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语文阅读素材(散文):青藏线行记
青海记(组章)
想起那一年我走过五月最辽阔的尘世,没有看见行走的脊梁,甚至一个影子。
那些心弯下腰身深深垂进尘埃,不是因为饱受重负,而是无法承担更多的屈辱。
然后五月就空了。
是的,就是那种惊人的苍茫。
就是那种绝望的等候。
宁木特小镇那个远方,午后深藏花蕊。
只有五六个牧人,骑马豁开阳光。
风从黄河拐弯的草甸吹向更远。
那么多的空旷,像一群长生羊跟随男人,从黎明穿越黄昏。
土尔扈特妇人安静地坐在食品杂货店门口,每捻动一颗佛珠,就像见了一个亲人。
天堂不远,就在落满街头的尘埃:旷域风雪,英雄远征不青海记(组章)归,汉地男人静立,十米远的地方,大河深流,草原寂寥,男人心口开满菊花。
铁马掌,铁马掌……故乡无法抵达。
最初的相遇已经永别,也许不会再有遗忘,或者心尖上刻下秋天。
当北风碎步跑过宁木特小镇,惦念入尘,苍茫浸心,一转眼长过一生。
倘若再见,白云浮过天空,男人的草原音信全无。
玛柯河林场之夜西北的星星去看望亲人。
一个星星在回家的路上遇见了骑风的男子。
是的,没有谁是孤单的。
今夜,没有谁更加空旷。
只有他的西北把黄菊花开在路口,黑暗耀眼,看得见那么深远的故乡。
风把月亮的情书送到山冈,假如靠近河流和桦树林,在男人两指宽的心尖,鲜花赶在子夜前建好迎亲的宫殿。
唯一的告别,也是唯一的重逢。
此后,大地繁荣,有谁如太阳被宠?初冬上南山所见一个人在天上,另一个人也在天上。
一个人往西和雪相遇,另一个人被风吹远。
目之所及,他们经过了青海湖,但悲伤的大地繁锦没有谢幕。
等他们到达黄河沿,也许能看见一只放生的羊,和十年前我在黄昏中问路的红衣老僧。
那些空他们早已经历。
星星打尖的湖泊夜色缥缈,再荒也不为所动。
半夜里会有一个人从附近的小镇醉酒归来,路边薄雪泛光,犬吠遥远。
那时我不对自己说苦,现在也不再告诉夜行人所有的痛。
两人最终会去哪里?我在漏风的帐篷睡过一夜的珠穆朗玛峰河谷?也许去日喀则黄昏就关闭了木门的寺院?或者在途中走散,为寻找彼此花费一生?两个人,其实是两片状如人形的白云。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拓展阅读材料《青藏铁路走过的地方》
青藏铁路走过的地方从格尔木出发,向南,到拉萨。
这是一条闪光的飘带,它起步于柴达木盆地深处的工业新城格尔木,向南,穿越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掠过“天堂的地毯”——藏北羌塘草原,最后,飘带的终点系在了雪域圣地——拉萨。
这就是青藏铁路。
2001年6月29日,在青藏、在中国、在全世界,一则消息在迅速被传递:青藏铁路二期工程开工建设了,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五年后,在中国的西部,在号称地球第三极的青藏高原,在被西方科学家称为生命禁区的可可西里,一条钢铁动脉——青藏铁路将延伸向南,它将是世界屋脊的脊梁。
这是一条神秘的路,也是一条最困难最艰险的天路。
青藏铁路,自青海省会西宁出发,经格尔木至拉萨,全长19551公里,其中西宁至格尔木已于1979年建成,1984年通车。
新建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自格尔木出发,途经号称万山之祖的昆仑山,中华环保第一站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长江正源沱沱河、伸手可抓天的唐古拉山,天堂的地毯的藏北羌塘草原,到西藏首府拉萨,全长1142公里,线路行走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区段长达960公里。
青藏铁路是神秘的,它的神秘在于沿线的高海拔、恶劣气候、严酷地理条件所造成的人迹罕至,以至于它成了野生动物的天堂,汽车行走期间,可以几十公里甚至数百公里不见一人,却可以透过车窗看到两侧成群的藏羚羊、藏野驴、藏野牦牛,它们对汽车、对人视而不见,非常安详埋头吃草,直至近到咫尺,才抬头好奇的看上几眼,偶尔,车旁会伫立一、二匹孤狼,对车这庞然大物也是视无睹。
青藏铁路是严酷的,它的严酷在于高寒缺氧、气候无常、沿线空气密度是平原的75%—80%,含氧量是平原的70%,人体因此表现出的征状是胸闷气短,头疼腿软,沿线高海拔地区只有冬夏两季,冬季长达7—8个月,年平均气温-4.4℃,极端低温-45.2℃。
在气温最高的7月,你也可能遭遇到漫天大雪、密集的冰雹和八级的大风。
青藏铁路是美丽的,它的美丽在于沿线穿越的神山圣水和独特的高原风光。
铁影|飞驰在雪域高原——青藏铁路运转记其一
铁影|飞驰在雪域高原——青藏铁路运转记其一我叫多仁·次桑云顿,听名字就知道我是藏族人。
我出生在西藏自治区安多县,县城海拔就有4700多米,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屋脊”。
十六岁那年,我随父母移居青海格尔木,再后来我考入武汉铁路司机学校,毕业后恰逢青藏铁路开通,我顺利的进入青藏铁路公司格尔木机务段,成为一名火车司机。
青藏铁路上飞驰列车(拍摄:张普超)除了完全不需要铁路的弹丸之地澳门,西藏是中国最后一个通铁路的省级行政区。
