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7.《背影》导学案

合集下载

《背影》导学案 4篇

《背影》导学案 4篇

《背影》导学案篇6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积累词汇,明确“狼籍”、“踌躇”、“赋闲”“颓唐”、“触目伤怀”等词语的含义。

2、整体感知课文,归纳中心意思。

3、学习文章饱含深情的、朴素的语言。

(二)过程与方法:1、反复诵读,深入体会文中表现的父子情深。

2、找出文章中描写人物的语句,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仔细揣摩文中行动描写的表达作用。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珍爱亲情,增进子女与父母的沟通与交流,培养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体会文章饱含深情的、朴素的语言。

教学难点:文章描写人物的方法,揣摩行动描写的表达效果预学导学:教学过程:一、我会学课前预习:1、借助工具书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狼jí()差()使簌簌()蹒跚()suǒ()屑书jí()参差()不齐擦拭()tuí()唐fù()闲2、结合课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义。

蹒跚:触目伤怀:不能自已:惨淡:情郁于中:大去:祸不单行:3、走近作者。

本文作者,他是当代著名的家、、学者,我们曾学过他的散文名篇《》,他的作品收在《》里,他清贫而有气节,例如的故事广为流传。

4、快速阅读课文,文中写了父亲几次背影,在文中做一标记。

5、细读父亲给“我”买橘子的场景2—3遍,找出描写父亲的动词,并用四个字短语为它命个小标题。

二、我的疑问:6、把你阅读时遇到的问题、疑惑写下来,课堂上交流。

朗读课文,然后自主完成。

三、文章主题感悟(我最想说的话)四、文章写作特色评点1、本文在写作上最值得我欣赏和借鉴的地方。

五、预习小结我给自己的预习打分。

课文必读汇报,我读一遍课文需要()分钟导入新课,检查预习情况:在我的记忆中有这样几首歌词:“在我心中有一座山,险峰万里它最伟岸,爸爸,亲爱的爸爸,你就是我心中的山”;“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想儿是一封家书,千里写叮嘱,盼儿归,一袋闷烟,满天数星斗”。

这些饱含深情的话语充满了对父亲的爱戴之情,同时也是父亲最真的写照,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文质兼美的纪实散文,其中也刻画了一位疼爱儿子的父亲,这篇散文就是朱自清的《背影》。

《背影》导学案 5篇

《背影》导学案 5篇

《背影》导学案篇10一、教材分析1、教材简析《背影》是朱自清先生写于1925年10月的一篇回忆性记叙散文。

文章深刻的表现了父亲的爱子之心和作者的念父之情。

背影是全文描写的焦点,也是叙事的线索。

作者除了对背影作了笔酣墨畅的细致描写外,还以背影为中心,安排了许多精彩的衬托和铺垫。

《背影》无论记人、叙事、抒情都十分平实,语言淳朴自然,毫无矫揉造作之处,却打动了几代读者的心。

在一个平凡、朴素的背影上刻下了两个质朴而深沉的大字“父爱”。

而这一主题的表达在物质充裕的今天,无论对我们还是学生都具有极其现实的教育意义。

2、课文所处地位和作用《背影》是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的一篇讲读课文。

该单元是以“爱”中心话题,每篇文章都从不同角度去赞美人性中的美。

本文被选入第二课,能更好的引导学生认识家庭成员间的美好感情。

更有利于后面几篇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对真善美的领会和鉴别能力,陶冶他们的情操。

二、教学依据《背影》是一篇家喻户晓的名篇,作者以洗尽铅华的质朴演绎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义:亲情、孝道与感恩。

新课标中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领域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

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重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因此,我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强调情感体验,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得到审美愉悦和道德情感的熏陶。

三、教学理念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的平等对话。

四、教学目标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该课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积累词汇,明确“狼籍”、“踌躇”、“赋闲”、“颓唐”、“触目伤怀”等词语的含义。

2、整体感知课文,体会文章主旨。

3、学习文章饱含深情的、朴素的语言。

(二)过程与方法:1、反复诵读,深入体会文中表现的父子情深。

2、找出文章中描写人物的语句,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八年级上册语文《背影》教案(精选7篇)

八年级上册语文《背影》教案(精选7篇)

八年级上册语文《背影》教案〔精选7篇〕八年级上册语文《背影》教案〔精选7篇〕八年级上册语文《背影》教案篇1教学目的:〔1〕以学生活动为主、老师引导、点拨为辅,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培养学生的参与才能。

