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末考复习
高二地理期末复习计划
高二地理期末复习计划
高二文科地理期末考查内容:世界地理、中国地理。
一、复习思路:
复习要结合我年级学生的实际,立足基础,构建知识网络。
要面向低、中档题训练,注重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梳理知识,从微观上把握每一个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注重知识的基础性和广度。
二、复习策略:
本阶段以专题为主,一般有下列步骤:(1)看:看地图、看课件上的动画演示,变抽象知识为形象知识。
(2)讲:主要是练习题。
重点是讲规律、讲方法、讲疑难、讲网络。
(3)记: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记忆。
(4)练:训练题必须精选。
(5)评:要评知识、评规律、评方法,评重点、评难点,评知识再生点、思维障碍点。
要先从错误率最高的试题讲评、从最有价值的题目讲评。
(6)思: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完成认识的升华。
三、复习措施
1、以问题为核心,优化教学方法
强化问题目标教学,明确课堂教学的重点方向。
对教材内容归纳处理,结合各种资料,总结后整理在笔记本上,落实好基本知识。
每次训练都要以笔答的要求为训练标准,要求语言精炼、要点全面、条理清晰,做到回答问题段落化、层次化、要点化、序号化,坚决杜绝念书回答和死背书回答,答题思路要清晰,逻辑要严密,语言要准确,加强学生的答题技巧指导,对各种题型的基本要求和解题技巧,要结合具体实例讲解。
2、精选题目,限时训练,优化训练过程,
3、加强备课与集体备课
充分了解学生学情,强化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
集体备课要突出重点:注重基础的巩固、结构的构建、难点的突破、能力的提升。
高二地理:对区域地理的复习方法
高二地理:对区域地理的复习方法在高二地理的学习中,区域地理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对于即将面临高考的同学们来说,掌握有效的复习方法至关重要。
区域地理涉及到对世界各地不同区域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的理解、分析和记忆。
下面,我将为大家分享一些实用的区域地理复习方法。
一、构建知识框架首先,要对区域地理的知识体系有一个清晰的框架。
可以从全球的大洲、大洋开始,逐步细化到各个国家和地区。
了解每个区域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类型、河流湖泊、土壤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以及人口、城市、农业、工业、交通、文化等人文地理要素。
例如,对于亚洲这个大洲,可以先记住它的大致轮廓和在地球上的位置。
然后,深入了解其内部的分区,如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等。
对于东亚,又可以进一步研究中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具体地理情况。
通过这样层层递进的方式,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能够让我们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清晰的地理图像,便于后续的复习和记忆。
二、结合地图进行复习地图是学习区域地理的重要工具。
在复习过程中,要多看图、读图、析图。
可以准备一本地理图册,里面包含世界地图、中国地图以及各种专题地图,如气候图、地形图、水系图等。
当复习一个区域时,对照相应的地图,直观地了解其地理位置、地形特点、气候分布等。
比如,复习欧洲西部时,看着地图分析其海岸线曲折、平原广阔、温带海洋性气候显著等特点。
同时,还可以通过填图练习来加深对地图的理解和记忆。
自己动手填写山脉、河流、城市等重要地理事物的名称,这样能够更好地记住它们的位置和相关信息。
三、归纳总结区域特征每个区域都有其独特的地理特征,我们要学会归纳总结。
比如,非洲的气候以热带气候为主,且气候类型呈南北对称分布;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其地形分为东、中、西三部分,气候干旱面积较大。
对于人文地理方面,也可以进行类似的总结。
例如,欧洲西部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工业和服务业发达,农业以畜牧业为主;美国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农业实现了区域专业化和机械化。
高二第二学期期末地理
高二第二学期期末地理地理学科在高中阶段主要涵盖了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两个方面的内容。
本文将分为三个部分来论述地理学科在高二第二学期期末的重点内容和考查要点,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
一、自然地理高二第二学期自然地理的内容主要包括地球与地图、地理信息技术、地球的内部结构与动力、地貌与地貌发展、水文与水文过程、生态系统等。
1. 地球与地图地球的形状、大小、结构、运动等是地理学科的基础内容。
在地球与地图的学习中,要重点掌握地球的纬度、经度和时区划分等基本概念,了解地球表面的地形特征,学会使用经纬度定位和地图阅读技巧。
2. 地理信息技术地理信息技术是现代地理学科的重要工具,通过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来获取地理信息。
学习中要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灵活运用。
3. 地球的内部结构与动力地球的内部结构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地球的动力包括地震、火山、板块构造等。
学习中要了解地球内部结构和地球动力的形成原因,了解地震和火山的地理分布规律,掌握板块构造理论。
地貌是地球表面上各种自然地形的总称,如高山、平原、河流等。
学习中要了解地貌的分类和形成过程,了解各类型地貌的特征和地理分布规律,掌握不同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5. 水文与水文过程水文是研究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和运动规律的学科。
学习中要了解水文循环过程,掌握水资源的形成、分布和利用情况,了解干旱和水灾的原因和防治措施。
6.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包括生物群落、生物圈、生态平衡等内容。
学习中要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了解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掌握不同生态系统的特点和地理分布规律。
二、人文地理高二第二学期人文地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人口与城市、区域可持续发展、全球化与地缘政治、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等。
1. 人口与城市人口与城市是人文地理学科的基本内容,学习中要了解人口的分布和变化规律,掌握人口增长与控制的问题,了解城市化过程和城市规划的意义。
高二地理复习的实用技巧
