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教学测评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合集下载

教师综合素质评估方案

教师综合素质评估方案

教师综合素质评估方案引言:教师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育事业的发展。

为了确保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提升,制定一套科学、公正的教师综合素质评估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全面探讨教师综合素质评估方案。

一、教师学术能力的评估教师学术能力是教学工作的核心。

评估内容涵盖教师的学术背景、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和教学方法等。

评估方式可以通过考试、论文发表、专业成果获奖等。

二、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估教师的教学质量是教育事业的关键。

评估内容包括教师的教学思路、教学设计和教学效果等。

评估方式可以通过教学观摩、学生评价和专家评估等。

三、教师科研水平的评估教师的科研水平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推动学科发展的重要保障。

评估内容包括科研项目、科研成果和科研影响力等。

评估方式可以通过成果鉴定、学术论文发表和学术会议报告等。

四、教师教育研究的评估教师教育研究对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评估内容包括教育研究项目、研究成果和研究影响力等。

评估方式可以通过教育研究项目立项、研究报告和学术讲座等。

五、教师职业道德的评估教师职业道德是教育事业良性发展的基础。

评估内容包括教师的师德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担当等。

评估方式可以通过学生评价、同行评议和社会评价等。

六、教师创新能力的评估教师创新能力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环节。

评估内容包括教师的创新思维、创新实践和创新成果等。

评估方式可以通过创新教学案例、科研项目和发明专利等。

七、教师团队协作能力的评估教师团队协作能力是推动学校发展的关键。

评估内容包括教师的协作意识、协作能力和协作成果等。

评估方式可以通过协作项目评审、团队建设和成果展示等。

八、教师教育教学管理能力的评估教师教育教学管理能力是提高教学效果和管理水平的关键。

评估内容包括教师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和决策能力等。

评估方式可以通过教学管理案例、学校管理评估和领导力发展等。

九、教师个人素养的评估教师个人素养是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环节。

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

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

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小学智能实验教学系统的构建与应用实践研究”子课题申报指南一、课题研究内容、目的与意义本课题的课题名称为“中小学智能实验教学系统的构建与应用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DCA190327),这是一项以“人的智慧成长”为导向,运用智能技术推动中小学实验教学环境(空间与装备)、课程、资源、方式、管理与评价智慧转型,着力构建以深度融合智能技术为特点的新型实验教学模式、教学服务供给方式以及治理新模式,集政策与标准研究、理论研究、实践与行动研究为一体的综合性研究课题。

1、研究内容本研究在实践研究方面涵盖线上研究与线下研究两部分。

线下研究主要开展中小学实验教学现状调查研究;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相关智能技术的基础实验室(物理、化学、生物)、学科功能教室、创新实验室(中心)、综合实验室、教育创客空间升级改造的设计研究;智能化实验室及学科功能教室的装备标准和规范研究;以深度融合智能技术为特点的实验教学行动研究,促进学校、教师学习新技术、应用新技术,以实践推动智能技术与实验教学深度融合、创新发展,推动智能技术驱动的课堂革命,规范、引领实验等实践性教学的创新发展、重构学校实验教学保障条件。

线上主要围绕实验教学课程与教学资源系统、实验教学管理系统、实验操作与教学测评系统、实验室智能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构建开放式中小学智能实验教学信息化平台,并开展学科智能实验教学实践研究,通过创新实验教学环境构建、实验教学资源共享、实验教学行为实时采集、实验教学数据分级管理、实验教学精准实施与测评、实验环境智能控制等目标,为现代化中小学智能实验教学体系的建立提供标准引领、理论参考、方案支撑、资源保障和实践依据。

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建构实验教学理论、学习环境装备理论、智能实验教学环境标准、智能实验教学环境下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教学服务供给方式、智能实验教学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及治理新模式等。

2、研究目的研究融合新的学与教理论,按照系统工程思路,提出以线下智能实验教学环境建设和线上包括实验教学课程、资源、管理与评价的开放式智能实验教学信息化平台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建立一种能感知实验与实践教学情景、识别学习者特征、自动记录实验与实践教学过程和评测教学成果,提供合适的课程、资源与便利的互动探究工具,为学生、教师提供差异化的教学支持和按需服务,重视师生与生生互动、动手参与、体验、探究、实验、实践,开展面向真实情境、以深度融合智能技术为特点的实验教学实践与行动研究,动态建构、吸纳生成性资源;构建实验教学理论、智能实验室标准与规范、实验课程与教学资源、以深度融合智能技术为特点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技术、数据的跨组织建设与共享、管理与评价融为一体的中小学智能实验教学系统,改变实验教学方式和教育教学生态,为面向智能化社会的中小学实验教学方式、教学服务供给方式以及治理新模式提供新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框架。

教师水平测试教学设计模板

教师水平测试教学设计模板

教师水平测试教学设计模板引言:教师水平测试是评估教师教育能力和专业素养的重要环节。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确保教学效果的达成。

本文将介绍一个教师水平测试的教学设计模板,帮助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估和提高。

一、教学目标在进行教学设计之前,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应该是明确的、具体的,能够反映教师所期望学生能够达到的学习成果。

教学目标的制定应该考虑学生的年级、水平和学科特点,同时也考虑教师水平测试的评估要求。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指教师在教学中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和技能。

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确定相应的教学内容,确保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之间的一致性。

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该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学要求,并能够体现教师水平测试的评估内容。

三、教学活动教学活动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参与的一系列活动。

教学活动可以包括课堂讲解、小组讨论、实验操作、小组合作等。

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应该注意活动的连贯性和循序渐进性,确保学生能够逐步达到教学目标。

四、教学资源教学资源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所使用的各种教学材料和工具。

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以辅助教学活动的进行。

教学资源可以包括教科书、教学资料、多媒体设备等。

在使用教学资源时,教师需要注意资源的质量和适用性,确保教学效果的达成。

五、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指通过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测量和分析来评估教学效果的活动。

