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语文(苏复习资料课件:第二部分+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2+考点一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019届高考专题复习之文言文阅读ppt课件
2016年新课 《宋史·曾公亮传》 断句、文化常识、 19
标全国卷Ⅰ (人物传记)
分析与概括、翻译
2016年新课 《明史·陈登云传》 断句、文化常识、 19
标全国卷Ⅱ (人物传记)
分析与概括、翻译
2016年新课 《明史·傅珪传》 断句、文化常识、 19
标全国卷Ⅲ (人物传记)
分析与概括、翻译
2
近几年新课标全国卷文言文阅读题考查统计表:
(2)2014年,题型设计有调整,用断句题替代 了筛选信息题,变化后的四道题依次为实词、 断句、分析与概括、翻译。
(3)2015年至2018,题型设计又有新变化, 用文化常识题替代了实词题,变化后的四道题 依次为断句、文化常识、分析与概括、翻译。
5
新型题分数必须拿
一、断句题: 文言文断句,就是根据对语段内容理解和把握,对 提供考查的语段进行语意和语气上的停顿。 文言文断句考查对实、虚词的理解能力,对句式的 判断能力和对语气的分析能力。
赴阙也指入朝觐见皇帝。
• C.“践阼”原指踏上古代庙堂前台阶,又表示用武力打败敌 对势力,登上国君宝座。
• D.逊位,也称为让位、退位,多指君王放弃职务和地位,
这是指鲁芝的谦让行为。
践阼:走上阼阶主位。古代庙寝堂前两阶,主阶在东,称践阼。后来也指即位、登
基。也作“践祚”
19
【2017新课标Ⅰ卷】
•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以字行,是指在古代社会生活中,某人的字得以通行使用,他 的名反而不常用。
• B.姻亲,指由于婚姻关系结成的亲戚,它与血亲有同有异,只是 血亲中的一部分。
二、天天读课本,包括课文和注释。 三、每一课的知识点都应该扎扎实实地
【江苏版】2019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与策略讲义 高考第2大题 文言文阅读专题卷2 含解析
文言文阅读专题卷(二)(建议用时:40分钟)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8分)【导学号:20332019】戚元鲁墓志铭曾巩戚氏宋人,为宋之世家.当五代之际,有抗志不仕、以德行化.其乡里、远近学者皆归之者,曰同文,号正素先生,赠尚书兵部侍郎.有子当太宗、真宗时为名臣,以论事激切至今传之者,曰纶,为枢密直学士,赠太尉.有子恭谨恂恂、不妄言动、能守其家法、葬宋之北原、余为之志其墓者,曰舜臣,为尚书虞部郎中.元鲁其子也,名师道,字元鲁.为人孝友忠信,质厚而气和,好学不倦,能.似其先人者也.盖自五代至今百有六十余年矣,戚氏传绪浸远,虽其位不大,而行应礼义,世世不绝如此,故余以谓宋之世家也.元鲁自少有大志,聪明敏达,好论当世事,能通其得失.其好恶有异于流俗,故一时与之游者,多天下闻人.皆以谓元鲁之于学行,进而未止,意其且寿,必能成其材,不有见于当世,必有见于后.孰谓不幸而今死矣!故其死也,无远近亲疏,凡知其为人者,皆为之悲,而至今言者尚为之慨然也.元鲁初以父任为建州崇安县尉,不至.以进士中.其科,为亳州永城县主簿,又为楚州山阳县主簿.嘉祐六年三月二十九日,以疾卒于官,年三十有五.娶陈氏,内殿承制习之女;再娶王氏,参知政事文宪公尧臣之女;有子一人;皆先元鲁死,而元鲁盖无兄弟.呜呼!天之报施于斯人如此,何也?元鲁且死时,属其僚赵师陟乞铭于余,师陟以书来告.余悲元鲁不得就其志,而欲因余文以见于后,故不得辞也.以熙宁元年某月某甲子,葬元鲁于其父之墓侧,以其配陈氏、王氏.将葬,其从兄遵道以状来速.铭,铭曰:行足以象其先人,材足以施于世用,而于元鲁未见所止也.生既不得就其志,死又无以传其绪,曷以告哀?纳铭于墓.(选自《曾巩集》卷四十二)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以德行化.其乡里化:教化B.能.似其先人者也能:才干C.以进士中.其科中:考取D.其从兄遵道以状来速.铭速:催促D[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D项,速:请求.]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五代时,戚元鲁的曾祖父在乡里享有盛名,德高望重,但是抗逆朝廷,不愿做官.B.戚元鲁的父亲叫戚舜臣,做过尚书虞部郎中的官职,一生恭敬勤谨,严守家法.C.戚元鲁在学问品行方面精进不止,可惜三十五岁就英年早逝,否则一定能有建树.D.戚家是宋代有名望的世家,作者曾巩亲自为戚家不止一个人撰写过墓志铭.A[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A项,“抗逆朝廷,不愿做官”错,原文的意思是他的先祖有高尚的志气,不愿做官.]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其好恶有异于流俗,故一时与之游者,多天下闻人.