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医学科人员准入制度

合集下载

ICU制度-ICU专科护理人员培养和准入制度

ICU制度-ICU专科护理人员培养和准入制度

ICU专科护理人员培养和准入制度
重症监护与治疗是一门综合运用现代医学最新监测和治疗手段、从整体出发对急性危重病人进行救治的一级临床学科。

危重病人可来自不同的专科,但不论来自哪个专科的危重病人,也不论其原发病是什么,当病程进入危重期,病人往往表现出许多相似的特点,这些特点反映出其疾病发展有着共同的规律或病程,也可以称为共同通路,其主要表现是病人常出现一个以上脏器或系统的功能障碍或衰竭,由于机体各器官或系统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既相辅相成,又相互制约,有时又互为因果,一旦进入恶性循环,将累及多器官的功能,甚至最终导致病人死亡。

针对重症医学的这些特点,及时的诊断和处理对病人的预后有着关键作用。

重症监护医学专业人员必须要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对多种危及生命的严重病理生理状态的基本知识以及处理的基本技能。

对科室工作的医护人员有严格要求,对其岗前培训及准入有严格规定,使所在员工业务水平符合重症监护临床医疗的要求,达到符合以病人安全为中心的医疗目的。

ICU护士准入要求
1.具有护士执业资格。

2.两年以上的临床护理实践经验,熟练掌握专科疾病的护理常
规。

3.通过三个月以上的危重症护理在职培训。

4.实行一对一带教,带教期间在带教老师指导下进行各项护理
操作。

5.带教期间,每月由护士长和临床教师对其进行ICU 临床技能
考核。

6.带教期结束后,能熟练掌握ICU 各种规章制度、规程、岗位
职责并通过严格的理论及技能考核,合格后方可独立工作。

ICU(重症监护科)工作制度与岗位职责

ICU(重症监护科)工作制度与岗位职责

ICU(重症监护科)工作制度与岗位职责目录一、医院重症ICU 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二、医院ICU(重症病房、加强医疗)病房管理制度三、ICU 病人实施危重程度评分制度四、危重病人进行高风险诊疗操作的许可授权制度五、ICU 的收治范围六、为病人提供非医疗技术方面的服务制度七、ICU(重症病房、加强医疗病房)医疗工作制度(一)病历书写制度(二)ICU 会诊制度(三)ICU 医师值班制度(四)ICU 医嘱制度(五)知情同意书制度(六)手术病人转入ICU 后的交接制度(七)对进入ICU病人的初始评价制度(八)ICU 患者转出制度(九)ICU 患者检查和治疗转运制度(十)ICU 患者入住接待流程(十一)ICU 患者转出医师交接流程八、ICU(重症病房、加强医疗病房)护理工作制度(一)ICU 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二)ICU 护士准入制度(三)ICU 护理管理制度(四)ICU 护理工作制度(五)感染控制管理制度九、ICU 医师岗位职责(一)ICU 科主任岗位职责(二)ICU 病房主诊医师岗位责任制(三)ICU 住院医师岗位责任制十、ICU 护理人员岗位职责(一)ICU 护士长职责(二)ICU 护士岗位职责ICU 工作制度[概述]重症医学(Critical Care Medicine,CCM)是研究危及生命的疾病状态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方法的临床医学学科.ICU(Intensive Care Unit)/重症监护病房/加强医疗病房是重症医学学科的临床基地,它对因各种原因导致一个或多个器官与系统功能障碍危及生命或具有潜在高危因素的患者,及时提供的专业科室。

ICU 应用先进的诊断、监护和治疗设备与技术,对病情进行连续、动态的定性和定量观察,并通过有效的干预措施,为重症患者提供规范的、高质量的生命支持,改善生存质量.重症患者的生命支持技术水平,直接反映医院的综合救治能力,体现医院整体医疗实力,是现代化医院的重要标志。

医护人员重症室管理制度

医护人员重症室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重症医学科(ICU)的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1. ICU主任负责全面管理工作,对科室的诊疗质量、护理质量、医疗安全、医德医风等工作负总责。

2. ICU护士长负责护理管理工作,具体负责护理质量、护理安全、护理技术操作等工作。

3. 各班次医护人员按照职责分工,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确保患者安全。

三、医护人员准入与培训1. ICU医护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执业资格,并经过专业培训,掌握重症医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 新入职医护人员需经过岗前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3. 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业务学习、技能培训,提高医护人员业务水平。

四、医疗与护理管理1. 医疗管理(1)严格执行诊疗规范,确保医疗质量。

(2)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3)加强医患沟通,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与支持。

(4)定期组织病例讨论,提高诊疗水平。

2. 护理管理(1)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范,确保护理质量。

(2)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制定个体化护理计划。

(3)加强护理安全管理,预防并发症。

(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

五、医疗设备与药品管理1. 医疗设备(1)定期检查、维护医疗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对医疗设备进行标识管理,明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建立设备使用记录,定期上报设备使用情况。

