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党组织领导核心 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

合集下载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国务院•【公布日期】2017.06.12•【文号】•【施行日期】2017.06.12•【效力等级】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2017年6月12日)城乡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

城乡社区治理事关党和国家大政方针贯彻落实,事关居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城乡基层和谐稳定。

为实现党领导下的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全面提升城乡社区治理法治化、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促进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现就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关键、政府治理为主导、居民需求为导向、改革创新为动力,健全体系、整合资源、增强能力,完善城乡社区治理体制,努力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和谐有序、绿色文明、创新包容、共建共享的幸福家园,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可靠保证。

(二)基本原则——坚持党的领导,固本强基。

加强党对城乡社区治理工作的领导,推进城乡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带领群众坚定不移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确保城乡社区治理始终保持正确政治方向。

——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服务居民、造福居民作为城乡社区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依靠居民、依法有序组织居民群众参与社区治理,实现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共享。

——坚持改革创新,依法治理。

强化问题导向和底线思维,积极推进城乡社区治理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

基层党建创新与基层治理现代化

基层党建创新与基层治理现代化

基层党建创新与基层治理现代化摘要:基层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基石,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建工作,引领和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在基层领域的延伸。

基层党建创新能否担当起引领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任,主要在于基层党建创新能否找准基层党建创新的着力点,强化基层党组织的功能调适和角色定位,突出制度化和民主化的创新方向。

基层党建创新还要注意严肃性,处理好实践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关系,突出党组织政治功能。

关键词:基层党建创新;基层治理;现代化1基层党组织是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领导核心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和战斗堡垒作用是基层治理现代化顺利进行的前提。

基层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基石,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建工作,引领和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在基层领域的延伸。

判断一个基层党组织能否引领基层治理现代化,主要有三个基本标准:一是能否及时高效解决和应对基层发展难题;二是能否引导不同的主体统筹建立多元的治理格局和体系,优化治理机构;三是能否提供群众满意的基本公共服务。

从这三个标准来看,基层党组织可以大有作为。

坚持五大发展理念,破解基层发展难题是基层党组织的重大使命。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可以从贯彻五大理念入手,破解基层发展难题”。

创新是破解基层发展难题,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根本支撑和关键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

协调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区域协调、城乡协调,确保基层各方面事业齐头并进的有力保障;坚持绿色发展是破解生态困境,实现发展、富裕和美丽中国建设的必由之路;开放是拓展基层发展空间、优化基层治理格局的内在要求;坚持全面共享、全民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的共享发展理念,是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理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根本要求和体现。

党建引领下的基层治理法治化

党建引领下的基层治理法治化

I本刊关注I BenKan GuanZhul党建引领下的基层治理法治化周悦丽岳琨金若山新时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央强调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

近年来,各地贯彻落实中央要求,在加强法治建设、推进基层治理创新方面进行了很多有意义的探索。

如吉林省四平市以“行政执法监督+”破解基层执法难题,江苏省张家港市以社区协商激发基层法治建设原动力,福建省厦门市以“四个公开”推进行政执法行为规范化等。

作为首善之区,北京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的要求应当更高、基层治理创新探索更具典型意义。

推进实施“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就是其中重要的实践探索之一。

“街乡吹哨,部门报到”的实践推进基层党组织领导和统筹推进“街乡吹哨、部门报到”。

基层党组织在城市基层治理中应发挥什么作用?如何发挥作用?这是新时代基层治理的首要问题。

调整优化党建格局,以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统筹治理资源。

在区级层面成立区城管委,对城管系统各职能部门实行统一领导、归口管理;成立区委城管工委,与城管委合署办公,授权其统领城管系统思想政治建设、重大决策、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

发挥街乡党(工)委的领导职能,以街乡工作推进部门工作。

聚焦党(工)委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的主要职责,以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目标,有效发挥党组织在辖区内的统筹协调作用。

明确街乡属地责任和执法部门责任,建立考核评价机制,赋予街乡党(工)委处级干部人事建议权、基层组织管理权、重大事项决策权等权力,激发街乡治理积极性、部门执法主动性。

