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通学派新
中医学流派之新安流派
中医学流派之新安流派摘要:中医医学史学术流派中提出判断中医学术流派的标准是:第一要有代表性人物,第二要有代表性观点,第三要有传承其学说的代表性著作。
认为中医学术流派的命名是后人给予和约定俗成的,不必强求一致,不一致则反映了多样性。
比较规范的应是《中医各家学说》教材的提法。
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医学术流派的概念,成因与判断标准,命名,类别以及重点介绍了新安流派。
关键词:中医学学术流派新安流派正文:学派众多,流派林立,是我国中医学发展史上鲜明的一种文化现象。
中医历代学术流派既互相争鸣,又互相渗透与取长补短,从而深化了对中医药理论的认识,补充与完善了中医理论体系,提高了中医药的学术水平和临床疗效,因而也促进了历代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一、中医学术流派的概念学术流派是“学派”与“流派”的泛称。
中医界在探讨中医学术流派的著述中有的,有称××流派的,也有称××医派(医学流派之简称)和××学说的,大多并无严格的区别,直到最近才有了不同的看法。
其实,它们之间既有密切联系又有一定区别。
《辞海》对“学派”解释为:“一门学问中由于学说师承不同而形成的派别”:“流派”是指学术、文艺方面的派别。
[1]所谓“学说”,是指学术上自成体系的理论与见解,如中医的各家学说。
但同一学说之中,由于观点不一,又形成了不同的派别。
如河间学派中的火热论、攻邪论与养阴论派,《伤寒论》文献整理中的错简论与维护旧论派。
关于中医的学派,孟庆云认为,“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由于学术主旨不同,学说、观点之异,其学术队伍中一批有较大影响的医学家发展承传的群体称为学派”。
[2]汪沪双等认为“流派”的概念比“学派”的概念涉及的范围要广,如“新安医学”属广义上的“流派范畴”。
[3 ]二、中医学术流派的成因与判断标准我国中医学术流派的形成固然有其社会背景与学术背景,但还有本身的条件与因素,这也就是后人探讨的学术流派成因或标准问题。
中西医汇通派的产生
一、中西医汇通思想的产生 二、中西医汇通派代表医家及其学术思想
一、中西医汇通思想的产生
• 中西汇通思想其源头可上溯到明代徐光启, 他在天文学上提出了中西汇通的主张。 1629年,他在“礼部为奉旨修改历法开列 事宜乞裁疏”中提出了中西历汇通。 • 后来则是洋务派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就 是在1 9 0 3 年左右, 洋务派主持“ 新政” 时, 中西汇通得到进一步发展及流行; 而最 早明确提出中西医汇通思想的人则是洋务 派李鸿章
二、中西医汇通派代表医家及其学术思想
• • 产生背景 鸦片战争的创伤给长期以封建专制思想统治的旧中国产生了巨大震动和冲击, 使一直以天朝自居的清政府开始惶恐和紧张起来“战争失败的苦痛和屈辱让 一些有识之士意识到中国要自强,要求富。,然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向 西方学习,故而他们提出要“师夷长技以制夷”。 最初人们所看到的只是西方的科技和军事优越于中国,于是,以清政府官员黑龙 江中医药大学博士论文为主的一些人士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西方医学 在中国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得到迅速发展”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 “,要求中国传统的文化礼制不能变,观念层面的东西不能变,能变的只是器用 层面的东西”更进一步说,社会的经济基础可以变,但是上层建筑一定不能动“。 