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电位分析法研
电位分析法定义及应用
电位分析法定义及应用电位分析法是一种用来研究电化学系统中电势分布的实验和理论方法。
这种方法基于电位是电化学系统中的重要物理量,通过测量和分析电位的变化来研究电化学体系的性质和行为。
电位分析法在电化学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如研究电化学反应机理、表征电化学界面、评估电化学过程的动力学和热力学等。
电位是电化学系统中的重要参量之一,它反映了电势差的大小和方向。
电位分析法通过测量和分析电位的变化来了解电化学系统的性质和行为。
根据电位的定义,它等于电势差和单位电荷之间的比值,通常用电势差与标准参考电极之间的差值表示。
电位分析法通常包括实验和理论两个方面。
在实验方面,可以使用电位计等仪器来测量电位的变化。
一般来说,实验中会选取一个参考电极作为参照,将待测电极与参考电极连接,并测量两者之间的电位差。
根据测量得到的数据,可以绘制电位变化曲线,进而分析电化学体系的性质和行为。
在理论方面,电位分析法通常使用电化学动力学理论和电化学平衡理论等方法来解释实验结果。
例如,可以使用Butler-Volmer方程来描述电极表面上的电化学反应速率与电极电势之间的关系。
另外,根据电化学平衡理论,可以推导出Nernst方程来描述电化学反应在平衡态下的电势。
电位分析法在电化学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它可以用来研究电化学反应的机理和动力学。
通过测量电位的变化,可以确定反应速率、反应机理和反应活化能等参数,从而揭示反应的本质和规律。
其次,电位分析法可以用来表征电化学界面的性质和结构。
通过测量电位的变化,可以了解电化学界面的电荷分布、离子迁移和物质传递等过程,从而揭示其结构和性质。
此外,电位分析法还可以用来评估电化学过程的热力学性质。
通过测量电位的变化,可以计算出电化学反应的Gibbs自由能变化,并进一步得到反应的热力学参数,如标准电极电势和化学活性。
总之,电位分析法是一种用来研究电化学系统中电势分布的实验和理论方法。
它通过测量和分析电位的变化来了解电化学系统的性质和行为。
第五章 电位测量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 膜电位 膜电位是膜内扩散电位和膜与电 解质溶液形成的内外界面的Donann电 位的代数和.
a. 扩散电位
在两种不同离子或离子相 同而活度不同的液/液界面 上,由于离子扩散速度的不 + 同,能形成液接电位,它也可 + HCl HCl 称为扩散电位.扩散电位不仅 + 1 2 + 存在于液/液界面,也存在于 + 固体膜内,在离子选择电极的 膜中可产生扩散电位. 图5-3 扩散电位示意图(C C ) 2 1
RT EE Ina nF RT da dE nF a
0
25℃时, RT/nF= 0.02568 da/a = ndE/0.02568 C/C = n E/0.02568 39n E
n ,E C C
a.离子选择性电极有利于低浓度溶液的测定 浓度测定的相对误差,决定于电位测定的 绝对误差,在电位测量范围内精度相同→浓度 相对误差也相同 b.离子选择性电极有利于低价离子的检测 假定⊿E为1 mV,对一价离子,⊿C/C约 为4%;对二价离子,⊿C/C约为8%
当溶液中仅存在干扰离子j, 无响应离子i 时ai=0,
Ej=k’+SlgKijαj
z / z i j
式中S为电极的实际斜率,对 不同价态的离子,则
lg K ij
E j Ei S
lg
i
Zi / Z j j
当干扰离子与响应离子的电位相等 时, Ei = Ej,则
Kij = ai/aj
(六)电极的稳定性和重现性
• 电极的稳定性是指在一段时间内连续测量时, 电极电位波动的范围.电极的稳定程度,常用 “漂移”来表示.