在教学设计中,教师需要考虑教学评价的方式和标准,并设计相应的评价工具和评价方法。

教学评价应该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相匹配,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水平。

结论:教师水平测试教学设计模板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有益参考。

通过合理使用这一模板,教师能够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学习的全面发展。

教育部重点课题

教育部重点课题

附件2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小学智能实验教学系统的构建与应用实践研究”子课题申报指南一、课题研究内容、目的与意义本课题的课题名称为“中小学智能实验教学系统的构建与应用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DCA190327),这是一项以“人的智慧成长”为导向,运用智能技术推动中小学实验教学环境(空间与装备)、课程、资源、方式、管理与评价智慧转型,着力构建以深度融合智能技术为特点的新型实验教学模式、教学服务供给方式以及治理新模式,集政策与标准研究、理论研究、实践与行动研究为一体的综合性研究课题。

1、研究内容本研究在实践研究方面涵盖线上研究与线下研究两部分。

线下研究主要开展中小学实验教学现状调查研究;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相关智能技术的基础实验室(物理、化学、生物)、学科功能教室、创新实验室(中心)、综合实验室、教育创客空间升级改造的设计研究;智能化实验室及学科功能教室的装备标准和规范研究;以深度融合智能技术为特点的实验教学行动研究,促进学校、教师学习新技术、应用新技术,以实践推动智能技术与实验教学深度融合、创新发展,推动智能技术驱动的课堂革命,规范、引领实验等实践性教学的创新发展、重构学校实验教学保障条件。

线上主要围绕实验教学课程与教学资源系统、实验教学管理系统、实验操作与教学测评系统、实验室智能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构建开放式中小学智能实验教学信息化平台,并开展学科智能实验教学实践研究,通过创新实验教学环境构建、实验教学资源共享、实验教学行为实时采集、实验教学数据分级管理、实验教学精准实施与测评、实验环境智能控制等目标,为现代化中小学智能实验教学体系的建立提供标准引领、理论参考、方案支撑、资源保障和实践依据。

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建构实验教学理论、学习环境装备理论、智能实验教学环境标准、智能实验教学环境下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教学服务供给方式、智能实验教学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及治理新模式等。

2、研究目的研究融合新的学与教理论,按照系统工程思路,提出以线下智能实验教学环境建设和线上包括实验教学课程、资源、管理与评价的开放式智能实验教学信息化平台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建立一种能感知实验与实践教学情景、识别学习者特征、自动记录实验与实践教学过程和评测教学成果,提供合适的课程、资源与便利的互动探究工具,为学生、教师提供差异化的教学支持和按需服务,重视师生与生生互动、动手参与、体验、探究、实验、实践,开展面向真实情境、以深度融合智能技术为特点的实验教学实践与行动研究,动态建构、吸纳生成性资源;构建实验教学理论、智能实验室标准与规范、实验课程与教学资源、以深度融合智能技术为特点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技术、数据的跨组织建设与共享、管理与评价融为一体的中小学智能实验教学系统,改变实验教学方式和教育教学生态,为面向智能化社会的中小学实验教学方式、教学服务供给方式以及治理新模式提供新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框架。

基于IRS的课堂测评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基于IRS的课堂测评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第 2l卷
现 代教 育 技 术
M o e Ed a ina e h lgy d m uc to lT c no o
、 12 ,. 1 o
NO. Ol 12 1
2 1 年第 1 0】 期
基于 IS的课堂测评系统 的设计与应用研 究 R
庄君 明 贺 志强
( 京 师 范大 学 教 育技 术 学 院 ,北 京 1 0 7 ) 北 0 8 5
用 , 常 有助 丁学 生 达 到 预期 的学 习 结果 。3 年 来 兴起 的发 非 [近 1 展 性 评 价 也 强 调 对 学 生 的 学 习 发展 全 过 程 进 行 评 价 ,要 关 注
的共 同成 长 和 发展 。近 年 来 提 倡 的互 动 反 馈 技 术和 形成 性评
价 的广 泛 研 究 和应 用 是 一 个很 好 地 体 现 。
间、 标 准不 一 , 因此 无
程 评 价提 出 了新 的 要求 。早在 2 0 年 ,教育 部 颁 发 的 《 础 01 基 教 育 课程 改革 纲 要 ( 行 ) 中 ,就 明确 提 出 “ 试 》 大力 推 进 信息 技 术 在 教 学过 程 中 的普 遍 应 用 ,促 进 信 息 技 术 与学 科 课 程 的
整 合 , 逐 步 实现 教 学 内容 的 呈 现 方 式 、 学 生 的 学 习方 式 、教 师 的 教学 方式 和 师 生 互 动 方 式 的 变革 , 充 分发 挥 信 息 技 术 的
法 进 行 相 应 整 理 、分 析 等 而 导 致 评 价信 度 和 效度 都较 差 ,使
得 评价 受 限 。L 2 形 成性 评 价 是在 教学 过 程 中为 了获 得 有 关 教 学 的 反 馈信
一 、 一 ~ ~

中学生的职业倾向测评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中学生的职业倾向测评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中学生的职业倾向测评系统的设计与研究------以复兴中学的学生为测试对象摘要:职业是把个人和社会联系起来的重要关键,职业倾向在中学生角色身份中应该属于核心地位,中学生只有了解自己所适合的职业,才能正确的选择文理分科,真正了解自己进入社会后会担当什么样的角色。

从这一角度来说,学校教育的基本职能之一就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认识,根据主客观条件正确选择职业,从各方面做好从业的充分准备。

本设计出发点就是为中学生创建一个专门的职业倾向测评系统,让学生们通过科学的测试更加地了解自己的职业倾向,从而能够更加自主的学习,在高考填志愿时不会因为对自己不了解盲目填志愿而后悔。

