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探究题答案版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经典习题(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经典习题(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质量相等的两份氯酸钾a和b,向b中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a中不再加入物质,然后将它们同时加热,放出氧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问关系的图象正确的是A.B.C.D.2.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应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一定质量的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B.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C.加热氯酸钾制氧气D .实验室利用一定量双氧水制取氧气3.正确的化学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点燃酒精灯 B .氧气验满C .加热液体D .量取液体4.图1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图2是用该装置测得实验过程中集气瓶内气压与时间关系图(该装置气密性良好,p 0是集气瓶内初始气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c 点时反应刚好停止B .红磷的多少对实验结果无影响C .b 、c 、d 点时集气瓶中所含物质相同D .该装置测得空气中氧气合量为0p -p 100%p5.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 )A .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B.密闭容器中燃烧一定量红磷C.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D.在少量二氧化锰中加入一定量双氧水6.加热固体氯酸钾和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
.已知a为固体氯酸钾,b为混有少量二氧化锰的固体氯酸钾,且a和b的质量相等,当分别同时加热a和b至完全反应时,能正确表示生成氧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而变化的图象是( )A.B.C.D.7.下列实验方法正确的是A.用托盘天平称取8.25gNaCl固体B.用10mL量筒量取8.55mLNaCl溶液C.用燃着的木条区分两瓶N2和CO2D.用MnO2固体加快双氧水分解的速率8.小乐利用图甲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其中燃烧匙内的白磷用电加热装置点燃,瓶内气压用气体压强传感器测定,其变化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t1时刻后的一段时间内瓶内气压显著增加,其原因是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2021年(人教)中考化学:第2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附答案
2021年(人教)中考化学:第2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附答案 人教第2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一、选择题1、电工师傅使用的“试电笔”中常充入一种稀有气体,它通电时发出红光.则该气体是( )A.氧气B.氮气C.氖气D.二氧化碳2、以下不属于上海市空气质量监测内容的是( )A. 二氧化碳B. 二氧化硫C. 氮氧化物D. 可吸入可粒物3、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B .氧气可用于医疗急救C .燃料燃烧一般离不开氧D .氧气可用于食品保鲜4、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 .水――→通电氢气+氧气B .铜+氧气+二氧化碳+水―→碱式碳酸铜C .甲烷+氧气――→点燃二氧化碳+水D .氢氧化钠+硫酸铜―→氢氧化铜+硫酸钠5、空气中能使食物变质的主要气体是( )A. 氮气B. 氧气C. 二氧化碳D. 稀有气体6、今年春季以来,我国许多城市雾霾天气频发,PM2.5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PM2.5是用来监测空气中下列哪项含量的( )A. 可吸入颗粒物B. 二氧化氮C. 二氧化碳D. 一氧化碳7、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氧气具有可燃性.B .空气成分中氧气约占空气质量的21%C .氧气能作燃料.D .某些物质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但在氧气中能燃烧.8、现有a 、b 两支试管,a 试管内有少量二氧化锰,同时在两支试管内滴加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能正确表示a 、b 两支试管放出氧气质量(纵坐标)与反应时间(横坐标)关系的图像是()9、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可直接采用的发生装置是()A. B. C. D.10、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是( )A. 氮气B. 氧气C. 二氧化碳D. 稀有气体11、以下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C.蜡烛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D.碳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12、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B.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性质不变C.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D.没有催化剂化学反应不能发生13、育才中学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用下图装置在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氧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小伟认为装置A加热前试管内的物质是纯净物B.小明认为若将装置B 中的长颈漏斗换成分液漏斗就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C.小芳认为装置D收集到的氧气比装置C收集到的氧气更纯净D.小华用图2中的装置来代替装置C收集氧气时,应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导气管b处进行验满二、非选择题14、根据空气的成分填空。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及答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及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闻到刺激性气味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C.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放热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2.下列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木炭燃烧B.干冰升华C.玻璃破碎D.石蜡熔化3.小雪同学学习了氧气的相关知识后,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下列四个图象是他总结反映对应实验过程中相关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A.一定质量木炭在足量氧气中燃烧B.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C.用两份等质量的氯酸钾制氧气D .一定质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4.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 .水面上有浮冰B .医用的生理盐水C .除去氧气后剩余的空气D .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5.小明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一瓶氧气,并用该瓶氧气做铁丝燃烧的实验,结果未观察到“燃烧”和“火星四射”的现象。
