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分布式进程管理
《进程管理》课件
和协作。
进程迁移
02
为了提高系统可靠性和可用性,分布式系统支持进程迁移,确
保关键任务能够持续运行。
负载均衡
03
分布式系统通过负载均衡技术,将任务分配到不同节点上执行
,提高系统整体性能。
THANKS
感谢观看
当系统中存在多个等待资源的进程,且每 个进程都持有至少一个资源并等待获取被 其他进程持有的资源时,就会产生死锁。
通过设置资源分配顺序或限制资源请求量 来避免饥饿。
• 死锁预防
• 死锁避免
通过破坏死锁产生的必要条件来预防死锁 ,例如预先分配资源、设置最大需求量等 。
在分配资源时进行检测和限制,避免产生 死锁,例如银行家算法。
进程的状态及其转换
总结词
阐述进程的三种基本状态及转换关系
详细描述
进程状态分为新建、运行、阻塞和就绪等状态。新建状态是进程被创建时的状态,运行状态是进程获 得CPU并执行的状态,阻塞状态是进程等待某个条件成立而暂时无法执行的状态,就绪状态是进程已 具备运行条件但未获得CPU时的状态。不同状态之间可以相互转换。
进程管理在操作系统中的应用
01
02
03
进程调度
操作系统通过进程调度算 法,合理分配系统资源, 确保进程能够高效地运行 。
进程同步
操作系统提供进程同步机 制,实现多个进程之间的 协同工作,避免资源竞争 和死锁。
进程通信
进程之间通过消息传递、 共享内存等方式进行通信 ,实现数据交换和协同工 作。
多核处理器下的进程管理技术
进程与程序的区别和联系
总结词
比较进是程序的一次执行过程,具有动态特性和独立性。 程序是静态的,而进程是动态的。程序是永存的,进程是暂时的。程序是过程的代码, 而进程是执行这些代码的过程。一个程序可以对应多个进程,但一个进程不能对应多个
分布式进程管理ppt幻灯片
– 发送者启动:客户端需要注册验证,计算服务器,需要访问服务器资源 – 接收者启动:可以是匿名的,Java applet,提高客户端性能
迁移与本地资源
• 进程对资源绑定: 按标志符(URL)、按值和按类型
• 资源对机器绑定:未连接(数据文件)、附着连接(数据库)和 紧固连接(本地设备)
局部性算法和全局性算法
第四个设计问题与迁移策略有关。 • 当一个新进程被创建时,系统需要决定它是否在创建它的机器
上运行。若该机器繁忙,那这个新进程就必须迁移到其它机器 上去运行。 • 对于是根据本机局部信息还是全局信息来决定新进程是否迁移, 目前存在着两种学派。
1)一种学派主张简单的局部算法:若机器的负载低于某个 阀值,那么新进程就在本地机器上运行;否则,就不允许该 进程在本地上运行。 2)另一种学派认为局部算法太武断了。最好在决定新进程 是否在本地机器上执行之前,先收集其它一些机器上的负载 信息。 • 比较: 局部算法简单,但远远达不到最优; 而全局算法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来换取一个性能稍微好一点的 结果。
一次只把一个进程分配给一个处理机
内核级线程
• W2K, Linux, OS/2采用 • 有关线程管理的所有工作由内核完成 • 优点:
– 同一进程内线程可被分配到不同处理器上 – 一线程被阻塞,可切换到另一线程
组合的方法
• Solaris(最成功、应用最广泛的商业UNIX版本) 操作系统采用
• 结合前两种线程优点,同时减少其缺点 • 线程创建完全在用户空间完成,线程调度和同步
在应用程序内进行 • n个用户级线程被映射到一些(少于n个)内核级
线程上,程序员可为应用程序和机器调整内核级 线程数目,以达到最佳效果
分布式文件系统HDFSPPT课件
《大数据技术及应用》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2
3.1 分布式文件系统
• 3.1.1 • 3.1.2
计算机集群结构 分布式文件系统的结构
《大数据技术及应用》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3
3.1.1计算机集群结构
•分布式文件系统把文件分布存储到多个计算机节点上,成千上万的计算 机节点构成计算机集群 •与之前使用多个处理器和专用高级硬件的并行化处理装置不同的是,目 前的分布式文件系统所采用的计算机集群,都是由普通硬件构成的,这就 大大降低了硬件上的开销
客户端 文件名或数据块号 名称节点
(Client)
(NameNode)
数据块号、数据块位置
写数据 读数据
数据节点 (DataNode)
数据节点 (DataNode)
……
本地Linux文件系统
本地Linux文件系统
机架1
……
备份
数据节点
数据节点
(DataNode)
(DataNode)
……
本地Linux文件系统
Ø名称节点起来之后,HDFS中的更新操作会重新写到EditLog 文件中,因为FsImage文件一般都很大(GB级别的很常见), 如果所有的更新操作都往FsImage文件中添加,这样会导致系 统运行的十分缓慢,但是,如果往EditLog文件里面写就不会这 样,因为EditLog 要小很多。每次执行写操作之后,且在向客户 端发送成功代码之前,edits文件都需要同步更新。
《大数据技术及应用》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17
3.4.3通信协议
