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简史
红外吸收光谱(IR)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红外吸收光谱(IR)的基本原理及应用一、红外吸收光谱的历史太阳光透过三棱镜时,能够分解成红、橙、黄、绿、蓝、紫的光谱带;1800年,发现在红光的外面,温度会升高。
这样就发现了具有热效应的红外线。
红外线和可见光一样,具有反射、色散、衍射、干涉、偏振等性质;它的传播速度和可见光一样,只是波长不同,是电磁波总谱中的一部分。
(图一)、波长范围在0.7微米到大约1000微米左右。
红外区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近红外区<0.7到2微米,基频红外区(也称指纹区,2至25微米)和远红外区(25微米至1000微米)三个部分。
1881年以后,人们发现了物质对不同波长的红外线具有不同程度的吸收,二十世纪初,测量了各种无机物和有机物对红外辐射的吸收情况,并提出了物质吸收的辐射波长与化学结构的关系,逐渐积累了大量的资料;与此同时,分子的振动――转动光谱的研究逐步深入,确立了物质分子对红外光吸收的基本理论,为红外光谱学奠定了基础。
1940年以后,红外光谱成为化学和物理研究的重要工具。
今年来,干涉仪、计算机和激光光源和红外光谱相结合,诞生了计算机-红外分光光度计、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和激光红外光谱仪,开创了崭新的红外光谱领域,促进了红外理论的发展和红外光谱的应用。
二、红外吸收的本质物质处于不停的运动状态之中,分子经光照射后,就吸收了光能,运动状态从基态跃迁到高能态的激发态。
分子的运动能量是量子化的,它不能占有任意的能量,被分子吸收的光子,其能量等于分子动能的两种能量级之差,否则不能被吸收。
分子所吸收的能量可由下式表示:E=hυ=hc/λ式中,E为光子的能量,h为普朗克常数,υ为光子的频率,c为光速,λ为波长。
由此可见,光子的能量与频率成正比,与波长成反比。
分子吸收光子以后,依光子能量的大小,可以引起转动、振动和电子能阶的跃迁,红外光谱就是由于分子的振动和转动引起的,又称振-转光谱。
把分子看成由弹簧和小球组成的结构。
小球代表原子或原子团,弹簧代表原子间的化学键。
红外 发展综述
红外发展综述红外技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技术,它可以在很多领域中得到应用。
红外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期,当时科学家们发现了红外辐射现象。
在20世纪初期,人们开始研究红外技术的应用,例如在军事、医疗、工业等领域中。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红外技术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
在军事领域中,红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夜视仪、导弹制导系统、无人机等设备中。
这些设备可以在夜间或低能见度环境下进行作战,提高了作战效率和安全性。
在医疗领域中,红外技术被应用于体温测量、热成像等方面。
在工业领域中,红外技术被应用于红外热成像、红外测温等方面,可以帮助工程师们更好地了解设备的运行情况,提高设备的效率和安全性。
随着红外技术的发展,红外传感器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红外传感器可以检测物体的温度、湿度、气体浓度等信息,可以应用于环境监测、安防监控、智能家居等领域。
例如,在环境监测方面,红外传感器可以检测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环境污染情况;在安防监控方面,红外传感器可以检测人体的热量,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周围环境的情况。
除了传感器,红外激光器也是红外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红外激光器可以应用于激光雷达、激光通信等领域。
例如,在激光雷达方面,红外激光器可以用于测量距离、速度等信息,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周围环境的情况;在激光通信方面,红外激光器可以用于高速数据传输,提高通信效率和安全性。
总的来说,红外技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技术,它可以在很多领域中得到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红外技术的应用也会越来越广泛。
未来,红外技术将会在智能制造、智能交通、智能医疗等领域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安全。
神通广大的红外线
神通广大的红外线神通广大的红外线红外线是一种人的肉眼看不见的光线,最近二三十年来,初露头角的红外技术,在各个领域里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开始应用到生产上,并形成了一门崭新的技术―红外技术。
1800年,英国科学家海谢尔做了一个实验,他把阳光分成彩色光带以后,用温度计来丈量各种光的温度,发现了一个希奇的现象:靠近太阳光深红色光外的不可见部分,温度竟比红光还高。
这是一个意外的发现。
由于以前只知道太阳光有七色,至于在七色之外的黑暗中还存在着什么物质,是不清楚的。
于是,海谢尔设想在太阳的辐射中,除了可见光以外,一定还包含着一种人的肉眼看不见的辐射。
后来经过实验证实:这种辐射还存在于其他物体发出的辐射中。
当时,人们就称它为"不可见辐射"。
由于这种"不可见辐射"是在红光的外边发现的,所以,后来就称它为红外辐射,又叫它红外线。
1887年,人们在实验室中成功地产生了红外线,使人们熟悉到:可见光、红外线和无线电波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
到了20世纪,由于生产实践的需要,推动了各项新技术的发展,红外科学也从实验室走出来,开始应用到生产上,并形成了一门崭新的技术―红外技术。
最近二三十年来,初露头角的红外技术,在各个领域里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红外线比红光具有更大的热作用,穿透能力也很强,用它来烘干东西既快又好。
因此人们经常利用它来干燥飞机、轮船和汽车的油漆。
过往,自然干燥经常使油漆物的表面形成一个硬壳,里面的湿气散发不出往,形成一个气泡,影响油漆质量。
利用红外线干燥油漆,就没有这个弊病了。
红外线穿透能力很强,可以利用它来染合成纤维织物。
比如,红外线高温渗透到锦纶织物内部以后,会使锦纶织物的结构发生变化,使得颜料很轻易进到纤维内部,把颜料固定在织物上,并把它烘干。
这样,人们就能利用红外线把锦纶织物染成各种鲜艳的颜色。
红外线是一种人的肉眼看不见的光线,可以利用它组成一道看不见的防线。
为了做好仓库的防护工作,可以借助于反光镜,将红外线巧妙地围着仓库绕一圈,然后投射到一只能感受红外线照射的光电管上,让光电管发出电流来。
红外原理介绍
▪ 24°标准镜头的视场角为24° ×18°,空间分辨 率为1.3mrad。
计算方式如下:
空间分辨率(FOV ) =
24° ×
▪
320(像素数) 180
▪
=0.0013 rad =1.3 mrad
14
12°
320(像素数) 180
15
7°
320(像素数) 180
16
▪ 物体成像必须充满一个 像素点才能测温精确
电阻降低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V = R•I
V: 电压变化 R: 由于红外吸收引起的电阻变化 I:通过辐射测热仪的恒定电流
1.红外辐射以电磁波的形式进入传感 器,传感器吸收红外辐射,传感器温 度升高。
2.传感器电阻改变。
3.电阻改变以电信号的形式被探测。
4.不需要冷却,因为采用直接加热的 效应。
8
红外热像仪成像原理
▪ 空间分辨率为1.3mrad的热像仪,:如果被测目标与 热像仪之间距离为100m,那么0.13M大小的物体在 热像仪的镜头聚焦,并投影到探测器上,正好充满1个 探测器单元像数. 0.26M大小的物体在热像仪的镜头 聚焦,并投影到探测器上,正好充满四个探测器单元 像数,并能确保必然充满其中一个像数.
