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第一章

合集下载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页面功能[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推荐] [投稿] [字体:大中小] [打印] [关闭] [编辑:cbsky ] 浏览3565为贯彻落实《城市绿化条例》(国务院[1992]100号令)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国发[2001]20号),加强我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的制度化和规范化,确保规划质量,充分发挥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环境效益、社会经济效益和景观文化功能,特制定本《纲要》。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专业规划,是对《城市总体规划》的深化和细化。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城市园林行政主管部门共同负责编制,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主要任务,是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城市性质、发展目标、用地布局等规定,科学制定各类城市绿地的发展指标,合理安排城市各类园林绿地建设和市域大环境绿化的空间布局,达到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优化城市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成果应包括:规划文本、规划说明书、规划图则和规划基础资料四个部分。

其中,依法批准的规划文本与规划图则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本《纲要》由建设部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全国各地城市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编制和评审工作中,均应遵循本《纲要》。

在实践中,各地城市可本着“与时俱投”的原则积极探索,发现新问题及时上报,以便进一步充实完善本《纲要》的内容。

规划文本一、总则包括规划范围、规划依据、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规划期限与规模等二、规划目标与指标三、市域绿地系统规划四、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结构、布局与分区五、城市绿地分类规划简述各类绿地的规划原则、规划要点和规划指标六、树种规划规划绿化植物数量与技术经济指标七、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规划包括规划目标与指标、保护措施与对策八、古树名木保护古树名木数量、树种和生长状况九、分期建设规划分近、中、远三期规划,重点阐明近期建设项目、投资与效益估算十、规划买施措施包括法规性、行政性、技术性、经济性和政策性等措施十一、附录规划说明书第一章概况及现状分析一、概况。

深圳绿地系统规划

深圳绿地系统规划

深圳绿地系统规划--————————————————————————————————作者: ————————————————————————————————日期:ﻩ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指导深圳市绿化建设项目的安排,加强全市绿化工作的规划管理,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深圳市近期建设规划(2003-2005年)》、《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技术纲要办法(试行)》和国家、省、市相关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结合深圳市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划。

第二条本项目的规划范围为深圳市行政辖区,包括深圳经济特区(罗湖区、福田区、南山区、盐田区)和宝安区、龙岗区,总面积2020平方公里。

第三条本规划的期限为2004-2020年。

第四条本规划由规划文本、图纸以及说明书组成。

第五条根据深圳实际情况,建设由“区域绿地—生态廊道体系—城市绿地”组成的城市绿地系统。

与此相对应,本次规划所指的绿地,既包括城市建成区内各项绿化用地,也包括建成区外对生态环境改善起积极作用的林地、园地、耕地、牧草地、水域等各类生态绿地,前者主要对应于各级城市绿地的分类规划,后者纳入区域绿地和生态廊道体系范畴。

第六条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全市绿色开敞空间总的建设指引。

在规划期限内,凡在规划区范围内进行的与绿色开敞空间相关的规划、绿化及建设活动,均应符合本规划的规定。

其他各种类型的开敞空间规划应与此相协调,实现城市生态空间资源合理保护与有效利用的“双赢”。

第二章目标和原则第七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1、全面提高城市绿化质量,优化绿地布局结构,提高绿地配置和养护水平,丰富城市景观效果,缓解深圳乃至区域的快速城市化带来的消极影响,实现城市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的明显改善。

2、加强对区域和城市生态具有重大影响的生态绿地、沿海滩涂、河流水系、各类湿地的保护和绿化建设,实现区域生态环境的共保、共建和共享,维护城市和区域的生态安全。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浙江农林大学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浙江农林大学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浙江农林大学浙江农林大学第一章测试1.理想绿地模式的代表城市()。

A:波士顿 B:韦尔温 C:莱齐沃斯 D:华盛顿答案:韦尔温;莱齐沃斯2.波士顿绿地系统——翡翠项链”(Emerald Necklace)的设计者为()。

A:霍华德 B:Forman C:麦克哈格 D:翰 ·查尔斯 ·奥姆斯特德答案:翰 ·查尔斯 ·奥姆斯特德3.下列关于功能绿地说法正确的是()A:核心理念是:将人与自然、城市和乡村结合起来考虑。

B:着眼于城市总体建设用地的控制 C:将绿地规划和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相结合 D:以人类利用和功能区分为导向的功能绿地模式,是着眼于不同功能、规模和不同服务半径绿地之间的组合。

答案:以人类利用和功能区分为导向的功能绿地模式,是着眼于不同功能、规模和不同服务半径绿地之间的组合。

4.Forman和Gordon在《景观生态学》中提出”斑块、廊道、基底”的景观结构基本模式()。

A:错 B:对答案:对5.功能绿地模式是着眼于城市总体建设用地的控制,希望通过环形绿带的建设来控制城市的无序扩张,并与城市内部结构优化相结合()A:对 B:错答案:错第二章测试1.EG区域绿地分为风景游憩绿地、区域设施防护绿地、生产绿地、()四个中类。

A:生态保育绿地 B:风景名胜区绿地 C:郊野绿地 D:防护绿地答案:生态保育绿地2.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对各种城市绿地进行定性、定位、定量的统筹安排,形成具有合理结构的绿色空间系统,以实现绿地所具有的生态保护、游憩休闲和社会文化等功能的活动”()A:错 B:对答案:对3.G2防护绿地是用地独立,具有卫生、隔离、安全、生态防护功能,游人不宜进入的绿地()。

A:错 B:对答案:对4.城乡规划是政府对规划区内()环境保护和各项建设等重大事项进行统筹协调,并确定各类专门性规划的统一要求;是社会必须遵守的公共政策。

南京市绿地系统规划[整理版]

南京市绿地系统规划[整理版]