〔2〕揣摩语言,理解“背影”的特定环境。

〔3〕加强听说训练。

教学设想:〔1〕安排二课时。

〔2〕注重学生活动,安排讨论,强化听说。

第一课时一诵读课文,感知内容。

1.轻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或读不准音的字,画下来并注音。

争取读一两遍能把课文顺畅地读下来。

2.边读课文,脑海中边再现文中描绘的内容,力求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地体会父子相爱相怜的深情。

3.对儿子来说,父亲的背影再平常、再熟悉不过了,而浦口车站送行,父亲的背影竟使儿子感动得流泪,这是为什么?说明:要组织学生认真讨论这个问题。

初读课文,宜引导学生从总体上感知课文内容。

包括课文的情感基调,不宜匆忙“分析”。

“这一次”背影不同于平时,在家境惨淡、心境凄苦的特定背景下,父亲的爱子之情尤为崇高,尤其感人。

讨论中,鼓励尽可能多的同学发言,发言中不大准确的理解,一般可不予纠正,留待深化理解课文时解决。

二揣摩语言,理解“背影”的特定环境。

两人一组,讨论以下问题,参加全班交流。

1.说说以下词语的表达作用。

〔1〕祖母死了,父亲也失业了,作者为什么用“祸不单行”来形容这两件事?〔不仅仅是不幸,失业是社会造成的,对个人和家庭来说,失业是灾难,是飞来横祸。

失业,又遇丧事,就是更不堪承受的灾祸了〕〔2〕到徐州,为什么会见到“满院狼藉”的景象。

〔这是对失业后凄凉情景的描绘,父亲只能分开徐州,另谋生路〕〔3〕“惨淡”一词。

除了表现经济状况的困窘,还描绘了什么?〔心境也是惨淡、凄苦的〕2.在“祸不单行”的日子里,父亲承受着哪些痛苦?〔失去亲人的悲哀,失业后经济困窘的压力,生计无着,前景暗淡的凄苦〕3.“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父亲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完全是为了宽慰儿子〕说明: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这几个问题,就能把握住“背影”描写的特定环境,为深化理解父亲爱子之心打下根底。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背影》导学案(定稿集体备课)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背影》导学案(定稿集体备课)

《背影》导学案班级姓名学号等第【知识储备】1.作者简介: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扬州市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有诗文集《踪迹》、《欧游杂记》。

散文代表作是《背影》、《河塘月色》。

《背影》是记实散文,写于1925年。

2.写作背景:《背影》写于1925年10月,当时作者在清华大学任教。

1917年冬,作者祖母去世,父亲朱鸿钧原任徐州烟酒公卖局局长,被解职。

文中的“祸不单行”正是指这两件事。

作者当时在北大哲学系读书,得知祖母去世,从北京赶到徐州与父亲一道回扬州奔丧。

丧事完毕,父亲到南京找工作,作者回北京念书,父子在浦口车站惜别。

【课前预习】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交卸()奔丧()橘子( )晶莹()迂腐()琐屑( )栅栏()颓唐()拭去()狼藉()簌簌()差使()蹒跚()踌躇( )2.本文写的主要事件是什么?3.这篇文章以什么为线索?主要写谁?反映的主题是什么?4.我与父亲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见面的?请从文中找出写见面背景的句子。

5.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背影?给你感触最深的是哪一次?文章为何以“背影”为题?【课堂探究】6.文中父亲的话语不多,请找出最让你动情的父亲的话语,谈谈你的体会。

7.文中有几处,作者的泪在无声的流,请找出来,并分析流泪的原因。

【课堂练习】1.亲情是一个永远不老的话题,在许多文学作品中都通过抒情的笔调写出了浓浓亲情,你积累的有关父爱深情的优美句子有哪些?请写下来。

2.《背影》能成为父爱的典范之作,你还发现课文中有哪些写作上的特点吗?3.我们沐浴在爱的阳光下,能截取最让你感动的瞬间,说说你的父母吗?请同学们将父母最精彩的瞬间融人你的情感,写下来。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7课《背影》导学案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7课《背影》导学案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7课《背影》导学案朱燕一、教材助读,初步感知。

