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长三角图景下的城市身影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势头强劲2024年成为全球经济增长引擎
引才政策优惠
提升创新能力
人才培训机制
政府出台多项引才政策, 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 打造国际化学术交流平台,
促进人才流动
长三角地区加大科研投入, 提升创新水平 新技术、新理念不断涌现,
推动产业升级
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人 才培训体系 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
端人才
产业发展趋势
01 战略新兴产业
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生物 医药
合作机制建 立
各级政府共同制 定产业发展规划, 推动一体化进程
合作峰会
每年召开长三角 地区合作峰会, 加强各方合作意
识
金融支持措施
长三角地区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 为企业提供融资便利。设立长三角地区发展基金, 支持重点产业发展和创新创业项目。
跨境合作
01 密切合作
加强跨境贸易、旅游、文化等领域合作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势头强劲 2024年成为全球经济增长
引擎
汇报人:XX
2024年X月
第1章 背景介绍 第2章 经济发展现状 第3章 政策支持和合作机制 第4章 产业升级与技术创新 第5章 国际合作与开放 第6章 发展展望与总结
目录
● 01
第1章 背景介绍
长三角地区概况
长三角地区包括上海、 江苏、浙江三省一市, 人口众多,经济发展 水平较高。长三角地 区是我国发展最活跃 的区域之一,拥有丰 富的人才和资源。
● 02
第2章 经济发展现状
长三角地区经济 增长势头强劲
长三角地区的经济总 量不断增长,已成为 全国经济的重要支柱 之一。制造业、服务 业、高新技术产业等 领域持续发展,经济 结构逐步优化,为长 三角地区未来的可持 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 础。
上海的责任与浙商的力量
D ISION M KING决策眼下,在上海流行一句话———跳出上海看上海。
如果追溯源头的话,这句话应该源于今年的上海“两会”。
在1月份的上海“两会”上,新任上海市市委书记俞正声直言,上海考虑事情要从全国来考虑,要从国家全局来考虑,可能有时候要吃点亏,但上海应该承担这个责任。
与此相应的是上海市市长韩正的讲话———上海是中国的上海,是世界的上海,不是“亚洲的纽约”。
这是在社保基金案,特别是去年全国“两会”之后,上海新气象的集中体现。
围绕这些新气象铺开的政经细节,不仅能让我们对长三角一体化产生联想,更能对泛长三角的未来寄予期望,毕竟如邓小平当年所说,“上海开发了,长江三角洲,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改革开放的局面,都会不一样。
”如果我们将视野再放大一些,就会发现在上海之外,还有一股力量正在泛长三角的图景上描绘着重重的一笔,这就是“西进”的浙商。
可以说,2008年能否成为“泛长三角元年”,就长三角内部而言,重要的因素或者变量在于:上海,作为长江流域的“龙头”,能否担当起“老大”的责任?浙商,作为泛长三角最具活力的元素,能否演绎更精彩的传奇?需要什么样的上海上海在泛长三角中的作用,可以从目前长三角一体化突围的契机中窥得一斑。
跟全球其他都市圈的诞生不同,长三3月6日,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的安徽代表团以集体表决的方式,通过了向全国人大递交的4项代表团建议案,其中之一就是将泛长三角区域合作与分工纳入国家战略。
这是安徽为泛长三角做的最近一次努力。
但泛长三角显然不仅仅是安徽等长江流域省份的事,更是长三角的事。
摄影/p h o t o b a s e2008.4EC -A 27角一体化带有强烈的政府推动色彩,它被一次次激活,又一次次陷入沉寂。
细察之,直接障碍恰是各自为政的行政体制与摩擦,特别是上海一度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致使“联动开发”变成纸上谈兵。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173计划”。
2003年,为守住制造业基地的优势地位,确保两位数的经济增长,上海在其市郊的嘉定、青浦、松江三区建立主要面向世界500强企业的“经济特区”———“降低商务成本试点区”,并对园区内的重点新增企业进一步加大税务支持力度。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分析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分析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国城市化程度最高、城镇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
它以上海为中心,南京、杭州为副中心,包括江苏的扬州、泰州、南通、镇江、常州、无锡、苏州,浙江的嘉兴、湖州、绍兴、宁波、舟山,共15个城市及其所辖的74个县市,以沪杭、沪宁高速公路以及多条铁路为纽带,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近年来,长三角以其良好的基础设施、发达的科技教育和日趋完善的投资环境,成为国内外投资者关注的“热土”。
2022年上半年,这一地区以占全国2%的陆地面积和约占10%的人口数量,创造了全国26%的GDP,完成了全国37%的外贸出口额,吸引了全国52%的实收外资,其经济总量领先于我国另外两大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唐地区。
长江三角洲位于我国沿海、沿江发达地带交汇部,区位优势突出,经济实力雄厚,其核心城市上海是世界最大城市之一。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人口数量已接近北美、西欧、日本的世界级城市群,并有可能突破1亿。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乃至世界经济增长最迅速、城市化进程最快的地区之一,构造世界级城市群条件已基本具备。
率先建设长江三角洲世界级城市群,能为探索中国的城市化道路进行试验、积累经验,为我国城市群建设提供示范。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工业总产值占全国近1/4。
改革开放后,长江三角洲多次出现大规模工业化浪潮。
首先是乡镇工业异军突起,浦东开发后外向型经济又迅速发展。
20世纪90年代后期,台湾电子信息制造业大批转向长江三角洲,上海、苏州已成为全球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处在中国东部“黄金海岸”和长江“黄金水道”的交汇处,对内、对外经济联系都十分便利。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有如此优越的条件,因此能够成为世界级城市群,成为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重要枢纽,从而加速提升中国的国际竞争力,加快中国的经济国际化进程。
城市群的发展应该遵循一定的城市发展规律,在城市群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其发展的重点区域。
长三角人文经济典型案例
长三角人文经济典型案例
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讲讲长三角那些超有意思的人文经济典型案例!