电位分析法
电位分析法1 前言从热力学角度讲,电化学是研究化学能于电能之间相互转变及其所遵循基本规律或规则的一门学科;从动力学角度而言,电化学是研究电解质离子在溶液中运动及电解质溶液与电极表面发生反应所遵循的基本规律。
而电分析化学则是利用物质(电解质)的物理性质及电化学性质来测定物质组成和含量的一种分析方法。
电位分析是利用电极电位和溶液中某种离子的活度(或浓度)之间的关系来测定被测物质的活度(或浓度)的一种电化学分析法,它是以测量电池电动势为基础。
其化学电池的组成是以待测试液为电解质溶液,并于其中插入两支电极,一支是电极电位与被测试液的活度(或浓度)有定量关系的指示电极;另一支是电位稳定不变的参比电极。
通过测量电池的电动势来确定被测物含量。
电位分析法根据其原理的不同可分为直接电位法和电位滴定法两大类。
直接电位法是通过测量电池电动势来确定指示电极的电位,然后根据Nernst方程,由所测得的电极电位值计算出被测物质的含量。
电位滴定法是通过测量滴定过程中指示电极的电位变化来确定滴定终点,再按滴定所消耗的标准溶液的体积和浓度来计算待测物质含量。
该法实际上是一种容量分析法。
20世纪60年代末由于膜电极技术的出现,相继成功研制了多种具有良好选择性的指示电极,即离子选择性电极(ISEs)。
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出现和应用,促进了电位分析法的发展,并使其应用有了新的突破。
电位分析法具有如下特点:选择性高,在多数情况下,存在离子干扰很小,对组成复杂性的试样往往不需要经过分离处理可直接测定,且灵敏度高。
直接电位法的相对检出限量一般为10-5~10-8mol/dm3,特别适用于微量成分的测定;而电位滴定法则适用于常量分析,仪器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易于实现分析的自动化,试液用量小,并可做无损分析和原位测量。
因此,电位分析法的应用范围很广,尤其是离子选择性电极,现已广泛应用于环保、医药、食品、卫生、地质探矿、冶金、海洋探测等各个领域,并已成为重要的测试手段。
电位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电位分析法的基本原理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电位的概念。
电位是指电极表面的电荷状态与标准电极之间的差异,通常用电压来表示。
在电化学分析中,我们常用的是标准氢电极作为参比电极,其电位被定义为0V。
其他电极的电位则相对于标准氢电极而言,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
其次,电位分析法的基本原理与电极反应有关。
在电化学分析中,电极上发生的反应可以分为氧化和还原两种类型。
氧化反应是指电极上的物质失去电子,而还原反应则是指电极上的物质获得电子。
这些电极反应会导致电极的电位发生变化,而电位的变化可以反映出物质的性质和浓度。
基于以上原理,电位分析法可以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直接测量电极的电位变化来分析物质的浓度,比如PH计和离子选择电极;另一种是通过控制电位来促使特定的电极反应发生,然后测量电流来分析物质的性质,比如极谱法和循环伏安法。
在实际应用中,电位分析法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它具有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可以对微量物质进行准确测定。
其次,电位分析法的操作简便,不需要复杂的仪器和昂贵的试剂,因此成本较低。
此外,电位分析法还可以应用于各种不同的物质,包括有机物、无机物和生物分子等。
然而,电位分析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它对环境条件比较敏感,如温度、PH值等,需要严格控制。
其次,一些物质可能会与电极发生非特异性的反应,导致测定结果的误差。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进行严格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的来说,电位分析法是一种重要的电化学分析方法,它基于电极的电位变化来分析物质的性质和浓度。
通过理解其基本原理和特点,我们可以更好地应用电位分析法进行实验研究和数据分析,为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有力的支持。
电位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电位分析法的基本原理电位分析法是一种用来研究电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
它是通过测量电极上的电位变化来分析溶液中的化学物质的浓度或者活性。
电位分析法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生物化学、药物研究等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电位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是基于电极与溶液中的化学物质发生反应而产生的电位变化。
在电化学反应中,电极上会产生一个电位,这个电位与溶液中的化学物质的浓度或者活性有密切的关系。
通过测量电极的电位变化,可以推断出溶液中的化学物质的浓度或者活性。
在电位分析法中,常用的电极有玻璃电极、离子选择性电极、参比电极等。
这些电极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使用,它们在测量不同化学物质时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通过合理选择电极,并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校准,可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电位分析法的测量过程一般包括标定、测量和数据处理三个步骤。
在标定过程中,需要使用标准溶液对电极进行校准,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在测量过程中,需要将待测溶液与电极接触,记录电位的变化,并且根据所使用的电极类型进行相应的处理。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需要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和计算,得出最终的测量结果。
