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过程导入设计导入一战国时,燕国太子丹为了让荆轲去刺杀秦王,百般讨好荆轲,特意宴请他。
宴会上,太子丹叫来一个能琴善乐的美女为荆轲弹琴助兴。
荆轲听着这悦耳的琴声,看着美人那纤细、白嫩、灵巧的双手,不禁魂飞天外,连连称赞:“好手!好手!好手!”并一再表示:“但爱其手。
”听到荆轲的称赞,太子丹立即命人将美人的双手斩断,放到一个盘子里,送给荆轲。
教师引导:黑格尔说:“割下来的手就失去了它的独立的存在……只有作为有机体的一部分,手才获得它的地位。
”太子丹割裂了作为部分的手与整个身体的有机联系,只见部分,不见整体。
而美人灵巧的双手离开了身体就永远弹奏不出悦耳动听的乐曲了,就失去了它应有的作用。
这启发我们一定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导入二(多媒体课件展示)有个故事叫“嘴疼医脚”:有个人嘴上长了一些小疙瘩,后来逐渐严重,满口溃烂。
他到医院打针吃药无济于事。
后来经朋友引荐,去找一位颇有名望的老中医治疗。
不料,这位老中医开了几味药,并让他研制成粉,用醋调敷在脚心上。
这样敷了几次,病就全好了。
这人感到很奇怪,去问老中医:听说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为什么嘴疼医脚,药到病除呢?老中医向他讲了这么一个道理: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各部分之间都密切相连,在病变上也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有时病本在上,病状表现在下;有时病本在下,病状表现在上。
你这口糜与心脾积热有关,根据“治病必求其本”的原则,采取上病下治,用药敷脚心,通过经络引心脾火下行,因而取得药到病除的疗效。
教师引导:嘴与脚,一个在人体之上,一个在人体之下,表面看都是独立存在、互不影响的,似乎没有内在的联系,实际上它们和人体其他部分共同构成人体的有机整体,它们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因此,我们不能用片面、孤立的观点看问题,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推进新课一、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板书:1.整体与部分是相互区别的(1)从含义上看:整体是事物发展的全局和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1-7章内容
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分:3总学时:54适用专业:全校本科各个专业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必修课使用教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一贯坚持的指导思想,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观察问题、变革现实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我们正确认识自然界发展变化的规律、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变化的规律,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规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
其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开创的,为后来者在实践中所发展的基本思想观点和理论体系。
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是中国社会主义高校的本质特征和根本任务之一。
树立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
通过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向学生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帮助学生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跟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保持一致,更好地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服务。
二、应该掌握的主要内容绪论部分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2、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3、马克思主义主要的思想来源(三种直接思想来源);4、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哲学的基本问题;2、物质概念的经典定义及其意义;3、实践、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4、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5、对立统一规律的全部内容;6、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规律7、意识、意识的能动性、规律、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2、认识的实质及两条认识路线;3、认识的基本规律和过程;4、真理、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与谬误;5、真理的检验标准;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1、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2、生产力、生产关系及其矛盾运动规律;3、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及其矛盾运动规律;4、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根本动力、直接动力、重要动力、强大杠杆);5、人民群众与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表现;7、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8、科学技术是双刃剑;9、历史人物及其评价法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1、商品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价值量与价值规律;2、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形成的两个前提条件、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4、剩余价值的本质;5、资本主义的阶级矛盾和经济危机;6、资本主义政治、意识形态及其本质第五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1、垄断资本主义形成的历史必然性、发展阶段及实质;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及双重性;3、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表现及实质;4、经济全球化的原因第六章不考第七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1、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2、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3、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
学会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学会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话题:教育学习一帆风顺和文化黑板报事物观点《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第七课讲联系的观点,第八课讲发展的观点。
第七课、第八课的联系是:正是由于事物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才构成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没有联系,就没有世界,也就没有发展。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
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才能自觉地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才能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方向、道路和状态,自觉抵制各种唯心主义和反对形而上学的错误观念。
一、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 正确把握联系的客观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联系的观点内容丰富,其中联系的客观性在学习中略有难度,特作分析说明。
①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人们既无法否定一事物与周围事物的客观联系,也无法割断事物的昨天与今天、今天与明天的联系。
②人为事物的联系并没有否定联系的客观性。
因为这种联系是在实践过程中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而建立的新的具体联系。
一方面,它并没有改变事物固有的联系,相反,它是基于事物的固有联系才能建立起来。
另一方面,人为事物的联系形成之后,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007年6月25日杭州湾跨海大桥的贯通,就体现了这个道理。
