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家“自行消亡”的理解

合集下载

马克思国家消亡理论

马克思国家消亡理论

马克思国家消亡理论浅析摘要:本文充分运用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国家的起因和消亡学说,结合中国的现状来分析,推断出中国远不符合马克思所描述的国家消亡的条件。

并且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的发展完善,必定会进一步保持国家的安全稳定,促进国家的长治久安。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国家;消亡理论国家并不是从来就有的。

就国家的起源,有着多种的看法:自然说、契约说、武力说、私有制说、氏族说等,不一而足。

恩格斯对国家的形成有如下看法:”国家并不是从来就有的。

曾经有过不需要国家,而且根本不知国家权力为何物的社会,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必然使社会分裂为阶级时,国家就由于这种分裂而成为必要的专制。

”恩格斯也对国家的起源问题作过清晰的阐述,他指出:”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国家是表示:这个社会陷人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互相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脱离的力量,就是国家。

”以上表明,马克思与恩格斯认为在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使社会发生阶级分化时,国家就因这种分化成为必要。

在马克思与恩格斯看来”国家是私有制发展的产物,是私有制的衍生物,是私有制的一种手段。

”。

一、为何在马克思看来国家会消亡首先,社会决定国家。

国家政权只是社会的公仆,政治民主的实质是”社会把国家政权重新收回”,是”人民群众把国家政权重新收回。

”其次,国家和社会的二元化。

在国家起源之初,国家实际管理了社会的一切活动。

但是在社会的基本经济领域,其经济活动具有自律性的要求,政治对经济的强制只能成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因此,社会要发展,首先必须从国家政治强制下把经济领域解放出来,这就是国家和社会的二元化,其实质也就是政治和经济的二元化。

国家与革命读书笔记范文3篇_读书笔记_

国家与革命读书笔记范文3篇_读书笔记_

国家与革命读书笔记范文3篇《国家与革命》主要整理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以及无产阶级在推翻资产阶级暴力革命中的任务和作用。

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国家与革命,欢迎阅读,希望对你能够提供帮助。

更多资讯尽在读书笔记栏目!国家与革命读书笔记一一、写作背景列宁在192019年十月革命前夕写这篇文章是有一定原因和背景的。

1.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被庸俗化巴黎公社失败后的几十年时间里,第二国际把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进行庸俗化和歪曲,致使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失去了其革命的锋芒。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资本主义已经由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为了重新争夺利益、瓜分世界,掀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在此情况下,面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无产阶级应该做的是利用战争,爆发社会主义革命,一举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

但是,当时,第二国际的社会民主党,基本上都资本主义化了,也就是说变成了机会主义,他们不能正确地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喊出“保卫祖国”的,实际上是支持资产阶级掠夺世界的战争,保卫的是资产阶级的国家政权,保卫的是资本家的利益,而让工人、农民当炮灰,在前线打仗,这是修正主义、机会主义。

这是从国际背景来看的。

2.俄国社会主义革命迫切需要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指导就俄国当时的情况来说,192019年,俄国的二月革命,几个阶级、几种力量联合起来推翻了沙皇的统治。

推翻之后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一个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另一个是彼得格勒苏维埃政权。

俄国二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应该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实行无产阶级专政。

但是,当时的苏维埃政权主要由孟什维克或小资产阶级民主派掌握,他们寄希望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解决面包、和平和自由的问题,步步向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让步。

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却磨刀霍霍,妄图消灭苏维埃。

这个时候,列宁认为情势万分危急,为了澄清人们在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方面的一些模糊的认识和观点,迫切需要恢复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本来面目,发动社会主义革命。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简答题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简答题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简答题
1、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产生了现代社会的哪些矛盾?
(1)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相对立。
(2)个别工厂中的社会组织和整个生产中的社会无政府状态相矛盾。
(3)经济危机暴露出资产阶级已经无能继续管理自己的社会生产力。
(4)从股份公司到托拉斯到国家占有,表明资产阶级已成为多余的阶级,它的全部社会职能现在由领工薪的职员来执行了。
13、如何看待恩格斯的“两个必然”理论?
(1)马克思恩格斯“两个必然”的结论,是从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上讲的,从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上讲的,它反映了社会发展的方向和前途。(2分)
(2)生产关系一经确立,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代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需要一个过程,因此,我们应把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必然性同这一历史过程的长期性、曲折性结合起来加以理解。(2分)
(2)这些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树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
(3)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10、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阐述的社会革命的原因是什么?
(1)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
(2)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
11、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阐述的考察社会变革的根据时必须哪两者区别开来?答:一种是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质的、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指明的变革,一种是人们借以意识到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简言之,意识形态的形式。