以制度建设解决基层治理中的法治难题。

近年来,城市管理中属地责任不断强化,区(县)政府及各职能部门管理任务大量下移,导致街乡职责越来越重,“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正是抓住了问题重点,立足制度建设,解决街乡主体责任和执法部门依法履职问题。

以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建设,厘清基层治理主体的法定职责。

权责不清是基层治理的现实难题,通过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建设得到很大改善。

基层治理实践心得体会

基层治理实践心得体会

在我国,基层治理是社会治理的基础,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环节。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基层治理工作,不断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作为一名基层治理工作者,我有幸参与了基层治理实践,现将我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一、深刻认识基层治理的重要性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工程。

基层治理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

基层治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国家治理的整体水平。

因此,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基层治理的重要性,增强做好基层治理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基层治理的核心是服务人民群众。

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关心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在基层治理工作中,我们要注重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广泛动员群众参与,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三、创新基层治理方式方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需求的变化,传统的基层治理方式方法已无法满足新时代的要求。

我们要积极探索创新,不断改进基层治理方式方法。

1.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是基层治理的重要保障。

我们要加强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提高党员素质,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2. 完善基层治理体系。

建立健全基层治理体系,明确各级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和居民在基层治理中的职责和任务,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3. 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

加强基层法治建设,提高基层干部法治素养,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确保基层治理各项工作依法依规进行。

4. 强化科技支撑。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提高基层治理的智能化水平,提高治理效率。

四、加强基层治理队伍建设基层治理队伍是基层治理工作的主力军。

我们要加强基层治理队伍建设,提高基层治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1. 加强政治建设。

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的思考

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的思考

依照法律管理 , 公 民的所有行为依 照法律进行 , 基层 的一 切需 要 和可 以 由法 律 来调 控 的活动 和 工作 , 都 纳
入规 范化 、 制度 化 的轨道 。具 体来讲 : 1 . 基 层治 理法 治化 必 须 围绕法 治 中 国建设 这个 大 局 。建 设法 治 中 国的 目标 不 能靠简 单地 将法 治建 设 的 任 务 切 割 为各 基 层 组 织 、 各行业 、 各 部 门 的任 务来 完 成, 而应统 筹规 划 、 协调 发展 和整 体推 进 。基 层治 理应
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的思考
王增 杰
( 中共 河 南省直机 关 党校 , 河南 郑州 4 建 设 中 , 基 层 的依 法 治理具 有基 础性 地 位和 作 用 。党 的十八 届 四 中全会 提 出
了“ 推进 基层 治 理法 治化 ” 的要 求 , 对 于推 进 国 家治理 体 系和 治理 能 力现代 化 、 维护 改革 发展稳 定 大局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具有十分重要 的意义。推进基层 治理法治化 , 必须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推进基层治理
法治化 中的关键 作 用 , 必须 增 强基层 干部 法治观 念 和 法治 为 民的意 识 , 提 高基层 干部 依 法 办事 能 力 , 加 强基 层 法 治机 构和 基层 法 治 队伍 建 设 , 建 立重 心 下移 、 力量 下沉 的 法 治工作 机 制 , 大力推 进 法 治干部 队
伍。
然要求 。 “ 九层之台, 起于垒土。 ” 基层是依法治国的根 基 。法治 国家最 终要 体 现 在基 层 , 法 治 政府 最 重要 服 务到基层 , 法治社会最重要落脚在基层 。 一方面 , 法治 中 国建 没的 薄 弱 环 节在 基 层 。基 层 人 口文 化 水 平 偏

人民日报关于基层治理的金句

人民日报关于基层治理的金句

人民日报关于基层治理的金句
1.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

2.基层治理既是国家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服务群众的“最先一公里”。

3.推动基层治理创新,关键在党,关键在人。

4.党建引领,是基层治理的关键一招。

5.强化党组织在基层工作中的领导地位,提升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能力,是推
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路径。