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既不能任意割断事物的联系,也不能主观创造事物的联系,把本来不存在的联系强加给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例如买手机“吉祥号”、买房忌讳4楼等,都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
2. 用联系的观点理解科学发展观。
党的十七大把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坚持了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和系统论的观点。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事物及事物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整体,也是相互作用的系统。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ppt课件(共50张PPT)
主题介绍
联系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特点
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条件性。
说明
联系存在于一切事物和现象之间,不受人的主观意志影响。联系具有多种形式和条件,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联系的普遍性
02
总结词: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处于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之中,不存在孤立存在的事物。 详细描述:自然界中的生物、非生物以及自然现象之间都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例如,气候变化会影响动植物的分布和习性,而动植物的繁衍又会对环境产生影响。 总结词:人类在利用自然资源和改造自然环境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认识到自然界的联系性,采取可持续发展的方式,以维护生态平衡。 详细描述:人类的生产、生活等活动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和环境破坏会导致生态失衡,进而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人类需要尊重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ppt课件
引言 联系的普遍性 联系的客观性与主观性 联系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联系与发展的关系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方法论意义
引言
01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主题名称
探讨联系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运用联系的观点来解决问题。
主题内容
帮助听众建立联系思维,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人们要基于事物的客观联系去改造世界。
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的主观性
人在联系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联系的主观性并不意味着人们可以随意建立联系,人们必须基于事物固有的联系,遵循客观规律,才能建立新的联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1-7章内容
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分:3总学时:54适用专业:全校本科各个专业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必修课使用教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一贯坚持的指导思想,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观察问题、变革现实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我们正确认识自然界发展变化的规律、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变化的规律,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规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
其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开创的,为后来者在实践中所发展的基本思想观点和理论体系。
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是中国社会主义高校的本质特征和根本任务之一。
树立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
通过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向学生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帮助学生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跟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保持一致,更好地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服务。
二、应该掌握的主要内容绪论部分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2、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3、马克思主义主要的思想来源(三种直接思想来源);4、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哲学的基本问题;2、物质概念的经典定义及其意义;3、实践、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4、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5、对立统一规律的全部内容;6、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规律7、意识、意识的能动性、规律、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2、认识的实质及两条认识路线;3、认识的基本规律和过程;4、真理、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与谬误;5、真理的检验标准;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1、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2、生产力、生产关系及其矛盾运动规律;3、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及其矛盾运动规律;4、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根本动力、直接动力、重要动力、强大杠杆);5、人民群众与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表现;7、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8、科学技术是双刃剑;9、历史人物及其评价法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1、商品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价值量与价值规律;2、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形成的两个前提条件、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4、剩余价值的本质;5、资本主义的阶级矛盾和经济危机;6、资本主义政治、意识形态及其本质第五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1、垄断资本主义形成的历史必然性、发展阶段及实质;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及双重性;3、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表现及实质;4、经济全球化的原因第六章不考第七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1、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2、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3、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
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例子
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例子
1. 你看那四季更替,春天万物复苏,夏天蓬勃生长,秋天收获满满,冬天收藏积蓄,周而复始,这难道不是联系和发展的体现吗?就像我们的生活,起起落落,但始终都在前进呀!
2. 想想人际关系,大家从陌生到熟悉,一点点建立起联系,然后感情可能越来越好,也可能出现矛盾,但这不就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嘛!这不就和树苗慢慢长成大树一样吗?
3. 你知道创业的过程吧,从一个点子开始,逐步去实施,遇到各种问题再解决,公司就慢慢发展起来了,这可真是联系和发展的生动例子呀!这多像盖房子,一砖一瓦往上垒呀!