• HDFS是一个部署在集群上的分布式文件系统,因此,很多 数据需要通过网络进行传输。 • 所有的HDFS通信协议都是构建在TCP/IP协议基础之上的。 • 客户端通过一个可配置的端口向名称节点主动发起TCP连 接,并使用客户端协议与名称节点进行交互。 • 名称节点和数据节点之间则使用数据节点协议进行交互。 • 客户端与数据节点的交互是通过RPC(Remote Procedure Call)来实现的。在设计上,名称节点不会主动发起RPC, 而是响应来自客户端和数据节点的RPC请求。
分布式操作系统中多任务分配与进程线程调度
如何进行操作系统调度和进程管理
如何进行操作系统调度和进程管理操作系统调度和进程管理是操作系统中非常重要的功能,它负责管理系统中的进程、资源分配和进程间的调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操作系统调度和进程管理的相关概念、原理和实践方法。
一、进程和线程的概念1.1进程:进程是程序的一次执行过程,是程序在计算机中的一次执行活动,它是程序在执行过程中分配和管理资源的基本单位。
每个进程都有自己的地址空间、堆栈、数据区等资源,进程之间彼此独立,互不干扰。
1.2线程:线程是进程中的一条执行路径,是进程的实体,每个进程可以包含多个线程。
线程共享相同的地址空间和其他资源,可以很方便地进行通信和数据交换。
二、进程管理2.1进程的状态:在操作系统中,进程可以处于运行状态、就绪状态和阻塞状态。
运行状态表示进程正在执行,就绪状态表示进程已经准备好执行,阻塞状态表示进程由于某种原因暂时无法执行。
2.2进程的创建和终止:进程的创建可以通过程序的加载、复制已有进程等方式实现,而进程的终止可以通过调用exit()系统调用、异常终止等方式实现。
2.3进程控制块(PCB):PCB是操作系统中用于保存和管理进程信息的数据结构,包括进程的状态、优先级、资源需求等信息。
PCB可以帮助操作系统对进程进行管理和调度。
2.4进程同步和通信:在多进程环境下,进程之间需要进行同步和通信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正确性。
操作系统提供了多种机制来实现进程之间的同步和通信,比如信号量、互斥锁、消息队列等。
三、进程调度3.1进程调度的目的:进程调度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系统的资源利用率和响应速度,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通过合理的调度算法,可以实现进程之间的公平调度,并且避免进程死锁、饥饿等问题。
3.2调度算法:常见的调度算法包括先来先服务(FCFS)、短作业优先(SJF)、时间片轮转(RR)等。
不同的调度算法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可以根据系统的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算法。
3.3进程优先级调度:进程可以设置不同的优先级,高优先级的进程会得到更多的CPU 时间片,保证系统的响应速度和性能。
第三章 分布式进程管理
• •
弱可移动性与强可移动性
– 弱可移动性:只能传输代码段以及某些初始化数据,程序以初始状态重新执行,简单 弱可移动性:只能传输代码段以及某些初始化数据,程序以初始状态重新执行, 代码段以及某些初始化数据 – 强可移动性:还可以传输执行段,较难实现 强可移动性:还可以传输执行段 执行段,
发送者启动与接收者启动
分配算法的实现问题
• • • • 负载的度量 额外消耗 复杂性 稳定性
实现问题1 实现问题1:负载的度量
• 基本上,所有的算法都假定每一台机器都知 基本上, 道它自己的负载,也就是说, 道它自己的负载,也就是说,它可以判断自 己是超载还是欠载, 己是超载还是欠载,并且能够告诉其它机器 自己的负载。 自己的负载。 • 然而,度量一台机器是否超载并不象它看上 然而, 去那样简单。 去那样简单。
负载的度量:方法2 负载的度量:方法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对度量方法 进行如下改进: 对度量方法1进行如下改进: 进行如下改进 只计算正在运行或已经就绪进程的数量。 只计算正在运行或已经就绪进程的数量。 原因: 原因:
组合的方法
分布式系统中线程的使用
• 多线程客户:Web浏览器 多线程客户: 浏览器 • 多线程服务器
多线程服务器
• 以分发器 工作者组织的多线程服务器 以分发器/工作者组织的多线程服务器
代码迁移
定义:将程序(或执行中的程序) 定义:将程序(或执行中的程序)传递到其它计算机 迁移动机: 迁移动机: • 实现负载均衡
– 将进程从负载重的系统迁移到负载轻的系统,从而改善整 将进程从负载重的系统迁移到负载轻的系统, 体性能
• 改善通信性能
– 交互密集的进程可迁移到同一个节点执行以减少通信开销 – 当进程要处理的数据量较大时,最好将进程迁移到数据所 当进程要处理的数据量较大时, 在的节点
操作系统 题库 判断题
第一章计算机系统概论1.操作系统类似于计算机硬件和人类用户之间的接口。
答案:T。
2.处理器的一个主要功能是与内存交换数据。
答案:T。
3.一般用户对系统程序无障碍,对应用程序有障碍。
答案:F4.数据寄存器一般是通用的,但可能局限于像浮点数运算这样的特定任务。
T5.程序状态字(PSW)通常包含条件码等状态信息。
条件码是由程序员为操作结果设置的位。
答案:F6.一个单一的指令需要的处理称为执行周期。
答案:F(称为指令周期)7.取到的指令通常被存放在指令寄存器中(IR)。
答案:T8.中断是系统模块暂停处理器正常处理过程所采用的一种机制。
答案:T9.为适应中断产生的情况,必须在指令周期中增加一个额外的读取阶段。