电位分析法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它可以对溶液中微量的化学物质进行准确测量,对于一些特定的化学物质,甚至可以达到ppm或者ppb级别的浓度测量。
其次,电位分析法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可以对不同的化学物质进行区分和测量。
此外,电位分析法还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等优点,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总的来说,电位分析法是一种重要的电化学分析方法,它基于电极与溶液中的化学物质发生反应而产生的电位变化,通过测量电位变化来分析溶液中化学物质的浓度或者活性。
电位分析法在环境监测、生物化学、药物研究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对于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仪器分析第5章电位分析法
7. 优点:对H+有高度选择性的指示电极,使用范围
广,不受氧化剂、还原剂、有色、浑浊或胶态溶液
的影响;响应快(达到平衡快)、不沾污试液;
8. 缺点:膜太薄,易破损;电极内阻很高,电阻随温
度变化。
2.晶体膜电极(氟电极) 分为单晶(均相)膜和多晶(非均 相)膜电极。 典型的单晶膜:LaF3晶体膜(对F-响 应)和Ag2S晶体膜(对S2-响应)。 以LaF3晶体膜为例。 构成: 内电极(Ag-AgCl 电极+NaCl, NaF 液)+LaF3膜
流动载体膜电极(液膜电极)的讨论
(4) 采用带有正电荷的有机液体离子交换剂,如邻菲罗啉与
二价铁所生成的带正电荷的配合物,可与阴离子ClO4-,NO3等生成缔合物,可制备对阴离子有选择性的电极; (5) 中性载体(有机大分子)液膜电极,中空结构,仅与适当 离子配合,高选择性,如颉氨霉素(36个环的环状缩酚酞)
1. 玻璃膜电位与试样溶液中的pH成线性关系。式中K是由玻璃膜 电极本身性质决定的常数; 2. 电极电位应是内参比电极电位和玻璃膜电位之和EAgCl/Ag+△EM; 3. 不对称电位:E膜 =E外-E内 = 0.059lg(a外/a内) 如果:a外= a内 ,则理论上E膜=0,但实际上E膜≠0; 产生的原因: 玻璃膜内、外表面含钠量、表面张力以及机械和化学 损伤的细微差异所引起的。长时间浸泡后(24hr)恒定(1~ 30mV); 4. 高选择性 :膜电位的产生不是电子的得失。其它离子不能进入 晶格产生交换。
与玻璃电极类似,各种离子选择性电极的 △EM在一定条件下遵守Nernst方程:
对阳离子有相应的电极:
2.303 RT EM K lg a阳离子 F
对阴离子有相应的电极:
电位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电位分析法的基本原理电位分析法是一种用电位差测量来研究物质的分析方法。
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分析技术,在环境监测、生物医学、化学工业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电位分析法的基本原理,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特点和优势。
电位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电极与待测物质之间的电位差来进行分析。
电位是指物质中电荷分布不均匀所产生的电场势能。
当电极与待测物质接触时,会产生一个电位差,这个电位差可以被测量出来。
通过测量不同条件下的电位差,可以得到待测物质的一些性质,比如浓度、活性、反应速率等。
电位分析法有许多不同的技术,比如电化学法、电动势法、离子选择电极法等。
这些方法都是基于电位差测量的原理,但是它们在具体应用中有一些不同的特点。
比如电化学法是利用电极与待测物质之间的电化学反应来进行分析,而电动势法是利用电位差来测量待测物质的浓度。
电位分析法有许多优势。
首先,它是一种非常灵敏的分析方法,可以测量非常小的电位差。
其次,它是一种非常快速的分析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准确的结果。
此外,它还可以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分析,比如在不同温度、压力下进行分析。
最后,它是一种非常简单的分析方法,只需要一些基本的仪器和设备就可以进行分析。
在实际应用中,电位分析法有许多不同的应用。
比如在环境监测中,可以利用电位分析法来测量水中的污染物浓度;在生物医学中,可以利用电位分析法来研究生物体内部的电位分布;在化学工业中,可以利用电位分析法来进行反应速率的测量。
总之,电位分析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分析方法,它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电极与待测物质之间的电位差来进行分析。
它有许多不同的技术,但是它们都是基于电位差测量的原理。
在实际应用中,电位分析法有许多优势,比如灵敏、快速、简单等。
它在环境监测、生物医学、化学工业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电位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第五章电位及永停滴定法
(+):正极
(-):负极
| :相界面
|| :盐桥
原电池的组成式
并需分别注明固、液、气等物态,对气体 注明压力,对溶液注明浓度。
电极的类型
电极的类型
定义:电极电位随待测离子活度(浓
度)的变化而变化
指示电极
金属电极
金属基电极 金属/难溶盐电极
类型 膜电极
惰性金属电极
参比电极
定义: 电极电位已知恒定不随待测离 子活度(浓度)的变化而变化
酸度计(pH计)
钠度计
自动电位滴定仪
其它离子浓度的测定
离子选择性电极(膜电极)
基本构造
电极膜 电极管 内充溶液 内参比电极
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电极电位
IS E 内 参 膜 内 b 参 S la g i b ' S la g i b ' S l g ic i b " S lc g i
Es b Slgcs Ex b Slgcx
二式相减,整理后得:
lc g x lc g sE xS E s或 cx c s1 E 0S
例题1
在离子强度相同的条件下,以钙离子选择电 极为正极、饱和甘汞电极为负极,在电位计上测
得 和样cCa品2 为溶1液.0的0 电10动-4 势、为1.00.02001、0-30m.2o2l/9L和的0标.21准5V溶,液
试计算其实际斜率和样品溶液中Ca2+的浓度。
解:已知 cs1= 1.00 10-4 mol/L cs2= 1.00 10-3mol/L
E1=0.200V 求: S=? cx=?