浅析马克思国家消亡理论

浅析马克思国家消亡理论

浅析马克思国家消亡理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认为,国家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和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表现,并不是永世长存的,国家将会走向其终结。

从国家的产生到最终的消亡,社会将经历一个无国家社会——国家社会——无国家社会的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从而达到一个更高级的发展阶段。

这种新的解释使国家问题摆脱了历史循环论的观念,国家消亡的问题也随之成为马克思国家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马克思国家消亡理论的形成过程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首次对市民社会进行了经济学分析,在认识到国家存在的私有制基础后指出,要克服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之间的矛盾,“国家就必须消亡自己。

”在《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对未来国家的发展形态做了更为明确的描述:“劳动阶级在发展进程中将创造一个消除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联合体来代替旧的市民社会;从此再不会有原来意义的政权了。

因为政权正是市民社会内部阶级对立的正式表现。

”后来,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将这一“消除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联合体”称之为“自由人的联合体”,这种“联合体”中,市民社会和国家的二元对立被消除,形成了新的社会结构形式,并将逐步实现社会解放即人类解放。

马克思通过对历史上各种政治制度的比较研究后指出:“历史任务就是要使政治国家返回实在世界。

”要实现这个“历史任务”,“民主制”是唯一途径,只有实行了真正的民主制,才能实现国家和市民社会真正的统一,这时,国家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二、马克思国家消亡理论的内涵第一,国家是自行消亡的。

一方面,国家的消亡是以阶级消灭为前提,而且是以敌对阶级之间对立的消除为前提。

另一方面,国家的产生是公共权力与社会分离的结果,一旦公共权力由少数转移到多数乃至全体成员手中并自觉运用时,国家的政治权力已失去其存在的意义,“那时,国家政权对社会的干预将先后在各个领域中成为多余的事情而自行停止下来。

”“国家不是‘被废除’的,它是自行消亡的。

”可见,国家的消亡将使国家重新回到社会,并作为一个社会管理机关服从于和服务于社会。

国家的概念消失

国家的概念消失

国家的概念消失国家,作为一个政治实体的概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它是一个统一的、有组织的政治实体,具有独立的领土、政府和主权。

国家的出现和发展,标志着人类社会政治组织形态的进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然而,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国际关系的日益紧密,国家的地位和功能也在发生着变化。

一些学者认为,国家的地位和作用正在逐渐被淡化,国家的概念正在逐渐消失。

那么,国家的概念消失意味着什么?对人类社会和全球格局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

首先,国家的概念消失意味着国家作为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的地位受到挑战。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国际社会的利益交织在一起,导致国家之间的边界不再那么明显。

全球化使得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信息和技术联系更加紧密,国家的自主权受到了挑战。

传统意义上的国家在这种情况下将不再是唯一的主体。

其次,国家的概念消失可能会导致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

国际社会的问题日益复杂,单个国家很难独立解决,需要各国合作才能有效解决。

在这种情况下,全球治理体系需要适应新的情况,需要更多地融入多边主义,各国需要更多地通过国际组织、国际协定来解决各种问题。

而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国家通过自身权力和影响来解决问题。

再者,国家的概念消失可能会导致国际关系发生重大变化。

传统意义上的国家是国际关系的主体,而国际关系是在各国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基础上发展的。

随着国家概念的消失,国际关系也将会逐渐发生变化。

各种非国家主体的参与和影响将会更加凸显,例如国际组织、跨国公司、国际NGO等,它们也将成为国际关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最后,国家的概念消失可能会对全球经济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如今,全球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各国之间的经济互依性也在不断增强。

国家的概念消失将意味着更加强烈的经济全球化趋势,全球范围的资源配置、产业分工和市场交流将更加频繁和深入。

同时,全球范围内经济规则的制定和执行也将更加复杂和多样化,需要各国共同来维护和管理。

国家的消亡

国家的消亡

国家消亡理论的意义国家是阶级社会的产物,也就是说,国家是在奴隶社会出现后才形成的,其目的是保护少数人的私有财产,维护统治阶级的地位,灌输符合统治阶级利益的意识形态。