中日甲午战争的爆发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彻底失败"这时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 一批开明人士认识到,要使中国真正富强,需要变革中国传统的封建文化礼制, 即上层建筑,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经济基础的发展"于是”维新运动“取代”洋务 运动“在国内兴起来,它们积极引进西方资本主义的文化制度,对旧中国的封建 文化礼制进行批判"这样的社会政治背景自然会对传统中医的发展产生巨大影 响“ 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促进了西方医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同时它也促使了中 医和西医之间的交流"中西医汇通学派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产生出来的"
12中医各家学说绪论
第二节、中医学说与学术流派的 关系
二、中医学术流派
中医学术流派是中医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 系统的、独特的学术理论或学术主张,有清晰的学 术传承脉络和一定历史影响与公认度的学术派别。
第二节、中医学说与学术流派的 关系
三、中医学说是学术流派的缔结纽带
仲景学说与伤寒学派 脾胃学说与易水学派 肾命(门)学说与温补学派 温病学说与河间、攻邪、丹溪学派
1、伤寒学派
(1)定义
以研究《伤寒论》辨证论治规律及处方用药 心得为中心的学术群体。
始于晋唐,形成于宋金,盛于明清。
1、伤寒学派
(2)唐宋八大家 ①收集整理,编次注释
王叔和、孙思邈 ②深入研究,学派形成
韩祗和、朱肱、庞安时 许叔微、郭雍、成无己
1、伤寒学派
③清伤寒三派 错简重订派:方有执,喻昌,张璐,吴谦
4、温病学派
代表医家——余霖
认为该温疫的流行乃运气之淫热 入胃,敷布于十二经脉所致,因而 倡用石膏重剂泻诸经表里之热,实 为补充了吴有性论温疫之未逮。并 制定名方清瘟败毒饮
4、温病学派
代表医家——叶桂
创立温病卫气营血辨治大纲。注重辨舌验齿 和斑疹、白pei的辨别,并作了具体阐述,丰富 了温病诊断学的内容。
绪论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中医学说与学术流派的关系
第一节、概述
中医各家学说是阐明和研究名医学术 思想、临证经验与特色兼及中医学术流派 及中医学说的一门学科。
第二节、中医学说与学术流派的 关系
一、中医学说的形成
中医学说是中医学发展过程中,由医学家提出的自成 体系的学术观点或理论。
各家学说都是在继承前贤精粹,批判时世流弊的基础 上有所创新和建树而形成的。
4、温病学派
浅述河北中医学派的历史地位
浅述河北中医学派的历史地位周计春河北中医学院医史文献教研室石家庄050200 摘要:本文在中医学派界定和划分等问题上提出个人观点,认为医经、经方、汇通均不当称为学派,前两者实属图书分类,后者当属医学发展的新领域,其下可分出不同的观点。
诸多学派可归纳为河间、易水、伤寒、温病四个大学派,相反相成。
河间学派包含攻邪学派、丹溪学派,易水学派包含补土派、温补派。
河间、易水两大学派鼻祖刘完素、张元素均出自河北,刘完素最早对伤寒提出不同观点,是对伤寒的补充,也是温病学派的先驱;张元素完善了脏腑辨证,创新方、药理论,同样羽翼了伤寒。
河北是金元时期医学中心,河北中医学派在中医历史上具有开拓、创新、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近代著名中西汇通医家张锡纯“衷中参西”的思路,为中西医结合树立典范。
纵观中医发展史,历代医家的学术争鸣催生了不同的学派。
学派在传承过程中,学派间学术存在着渗透、交叉与融合。
如此争鸣与融合,相反相成,使中医学的理论不断充实与完善,从而推动中医学向前发展。
河北历史上出现的河间、易水、补土等重要学派,对中医学理论和实践均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医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一、学派划分之我见学说众多,学派林立,是中医学发展的鲜明特点。
后世学者在中医学派研究上,针对学派划分存在不小的分歧。
㈠、学派划分概况关于学派的划分,历来有不同的看法。
纪晓岚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提出:“医之门户始于金元”,倡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张子和、李东垣、朱丹溪各成一派。
