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日民间故事透视两国民族心理
日中两国民间故事的比较研究
社 会 的环境 影 响
。
正 由于 民 间 故
事 具 有 适 应 自然 与 社 会 的 特性
才 作 为 现 实 中活 生 生 的 文 化 而 流 传 至 今
、
这 种 适应
当然 包
,
括 适 应 风 俗 习 惯 以及 民 众 的 精 神
思 想 及 信 仰等 内容
。
。
因此
,
民 间故事 的 民 俗 学 的 研 究
,
又 开展
了 国 际比较 研究
人 们逐 渐地 了解 到
在 海 外有 很 多与 日 本相 同 类 型 的 民 间 故事
。 。
相 互 间进
行 比 较研 究 中
,
明 确 它 们 的 异 同点
可 以进 一 步 明确 日 本 民 间故 事 的 特点 和 性 质
然而
, ,
在 比 较研 究
尤其 要 重 视 与 日 本 相 邻 的 朝 鲜 和 中 国 的 民 间故事 的 比 较研 究
日
木 本
研 研
冤
一 九 八六 年 第四 期
日 中两 国 民 间 故 事 的 比较 研 究
〔日 本 〕 庆 应 义 塾 大 学教 授
伊藤 清 司
,
日 本 的 民 间故 事 研 究 可 分 两 个 领域
,
一 是文 学 和 创 作 活 动领域
,
二 是 民 俗 学 的领 域
。
前
者 与 其 说是 忠 实 地 搜 集 文学 要 素 学 的范 畴 前提 家 域
。
这 一 研究
一 九 一 O 年始 于 柳 田 国 男 形 成 的 日本 民 间 故 事研究 的 主 流
柳 田 原 是文 学
山崎丰子《大地之子》中中日国民性描写的比较
山崎丰子《大地之子》中中日国民性描写的比较山崎丰子的小说《大地之子》在描述二战前后的中日交流与文化碰撞的同时,也展现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国民性和价值观的不同。
本文将比较分析小说中中日国民性的描写,并列举以下提纲标题:一、中日不同的文化基础小说中生动描绘了中国和日本的不同文化传统,探讨了这种文化差异背后的意义。
二、中日人际关系的差异通过小说中的人物关系来表现中日人际关系的差异,探究其背后蕴含的文化观念。
三、家庭观念对比小说中同时塑造了中日两国家庭的形态,比较中日家庭观念的异同。
四、劳动和工作伦理的不同中日两国的劳动和工作观念亦有着区别,小说中涵盖了这些方面的比较。
五、态度和情感的表达方式小说中描绘了中日两国人民的不同表达方式以及对于态度和情感的表达侧重点的不同。
六、价值观的差异通过小说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以及人物行为来比较中日价值观的异同,探究背后的文化根源。
七、稳定性和变革意愿的不同比较中日的稳定性和变革意愿,探究背后文化传统和历史渊源的影响。
八、性别角色对比小说中塑造的女性形象以及性别关系的刻画,与中日两国的性别角色和性别关系进行比较。
九、文学风格和叙事技巧的异同最后,对于小说本身的文学风格和叙事技巧进行比较,探究其中可能带有的文化因素和语境的差异。
综上所述,山崎丰子的小说《大地之子》通过描写中日人民的文化、价值观、性格等方面的差异,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探究中日文化差异的有效途径。
1. 中日不同的文化基础:在本点中,作者需要比较中日两个国家的文化传统,探讨其背后的意义。
例如,中国强调传统,重视孝道和尊重长辈;日本则强调社会和集体,注重组织行为和个人态度。
2. 中日人际关系的差异:本点中,作者需要通过小说中人物之间的关系,展现中日人际关系的差异。
例如,在日本,公司内部的关系更为重要,在中国,亲戚关系比较重要。
3. 家庭观念对比:在本点中,作者需要比较中日两个国家的家庭观念,例如,日本的家庭观念更家庭化,强调家族的延续和传承;而中国的家庭观念比较重视血缘关系和父母子女关系。
日本民间故事中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观
日本民间故事中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观在日本的民间故事中,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一种和谐共生的观念。
这种观念源于日本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以及他们对自然界的深入了解。
从神话和传说中,我们可以看到日本文化中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探索和思考。
在日本民间故事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观念常常得到体现。
比如,有一则名叫《精灵系列故事》的日本传说,讲述了一个小孩和小动物之间的友谊和互助。
在这个故事中,小孩能够听懂小动物的语言,他们之间建立了一种互相信任和保护的关系。
这个故事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即人应该尊重动物和自然,并与它们和平相处。
另外一个例子是关于山神和神树的故事。
在日本的山岳地区,有一种信仰认为山上有神灵居住,而这些神灵会保护并赐福给附近的人们。
根据这种观念,在日本的一些山区,人们会在山脚下建立神社,并认为山脚下的神社与山上的神树是相通的。
这种信仰承载了人们对山水自然的敬畏之心,并提醒人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
除了故事中的描绘,日本人在生活中也积极践行着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
比如,在农业方面,日本人注重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在日本的农田中,人们会合理地利用不同的地势与水源,通过建造水利设施,有效地利用水资源,并改善土壤质量。
这种农业方式不仅保护了自然环境,还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
此外,日本人还注重生态平衡的维护。
在日本的渔业中,人们采用了一种叫做“渔民保护区”的制度。
这个制度规定了一些海洋区域是禁止捕捞的,以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