2
红外光谱在电磁波中的位置
3
大气传输
大多数红外成像系统采用的响应光谱范围为 大气吸收较小的波长。大气传输率较高的光谱 范围称为“大气窗口”。
4
黑体和发射率
▪ 黑体是指吸收所有入射光线而不反射或透 射的物体即黑体所吸收的红外线能量与发 射红外线能量相等。
▪ 辐射率又称发射率:是实际物体与同温度 的黑体,在相同条件下辐出度的比值。
应用光学_第11章_红外光学系统
透射式物镜
单透镜
多透镜组
反射式物镜
由于红外辐射的波长较长,能透过它的材料很 少,因而大都采用反射式红外光学系统。 简单的反射式光学系统由反射镜组成,它于探 测器灵敏面上用来收集和聚焦辐射束,或者在 红外照射装置中用作产生定向辐射。 按截面的形状不同,反射系统有球面形、抛物 面形、双曲面形或椭球面形等几种。
扫描系统
热成像系统
被动式
ThermoVision™ A20-V高品质红外热像仪
小图是可见光图像 大图是热图像
热成像系统
主动式
装有红外夜视仪的步枪
11.5 红外遥感仪器
特殊应用
红外云图
市场容量
中国视频监控市场,2006年规模达18亿元,预 计2010年将达到近70亿元。(全球约60亿美元, 2010年) 全球消防领域的红外热成像仪市场需求总量达 到200亿元,我国将达到36亿元。 电力行业红外热像仪的总需求量约为2.5万台, 市测量和非稳态测量之分
如在探侧工件的缺陷时,常需加热工件,热流在缺陷 部位产生热量堆积,而在其表面部位产生过热点。 有两种方式测量表面过热点的温差异常,一种方式是 在工件表面和内部达到热平衡后进行测量,称为稳态 测量; 另一种方式是让工件表面和内部保持一定的温度梯度, 使产生热传导.称非稳态测量。 实践表明,对于较小的缺陷,采用非稳态测量比较合 适,但在诊断存在异常温度的潜伏热源方面.如对电 子仪器元器件的检查、医学诊断和地质探矿等领域, 稳态测量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国、法国、日本、以色列四 个国家拥有非制冷焦平面探测器产业化生产的 能力, 其核心技术仅有美国和法国两个国家掌握,日 本和以色列则由美国取得技术许可,在其国内 生产和有限制地使用。
红外遥控系统的发展历史及作用
红外遥控系统的发展历史及作用
一、红外遥控系统的发展历史世纪初,美国科学家爱德华·威尔逊发
明了一种无线电遥控装置,它的原理是利用辐射线和接收器之间的磁场来
进行遥控。
1917年,爱德华·威尔逊提出了一种新的遥控装置,这种装
置使用传统的正弦波形码,可以用来控制船只或飞机的运行。
1936年,
一位叫做艾格尔·威尔逊的科学家发明了第一台用红外线控制的遥控装置,从此,红外遥控技术开始发展,并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船舶、地面车辆等
领域。
二、红外遥控系统的作用红外遥控系统的主要作用是使用红外线来控
制远程设备。
它可以实现无线传输,能够非常迅速的传达信号,通过外层
的空气作为介质,来控制所有可以接收红外线的设备。
红外遥控系统可以
用来控制各种设备,例如家用影音设备、家用空调、电视、电脑等,在娱
乐场所也可以使用红外遥控系统,用来控制门锁、监控系统以及其他设备等。
红外技术的发展及其在航空中的应用
红外技术的发展及其在航空中的应用红外技术的发展红外技术发展的先导是红外探测器的发展。
1800年:F·W·赫歇尔发现红外辐射时使用的是水银温度计,这是最原始的热敏型红外探测器。
1830年以后:相继研制出温差电偶的热敏探测器、测辐射热计等。
在1940年以前,研制成的红外探测器主要是热敏型探测器。
19世纪:科学家们使用热敏型红外探测器,认识了红外辐射的特性及其规律,证明了红外线与可见光具有相同的物理性质,遵守相同的规律。
它们都是电磁波之一,具有波动性,其传播速度都是光速、波长是它们的特征参数并可以测量。
20世纪初开始:测量了大量的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的吸收、发射和反射光谱,证明了红外技术在物质分析中的价值。
30年代:首次出现红外光谱代,以后,它发展成在物质分析中不可缺少的仪器。
40年代初:光电型红外探测器问世,以硫化铅红外探测器为代表的这类探测器,其性能优良、结构牢靠。
50年代:半导体物理学的迅速发展,使光电型红外探测器得到新的推动。
到60年初期:对于1~3、3~5和8~13微米三个重要的大气窗口都有了性能优良的红外探测器。
在同一时期内,固体物理、光学、电子学、精密机械和微型致冷器等方面的发展,使红外技术在军、民两用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60年代中叶:60年代中叶起,红外探测器和系统的发展体现了红外技术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1.在1~14微米范围内的探测器已从单元发展到多元,从多元发展到焦平面阵列。
2.红外探测器的工作波段从近红外扩展到远红外。
3.轻小型化。
非致冷、集成式、大面阵红外探测器方向发展。
4.红外探测系统从单波段向多波段发展。
在红外技术的发展中,需要特别指出的是:60年代激光的出现极大地影响了红外技术的发展,很多重要的激光器件都在红外波段,其相干性便于移用电子技术中的外差接收技术,使雷达和通信都可以在红外波段实现,并可获得更高的分辨率和更大的信息容量。
在此之前,红外技术仅仅能探测非相干红外辐射,外差接收技术用于红外探测,使探测性能比功率探测高好几个数量级。
红外线技术原理讲诉
培训大纲一、红外基本理论:1.红外线的发现1800年英国物理学家赫胥尔(Herschel)在研究太阳光谱的热效应时发现:七色光中在红光谱的边界以外人眼看不见有任何光线的黑暗区,温度反而比红光区域的温度高。
反复实验证明,在红光的外侧,确实存在一种人眼看不见的“热线”,后来称为“红外线”,又称“红外辐射”。
红外线处于波长为0.76~1000μm之间。
2.红外线的本质经研究表明:红外线是从物质内部发射出来,产生红外线的根源是物质内部运动。
众所周知,物资是由原子、分子组成,它们按照一定的规律不断地做变速运动,因而不断向外辐射能量,这就是红外辐射现象。
由此可见,红外辐射的物理本质是热辐射。
这种辐射的能量主要由这个物体的温度和材料本身的性质决定,特别是热辐射的强度取决于辐射体的温度,也就是说,温度对热辐射现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有关基本名词解释温度:反映物体原子活动的激烈程度。
(微观)冰水混合物到水沸腾之间分为100等份每一份为1 ℃,红外线辐射的能量可用物体表面的温度来度量,辐射能量越大,物体的表面温度越高,反之亦然。