F10.在处理器控制控制例行的中断处理器之前,需要储存的最少信息有程序状态字和当前指令地址。
答案:F11.多中断的一个处理方法是在处理一个中断时禁止再发生中断。
答案:T12.多道程序设计允许处理器使用长时间等待的中断处理的空闲时间。
答案:T13.在两级存取优先级中,命中率定义为对较慢存储器的访问次数与对所有存储器访问次数的比值。
答案:F14.高速缓冲存储器的开发利用了局部性原理,即在处理器与主存储器之间提供一个容量小而快速的存储器。
T15.在高速缓冲存储器的设计中,块大小与高速缓冲存储器和主存储器间的数据交换单位有关。
答案:T16.可编程I/O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处理器必须等到I/O模块准备完毕,并且在等待的过程中必须反复不停的检查I/O模块的状态。
答案:T第二章操作系统概述1.操作系统是控制应用程序执行的程序,并充当应用程序和计算机硬件之间的接口。
(对)2.在多用户系统中,操作系统管理那些用作重要目的的资源。
(对)3.操作系统通常在它的专用O/S处理器上并行应用程序。
(错)4.操作系统演化的动力之一就是基本硬件技术的进步。
(对)5. 早期的计算机中没有操作系统,用户直接与硬件打交道。
(对)6 在一个批处理系统,“control is passed to a job”意味着处理器正在取指令和执行用户程序。
分布式操作系统中的进程
容错
• 部件错误通常分为暂时性、间断性、永 久性三类。 • 设计容错系统的目标是要确保即使在局 部错误发生的情况下,整个系统也能继 续正常运行。
处理机错误
• 处理机错误分为两类:
• 1)Fail-Silent错误。这种错误只是处理机停止运行, 对接下来的输入不作反应,也不产生进一步的输出, 即宣布不工作了。 • 2)Byzantine错误。这种错误的处理机带着错误继续 工作,产生错误的结果,并可能与其它出错的处理机 一起恶意的工作,给人还在正常工作的假象。未检测 到的软件错误常表现为此种错误。显然,这种错误的 处理比Fail-Silent错误更加困难。
分配算法设计原则
• 处理器分配算法的设计原则,可从五个 方面考虑: • 1)确定性算法vs.启发算法 • 2)集中式算法vs.分布式算法 • 3)最优化算法vs.次优化算法 • 4)局部性算法vs.全局式算法 • 5)发送者启动算法vs.接收者启动算法
实现中的问题
• • • • 负载轻重如何判定? 如何对待额外开销? 算法复杂性? 稳定性
• 有两类组织处理机的方法: • 1)主动复制 • 2)主机后备 • • • • 需要讨论的问题: 1)需要复制的程度 2)无错误时,平均情况与最坏情况下的性能 3)有错误时,平均情况与最坏情况下的性能
主动复制
• 主动复制使用物理冗余来提高容错能力。
A1
V1
B1
V4
C1
V7
A2
V2
B2
V5
C2
V8
页面交换,临时文件, 网络负载更小 二进制文件 页面交换,临时文件, 网络负载小;从 二进制文件,文件高 文件服务器上装 入文件少 速缓存 完全本地文件系统 几乎无网络负载; 消除了文件服务 器依赖
操作系统原理-第三章进程管理习题(1)
第三章进程管理习题一. 单选题1. UNIX操作系统的进程控制块中常驻内存的是()。
A.proc结构B.proc结构和核心栈C.ppda区D.proc结构和user结构2. 当()时,进程从执行状态转变为就绪状态。
A.进程被调度程序选中B.时间片到C.等待某一事件D.等待的事件发生3.在进程状态转换时,下列()转换是不可能发生的。
A.就绪态→运行态B.运行态→就绪态C.运行态→阻塞态D.阻塞态→运行态4.下列各项工作步骤中,()不是创建进程所必需的步骤。
A.建立一个PCBB.作业调度程序为进程分配CPUC.为进程分配内存等资源D. 将PCB链入进程就绪队列5.下列关于进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进程通过进程调度程序而获得CPU。
B.优先级是进行进程调度的重要依据,一旦确定不能改变。
C.在单CPU系统中,任一时刻都有1个进程处于运行状态。
D.进程申请CPU得不到满足时,其状态变为等待状态。
6.从资源管理的角度看,进程调度属于()。
A.I/O管理B.文件管理C.处理机管理D.存储器管理7.下列有可能导致一进程从运行变为就绪的事件是()。
A.一次I/O操作结束B.运行进程需作I/O操作C.运行进程结束D.出现了比现运行进程优先权更高的进程8.一个进程释放一种资源将有可能导致一个或几个进程()。
A.由就绪变运行B.由运行变就绪C.由阻塞变运行D.由阻塞变就绪9.一次I/O操作的结束,有可能导致()。
A.一个进程由睡眠变就绪B.几个进程由睡眠变就绪C.一个进程由睡眠变运行D.几个进程由睡眠变运行10.当一个进程从CPU上退下来时,它的状态应变为()。
A.静止就绪B. 活动就绪C. 静止睡眠D. 活动睡眠11.为使进程由活动就绪变为静止就绪,应利用()原语?** B. ACTIVE C. BLOCK D. WAKEUP12.在下面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一个进程可创建一个或多个线程B.一个线程可创建一个或多个线程C.一个线程可创建一个或多个进程D.一个进程可创建一个或多个进程13. 若系统中只有用户级线程,则处理机调度单位是()。
高中信息技术 第3章进程管理课件
返回本节目录
3.6.2 进程调度算法
• • • • 1.先来先服务 2.轮转调度 3.分级轮转法 4.优先数法
下一页
• 1.先来先服务