渔民们自觉遵守这个制度,使得捕鱼活动与保护海洋生物资源的需求达到了一种平衡。
总的来说,日本民间故事中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观念是源于日本文化中对自然的尊重和敬畏。
人们通过这些故事,传达了对自然的感恩之情,并提醒人们要与自然和平相处。
这种观念不仅在故事中存在,在日本人的生活中也得到了实践。
日本人注重保护自然资源,积极保持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
这种观念的传承与践行,使得日本成为了一个自然与人类共存的典范。
中日集体主义传统差异的跨文化心理分析
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 年第3 期中日集体主义传统差异的跨文化心理分析郭庆科内容提要日本的集体主义表现为非血缘性群体的团结合作,在企业中形成工作团体的集团精神;中国的集体主义则表现为亲族团体内部的协作,在企业中则发展成为以血缘关系为中心的家族三义。
二者都使企业内部形成强大的凝聚力。
但中国的企业将血缘关系混入工作关系,限制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战后日本迅速崛起,一跃而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强国。
日本经济腾飞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在其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产生的独特的集体主义精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本文旨在通过对比分析中日两国传统文化中的集体主义精神,为我国当前改革开放中企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一、中国和日本的集体主义传统中国和日本虽然同有集体主义传统,但中国和日本的集体主义又有很大不同。
日本的集体主义是以地域共同体的形式体现出来的,这种共同体就是日本人的“内群体”,它是地域性的,利益性的,而非血缘性的。
它最初以村落的形式出现,表现为个人与村落内其它成员的团结协作、协调一致,及对领主和群体利益的忠诚,在近现代则转化为企业集团的形式,表现为个人与其他企业成员的合作及对企业共同利益和领导者的忠诚。
日本人的血缘意识淡漠,其亲属、家族意识接近于西方①,共同体意识和共同体利益凌驾于个人利益和家庭利益之上。
日本人往往将所属共同体称为“家”,领主或企业领导者与下属的关系类似于家庭中的“亲子关系”,前者为共同体的生存、发展和每个成员的利益负责,后者则对所属团体显示无限的忠诚。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则是以亲族主义的形式体现出来的。
以血缘关系为天然纽带,每个人一生下来就处于两大群体之中,一个是以异姓亲属组成的亲属群体,另一个是以同姓家族组成的家族群体。
这种血缘关系是没有地域上的界限的,前者相对来讲较不稳定,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淡漠,后者却是极为稳定的,表现为万世一系的种姓制度。
个人在两大群体的保护下长大,然后就是对两大群体尽自己的义务。
中日韩三国文化比较心得[修改版]
第一篇:中日韩三国文化比较心得中日韩三国文化比较心得中日韩三国虽然都地处东亚,文化根基亦是一脉相承,但由于三国在历史潮流中面对着各自不同的历史冲击,以及原本就存在的地理、历史、人文风俗习惯等差异,使得三国形成同源不同流的文化和国民性格。
在此,我们可根据一些粗泛的方面来探讨中日韩文化的特色。
首先,可以对比一下日常生活中三国国民的行为:中,日,韩三国人坐地铁,日本人一声不吭,只订着一个地方目不转睛;中国人眼睛乱转,一刻也闲不住地东张西望;韩国人则吵吵闹闹,喋喋不休。
关于吵架,韩国人光吵不动手,是儒教式的;日本人只动手不吵,是武士式的;中国人则是又叫又动手,是充满谋虑的立体战。
韩国的妻子们重感情,对丈夫强势而热情;日本的妻子们对丈夫百依百顺,温柔体贴,很难了解其内心;中国的妻子们既重感情,又有城府,将丈夫们训练的服服帖帖。
中国人喜欢牡丹,国色天香,象征荣华富贵;日本人喜欢樱花,刹那盛开,瞬间凋零,象征残酷之美;韩国人喜欢木槿,质朴无华,小家碧玉,却不屈不挠顽强生存。
中国人喜欢看[三国演义],讲国家大事,规模宏大,象百科全书,将文治武功溶于一炉;日本人喜欢[忠臣藏],讲武士搏杀,刀光剑影,残忍冷酷;韩国人喜欢[春香传],讲才子佳人,对诗传情,和美优雅。
日本人最诚实,一般不说谎;而中国人的谎话是一大特产;韩国人不说谎却有说大话的可能。
当我们将三国的国民行为与其地理位置相对应的时候,不难发现:中国是大陆德行,圆滑世故,雍容大度;日本是岛国德行,心胸狭窄,细致认真;韩国是半岛德行,自尊心强,心怀怨恨。
中日韩三国国民心理上的比较: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与其他优秀古老民族一样,其民族心理中有自信自强博爱善待外族文化的一面,在历史上中国曾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其他民族对于中国文化自然是顶礼膜拜,古代中国人民也有:“一览众山小”的豪情,但这种差异并没有使中国人不平等地对待外国人。
自古以来中国是礼仪之邦,外国(族)使者上朝,都是会受到我国政府的礼遇,一般而言,我国政府赏赐给他们的物品,价值远大于他们带来的贡品,而且中外经济交流中我们一贯坚持平等互利的原则,更没有想过要侵犯他国主权乃至统治世界!且不说汉唐时中国军队是何等的所向披靡,就是中国封建社会开始走向衰落的明朝,郑和下西洋一次所带的军队就足以灭掉一个中小国家!中国人向来以和为贵,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政府都宣布永远放面对历史上曾经多次伤害过中国人民的战败国-日本,弃向日本索取战争赔款的权力.我们的人民深知,既然自己受了伤害,何必又要把这种伤害强加于别人呢!对于外来文化,我们历史上也曾有过"仇视外洋事物""照抄照搬苏联经验"的经历,但纵观历史长河,总的来说我们还是坚持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而且也能做到客观评价他国历史.在我们的历史教科书中对"明治维新""日本六十年代经济腾飞"的描述都是十分称赞的,不因日本曾给过我们深通的回忆,甚至现在还在否认其侵略历史而改变.我相信一个民族只有达到一种理性,才能赢得其他民族的尊重,任何固步自封闭目塞听的民族终将走向落后! 众所周知,日本民族骨子里有"欺弱怕强"的特性。