关键词:中学生;职业倾向;测试系统一、引言本科生“回炉”技校补充技能已不是新闻时,硕士生“回炉”成考,又投入几年的时间“重新开始”大学旅程,值得我们反思中学生职业规划教育。

从他们“回炉”的动机来看,有人称是“为个人兴趣”,但令人费解的是,选择感兴趣的专业,为何不在中学填报志愿时就选择?即使因为种种原因进不了自己喜欢的专业,也可以通过辅修双学位、跨专业考研等形式重新选择,为何非等拿到硕士文凭才蓦然回首,幡然醒悟?追根溯源,这种“后知后觉”正体现出我国中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缺失。

我国的职业生涯规划仅出现在大学,被称为“就业指导”,而在中学中几乎没有对学生进行过职业生涯教育。

大多数家长和老师还是认为中学教育的唯一目的就是升入大学深造,讨论学生的职业生涯是大学毕业时的事。

中学生在填报志愿时是很盲目的,因为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欢和适合什么,也不知道志愿表上的那些专业的真正内涵,往往是听从父母选择“热门”或“好就业”的专业,却忽视了自己的兴趣和能力。

相比而言,西方国家非常重视中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如美国把职业生涯发展与学业和个人、社会发展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中学设有职业顾问接受学生的职业咨询,还有相应的实践课程;而我国目前还在起步阶段。

为此,我们以复兴中学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制作了一个职业倾向测评系统。

基于学习进阶的教师PCK测评工具的开发研究

基于学习进阶的教师PCK测评工具的开发研究

基于学习进阶的教师PCK测评工具的开发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基于学习进阶的教师PCK(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教学内容知识)测评工具的开发研究。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教师PCK的发展已经成为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要素。

本文首先对学习进阶理论进行了概述,阐述了其在教育领域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随后,文章分析了当前教师PCK测评工具的现状与不足,提出了开发基于学习进阶的PCK测评工具的必要性。

在此基础上,文章详细阐述了开发过程的设计思路、技术路线和实施方法,包括测评工具的内容框架、评价标准、数据采集和处理等方面。

文章总结了研究成果,并指出了未来研究方向,以期为教育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文献综述教师PCK(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学科教学知识)作为教育领域的核心概念,自舒尔曼(Shulman, 1986)首次提出以来,便成为了教师专业发展和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所在。

近年来,随着学习进阶(Learning Progressions,LPs)理念的兴起,如何结合学习进阶的理念,开发有效的教师PCK测评工具,已成为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

在已有的研究中,众多学者探讨了PCK的内涵与结构。

舒尔曼(1986)认为,PCK是教师个人教学经验、学科内容与教育学的特殊整合,是教师对学科内容如何转化为学生易于理解的形式的知识。

科克伦等(Cochran et al., 1993)进一步拓展了PCK的框架,提出了包括学科内容知识、学生知识、教学策略知识以及情境知识的四维结构。

这些研究为理解PCK的本质提供了理论支撑。

在学习进阶的研究方面,马扎诺(Marzano, 2007)等人提出了学习进阶的概念框架,强调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连贯性和阶段性。

学习进阶不仅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注重学生在不同阶段认知、情感和社会性发展上的变化。

基于COMET职业能力测评模型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基于COMET职业能力测评模型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基于COMET职业能力测评模型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摘要】本研究基于COMET职业能力测评模型,探讨了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实践。

首先介绍了COMET模型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情况,然后提出了基于该模型设计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并结合实践案例进行分析。

最后对效果进行评估并提出改进建议。

通过研究可以帮助教师更科学地评价学生的能力和表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展望未来,可以进一步完善评价体系,拓展COMET模型在教学中的应用,并提出实践启示,为教育教学领域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COMET职业能力测评模型、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教学评价指标、实践应用案例、效果评估、改进、结论总结、未来研究方向、实践启示。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评价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一环,受到了广泛关注。

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方法主要侧重于考试和成绩,忽视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

而随着职业教育的兴起,急需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来全面评估学生的职业能力。

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COMET模型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实践,以期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与针对性,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通过本研究,将探讨如何科学有效地设计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以及如何通过实践案例分析和效果评估来不断优化与改进教育评价体系,从而为未来的教育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探讨基于COMET职业能力测评模型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实践,旨在通过科学有效的评价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

具体目的包括:1. 系统性地介绍COMET职业能力测评模型,为构建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提供理论支持。

2. 建立基于COMET模型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探讨如何将模型的原理和方法应用于实际教学中。

3. 设计符合COMET模型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为教师提供可操作的评价工具,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工科高校教师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测评方法研究

工科高校教师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测评方法研究

工科高校教师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测评方法研究【摘要】本文旨在研究工科高校教师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测评方法,旨在解决教师教学评价体系不够科学、客观的问题。

通过对关键指标选择与设计、测评方法的建立与实施等方面展开研究,提出一套完善的评价体系。

结合实证分析及案例分析,对其有效性进行验证和比较,并从中得出研究成果总结,指出存在问题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研究结果将为提高工科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和客观性提供重要参考,对提升高校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工科高校、教师、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关键指标、设计、测评方法、实施、实证分析、结果讨论、案例分析、比较、研究成果、问题、展望、启示。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工科高校教师教学评价一直是高校教学质量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对教师教学工作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显得尤为迫切。

目前大多数高校教师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仍然存在着不够科学、准确和完善的问题,尤其是针对工科高校教师教学特点进行评价的指标体系相对不足。

当前,国内外对教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较多,但对于工科高校教师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仍显得较为不足。