6.社区治理得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

7.社区治理要搞好,群众参与是法宝。

8.在党建引领下,要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健全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培育发展
社区社会组织,完善社区协商机制,提升社区服务能力。

9.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广
大人民群众既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既是受益者也是建设者。

10.社区治理的“根”,在于党心民心“同频共振”。

11.基层是人民群众生活休憩的家园,是社会治理最深厚的支撑。

12.加强基层治理,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
发展思想。

13.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动治理重心下移,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
然要求。

14.在社区治理中,要加强法治建设,完善社区治理法律法规,规范社区治理行
为,保障居民的合法权益,推动社区治理的法治化和规范化。

15.基层治理就如同大树的根,努力吸取营养,为整个社会提供支撑和稳定性。

基层治理工作要求

基层治理工作要求

基层治理工作要求
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为民服务,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

2. 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基层组织体系,发挥党组织的核心作用,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

3. 推动社会治理创新,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积极推进网格化管理,加强社区服务设施建设,提高治理效能。

4. 建立健全民主协商机制,广泛开展协商、调解和公众参与,促进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基层治理。

5. 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群众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推进法治基层建设。

6. 加强队伍建设,注重培训基层干部和社区工作者,提高基层治理工作的专业化水平和能力。

7. 积极开展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工作,推动基层治理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实现全面小康。

- 1 -。

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

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

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作者:刘佳义《光明日报》( 2014年12月08日 01 版)基层治理法治化,就是要在党的领导下,按照法律来管理基层事务,即基层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一切活动依照法律管理,公民的所有行为依照法律进行,使基层的一切需要和可以由法律来调控的活动和工作,都纳入规范化、法律化的轨道。

基层法治建设,是依法治国在基层的具体实践,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基础性工程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础在基层,工作重点在基层。

从现在到2020年这一阶段,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关键时期,这就要求我们党必须从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高度出发来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

(一)改革开放以来,基层治理法治化取得显著成效我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完善,村委会组织法、城市居委会组织法修订实施,地方性法规不断修订完善,社区居委会建设、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村委会换届选举、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等文件先后下发,为城乡基层群众自治实践提供了有力的法律和制度保障。

基层自治组织建设不断加强,载体不断健全,群众自治组织基本实现了全覆盖,新型城乡自治组织不断涌现。

各地基层审判、检察、公安和司法行政机关及其派出机构建设不断健全,司法服务更加贴近群众、便利群众。

随着一系列有关法律法规颁布,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相关法律体系基本建立。

可以说,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基层治理已经步入制度化、法治化的轨道。

(二)我国基层治理法治化存在的问题基层法治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经过这些年的努力,取得了很大成效。

但客观来看,与依法治国的目标任务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存在不少问题:在立法方面,立法冲突现象突出,下位法与上位法相抵触,或者不同部门规范性文件相互矛盾冲突,在某些领域还存在立法漏洞,已经存在的社会关系没有法律法规来调整。

关于全面开展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活动的方案

关于全面开展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活动的方案

关于全面开展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活动的方案为全面深化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根据《关于全面开展制订修订村规民约社区公约活动的通知》(xx综委〔201x〕x号),经研究,决定在全乡全面开展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活动。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和县委十三届十二次会议精神,以创新完善法治、德治、自治相结合的基层社会治理机制为抓手,2015年7月底前全乡所有的行政村完成村规民约修订完善工作,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增强基层社会发展活力,促进解决基层治理中的实际问题,促进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为深化平安坦洪、法治坦洪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一)合法性。

村规民约不得与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相抵触,不得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合法财产权利。

必须依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的程序,由村民会议表决通过。

(二)民主性。

制定村规民约要坚持群众路线,集中全体村民的智慧,广泛收集意见,回应村民诉求,协调各方利益,充分酝酿讨论,体现全体村民的共同意愿,切实保障群众的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

(三)针对性。

围绕当前基层治理中的难点问题,开展制订修订工作,坚持从各村实际出发,不照搬照抄,既明确“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又规定“违反后怎么办”,真正达到规范和约束行为的目的。