(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元鲁且死时,属其僚赵师陟乞铭于余,师陟以书来告.(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他的喜好和厌恶跟世俗的人有所不同,所以当时跟他交游的人,大多是世间有名望的人.(“好恶”“游”“闻人”各1分,状语后置句1分)(2)元鲁将要去世的时候,嘱咐他的同僚赵师陟向我求写一篇墓志铭,赵师陟用书信来告诉我.(“且”“属”“乞”各1分,状语后置句1分) 4.戚元鲁在品行和治学方面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由文本第一段“为人孝友忠信,质厚而气和,好学不倦”可概括出前三点;由第二段“少有大志,聪明敏达”可概括出最后一点.【答案】孝友忠信;敦厚和顺;好学不倦;聪明敏达.(每点1分)【参考译文】戚家人是宋国人,(戚家)是宋国的世家.在五代的时候,有个心存高尚的志气、不愿做官、用(美好的)道德品行教化他的乡里(的百姓)、能让远近求学的人都归附的人,叫戚同文,号正素先生,(死后)被追封为尚书兵部侍郞.他有个儿子,在太宗、真宗时是(一位)名臣,因为议论事情时言辞激烈直率被传颂至今,叫戚纶,官至枢密直学士,被追封为太尉.(戚纶)有个儿子谦恭谨慎、言行合乎规矩、能恪守家法、死后埋葬在宋国的北原、我给撰写墓志铭的人,叫戚舜臣,做尚书虞部郞中.元鲁就是戚舜臣的儿子,名叫戚师道,字元鲁.(戚元鲁)为人孝顺友爱、忠诚信义,本质淳厚、脾气随和,喜欢学习不知倦怠,才干类似他的祖先.从五代到现在一百六十多年了,戚氏家风(积淀深厚),流传久远,虽然他们的官职不高,可是操行符合礼义,世世代代都是这样,没有断绝,所以我说(戚家)是宋国的世家.戚元鲁从小就有远大志向,聪慧明白敏捷通达,喜欢谈论当今社会时事,能通晓其中的得失.他的喜好和厌恶跟世俗的人有所不同,所以当时跟他交游的人,大多是世间有名望的人.大家因此认为戚元鲁的学问品行,精进且未停止,预料他如果长寿,一定能有所成就,(即使)不体现在当代,也一定会体现在后世.谁能料到他现在非常不幸地去世了呢!所以他去世的时候,无论跟他生前的关系远近亲疏,大凡知晓他的为人的,都替他悲痛,到现在说起来还为他悲慨不已.戚元鲁最初因为他父亲的原因被任命为建州崇安县尉,(他)没有赴任.后来考中进士,担任亳州永城县主簿,又担任楚州山阳县主簿.嘉祐六年三月二十九日,因为疾病死在官任上,年仅三十五岁.(戚元鲁)娶妻陈氏,是内殿承制教习的女儿;(陈氏去世后)又娶妻王氏,是参知政事文宪公王尧臣的女儿;(他还)有一个儿子;(他们)都比元鲁先去世,并且元鲁也没有兄弟.唉!上苍对这个人如此酬报,是为什么呢?元鲁将要去世的时候,嘱咐他的同僚赵师陟向我求写一篇墓志铭,赵师陟用书信来告诉我.我很悲痛元鲁没能完成他的志向,想通过我的这篇文章让后人知道,所以我没法推辞.在熙宁元年某月某甲子,把元鲁安葬在他父亲坟墓的旁边,并让他跟妻子陈氏、王氏排列在一起.将要安葬(的时候)他的堂兄戚遵道通过书状来(向我)请求墓志铭,墓志铭文如下:操行足够效法他的先辈,才能足够施于当世之用,可是(这些追求)在元鲁身上却不曾停止.活着的时候没能完成他的志向,死后又没有子嗣传承他的事业,拿什么来告慰哀思呢?就把这篇铭文放在他的墓旁吧.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18分)怀庆府推官刘君墓表归有光刘氏之先,自大梁来居华亭,曰亨叔.亨叔生仲礼,始徙上海.仲礼生庆;庆生四子.长曰铣,次曰钝.铣坐法,被系.京师.钝阴乞守者,代其兄,令出得一见家人而归死.钝既系而铣归,绐其父母云:“钝死,己得赦归.”钝久系而其兄不至.京师士大夫皆知其冤,为馈食饮.久之,赦归.家人惊以为鬼物,母泣曰:“儿馁欲求食,吾自祭汝,勿怖吾也.”钝具言不死状.乃开门纳之.铣仓皇从窦中逸.去,遂不知所之.君自少举止不类凡儿.嘉靖四年,中应天府乡试.先是,其所亲有诬害君者,及君得举,则又曰:“吾固称德资聪明,今果然矣.”君益厚遇之.上海俗奢华,好自矜.眩.君独闭门读书,虽兵阵、风角、占候之书,皆手自抄写.时从野老散发箕踞乐饮,不自表异.计偕还,渡江,登秣陵诸山,呼古人名,举酒与相酬,不醉不止也.嘉靖某年,选调怀庆,先太守已迁去,会中使衔命,降香王屋山.民苦供应,多逃亡.君摄守,能以权宜办济,使者告成事而去.君尝虑囚,一女子呼冤,君察其诬,系狱已二十年,遂出之.武陟富人,以女许巨室,因借其资,以致大富.而婿家后贫,遂结诸豪为证,欲离婚.君责令归其女,而疑富人家多女婢,即归,恐非真女.乃问有老妪,尝识其女面有黑子.已而果非真女.君怒,欲按籍其家,竟以其女成婚.君为人宽和,至持法,虽宗室贵人请乞,不能夺.也.寻以病去官.至淮阴道卒.临卒于邑,曰:“吾始与唐元殊饮酒欢呼,宁知有今日耶?我死于此,无亲知故人为诀.男未成,女未嫁,负用世之志而不施,命也夫.”时嘉靖某年月日,年四十有九.(选自《震川先生集》,有删改) 5.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铣坐法,被系.京师系:囚禁B.铣仓皇从窦中逸.去逸:逃跑C.上海俗奢华,好自矜.眩矜:夸耀D.