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

合集下载

八年级历史上册 7.22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教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 7.22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教案

7.22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把握新式学堂、科举制度的废除、中国近代后期文学艺术领域大师成绩。

2.进程与方式:通过对新式学堂显现到新式教育体制的拟定再到科举制被废除等内容的学习,培育学生把握历史脉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熟悉必然的文化是必然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

【教学重难点】重点:新式教育的开端、歌颂光明、鞭挞黑暗的文学、艺术家。

难点:如何明白得经历众多的知识点。

【教学方式】讲述法、例证法、列表归纳法、问题探讨法等。

【教学进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每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咱们总能听到那嘹亮的国歌声。

同窗们,你们明白国歌的作者是谁吗?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由闻名戏剧家田汉作词。

这首歌极大地激发了中华民族的抗战意志。

那么,与聂耳同时期的文学家、艺术家还有哪些?他们在近代中国为了国家的独立强盛曾作过哪些尽力?咱们应如何明白得他们的作品的内涵?这一节课,咱们就来学习具体内容。

二、自主学习,生成问题:1. 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的背景如何?2. 说出新式学堂的显现及京师大学堂的开办情形。

3. 简述科举制度废除的通过和结果。

4. 文学艺术家的使命是什么?5. 归纳民国时期文学艺术成绩:类别姓名代表作品文学艺术美术音乐三、针对问题,有效点拨:1. 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的背景:清朝沿用明代的教育制度,学校以四书五经为要紧教材,国家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人材。

如此培育的人材,愈来愈不适应近代中国的需要。

于是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就提出了学习西方、改革教育的主张。

2. 新式学堂的显现:(1)显现时刻:洋务运动时期。

(2)中国第一所新式学校:京师同文馆。

(3)显现意义:新式学堂的显现,标志着中国教育开始步入近代化。

京师大学堂的开办:(1)时刻:戊戌变法时期。

(2)地址:北京。

(3)诞生:作为光绪帝“新政”的一项重要方法,梁启超等维新派开办了京师大学堂(辛亥革命后,改称北京大学)。

(4)地位: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国家成立的最高学府。

历史八年级上册《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教案教学设计

历史八年级上册《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教案教学设计
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创办了许多新式学堂。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是京师同文馆。除此之外,洋务派还创办了一些科技和军事类的学堂,这些新式学堂为清政府培养了一批近代外交、军事和科技方面的人才。
在19世纪晚期的戊戌变法中,作为“新政”的一项内容,清政府创办了京师大学堂。京师大学堂即今天北京大学的前身,她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创办的最高学府,也是戊戌变法保留下来的一项重要成果。它的创办,表明了近代中国教育改革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教师小结、过渡:《奏定学堂章程》拟订后,于1905年宣布废除科举制度。1906年后的考试就都属于近代教育的形式了。在这样的制度下,不但培养出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还培养了许多优秀的文学艺术巨匠。
二、讴歌光明、鞭挞黑暗的文学、艺术家
1.鲁迅的文学成就
鲁迅是中国近代的文学巨匠,是中国进步文学艺术家的杰出代表。他的作品有小说、杂文等。其代表作有《狂人日记》《孔乙己》等著名小说。小说《孔乙己》塑造的是一位被封建文化毒害而迂腐的知识分子的形象,作品激烈地批判了封建制度对人们的摧残。鲁迅的文学成就还表现在杂文方面,如《华盖集》《而已集》和《南腔北调集》等。鲁迅的杂文,文笔犀利,战斗性极强,辛辣而带诙谐,善于击中敌人的要害,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不朽之作。
(2)人民音乐家聂耳、冼星海。
教师播放《国歌》片段。
教师提问学生:我国的国歌原名是什么?其词、曲分别是谁创作的?
学生思考、回答:我国的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其词作者是田汉,曲作者是聂耳。歌曲诞生于中华民族处于危难时刻的1935年。歌曲富有极强的动力感,象征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激励着中国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斗志。建国时即被定为代国歌。此外,作曲家冼星海创作了著名的《黄河大合唱》,这首歌曲以黄河两岸人民抗日救国的英勇斗争为题材,歌颂了祖国和人民,音乐气势磅礴,强烈反映出时代的精神,民族风格鲜明,是我国音乐艺术的不朽杰作。