南京市绿地系统规划第一章基本情况和存在问题一、概况与自然条件1、南京市概况南京市位于江苏省西南部,处于北纬31°54′~32°16′,东经118°32′~119°24′之间;东邻仪征、句容、溧阳3县,北与安徽天长县交界,南接安徽郎溪、宣城二县,西面自北向南与安徽来安县、滁县、全椒县、和县、马鞍山市和当涂县相邻。

南京市是著名古都、江苏省省会,长江下游主要的中心城市。

南京建城于公元前472年,历经东吴、东晋、宋、齐、梁、陈、五代南唐、明、太平天国、中华民国十朝定都,史称“十代故都”。

南京市现辖10个区、五个县,面积6516平方公里,其中10区是玄武、白下、秦淮、建邺、鼓楼、下关、雨花台、栖霞、浦口、大厂区;5个县是江宁、江浦、六合、溧水和高淳县。

长江由西南到东北流贯南京市中部,分全市为江南、江北两个部分。

江南有8个区和江宁、溧水、高淳3县,江北有浦口、大厂2区和江浦、六合2县。

2.自然条件:(1)地形地貌:南京市平面位置南北长、东西窄,成正南北向;南北直线距离150公里,中部东西宽50~70公里,南北两端东西宽约30公里。

南面是低山、岗地、河谷平原、滨湖平原和沿江河地等地形单元构成的地貌综合体。

地貌区域为宁、镇、扬山地的一部分,低山山陵占全市总面积的64.52%。

长江南京段长度约95KM;江南有秦淮河,江北有滁河,为南京市境内两条主要的长江支流,其河谷平原为重要农业区。

水面占全市总面积11.4%,平原、洼地占24.08%。

南京山脉主要由3个背斜组成,地貌上形成宁镇山脉西段的3个分支:北支沿长江南岸向西延续,包括栖霞山——乌龙山——幕府山——狮子山,海拔130~286米;中支至南京东边城墙,脉延伸入市区,包括钟山——富贵山——九华山——北极阁——鼓楼岗——五台山——清凉山,海拔32~486米;南支绕城东南、南部,包括青龙山——方山——牛首山——三山——云台山,海拔95~382米。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文本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文本

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规划目标与指标第三章县域绿地系统规划第四章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结构与布局第五章城市绿地分类规划第六章树种规划第七章植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规划第八章古树名木保护规划第九章分期建设规划第十章规划实施与管理第十一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划背景和现状概述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而绿化是衡量城市文明程度、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水平的重要标志,是现代城市进步和文明的象征。

城市绿地系统是构筑与支撑城市生态环境的自然基础,是唯一有生命的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发展城市绿地对维护城市生态平衡、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保持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关系,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具有广泛而积极的意义。

在2007年完成的隆昌县城市总体规划基础上,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文件、地方政府管理条例,结合隆昌县建设发展实际,编制本规划。

隆昌县绿地系统尚未进行过专类的规划设计。

城市公园游园、滨河绿地等缺乏系统布局,城市绿地率达不到省园林县城的要求,各类绿地都尚存面积偏小,景观效果较差以及植物品种不具备多样性等诸多问题。

隆昌城市建设的目标是:充分利用隆昌优越的区位交通条件,大力发展城市经济。

并利用隆昌河纵贯城区,外围古湖风景区镶嵌的自然生态优势和“中国石牌坊之乡”的历史文化底蕴,建设功能合理,设施完善,交通便捷,安全高效,可持续发展的风格独具的新兴经典文化旅游城市。

第二条规划宗旨编制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既是对城市总体规划的进一步深入与细化,又是为以后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提供了必要的参考和依据。

实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创造绿色优美清新健康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有利于改善隆昌的投资环境,扩大知名度,提升隆昌县的城市品位,必将使隆昌日益成为吸引现代资本流、信息流、物质流、人才流的理想场所,汇集更多、更广的经济资源,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最终实现生态、社会、经济三者互动发展、和谐繁荣的良好局面。

第三条规划依据(一)相关法律法规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2、《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98年);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79年);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年);5、《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1980年);6、《城市绿化条例》(国务院[1992]100号令);7、《城市绿地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建设部文件城建[1993]784号);8、《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建设部[2002]112号令);9、《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10、《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1991年第14号);11、《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建设部建规1995年333号);12、《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国发[2001]20号);13、《园林城市指标》(2000年);14、《关于印发(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实施方案)、(国家园林城市标准)的通知》(建设部[2000]106号)。

《济南市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

《济南市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

《济南市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修订稿)202x年11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适应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建设科学、合理的城市绿地系统,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根据国家、山东省、济南市所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文件编制本规划。

第二条本规划是《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园林绿化规划(xx年—202x年)》基础上进行修改完善和深化调整而成。

第三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xx.12.26)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xx.12.26)3、《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xx.4.28)4、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xx.8.1)5、国家行业标准《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6、国家行业标准《城市分类标准》7、《山东省城市绿化管理办法》(xx.7.2)8、鲁建发《关于印发(试行)的通知》(xx.1.8)9、《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xx年—202x年)》10、《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xx年—202x年)》11、《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园林绿化规划(xx年—202x年)》第四条规划范围分为市域、市区、中心城区三个层次。

市域为济南市全部行政辖区,面积8227平方公里。

市区为济南市行政五区,面积2119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以古城区及商埠区为核心,东至机场路,西至玉符河,南至分水岭及崔马庄,北至黄河及济青高速公路,面积526平方公里,是绿地系统规划的重点范围。

第五条规划期限与城市规模本规划适用规划期为202x—202x年,其中:近期为202x—202x年,规划期末中心城区人口规模为198万,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86平方公里。

远期为202x—202x年,规划期末中心城区人口规模为220万,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205平方公里。