虽宗室贵人请乞,不能夺.也夺:剥夺D[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D项,夺:强行改变.]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为了让坐牢的兄长和家人见上一面,刘钝暗中请求看守让自己代替兄长,让兄长归家,谁知其兄竟一去不归.B.上海的风俗奢侈浮华,但刘钝却不受影响,常常闭门读书,即使是兵阵、风角、占候之类的书籍他也亲自抄写.C.武陟县某富人把女儿许配给世家大族,后因对方家贫而想解除婚约,刘钝得知后,责令他把女儿送回家,再择时成婚.D.刘钝临终之时,叹息自己没有与亲朋好友诀别,儿女都还未成家,自己虽然有用世之志,却未能施行,真是命运使然啊.C[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刘钝得知后,责令他把女儿送回家,再择时成婚”错.原文“责令归其女”是说刘钝责令他把女儿嫁姶对方,而非“责令他把女儿送回家”.]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钝既系而铣归,绐其父母云:“钝死,己得赦归.”(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君摄守,能以权宜办济,使者告成事而去.(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刘钝被囚禁后刘铣得以回家,刘铣欺骗他的父母说:“刘钝已经死了,自己获得赦免回来了.”(关键词“系”“绐”“得赦”每译对一处得1分,译对大意得1分)(2)刘君代理太守,能因事变通把事情办成功,使者办完事情后离去.(关键词“摄”“权宜”“济”每译对一处得1分,译对大意得1分)8.刘钝有哪些优秀的品格?请简要概括.(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人物的品格可从传主的事迹中分析归纳出来:刘钝替兄坐牢——爱护家人;对诬害他的人更加厚待——宽容待人;平时闭门读书,不少书都亲自抄写——勤奋好学;放出受冤女子——秉公执法.【答案】爱护家人;宽以待人;勤奋好学;秉公执法.(每点1分)【参考译文】刘氏的祖先,从大梁迁来居住在华亭,名叫亨叔.亨叔生下仲礼之后,才迁到上海.仲礼生下刘庆;刘庆生了四个孩子.长子名叫刘铣,次子名叫刘钝.刘铣因犯法获罪,被囚禁在京城.刘钝暗中乞求看守的人,代替他的兄长(被囚禁),让兄长出去得以见一下家人然后回来受死.刘钝被囚禁后刘铣得以回家,刘铣欺骗他的父母说:“刘钝已经死了,自己获得赦免回来了.”刘钝长时间被囚禁而他的兄长一直不到.京城的士大夫都知道他的冤情,给他送吃的喝的.过了很久,刘钝被赦免回家.家人很惊恐,认为他是鬼,他的母亲哭着说:“孩子你饿了想要饭吃,我亲自去祭奠你,你不要吓唬我.”刘钝详细地告诉母亲他没有被处死的情况.(母亲)才开门让他进来.刘铣仓皇地从小门中逃出去,之后就不知他到哪儿去了.刘君自小举止就不同于一般的小孩.嘉靖四年,参加应天府乡试,考中举人.在此之前,刘君所亲近的人中有诬害刘君的,等到刘君中举后,那个人就又说:“我本来就说他品行好资质聪明,现在果然如此啊.”刘君更加厚待他.上海风俗奢侈浮华,百姓喜好自我夸耀.唯独刘君闭门读书,即使是排兵布阵、占卜、根据天象预测吉凶的书,都亲手抄写.经常跟随村野农夫披头散发、两腿前伸坐着高兴地喝酒,从不表现出与众不同.赴京参加会试后回乡,渡江,登上秣陵诸山,呼喊古人名字,举起酒杯与人相互敬酒,不醉不休.嘉靖某年,选调到怀庆,以前的太守已升官离去,适逢宫中派出的使者奉命到王屋山烧香.百姓为供应所苦,大多逃走了.刘君代理太守,能因事变通把事情办成功,使者办完事情后离去.刘君曾经审查记录囚犯的罪状,一女子喊冤,刘君查明她是被诬陷的,她已被囚禁在狱中二十年了,刘君于是把她放了出去.武陟县的富人,把女儿许配给世家大族,因借对方的钱财而变得非常有钱.但是女婿家后来贫穷,富人于是勾结地方豪绅作假证,想要解除婚约.刘君责令他把女儿嫁给对方,但怀疑富人家有许多婢女,即使嫁过去了,恐怕并非是他真正的女儿.就问一个老妇人,老妇人曾经见过那个女孩,女孩脸上有黑痣.不久发现嫁过去的果然不是富人真正的女儿.刘君发怒了,想要查抄富人的家产,富人最终让他的女儿与对方成婚.刘君为人宽厚谦和,对于执法,即使同族的人或有权势的人请求他,也不能强行改变他的意志.不久(刘君)因病辞掉官职.在淮阴道上去世.临死时在县邑,说:“我起初与唐元殊饮酒欢呼,哪里知道会有今天呢?我死在这儿,没有亲戚朋友来诀别.儿子没有成婚,女儿没有出嫁,自己肩负治理天下的志向却没有得以施行,这真是命运啊.”当时是嘉靖某年某月某日,享年四十九岁.。
2019届高三二轮专题复习 文言文阅读 课件(31张)
明方法 从审到答 求满分 思路解构
再提升 跟踪训练
大二轮复习 语文
C.大理即大理寺,是宋代的司法机关,掌管刑事案件的审理,长 官为大理寺卿。 D.刺史,又称刺使,职官。汉武帝始置,“刺”有“检核问事” 之意,刺史巡行郡县。
明方法 从审到答 求满分 思路解构
再提升 跟踪训练
大二轮复习 语文
[分析]
大二轮复习 语文