2. 药品管理(1)严格执行药品管理制度,确保药品质量。

(2)药品储存条件符合规定,定期检查药品质量。

(3)合理使用药品,避免浪费。

六、医院感染控制1. 严格执行医院感染控制规章制度,预防医院感染。

2. 医护人员应穿戴防护用品,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

3. 对疑似感染病例,及时采取隔离措施。

4. 定期对ICU进行清洁、消毒,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七、应急管理1. 制定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2.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应急处理能力。

3. 对突发事件,及时报告、处置。

重症医学科医师培养标准

重症医学科医师培养标准

重症医学科细则重症医学为一门新型跨学科专业,也是医学领域中一门最具活力的学科,它与临床各科既有密切的关系,又有自身的理论体系和特殊的临床医疗范畴。

它以机体在遭受严重的伤、病打击下引发的全身病理改变,特别是威胁生命的情况为主要研究对象。

重症医学科(ICU)的任务则是运用重症医学理论,采纳一切当今最先进的手段,中断疾病的发展,维护全身器官的正常功能和内环境的稳定,赢得治疗基础伤、病的时机,从而争取尽可能高的存活率和生存质量。

因此从事重症医学专业的医师不仅需要相关医学专业知识作为基础,而且要能运用现代先进医疗技术和设备挽救病人生命。

ICU专科医师的培养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专科医师培养阶段,培养时间为3年,通过3年培训并考试合格者,可进一步参加第二阶段的危重病医学的高级培训,时间一般为2年。

本细则为第一阶段专科医师培养计划。

一、培养目标通过三年的基础培养,使被培养者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达到能够应对常见危重症病人的处理能力。

掌握危重病常见症状的临床判断和危重病人的病情分级;各种常用的急救技术和方法;对常见危重症进行基本正确和独立的抢救和诊治。

能阅读有关危重病医学的外文书刊;了解临床科研方法,能紧密结合临床实践,写出具有一定水平的病案报道和综述;了解与危重病医学相关的医疗法规;学会与病人及其家属沟通,具备良好的从医所需的人文综合素质。

二、培养方法培训时间为3年。

ICU科住院医师的轮转应当着眼于重症医学范畴,应以在危重症出现机率较高的科室及区域轮转为主,同时兼顾其相关科室。

临床科室轮转总体安排:本科室(ICU)24个月,重症医学相关学科轮转12个月。

详细安排如下:1.所有的ICU科住院医师必须接受12个月的非麻醉科室临床轮转,然后接受24个月的重症医学基本训练。

2.科室轮转的安排:详细时间分配见表1。

(1)第1年:基本培训,参加重症医学相关学科轮转。

1~2月:参加呼吸科轮转;3~4月:参加参加心血管内科轮转。

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准入制度

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准入制度

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准入制度
一、医师
(一) 具有执业医师资格证书并在本院注册 经过严格的专业理论和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

(二) 掌握重症患者重要器官、系统功能监测和支持的理论与技能;要对脏器功能及生命的异常信息具有足够的快速反应能力:休克、呼吸功能衰竭、心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急性肾功能不全、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严重肝功能障碍、胃肠功能障碍与消化道大出血、急性凝血功能障碍、严重内分泌与代谢紊乱、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肠内与肠外营养支持、镇静与镇痛、严重感染、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免疫功能紊乱。

要掌握复苏和疾病危重程度的评估方法。

(三) 除掌握临床科室常用诊疗技术外,应具备独立完成以下监测与支持技术的能力:心肺复苏术、颅内压监测技术、人工气道建立与管理、机械通气技术、深静脉及动脉置管技术、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持续血液净化、纤维支气管镜等技术。

二、护士
(一) 经过严格的专业理论和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

(二) 掌握重症监护的专业技术:输液泵的临床应用
和护理,外科各类导管的护理;给氧治疗、气道管理和人工呼吸机监护技术,循环系统血液动力学监测 心电监测及除颤技术,血液净化技术,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监测技术,胸部物理治疗技术,重症患者营养支持技术,危重症患者抢救配合技术等。

(三) 除掌握重症监护的专业技术外,应具备以下能力:各系统疾病重症患者的护理、重症医学科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重症患者的疼痛管理、重症监护的心理护理等。

重症医学科有医护人员资格、技术能力准入及授权管理的相关制度及程序

重症医学科有医护人员资格、技术能力准入及授权管理的相关制度及程序

重症医学科有医护人员资格、技术能力准入及授权管理的相关制度及程序重症医学科是医院中最为重要和复杂的科室之一,负责救治危重病患者。

为了确保重症医学科的医护人员具备必要的资格和技术能力,以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医院需要建立相关的准入及授权管理制度和程序。

一、医护人员资格准入管理1. 学历要求:医疗机构要求重症医学科的医生必须具备相关专业的本科或以上学历,且必须通过国家承认的医学考试获得医师资格证书。

2. 岗位培训:新进入重症医学科的医生需要进行一定的岗前培训,包括重症医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并通过相应的考核。