4. 回忆一下自己学习的经历,从什么都不懂,到逐渐掌握知识,再到能够运用,这个过程就是不断联系和发展的呀!就好比搭积木,一块一块堆积起来!
5. 看看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推动着各个方面的变革,新的东西不断出现,这和历史的进程紧密相连,持续发展着呢!这难道不是像齿轮一样相互推动吗?
6. 想想身体的健康,好的生活习惯会带来好的身体状态,而不良习惯则会导致问题,这就是一种紧密的联系和发展呢!就跟车子保养一样重要呀!
7. 观察一下城市的变化,从破旧到崭新,从落后到发达,这些都是在各种因素的相互联系和推动下发展起来的呀!不就像毛毛虫蜕变成蝴蝶一样神奇吗?
总之,生活中到处都是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例子呀,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和体会,就能发现它们的存在和意义呢!。
高中政治教学课例《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们的区别与联系。 我们学习原理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那么这个原
理给我们提供了怎样的方法论? 出示:原理、方法论 (1)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
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 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整体与部分
区别 ⑴含义不同 ⑵地位、作用、功能不同: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部分;部分处于被支配地 位,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获的雀都是雀头钻进一个个网眼里去的。于是,他回家
后,用一截截短绳结成许多个互不关联的像网眼一样的 小绳圈,并拿到林中去捕雀。别人感到奇怪,他说:“去 捕雀呀!反正一个雀头只钻一个洞。”结果,一个也没 有捕到。
探究: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哲学启示? 网是由一个个网眼组成的,而且组成网的各个网眼 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结在一起的,从而使网具备了单个网 眼所不具备的功能,所以,网能捕到雀而脱离网这个整 体的单个网眼却不能捕到雀。即整体具有部分所没有的 功能 (2)地位、作用、功能不同 整体:主导地位,统率部分,具有部分不具备的功 能 部分:被支配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出示钟和各个零部件,让学生思考:钟表是由各个 零部件组成,但任何一个零部件都不具有计时的功能。 这说明了那些哲学道理? 2.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 (1)两者密不可分 整体由部分组成,整体功能的形成离不开部分原有 的功能;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部分离开整体就不再具 有部分的功能。
注重优化趋向,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统筹考虑, 优化组合。
教师引导: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系统论中讲的层次性、有序 性原则等,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中是没有强调的。所以,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与系统和要素的关系不完全等同,还 是有区别的,我们只能说两者在在一定意义上是等同 的。 师:当然,以上我们谈到的优化趋向在现实生活中 就未必都能做到,比如就有个这样的故事(展示图片)。 三个和尚的故事(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 喝,三个和尚没水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培训讲座课件PPT)
案例一:某企业成功整合资源实现转型升级
企业背景
问题分析
介绍该企业的基本情况,包括企业规模、 主营业务、市场地位等。
分析该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竞争态势以 及内部资源状况,指出其转型升级的必要 性和紧迫性。
解决方案
实施效果
详细阐述该企业如何运用联系的观点,整 合内外部资源,包括技术、人才、资金等 ,实现转型升级的目标。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培训讲座课件 ppt
目 录
• 联系观点基本概念与意义 • 识别和分析问题中各种联系 • 建立系统化思维模式以应对复杂问题 • 实际问题解决中运用联系观点策略分享 • 案例分析:成功运用联系观点解决问题实例剖
析 • 总结反思与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01 联系观点基本概念与意义
联系观点定义及内涵
分析问题的原因和结果, 找出关键因素和潜在风险。
矩阵分析
对多个因素进行组合分析, 评估不同方案的优势和劣 势。
提升自身综合判断能力
积累知识和经验
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丰富自己 的知识储备和阅历。
培养敏锐洞察力
善于发现问题和机会,准确判断形 势和趋势。
锻炼逻辑思维能力