(四)操作性。

坚持简捷易行、轻重适度,既通过有效的制约措施达到约束、教育、警示等作用,又防止激化矛盾,促进实现村民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

三、实施步骤(一)准备阶段(4月底之前)1.成立机构。

乡成立开展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活动领导小组,由何国茂任组长,张向葵、高柏武任副组长,赵泓、雷晓蕾、黄国波、姜峰亮、陶建义为成员,下设综合组(组长由高柏武兼任)、督查指导组(组长由赵泓兼任)和宣传报道组(组长由雷晓蕾兼任),负责修订完善工作协调、指导、监督和宣传。

城市基层治理理论与实践研究

城市基层治理理论与实践研究

城市基层治理理论与实践研究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合肥市基层治理的实践探索,深入剖析了党建引领下的社区自治、网格化管理以及智慧社区建设等典型案例,并总结了其中可推广的经验。

文章强调,通过类资源的充分利用、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以及创新资源利用方式,可以有效推动基层治理工作的提升。

此外,文章还分析了如何拓展参与渠道、增强民主监督,以及完善制度保障、确保长效机制在基层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文章还展望了未来基层治理的发展趋势,预测了基层治理智能化发展和治理主体多元化的趋势,并提出了应对挑战的策略。

在深化党建引领下基层治理创新实践方面,文章强调了加强党建引领力度、拓展治理创新领域以及强化治理成效评估与反馈机制的重要性。

本文旨在通过总结合肥特大城市基层治理的成功经验,为其他城市提供借鉴和参考,同时为推动基层治理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方向。

目录第一章背景与意义 (1)一、合肥市城市发展概况 (1)二、基层治理重要性及挑战 (2)三、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意义 (3)四、研究目的与预期成果 (4)第二章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理论基础 (5)一、党建工作核心理念与原则 (5)二、基层治理相关概念解析 (6)三、党建与基层治理结合点剖析 (7)四、国内外典型案例借鉴与启示 (7)第三章合肥特大城市基层治理现状分析 (8)一、基层组织架构及运行机制调研 (8)二、存在问题与瓶颈识别 (9)三、居民参与度及满意度评估 (10)四、改进方向与目标设定 (11)第四章党建引领下基层治理创新策略设计 (12)一、加强党组织建设,提升领导力 (12)二、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管理效能 (13)三、拓展参与渠道,增强民主监督 (14)四、完善制度保障,确保长效机制 (15)第五章合肥特大城市基层治理实践探索 (16)一、典型案例分析 (16)二、经验总结:提炼可推广经验 (17)三、教训反思:避免走弯路、错路 (18)四、持续改进方向:不断自我革新 (19)第六章总结与展望 (20)一、研究成果回顾与总结 (20)二、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及挑战应对策略制定 (21)三、不断深化党建引领下基层治理创新实践 (22)第一章背景与意义一、合肥市城市发展概况合肥,这座崛起中的特大城市,人口规模接近千万之众,国土幅员辽阔,总计覆盖11445平方公里的广袤地域,占安徽省国土总面积的8.2%。

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几点认识

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几点认识

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实现良好社会治理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

以下是几点对于该问题的认识:
重视基层:基层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整个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当重视基层,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和基层政府的管理能力。

多元参与: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多元参与的机制和平台,鼓励社会组织、居民自治组织、企业等各方参与到基层治理中,形成多方共治的格局。

数据驱动: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建设信息化、数字化的基层治理体系,加强数据收集、分析和利用,提高治理决策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法治建设:依法治理是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基层干部和居民的法律意识,健全法律法规执行机制,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人才培养: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注重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的基层干部,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进程。

创新实践:鼓励基层探索创新,倡导问题导向的实践,加强经验交流和共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治理模式和做法。

以上认识是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些重要思考,通过不断完善基层治理体系和提升治理能力,可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期待,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湖北省黄冈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调研考试政治试题

湖北省黄冈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调研考试政治试题

黄冈市2022年高三年级9月调研考试政治试题黄冈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命制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到答题卷相应位置,考试结束,考生只交答题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表格中重大事件和意义对应正确的是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共产党宣言》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