第4组 下列对有关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诸生,古代经考试录取而进入中央、府、州、县各级学校,包 括太学学习的生员。 B.古代科举制度中,在礼部主持的殿试中获得“进士第一”者, 经皇帝钦点即成为万众瞩目的状元。 C.殿试:为宋(金)、元、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之一。又称:“御 试”“廷试”“廷对”,即指皇帝亲自出题考试。 D.明清时,称会试中试者为“举人”,中了举人叫 习惯上举人俗称为“老爷”。
明方法 从审到答 求满分 思路解构 再提升 跟踪训练
大二轮复习 语文
——联系课内,学会牵引 (2018·高考全国卷Ⅱ,节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 问题。 当职割断,不避豪右 。宠风声大行,入为大司农。和帝问曰: .. “在郡何以为理?”宠顿首 谢曰:“臣任功曹王涣以简贤选能,主簿 .. 镡显拾遗补阙,臣奉宣诏书而已。”帝大悦,涣由此显名。州举茂 . 才 ,除温令。县多奸猾,积为人患。涣以方略讨击,悉诛之。境内清 . 夷,商人露宿于道。其有放牛者,辄云以属稚子,终无侵犯。在温三 年,迁兖州刺史,绳正部郡,风威大行。后坐考妖言不实论。岁余,
明方法 从审到答 求满分 思路解构
再提升 跟踪训练
大二轮复习 语文
第3组 下列对有关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癸巳、戊戌都指年份。中国自古便有十天干与十二地支,形成 天干地支纪年法。 B.戌,地支之一。地支与天干搭配,可用来纪年、月、日、时。 “岁行在戌”中的“戌”是用作纪年。 C.“季秋”,秋季的最后一个月,即农历九月;在古代,每个季 节的三个月依次用“孟、仲、季”来表示。 D.年号是中国古代封建皇帝用以纪年的名号,一个皇帝只有一个 年号,所以常常用年号来称呼皇帝。
2019届高考语文(苏教版)复习资料练习:文言文阅读
[题组一对点练]一、翻译下面的文段,注意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
齐女徐吾者,与邻妇合烛.①夜.②织,吾贫而烛不继,邻妇请先无与夜.③。
徐吾曰:“妾日.④起常早,去常后,扫尘以待,为贫故也。
今一室之中,益一人烛不为益明,去一人烛不为暗,何爱东壁余光?幸分之!”邻妇遂复与织。
(节选自刘向《列女传》) 答:答案:译文:齐国有一个叫徐吾的女子,跟邻家的妇人合伙出钱买蜡烛晚上织布。
徐吾家贫,不能继续出钱买蜡烛,邻家的妇人就叫她晚上不要来了。
徐吾说:“我每天常常是很早就来,常常是最后回去,把房子打扫得干干净净来等待织布,就是因为贫穷啊。
现在整个房子里边,增加一个人蜡烛不会更加明亮,减少一个人蜡烛不会因此变暗,何必吝惜照在东边墙壁上剩余的烛光呢?请把它分给我吧!”邻家的妇人于是又跟她一起织布。
加点词:①烛:名词活用为动词,买蜡烛;②夜:名词活用为状语,在夜里,在晚上;③夜:名词活用为动词,夜织;④日:名词活用为状语,每天。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四年七月,高祖崩,上(指炀皇帝)即皇帝位于仁寿宫。
以天下承平日久,士马全盛,慨然慕秦皇、汉武之事,乃盛治宫室,穷极侈靡,召募行人,分使绝域。
诸蕃至者,厚加礼赐;有不恭命,以兵击之。
课天下富室,益市武马,匹直十余万,富强坐是冻馁者十家而九。
帝性多诡谲,所幸之处,不欲人知。
每之一所,郡县官人,竞为献食,丰厚者进擢,疏俭者获罪。
奸吏侵渔,人不聊生,人饥相食,邑落为墟,上不之恤也。
东西游幸,靡有定居,每以供费不给,逆收数年之赋。
区宇之内,盗贼蜂起,近臣互相掩蔽,隐贼数不以实对。
或有言贼多者,辄大被诘责。
各求苟免,上下相蒙,每出师徒,败亡相继。
黎庶愤怨,天下土崩,至于就擒,而犹未之寤也。
(选自《隋书》)(1)课天下富室,益市武马,匹直十余万,富强坐是冻馁者十家而九。
译文:(2)黎庶愤怨,天下土崩,至于就擒,而犹未之寤也。
译文:答案:(1)(他)向天下的富人征收重税,大量购买军马,每匹马价值十余万两,因此而受冻挨饿的富强之家十有其九。
2019年江苏高考语文试题解析课件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李丰,字安国,故卫尉李
李丰,字安国,是原卫尉李义的儿子。
义子也。黄初中,以父任召随 文帝黄初年间,因其父李义任卫尉,他受命
军。始为白衣时,年十七八, 随军。起初做平民时,十七八岁,在邺下有 ①在邺下名为清白,识别人物, 清白之名,能识别品评人物,天下人一致称
• ①在邺下名为清白
②外示清净,而内图事
• ③不以家计为意,仰俸廪而已 ④丰常约敕不得有所侵取
• ⑤得赐宫人,多与子弟,而丰皆以与诸外甥
• ⑥有司籍其家,家无馀积
•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⑥
• 【答案】D
• 【解析】第①句李丰还未为官(白衣:平民百姓);第② 句是言李丰在曹爽专政时的为官态度,并不是讲其“不贪 财”。
• ⑶中书令缺,大将军谘问朝臣:“谁可补者?”(3分)
• 【答案】中书令一职空缺,大将军征询朝臣意见:“合适 补任的人为谁?”