E2=0.229V
lg c x
lg c s
Ex
S
Es
lg c x
《仪器分析》电位分析法
例如 Na+Cl- 和 Na+R- 被一层膜隔开, Na+ 和 Cl- 可以 通过膜在两相间扩散、平衡,而 R- 不能通过膜。平 衡后,Na+、Cl-以相同的浓度分布在被膜隔开的两相 中: [ Na ]1[Cl ]1 [ Na ]2 [Cl ]2 脚标1、2表示两相,根据电中性原理:
≡SiO-H+ + H2O ↔ ≡SiO- +H3O+
表面 溶液 表面 溶液
H3O+在溶液与水化凝胶层表面界面上进行扩散,从 而在内、外两相界面上形成双电层结构,产生两个 相间电位差。
通常处理膜电位时,将膜视为由三部分组成:
即膜电位是膜内扩散电位和膜内外两个界面的 Donnan电位的代数和。
外相间电位
pH电极,KH+,Na+ 响就出现了。
pot
= 10-11, 当pH10时,Na+的影
( 2 ) KA,B pot =1 时,无选择性。如液膜钙电极, KCa2+, Mg2+pot =1 ,可用于测定水的硬度,即钙、镁 总量。 (3)KA,B pot 1时,NO3-电极,KNO3-,ClO4-pot = 103, 这实际上已变成一支很好的ClO4-电极了。
内相间电位
Donnan电位
M D,外 d D,内
扩散电位-在液液界面上,由于离子扩散速度不同 引起的液接电位,也称扩散电位。扩散电位也能产 生于固体膜内,非强制性和无选择性。
Donnan 电位-假定有一带负电荷的膜或选择性渗透 膜,它能交换阳离子。当膜与溶液接触时,若膜相 中可活动的阳离子的活度比溶液中的高,这时由于 活度梯度的存在产生扩散作用,膜允许阳离子通过, 而不让阴离子通过,最终导致膜相中负电荷过剩或 溶液中正电荷过剩,使两相界面电荷不平衡,形成 双电层而产生相间电位差,该电位差为 Donnan 电位。 这是一种具有强制性和选择性的扩散。
电位分析法的原理
电位分析法的原理
电位分析法是一种电化学实验技术,通过测量电极在不同电位下的电流来研究电化学反应的机理和动力学。
其基本原理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 电位与电荷转移:根据法拉第定律,电极上的电位与与之相关的电荷转移是密切相关的。
当电位发生变化时,伴随着电荷转移的发生。
因此,通过测量电极的电位变化,可以了解电化学反应的过程。
2. 电位与物理化学性质:电位是描述电极表面上化学反应活性的物理化学性质之一。
不同电位下,电极的表面状态、吸附物种和电流密度等均会发生变化。
通过分析电位的变化,可以推断出电极表面的性质和反应活性。
3. 电极响应与反应机理:在电位分析过程中,观察电极的电流响应可以揭示出电化学反应的机理信息。
不同电位下,电流密度的变化可以反映出化学反应速率、中间体的生成和消耗等过程。
通过电位分析,可以探究电极反应的机理和动力学。
4. 电位与反应速率:电位分析法还可以用来研究电极上的反应速率。
根据泊松方程和负荷传递原理,电流密度与电极的电位变化之间存在相关性。
通过测量电位和电流密度,并应用极谱计算和相关的数学模型,可以确定电极反应的速率常数和相关动力学参数。
总之,电位分析法通过测量电极在不同电位下的电流,揭示了
电位与电荷转移、物理化学性质、反应机理和速率之间的关系。
这项技术在电化学研究、催化剂评价、电池性能测试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第五章电位法
电分析化学导论