八年级历史上册 7.22《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7.22《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第22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教学目标基础知识了解近代中国教育改革的史实和文学艺术巨匠的成就掌握教育改革的艰难,中国近代后期时代特征对文艺的巨大影响能力训练过程方法阅读资料联系理解创建京师大学堂与废除科举制的历史必然性,时代对文学巨匠、美术大师、人民音乐家、解放区文艺工作者的锻造对比鉴别文艺巨匠的姓名和主要成就(要求“对号入座”)讨论探索清末新式学堂教学内容与今天学校教学内容异同之处情感态度价值观爱国情感宣传科学进步,反对愚昧迷信;追求人民民主,抨击独裁专制;讴歌民族独立,反对外来侵略是近代文艺的主旋律,仍需继承发扬唯物史观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教学重点新式教育的开端和近代文艺巨匠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记忆众多易于混淆的知识点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回顾前一节课学过的线索,按表格内容“对号入座”:姓名魏源严复詹天佑侯德榜茅以昇成就《海国图志》译著《天演论》京张铁路《制碱》钱塘江大桥承上启下,教师讲授:上述思想家科学家中,除了魏源以外,其余四位都是新式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并且都是留学成材后,归来报效祖国的知识界精英人物。

这新式教育制度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在文学艺术方面出现了哪些人物?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新式教育的开端1、新式学堂在中国出现的情况怎样?(A、出现时期:洋务运动开始时[1862年]。

B、中国第一所新式学校:京师同文馆[27页]。

C、中国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京师大学堂[今人民教育出版社所在地]。

)2、怎样评价《奏定学堂章程》?(它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系统完备并付诸实施的法定学制,它顺应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要求,废除了不合时宜的科举考试制度,具有进步性。

但仍然局限在“西学为用,中学为体”的框架内,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经学”课时最多,学生仍立足于做官等。

)教师小结、过渡:《奏定学堂章程》拟订后,于1905年宣布废除科举制度。

1906年后的考试就都属于近代教育的形式了。

在这样的制度下,不但培养出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还培养了许多优秀的文学艺术巨匠。

历史人教八年级上册《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教案03

历史人教八年级上册《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教案03

倚窗远眺,目光目光尽处必有一座山,那影影绰绰的黛绿色的影,是春天的颜色。

周遭流岚升腾,没露出那真实的面孔。

面对那流转的薄雾,我会幻想,那里有一个世外桃源。

在天阶夜色凉如水的夏夜,我会静静地,静静地,等待一场流星雨的来临…许下一个愿望,不乞求去实现,至少,曾经,有那么一刻,我那还未枯萎的,青春的,诗意的心,在我最美的年华里,同星空做了一次灵魂的交流…秋日里,阳光并不刺眼,天空是一碧如洗的蓝,点缀着飘逸的流云。

偶尔,一片飞舞的落叶,会飘到我的窗前。

斑驳的印迹里,携刻着深秋的颜色。

在一个落雪的晨,这纷纷扬扬的雪,飘落着一如千年前的洁白。

窗外,是未被污染的银白色世界。

我会去迎接,这人间的圣洁。

在这流转的岁月里,有着流转的四季,还有一颗流转的心,亘古不变的心。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①使学生了解从新式学堂的出现到新式教育体制的拟定和科举制度的废除的基本史实;了解中国近代后期,在文学艺术领域里,涌现出以鲁迅、郭沫若、赵树理、丁玲、徐悲鸿、聂耳、冼星海等为代表的一批巨匠;弘扬科学精神,批判封建愚昧,讴歌光明,鞭挞黑暗,成为进步文艺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②引导学生分析民国时期时代特征,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协作精神;指导学生归纳本课文艺成就,提高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采用演示图片,教师描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历史有直观、深刻的印象,从而揭示历史现象的本质;指导学生归纳民国时期文艺成就,创制表格,使学生对本课知识条理清晰,以便从宏观上把握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教育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并服务于社会。

