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教育的源泉
育人材料3篇
育人材料3篇鲁迅先生有句话:“教育是植根于爱的”。
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
爱是教育的源泉,教师有了爱,才会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充满信心和爱心,才会有追求卓越和创新的精神。
教师不仅要有爱心,而更重要的是把那种爱传达出来,只有让别人感受到,才能与学生产生心灵的碰撞,学生也才能从心底里接受。
作为一名教师,因为爱,让我明白了教育的真谛;也因为爱,让一个个单纯而真实的孩子懂得了爱,也懂得了回报爱。
在教学中,我总是怀着爱心,用欣赏的目光去关注学生,发自内心的去爱他们。
这样我和学生间的关系也变得很融洽。
.我班的刘德祝同学,入学以来,上课一直要么搞小动作,要么乱说话影响别人;下课追逐打闹,喜欢动手动脚,常常违反学校和班级的规章制度,为班级抹黑;还常常引发同学间的矛盾,许多同学都指责他,讨厌他,不和他一起玩;各门作业做的都不完整……几乎每天都要惹出一点事情。
于是,我找他谈话,希望他能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按时完成作业,知错就改,争取进步。
争取做一个他人喜欢,父母喜欢,老师喜欢的好孩子。
我真诚地跟他说他是班上最聪明的孩子之一,也应该是最懂事的孩子。
他总是一副桀骜不驯的样子,让人讨厌不已,他口头上答应的很好,可事后仍一如既往,真是“承认错误,坚决不改”。
我的心都快冷了,算了吧,或许他是根“不可雕的朽木”,但又觉得作为班主任,不能因为一点困难就退缩不前,不能因一个学困生无法转化而影响整个班集体,不然,他可能会带坏一群立场不坚定的男生。
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工作,我决定先让他认识自己的错误。
于是我多次进行家访,家访中,我了解到他有一个双胞胎的哥哥,从小家人就非常溺爱他们,就妈妈的话他一句也听不进去,妈妈说她一句,他能顶妈妈十句,父亲经商,经常不在家,根本没有时间管教他。
因此在家里他就是个十足的小霸王。
通过多次家访后,了解到妈妈也拿他无能为力,任之放任。
他感受到自己在家中的“地位”,所以养成了我行我素的不良习惯。
爱是教育的源泉
爱是教育的源泉“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学生成长的力量之源,是激发学生向上的动力。
”做为一名人民教师必须做到心中有学生,心中爱学生。
热爱学生是教师最为重要的职业道德情感,是搭起师生心灵之桥的源泉,是促成学生成长的力量,更是激发学生向上的动力。
人们常把教师比喻为“红烛”、“人梯”、“春蚕”、“铺路石”,意在表达教育这一职业的无私和伟大。
多年的教学生涯,让我深深的感受到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书育人,更重要的是“爱生”,只有真正的热爱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才能把教书育人的工作做好,爱是教育的源泉。
第一、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
中国有句古话:“爱人者,兼其屋上之鸟。
”老师对学生的爱,会被学生内化为对教师的爱,进而把这种爱迁移到教师所教的学科上,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而“乐其道”,因此爱的教育是我们教学上的巨大推动力。
教师热爱学生有助于学生良好品格的培养;有利于创造活泼、生动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这些都是做好教育工作必不可少的条件。
赞可夫说:“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要热爱儿童。
”英国教育家罗素指出:“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是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
”可见热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
如果我们深层次地思考一下,教师劳动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
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是造就新一代。
教师爱的对象是最年轻、最有朝气,最喜欢学习,最容易接受新事物,最具丰富情感、个性独特的群体——少年儿童,而一代代少年儿童的成长,成就了一个个历史的时代,所以,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
第二、爱是师生情感的纽带。
教师这种劳动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必须热爱自己的教育对象,热爱学生。
由于教师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的地位,这就决定了在师生关系中,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主导方面,热爱学生成为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前提,也就自然的成为调整师生关系的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