在此基础之上,也逐渐形成了军队、警察、政府等等。

但国家不会永久存在。

按照马克思的理论,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当共产主义彻底实现时,国家就会消失。

因为在这样的生产力之上,社会产品极大丰富,不存在贫富差距,也不存在阶级,也就不需要“国家”来维护一个地区、民族的安全和利益,全世界将在这种生产力基础之上融为一体。

国家消亡理论告诉我们,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共产主义社会终将实现,私有制必定会被打破,阶级一定会消亡。

我们应当把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作为奋斗目标,同时打破阶级之分,消灭私有制,实现人类的彻底解放和全面发展。

国家的消亡剥削阶级的国家学说一般都认为国家是一个永恒现象,因此,除了无政府主义从总体上否定国家之外,马克思主义是唯一预言国家将会消亡并且提出系统的国家消亡理论的学说。

这是马克思主义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人类社会的必然结论,也是对剥削阶级国家学说构成致命一击的理论环节。

1.国家消亡的历史必然性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的起源是社会内部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同样,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也推动着国家朝着既定的方向发展和更替,最终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将使国家完成一种复归——超越阶级社会,走向没有阶级压迫和阶级差别的社会。

因此,国家的消亡和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2.国家消亡的条件与途径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的消亡是有条件的,那就是阶级的消灭。

所谓“阶级的消灭”,就是不仅要消灭剥削阶级,而且要消灭一切阶级,消灭一切阶级差别,彻底铲除阶级产生和存在的一切根源。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论断,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生产力高度发展了,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了,阶级差别才能最终消失,国家也才能真正消亡。

国家的消亡不仅需要一定的条件,而且,国家消亡的途径也有一定规律性。

评恩格斯关于国家消亡的观点——读《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有感

评恩格斯关于国家消亡的观点——读《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有感
制 和 资 产 阶 级 国 家 这 三 个 资 本 主 义 重 要 的 社 会 关 系 方 面
的消 亡 有 其 历 史 必 然 性 : 1 国 家 是 一 种 历 史 现 象 , 是 从 来 就 有 的 , 可 能 永 . 不 不 远 存 在 。恩 格 斯 认 为 国家 不 是 一 开 始 就 有 的 , 曾经 也 经 历 过 不 需 要 国家 的 社 会 , 社 会 经 济 发 展 到 某 种 程 度 时 , 当 社
程 。两 者 存 在 一 定 联 系 : 级 的 消 灭 是 国 家 消 亡 的 前 提 , 阶 而 且 阶 级 消 灭 必 然 使 国 家 消 亡 。恩 格 斯 认 为 我 们 的 社 会 正 在 以迅 速 的步 伐 走 向 这 样 一 个 生 产 发 展 的 阶段 : 阶级 阻 碍 了生 产 的发 展 , 级 的存 在 成 为 多 余 。 国家 伴 随 着 阶 级 阶
第 1 卷 第 4期 1
21 O 2年 8 月
淮北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报
J 0URNAL OF HUAI IPROF S ONAL AND BE ES I TECH NI CAL C EGE 0IL
Vo _ 1 NO 4 l1 .
Au 2 g. 012
会 经 历 一 个 产 生 、 展 和 灭 亡 的 过 程 。 马 克 思 恩 格 斯 毕 其 发

1 纪7 9世 0年代 末 8 代 初 , 于 资 本 集 中 和 垄 断 的 O年 由
趋势不断加强 , 阶级 矛 盾 不 断 加 深 , 产 阶 级 和 资 产 阶 级 无 的 斗 争 也 随 之 发 展 起 来 。 国际 工 人 运 动 中 心 的 转 移 ( 法 由
因此 , 家也 不会 永 恒 存 在 , 是 会 走 向 消 亡 的 。 国 家的 自行 消 亡 是 要 具 备 政 治 、 济 和 思 想 文化 条件 的 。 国 它 经

自考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章节重点复习: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第七章)

自考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章节重点复习: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第七章)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一、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只有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建立起共产主义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从而人类社会才能进入共产主义社会。

所以,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条件和基础。

二、实行社会公有制和按需分配随着共产主义社会的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以及共产主义社会公有制的建立,个人消费品相应地实行“按需分配”原则,即根据各个社会成员的实际需要分配个人消费品,以充分满足人们的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