• 得分点:“缺”“谁可补者”和句顺。
•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 9.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
醉 眠 唐庚
• 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馀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
• 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梦中频得句,拈笔又忘筌。
曹爽专权,与司马懿之间争权斗 争激烈,李丰在他俩之间往来应付, 力求自保。所以在当时有人写讽刺的 话:“曹爽之势热如汤,太傅(司马 懿)父子冷如浆,李丰兄弟如游光。” 意思是说李丰兄弟们虽然外表冷静, 而暗地里进行策划,伺机而动,如同 黑夜中的游光。等到宣王上奏章弹劾 杀了曹爽,在朝廷见到李丰,李丰很 恐慌,立刻气短,脚软在地上不能抬 起。
说》) • ⑺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 ⑻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五十八章) • 【评点】本次高考默写,是历年来最为容易的一次。5句高中, • 2句初中,1句课外。
2019高考语文江苏版考前90天二轮复习实用ppt课件:第一章文言文阅读突破二
海秋汤氏名鹏,湖南益阳人,道光三年进士。初为礼部主事,年甫
二十,负气自喜。为文章震烁奇特,诸公异其才,选入军机章京。补户
部主事,转贵州司员外,擢山东道监察御史。
君在军机,得见天下奏章,又历户曹,习吏事,慨然有肩荷一世之 志。每致书大吏,多所议论。及为御史,再旬而章三上。有宗室尚书叱 辱满司官,其人讦之,上臵尚书吏议。君以为司官朝吏,过失当付有司, 不可奴隶辱之;此臣作威福之渐也,吏议轻,不足以儆,援嘉庆中故事 争之。上以为不胜言官任,罢回户部员外。而君方草奏,大有论建。未 及上而改官,君见其言不用,乃大著书,欲有所暴白于天下,为《浮邱子》
参考译文
答案
4.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题目。 黄钺字叔扬,苏郡常熟县人。洪武二十二年己卯,举湖广乡试,明年
庚辰第进士,授刑科给事中,升户科左,又改礼科。居职封驳甚多。辛巳
以父丧归。其所厚翰林侍读方孝孺吊之,屏左右密言曰:“北方不靖,苏、 常、镇京师之左辅,应北之右臂也。君吴人,朝廷之近臣,今虽去,当有 以教我。 ” 曰: “„„ 苏州知府姚善忠义激烈,有国士风,必能独当一 面„„然国家大势,不在江南,必待戎马至此,亦已晚矣。”孝孺乃因钺
答案 ①严明执法,②敢于谏言,③善于总结得失,④心忧天下。
参考译文 答案
3.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题目。
翁姓王氏,讳与准,字公度,浙之余姚人。父彦达,有隐操。祖广
东参议性常,以忠死难。朝廷旌录彦达,而彦达痛父之死,终身不仕。
悉取其先世所遗书付翁曰: “但毋废先业而已,不以仕进望尔也。”翁
闭门力学,尽读所遗书。乡里后进 ① 或来从学者,辄辞曰: “ 吾无师承, 不足相授。”因去从四明赵先生学《易》。赵先生奇其志节,妻以族妹 而劝之仕。翁曰: “ 昨闻先生 ‘ 遁世无闷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之诲,与准请终身事斯语 矣。”赵先生愧谢之。
2019届高考新一轮语文总复习章节导航课件:第二章 文言文阅读(共38张PPT)
D.马文升文武全才,声名远扬。朝廷大事往往等他决断,
又有显赫边功,外国皆闻其名。为人重气节,品行端正,以 至于大盗各处骚扰,也不去钧州他的家乡。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
省略和词类活用。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考纲解读 考情分析 真题体验
高考总复习 语文
2.分析综合
C
(1)筛选文中的信息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考纲解读
考情分析
真题体验
高考总复习 语文
考情 分析
●
纵观近几年新课标全国卷文言文阅读的考查内容,从中
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把握,翻译题突出多义实词、词类活用
和文言特殊句式的考查。这些考查点重点突出、指向明确, 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有利于考生有重点、有目的地复习备考。
考纲解读
考情分析
真题体验
高考总复习 语文
真题 体验
●
一、(2013· 新课标卷Ⅰ)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马文升,字负图,貌瑰奇多力。登 景泰二年进士,授御 . 史。历按山西、湖广,风裁甚著。成化初,召为南京大理卿。满 四之乱,录 功进左副都御史。振 巩昌、临洮饥民,抚安流移,绩 . . 甚著。是时败寇黑水口,又败之汤羊岭,勒 石纪之而还。进右都 . 御史,总督漕运。淮、徐、和饥,移江南粮十万石、盐价银五万 两振之。孝宗即位,召拜左都御史。
考纲解读
考情分析
真题体验
高考总复习 语文
弘治元年上言十五事,悉议行。帝耕藉田,教坊以杂戏进。
文升正色曰:“新天子当使知稼穑艰难,此何为者?”即斥
去。明年,为兵部尚书,督团营如故。承平既久,兵政废弛, 西北部落时伺塞下。文升严核诸将校,黜贪懦者三十余人。 奸人大怨,夜持弓矢伺其门,或作谤书射入东长安门内。为 兵部十三年,尽心戎务,于屯田、马政、边备、守御,数条
2019届高考语文(苏教版)复习课件: 文言文阅读 6 备考与素养(古代文化常识)
章主体;从“起股”到“束股”是八股文的主要部分,尤以“中 股”为重心。在正式议论的这四个段落中,每段都有两股相互 排比对偶的文字,共为八股,八股文由此得名。八股文的题目, 出自《四书》 《五经》 ,八股文的内容,不许超出《四书》 《五经》 范围,要模拟圣贤的口气,传达圣贤的思想,考生不得自由发 挥。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八股文都起到了束缚思想、摧残人 才的作用。