中国近代后期的时代特征是宣传科学进步,反对迷信落后;追求人民民主,抨击专制独裁;讴歌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

这一时代特征对文学艺术领域产生巨大影响。

进步的文学艺术家所取得的辉煌成就,雄辩地证明了唯物史观的一条原理,即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

第22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教案)

第22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教案)

第22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备课人:王建辉温故知新:1.1926年,中国自主研制的“红三角”牌纯碱荣获金质奖章,它的发明者是( )A .侯德榜B .詹天佑C .李四光D .华罗庚2.八达岭长城脚下的青龙桥车站,矗立着一座青铜雕像。

他背靠雄伟的万里长城,面对巍峨的崇山峻岭,面容刚毅,目光注视着前方的京张铁路。

你认为这座铜像是( )A .侯德榜B .詹天佑C .李四光D .华罗庚3.面对列强入侵、国家危难,一位爱国思想家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而编著了一部书。

此书是( )A .《天演论》B .《权界论》C .《四洲志》D .《海国图志》4.严复“物竞天泽,适者生存”的思想为哪一运动提供了思想武器( )A .《狂人日记》B .《鲁迅全集》C .《阿Q 正值》D .《野草》 5.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是什么? 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从新式学堂的出现到新式教育体制的拟定和科举制度废除的基本史实。

2.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以鲁迅、郭沫若、越树理、丁玲、徐悲鸿、聂耳、冼星海等为代表的文学艺术巨匠的事迹和作品; 本课学习重点与难点:学习重点:1.新式教育的开端 2.文学艺术巨匠的作品名称; 学习难点:1.新式教育的开端 2.文学艺术巨匠的作品名称; 学习方法指导:1.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民国时期的时代特征,这个题目比较大。

教师可以让学生结成小组分工合作,完成这个任务。

学生之间互相启发,既可以降低问题的难度,又可以培养学生协作精神。

2.课前,教师可以布置学生自己找出课本上提到的文学家的代表作品,选一段自己最感兴趣、最欣赏的文字,准备课上根据教师的要求,先郎诵,再谈自己对这段文字的理解、感受。

这样做可以让学生接触一些具体的材料,从而加深他们对作家作品的理解和记忆。

导入新课:在近代史上,中国的被动挨打不仅是由于清政府政治的腐败、经济的落后造成的,更是由于教育体制的落后和教育内容的保守造成的。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教案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记忆众多易于混淆的知识点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承上启下,教师讲授:上述思想家科学家中,除了魏源以外,其余四位都是新式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并且都是留学成材后,归来报效祖国的知识界精英人物。

这新式教育制度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在文学艺术方面出现了哪些人物?(组织学生阅读117——121页课文,对重要的人名、代表作名称[或主要成就]等做出醒目的阅读标记,按小组交流个人看法,要求人人过关。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新式教育的开端1 新式学堂在中国出现的情况怎样?(A. 出现时期:洋务运动开始时[1862年]。

B. 中国第一所新式学校:京师同文馆[27页]。

C. 中国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京师大学堂[今人民教育出版社所在地]。

)2 怎样评价《奏定学堂章程》?(它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系统完备并付诸实施的法定学制,它顺应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要求,废除了不合时宜的科举考试制度,具有进步性。

但仍然局限在“西学为用,中学为体”的框架内,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经学”课时最多,学生仍立足于做官等。

)教师小结、过渡:《奏定学堂章程》拟订后,于1905年宣布废除科举制度。

1906年后的考试就都属于近代教育的形式了。

在这样的制度下,不但培养出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还培养了许多优秀的文学艺术巨匠。

讴歌光明、鞭挞黑暗的文学、艺术家1 你知道五四运动到1949年间中国文学艺术的神圣使命吗?(宏扬科学精神,批判封建愚昧,讴歌光明、鞭挞黑暗。

))2A. 鲁迅B. 郭沫若 F. 聂耳 G. 冼星海a.《狂人日记》、《孔乙己》b.《屈原》c.《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d.《太阳照在桑干河上》e.《愚公移山》f.《义勇军进行曲》g.《黄河大合唱》教师总结:近代中国的文学巨匠、美术大师、人民音乐家、解放区文艺工作者是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锻造出来的。