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开通运营,结束了西藏不通火车的历史。
作为土生土长的西藏人,孩提时代从未见过火车,如今能够在家乡的土地上亲手驾驶火车,自然无比兴奋!高原上飞奔的列车(拍摄:张普超)不过这份工作是非常辛苦的,青藏铁路公司的司机尤甚,下面就来讲述我的一次值乘经历,也让大家了解一下火车司机的生活。
“高原神舟”NJ2我们驾驶的机车是从美国进口的NJ2型内燃机车,在格拉段刚修通的时候,中国还不能制造性能理想的,适应高原环境的机车。
无论客、货车都得靠NJ2牵引,这种机车可以多台重联运行,一般是两台一组,有时也会三、四台重联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两台NJ2的连接处居然没有胶皮,渡板也是后来加装的,列车运行中,每次走过,只听风声“呼呼”,让人心惊肉跳!NJ2型内燃机车(拍摄:张普超)NJ2型内燃机车除了左右和尾部的车门外,前脸还有一扇门,不过这扇门不怎么使用(拍摄:张亦航)NJ2的操作台(拍摄:季云柯)NJ2的机械间(拍摄:季云杉)拉格段除了NJ2,还有两台东风8B高原型内燃机车(拍摄:肖林)为了能在高原上运行,NJ2配备了制氧系统,每台机车的驾驶室内有三个供氧口,司机把氧气管从供氧口接出来,另一头挂在鼻子上,即可吸氧。
列车定位使用的是ITCS 系统,据说是青藏公司格拉段专用的系统,与中国铁路普遍运用的CTCS系统有些区别,不过我们只管会使用、能开车就行,具体什么差别早忘了。
藏北的云散文
藏北的云散文藏北的八月真是神奇。
我是从格尔木乘汽车走青藏公路上去的,越往上走,越能感到大地在一步步升高,天也越走越近了。
当地藏民称藏北高原为“羌塘”,藏语“北方高地”的意思,一片高海拔的寒冷高原,面积阔达60多万平方公里。
刚刚重修了没几年的青藏公路,又让高原的风雨摧蚀得坑坑洼洼,车子在这样的路上开,是开不快的。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的车子都是在晃晃荡荡地爬行。
不过也没谁着急。
到了西北,时间就变得没什么意义了,而上了藏北,则干脆没了时间的概念。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牛羊都远远地没在天边的云彩里。
到了这样的地方,你的心不由自主地就变得淡定。
因为有时候一走几个小时都遇不上什么人,也遇不上什么车,司机就有些信马由缰行不由径的意思,高兴了就把车子开下公路,开进荒郊野湖,自由自在地前行。
天地太辽阔了,人就滋生出自由自在的天性。
这时的我们,当然也还是在青海境内,有一段路,几乎是和格尔木河一同蜿蜒曲折。
河流就近在咫尺,间或能听见訇訇的水声。
这时的高原植被,也还不是多么丰厚,牧场也不象后来那样,绿得迷离。
但和十多天前刚走过的陕北的沟梁塬峁相比,一样是高原,已有了很大的不同。
现在想起来,陕北的黄土,真是让人心惊。
从延安往吴旗的一段,除了将熟的庄稼,我几乎就没看见什么绿色植被,触目所见,都是雨水切割后的梁和峁,仿佛大地的伤口一样,裸露出惊心动魄的痕迹。
路仍然是越往上走越高,当地人称“上去”。
路上,若是两辆车子相遇,司机往往会把车子停下来,相互伸出头去,问:下来了?下来了。
上去?上去。
车过纳赤台的时候,我们的司机遇上了个熟人,也是司机,他居然就把车子停在了公路当中,给对方递烟点火,东拉西扯了好半天。
两边车上的旅客,只好相继踱下车来,车前车后地随地撒尿,有的就冲着女同胞,也不说避一避。
我们车上,连我在内,一共三个女同胞。
一个小青年大声喊:嗨——嗨!走远一点!他年轻的妻子或是女朋友,把头歪在他的肩上,虚弱得不能行了。
他们这是去拉萨,做宝石生意。
青藏线笔记(组章)
青藏线笔记(组章)作者:倪长录来源:《星星·散文诗》2019年第09期在西藏面对一块安然如素的石头,我们沉默,然后用粗粝的呼吸,打磨封闭的心灵,看到自然的家园与朴素的人间,我们没有感觉到孤单,当云朵的船,开始运送远方的消息,布达拉宫与八廓街,正迎来一场雨水的沐浴。
我们绕过拉萨河,在南山公园,我们用三脚架支起的镜头,和我们的内心,一样都悄悄地为朝拜者,搭起了一座无言的经幡。
6200公里的环行,一路上,我们与风雨同行,与白云结伴。
我们领略到了高原的问候,我们体会到了大山的热情,青海湖、纳木措、巴松措、羊卓雍措,以及雅鲁藏布江和大小柴达木湖,都满满地斟了上来。
那是天地之精气,三江之水源,一番豪饮,醉了我们,醉了大美青藏,也醉了祖国山川。
高原上踱步,我们走出个地方天圆。
白云下畅饮,我们喝了个红霞满天。
祁连山下巍峨挺拔的祁连山,即便老了,也会是一个雄壮的男人。
生命低矮的青草和山坡上沉默的牦牛,頑强,坚韧,是大山遗传的性格。
远处,云影暗淡,路边停留的车轮和我们的脚步一样,在3767米的海拔之上,喘着粗气,均匀地等待自然景色,美的供养。
一片花海,拨开视觉盛宴。
几群牛羊,暖了思乡的柔肠。
时间的风,不断吹动岁月的辽阔,也吹动此刻。
我情感寄出的一道的波纹,在青海门源青石嘴,我们生火烧烤,歇脚思考,那个在夜晚,执意要守拍星星的人,当然无意捡拾那世俗的忧伤。
其实,不管山南山北,我们是被祁连雪水养大的孩子,更要学习。
山坡上的那些牦牛。
虽沉默不语。
却内心坦荡。
来茶卡听你的足音生活的影子就在眼前,来茶卡,我就想问问盐,是否有人已经忘却红尘里,让爱心痛的那一点。
那个坐等日落的人,是否可以知道,是谁?想要走进那诗一样孤独的心,那条空空荡荡船,曾经载过一个人,或远或近的宿命。
