐普及,并成为广大民众喜爱的游戏。

在日本的围棋发展过程中,有几个重要的阶段。

首先是平安时代(794-1185年),在这个时期,围棋逐渐成为贵族和武士阶层的娱乐活动。

围棋不仅仅是一种游戏,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

许多贵族和武士将围棋视为培养智慧和战略思维的重要手段。

接下来是江户时代(1603-1868年),这个时期围棋在日本的普及程度进一步提高。

围棋俱乐部和围棋学校开始在日本各地兴起,围棋的教育和研究也得到了重视。

在这个时期,围棋逐渐成为一种专业的竞技运动,许多职业围棋棋手开始涌现。

三、围棋的地位与影响围棋在日本的地位和影响力是不可忽视的。

首先,围棋在日本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围棋被视为一种智慧的象征,它不仅仅是一种游戏,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

许多书籍和艺术作品中都有围棋的影子,围棋成为了日本文化的一部分。

其次,围棋在日本的竞技体育中占据重要地位。

日本拥有许多职业围棋棋手,他们在国内和国际比赛中展现出了卓越的实力。

日本围棋协会的成立和职业围棋联赛的举办,进一步推动了围棋在日本的发展。

最后,围棋也在日本的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许多学校将围棋列为选修课程,以培养学生的智力和战略思维能力。

围棋被视为一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工具。

总结起来,围棋在日本的起源与发展是一个精彩而丰富的历史。

中日韩围棋名人简介

中日韩围棋名人简介

小林光一日本围棋超一流棋手棋风:稳健扎实、朴实厚重获得冠军:59个(其中世界冠军1个)2006年出任日本棋院副理事长,2007年辞去日本棋院副理事长的职务赵治勋韩国旅日超一流围棋棋手棋风:对胜负的执着棋界无人可出其右获得冠军:71次(其中世界冠军2次)创造纪录:本因坊十连霸加藤正夫日本围棋超一流棋手棋风:凌厉好杀,被棋界称为“天煞星”1989年王座战卫冕成功,创八连霸记录2004年出任日本棋院理事长武宫正树日本围棋超一流棋手棋风:重视中腹,擅长大模样,有“宇宙流”之称获得冠军:24个(其中6个世界冠军)“我们的棋用不了多少年就会被遗忘,只有武宫的棋才会流芳百世。

”藤泽秀行先生如是说大竹英雄日本围棋超一流棋手获得冠军:48个(其中世界冠亚军各一个)棋风:极为注重棋形的美感,认为难看的棋形根本不能下,那样会玷污棋谱,因此被人称为“美学棋士”1985年碁圣战达成六连霸2007年出任日本棋院副理事长林海峰中国旅日超一流围棋棋手棋风:厚实均衡,韧性极强,不易被击倒,棋界称他为“不死鸟”创下记录:日本围棋史上最年轻的名人得主(23岁)(以上是六位日本围棋超一流棋手)藤泽秀行1992年,藤泽以67岁高龄卫冕王座战(日本围棋)成功,成为史上年龄最大的围棋锦标获得者藤泽终身为围棋国际化而奋斗,对中国大陆围棋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2009年5月8日6时16分,深受棋迷喜爱和尊敬的藤泽秀行名誉棋圣病逝于日本东京都内医院,享年83岁。

日本棋界众多棋手讲话怀念这位棋坛巨匠吴清源世界围棋史上最伟大的棋手之一,号称“昭和棋圣”15岁东渡日本,此后尽败日本高手,被誉为古今第一人一生雄居“天下第一”的无冕王位,晚年又将毕生精力放在了提携后进、促进围棋国际化和中国围棋的发展上,他更以毕生之体悟,融汇古老的中华文化,提出21世纪的围棋——六合之棋而电影《吴清源》则演绎了其传奇的一生1987年,日本“围棋俱乐部”征求六位超一流棋手——加藤正夫、武宫正树、林海峰、赵治勋、小林光一、大竹英雄的意见:谁是围棋史上最强者?赵、林、武宫、加藤异口同声地回答说:吴清源曹薰铉韩国著名职业围棋高手绰号:围棋皇帝棋风:轻盈,善于捕捉战机,有“曹燕子”之名创造纪录:1962年9岁时入段,保持着世界上迄今为止年龄最小的入段记录;1994年成为席卷各项世界大赛所有桂冠的世界第一人曹薰铉对韩国围棋事业的一大贡献:培养了一位了不起的学生李昌镐李昌镐棋风:技术全面,行棋绵密老成,计算精准无比,官子功夫极佳。