• 这种调度算法按照进程进入就绪队列的先 后顺序来调度进程,到达得越早,其优先 数越高。获得处理机的进程,未遇到其他 情况时,一直运行下去,系统只需具备一 个先进先出的队列,在管理优先数的就绪 队列时,这种方法是一种最常见策略,并 且在没有其他信息时,也是一种最合理的 下一页 策略。
返回本节目录 4.系统开销:由于在创建或撤消进程时,系统都 要为之分配或回收资源,如内存空间、I/O设备等。
•
•
3.5.3 用户级线程和内核支持线 程
• 比较两种线程的优缺点 : • 1.线程的调度与切换速度:内核支持线程的调度和 切换与进程的调度和切换十分相似。 • 2.系统功能调用:当传统的用户进程调用一个系统 功能调用时,要由用户态进入核心态,用户进程将被 阻塞。当内核完成系统调用而返回时,才将该进程唤 醒,继续执行。 • 3.线程执行时间 :对于只设置了用户级线程的系统 ,调度是以进程为单位进行的。在采用轮转调度算法 时,各个进程轮流执行一个时间片,这对诸进程而言 似乎是公平的。
进程的概念 进程的实体、状态及状态的演变
进程的控制与调度
进程之间的关系协调
进程的通信
死锁问题及解决
返回本章首页
3.1 引言
• 处理机管理是操作系统的基本管理功能之一, 它所关心的是处理机的分配问题。也就是说把 CPU(中央处理机)的使用权分给某个程序, 通常把这个正准备进入内存的程序称为作业, 当这个作业进入内存后我们把它称为进程。处 理机管理分为作业管理和进程管理两个阶段去 实现处理机的分配,常常又把直接实行处理机 时间分配的进程调度工作作为处理机管理的主 要内容。
进程与进程管理课件
阻塞态
进程在等待某一事件完成 。
创建态
进程正在被创建,尚未转 到就绪态。
结束态
进程从系统消失,可能是 正常结束或其他原因中断 退出运行。
02
进程的结构与组成
进程的标识符
01 唯一标识
进程标识符(PID)是系统中唯一标识进程的数字 ,用于区分不同进程。
02 进程组标识
• 挂起处理:当进程被挂起时,需要将其状态保存到外存中,同时释放其所占用 的内存资源,以确保系统能够继续运行其他进程。
• 恢复方式:被挂起的进程可以通过系统资源充足、用户请求等方式恢复执行。 • 恢复处理:当进程被恢复时,需要将其状态从外存中读取到内存中,并重新分
配相应的系统资源,以确保进程能够继续执行。同时,还需要更新相关的数据 结构,保证系统状态的一致性。在恢复进程时,还需要注意处理可能出现的并 发问题,确保进程的恢复操作是原子性的,避免在恢复过程中出现竞态条件。
上下文切换
当操作系统从一个进程切换到另一个进程时,需要保存当 前进程的上下文并恢复要执行进程的上下文,确保进程能 够正确继续执行。
保存与恢复
上下文的保存包括将处理器的寄存器值、程序计数器等内 容保存到相应进程的PCB中;上下文的恢复则是从PCB中 读取保存的信息,恢复处理器的状态。
03
进程管理技术与机制
程都在等待下一个进程所占有的资源)。
死锁的避免、预防与检测
01 02
避免
通过银行家算法等方式避免死锁的发生。银行家算法在分配资源之前先 判断系统是否处于安全状态,如果安全则分配,否则就等待,以此来避 免进入死锁状态。
预防
通过破坏死锁产生的四个必要条件之一来预防死锁的发生。例如,采用 一次性申请所有资源的策略来破坏请求和保持条件。
第三章进程管理
第三章进程管理第三章进程管理引言:在所有采用微内核结构的操作系统中,都涉及到了“进程”的概念。
“进程”犹如操作系统的灵魂伴随操作系统始终,对进程进行控制、调度、完成进程间通信,以及解决进程死锁问题等就构成了进程管理的主要内容。
进程还是操作系统中独立运行的基本单位,只有深刻理解了进程的概念,才能够更好地理解操作系统其他各部分的功能和工作流程。
§3.1 为什么要引入进程的概念§3.1.1 从顺序程序设计谈起(1)什么是顺序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的程序是众多指令有序的集合,每一个程序只能完成预先规定的任务和操作。
在早期的计算机系统中,只有单道程序执行的功能,也就是说,每次只允许一道程序独立运行。
在这个程序的运行过程中,将占用整个计算机系统资源,而且系统将按照程序步骤顺序执行,其他程序只能处于等待状态。
因此,从宏观上看,各个程序是以线性状态排列并顺序执行的。
(2)顺序程序的特征a. 顺序性CPU单步顺序地执行程序,无论程序下一步操作是否需要等待上一步操作的结果都必须等待上一步操作结束后才能开始,无法实现并发执行。
b. 封闭性资源独占:只有正在执行的程序本身所规定的动作才能改变当前资源状态。
结果封闭:一旦程序开始运行后,其输出结果就不受外因的干扰。
c. 可再现性程序不受外部条件的影响,只要系统资源充足,在给定相同初始条件的情况下,无论程序执行多少次,总能得到相同的执行结果。
§3.1.2 程序的并发执行和资源共享由于单道程序执行过程中浪费了很多系统资源,因此,人们设法在只有一个处理器的系统中让多个程序同时执行。
这里应注意并发执行和多个程序在多个处理器环境下的并行执行。
(1)程序并发执行的定义多道程序在计算机中交替执行,当一道程序不占用处理器时,另一道程序马上接管CPU处理权,大大提高了处理器的使用率。
尽管在每一时刻或者说某一时刻CPU中仍然只有一道程序在执行,但是由于主存中同时存放了多道程序,在同一时间间隔内,这些程序可以交替的进行,从而提高CPU的使用率。
操作系统进程管理
14
七状态进程模型
活动
挂起 事件 发生
活动
挂起
挂起 调度
超时
事件 发生
等待 事件
释放
第三章 进程的描述与控制
15
【思考题】
1.如果系统中有N个进程,运行的进程最多 几个,最少几个;就绪进程最多几个最少 几个;等待进程最多几个,最少几个?