建立一套适合工科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的指标体系并结合实际测评方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通过对现有指标体系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选择合理的关键指标并建立相应的测评方法,能够更好地反映工科高校教师的教学水平,为教师的教学发展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本研究旨在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工科高校教师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并探索相应的测评方法,为提高工科高校教师教学质量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工科高校教师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测评方法,以期为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目的包括:一是通过构建科学、全面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实现对教师教学工作的全面评估和有效监督,为教师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发展方向和改进建议;二是选取并设计关键指标,确保评价指标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能够客观准确地反映教师的教学表现,为教学质量评估提供数据支撑;三是建立并实施适用于工科高校的教学测评方法,旨在深入分析教师的教学实践,促进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提升;四是通过实证分析和案例分析,验证和比较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测评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为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提供有益探讨和启示。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2010年度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的通知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2010年度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的通知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2010年度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公布日期】2010.09.10•【字号】沪教委科[2010]52号•【施行日期】2010.09.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2010年度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的通知(沪教委科〔2010〕52号)各有关高等学校、各区县教育局、各区县教师进修学院,其他有关单位: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上海市2010年度教育科学研究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沪教委科〔2010〕22号),各高校、各区县开展了2010年度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的申报工作。

经学科组专家两轮评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批准,共确定“上海高校优势学科布局结构与发展趋势研究--基于知识网络视角的分析”等18个项目为市级重点项目、“政府、社会与教育公平研究:公共政策的视角”等106个项目为市级项目、“幼儿园艺术教育中的教师角色研究”等60个项目为规划项目。

同时,根据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将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重点项目设立为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教育学课题的通知》(沪委宣〔2009〕188号),本次确立的18项市级重点项目同时确立为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教育学课题。

现将各类项目名单(见附件)印发给你们,请通知有关单位及项目承担者与上海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联系,以便做好立项工作。

上海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地址:茶陵北路21号邮编:200032电话:64184439联系人:苏忱、劳南怡、熊立敏附件:1.2010年度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重点项目2.2010年度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市级项目3.2010年度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项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二○一○年九月十日附件1:2010年度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重点项目附件2:附件3:。

教师胜任力模型与测评研究

教师胜任力模型与测评研究

四、结论与建议
4、未来研究方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是深入研究熟手型教师胜任力 模型与其他类型教师胜任力模型的异同;二是探讨如何运用熟手型教师胜任力模 型提高教师培训和发展的实效性;三是研究如何将熟手型教师胜任力模型与教育 改革和发展目标相结合,推动教育教学的创新和发展。
摘要
摘要
本次演示旨在探讨幼儿教师胜任力模型及其在现实中的应用现状,以期为提 高幼儿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育质量提供理论支持。首先,本次演示回顾了幼儿教 师胜任力模型的相关研究,包括定义、构成要素和建立方法。其次,梳理了现有 研究中幼儿教师胜任力现状的调查结果,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最后, 对比了不同研究间的差异和优缺点,提出了提升幼儿教师胜任力的建议。
结果与讨论
首先,专业知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知识结构不合理,如对儿童发展理论、 教育心理学等专业知识掌握不够深入。这可能与部分幼儿教师毕业于非师范专业 有关,她们缺乏系统的教育理论知识。
结果与讨论
其次,专业技能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实践操作能力不足,如组织管理能力、 教育教学能力和家长沟通能力等有待提高。这可能与部分幼儿教师缺乏实际工作 经验或专业培训有关。
三、案例分析
然而,在实践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例如,某些测评方法的主观 性较强,可能影响结果的公正性。此外,胜任力模型的适用性也需要根据不同地 区和学校的需求进行调整和完善。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以下解决方案:
三、案例分析
1、完善测评方法:综合运用多种测评方法,如面试、试讲、绩效评估等,以 减少单一方法的主观性影响。同时,可以引入评价中心等更为客观全面的测评方 式,确保测评结果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教师胜任力模型与测评研究
目录
01 一、教师胜任力模型 与测评研究的背景和 意义

初中语文实践探究活动中的学习评价设计

初中语文实践探究活动中的学习评价设计

初中语文实践探究活动中的学习评价设计摘要:学习评价是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必要构成部分,主要目的是想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的学习,不断改进教师的教学质量。

在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改革语境下,以知识任务为引导,立足实际场景的语文实践探究活动是当前语文课程研究的重点推进方式。

在语言实践教学研究活动中,学习评价是指教师利用多种多样的评估方式和工具,获取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有关证据,并对之加以整合和分类,于是在本文就初中语文实践教学活动中的评估系统展开了研究,期望能给读者一点启迪与感悟。

关键词:初中语文实践探究学习评价设计一、明确语文实践探究活动中的评价目标,确定评价方式评价指标处于教师教学评价系统的首要地位,决定于评价内容和手段的选用。

但如果按照传统的“以促进教师教学质量”为目的,学习能力测评只是在促进教师的语文教学研究活动中的一种手段,应贯穿教师教学的全部阶段。

既要在实际活动中掌握他们的行为状况,又要掌握他们在实际活动中的目标和情况。

主要步骤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分析实践活动的类型,确定学习评价的类型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学流程包括老师教学,学生跟着老师学习,课程结束后再进行评价。

但其实在真正的语文课程实际教育中,并没有完全按照以往的教学观念,教师评价也必须贯穿整个过程。

老师在讲解之前,就必须根据各种情境的不同目标,区分不同的类别。

因此,教师应从学习表现和学习结果的视角,把学习目标转换为各种类别的评价目标。

以八年级上册第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为例,本文所介绍的基本都是报道类文章,内容大致包括了三个教学阶段:新闻类文章阅读,新闻实践采访活动,新闻类题材写作。

不同的章节应该设置不同的目标,比如文章阅读方面,可以让学生初步了解新闻的基本知识。

然后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走进生活实际,通过实践,在采访中发现新闻的乐趣。

最后写作可以根据采访的具体内容,撰写新闻稿。

(二)分析实践教学中的目标内容,合理选择评价方式在选择评价方式的时候,可以选择各个方向,例如知识与技能的提升,重视学习过程,掌握学习方法,关注学生综合素养等。

教师测评实施方案

教师测评实施方案

教师测评实施方案教师测评是学校管理和教师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帮助学校更好地了解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为教师提供专业发展的指导和支持。