三、经济的计划调节管理和商品经济的消失在共产主义社会,由于实现生产资料的单一社会公有制,既不存在公有制的多种形式,更不存在非公有制经济形式。

四、阶级的消灭和国家自行消亡马克思所说的消灭阶级,首先是指消灭剥削和被剥削阶级的差别与对立,同时也包括工人和农民作为阶级的差别。

所谓国家自行消亡,表明只有在阶级被彻底消灭的条件下,国家才能随着阶级的消失而失去其存在的必要,从而自然而然地自行消亡。

在共产主义社会,阶级的消灭和国家的消亡,意味着实现了世界的和谐。

五、精神境界极大提高归根结底是由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尤其是由共产主义社会经济基础的形成所决定的。

六、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指每个社会成员的体力智力获得全面发展和自由运用七、全人类的彻底解放第二节共产主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一、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科学地预见到,共产主义社会形态在其发展进程中,将经历低级和高级两个成熟程度不同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或低级阶段为社会主义社会,第二阶段或高级阶段为共产主义社会。

所以,广义的共产主义社会包括共产主义社会的两个阶段,狭义的共产主义社会则专指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

二、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共产主义事业是崇高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

体现了人类对理想社会目标的追求与符合规律的科学实践的有机结合。

国家消亡的概念

国家消亡的概念

国家消亡的概念国家消亡是指一个国家为各种原因而失去了其主权、独立性和政治实体性,不再存在。

这一概念涉及到政治、社会、经济等多个层面,通常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首先,一个国家消亡的原因可以包括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

外部因素可能包括战争、征服、领土丧失等,而内部因素则可以是政府腐败、经济崩溃、社会动荡等。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导致国家政权的崩溃和失去对国家和社会的有效控制。

其次,一个国家消亡的过程是渐进的,往往经历分裂、内战、外侵和政权更迭等一系列事件。

在这个过程中,国家政权的合法性逐渐削弱,社会秩序瓦解,经济基础崩溃,从而导致国家没有足够的资源和能力来维持自身的独立性和主权。

国家消亡对一个社会的影响是毁灭性的。

首先,人民的生活将受到严重的冲击。

经济崩溃导致就业机会减少、物价飞涨,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此外,法律和秩序的瓦解可能导致社会动荡、犯罪率上升,人民的安全受到威胁。

其次,国家消亡还意味着国际地位的丧失。

一个无效的政府无法在国际事务中行使有效的领导角色,国际承认的地位被剥夺,国际社会将往往无视这个国家的存在和权益。

此外,国家消亡还可能导致领土丧失和边界变动。

领土争端和各种形式的冲突可能会导致国家的领土实际上或正式上的丧失,国家的版图可能会被重塑或改变。

然而,消亡并不代表永久的沉沦。

历史上,许多国家在消亡后重建并复兴。

对于那些经历了国家消亡的社会来说,重建一个稳定的政府和有效的治理机制是至关重要的。

同时,恢复经济基础、重建法律和秩序、维护社会稳定也都是重建国家的关键要素。

总之,国家消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政治、社会、经济等多个层面。

它对人民的生活、国际地位和领土状况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然而,即使国家消亡,也并不是终结,只要有合适的条件和努力,国家有可能再次复兴和重建。

国家概念的消亡

国家概念的消亡

国家概念的消亡
国家概念的消亡是指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国家作为一个政治实体的概念和意义逐渐丧失或被取代的现象。

这种情况可能出现在历史上发生了政权更迭、领土改变、国家解体、区域一体化等情况下。

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国家概念消亡的情况:
1. 政权更迭:当一个国家的政权被推翻或改变时,原有的国家概念可能会丧失。

