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砂六君子汤合乌药散加减中药配方颗粒治疗小儿腹痛临床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香砂六君子汤合乌药散加减中药配方颗粒治疗小儿腹痛临
床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香砂六君子汤合乌药散加减中药配方颗粒治疗小儿腹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门诊小儿腹痛患者80例,分为颗粒剂组45例和对照组35例,颗粒剂组给予香砂六君子汤合乌药散颗粒剂加减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碳酸氢钠片0.3mg、山莨菪碱片2mg、阿奇霉素片0.5mg 治疗以进行对照,两组患者均14天为一个疗程。治疗前后对小儿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观察。结果颗粒剂组痊愈患儿共23例,显效12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91.11%。对照组中痊愈患儿共9例,显效11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71.43%。两组总有效率间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除心、肝、肾等脏器功能有严重损伤的患儿,排除心理或精神疾病的患儿,排除过敏体质患儿。小儿腹痛的主要症状有腹痛缠绵或少腹绞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形寒肢冷,气短懒言,神疲乏力,面色萎黄或无华,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细或沉细。
1.2 治疗方法颗粒剂组使用香砂六君子汤合乌药散颗粒剂进
行中药加减治疗,开水冲服,一天两次,饭后服用。对照组使用碳酸氢钠片0.3mg、山莨菪碱片2mg、阿奇霉素片0.5mg进行治疗。临床上患儿呕吐频繁者加旋复花3g、代赭石10g;腹痛下利、脘冷肢凉严重者加附子3g肉桂10g干姜5g;大肠虚寒、积冷便秘者加大黄3g、当归10g、干姜3g;痛如针刺、痛有定处者加川芎10g、
桃仁10g、红花10g;痞满食积者加焦神曲15g、焦山楂15g、枳实10g;少腹痛剧、痛无定处、痛窜胁肋部者加醋柴胡10g、广郁金10g、制香附6g。两组均为14天。
1.3 观察方法按照临床疗效标准对两组患儿进行评定,观察香砂六君子汤合乌药散中药加减的颗粒剂与西药之间临床有效程度
的情况。痊愈:腹痛症状消失,饮食正常,大便正常;显效:腹痛症状的次数和时间都有明显的改善,饮食和大便情况明显好转;有效:腹疼症状的次数和时间均有一定程度的减少,饮食和大便情况均轻度改善;无效:腹痛的次数和时间无改变,或加剧。
1.4 统计学方法数据通过spss18.0进行统计处理,使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结果经14天的药物治疗,两组患儿有不同程度的改善。颗粒剂组痊愈患儿共23例,显效12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91.11%。对照组中痊愈患儿共9例,显效11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71.43%。经统计学计算,两组患儿的总有效率间的差距明显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香砂六君子汤合乌药散治疗的颗粒剂组小儿腹痛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小儿腹痛与小儿咳嗽、小儿癫痫一样,在临床上十分常见,且病程长、治疗困难。小儿的身体有其自己的特点,与成年人不同。小儿腹痛与成年人的腹痛在治疗上要有所区别。中医根据辩证将小儿腹痛的临床证型主要分为三种,包括脾胃虚弱证、脾虚气滞证和
胃肠湿热证,其中脾胃虚弱证最为常见,此类证型可占到小儿腹痛的50%左右[3]。香砂六君子汤合乌药散在治疗小儿腹痛方面应用广泛,两方加减共凑健脾益气、疏肝行气、和胃降逆、散寒止痛之效。根据每个患儿症状的不同,随症加减中药,是方剂的组成符合患儿的辩证,以达到良好的临床疗效。
本研究将我院门诊80例小儿腹痛患者分为颗粒剂组45例和对照组35例,分别使用香砂六君子汤合乌药散颗粒剂加减和碳酸氢钠片、山莨菪碱片、阿奇霉素片进行治疗,经14天治疗后观察的结果为颗粒剂组痊愈患儿共23例,显效12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91.11%。对照组中痊愈患儿共9例,显效11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71.43%。统计学方面两组的总有效率有差异(p<0.05)。结果提示香砂六君子汤合乌药散的颗粒剂的临床疗效优势明显,临床上可广泛应用。
颗粒剂在临床使用正在逐年增加,得到广大医师和患者的关注。颗粒剂的生产方式优于传统的中草药,将有效成分直接提炼出来,便于吸收,同时不会因为水煎时的高温破坏有效成分。另外,颗粒剂服用起来便捷,携带也十分方便。颗粒剂有其自身的优点,应重视研究并在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肖志华.小儿腹痛304例病因分析[j]医学检验,2011,08(05):86.
[2]李秀兰,宋洁萍.应用b超检查小儿腹痛临床观察[j]中国社
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8,10(187):98-99.
[3]郑军,田书瑞,丁丹丹.小儿腹痛中医辨证分型与呼气氢试验相关性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0,21(07):1745-1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