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长三角图景下的城市身影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泛长三角图景下的城市身影

编者按

在全市科学发展现场观摩会上,市委书记杨军要求全市各级进一步深入开展“学先进、找差距、促发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危机感。

为加快推进会议精神的落实,日照日报社专门组织采访报道小组,赶赴江苏连云港、盐城、昆山采访。我们将以真实的体验,反映江苏三市大干快上的发展景象,率先发展的奋进之音,进一步动员全市学先进,找差距,促发展,进一步形成抓住新机遇、增创新优势、实现新跨越的强大合力和发展动力。

《日照日报》记者管锡云孟庆连王均薇刘家富

谋划江苏行已有一段时间了,最后选定的竟然是三座城。它们依次是连云港、盐城、昆山。

为什么是它们?

记者紧盯地图,手中的铅笔划出一条线,将三座城市串起来,一个向心力极强的区域图景凸现。

三座城由北向南,行进目标明确,向长三角核心聚拢。

镜头回到元月中旬,胡锦涛总书记时隔8年再次考察安徽。他说,安徽要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主动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

“泛长三角”概念登上前台,一个赋予长三角及周边地区主政者、企业家更广更深的想像空间洞开,泛长三角不再是挂在天上的云彩。

泛长三角大旗高调打出,自有区域发展与时俱进的考量。

我们注意到,近20年的高速发展,长三角传统发展路径疲态已现。长三角急需优化拓展,为新兴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升级腾挪空间。

这就意味着传统制造业必须向成本更低的空间(具备土地资源丰富、劳动力资源低廉、交通条件良好等优势)转移,而能否顺利完成转移与升级,对于“长三角”的未来至关重要。

长三角泛化恰逢其时,大门正在稳健地敞开。江苏不仅听到了,听懂了,而且谋发展的机遇意识、危机意识空前浓厚。

我们注意到,江苏倾全力支持苏北已有结果。苏北发展协调小组自2001年成立以来,江苏每年召开专题会议,解决苏北发展的瓶颈问题。于是,我们看到,突破桎梏、一身轻装的江苏城市,面对区域的声音频频出招。

“面对长三角泛化,我们作为长三角城市群城市,必须增强紧迫感,加紧引进长三角的优质要素,与长三角进行要素互补。”连云港市委书记王建华坦承,“连云港必须选择超常规跨越式的发展路径,把连云港建设成为国际海滨城市、现代化港口工业城市和山海相拥的知名旅游城市,从而搭建好区域互动的平台。”

在如此理性思维的运作下,连云港拉开了“一心三极”国际性海滨城市、“一体两翼”组合大港、“一纵一横”T型产业走廊建设框架,加速产业集聚,加快城市建设。

在如此理性思维的运作下,连云港融入长三角、服务长三角的效应已经显现。据资料显示,2003年以来,连云港与长三角地区的内贸集装箱运输日趋活跃,承接长三角资本扩张和制造业转移日趋火热。盐城是2006年加入长三角城市群的,面对“长三角泛化”的图景,盐城用迅速的行动表示,自己不仅听到了,而且听懂了。

6月30日,苏(苏州)通(南通)大桥正式通车,一桥飞架南北,盐城随即融入上海两个半小时经济圈。

据了解,2008年,盐城招引目光再次瞄向长三角核心区域,签约引进目标高达120个以上项目,并通过上海这个国际化平台接受国际产业转移项目。

当前,盐城在发挥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注重体现人脉优势,收集需要对接的上海目标企业信息,提高具体项目对接的运作水平和组织化程度。

盐城市委市政府将于近期组织人员,到各国驻上海总领事馆登门拜访、敲门招商,寻找合适的产业对接点。

面对区域的声音,曾经创造了奇迹的昆山不仅听到了,而且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当年,面对大上海,苏州确立了“大树”底下种好碧螺春的指导思想,最先听懂的就是昆山。