例如,在革命或政变后,原有的政治实体可能被废除或改名,新国家的概念和意义取而代之。

2. 领土变化:当国家的领土发生重大改变时,原有的国家概念可能会受到冲击。

例如,某个国家失去了部分领土,或与其他国家合并形成新的政治实体,这可能导致原国家概念的消亡。

3. 国家解体:在某些情况下,国家可能面临内部分离或解体的威胁。

例如,苏联在1991年解体成独立的国家,原有的苏联国家概念逐渐消亡。

4. 区域一体化:随着区域一体化的加深,一些国家可能会逐渐失去其特定的国家概念。

例如,欧洲联盟的成员国逐步放弃了一部分主权,国家边界变得模糊,国家概念逐渐被更强调的欧盟概念替代。

需要注意的是,国家概念的消亡并不意味着国家作为政治实体的完全消失,而是国家的概念和意义发生了变化或被新的概念所取代。

在一个全球化和多极世界的背景下,国家的地位和作用的确面临挑战,但国家作为主权实体在国际关系中仍然占据重要地位。

国家消亡和国家灭亡辨析题

国家消亡和国家灭亡辨析题

国家消亡和国家灭亡辨析题答题如下:
国家消亡和国家灭亡是两个概念,它们有一些区别:
1.国家消亡(Nation Dissolution):国家消亡通常指一个国家不
再存在的过程或状态,可能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国家实体的解体或终结。

这种情况可能发生在国家政权的瓦解、国家领土的分裂、国家合并或国家主权的丧失等情况下。

2.国家灭亡(State Collapse):国家灭亡则指一个国家政治、经
济、社会、安全等多个方面的系统性崩溃,导致国家无法有效运行,失去统治能力和社会秩序。

国家灭亡通常是一个更加严重和终结性的状态,可能涉及内部冲突、政治混乱、经济崩溃、外部侵略等因素。

简而言之,国家消亡更多指的是国家实体的解体或终结,而国家灭亡则涉及到整个国家系统的崩溃和无法维持的状态。

请注意,这只是对两个概念的一般解释,具体的定义和使用可能因学科、背景和语境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理解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理解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理解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教育家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中的名言。

这句话的意思是,国家的兴衰和每个个体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每个人都应该感到国家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并以个人的努力为国家的发展尽一份力量。

具体来说,这句话包含以下几个理解:
1. 国家的兴衰不仅与领导人、政府等宏观因素有关,个人的作为也会对国家的发展产生影响。

每个人都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力量和责任,不仅仅满足于个人的生活需求,更要积极参与国家建设和发展。

2. 匹夫指的是普通人,每个人都是国家的一份子,都应该为国家的兴盛负责任。

不论个人的身份地位,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为国家繁荣尽一份自己的努力。

3. "有责"表示个体要对国家的发展负有责任和义务。

每个人都应该有自觉的意识,积极投身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建设中,为国家提供自己的才智和贡献。

4. 这句话强调个体的力量。

虽然个人的力量相对较小,但是集合起来就形成了强大的力量。

每个个体都应该理解到自己的付出是国家兴衰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众志成城,才能推动国家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总的来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表达了鲁迅先生对个人责任和国家命运的思考。

将个人意识与国家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呼唤每个人都要以实际行动参与到国家建设中去,使国家更加繁荣昌盛。

这句话至今仍然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提醒每个人关注国家的现状和未来,积极为之努力。

恩格斯关于国家消亡的观点及启示

恩格斯关于国家消亡的观点及启示

国家相关观点的研究是哲学家经常关注的研究领域,恩格斯与马克思在共同的著作中就曾阐述了一些关于国家的观点,比如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就提及了国家是一种工具,统治者借此维护自身的阶级利益。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国家产生的基础是市民社会,又在《法兰西内战》等文中提供了在无产阶级专政下国家治理和建设的思路。

恩格斯在马克思关于国家观点的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以及与其他哲学家如黑格尔、拉萨尔和巴枯宁关于国家观点的批判和论战中结合独自研究的成果,逐渐理清了关于国家学说的思路,特别是关于国家消亡规律的介绍,主要体现在他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文中。

一、国家的起源:氏族社会与阶级对立到国家的产生辩证法认为“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也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①社会处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中,事物也有产生、发展到灭亡的过程,国家也是如此,国家的消亡与其产生有着密切的联系。

恩格斯指出,“国家并不是从来就有的,曾经有过不需要国家,而且不知道国家为何物的社会。

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必然使社会分裂为阶级时,国家就由于这种分裂而成为必要了”,②因此国家的产生有其社会历史条件。

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人们受制于自然,并且形成了天然的共同体,这种氏族社会形态显然不能等同于国家。

随着大分工的出现,经济与社会生产力得到发展,劳动生产率也得到提高,财富的积累逐渐出现了私人财富,社会也出现了大分裂,开始出现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少数人手中掌握的财富越来越多,这种两级分化日益严重并且难以得到完全的调和,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就出现了。

正如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游牧部落从农耕民族中分离,社会形成奴隶主和奴隶这两个剥削和被剥削的阶级。