中日民族间的文化差异与交流
中日民族间的文化差异与交流一、概述中日两国地缘相近,在东亚文化圈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中日两国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与交流历史悠久。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角度探讨:文化价值观差异的影响、传统文化交流和现代文化交流。
二、文化价值观差异的影响1. 礼仪习惯在礼仪习惯方面,中日两国有很多不同之处。
日本的“礼仪之邦”文化影响着日本人的行为准则,他们通常偏爱谦虚、礼貌,但过于含蓄也容易被误解。
而中国的礼仪文化以孝道、家庭为核心,重视礼节和人际关系。
在国际交流中,互相尊重别国文化,学习他国礼仪,更好地实现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
2. 教育思想中日两国教育思想在核心价值观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日本注重纪律,强调个体完成集体任务,注重道德修养。
而中国强调以人为本,注重“仁义礼智信”的全面发展。
相互了解彼此的教育思想有益于优化两国的教育体系,促进中日关系的发展。
3. 性别观念日本的部分文化传统对女性的位置不够平等,女性在政治票仓和职场上的地位受到限制。
而中国强调“男女平等”,女性逐渐在社会和经济领域站稳脚跟。
两国在性别问题上的思想差异应该得以发掘、分析和解决,令中日两国人民更好地建立起有益互信。
三、传统文化交流1. 文学艺术古典文学和艺术是两国文化遗产的精髓。
中国的唐诗宋词、戏曲和书法,以及日本的浮世绘、武士传、歌舞伎等都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相互了解彼此的传统文化,增强跨国交流与互相尊重,巩固和增进中日两国的文化友谊。
2. 饮食文化中日两国在饮食文化上也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如日本的生鱼片、天妇罗和寿司,以及中华传统美食如北京烤鸭、四川火锅等。
饮食文化是双方交流的重要一环,增加跨国对话和了解,有利于增进文化友谊。
四、现代文化交流1. 电影、音乐和体育电影、音乐和体育文化是现代国家和民族间交流的重要形式之一,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国的文化差异。
例如,日本漫画影响了世界各地,而中国电影《芳华》在2017年大放异彩,双方的跨国交流和合作有望成为新的亮点。
中日文化差异的比较与分析
中日文化差异的比较与分析中日两国作为亚洲的两个重要国家,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
中日文化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社会习俗、传统价值观、饮食文化、礼仪风俗等方面。
本文将围绕这些方面展开比较与分析。
中日社会习俗方面的差异。
在中华文化中,家庭观念非常重要,尊敬长辈,孝敬父母被视为传统美德;而在日本,家庭观念同样重要,但还有着更加注重集体意识和社会责任的特点。
中国人比较注重人际关系的维护,重视友情和亲情;而日本人则更注重面子和人际关系的保持,重视面子和礼貌。
中日传统价值观的差异。
传统中国价值观强调“仁义礼智信”,注重忠孝节义,主张天人合一、天命观念。
而日本传统价值观则注重忍耐和自我节制,尊重“道德优质”的人,注重个人的自我修养。
中日的饮食文化方面也有很大差异。
中国饮食文化丰富多样,讲究色、香、味俱佳,强调食物与季节的搭配,讲究饮食的谦和和生活的和谐;而日本饮食文化则更注重原料的新鲜和制作的精致,在食物的摆盘和视觉效果上有更高的追求。
中日礼仪风俗的差异也是显而易见的。
中国人注重礼貌和尊重,握手、鞠躬和问候都是很常见的礼仪动作;而日本人注重礼仪仪式和面子,鞠躬是日本民族传统的示敬方式,还有一些特定的礼仪规矩,如脱鞋进入房屋、喝茶的礼仪等。
中日文化在社会习俗、传统价值观、饮食文化、礼仪风俗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这些差异既是两国历史文化的产物,也受到地理环境、民族性格等因素的影响。
中日两国文化的差异不仅体现在现实生活中,更反映在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上。
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差异,有助于增进两国之间的友好交流与合作。
中日文化差异的比较与分析
中日文化差异的比较与分析中日两国是东亚地区的两个重要国家,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虽然两国在地理位置上相邻,但在文化传统、民俗习惯、价值观念等方面却存在着许多差异。
本文将从社会结构、礼仪习俗、饮食习惯、价值观念等方面对中日文化差异进行比较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和理解两国之间的文化差异。
一、社会结构中日两国的社会结构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在中国,社会等级观念较为明显,家族观念也较为浓重。
在传统观念中,家族是最基本的社会单位,尊重长辈、孝顺父母是中华文化的传统美德。
而在日本,虽然也有家族观念,但是社会等级观念较为淡薄,更注重个人的自由和平等。
在日本,人们更加注重团队合作,强调集体主义,而在中国,个人主义的观念较为普遍。
这些差异在两国的社会组织和人际关系上表现得十分明显。
二、礼仪习俗在礼仪习俗方面,中日两国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在中国,人们非常重视礼节,尊敬长辈和尊长让贤的风俗在中国十分普遍。