先来说说江苏昆山吧!那可是个厉害的地方。
就像一只展翅翱翔的雄鹰,经济发展得那叫一个迅猛。
你想想看,那么多的工厂、企业在那儿落地生根!有次我去昆山,和当地的一位老板聊天,他激动地说:“我们昆山啊,就像是一辆加满油的跑车,一路向前冲!”可不是嘛,昆山在经济上取得的成绩多让人惊叹啊!
再看看浙江温州。
温州人那可是出了名的会做生意,就跟机灵的猴子似的,哪里有商机就往哪里钻。
我认识一个温州商人,他笑着说:“我们温州人不怕吃苦,只要能赚钱,再难的事儿都敢去干!”这话真不假,他们的创业精神真的值得敬佩!温州的各种特色产业蓬勃发展,为长三角的经济增添了亮丽的色彩。
还有上海!那简直是时尚和繁华的代名词。
走在上海的街头,就像走进了一个巨大的万花筒,五彩斑斓,让人眼花缭乱。
我记得有一次和朋友在上海逛街,看着那高耸的摩天大楼,我忍不住感叹:“哇,这上海也太牛了吧,感觉一切都那么高大上!”上海的金融、贸易等行业在全国乃至全球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长三角的这些案例,不正像是一颗颗璀璨的星星,照亮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道路吗?它们相互竞争又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着长三角地区不断向前发展。
这难道不让人兴奋,不让人对未来充满期待吗?我觉得,长三角的发展就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里面有着无数动人的故事和传奇,等着我们去探索、去发现!。
长三角考察报告调查报告
长三角考察报告调查报告长三角考察调研报告 10 月 28 日至 11 月 7 日,市政府办考察组一行4 人,赴“长三角”地区考察,先后到了浙江、上海、江苏、安徽等省市的一些沿江地区,主要看了苏州、扬州、南京、芜湖等城市。
苏州毗邻上海,辖 7 区 5 市,总面积 8488 平方公里,总人口 584 万;扬州地处长江北岸,辖 3 区 3 市 1 县,总面积 6638 平方公里,总人口 470 万;南京是江苏省会,副省级城市,总面积 6597 平方公里,户籍人口 572 万;芜湖位于安徽省东南部,辖三县两区,总面积 3317 平方公里,总人口230 万。
总的来看,这几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各具特色,其发展模式,在江苏、安徽两省,乃至在全国,都有比较强的代表性,给了我们很深的印象和启示。
录为以下一些方面,以为借鉴。
(一)发展的客观依据与主观努力。
苏州,古代与杭州并称天堂。
我们也不能不为其今天的发展和变化而惊叹。
统计表明,苏州一个地级市,以占全国0.9‰的国土面积和4.5‰的人口,创造了占全国4%的生产总值、5%的财政收入、7.7%的外贸总额。
2003 年,苏州的国内生产总值在全国地级以上城市中位居第五,仅次于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工业总产值位居第二,仅次于上海;地方财政普通预算收入位居第六,仅次于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天津。
现在不用说地级城市,就是副省级城市、直辖市,普通的也难以和苏州一比,特殊是苏州的新加坡工业园区,其建设和发展,彻底是新的模式。
苏州的发展靠什么?可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他们搞经济研究的同志分析,苏州的发展主要靠三条:一是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紧邻上海,浦东搞开辟,大项目到了浦东,中小项目感到在上海成本高,到周边一看,被苏州留住。
二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乡镇企业的发展打下了工业经济的基础。
他们那时候形成的四大名品牌,孔雀电视机、春花吸尘器、香雪海冰箱、长城电扇,现在都已经和世界 500 强企业合资。
上海世博会辐射长三角经济圈
进长三 角区域 经济一体化 进程 的加速是 “ 无形 的手 ”自发调 节资源分配和 商品供 人缘 相亲的长三 角地 区无 疑要担 负起 这 成功举办 2 1 年世博会 的迫切需要。 00 求 , 过 平均 利 润调 节资 本在 各 生产 部 个重 任 , 这个过程 当中 , 通 在 各城市之 间要 门之 间的分配 。要 保证各种 生产要 素通 进行 协调 , 消除市场 歧视与 贸易壁垒 , 打
多元性的特点, 全国的参与、 特别是长三
角地区的全面参与是其必然需要。
21 年, 00 上海将 因世 博会 而形 成人
基本设施和服务。
流、 物流、 资金流、 技术流和信息流 ‘ ‘ 五
流” 汇聚的局面, 这需要长三角地区通力
合作, 联手提供全面的、 现代化的交通、 旅
游 、 展、 贸、 会 商 金融、 息和食宿等基本 信
的关西 经济 圈的兴起 ; 9 2 维利亚 世 合长三角地区的力量, 19 塞 实质性地加快和深
2 1 年 世界 博 览会 于 5月至 1 月 00 0 博会大大促进 了西班 牙南部落后地 区的 化长三角地区间的协作, 用区域整体的实 在上海举 办 。本 届世博会 总投 资达 30 发展和崛起 。 0 Leabharlann 世 博 经济 辐 射 的需要
过 市 场 自由流 动 , 必须 有发 育 完善 的 破垄 断 , 展业 、 游业 、 就 会 旅 金融业 、 流业 物
世博 会具 有 巨大 的 经济 、 会和 文 市 场 体系 和 统一 市场 作基 础 。因 而 , 社 区 和商 业等相关产 业在联运 的基础上获 得 化等 方面 的 综合 效应 , 种 效应 贯穿 于 域 一体化首 要条件就 是市场 一体化 。从 长足发展 。 这 世博 会 筹备 和举 办 的整个 过 程 中 , 即使 长 三 角地 区 的发 展现 状来 看 , 些 因素 有 在商 品 市场 方面 , 随着 各类大 型 商
上海在长三角的地位与作用
上海在长三角区域的地位与作用以上海为经济中心城市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位得天独厚,自然条件优良,交通联系便利,是我国人口和产业最稠密,经济社会最发达,文化最为昌盛,人民生活最为富足,发展最具有活力的地区。
根据长三角地区的区域规划描述:长江三角洲我国最具综合实力的经济中心、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我国最具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的南京、苏州、无锡、常州、扬州、镇江、南通、泰州市,浙江省的杭州、宁波、湖州、嘉兴、绍兴、舟山、台州市,共16个市,国土面积11.0万平方公里,2005年底常住总人口9698.7万人,地区生产总值33896.7亿元,分别约占全国1.1%、6.3%和18.6%。