这说明了“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

五四以来,宣传科学进步,反对愚昧迷信;追求人民民主,抨击独裁专制;讴歌民族独立,反对外来侵略成了中国近代文艺的主旋律,仍然值得今天的青年学生继承下去并发扬光大起来。

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名师教案 新人教版

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名师教案 新人教版
②这两首歌曲有哪些艺术特点?在当时起什么作用?
学生欣赏,思考,回答问题。
提高学生对歌曲艺术欣赏水平。使学生认识到歌曲产生于民族危难的抗战时期,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斗志。
设疑:《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抗战时期,为什么把它作为今天的国歌?
学生欣赏,思考,回答问题。
使学生认识到国歌今 天仍然鼓舞着中国人民为国家强盛而 奋勇拼搏。
过程与方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编演短剧,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历史有直观、深刻的印象,从而揭示历史现象的本质;指导学生归纳民国时期文艺成就,创制表格,使学生对本课知识条 理清晰,以便从宏观上把握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教育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并服务于社会,对学生进行唯物史观教育。通过对民国时期文艺作品思想性的分析,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重点
科举制度废除;近代文艺成就。
难点
知识点杂乱,头绪多;郭沫若历史剧《屈原》的思想性。
学法
阅读、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讲述等
教法
图片、视频展示;导读导议;讨论法,活动法。




第22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
一、新式教育开端
1.新式学堂出现和京师大学堂的创办
2.新式教育评价和科举制度的废除
二、民国时期文学艺术
教学过 程
环节
知识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估时
导入
新课
《考生看榜图》
展示:《考生看榜图》,设疑:该图反映了什么?并对此做一简要评价。导入第22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观察思考
回答问题
激发兴趣

历史人教八年级上册《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教案03

历史人教八年级上册《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教案03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①使学生了解从新式学堂的出现到新式教育体制的拟定和科举制度的废除的基本史实;了解中国近代后期,在文学艺术领域里,涌现出以鲁迅、郭沫若、赵树理、丁玲、徐悲鸿、聂耳、冼星海等为代表的一批巨匠;弘扬科学精神,批判封建愚昧,讴歌光明,鞭挞黑暗,成为进步文艺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②引导学生分析民国时期时代特征,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协作精神;指导学生归纳本课文艺成就,提高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采用演示图片,教师描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历史有直观、深刻的印象,从而揭示历史现象的本质;指导学生归纳民国时期文艺成就,创制表格,使学生对本课知识条理清晰,以便从宏观上把握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教育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并服务于社会。

中国近代后期的时代特征是宣传科学进步,反对迷信落后;追求人民民主,抨击专制独裁;讴歌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

这一时代特征对文学艺术领域产生巨大影响。

进步的文学艺术家所取得的辉煌成就,雄辩地证明了唯物史观的一条原理,即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

通过对民国时期文艺作品思想性的分析,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精神,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①清政府迫于形势压力的教育改革;②民国时期进步的文学艺术家。

教学难点:如何帮助学生理解、记忆众多的知识点。

教学方法:讨论法,讲解法,谈话法,多媒体教学手段。

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及相关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近代社会的发展历程及社会变革。