而在日本,人们更加注重细节和规范,对于礼仪习俗要求更为严格。
日本人会在进入别人家中时换上拖鞋,而在中国则较少有此习俗。
日本人在与人相互问候时会进行“bow”鞠躬的礼仪,而中国人则多以握手或者鞠躬来表示问候。
这些细微的差异展现了中日两国在礼仪习俗方面的文化差异。
三、饮食习惯中日两国的饮食习惯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中国传统饮食以米饭为主食,喜欢吃煲汤和炖菜,口味重油腻,喜欢吃辣。
在茶文化上,中国人更加注重茶道、茶艺和茶文化,而日本人更注重茶具和茶礼。
而在日本,传统饮食以寿司、生鱼片、烤鳗鱼等海鲜为主,口味偏清淡,偏好吃生食。
在相同的食材上,中日两国烹饪方式和口味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在吃饭礼仪方面,中国人一般使用筷子,而日本人则使用筷子和碗筷。
这些差异体现了中日两国在饮食习惯方面的文化差异。
四、价值观念在价值观念方面,中日两国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中国传统价值观念强调忠孝仁爱等美德,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而在日本,强调忠诚、勤劳、谦逊和自律,在人际交往上更加注重规矩与礼节。
中国人与日本人的生死观
中国人与日本人的生死观所谓生死观,顾名思义主要指对于生与死的基本看法,其中包括如何看待生命、人到底为什么活着、生命的意义何在以及如何看待生命进程中必定会降临的死亡等一系列问题。
人生在世,无论贫富贵贱,不管职位高低,也不论年龄大小,生死问题是谁都无法逃避的。
生死问题关系到一个人最切身、最根本的利益,对它的解答是人类决定人生态度、人生目的,建立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石。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面对死亡的心理较之衣食住行条件的改善等现实问题,显得更为现实,更为重要。
一、中国人的生死观关于生与死,中国古代的先辈们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虽然这些观点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的生死问题,但在中国历代以来,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甚至于时至今日,中国人仍在骨子里接受着这些观念。
在这个科学巨人与道德侏儒比例严重失调的社会,人类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也在逐步滑坡,或许,只有生与死的警示才能重新唤醒人类内在的道德意识。
本文立足于中国古代儒释道三家的生死观,试图通过对中国古人关于生死之认识的剖析,来探寻生命的意义,以期唤醒人们对生死的意识。
1、中国人生死观的起源1.1知生观这一派主要以儒家为代表。
儒家孔子首先提出“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的看法,他认为人生的目的在于充实人的道德生活,不必汲汲于追问死后的事,至于人的寿命长短,出于命运的安排,不必挂心。
后来孟子进而提出“立命”说。
孔孟教导人们不必计较生死寿夭,人活一天,就应该尽人事,处理好人的现实生活,为了正义和人类全体的福祉,人是可以不惜献出生命的。
这就是具有浓厚人本主义的知生观。
这一派对于生死寿夭问题的回答,采取了命定论的形式,主张尽人事,追求生的价值,但其目的是要人们将人生价值置于首位,至于企求长生或者追求死后的彼岸极乐世界,是此派所不取的。
1.2 全生观这一派主要以道家为代表。
道家老子认为生命是一种自然现象,反对人为的厚生、益生说。
他说人类同其他自然物如飘风骤雨一般,不能长久生存下去,生命的终结是一种自然的现象,因此他不赞成刻意追求长生。
浅析中日关系中的民族性因素
华章22二○一一年第五期M a g n i f i c e n t W r i t i n g中日关系自1972年建交,风风雨雨一路走来,有过友好蜜月期,也有过政冷经热期,如今的中日关系正进入一个全新的时期[1]。
中日关系之所以能进入全新时期与两国之间经贸联系的日益紧密是分不开的,现代社会国与国之间的亲疏冷热无疑受各国利益所支配,中日关系也不例外。
不过,虽然经济因素在中日关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中日两国国民的民族性对中日关系的变化作用极深,甚至居于经济因素之上。
本文拟从中日两国国民的民族性入手,阐述影响中日关系的民族性因素。
欲了解民族性对中日关系的影响,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是民族性。
民族性,亦称之为“国民性”、“民族性格”,作为社会学分支的民族性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指一个民族多数成员共有的反复出现的心理特质和性格特点的综合,是一种较为稳定的心理倾向或行为模式。
之所以存在不同的民族性,是由地域因素所造成的。
地域因素的存在,致使某个区域内的人民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并基于此产生出稳定独特的社会文化。
金克木先生说:文化就是“国情”,就是“民族性”[2],这种社会文化是一个民族社会心理、社会意识的表现形式,直接反应在其对外关系政策中。
在中日关系中,民族性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影响着彼此外交关系及各领域的合作。
中华民族,亦称之为华夏民族,已经走过了5000多年的文明历程,在古老的华夏土地上,勤劳、勇敢、智慧的中华民族开拓了幅员辽阔的国土,创造了悠久灿烂的文明,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欲了解中国的民族性,离不开对儒家思想的深入了解考察。
历史事实表明,儒家思想在历史长河中对中华民族的民族性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自汉朝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著作被奉作经典,是读书人必读之物,影响着所有读书人的衣食住行。