高二地理复习的实用技巧在高二的地理复习过程中,掌握一些实用技巧将帮助学生有效地巩固知识,提高成绩。
作为一个教育者,我将在这里分享几个值得推荐的技巧,以帮助学生们在复习中事半功倍。
首先,建立清晰的知识框架是复习的基础。
地理学科内容庞杂,涉及自然地理、人口与城市、经济地理等多个方面。
建议学生从整体上梳理各部分知识,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结构图。
可以通过制作思维导图或知识网络图的方式,将各个知识点按照逻辑关系进行整理。
这不仅帮助理清复习思路,还能使复习更具针对性和系统性。
其次,重点掌握核心概念和原理。
在高二地理中,有一些核心概念和原理是理解其他内容的基础。
例如,大气环流、地貌形成过程、城市化的影响等,这些概念和原理对理解更复杂的地理现象至关重要。
学生应将这些核心概念作为复习的重点,深入理解其内涵和应用,确保能准确地运用在相关问题中。
再者,善用课本和课堂笔记,避免依赖过多的参考资料。
虽然课外参考资料丰富多样,但过多的信息可能导致复习的混乱。
建议学生在复习时以课本和课堂笔记为主要依据,尤其是教师在课堂上强调的重点内容和难点问题。
这些资料是针对考试大纲编写的,能够更准确地反映考试内容和要求。
此外,定期进行模拟测试是复习的有效手段。
通过模拟测试,学生不仅可以检验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还能提高应试能力。
在模拟测试后,认真分析错题,查找知识盲点和不足之处。
通过反复练习和总结,可以不断提高答题的准确性和速度。
同时,利用地理相关的实际案例和应用场景进行复习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地理学科强调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理解实际案例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地理相关的新闻报道、纪录片等材料,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高二地理的复习应当分阶段进行,设置明确的学习目标和时间安排。
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掌握情况,合理安排每日的复习内容,避免临时抱佛脚的情况出现。
高二《地理》期末复习资料
高二《地理》期末复习资料第一章地球的运动第一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一、地球的自转1.概念: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
2.运动特点特点自转轴地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北半球纬度越高,北极星相对地平线的高度越高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周期太阳日:24时恒星日:23时56分4秒,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速度角速度:约为15°/h,除极点外都相等线速度:由赤道至两极递减1.概念: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2.方向:自西向东。
3.周期:1回归年为365日5时48分46秒;1恒星年为365日6时9分10秒,是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
4.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5.速度A点:位置:近日点;时间:1月初;速度:线速度较快,角速度较快。
B点:位置:远日点;时间:7月初;速度:线速度较慢,角速度较慢。
6.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特征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特征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还有相关性,具体如下表所示:运动形式自转公转概念绕地轴的旋转绕太阳的运动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俯视——逆时针;从南极上空俯视——顺时针)地轴空间指向空间指向不变,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运动周期以遥远恒星为参照点1恒星日=23时56分4秒1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以太阳为参照点1太阳日=24时(昼夜交替现象周期)1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直射点回归运动周期)速度角速度除南北极点外,各地均约为15°/h(1°/4分钟)平均约1°/天近日点(1月初)快,远日点(7月初)慢线速度因纬度而异,自赤道(1 670km/h)向两极(0 km/h)递减平均约30 km/s关系地球自转的平面(赤道平面)与公转轨道平面(黄道平面)目前存在23°26′的交角(黄赤交角)三、黄赤交角及其影响1.概念(1)赤道平面:过地心并与地轴垂直的平面。
(2)黄道平面:地球公转轨道平面。
高二下学期地理期末知识点
高二下学期地理期末知识点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的科学,它涵盖了人类活动、自然环境和地球系统等广泛的领域。
在高二下学期地理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回顾,以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和备考期末考试。
一、地球与地理坐标系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它是一个宇宙中的宝贵星球。
在地理课上,我们学习了地球的形状、大小和构造,掌握了经度和纬度的概念,并学会了如何使用地图和地理坐标系来表示和定位地理位置。
二、自然地理要素自然地理要素是指地球表面的自然特征,包括大陆、海洋、河流、湖泊、山脉、平原等。
我们学习了地球的陆地分布和地貌特征,了解了地球的水资源和能源分布情况,以及它们对人类生存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三、人文地理要素人文地理要素是指人类活动在地表上留下的痕迹和影响,包括人口、城市、交通等。
我们学习了人口增长与分布的规律,了解了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发展的特点,还研究了交通运输对地理环境和区域经济的影响。
四、地球系统与环境问题地球系统是指地球上各个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
我们学习了地球系统的组成和相互作用原理,了解了自然灾害和环境问题,例如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和土地退化等,以及如何应对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五、区域地理与区域发展区域地理研究的是不同地域的特点和差异,包括自然环境、人文活动和经济发展等方面。
我们学习了不同地区的特点和区域发展的影响因素,了解了不同地区的资源利用、产业结构和人口分布等情况,以及其对区域发展和经济合作的影响。
六、地理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地理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是现代地理研究中的重要工具,可以帮助我们获取、存储、分析和展示地理数据。