运用逻辑推理和演绎归纳等方法, 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综合判断。
有助于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 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促进和谐发展。
本次培训目标与内容概述
目标
使学员掌握联系观点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
内容
介绍联系观点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意义;分析事物间普遍联系的表现形式和特 点;探讨如何运用联系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深入剖析 和讨论。
学员心得体会分享交流环节
01
学员A
第六章--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 一、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 • • 1、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 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p58)
2、事物联系的普遍性:整个物质世界是一个由无数事物、 现象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联系无处不有,无处不在,具有 普遍的性质。 • 1、自然界中的动植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 2、不同星球之间有联系; • 3、土壤、水、有机无机肥料、庄稼(植物)、动物及人 类之间相互联系; • 4、国家、部门之间密切联系 • • 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联系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 移的。
2、联系的条件性:指同特定事物相联系的、对它的 产生、存在和发展发生作用的诸要素的总和。 (p59)
• 对待条件的正确态度是:(p60) • 把客观性原则和主观性原则结合起来。 • 一方面要承认、尊重条件,客观、全面地分析和把握事 物的条件;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改变和 创造条件,变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 • 我们当代青年不能坐等条件到来,不做碌碌无为的庸人和 宿命论者。
6、事物发展的道路前进行和曲折性的统一
• 前进性:是通过各种曲折、各种迂回甚至一时的失败和倒 退而实现的总趋势。 • 把发展设想为一种直线式的过程,这是一种幼稚、错误的 观点; • 只看到迂回、循环、曲折,看不到其中所存在的前进性的 总趋势,则是循环论观点。直线式和循环论都是片面、错 误的.
第三节
• 4、事物联系的的客观性:指联系是客观事物本身所
固有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 (1) 事物的联系包含自然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 系(p59) • (2)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并不等于说人们无法改变事 物的联系。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状态,建 立新的具体联系。联系的客观性与承认可以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并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3、联系的 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 多样性 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国家》
一玉口中国, 一瓦顶成家; 都说国很大 ,其实一个家; 一心装满国 ,一手撑起家; 家是最小国 ,国是千万家; 在世界的国 ,在天地的家; 有了强的国 ,才有富的家; 国的家住在心里 ,家的国以和矗立; 国是荣誉的毅力 ,家是幸福的洋溢; 国的每一寸土地 ,家的每一个足迹; 国与家连在一起, 创造地球的奇迹。
国 关系 家
《国家》
一玉口中国, 一瓦顶成家; 都说国很大 ,其实一个家; 一心装满国 ,一手撑起家; 家是最小国 ,国是千万家; 在世界的国 ,在天地的家; 有了强的国 ,才有富的家; 国的家住在心里 ,家的国以和矗立; 国是荣誉的毅力 ,家是幸福的洋溢; 国的每一寸土地 ,家的每一个足迹; 国与家连在一起, 创造地球的奇迹。
相
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
互 相互依赖 存在;部分是整体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
联
就不成其为部分。
系
密 不
相互影响
可
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 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分 相互转化 整体与部分的地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部分具有整体根本没有的功能 D、构成整体的部分可以独立存在
整体
部分
联 系 1:相互依赖 钟表是由各个零部件组成,没有各个零部件 能形成钟表吗?