2.科举前选拔官员 【察举】 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 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 人才,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 贤良文学、茂才(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等。 《张衡传》 : “永元中, 举孝廉不行。 ” 《陈情表》 :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 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科举考试的内容到明代以八股文为主,即“八股取士”。 它逐步成为一种僵化的模式,特别是到晚清时已成为严重束缚 知识分子的枷锁,暴露出种种弊端。1905 年清政府废除科举, 也是历史的大势所趋。 从此, 1 300 年的科举制度终于宣告结束。 但客观而论,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发展中,科举制的进步作用是 不容否定的。
【连中三元】 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凡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 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据统计,历史上连中三元 的至少有十六人。如欧阳修《卖油翁》中提到的“陈康肃公尧 咨”,陈尧咨与其兄陈尧叟都曾考中状元,而陈尧叟则是连中 三元。 【鼎甲】 指殿试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之三足,故 称鼎甲。状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别称鼎元。 【贡士】 参加会试而被录取的称贡士。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备考与素养
古代文化常识
一 科举教育 1.科举制度概说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 度。它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 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时 1 300 余年,对中国历史的发展 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2019届高考语文(苏教版)复习资料课件:第二部分 专题二 古代诗歌鉴赏 2 阅读技法
(1)诗中的典故句: (2)诗歌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
答案:(1)寻得桃源好避秦。 (2)诗人巧用典故,借桃花引出桃源故事,用庆庵寺代桃 花源;用“避秦”来写“避元”;用“怕有渔郎来问津”来曲 折地表达自己的决意绝世之志。
“诗家语” [讲一讲] “诗家语”是诗人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和诗词格律的要 求对诗歌的语言所作的变形处理。 古诗词作品是如何对句子作 变形处理的呢? 1.以词语错综颠倒的方式组句 词语的错综颠倒是指古代诗歌词语的运用, 打破了一般语 法上的固有顺序。其具体情形大致有二:一是词语在单个诗句 内的错综颠倒。如崔颢《黄鹤楼》中的颈联:“晴川历历汉阳 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这是“汉阳树晴川历历,鹦鹉洲芳草
(2)修饰词。冷暖色调的形容词等。“墨分五彩,词含七 情。”冷暖是从色彩学的角度将词汇分为两大情感色系,以体 味诗词文赋中作者所传达出来的或悲或喜的思想感情。 冷色调 词语传达出来的多是悲伤,暖色调词语传达出来的多为喜悦。 当然,词语表达感情多因境而变,婉转曲折,风情万种,阅读 时应深加体味。 (3)表现景、人、事、物等特点的词语。注意景的时令性 以及景物本身的暗示性,人的动作行为的暗示性,特别注意描 写人的细节性词语。
⑤表明诗歌的题材; ⑥暗示诗歌的表达技巧。 从题目抓住题材是较为实用的方法,题材即写的是什么, 主要有:爱国爱民,忧国伤时,建功立业,怀才不遇,壮志难 酬,孤标傲世,伤春悲离,惜别怀友,羁旅思乡,思亲怀人, 即事感怀,咏物言志,借古讽今,怀古伤己,思慕田园,隐逸 山水,行役戍边,参禅说理,人民疾苦,劳动生活等。 特别要注意的是一些咏物之作,要联想到有关背景,思索 它是否是借物咏怀或托物言志的作品。
[悟一悟] 6.阅读下面的诗歌,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文字。 移家别湖上亭 戎 昱
2019届高考语文一轮跟踪训练提升:第2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1 文言文阅读考点学案4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2019届高考语文一轮跟踪训练提升第2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1 文言文阅读考点学案4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题组一语段练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是时,宦者主宫市,无诏文验核,但称宫市,则莫敢谁何,大率与直十不偿一。
又邀阍闼所奉及脚佣,至有重荷趋肆而徒返者。
有农卖一驴薪,宦人以数尺帛易之,又取它费,且驱驴入宫,而农纳薪辞帛,欲亟去,不许,恚曰:“惟有死耳!”遂击宦者。
有司执之以闻,帝黜宦人,赐农帛十匹,然宫市不废也。
谏臣交章列上,皆不纳,故建封请间为帝言之,帝颇顺听。
会诏书蠲民逋赋,帝问何如,答曰:“残逋积负,决无可敛,虽蠲除之,百姓尚无所益。
”(选自《新唐书·张建封传》)(1)宦者主宫市,无诏文验核,但称宫市,则莫敢谁何,大率与直十不偿一。
(2)残逋积负,决无可敛,虽蠲除之,百姓尚无所益。
答案:(1)宦官主持宫市,没有诏文验证,只要说是宫市,就没有人敢盘问,大致给的钱不抵原价的十分之一。
(2)残余拖欠的赋税日积月累,肯定没有办法再收回的,即使免除,老百姓也没有什么好处。
【参考译文】当时,宦官主持宫市,没有诏文验证,只要说是宫市,就没有人敢盘问,大致给的钱不抵原价的十分之一。