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过程中,实际上是师生之间感情交流的过程,由于教的主体是教师,客体是学生,学的主体是学生,客体是老师,只有主客体感情和谐一致的时候,教与学的任务才能很好的完成,才能形成课堂上的教与学的良好的互动佳境。
爱是教育的源泉
爱是教育的源泉爱是教育的源泉。
教师有了爱,才能守护住心灵的宁静,建设爱岗敬业、爱生如子的精神家园;教师有了爱,才能用温情去融化学生心灵上久积而成的“坚冰”;教师有了爱,才能找到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钥匙。
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有了爱心才有耐心,有了耐心才能和学生交心,才能赢得那令人向往和珍惜的师生鱼水深情。
记得那是我曾经教过的一个男生,学习成绩中上等,可是开学不到一个月,他就经常请假,不来上学。
刚开始请病假,后来干脆就不请假——旷课了。
经与家长了解,家长说他本没有病,就是不愿上学。
我与他谈心时,细心观察他并没有显露出厌学的情绪,好像有什么心事,不愿说出口。
我进行了家访,这才了解到真正的原因:他家家庭情况比较特殊的,父母离异,长期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同时他的年龄要比班里的孩子大2、3岁,孩子小的时候不在意,大了就在意了。
孩子大了,意识到了,这就造成了他的自卑的心理。
我找他谈心,帮他消除心理障碍,走出自卑的阴影。
利用业余时间帮其补上落下的课程,使其重新找回自我。
之后我经常在课上表扬他的优点,化解同学们的偏见,教育同学们,只有人人付出一点爱,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经过我不懈的努力,终于使他解开了心中的结,使他深受感动,转变很大,和同学们相处也融洽了。
教师对学生的关心是渗透于生活的点点滴滴,它不需要惊天动地的豪言壮语,也不需要气壮山河的豪迈激情,它需要的只是一个善意的微笑,一个赞许的目光。
这种友好的沟通在学生的心里形成的是一股强大的暖流,足以改变一个生命生活的质量。
作为教师,就应该给予那些畸形、残缺、背景复杂的家庭中的孩子以更多的爱。
让他们感受生活的温暖,为他们找到爱的归宿,从而增强这些孩子的自立、自强、自信的信念。
于漪的教育名言
于漪的教育名言于漪,中国现代教育家,被誉为“百年大师”,她的教育理念对中国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她的教育思想充满智慧和温暖。
以下是于漪的教育名言集,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1. 爱心是教育的源泉,只有真正地爱学生,才能感染他们,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而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
3. 学生是需要被理解的小花朵,而不是需要被规训的小兵器。
每朵小花都有其独特的生长方式,教育者要有耐心和包容心。
4. 教育是一种情怀,是一种无私的奉献。
只有放下自己的成见,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引导他们成长。
5. 教育不应该是一种对学生的强制,而是一种对学生心灵的开放。
只有陪伴和引导,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6. 学生是成长的孩子,他们需要被尊重,需要被理解。
只有平等对待,才能引导他们茁壮成长。
7. 教育不应该是机械地教书育人,而是要注重人文关怀,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
8. 在教育的道路上,教育者要不断地自我反思,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教育方法,以应对不同时代的需求。
9. 教育者要有担当,要有责任心,要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10.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智力、情感、品德等各个方面,要有全面的视野,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11. 在教育过程中,关键不在于教育者传授什么知识,而在于学生如何理解和吸收这些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实践中。
12. 教育不仅仅是在课堂上进行,更是在校园、在社会、在家庭,是一个全方位的过程,教育者要有广阔的胸怀,去引导学生在不同场景下综合发展。
13. 学生的成长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教育者要有耐心,不断给予学生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渐渐成长为有担当的人。
14. 教育不能只看到眼前的成绩和表面的光鲜,更要注重学生内心的成长和价值观的培养。
15. 教育者要成为学生的榜样,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健康的人格。
以上是于漪的教育名言,希望这些名言能够激励和指导教育工作者,为培养有理想、有担当、有爱心的下一代而不懈努力。
教育教学励志格言
教育教学励志格言精选1. 立德齐今古,藏书教子孙。
1. 爱岗敬业,廉洁从教。
2. 爱是教育的源泉,是心与心的交流。
3. 安乐出自清正,烦恼源于贪欲。
4. 把爱的阳光洒向每一片花瓣。
5.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
6. 不畏浮云遮望眼,心底无私天地宽。
7. 不要让功利玷污圣洁的杏坛,不要让贪婪熏染美好的心灵。
8. 诚实做人,廉洁做事。