教师小结,引出新课:中国人被卷入历史的洪流当中,想生存、发展下去,只能自强以适应社会的改变,那杰出人才的培养与教育是密不可分的,科举制自隋朝就一直是我国的选官制度,设疑:晚清的八股取士制度能否适应当时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晚清政府迫于形势,迈出近代教育改革第一步,这是本课的一个重要内容。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2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教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2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教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A、鸦片战争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D、新文化运动
【合作探究】
1、我 国近代前期的新式教育体制是怎样逐步建立起来的?
2、如果你在那个时代上中学,你会从哪个方面培 养自己?为什么?
3、近代进步文学、艺术家的神圣使命是什么?
学生小组之间合作探究交流解决上述问题,加深对课文的认识。
【小结提升】
①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也是
1.教育②清朝拟订《》,建立起包括、、等三个学程的新式教育体制。
A、同文馆B、京师大学堂C、翰林院D、清华 大学
2、以反映××区人民、生活为题材的文艺作品是( )
①《孔乙己》②《屈原》③《狂人日记》④《愚公移山》
⑤《小二黑结婚》⑥《李有才板话》⑦《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A.①⑤⑥⑦B.②④⑤⑥C.①②③④ D.⑤⑥⑦
3、科举制度在中国沿用了约( )
A、1 000年B、1 300年C、1 500年D、2 000年
学生讨论回答明确:社会各界进步人士,纷纷呼吁废科举、兴学校。迫于形势,清政府拟定《奏定学堂章程》,宣布废除科举制。
3、怎样评价《奏定学堂章程》?(它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系统完备并付诸 实施的法定学制,它顺应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要求,废除了不合时宜的科举考试制度,具有进步性。但仍然局限在“西学为用,中学为体”的框架内,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经学”课时最多,学生仍立足于做官等。)
教师小结、过渡:《奏定学堂章程》拟订后,于1905年宣布废除科举制度。1906年后的考试就都属于近代教育的形式了。在这样的制度下,不但培养出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还培养了许多优秀的文学艺术巨匠。
讴歌光明、鞭挞黑暗的文学、艺术家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你知道五四运动到1949年间中国文学艺术的神圣使命吗?(宏扬科学精神,批判封建愚昧,讴歌光明、鞭挞黑暗。)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精品教案:22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2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精品教案:22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2
二、文学艺术家
1、文学
鲁迅、郭沫若、赵树理、丁玲
2、艺术
徐悲鸿、聂耳、冼星海




清政府终于决定废除科举制度。
2、《奏定学堂章程》
①指导学生读课文,整理知识点
②对照《奏定学堂章程》里的中学里的课程,课时与今天课程、课时设置,看有什么区别?为什么有这种不同?说明了什么?
4小结过渡:《奏定学堂章程》拟定后,于1905年宣布废除科举制度。1906年后的考试就属于近代教育的形式了。在这样的制度下,不但培养出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还培养了许多优秀的文学巨匠。




1、提出废除科举制度。普遍兴办学校的历史人物是(B)
A李鸿章B张之洞C光绪帝D左宗棠
2、中国近代第一所由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C)
A北京大学B清华大学C京师大学堂D天津大学/
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曲作者是(A)
A聂耳B田汉C冼星海D杨洪年
4、著名的历史剧《屈原》的作者是(B)
学科
历史
课题
第22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2)
课型
新授




知识
能力
使学生了解新式学堂的出现,京师大学堂的创办,新式教育体制的拟定及科举制度废除等史实;了解民国时期著名文学艺术家鲁迅、徐悲鸿、聂耳、冼星海、郭沫若、赵树理、丁玲及主要成就
过程
方法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历史有直观、深刻的印象,从而揭示历史现象的本质;指导学生归纳民国时期文艺成就,创制表格,使学生对本课知识条理清晰,以便从宏观上把表、归纳
读课文,归纳。
学生分组讨论,各组代表阐明本组观点。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2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2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新式学堂的出现,京师大学堂的创办,新式教育体制的拟定及科举制度废除等史实;了解民国时期著名文学艺术家鲁迅、徐悲鸿、聂耳、冼星海、郭沫若、赵树理、丁玲及主要成就。

指导学生归纳本课文艺成就,提高归纳、概括能力;引导学生分析民国时期时代特征,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编演短剧,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历史有直观、深刻的印象,从而揭示历史现象的本质;指导学生归纳民国时期文艺成就,创制表格,使学生对本课知识条理清晰,以便从宏观上把握知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教育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并服务于社会,对学生进行唯物史观教育。

通过对民国时期文艺作品思想性的分析,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新式教育的开端和近代文艺巨匠【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记忆众多易于混淆的知识点【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大家知道北京大学吗?(学生回答)北京大学创建于1898年,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