在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时期手工业与农业相分离,出现了商品生产和海外贸易,而土地也不再是氏族集体的财富。

国家兴亡

国家兴亡

国家兴亡国家兴亡国家兴亡是一个历史常态,也是一个国家发展的规律。

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有许多事实证明了这一点。

国家兴亡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从不同层面展开,探讨国家兴亡的原因和启示。

首先,国家兴亡与政治密不可分。

政治是国家权力的集中体现,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政权体系和国家治理的方式。

政治不稳定、制度腐败、领导层不负责任等问题都可能导致国家的兴衰。

历史上,许多王朝的覆灭,往往与政治制度的衰败和内部矛盾的激化有关。

一个有效的政治体制和高素质的领导层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保障。

其次,经济发展是国家兴亡的重要因素之一。

经济繁荣能够为国家提供强大的物质支持,为社会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一个能够实现自给自足并具备竞争力的经济体系,对于国家的兴旺至关重要。

然而,经济发展不平衡、资源错配、产业结构滞后等问题都可能给国家带来危机。

历史上许多国家的兴衰,都与经济问题有着密切的关联。

此外,文化传承也是国家兴亡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是国家身份认同和民族认同的基石。

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创新,对于国家的自信和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文化断层、价值观扭曲、精神空虚等问题都可能使一个国家失去自己的根基。

国家需要重视文化建设,加强文化软实力的塑造,从而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脱颖而出。

最后,国家兴亡的启示在于反思与总结。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我们可以从历史中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对于成功的国家,我们可以从中发现其背后的道理和智慧;对于失败的国家,我们可以从中找到其错误和不足。

国家兴亡的道路上,我们需要坚持理性思考,不断反思自身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革措施。

只有如此,国家才能持续发展,实现长治久安。

总之,国家兴亡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协同合作。

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传承以及良好的反思总结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关键条件。

《国家的起源与消亡》课件

《国家的起源与消亡》课件

希望与建议
以合作与共赢的精神,共同构建 美好的国家和世界。
国家的形成过程
国家的形成有多种因素,如战争、政治权力集中等。
二、国家的消亡
1
什么是国家的消亡?
国家的消亡是指一个国家失去了政治统
国家消亡的原因ຫໍສະໝຸດ 2一和独立性。国家消亡的原因包括内部分裂、外部入
侵等诸多因素。
3
历史上的国家消亡案例
历史上有许多国家消亡的案例,如罗马
国家消亡的影响
4
帝国的灭亡等。
国家消亡对地区和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
《国家的起源与消亡》 PPT课件
# 国家的起源与消亡
国家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件将介绍国家的起源与消亡的过程和 影响。
一、国家的起源
什么是国家?
国家是一个具有独立政治权力和地域范围的组织。
国家的起源
国家的起源是人类社会从原始部落逐渐发展演变而来的。
常见的国家起源学说
国家起源学说包括社会契约论、力量论等不同的解释。
三、挑战与机遇
当今国家面临的挑战
当今国家面临着种种挑战, 如经济竞争、环境问题等。
当今国家面临的机遇
当今国家也面临着许多机遇, 如科技进步、全球化发展等。
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国家
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是当 今的重要任务。
四、结语
总结
国家的起源与消亡是人类社会发 展的重要议题。
展望未来
希望未来的国家能够实现和平、 繁荣与可持续发展。

解析“国家消亡”——读《国家与革命》

解析“国家消亡”——读《国家与革命》
解析“国家消亡”——读《国家与革命》
摘要:《国家与革命》是列宁在十月革命前撰写的一部关于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经典著作,在第五章中特别提及了国家消亡的经济基础问题。通过细致地阅读和思考,笔者认为,国家的消亡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可以说在其消亡以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家均以代表不同的阶级利益形式而存在,各阶级为了实现各自的利益展开长期的斗争,当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国家必定会自行消亡。
(三)社会基础——社会的需要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明确给出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实现的社会基础:“在共产主义高级阶段上,在迫使人们奴隶般的服从分工的情形消失之后,脑力劳动和体力脑力随之消失的时候;当劳动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为生活得第一手段时;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生产力也会增加起来,而社会财富的一切源泉充分涌流的时候,——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超出资产阶级法权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自己的旗帜上写出: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即自由人联合体建立在国家完全消亡后。“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生产分配方式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两个基本特征,也就是说到那时人们已经习惯遵守社会公共生活的基本规范,自愿尽力参与生产,分配产品也不必受资产阶级法权的和产品数量的限制。当社会的需要发展到不再需要国家这种组织形式时,国家将必然退出人类历史舞台,此时社会完全成为自由人联合体。
关键词:政治性国家;非政治性国家;国家消亡;无产阶级专政
随着资本主义国家调整对工人阶级的政策,工人阶级内部开始分化,机会主义在各国工人党中都有所滋长,第二国际也完全沦为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代言人。他们开始歪曲马克思主义学说,批判恩格斯的补充,使得马克思主义庸俗化,并且这种现象日益严重,特别是出现在国家消亡这个问题上。维护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科学性就落到了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人的肩上。