明·王纶《明医杂著·医论》提出“四子大全”说:“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热病用河间,杂病用丹溪,一以贯之,斯医道之大全矣。
”认为学医应专主《内经》,再博观四子,医术才算全面。
这对后世学派划分有一定的影响。
后世学派划分可谓说法纷纭:民国时期谢利恒先生在《中国医学源流论》提出有刘河间学派、李东垣学派、张景岳学派、薛立斋学派、赵献可学派、李士材学派等;范行准先生在《中国医学史略》提出有河间学派、易水学派、东垣学派、丹溪学派、折衷学派、服古学派、叛经学派等;《中医各家学说》二版教材提出有河间、易水、伤寒、温病四大学派,四版教材提出医经、经方、河间、易水、伤寒、温热、汇通七大医学流派[1]13;而《中医各家学说》五版教材则又改为伤寒、河间、易水、丹溪、攻邪、温补、温病七个学派[2]。
中医流派精解
中医流派精解我国历史上的各个中医学术流派,都是历经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在学术活动中自然而然形成的。
其鲜明的学术观点与主张,往往由某学术流派成员自己提出,但又为历代医家所公认。
但对某学术流派的命名,则往往是后人给予和约定俗成的。
正因如此,中医学术流派的命名不尽统一。
有以代表性人物命名的,如河间派、丹溪派;有以学科命名的,如医经派、经方派、伤寒派;有以观点或学说命名的,如补阴派、温补派、汇通派;有以地域命名的,如易水派、新安派、绍派伤寒,等等。
不统一反映了多样性,故不必强求一致。
中医学术流派的类别在中医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学术流派灿若群星。
一般认为,中医学派的真正形成是在金元时代,以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与朱丹溪为代表的四大家,其依据是清,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提出的“儒之门户分于宋,医之门户分于金元”。
近代中医学者谢利恒先生在《中国医学源流论》中说:“北宋以后,新说渐兴,至金元而大盛。
张刘朱李之各创一说,竞排古方,犹儒家之有程朱陆王。
”但也有学者认为,早在春秋战国时代,由于受当时百家争鸣学术氛围的影响,医家在临床中就有偏重针灸、主用方药和强调切脉的三个流派。
任应秋先生认为,汉代已有“医经”和“经方”学派。
〔4〕《汉书•艺文志》说:“医经者,原人血脉、经络、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而用度箴石汤火所施,调百药齐和之所宜。
”“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辩五苦六辛,致水火之剂,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
”至于中国古代究竟有多少中医学术流派,可谓说法纷纭。
谢利恒先生在《中国医学源流论》提出有刘河间学派、李东垣学派、张景岳学派、薛立斋学派、赵献可学派、李士材学派等;范行准先生在《中国医学史略》提出有河间学派、易水学派、东垣学派、丹溪学派、折衷学派、服古学派、叛经学派等;《中医各家学说》二版教材提出有河间、易水、伤寒、温病四大学派,四版教材提出医经、经方、河间、易水、伤寒、温热、汇通七大医学流派;而《中医各家学说》五、六版教材则提出了伤寒、河间、易水、丹溪、攻邪、温补、温病七个医学流派。
张锡纯中西汇通思想浅识
张锡纯中西医汇通思想浅识初展张锡纯(1860年-1933年),字寿甫,原籍山东诸城,清·河北省盐山县人,自幼聪颖,于六经诗文、天文数术,皆精研深究。
治学于医,远溯《内经》、《本草》、近采诸家,医术精湛,医德高尚,为中西医汇通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乃其一生临床经验和医学思想之结晶。
他指出“中西之说皆不可废”,主张“取西医之所长,以补中医之所短”、“合中西医融贯为一”的中西医汇通思想,并且认为“中医之理多包括西医之理,沟通中西原非难事”,在中西医汇通的理论和临床实践方面做出了卓越的创造性的贡献。