第六条规划指导思想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宗旨,美化城市景观、方便群众游憩为目的,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的原则,把大环境绿化与城市绿化相结合,大力植树造林,提高绿化覆盖率,充分利用山、泉、湖、河、城等自然环境要素,突出“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特色,严格保护和合理开发历史文化名胜和自然景观,形成融山、泉、湖、河、城为一体的,具有泉城特色的现代化园林城市,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长沙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结构布局

长沙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结构布局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发展长沙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加强城市环境建设,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市民身心健康,提高城市园林绿化和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府相关文件,结合本市实际,编制本规划。

本规划是长沙市总体规划的专项规划之一,凡在规划区范围内有关绿地的一切生产与建设活动,均应遵守本规划。

如对本规划进行调整修改,必须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及有关法规程序进行。

第二条本规划范围分市域和都市区两个层次,市域范围包括市区(即五个行政区:芙蓉区、天心区、雨花区、开福区、岳麓区),一个县级市(浏阳市)、三个县(长沙县,望城县,宁乡县),总面积11819.5平方公里,主要确定域内绿地系统总体布局结构和自然保护区范围;都市区范围包括市区,长沙县的星沙镇、暮云镇、黄花镇、榔梨镇,望城县的高塘岭镇、坪塘镇、丁字镇、雷锋镇、星城镇、含浦镇、黄金乡,总面积1450平方公里。

第三条划定市域重要绿色空间的保护范围,明确要突出体现的自然地域风貌特色。

重点表现长沙山、水、洲、城相融相彰的基本构架,创造平衡协调的城市生态系统,规划绿地应合理安排、均匀分布,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规划思想。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与发扬充分结合。

考虑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发展,使物种的多样性通过科学的物种规划与安排来促进和提高。

注重植物景观的塑造和树种选择,绿化建设应该与实际发展相结合,合理安排近、远期开发建设的内容和进度,最大程度达到城市绿地按计划、有步骤建设的目的。

本规划期限为2003年~2020年,其中分近、远两期,近期为2003年~2008年,远期为2009年~2020年。

第四条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98年)●《城市绿化条例》(国务院[1992]100号令)●《城市绿地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建设部城建[1993]784号文件)●《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建设部[2002]112号令)●《城市绿地分类标准》(2002年)●《园林城市指标》(2000年)●《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1997年)●《关于印发〈建国家园林城市实施方案〉、〈国家园林城市标准〉的通知》(建设部城建[2000]106号文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国务院[2001]20号令)●《湖南省实施〈城市绿化条例〉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1980年)●《湖南省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长沙市城市绿化管理条例》●《长沙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办法》●《长沙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岳麓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已编制的各类专项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及相关修建性详细规划。

济南市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

济南市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

济南市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修订稿)2000年11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适应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建设科学、合理的城市绿地系统,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根据国家、山东省、济南市所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文件编制本规划。

第二条本规划是《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园林绿化规划(1996年—2010年)》基础上进行修改完善和深化调整而成。

第三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12.26)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6)3、《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86.4.28)4、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1992.8.1)5、国家行业标准《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6、国家行业标准《城市分类标准》7、《山东省城市绿化管理办法》(1999.7.2)8、鲁建发《关于印发<山东省城市规划编制技术纲要>(试行)的通知》(1994.1.8)9、《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1994年—2010年)》10、《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年—2010年)》11、《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园林绿化规划(1996年—2010年)》第四条规划范围分为市域、市区、中心城区三个层次。

市域为济南市全部行政辖区,面积8227平方公里。

市区为济南市行政五区,面积2119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以古城区及商埠区为核心,东至机场路,西至玉符河,南至分水岭及崔马庄,北至黄河及济青高速公路,面积526平方公里,是绿地系统规划的重点范围。

第五条规划期限与城市规模本规划适用规划期为2000—2010年,其中:近期为2000—2005年,规划期末中心城区人口规模为198万,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86平方公里。

远期为2006—2010年,规划期末中心城区人口规模为220万,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205平方公里。