下列说法中,与该实验失败原因无关..的是 A .所用铁丝较粗B .氧气没有收集满,纯度较低C .温度未达到铁丝的着火点D .集气瓶底部没有预先铺一层细砂6.下列有关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空气污染物包括有害气体和烟尘B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氧气C .许多物质能在空气中燃烧说明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D .空气中分离出的稀有气体可用于科学实验的保护气7.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食品包装袋中充氧气以防腐B .氮气是炼钢气焊、航空航天的必要物质C .稀有气体可用于制造低温环境D .空气质量级别为一级时对应空气严重污染8.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A .矿泉水B .稀硫酸C .冰水混合物D .洁净的空气 9.下列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的是( )A .+点燃镁氧气氧化镁−−−→B .++点燃酒精氧气二氧化碳水−−−→C .+−−→二氧化碳水碳酸D .++加热高锰酸钾锰酸钾氧气二氧化锰−−−→ 10.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相比有什么不同?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A .氧气含量高B .二氧化碳含量低C.水蒸气含量低D.各成分含量相同二、实验题11.如图是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附答案)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时1 空气一、拉瓦锡对空气成分的探究1、较早对空气组成进行探究的化学家:法国拉瓦锡2、所涉及的反应符号表达式: ,3、拉瓦锡的结论:空气由氧气(O2)和氮气(N2)组成,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
二、红磷燃烧测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1、实验仪器:集气瓶、燃烧匙、带导管的橡皮塞、弹簧夹、烧杯。
2、实验现象:发出黄色火焰,放热,产生大量的白烟;打开弹簧夹,集气瓶中有水进入,水的体积约占原瓶内空气体积的 1/5 。
原因:红磷燃烧消耗了氧气,瓶中气体压强变小,且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1/5。
符号表达式:。
红磷燃烧在军事上的用途烟幕弹:3、结论:O2约占空气总体积21% ,同时得出N2的性质有:(化学性质: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物理性质:难溶于水)。
4、探究:①液面上升小于1/5可能的原因:A、装置漏气B、红磷量不足C、未完全冷却就打开止水夹②液面上升大于1/5的可能原因:A.燃烧匙伸入太慢,部分空气受热逸出;B 、弹簧夹没夹紧,部分空气受热时先从导管逸出。
③瓶底部放少量水的目的: A、加快集气瓶冷却; B、吸收五氧化二磷。
④不能直接用碳或硫代替红磷的原因:产物是气体,占据了减少的氧气的体积,使水不会倒吸___。
三、空气的组成1、稀有气体包括氦(He) 、氖(Ne) 、氩(Ar) 、氪、氙等。
2、空气中各种成分的体积分数:氮气 78% ,氧气 21% ,稀有气体 0.94% ,二氧化碳 0.03% ,其他气体和杂质占 0.03% 。
四、混合物和纯净物1、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组成混合物的各种成分之间不发生化学反应,它们保持各自原来的组成和性质。
河水、矿泉水、自来水、空气、_稀有气体__、澄清石灰水、某某溶液等属于混合物。
2、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纯净物可以用专门的化学符号来表示。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③⑤⑧,属于纯净物的是①②④⑥⑦⑨⑩。
①五氧化二磷②氮气③净化后的空气④红磷⑤矿泉水⑥蒸馏水⑦液氧⑧海水⑨冰水混合物⑩铁水五、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1、氧气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带答案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1、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其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2、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使测量值小于五分之一的因素是:红磷的量不足;装置的气密性不好;未冷却就打开弹簧夹。
使测量值大于五分之一的因素是弹簧夹未夹紧;塞塞子的动作太慢。
其中在集气瓶中加水的目的是吸收有毒的五氧化二磷,也吸收热量,不要用木炭或硫代替红磷是因为木炭和硫燃烧尽管消耗氧气,但产生了新的气体,使容器内压强不变。
但如果预先在集气瓶内放入氢氧化钠溶液,就可以用木炭或硫代替红磷进行实验。
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集气瓶内的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延导管进入集气瓶内,占集气瓶剩余空间的五分之一。
通过此实验证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同时也得出氮气的物理性质是难溶于水,氮气的化学性质是不支持燃烧。
3、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 78% ,氧气 21% ,稀有气体 0.94%,二氧化碳 0.03 ,其他气体和杂质 0.03% 。
4、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1)氮气:氮气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
氮气的化学性质:化学性质不活泼,一般情况下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动植物的呼吸。
氮气的用途:①制硝酸和化肥②用作保护气,可使食品防腐③液氮冷冻麻醉下做手术④超导材料在液氮的低温条件下显示超导性能2)稀有气体物理性质: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难溶于水。
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这是物理变化)。
化学性质: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所以又叫惰性气体。
用途:①作保护气②作电光源③用于激光技术④氦气作冷却剂5、空气污染和防治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和臭养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植树造林、开发和使用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测试卷 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2019.河南】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A.O2B.CO2C.N2D.Ne【答案】C【解析】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为: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气和杂质:0.03%.氮气在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
故选:C。
2、【2019湖南邵阳】洁净的空气对于人类和其他动植物都非常重要。
在空气的成分中能供给呼吸的气体是()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D.水蒸气【答案】B【解析】在空气的成分中能供给呼吸的气体是氧气。
故选:B。
3、【2019湖北十堰宝丰中学九年级上期末】薯片放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变得不再松脆,说明空气中含有()A.氮气B.氧气C.水蒸气D.二氧化碳【答案】C【解析】A、氮气不能使薯片变得不再松脆,故选项错误;B、氧气能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不能使薯片变得不再松脆,故选项错误;C、薯片放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变得不再松脆,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故选项正确;D、二氧化碳不能使薯片变得不再松脆,故选项错误;故选C。
4、【2019江苏苏州】2019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确定的主题是“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
下列做法与之相违背的是()A.秸秆露天焚烧B.废气达标排放C.工地洒水除尘D.禁放烟花爆竹【答案】A【解析】A、农作物的秸杆就地焚烧不可行,因为会产生烟尘和有害气体,做法与之相违背,故选项正确;B、废气达标排放不污染环境,故选项错误;C、工地洒水除尘,可减少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污染,故选项错误;D、禁放烟花爆竹,可减少对空气的污染,故选项错误。
故选:A。
5、【2019.重庆A卷】我国主办2019年“世界环境日”活动,其主题聚焦“空气污染”。
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SO2B.NO2C.O2D.PM2.5【答案】C【解析】SO2、NO2和PM2.5是空气污染物,O2不是空气污染物。