常用衡量温度变化的温标有三种:1.华氏温标:°F2.摄氏温标:℃3.热力学温标:K几个温标之间的换算:℃=(°F – 32)×5/9K=℃+273.15℃绝对零度0 K=-273.5℃黑体:具有理想中最大辐射功率的物体,称为黑体。
黑体所吸收的红外线能量与发射的红外线能量相等。
即:I a / I b = 1I a —黑体在单位时间内吸收的红外线能量强度I b —黑体在单位时间内发射的红外线能量温度所谓的黑体其实并不存在,只能无限的接近于它,但设定这样的黑体,对研究红外热辐射规律是非常必要的。
辐射率:当即个物体处于同一温度下,各物体的红外辐射功率与吸收的功率成正比。
实际物体红外辐射的功率与相同条件下黑体红外辐射功率的比值,称为辐射率,又称为发射率,用符号ε表示,其比值是一个小于1的数。
红外光谱发展史
红外光谱发展史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是人类经常观测到的自然光谱。
而真正意义上对光谱的研究是从英国科学家牛顿(Newton) 开始的。
1666 年牛顿证明一束白光可分为一系列不同颜色的可见光,而这一系列的光投影到一个屏幕上出现了一条从紫色到红色的光带。
牛顿导入“光谱”(spectrum)一词来描述这一现象。
牛顿的研究是光谱科学开端的标志。
从牛顿之后人类对光的认识逐渐从可见光区扩展到红外和紫外区。
1800 年英国科学家W. Herschel 将来自太阳的辐射构成一副与牛顿大致相同的光谱,然后将一支温度计通过不同颜色的光,并且用另外一支不在光谱中的温度计作为参考。
他发现当温度计从光谱的紫色末端向红色末端移动时,温度计的读数逐渐上升。
特别令人吃惊的是当温度计移动到红色末端之外的区域时,温度计上的读数达到最高。
这个试验的结果有两重含义,首先是可见光区域红色末端之外还有看不见的其他辐射区域存在,其次是这种辐射能够产生热。
由于这种射线存在的区域在可见光区末端以外而被称为红外线。
(1801 年德国科学家J.W. Ritter 考察太阳光谱的另外一端,即紫色端时发现超出紫色端的区域内有某种能量存在并且能使AgCl 产生化学反应,该试验导致了紫外线的发现。
1881年Abney 和Festing 第一次将红外线用于分子结构的研究。
他们Hilger光谱仪拍下了46个有机液体的从0.7到1.2微米区域的红外吸收光谱。
由于这种仪器检测器的限制,所能够记录下的光谱波长范围十分有限。
随后的重大突破是测辐射热仪的发明。
1880年天文学家Langley在研究太阳和其他星球发出的热辐射时发明一种检测装置。
该装置由一根细导线和一个线圈相连,当热辐射抵达导线时能够引起导线电阻非常微小的变化。
而这种变化的大小与抵达辐射的大小成正比。
这就是测辐射热仪的核心部分。
用该仪器突破了照相的限制,能够在更宽的波长范围检测分子的红外光谱。
采用NaCl作棱镜和测辐射热仪作检测器,瑞典科学家Angstrem第一次记录了分子的基本振动(从基态到第一激发态)频率。
红外 发展综述
红外发展综述红外技术是一种利用红外辐射进行探测、成像和通信的技术。
它在军事、安防、医疗、工业、生活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红外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突破,为人类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和改变。
红外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当时,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特殊的电磁波,即红外辐射。
红外辐射是一种波长比可见光长的电磁辐射,它具有热量传导、透射和反射的特性。
科学家们开始研究如何利用红外辐射来进行探测和成像。
在红外技术的发展初期,主要应用于军事领域。
红外探测器的出现,使得士兵可以在夜间进行有效的观察和侦察。
红外遥控导弹的研发和应用,提高了军事作战的精确性和效果。
红外成像技术的发展,使得军事侦察和目标识别更加精准和高效。
随着红外技术的不断进步,它的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
在安防领域,红外摄像机和红外感应器的应用,能够实时监控和探测安全隐患,提高了安全性和警报的准确性。
在医疗领域,红外热像仪可以用于体温检测和疾病诊断,为医生提供了更多的信息和数据。
在工业领域,红外测温仪可以用于原料和产品的温度检测,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在生活领域,红外遥控器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红外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科学家和工程师的不懈努力。
他们通过对红外辐射的深入研究和实验,不断改进和创新红外探测器、红外感应器、红外摄像机等设备。
同时,他们还开发了一系列的红外材料和红外光学器件,为红外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红外技术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
首先,红外设备的成本较高,限制了它在一些领域的推广和应用。
其次,红外技术在成像分辨率、探测距离等方面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此外,红外技术的应用也面临一些法律和伦理问题,例如隐私保护和监控范围的限制。
总的来说,红外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科技领域,其发展前景广阔。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红外技术将会在更多的领域得到应用和发展。
我们期待着红外技术的突破和创新,为人类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改变。
(完整版)红外光谱知识讲解
17
问题
某物质能吸收红外光波, 产生红外吸收谱图, 其分子结构是
(1) 具有不饱和键
(2) 具有共轭体系
(3) 发生偶极矩的净变化 (4) 具有对称性
丁二烯分子中C=C键伸缩振动如下:
A. ← → ← →
CH2=CH-CH=CH2 B. ← → → ←
C)强、宽峰覆盖相近的弱、窄峰