3. 经验要求:医院要求重症医学科的医生必须具备一定的临床经验,特别是在急诊和重症监护领域有一定的工作经验。

二、技术能力准入管理1. 专业技能考核:医院会对重症医学科的医生进行专业技能考核,包括对其在急救、危重病患者救治、呼吸机操作等方面的技能进行评估。

2. 临床操作能力:医院要求重症医学科的医生必须熟练掌握各种临床操作技能,如中心静脉导管置入、动脉插管、颈内静脉插管等,并能够独立进行操作。

3. 团队协作能力:医院注重重症医学科医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要求其能够与其他科室的医生、护士等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

三、授权管理1. 授权程序:医院会对符合资格和能力要求的医护人员进行授权,授权程序包括提交申请、审核资格和能力、参加面试或考核等环节。

2. 授权范围:授权范围根据医护人员的实际情况确定,包括是否具备独立执业、是否具备开展特殊技术操作等权限。

3. 授权期限:授权期限根据医护人员的工作表现和发展需求确定,一般为一年或两年,并在到期前进行续授权评估。

以上是关于重症医学科有医护人员资格、技术能力准入及授权管理的相关制度及程序。

通过这些制度和程序,可以确保重症医学科的医护人员具备必要的资质和能力,提高重症患者的救治效果,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同时,这也对医院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ICU(重症监护病房)管理制度

ICU(重症监护病房)管理制度

ICU(重症监护病房)管理制度(一)医院重症ICU 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集中救治危重病人的ICU 病房,集中了医院先进监护设备和急救设施,对提高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进一步规范ICU 病房诊疗行为,提高医疗救治水平,必需加强对ICU 病房的管理。

1.人员组成(1)主持:主管业务院长(2)成员:医务处、护理部、人力资源管理与财务部门、药剂科、医学影像科、医院感染科等部门主任;ICU 病房负责人;相关临床科室主任。

2.职能权限:为院长决策提供支持、对工作情况提出协调与评价意见,保障ICU 工作临床正常运行。

(1) ICU 的设置与变更、人力资源的配置、设施设备配置。

(2)护士长、副主任医师及以上人员的评价与权限认定。

(3 )定期与不定期对ICU 工作情况提出评价意见,重点是医疗质量与安全的持续改进。

(4 )对ICU 与院内各科室,提出协调意见。

(5)对ICU 临床技术的准入与培训提出意见(6)完成院长交办的其它工作。

3.工作要求:(1 )由医务处、护理部主任负责日常工作,至少每半年召开一次全体会议。

(2 )有会议记录、内容纪要。

(3 )对提出的意见,相关科室有具体整改措施,由医务处负责督导,并在下次会议上有落实的结果反馈。

(二)ICU 病房医师与护士配备1 制定与实施岗前业务培训计划,经考核后方可上岗,进修与见习期人员不得单独执业。

2根据工作量与工作性质、监护项目、监测项目、医疗技能的不同,合理确定病人与护士比例,综合ICU 床位与人员之比为1:2.5-3,固定的重症医学护士,不应低于80%,护师以上人员不低于50%。

3 应由在ICU 从事重症医学五年及以上资历的主管护师及其以上职称的人员领导护理工作,护师以下人员可定期轮换,但轮换期不应少于12 个月。

4 制定与实施ICU 护士岗前业务培训计划,经考核后方可上岗,进修与见习期人员不得单独执业。

5 对ICU 在岗护理人员的继续教育与技能培训实行分级管理。

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技术能力准入授权管理制度

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技术能力准入授权管理制度

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技术能力准入授权管理制度
一、编制目的
本制度旨在针对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的技术能力准入,规范医护人员
对重症护理的技能及能力,严格管理医护人员授权准入,确保重症患者的
安全护理,提高护理质量。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重症医学科及相关科室的职业护士、医护人员和医护技
师技术授权准入。

三、准入标准
1、工作年限:申请者本行业工作一年以上,若有优异表现者可照顾。

2、培训:申请者须参加本科室或相关科室所开展的护理技术、护理
知识、相关课程等的培训,并达到课程要求,课程有效期内有效。

3、考试:申请者须参加本科室或相关科室组织的护理技能专业考试,通过后才能获得授权准入。

4、经验:申请者拥有护理经验,了解护理技术,能够独立处理一般
的护理工作。

四、授权管理
1、工作经历:该科室护理人员应拥有一定的工作经历,能够从事重
症护理工作,保障患者的安全护理。

2、技术能力评估:该科室护理人员的护理技术能力需经过该科室专家的严格评估,才能确保存在重症病区的护理人员技能满足重症护理的要求。

3、定期检查:该科室护理人员应定期参加护理技能的考核、培训,确保护理能力维持正常要求。

五、违规处理。

医院重症医学科ICU医师准入制度

医院重症医学科ICU医师准入制度

医院重症医学科ICU医师准入制度一、准入资格和条件1.学历要求:拥有医学本科学历及以上学位,医学专业知识扎实,有相关领域的医学背景。

2.临床经验:具备临床医学工作经验,熟悉重症医学科的相关知识、技能和工作流程。

3.培训经历:参加过重症医学科的进修和培训,获得相关证书或学术研究成果。

4.职业道德: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积极进取,能够承受工作压力。

二、准入考核1.笔试:进行理论知识考核,包括疾病诊疗原理、临床路径和治疗规范等方面的知识。

2.技能考核:进行临床实践考核,医生需要熟练掌握患者检查、诊断、治疗和护理等方面的技能。

3.专家评审:由重症医学科专家组成的评审团对医生进行综合评估,包括职业能力、学术研究和团队协作等方面的表现。

三、准入培训1.理论培训:对准入医生进行系统的学习和培训,包括重症医学科的相关知识、治疗原则和管理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2.技能培训:进行实际操作的培训,包括患者的检查、诊断、抢救或手术操作等技能的训练。