本文就张氏之中西汇通思想谈一下初步的认识。
1 西学东渐,中西纷争,是中西汇通思想产生的时代土壤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医学在我国的传播加快,流行范围日增,影响愈甚。
当时对待西医有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一是斥西医为异端邪说,盲目守旧;一是对西方医学顶礼膜拜,妄图消灭中医。
但也有许多以有识之士,虚心学习研究西医,试图“师夷之长”,弥补中医之不足,形成中西医汇通学派,其中张锡纯为最富代表性的医家之一。
对于中西医相互排斥、相互隔阂的现象,张锡纯深以为耻,大声疾呼:“医学以活人为宗旨,原不宜有中西之界限存于胸中,中西医学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应摒弃疆域之见,取长补短,归于一是。
”并评价了中西医各有其优势与不足:“究之平情而论,中医尚理想不尚实验,故精于人身之气化,而略于人身之组织;西医尚实验而不尚理想,故精于人身之组织,而略于人身之气化。
”“是以区区之间,以为当今之世,欲求医学登峰造极,诚非沟通中西不可也。
”一般认为,西医学注重解剖、实验,观察较为准确、细致、精密,但往往缺乏整体观念,容易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窠臼;中医重视整体观念、注重思辨,但往往不够精确,缺乏标准化。
因此,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张氏的评价是比较客观、公允的,而中西医汇通思想正是在此基础上产生的。
2 博极医源,融会新知,构成中西医汇通思想的理论基础张锡纯出生于书香门第,幼读经书,习举子业,两试秋闱而不售,遂致力于岐黄之学。
中医各家学说复习(1)
中医各家学说复习总论部分1.学说:<广义>学术上自成体系的主张、理论。
<狭义>因为研究某一具体的学术问题而形成的不同的学术观点或理论。
<医家学说>在中医各学科发展过程中,由某医家提出、自成体系的学术观点或理论。
2.医家学派:在中医学术发展过程中,以某医家的创新学说为学术主旨,经由以师承传授为纽带的发展而形成的某一学术群体。
3.医学流派:对某一地域,或具有某种特定风格,或以某一诊疗技艺、技法的传承而构成的医疗活动或医学现象。
四大学派:河间、易水、伤寒、温热。
七大学派:(三、四版)医经、经方、河间、易水、伤寒、温病、汇通。
(五版)河间、易水、伤寒、温病、攻邪、丹溪、温补。
十大学派:医经、经方、伤寒、河间、易水、攻邪、丹溪、温补、温病、汇通。
4.学术流派分述:学术争鸣对中医学发展的作用:1.启发学术思想2.深化临证经验3.完善了中医学术体系(一)医经学派①校勘注释家:全元起、王冰、吴鹤皋、张志聪。
②分类研究家:杨上善、滑寿、张景岳、李中梓、汪昂。
③专题发挥家:秦越人(扁鹊)、张仲景、华佗、皇甫谧、刘完素、骆龙吉。
(二)经方学派(娴熟于临床辨证论治及方药应用)(后世经方:1.经典方2.仲景方)《肘后方》、《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等,以及近代曹家达(字颖甫)、吴櫂仙等,均属经方家一脉相传者。
(三)伤寒学派宋金前八大家:王叔和、孙思邈、韩祗和、朱肱、庞安时、许叔微、成无己、郭雍。
明清三大派:错简重订派、维护旧论派、辨证论治派。
近代五大家:郑钦安、曹颖甫、恽铁樵、陆渊雷、黄竹斋。
伤寒学派发展的三个阶段:【晋唐收集整理阶段】①王叔和收集《伤寒论》整理伤寒(从脉证方治入手)。
②孙思邈著《千金翼方》、《千金要方》(“方证同条,比类相附”研究方式,是唐代唯一)。
【宋金深入研究阶段】①韩祗和著《伤寒微旨论》(脉证分辨,以脉为先)②庞安时著《伤寒总病论》(阐发寒毒、异气之说)③朱肱著《伤寒类证活人书》(以经络解释六经)④许叔微著《伤寒九十论》(强调八纲辨证)⑤郭雍著《伤寒补亡论》(伤寒补亡,搜集诸说,丰富内容)⑥成无己著《注解伤寒论》(首创“以经释论,以论证经”。
张锡纯中西汇通学派主要传承脉络研究