故选C。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经典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过程的是A.高温煅烧石灰石B.向Cu(NO3)2、AgNO3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锌粉C.一定温度下,向饱和蔗糖溶液中不断加入蔗糖固体D.向稀盐酸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C解析:CA、石灰石的分解需要在高温条件下进行,刚开始加热时固体中碳元素的质量不变,不符合题意;B、向Cu(NO3)2、AgNO3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锌粉,锌粉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固体的质量增加量比加入的锌粉质量大,锌粉与硝酸铜反应,固体的质量增加量比加入锌粉的质量小,但是固体的质量一直都是增加的,不符合题意;C、一定温度下,饱和蔗糖溶液中不能再溶解蔗糖,因此加入蔗糖后溶质质量一致保持不变,符合题意;D、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过程中溶液的质量一直增加,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油箱内的油量表是由电流表或电压表改装而成的。
当油箱内的油量减少时,油量表示数随之减小,且示数均匀变化;当油量为零时,油量表的零刻度与电表的零刻度重合。
以下可以实现上述功能的是( )A .B .C .D . D解析:DA .由图可知,两电阻与电流表串联,电流表示数为U IRR可知示数非均匀变化,故A 不符合题意;B .由图可知,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量定值电阻两端电压,电压表示数为0V 0011R U U UR R R R ==++ 可知示数非均匀变化,故B 不符合题意;C .由图可知,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量变阻器两端电压,电压表示数为V 0011R U U UR R R R==++ 可知示数非均匀变化,故C 不符合题意;D .由图可知,两电阻串联,变阻器保持接入最大值,电压表测量变阻器滑片以上部分的电压,电压表示数为V 0R U U R R'=+ 可知示数均匀变化,且当油量为零时,电压表短路,油量表的零刻度与电表的零刻度重合;当油箱内的油量减少时,电压表并联的电阻减小,根据串联分压可知油量表示数随之减小;故D 符合题意。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测试题附答案解析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测试题附答案解析WORD格式整理版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测试题一、1、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的是() A.空气 B.过氧化氢 C.高锰酸钾 D.二氧化锰 2、下列有关空气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属可燃物 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 C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越好 D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3、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4、下列常见的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啤酒 B.食醋 C.加碘食盐 D.蒸馏水 5、下列食品包装措施中,不能有效防止食品腐败的是()A.填充空气B.填充氮气C.填充二氧化碳D.抽成真空 6.下列由物质的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A.氧气供给呼吸,支持燃烧B.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的存在C.煤作燃料D.盛有氧气的集气瓶正立在桌面上 7、下列燃烧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蜡烛在空气中燃烧时,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一种红色固体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8、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为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装高锰酸钾的试管口应略向上倾斜B.为了防止氧气浪费,导管口开始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气体 C.检验收集的气体是否是氧气,应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D.加热时,应先使酒精灯火焰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然后再将火焰固定在药品部位加热9、当打开一个装有液态空气的容器盖,并将一根燃着的木条置于容器口上方,观察到的现象是() A.燃烧得更旺 B.燃着的木条熄灭 C.先燃烧得更旺后熄灭 D.无明显变化10.从CCTV-1每日发布的我国主要城市空气质量日报和预报中可看到,北京市属于空气污染较严重的城市之一,减少下列哪种气体的排放,可减少对空气污染()①二氧化硫②二氧化碳③氮气④二氧化氮 A.①② B. ③④ C.②③ D.①④11.在三个集气瓶中分别盛有空气、氮气、氧气,鉴别他们的最好方法是()A.用带火星的木条B.用燃着的木条C.倒入澄清的石灰水D.分别称取各自的重量12、科学证明:空气中的微量臭氧(O3),可抵抗阳光中紫外线对人体的损害。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经典练习(答案解析)(1)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经典练习(答案解析)(1)一、选择题1.生活中常见的下列变化中没有氧气参加的是 A .电灯发光 B .食物腐烂 C .铁器生锈 D .酒精燃烧 2.下列对物质物理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五氧化二磷是白色气体 B .液氧是淡蓝色液体 C .二氧化硫是无色无味气体 D .高锰酸钾是黑色固体 3.下列反应中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的是A .+→+加热氢气氧化铜水铜 B .→+加热氧化汞汞氧气 C .+→+点燃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D .+→点燃硫氧气二氧化硫4.小乐利用图甲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其中燃烧匙内的白磷用电加热装置点燃,瓶内气压用气体压强传感器测定,其变化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 .t 1时刻后的一段时间内瓶内气压显著增加,其原因是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 .从瓶内气压达到最高点直至t 2时刻,瓶内温度始终保持不变。
C .通过t 2时刻瓶内的气压值,可以计算得出氧气约占空气质量的五分之一。
D .t 3时刻后的一段时间内瓶内气压又显著增加,其原因是气体的体积减小。
5.可鉴别出氧气、空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方法是 A .用鼻子闻来检验 B .用澄清石灰水检验 C .用燃着的木条检验 D .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6.下列实验室中常见物质的区分方案都正确的是( )需区分物质 方法一 方法二A水和过氧化氢溶液取带火星木条分别伸入试管中 分别加入硫酸铜溶液B二氧化锰和高锰酸钾观察颜色加水,溶解C空气和呼出气体带火星的木条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澄清石灰水D木炭粉和四氧化三铁观察颜色在空气中点燃A.A B.B C.C D.D7.将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变量y随加热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则变量y可表示的是A.生成氧气的质量B.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C.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D.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8.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占1/5B.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C.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D.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9.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习题(含答案解析)(1)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习题(含答案解析)(1)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中存在着氧分子的是()A.空气B.二氧化碳C.双氧水D.高锰酸钾2.在盛有空气的密封容器内,蜡烛燃烧至熄灭过程中的O2和CO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通过分析该图可推理出的结论是A.蜡烛燃烧过程中生成了COB.曲线①表示CO含量的变化C.此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D.蜡烛熄灭时,容器内氧气耗尽3.下列实验中对水的作用解释不正确的是A B C D实验内容水的作用通过量筒中水体积变化得出O2的体积防止熔融物溅落下来炸裂集气瓶降温,便于气密性检查。