她来了,不想离开。
许多事情还没有答案,许多事情已经说了三遍,可迷茫的心,还是没有明白。
那就让偌大的天空之镜,来照照你,已被往事结晶的灵魂。
终于我也来了,来茶卡,听你的足音。
青藏线散文
青藏线散文【篇一:青藏线散文】散文|青藏线上的无名雕像散文|青藏线上的无名雕像温暖的球百家号 09-25 07:04摘要:在称之为“生命禁区”的青藏高原上,我开始了生命里最难忘的西部游历。
藏北神秘的雪域冰川,草原牧马、牦牛、羊群、骆驼队,万古流长的雅鲁藏布江,还有那飘着五色经幡,显着佛光“神灵”的寺院佛像。
当我在梦中醒来时,那个不分国籍的高山反应,才使我感到真正踏上了这块圣洁的土地--青藏高原。
在称之为“生命禁区”的青藏高原上,我开始了生命里最难忘的西部游历。
藏北神秘的雪域冰川,草原牧马、牦牛、羊群、骆驼队,万古流长的雅鲁藏布江,还有那飘着五色经幡,显着佛光“神灵”的寺院佛像。
当我在梦中醒来时,那个不分国籍的高山反应,才使我感到真正踏上了这块圣洁的土地--青藏高原。
雪山峰岭飘着悠悠的云儿如同那圣洁的哈达,草原上蠕动的羊儿好似那咏颂生命赞歌的雪莲花。
我们乘坐大巴车在雪山腰上行驶,就像一叶轻舟随风而去。
从格尔木出发,随着海拔的升高,汽车喘着粗气在艰难地爬行,随着一阵清凉的风吹过,云儿低的随手可揽,顺着车窗外飘得无影无踪了。
这时感觉到我心跳的频率加快,也许是伸手揽云不成触到了雨丝失落而至。
高原的天气说变就变,刚才还是蓝天白云,一下子就成了风雨交加的阴天。
我并不对这次西部旅行而遗憾什么,反而更加庆幸自己能够像高原军人一样穿越这无极的青藏线,体验一次高原军人的生活而引以为荣。
置身于喀喇昆仑山上,感觉到寒气逼人,气喘胸闷,走路打飘。
放眼望去,尽收眼底的是一马平川,寸草不生。
在高原不觉其高,这正是高原博大幽深之处。
一年一次风,从春刮到冬,长风呼啸。
眼前,从石质洁白的纪念碑,吉祥雕像上挂着无数条五色经幡里,我似乎读懂了天路上漫漫征程的艰辛,还有那些催人泪下,让苍天哭泣的动人故事。
过往的人们都来这里朝拜和祈祷,以保出入平安,它在震撼着我的灵魂,在共和国辽阔的疆域上,西部军人牺牲与奉献的英雄业绩不就是一座伟大的丰碑吗?汽车迎着高原的风雨向前行驶,每前进一程,我总感到身上的负荷加重,人所需的氧气减少。
高原的云高原的雨散文.
高原的云高原的雨散文2019-10-28导语:拉萨号称“日光之城”。
可以想象,在灿烂的阳光下,这片去天不远的茫茫旷野,一群顶天立地的狂野汉子,一个个古铜色的脸,袒出一臂,钢筋铁骨一般,策马扬鞭向着远处冰雪覆盖的群山飞驰而去,身后扬起一溜沙尘。
那是何等粗犷壮观的场景!【唐古拉山的云】好多年了,梦想着自己能飞越唐古拉山,走过那段神奇的天路,回到拉萨,去沐浴那缕澄澈而圣洁的日光。
这一切似梦又非梦,昨天还在为现代化大都市的闹喧而一愁莫展,一觉醒来已身在青藏高原了。
列车翻越唐古拉山时,夜幕也慢慢收卷起来。
车窗外,那山峰的色彩渐渐由暗变亮、由深而浅。
列车转了一道弯,眼前呈现出一片冰山的景色,晨辉中那巍然屹立的冰山显得格外高大,那无以伦比的沉稳与厚重直让人生出无穷的遐想与无限的崇敬。
那冰山似乎很近,几与列车擦肩而过,触手可及。
那一座座冰山是锋芒向天的,直楞楞直刺云霄。
云团在冰峰上漫卷着,不时变幻着阳光的色彩。
倏然间有彩虹出现,似自天而降,点缀在蓝天、白云、冰山、草地之间,凝成一幅警幻仙境,令人神飞魄扬,浮想联翩。
恨不肋插双翅,乘虚御风,翱翔其间。
有道是人类有可能是起源于这青藏高原的,我的这次高原之行也就可诠释为:回家!那一卷卷柔软如棉,洁如丝帛的云,一动不动,象是凝固在山尖。
那莽莽的冰山也一动不动。
似乎只觉得那太阳很活跃,不时从这片云朵跃上那个云朵,追随着奔驰的列车一路向西南而去。
还有,眼前那源自冰山脚下密如蛛网的条条涓流则是疾速向后飘去。
它们是寻找大江大河去了,浩瀚的大海才是它们的归宿。
那蓝天、那祥云、那晶莹的冰山、那碧绿的草地,还有那有如瑶池仙镜一般瑰丽无比的那木错,构成的可是一个圣洁的'仙境呵!雨,下雨,让那朵朵的白云化作了雨飘落?那是多么不可思议的想法!正痴醉于这一个又一个的画面,忽觉被人挤了一下,同时伸过一个镜头,抢住了原先我所在的那个窗口位置,然后那个镜头向外边的群山和草地就是一阵乱拍。
我先是有点不快,但看着是她,就又释然了,只是对她淡淡地笑了笑。
精品散文阅读唐古拉山上的弯弯险路
精品散文阅读:唐古拉山上的弯弯险路我又攀上了唐古拉山,当年那段胳膊肘弯路已经荡然无存。
几堆不知从何处飞来的石头,杂乱无章地静静躺在荒滩上,像消失了的牦牛留下一些漆黑的牛粪。
没有消化的青草似乎还在,没有跑完里程的蹄印仿佛犹存。
靠近它们的同时我也就靠近了衰颓。
我走远一点,拉开距离,站在一个坡上看这个老地方。
那一条隐约浅露在岁月深处弯曲着的灰线,就是昔日的公路。
它蒙着沙尘枯草睡熟了,看来一直就没有醒来。
好在我在它身上留下了足够的痕迹,四十多年前的事情依然还记得。
弯路旁边约400米处,就是今日的青藏公路,水泥路面,宽敞平坦,箭镞一般穿山而过。
路上来往的汽车穿梭如流,南上拉萨、日喀则,北去格尔木、西宁,飞翔的车轮唤醒着西藏。
人们搭眼就能看出,新路是从老路上改建而来。
弯弯的老路恰似一张弓,平直的新路则似弓上一根弦。
两段路诞生于两个年代,两个年代的路各有各的不会枯萎的故事。
有人把弯路走直,荣幸地找到了捷径;但是我偏偏要把直路变弯,为的是多看几道沿途的风景,多收到一些思想的果实。
今天的,往日的……那是青藏公路通车后不久,我所在的汽车团开始在青藏高原执行运输任务。