他们根据内生力不足的实际,稳健地寻找到了突破口——自费建开发区,全力招商引资,打出了一个让人刮目的“昆山模式”。

资料显示,如今的“昆山模式”又有了新内涵。

最近,昆山开发区与临近的江苏太仓港管委会签署了合作协议,努力推进太仓——台湾直航,吸引了经济界的眼球。

协议约定今后开发区与太仓港将建立区港双边会议制度,共同推进太仓——台湾直航,全面推动昆太两市经济一体化进程。

瞄准国家大政,顺势而为,协作联动,可以肯定,昆山将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于是,“昆山新模式”扑入我们的视野。

它的扩张速度、规划战略、招商方式以及“昆山制造”、“昆山创造”、“昆山品牌”依次递进的转型方式……“昆山新模式”有太多的内涵需要解读。

看不到差距本身就是最大的差距。

江苏聚焦区域、互动区域的奋进身影,山东省委书记姜异康看到了,他在视察日照时强调,日照的发展要从横向对比中找差距,不进则退,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慢进也是退。

江苏城市谋求新跨越的生动实践,日照市委市政府看到了,决定把全市科学发展观摩会现场,历史性地搬到了连云港。

对此,市委书记杨军旗帜鲜明,“我们就是要通过与先进城市比、与竞争对手比,比出

变化来,比出压力来,比出勇气和办法来。”

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日照日报果断启动赴江苏三市的采访活动。我们将本着“学先进、找差距、促发展”的原则,重点采访港口设施、城市规划、产业园区、典型企业,感受被采访城市干事创业的氛围,尤其是抢抓发展机遇所体现出的大气、自信、开拓的精神风貌。

“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抢抓机遇贵神速。面对长三角新泛化,作为长三角北翼的苏北城市在谋划些什么;作为苏南的昆山,又把进取的着力点放在哪里?这对于正在谋求跨越的日照,无疑是一种参照,也是一个标杆。

新昆山:“倒逼”创新“小康样本”

2004年,昆山以占全国万分之一的土地、万分之五的人口,吸聚了占全国千分之二十三的到账外资,实现了全国千分之二十的进出口总额,创造了占全国千分之四的GDP。

就在这一年,胡锦涛总书记在昆山视察之后说:“都像昆山,小康社会就实现了。”

在科学发展大旗下,建设全面小康的“新昆山”——昆山

再次在全国率先迈开新步伐。然而,面对人口密集、土地紧缺、环境压力大,尤其是国家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的出台,昆山也面临着新的经济转型。

怎么转型?

主动适应宏观调控的“倒逼”机制。昆山人认为:宏观调控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既是压力更是动力。他们把宏观调控的“硬约束”视为产业升级、发展转型的契机和动力,在转变增长方式上加快步伐,在破解发展难题上拿出新招。

所谓“倒逼”机制,有三个内容:一是运用“招商选资”,逼产业升级;二是运用土地利用“八个度”(即投资要有强度、开发要有进度、配套用地要有限度、盘活存量要有力度、地上建筑物要有高度、村庄整理要有深度、产业转移要有梯度、市场化运作要有透明度),逼土地集约;三是运用环境容量控制,逼节能降耗。

推动“昆山制造”向“昆山创造”转变。在开放度不断提高的大背景下,昆山自觉把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实现新一轮跨越的理性选择,依靠“外向带动”与“创新驱动”的紧密结合,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

以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基本路径。推进以“自主创新、自创品牌、自我创业”为主题的“三自”创新战略。目前,昆山已拥有7个中国名牌产品、5个中国驰名商标、18个江苏著名商标,企业累计申请专利数超过1万件。

以联合创新为重要抓手。加强与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合作,引进重点实验室、技术中心、研发机构,大力发展应用研究,缩短科技成果转化周期。全市现已拥有各类产学研联合体230多家,省、市级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21家,博士后流动站3个。

以功能园区建设为载体支撑。先后建立软件园、清华科技园、留学人员创业园、中科传感器产业基地等科技型、研发型功能园区,构筑技术创新的坚实平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