D)吸收峰太弱,仪器不能分辨,或者超 过了仪器可以测定的波长范围。
32
3.2.3 红外光谱的分子振动形式与谱带 分子的振动方式分为两大类:
1.伸缩振动ν:原子沿键轴方向伸缩,键长变
化但键角不变的振动,亦称伸展振动。
对称伸缩振动(νs )
反对称伸缩振动(νas )
33
2.弯曲振动δ:沿键的垂直方向振动,基团 键角发生周期性变化,但键长不变的振动。 又称变形振动或变角振动。
(1) C-H (2) N-H (3) O-H (4) F-H
(1)
如果C-H键和C-D键的力常数相同, 则C-H键的振动频率
C-H与C-D健的振动频率 C-D相比是
(1) C-H> C-D
(2) C-H< C-D
(3) C-H= C-D
(4) 不一定谁大谁小
(1 )
36
已知下列单键伸缩振动中 C-C C-N C-O
9
(4) 红外光谱图的表示方法 横坐标为吸收波长(m),或吸收频率(波 数:cm-1),纵坐标常用百分透过率T%表示
10
从谱图可得信息: 1 吸收峰的位置(吸收频率:波数cm-1) 2 吸收峰的强度 ,常用:
vs (very strong), s (strong), m (medium), w (weak), vw (very weak),
红外技术的新发展与应用
红外技术的新发展与应用随着技术的发展,红外技术已经成为现代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种技术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并且降低生产成本。
不仅如此,红外技术还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从温度测量到无人机,在很多方面都有作用。
一、红外技术发展的历程红外技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德国。
当时,物理学家在研究太阳辐射时,发现了一种新的辐射类型——红外辐射。
然而,红外技术的应用还不十分广泛。
直到20世纪60年代,随着红外探测器的发展,红外技术才逐渐成熟。
现在,红外技术已经成为工业、医疗、能源等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红外技术的应用领域1. 工业领域:红外技术可以帮助工业企业实现非接触式的温度测量,避免了传统测温方法的接触污染问题。
同时,红外技术还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比如在物流领域,可以通过红外条码识读器来实现货物的快速扫描。
2. 医疗领域:红外技术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医生可以通过红外热像仪来辅助进行诊断,帮助找出人体组织中的异常温度分布。
此外,红外技术还可以用于眼科手术中的角膜炎症检测等。
3. 能源领域:红外技术可以用于太阳能电池板的检测,检测设备可以实现太阳光的反射率、光伏板的温度等参数的检测,帮助太阳能电池板的调整、维护和提高其效率。
此外,红外技术还可以用于核反应堆的监测,在较大的距离上监测放射线情况,避免工作人员受到辐射。
4. 家用电器领域:目前,智能家居在市场上越来越受欢迎。
红外技术通过智能电器实现监测家庭温度、控制家居设备,使得家庭生活更加便利。
例如,空调遥控器就是红外控制的一种形式。
三、红外技术的新发展目前,新的红外技术正在不断发展。
例如,基于纳米观测的红外技术,可以说是红外技术的新发展方向之一。
这种技术可以通过对系统进行红外光谱检测来实现对物质性质的测定。
此外,新型红外探测器的出现也带来了红外技术的新突破。
新型探测器可以实现更高的灵敏度和更快的响应速度,并且能够应对更宽波段的光谱。
总之,红外技术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它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红外线发现过程
红外线发现过程
红外线的发现过程是一段充满探索与发现的科学历程,其背后蕴藏着物理学家们对未知世界的无限好奇和不懈追求。
早在19世纪初,科学家们就开始对光的性质进行深入研究。
当时,可见光的研究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然而,对于光谱中不可见的部分,人们仍然知之甚少。
1800年,英国物理学家威廉·赫歇尔(William Herschel)在进行天文学观测时,偶然发现了一种特殊的光线。
他在使用望远镜观测太阳时,注意到了一种不可见的光线,这种光线位于红色光谱之外,因此被称为“红外线”。
赫歇尔的发现引起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
随后,科学家们纷纷投入到红外线的研究中,试图揭示其神秘的面纱。
19世纪中叶,科学家们开始对红外线的性质进行深入探索。
他们发现,红外线具有热效应,能够使物质发热。
这一发现为红外线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红外线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
20世纪初,科学家们开始利用红外线进行热成像研究,这一技术的出现为军事、医疗等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
如今,红外线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红外热像仪、红外通信、红外遥感等,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
总之,红外线的发现过程是一段充满探索与发现的科学历程。
从赫歇尔的偶然发现到现代红外线技术的广泛应用,科学家们不断揭示着红外线的神秘面纱。
这一过程不仅丰富了人类对光的认识,也为人类的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图文内容营销文案策划
图文内容营销文案策划导语: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红外技术已经逐渐应用于各个领域,成为智能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带您深入探索红外技术的应用领域和未来发展趋势,让您了解红外技术带来的无限可能。