1.走近作者。

朱自清先生,原名自华,号实秋,后改名自清,字佩弦。

生于1898年,卒于1948年。

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学者。

江苏扬州人。

1928年出版的散文集《背影》,使朱自清成为当时负有盛名的散文作家。

朱自清的散文主要是叙事性和抒情性的小品文。

其作品的题材可分为三个系列:一是以写社会生活抨击黑暗现实为主要内容的一组散文,代表作品有《生命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和《执政府大屠杀记》。

二是以《背影》、《儿女》、《悼亡妇》和《春》为代表的一组散文,主要描写个人和家庭生活,表现父子、夫妻、朋友间的人伦之情,具有浓厚的人情味。

第三,以写自然景物为主的一组借景抒情的小品《绿》、《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是其代表佳作,伴随一代又一代人喜怒哀乐。

后两类散文,是朱自清写得最出色的,其中《背影》、《荷塘月色》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其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2.了解背景。

《背影》是作者在清华大学任教时写的,当时已27岁。

它描写的是他20岁在北京大学上学时,祖母亡故回家奔丧之后与父亲在车站上别离时的情景,反映了北洋军阀统治下的黑暗现实。

作者凭着自己敏锐的洞察力,看透了时代和社会的沉疴,将哀伤和愤懑凝聚于笔端,淋漓尽致地勾勒出父亲的背影,描绘出自家光景惨淡的图画。

在这幅图画中展示了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在中外反动派的残酷压榨下朝不保夕的苦况,深刻地反映了这一时期处在社会下层的小私有者日趋破产的真实生活。

3.关于《背影》。

1928年8月,1928年8月,开明出版社出版了朱自清先生的散文集《背影》。

朱自清拿到书后便给住在扬州的父亲寄了一本。

当邮差把书送到家门时,朱自清的三弟朱国华接了过去。

他打开邮包一看,是哥哥的著作,里面还有一篇写父亲的《背影》。

朱国华欣喜万分,三步并两步跑上楼,来到父亲的房间,把书送给正在病中父亲。

【八年级】《背影》导学案

【八年级】《背影》导学案

【八年级】《背影》导学案《背影》导学案学习目标:1、有感情朗读,整体把握内容,体会洋溢在字里行间的人间至情。

2.学习如何把握人物形象的特点,展示人物灵魂的书写方法。

3、品味寓深情与质朴的语言特色。

4.体验父子在本院清晰深刻的表现,培养父子爱长辈、爱他人的情感。

学习过程:上岗前1、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省扬州人,、、学者、。

《背影》是散。

2.在下面添加一些标点符号交卸()奔丧()橘子()Crystal()迂腐的()琐碎的()栅栏()差使()照看行李()3.根据上下文解释以下单词:狼籍:踌躇:令人痛苦的:惊人的:自已:颓唐:唐询[1、朗读(以小组为单位分段朗读,比比小组内谁读的最好)2.你写了多少次关于你父亲的事?请在投标书中注明。

作者的主要背景是什么?3、本是通过我与父亲在车站离别,表现父亲爱子之情的,的2、3语段与此有什么联系呢?4.作者善于在叙事和描写中把握最能表达人物内心世界的语言或动作,并用平淡的语言表达人物的真实感受。

有很多地方体现了这样的特点。

请以你父亲说的四句话为例谈谈你的经历。

(也就是说,什么词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当堂检测一、阅读和写作训练1、请你回忆一下日常生活中父母对你的哪些细节,可以看出他们浓浓的爱,写出我们一起分享。

2.根据你对父爱的理解,练习模仿:(1)、父爱如伞,为你遮风挡雨;父爱如雨,为你濯洗心灵;,。

(2)、父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父爱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依然纯洁明净:,。

二、达标检测1.完全正确的书写()a.悲哀衰弱妥帖诸多b.惨淡踪迹栅栏钩留c、水晶萤火虫乱成一团。

D.失落、懒惰和犹豫?2、选出加粗字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a、适当地卖掉抵押物适当地举起笔(筷子)伤害眼睛(心脏)c.琐屑(细小而繁多)家中光景(时光)d.颓唐(失败的样子)自已(控制,抑制住)3.移民许可玉兰花的记忆卢玮① 我不记得什么时候,每当我院子里的木兰树散发出清远的香味时,总会有邻居知道或不知道谁想要花,然后才专程去。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背影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背影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背影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背影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明确文章的线索;2、体会父子情深;3、品味朴实、饱含深情的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体会朴实、饱含深情的语言;2、感悟作者由感情的聚焦点──背影抒发的真挚亲情;难点:1、明确“背影”是课文的明线,“父子深情”是课文的暗线;2、体会文章余音袅袅、情思绵绵的意蕴。