9. 诚实做人,踏实做事,敬业爱生,无私奉献。
10. 诚信——不可动摇的做人根本;勤俭——用汗水浇铸的成功。
1. 诚信立身,廉洁自律,正派做人。
2. 持廉正杖,清风自留。
3. 待人要丰,自奉要约,则己要厚,责休薄。
4. 淡泊名利,守静致教。
5. 淡泊明志,修德践行。
6. 奉献千秋唯觉少,索求半念总嫌多。
7. 奉献无止境,宗旨永在心。
8. 扶正祛邪,扬公抑私。
9. 干净做人,踏实办事。
10. 个人名利淡如水,教育事业重如山。
11. 给孩子洁净的天空,给自己纯洁的心灵。
12. 给教育一片纯洁的天,给自己一份坦然的心。
13. 公生明,廉生威,做事一时,做人一世。
14. 获得学生信任是富有,赢得学生爱戴是胜者。
15. 俭以养德,廉以立身。
16. 脚踏实地、勤恳工作、廉洁从政、奉献余热。
17. 教人先做人,万事廉为先。
18. 教师走下讲坛,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田。
19. 教书育人多奉献,清贫甘苦乐无限。
20. 教学德为先,身教胜言传。
21. 教育的目的就是造就人的品格。
22. 教育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老师的影子。
23. 教育是科学,科学的意义在于求实。
24. 教育是事业,事业的价值在于献身。
25. 教育是树人,树人的功德在于千秋伟业。
26. 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
27. 教之以廉,学之以贤。
28. 洁廉显党性,奉献见精神。
29.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严自律,慎交友。
30. 精心教学,潜心育人。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爱是教育的源泉
爱是教育的源泉曾经有为教育家这样说过:“没有爱便没有教育。
”爱是幼儿教师最美的语言。
冰心说:“爱是教育的基础。
要做好一个幼儿教师,更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爱心,爱心是幼儿教师的根本,爱心是幼儿教师的支柱,爱心是幼儿教师不可或缺的最重要素质,”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尤其需要拥有一颗真诚的爱心,拥有“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博爱胸怀,用母亲一样的细心、耐心、责任心和宽容心去呵护每一个稚嫩的孩子,才能真正做好幼教工作。
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
”教师应用自己博大的爱去温暖每一位学生。
教师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才能去精心地培养学生,只有爱得深,才能更认真、更耐心、更细心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爱”源于高尚的师德,“爱”意味着无私的奉献。
我认为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出自个人的恩怨,而是出自社会的需要、教育的需要。
这种爱是稳固的、深厚的,是与教师所肩负的社会责任紧密相连的。
有人把师爱比作春雨,滋润了孩子的心田;有人把师爱比作阳光,温暖了孩子的心房。
师爱,是一种发自灵魂的芬芳,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甜蜜。
当你用心去爱你的学生,你收获的不仅仅是讲台上那一束束美丽的山花,办公桌上那两个红红的苹果,耳旁那一声声清脆的“老师,您好”……更多的,是一种为人师的幸福、自豪。
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热爱这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有什么理由不去爱我们的学生呢?那么,就让我们把爱的火炬传递给学生,为爱插上翅膀,让爱在万顷碧波、蓝天白云间飞翔!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深深地懂得,教师对学生的爱,不能局限于个别的对象,而是面向全体学生。
教师所肩负的是对一代人的教育使命,并非对个别人的教育任务。
这种责任和爱能超越一切,汇聚成一股无可阻挡的力量,我用我的爱心感化着学习困难的学生。
当然,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无原则的,而是始终与对学生的严格要求相结合的。
要爱中有严,严中有爱,爱而不宠,严而有格,严慈相济,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
班主任的“四爱”
让爱做主爱是教育的源泉,爱是事业和责任的源头活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爱业班主任工作富有挑战性,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世界,要想成为他们的朋友,得到他们的信任,需要付出很多的心血和爱。
爱让我静得下心思。
教师的清贫曾让我苦闷、彷徨,也有过“跳槽”的想法,但学生求知的眼神和几年来的见闻让我意识到自己的浅陋和庸俗,不知不觉间对他的爱已悄然扎根。
我不再犹豫,全心从教。
辛勤的耕耘也换来了丰硕的果实。
爱让我脚踏实地。
教学要的是真本领,来不得半点虚假。
因为爱我认真钻研教材,阅读大量的书籍;因为爱我不断学习,始终与时代同步;因为爱我平等待生,谆谆教导。
一年又一年,我呕心沥血,矢志不渝,也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爱让我获得快乐。