怎样理解“国家消亡”

怎样理解“国家消亡”

作者: 陈久国
作者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出版物刊名: 思想政治课教学
页码: 22-23页
主题词: 国家消亡 “国家” 阶级统治 阶级矛盾 马克思 恩格斯 大革命 概念 含义 思想 列宁
摘要:我们只要一接触到与政治有关的理论和思想,总免不了碰到“国家”这一概念,特别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伟大革命导师对“国家”这一概念的阐述,我们一定耳熟能
详:“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国家是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随着国家的消亡而消亡”。

但是否对其中的含义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其实未必。

本人就“国家消亡”的真实含义,谈些自己的个人见解。

古代对于国家灭亡的称呼

古代对于国家灭亡的称呼

古代对于国家灭亡的称呼
古代对于国家灭亡的称呼有以下几种:
1. 失国:表示一个国家被其他国家或民族征服、灭亡的状态,国家的独立地位消失。

2. 亡国:与失国类似,表示一个国家由于战争、内乱等原因而灭亡。

3. 灭国:指一个国家被其他国家以军事手段完全摧毁或征服,国家的实体不存在。

4. 溃散:指国家内部发生重大动荡、政权崩溃,国家无法维持正常的政治和社会秩序。

5. 消亡:表示一个国家的国体、政权、统治集团彻底崩溃,国家失去统一和组织。

6. 瓦解:指国家组织和统一性的彻底解体,国家认同感、社会秩序崩溃。

这些称呼可以用于描述一个国家在历史上灭亡的情况,常见的例子有古代中国的秦朝灭亡,罗马帝国的灭亡等。

“国家消亡理论的时代教材

“国家消亡理论的时代教材

关键词:全球化;国家消亡;唯物史观;时代教材所谓“国家消亡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经典概念。

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国家起源、本质和作用的考察,并结合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实际斗争经验,提出了国家消亡学说。

这一理论中的“国家消亡”主要是指政治国家的消亡。

“……政治国家以及政治权威将由于未来的社会革命而消失,这就是说,公共职能将失去其政治性质,而变为维护真正社会利益的简单的管理职能。

”[1]言外之意是说:“在国家消亡后,公共权力的政治性日渐消失而其社会性日益凸显,自由人的联合体将承担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责任,公共管理也将由国家为主体转变为公民和公民自组织为主体。

”[2]另外,“国家消亡”也是共产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马克思和恩格斯极力回避详细地描述共产主义结构。

关于未来结构的某些特点的说明,分散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不同著作中。

如果把它们搜集在一起,我们对未来的结构可以得出以下主要特点:消灭私有制,商品货币关系消灭,国家消亡……城乡差别消灭。

”[3]当然这些特征是相辅相成的,一切都以生产力的高度发达和人们的普遍交往为前提,“国家消亡”当然更不能忽视这个前提。

所谓“国家主权”,又称主权,指的是一个国家独立自主处理自己内外事务、管理自己国家的最高权力。

主权是国家区别于其它社会集团的特殊属性,是国家的固有权利。

其对内最高权是国家对它领土内的一切人(享有外交豁免权的人除外)和事物、以及领土外的本国人实行管辖的权力,有权按照自己的情况确定自己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经济制度;其对外独立权是国家完全自主地行使权力,排除任何外来干涉。

一、理论依据1.唯物史观用唯物主义哲学看待人类历史,认为推动历史的力量是客观规律,而非主观意识。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核心观点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人类的社会组织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其制度形态和思想意识都受其经济形态的决定和制约,任何拥有非凡能力和强大权力的个人或群体,都无法决定未来社会的走向,除非这个人或这个集团的决策顺应了历史前进的客观规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