排净空气,便于观察何时集满。
A.A B.B C.C D.D4.小雪同学学习了氧气的相关知识后,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下列四个图象是他总结反映对应实验过程中相关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A.一定质量木炭在足量氧气中燃烧B.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C.用相等量的氯酸钾来制取氧气D.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5.实验室常用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
下列图象中正确的是()A.B.C.D.6.分别取两份相同质量、相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其中一份(用a表示)直接加热制取氧气,在另一份(用b表示)中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后,再加热。
下列关于a、b的图像正确的是A .B .C .D .7.下列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 .32 CaCO CaO+CO ↑高温B .2232CO +2NaOH =Na CO +H OC .()22 C+H O CO+H 高温蒸气D .32243NH +CO +H O= NH HCO8.下列物质燃烧时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B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更旺,发生白光C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固体D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9.鉴别氧气、空气、氮气三种无色气体最好选用A .闻气味B .测密度C .点燃的木条D .带火星的木条10.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证明蜡烛中含有氢元素C.证明人体呼出气体比吸入空气中的CO2含量多D.证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二、填空题1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并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可供选择的仪器如下。
中考化学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空气(含解析)
中考化学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空气(含解析)一、单选题A.AB.BC.CD.D2.现在我国的某些都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要紧缘故是防止()①空气污染②噪声污染③发生火灾④环境污染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④3.下列各组物质中,均属纯洁物的是:()A.合成纤维油脂B.天然气水银C.冰水干冰 D.医用酒精碘盐4.近年来,雾霾天气频发,严峻危害人们健康.下列措施对防止雾霾天气无效的是()A.建筑工地定期洒水B.开私家车内下班C.减少矿物燃料燃烧 D.禁止燃烧秸秆5.“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的主题旨在倡导节约能源和利用清洁能源,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
下列措施中符合该主题的是()A.为了QQ能够升级,长期把QQ挂在线上 B.多用煤发电少用风力发电C.把还未用完的作业本烧掉D.减少使用私家车次数、多乘公交车或骑自行车6.右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分数运算),其中“c”代表的是()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7.下列物质中,属于纯洁物的是()A.天然气B.自来水C.金刚石D.空气8.如图是某同学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氧气占空气总体积的1/5C.燃烧的红磷熄灭后,赶忙打开止水夹D.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并预先在集气瓶底放少量的水9.“绿色化学”要求从全然上减少或杜绝污染.下列做法中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A.实验中未说明药品用量时,取用较多量药品进行实验B.实验室将废液直截了当倒入下水道C.对废旧电池作深埋处理,排除其污染 D.化工生产中使原料尽可能地转化为产品10.关于SO2、CO2、MnO2 三种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都含有氧分子 B.差不多上化合物 C.差不多上氧化物 D.都含有氧元素11.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图所示关系,对下列概念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A.纯洁物与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B.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C.单质与化合物属于交叉关系D.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交叉关系12.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单质、后者属于氧化物的是()A.生铁、硬水 B.氮气、蒸馏水 C.氧气、石油 D.碳酸、空气13.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其中含量最多的是()A.二氧化碳B.氮气C.稀有气体D.氧气14.富氧炼钢用的富氧空气中氧气含量高于一般空气,富氧空气中氧气与其他气体的体积比可能是()A.1:3B.1:4C.1:5D.21:7915.南京市已公布PM2.5检测数据。
初三化学化学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试题含答案(1)
初三化学化学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试题含答案(1)一、选择题1.下列各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中,漏气的是()A.B.C.D.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用盐酸清洗盛石灰水试剂瓶壁上的“白膜”B.将块状石灰石垂直投入竖直放置的试管中C.加热试管中的溶液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D.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当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3.下列排序正确的是A.利用金属的年代 B.铁元素质量分数C.碳元素的化合价: D.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4.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最好选择的物质是()A.铁丝B.红磷C.镁条D.木炭5.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据此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砷原子的质子数为33B.氯原子的M层电子有7个C.图中只有一种金属元素D.砷、硒、溴在元素周期表中属于同一族6.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空气B.锰酸钾C.氧气D.水7.下列能够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A.H B.H2O C.H2D.2H8.下列各组物质是按混合物、单质、氧化物的顺序排列的是A.水、氮气、氢氧化钠B.冰水混合物、镁条、干冰C.空气、氧气、水D.石油、铜、碳酸钙9.下列列物质在空气中燃烧能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的是( )A.木炭 B.镁条 C.蜡烛 D.红磷10.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A.中子数B.核外电子总数C.最外层电子数D.电子层数11.下列图象表示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些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其中正确的是()A.B.C.D.12.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A.2个氢原子——2H B.3个亚铁离子——3Fe+2C.氢氧化铝——AlOH3D.