班主任工作很累,事情很多,很操心,不免让人生厌。
但当你的学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理想的学校;当节日来临时,一张张贺卡从祖国各地飞来……此时你会有何感想。
从教的这十几年,我总是被这情景感动着,一天的疲惫,一切的委屈都会在此间消融。
我是平凡的,我又是幸福的,更是快乐的。
得天下英才而育之,人生之大幸也。
爱生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为了这一目标的实现,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
还要倾情关爱他们的心灵的成长,学会赞赏每一个学生取得的成绩,并和学生一同品尝他们的成功和快乐。
在任何班级中,总有好、中、差之分,不少班主任偏爱好学生,嫌弃,厌恶差生。
这种做法,最容易伤害后进生的自尊心,轻者,使这些学生越发失去自信,产生自卑,不求上进;重者,则会使这些学生对教师产生怨恨和抵触,造成师生间矛盾。
要知道: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
我的经验是:区别对待,因材施教。
好学生,高标准,高要求;中等生,各科兼顾,适当拔高;后进生,要求不要高,量力而行。
我每天给自己定下必做的四件事情:1了解一名后进生的思想和学习。
(和家长或任科教师)2找一个后进生谈心,帮助解决问题。
3提问1——2名后进生(简易问题)4表扬1——2名有进步的后进生(纪律、习惯、学习)当然的转化后进生不是轻易而举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让教育的种子在爱中成长
让教育的种子在爱中成长爱是教育的源泉,也是教育的终极目标。
在爱的滋养下,教育的种子才能种下,才能茁壮成长。
爱是教育的源泉。
爱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需求之一,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天性。
它包含了亲情、友情、爱情等多种形式,能给予人们温暖、关怀和支持。
教育也是建立在爱的基础上的,爱是教育的动力和动力。
只有用爱来教育,才能使教育的种子在人们心中扎根、生长。
爱是教育的土壤。
爱能提供一个有利于教育生长的环境。
当我们在一个充满爱的环境中长大,我们会感受到家庭成员之间的温暖和互动。
家庭成员之间的爱让我们感到安全和被接受,培养我们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同样,学校也是一个重要的教育场所,教育的种子需要在敬爱、平等和合作的氛围中生长。
教师们用爱和鼓励来培养学生的自信和自尊心,构建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爱还能在社会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社会爱意味着关爱他人,愿意为他人付出。
当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社会中,我们会感受到他人的关怀和支持,通过正面的互动促进彼此的发展。
爱是教育的营养。
爱是教育的营养,它能滋养教育的种子,使之茁壮成长。
爱能激发人们的潜能和创造力,引导他们走向更好的未来。
爱能让人们对自己和他人的成长有更高的期望,鼓励他们努力超越自己。
爱也能提供一个宽容的环境,在错误和失败面前给予理解和支持,让人们勇敢面对挑战和困难。
只有通过爱的滋养,教育的种子才能茁壮成长,开花结果。
现实中的教育并非总是充满爱。
有些学校强调知识和分数,忽视了教育意义中的人文关怀和情感投入。
家庭中也有些缺少温情和关爱,家长关注的是孩子的成绩而忽略了他们的情感需求。
社会中也有些冷漠和无声的角落,人们关注的是自己的利益而忽视了他人的需要。
这种教育方式使得教育的种子缺乏了成长所需的阳光和水分,束缚了教育的发展。
我们需要让教育的种子在爱中成长。
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应该注重培养爱的意识和培养爱的能力。
家庭成员应该彼此关心、支持和理解,为孩子提供爱的环境和条件。
学校应该创造一个培育爱的氛围,教师们要用爱和鼓励来引导学生的成长。
爱是教育的源泉 教育是植根于爱的
爱是教育的源泉教育是植根于爱的中国教育报 2001-12-24 河北省沧州市职教中心张晓军鲁迅先生有句话:“教育是植根于爱的。
”爱是教育的源泉,教师有了爱,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充满信心和爱心,才会有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创新的精神。
爱心不是教育的全部,但爱心是教育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每个儿童的喜悦和苦恼都敲打着你的心,引起你的思考、关怀和担心,那你就勇敢地选择崇高的教师工作作为自己的职业吧,你在其中能找到创造的喜悦。
”正因为爱,所以会有创造的喜悦,正因为有创造的喜悦,所以对教育、对学生更加充满爱的情感。
真正的教育,正是这种爱与创造永无止境的良性循环。
教师的爱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
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这正是教师无私奉献爱心的典范。
未来的教育家应该全身心地去爱学生、爱教育。
只有爱才能赢得爱,你爱教育事业,教育事业才会爱你,你才能获得事业上的乐趣。
只要你能够发现、挖掘教育职业中弥漫着的那种美,你就会每天都产生冲动,你就会看到每个学生都是一朵含苞待放的美丽的花朵。
为了培育这些美丽的花朵,作为园丁的教师就必然孜孜以求,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提高自身素质。