在2000公里青藏线上,我们这些汽车兵最发怵的是翻越唐古拉山。
山路陡险且窄,山中常常落雪,路面像镶了一层玻璃,车轮挨上去吱溜直打滑。
驾驶员在这里开车务必倍加小心,要挂上低速档慢慢地哼哼。
公路快通到山顶的地方有个胳膊肘弯道,路面直陡陡地像挂在崖畔,路两旁是深不见底的崖沟。
拐弯处立着路标,画在上面的“n”图形像一条蛇一样盯着从它身边走过的司机。
过这样的险路,驾驶员的技术不过硬或稍一走神,都有人仰马翻的可能。
我们部队执勤极少跑单车,大都是编队行车,少则三四十辆,多则上百辆。
每每通过胳膊肘弯路时,照例是连长站在拐弯处指挥着汽车一辆一辆地行驶。
弯路下的坡上停着一长溜等着过山的军车,远远看去很是壮观。
我开了三年车,记不得跨越了多少次唐古拉山,每一次都是提心吊胆,事后回想起来还后怕不已。
坐视高原之上(散文)
,
。
他们 这次行 走高 原 带 着采 访
一
任 务 其行 程 经格 尔 木 到 花 土 沟
,
,
由 花 土 沟经 冷 湖 到 甘 肃 敦 煌
。
、
,
几乎 绕 柴 达 木 盆 地
。
圈
。
他们
零距 离 感知 感 受并 记 录 着 柴 达木 石 油
、
我 零距 离 感 知 感 受 并记 录 着 他们
长幼
。
如 今 分别 了 我 在 文 章里 叫 他
,
, ,
一
声 老兄 ' 以 示 回 敬
,
。
鄢 老 兄者 名 烈 山 散 文家 杂文 家 时 评 家
、
。
这 次 他和 诗 人庞 培 陈 家 坪 组 成作 家 采 风 团
、
一
来 柴 达木 我负 责 接 待 我 们 是 主客 关 系
, ,
。
我 们 在瀚 海 荒原 里 转 了
” ”
,
“
“
:
我看 过
般 生 活 中 你 是 怎 么 过来 的 呢 是 妥协 还 是绕 弯 走
, ,
?
因 为 我太 知
坐 视高原 之 上
-
1
01
-
道 有 的公 知 给 别 人 说
,
一
套 而自
,
己另 做
一
套
。
鄢 先生 没有 停 止 划 拉 手机 头 也 没抬 说
,
株 草 也 没有
,
一
棵树 连 天 空里 那 悬 浮 着 翅 膀 的 神 鹰 也 懒 得把 影 子
,
青藏牦牛记(散文)
青藏牦牛记(散文)■郭建强一当晨曦的万支金箭,刺穿青藏高原上空浮石般的云团之后,箭镞、箭杆和箭羽马上变得柔软了、柔和了,给云阵云层镶金镀银,在天边铺开一层层吉祥的堆绣。
大地苏醒了,在一串串如同青杨叶绿柳芽的鸟鸣中,远处的群山显出了敦实、阔远、高渺的体态。
群山酷似一头头雄健的牦牛,自东向西,或由北朝南列队成行,护佑着万物生灵,支撑着四野空宇。
接着,群山下的草原苏醒了,河流苏醒了,野花和青草苏醒了。
藏獒发出带着梦呓的低沉的吼声,有些迷惘地看着帐篷冒出一缕缕青烟。
那一缕缕青烟在半空中书写着藏文古字。
有时在盘旋中仿佛一位合十祝福的度母,婷婷袅袅地幻化而去。
一顶顶帐篷里升起了人间温暖:炉灶里的火焰羞赧而热烈地跳着舞,向着我们看不见的事物表达着心曲,铁锅里矜持的奶茶尽力保持着仪态,却终于吐出一圈圈小小的波浪。
草原牧民生活的火焰来自于牦牛,来自于牦牛的粪便。
在草原人家,你不时会看到贴在干打垒墙上,或者平摊在草地上的牛粪饼。
这些牛粪饼在晾晒过程中,被藏家儿女赋予一种天然的美的造型和构图。
然后,被收藏、被使用。
这些转自青草的燃料,在吸收了阳光的精华之后,成为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支撑。
现在,帐篷里的老人、男子和孩子已经盘腿而坐。
眼前简朴的长条桌子被岁月熏染得肌体黝黑,你却又可以轻易找到桌子刚刚诞生时描金勾银的痕迹。
那些灿烂的星光、月光、阳光,如同色彩明亮的各种船只,在木头的深沉里闪烁和跳跃。
桌子上的糌粑、酥油、曲拉,还有风干牦牛肉,泛散着清晨的清洁气息,让桌前的人们的脸上笑意盈动。
女主人还在灶前忙活着。
当一碗碗奶茶被她捧敬至亲人手中后,她走出帐篷,弯腰背起水桶,打算再到河边汲取清水。
安闲地咀嚼青草的牦牛,平视着女主人走过藏獒身旁,走过门前那一道隐秘的坎坷,走过前面牧草丰茂之地。
河水正在哗哗地笑着,清晨的水波清亮如银。
二从文明的标志———火,火焰,到实际生活中无所不在的扶助,牦牛在物质和精神的多重层面,都称得上是游牧高原、生活在高原的人们的一个图腾。
西藏行记 何永飞 阅读理解
西藏行记何永飞阅读理解祖国的西藏,山河壮丽,资源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西藏是个高原,那里有无数的高山,珠穆朗玛峰海拔近九千米,是世界第一高峰。
高原上的天空经常透蓝透蓝的。
那光洁的蓝天,像琢磨得十分光滑的蓝宝石,又像织得异常精致的蓝缎子。
看上去,它好像离你很远,怎么也不能接近,又好像离你很近,只要一举手就可以摸到。
高原上不但有许多高山,也有好些湖泊。
有的湖大得像海一样,一眼望不到边。
近处,挨着湖的是墨绿色的密密丛林;远处,连着天的是终年不化的皑皑雪峰。
这些一块倒映在清澈的湖水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西藏高原森林资源丰富。
据估计,光是茂密的地方的森林就有55万亩。
森林里的大树很多,有的私运竟达3米。
用这么粗的树干做成独木船,一条船就可以载三四十人。
高原的物产,有珍贵的毛皮,有熊掌、鹿脯等稀有食品。
还有雪莲、鹿茸等珍贵药材。
西藏的地下矿藏正在为四化建设出力。
煤、铁、铅、盐……源源不断走进工厂,走进农村,走进人民的生活中。