作为长三角的经济中心城市,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90年代浦东开发开放之后,上海的经济持续高速的增长,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目前,上海作为长江三角洲的核心城市,正在向着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目标迈进,同时也肩负着面向世界,服务全国,联动“长三角”的重任。
在全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在这个土地面积仅占全国0.06%、人口占全国1%的城市里,完成的财政收入占全国的八分之一,港口货物吞吐量占全国的十一分之一,进出口商品总额占全国的四分之一。
上海在长江三角洲的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一直处在龙头的地位:从历史来看,从太平天国,军阀混战、北伐战争,江浙两省饱受战火的破坏,城市发展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城市面貌满目疮痍。
但是上海的租界因为政治原因始终未受破坏,因此上海的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逐渐建立了自己的优势。
同时,因为战争的原因,华东地区的民族资本及大量的廉价劳动力涌入上海,财富、人才、劳动力,三个经济发展的要素齐聚上海,极大地促进了上海的经济发展帮助确立了上海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龙头地位。
新中国建立以后,上海市华东军政委员会、华东行政区、中共中央华东局的驻地,整个长三角都在其管辖范围以内,作为中央的直辖市,上海市的面积和人口在政治因素的干预之下迅速扩张,上海形成了同北京具有相似地位和空间布局的城市,都有一个繁华的中心和一个能够满足自身城市所需的蔬菜,粮油和肉类的供应的郊区。
围绕推动链上大合肥融入长三角牵手大上海实现突破研讨材料 -回复
围绕推动链上大合肥融入长三角牵手大上海实现突破研讨材料-回复如何推动链上大合肥融入长三角,与大上海牵手并实现突破。
引言:随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实施,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已经成为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
在这样的背景下,合肥作为长三角地区的核心城市之一,应该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积极融入长三角地区,与大上海实现紧密合作,互利共赢。
一、优势分析合肥作为中国产业分工最为丰富的城市之一,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
首先,作为中国制造业的重要基地,合肥在工业发展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资源。
其次,合肥拥有全国闻名的科研院所和高等学府,科技人才辈出,为城市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
此外,合肥还拥有发达的交通网络和完善的基础设施,为跨地区合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合作机会1. 产业深度融合合肥作为中国科技创新中心之一,拥有较强的技术研发能力和高新技术产业基础。
与上海紧密合作,可以实现两地产业的深度融合,共同打造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为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2. 人才互通互联合肥和上海在高等教育方面拥有许多优势学府和研究机构,可以通过建立联合研究中心、共享实验室等方式加强两地科技人才的交流与合作。
同时,可以合作建设技术人才培训基地,为两地培养高技术人才,共同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
3. 建设合肥-上海创新走廊合肥和上海之间建立创新走廊,打通产学研转化的通道,加速科研成果的商业化进程,为优质创新项目提供更广阔的市场渠道和投资环境,实现双方的科技创新共赢。
三、推动链上大合肥融入长三角1. 加强政策对接政府部门应加强与上海相关政府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激发合肥企业融入长三角地区的积极性。
政府还可以为企业提供资金扶持、人才引进、税收优惠等支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2. 建设联合研究中心合肥和上海的高等学府可以共同建设联合研究中心,重点开展前沿科技领域的研究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技术创新。
通过共同申报国家级科研项目和开展产学研合作,提高两地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
申论热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600字
申论热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600字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指华东地区的上海、江苏、浙江三省(自治区)以及安徽省之间形成的一种战略性融合格局,旨在实现共同发展、互惠互利的协调发展。
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展格局,把以上四省市的地理位置、劳动力、技术、资金等要素进行有效的整合,从而为这一地区追求更高水平的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核心体现在『协调开发』的思路下,着力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把在政策、财政、市场、基础设施、科技创新、人力资源、生态环境等方面形成的边界瓶颈得到突破。
如江苏省泰州市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中心,上海、浙江、安徽三省积极投入泰州市经济发展中,合作建设支持十几家一流企业集群,打造泰州自主创新能力强、运行效率高、服务客户好、品质稳定、风险低的经济发展模式,促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同时,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也需要政府的积极参与,四省的政府都在不断试炼积极推动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展,努力寻求新的合作机遇。