又要索取宫门进俸和脚力钱,甚至有满载货物来到市集结果空手而回的。
有农夫卖一驴车柴,宦官用数尺帛交换,又索要其他费用,并且赶驴入宫,农夫交出柴而不收帛,想赶紧离去,宦官不允许,农夫发怒道:“只有死路一条了。
”于是痛殴宦官。
有关部门拘捕了农夫上奏,皇帝罢免了宦官,赐给农夫十匹帛。
然而宫市并没有废除。
谏官不断上书论谏,皇上都不采纳,因此张建封趁机向皇帝陈述此事,皇帝欣然接受。
恰巧皇帝下诏书免除老百姓拖欠的赋税,皇帝询问怎么样,张建封回答说:“残余拖欠的赋税日积月累,肯定没有办法再收回的,即使免除,老百姓也没有什么好处。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三路籍民为保甲,日聚而教之,禁令苛急,往往去为盗,郡县不敢以闻。
2019届高考二轮复习语文(江苏通用)专练:第1章 文言文阅读翻译落实“分点”,文意概括准确 对点专练2
对点专练2 关键虚词译到位1.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薛聪,字延智,方正有理识,善自标致,不妄游处。
遭父忧,庐于墓侧,哭泣之声,酸感行路。
累迁直阁将军,兼给事黄门侍郎、散骑常侍,直阁如故。
聪深为孝文所知,外以德器遇之,内以心膂为寄。
帝欲进以名位,辄苦让不受,帝亦雅相体悉,谓之曰:“卿天爵[注]自高,固非人爵之所荣也。
”(选自《北史·薛聪传》)注天爵:天然的爵位,指高尚的道德修养。
(1)遭父忧,庐于墓侧,哭泣之声,酸感行路。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遭逢父亲丧事,薛聪在墓旁修建房舍守孝,哭泣的声音,使路人悲伤感动。
解析要点:“父忧”,父亲丧事;“庐”,修建房舍;“酸感”,使……悲伤感动。
(2)帝欲进以名位,辄苦让不受,帝亦雅相体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孝文帝想要提升他的名爵地位,他总是坚持推辞不接受,孝文帝也很体恤了解他。
解析要点:“苦让”,坚持推辞;“雅”,很;“体悉”,体恤了解。
参考译文薛聪,字延智,品行正直有见识,他很看高自己,不随便与人交往。
遭逢父亲丧事,薛聪在墓旁修建房舍守孝,哭泣的声音,使路人悲伤感动。
屡经升迁到直阁将军,兼任给事黄门侍郎、散骑常侍,依然担任直阁之职。
薛聪很受孝文帝的信任,对外把他看作德才兼备的能臣,对内把他视为可靠的心腹。
孝文帝想要提升他的名爵地位,他总是坚持推辞不接受,孝文帝也很体恤了解他,对他说:“你的道德修养已经很高了,本来就不是用官爵可以使你感到荣耀的。
”2.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韦贯之,名纯,避宪宗讳,遂以字行。
少举进士。
德宗末年,人有以贯之名荐于京兆尹李实者,实举笏示所记曰:“此其姓名也,与我同里,素闻其贤,愿识之而进于上。
2019高考江苏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共144张PPT)
句式:省略句
实词:掌、检束、从、无、苟、更 虚词:以、其、所 实词:若、薄、脆怯、当、亟、知道、乏 虚词:乃、为、于、诸(兼词)
句式:被动句、状语后置句
提分攻略一
栏目索引
1.割裂语境,曲解文意。
2.采点不全,关键词语落实不到位。
3.不能一一对应,存在漏译现象。 4.不能体现原句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5.不能对直译的词语灵活处理,没有使译句通顺流畅。
提分攻略一
栏目索引
云,遇警则移驻居庸。”俱报可。久之,宗皋闻敌骑四十万欲分道入,奏调京营
、山东、河南兵为援。已竟无实,坐夺俸一年。故事,京营岁发五军诣蓟镇防
高考导航
秋。宗皋请罢三军,以其犒军银充本镇募兵费。又请发修边余银,增筑燕河营 、古北口。帝疑有侵冒,令罢归听勘。既而事得白。 (有删改)
提分攻略一
高考导航
提分攻略一
栏目索引
基本原则 基本方法 注意点
信、达、雅
解题四
高考导航
对、换、调、留、增、删直译为主,字字落实,一一对应 把握语境 落实关键词语 突破疑难词语 体现句式、语气 外看段境,内看句境 注意通假、活用、古今异义、同义复指、偏义复指等现象 语境推断法、对称推断法、邻字推断法、字形推断法、联想推断法等 ①注意特殊句式,如定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被动句、判断句、 省略句及固定句式等 ②注意陈述对象和语气
面主要考查文意
把握和关键字词 的落实;语言形 式方面主要考查
8.(2)其于知友故旧殁后衰落,相存问过于生前,盖其性之笃厚然也。 虚词:之、以、于 8.(1)汝则已矣,还教子读书,以期不坠先业。 8.(2)友人以经书题相商,入耳文立就,后有 实词:已、期、坠、就、及、辄 虚词:则、以
2019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文言文整体阅读ppt精编课件(104页)
2019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文言文整体阅读ppt精编课件104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涕(古:眼泪;今:鼻涕) 偷(古:苟且;今:偷窃) 词义转移 去(古:离开;今:到某地去) 走(古:跑;今:步行,行走) 狱(古:案件;今:监狱) 讽(古:委婉地劝告;今:讽刺) 感情色 彩变化 爪牙(古:武臣;今:坏人的党羽) 恨(古:遗憾;今:仇恨) 下流(古:地位或处境低下;今:品德恶劣) 锻炼(古:罗织罪名陷害别人;今:锤炼)
词的比喻义,就是词建立在比喻基础上所产生的意义。如 “爪牙”的本义是“鸟兽的爪子和牙齿” ,比喻义是“得力的 帮手或武士” ,现在属贬义词; “草菅人命”中的“草菅” ,本 义是“野草” ,比喻义是“不值得珍惜的事物” 。 词的假借义,就是因假借而产生的含义。古文中常常出现 通假现象。 “通假”就是“通用、借代” ,即用读音相同或相近 的字代替本字。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而临时 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 以“引”为例:
意 本义
义
例
句
拉开弓 牵、拉 拉长 抽、拔出 伸着 拿
君子引 而不发,跃如也《孟子》 . 左右或欲引 相如去《廉颇蔺 . 相如列传》 引 吭高歌(成语) . 引 佩刀刺马杀之《宋史· 太祖本纪》 . 狼奄至,引 首顾曰《中山狼传》 . 引 绳而束缚之《中山狼传》 .