尤其是科举制度实行后,儒家学说成为科举评判的唯一标准,而经过科举坐上天子门生的读书人,除了写文作赋之外,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便是宣传儒家思想,这些因素使得儒家思想能够长久广泛地影响着中国的民族性。
中日民间故事比较
中日民间故事比较
中日民间故事在很多方面存在相似性和差异性。
相似性方面,中日两国都拥有丰富的民间故事资源,这些故事反映了各自民族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
例如,两国都有讲述动物报恩、善恶有报等主题的故事,这些故事强调了人与人、人与动物之间的互助、关爱和尊重。
此外,中日民间故事都注重口头传承和表演艺术,如说书、戏曲等,这些方式使得故事更加生动、形象。
在差异性方面,中日民间故事的主题、情节、人物形象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这主要是因为两国的地理环境、历史背景、文化传统等因素不同。
例如,中国的民间故事多以乡土文化、家族观念等为主题,而日本的民间故事则更注重自然与人的和谐相处、忠诚与奉献等主题。
此外,中日民间故事的情节结构、人物形象也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
总的来说,中日民间故事虽然存在相似之处,但也有很多不同之处。
这些相似性和差异性都反映了中日两国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中日两国“鬼”文化差异研究
中日两国“鬼”文化差异研究中日两国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和民间传说,其中鬼是两国文化中的重要元素之一。
中日两国的“鬼”文化有着许多相似之处,但也存在着许多差异。
本文将对中日两国的“鬼”文化进行比较研究,探讨其中的差异及其原因。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中日两国的“鬼”文化。
在中国,鬼是指鬼魂的一种形象,通常被视为死者的幽灵或不祥之物。
中国古代文学中有许多关于鬼怪的故事,如《聊斋志异》中的许多鬼怪传说,都反映了中国人对鬼怪的深厚信仰和文化想象。
而在日本,鬼(日语中通常称为“妖怪”)是指各种形态各异的超自然生物,包括妖怪、魔鬼、怨灵等。
日本的妖怪文化在民间传说、绘画、文学等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如《怪谭》、《绘本百物语》等都是反映日本妖怪文化的重要作品。
在两国的“鬼”文化中,最大的差异在于对待鬼的态度。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鬼是被人们所畏惧的存在,被视为不祥之物。
人们常常会将鬼神和妖怪作为不祥之物加以排斥,以致力于避免和抵御。
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趋吉避凶、祈福祷祝的体现。
而在日本,对待妖怪的态度则稍有不同。
日本人对妖怪有一种崇敬和慎重的态度,甚至有些妖怪被视为护神或守护者,如狐狸妖怪被认为是神社的守护神,一些地方还会举行庆祝妖怪的仪式,祈求其保佑。
中日两国在鬼的形象上也有着一些差异。
在中国,鬼的形象主要体现在鬼脸、鬼画符、鬼门关等传统文化符号中,人们通常认为鬼的形象是恐怖和诡异的。
这一点体现在中国传统绘画和文学作品中,如《聊斋志异》中的鬼怪形象就充满了诡异和恐怖的意味。
而在日本,妖怪的形象更加多变,有的是人面兽身,有的是动物形态,有的是超自然的形象。
日本的绘画作品中,妖怪形象通常比中国更为夸张和神秘,如《绘本百物语》中的妖怪形象多是怪异而生动的。
中日两国在对待鬼的传统节日和习俗上也有着差异。
在中国,鬼月是尊重和祭奉阴间鬼怪的传统节日,人们会在这个月份禁忌杀生,尊重祖先,避免作恶,以求得祖先的庇佑和鬼怪的不扰。
而在日本,妖怪的相关习俗则更加丰富多彩,如盂兰盆节中举行的万灯节、地藏盛会等都与妖怪有关,人们会通过这些节日来祭拜祖先和妖怪,祈求祖先的庇佑和妖怪的保佑。
浅析大和民族的性格特征-攀枝花市东区基础教育网
浅析大和民族的性格特征四川省攀枝花市第二十五中黄文全 617067摘要:中日两国从1972年关系正常化以来,两国关系一直是波荡起伏,甚至针锋相对。
2006年小泉不顾中国反对坚持参拜靖国神社,中日关系又发生了剧烈的震荡。
2007年以来中日关系全面回暖,两国政府和民众克服困难走到了互惠合作的新起点上。
尽管如此,仍不时传出不和谐的声音。
笔者想从以下几个方面简单分析一下日本民族的性格特征——强烈的忧患意识;高度的集体观念;密切的团队精神;不竭的创新动力;擅长学习和借鉴;热衷扩张和侵略;狭隘的民族主义;盲目的愚忠心理;歪曲历史,美化侵略的错误思潮。
展示上述种种的目的在于帮助人们更好的了解和处理中日关系。
关键词:大和民族、性格特征、忧患意识、集体观念、团队精神、擅长学习和借鉴、创新精神、扩张心态、狭隘的民族主义、盲目愚忠、歪曲历史美化侵略正文:中日两国从1972年关系正常化以来,两国关系一直是波荡起伏,甚至针锋相对。
2006年小泉不顾中国反对坚持参拜靖国神社,中日关系又发生了剧烈的震荡。
2007年以来中日关系全面回暖,两国政府和民众克服困难走到了互惠合作的新起点上。
尽管如此,仍不时传出不和谐的声音。
这究竟为什么?社会对日本这个国家和民族的探讨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深入,我在这里也想简单分析一下大和民族的性格特征,不当之处,敬请斧正。
强烈的忧患意识在日本的小学教科书上,写上类似于“我们的国家资源稀少、国土面积有限”的国情知识,引导日本儿童养成珍惜资源的理念。
大和民族生存在一个四周环海、面积不大、多山的狭长岛国里,可耕地只占全国面积的百分之十五,矿产资源又贫乏,且饱受地震、台风、海啸等的威胁。
这种不利于民族生存发展的自然环境,剥夺了大和民族向大自然索取的权利,若说造物主对大和民族还有一丝怜悯的话,那就是给了它辽阔的渔场,然而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条件下,海洋捕捞是一件风险极大的艰难之事。