其中,上海市直接入驻安徽省马鞍山市以及泰州市,开展与当地政府的对接合作;江苏省全力支持泰州市高质量发展,积极促进改革开放;浙江省则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作为重大的发展战略,以改革创新为突破口,提出浙江省改革开放的新构想──『紧密携手、共同迈步』。
如今,中国经济势头良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前景一片光明。
越来越多的跨省合作项目和政策正在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仅将有效推动改善当地经济环境,而且会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把我们推向更高水平的发展。
长三角都市圈及上海中心城市的地位与作用
长三角都市圈及上海中心城市的地位与作用一、都市圈的概念及界定方法1.都市圈与城市群我国城市化〔1〕过程中出现了都市圈(Metropolitan Coordinating Region)现象。
迄今为止,我国官方档中尚无「都市圈」的提法。
而我国学界和媒体类似于「都市圈」的说法,还有「城市圈」、「都市圈经济区」、「都市圈」、「大都市圈」「大都市连绵带」等等。
至于其涵义更是模糊不清,颇有争议,莫衷一是。
都市圈是城市化由聚集阶段发展到聚集与扩散相结合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城市化客观规律的具体空间表现。
它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中心城与周边地区共同组成的、超越城市景观地域、行政地域的城市功能区域概念。
〔2〕都市圈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有着众多的大中小层次分明的城镇,又以一个或几个特大型城市为「龙头」,构成密集而相互关联的都市圈落。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在人口和城镇密集区城,城镇「扎堆」便成「都市圈」。
它是建立在地缘经济基础上的都市圈落,它们在经济、文化、交通、人才、金融、科技等方面形成天然联系;它们以市场为仲介,通过有组织的自觉联系,为经济社会的区域合作与发展创造条件。
只要是有一定规模的城镇密集地区,都可以称之为「都市圈」。
根据规模的差异,都市圈有大中小之分。
都市圈也有形态的差异,它可以是线状的,也可以是圈状的,或者是其他的形状。
1976年时,美籍法国地理学家J ·戈特曼(Jean Gottmann)提出的中国大陆上「以上海为中心的都市圈」,就不是圈状的,它是包括长江中下游及其三角洲地区的带状+三角形形状的都市圈。
2.「都市圈」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命题都市圈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正如日本《地理学词典》指出的那样:「城市通过对其周边地域辐射中心职能而发展,以城市为中心形成的职能地域、结节地域称为都市圈。
都市圈并不仅仅是一种概念上的地域构造,而且是一种具有具体职能的社会实体。
它的范围与都市势力圈相近,内容与日常生活圈、经济圈、商圈也类似,其界限是与相邻城市势力的强弱对比关系的产物。
江山代有才人出 长三角的城市 接力
江山代有才人出长三角的城市接力
长三角的城市是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也是一个拥有众多才华横溢的城市。
上海、苏州、无锡、杭州等这几座城市,以其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传承而闻名于世。
他们的政治体制、工业特色、文化艺术以及社会发展都是长三角鼎革繁荣的重要标志。
在长三角的城市里,每一位优秀的人才都被重视,他们有比较大的发展空间,为社会贡献了强大的正能量。
长三角的城市拥有重要的实验基地、科研院所以及前沿性行业,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才涌入。
创新的视野、深厚的学习力和从容坚持的精神是长三角城市人才成功的泉源。
一批才华横溢的浙江优秀人才,以其出色的成就和创造力,在世界上引起了巨大反响,开拓了长三角崭新的历史。
长三角的城市发展以来,更多的优秀人才纷至沓来、一路排山倒海地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他们的智慧、创新和勤奋,为长三角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促进了长三角的全面崛起。
总之,长三角的城市的发展需要优秀的人才。
他们的创新能力、智慧和实践精神是长三角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是长三角人民实现梦想的基石。
长三角都市群文化软实力发展的世界图景
方面 , 就 世 界 背景 而 言 , 近三百年来 , 世 界
洲 的 日本 、 韩 国、 新 加 坡 等 国纷纷 将 发 展 “ 软 实力 ” 发展的历史趋势集中地体现为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和世界级都市群的崛起 ,城市在人类文明发展史
我国自2 0 0 7年 的 十 七 大 报 告 首 次 正 式 提 出 中 占据 的绝 对 主 导地 位 已经不 容 置 疑 。 对此 , 斯 宾 “ 提 高 国家 文 化 软 实 力 ” , 标志着“ 文化软实力 ” 已 格 勒 早 在 一 百 多 年前 就 如 此 评 价 城 市 的 重 要 性 : 经上 升 为 国家 战略 层 面 。这里 的 “ 文 化 软 实力 ” 就 我 们 只有理 解 了从 乡 村 的最 终破 产 中脱颖 而 出的 源 自约 瑟 夫 ・ 奈首创 的“ 软实力 ” 概念, 是 对 约 瑟 城市 , 是人类普遍遵循 的高级历史进程 , 才可能真
收稿 日期 : 2 0 1 3 — 0 3 — 3 0
作者 简介 : 张兴龙( 1 9 7 2 一) , 男, 江苏连云港人 , 淮海工学院文学院讲师 ,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 。 基金项 目: 2 0 1 2年度“ 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 ” 第一批资助项 目( 1 2 0 1 0 0 5 C)
另一 方 面 , 就 国 内现状 而 言 , 作 为 我 国区域 经 如此划分世界六大城市带或都市圈 :一是美 国波 济最 发 达 、 城市 化水 平 最高 的长三 角 都市 群 , 既 是 士顿都市群 , 二是欧洲西北部都市群 , 三是美 国和 我 国经 济发 展方 式 、 城 市化 进 程方 向的风 向标 , 也 加拿大的五大湖都市群 ,四是以东京为中心的 日 是 检验 国外 先进 经 验能 否 融人 中 国并 且 落地 生 根 本 太平 洋 沿岸 都市 群 ,五是 英 国 的伦 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6 7 3 — 2 3 5 9 ( 2 0 1 4 ) 0 1 - 0 0 2 1 - 0 5