第一部分:红外技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红外技术起源于二十世纪初期,最初是用于战争中的军事侦察和热成像技术。
经过多年的发展,红外技术逐渐应用于民用领域,如安防监控、医疗诊断、环境监测等。
随着红外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普及,其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
第二部分:红外技术的应用领域1. 安防监控领域:红外摄像头能够捕捉到人体发出的红外线,实现对人体的监控和识别,提高了安防监控系统的准确性和效率。
2. 医疗诊断领域:红外成像技术可以帮助医生在诊断疾病时观察人体内部的温度分布,提高了医疗诊断的准确性和速度。
3. 工业自动化领域:红外传感器可以用于检测工业生产中的温度、湿度等参数,实现对生产过程的精准监控和控制。
4. 智能家居领域:红外遥控技术可以实现对家电设备的智能控制,使家居生活更加便利和舒适。
第三部分:红外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1. 人工智能与红外技术的结合:未来红外技术将更多地与人工智能相结合,实现智能设备的自动学习和优化,提升设备性能和用户体验。
2. 红外技术在智能交通领域的应用:红外传感器可以用于智能交通系统中,实现对车辆和行人的智能识别和监控,提高交通管理的效率和安全性。
3. 红外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未来红外成像技术将更多地应用于医疗领域,实现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为人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结语:红外技术作为智能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在未来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我们期待红外技术能够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多的便利和进步,开启智能科技新纪元。
愿与您共同探索“红外发现”新世界,开启智能科技新纪元!。
红外光谱发展史
红外光谱发展史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是人类经常观测到的自然光谱。
而真正意义上对光谱的研究是从英国科学家牛顿(Newton) 开始的。
1666 年牛顿证明一束白光可分为一系列不同颜色的可见光,而这一系列的光投影到一个屏幕上出现了一条从紫色到红色的光带。
牛顿导入“光谱”(spectrum)一词来描述这一现象。
牛顿的研究是光谱科学开端的标志。
从牛顿之后人类对光的认识逐渐从可见光区扩展到红外和紫外区。
1800 年英国科学家W. Herschel 将来自太阳的辐射构成一副与牛顿大致相同的光谱,然后将一支温度计通过不同颜色的光,并且用另外一支不在光谱中的温度计作为参考。
他发现当温度计从光谱的紫色末端向红色末端移动时,温度计的读数逐渐上升。
特别令人吃惊的是当温度计移动到红色末端之外的区域时,温度计上的读数达到最高。
这个试验的结果有两重含义,首先是可见光区域红色末端之外还有看不见的其他辐射区域存在,其次是这种辐射能够产生热。
由于这种射线存在的区域在可见光区末端以外而被称为红外线。
(1801 年德国科学家J.W. Ritter 考察太阳光谱的另外一端,即紫色端时发现超出紫色端的区域内有某种能量存在并且能使AgCl 产生化学反应,该试验导致了紫外线的发现。
1881年Abney 和Festing 第一次将红外线用于分子结构的研究。
他们Hilger光谱仪拍下了46个有机液体的从0.7到1.2微米区域的红外吸收光谱。
由于这种仪器检测器的限制,所能够记录下的光谱波长范围十分有限。
随后的重大突破是测辐射热仪的发明。
1880年天文学家Langley在研究太阳和其他星球发出的热辐射时发明一种检测装置。
该装置由一根细导线和一个线圈相连,当热辐射抵达导线时能够引起导线电阻非常微小的变化。
而这种变化的大小与抵达辐射的大小成正比。
这就是测辐射热仪的核心部分。
用该仪器突破了照相的限制,能够在更宽的波长范围检测分子的红外光谱。
采用NaCl作棱镜和测辐射热仪作检测器,瑞典科学家Angstrem第一次记录了分子的基本振动(从基态到第一激发态)频率。
红外光谱发展史范文
红外光谱发展史范文红外光谱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学、物理学等领域的分析技术,通过测量物质在红外区域的吸收、散射和发射光谱,可以获得物质的结构信息、组成成分以及性质的变化。
红外光谱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以下将详细介绍红外光谱的发展史。
19世纪早期,热辐射研究是红外光谱发展的起始点。
德国物理学家西尔巴德·拉梅尔在1820年左右发现了红外辐射现象,他使用热电偶测量了各种不同颜色的光照射在铂丝上产生的热效应。
此后,拉梅尔的学生奥古斯特·艾伦斯在研究热效应时进一步发展了红外辐射研究。
他使用热电偶测量了各种不同温度下的红外辐射,并发现了红外辐射的各种规律。
同时,英国科学家威廉·赫歇尔也进行了类似的研究工作。
19世纪末,德国物理学家威廉·温曼进一步发展了红外光谱的研究。
他首次使用晶体试剂来测量热辐射的波长,并将结果进行系统记录,开创了实际应用红外光谱的先河。
他还提出了红外频谱的三个主要区域,即近红外、中红外和远红外。
这一划分至今仍被广泛使用。
20世纪初,英国科学家弗朗西斯·帕斯卡尔洛尔默发明了红外透射光谱仪。
他使用一个光度计测量样品吸收的红外辐射,并发现了红外光谱的多种峰值。
这项研究为后来的红外光谱分析奠定了基础。
到了20世纪中叶,尤金·赫伯特和威廉·斯托克斯为红外光谱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们发展了赫氏法和禁戒法两种红外光谱测量方法,进一步提高了红外光谱的分辨率和准确度。
随着红外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新的红外光谱仪器和技术。
其中最重要的是傅立叶红外光谱仪,这是一种基于傅立叶变换技术的非散射红外光谱仪。
1960年代,美国科学家艾曼纽尔·弗格蒂和詹姆斯·华特开发了傅立叶红外光谱仪,使得红外光谱的测量更加简单和快速。