百岁棋圣吴清源

百岁棋圣吴清源

百岁棋圣吴清源作者:李宁来源:《新体育》2015年第01期吴清源14年前曾对世人说过“为了围棋,要活到100岁”,去年11月,这位在日本被奉为神一样的昭和棋圣以百岁高龄辞世,实现了他那神话般的预言。

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吴清源在东洋纵横驰骋,所到之处,超一流高手纷纷落马。

吴清源当年的骄人战绩无与伦比,时至今日谈及此事,仍然令人津津乐道,然而人们并不十分了解吴清源的天赋,更不太清楚他提倡的“中”的精神。

围棋神童金庸谈到吴清源时说过:“古今中外我最佩服两个人,古人是范蠡,今人是吴清源。

像吴清源大师这样的天才,几百年才出一个。

天才是机缘巧合,不可强求。

”吴清源生在福建,不到5岁就随家人一起迁到北京。

4岁的孩子还没到读书年龄,却被父亲“早教”了,让他和两个哥哥一起跟请来的老师学习《大学》、《论语》、《孟子》、《中庸》、《易经》、《诗经》、《书经》、《礼记》、《春秋》等,这正是儒教经典的四书五经。

本来,学习书面上的东西就很吃力了,老师还要求把书背下来。

吴清源往往会背到深夜,虽然辛苦,但第二天他不落后哥哥们,一字不落地背出了书中内容,这为他日后进入围棋界背棋谱、复盘等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7岁时,四书五经学完了,吴清源就和哥哥们一起学习围棋。

此时,他表现出过人的天赋,棋艺很快就超过了两个哥哥。

吴清源的父亲在日本留过学,对日本围棋界的情况很了解,还从日本邮购了许多棋书。

吴清源往往是一只手拿着沉重的棋书,一只手打谱。

一会儿手腕累了,换另一只手,就这样不停地交换来交换去,从早上一直持续到晚上。

身体还没长成的吴清源长时间地持续拿着沉重的棋书,两只手的中指都变形了,略有些弯曲。

书上的日文看不懂,父亲就翻译给他听。

棋谱摆上一遍,吴清源就全记住了。

父亲看出了吴清源在围棋上的天赋,为了进一步提高,常领他去“海丰轩”棋社,那里云集了许多围棋高手,比较知名的有顾水如、汪云峰、刘棣怀。

在顾水如等人的指导下,吴清源进步神速。

不久,顾水如把他带进了时任国务总理段祺瑞的府中,并让吴清源与酷爱围棋的段祺瑞下了盘棋。

武宫正树如果不追求浪漫主义的宇宙流将会是世界围棋第一人

武宫正树如果不追求浪漫主义的宇宙流将会是世界围棋第一人

武宫正树如果不追求浪漫主义的宇宙流将会是世界围棋第一人世界围棋运动在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一段时间内,进入了一个发展高潮。