长江三角洲-鱼米之乡PPT课件
服务业
随着经济的发展,长江三角洲地 区的服务业也日益壮大,包括金 融、物流、旅游、文化创意等产
业。
农业
虽然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农业比重 较低,但该地区仍然是中国重要 的农产品生产区,以水稻、蔬菜、
水果等为主。
对外贸易与合作
对外贸易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基地,与世界各地有着广泛的贸易往来。
合作交流
当地农民在种植稻米的同时,也 从事水产养殖,形成了稻田养鱼、
鱼稻共生的生态农业模式。
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土地和水资 源的利用效率,还增加了农民的 收入来源,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
展。
03
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地位
经济发展历程
古代经济
长江三角洲地区在古代就是中国 重要的经济中心,拥有发达的农 业和手工业,商业贸易也十分活
文化之旅
长江三角洲的文化底蕴深厚,游客可以参加各种文化活动和节庆活 动,如上海的艺术展览、杭州的茶文化节等。
05
长江三角洲的未来展望
城市群发展与一体化
1 2 3
城市群发展
长江三角洲地区将进一步推动城市群发展,加强 城市间的经济合作和一体化进程,形成具有国际 竞争力的城市群。
交通一体化
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长江三角洲地区交 通网络的一体化,提高区域内的交通便捷性和互 联互通水平。
跃。
近代转型
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长江三角洲 地区的经济逐渐向近代转型,开埠 通商、引进外资和技术,成为中国 的经济中心之一。
现代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凭 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政策支持, 经济迅速发展,成为中国最重要的 经济区域之一。
现代产业布局
制造业
长江三角洲地区拥有完整的制造 业体系,涵盖了电子信息、机械 制造、石油化工、新能源等领域。
长三角一体化点评材料
长三角一体化点评材料
长三角一体化是指上海、江苏、浙江三省市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
自2016年提出以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战略布局。
在这背后,有一系列的资料和材料支撑着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展。
首先,从经济数据来看,长三角一体化的区域协调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2019年长三角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0.59万亿元,占全国的23.7%,呈现出明显的增长态势。
同时,长三角地区的城市群也在不断壮大,上海、苏州、杭州等城市的经济实力不断提升,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的重要经济中心。
其次,从政策文件和规划材料来看,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展有着坚实的政策支持。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等一系列的文件和规划为长三角一体化的各项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据,明确了发展目标和路径。
这些文件为长三角一体化的深化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为区域协同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再次,从社会调查和研究报告来看,长三角一体化得到了广泛的社会认可和支持。
相关调查报告显示,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展受到了居民的广泛支持,大多数受访者都对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
这种社会认可和支持为长三角一体化的深化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总的来说,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展离不开一系列的材料和数据支撑。
这些材料和数据客观地反映了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展成果,为长三角一体化的深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依据。
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展将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城市韧性对旅游经济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
城市韧性对旅游经济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经济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增长,成为了许多城市发展的重要引擎。
而在旅游发展中,城市的韧性对旅游经济的空间溢出效应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研究城市韧性对旅游经济的影响,旨在探讨如何提高城市韧性以促进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城市韧性。
城市韧性是指城市在面对内外部冲击时的抵抗、恢复和调整能力。
在旅游经济中,城市韧性包括城市基础设施的强度和弹性、城市经济的多样性和适应性,以及城市社会和环境的稳定性等多个方面。
城市韧性的提高可以增强城市对旅游经济的适应能力,从而促进旅游经济的空间溢出效应。
长三角城市群是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区域之一,也是我国旅游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长三角城市群的城市韧性对旅游经济的空间溢出效应具有重要影响。