这表明(共产党宣言》①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②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③阐明了共产党是代表无产阶级的政党④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了伟大飞跃。

我国GDP总量从1978年3678.7亿元增长到2021年114.37万亿元,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创造出“中国奇迹”。

这表明改革开放①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②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③解放和发展了我国社会的生产力④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近年来,蕲春县以特色产业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一方面,通过农户十基地的模式,建设形成246个百亩以上蕲艾连片基地;另一方面,实施蕲艾科技研发创新工程,鼓励引导涉艾企业在科技研发方面加大投入,逐步完善蕲艾种植、加工、研发、仓储、流通全产业链。

2021年蕲艾产值达80.88亿元,带动约20万人就业,人均可支配收人进一步增加。

这表明该地①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弥补作用,推动乡村振兴②保障了农户土地所有权,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③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促进集体经济经营方式的创新④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和经济发展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国家统计局公布2022年上半年经济数据显示,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达562642亿元,同比增长2.5%,截至2022年7月20日,全国合计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3万亿元。

新形势下推进基层治理的对策方略

新形势下推进基层治理的对策方略

新形势下推进基层治理的对策方略作者:伍俊斌来源:《理论导刊》2017年第08期摘要:加强和改善基層治理,切实维护基层和谐稳定,是当前亟待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

直面现实,推进基层治理,要着力构建区域化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建设高素质基层执政骨干队伍,创新基层治理架构,理顺乡镇(街道)与村(居)的关系,加强村(居)两委建设,培育发展和有效监管社会组织。

关键词:基层治理;基层党建工作;治理架构;社会组织;创新中图分类号:D26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7)08-0004-05当代中国社会治理的难点在基层,重点在基层,创新也在基层。

基层治理,一头连着城市,另一头系着农村,关乎城乡发展和社会稳定。

加强和改善基层治理,是促进城乡统筹和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体制保障,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必然要求,是社会大流动进程中促进社会融合与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

尤其是在当前社会急剧转型、体制急剧转轨、社会矛盾凸显时期,加强和改善基层治理,对于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实践价值。

[1]要树立强基固本、重视基层的鲜明导向,把基层组织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探索形成科学合理的基层治理架构,巩固和提高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切实维护基层和谐稳定。

推进基层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整体协调推进。

形成党领导下多方参与、良性互动、团结协作、共同治理的运行机制和制度体系,实现民心在基层凝聚、资源在基层整合、问题在基层解决、服务在基层拓展,[2]对于加快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构建区域化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1.创新组织设置,优化治理格局。

将区域化基层党建纳入基层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总体框架,是当前区域化党建的行动逻辑和路径取向。

适应基层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基本趋势和基本要求,区域化基层党建的主要目标是:在功能发挥上体现整合性,在运行机理上体现民主化,在制度规范上体现法治化。

强化基层治理演讲稿范文

强化基层治理演讲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非常荣幸能够与大家共同探讨和分享关于强化基层治理的重要话题。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础,是我们服务人民群众、维护社会稳定的关键环节。

在此,我将以“强化基层治理,共建和谐家园”为主题,谈几点我的看法。

首先,我们要深刻认识基层治理的重要性。

基层是人民群众生活的基本单元,是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

基层治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基层治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我们必须强化基层治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保障。

其次,我们要明确基层治理的工作重点。

一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基层党组织是基层治理的核心力量,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是提升基层干部队伍素质。

基层干部是基层治理的中坚力量,要注重选派优秀干部到基层工作,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基层干部的综合素质。

三是完善基层治理体系。

要建立健全基层治理体系,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以下是强化基层治理的具体措施:一、加强基层党建工作。

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推动基层党建工作与基层治理工作深度融合,实现党的建设与基层治理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二、深化基层政权建设。

完善基层政权组织体系,加强基层政权建设,提高基层政权组织服务群众的能力。

三、创新基层治理方式。

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四、加强基层社会建设。

培育和发展基层社会组织,发挥社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推动基层社会建设与基层治理相互促进。