3.股份内讲座和病例讨论:举办讲座和病例讨论会,邀请专家分享经验和知识,提高准入医生的专业水平。

四、准入考核周期和频率1.考核周期:准入考核一般每年进行一次,确保医生的知识和技能保持更新和提高。

2.考核频率:根据医生的实际表现和工作情况,可调整考核频率,对工作表现优秀的医生可适当减少考核次数。

五、准入考核结果1.合格:符合准入标准和要求的医生,经过考核评审合格后,具备在ICU工作的资格。

2.不合格:未达到要求的医生,进行追测培训和帮扶,待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ICU工作。

综上所述,医院重症医学科ICU医师准入制度是为了保障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规范医生的工作能力和素质要求而制定的一套规范和标准。

通过严格的准入考核和培训,确保ICU医师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专业水平,为重症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医院重症医学病房工作制度

医院重症医学病房工作制度

医院重症医学病房工作制度第一条重症医学医务人员准入:(一)重症医学医师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丰富的专业知识,遵守医院和科室的规章制度和管理。

(二)重症医学医师必须具备三年以上住院医师经历、取得执业医师资格。

应是接受高级心肺复苏训练合格,通过资格认证后才能独立管理处理危重患者。

(三)重症医学科应由副主任医师及以上人员并通过重症医学专业培训认证方可主持诊疗工作。

(四)轮转医师只能在重症医学病房专科医师指导下治疗患者。

(五)固定的重症医学医师应占病房医师的50%以上。

(六)重症医学护士必须经过严格的专业培训,熟练掌握重症护理基本理论和技能,经过专科考核合格的,才能独立上岗。

第二条重症医学病房工作制度:(一)工作人员必须坚守岗位,严格履行各自的职责,遵守科内的各项规章制度。

(二)工作人员要熟练掌握仪器的性能,•各种设备、仪器的使用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差错事故发生。

(三)各类抢救药品、物品要配备齐全、放置有序,药品用后及时补充,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四)严格执行重症医学诊疗常规和各项技术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有创操作管理制度。

(五)熟悉患者病情,掌握监测重点,严格观察病情,认真做好各项记录,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报告主管医生,防止贻误病情。

(六)严格执行重症监护病房的转入、转出标准,并详细向家属及相关科室医护人员交代病情。

(七)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定期消毒,防止发生交叉感染。

(八)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

原则上不执行口头医嘱;特殊抢救情况下,执行口头医嘱必须复述一遍,并在给药前请大夫核对一遍,抢救后及时补录确认。

(九)收住重症医学病房的患者必须符合重症医学入住准入标准。

(十)患者的诊疗知情同意权必须得到保障。

对于昏迷或其它不能表达意见的患者,须由患者直系亲属签字。

(十一)重症医学病房患者转科前,由重症医学病房医师与相关科室协商,在床位有保证情况下转科,医疗及护理双方面向接诊科室作书面及口头交接,以保证连贯的医疗服务。

重症医学科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

重症医学科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

重症医学科各项规章制度1.重症医学科工作制度2.重症医学科工作惯例3.重症医学科收住制度4.重症医学科收住患者病情评估制度5.重症医学科工作人员入室管理制度6.重症医学科患者管理制度7.重症医学科知情赞同书制度8.重症医学科患者转出(院)制度9.重症医学科交接班制度10.重症医学科急救工作制度11.重症医学科医嘱制度12.重症医学科探视、陪伴制度13.重症医学科床位使用报告制度14.重症医学科科务会议有关规定15.重症医学科科室病历管理制度16.重症医学科医师培训制度17.重症医学科护理文书记录与保存束度18.重症医学科卫生管理制度19.重症医学科感染管理制度20.重症医学科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21.重症医学科预防要点部位医院感染的制度22.重症医学科一次性医用耗费品管理制度23.重症医学科消毒隔绝制度24.重症医学科观光制度25.重症医学科药品管理制度26.重症医学科毒麻药品管理制度27.重症医学科仪器、设备使用与养护制度28.重症医学科仪器设备管理制度29.重症医学科会诊制度30.重症医学科三级医师查房制度31.重症医学科死亡病例议论制度32.重症医学科医患交流制度33.重症医学科医生值班制度34.重症医学科护理工作制度35.重症医学科疑难病例议论制度36.重症医学科新技术、新项目准入制度37.重症医学科输血监护制度38.重症医学科查房制度39.重症医学科医师岗位人员职责1、重症医学科由科主任负责医疗管理和科室之间的协调,护士长详细负责护理工作和病房管理2、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一定经过特意训练,拥有较好的医学基础和临床经验,能掌握心电图和电子技术基本知识,娴熟掌握急救复苏仪器的操作和急救药物的使用,懂得仪器构造原理3、重症医学科工作人员一定执行各自的职责,严格恪守重症医学科的各项规章制度,坚定工作岗位。