首先,长三角城市群的交通网络发达,交通便利,这为旅游者提供了便捷的旅游条件。
其次,长三角地区的城市经济多样性较高,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相互融合发展,从而形成了多层次、多元化的旅游产品供给,增加了旅游经济的吸引力。
再次,长三角城市群具有丰富的文化和历史资源,这为旅游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此外,长三角地区的城市社会稳定性高,环境质量较好,这对旅游经济的发展和空间溢出效应有着积极的影响。
然而,长三角城市群的旅游经济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滞后,需要进一步增加投资和改善,以满足旅游者不断增长的需求。
其次,城市经济结构亟待优化升级,旅游产业的发展应与其他产业的协同推进,实现良性互动。
再次,旅游业发展需要充分挖掘和保护文化和历史资源,注重可持续发展,重视文化保护与旅游业发展之间的平衡。
此外,城市社会稳定和环境质量的维护是实现旅游经济空间溢出效应的关键因素,需要加大力度开展城市管理和环境保护工作。
为了提高长三角城市群的韧性,进一步促进旅游经济的空间溢出效应,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打破藩篱,长三角正“旧貌换新颜”
观点 VIEWPOINT专题策划 · 华东地带 · 载体建设30 打破藩篱,长三角正“旧貌换新颜”打破藩篱,长三角正“旧貌换新颜”本刊记者/欣然在新发展阶段,通过共同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协同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 长三角正让科技创新要素充分流动,若干优势产业加快迈向世界级产业集群。
随着长三角各区域的协同创新,打破藩篱,我们看到长三角正“旧貌换新颜”:更多重点领域、重点区域步入协同合作;更多重大平台、重大项目落地见效……一股强大的新动能正注入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中。
聚力开放融合的创新生态环境创新生态系统作为一种协同整合机制,是一个由经济、政治、社会、组织、制度和其他因素交互而成的网络,而科技创新和一体化的成败离不开良好的制度环境和创新生态。
从顶层设计上,科技部牵头,三省一市协同,已形成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办公室、“4+1”工作专班的组织架构,以更强有力的领导机制和组织机制统筹长三角科技创新发展布局。
同时,生态的“新颜”也离不开制度的创新。
通过科技规划对接和知识产权创造、合作和保护,长三角正建立科技会商机制,形成有效分工与协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立有效激励机制。
各类政策的发布也助推着长三角创新生态的完善。
2021年,三省一市科技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协同开放创新的实施意见》,形成《长三角科技专家库信息共享管理办法》《长三角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组建联盟框架协议》《长三角科技党建联建工作方案》等制度文件。
2022年,发布《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合作机制》《三省一市共建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行动方案(2022-2025年)》《关于促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券发展的实施意见》。
2023年,发布《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计划实施办法(试行)》等。
在创新生态持续优化下,未来将涌现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型企业家和创业投资企业家,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校、科研机构和创新型企业,从而共建多层次产业创新大平台,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和制造业研发高地。
推进长三角一体化优秀事迹
推进长三角一体化优秀事迹推进长三角一体化是当前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也是促进经济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推进长三角一体化的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优秀事迹,这些事迹为推进长三角一体化作出了重要贡献,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优秀事迹之一:浙江温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温州市作为长三角地区的重要节点城市,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加强与上海、江苏等地的合作交流。
通过深化产业合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人才流动等方面的努力,推进了长三角地区的一体化发展。
特别是在产业合作方面,温州市积极引进上海和江苏的优质产业资源,加快本地产业升级,提高产业竞争力。
这种产业合作不仅促进了温州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为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升级和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优秀事迹之二:上海开放高质量发展带动长三角一体化作为长三角地区的中心城市,上海一直以来都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引领者和推动者。
上海积极开放自贸区,推动金融、贸易、科技等领域的创新合作。
通过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合作交流,形成了上下游产业链的紧密结合,促进了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上海的成功经验为长三角地区的一体化发展提供了重要借鉴,也为其他城市提供了有益参考。