第六条规划指导思想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宗旨,美化城市景观、方便群众游憩为目的,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的原则,把大环境绿化与城市绿化相结合,大力植树造林,提高绿化覆盖率,充分利用山、泉、湖、河、城等自然环境要素,突出“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特色,严格保护和合理开发历史文化名胜和自然景观,形成融山、泉、湖、河、城为一体的,具有泉城特色的现代化园林城市,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凡是生长植物的土地,均可称为绿地:泛指所有被植物覆盖的种植地用地也就是城市中不同类型、不同性质和规模的各种绿地,共同组合构建而成的一个稳定持久的城市绿色环境体系构的绿地空间系统,以实现绿地所具有的生态保护、游憩休闲和社会文化等功能的活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特点:为城市绿地系统未来的发展提供指引,侧重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临界值,侧重于引导和控制,依托于理性的分析而不是感性的直觉·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主要任务: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城市性质、发展目标、用地布局等规定,科学制定各类城市绿地的发展指标,合理安排城市各类园林绿地建设和市域大环境绿化的空间布局,达到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优化城市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目的:1.明确城市绿地建设的任务和要求,为城市绿地系统管理提供依据2.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3.塑造富有特色的城市形象4.协调城市绿地多种功能,控制或者引导城市绿地规划设计最终目的:创造优美自然、清洁卫生、安全舒适、科学文明的现代城市的最佳环境系统(绿化覆盖率:在范围内所实用于绿化的乔灌木地被草本植物的垂直投影面积)·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性质:政府管理和调控土地利用的途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其他相关规划的关系1.与城市总体规划:是其一个组成部份,是深化细化,两者互相协调与尊重2.与土地利用规划:内容相互交叉,土对绿有决定性作用,反之有积极反作用3.与景观规划:是其规划设计的重要对象·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原则:1.从实际出发,综合规划2.远近结合,创造特色3.功能多样,力求高效4.网络分隔5.均匀分布,比例合理·古代城市绿地规划1.城市选址对城市绿地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实例:六朝建康南宋临安2.总体而言,古代城市绿地功能较为单一,主要为少数人享乐所用,规划设计取决于主人的意志·国外近现代城市绿地系统规划1.19 世纪下半叶,欧洲、北美掀起了城市公园建设的第一次高潮,称为“公园运动”2.现代城市规划思想对城市绿地规划的影响:【1】带形城市理论——里亚·伊·马塔(西班牙)主张城市沿道路两边建设,宽度500m,长度无限,每隔300m 设一条20m 宽的横向道路,联系干道两旁的用地,用地两侧为100m 宽且布局不规则的公园和林地【2】田园城市理论——霍华德(英)以同心圆放射大道,外围农业用地为主,并强调要在城市周围永久保留一定绿地来控制城市的无线扩张(1902 年的莱奇沃斯是“田园城市”的第一个试点城市) 【3】卫星城镇规划理论与实践——昂温在大城市外围建立卫星城市,以疏散人口控制大城市规模【4】有机疏散思想——伊利尔·沙里宁(美)就是把扩大的城市范围划分为不同的集中点所使用的区域,这种区域内又可分成不同的活动所需的地段,应把工业用地疏散出去,来开辟绿地,试图缓解因城市集中所产生的各种弊端【5】邻里单位规划思想在较大范围内统一规划居住区,使一个邻里单位成为组成居住区的细胞,邻里思想把居住的肃静、朝向、卫生、安全放在重要的地位【6】现代建造运动中的空间集中于空间分散规划思想(集散主义、分散主义)1.勒·柯布西耶——空间集中规划思想《明日的城市》2.赖特——空间分散的规划思想,主张将城市分散到广阔的农村去共同点:空间集中与空间分散规划思想的共同点是已经认识到了绿地对城市生活的重要性,在他们理想的城市中,都有大量的绿化空间,都已经开始思量当时所浮现的新技术(电话、汽车等)对城市的影响·环城绿带规划思想的当代实践1.环城绿带的功能与发展目标适应城市的发展,因此,要素复合性,结构复杂化,形态灵便性,功能多样性,越来越成为环城绿带建设的趋势(强调的是自然与人平衡发展的生态观):沿着自然走廊或者人工走廊所建立的线型开敞空间3【1】作用:养育本地物种,维持自然生态过程,保持空气和水资源,促进人们生活的健康和质量【2】原则:全面、综合、战略、公开【3】目标:保护生态功能与过程,保护自然生产性的土地,保护开放空间,服务大众·中国当前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背景与方向1.工业化——生态环境问题——必须将改善生态环境的功能放在首位2.城市化——城乡可持续发展——规划中心向外转移,承担城乡绿地一体化重任3.土地资源短缺问题——善于利用土地资源,发挥综合效益4.人口与闲暇背景——节假日游人增多——承担满足人们休闲活动需求重任构筑物靠临街面的界线,在建造红线以外不允许建任何建造物·我国现行的城市绿地分类标准: 5 大类13 中类11 小类(p69)· 国内参考指标:全市性公园2-3km 区域性公园1-1.5km 居住区公园0.1-1km小区游园0.3-0.5km划的道路红线以外,宽度普通不小于8m· 防护绿地:指城市中具有卫生、隔离和安全防护功能的绿地(包括卫生隔离带、道路防护绿地、防风林...... )人们遨游欣赏、休憩娱乐或者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地域歇息或者进行科学、文化、教育活动的场所·国外城市绿地分类特点:1.区域一体化2.层次体系化3.要素多元化生态、游憩、景观、避灾、文教【1】生态功能: 1.保护城市环境——a 吸收有毒气体 b 净化水体 c 净化土壤d 减轻放射性污染 f 滞土减尘作用e 改善城市小气候g 减噪作用h 杀菌作用I 环境监测作用j 缓解热岛效应2.防震减灾——防火防震防风固沙保持水土3.维持城市生物多样性——提供城市野生动物生境【2】景观功能: 1.改善城市形象(丰富建造群轮廓线美化市容形成不同的城市特色)2.营造优美风景(营造城市景观特色 5 要素:道路边界标志物区域特征中心点) 【3】使用功能:1.提供游憩休闲的场所2.提供修养身心的场所3.提供文化教育的场所(传承地域历史文脉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形成环境教育课堂)4.避灾避害【4】避灾功能、防灾功能:避难场所、防火隔离带、战争藏身地等【5】经济功能:1.直接经济效益——欣赏收入生产收入等2.间接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相关产业社会环境效益·绿规的依据和原则:【1】依据: 1.相关规划成果 2.现状基本条件 3.相关法律法规(最重要)4.技术标准规范【2】规划原则:1.城乡一体化系统整合原则2.生态优先多功能利用原则3.因地制宜区域分异原则4.远近结合动态规划原则5.地方特色原则6.可操作性原则·绿规的层次【1】空间层次:1.市域——城市行政管辖的全部地域2.城市规划区——城市市区、近郊以及城市行政区内其他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3.城市建成区——城市行政区内实际已成片开辟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具备的地区【2】阶段层次: 1.总体规划阶段 2.分区规划阶段 3.详细规划阶段·绿规的主要内容:1.城市概况及现状分析2.规划总则与目标3.市域绿地系统规划4.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布局结构与分区规划5.城市绿地分类规划6.树种规划7.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规划8.古树名木保护规划9.分期建设规划10 规划实施的措施·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指城市中每一个居民平均占有公共绿地的面积·绿地率:指区域内各绿化用地总面积占区域总面积的比例·绿化覆盖率:指绿化植物的垂直投影面积占城市总用地面积的比值(上面三个是三大基本指标,作为衡量城市绿化规划指标的规定)·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的基本原则:【1】因地制宜原则:充分利用城市现状、山水地形与植被等条件,挖掘城市历史文化内涵,对绿地进行合理规划【2】系统性原则:城市绿地规划系统作为整个区域生态系统的子系统,必须明确其与其他系统和因素的互相关系,使之互相联系成为稳定高效的系统,从而更大程度的发挥其效益【3】均衡性原则:规划布局时应以服务半径为基本依据,考虑均匀分布,点线面结合,大中小结合,集中与分散结合,重点与普通结合,将城市绿地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4】以人为本原则:再达到功能作用的同时强调人性化意识,考虑人的需求,提高绿地可参考性,可欣赏性,供人们休闲、遨游、娱乐、活动,并最大程度的满足居民可达性要求·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结构的基本模式:通常情况下有:点状环状放射状放射环状网状楔状带状指状8 种基本模式【1】点状绿地布局:将绿地成点状均匀分布在城市中,方便居民使用,点状绿地规模较小,位置分散,难以充分发挥绿地调节城市小气候、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艺术面貌的功能(多应用于旧城改建中)【2】环状绿地布局:外形呈环状,多与城市交通同时布置,绝大部份以防护绿带、郊区森林和风景遨游绿地的浮现,在改善城市生态和体现城市风貌等方面均有一定作用【3】放射状绿地布局:从城市中心区向周边放射方向建设绿地,并沿放射路两侧的绿化带形成绿色通道,利于将新鲜空气引入城区,较好的改善城市通风条件【4】放射环状绿地布局:放射状与环状布局的有机结合,将城市分散的绿地有机联系,组成完整的体系,使居民区获得最大的绿地接触面,方便居民游憩,利于小区城市环境卫生条件的改善,利于丰富城市总体的艺术面貌【5】网状绿地布局:通过点、线、面、片、环、楔、廊等结合,将各种绿地构成一个自然、高效、多样有一定自我维持能力的动态绿色网络结构体系【6】带状绿地布局:利用现有要素形成纵横向绿带、放射状绿带与环状绿带交织的绿地网,在城市周围及功能分区交壤处需布置一定规模的带状绿地,起防护隔离的作用,还可以联系其他绿地使之形成网络,还可创建生态廊道,保护城市中的生物多样性【7】楔形绿地布局:由郊区伸入市中心的由宽到窄的绿地,利于改善城市小气候,将城市环境与郊区自然环境有机组合,利于将新鲜空气引入城区。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设计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设计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设计城市绿地的定义城市绿地是指以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的城市用地。