五、强化基层治理队伍建设。

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基层干部的素质和能力,为基层治理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最后,我们要广泛动员群众参与基层治理。

基层治理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要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基层治理,共同建设和谐家园。

总之,强化基层治理,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作为基层治理现代化基本单元的功能

作为基层治理现代化基本单元的功能

作为基层治理现代化基本单元的功能一、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性基层治理是指国家治理体系中的最基础部分,也是政府与人民群众直接接触的层面。

基层治理的现代化是我国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在新时代下,基层治理现代化具有以下重要意义:1.1 推进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作为社会治理体系的基本单元,基层治理现代化是推进整个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只有基层治理现代化能力得到提升,社会治理体系才能更加科学、高效地运行,为社会矛盾的化解和社会稳定做出更大贡献。

1.2 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基层治理现代化的进步,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

基层政府承担着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职责,只有基层治理现代化,才能更好地为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支持。

1.3 促进民生福祉改善基层治理现代化可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化需求,提高基层政府的服务水平和能力,从而促进全社会的民生福祉改善。

1.4 增强社会治理的可持续性基层治理现代化可以增强社会治理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为社会的长治久安打下坚实基础。

二、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基本功能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功能主要包括:2.1 充当政府与民众的桥梁基层政府作为政府与民众的桥梁和联络员,起着重要的沟通纽带作用。

基层政府应当及时了解和反映民意,与民众进行有效的沟通,推动政策得到落实。

2.2 履行政府职能基层政府是国家政府在地方的延伸,负责履行国家赋予的各项职责和任务。

基层政府要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积极推进各项工作,保障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2.3 维护社会稳定基层政府要维护社会的稳定,及时解决和化解矛盾纠纷,协调各方面力量,确保社会的和谐与安定。

2.4 促进经济发展基层政府要积极推进各项经济工作,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和民生的改善。

2.5 提供公共服务基层政府要为民众提供各种公共服务,如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

2.6 强化社会管理基层政府要强化社会管理,做好社会治安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的安全和权益。

关于基层治理的政策与论述

关于基层治理的政策与论述

关于基层治理的政策与论述
基层治理是指对社会基层实施管理、服务、调节和协调的过程和方法。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基层治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包括了许多政策和论述的方面。

1.政策:
- 坚持党的领导。

党的领导是最根本的,必须坚决落实党的领导,发挥党组织的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

- 强化乡村治理。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推进农村社会治理创新。

- 推进社会治理创新。

鼓励社会主体参与社会管理,建立多元共治的社会治理格局。

- 构建和谐社会。

通过改善基层民生、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措施,努力实现社会和谐稳定。

- 打造平安中国。

加强公共安全风险防控,建设平安城市和平安社区。

2.论述:
- 基层治理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基础。

只有在基层解决好百姓的切身问题,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确保改革事业的顺利进行。

- 规范基层权力运行是基层治理的核心。

要建立健全基层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确保权力不被滥用,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

- 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做好基层治理的关键。

只有加强党组织的建设,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才能确保基层治理的有效进行。

- 提高基层干部素质是加强基层治理的重要保障。

培养一支政
治过硬、业务精湛、廉洁高效的基层干部队伍,是基层治理的必然要求。

总之,基层治理的政策和论述旨在建立起健全的基层组织体系,加强党的领导,完善社会治理机制,提高基层干部素质,为基层治理提供有力支撑,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目标。

基层治理工作法经验提炼

基层治理工作法经验提炼

基层治理工作法经验提炼
基层治理是指在社区、村庄、街道等基层单位中,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对社会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进行管理和解决的过程。

基层治理工作法是指在基层治理中,采用的一系列工作方法和技巧。

下面,我们就来谈谈基层治理工作法的经验。

一、强化组织领导
基层治理的组织领导是基础,必须要有一个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构,才能够有效地开展基层治理工作。

在组织领导方面,要注重发挥党组织的作用,加强党组织的建设,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使党组织成为基层治理的核心力量。