2. 有没有这样的状态转换,为什么? 等待—运行; 就绪—等待
在同一个进程内线程切换不会产生进程切换, 由一个进程内的线程切换到另一个进程内的 线程时,将会引起进程切换。
第三章 进程的描述与控制
48
2、并发性
在引入线程的系统中,进程之间可并发,同 一进程内的各线程之间也能并发执行。因而 系统具有更好的并发性。
第三章 进程的描述与控制
49
3、拥有资源
无论是传统OS,还是引入线程的OS,进程 都是拥有资源的独立单位,线程一般不拥有 系统资源,但它可以访问隶属进程的资源。 即一个进程的所有资源可供进程内的所有线 程共享。
第三章 进程的描述与控制
50
4、系统开销
进程的创建和撤消的开销要远大于线程创建 和撤消的开销,进程切换时,当前进程的 CPU环境要保存,新进程的CPU环境要设置, 线程切换时只须保存和设置少量寄存器,并 不涉及存储管理方面的操作,可见,进程切 换的开销远大于线程切换的开销。
第三章 进程的描述与控制
17
PCB的内容
进程描述信息:
进程标识符(process ID),唯一,通常是一个整数 进程名,通常基于可执行文件名(不唯一) 用户标识符(user ID);进程组关系
进程控制信息:
当前状态 优先级(priority) 代码执行入口地址 程序的外存地址 运行统计信息(执行时间、页面调度) 进程间同步和通信;阻塞原因
操作系统课件进程及进程管理
3.1 进程的引入
3-1-4 多道程序设计
➢ 定义 在采用多道程序设计的计算机系统中,允许多个程序同时进
入一个计算机系统的主存储器并运行,这种让多个程序同时进 入计算机计算的方法称为多道程序设计。 ➢ 目的
提高处理器的效率,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效率 ➢ 必须解决的问题
中断处理、进程管理、资源管理中的基本操作 ➢ 原子操作
所谓原子操作是指:一个操作中的所有动作,要么全做,要么全不做。 换言之,原子操作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操作
3.2 进程
▪ 进程的创建
➢ 进程图 -进程图是用于描述进程家族关系的有向树 -子进程可以继承父进程所拥有的资源,当子进程撤销时,应将从父进程
那里获得的资源归还给父进程;在撤销父进程时,也必须同时撤销其所有的 子进程 ➢ 引起创建进程的事件
再按新进程的PCB中的处理机状态设置CPU环境 ➢ 进程唤醒过程
调用唤醒原语wakeup( )将等待该事件的进程唤醒 -把被阻塞进程从等待该事件的阻塞队列中移出 -将其PCB中的现行状态由“阻塞”改为“就绪” -然后再将该进程插入到就绪队列中
3.2 进程
▪ 进程的挂起与激活
➢ 进程的挂起过程 当出现了引起进程挂起的事件时,系统就利用挂起原语suspend( )将指
态,亦即进程的执行受到阻塞,故称这种状态为阻塞状态,有时也称为“等 待”状态或“睡眠”状态。 ▪ 进程状态的转换
- 就绪→执行状态 处于就绪状态的进程,当进程调度为之分配了处理机后 - 执行→阻塞状态 正在执行的进程因发生某种事件而 无法执行 - 执行→就绪状态 正在执行的进程如因时间片用完或 一个优先权高的进程到来而被暂停执行 - 阻塞→就绪状态 处于阻塞状态的进程,其等待的事件已经发生
分布式系统之4、进程
服务器——进程启动与退出
启动 服务器进程先启动,并一直被动等待 守护进程动态派生服务器进程 Unix的inetd守护进程 退出(时间与方式) 自动退出——任务执行完毕 用户手工干预 采用控制数据(带外数据)传输控制信息 ftp——21端口传控制信息,20端口传数据
服务器——状态相关性
状态无关 不保存客户状态信息,也不将自己状态通知客户。 Web服务器 状态相关 保存客户端信息,并对其进行维护。 文件服务器: 保存一个表,表中的条目是用户-文件对,记录用户 对文件的访问权限。 优劣 状态无关:实现简单,不灵活 状态相关:灵活,服务器负担重,复杂
三、分布式系统的代码迁移
代码迁移的不同方法
4、代码迁移与本地资源
• 迁移的一个重要问题:不同的资源在不同的机器环境下差 别很大,例如: TCP端口 打印机 • 进程对资源的三种绑定方式: 最强的绑定方式是标志符绑定,进程使用资源的标志符 来引用资源,例如URL。 较弱的一种方式是只使用资源的值,称为按值绑定。例 如C或者Java程序使用的库或者类包文件。 最弱的一种绑定方式是按类型绑定。进程只制定资源的 类型。
1、是什么
• 代码迁移:在不同的机器之间传递程序 • 迁移的基本形态: 静态——简单 动态——复杂,传递正在执行中的代码 • 分布式系统中,代码迁移一般是以进程迁 移的方式进行。任务复杂且开销庞大。 • 最复杂的迁移——异构系统的代码迁移
2、为什么