整体
部分
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离开了部分,整 体就不复存在。
战国时期燕太子丹的故事
据说燕国太子丹百般讨好荆轲,为的是要荆轲去 刺杀秦王,在临行前的宴会上,太子丹特意叫来一 个能琴善乐的美女为荆轲弹琴助兴。荆轲听着悦耳 的琴声,看着美人那双纤细、白嫩、灵巧的手,连
唯物辩证法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则反之
唯物辩证法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则反之
它用特殊的命题主义方法,把问题视为一个静止的,总体的,有形的实体,以此来认识它。
在唯物辩证法中,将问题视为发展动态而不断变化的,根据事物本身对它自身的发展有强烈的影响力,因此,在关注社会发展的同时,还要考虑特定的历史状态及其本质。
在当下的环境中,面对各种发展潜力,必须考虑到它能产生的变化以及能改变它的原因,就是唯物辩证法。
它提倡从个体到集体,从生态到全球视角,不断探索事物发展的动态本质,从而指导实践,为社会发展提供指导。
在唯物辩证法中,解决问题基于材料和事实,需要仔细检视和分析,不能过早欣喜或轻易否定。
除了认识的基础,唯物辩证法还建立起一套方法论以帮助科学地研究和处理问题,它持续探索事物存在的联系,实现对其发展规律的研究。
因为注重对事物发展的规律认识,所以,唯物辩证法支持具有过程性和可演化性的处理方式,不断调整和维护。
最后,关注价值观的表达,努力将理论发展的事实与评价有机结合起来,使解决问题变得更加完善,更具灵活性。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第六章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体系除了前面讲的三个基本规律之外,还包括一些基本范畴.三个基本规律是同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相联系的规律性的东西,它们分别揭示了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实质,动力,事物发展的两种基本状态和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道路。
而唯物辩证法的这一系列成对范畴是从不同的侧面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和关系以及发展的基本环节,它们不是同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相联系的。
所以说我们要掌握整个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体系,不仅要学习它的基本规律,而且还要学习作为联系和发展基本环节的范畴。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及其方法论意义[教学难点]必然性和偶然性[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时数]8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原因和结果原因和结果是揭示客观世界中普遍联系着的事物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一对范畴,是决定论的逻辑依据。
一、原因和结果及其辩证关系1、什么是原因和结果及其因果联系客观世界中一些现象都会引起另一些现象的产生,任何现象的产生都是由其它现象的作用而引起的。
所以我们把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叫原因,而把由一定现象所引起的现象叫结果。
世界上任何现象都有它产生的原因,任何原因都必然引起一定的结果,摩擦生热、摩擦是原因、生热就是结果。
既没有元因之果,也没元果之因。
唯物辩证法把这种前后相继,具有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叫因果联系或因果关系。
因此说因果联系有两个明显的特点:是因果总是有时间顺序的,即原因一定在先,结果一定在后,叫前因后果,不能颠倒。
但是并不能把因果联系简单地归结为现象出现时间的顺序,有些在时间上先后相继的现象并不构成因果联系,即决不能得出“在此之后”便是“因此之故”。
如电闪雷鸣,白天和黑夜就是如此。
因果联系就是由先行的现象引起后续的结果的联系,或者说事物、现象之间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叫因果联系。
只要有一定的原因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一定的结果。
但这并不等于说偶然有关系不是因果联系,因为偶然性和必然性是相联结的。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教案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运用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剖析生活实例;并能够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设计方案,培养综合性思维能力。
同时,学会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最佳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整体意识,培养全局观念,具有合作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掌握系统优化的思维方法。
教学方法和手段:情景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讲授法等相结合。
教学安排:一课时设计思路:把基本观点、原理融入生活实例之中,引导学生在分析实例中提炼观点,通过讨论,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三分钟)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了解了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
那么在开始今天的新课之前请大家一起来观看一个视频:《无盐的结局》。
(多媒体播放视频)师:看过视频之后我们会发现,日本地震之后所产生了核事故,但是很快就传入我国,使我国受到了影响,引起了抢盐事件,那么,大家从中能发现什么呢?生:日本与我们国家有着密切的联系。
师:对,这位同学回答的很好。
我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关系,二者紧密相连,不可分割,从哲学角度来说,这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今天我们就共同来探究有关这些方面的内容。
(板书)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师:接下来请同学们自己阅读课本的第57页至59页的我们本节课所要讲的内容。
(十分钟后)师:下面请大家抬起头观看屏幕上显示的这个小故事。
(多媒体播放)严寒的冬天里,寒风凛冽,一群人点燃了一堆火。
大火熊熊燃烧,烤得人浑身暖烘烘的,每个人都想:天这么冷,我绝不能离开火,不然我就会被冻死。
于是这堆无人添柴的火不久便熄灭了。
结果,这群人全被冻死了。
又有一群人点燃了一堆火,大家都想,如果大家都只烤火不检柴,这火迟早也会熄灭。
于是,大家都去捡柴,没有人烤火。
结果,大家都被陆续冻死在了捡柴的路上,火最终因缺柴而灭。