引申义
意
义
例
句
带领 承担 举荐、提拔 引申义 延请 援引 引导 掉转
①人穷 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 . ②穷 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 ③复前行,欲穷 其林 . ④穷 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 . ⑤欲穷 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⑥子子孙孙,无穷 匮也 .
A.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④/②③/⑤⑥
B.①④/②⑥/③⑤ D.①②/③⑤/④⑥
解析:选 B。本题考查的是“穷”的多种义项。③⑤寻求到尽 头/动词;②⑥穷尽/动词;①④处境困难/形容词。
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意义,即词产生时的最初的根本 的意义。如“道”的本义是“路途、道路”, “本”的本义是 “树木的根”。 词的引申义,就是词由本义派生出的与本义相关的其他意 义。如“道”的本义是“路途、道路”, “方向、方法、道理” 为其引申义;“本”的本义是“树木的根” , “根本、本来、原 本、基本”就是它的引申义。又如“孟尝君至关,关法鸡鸣而 出客”中, “关”本指“门闩” ,由于作用相似引申为“关卡” 。
词义 扩大
劝(古:劝勉;今:劝勉,规劝) 义项增多 假(古:凭借、利用;今:凭借、利用,不真)
变化情况 范围 词义 缩小 缩小 义项 减少
示
例
臭(古:气味;今:坏气味) 金(古:金属;今:金子) 丈人(古:老人;今:岳父) 让(古:责备,谦让;今:谦让) 怜(古:爱,怜悯;今:怜悯)
变化情况实词 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是学好文言文的基础,是 阅读浅易文言文的前提。 学好文言实词, 首先要掌握一词多义、 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和偏义复词这五大知识点。 (一)一词多义 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很多文言词具有两个或者两个以 上的义项,即一个词具有多种含义。这就是一词多义现象。 一词多义现象在文言文中相当普遍。把握一词多义,要注 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考点一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所谓“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一是指在运用 中出现频率较高,属常用词或次常用词;二是要弄清实词“在 文中的含义”,也就是该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实词包括 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五类。 综观近年来高考试题对本考点的考查,具有以下几个方面 的特点:(1)文言实词主要考查“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 假字”“词类活用” “偏义复词”等几种情况,但考查比较多 的是“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 。(2)考查的形式以选择题为 主。一般要求在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其中“不正确的”一 项。对实词的理解在文言翻译中也有考查。
2.阅读下面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大树将军 冯异为人谦退不伐 ,行与诸将相逢,辄引车避道。进止皆 . 有表识 ,军中号为整齐。每所止舍 ,诸将升坐论功,异常独屏 . . 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及破邯郸,乃更部分诸将,各 有配隶,军中皆言愿属大树将军,光武以此多 之。 . (选自《后汉书· 冯异传》)
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①冯异为人谦退不伐 . ②十年春,齐师伐 我 . B.①进止皆有表识 . ②天下谁人不识 君 . C.①每所止舍 . ②逝者如斯夫,不舍 昼夜 . D.①光武以此多 之 . 伐:自夸
)
伐:讨伐,征伐 识:赏识 识:认识 舍:宿营 舍:舍弃 多:赏赐
②以是人多 以书假余 多:大多 . 解析:选 A。B 项,①应解释为“标志”;C 项,②应解释为
“停息”;D 项,①应解释为“赞扬”。
冯异为人处事谦虚退让,不自夸,出行与别的将军相遇, 就把马车驶开避让。军队前进停止都有标志,在各军队中号称 最有纪律。每到一个地方停下宿营,其他将军坐在一起讨论功 劳时,冯异经常独自退避到树下,军队中称他为“大树将军” 。 等到攻克邯郸,要重新安排各将领任务,每人都有被分配的隶 属, 士兵们都说愿意跟随大树将军, 光武帝因为这个而赞扬他。
燕引 兵东围即墨《史记· 田单列传》 . 公卿各引 咎自责《北史· 周武帝纪》 . 奖引 后进,如恐不及《欧阳修传》 . 乃设九宾礼于廷,引 赵使者蔺相如 . 《廉颇蔺相如列传》 不宜妄自菲薄,引 喻失义《出师表》 . 引 火烧身、引 人入胜(成语) . . 相如引 车避匿《廉颇蔺相如列传》 .
[即时小练] 1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
一个词语虽有多个义项,且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含 义,但在具体、确定的语境中只有一种含义。因此,完全可以 结合上下文来判定实词的含义。上下文之间的照应、解释或暗 示关系,都能成为确定其含义的钥匙。
(二)古今异义 古今异义是指与现代汉语书写相同 (同形)的文言词语意义 和用法不同的现象。这种意义和用法的差异是在语言的演变过 程中出现的,大致包括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感情 色彩变化四种。 变化情况 范围 扩大 示 例 色(古:脸色;今:颜色) 皮(古:兽皮;今:皮肤) 病(古:重病;今:病) 江(古:长江;今: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