张锡纯中西汇通学派主要传承脉络研究刘建;陈宝贵【摘要】脉络即以张锡纯的故里盐山县学人研究为起点,阐述中西汇通学派在河北本邑的传承以嫡系家传为主,族外学者亦多以对其著作进行校点、编纂、学术研究为主的现状.着重以其行医、教学之地天津传人为研究重点,论述了现代张锡纯中西汇通学派形成张锡纯-柳学洙-陈宝贵-陈宝贵弟子及学生四代传承、脉络清晰的流派研究概况.【期刊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年(卷),期】2017(023)007【总页数】2页(P921-922)【关键词】中西汇通学派;学术著作、传承脉络;张锡纯【作者】刘建;陈宝贵【作者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193;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19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22.19张锡纯,字寿甫,1860年2月29日酉时出生于河北省盐山张边务村西头张氏故宅,4岁开始识字诵《诗》,稍长,儒医并学,弱冠之年为人诊病疏方,每有效验,后因两试秋闱不弟,遂放弃举子业,立志医学,曲心研穷,孜孜以求10年后为人诊疾,每能屡挽沉疴,名扬于时。
1926年寿甫悬壶津门,设立中西汇通医社、国医函授学校,开中国中医函授教育之先河。
张锡纯白天省病诊疾,晚间著书立说,在津期间招生500余人,遍及全国各省市,其门人弟子知名者30余人,为中医后继人才的培养做出了贡献,其学术思想遍及大江南北,远播东南亚,被誉为“轩岐之功臣、医林之楷模”“名医四大家之一”“名医三张之一”;“华北第一捷手”称号;其行世著作有《医学衷中参西录》3册,全书共7期30卷,张锡纯也因此成为中西汇通学派的代表人物。
中西汇通学派在河北本邑的传承,以嫡系家传为主,族外学者亦主要对其著作进行校点、编纂、学术研究为主。
1.1 子竟父业张锡纯虽成名较晚,但桃李遍天下,当时许多有志之士均拜于门下,如周禹锡、陈爱棠、李慰农等,后来均成为中医界的栋梁。
其中,张锡纯之子荫潮春生,亲炙其学,尽得其传,主要对其晚年力作《伤寒论讲义》进行了整理,内容包括张锡纯生前所著的《伤寒论》讲义及未完成的温病遗方11首等共4卷,一并付梓面世,可谓功莫大焉。
中医学术流派概说
中医学术流派概说刘桂荣;李成文;戴铭【摘要】在编写<中医各家学说>教材时,通过认真研究,明确了中医学术流派的概念,梳理了学派形成与发展历程,指出了中医学术学派划分的标准与划分方法及其应用,扼要介绍了中医主要学术流派,提供学界了解中医学术流派状况、探讨有关学术的新视角.【期刊名称】《中医药学报》【年(卷),期】2013(041)006【总页数】4页(P1-4)【关键词】中医学术流派;中医学术流派定义;学派形成时期;划分标准与方法;主要学术流派【作者】刘桂荣;李成文;戴铭【作者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250355;河南中医学院,河南,郑州,450046;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南宁,53029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031 中医学术流派的定义中医学术流派是中医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系统的、独特的学术理论或学术主张,有清晰的学术传承脉络和一定历史影响与公认度的学术派别[1]。
2 中医学术流派的形成与发展中医学术流派是中医学发展到一定阶段和水平的产物,是在长期的学术传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因医家的学术主张或学术观点不同,研究的角度、方法与手段的不同,以及研究者的哲学观念、所处地域环境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学术见解和医疗方式,于是就形成了各种学派。
学派是学术发展中的一种现象。
在中医学发展史上曾出现过众多的学术流派,有力地推动了中医学术的发展与进步,使中医理论体系得以不断完善,临床疗效不断提高。
关于中医学术流派的产生年代,目前有三种观点,一是形成于战国时期、二是形成于汉代、三是形成于宋金元时期。
一般而言,理论的建立是一个学科形成的重要条件,只有学科形成,才可能产生学术上的不同流派,学派的形成是学术成熟的标志。
虽然据《汉书·艺文志》所载在战国时期形成了医经、经方、神仙、房中四个不同的“学科”,在“学科”中又有不同的学派,如医经七家、经方十一家等,但并无著作传承下来。