高原上有广阔的草原,如云的羊群在绿茵茵的草毯上游动,丰盛的牧草哺育着成片的牛群和马群。
高原上还有土壤肥沃的平原,青稞熟了,人们跳起欢乐的.舞蹈,喜庆丰收。
西藏人民是勇敢、勤劳的人民。
他们热爱自己的土地,热爱伟大的祖国,在党的领导下,他们用勤劳的双手打扮自己的家乡,使它变得更加美丽可爱。
阅读题:1、文章的开头与结尾一段起什么用作?2、文章从哪几方面来介绍西藏?3、从文中找出一个词来归纳2~4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4、从文中找出一词来归纳5~8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5、文中的“ ”表达了作者对西藏的情感。
参考答案:1、前后照应,点明中心。
2、1风景优美2物产丰富3人民勤劳。
3、山河壮丽。
4、资源丰富。
5、是个可爱的地方。
进藏记_短篇小说
进藏记短篇小说马一莎(回族)马一莎,原名马碧静,云南大理人。
鲁迅文学院第42届高研班及鲁民14期学员。
2004年开始发表小说,至今发表小说近200万字。
作品见于《民族文学》《大家》《四川文学》《山东文学》《时代文学》《边疆文学》《鸭绿江》《延河》《啄木鸟》《青海湖》等刊物,部分作品被《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长江文艺·好小说》等选刊选载。
小说入选云南省2019年、2020年年度选本;获“忠诚铸警魂 共筑新时代”2021年度《啄木鸟》杂志“我最喜爱的精品佳作”奖;第六届全国“打工文学”征文大赛银奖等奖项;获云南省2020年度优秀作家称号。
一第130个弯拐是个长下坡,阿败将放牧的目光从天空拉回,深吸口气,半躬着身,将车身向右侧用力、倾斜,滑翔中与地面呈45度角。
砂石在眼前急速驰骋,短暂刹车后,车后身开始漂移,那种美好的感觉又来了,他迅速丢开刹车,连续用力蹬车,恢复速度……这是川藏线上有名的“魔鬼路段” —— 30多公里海拔落差达1900多米的业拉山盘山公路,全是直角形的“之”字路。
人称“72道拐”,实际上远远不止,阿败刚玩漂移的这个拐是他数到的第130个。
热浪扑面,一辆山地车越过他,又一辆,都是性能很好的“凤凰”,老品牌,很多骑友都信任国产老牌,有时是个人偏好与习惯。
对于自行车,阿败可以精确到每一个大小品牌的每一颗螺丝钉。
都戴着头盔,都是短发,阿败仍能看出是一男一女,或是情,或是朋友,或是兄妹,在阿败的认知里,骑行318,以结伴同行的骑友居多,独来独往的“独行侠”也有,相对少些,路途遥远、地形复杂、几个月的艰苦旅途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没有足够的底气,没人敢独行。
阿败是不多特例中的一个。
阿败没想超过他们,他有自己的计划,从云南昆明出发,2000多公里的路程,一天150至200公里,10来天一个单边,他喜欢依照自己的频率走。
不受外界因素左右,让个体回归于个体,这或者就是成熟的一种标志。
感怀青藏路
文/吴雨初感怀青藏路FEELINGTIBETAN ROAD图/张静1976年9月,我22岁,第一次踏上青藏公路;时隔44年,2020年9月,我66岁,再次踏上这条路。
一去一来,几乎就是一生。
我恰巧与这条路同龄。
1954年5月11日到12月25日,仅用了7个月零4天,这条全长1200公里的天路便全线打通。
据说,毛泽东主席听闻川藏和青藏两条公路同时通车的喜讯,兴奋得将自己的生日提前了一天。
起初并没有想到,我与这条路有如此的缘分。
自从第一次踏上这条路,后来很多很多次往返于此,甚至在这条路上的藏北重镇那曲生活了10多年,至今还居住在这条路的终点:拉萨。
此次重走青藏路,一路上的地名和其间的距离,还熟记于心——从拉萨出发,羊八井、当雄、那曲、安多、唐古拉、雁石坪、通天河、沱沱河、风火山、五道梁、不冻泉、昆仑山、西大滩、纳赤台、格尔木。
是的,当年就是从格尔木踏上青藏路的。
那时傻乎乎的毛头小伙子,到了格尔木,对那个匆忙进出的汽车和军人的城镇,满是新鲜,对将要到达的西藏,充满憧憬。
从那里出发,在只有22年路龄的青藏公路上,颠簸行进,1200公里走了7整天。
既沉醉于极致的风景,又深感数百公里极高海拔的高山反应,当然,还有对当时沿线极为简陋脏污的运输站条件的深刻记忆。
从格尔木到拉萨,这1200公里,海拔4000米以上占到近1000公里,海拔5000米以上也大约有二三百公里吧。
我到西藏工作后,听过两个悲伤辛酸的故事。
嘉黎县的一位转业干部带着妻子和不到1岁的孩子,经过唐古拉时,婴儿因为缺氧死去,他不得不自己用铁锹刨开冻土把孩子掩埋。
另一对纪念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江苏籍的夫妇也是带着孩子,在唐古拉山口孩子没气了,他们舍不得把孩子留在那里,怎么也得找个有水有草的低海拔地方吧,幸运的是,到了低海拔地方,孩子竟然奇迹般复生了!这条路上不知道有多少英雄和凡人的故事。
1986年,我们那曲地区文化局拍摄藏北第一部纪录影片《万里藏北》,我本人开着一辆212吉普车到唐古拉山口,因为路面暗冰,翻了个360度,所幸满车5人留下了小命。
2020高中语文 散文阅读 藏地三重门素材
藏地三重门•有人把西藏和地球的南北二极相提并论,称为“地球第三极”,这是针对西藏恶劣而又独特的地理气候而言的,但南北二极是没有人类长期生存和居住的(近代的科考人员除外)。