教师的爱与尊重是照亮学生心灵窗户的烛光,学生美好人生的开端掌握在教师手中,教师只有用自已的爱,才能与学生产生心灵的碰撞,才能超越人的自然属性而达到完美的境界。
只有以爱心才能教会学生去爱身边的每个人,爱身边的一草一木。
做一名合格教师,要先播下花的种子,再浇水锄草,特别要将那些长歪的小苗一棵棵扶正,那么,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必将迎来一个姹紫嫣红的美丽春天!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爱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它总在创造奇迹,创造新的人。
"我始终认为,提高教师素质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爱心。
只有在爱的基础上,教师才会投入他的全部力量,才会把他的青春、智慧无怨无悔地献给孩子们,献给教育事业。
爱是教育的源泉
爱是教育的源泉鲁迅先生曾说:“教育是植根于爱的”是的,爱是教育的源泉,教师有了爱,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才会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充满信心和爱心,才会有追求卓越和创新的精神。
自踏上教育岗位,我始终以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态度来对待工作,以“师德”规范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以“当一名好老师”作为自己人生的座右铭,坚持勤学、善思、求实的作风,力求使自己成为一名学生喜爱,家长尊重,同事信任,领导放心的好老师。
教师的爱是理解,是尊重。
尊重每一位家长,每一位学生。
我经常用“假如我是一名学生”这样的话来提醒自己,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他们的一言一行,体会他们的喜怒哀乐。
尊重从身体开始,上课时,累了,休息一下做个游戏再继续学习。
下课了,我会经常提醒学生喝水,一句“喝水小标兵”评选,孩子们立马进入比赛状态,喝干的拍照发给家长,喝水的劲头更足了。
我更尊重学生的心理。
当学生向我问好时我总是点头微笑。
当有学生情绪低落时我会耐心询问原因,和他谈心,帮他解决难题。
教学中我努力做到“不让儿童由于功课落后而感到一种没有出路的忧伤,感到自己好像低人一等。
”工作中由于我的不善于表达自己,曾经被家长误会,我通过我的工作,我的一点一滴付出,终于感动了家长,家长开始理解老师,支持老师的工作。
我们班有这样一位学生,说话不太清楚,接受新知识比正常孩子要慢一点。
学习汉语拼音时有困难,就找了两个小老师教他,后来好多孩子的每日一句中这样写道:我真想让他变聪明。
通过孩子的写话,很多家长知道了他接受慢。
他的妈妈也觉得自己的孩子学习不好,给老师添麻烦了。
在这样的环境中,他变得沉默寡言,说话也不敢大声了。
我意识到:我的无意,我的自认为对他好,帮助他的想法、做法,却伤害了他。
于是,我从他喜欢的画画入手帮他建立自信,在全班面前表扬他,并偷偷地教他拼音,教他阅读,不断地鼓励他,相信他。
渐渐地,他变了,变得脸上经常挂着笑容,原来上课几乎不发言,后来他会的会大声说给大家听,下课他和同学玩得特别开心。
爱是教育的源泉
爱是教育的源泉作者:李贞来源:《新课程·教研版》2009年第24期鲁迅先生说过:“教育是植根于爱的。
”没错,爱是教育的源泉,因为有了爱,教师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才会有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创新的品质。
一、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随着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推行,人们越发清醒的认识到传统的师道尊严的劣根性,更加期盼理想的师生关系,期望和谐、民主、平等;期望教师与学生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信任。
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只有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感动到心的深处。
“我喜欢这位老师,所以我喜欢他(她)教的这门课。
”这就是孩子的心声!作为教师应该怎么做呢?本着“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
”的理念,丢掉传统教育中教师的绝对权威,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以爱育爱。
尊重学生的情感,学会蹲下来与学生对话,用一颗童心和学生交流、沟通;作为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把学生看成与教师平等的、独立的人,让体罚、变相体罚不再发生。
良好的师生关系能营造出一种民主、平等、和谐、活跃的课堂氛围,有效的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发展学生求异思维和想象力,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这就是爱的力量!二、给予孩子更多的爱与宽容一个好老师应该用平常心、平和心、平等心去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能出现被“遗忘的人”。