汉代中医学体系初步确立,经过两晋南北朝、唐朝的不断发展,至宋金元基本完善,学术争鸣,学派纷呈,产生/出现了伤寒学派、河间学派、易水学派等学术流派等。
中西医汇通学派代表张锡纯传
张锡纯传张锡纯(1860~1933)中国医学家。
中西汇通派代表人物之一。
字寿甫。
河北盐山人。
出身于书香之家,自幼读经书,习举子业,父亲喜欢写诗,著有《莲香斋诗稿》。
小时候,他父亲就要他读唐诗,还精选历代名家诗数百篇要他背诵。
因此,张锡纯十余岁就能写出一手好诗。
有一次,他在题为《天宝宫人》试帖诗中,写了“月送满宫愁”的诗句。
他父亲认为那是佳句,大加称赏,并对人说他的儿子“异日当以诗显名”。
但实际上,张锡纯“显名”的,并不是“诗”,而是“医”。
1893年第二次参加秋试再次落第后,遵父命改学医学,上自《黄帝内经》、《伤寒论》,下至历代各家之说,无不披览。
同时张锡纯开始接触西医及其他西学。
1904年,中国废科举,兴学校,张锡纯成为盐山县唯一可教代数和几何学的教员。
受时代思潮的影响,张氏萌发了衷中参西的思想,遂潜心于医学。
1900年前后十余年的读书、应诊过程,使他的学术思想趋于成熟。
1909年,完成《医学衷中参西录》前三期初稿,此时他年近50,医名渐著于国内。
1911年曾应德州驻军统领之邀,任军医正,从此他开始了专业行医的生涯,以后任过立达医院院长、直鲁联军军医处处长等职。
1916年,奉天设近代中国第一家中医院——立达医院,聘张氏为院长。
1928年定居天津,创办国医函授学校。
由于他有高明的医术和特殊的地位,医名显赫。
他的一生除了孜孜研究医学外,还培养了不少中医人材。
张锡纯(1860~1933)中国医学家。
中西汇通派代表人物之一。
字寿甫。
河北盐山人。
出身于书香之家,自幼读经书,习举子业,两次乡试未中,遵父命改学医学,上自《黄帝内经》、《伤寒论》,下至历代各家之说,无不披览。
同时读了西医的一些著作。
1911年曾应德州驻军统领之邀,任军医正,以后任过立达医院院长、直鲁联军军医处处长等职,1893年第二次参加秋试再次落弟后,张锡纯开始接触西医及其他西学。
1904年,中国废科举,兴学校,张锡纯成为盐山县唯一可教代数和几何学的教员。
中医基础名词解释
中医基础名词解释绪论(27个)1)中医学: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
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相交融的科学知识体系。
2)医学模式:为一种医学观念,是人们观察、分析和处理有关人类健康与疾病问题的观点和方法,是哲学思想在医学中的反映,是人类对生命、健康、疾病、死亡等重要医学观念的总体概括。
3)金元四大家:指金元时代最具有学术代表性的四大医学家,即刘完素(寒凉派),李东恒(补土派),张从正(攻邪派),朱震亨(滋阴派)。
4)寒凉派:以医家刘完素为代表。
倡导“火热论”,认为外感“六气皆从火化”,因此治病多用寒冻方药。
5)攻邪派:以张从正为代表。
主张治病当首先以祛邪为要务,善用汗、吐、下三法。
6)补土派:以李东恒为代表。
他创立了“内伤脾胃学说”,提出“内伤脾胃,白病由生”的观点,在治疗上善用温补脾胃之法。
7)滋阴派:以朱震亨为代表。
他创立了“相火论”,提出了“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理论,治病时善用养阴方剂。
8)温病学派;以叶天士、吴曲等为代表,创立了温病学说,认为外感热病多由湿热之邪所致,创立了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方法。
9)汇通学派:以唐容川、朱佩文、张锡纯、样(yun)铁樵等为代表,倡导中西医汇通。
10)形与神俱:形即形体、神即精神。
中医学认为有形体才有生命,有生命才有产生精神活动,形乃神之宅,神乃形之主,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离。
11)以表知里:乂叫司外揣内,是通过观察事物的外在表现,来分析判断事物内在状况和变化的一种思维方法。
12)取象比类:乂称援物比类、类比。
是将两个特殊的事物(或两类事物)进行比较,根据两者有一系歹0的共同点,推论和证明它们在另一些特殊和规律上也是相同的推理方法。
13)推演络绎:乂称演绎,是由一般性的原理推出特殊结论的推理形式。