氧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13.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D.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14.下列实验现象记录正确的是 ( )A.把铜丝放入硫酸铝溶液中,紫红色固体表面产生银白色固体,溶液变成蓝色B.向氢氧化钾溶液中滴入氯化铁溶液,有浅绿色沉淀生成C.将一氧化碳通过灼热的氧化铁,红棕色粉末逐渐变为黑色粉末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并放出热量15.实验室可通过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组装好装置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加入药品后,直接将酒精灯火焰对准药品加热C.水槽中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气体D.实验结束时,先移走酒精灯再从水槽中移出导管16.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在试管中加入一定量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固体,下列有关图像表示正确的是A.B.C.D.17.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植物的呼吸作用是氧气的重要来源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C.氧气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产生刺激性气味18.如图是用燃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装置中的红磷可以用铁丝来代替B.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再观察现象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D.实验测定氧气的质量约占空气总质量的1/519.图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答案解析)(1)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答案解析)(1)一、选择题1.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白色粉末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闻到刺激性气味C.白磷和红磷在空气中燃烧,都产生大量的白雾,放出热量D.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溅,生成四氧化三铁2.在盛有空气的密封容器内,蜡烛燃烧至熄灭过程中的O2和CO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通过分析该图可推理出的结论是A.蜡烛燃烧过程中生成了COB.曲线①表示CO含量的变化C.此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D.蜡烛熄灭时,容器内氧气耗尽3.下列图象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对应叙述关系正确的是A.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B.用一定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实验中水的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C.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D.密闭装置内燃烧一定质量的镁条,装置内固体总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4.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反应事实推导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序号化学反应事实影响反应的因素A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反应物浓度B双氧水遇二氧化锰后会迅速分解,水遇二氧化锰不分解催化剂C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发生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反应温度D铜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铜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A.A B.B C.C D.D5.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教材中“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进行了大胆改进。
选用45mL的18×180mm的试管和针筒注射器进行了实验,效果良好。
关于以上两组实验,有如下说法:①图Ⅰ实验红磷在瓶中燃烧时的主要现象是产生大量白烟。
②图Ⅰ实验等到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止水夹。
③若图Ⅰ实验从开始到结束止水夹始终未夹紧会导致测定结果偏小。
④按图Ⅱ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前,将注射器的活塞从20mL刻度处推至15mL处,然后松手,若活塞仍能返回20mL刻度处,则说明装置不漏气。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测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3小题,共46.0分)1.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加入催化剂可使生成氧气的质量增加B. 催化剂必定加快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C. 二氧化锰只能用作催化剂D. 加入二氧化锰催化剂,过氧化氢发生分解反应放出氧气的速率增大2.为了测定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时氧气的最低含量是多少,他们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先将氧气和空气按不同的体积比收集在集气瓶里。
收集气体的装置如图。
收集气体的方法是:在100mL集气瓶里装满水,塞紧胶塞并关闭活塞b,打开活塞a通入氧气,把瓶里的水排入量筒,当量筒内的水达到设定的体积后立即关闭活塞a,然后打开活塞b通入空气,把瓶里的水全部排入量筒。
若要收集一瓶含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60%的气体,则通入氧气的体积和通入空气的体积约是()A. 40mL和60mLB. 60mL和40mLC. 50mL和50mLD. 20mL和80mL3.暖宝宝贴(主要成分为铁粉、木炭、食盐)的热量来源于铁粉的氧化。
小涛同学设计使用暖宝宝贴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开始前的装置如图所示,实验后从量筒中流入玻璃瓶(容积为250mL)中的水的体积为45mL(铁粉生锈需消耗氧气)。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如果装置漏气,会使测量结果偏小B. 本实验数据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9.6%C. 若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偏低,可能是暖宝宝贴的使用数量不足D. 不必等温度计的读数恢复至实验前的温度后就能记录量筒内剩余水的体积4.关于燃烧相关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B.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C. 尽管铁丝燃烧产物是固体,但不能用铁丝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D. 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5.图1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其中与集气瓶相连的压强传感器等电子设备能将集气瓶内气体压强精确地记录并保存下来。
第二单元__《我们周围的空气》试题及答案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测试附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每小题2分,共30分)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2、(2009·兰州中考)由于森林的过量砍伐、草场大面积开垦,土地出现沙漠化,导致我市今年出现了近几年来最严重的沙尘暴天气。
沙尘暴天气使空气中增加了大量的()A.可吸入颗粒物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氮 D.二氧化硫3、2004年人类对火星的探索取得了重大突破,下图是火星大气成分含量示意图。