【教学过程】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生活中“父亲就是那登天的梯,父亲就是那拉车的牛”!父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无私、深沉的爱!著名作家朱自清的《背影》,便是一篇体现父子之情的典范作品。

二、朗读课文引导学生齐读课文。

三、合作探究指导学生谈谈读课文后的体会和感受。

1、文中共有几次写到“背影”给你感触最深的是哪一次文章为何以“背影”为题①四次写到“背影”:点题的背影、买橘子的背影、分别时的背影、想念中的背影。

②感触最深的“背影”:买橘子的背影。

③“背影”贯串全文始终。

2、再次朗读买橘子的背影,分析作者是怎样细致刻画这一“背影”的你认为用得最生动的动词有哪些①感情基调:舒缓、深沉。

②买橘子时的背影的刻画:外貌描写、动作描写。

③几个生动的词语运用:蹒跚、探、攀、缩、倾。

3、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本段,熟读成诵。

再次体会父亲的爱子深情。

小结:父亲年事已高,但为了给儿子买几个橘子,不顾掉下月台的危险,艰难地“攀”着、“缩”着。

这份浓浓的爱子之情,又怎能不令人感动得泪流满面呢?四、品味语言,感悟主旨1、文中父亲的话语不多,请找出最让你动情的父亲的话语,谈谈你的体会。

①“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体会:担心儿子过分悲痛,宽慰儿子。

②“不要紧,他们去不好!”体会:放心不下,爱子情切。

③“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体会:担心儿子旅程口渴,眷眷深情溢于言中。

④“我走了,到那边来信!”体会:l临别嘱咐,惦念儿子旅途的平安。

⑤“进去吧,里面没人!”体会:担心儿子,细心关照。

《背影》导学案

《背影》导学案

课文内容解析
总结词:深入挖掘
详细描述:《背影》是一篇描写父爱的文章,通过作者对父亲背影的描绘,表达了对父爱的感激和怀念。文章主题思想深刻,需要深入挖掘才能更好地理解。
总结词:细腻刻画
详细描述:在《背影》中,作者通过细腻的刻画,展现了父亲形象的高大和深沉。父亲对儿子的关爱和期望,以及儿子对父亲的敬爱和感激,都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来。
汇报人:
2023-12-28
《背影》导学案
目录
课文背景介绍课文内容解析课文难点解析学习方法指导学习任务布置学习效果检测
课文背景介绍
朱自清(1898-1948),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他的作品以清新自然、思想深邃、文笔优美而著称。
朱自清出生于江苏东海,自幼接受传统教育,后赴北京大学攻读哲学和中文,并开始文学创作。他的作品多关注社会现实和人生意义,具有浓厚的人文关怀。
详细描述
总结词
感谢观看
THANKS
课文配套练习册
阅读朱自清其他散文作品,深入了解其文学风格和思想内涵。
朱自清散文集
选择一些名著导读类书籍,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广度。
名著导读类书籍
学习任务布置
总结词
总结词
总结词
总结词
01
02
03
04
掌握基础知识
理解文章大意
梳理文章结构
分析人物形象
深入理解主题
总结词
探究写作技巧
总结词
分析语言特色
《背影》是中国现代散文的经典之作,自发表以来一直深受读者喜爱。它不仅是朱自清文学风格成熟的标志,更以其深刻的情感内涵和人文精神影响了无数读者。该作品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成为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

八年级上册《背影》导学案设计

八年级上册《背影》导学案设计

八年级上册《背影》导学案设计八年级上册《背影》导学案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洋溢在字里行间的人间至情。

2、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体会语言的特点。

3、珍爱亲情,增进与父母的沟通与交流。

第一课时一、预习1、了解作者作者 (1898-1948),字佩弦,江苏省扬州人, 、、学者、。

《背影》是散文。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交卸( ) 奔丧( ) 橘子( )晶莹( ) 迂腐( ) 琐屑( )栅栏( ) 差使( ) 照看行李( )3、结合语境解释下列词语:狼籍:踌躇:触目伤怀:蹒跚:自已:颓唐:二、走进文本,整体感知1本文是什么体裁?线索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2、文中一共写了父亲几次背影?请找出来。