城市绿地系统定义城市绿地系统是指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地貌特征、基础种植(自然植被)和地带性园林植物,根据国家统一规定和城市自身的情况确定的标准,将规划设计的和现有的各级各类园林绿地用植物群落的形式绿化起来,并以一定的科学规律给予沟通和连接,构成的完整有机的系统.第一章城市绿地的功能第一节城市绿地的生态功能一、保护城市环境(一)净化空气、水体和土壤1、净化空气首先,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此外,绿色植物还有明显的吸收二氧化硫、氯气、氟化氢、氮氧化物、碳氢化物以及汞、铅蒸气等有害气体的功能。

2、净化水体和土壤植物可以吸收水中的溶解质,减少水中的细菌数量。

植物的地下根系能吸收大量有害物质而具有净化土壤的能力.如有的植物根系分泌物能使进入土壤的大肠杆菌死亡。

(二)改善城市气候1、降低气温植物茂密的枝叶可以挡住并吸收50%—90%的太阳辐射热。

2、调节湿度通过调节城市空气湿度,城市绿地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3、调控气流区域性的微风和气体环流将绿地中相对凉爽的空气不断传向城市建筑密集区,可达到调节城市建筑密集区小气候的目的,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

(三)降低城市噪声一般情况下,树木枝叶茂密,层层错落重叠的树冠降噪隔声效应明显;阔叶树吸声能力比针叶树好;由乔木、灌木、草木和地被构成的多层稀疏林带比单层宽林带的吸声隔离作用显著。

二、减灾防灾(一)防火防震(二)防风固沙(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四)防御放射性污染和有利备战防空三、提供城市野生动物生(活环)境,维持城市生物多样性一方面,可以利用城市绿地中的植物园、动物园、苗圃等技术优势,对濒危、珍稀动植物进行异地保护及优势物种的驯化。

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丰富城市绿地的植物群落的物种数量,达到丰富生活于其中的动物物种数量。

第二节城市绿地的使用功能一、日常休息娱乐活动二、观光及旅游三、休养基地四、文化宣传及科普教育第三节美化功能一、丰富城市建筑群体的轮廓线二、美化市容三、衬托建筑,增加建筑的艺术效果四、形成不同的城市特色第二章城市绿地系统的组成第一节城市绿地的分类一、前苏联城市绿地分类情况1990年以后,前苏联将城市用地分为生活居住用地,生产用地和景观-游憩用地。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编制说明为贯彻落实《城市绿化条例》(国务院[1992]100号令)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国发[2001]20号),加强我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的制度化和规范化,确保规划质量,充分发挥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环境效益、社会经济效益和景观文化功能,特制定本《纲要》。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专业规划,是对《城市总体规划》的深化和细化。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城市园林行政主管部门共同负责编制,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主要任务,是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城市性质、发展目标、用地布局等规定,科学制定各类城市绿地的发展指标,合理安排城市各类园林绿地建设和市域大环境绿化的空间布局,达到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优化城市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成果应包括:规划文本、规划说明书、规划图则和规划基础资料四个部分。

其中,依法批准的规划文本与规划图则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本《纲要》由建设部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全国各地城市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编制和评审工作中,均应遵循本《纲要》。