与空气的成分相比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火星大气中N2的体积分数小于空气中N2的体积分数B、火星大气中CO2的体积分数小于空气中CO2的体积分数C、火星大气中O2的体积分数大于空气中O2的体积分数D、火星上大气中有稀有气体,空气中没有稀有气体4、若把江河湖泊水中溶解的气体收集起来,分析的结果是:氧气所占的体积大于21%,氮气所占的体积小于78%,对此应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只有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能溶解在天然水中B.溶解在天然水中氧气和氮气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的百分含量相同C.天然水中溶解的氧气极少,所以在湖泊中养鱼要采取增氧措施D.氧气和氮气相比较,氧气比氮气更易溶解于水52006年10月17日,无锡市区的空气污染指数为58,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
根据以上信息,判断无锡市区当天的空气质量级别和空气质量状况分别是()A.I级优B.II级良C.III级轻度污染D.V级重度污染6、(2009·北京中考)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是()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7、为了建设卫生城市,市政府向市民征集到的下列措施中,你认为不可行...的是()A.使用清洁能源代替煤和石油B.实施绿化工程,防治扬尘污染C.分类回收垃圾,并露天焚烧D.使用燃煤脱硫技术,防治SO2污染8、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严重问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②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大气的一种自净过程③汽车排放的尾气是造成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④酸雨、臭氧层破坏等与空气污染有关A.②③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9、(2009·长沙中考)下列物质中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A.可吸入颗粒物B.氧气C.二氧化硫D.二氧化氮10、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B.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C.氧气具有可燃性D.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11、下图一次是实验室制取、收集、检验氧气和验证其性质的装置。
【化学】化学《我们周围的空气》练习题及答案
【化学】化学《我们周围的空气》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某同学进行如图所示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前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保证装置不漏气B.用放大镜聚焦日光使红磷的温度达到着火点C.一段时间后火焰熄灭的原因一定是集气瓶内没有氧气D.该实验可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答案】C【解析】A、凡是有气体参加反应或生成的实验,实验前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保证装置不漏气,正确;B、放大镜有汇聚光线,提高温度的作用,故用放大镜聚焦日光使红磷的温度达到着火点,正确;C、一段时间后火焰熄灭的原因可能是集气瓶内没有氧气,也可能是红磷量不足,错误;D、若红磷足量,红磷燃烧消耗氧气,导致集气瓶内压强降低,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就是空气里氧气的含量,正确。
故选C。
2.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软着陆月球背面。
月球上含有多种金属元素,如图是铝、钛、铁三种金属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g B.钛原子的核内有22个质子C.铁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6 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答案】A【解析】【详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
B、根据钛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22,表示原子序数为22;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钛原子的核内有22个质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铁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26,表示原子序数为26;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铁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6,故选项说法正确。
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3.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空气B.锰酸钾C.氧气D.水【答案】D【解析】【详解】A、空气中有氧气、氮气等,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B、锰酸钾属于纯净物中化合物,但不是氧化物;故选项错误;C、氧气属于纯净物中的单质,故选项错误;D、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水属于氧化物;故选项正确;4.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A.H2B.H2O C.H+D.2H【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氢气由氢分子构成,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氢分子,即H2。
初三化学化学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试题含答案
初三化学化学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种催化剂只能催化一个化学反应B.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都不变C.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也能减慢化学反应速率D.如果没有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氯酸钾加热不会分解2.如图为某原子结构模型的示意图,其中 a、b、c 是构成该原子的三种不同粒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决定该原子种类的粒子是bB.原子中 b 与 c 的数目一定相同C.原子的质量集中在b和c上D.原子中 a 与 c 的数目不一定相同3.葡萄糖(C6H12O6)是一种重要营养物质,下列关于葡萄糖的说法正确的是A.葡萄糖由6种碳元素、12种氢元素和6种氧元素组成B.葡萄糖由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C.每个葡萄糖分子中所含原子个数为24D.每个葡萄糖分子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2:14.下列排序正确的是A.利用金属的年代 B.铁元素质量分数C.碳元素的化合价: D.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5.科学家发现,利用催化剂可有效消除室内装修材料释放的有害气体甲醛(CH2O),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乙的化学式是O2 B.通常状况下,丙是一种气态物质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可解决甲醛带来的室内空气污染问题6.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软着陆月球背面。
月球上含有多种金属元素,如图是铝、钛、铁三种金属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g B.钛原子的核内有22个质子C.铁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6 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7.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据此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砷原子的质子数为33B.氯原子的M层电子有7个C.图中只有一种金属元素D.砷、硒、溴在元素周期表中属于同一族8.图甲为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图乙为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镁离子核外有两个电子层B.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C.镁原子的质量为24.31D.镁元素位于第三周期9.地壳中含有丰富的氧、硅、铝、铁等元素。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经典题(含答案解析)(3)