这段时间总得来说是日本围棋的巅峰期。

日本棋坛诞生了著名的六大超一流棋手,即大竹英雄、林海峰、加藤正夫、武宫正树、小林光一、赵治勋。

其中林海峰是台湾棋手,赵治勋是韩国籍棋手。

林海峰是吴清源大师的弟子,其他五位超一流则是木古实大师的弟子。

吴清源大师与木谷实大师则是世界围棋新布局的开创者。

这六位超一流棋手加上中国的聂卫平九段和韩国的曹薰铉九段并称为当时世界八大超一流。

除了大竹英雄和林海峰出生于40年代,其他六位超一流都出生于50年代,也就是说这八位超一流棋手基本处于一个时代。

人们一直很好奇这八大超一流谁更强?如果以现在的眼光来看,答案是毋庸置疑的。

曹薰铉九段以九个世界冠军的成绩傲视群雄,武宫正树与赵治勋以两个世界冠军排名第二,大竹英雄、林海峰和小林光一各一个世界冠军,聂卫平和加藤正夫没有得过世界冠军。

除了对比世界冠军头衔,就是国内比赛的冠军头衔和彼此的交战记录。

大竹英雄:获得冠军48个世界冠军1个。

加藤正夫:获得冠军47个武宫正树:获得冠军24个世界冠军2个,亚洲快棋赛冠军4个。

林海峰:获得冠军35个,世界冠军1个。

小林光一:获得冠军65个,世界冠军1个。

赵治勋:获得冠军79个,世界冠军2个。

聂卫平:获得冠军18个。

曹薰铉:获得冠军108个,世界冠军9个。

在冠军头衔的比较中,曹薰铉九段毫无疑问也是碾压式的。

赵治勋可以综合排第二,小林光可以综合排第三。

他们之间的交战记录也非常的有意思。

曹薰铉九段:vs 武宫正树共16局/胜5局/ 31%vs 小林光一共14局/胜7局/ 50%vs 赵治勋共14局/胜11局/ 79%vs 林海峰共13局/胜11局/ 85%vs 加藤正夫共8局/胜5局/ 63%vs 大竹英雄共6局/胜6局/100%vs 聂卫平共31局/胜22局/ 71%武宫正树九段:vs 赵治勋共86局/胜29局/ 34%vs 小林光一共70局/胜34局/ 49%vs 加藤正夫共65局/胜31局/ 48%vs 林海峰共65局/胜35局/ 54%vs 大竹英雄共52局/胜25局/ 48%vs 曹薰铉共16局/胜11局/ 69%vs 聂卫平共16局/胜3局/ 19%我们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曹薰铉九段对除了武宫正树九段和小林光一之外的其他超一流都是优势极为明显。

棋圣吴清源的养生之道

棋圣吴清源的养生之道

栏目编辑:郝军志**********************棋圣吴清源的养生之道⊙ 张继云吴清源,1914年生于福建,是20世纪最著名的围棋大师,有“近代围棋布局的奠基人”、“昭和棋圣”等称号。

吴清源在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过人的围棋天分。

7岁那年,吴清源从留日的父亲那里学会了围棋,11岁时就被围棋界人士誉为“围棋神童”,14岁时在国内已无敌手,于是东渡日本(当时日本举办了大量的围棋赛事,其围棋水平远超中国),开始了职业棋手的生涯。

1933年,年仅19岁的吴清源运用自创的新布局对阵日本围棋界第一人本因坊秀哉,成为日本家喻户晓的名人,甚至在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川端康成的小说《名人》中,也少不了吴清源的名字。

从1939年著名的“镰仓十番棋”赛事开始,吴清源独霸围棋擂台长达20余年,获得了日本围棋界全部的头衔和称号,战胜了所有日本的顶尖棋士,并将这些对手打到降格(一种迫使败者降低棋手级别,以表示其不能再与胜者平等对局的一种围棋规则),成为那个年代当之无愧的围棋界最强者。

近年来,吴清源先生时常回国走走,在哈尔滨,他为当地的棋迷挂盘解说他的21世纪布局;在成都,他作为第四届应氏世界围棋锦标赛决赛阶段的裁判长参加了活动;在北京,他参与了著名导演田壮壮执导的电影《吴清源》的拍摄。

期颐之年的吴清源先生身体硬朗,走路、上楼心不慌、气不喘,步履稳健。

那么,吴清源先生都有哪些养生之道呢?一生求“中”吴清源先生认为围棋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生命哲学。

对弈的最终目的,是从中领略圆满调和的“道”,追求棋艺和人生的共同完美。

吴清源的自传起名为《中的精神》。

他解释说,围棋的理想是“中和”,又可理解为“调和”。

“中”这个字,中间的一竖将口字分成左右两部分,这左右两部分分别代表着阴和阳,有了取得阴阳平衡的那一竖,才构成“中”字。

要想到达“中”的境地,绝不是容易的事情,需要长期的内心修养。

因此,人们无论是在下围棋的时候,还是在修身养性方面或是其他方面,只要达到“中”的境界,就可以保持良好的心态,冷静地看待问题,并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正确解决问题的做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围棋发展至今,作为养母的日本居功阙伟,内中有十位开创性人物与力甚巨,兹分别介绍其主要贡献。