排定的班次未经赞同不得私自调换。

4、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及核对制度,严防医疗缺点发生。

急诊护士准入制度

急诊护士准入制度

急诊护士准入制度一、背景介绍急诊科作为医院的重要门诊科室之一,承担着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和护理工作。

为了提高急诊科的护理质量和安全性,制定急诊护士准入制度是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急诊护士准入制度的内容和要求。

二、准入条件1. 学历要求:申请急诊护士岗位的护士应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医学相关专业优先考虑。

2. 技能要求:申请人应具备执业护士资格证书,并具备一定的急救技能和急诊护理技能。

3. 工作经验:申请人应具备一定的临床护理工作经验,急诊科或者相关科室工作经验者优先考虑。

4. 身体条件:申请人应身体健康,无传染性疾病和严重慢性病史。

5. 心理素质:申请人应具备较强的抗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在紧急情况下保持镇静和应对突发事件。

三、准入程序1. 提交申请:申请人需向医院人事部门递交个人简历、学历证书、执业护士资格证书以及相关培训证书等材料。

2. 笔试面试:通过初步筛选后,申请人将参加医院组织的笔试和面试环节,以考察其专业知识和应变能力。

3. 技能评估:通过笔试面试后,申请人将进行急救技能和急诊护理技能的评估,以确保其具备相关的实际操作能力。

4. 体检审查:申请人需接受医院指定的体检机构进行全面体检,以确保其身体健康符合急诊工作的要求。

5. 入职培训:通过所有环节的评估后,申请人将接受医院的入职培训,包括急救知识、急诊护理流程、应急处理等内容。

四、准入标准1. 学历要求:申请人应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医学相关专业优先考虑。

2. 技能要求:申请人应具备执业护士资格证书,并具备一定的急救技能和急诊护理技能。

3. 工作经验:申请人应具备一定的临床护理工作经验,急诊科或者相关科室工作经验者优先考虑。

4. 身体条件:申请人应身体健康,无传染性疾病和严重慢性病史。

5. 心理素质:申请人应具备较强的抗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在紧急情况下保持镇静和应对突发事件。

五、准入效果评估1. 质量评估:急诊护士准入制度实施后,医院将定期对准入护士的工作质量进行评估,包括护理技术水平、工作态度和团队合作等方面。

医务人员执业资格准入管理规定

医务人员执业资格准入管理规定

医务人员执业资格准入管理制度一、目的依据为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水平与质量,保障医院医疗安全,规范医师、技师、药师的职业准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医师、士管理办法(试行)》、《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处方管理办法》,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全院医师、技师、药师及相关科室。

三、具体内容(一)医师类人员资格准入管理制度1.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师、士管理办法(试行)》执行医师注册执业管理。

2.医务科严格审查医师资质,未取得医师执业资格者或未经医师执业注册者不得独立从事医疗工作。

3.严格遵守医师执业范围,严禁超范围执业;严格执行医疗技术准入与手术分级管理制度,严禁越级开展手术。

4.对取得医师资格证的人员,须将相关资料及时上报医务科,医务科为其办理注册手续并授予处方权,医师执业证书复印件、医师资格证书复印件交人事处及医务科存档。

5.对新调入我院的有执业资格的人员,必须办理执业变更手续,再由本人提出申请,报医务科授予处方权后,方能独立执业。

6.已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人员,必须在执业医师指导下从事各项诊疗活动,不能独立执业。

(二)医技类人员资格准入管理制度1.必须具有相应专业中专以上学历。

2.必须取得相应专业的专业技术资格或执业医师资格,并经卫生行政部门培训取得相应的上岗证。

3.经科室考核合格后报医务科审核同意后,方可出具相关的检查报告。

4.新聘用人员,见习期为1年,不得单独操作或出具检查报告。

应在已取得专业资质的人员带领下从事医技工作。

见习期满后,如取得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由本人将资格证书报人事处及医务科备案,按专业技术任职人员管理;如未取得专业技术任职资格,同见习期管理。

(三)特殊岗位人员资格管理制度1.从事需要专业上岗证的岗位,除取得医师或医技资格外,还需取得相应岗位的上岗证或合格证等,方可从事相关工作。

重症医学科人员准入制度

重症医学科人员准入制度

重症医学科人员准入制度重症医学科作为医院中的重要科室,负责治疗危重病人,需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因此,对于进入重症医学科工作的医务人员,应当严格执行准入制度。

本文将探讨重症医学科人员准入制度的重要性以及具体内容。

1. 专业背景要求进入重症医学科工作的医务人员,首先需要具备相关的医学背景和专业资质。

通常要求具有医学本科以上学历,且必须通过国家统一的医师资格考试,取得医师执业资格证书。

对于重症医学科的护士人员也要求相关专业背景,如医学护理或护理学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

2. 岗前培训除了专业背景要求外,重症医学科人员还需要接受岗前培训。

这一培训包括重症医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治疗技术和操作流程等内容。

通过岗前培训,可以帮助医务人员更快地适应重症医学科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和治疗质量。