面对这样的外部环境,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只有依靠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个人才能获得生存、发展的条件。
中日“闭关锁国”时期的文化心理之比较
中日“闭关锁国”时期的文化心理之比较中日两国在近代都实行了闭关锁国的政策,都阻碍了东西文化的交流,但是两国后来在向西方学习的近代化过程中的表现却截然不同。
日本通过学习西方使自己成为了新的列强,而中国却始终无法通过模仿日本的成功经验使自身同样富强起来。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其实在闭关锁国时期就已经有所显现。
这就是因为中日两国在文化心理上不仅有共同点,而且还存在着差异。
通过对这一现象的探讨能够对近代中国所走的曲折道路有更深的认识。
标签:中国;日本;闭关锁国;文化心理“闭关锁国”顾名思义是指一个国家闭关自守,同外界隔绝,因而在国际上处于孤立的状态。
它一般是指在西方殖民主义势力向海外扩张时期,在封建制度统治下的东方国家里(包括中国、日本和朝鲜)发生的历史现象。
一、两国文化心理的相同点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在近代史上,两国曾经都受到过西方的殖民,并且都实行过闭关锁国。
其内容有相同点,对两国的文化心理也产生了一些相似的影响。
1.两国政府都限制与外国的经济贸易清初为了防范郑成功,有很长一段时间的“禁海”。
1686年清政府开放了海禁,但很多商品种类都逐渐被列入了被禁止的范围,如大米、豆麦、杂粮、铁器、废铁、生丝、绸缎、马匹、书籍等,严重妨碍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对人民的出海贸易限制也多,如对中国商船出海贸易中的船只大小、水手人数、时间、粮食的多少和携带的工具都有十分严格的规定,同时严令在南洋贸易的中国人限于三年内回国,否则不准“复归故土”。
〔1〕清廷后来又于1757年下达广州“一口通商”命令,并且只批准设立专门与外商进行贸易的洋行,以后习惯上称之为广州“十三行”,规定外商的一切事宜均由洋行办理。
日本方面则执行了更为严厉的出海政策,1636年禁令中称,严禁派遣日本船和日本人到外国,如有偷渡者处死罪。
已去外国定居的日本人,若返抵日本,即处死罪。
而且关闭了除长崎以外所有对外贸易港口,只允许与中国、荷兰通商而且规定每年与中国的贸易量不超过6000贯,与荷兰的贸易量不超过3000贯。
中日创世神话殊同表象下的民族文化特性探究
中日创世神话殊同表象下的民族文化特性探究神话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地区文化属性的重要体现,蕴含着民族早期文化的脉络、内涵、对于整个民族的精神和文化产生主导作用。
通过对中日创世神话的创造途径、结构、产生背景、流变规律等方面的探究,可以看出中日创世神话都表现出了哲学性和复杂性的特征,同时,中国的创世神话也表现出其散漫性、矛盾性的特点,而日本的创世神话则具有系统性和性文化崇拜的特点,从而认识到蕴藏在创世神话中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标签:创世神话;相似性;差异性;民族精神;民族特质一、创世神话的概述神话是早期人类在认识自然、支配自然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心理需求,是人类最早的幻想性文学作品。
在民族文化的进程中,神话时代是人类进化初期世界认知的象征叙事,是具有时代特色的变质化意识,神话作为人类混沌时期的无意识认知,是一种“变质论意识”。
创世神话,又被称作开辟神话,是一个记录世界与人类起源和万物起源之间关系的神话。
创世神话是通过想象的方式对自然进行的简单的描绘,反映出了人类的开端和自然的原始状态,很多历史悠久的民族都有属于本民族的创世神话,这些创世神话被认为是思想起源的第一个成果以及多学科发展的源头。
创世神话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创造的划时代神话,另一个是人类起源的神话。
人类起源神话是创世神话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创世神话进行了深化和具象,将创世神话的中心叙述转化为以人为核心。
中国和日本在地理位置上相近,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的演变起到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在中日两国的创世神话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同时,日本又属于岛屿国家,因此日本的创世神话又表现出其独特性。
中日两国的创世神话沉淀着丰厚的文化特性和民族心理内涵,因此,本文主要对中国和日本创世神话的异同做一个探讨和研究,通过解读创世神话的表象,来揭示中国和日本两个民族中的文化属性和民族特质。
二、中日创世神话的共性日本和中国同属于东亚洲,在中国的儒佛经典途径朝鲜半岛传播到日本以后,早期日本的思想受到了中国文化的熏陶,因此中日创世神话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表现在:首先,对于宇宙原本状态和神的来源的刻画,是创世神话的根源。
【读后感】《中外民间故事》读后感_650字
【读后感】《中外民间故事》读后感_650字《中外民间故事》是一本涵盖了中外各地民间故事和传说的书籍,这本书一共收录了三十篇经典故事,从中我们能够领略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魅力,丰富了我们的阅读体验。
在阅读中,我深深感受到了民间故事的魅力,它们不仅是传承文化和历史的工具,更是人类智慧和情感的体现。
读完这本书,我最深刻的感受就是不同民族的文化的博大精深。
无论是出自中国、北欧还是非洲的故事,都有着深刻的生命哲学和缜密的逻辑思维。
比如《半夜鬼敲门》这个中国传统故事,通过一个惊险的情节表达了人们应具有的勇气和智慧,意味深长;而北欧神话中的《雷神索尔的历险》里则灌注了司法、军事等方面的思考,体现着北欧民族的刚毅与勇敢。
在每一个故事中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历史和民族心理。