北大是中国“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的发祥地,也是多种政治思潮和社会理想在中国的最早传播地,享有极高的声誉和重要的地位。

北京大学也是亚洲最重要的大学之一。

那么,北京大学是如何创立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2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

二、新课学习(一)新式教育的开端1. 教师出示图片:举子看榜图。

学生回答问题:该图反映了什么制度?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

2、学生阅读教材,思考问题:新式教育开端的原因是什么?3、出示漫画,学生讨论思考问题:这是鸦片战争后的一张漫画,漫画想说明什么问题?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加剧,传统的经学已经无法适应巩固统治的需要。

教师进一步提问,面对这种状况。

【思想】人教版历史八上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word教案

【思想】人教版历史八上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word教案

【关键字】思想第22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学习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新式学堂的出现,京师大学堂的创办,新式教育体制的拟定及科举制度废除等史实;了解民国时期著名文学艺术家鲁迅、徐悲鸿、聂耳、冼星海、郭沫若、赵树理、丁玲及主要成就。

指导学生归纳本课文艺成就,提高归纳、概括能力;引导学生分析民国时期时代特征,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编演短剧,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历史有直观、深刻的印象,从而揭示历史现象的本质;指导学生归纳民国时期文艺成就,创制表格,使学生对本课知识条理清晰,以便从宏观上把握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教育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并服务于社会,对学生进行唯物史观教育。

通过对民国时期文艺作品思想性的分析,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重点和难点]重点:科举制度废除、近代文艺成就难点:理解、记忆众多的知识点。

[教法、学法] 典型事例分析法、提问引导法、材料运用法、归纳法[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导入新课]以北大导入[温故知新](听说你是记忆高手,那赶快大显身手吧!)1、旧中国时期,由于帝国主义对纯碱生产的垄断,使我国民族工业纷纷破产,改变这一局面的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A.侯德榜B.钱学森C.茅以升D.詹天佑2、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创办的时间是()A.1854年B.1861年C.1862年D.1898年3、由京师大学堂发展而来的著名高等学府是今天的()A.清华大学B.北京师范大学C.北京大学D.首都师范大学[讲授新课]一、学生通过导图掌握基础知识2、能力提升1、科举考试作为封建社会选拔人才的最主要途径,中国历史上存在了一千多年,到20世纪初被清政府废除,原因何在?2、按文学、艺术分类,编制“民国时期进步文学艺术家成就简表”三、辅助理解民国时期的时代特征决定了历史赋予民国时期文化的新内容,请试着归纳民国期文化的主旋律?[课后小结][课堂检测](看谁是冠军,加油吧!)1、在中国长达1300年的科举制度正式废止于()A.1860年B.1894年C.1898年D.1905年2、在近代,许多有识之士猛烈抨击科举制度,呼吁废除科举制度,其原因是()A.科举制度严重阻碍了教育的进步和人才的培养B.科举制度在用人制度上存在着弊端C.科举制度一无事处D.科举制度是封建统治的象征3、下列关于同文馆和京师大学堂的说法,正确的是()A.京师大学堂是由同文馆发展而来的B.两所学校都是中国近代由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C.两所学校的创办者不同,但他们创办学校的目的是基本相同的D.两所学校和科举制的关系不同,京师大学堂是对科举制起到完善作用4、请排列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①创办京师同文馆②设立京师大学堂③废除科举④京张铁路通车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 C.①③②④ D.③①②④[教学反思]此文档是由网络收集并进行重新排版整理.word可编辑版本!。

历史人教八年级上册《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教案02

历史人教八年级上册《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教案02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①使学生了解新式学堂的出现,京师大学堂的创办,新式教育体制的拟定及科举制度废除等史实;了解民国时期著名文学艺术家鲁迅、徐悲鸿、聂耳、冼星海、郭沫若、赵树理、丁玲及主要成就。