因此,建立科学、公正、有效的教师测评体系,对于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就教师测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一、教师测评的目的和意义。

教师测评的目的在于全面了解教师的教学水平、专业发展需求和教学成果,为教师提供专业发展的指导和支持;同时,也是对教师工作的一种激励和考核,可以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教师测评,可以及时发现教师的教学问题,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水平。

二、教师测评的内容和指标体系。

教师测评的内容主要包括教学能力、教学业绩、教学质量、教学态度等方面。

在具体的指标体系中,可以包括学生成绩、学生评价、教学反思、教学案例等多个方面的指标,以全面客观地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三、教师测评的实施步骤。

教师测评的实施步骤主要包括确定测评内容和指标体系、制定测评计划、收集测评数据、进行测评评价、制定个性化发展计划等多个环节。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重科学性、公正性和有效性,确保测评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四、教师测评的实施方法。

教师测评的实施方法可以包括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观摩、教学案例分析等多种方式进行测评,以全面客观地了解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五、教师测评的保障措施。

为了确保教师测评的顺利实施,学校可以建立健全的测评机制和流程,配备专业的测评团队,提供必要的测评培训和指导,同时也需要加强对测评结果的分析和运用,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六、教师测评的效果评估。

教师测评的最终目的在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因此,需要对教师测评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不断完善教师测评体系,提高其科学性和有效性。

综上所述,建立科学、公正、有效的教师测评体系,对于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PISA的学习素养评价系统设计

基于PISA的学习素养评价系统设计

基于PISA的学习素养评价系统设计一、本文概述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学习素养已经成为衡量个人综合能力的重要指标。

在此背景下,基于PISA(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国际学生评估项目)的学习素养评价系统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利用PISA的核心理念和方法,构建一个科学、有效、可操作的学习素养评价系统。

本文将首先介绍PISA的基本概念和特点,阐述其在国际学生评估中的重要地位。

接着,将分析学习素养的内涵与外延,明确评价系统的目标和定位。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详细探讨学习素养评价系统的设计原则、核心要素和实施步骤,包括评价内容的选择、评价方法的确定、评价工具的开发、评价数据的收集与分析等。

本文还将关注学习素养评价系统的实际应用,探讨如何在教育实践中发挥其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也将反思现有评价系统的不足,提出改进建议,以期为我国教育评价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构建一个既符合国际标准又具有中国特色的学习素养评价系统,为我国教育的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PISA评价框架解读PISA(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是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起的一项全球性学生能力评估研究。

它不仅关注学生在各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更重视评估学生的学习素养,包括如何学习、如何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如何有效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

PISA的评价框架主要包括三个维度:认知过程、知识内容和情境。

在认知过程方面,PISA强调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还要学会如何学习、如何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这包括理解、应用、分析和评价等多个层次。

在知识内容方面,PISA关注学生在数学、阅读、科学等核心学科领域的知识掌握情况,同时也注重跨学科知识和能力的评估。

大数据下的教学质量评测体系的构建

大数据下的教学质量评测体系的构建

大数据下的教学质量评测体系的构建一、选题背景及原因:大数据时代对发展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对于中学教学质量而言,以大数据为依托可以收集更多的数据材料作为评价的依据,但与此同时,这也为从体量巨大的数据材料中找到准确、有效的增加了难度。

在大数据背景下,只有将“以学生为中心”和“以数据为依托”作为学校教学质量评价的价值引领和技术支持,逐步构建具有全过程、多层级、双功能特征的评价体系,才能实现由大数据带来的学习变革。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学校要实现常态化地收集数据、多样化地应用数据、化地管理数据,逐步形成具有广泛性和可操作的评价体系。

二、选题意义和价值:基于大数据的教学质量评测是教育进入信息时代的必然选择,在大数据背景下,通过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本着精准教学的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以数据为中心创造生态化的学习环境,优化教学过程,让学生获得适合自身的个性化学习体验,充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性,使课堂具有吸引力,从而实现课堂的高效化。

建构基于大数据的精准教学模式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教学目标制定精准化,教学内容安排精准化,教学过程设计精准化,教学评价体系精准化,进而做出精准的教学决策,使教与学行为可量化,可评估,可调控。

1、大数据使得教学质量评测数据更为精准可行2大数据使得精准教学能够兼顾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大数据环境下,学生的学习行为过程考察和个性化发展均成为可能。

这是因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类行为状态都可以转化为相应的数据记录,成为学习表现的分析要素。

换句话说,在传统教学环境下,精准教学过度强调学习行为结果的分析,并根据结果分析来干预学习行为;而在大数据环境下,精准学习不再完全依赖于结果分析,还要考量学习行为的过程等其它要素,通过采集学生在学习行为过程中产生的各类状态信息,形成反映学习情况的数据源,随后利用各种数学建模方法和大数据处理技术对数据源进行测量、分析与比较,并根据此结果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及其学习表现进行评估和干预,可以预测学生未来的学习表现趋势,也可以为个别学生量身定制更为有效的干预方法和改进措施,以保障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中小学教育心理健康评估工具研究及应用

中小学教育心理健康评估工具研究及应用

中小学教育心理健康评估工具研究及应用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逐渐引起了教育工作者、家庭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为了有效评估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各类评估工具应运而生。

这些工具不仅为教育工作者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提供了依据,还为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了数据支持。

研究和应用这些评估工具,对于改善中小学教育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心理健康评估工具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对心理学原理和教育心理学的深入探讨。