读这些故事让我更加热爱祖国,同时也能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不只是扩展了新的知识面,也让我的思想更加开阔。
这本书里的故事都是经典的民间传说,尽管它们已经被诵读、传颂了数百年,但它们所包含的智慧和道德内涵,至今依然有着特定的指导意义和历史价值。
譬如,《女娲补天》这个传说,既像具有广泛的民间影响力,同时也有着深刻的思想启示。
在其中,我们看到人们对于生命、自然、神灵等都有着敬畏感、钦佩感,使得我们更加珍视自己的生命,和大自然的和谐生态。
同时,许多故事也警示了人们不能贪婪、嫉妒、懒惰、自私等等,我们应当秉持着真善美的道德标准,不断地完善自己,积累经验和智慧。
总之,《中外民间故事》这本书是一本常识性、历史性、哲学性强的书籍。
在读完这本书后,我不仅对于民间文化的理解得到加深,同样也让我发现了更多心灵世界的真正宝藏。
我深信不管是谁在读了这本书之后,都能够从这些故事中领略到智慧和美丽,让我们在接下来的阅读之旅中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人生的本质与真谛。
中日两国“鬼”文化差异研究
中日两国“鬼”文化差异研究中日两国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其中包括着各种神秘的鬼怪传说。
这些鬼怪文化在两国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和信仰方式,反映了两国人民的不同价值观和审美观念。
本文将从中日两国“鬼”文化的起源、传承和差异等方面进行研究,希望可以为深入了解中日两国文化差异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中日两国“鬼”文化的起源1. 中文“鬼”文化的起源中国的“鬼”文化在古代便有着丰富的传说,如《山海经》中记载的各种妖魔鬼怪,还有《聊斋志异》中的各种鬼故事等等。
相传,中国的“鬼”文化起源于对自然界的崇拜和对超自然力量的信仰,人们相信在世界的某些角落存在着不为人知的鬼神。
2. 日本“鬼”文化的起源日本的“鬼”文化同样也源远流长,古代日本人对鬼神的信仰可以追溯到神话时代。
《古事记》和《日本书纪》中记载了各种神话传说,其中包括了许多关于鬼怪的故事。
日本人的鬼怪传说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影响,但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日本“鬼”文化。
1. 中国的“鬼”文化传承中国的“鬼”文化传承主要体现在民间的传说、戏曲、绘画等方面。
中国的各地方俗文化中都有着与鬼相关的传统活动,如清明节扫墓、七月鬼节等传统节日。
中国各种戏曲作品中也常常出现鬼神角色,如《白蛇传》中的白娘子、《霸王别姬》中的霸王等。
2. 日本的“鬼”文化传承日本的“鬼”文化传承主要体现在日本的民间传说、祭祀活动和文学艺术等方面。
日本人民普遍相信鬼神的存在,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会进行各种祭祀活动以示尊敬。
日本文学中也有着大量关于鬼神的作品,如《怪谭》《化物语》等。
1. 在信仰方式上的差异中国的“鬼”文化受到了道教、佛教等宗教的影响,人们对于鬼神的信仰带有很强的宗教色彩,认为鬼神是神灵的一种形式。
而日本的“鬼”文化则更多地与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相关,人们通常认为鬼神是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存在。
2. 在表现形式上的差异中国的“鬼”文化在表现形式上更多地体现出对鬼神的恐惧和崇拜,如在民间传说中鬼怪常常是恶魔的形象,需要进行驱鬼祈福等活动。
浅析傩文化中的信息属性与民族心理
浅析傩文化中的信息属性与民族心理傩文化是中国古代传统的一种民俗文化,主要表现为神驱逐仪式和民间的表演形式。
它在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呈现形式,但都具有一定的信息属性和民族心理的特点。
本文将从信息属性和民族心理两个方面来进行浅析。
傩文化具有很强的信息属性。
首先,傩文化作为一种传统的民俗文化,传递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
在傩文化的表演中,一般都包含了古代传说、神话故事、历史事件等元素,通过表演的形式将这些信息传递给观众,使观众对历史和文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此外,傩文化也是一种口头传统文化,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将信息传递给后代。
在传统社会中,没有书面文字的情况下,人们通过傩文化来传承历史和文化,保留了各种宗教、信仰和道德观念等重要的文化信息。
其次,傩文化还具有一定的社会信息属性。
在傩文化的表演中,往往会反映社会的现实问题和矛盾。
例如,在一些地区的傩文化表演中,会表现出对社会不公平、贪污腐败、疾病流行等问题的批判和讽刺。
这些表演对社会问题的揭露和批判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同时也可以引起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此外,傩文化还能够传递一些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通过表演中的故事情节和角色形象来告诉人们应该如何行为和处世。
傩文化还与民族心理有着密切的关系。
首先,傩文化是民族心理的一种体现。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傩文化代表了中国人特有的价值观念和情感表达方式。
在傩文化的表演中,人们常常用夸张的姿态和表情来表达对神灵的崇拜和敬意,这种宗教性的表演方式反映了中国古代人们对于神的信仰和对宇宙力量的敬畏之情。
同时,傩文化中的一些角色形象,如“妇门之灾”、“赶大精”等,也代表了民族心理中对恶势力的驱逐和对吉祥事物的追求,反映了中国人民的勇敢和乐观向上的心态。