一、电化学分析定义、分类和特点 (一)定义
根据物质在溶液中的电化学性质及其变化来进 行分析的方法称电化学分析。 它是以溶液电导、电位、电流和电量等电化学 参数与被测物质含量之间的关系作为计量基础。
(二)电化学分析法分类
根据所测定的参量的不同,分为三类: 第一类: 根据试液的浓度在某一特定条件下与化学
(二)电解池
将电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装置。若外加电源加到丹聂尔 电池上,且电动势大于其电池电动势,且方向相反时,则:
电极反应: 锌极:Zn2++2e→Zn
还原反应 阴极 负极 铜极:Cu→Cu2++2e
氧化反应 阳极 正极 电池反应:
Zn2++ Cu→Cu2+ +Zn
显然电解池是不能自发工作的,只有外加电 压达到锌离子还原电位才能进行锌离子的还原反 应,同时铜在阳极上失去电子变为铜离子进入溶 液。
(一)电极电位
一个电化学体系包含有各种相的接触,如金 属-溶液、溶液-溶液、金属-金属、溶液-气 体等。在两相接触的界面上,它们的性质与相内 是不同的,无论是哪种接触,在它们的界面上都 存在电位差。两种不同物相间的电位差称电极电 位。
(1)电极电位如何产生? 当金属导体插入电解质溶液,在金属与溶液交界面发
生飞跃。
5、展望
(1)袖珍微型化: 仪器袖珍化、电极微型化。 (2)生命过程的模拟研究,生命过程的氧化还原反应类似
电极上的氧化还原,用电极膜上反应模拟生命过程,可 深化认识生命过程。 (3)活体现场检测(无损伤分析 )。
二、化学电池
将化学能变成电能的电池称 为原电池;将电能变为化学能的 电池称为电解池,原电池和电解 池统称为化学电池。一般由电极, 盐桥,溶液和容器组成。电池电 动势为正,是原电池,能自发进 行;为负时,是电解池,不能自 发进行。
电位分析法
扩散电位
相互接触但浓度不同的溶液,如HCl, 由于浓度差异产生扩散,同时由于离子 迁移速率的差异,导致溶液界面的电荷 分布不均,产生电位梯度 出现电位差。 相同电荷的溶液与离子间,存在静电排 斥,使扩散达到平衡,溶液界面有稳定 的界面电位,即液接电位。
液接电位不仅出现在液-液界,也出现在 固-液界面
•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onic concentration (activity) and the electrode potential is given by the Nernst equation:
• 离子选择性电极主要包括(1)敏感膜, 是最关键部分(2)内参溶液,含有与膜 及内参电极响应的离子(3)内参电极, 一般用Ag|AgCl
离 子 选 择 性 电 极 构 造 示 意 图
BASIC THEORY OF ISE MEASUREMENTS.
Ion-Selective Electrodes are part of a group of relatively simple and inexpensive analytical tools which are commonly referred to as Sensors. The pH electrode is the most well known and simplest member of this group and can be used to illustrate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ISEs.