到了21世纪,红外光谱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纳米材料的研究成为红外光谱的新热点,通过红外光谱可以获得纳米材料的尺寸、形状和表面性质等信息。
红外光谱的历史和发展前景
红外光谱的历史和发展前景红外光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
1800年,英国物理学家威廉·赫歇尔发现了红外辐射,他将一个温度较高的物体放在光谱仪中,观察到仪器上的温度升高。
当赫歇尔将温度较高的物体放在光谱仪中,发现温度会上升。
这是因为他发现了红外辐射,这种辐射是一种能够通过热元件测量温度的电磁辐射。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红外光谱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研究。
20世纪的前几十年,谢尔顿·伯里尔和威廉·库尔什在红外光谱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他们发明了一种称为红外光谱分析仪的设备,能够量化红外辐射并分析其频率和强度。
这项技术的发展对于研究物质的结构和特性非常重要。
红外光谱在化学、物理、生物医学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化学领域中,红外光谱可以用于确定化学物质的分子结构和组成,以及分析反应动力学和机制。
物理领域中,红外光谱可用于研究材料的光学性质、电子结构和热学性质。
在生物医学领域,红外光谱被用来研究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用于生物分子的检测和诊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红外光谱的应用前景非常广泛。
首先,红外光谱在环境监测和食品安全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红外光谱可以用来分析空气中的污染物和检测食品中的残留物质,为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其次,红外光谱在医学诊断和药物研发方面也有很大的潜力。
红外光谱可以用来检测人体组织和血液中的生物分子,从而实现早期疾病的检测和诊断。
此外,红外光谱还可以用于药物研发过程中的药物结构分析和药物相互作用研究。
最后,红外光谱在材料科学和能源研究方面也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红外光谱可以用来研究新型材料的结构和特性,为材料设计和开发提供重要的指导。
此外,红外光谱还可以用来研究能源材料的光催化性能和热学性质,为新能源技术的开发做出贡献。
综上所述,红外光谱作为一种重要的分析技术,在化学、物理、生物医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红外光谱有着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将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红外发展历史
红外发展历史美国德克萨斯仪器公司(TI)在1964 年首次研制成功第一代的热红外成像装置,叫红外前视系统(FLIR),这类装置利用光学元件运动机械,对目标的热辐射进行图像分解扫描,然后应用光电探测器进行光——电转换,最后形成视频图像信号,并在荧屏上显示,红外前视系统至今仍是军用飞机、舰船和坦克旗瀚科技上的重要装置。
六十年代中期瑞典AGA 公司和瑞典国家电力局,在红外前视装置的基础上,开发了具有温度测量功能的热红外成像装置。
这种第二代红外成像装置,通常称为热像仪。
七十年代法国汤姆荪公司研制出,不需致冷的红外热电视产品。
九十年代出现致冷型和非致冷型的焦平面红外热成像产品,这是一种最新一代的红外电视产品,可以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把红外热成像的应用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
七十年代中国有关单位已经开始对红外热成像技术进行研究,到八十年代初,中国在长波红外元件的研制和生产技术上有了一定进展。
到了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中国已经研制成功了实时红外成像样机,其灵敏度、温度分辨率都达到很高的水平。
进入九十年代,中国在红外成像设备上使用低噪音宽频带前置放大器,微型致冷器等关键技术方面有了发展,并且从实验走向应用,主要用途用于部队,例如便携式野战热像仪,反坦克飞弹、防空雷达以及坦克、军舰火炮等。
中国在红外热成像技术方面,已经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形成了相当规模的研发力量,但是总的来讲,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很大,与西方相比,约差10 年以上。
目前国外已经开始在部队装备第二代红外热成像仪,并开始了第三代的研发工作,但中国现在才推广第一代红外成像仪。
在国际上,美国、法国、以色列是这方面的先行者,其它国家包括俄罗斯均处下游水平。
近几年来,在党的政策方针指引下,中国的红外成像技术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与西方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有些设备的先进性也可同西方同步,相信中国和西方的差距会进一步缩小,尤其在新技术的应用方面更可以独树一帜。
红外热成像产品,可以分为致冷型的非致冷型两大类。
红外线科普小知识
红外线科普小知识红外线是一种波长在700纳米到1毫米之间的电磁辐射。
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比如红外线灯、红外线遥控器、红外线摄像头等等。
那么,红外线到底是什么,它的特性有哪些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为大家介绍。
一、红外线的发现红外线是由英国天文学家威廉·赫歇尔于1800年发现的。
当时,他在太阳光谱中发现了一块没有颜色的区域,称之为“黑热痕”。
后来,他利用凸透镜将阳光聚焦在黑热痕上,发现黑热痕处温度升高,从而得出结论:太阳光谱中存在一种不可见的辐射——红外线。