其次,傩文化也能够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
傩文化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和仪式内容,能够带给人们情感的宣泄和心理的满足。
在傩文化的表演过程中,观众们可以通过共同的参与和观看来产生一种群体共鸣的情感体验,这种共鸣能够让人们感到身心愉悦和满足,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由动物谚语看中日文化差异的差异
由动物谚语看中日文化差异的差异摘要谚语是人民大众生活经验的积累与总结,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它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语言就象一面镜子,反映了该国的文化,由于中日两国所处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历史条件不同,在谚语中使用的动物也不同,它体现了中日两国不同的文化差异。
关键词动物谚语中日文化差异映射1引言谚语是人们根据自己长期的生活经验创造出来的,并经过大众传诵,锤炼,完善而流传于世的,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语言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自古以来中日两国有着密切的文化交流,在悠久的交流历史中,很多中国文化流传到日本,谚语也作为中国文化的精髓随之流传到了日本。
因此,中日两国有很多相同、相似的谚语。
但由于两国的社会环境,风土人情等不同,许多谚语在表达方式上也有所不同。
日本特有的文化也孕育出了很多独自的谚语,这样日本又有自己不同的谚语。
汉语和日语中都存在着大量与动物有关的谚语,它们是人类文化的全景速写,可以从中看出该国的历史、传统、风土、人情等。
笔者从中日两国谚语中挑选出一些相同或相似的有关动物的谚语来比较和分析各自的意义及表达方式,从中分析出中日两国的文化差异。
2中日谚语中动物的使用偏好这里的使用偏好,指的是在不同的民族文化圈中,通过动物来表达生活经验、事物道理时在谚语中的具体使用情况。
2.1 虎在中国虎一向是猛兽的代表,被奉为百兽之王,“虎”常被描述成“壮哉于兔豪且雄,猛气不与凡兽同。
吞牛伏豹爪牙利,空谷一啸来天风”的“虎大王”。
自古以来,有关虎的成语,谚语就一直丰富着人们的语言生活,在中国谚语中,虎常和狼连用,两者都是凶狠,残暴的形象,用作比喻强大,凶恶的势力。
如“蜂蚁也有君臣,虎狼也有父子”。
“人可以和虎狼搏斗,却无法和苍蝇争吵。
”还有“前怕狼,后怕虎,一事无成白辛苦”。
而在日语谚语中,虎常和鼠连用,虎作为威猛强大,鼠作为胆小无力的形象代表,两者常作为强弱势力的对比双方在谚语中出现。
举例如下:(1)虎鼠となる// 虎沦为鼠虎落平阳。
浅析中日对忠孝恩理解的差异2200字
浅析中日对忠孝恩理解的差异2200字每个民族,每个地域,在自己特定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下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而且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具有不一样的性格特点。
正是这种文化的多样性、不同性往往使世界精彩纷呈,但也会因为文化的不一样造成矛盾的产生。
本文通过对《菊与刀》的阅读并站在自身的文化背景下对日本文化进行浅析。
毕业忠;孝;恩;文化差异一、前言菊是日本皇室家徽,象征着日本民族随性谦和的一面,刀是日本武士道文化的象征,表现出日本民族的坚韧与好斗。
在《菊与刀》一书中,美国学者露丝?本尼迪克特运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从日本对战争的看法讲起,讲到明治维新,再分述了日本人的矛盾性格,即日本文化的双重性,如尚武而爱美,蛮横而有礼,顽固而喜新,不驯而服从等,进而分析日本社会的等级制及有关习俗。
作为全世界公认的现代“日本学”开山之作,该书对我们了解日本民族的“本性”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二、日本的忠日本天皇向来是日本民众强烈的效忠对象,尽管天皇并未掌握实权,但这并不妨碍日本民众对天皇的效忠。
正如书中所言,天皇与“日本”是密不可分的;没有天皇的日本不是日本;日本天皇是日本国民之象征,宗教生活之核心,天皇就是超宗教的信仰对象。
日本民众对天皇的效忠可谓到了盲目的地步,其实不然,日本无条件的忠只体现于对天皇,正如二战期间,日本国民不停地批判政府和他们的上司,但只要天皇命令战斗,士兵们会不惜一切战斗到底。
这与中国古代死忠于帝王的人有相似之处,但日本人对天皇的狂热还是令人费解。
日本虽然从中国儒家伦理观念中引进“忠”的观念,但还是与中国儒家的忠存在差异。
儒家思想并不主张像日本人对天皇的愚忠,儒家绝没有认为忠是无原则地听从上司、君主之命。
如在《孟子?离娄》篇中,“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这正体现了儒家思想主张的忠是有条件的,是有原则的忠。
中日的忠的差异就在于是否是有条件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硕士学位论文
从中日民间故事透视两国民族心理
姓名:马伟伟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日语语言文学
指导教师:赵力伟
20090401
从中日民间故事透视两国民族心理
作者:马伟伟
学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予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1.金翰钧从《鹤报恩》初探日本报恩文化[期刊论文]-山东文学(下半月)2008(12)
2.刘英娇日本民间故事中的鱼形象研究[学位论文]2009
3.于长敏日本民间故事及其文化内涵[期刊论文]-日语学习与研究2004(3)
引用本文格式:马伟伟从中日民间故事透视两国民族心理[学位论文]硕士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