• 首要的是性能 将进程迁移到负载轻的机器 负载分布算法 减少通信量 例:大型数据库使用存储过程 将服务器的一部分迁移到客户端 并行处理 Web搜索引擎 • 其次是灵活性 代码在不同的机器上移动,可以动态地配置分布式系统。
ch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操作系统PPT课件
3.2 进程定义与控制
进程组成:有程序段、数据段和进程控 制块(PCB)组成。
➢ 程序和数据是进程存在的物理基础,是进程 的实体
➢ 进程控制块是进程的灵魂,是进程存在的唯 一标志
➢ 操作系统为进程创建进程控制块和分配地址 空间的过程就是进程创建的过程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 16
3.2 进程定义与控制
进程控制块:是操作系统用来记录进程 详细状态和相关信息的基本数据结构, 包括进程的标识信息、状态信息和控制 信息。
➢ 标识信息:唯一的标识一个进程,主要有进 程标识、用户标识和父进程标识。
➢ 状态信息:与CPU有关的各种现场信息,包 括寄存器状态、堆栈指针。以便该进程重新 占用CPU后能够继续执行。
CPU t
两个进程执行示意图
多道程序设计优点:
➢ CPU利用率高。 ➢ 设备利用率高。 ➢ 系统吞吐量大。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
9
3.1 进程的引入
并发执行的特征:
➢ 失去封闭性:共享资源,程序之间互相制约。 ➢ 间断性:程序之间的制约关系致使程序执行时间
不连贯。
➢ 不可再现性:失去封闭性,也就失去了可再现性,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
3
3.1 进程的引入
在早期计算机系统中,多道程序设计还 未出现之前,程序是顺序执行的。多道 程序设计出现后,操作系统可以实现多 个进程的并发执行。
进程(process)一词在20世纪60年代初 首先出现的MIT的MULTICS系统中。
进程是程序的一次执行,多个进程可以 并发执行。
于是,引入“进程”,能够反映程序 执行的独立性、并发性和动态性等特征。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 12
分布式系统中的线程与进程
分布式系统中的线程与进程进程 虽然进程构成了分布式系统中的基本组成单元,但是操作系统提供的⽤于构建分布式系统的进程在粒度上还是太⼤了,⽽就粒度⽽⾔,将每个进程细分为若⼲控制线程的形式则更加合适。
为了程序执⾏的需要,操作系统创建多个虚拟处理器,每个虚拟处理器运⾏⼀个程序。
为了保持对这些虚拟处理器的跟踪,操作系统中有⼀张进程表。
其包含的条⽬中存储着CPU寄存器值、内存映像、打开的⽂件、统计信息、特权信息等。
操作系统特别注意确保独⽴的进程不会有意或⽆意地破坏其他独⽴进程运⾏的正确性。
也就是说,多个进程并发地共享同⼀个CPU以及其他硬件资源这样⼀个事实是透明的。
⼀般来说,操作系统需要硬件⽀持来实现这种隔离。
要得到这种并发透明性需要付出相对较⾼的代价。
例如:每次创建⼀个进程的时候,操作系统必须分配⼀个完整的独⽴地址空间。
空间分配意味着要对内存段进⾏初始化,⽐尔先对数据段清零,然后将相关的程序复制到⽂本段中,随后为临时数据建⽴堆栈等。
在两个进程之间切换CPU的开销同样会⽐较⼤,除了要保存CPU环境(包括寄存器值、程序计数器、堆栈指针等)以外,操作系统还必须修改内存管理单元的寄存器,并且将位于转换后备缓冲器中的地址转换缓存内容标记为⽆效,另外,如果操作系统⽀持同时运⾏的进程数⽬超出主存容纳能⼒,则必须在切换进程之前现在主存和磁盘之间进⾏交换。
⾮分布式系统中的线程⽤法 多线程最显著的好处来⾃以下事实:那就是在只拥有单线程的进程中,⼀旦执⾏了造成阻塞的系统调⽤,整个进程就被阻塞了。
多线程技术在⼤型应⽤程序上下⽂中也是很有⽤的。
这种应⽤程序⼀般是作为⼀组写作的程序开发出来的,其中每⼀个程序都通过独⽴的进程进⾏。
例如UNIX系统,程序间写作是通过进程间通信(IPC)机制实现的。
这套机制中通常包括已命名管道、消息队列以及共享内存段。
左右IPC机制都有⼀个主要的缺陷,就是其中的通信需要开销庞⼤的上下⽂切换: 由于IPC需要内核⼲预才能进⾏,因此,要进⾏IPC的进程⼀般⾸先要从⽤户模式切换到内核模式,需要改变MMU中的内存映像,同时还要刷新TL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存在的问题:
– 许多后台守护进程只是定时被唤醒,检查所感兴 趣的事件是否发生,如果没有,则重新进入睡眠 状态。因此,这类进程只给系统带来很小的负载。
负载的度量:方法3
• 直接使用处理机利用率: 就是处理机繁忙时间在全部时间中(繁忙时间+空 闲时间)所占的比例。
• 过载者启动:由过载者来寻找迁移的目的机器