二、红外线的特性红外线是一种热辐射,具有以下几个特性:1. 可穿透性:红外线可以穿透大多数物质,包括玻璃、塑料和木材等,但会被金属反射或吸收。
2. 热感应性:红外线可以感应物体的温度,因此可以应用于测量物体的温度。
3. 红外成像性:红外线可以通过特殊的摄像机进行成像,从而显示物体的热分布情况。
4. 可控制性:红外线可以通过遥控器进行控制,比如电视遥控器、空调遥控器等。
三、红外线的应用红外线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应用:1. 红外线烤箱:利用红外线对食物进行烤制,比传统烤箱更加节能。
2. 红外线测温仪:利用红外线感应物体的温度,可以用于工业、医疗等领域。
3. 红外线摄像机:利用红外线成像技术,可以在暗光环境下进行拍摄。
4. 红外线遥控器:利用红外线进行遥控,比如电视遥控器、空调遥控器等。
5. 红外线安防系统:利用红外线感应物体的移动,可以用于安防监控。
四、红外线的安全问题红外线的辐射虽然不会对人体造成直接的伤害,但长时间暴露在高强度的红外线辐射下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比如眼睛干涩、视力下降等。
因此,在使用红外线设备时,要注意保护眼睛,避免长时间直视红外线光源。
总的来说,红外线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但也需要注意安全问题。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让大家更好地了解红外线这一波长范围,并在实际应用中加以利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史1800年,英国天文学家F.W.赫歇耳发现了红外线。
红外技术在军事上的实际应用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当时,德国研制和使用了一些红外技术装备,其中有红外通信设备和红外夜视仪,它们都属于主动式红外系统。
战后,由于红外光子探测器和透红外光学材料的迅速发展,红外技术的应用引起军事部门的重视。
此后,红外技术的发展方向集中在被动式系统上。
50年代,红外点源制导系统应用于战术导弹上。
60年代,红外技术的军事应用已相当广泛,如已应用于制导、火控、瞄准、侦察和监视等。
60年代中期,出现了光机扫描的红外成像技术。
70年代,红外成像技术获得迅速发展,热成像系统和电荷耦合器件的应用是这一时期的重要成果。
80年代,红外技术进入研制镶嵌焦面阵列(CCD阵列)系统的新时期。
基本概念自然界中, 一切温度高于绝对零度摄氏-273.16 的物体都不断地辐射着红外线, 这种现象称为热辐射。
红外线是一种人眼不可见的光波,它是由物质内部的分子、原子的运动所产生的电磁辐射,是电磁频谱的一部分,其波段介于可见光和微波波段之间(0.76~1000微米)。
通常按波长把红外光谱分成4个波段:近红外(0.76~3微米)、中红外(3~6微米)、中远红外(6~20微米)和远红外(20~1000微米)。
一切物体都有其自身的红外辐射特性。
为研究各种不同物体的红外辐射,人们用理想辐射体──绝对黑体(简称黑体)作基准。
能吸收全部入射的辐射而没有反射的物体称为黑体。
良好的吸收体必然也是良好的辐射体,因此黑体的辐射效率最高,其比辐射率定为1。
任何实际物体的辐射发射量与同一温度下黑体的辐射发射量之比,称为该物体的比辐射率,其值总是小于1。
物体的比辐射率,与物体的材料种类、表面特性、温度、波长等因素有关。
黑体的辐射特性可用普朗克定律描述,该定律给出了黑体辐射作为温度函数的光谱分布。
对某一温度,辐射量最大的波长与其温度的乘积为常数,这个关系称维恩定律(适用于在温度较低,波长较短的范围内)。
对所有波长积分所得到的总辐射量与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这个关系称为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
物体发出的辐射,大都要通过大气才能到达红外光学系统。
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水汽等气体对红外辐射会产生选择性吸收和其他微粒的散射,使红外辐射发生不同程度的衰减。
人们把某些衰减较小的波段,称为大气窗口。
在0.76~20微米波段内有3个大气窗口:1~2.7微米,3~5微米,8~14微米。
目前红外系统所使用的波段,大都限于上述大气窗口之中(大气窗口还与大气成份、温度和相对湿度等因素有关)。
由于红外系统所探测的目标处于各自的特定背景之中,从而使探测过程复杂化。
因此,在设计红外系统时,不但要考虑红外辐射在大气中的传输效应,还要采用抑制背景技术,以提高红外系统探测和识别目标的能力。
分类红外系统按工作原理,可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类。
主动式系统需自带红外光源照射目标;被动式系统则直接探测目标的红外辐射。
后者是占主导地位的军用红外系统,如热成像系统、搜索跟踪系统、红外辐射计和警戒系统等。
按信息提供方式,可分为成像和点源系统。
按工作方式,还可分为扫描和非扫描系统,扫描系统又分为光机扫描和电子扫描系统。
组成和工作原理红外系统一般由红外光学系统、红外探测器、信号放大和处理、显示记录系统等组成。
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红外光学系统把目标的红外辐射集聚到红外探测器上,并以光谱和空间滤波方式抑制背景干扰。
红外探测器将集聚的辐射能转换成电信号。
微弱的电信号经放大和处理后,输送给控制和跟踪执行机构或送往显示记录装置。
红外光学系统的结构,一般可分为反射式、折射式和折反射式三种,后两种结构需采用具有良好红外光学性能的材料。
红外探测器一般有光子探测器、热释电探测器、热敏探测器、电荷耦合器件和红外电真空器件等。
有些探测器要在低温下工作,需采用致冷器。
致冷器有辐射致冷器、热电致冷器和冷冻剂致冷器等。
采用何种致冷器,需视系统结构、所用探测器类型和使用环境而定。
置于红外探测器前的光学调制器,将目标辐射进行调制编码,以便从背景中提取目标信号或目标的空间位置信息。
前置放大器将探测器输出的微弱信号进行初级放大,并给探测器提供合适的偏置条件。
它的噪声指数很低,从而使探测器的噪声有可能成为系统的极限噪声。
信号处理系统把前置放大器输出的信号进一步放大和处理,从信号中提取控制装置或显示记录设备所需的信息。