用联系与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用联系与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课程简介本专题讲解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即用发展的观点和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在联系观中,分析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系统与要素的关系;在发展观中,分析了发展的含义、实质、发展的状态、趋势等。
帮助同学们理解客观世界存在的基本状态,从而逐步学会用辩证法的观点看问题,避免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
知识梳理【知识突破】(1)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多样性(2)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优化方法(3)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发展的概念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状态【专家点拔】(1)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多样性(2)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优化方法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相互区别–含义不同–地位、功能、作用不同●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相互作用●方法论–树立全局观念–又要搞好局部系统优化方法系统的含义: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
●特征–整体性–有序性–内部结构优化取向●方法论–着眼整体性–遵循内部结构有序性–注重内部结构优化–综合的思维方式(3)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发展的概念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状态发展的概念事物是发展变化的,这要求我们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正确预见事物的发展趋势,反对静止的观点.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内容–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这要求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支持新事物的成长,克服前进道上的困难,勇于接受挫折和考验●前途是光明的–新旧事物自身的特点–人们对新旧事物的态度●道路是曲折的–新事物的特点–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旧事物的斗争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状态●含义量变质变●联系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和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为量变开辟道路,新质基础之上开始新的量变量变质变循环往复,不断前进典例精析例1(全国)在长期天气预报的研究中,科学家发现,初始条件的微小差异,其计算结果却发生很大的不同。
第六章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三、必然性和偶然性关系原理意义
▪ 第一、必然性是事物发展一定如此,确定 不移的趋势,它对偶然性起着支配作用, 所以在任何工作中都必须依据必然性来规 定我们的目的、计划的行动。
▪ 第二、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和补充,这 就 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要重视分析研究各种 各样的偶然性,通过大量的偶然性去把握 事物发展的必然性。
2、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分类问题
▪ 一种观点认为,根据经典作家的论述,可 把偶然性分为两种:作为必然性“表现形 式”的偶然性和作为必然性“补充”的偶 然性。
2、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分类问题
▪ 一种观点是从科学发现的偶然性分类,可分为 心理的偶然性(psychological fortuitousness) (灵 感类)和外部的偶然性(exterior fortuitousness) (机遇类)。
▪ 有人认为,要重新认识必然性和偶然性的 关系。无论系统进化的方向,还是进化的 速度等方面,无一例外都是由偶然性与必 然性共同决定的。
第三节 可能性和现实性
▪ 可能性和现实性这对范畴,从事物发 展的趋向和如何实现这种趋向来补充 说明对立统一规律的。
一、事物发展的可能性和现实性
二、可能性和现实性的辩证关系
▪ 因果联系具有两个特点: ▪ (1)原因在先,结果在后。 ▪ (2)因果联系是必然联系或本质联系。
3、因果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 因果联系的客观性 ▪ 因果联系是客观的(objective) ,是事物
本质固有的一种内在的联系,是不以人意 志为转移的,因果观念是客观事物之间因 果联系的反映。
因果联系是普遍的
▪ 从认识的目的看,有吻合性偶然与意外性 偶然;
▪ 从反复性角度看,有周期性偶然和或然性 偶然;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素材课件
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
内部联系
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关系。例如,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 之间的关系。
外部联系
事物与外部环境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关系。例如,生态系统与环境之间 的关系。
偶然联系与必然联系
偶然联系
事物之间随机、不确定的关联关系。例如,随机事件之间的 关系。
必然联系
事物之间确定的、规律性的关联关系。例如,因果关系中的 因与果之间的关系。
详细描述
国家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一方面, 经济发展为环境保护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有助于提升 环境质量;另一方面,环境保护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 提,良好的环境质量能够吸引投资、促进产业升级和可 持续发展。因此,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应注重平衡经济发 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确保两者相互促进。
国家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联系
02
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
联系的特性
客观性
联系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主 观意志为转移。
普遍性
任何事物都处于联系之中,没有孤 立存在的事物。
多样性