又有人形容说“出国易而进藏难”,我觉得这个“难”主要是指常人难以适应那里的环境,这又是相对于在适宜的自然环境下长期生存的人们而言的。
而就是在这个人类几乎不能生存的地方,却顽强地生存着一个人类族群——藏民族,这个民族不仅世代繁衍生息、厮守着那块还在不断升高的极地,而且还创造出旷世的人类文明,他们有着自己的语言、文字、有着独具个性的精神追求,还有着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生活方式。
在此,我不得不带着一种少有的敬仰之情,跨过和那个民族似乎阻隔着的重重“门槛”,以试探性的脚步,轻轻地走进他们的家园,走进他们的生活,走进他们的精神世界。
一在乘火车进藏的近四十个小时的行程中,我们就会深深切切地感受到华北平原和青藏高原的巨大地理落差和由此带来的严重的身心不适。
以青海省首府西宁为界,之前的黄土高原乃至沙漠戈壁虽然沟壑纵横、荒凉无比,但这只是对人的视觉的一种单一冲击,当火车过了青海湖之后,随着海拔的快速升高,对人身的冲击就呈现出明显的多维性,此时,绝大多数人都会出现高原反应,气喘、头痛甚至呕吐、晕厥。
尽管火车上早已开始弥漫性供氧,但有着强烈高原反应的人们还是有增无减。
那一夜,在行进的火车上,不管是睡硬卧的还是软卧的,不管是男的还是女的、年轻的还是年长的,不管是新进藏的还是多次往返的“老西藏”们,几乎都是辗转反侧、很难入眠,我的一位朋友风趣地说道:“一夜睡了一百觉儿”,由此可见,在这种环境下,人们的睡眠是自身所不能控制的。
著名的唐古拉山口是进入藏区的一个最重要的地标,更是一个显著的地理“门槛”。
火车一进入此地,车厢内突然会发出一声声真空食品包装袋“啪啪”的爆裂声,那是大气压力骤然降低使然,可见适宜人类生存的不仅仅是氧气,还有其他诸多因素,自然形成的环境是很难靠人为而优化的。
高中语文 暑假阅读 轮回素材
轮回作者:飘沙我一路往南走,沿着青藏公路。
夕阳沉落在远处的雪山上,把天边染成殷红的一片。
走在这条青藏公路上,凡有过路车辆的司机们都会友好地按一声喇叭以示问候,而过往的客车上的乘客,经常是集体鼓掌为我加油。
这是我做梦也想不到的情景。
欢呼声还来自那些骑车旅行的人们。
他们的掌声只为一个在路上独自行走的陌生女人。
他们在表达友爱,这种友爱之花在西藏这片特殊的土地上遍地盛开着。
我决定搭一段顺风车,于是坐在路边等。
就是这样的一个决定,让我的西藏之行第一次与死亡擦肩而过。
中午在吃饭的时候听当地人说藏北雨后的公路很危险,路面经常会塌陷。
没办法,我还是拦住了这辆吉普车。
司机很热情的招呼我上车。
车上已经坐着一个女人,看着眼熟,好像是火车上对面下铺的女人。
她好像没看见我似的,眼神如我在火车上看到的那样。
我和司机聊天,知道这个女人是来接她丈夫回家的,她的丈夫是唐古拉山输油泵站的工程师,几天前因为心脏病突发,正在抢救中。
我的心被攥了一下,眼前出现了前几天看到的那条标语:艰苦创业勤俭养路,甘当路石奉献终身。
这个女人的丈夫只有42岁,这个奉献了终身的工程师年仅42岁呀!吉普车再跑一个多个小时就能到达他们的泵站,看得出来女人的眼神开始出现焦灼状,司机也不禁加快了速度。
青藏线这一小段路基,在我们吉普车的两个外轮子的压力下,塌陷了。
我们和吉普车一起在和路基相距仅半尺距离的草原上翻了个个。
吉普车的外轮子在松软的路基上垂直下降时我还相当的清醒,有些像飞机降落的感觉,陡然间便觉得心脏向左偏斜了过去。
我尽可能的埋下头来,头抵在吉普车的钢板上,几乎有几分钟的时间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我的头懵然了之后炸裂般疼痛,然后没有了知觉。
也许是几分钟,也许是一个世纪,我恢复了意识。
我的腿碰到软软的东西,挣扎着低头看是同车的女人,脸色惨百,露着冰凉、漠然的气息,仿佛她皮下的鲜血已经被蚂蟥瞬间吸干了似的,没有了一点血色。
她闭着眼。
我轻轻晃动着她,叫着她,没有回应。
高中高三作文1000字:高原奇迹青藏铁路
高中高三作文1000字:高原奇迹青藏铁路作文标题:高原奇迹青藏铁路关键词:高中高三 1000字字数: 1000字作文本文适合:高中高三作文来源: https://Zw.作文大全网(m.zw.)有话说:我们将为您准备了大量内容,有疑问请您说。
我们努力解决!本作文是关于高中高三1000字的作文,题目为:《高原奇迹青藏铁路》,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欢迎阅读《作文:高原奇迹青藏铁路》,“作文网”每日为您更新更多优秀的“初二作文”,请随时关注!世界屋脊,雪域之颠,蓝天映着白云,白云连着雪峰,雪峰上腾起一条巨龙——青藏铁路。
2001年3月1日,铁一院在格尔木举行了勘测誓师大会,正式拉开了青藏铁路建设的序幕,定测阶段的勘测设计工作就此全面展开。
截止3月25日,已有有关单位的1100人、80余台钻机参与会战。
其中青藏铁路先期开工的格尔木至望昆段(南山口至纳赤台)63公里的勘测、勘探任务全部完成,青藏铁路定测工作初战告捷,先期开工有了可靠保证。
工程最高峰时(4月初),将会有1900余人的勘测、设计、科研队伍同时奋战在这块世界最高的高原上,这也是青藏铁路建国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勘测会战。