14)试探:是对研究对象先做一番考察,尝试性提出初步设想,依据这种设想采取相应的措施,然后根据实践结果再作适当的调整、完善和修改原设想,以决定下一步措施的一种认知方法。
前有张仲景,后有张锡纯:全面了解近代中西汇通第一人
前有张仲景,后有张锡纯:全面了解近代中西汇通第一人作者/毛毛I 导读:张锡纯(1860年-1933年),字寿甫,籍山东诸城,河北省盐山县人,中西医汇通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医名显赫,为近现代中国中医学界的医学泰斗。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张锡纯的行医特点和临床贡献,以管窥豹,可作为我们学习《医学衷中参西录》的预习读物。
衷中参西汇通中西医学倡导者东汉张仲景,后人尊为“医圣”,从小嗜好医学,“博通群书,潜乐道术”,10岁时就已读了许多书,特别是有关医学的书。
后来结合临床实践,写出了经典医著《伤寒杂病论》。
张锡纯出身儒家,少年时习“四书五经”,先是攻举业,求功名,后矢志岐黄,潜心医学,尤其沉醉在西学新知识之中。
对中西医进行比较研究,使他更加“用思精”,汇通中西医学,写出了中国近代中医“第一可法之书”,即《医学衷中参西录》。
故此,在中医界有“前有张仲景,后有张锡纯”的说法。
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这部医学巨著中,提出了“衷中参西”的医学思想,为中西医汇通指出了一条新路,并因此成为中西医汇通学派的杰出代表人物,奠定了他在中国近代医学史上的地位。
行道救人实验派大师杰出代表张锡纯历来反对空谈,崇尚实验方法,勉尽人力,行道救人,从而成为名扬四海的实验派大师,堪称近代医学第一人。
社会在发展,医学在进步,理论永远是有局限性的。
当时,张锡纯从浩如烟海的古典医籍出发,借鉴西医,虽然提出了中西医汇通理论,但并不足以解决众多的临床问题。
于是,张锡纯充分利用了自己长期临床实践的经验,尽一切可能通过切身体会去寻求知识,表现出大胆求是的实验精神。
张锡纯这种可贵的实验精神,可以从四个方面去考察和认识。
第一,药物试验,验之于己,后施之于人。
他认为,学医的第一层功夫在识药性。
正如他自己所说“仆学医时,凡药皆自尝试”。
限于当时的医疗条件,一些药方不能在动物身上取得试验效果,为了取得第一手资料,张锡纯就“验之于己,后施之于人”,用自己的身体做试验。
中医学教学课件
6.鸦片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低谷中孕育着新的飞越
• 中西医汇通:在抗争“废止中医”的同时,学
习西医,形成了中西医汇通学派。
• 指导思想:“东西文化,应相互容纳,科学得 哲学以深造,哲学赖科学以证实,将来道器 合一,为物不二,冶古今中外于一炉”。
第21页,共66页。
6.鸦片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低谷中孕育着新的飞越
• 中医学来源于感性认识,服务于理性实 践。
第3页,共66页。
第一章 中医学总论
• 中医学是在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 法思想指导下,通过临床实践的积累, 逐步形成的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的传统 医学。
中医学的特征:
以综合的方法为主
从宏观的角度
动态地研究人体各种内在联系
祥于机能 略于结构
现代医学的特征:
• 战国晚期,先哲们还根据五行的特点,将自然界 的许多事物或现象,最终归纳为五大类。并认为 五者之间有着内在的次序和联系,遂建构起一整 体关联的世界图景。这一学说渗透进入中医学, 成为中医学家认识生命的一大方法。
• 了解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的异同
• 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第36页,共66页。
中医学总论复习思考题
• 中医学和西医学有何不同? •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第37页,共66页。
第二章
第38页,共66页。