良好的心理健康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和校园生活,更关乎他们的整个人生发展。

因此,在这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与应用显得尤为必要。

现阶段,中小学心理健康评估工具的种类繁多,包括问卷调查、访谈、行为观察和心理测验等。

这些工具的选择取决于评估目的、对象特征和研究背景。

问卷调查是一种便捷易施行的评估方法,能够在短时间内收集到大量数据,适用于大规模的心理健康筛查。

相对而言,访谈则更适合深入了解个体心理状态,能够通过开放式问题获取更为丰富的信息。

行为观察方法则是通过观察学生在特定情境中的表现来评估其心理健康状况,这种方法有助于获取真实的行为数据。

针对中小学生的发展特点,近年来出现了许多专门设计的心理健康评估工具。

这些工具往往结合了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以更准确、更全面地评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比如,一些问卷调查量表如儿童情绪和行为量表(CBCL)、儿童抑郁量表(CDI)等已被广泛应用于中小学生群体。

这些工具不仅能评估学生的情绪状态,还能识别潜在的行为问题,为后续的心理干预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应用这些评估工具时,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指导和实施。

这一过程包括制定评估计划、选择合适的评估工具、实施评估以及数据分析。

在数据收集阶段,多元化的方法可以提高评估结果的可靠性。

例如,可以结合自评问卷和他评问卷,确保从不同角度获取全面的信息。

同时,在实施过程中,应为学生创造安全舒适的测评环境,以减少其不安情绪对评估结果的干扰。

课堂教学质量检测体系建设方案集锦(3篇)

课堂教学质量检测体系建设方案集锦(3篇)

课堂教学质量检测体系建设方案集锦(3篇)课堂教学质量检测体系建设方案集锦(精选3篇)课堂教学质量检测体系建设方案集锦篇1一、考核工作目标为了推进我县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县教育局决定在全县开展中小学教师教学工作质量年度考核活动。

开展这项活动,就是要进一步强化常规教学管理,突出教学中心地位,引导教师钻研教材,研究教法,不断创新,努力实现教师教学技能发挥最大化、教学过程最优化、教学绩效最佳化的目标。

二、考核对象与时间全县在职中小学教师(含中专、特校、幼儿园教师及代课教师,下同)均应参加教学工作质量年度考核。

乡镇中心学校管理人员及学校非教学岗位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考核将按系列另行分别组织。

中小学教师教学工作质量考核每学年度进行一次,一般在暑假结束前完成。

三、考核内容及等级划分中小学教师教学工作质量年度考核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教学素质(15%)2、教学过程(45%)①教学设计(10%)②课堂教学(25%)③教学批辅(10%)3、教学效果(30%)4、教学创新(10%)教师教学工作质量考核将依据上述各项指标的考核细则(附后),将教师教学工作质量分为四级,具体标准为:60-69分为一级,70-79分为二级,80-89分为三级,90分以上为四级。

60分以下的不定等级。

四、考核工作的组织1、为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县教育局成立中小学教师教学质量年度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其具体人员如下:组长:副组长: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教育局普教股,由周能国同志任办公室主任。

县教育局普教股、教师管理股、教研室及相关职能股室共同负责该项工作的具体实施。

各乡镇中心学校及县直单位都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这项工作。

要把中小学教师教学工作质量年度考核工作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教学常规管理的重要措施抓紧抓实,以此达到消灭差课、提高课效,大面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2、考核工作职责具体分工是:乡镇中小学教师教学工作质量一、二级的考核由各中学、片中心小学负责组织,三、四级的考核由中心学校集中组织;县直学校一至四级的考核均由各学校负责组织。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作者:张姣来源:《科教导刊》2024年第17期摘要混合式教学强调线上线下教学的交互与合作,其不仅促进了因材施教,也为深入评估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提升效果提供了契机。

本研究通过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理论框架,设计了基于课前、课中、课后的“课程建设―教师教学―学生培养”指标框架,通过专家调查法对各指标进行打分赋值,借助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并通过案例论证该指标体系的具体应用。

最后,提出高质量课程的引领、资源更新迭代机制、线上线下教学活动融合、教学效果的反馈对提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质量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2024.17.017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for Online and Offline Blended TeachingZHANG Jiao(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Dali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Dalian, Liaoning 116034)Abstract Blended learning emphasizes the interaction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online and offline teaching, which not only promotes personalized teaching, but also provides an opportunity for in-depth evaluation of students' improvement in knowledge, ability, and quality. This study constructs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the quality of blended online and offline teaching, and designs an indicator framework based on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teacher teaching student cultivation" before, during, and after class. The expert survey method is used to score and assign values to each indicator, and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is used to calculate the weight of each indicator.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of this indicator system is demonstrated through case studies. Finally, it is proposed that the guidance of high-quality courses, resource updating and iteration mechanisms, integration of online and offline teaching activities, and feedback on teaching effectiveness can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of blended online and offline teaching.Keywords blended learning;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隨着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教育逐渐进入教学领域,混合式教学得到了较高的关注。

学生综合测评系统的设计与研究的开题报告

学生综合测评系统的设计与研究的开题报告

学生综合测评系统的设计与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综合测评是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评价的一种方式,它可以评估学生的学业成绩、综合能力、人际交往、实践表现等方面。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综合素质评价也成为了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而学生综合测评系统作为综合测评的工具之一,已经在许多学校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在实践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系统设计不够科学合理,难以满足学校的具体需求;二是系统功能单一,不能满足学生综合测评的多种需求;三是数据处理不够准确,会出现分数错误等情况。

综合上述问题,学生综合测评系统的设计与研究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实际意义。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本研究拟从学生综合测评的角度,对学生综合测评系统的设计与研究进行探讨。