一般非成像系统视目标为点辐射源,相应的信号处理、显示记录系统比较简单。
红外成像系统,通常需将目标红外辐射转换成黑白照片和假彩色照片或电视图像。
这种图像不象可见光照相机所得的图像那样直观,它反映的是目标的辐射温度分布。
军事应用由于红外系统比雷达系统的分辨率高,隐蔽性好,且不易受电子干扰,较之可见光系统具有能识别伪装、可昼夜工作、受天气影响较小等优点。
因此,在军事上得到广泛应用。
其主要应用是:红外夜视便携主动式红外夜视仪红外夜视仪是利用光电转换技术的军用夜视仪器。
它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前者用红外探照灯照射目标,接收反射的红外辐射形成图像;后者不发射红外线,依靠目标自身的红外辐射形成“热图像”,故又称为”热像仪”。
夜间可见光很微弱,但人眼看不见的红外线却很丰富。
红外线视仪可以帮助人们在夜间进行观察、搜索、瞄准和驾驶车辆。
尽管人们很早就发现了红外线,但受到红外元器件的限制,红外遥感技术发展很缓慢。
直到1940年德国研制出硫化铅和几种红外透射材料后,才使红外遥感仪器的诞生成为可能。
此后德国首先研制出主动式红外夜视仪等几种红外探测仪器,但它们都未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实际使用。
几乎同时,美国也在研制红外夜视仪,虽然试验成功的时间比德国晚,但却抢先将其投入实战应用。
1945年夏,美军登陆进攻冲绳岛,隐藏在岩洞坑道里的日军利用复杂的地形,夜晚出来偷袭美军。
于是美军将一批刚刚制造出来的红外夜仪紧急运往冲绳,把安有红外夜视仪的枪炮架在岩洞附近,当日军趁黑夜刚爬出洞口,立即被一阵准确的枪炮击倒。
洞内的日军不明其因,继续往外冲,又糊里糊涂地送了命。
红外夜视仪初上战场,就为肃清冲绳岛上顽抗的日军发挥了重要作用。
主动式红外夜视仪具有成像清晰、制作简单等特点,但它的致命弱点是红外按照灯的红外光会被敌人的红外探测装置发现。
60年代,美国首先研制出被动式的热像仪,它不发射红外光,不易被敌发现,并具有透过雾、雨等进行观察的能力。
1982年4月─6月,英国和阿根廷之间爆发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争。
4月13日半夜,英军攻击承军据守的最大据点斯坦利港。
3000名英军布设的雷区,突然出现在阿军防线前。
英国的所有枪支、火炮都配备了红外夜视仪,能够在黑夜中清楚地发现阿军目标。
而阿军却缺少夜视仪,不能发现英军,只有被动挨打的份。
在英军火力准确的打击下,阿军支持不住,英军趁机发起冲锋。
到黎明时,英军已占领了阿军防线上的几个主要制高点,阿军完全处于英军的火力控制下。
6月14日晚9时,14 000名阿军不得不向英军投降。
英军领先红外夜视器材赢得了一场兵力悬殊的战斗。
1991年海湾战争中,在风沙和硝烟弥漫的战场上,由于美军装备了先进的红外夜视器材,能够先于伊拉克军的坦克而发现对方,并开炮射击。
而伊军只是从美军坦克开炮时的炮口火光上才得知大敌在前。
由此可以看出红外夜视器材在现代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50年代前期所用的红外夜视设备,都是主动式红外夜视仪,一般采用红外变像管作接收器,工作波段在1微米左右,在夜间可看见100米处的人,1公里内的坦克、车辆和10公里远的舰船。
现代红外夜视设备主要有红外热像仪(亦称红外前视系统)、红外电视和改进的主动红外夜视仪等。
其中红外热像仪是具有代表性的红外夜视装置。
美国于60年代后期研制的一种光机扫描式红外成像系统,为飞机夜航和在恶劣气象条件下的飞行提供观察手段,工作在8~12微米波段,一般采用碲镉汞光子探测器接收,液氮致冷。
它的战术技术性能,比主动式红外夜视仪提高了一个数量级,夜间可观察到1公里处的人,5~10公里远的坦克和车辆,视距内的舰船。
这种红外热像仪几经改进,到80年代初,许多国家已出现标准化、组件化系统,设计者可按要求选用不同的组件,组装所需的红外热像仪,为军队提供了一种简便、经济、互换性好的夜视装备。
红外夜视设备已广泛应用于陆、海、空三军。
如用作坦克、车辆、飞机、舰船等的夜间驾驶用观察设备,轻武器的夜瞄仪,战术导弹和火炮的火控系统,战场前沿的监视和观察设备,以及单兵侦察设备等。
今后将发展用凝视型焦面阵列组成的热成像系统,它的战术技术性能将进一步提高。
红外制导50年代中期,美、英、法等国相继研制成功“响尾蛇”、“火光”和“马特拉”等第一代红外制导的空空战术导弹。
导弹的红外导引头采用非致冷硫化铅探测器,工作波段1~3微米。
它只能对敌机作尾追攻击,易受阳光干扰。
随着红外技术的发展,红外制导系统日益完善。
60年代以后,在三个大气窗口都相继有了可供实用的红外系统,攻击方式从尾追发展到全向攻击,制导方式也有了全红外制导(点源制导和成像制导)和复合制导(红外/电视、红外/无线电指令、红外/雷达)。
红外点源制导系统已广泛应用于空空、地空、岸舰和舰舰导弹等数十种战术导弹上。
预计到90年代初,点源制导系统仍将是上述战术导弹的主要制导方式之一。
红外成像制导系统的研制工作始于70年代中期,它比红外点源制导系统提供的信息丰富,具有更强的识别能力和更高的制导精度。
80年代初,已在“小牛”空地导弹上使用。
随着焦面阵列器件的研制成功,红外成像制导系统将进一步提高识别能力,并使导弹具有自主攻击能力。
红外侦察用于地(水)面、空中和空间的红外侦察设备,有红外照相机、红外扫描仪、红外望远镜、红外热像仪和主动式红外成像系统等。
地面红外侦察设备主要是红外热像仪和主动式红外夜视仪。
潜艇使用的红外潜望镜,已具有伸出水面迅速扫描一周,收回后再显示观察的功能。
水面舰船可借助红外探测跟踪系统,监视敌方飞机和舰船的入侵。
80年代初多数采用点源探测系统,迎头探测飞机的距离为20公里,尾追约100公里;观测主动段战略导弹的距离大于1000公里。
红外跟踪头与电影经纬仪和激光雷达配合,还可用于靶场测量。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军用侦察机采用红外假彩色照相取得了明显的侦察效果。
但红外胶片仅能敏感0.9微米以下的红外辐射,且保存困难。
60年代以来,机载红外侦察设备主要采用红外扫描照相机,以后又采用热像仪。
红外扫描照相机是一种将目标和背景的图像通过光机扫描-光电-电光转换后,使其照在可见光胶片上成像的设备。
60年代,这类设备的角分辨率仅为0.5毫弧度(即在1000米高空可区分开0.5米的间距)。
现代红外扫描照相机的分辨率已提高一个数量级。
空间红外侦察设备已用于导弹预警卫星、气象卫星、陆地卫星和照相侦察卫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