一、选择题1.如图甲是某生产流水线上的产品输送及计数装置示意图.其中S 为激光源,R 1为光敏电阻(有光照射时,阻值较小;无光照射时,阻值较大),R 2为定值保护电阻,a 、b 间接“示波器”(示波器的接入对电路无影响).水平传送带匀速前进,每当传送带上的产品通过S 与R 1之间时,射向光敏电阻的光线会被产品挡住.若传送带上的产品为均匀正方体,示波器显示的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计数器电路中电源两极间的电压恒为6V ,保护电阻R 2的阻值为400Ω.则( )A .有光照射时光敏电阻R 1的阻值为800ΩB .有光照射和无光照射时保护电阻R 2两端的电压之比为1:2C .有光照射和无光照射时光敏电阻的阻值之比为1:2D .每lh 通过S 与R 1之间的产品个数为6000个D解析:DA .由甲图可知:R 1、R 2串联,由光敏电阻有光照射时阻值较小可知,当有光照射时,R 1的阻值变小,电路的总电阻变小;根据U I R=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根据U=IR 可知,R 2两端的电压变大;根据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可知,R 1两端的电压变小,即R 1两端的电压较低,由图象知R 1的电压U 1=2V ,则U 2=U -U 1=6V-2V=4V电路中的电流220.01A U I R == 光敏电阻的阻值 11200U R I==Ω 故A 不正确;B .R 1无激光照时,由图象可得'14V U = ''2164V=2V U U U V =-=-所以有光照射和无光照射时保护电阻R 2两端的电压之比'22:=2:1U U故B 不正确;C .由于''220.005A U I R == 此时电阻R 1的阻值''11'800U R I ==Ω 所以,光照射和无光照射时光敏电阻的阻值之比'11:=200:800=1:4R R故C 不正确;D .由图象可知:每经过0.6s ,就有一个产品通过计数装置360060000.6n ==个 故D 正确.故选D 。
我们周围的空气-答案
第二章答案与解析1. 解答A、红磷要足量,故选项正确;B、本实验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故选项正确;C、冒出大量的白烟,不是白雾,应使装置冷却后再打开弹簧夹并观察水面变化情况,故选项错误;D、通过该实验还可以了解氮气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氮气难溶于水等,故选项正确;故选C。
2. 解答A、装置气密性不好,在冷却过程中有外界的空气进入瓶中,结果偏小,故选项错误;B、红磷量不足,氧气没有完全消耗,结果偏小,故选项错误;C、点燃红磷后燃烧匙深入瓶内集气瓶后的操作过于缓慢,导致瓶口附近的气体因受热膨胀而溢出集气瓶,实质等于瓶中空气质量的减少,气压减少,水倒吸得多了,故选项正确;D、实验没有等到装置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由于瓶内气体温度偏高,气压偏大,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小,故选项错误;故选C。
3. 解答A、装置的气密性不好时,外界的气体会进入集气瓶,使氧气测量变小;B、由于木炭燃烧后产物是二氧化碳气体,所以反应后水的吸入量会很小;C、红磷的量不足空气内的氧气不能完全消耗,进入水量比五分之一要小;D、容器未冷却时气体的体积膨胀,进入的水量也要比实际的量要小。
故选B。
4. 解答A、硫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气体,生成了气体杂质,故此选项错误;B、铁丝和氧气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固体,铁丝在空气里不能燃烧,故此选项错误;C、磷和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不会增加气体杂质,故此选项正确;D、碳和氧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生成了气体杂质,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C。
5. 解答红磷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是固体,消耗了瓶中的氧气,使压强减小,小于大气压,从而使水进入瓶中。
硫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是气体,虽然消耗了氧气,但是二氧化硫代替了氧气的位置,使压强几乎不变,水不能进入瓶中。
故选B。
6. 解答由试管的容积为50mL,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五分之一可知空间中氧气约有10mL,红磷足量将空间中的氧气全部消耗,约消耗了10mL,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总体积减少至65m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各种装置的利与弊,包括利用铁生锈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9.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请你参与实验,并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红磷燃烧的现象是发黄光、放出热量、冒出大量的白烟;(2)图Ⅰ实验不仅可以说明氧气占空气的体积分数,还可以说明氮气具有的化学性质有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或不与红磷反应(只需写一点).某同学用图Ⅰ实验装置测做实验时发现:集气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装置漏气或红磷的量不足或没有冷却就读数(写一点即可)(3)某学生用木炭代替图Ⅰ中的红磷,当木炭停止燃烧,集气瓶冷却到室温.打开弹簧夹后,发现水不能进入集气瓶,原因是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占了氧气的空间(4)经过研究讨论后该兴趣小组又设计了如图Ⅱ、图Ⅲ的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改进装置。
如图Ⅲ主要操作是:在实际容积为150mL 的集气瓶里,先装进50mL 的水,再按图连好仪器,打开止水夹,按下热的玻璃棒,白磷立即被点燃.(已知白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①白磷从燃烧到熄灭冷却的过程中,瓶内水面的变化是先下降后上升;若实验非常成功,最终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70 mL.②集气瓶里预先装进的50mL 水,在实验过程中起到哪些作用?ab (填写字母)a.加快集气瓶冷却b.液封导气管末端以防气体逸出c.缓冲集气瓶内气压的骤然升高.10.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再认识。
【经典赏析】教材中介绍了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实验装置如图1)。
(1)该实验中选择使用汞的优点有BCD。
A.实验过程中没有污染B.在汞槽中起到液封的作用C.生成的化合物加热分解又能得到汞和氧气D.能将密闭装置内空气中的氧气几乎耗尽,写出红磷燃烧的(2)实验室常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如图2)【实验回顾】化学方程式4P+5O 2P2O5 ,其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
兴趣小组用该方法测出的氧气含量常常远低于21%。
【提出问题】(3)用红磷燃烧的方法为什么不能准确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猜想】①装置漏气;②红磷的量不足,装置内氧气有剩余;【实验与交流】(4)在老师的指导下,小明分别用过量的红磷(着火点40℃)和白磷(着火点40℃)进行该实验,用测氧气浓度的传感器测得反应后装置内氧气浓度分别为8.85%和3.21%。
请从燃烧条件的角度回答产生上述结果的主要原因。
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着火点低。
【实验探究1】小明根据铁生锈的原理,探究用铁能否准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于是进行了实验(装。
通过7天测得的数据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为19.13%。
置如图3)【交流与反思】(5)与用红磷燃烧的方法相比,用铁丝生锈的方法测定的主要优点。
AB(填字母)。
A.装置内残留的氧气更少B.反应更彻底,实验结果更准确C.铁丝生锈比红磷燃烧反应更快【实验探究2】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小明通过查闻资料,利用铁粉、炭粉、氯化钠等物质又进行了实验(装置如图4)。
8 分钟后测得的数据如下表:(6)请计算出空气中氧气含量20.2%【结论与反思】(7)通过上述实验探究,选择 C (填字母)进行实验,可较为快速地完成实验并减小实验误差。
A.红磷B.白磷C.铁粉、炭粉、氯化钠、蒸馏水【拓展延伸】(8)铜也能与空气中氧气、水、二氧化碳反应而锈蚀,生成铜绿[铜绿主要成分为C u2(OH)2CO3]。
若将图3装置中的粗铁丝换成足量的铜丝进行实验,请判断能否比较准确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说明理由。
不能、理由 a (填字母)。
a.空气中CO2含量只有约0.03%,铜不能将装置内的氧气几乎耗尽b.铜丝反应比铁丝快c.反应更彻底11.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再认识。