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总是给予鼓励的眼神,即使学生一时回答不出来,也会说“别着急,你再想一想。
”教师的宽容和充满爱的语言会使学生紧张的心理缓和下来,思维立刻活跃起来,问题可能迎刃而解。
反之怒目而视,板起脸大吼一声:“快点真笨!”结果是学生刚想起来的知识也被吓忘了。
每天都面对不同的学生,遇到不如愿、不顺心的事是很平常的。
但是无论遇到何种情况,都要保持积极的态度,正面解决问题。
宽容是一门育人的艺术,爱也是一门育人的学问。
给学生一点“不听话”的权利。
在美国的一些学校里,很多时候他们都鼓励学生和老师“抬杠”,鼓励学生多想几招来“对付”老师。
可是在中国的老传统看来,老师总是希望学生规规矩矩,百依百顺。
爱是教育智慧的源泉
爱是教育智慧的源泉
爱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能够温暖人心,激励人们奋发向上,更重要的是,爱可以成为教育智慧的源泉。
在教育过程中,爱可以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和创造力,让他们感受到来自老师、家长的关怀和支持,从而获得更多成长和进步。
本文将探讨爱如何成为教育智慧的源泉,以及如何将爱融入教育中,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
爱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一个充满爱的环境中,学生会感受到老师和家长对他们的关怀和支持,这种关怀和支持能够鼓励学生热爱学习,积极探索未知领域。
与此爱也能够让学生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乐观的心态,勇敢地克服困难,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通过这种方式,爱能够成为学生求知的动力,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进而促进他们的智慧得到提升。
爱是教育智慧的源泉,它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造力,促进他们全面的发展。
那么,如何将爱融入教育中呢?老师和家长要建立亲密的关系,尊重和理解学生,给他们充分的关怀和支持。
老师和家长要创造一个充满爱的环境,让学生在这个环境中感受到来自社会和家庭的温暖和支持。
老师和家长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力,让他们在充满爱的氛围中展示自己的优势和潜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智慧和能力。
爱是教育智慧的源泉,它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造力,促进他们全面的发展。
只有让爱成为教育的基调,让学生在爱的环境中茁壮成长,我们才能够培养出更多具有智慧和能力的人才,让他们为国家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愿我们共同努力,让爱成为教育的源泉,让智慧之光永远闪耀在我们的身边。
爱是教育的源泉
爱是教育的源泉鲁迅先生有句话:“教育是根植于爱的。
”爱是教育的源泉,在教育过程中,有了爱,教师才能够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教师的爱能使学生的道德和智慧得到比较好的发展。
班上有个小朋友,性格懦弱、怕事、胆小、自卑,上课从来不主动举手发言,不爱和同学接触,且上课爱发呆。
根据这一系列问题,我和家长取得了联系,了解到她的父母平时忙于工作,无暇照顾她,平时都是由奶奶照顾,晚上十点左右父母再去接回家休息。
日复一日,造成了她不善于沟通的性格。
在一年级开学之前,曾动过一次声带手术,尽管如此,在沟通中也会很容易的发现,她的发音很不明,经常听不清楚她在讲什么,通常只可意会。
在了解到这些之后,我将她的座位换到了第一桌,即所谓的“眼皮子底下”。
通过我每节课的监督与提醒,她已经很少再发呆了,但是仍然不敢举手发言。
于是,在很多次课堂上,我会更多的将机会留给她,给她发言的机会。
犹记得有一次,当时是在教学音节的拼读的时候,我特意让她起来读。
面对很多小朋友的嘲笑声,我仍微笑的对她说:“再来一遍,大声点。
”终于,在我反复的指导之后,她能够大致的读出来了,我对着她竖了一个大拇指说:“你真棒!小朋友们一起来表扬一下她!”这一次,我看到了她腼腆中略带自信的微笑。
经过这次的经验,在后来很多需要拼读及朗读的时候,我都会让她站起来大声一点,再大声一点的朗读。
久而久之,她的性格也开朗了些许,在课余时间也能和其他同学在一起玩耍了。
虽然她现在的性格依然是内向,但是比起曾经怯懦的她来说,已经算是有很大的进步了。
马卡连柯曾说:“爱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她总在创造奇迹,创造新人。
”我相信,在未来的教学生涯中,在未来与她的相处中,只要我心中保持着一颗“爱心”,她肯定会越来越自信,越来越开朗的,我期待那一天!。
冰心老人曾经说过一句话
教育与爱的艺术冰心老人曾经说过一句话:“爱是教育的基础,是老师教育的源泉,有爱便有了一切。
”的确,老师付出的不仅仅是心血,更多的是爱。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事业的成就。
要成为孩子们喜欢的好教师,就要去爱孩子们,因为爱是架起师生感情的桥梁,是一条无形的纽带,是一把金光闪闪的钥匙。
如果教育缺乏了爱,就像池塘中没有了水。
在平凡的工作中,我把爱洒入每个孩子的心田,把爱渗透到每个细节,只有自己心中拥有太阳,才能给人以阳光。