在实践中,各地城市可本着“与时俱进”的原则积极探索,发现新问题及时上报,以便进一步充实完善本《纲要》的内容。

规划文本一、总则包括规划范围、规划依据、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规划期限与规模等二、规划目标与指标三、市域绿地系统规划四、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结构、布局与分区五、城市绿地分类规划简述各类绿地的规划原则、规划要点和规划指标六、树种规划规划绿化植物数量与技术经济指标七、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规划包括规划目标与指标、保护措施与对策八、古树名木保护古树名木数量、树种和生长状况九、分期建设规划分近、中、远三期规划,重点阐明近期建设项目、投资与效益估算十、规划实施措施包括法规性、行政性、技术性、经济性和政策性等措施十一、附录规划说明书第一章概况及现状分析一、概况。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课程标准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课程标准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一、课程概述《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课程;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城市规划原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了解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任务,理解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编制方法。

理解城市绿地的分类,掌握常见绿地类型的规划设计原则和要点,并能把相关的理论知识灵活的运用到规划设计实践中。

本课程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可归纳为:主要是研究如何最大限度地全面发挥园林绿化的综合效益。

内容主要是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城市各类绿地的规划设计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1、知道该课程的性质、地位、研究对象及内容、研究方法、知识架构、学科进展及未来发展方向。

2、理解该门课程的主要概念、基本理论和策略;3、理解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编制方法,了解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风景名胜区与森林公园的规划要点。

理解居住区绿地、公园绿地、工厂企业、医院、疗养院绿地、校园绿地、街道广场绿地的规划设计。

4、结合实际、综合运用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这门课程的知识与技能要求分为知道、理解、掌握、学会四个层次。

这四个层次的一般涵义表述如下:知道———是指对这门课程和课程所涉及的现象的认知。

理解———是指对这门课程涉及到的概念、理论的说明和解释,能提示所涉及到的教学内容演变过程的特征、形成原因以及教学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

掌握———是指能结合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和要求表中的“√”号表示教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要求层次。

由于时间的限制,有些内容可作为自学内容,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要求或不布置要求。

(一) 绪论第一章城市绿地的功能第二章城市绿地系统的组成第三章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第六章、防护绿地规划第七章、附属绿地(三)居住小区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第八章、其他绿地之风景区规划四、课程实施㈠课时安排与教学建议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园林专业的限选课。

一般情况下,每周安排4课时,共54课时,㈡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要求1、采用以教学班为单位进行授课的教学形式。

长春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长春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规划目标与指标 (3)第三章市区绿地系统规划 (4)第四章城市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结构、布局与分区 (6)第五章城市绿地分类规划 (7)第六章树种规划 (12)第七章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规划 (14)第八章分期建设规划 (15)第九章规划实施措施 (16)第十章附录 (18)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发展长春市绿化事业,加强城市环境建设,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增进市民身心健康,提高城市规划与园林绿化建设管理水平,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府文件,结合本市实际编制本规划。

第二条本规划所界定的规划区范围与现状市区行政范围相同,市区面积3583平方公里。

第三条本规划的适用年限为2007—2020年,近期规划为2007—2012年。

第四条规划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城市绿化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00号;* 建设部《国家园林城市标准》(2000年);*《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城市道路绿化规范与设计规范》CJJ75-97;*《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建成[1993]784号;*《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国发[2001]20号;*《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2002.9.1实施)];*《城市绿线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112号(2002.11.1实施);*《园林基本术语标准》国际.2002年12月1日施行;*《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建城[2002]192号;*《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实施方案》,《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建城[2002]106号;*《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建城[2002]240号;*《长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第五条规划指导思想: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宗旨,美化城市景观、方便群众游憩为目的,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的原则,把大环境绿化与城市绿化相结合,大力植树造林,提高绿化覆盖率,充分利用现有条件,突出当地特色,形成春城特色的现代化园林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

大理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文本 - 云南省政府信息公开门户网站

大理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文本 - 云南省政府信息公开门户网站

目录第一章总则 (2)第二章规划目标与指标 (5)第三章市域绿地系统规划 (6)第四章城区绿地系统规划结构、布局与分区 (7)第五章城市绿地分类规划 (10)第六章树种规划 (12)第七章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规划 (14)第八章古树名木保护规划 (16)第九章避灾绿地规划 (17)第十章分期建设规划 (18)第十一章实施措施 (19)第十二章附则 (20)大理市绿地系统规划文本(2005—2020年)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发展大理市的城市绿化事业,加强城市环境建设,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增进市民身心健康,提高城市规划与园林绿化建设管理水平,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府文件,结合本市实际情况编制本规划。

第二条本规划是大理城市总体规划的专项规划之一,凡是在城市规划范围内的有关绿地的一切生产与建设活动,均应遵守本规划。

第三条原则上与《大理市城市总体规划调整(2005—2020年)》、《大理滇西中心城市总体规划调整规划纲要(2005—2020)》、《大理滇西中心城市规划布局和功能分区》的范围一致,即本次绿地系统规划范围为原大理市市域范围和原洱源县的江尾镇、双廊镇,国土1815平方公里,现状总人口58.98万人。