哪次是着力刻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3、复述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过程。

在这段文字中,作者是怎样描写父亲的背影的?为什么写得这样详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3、课文写父亲离去时的背影,是怎样写的?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4、课文结尾写作者读父亲的信,又见父亲的背影,却是在“晶莹的泪光中”见的,这是什么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三、合作探究,研读赏析研读第五段1、作者为什么说“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而且还要叹气说“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对“聪明”一词应怎样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进站上车,父亲是怎样无微不至地关心儿子的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3、作者善于在叙事运用最能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语言或动作描写,用平易朴实的语言去表达人物的真情实感。

八年级语文《背影》导学案及答案(精选17篇)

八年级语文《背影》导学案及答案(精选17篇)

八年级语文《背影》导学案及答案(精选17篇)八年级语文《背影》导学案及答案篇1【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体会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特征、选择最佳角度命题立意、组织材料的写作方法。

2.学习本文记叙事实,不加任何修饰渲染的朴实自然的语言。

3.体会本文表现的民族传统美德,父亲对儿子的一片深情。

【重点难点】1.理解“背影”在全文中的作用。

2.感悟父亲的爱子之心和儿子对父亲的感激、思念之情。

【知识链接】1.走近作者。

朱自清(1898-1948),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原籍浙江绍兴,自称“扬州人”。

现代著名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背影》、《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温州的踪迹》等,是其代表佳作,长期被选作大中学校的教材,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其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2.相关资料。

1947年,朱自清自述:“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那句话。

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

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

我这篇文章只是写实。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

1.看拼音写汉字,给加点汉字注音。

狼jí(藉)chóu(踌)躇蹒跚(shān)琐屑(xiè)颓唐(tuí)diàn(惦)记2.根据意思写词语。

细小而繁多的事。

(琐屑)感情聚积在心里不得发泄。

(情郁于中)因为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蹒跚)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文写了哪些事?写的事:“奔丧”;“车站送别”;“别后思念”。

2.全文有几次提到“背影”?请将它们找出来并完成表格。

虚/实背影作用虚写文章开头开篇点题,引出下文,设置悬念,为“背影”出现作渲染和铺垫实写车站送别表现父亲的爱子深情,是主题的集中体现实写父子告别烘托父亲爱子之情,再现主题,突出中心虚写文章结尾以思父之情,烘托父亲爱子之情,呼应开头,画龙点睛,总结全篇,深化主题三、合作探究1.把题目“背影”改为“车站送别”、“买橘子”好不好?为什么?同一篇文章,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拟题。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7背影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7背影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7.背影一、预习案预习目标:1.情感朗诵,体味文章所表达的父子深情。

2.学习本文人物描述的方式,体会朴实的语言风格。

3.抓住“背影”这一情感聚核心展现人物的心灵。

4.培育学生珍爱亲情,擅长明白得,踊跃与父母交流与沟通。

预习要点:1. 有情感地朗诵课文,体味字里行间的人世至情。

2. 学习抓住人物特点刻画人物的方式。

3. 理清文章结构层次,明白得背影的线索作用。

达标练习:1.给以下词语注音,并说明。

交卸.():。

奔丧.():。

迟疑..():。

迂.腐():。

蹒跚..():。

颓.唐():。

琐屑.():。

狼藉.()簌簌..()赋.()闲2.朱自清(1898-1948),字,江苏省人, 家、诗人、学者、。

有诗文集《》、《》,和一些文艺论著,收在《》里。

3.本文如分成三个部份,应如何分法?答:二、探讨案1.要点回忆(1)本文以“背影”为线索,以车站送别为中心展开。

画出文中四次写背影的文字,这表)现了父子间什么样的情感?答:(2)找出文中四次描述“我”的眼泪的语句,体会眼泪与父亲背影的联系。

答:二、问题展现(1)课文4、5语段中所写的哪些情形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细心关照?答:(2)第四段是怎么写父亲对儿子的关切爱惜的?文中哪些地址说明父亲完全能够没必要自己送行?父亲“迟疑”了又“迟疑”说明了什么?答:(3)“没关系,他们去不行!”父亲的这句话说明了什么?答:(4)作者什么缘故说:“我那时真是伶俐过度”,而且还要叹息说“唉,我此刻想一想,那时真是太伶俐了”?答:3、方式总结小组间讨论预习的收成,选一名同窗课上做总结汇报。