二、加强宣传教育
宣传教育是基层治理的重要手段,可以提高居民的文化素质和法律意识,增强居民的自我管理能力。

在宣传教育方面,要注重针对性,根据不同的社会问题,采取不同的宣传方式和手段,使宣传教育更加有效。

三、建立健全制度
制度是基层治理的保障,必须要建立健全各种制度,如社区管理制度、村民自治制度、街道管理制度等。

制度的建立要注重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基层治理的特点和实际需要,使制度更加符合实际。

四、加强社会管理
社会管理是基层治理的重要内容,必须要加强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的水平。

在社会管理方面,要注重综合治理,采取多种手段和措施,如加强巡逻、加强巡查、加强宣传等,使社会管理更加有效。

五、注重民主参与
民主参与是基层治理的重要原则,必须要注重民主参与,充分发挥居民的主体作用。

在民主参与方面,要注重听取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居民的智慧和力量,使民主参与更加广泛和深入。

基层治理工作法是基层治理的重要内容,必须要注重实践,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创新,使基层治理工作更加有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强化党组织领导核心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作者:何宁
来源:《四川党的建设》2017年第07期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础在基层,重点在基层。

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是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苍溪县紧跟城乡社会结构多元化、群众利益诉求复杂化、信息传播方式多样化的新形势新变化,坚持强化党组织领导核心,切实加快基层治理法治化进程。

优化党组织设置健全组织体系
基层党组织是基层一切工作的领导核心。

面对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农村人口加剧外流,新型经营主体不断涌现,部分党组织“软”“弱”“小”,统筹引领不强的现状,围绕引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基层党组织设置创新,全面开展乡镇党委规范化建设,依托乡镇“一办三中心”运行模式健全乡镇机关党组织;结合村(社区)“两委”换届,坚持强带弱、富带穷、居带村推进跨村联建党组织。

换届后,全县村级党组织净减少309个,合建率达68.9%;全覆盖围绕产业链建党组织,在万亩现代农业园区建立园区党委,分类建立产业党组织、庭院党小组,构建形成“村党组织+产业党支部+庭院党小组”组织体系。

创新居民小区、商务楼宇、商圈市场党建模式,深化“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成立驻外商会、企业等党组织112个,有效推动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

加快班子队伍建设凝聚发展合力
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推进基层治理加强班子建设和建强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是关键。

结合乡村换届,精准选配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坚持“两好三强”标准和“一村一策”原则,实施“十个一批”拓宽选人渠道,换届后书记平均年龄较上届下降11岁;实施“村干部学历提升计划”和“红色文化补钙工程”,开展跟班学习锻炼,全覆盖加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第一书记培训,提升专业素养和引领推动脱贫攻坚能力。

大力推进基层党组织班子改造升级,实施返乡农民工“四项培养计划”、贫困党员“四项帮扶计划”“头雁领航带富计划”和“能人”进班子计划,大力培养党组织书记产业领军人才,鼓励党员致富能手进入党组织班子。

探索推进村干部专职化管理,推行多元化激励机制。

通过综合比选方式,14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被选进乡镇领导班子,进一步激发干部干事创业激情。

强化服务功能提升群众满意度
服务功能是基层党组织的重要功能。

全县探索推行服务群众“打红条”、党员志愿服务积分制、“五零”工作法模式,开展党组织和党员“五亮五促”活动,在各领域各行业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常态服务群众需要。

针对农村土地撂荒、资金分散、群众增收难等问题,由党组织统筹推进土地规模经营,通过龙头带动、业主开发、大户承包,流转土地培育各类经营主体;创新
农业投融资模式,在不改变涉农资金用途前提下,强化资金打捆整合集中使用,提高财政资金效益;推行“四保+分红”利益联结模式,实行保土地租金、保农民就近务工、保订单收购、保农作物保险,对财政支农资金实行股权量化,按比例分配给村、组和农户,凭股分享经营主体收益分红,实现群众稳收增收。

推行“一核多元”治理模式,在行政村全覆盖开办党群大讲堂、“农民夜校”,常态开展教育培训和政策宣传,推动实现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相融互促。

(作者系中共苍溪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责编:史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