第四条本规划的适用年限根据《大理市城市总体规划调整(2005—2020年)》,并根据实际时效,确定为2005---2020年。

近期:2005----2010年中期:2011----2015年远期: 2016----2020年第五条规划编制依据(一)国家现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年)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86年颁布,1998年修订)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4.《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84年颁布,1998年修订)5. 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1992年)(二)技术标准、规范1.建设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2002.10.16)2.建设部:《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8)3.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1991年)4.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1995年)5.建设部:《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1993年)6.建设部:《公园设计规范》(GJJ48—92)7.建设部:《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定》(CJJ 75—97)8.建设部:《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LY/T5132—95)9.建设部:《园林城市标准》(2005年)10.建设部:《城市绿地分类标准》(GJJ/T85—2002)11.云南省建设厅:《云南省级园林城市标准》12.云南省建设厅:《云南省城市园林绿地专业规划技术要求暂行规定》13.建设部:《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试行)》(2005年)(三)有关文件1.大理市人民政府、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大理市城市总体规划调整(2005—2020年)》(2005,8)2. 大理市人民政府、大理州规划建设局《大理滇西中心城市总体规划调整规划纲要(2005—2020)》(讨论稿2004,10,12)3.云南省大理市人民政府《大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1997-2015)》4.云南省大理市人民政府《大理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1997-2015)》5.大理市园林管理处《大理市创建园林城市的实施方案》(2004,4)6.大理市史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大理市年鉴编辑部《大理市年鉴(2003)》7.大理市园林管理处《将军洞风景区杜鹃园规划说明书(2001,10)》8.中共大理州委、大理州人民政府《大理市滇西中心城市建设规划初步方案》(2003,9)9.大理市建设局、大理市规划局《大理南市区改造规划和城市设计》(2004,2)10. 大理州规划建设局《大理滇西中心城市规划布局和功能分区》12. 大理市环境保护局《洱海西区(38km)湖滨带生态恢复工程简介》(2004,2)13. 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云南省洱海湖滨带(西区)生态恢复建设工程二期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及施工技术要求》(2004.1)14. 大理市林业局、大理市林业规划设计队《大理市村镇绿化规划方案》(2004,5)15. 云南省大理市人民政府《大理市城市总体规划(1997—2015)》(2001,2)16. 云南省大理市人民政府《大理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1997-2015)》(2001,2)第六条规划指导思想根据大理市特定的地理位置及其在滇西中的地位与作用。

杭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杭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杭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划目的为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整合、优化杭州新市区绿地系统布局和结构,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切实可行地指导城市绿地建设,特编制本规划。

第二条本规划是对《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补充和深化,经批准后的《杭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2——2020年)》,是杭州市城市园林绿地详细规划、建设、管理的法定性文件。

第三条规划范围本次绿地系统规划范围为杭州市区,总面积为3068平方千米,主要包括上城、下城、拱墅、西湖、江干、滨江、余杭、萧山八区,与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范围基本一致。

第四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年);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年);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4、《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84年通过,1998年修正);5、《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1982年);6、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2001年);7、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1992年9月);8、建设部:《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9、建设部:《国家园林城市评选标准》(2000年);10、建设部:《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 85—2002);11、建设部:《城市古树名木保护方法》(2000年,192号文);12、建设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2002年城建240号文);13、建设部:《关于加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通知》(2002年城建249号文);14、建设部:《城市绿线管理办法》(2002年第112号)15、《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16、《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17、《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等相关规范;18、省政府:《浙江省城市绿化管理办法》(1995年)19、《杭州市城市绿化管理条例》(1997年)20、《杭州市生态公益林建设总体规划》(2000年);21、《杭州市城市道路及公共绿地树种规划》(2000年);22、《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及各专项规划(报批稿)等第五条规划期限与城市总体规划期限基本一致,即:近期:2002—2005年;中期:2006—2010年;远期:2011—2020年;远景:2020年以后,展望到2050年左右。

长沙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结构布局

长沙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结构布局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发展长沙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加强城市环境建设,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市民身心健康,提高城市园林绿化和规划建设经管水平,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府相关文件,结合本市实际,编制本规划。

本规划是长沙市总体规划的专项规划之一,凡在规划区范围内有关绿地的一切生产与建设活动,均应遵守本规划。

如对本规划进行调整修改,必须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及有关法规程序进行。

第二条本规划范围分市域和都市区两个层次,市域范围包括市区(即五个行政区:芙蓉区、天心区、雨花区、开福区、岳麓区),一个县级市(浏阳市)、三个县(长沙县,望城县,宁乡县),总面积11819.5平方公里,主要确定域内绿地系统总体布局结构和自然保护区范围;都市区范围包括市区,长沙县的星沙镇、暮云镇、黄花镇、榔梨镇,望城县的高塘岭镇、坪塘镇、丁字镇、雷锋镇、星城镇、含浦镇、黄金乡,总面积1450平方公里。

第三条划定市域重要绿色空间的保护范围,明确要突出体现的自然地域风貌特色。

重点表现长沙山、水、洲、城相融相彰的基本构架,创造平衡协调的城市生态系统,规划绿地应合理安排、均匀分布,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规划思想。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与发扬充分结合。

考虑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发展,使物种的多样性通过科学的物种规划与安排来促进和提高。

注重植物景观的塑造和树种选择,绿化建设应该与实际发展相结合,合理安排近、远期开发建设的内容和进度,最大程度达到城市绿地按计划、有步骤建设的目的。

本规划期限为2003年~2020年,其中分近、远两期,近期为2003年~2008年,远期为2009年~2020年。

第四条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98年)●《城市绿化条例》(国务院[1992]100号令)●《城市绿地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建设部城建[1993]784号文件)●《城市绿线经管办法》(建设部[2002]112号令)●《城市绿地分类规范》(2002年)●《园林城市指标》(2000年)●《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1997年)●《关于印发〈建国家园林城市实施技术方案〉、〈国家园林城市规范〉的通知》(建设部城建[2000]106号文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国务院[2001]20号令)●《湖南省实施〈城市绿化条例〉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经管法》(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1980年)●《湖南省风景名胜区经管条例》●《长沙市城市绿化经管条例》●《长沙市古树名木保护经管办法》●《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经管办法》●《长沙市城市规划经管技术规定》●《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岳麓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已编制的各类专项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及相关修建性详细规划。

杭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1

杭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1

杭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划目的为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整合、优化杭州新市区绿地系统布局和结构,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切实可行地指导城市绿地建设,特编制本规划。