具体地说,本研究将着重解决以下问题:1. 如何根据学生的具体需求,设计出科学合理的学生综合测评系统?2. 如何满足学生综合测评的多种需求?3. 如何确保数据处理的准确性?本研究在理论上的意义是进一步探讨学生综合测评的理论和方法,并提出设计和优化学生综合测评系统的思路和方法。

在实践上,本研究有助于促进学校综合素质评价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水平。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研究内容:1. 学生综合测评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 学生综合测评系统的设计与研究3. 学生综合测评系统的功能设计和优化4. 学生综合测评系统的数据处理技术研究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对学生综合测评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和分析,了解学生综合测评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校的具体需求和学生对综合测评系统的需求。

3. 实证研究法:设计并实现一个学生综合测评系统,并进行测试,验证系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4. 数据分析法:对测试过程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评估系统的效果和准确性。

四、预期成果1. 完成一篇学术论文,并发表在学位论文库或相关学术期刊上。

2. 设计并实现一个学生综合测评系统,并将其应用于学校的综合测评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教师教学测评系统的设计与研究———以常兴一中全体师生为测试对象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在学校管理中应用的普及为,学校科学管理现代化也带来了契机。

学生对教师教学测评作为学校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一定的指导信息,对提高、促进和改进教师的教学活动有很大的帮助。

测评结果能较好地反映教师的教育、教学及各方面的情况,能有效的加强课堂教学的监控和管理,同时为教师考评提供可靠依据。

然而现行大部分中学仍采用传统纸质的测评方法,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面临着效率低、可信度不高、工作量大等诸多问题。

本设计就是笔者根据自身专业特长,结合在实际教学管理中遇到的问题,顺应无纸化办公的趋势,利用 和SQL Server 技术实现基于 B/S 模型的教师教学测评,使测评结果尽量客观、公正、高效、可信。

关键词:教师教学;测评系统;教学管理一、研究背景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校园网络技术的完善,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平台,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已经日益受到学校的重视,因此,探索一条科学而有效的途径来加强课堂教学的监控和管理就成为中学日常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

通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反馈信息,对教师的上课情况的进行测评,及时的了解教师与学生之间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以便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就显得越来越迫切和重要。

然而,学生对教师教学测评看似简单却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现在大部分中学,对教师的测评是通过各班学生手工填写教师评测评表进行测评的,教师信息和学生信息都是用Office 中的Excel软件加上手工记录来进行管理的,尤其是测评结束后则需要对每张纸质的测评表进行人工统计汇总,再用office软件进行二次处理,如此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由于是人工操作,工作效率不高,测评结果的可信度和准确性也有待提高。

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计算机在学校管理中应用的普及,利用计算机实现学生对教师教学测评势在必行。

对于学校来说,利用计算机来管理教师信息测评教师教学,是适应现代教学制度要求、推动教学管理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必要条件。

面对目前的实际状况,迫切需要开发一个系统来适应这些工作。

为此,笔者以常兴一中全体教师为研究对象制作了一个教师教学测评系统。

二、系统实现关键技术(一)工具是目前最流行的Web开发工具之一。

它为用户提供了完整的可视化开发环境,并且可以使用众多的服务器控件,快速开发Web应用程序。

简单地说,是一种服务器端动态网页开发技术。

在Visual Studio的开发环境中,有丰富的易用控件,可以通过简单的拖放操作来使用它们,支持通用语言规范,可以使用多种编程语言来实现,如C#、VB、C++等。

在默认情况下, 应用程序中可以使用3种语言作为脚本语言,即、和C#语言。

其中是对VB语言的升级, 是对JScript语言的升级,C#是.NET的原生语言,是随着.NET的发布而发布的一门全新的面向对象编程语言。

因此C#是使用.NET编程的最佳语言。

本系统就是在Visual Studio的开发环境中,用C#语言实现编程。

(二)SQL Server 数据库对于数据库的选择,如果是一个规模比较小的中学,数据库可以选择使用Access,如果规模比较大,就要选择Oracle,考虑常兴一中共有师生近2000人,规模不算太大,Access数据库完全可以解决,但近几年生源良好,学生数量逐年递增,并有和另外某个兄弟中学合并的趋势。

为了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良好的后期可维护性,便于教学管理,笔者采用了SQL Server数据库。

SQL Server 是一个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是的最佳搭档,它使用简单、功能强大,满足企业级数据的管理的性能要求,支持存储过程、触发器、用户自定义数据类型,以及功能丰富的函数等高级特性,具有使用方便可伸缩性好与相关软件集成程度高等优点。

微软公司在去年发布了SQL Server 2012,在诸多版本中,笔者还是青睐SQL Server 2000。

三、系统总体设计(一)设计目标根据测评系统所要实现的功能及使用纸质测评的种种弊端,结合常兴一中在实际教学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和该校教师教学实际情况,本系统实施后,应能够达到以下目标:1.系统提供三种用户登陆:教师、学生和管理员,每个用户都有一个唯一的编号和密码。

凭编号和密码登陆。

2.管理员可以指定测评的学生、被测评的教师。

可以修改教师学生信息、修改测评的内容和查看测评结果。

3.学生只能对自己的老师进行测评,且只能评一次。

在提交时,只提交结果,不提交自己的姓名等信息。

4.教师在查看测评结果时,不但显示自己的分数,还可以看到每一个详细的测评记录。

且只能看到记录结果而不显示学生信息。

5.教师教学测评规范化、制度化,所有教师采用统一标准被测评。

(二)可行性分析考虑到系统实施的可行性,在软件方面选择了如今较流行的 来进行开发管理平台的设计,使用SQL Server 2000数据库存储数据。

由于 和 SQL Server 2000 都是两个非常成熟的开发工具,无论在安全性、可用性、可靠性方面都毫无置疑,因此软件方面是可行的。

在硬件方面,则选择空间较大,只要是PentiumIII系列及以上的计算机,内存在128M以上,硬盘在300MB,都可以满足系统的需要!现在中学电教事业发展迅猛,即便是农村中学,在电脑硬件方面也能足矣满足系统最低要求。