0 0.55 0.75
Rel.Vol, %
S2-2 14.41 5.90 34.90 16.60 24.33 3.38 0.47
电位分析法的应用及原理
电位分析法的应用及原理应用领域电位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化学方法,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1.电化学研究:电位分析法可以用于研究电化学反应的机理、动力学和热力学参数。
通过测量电极电位与时间、电位与电流之间的关系,可以推断反应的速率常数、表观活化能等重要参数。
2.腐蚀科学与工程:电位分析法在腐蚀研究和腐蚀控制中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测量电极电位的变化,可以评估金属或合金的腐蚀速率,研究腐蚀机理,并设计腐蚀控制策略。
3.环境分析:电位分析法可以用于环境监测和分析,例如测定水体中的金属离子浓度、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等。
这是因为不同物质的电位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可以通过测量电位来推断物质的浓度。
4.药物分析与生物传感:电位分析法在药物分析和生物传感中也有广泛应用。
例如,药物的电化学行为可以通过测量电极电位来研究,从而确定药物的电活性、储存稳定性等特性。
原理电位分析法是基于电化学反应的原理,通过测量电极电位来获取样品的相关信息。
其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点:1.电极电位与电化学反应:电极电位是由电化学反应产生的电子传递过程引起的。
电极电位可以反映电极与溶液界面上的电荷分布和电荷传递过程。
当发生电化学反应时,电极电位会发生变化。
2.参比电极:为了准确测量被测电极的电位,需要使用参比电极与被测电极构成电池。
参比电极的电位是已知的、稳定的,并且与被测电极的反应无关。
常用的参比电极包括饱和甘汞电极、银/氯化银电极等。
3.测量电位的方法:一般使用电位计来测量电极电位。
电位计通过测量电极与参比电极之间的电势差,来确定被测电极的电位。
同时,为了消除电容效应,测量时需要缓慢改变电极之间的电势差。
实验步骤电位分析法的实验步骤如下:1.准备电解池: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合适的电解池和电解液。
电解池由被测电极、参比电极和电解液组成。
选择适当的电解液可以增强反应的灵敏性和选择性。
2.调整电位计:先将电位计与参比电极连接并调零,确保测量是基于参比电极。
电位分析法解析
第九章电位分析法•电位分析法的种类:•直接电位法:根据电极电位与待测组分活度之间的关系,利用测得的电位差值(或电极电位值)直接求得待测组分的活度(或浓度)的方法。
•电位滴定法:根据滴定过程中电位差(或电极电位)的变化来确定滴定终点的容量分析法。
电位分析原理principle of potentiometry analysis 电位分析是通过在零电流条件下测定两电极间的电位差(电池电动势)所进行的分析测定。
ΔE = E + - E- + E液接电位装置:参比电极、指示电极、电位差计;当测定时,参比电极的电极电位保持不变,而指示电极的电极电位随溶液中待测离子活度而变。
电位分析的理论基础理论基础:能斯特方程(电极电位与溶液中待测离子间的定量关系)。
对于氧化还原体系:Ox + ne - = ReddRe Ox OOx/Red ln a a nF RT E E += 对于金属电极(还原态为金属,活度定为1):+++=n n M O /M M ln a nF RT EE一、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种类、原理与结构•离子选择性电极:离子选择性电极是一类具有薄膜的电极。
其电极薄膜具有一定的膜电位,膜电位的大小就可指示出溶液中某种离子的活度,从而可用来测定这种离子。
1976年IUPAC基于膜的特征,推荐将其分为以下几类:二.玻璃膜(非晶体膜)电极非晶体膜电极,玻璃膜的组成不同可制成对不同阳离子响应的玻璃电极。
H+响应的玻璃膜电极:敏感膜厚度约为0. 5mm。
SiO2基质中加入Na2O、Li2O和CaO烧结而成的特殊玻璃膜。
水浸泡后,表面的Na+与水中的H+ 交换,表面形成水合硅胶层。
玻璃电极使用前,必须在水溶液中浸泡。