【实验回顾】下图是实验室用红磷燃烧来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
点燃(1)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4P +5O2-==2P2O5。
(2)实验原理:由于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瓶内气压减小,烧杯中水倒吸到集气瓶。
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操作规范,用量筒测量进入瓶中水的体积,能粗略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问题提出】有实验资料表明:燃烧过程中当氧气体积分数低于7% 时,红磷就无法继续燃烧,因此通过上述实验,测置结果与理论值误差较大。
【实验改进】Ⅰ.根据铁在空气中生锈的原理设计图10 实验装置,再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装置中饱和食盐水、活性炭会加速铁生锈。
Ⅱ.测得实验数据如表 4【交流表达】(1)根据表4 数据计算,改进实验后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20.2%(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从实验原理角度分析,改进后的实验结果比前者准确度更髙的原因是:①_铁的缓慢氧化使集气瓶中的氧气消耗更彻底,使实验结果更准确;②_测量时考虑到导管容积和扣除内容物后的集气瓶容积,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12.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某学生设计了如下一些实验并进行探究。
请你参与评价或帮助他分析完成相关问题。
Ⅰ.【探究目的】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Ⅱ.【查阅资料】25℃(室温)、101kPa 下,100g 水可溶解0.1366gCO2。
Ⅲ.【提出问题】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多少?Ⅳ.【猜想假设】若各装置都能将集气瓶中的氧气耗尽、木炭燃烧都转化成CO2、烧杯中液体都足量,忽略导管中的空气和进入导管中的液体对测量的影响,则集气瓶中吸入液体体积应该约占集气瓶容积的1/5。
Ⅴ.【实验探究】Ⅵ.【反思交流】(1) 当集气瓶中气温未冷却至室温即记录集气瓶中吸入液体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体积分数为 a ,当集气瓶中气温冷却至室温后再记录集气瓶中吸入液体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体积分数为 b ,则 a < b(填“>”或“<”或“=”)。
(2) 丁方案所测数据与猜想假设数据基本吻合的原因是2NaOH+CO 2=Na 2CO 3+H 2O(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 丙方案所测数据远小于 1/5 的主要原因是CO 2 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 。
(4) 以乙方案为例,试分析在测定过程中,对测定结果带来误差的因素可能有装置气密性差、集气瓶中气温未恢复至室温就读数等 (任答两点)。
2、对食品袋中充入的防腐保鲜气体的探究(如何取样?可能使用的气体?如何证明?)13. 小红发现装有膨化食品的包装袋内都充有一定量的气体(如图所示),她和同学对所填充气体的作用及成分产生了好奇,于是进行了如下探究。
探究一:包装内填充气体的目的是什么?(交流讨论)结合膨化食品的实际生产、销售过程,以及人们对食品安全的要求,同学们一致认为在膨化食品包装袋内填充气体的目的是:(1)防止运输过程中膨化食品被压碎;(2) 能使食品较长时间地保质、保鲜 。
小组同学的这一分析得到了老师的肯定,老师还告诉他们,包装袋内填充的是一种初中化学常见气体。
探究二:包装袋内的气体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包装袋内的气体为:猜想 1:氧气;猜想 2:氮气;猜想 3:二氧化碳;猜想 4:二氧化硫; 猜想 5:空气。
通过分析,大家认为猜想 1 是错误的,理由是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食品易与氧气发生缓慢氧化而变质;猜想4 也是错误的,理由是 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对人体有害。
(查阅资料)①镁能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物氧化镁常温下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②镁还能在氮气中燃烧,反应生成氮化镁(Mg3N2)固体;③氮化镁在常温下能与水反应生成氨气和一种难溶性碱。
镁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g+O2点燃2MgO 。
(进行实验)实验一:抽取包装袋内气体一瓶,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不到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小明据此推断只有猜想2 成立。
小红不同意此结论,理由是空气中含有少量的二氧化碳,也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此现象只能说明猜想3不成立。
实验二:另抽取包装袋内气体一瓶,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
观察到木条立即熄灭,小组同学据此判断猜想5不成立,猜想 2 成立。
为进一步确认猜想2 成立,小组同学进行了实验三:3、对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时,氧气含量的探究(如何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含量不同的各瓶气体?如何逐步缩小范围,使测定结果更加准确?)14.某同学发现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氧气含量约占40%的空气样品中就能复燃,那么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氧气含量的最低值是多少呢?小亮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第一组实验:取 5 只集气瓶,编号为①、②、③、④、⑤,分别装入其总容积 10%、20%、30%、40%、50% 的水.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恰好把 5 只集气瓶中的水排去.将带火星的木条依次插入①~⑤号瓶中,记录实验现象.小亮在前一组实验的基础上又做了第二组和第三组实验,并进行了记录.(1)用带火星的木条验满氧气的方法是否可靠:否(填“是”或“否”).(2)收集的氧气占容积的体积分数最低为35%时,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这时集气瓶中氧气分数约为48 或49 %(计算结果保留整数)(3)用带火星的木条直接检验双氧水受热分解产生的氧气时,往往难以复燃,这是因为在加热生成氧气的同时产生大量水蒸汽所致,此时混合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若只考虑氧气的体积分数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欲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应将加热双氧水的最高温度控制在大约87℃.某同学改用如图装置后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其原因是 U 型管冷凝了水蒸气,提高了氧气的纯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4)采取“半值法”探究能减少实验次数.例如:第一组实验若按③、④的编号顺序进行实验,即可确定下一组实验收集的氧气占容积的体积分数应在30%~40%之间,从而省去编号①、②、⑤的实验.同理,第二组实验可以省去的实验编号为①④⑤.4、有关催化剂的探究:⑴如何证明二氧化锰可作为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从哪些方面入手进行探究?⑵一个反应只能使用一种催化剂吗?如何比较几种催化剂的催化效果?5、影响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速率的因素有哪些?(催化剂的种类?催化剂颗粒的大小?温度?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如何判断反应速率的快慢?用何种方法收集气体?)15.资料显示,将新制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H2O2溶液,加热到80℃时,才有较多氧气产生,而相同质量5%的H2O2溶液加入催化剂,常温下就会立即产生氧气,反应速度快,所需时间短。
(1)小晨按图甲装置进行实验,当试管中有大量气泡出现时,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并未复燃,为此,他利用图乙装置收集气体,再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复燃,那么图甲实验中带火星木条未复燃的原因是加热过氧化氢溶液的同时,溶液中的水蒸气随氧气一起逸出,环境湿度较大,氧气的量较少。
(2)小柯利用催化剂使H2O 2溶液分解制取氧气,图丙是他设计的气体发生装置,请你指出一处错误:长颈漏斗的下端未伸入液面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