3. 考核评估重症医学科人员在进入工作后,还需要定期接受考核评估。

这一评估可以通过定期的考试、技能操作考核、病历书写评估等方式进行。

通过考核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医务人员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采取相应的培训措施加以改进。

4. 继续教育重症医学科人员在工作之余,还需要进行继续教育。

重症医学科的治疗技术和疾病诊疗方案都在不断更新和改进,医务人员需要及时了解最新的医学知识和技术。

通过继续教育,可以保持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提升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

5. 多学科合作重症医学科是一个多学科综合性科室,需要不同专业的医务人员共同合作。

因此,重症医学科人员准入制度还应包括对于多学科合作能力的评估。

医务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能够有效地与其他科室和专业人员进行沟通和协作。

6. 督导管理针对重症医学科人员的准入制度,还需要建立相应的督导管理机制。

通过领导督导和同行评审等方式,对医务人员的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同时,也可以通过督导管理,激励医务人员不断提高工作水平,提高治疗效果。

通过以上几点内容的严格执行,可以保障重症医学科人员的质量和专业水平,提升重症医学科的整体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

重症医学科技术准入制度

重症医学科技术准入制度

重症医学科技术准入制度
一、为加强重症医学科医护管理、确保患者安全,降低医疗风险,特制定本制度。

二、成立“重症医学科技术准入评审专家组”,负责医院重症医学科技术准入的评审。

三、重症医学科技术准入资格每年评审两次,上半年三月份和下半年九月份各评审一次。

四、急诊医护人员根据科室发展需要及个人技术特点,向评审专家组提交申请。

五、医护人员申报时,必须在上级医师(护士)指导下参与重症医学科诊疗护理活动≥5例,在上级医院进修重症医学科医护时间≥6个月。

六、评审专家组根据提请的申请表,结合申请人的进修专业、技术能力及其他综合素质进行审定。

所有审批程序于15个工作日内完成。

七、获得重症医学科准入的医护人员方可独立开展重症医学科相关诊疗护理活动,严禁无资质医护人员从事重症医学科诊疗护理活动。

ICU_医师准入制度

ICU_医师准入制度

ICU 医生准入制度
1. 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中医本科及研究生以上学
历;
2. 具有医师资格证书;
3. 从事临床工作两年及以上,熟悉医院文化,掌握医院
网络系统操作参加并完成医院‘三基’培训;
4. 在ICU医师指导下开始从事临床工作。

ICU医师独立工作准入资格
1. 在ICU轮转3月以上医师;
2. 参加医院急危重症专业培训并合格医师;
3. 有较丰富的临床工作实践经验、良好的医学基础知
识、能熟练应用各种精密仪器、善于钻研及创新的青年医师;
4. 热爱本职工作,有较高的职业素养。

ICU医师管理程序
ICU轮转医师
完成医院急诊急救培训,且成绩合格。

基础理论扎实,基础技能熟练。

符合ICU准入制度的医师
ICU医师




硕士生学习
博士生学习
中级ICU医师
指导下级医师
高级ICU医师
(承担教育、科研、临床管理工作)独立工作两年
继续学习深造
(5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症医学科人员资格准入授权申请表重症医学科人员准入制度重症医学科医师应经过严格专业理论和技能培训,应经过相关学科的规范化轮转培训,能够对重症患者进行各项监测与治疗。

重症医学科医师必须具备重症医学相关理论知识,掌握重要器官和系统的相关生理、病理和病理生理知识,掌握重症医学相关的临床药理学知识和伦理学概念。

应掌握重症患者重要脏器官、系统功能监测和支持的理论和技能。

还应掌握重症医学专科监测与治疗技术。

重症医学科高年资住院医师以上人员每年至少应参加一次省级继续教育项目的学习,并经过市级以上诊疗指南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培训,获得合格证书。

重症医学科护士必须经过严格的专业培训,熟练掌握重症护理的基础理论与技能,经市级以上重症护理专科培训获得合格证书,并经过转科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

重症医学科危重病人抢救制度重症患者处于危及生命状态或病情危重、短期内有生命危险时,各级医护人员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抢救措施,同时要及时向家属说明病情及预后。

一般由主任医师或科主任负责组织并主持危重病人的抢救工作。

科主任不在时,由职称最高的医师负责主持抢救工作。

参加抢救人员必须听从指挥、严肃认真、积极配合。

下级医师在抢救过程中遇到诊断、治疗、技术操作、管理等等方面困难时,必须及时请示汇报,上级医师接到指示后必须迅速到达现场,解决有关问题,必要时向医疗主管部门汇报。

认真做好抢救记录,要求准确、清晰、简明、扼要、完整,抢救记录由管床医生或值班医生书写,主治医师以上人员签名审查。

如遇抢救患者未能及时记录,有关人员必须在抢救6小时内据时补记。

抢救过程中必须遵守医疗操作常规,不得因为抢救而忽视正规操作和病人消毒隔离,以免造成事故和交叉感染。

各种抢救药物的空瓶或外包装必须集中放置,保留至抢救成功或病人死亡,以便查对。

重症医学科病情沟通制度重症医学科医生必须与患者家属进行病情沟通,内容包括告知病情及治疗,评估可能发生的预后和治疗费用,并回答疑问以达成对病情和治疗的一致意见。

沟通由主管医师负责,必要时与患者原所属专科医生共同进行。

重症医学科医师同时负责与患者原所属专科医生沟通,对治疗达成一致意见。

沟通至少每日一次,病情危急时随时沟通。

在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时,如发现与患者家属存在严重意见分歧、纠纷或可能有纠纷时,应及时向科主任及医务科汇报。