来自:作文大全在第一期工程中,长4010米、轨顶面海拔3700米、昼夜涌水2000立方米的关角隧道;长32公里、打挤密沙桩57000根、总进尺13.6万米的盐湖路基;我国第一座钢筋混凝土无碴无枕梁桥———巴音河大桥等特殊工程的修建和新技术突破,不仅是青藏高原开发建设史上的创举和奇迹,更为青藏铁路二期工程的建设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
1984年5月,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正式通车。
6万多铁道兵指战员和数万筑路员工,艰苦努力,英勇奋战,把“天路”修上了“世界屋脊”,把钢铁巨龙牵到了横空出世的昆仑山。
现今,中央决定青藏铁路二期工程格尔木至拉萨段开工建设,它将从根本上改善青藏高原落后的交通状况,推动青藏高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百年宏愿将成为现实。
【西散原创】鹿剑林作品进藏散记之一青藏线(磊明朗诵)
【西散原创】鹿剑林作品进藏散记之一青藏线(磊明朗诵)西散原创总编手册——梅雨墨香参加工作二十六年第一次休假。
我决定去一趟西藏。
(一)青藏线凌晨两点,终于登上由上海开往拉萨的绿皮火车,开始了一路向西的旅行。
一觉醒来,车已过古都洛阳。
为了打发漫长的旅程,特意带了一本《只为与你相见~仓央嘉措传》,躺在上铺静静阅读。
下铺半坐半卧三位旅客有一句没一句地交谈,不时飘进我的耳朵,知道同包厢的是一对刚刚退休的上海夫妇和一位开工厂的浙江台州中年人,上海夫妇在儿子儿媳的支持下专程去拉萨旅游,台州男子则是一位背包客,与天南海北的一帮年轻驴友相约,在拉萨近郊的民宿聚会。
他们以为只身独行的我也是一个背包客,我笑笑不置可否,把包里的炒花生和香蕉拿出来给他们吃,大家气氛友好、轻松愉快。
上海夫妇在私企工作近四十年,如今儿子成家立业,没有什么负担,去年一家四口去甘肃、青海旅游,明年计划去内蒙古大草原,趁还能跑得动要把祖国的大好山河看遍;台州这位中年男子,父辈艰难创业,经过近四十年的经营,终于靠质量和信誉打出品牌,建立了稳定的销售网络,如今子承父业,不愿重复父亲的人生,每年拿出专门时间休假,与年轻人结伴而行,去体验各地的民风民俗,让自己保持一份青春热情。
我把冯唐的一本《活着活着就老了》借给他读,平常很少读书的他竟如遇知音,爱不释手。
夜里十点半,列车行至西宁站。
匆匆换乘进藏的高原专列,由陇海线转上青藏线,改向西南方向行驶。
青藏线就是韩红歌唱的“天路”,2006年7月1日通车,全长1956公里,其中海拔4000米以上的路段960公里,多年冻土地段550公里,唐古拉山山口是最高点,海拔5072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在冻土上路段最长的高原铁路,当选为世界铁路五大奇迹之一。
高原专列开始往车厢里打氧,让旅客能安稳地睡觉。
次日天还没亮,车至格尔木站。
格尔木是青海的第二大城市,格尔木是蒙古语,意思是河流密集的地方。
自格尔木继续南上,海拔高度直线攀升,穿过“中国第一神山”昆仑山脉,才算真正进入了西藏。
刘晓兰圣地之行(一)
刘晓兰圣地之行(一)天路上最美的风景圣地之“圣”,在于天路,更在于天路上美丽的风景。
——题记旅行真的不是一件说走就走的事情,要符合天时、地利、人和,更要具备“三有”: 有身体,有时间,有金钱。
对于一场圣地西藏的旅行,更是如此。
一年一度的暑期金假来了,有时间,天时;青藏铁路13年前就开通运营了,地利;爱人暂时不值班,芳邻碧云援藏3年期满,在圣地等着我,人和。
至于身体,从七月初开始为了预防高反,我和爱人连续喝了10天红景天,问题应该不大;至于金钱,1万多元的旅行费用对我们从事“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的人来说还支付得起。
总之,万事俱备,不欠东风。
7月12日,小暑刚过几日,金假第一天,雍城的燥热初显端睨,我和爱人离开秦川大地,踏上了心心念念了多年的圣地——西藏。
坐动车到达西宁,与在西宁求学的女儿小聚后,晚上11:02分我和爱人坐上了通往圣地的火车。
在海拔2900多米的青藏高原上,枕着雨声和火车声入眠,一夜安然。
“啊……我看见一座座山一座座山川一座座山川相连呀啦嗦那可是青藏高原”……李娜用高亢的歌声将我从一夜香梦中叫醒后,梦萦魂牵的青藏高原就在眼前。
雨后的高原,洁净凉爽,舒适怡人。
火车像一条巨龙在蜿蜒曲折、渐渐抬高的山间游走,车首与车尾像一对异地恋人,相恋不相望。
列车驶过格尔木后,海拔增高,超过了3000米,车内开始供氧。
我和爱人坐在窗口,一边呼吸着均匀弥散在车内的氧气,一边欣赏着车窗外变幻莫测的风景:辽阔苍茫的高原上,白茫茫的昆仑雪山、赭红色的赤岭红峰、碧绿如茵的草甸像一幅幅魔画交替映入眼帘,让人惊喜不已,天生易激动的我时不时会情不自禁地像拉警报一样惊叫一声,惹来同车厢的乘客不解或不满的眼神;高傲的野生藏羚羊,雄壮的黑色牦牛,优雅的藏野驴,娇小的黄色藏牛,温顺的白色绵羊像一件件精美的饰品点缀着辽阔的高原,为略显荒凉的高原带来了生命的活力。
在所有的风景中,最让我感动的是青藏铁路上的养护工。
他们身穿藏蓝色工服,上身套着醒目的黄马甲,像一尊尊凝固的雕像,笔直地站立在辽阔苍茫的高原上,站立在简陋的帐篷旁,无论炎炎骄阳,无论滂沱大雨,无论呼呼凛风,无论皑皑白雪,他们像守护神一样守护着天路,养护着天路。
关于生活随笔散文之川藏线骑行记.doc