– 如图:一个机器超载时,它向其它机器发送求助请求, 希望将自己的一些新进程迁移到其它机器上运行。
• 欠载者启动:
– 当一个机器处于空闲状态即欠载状态时,由这台欠载机 器来宣布自己可以接收外来的工作。其目的就是寻找一 台可以给自己增加一些额外工作的机器
分配算法的实现问题
处理机利用率 处理机繁忙时间 处理机繁忙时间 处理机空闲时间
– 一个利用率为20%的处理机负载要比利用率为10%的处理 机大 – 优点:比较合理 原因:兼顾了用户进程和守护进程
实现问题2:额外开销
• 许多理论上的处理机分配算法都忽略了收集负载 信息以及传送进程的额外开销。 • 若一个算法将一个新创建的进程传送到远程机器 上运行仅使系统性能提高10%左右,那它最好不 要这样做,原因是传送进程的开销足以抵消所提 高的性能。 • 一个好的算法应该考虑算法本身所消耗的处理机 时间、内存使用、以及网络带宽等。但很少有算 法能做到这一点,因为它太难了。
第三章 分布式进程管理
• • • • • 线程 虚拟化 代码迁移 处理器任务分配 软件代理
进程
定义:执行中的程序 进程控制块(PCB)
进程的状态
线程
• 未引入线程前的进程:资源分配单位(存储器、文件)和 CPU调度(分配)单位。 • 线程:成为CPU调度单位,而进程只作为其他资源分配单位。
– 线程只拥有必不可少的资源,如:线程状态、寄存器上下文和栈 – 同样具有就绪、阻塞和执行三种基本状态 – 所有线程必须同时挂起,进程的终止导致它包含的所有线程的终止
• 线程的优点:减小并发执行的时间和空间开销(线程的创建、 退出和调度),因此容许在系统中建立更多的线程来提高并 发程度。
– – – – 线程的创建时间比进程短; 线程的终止时间比进程短; 同进程内的线程切换时间比进程短; 由于同进程内线程间共享内存和文件资源,可直接进行不通过内核的 通信;
one process one thread
– 优点:简单 原因:只需要计算机器上的进程数量 – 缺点:用进程数量的多少来表示机器的负载是不 确切的。 原因:即使在一台空闲机器上,仍然会有一些后 台监视进程在运行,例如,邮件、新闻、守护进 程、窗口管理程序以及其它一些进程。
负载的度量:方法2
• 对度量方法1进行如下改进: 只计算正在运行或已经就绪进程的数量。 原因:
处理机分配算法的实现问题
算法1 • 随机地选择一台机器,并把新创建的进程 传送到该机器上。 • 如果该接收机器本身也超载,它也同样随 机地选择一台机器并把该进程传送过去。 • 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有一台欠载的机器接 收它为止,或者指定计数器溢出停止该进 程的传送
处理机分配算法的实现问题
算法2
• 随机地选择一台机器,然后发送一个信息给该机器 询问该机器是超载还是欠载。 • 如果该机器欠载,它就接收新创建的进程;否则, 新进程的创建机器继续随机地选择一台机器并向其 发送一个询问消息。 • 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找到一台欠载机器为止,或超 过了一定的询问次数,如果找不到欠载机器,该新 创建的进程就只好留在本地机器上运行。
发送者启动算法和接收者启动算法
• 最后一个设计问题与定位策略有关。 – 一旦决定不允许一个进程在本地机器上运行,那 么,迁移算法就必须决定将该进程应该迁移到哪 台目的机器上。 – 显然,迁移算法不能是本地的。它需要通过获得 其它机器上的负载信息来决定迁移的目的机器。 这些负载信息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来获得。 • 一种是过载者启动的 • 另一种是欠载者启动的
处理机分配算法的实现问题
• 然而,Eager 等人在1986年所做的研究使追求复 杂和最优算法的人们看到了希望。 • 他们研究了三个算法,在这三个算法中,所有的 机器都测量自己的负载以判断它是否超载。 • 当一个新进程创建时,创建该进程的机器就会检 查自己是否超载,如果是,则它就寻找一台欠载 的远程机器去运行该进程。这三个算法的不同之 处在于寻找远程机器的方法。
代码迁移
• 可用性
– 需长期运行的进程可能因为当前运行机器要关 闭而需要迁移
• 使用特殊功能
– 可以充分利用特定节点上独有的硬件或软件功 能
代码迁移-灵活性
• 客户首先获取必需的软件,然后调用服务器
代码迁移模型
• 代码迁移的不同方法
• 进程组成:
– 代码段:正在运行的程序的所有指令 – 资源段:包含进程需要的外部资源的指针 – 执行段:存储进程的当前执行状态量:私有数据、堆栈和程序计数器
• •
弱可移动性与强可移动性
– 弱可移动性:只能传输代码段以及某些初始化数据,程序以初始状态重新执行,简单 – 强可移动性:还可以传输执行段,较难实现
发送者启动与接收者启动