玻璃膜电极外部试液a 外 内部参比a 内 水化层 干玻璃 Ag+AgCl膜相溶液(外)φd溶液(内)αⅠαⅡāⅡāⅠφD外φD内玻璃膜电位的形成玻璃电极使用前,必须在水溶液中浸泡,生成三层结构,即中间的干玻璃层和两边的水化硅胶层:水化硅胶层厚度:0.01~10 μ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准甘汞电极(NCE):
KCl浓度为1mol/L,0.2828 v(25℃)。
饱和甘汞电极(SCE):
KCl溶液为饱和浓度,0.2438 v (25℃)。
注意:内充KCl溶液要及时补充(有晶体),排除 气泡,防止断路。 二、银—氯化银电极 银丝表面镀上一层AgCl,浸在一定浓度的KCl 溶液中,即构成Ag—AgCl电极。
0
在25℃时,有:
0.059 lg a(Mn ) n
0
单一电极的绝对电位是无法测量的。实际测量是 用一支指示电极和一支电位恒定的参比电极插入待 测试液中组成工作电池,来测量其电动势。 设电池为: -)M︱ Mn+‖参比电极(+
则电池的电动势为:
E 参比 M n 参比
电极电位为:
o 2 Hg2 Hg
0.059 lg a Hg 2 2 2
(a Hg 2
2
K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ap a
2 Cl
)
o 2 Hg2 Hg
o Hg2Cl2
0.059 lg K ap 0.059 lg aCl 2 Hg 0.059 lg aCl
当温度、Cl-活度一定时,其电极电位一定。
惰性金属并不参与氧化还原反应,只是起着传 递电子的作用(提供电子转移的场所),通过它 可以显示出溶液中氧化还原体系的平衡电位。
3
2
二、离子选择性电极(ISE) 膜电极,选择性高。 电位产生的原因:离子交换与扩散。 IUPAC推荐的定义:离子选择性电极是一类电 化学传感体,它的电位对溶液中给定的离子的活 度的对数呈线性关系,这些装置不同于包含氧化 还原反应的体系。根据这个定义可以看出:第一、 离子选择性电极是一种指示电极,它对给定离子 有Nernst响应;第二、这类电极的电位不是由于 氧化或还原反应(电子交换)所形成的,因此它 与金属基指示电极在基本原理上有本质的区别。
0 M
M
n
(忽略液接电位) 0.059 n lg a(M ) M n
0.059 n K lg a(M ) n
§5-2 参比电极 要求: ①电极电位恒定、已知、可逆。 ② 液接电位要小、差异小。 ③ 易于制作、保存、寿命长、装置简单。 最精确的参比电极是标准氢电极(SHE)。 标准氢电极可以写成: pt,H2(101325Pa)| H+ ( 1 mol/L) 电极反应:
1、金属-金属离子电极 金属基电极 2、金属-金属难溶盐电极 3、汞电极 4、惰性金属电极 均相膜电极(如氟电极) 晶体膜电极 非均相膜电极 (如碘电极,AgI分布在硅橡胶上) 指示电极 原电极 刚性基质电极 (如各种玻璃电极) 非晶体膜电极 膜电极 流动载体电极 (液态膜电极) 气敏电极(如氨电极) 敏化电极 酶电极(如尿素酶电极) 其它电极(如细菌电极)
能斯特方程式——电极电位与溶液中待测离子间 的定量关系
对于氧化还原体系: Ox + ne- = Red
0 Ox/Red
RT aOx ln nF aRed
若还原态为金属固体,其活度为a(M)=1,则:
RT 2.303 RT n 0 n ln a(M ) lg a(M ) nF nF
第五章 电位分析法
(Potentiometric Analysis)
§5-1 概述
§5-2 参比电极
§5-3 指示电极
§5-4 直接电位法
§5-5 电位滴定法
§5-1 概述
电化学分析法 :利用物质的电化学性质与 物质的组成及含量之间的关系而建立起来的一 类分析方法。 特点:灵敏度、选择性和准确度较高;分析 浓度范围宽;易于实现自动化、连续化;操作 简便、仪器装置较为简单。
o Hg 2 Hg
0.059 [HgY]K MY [M] lg 2 K HgY [MY]
式中KHgY、KMY是常数,[HgY]在用EDTA滴定Mn+过 程中浓度不变(KMY<KHgY),[MY]在等当点附近 基本不变,所以: 0.059 o n Hg2 Hg Hg2 Hg lg[M ] 2 滴定等当点附近[Mn+]发生突变,使汞电极的电 位也发生突变,所以汞电极可作为络合滴定终点的 指示电极,约30种金属离子。 汞电极适用的pH范围是2—11,若溶液pH>11, 将产生HgO沉淀,若pH<2,HgY2-不稳定。
直接电位法 电位分析法 电位滴定法
直接电位法:通过精确测量由待测溶液组成的 电池电动势,根据能斯特方程式直接确定待测离 子的活度的方法。如用酸度计测定溶液的pH值。