重症医学科知情同意制度在重症医学科临床临床诊疗活动中,出现患者病情危重、体质特殊,需行特殊检查、特殊治疗,费用过高的和试验性临床医疗等情况,医务人员必须履行告知义务,详细填写知情同意书。

知情同意书内容包括:有创操作、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的项目、目的、风险性及可能并发症等,也包括不执行此项操作、检查、治疗所带来的后果。

知情同意书应由医师和患者或家属签字,由家属签字的必须有授权委托书。

因为重症医学科工作的特殊性,遇到危及患者生命的情况需要手术、有创操作、特殊检查或特殊检查治疗时,如因各种原因不能在手术、操作、检查或治疗前签字的,应以维护患者生命安全为原则,可通知家属,讲明情况后先行操作或手术。

如因各种原因无法通知到家属并签字的,应取得医疗机构负责人或其授权的负责人签字方可执行,家属到达后需尽快补办相关手续。

属重症医学科拟实施的抢救性检查治疗措施时,要由主治医师向患者或家属告知不接受相应措施可能出现的后果,并明确责任关系。

告知情况并详细记录,由主治医师和患者家属或(和)家属共同签名确认。

知情同意书一旦签署,必须随病历妥善保管,切勿丢失。

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准入制度一、医师(一)具有执业医师资格证书并在本院注册经过严格的专业理论和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

(二)掌握重症患者重要器官、系统功能监测和支持的理论与技能;要对脏器功能及生命的异常信息具有足够的快速反应能力:休克、呼吸功能衰竭、心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急性肾功能不全、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严重肝功能障碍、胃肠功能障碍与消化道大出血、急性凝血功能障碍、严重内分泌与代谢紊乱、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肠内与肠外营养支持、镇静与镇痛、严重感染、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免疫功能紊乱。

要掌握复苏和疾病危重程度的评估方法。

(三)除掌握临床科室常用诊疗技术外,应具备独立完成以下监测与支持技术的能力:心肺复苏术、颅内压监测技术、人工气道建立与管理、机械通气技术、深静脉及动脉置管技术、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持续血液净化、纤维支气管镜等技术。

二、护士(一)经过严格的专业理论和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

(二)掌握重症监护的专业技术:输液泵的临床应用和护理,外科各类导管的护理;给氧治疗、气道管理和人工呼吸机监护技术,循环系统血液动力学监测心电监测及除颤技术,血液净化技术,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监测技术,胸部物理治疗技术,重症患者营养支持技术,危重症患者抢救配合技术等。

(三)除掌握重症监护的专业技术外,应具备以下能力:各系统疾病重症患者的护理、重症医学科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重症患者的疼痛管理、重症监护的心理护理等。

医护人员正确使用各种抢救设备及操作要求:呼吸机适应症:1、严重吸气不足;2、心脏呼吸骤停的抢救;3、呼吸肌麻痹及麻醉的呼吸管理。

禁忌症:1、大咯血;2、伴有肺大泡的呼吸衰竭;3、张力性气胸。

操作流程:1、接好管路。

2、选择适当的呼吸频率和比值。

3、供气压选择在0.1—0.25kpa(小儿酌减)。

4、选择合适的氧浓度。

5、同步吸入压调至最小,同频敏度置适中位置,先打开氧气瓶总阀开关,然后打开减压表上的旋钮,接通电源,机器开始向患者送气。

逐步增大同步吸入压直至通气充足。

6、患者在自主呼吸,选择合适同步灵敏度,调至刚好能触发机器为宜。

7、使用过程中应密切注意患者胸部运动情况,观察气道压力表上显示气道压力来判断通气情况。

8、机器使用完毕,先关掉氧气瓶总阀开发,再关掉减压表旋钮,切断电源。

注意事项:1、使用过程中,注意各管道和电源接插头的连接情况,观察有无气道松动,漏气或脱落现象。

2、严密观察病人生命情况变化并做好记录,严格无菌操作,吸痰前后应给予纯氧吸入。

3、呼吸机使用完毕应将喉管卸下浸泡,消毒30分钟,清水冲洗晾干备用,防止交叉感染。

呼吸机操作流程图电动洗胃机一、操作步骤:1、正确连接好洗胃机的管路,将三根吸引软管分别接于洗胃机的胃管口,进液口及排污口。

2、接通电源。

3、先将药水桶放满清水,再将2只过滤器瓶灌入清水,旋紧瓶盖不得漏水,再将机上进液管放入药水桶内,污水管放入污水桶内,把胃管与机上相对应的胃管软管相接。

(1)按“手吸”键,将胃内的液体吸入污物桶内,再按“手冲”键,将药水桶的清水冲入胃中。

如此重复按键,达到手按洗胃的目的,每次进液量约300~500ml,不宜过多。

(2)当按“自动”键后,自动工作开始,此时首先吸液指示灯亮,表示在自动吸液,一定时间后,冲洗指示灯亮,吸液指示灯熄灭,表示在自动冲液,如此重复工作,达到自动控制洗胃的目的。