②指导学生归纳本课文艺成就,提高归纳、概括能力;引导学生分析民国时期时代特征,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编演短剧,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历史有直观、深刻的印象,从而揭示历史现象的本质;指导学生归纳民国时期文艺成就,创制表格,使学生对本课知识条理清晰,以便从宏观上把握知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教育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并服务于社会,对学生进行唯物史观教育。

通过对民国时期文艺作品思想性的分析,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①科举制度废除。

利用已有知识,创设短剧〈〈蔡元培访谈》,突出重点。

②②近代文艺成就。

阅读归纳,制作表格〈〈民国时期文艺成就》。

教学难点:①知识点杂舌L,头绪多。

②郭沫若历史剧〈〈屈原》的思想性。

通过搜索知识要点,编写提纲突破难点①。

③通过讨论及编演历史小话剧突破难点②。

教学方法:讨论法,活动法,多媒体教学手段。

教学准备:①预习搜索本课知识要点。

②学生课前通过网络等渠道搜集有关民国时期文艺作品的资料,加深对作家、作品的了解。

③编排短剧〈〈蔡元培访谈》;历史小话剧〈〈屈原》(片段)。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①使学生了解新式学堂的出现,京师大学堂的创办,新式教育体制的拟定及科举制度废除等史实;了解民国时期著名文学艺术家鲁迅、徐悲鸿、聂耳、冼星海、郭沫若、赵树理、丁玲及主要成就。

②指导学生归纳本课文艺成就,提高归纳、概括能力;引导学生分析民国时期时代特征,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编演短剧,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历史有直观、深刻的印象,从而揭示历史现象的本质;指导学生归纳民国时期文艺成就,创制表格,使学生对本课知识条理清晰,以便从宏观上把握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2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新式教育的开端和近代文艺巨匠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记忆众多易于混淆的知识点
教学过程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上述思想家科学家中,除了魏源以外,其余四位都是新式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并且都是留学成材后,归来报效祖国的知识界精英人物。

这新式教育制度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在文学艺术方面出现了哪些人物?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新式教育的开端
1、新式学堂在中国出现的情况怎样?(A、出现时期:洋务运动开始时[1862年]。

B、中国第一所新式学校:京师同文馆[27页]。

C、中国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京师大学堂[今人民教育出版社所在地]。


2、怎样评价《奏定学堂章程》?(它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系统完备并付诸实施的法定学制,它顺应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要求,废除了不合时宜的科举考试制度,具有进步性。

但仍然局限在“西学为用,中学为体”的框架内,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经学”课时最多,学生仍立足于做官等。


教师小结、过渡:《奏定学堂章程》拟订后,于1905年宣布废除科举制度。

1906年后的考试就都属于近代教育的形式了。

在这样的制度下,不但培养出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还培养了许多优秀的文学艺术巨匠。

讴歌光明、鞭挞黑暗的文学、艺术家
1、你知道五四运动到1949年间中国文学艺术的神圣使命吗?(宏扬科学精神,批判封建愚昧,讴歌光明、鞭挞黑暗。


2、请你根据下表,找出字母所示的内容。

(先找到标明之,后组织“接龙回答”)
A. 鲁迅
B. 郭沫若
C. 赵树理
D. 丁玲
E. 徐悲鸿
F. 聂耳
G. 冼星海
a.《狂人日记》、《孔乙己》
b.《屈原》
c.《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
d.《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e.《愚公移山》
f.《义勇军进行曲》
g.《黄河大合唱》
教师总结:近代中国的文学巨匠、美术大师、人民音乐家、解放区文艺工作者是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锻造出来的。

这说明了“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

五四以来,宣传科学进步,反对愚昧迷信;追求人民民主,抨击独裁专制;讴歌民族独立,反对外来侵略成了中国近代文艺的主旋律,仍然值得今天的青年学生继承下去并发扬光大起来。

巩固小结1、梳捋本课知识线索和知识要素。

2、指导学生当堂完成课本第120页连线搭配题(指出此类题目只要前几项连对了,最后一项必然是正确的。

如果最后一项有问题,就应检查前面内容)。

3、提醒学生作好期末复习的准备——补足、订正所有的作业。

课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