三、优秀事迹之三:江苏苏州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长三角一体化苏州市作为江苏省的重要城市之一,积极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加强科技创新、提升产业链水平等方面的努力,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和资本进入苏州。
苏州市着力打造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积极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和人才,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
这种积极的创新创业氛围不仅推动了苏州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为长三角地区的创新创业提供了重要支撑。
四、优秀事迹之四:长三角一体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长三角一体化不仅是为了促进经济发展,更是为了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长三角地区的城市之间密切合作,形成了互补优势,推动了资源共享和产业协同。
例如,上海的金融产业、杭州的互联网产业、苏州的制造业等相互支撑,形成了一个高效的区域经济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泛长三角图景下的城市身影编者按在全市科学发展现场观摩会上,市委书记杨军要求全市各级进一步深入开展“学先进、找差距、促发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危机感。
为加快推进会议精神的落实,日照日报社专门组织采访报道小组,赶赴江苏连云港、盐城、昆山采访。
我们将以真实的体验,反映江苏三市大干快上的发展景象,率先发展的奋进之音,进一步动员全市学先进,找差距,促发展,进一步形成抓住新机遇、增创新优势、实现新跨越的强大合力和发展动力。
《日照日报》记者管锡云孟庆连王均薇刘家富谋划江苏行已有一段时间了,最后选定的竟然是三座城。
它们依次是连云港、盐城、昆山。
为什么是它们?记者紧盯地图,手中的铅笔划出一条线,将三座城市串起来,一个向心力极强的区域图景凸现。
三座城由北向南,行进目标明确,向长三角核心聚拢。
镜头回到元月中旬,胡锦涛总书记时隔8年再次考察安徽。
他说,安徽要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主动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
“泛长三角”概念登上前台,一个赋予长三角及周边地区主政者、企业家更广更深的想像空间洞开,泛长三角不再是挂在天上的云彩。
泛长三角大旗高调打出,自有区域发展与时俱进的考量。
我们注意到,近20年的高速发展,长三角传统发展路径疲态已现。
长三角急需优化拓展,为新兴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升级腾挪空间。
这就意味着传统制造业必须向成本更低的空间(具备土地资源丰富、劳动力资源低廉、交通条件良好等优势)转移,而能否顺利完成转移与升级,对于“长三角”的未来至关重要。
长三角泛化恰逢其时,大门正在稳健地敞开。
江苏不仅听到了,听懂了,而且谋发展的机遇意识、危机意识空前浓厚。
我们注意到,江苏倾全力支持苏北已有结果。
苏北发展协调小组自2001年成立以来,江苏每年召开专题会议,解决苏北发展的瓶颈问题。
于是,我们看到,突破桎梏、一身轻装的江苏城市,面对区域的声音频频出招。
“面对长三角泛化,我们作为长三角城市群城市,必须增强紧迫感,加紧引进长三角的优质要素,与长三角进行要素互补。
”连云港市委书记王建华坦承,“连云港必须选择超常规跨越式的发展路径,把连云港建设成为国际海滨城市、现代化港口工业城市和山海相拥的知名旅游城市,从而搭建好区域互动的平台。
”在如此理性思维的运作下,连云港拉开了“一心三极”国际性海滨城市、“一体两翼”组合大港、“一纵一横”T型产业走廊建设框架,加速产业集聚,加快城市建设。
在如此理性思维的运作下,连云港融入长三角、服务长三角的效应已经显现。
据资料显示,2003年以来,连云港与长三角地区的内贸集装箱运输日趋活跃,承接长三角资本扩张和制造业转移日趋火热。
盐城是2006年加入长三角城市群的,面对“长三角泛化”的图景,盐城用迅速的行动表示,自己不仅听到了,而且听懂了。
6月30日,苏(苏州)通(南通)大桥正式通车,一桥飞架南北,盐城随即融入上海两个半小时经济圈。
据了解,2008年,盐城招引目光再次瞄向长三角核心区域,签约引进目标高达120个以上项目,并通过上海这个国际化平台接受国际产业转移项目。
当前,盐城在发挥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注重体现人脉优势,收集需要对接的上海目标企业信息,提高具体项目对接的运作水平和组织化程度。
盐城市委市政府将于近期组织人员,到各国驻上海总领事馆登门拜访、敲门招商,寻找合适的产业对接点。
面对区域的声音,曾经创造了奇迹的昆山不仅听到了,而且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当年,面对大上海,苏州确立了“大树”底下种好碧螺春的指导思想,最先听懂的就是昆山。
他们根据内生力不足的实际,稳健地寻找到了突破口——自费建开发区,全力招商引资,打出了一个让人刮目的“昆山模式”。
资料显示,如今的“昆山模式”又有了新内涵。
最近,昆山开发区与临近的江苏太仓港管委会签署了合作协议,努力推进太仓——台湾直航,吸引了经济界的眼球。
协议约定今后开发区与太仓港将建立区港双边会议制度,共同推进太仓——台湾直航,全面推动昆太两市经济一体化进程。
瞄准国家大政,顺势而为,协作联动,可以肯定,昆山将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于是,“昆山新模式”扑入我们的视野。
它的扩张速度、规划战略、招商方式以及“昆山制造”、“昆山创造”、“昆山品牌”依次递进的转型方式……“昆山新模式”有太多的内涵需要解读。
看不到差距本身就是最大的差距。
江苏聚焦区域、互动区域的奋进身影,山东省委书记姜异康看到了,他在视察日照时强调,日照的发展要从横向对比中找差距,不进则退,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慢进也是退。
江苏城市谋求新跨越的生动实践,日照市委市政府看到了,决定把全市科学发展观摩会现场,历史性地搬到了连云港。
对此,市委书记杨军旗帜鲜明,“我们就是要通过与先进城市比、与竞争对手比,比出变化来,比出压力来,比出勇气和办法来。
”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日照日报果断启动赴江苏三市的采访活动。
我们将本着“学先进、找差距、促发展”的原则,重点采访港口设施、城市规划、产业园区、典型企业,感受被采访城市干事创业的氛围,尤其是抢抓发展机遇所体现出的大气、自信、开拓的精神风貌。