第二条本规划是对《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补充和深化,经批准后的《杭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2——2020年)》,是杭州市城市园林绿地详细规划、建设、管理的法定性文件。

第三条规划范围本次绿地系统规划范围为杭州市区,总面积为3068平方千米,主要包括上城、下城、拱墅、西湖、江干、滨江、余杭、萧山八区,与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范围基本一致。

第四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年);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年);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4、《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84年通过,1998年修正);5、《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1982年);6、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2001年);7、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1992年9月);8、建设部:《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9、建设部:《国家园林城市评选标准》(2000年);10、建设部:《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 85—2002);11、建设部:《城市古树名木保护方法》(2000年,192号文);12、建设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2002年城建240号文);13、建设部:《关于加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通知》(2002年城建249号文);14、建设部:《城市绿线管理办法》(2002年第112号)15、《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16、《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17、《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等相关规范;18、省政府:《浙江省城市绿化管理办法》(1995年)19、《杭州市城市绿化管理条例》(1997年)20、《杭州市生态公益林建设总体规划》(2000年);21、《杭州市城市道路及公共绿地树种规划》(2000年);22、《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及各专项规划(报批稿)等第五条规划期限与城市总体规划期限基本一致,即:近期:2002—2005年;中期:2006—2010年;远期:2011—2020年;远景:2020年以后,展望到2050年左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林业大学
园林学院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授课章节第一章概论
授课对象风景园林、园林专业本科三年级授课时间四节课
任课教师张媛
1.【教学目标】
概论部分是对课程的总述和导引,让学生了解本课程与其他相关课程的联系,概括本课程要讲述的内容和范围。

剖析绿地和绿地规划的概念,通过对国内外绿地规划理论的梳理,让学生理清绿地规划发展的脉络,在头脑中建立绿地规划的理论框架。

2.【教学内容】
绿地、城市绿地、绿地规划的概念;城市绿地规划的理论;我国城市绿地的发展概括。

3.【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对城市绿地和城市绿地规划概念的理解,理论发展的脉络。

处理方法:重点讲解;通过大量的规划图示,变抽象理论为具象的图例,直观的展示,启发主动思考。

2)教学难点:对城市绿地规划概念的理解,需要从城市的整体、宏观的角
度。

学生短期内无法构建知识体系。

理解上有难度。

处理方法:理清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城市规划之间的关系,要求学生复习城市规划的相关知识,在今后的课程中逐步讲解。

4.【教材分析】
教材是城市规划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内容合辑,关于理论的部分放在了城市规划内容中,主要列举了城市规划的理论,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针对性不够,内容不全面。

需要在课堂的讲述中进行补充。

例如奥姆斯特德等人物及其规划理论都是比较重要的内容。

5.【设计思路】
1)设计要点一:
针对现代城市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指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是建设绿地,引出课程所讲述的绿地、城市绿地概念;如何进行建设,建设的方法是什么,突出城市绿地规划的重要性。

设计依据:
创设问题情境,通过身边出现的环境问题,引发注意和好奇心理,进而思考解决方法,促进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设计要点二:
通过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重要性,指出规划理论的成熟有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带领学生理清规划发展的脉络,明确现代规划理论的优点和长处。

设计依据:
了解理论的发展过程,可以加强学生对课程的理解,了解课程之间的紧密关系,利于从宏观的角度理解问题。

6.【教学模式和手段】
1)教学模式:问题导入——启发思考——提出概念——构建知识。

2)教学手段:动态多媒体课件和板书结合。

7.【教学大纲,参考文献】
见教学大纲、参考文献第一章概论部分。

8.【教学过程】
骤表达方式
(2)设计建立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公园--纽约中央公园(Central Park)。

1854 年建于纽约市中心地带,面积约340公顷,为普通市民提供户外游览、休息、娱乐的用地。

弗里德里克·劳·奥姆斯特德(Frederick Law Olmsted)和卡尔维特·沃克斯(Calvert Vaux)
(3)规划设计Boston Park System, 树立起城市绿化系统的观念与理念。

1868-1876 年奥姆斯特德为布法罗市规划了一系列系,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引导学生课下查阅相关资料,扩展知识范围。

骤表达方式---城市地价的飞速增涨
---城市财富的分配失衡
田园城市的构想:
---用地规模:24平方公里(城市4平方公里、农业20平方公里)
---人口规模:3.2万人(城市3万人、农业0.2万人)
---土地来源:政府贷款获得廉价土地、使用者缴纳“税租”
---发展目标:示范、影响、改善
图解一
•中心城市
•若干田园城市围绕一个中心城市,构成城
市组群
•交通----铁路和道路
骤表达方式
•城市总人口25万人
•中心城市58000人,12000公顷
•各个田园城市32000人
图解二
•城市人口30000人
•乡村人口2000人
图解三
•一系列同心圆
•中央公园
•放射大道
田园城市的试验
第一章 概论
10 教学步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表达方式
• 两座新城的试验: ---莱奇沃斯(Letchworth)(1903年)
---韦林(Welwyn)(1919年)
• 从对理论的宣传到对实验的经营
奥姆斯特德和不少同时代的城市思想家一样以乡村作为解决城市问题的出路,以城乡结合作为手段。

所不同的是奥姆斯特德予乡村、田园、自然于城市之中,把自然之美景以公园的形式引入城市,而其他思想家如霍华德则予城市于乡村和自然之中,使城市与乡村有机结合、生长在自然的怀抱里。

3. 卫星城镇规划的理论与实践
“卫星城” 规划思想:从城市区域的角度出发,通过开发城市远郊地区的新城分散大城市压力。

恩温 1922年出版《卫星城市的建设》
恩温主持1944年“大伦敦计划”(Greater London plan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