第39页,共66页。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范畴。它 萌生于商周,成熟于战国与秦汉之际。 是用来解释宇宙和自然的理性知识,包 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和方法论的内容。
• 晋至隋唐是我国医药学发展的辉煌时期。
三个特点:
• (1)学科分支日趋成熟:如脉学、病因病机学、 针灸学、妇科学、儿科学、外伤科学都出现了专 著。
大-医-精-诚-中医流派传承
阳有 余
而阴 不足
代表著作
格致余论 局方发挥
朱震亨
字彦修,元代医家, 金元四大家之一,学 者尊称之为丹溪翁
术学理论
阳有余而阴不
人之 生长 衰老, 阴精 难成 易亏
足
人之情 欲无涯, 人之阴 相火易 阳动静, 夺阴精 动多而
静少
相火之 常是论 述相火 为人体 正常的 生理之 火,寄
于肝肾
二部,
维持人 身的各
治疗经验
治热 病善 精于
重视
用寒 辨证, 降心
凉。 合理 火,
把解 用药 益肾
表法
水。
从辛
以养
温走
阴退
向寒
阳
凉,
是《
千金
方》
后热
病治
疗的
又一
发展,
对温
病做
出贡
献
主张 开发 郁结 宣通 气液
易水 学派 创始
人
著
作
《医学 启源》 《珍珠 囊》《 脏腑标 本寒热 虚实用 药式》 《洁古 家珍》
总结脏腑 辨证理论。 包括个脏 腑的生理、 虚实寒热 脉证,演 变和预后、
学术理 论
论病首重邪 气。论病观 点:因邪致 病,论病重 邪,祛邪安
正
论天地人 三邪发病: 天之六气, 风、寒、 暑、湿、 燥、火; 地之六气, 雾、露、 雨、雹、 冰、泥; 人之六味, 酸、苦、 甘、辛、 咸、淡。 天邪发病, 多在乎上, 地邪发病, 多在乎下, 人邪发病, 多在乎中
贵于血气 流通: “《内经 》一书, 惟以血气 流通为贵” 基础上, 树立血气 “贵流不 贵滞”的 观点。邪 气侵阻是 影响血气 流通的根 本原因。 治疗疾病 以祛邪为
当代川派中医及其分支学派概述(收藏级)
当代川派中医及其分⽀学派概述(收藏级)摘要Abstract巴蜀中医源远流长,⼀直受到国家重视⽽不断发展进步,形成以伤寒学说为基础的新学说,即川派中医。
川派中医以伤寒学派、⽅剂学派、临床中药学派、内科学派、外科学派、妇科学派、⼉科学派、针灸学派、⾻科(推拿)学派、五官科学派等为主要学派,每个学派下⼜有各⾃特⾊分⽀学派或发展流派。
当代川派中医主要分为3个传承阶段、2种传承⽅式,并以巴蜀易学为理论溯源,在发展上吸纳各分⽀学科及西医理论实践。
关键词:川派中医;巴蜀中医;中医理论;伤寒学说;分⽀学派基⾦项⽬:四川省⽂化厅图书情报学与⽂献学规划项⽬(WHTTSXM〔2016〕30)作者简介:黄黄,E-mail:**********************巴蜀地区⾃古出名医、产中药。
从汉⾄明清, 见诸⽂献记载的四川医家 (以下所述“四川”均包含现今重庆市) 有1000余⼈, 川产道地药材享誉国内外。
李斯炽先⽣1936年创⽴“四川国医学院”, 招⽣13期, 培养⾼等中医药⼈才1000余⼈8。
1955年国家⾸先在北京成⽴了中医研究院, 1956年⼜在全国建⽴4所中医学院作为中医传承教育基地, 成都中医学院 (现名成都中医药⼤学) 即为其⼀, 且李斯炽先⽣任⾸任院长。
学校的建⽴, 使得⼀⼤批中医药专家学者会聚⼀堂, 做教育、临床、科研等, 并带领各⾃学⽣弟⼦, 重塑川派中医, 发展弘扬川派中医。
1 川派中医概述1.1 川派中医的形成⼀个新学派的形成, 必须是由某医家提出不同以往的新学说, 当这⼀学说成为其亲炙、私淑或遥承者们所奉⾏的学术主旨, 则在其师承授受过程中形成了⼀个有延续性学术发展特征的群体;随着这⼀学术群体在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上的发展和完善, 逐渐构成了学术界周知的某⼀学派。
四川地区是著名的药材集散地, 也是全国著名的道地药材产区, 川产道地和⼤宗药材产量居全国之⾸。
四川地区海拔差异⼤, 地形封闭, ⽓候潮湿多⾬, 这种环境使得巴蜀乡民体质禀赋壮实厚重,感受寒湿病邪较多;地形封闭⼜使得社会环境长期稳定, 四川医家与外界⽂化及学术交流不易, 所以, 以川产道地药材为主要组⽅原料的伤寒学说在四川地区稳定发展, 同时受巴蜀地区特⾊易学、经学⽂化思想的影响, 成就了具有独特地域风格和传承特⾊的川派中医新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