关于生活随笔散文之川藏线骑行记回味的过程,就是一种享受快乐的欢欣,我们可以选择在现实中体验快乐。
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关于生活随笔散文之川藏线骑行记,希望大家喜欢!关于生活随笔散文之川藏线骑行记(一)行前准备在自己的身边,偶然听到这样一句话,“人生中至少要有两次冲动,一次为奋不顾身的爱情,一次为说走就走的旅行。
”这样一句独到的话语,却让自己着实冷静下来,对于生活,对于旅行,做了许多的思考。
父亲爱好骑车,在周末闲暇的时候,他常会与自己的一伙充满活力的车友一同去附近的乡野小镇骑行,既锻炼身心,也怡然自得。
正是在他的推动下,我也加入了他们的行列。
在多次的骑行之后,也让我们产生了骑车远行的打算。
而究竟去哪儿最能历练人生?在一次父子沟通之后,骑行川藏线便成了我们的首选。
2011年,父亲便开始为我们的骑行之路做着周密的规划。
每天晚上,他都会去自行车俱乐部,与车友们一起探讨骑行的相关事项,而到了他回家后,静下心来,又会在网络上搜寻一些相关的资料。
在广泛地搜罗规划之余,我们也做足了后勤准备,例如码表、车前电筒、修车工具、轻便打气筒,乃至生活中的日常用品。
最重要的还应当准备好骑行的服装、骑行眼镜、骑行手套、头盔等。
在这些物品中,头盔是首重,因为,当安全事故发生之时,它可以起到预防的作用。
当然,要想顺利完成骑行,一辆理想的自行车必不可少。
父亲平时所使用的自行车型号是美利达挑战者800,而为了这次骑行,父亲特地为我购置了一辆美利达挑战者350。
在美利达自行车的各种型号之间,挑战者系列应该算是属于中游水准的。
对于我们这些业余骑行者而言,似乎已经颇为理想。
出发前,在网友的告诫下,我们得知美利达挑战者800的油压碟刹并不适合川藏线骑行,最后,父亲才决定向伯伯借用美利达挑战者300,这样,我们的旅行才正式进入正轨。
时间如白驹过隙。
2012年7月,在一个大雨滂沱的日子,这一日,在父亲的车友们的陪同和帮助下,我们成功开启了旅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高中语文阅读素材(散文):青藏线行记
天气晴好,驱车行驶在青藏公路上,连亘绵延的昆仑山群在视线中逶迤后退。
这里的山比不上家乡太行山的层峦叠嶂、奇峰险谷,更是少了人烟的点缀。
目光所及,远处是皑皑的雪峰,近处那么是光秃秃的沙石山,裸露着沙石的粗粝,狂野的线条恣意地奔腾在茫茫的高原之巅。
阳光只是白刺刺得耀眼,在这块千年落寞的土地上粗狂、雄浑地到处张扬着,任凭谁都寻觅不到任何的色彩。
而眼前的土黄色和遥望的黛青色却在其中水乳交融,把青藏高原皴染成了一幅写意无限的国画。
车继续行进。
不知什么时候,一片洁白的云朵竟飘在了车窗外。
这浸泡在阳光里的云朵儿像刚出炉的棉花糖,轻盈、透亮,白得是如此的纯粹,不允许有丝毫的杂质,阳光的味道从鼻尖悠忽划过,不觉着伸出手来想去抚摸一下这梦幻般的尤物。
青藏高原的阳光就是这样,清冽得总能让你感触到她在空气中游离的气息。
这时,湛蓝的天空下,那饱经风雪侵蚀的沙石山竟也曼妙了起来。
朵朵云儿徜徉期间,犹如自然生就在菌柱上的蘑菇,安排得恰到好处。
她们又似一群淡妆假设素的白衣仙子翩然而来,仙乐渺渺,衣袂飘飘。
云朵投在地上的影子是如此的清晰,又是如此的迫近,遐想中云与影浑然一体,也许你不小心踩着了某个影子,那它连着的云彩就一定会跌落下来。
一切,是这么的真切,又是这么的梦幻,阳光里的色调渐渐地饱满了起来。
雪山醉了,蓝天醉了,我也醉了,醉在了这仙界般的蓝天雪山间,整个身体连同心灵都酥酥地不愿醒来。
猝然间,画面深处一个黑点般的人影把我遥远的思绪拽了回来。
我诧异于这方圆几千公里的可可西里无人区竟也有人的踪迹,近前才看清这是一位去往拉萨的朝圣者,但无论如何都出乎我的意料。
我一直生活在内地,印象中的“朝圣者”是那样的神秘不可及,从来都只是归属于我神往的世界。
凌乱、垢结的长发非常藏式地束在脑后,黑灰的脸膛布满了血垢,手掌上戴着鞋底般的木板,胸前挂着一块破破烂烂的羊皮围裙,这就是我眼前的朝圣者。
他无视我们的存在,专注地拜着他的“长头”:起身前行一步,双手合十高举过头顶,口中念念有词,尔后跪下、匍匐趴倒,四肢伸展于地,额头就拜磕在了地面上……
“千里不遥,坚石滴穿。
”说的就是朝圣者。
他的世界一定只有一座神圣的布达拉宫,接近的方式一定是一个身长接着一个身长的匍匐朝拜,雪山戈壁只是身下的那一段长度而已。
他也许已走过了一个月,也许走过了半年或更多,途中风餐露宿、卧雪伏冰,但只要不到目的地,他都会这样一直匍匐朝拜下去。
这是他的信仰,用自己身体丈量的信仰,在离天最近的土地上虔诚地表达对圣灵的敬仰和对人生的膜拜,安详、神圣。
“到昆仑山口了!”同伴欢呼。
在这里,横亘着规模全球罕见的地震破裂带,也伫立着用生命传递保卫藏羚羊使命的索南达杰站……
路边的五彩经幡迎风呼呼作响,如泣似诉,为这里过往的朝圣者,也为这里一块块的伤痕。
此时此刻,刚刚走过的沙石山、阳光、云朵,还有我自己,都成了虔诚无比的信徒,怀着敬畏向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朝圣。
一如朝圣者用最真诚的心祈福避祸,我们伟大而渺小的人类必须用忏悔的心祈祷地震火山、冰冻旱灾、珍稀物种濒危这些近年来频发的自然灾害少一点,再少一点。
我的心,在不知不觉间淌满了泪水,酸酸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