既然做了教师,就不要吝啬自己的情感,只有自己心中拥有太阳,才能给人阳光,只有掌握了爱的艺术,你的心血才会浇灌出灿烂的希望之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在我将近十年的教育生涯中,极其深刻地体会到这一平凡而又深奥的道理。
这十年,是让我刻骨铭心、倍感充实岁月,也是阳光与风雨同在、泪水与欢笑共存的岁月。
这十年,我一直在小学低段循环,每天处于孩子们的喧闹声中,不觉然间,已是十年。
对许多教师来说,低年级难带,特别是一年级,刚从幼儿园过来,更难带。
面对这样的难题,总得有人来解决吧,否则,基础教育该从哪里开始呢?记得刚参加工作的我就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个重担,从此开始了我的低段语文生涯。
刚面对学生,认为应该摆出一些架子,要不,这些看上去不服管教的小屁孩,是难以支付的。
可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我知道自己错了。
这些天真的孩子怎么顾你这一套,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理会别人的干预。
于是,我决定改变策略,使自己融入到学生中去。
刚开始,学生对我还是有顾忌的,胆子大的不理不睬,胆子小的干脆躲到一边。
嗨,小孩子就是这么的纯真,一点都不遮遮掩掩。
我没有气馁,在课堂上尽力地做到和蔼,在课余时间尽可能地做到可亲。
久而久之,孩子们的那一颗颗无邪的童心被我融化,渐渐地愿意和我在一起了,一到我上课,都很带劲,都想积极地表现自己;下课了,都争着抢着靠近我,要和我玩。
真诚,使我与学生的距离一步步缩短,真诚,让我和学生融入一起。
鲁迅先生有句话
鲁迅先生有句话:“教育是植根于爱的。
”爱是教育的源泉,教师有了爱,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充满信心和爱心,才会有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创新的精神。
爱心不是教育的全部,但爱心是教育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每个儿童的喜悦和苦恼都敲打着你的心,引起你的思考、关怀和担心,那你就勇敢地选择崇高的教师工作作为自己的职业吧,你在其中能找到创造的喜悦。
”正因为爱,所以会有创造的喜悦,正因为有创造的喜悦,所以对教育、对学生更加充满爱的情感。
真正的教育,正是这种爱与创造永无止境的良性循环。
作为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目的是帮助小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学会自己教育自己,自己指导自己,从而解除心理障碍,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达到人格的健康发展。
我在心理辅导过程中,采用从班主任角度出发的心理辅导方法,以及从学生角度出发的心理自我调节的辅导方法,并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平等的谈话式的辅导方法谈话教育是一门艺术。
掌握好这门技巧,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通过与学生谈话,发现学生的心理障碍,从而帮助学生克服自身的心理障碍。
每次找学生谈话前,先把握好学生当时的实际心理,是揣测的、防御的、恐惧的、沮丧的、或对立的,针对学生的实际心理活动,采用相应的对策,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
①放松学生的情绪。
热情地对待谈话的学生,使学生产生一种亲切感。
可以从学生特长、爱好,拉家常引出主题,慢慢地引入正题,消除学生的戒备心理,使谈话自然、和谐进来。
②随时调整自己的思维,以适应学生心理的伸缩变化,随机应变,恰当处理,使学生从不平衡到平衡,从不协调到协调。
③巧妙启发学生开口谈话,表述自己的见解。
教师不能单纯地讲理、训诫、批评,从而剥夺学生的说话机会,使学生反感,失掉辅导作用。
④向学生提供生活经验,促进学生的模仿认同。
⑤善于选择场合。
对于不同类型的学生,选择不同的场合,能产生最佳的效果。
回顾这一年来的班主任生活经历,与学生朝夕相处,从关注学生的言行到关注学生的爱好,从关注学生的成绩到关注学生的成长,这一年来却让我再次体会到了做班主任的艰辛,但也让我享受到了教学相长的充实和为人师表,感化学生所带来的快乐。
植根于爱的教育
植根于爱的教育摘要: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教育是植根于爱”。
爱是教育的源泉,教师的爱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对学生的热爱,尊重,理解,是教育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
而对后进生的教育更是讲究爱的情感,爱的行为和爱的艺术。
这种爱虽然不同于父母,家人的爱!但是这些爱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无私。
只有这种无私的爱才能让我们的教育产生无穷的智慧和力量。
同时,也能使我们的生命变得更加充实。
本文将从师爱的角度出发,讲述了与一个后进生之间的案例,进而反思和感悟出在班级管理中,特别是对于后进生的教育,教师要拥有一颗爱心,用爱心对待每一位后进生;爱能战胜一切!让爱做主,才能收获成功的喜悦!关键字:师爱,爱心,理解,耐心正文:2021年6月28日下午,在我的办公桌上放着一张贺卡,下面压着一封信,上面写着:“亲爱的黄老师,黄姐姐!一年的时光匆匆流逝,感谢您对我们这一学年的关爱和照顾,我们都长大懂事了!今天是我们在初二的最后一天了,我们感谢您!请求您初三再带我们这个班!陪我们一起成长!一起迎接中考吧!” 下面署名:木辛以及全体同学。
我的内心很激动!我觉得我这一学年的付出没有白费,孩子们真的懂事了。