电位滴定法:通过测量滴定过程中电池电动势 的变化来确定待测离子活度的变化,从而确定滴 定终点的一种滴定分析方法。可用于各类滴定。
[M][Y]
Hg 2 Y 4 HgY 2
汞电极的电位为:
Hg2 o 2 Hg Hg
K HgY
[HgY] [Hg 2 ][Y]
0.059 lg[Hg 2 ] Hg 2 0.059 [HgY] o Hg2 Hg lg 2 K HgY [Y]
a外 膜 外 内 0.059 a内 K 0.059lg a外 (a内恒定) K 0.059 pH 试
讨论:
1、玻璃膜电位与试液的pH成线性关系。式中K 是由电极本身性质决定的常数; 2、整个玻璃电极的电位应是内参比电极电位和 玻璃膜电位之和;
玻璃 AgCl Ag 膜
| O | | O | | O | | O |
O Si O Si O
当把一定量的碱金属氧化物和氧化钙等熔融 到玻璃中后:
薄膜浸泡在水中时, 玻璃膜表面发生溶胀形 成一层很薄溶胀层,即 水合硅胶层。
H+进入玻璃结构空隙 与钠离子交换:
| H - Si - O|
| - Si - O |
饱和甘汞电极
甘汞电极的半电池组成可表示为:
Hg,Hg2Cl(固)KCl(aCl-) | 2
电极反应为:
Hg 2 Cl 2 2e 2Hg 2Cl
2 Hg 2Cl 2 Hg 2 2Cl 即 Hg 2 2e 2Hg (电子转移反应) 2
2H 2e H2
规定它的电位在任何温度 下都是零伏。 由于氢电极的技术要求高, 实际上用易制备、使用方便 且电极电位恒定的甘汞电极 或银—氯化银电极作为参比 电极。 氢电极
一、甘汞电极 由金属汞和 Hg2Cl2及KCl溶 液组成。 使用时参比电 极内溶液的高度 高于待测试液, 以免试液流进电 极内。
1、玻璃膜电极(重点) pH玻璃电极结构如右图: 主要部分:特殊玻璃制成的薄 膜(摩尔百分比约为Na2O 22、 CaO 6、SiO2 72),膜厚约 0.1mm。
内参比溶液:pH缓冲溶液,为 0.1mol/L HCl溶液,作用是稳 定内参比电极的电极电位。 内参比电极:Ag-AgCl电极。
纯二氧化硅玻璃具有如下结构: 没有供离子 交换用的带电 荷的位置(点 位),所以不 具电极的性质, 不能形成敏感 膜。
1、金属—金属离子指示电极(第一类电极)
将金属电极浸在含有该金属离子的溶液中,其电 极电位决定于金属离子的活度,符合Nernst方程。
如银电极,
Ag| Ag(a Ag)
0.059 lg a Ag
o
Ag
Ag
常用来做电极的金属有Ag,Cu,Pb等。
2、金属—金属难溶盐电极(第二类电极)
溶液的H+活度
胶层表面的H+活度
k1、k2 分别为玻璃外膜和内膜表面性质决定的常数
因玻璃内外膜表面性质基本相同,所以 k1 k2, 又因水合硅胶层表面的Na+已全部交换为H+,所 / / 以 a内 a外,因此跨越这个玻璃膜存在的电位差, 就是玻璃膜内外侧溶液之间的电位之差(也即膜电 位,即代数和)。
其半电池组成是:
Ag,AgCl(固)| KCl(
aCl )
=
o AgCl Ag
- 0.059lg aCl -
饱和Ag-AgCl电极,在25℃时的电位为0.2000V。
§53 指示电极
指示电极的电位随被测离子活度(or活度比)的 变化而变化。 按作用机理的不同,指示电极可分为金属基电极 和膜电极(或叫离子选择性电极)两大类型。 一、金属基指示电极(电位产生原因:电子转移)
3、玻璃电极使用前应在水中浸泡24小时以上,以
活化电极;
4、不对称电位:
如:a内 a外 ,理论上膜 0,实际上膜 0
产生的原因: 玻璃膜内、外表面含钠量、表 面张力以及机械和化学损伤的细微差异所引起 的。长时间浸泡后(24h)恒定(1~30mV);
5、改变玻璃膜的组成,可制成对其它阳离子响 应的玻璃膜电极。
H(溶液) H(硅胶层)
因而改变了胶—液两相界面的电荷分布,产 生相界电位。
玻璃膜两侧相界电位的产生不是由于电子得失, 而是由于H+离子在溶液和胶层界面间迁移的结果, 破坏了电中性而形成的。 从热力学的观点可以推导得出:
a外 外 k1 0.059 lg / a外 a内 内 k2 0.059 lg / a内
电极反应为:
HgY 2 2e Hg Y 4
汞电极
电子转移反应: Hg 2 2e Hg
当用EDTA滴定某种金属离子时,溶液中同时存 在下列两个络合平衡: [MY] n 4 (n 4) K MY M Y MY
将金属及其难溶盐,浸入此难溶盐的阴离子溶 液中,即组成此类电极。如甘汞电极,银—氯化 银电极,都属于这一类。这类电极的电极电位与 难溶盐的阴离子活度的对数值成直线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