4、使用机器完毕后,将过滤器刷洗干净,然后按好各管路,桶内装好清水,接通电源按“自控”键对管路进行自动清洗约5分钟,再关闭电源。

5、使用完毕将胃管、过滤器、吸引软导管全部浸泡在0.2%“84”消毒液内1小时后晾干放薰蒸柜消毒备用。

二、注意事项:1、在洗胃过程中,如发现有食物堵塞胃管,造成不吸水、不出水或水流减慢,可瞬时按“手冲”键或“手吸”键,直至水流通畅后,再按“自控”键继续洗胃。

2、在“自控”洗胃内,必须注意观察排污口状况。

3、严禁无液体时开机操作,以免烧坏水泵。

严禁同时按两个以上的键,以免烧坏溶丝管。

4、洗胃过程中要注意观察病人的面色,呼吸,脉搏,血压,瞳孔的变化。

5、洗胃过程中还要观察洗胃液入量与出量是否均衡,洗出液体的颜色,气味。

6、对昏迷病人洗胃宜谨慎,应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以免分泌物误入气管。

洗胃机操作流程心电图机操作流程监护仪使用操作一、适应症:用于各种危重病的生命体征监护,或单一使用于心电、血压的监护,以便及时了解病情。

二、用物准备:电插板一个,监护仪一台,心电、血压、血氧输出电缆线各一,电极片五个,酒精、棉签,护理记录。

三、操作方法及步骤:1、准备用物,将监护仪推至病人床旁,核对床号、姓名,并向病人解释,以取得合作。

2、插上电源,仪器指示灯亮,根据病情摆好病人体位,清洁病人皮肤,贴好电极,将心电、BP、SPO2电缆线分别连接于病人身上,按下仪器左方最下角的开机键,待仪器屏幕上显示监护画面后,按下‘血压周期设置键’,根据医嘱及病情通过旋转‘选择键’来设置所需的时间周期,再按下‘血压启动键’,仪器默认所设置的血压周期测定,血压测量完毕,显示屏上出现相应的HR、SPO2、R、BP数值,根据广场数记录于护理启示单上交待患者注意事项。

3、监护仪使用完毕后,按下‘关机键’,把各输出电缆从病人身上取下,整理好病人体位,保持床单整齐,并向病人致谢。

同时记录,整理用物,推回原位放置,用75%酒精擦拭仪器及各输出电缆线。

及时补充电极片、心电图纸,以便备用。

四、注意事项:1、仪器须放在平台上,四周通风,保持干燥,避免潮湿。

2、使用前需检查仪器及各输出电缆线是滞有断裂、破损,如仪器表面潮湿,先用干布擦干后再用。

3、心电电极贴放部位要准确。

4、当仪器监护于病人身上时交待患教师不要把东西放在仪器上面及其周围,不能自行随意取下心电、血压、血氧监测电缆线,以免发生意外。

5、当仪器长期不用时,应每月给仪器充电一次,以处长电池寿命。

6、血压测量禁止在输液或插管肢体上测量血压,局部皮肤破损者禁止绑袖带。

7、清洁仪器时,不要使用稀释剂或苯等化学溶剂,以免损坏仪器表面深层。

定期检查仪器性能。

监护仪操作流程图备用物推至病人床前开机进入监护状态1、核对并解释2、插电源3、清洁皮肤4、连接各导连线1、设置血压测定周期2、测血压监 护使用完毕终末处理吸引器操作规程目的:吸出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操作流程:1、检查吸引器各管道连接是否正确,打开开关,检查吸引器的性能是否良好。

2、调节负压:根据病人情况及痰粘稠度旋转调节阀控制作用于病人的最大负压。

一般吸痰的负压值:0.027—0.053KPa (调节旋钮顺旋负压大,逆转负压小);急救吸痰的负压值最大不超过0.08KPa 。

3、未吸痰前使橡胶管折成V 形,开机使负压达到所需范围再插入患者痰阻部位,立即将橡胶管恢复原状进行吸痰。

4、在吸痰过程中,随时擦净喷出的分泌物,观察前后呼吸频率的改变,同时注意吸出物的性状、量及颜色等,按需要作好记录。

5、吸痰后吸痰毕,吸生理盐水冲洗导管,取下吸痰管放进消毒液内浸泡,把贮液瓶及时清洗,吸一次清洗消毒一次,以备下次使用。

6、使用结束后,要先关掉吸引器上的开关,再从电源1、交待注意事项,及时记录各项记录各项数值2、测血压1、关机2、取下各导联线3、致谢4、记录1、放回原位2、清洁消毒仪器3、补充使用插座上拨下电源插头,以切断电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