看着贺卡和信,它们把我的思绪带回了去年。
一、上任前的紧张和压力在去年,当学校通知我担任初二六班的班主任的时候,我的心情非常激动,感谢学校的信任,让我担任班主任的工作。
同时,我也意识到我肩上的重任。
对于我这个刚走出大学校园的新教师来说,没有经验,而且是半路出家,接替别人的班。
所以我感到压力很大。
我深知,作为一个班主任,不仅仅是管理这个班级的教学工作或者我自己的学科的教学工作,更多的是一个育人的工作。
而且,六班在初一的时候,已经是很“出名了”,全级有五个暂缓注册的,在六班的木辛就板上有名,他也算是级里“后进生”的“老大”,他们喊他叫木辛哥。
他还经常打架,旷课,逃学,课前迟到就是几十分钟,修改校服裤,从不听从老师的教导,也从来不写作业,考试就是睡觉,有时还上课公然和老师作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是教育的源泉
——读《孩子们,你们好!》有感
鲁迅先生有句话:“教育是植根于爱的。
”爱是教育的源泉,教师有了爱,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充满信心和爱心,才会有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创新的精神。
假期我认真阅读了苏联阿莫纳什维利教育家写的学校
无分数教育三部曲中的《孩子们,你们好!》这本书告诉我们,爱,使教育变得容易起来。
阿莫纳什维利让他所教的孩子们愿意信任教师、愿意跟随教师的脚步,并感受着学习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这一切皆缘于阿莫纳什维利作为一名教师,作为一名教育者心中的“爱”和“理解”。
那么,教师对学生的爱究竟该如何体现呢?阿莫纳什维利在书中告诉
我们:“要全心全意地爱儿童。
为了这样地爱儿童,教师就需要学习应该如何表示这样的爱。
教师应该把每一个学日、每一堂课都看作是献给儿童的礼物。
教师与儿童的每一次交往都应该使双方感到喜悦和快乐。
”是的,儿童不同于成人的个性、情感和需求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育活动前,就必须先去理解儿童。
教师也只有站在儿童的立场上,在洞察了儿童的内心,理解了儿童的行为举止的基础上,才能取得儿童的信任,才能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从而使儿童
自愿地接受教育,快乐地学习。
解读古今中外所有的教育家,不管他们有着怎样的教学风格,又提出了怎样的教育理论,但在处理和学生的关系上他们无一不是“爱的行家”!在《孩子们,你们好》这本书中,这个结论又一次得到了证实。
阿莫纳什维利在《孩子们,你们好!》这本书中还告诉我们,教师应尊重每一个儿童安静学习的权利。
他在书中这样写道“在做书面作业的时候,不做不必要的动作,不发出响声,不向同学提问题,既不妨碍别人,也不妨碍自己。
如果某个孩子需要问点儿什么,就让他走到我身边来,与我悄悄地谈一下,或者让他举个手,由我走到他身边去。
”我很欣赏阿莫纳什维利的“权利”之说。
静静的思考,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良好习惯,如果缺乏了静静地独立思考的机会,那么一切学习也将会如空中楼阁一样虚无。
“定能生慧,静纳百川。
”“静如处子,动如脱兔。
”这些古语告诉我们:静心——静气,对于渴望获得知识、拥有智慧的人来说,是多么重要。
爱吵爱闹,就意味着这个人的心门是闭塞的。
他的眼里只看见自己,他的耳朵只听见自己。
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从生活、从书本有所吸纳和汲取呢?一个吵吵嚷嚷的环境,怎能提供给孩子们良好的学习氛围,又怎能培养孩子们细致思考的良好习惯?因此营造出静静学习的环境,不仅是每个儿童的权利,也是我们每一个教师的职责,务必为孩子们的学习提供这样的环境,让他们在平心静气的氛围里养成
良好习惯,取得无穷收获。
感谢阿莫纳什维利,他正教我学会尊重孩子静心思考的权利,也教我学会欣赏当一个孩子在埋头思考,陷入沉思,做好某件事的时候,看上去是多么的美!
《孩子们,你们好!》这本书并没有华丽的词藻,艰深的理论,而是以平实的语言像大家讲述着一个个教学故事,而在这些语言中,都充满了一位教育家、一名小学教师对他的学生们,对所有孩子们的满腔的爱。
正是这种无私的爱,才创造出了一个个教育的奇迹。
当刚开始读这本书时,我的感觉是阿莫纳什维利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小学教师,但当自己越往深处读时,我不由的感叹到:大师不亏为大师!他似乎一直处于思考的状态,哪怕只是一件小事。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常常希望自己如果是阿莫纳什维利的学生该有多好,像他的孩子一样,每天快乐的学习和生活,享受童年,享受友谊,享受关怀……
记得曾看过这样一个问题:“一个对孩子有爱心的,但教学经验上稍差的老师和一个有着相当丰富教学经验的,但对孩子缺乏爱心的老师,谁更会成为一位好教师?”以前对这个问题没有很深的感觉,直到自己做了老师,才真正的明白,爱与理解是紧密相连的,作为一个老师,只有心中充满对孩子的爱,你才会有理解学生的动机,才会真心的投入到
教学实践中,不断的钻研;才会爱你所从事的教育事业,从中体会到快乐和幸福!
童年应该是金色的,儿童的求学之路应该是快乐的。
阿莫纳什维利告诉我们,在儿童的求学之路上,教师应该伸出自己的双手,用自己的“爱”和“理解”去帮助儿童,为他们今天的生活与明天的生活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最后我想借用阿莫纳什维利的一句话来结束我的读书体会交流——“谁爱儿童的叽叽喳喳声,谁就愿意从事教育工作,而谁爱儿童的叽叽喳喳声已经爱得入迷,谁就能获得自己的职业的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