开创性人物之一吉备真备:遣唐使,传说中将围棋传入日本的关键人物。

据云,吉备使唐,唐人想尽办法刁难,其中有让不会下棋的他下围棋,最后由于得晁衡阴助过关,随后围棋传入日本。

开创性人物之二本因坊算砂名人:第一位名人。

算砂法号日海,极其善弈,天正十年授织田信长五子胜之,棋艺受信长激赏,呼之曰“名人”(何谓名人?就是同名物一般“名”的人)。

其后事秀吉及家康,奠定四大家族体制,受三百石俸禄五十人扶持待遇。

开创性人物之三本因坊道策名人:改变思维方式的棋圣。

在道策之前,围棋开局一般是这样:黑1 右上小目;白2 小飞挂,黑3 二间低夹;白4 大飞上靠;黑5 内扳;白6 断,美其名曰“武道精神”。

从道策起,棋手开始有全局观点。

至今棋手的思考方式绝少脱离道策的范畴。

其创立的手割分析法,沿用至今。

而道策的棋艺也倍受推崇,后人尊之曰“前圣”。

作家江崎诚致纵论古今棋手,认为:“现代棋手的棋是二次元的,道策的棋是三次元的。


开创性人物之四本因坊迹目秀策七段:影响行棋方式的棋圣。

秀策于棋坛的贡献在于一三五秀策流的布局和执黑三目胜的理念。

自秀策以后,秀策流布局大性其道,棋手对于胜利的理解也变为:一目胜曰细棋;二目胜曰稳胜,三目胜曰“漂亮的胜利”。

秀策本人也由于德艺双馨被后世誉为“后圣”。

开创性人物之五本因坊秀甫八段:延续棋道的棋士。

明治维新后,一切章程大变,旧棋家日趋衰微。

眼见此种情况,争家督不得负气出走的秀甫创办方圆社,投靠大隈重信使棋道一脉得以延续。

这一举措还刺激林十三世秀荣重归坊门,为棋道再兴埋下伏笔。

另外秀甫棋力亦高强,“名人中的名人”秀荣在他面前从未拿过白棋。

开创性人物之六大仓喜七郎男爵:棋界统一的推手。

大正时期的棋界,方圆社,本因坊,裨圣会三强分立,相互攻讧,侑于门户之见,棋道很难进一步发展。

恰在此时,发生关东大地震,三家财产化为乌有。

为求重建,三家竞相向大仓求助,他趁势提出统一棋界的要求。

无所依恃的三家只得同意。

最终成立了日本棋院,以牧野伸显伯爵为总裁自己为副总裁,为棋道兴盛贡献心力。

为纪念他的功绩,日本棋院设立大仓赏,专门褒奖对棋道有杰出贡献的外界人士。

开创性人物之七濑越宪作名誉九段:三国围棋的宗师。

濑越本出于方圆社中川门下,后来由于无法忍受陈旧的赛制,在两手棋花24小时“名局”出现后,与铃木为次郎等一批同好创办裨圣会,首先引入限时制,旧体制开始发生根本性动摇。

濑越曾有一个愿望:为中日韩三
国各培养一位优异的棋手。

他最终做到了,其门下有亲传弟子桥本宇太郎,吴清源,曹熏铉;再传弟子林海峰,李昌镐(不下棋的人也该听说过他吧),王立诚,芮乃伟。

当今世界棋坛和日本棋坛可说是由濑越一门掌控。

为彰表他的功绩,1955年推为名誉九段,同年受紫绶褒赏,大仑赏。

开创性人物之八桥本宇太郎九段:关西棋院的创办者。

桥本为濑越七段(当时)的弟子,出道以来颇受瞩目,与吴,木谷并称“同期争妍的樱花”。

出于对日本棋院压迫关西棋士的不满,截留了在大坂募得的重建日本棋院的捐款,于1946年创办关西棋院;并在初创的艰难时期夺得第四期本因坊,次年成功在3:1的不利境地下,领悟升仙峡的佛光逆转坂田荣男七段(当时),有力捍卫了棋院。

而且他的棋士生涯罕见的长,1977年还出战第一期棋圣战。

这种罕有的经历使之拥有“昭和的秀甫”之名。

开创性人物之九吴清源九段:新布局的创立者。

吴清源大师生于民国三年,十四岁赴日,既因棋艺优异授予三段段位。

1934年升五段,与另一新进木谷实并称于世,有“怪童丸”之名。

1935年与木谷手合十番棋,第五局后二人同往地狱谷温泉,以为相知恨晚,彻夜长谈,始有新布局焉此现代布局之滥觞。

其后与秀哉弈出天元,星,三三之局震动天下。

晚年致力于“21世纪围棋”研究,尝言:“我要活到一百岁,把21世纪围棋地下法研究出来(在这里我们祝愿吴老先生长命百岁吧)。

”因其棋艺卓异,降全日本顶尖棋士“先相先”之份,享“昭和棋圣”之美名。

开创性人物之十木谷实九段:桃李满天下的棋士。

木谷事师铃木为次郎,入段后很崭露头角,有鬼童丸之名。

1935年与吴清源共同创立新布局,并与后者及安永一四段合著《围棋的新布局法》,掀起巨大波澜。

后致力教育工作,创立内弟子制(弟子吃住在师父家的制度),后来成为日本的主流围棋教育制度。

门下弟子段位总和达500段,从七十年代中后期起,其弟子统治日本棋坛,至今始慢慢交权。

后记:这次记述开创性人物,并非记载其全部事迹,譬如吴清源大师的十番激斗;对木谷一生有重大影响的“名人引退棋”、“镰仓十番棋”。

因为本文只记载他们的开创性业绩,其余不录。

另外本文还有个问题,生于明治大正时期的棋士比例偏大,不过这也没办法,谁教那时是风云变幻的时代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