“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
”抢抓机遇贵神速。
面对长三角新泛化,作为长三角北翼的苏北城市在谋划些什么;作为苏南的昆山,又把进取的着力点放在哪里?这对于正在谋求跨越的日照,无疑是一种参照,也是一个标杆。
新昆山:“倒逼”创新“小康样本”2004年,昆山以占全国万分之一的土地、万分之五的人口,吸聚了占全国千分之二十三的到账外资,实现了全国千分之二十的进出口总额,创造了占全国千分之四的GDP。
就在这一年,胡锦涛总书记在昆山视察之后说:“都像昆山,小康社会就实现了。
”在科学发展大旗下,建设全面小康的“新昆山”——昆山再次在全国率先迈开新步伐。
然而,面对人口密集、土地紧缺、环境压力大,尤其是国家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的出台,昆山也面临着新的经济转型。
怎么转型?主动适应宏观调控的“倒逼”机制。
昆山人认为:宏观调控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既是压力更是动力。
他们把宏观调控的“硬约束”视为产业升级、发展转型的契机和动力,在转变增长方式上加快步伐,在破解发展难题上拿出新招。
所谓“倒逼”机制,有三个内容:一是运用“招商选资”,逼产业升级;二是运用土地利用“八个度”(即投资要有强度、开发要有进度、配套用地要有限度、盘活存量要有力度、地上建筑物要有高度、村庄整理要有深度、产业转移要有梯度、市场化运作要有透明度),逼土地集约;三是运用环境容量控制,逼节能降耗。
推动“昆山制造”向“昆山创造”转变。
在开放度不断提高的大背景下,昆山自觉把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实现新一轮跨越的理性选择,依靠“外向带动”与“创新驱动”的紧密结合,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
以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基本路径。
推进以“自主创新、自创品牌、自我创业”为主题的“三自”创新战略。
目前,昆山已拥有7个中国名牌产品、5个中国驰名商标、18个江苏著名商标,企业累计申请专利数超过1万件。
以联合创新为重要抓手。
加强与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合作,引进重点实验室、技术中心、研发机构,大力发展应用研究,缩短科技成果转化周期。
全市现已拥有各类产学研联合体230多家,省、市级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21家,博士后流动站3个。
以功能园区建设为载体支撑。
先后建立软件园、清华科技园、留学人员创业园、中科传感器产业基地等科技型、研发型功能园区,构筑技术创新的坚实平台。
纵观“昆山之路”,可以学习借鉴的经验太多太多。
——解放思想始终是昆山发展的不竭动力。
昆山每一次大的突破,都得益于思想的解放和发展理念的升华。
他们敢为人先,从创办自费开发区,到兴办出口加工区,再到实现网上报关;从城乡建设规划实现全覆盖,到社会保障制度城乡全覆盖,再到饮用水深度处理直接饮用,都是全国首创。
他们在抢抓机遇中加快发展,抓住了乡镇企业发展的机遇启动了工业化进程,抓住了对外开放的机遇促进了外向型经济大发展,抓住了城镇化的机遇推动了城乡一体化建设。
他们振奋精神,大力弘扬以艰苦创业、勇于创新、争先创优为核心内容的“新昆山精神”,努力探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境界。
——改革开放始终是昆山发展的必由之路。
昆山把改革开放作为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创新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的根本途径和强大动力,全方位地对外开放,不停顿地推进改革。
从“外向带动”到“民营赶超”再到“服务业跨越”,从“亲商安商富商”到“亲民安民富民”,从“三有工程”到“五道保障”,从“招商选资”到土地集约利用,从实行片区规划到打造“总部经济”,都是昆山全方位创新的生动体现。
——拥有一支眼界宽、思路宽、胸襟宽的“三宽”型干部队伍,是昆山发展的重要原因。
昆山市委书记张国华曾自豪地说:“别人学昆山,学走了招商引资办法,但干部刻苦拼搏的内在动力学不走。
敏锐把握国内外宏观环境的新变化,既要醒得早,又要跑得快。
昆山之路要走下去,还得靠这样一种精神状态。
”2007年,昆山综合经济实力在全国县(市)中排名首位,在江苏省率先基本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国内生产总值达1150亿元,工业总产值4000亿元,进出口总额达500亿美元,财政收入200亿元。
昆山笔记本电脑产量占全球三分之一,年税收超亿元企业7家,销售额超50亿元企业10家,其中超百亿元企业5家。
昆山市城乡居民实现一种户口登记、一个水龙头供水、一个炉子焚烧垃圾、村村通公共汽车。
昆山: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办不到的从1985年昆山首开县级市自费创办开发区先河至今,30多年来,昆山开创了开放型经济发展史上的一个个先例:江苏省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第一家外商独资企业、第一次有偿出让土地;全国惟一自费创办的国家级开发区、全国第一个封关运作的出口加工区……“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办不到的”,这就是昆山。
在昆山市委宣传部,专门负责接待媒体记者采访的顾主任向我们展示了“昆山之路”的全过程:“别人不动、我先动”。
1985年,昆山自费创办国家级开发区。
此时的昆山被称为“小六子”,在苏州六县经济排序中位列最后。
自办国家级开发区也被喻为“私生子”,直至1992年获得“国批”。
提到这一阶段,昆山人非常自豪。
正是因为其他地区没有行动,而昆山动起来了,才赢得了发展的先机,为今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打上海牌”。
1990年,党中央国务院宣布开发开放浦东。
敏锐的昆山人,立即捕捉到发展的机遇。
“融入上海、服务浦东、当好配角、借力发展”,昆山在浦东设立了专门的办事处。
此时的浦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而昆山由于“先行一步”,开发区内已完成“五通一平”。
凡是浦东“无暇顾及”的项目,昆山“伺机而动”,力争吸引到昆山落户。
在招引项目上——昆山避开浦东重点招引的“世界500强、英美企业”,转向以“加工业为主、中小企业为主和港台企业为主”。
在城市推介上——“离上海市中心55公里,到虹桥机场40分种”,“虹桥机场到上海、昆山的距离相等,但到上海是一路‘红灯’,到昆山是一路‘绿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