4、拓展交流一样是通过极一般的小事来写人,咱们往往写得十分乏味,而《背影》却写得深切动人。

这是什么缘故呢?现告知大伙儿一个要领:写散文有一条重要原那么,确实是要擅长选择表现角度。

本文表现角度的选择上有什么特点呢?请同窗们分组讨论,然后举手发表自己的观点。

答:参考答案达标练习:1.交卸(xiè):“交卸”,用于某种职务。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7《背影》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7《背影》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7 背影【导学目标】1.情感朗读,体味文章所表达的父子深情。

2.学习本文人物描写的方法,体会朴实的语言风格。

3.抓住“背影”这一感情聚焦点展示人物的心灵的写法。

4.引导学生珍爱亲情,善于理解父母,积极与父母交流与沟通。

【课时计划】2课时,第一课时完成步骤一、二,第二课时完成步骤三、四、五。

学生齐读导学目标,圈点关键词,做到对学习任务心中有数。

1.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自我研学”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1)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自我研学”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

(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

2.合作学习(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自我研学”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合作探究”中的思考题。

(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

(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有人说,十岁的小孩子崇拜父亲,二十岁的青年人鄙夷父亲,三十岁的中年人怜悯父亲……父亲犹如一部大书,在不同的时期品读,会有不同的感受。

今天我们就跟随不同处境、不同年龄段的朱自清一起去品读父亲的《背影》。

自我研学生成新知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

交卸.(xiè)狼藉.(jí) 簌.簌(sù) 赋.闲(fù)箸.(zhù) 惦.记(diàn) 颓.唐(tuí) 琐屑.(xiè)踌躇..(chóu chú) 蹒跚..(pán shān) 迂.(yū)2.记住重点词语的词义。

簌簌:纷纷落下的样子。

赋闲:失业在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背影》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会读、会写、会解释本课的生字词;
2、熟读喜欢的句子,品味朴实的语言;
3、珍爱亲情、善待家人。

预习提纲:
一、基础知识:
1、查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查工具书,独自完成“课堂检测1”;
3、划出文中让你感动或你喜欢的句子,反复朗读,用心体会。

二、能力提升:
4、文章以“背影”为线索写了哪几个场景?怎样写“背影”的?“我”
当时是怎样的心情?合作讨论后,完成下表:
场景怎样写“背影”“我”的心情
点出“背影”悲伤望父买橘
5、文中哪些细节最令你感动?说说自己的感受。

(细节有:安慰儿子、
讲定价钱、检定座位、嘱托茶房、为儿买橘…...)
6、本文语言朴实,可谓言简义丰。

标出“父亲”所说的话,体会其言
外之意。

7、填动词,并说说其作用。

(他)蹒跚地到铁道,慢慢地身下去,.......他用两手着上面,两脚向上;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时我看到了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滴来了。

作用:。

三、拓展延伸:
8、你与父亲谈过心吗?你和父亲一起散过步吗?你为父亲洗过脚吗?
你为父亲买过物品吗?以“我为父亲”为题,写一篇短文,
课堂展示。

教学流程:
1、导入(播放《父亲》歌曲);
2、展示基础知识部分1、2;
3、听录音,合作展示能力提升
4、
5、
6、7;
4、自由展示拓展延伸8。

课堂检测:
1、按要求完成:
(1)加点字注音:交卸.()
奔丧
..()()狼藉.()
簌簌
..()()踌躇
..()()
迂.腐()蹒跚
..()()
颓.唐()()琐屑
..()()(2)解释词语:
惨淡---- 踌躇---- 蹒跚---- 颓唐--- 琐屑---- 触目伤怀----- 情郁于中--- 2、填空:
(1)作者朱自清是代散文家、、。

原名。

主要作品有:《》、《》、《》、《》(能写出2部著作即可);名篇有:《》、《》、《》。

(2)文章描述了回家奔丧、、
等三件事,刻画了父亲的,深情地表现了。

3、句子仿写:
例句:“父亲是儿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
父亲是,父亲是
4、名言赏析:
(1)父爱,如大海般深沉而宽广。

——国家总理温家宝
(2)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甚远。

(3)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经》(4)慈父之爱子,非为报也。

淮南子说说你对父母之爱的理解:。

我的收获(或我质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