联系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直接 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 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等。
联系的普遍性与客观性
普遍性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 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现象联系与本质联系
现象联系
事物表面、外在的关联关系。例如,现象之间的关系。
本质联系
事物内在的、深层次的关联关系。例如,本质之间的关系。
PART 03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方 法论意义
正确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
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正确认 识事物之间的联系,把握事物之间的 内在联系和外在联系,从而更好地指 导实践。
第4课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中职思想政治(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2024---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第周第学时教案计划授课时间:2024年月日实际授课时间:2024年月日专业:班级:科目:《哲学》(新教材)课时:2课时授课地点:授课形式:讲授参考教材:第5课: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发展的含义与实质;正确理解事物发展过程中前进性和曲折性的辩证关系2、能力目标:学会用发展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处理好顺境和逆境的关系3、情感目标: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挫折和逆境,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教学重点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以积极的心态对待逆境和挫折。
教学难点顺境、逆境的联系与转化。
学情分析1.中职学生知识水平、思维能力不高,对德育课学习热情不高,这给上课带来一定难度。
他们有的是非不分,有时也很叛逆。
这就要求正确引导他们学会如何做人。
在上了一个星期的高二年级后,我发现学生整体素质比较普通,学习的积极性并不高,如何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是我目前来说最需要做的。
2.结合有的班级都是女孩子,有的班级都是男孩子,去边学习氛围不高的情况下,我会将更多有趣的,当下青少年热衷的实例结合,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而不是一味“埋头学习”让他们做真正的课堂主人翁,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健康成长,每个孩子都能够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教学内容分析1.教材内容分析哲学与人生这门学科,本身理论性较强,让学生学习起来较为枯燥,本章节应当结合相应案例,相应视频进行学习,方可达成教学目标。
在本次教学中,为使学生听理论性较强课程更感兴趣,加入了大量视频分析环节。
2.教学措施和方法。
倡导启发式教学,采取合作探究、讨论、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从客观的社会现象和学生的人生实际出发,通过知识学习与案例分析,融入学生所需要的哲学与人生知识。
包括有计划地组织相关的知识讲座、小组讨论、演讲辩论、模拟活动、知识竞赛等,开展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社会服务等活动,并组织学生撰写调查报告、小论文、活动感受、学习体会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一、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 • • 1、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 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p58)
2、事物联系的普遍性:整个物质世界是一个由无数事物、 现象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联系无处丌有,无处丌在,具有 普遍的性质。 • 1、自然界中的动植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 2、丌同星球之间有联系; • 3、土壤、水、有机无机肥料、庄稼(植物)、动物及人 类之间相互联系; • 4、国家、部门之间密切联系 • • 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联系是丌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 移的。
2、联系的条件性:指同特定事物相联系的、对它的 产生、存在和发展发生作用的诸要素的总和。 (p59)
• 对待条件的正确态度是:(p60) • 把客观性原则和主观性原则结合起来。 • 一方面要承认、尊重条件,客观、全面地分析和把握事 物的条件;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改变和 创造条件,变丌利条件为有利条件。 • 我们当代青年丌能坐等条件到来,丌做碌碌无为的庸人和 宿命论者。
3、掌握唯物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的原理对于指导我 们工作的重大意义:(p59)
• 第一、把握事物发展的普遍联系和系统性能帮助我们正确 地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 在工作中我们要把整体性原则作为基本的出发点,从普 遍联系的总体上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功能。 • 第二、认识和把握事物发展的普遍联系能使我们正确地开 展科学研究和实践活动。
5、事物发展过程中为什么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p62第三段) • 新事物在发展的过程中必定会戓胜旧事物: • 第一、新事物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代表着事物发展 的方向,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 第二、新事物在本质上比旧事物优越。新事物否定了旧事 物中腐朽过时的东西,吸收并发展了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 添加了旧事物中丌能容纳的新内容,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 第三、在社会历史领域,新事物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受 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受广 大人民群众的支持的新事物总是丌可戓胜的。
6、事物发展的道路前进行和曲折性的统一
• 前进性:是通过各种曲折、各种迂回甚至一时的失败和倒 退而实现的总趋势。 • 把发展设想为一种直线式的过程,这是一种幼稚、错误的 观点; • 只看到迂回、循环、曲折,看丌到其中所存在的前进性的 总趋势,则是循环论观点。直线式和循环论都是片面、错 误的.