– 发送者启动:计算服务器,需要访问服务器资源,客户端需要注册验证 – 接收者启动:可以是匿名的,Java applet,提高客户端性能
组合的方法
分布式系统中线程的使用
• 多线程客户:Web浏览器 • 多线程服务器
多线程服务器
• 以分发器/工作者组织的多线程服务器
虚拟化
• 扩展或替换一个已有界面来模仿另一个系 统的行为 • 在分布式系统中的作用:
– 尽管硬件和底层系统软件变化较快,高层软件 (中间件和应用程序)要稳定得多 – 通过让应用程序运行在自己的虚拟机上,从而 减少平台和机器的种类,提供高度的移植性和 灵活性
实现问题3:复杂性
• 在处理机分配算法实现中还必须考虑复杂性。 • 事实上,所有的研究者只分析、模拟或计算处 理机的利用率、网络的使用情况以及响应时间, 以此来衡量他们所提出算法的好坏。 • 很少有人考虑软件的复杂性对系统的性能、正 确性和健壮性所产生的影响。算法性能有可能 只是比现有的算法稍好一点,却在实现上却复 杂得多。
GR (or MV) GR (or CP) RB (or GR, CP)
GR GR RB (or GR)
• • • •
MV:移动资源 GR:建立全局系统范围内引用 CP:复制资源的值 RB:将进程重新绑定到本地同类型资源
迁移代码时,根据引用本地资源方式不同所采取的不同做法
处理器任务分配
• 分配算法的设计原则 • 分配算法的实现问题 • 分配算法实例
one process multiple threads
multiple processes one thread per process
multiple processes multiple threads per process
进程与线程的关系
进程和线程的比较
• 地址空间和其他资源(如打开文件):进程间相互独 立,同一进程的各线程间共享该进程地址空间和其他 资源--某进程内的线程在其他进程不可见 • 通信:进程间通信通过IPC,线程间可以直接读写进 程数据段(如全局变量)来进行通信--需要进程同 步和互斥手段的辅助,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 调度:线程上下文切换比进程上下文切换要快得多; • 结论:
迁移与本地资源
• 进程对资源绑定: 按标志符(URL)、按值和按类型 • 资源对机器绑定:未连接(数据文件)、附着连接(数据库)和 紧固连接(本地设备)
资源对机器绑定 未连接 附着连接 紧固连接
进程对
资源绑定
按标志符 按值 按类型
MV (or GR) CP ( or MV, GR) RB (or MV, CP)
• 缺点:
– 系统开销大
组合的方法
• Solaris(最成功、应用最广泛的商业UNIX版本) 操作系统采用 • 结合前两种线程优点,同时减少其缺点 • 线程创建完全在用户空间完成,线程调度和同步 在应用程序内进行 • n个用户级线程被映射到一些(少于n个)内核级 线程上,程序员可为应用程序和机器调整内核级 线程数目,以达到最佳效果
实现问题4:稳定性
• 最后一个实现问题就是稳定性。由于不同的机器都在 异步地运行各自的计算,所以,整个系统的负载很少 能够达到平衡。 • 因此,有时候会发生这样一种情况:在某个时刻,机 器A得到的信息是机器B的负载较轻,因而,它就将 新创建的进程传送给机器B。机器B在收到该进程之 前负载又增加了,所以,收到该进程后,它发现机器 A的负载较轻,于是,它就将该进程又传送给机器A。 这样造成了某个可怜的进程被来回传送的情况。 • 原因是:每一个机器上的负载每时每刻都在变化。
非分布式系统中线程的使用
• IPC导致的进程上下文切换
线程实现
• 用户级线程 • 内核级线程 • 组合的方法
用户级线程
• 有关线程管理的所有工作由应用程序通过 线程库完成,内核不知道线程的存在 • 应用程序和它的线程被分配给内核管理下 的进程
优点: • 创建和销毁线程的开销很小 • 线程切换不需要内核模式特权,节省切换开销 • 调度策略可以是应用程序特定的 • 用户级线程可以在任何操作系统中运行,不需要 对底层内核进行修改以支持用户级线程 缺点:
处理机分配算法的实现问题
算法3 • 给k台机器发送询问消息,接收这k台回送的负载消 息。这个新进程将发送给负载最小的机器,并在它 上面运行。 • 显然,如果我们不考虑所有发送询问负载消息和传 送进程的额外开销,那么,人们会认为算法3的性 能最好,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 尽管算法3的性能只比算法2的性能稍好一点,但其 复杂性以及额外开销却比算法2要大的多。 • Eager等人认为,如果一个简单算法只比复杂算法 在性能上略低一点的话,那么,最好一个多线程应用程序不能利用多处理技术,内核 一次只把一个进程分配给一个处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