当然,硬件的配置越高,系统的开发与运行会更流畅。

(三)测评项目根据当地推行的教学模式,本系统从教学内容、教学态度、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四个方面共设计了如下共20个测评项目。

1.是否每一节课都出示教学目标。

2.是否每一节课都能完成教学目标。

3.是不是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

4.“日清、周清、月清”落实情况。

5.授课内容是否充实,先进,信息量适度。

6.内容熟练、讲授自如;概念原理、阐述准确、讲授清楚、易懂。

7.内容是否熟悉。

8.是否有条理,成系统。

9.是否有重点。

10.能否理论联系实际。

11.是否注意介绍本学科的前沿动态。

12.能否很明显地看出课前进行了认真的备课。

13.是否有迟到或随意缺课情况。

14.教学方法多样灵活,激发学生兴趣。

15.鼓励学生思考。

16.鼓励学生创新。

17.通过本学期的学习,你是否能较自如地运用课本中尝试的内容、方法、技能。

18.是否觉得本门课进度适中。

19.上课有效率,能有效地利用上课时间。

20.上课是否精彩,不感到乏味。

(四)系统功能结构图本系统的的功能结构图设计,如图1所示。

图1 系统功能结构图三种用户分别为教师、学生和管理员,每个用户有唯一的编号和密码,凭编号和密码登录,教师信息管理可添加、删除、修改教师信息,学生信息管理可添加、删除、修改学生信息,测评信息管理可添加、删除、修改测评信息,学生提交测评可对教师进行测评,并把结果提交到服务器的数据库中,测评结果查看可查看所有的教师的教评结果。

(五)数据库设计在设计数据库时,应考虑以下事项: 数据库的用途及该用途将如何影响设计,应创建符合用途的数据库计划;数据库规范化规则,防止数据库设计中出现错误;对数据完整性的保护;数据库和用户权限的安全要求;应用程序的性能需求,设计数据库时必须利用SQL Server 2000 中能够提高性能的功能;对于性能而言,在数据库大小和硬件配置之间权衡也是很重要的。

数据库E-R 如图4-2所示。

图2数据库E-R 图本系统的数据库命名为:JXCP DATABASE 。

数据库中几张关键的信息表如表1至6所示。

表1 OPERATOR (管理员信息表)教授维护确定教授维护得出维护汇总查询表2TEACHER(教师信息表)表3STUDENT(学生信息表)表4 TEAJOINCP(测评关系表)表5CPTX(测评内容表)表6SCORE(测评结果表)四、系统详细介绍与实现(一)系统流程图图3系统流程图(二)系统详细介绍1.用户登录系统界面提供三种用户登录,学生、教师、管理员,每一个用户都有一个唯一的编号,这些信息分别在数据库中的“STUDENT”、“TEACHER”、“OPERATOR”三张表中。

系统根据选择用户的不同,到数据库进行检索,具体的实现,是通过SQL的Select 语句,把用户名和密码设置为要查询的条件,在数据库中执行,如果相应的数据库中有这一条记录,则认为此用户存在,根据用户类型的不同,跳转到不同的页面;对于没有记录的用户给出错误提示,要求重新输入,直到输入正确的信息才可以登录。

该设计的关键保证用户正常登录,数据库中没有记录的用户即使通过正确的地址也不能跳转,这主要是通过Session变量来判断,以保证系统的安全性。

用户登录系统界面如图4所示。

图4 用户登录系统界面截图2.学生登录进行测评学生凭自己的编号和密码登陆系统后,可对自己的任课教师进行测评,如图5所示,并且只能对自己的老师进行测评。

共有20个测评项目,每个题目项目有四个选项,选项1至选项4,分数依次为5分、4分、3分、2分。

测评满分为100分。

图5 学生测评界面部分截图当用户对测评项目选择完成后,点击提交按钮后,系统将准准确把用户的选择结果保存到数据库中。

在保存期间,系统首选会判断一下,是否每一个教评项目用户都做出了选择,对于没有完成所有选择的情况,系统将给出提示,让用户做出选择。

直至所有的选项用户都做出了选择。

向数据库提交结果时,系统只将教师编号、测评结果选项这两项进行提交,而不把学生的编号、姓名提交,这样做是为了增加测评的可信度,从根本上杜绝每个学生的测评结果被泄漏。

3.教师登陆查看结果教师凭编号和密码登陆,查看自己的分数和详细测评结果,而看不到学生的信息,如图6所示,在“详细评选选项结果”中的1即为学生提交的选项1,分数为5分,2即为选项2,分数为4分,3为3分,4为2分。

测评得分是所有学生提交分数的平均分。

图6教师查看测评结果界面部分截图3.管理员登陆进行管理管理员凭编号和密码登陆后可对教师信息、学生信息、测评信息(即测评内容)进行更改,同时还可以随时查看测评最新结果。

(1)教师信息管理管理员登陆系统后,选择“进入教师管理”,即可进入教师信息管理页面,在此页面可直接对教师信息进行添加、删除、更改操作,如图7所示。

当然教师信息管理也可以通过后台数据库中的“TEACHER”表进行添加、删除、更改,还可以通过用C#语言编程代码实现,在这里不着重点介绍。

图7 教师信息管理界面部分截图(2)学生信息管理和教师信息管理一样,管理员登陆系统后,选择“进入学生管理”,即可进入学生信息管理页面,在此页面可直接对教师信息进行添加、删除、更改操作,如图8所示。

被修改的学生信息自动保存在后台数据库中的“STUDENT”表中。

图8学生信息管理界面部分截图(3)测评信息管理测评信息(即测评内容)整个测评环节设计的主要部分,通过该测评内容管理管理员可以很方便的设置教评选项,生成教评页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