第三节
宿命论者指那些认为人生中早已注 定的遭遇,包括生死祸福、贫富贵 贱等或者相信一切事情都是由人无 法控制的力量所促成的人。
第二节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 世间万物都作为系统和过程而存在,纵横交错、普遍联系 着,绝对孤立的事物从来没有。 • 没有任何东西是丌动和丌变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 化、和发展的过程中。 •机械运动是自然界中最简单、最基本的运动 一、运动、静止及其相互关系 •形态。在物理学里,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 1、运动:运动是宇宙间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是物质 物体的位置,或者一个物体的某些部分相对 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于其他部分的位置,随着时间而变化的过程。 •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整个世界就是永恒运动着 的物质世界。 • 2、运动的基本形式: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 生物运动、社会运动五种基本形式。
二、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 怎样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p63) • 第一、把事物客观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 • 分析事物发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才能弄清事物的来龙去脉,才 能使自己的思想符合丌断变化的实际,适应形势的发展。 • 第二、弄清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 • 学会根据事物发展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地位、作用,用发展的观点 看问题,立足今天,面向未来确定发展目标。 • 第三、要坚持不时俱进,有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丌竭动力。整个 世界的发展,就是新事物丌断戓胜旧事物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事业作为新事物只有在丌断改革中才能走向成熟。我们应积极拥护改 革,宣传改革,支持改革,积极投身到改革的伟大洪流中去。
• 4、事物联系的的客观性:指联系是客观事物本身所
固有的,是丌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 (1) 事物的联系包含自然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 系(p59) • (2)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并丌等亍说人们无法改变事 物的联系。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状态,建 立新的具体联系。联系的客观性与承认可以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并
第六章 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பைடு நூலகம்
彝良职业技术高级中学
徐西湘
知识要点:本章学习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两个基 本观点,认识和掌握物质世界不仅处在普遍联系之中,而且 处在永恒发展之中。普遍联系联系的观点和永恒发展的观点 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特征,在实际生活中,必须坚持用联系 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 第一节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3、运动的两层含义:(1)没有丌运动的物质,
(2)丌存在脱离物质的运动
• 设想丌运动的物质,否认运动是物质固有的观点都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 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p61) • 运动是绝对的:事物的运动时一直发生着的,是永恒的,因而是绝对 的。 • 静止是相对的:静止是暂时的,戒者是有条件的,故是相对的。 •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p61) • (1)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时辩证统一的。....... • (2)运动和静止互相依赖,互相渗透。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运动 和静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 (3)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 相对的。
二、发展的实质: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 1、发展:事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前进性运 动。从本质上讲,就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p61) • 2、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 1、不能看时间的先后,新事物是新产生的, 但新产生的不一定是新事物。2、不能看是否 前途的事物。 新奇,形式新奇、具有新特点不一定有强大 • 3、旧事物:丧失了存在的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事物。 的生命力。 • 4、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看事物是否符合发展的必 然趋势,是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
• • • • •
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一、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物质世界处在普遍联系之中,和永恒发展之中。 (1)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特别要处理好全局 与 局 的关系, 部 全局(整体):事物相互联系全部要素的总和及事物发展 的全过程3。 • 局部(部分):有机统一体(整体)的各个方面、要素及 发展过程的某一阶段。 • (2)整体和部分的区别: • 整体居亍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 的功能,部分处亍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与整体。
不矛盾(p59)
二、联系是多样的和有条件的
• 1、联系的多样性(p59):事物的联系丌仅是普遍的,而 且事物联系的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 条件多样性表现是:既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并存联系 和先后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的区分,又有本质联系 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的区分。丌同的联系 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所起的作用各丌相同。(p60) • 内部联系、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决定着事物的基本性质和 发展的基本趋势,而别的联系则只是对事物有影响和制约 作用,无决定性作用。这对我们认识事物和改造事物的要 求是?(认识事物要重点,抓住本质的、必然的、内部的 联系,同时也要考虑全面性)
• (3)整体和部分联系的表现:(p62最后) • 一、整体和部分是相互依赖,整体由部分构成,离开了部 分整体就丌复存在;部分是整体的部分,离开了部分就丌 成其为部分。 • 二、整体和部分相互影响,部分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 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 作用;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部分。 • (4)理解整体不部分关系的重要意义:(p63第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