我们学习了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应用,了解了卫星遥感、GPS定位和数字地图等地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并体验了如何使用这些技术来解决地理问题。
总结:通过本学期的地理学习,我们对地球的认识更加深入,了解了地理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掌握了地球科学中的重要知识点和技能。
高二地理会考复习
高二地理会考复习地理学科在高二的学习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地理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涵盖着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知识,为我们认识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提供了基础。
为了能够顺利备考地理会考,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整理复习资料复习地理的第一步就是整理复习资料。
我们可以将地理学科的知识点逐一罗列,并根据重要程度进行排序。
在整理过程中,可以借助课本、笔记以及老师给的复习资料等多种资源,确保复习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二、梳理知识框架在进行地理学科的复习时,我们需要先梳理知识框架。
可以将地理知识分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大部分,然后再细分为不同的章节和知识点。
这有助于我们全面而系统地复习地理的各个方面。
三、重点复习在整理好知识框架后,我们需要重点复习。
重点复习包括对高考重点考点的深入学习和理解。
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结合习题和往年试题进行练习,以提高对重点知识的掌握程度。
同时,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弱项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
四、巩固知识复习地理并不仅仅是死记硬背知识点,更重要的是能够理解和运用这些知识。
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巩固知识。
可以通过做题、总结和解答问题等方式,来巩固自己对地理知识的掌握。
另外,还可以参加地理学科的讲座或者学科竞赛,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地理素养。
五、合理安排时间好的复习需要有一个合理的时间安排。
我们可以根据考试的时间和复习内容的多少来制定一个详细的复习计划。
合理安排时间,有助于我们高效而有序地进行地理知识的复习和巩固。
六、备考策略在备考地理会考时,我们可以采用一些备考策略来提高效率。
比如,可以从易到难地进行学习,先复习基础知识,再逐渐深入学习和理解。
另外,还可以进行模拟考试,提前感受考试氛围,适应考试节奏。
总之,地理学科的复习需要我们有条不紊地进行。
只有在有足够时间安排、合理的复习计划和高效的复习方法下,我们才能更好地备考地理会考,取得优异的成绩。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对待地理学科的复习,相信通过努力,我们一定能够取得好的成绩。
高二地理期末考试总复习材料四篇
高二地理期末考试总复习材料四篇高二地理期末考试总复习11.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北冰洋);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北球,但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南极洲)2.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
3.半岛是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海峡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
4.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5.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6.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
7.20世纪60年代,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
8.六大板块示意图参看课本第37页。
9.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是世界火山、地震的集中分布地带。
高二地理期末考试总复习21.天气有两个重要特点: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同一时刻,不是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2.风向及风力。
3.气温和气温的分布①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②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
一年中,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低,1月最高。
③从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④据观测,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⑤用等温线图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
4.降水和降水的分布①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雾、露不是降水。
②由赤道往两极,总的趋势是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③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④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较少,沿海地区降水较多。
⑤用等降水量线图表示降水量的分布情况。
⑥世界"雨极'乞拉朋齐;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
⑦通常情况下,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4.世界的气候①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地理高二下期期末考知识点
地理高二下期期末考知识点地理高二下学期期末考知识点
一、地球与地理坐标系统
地球的形状和结构
地理坐标系统的概念及应用
二、地理信息技术与地图制图
地理信息技术的定义和作用
地图制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三、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对地球表面的影响
赤道、极圈、回归线等地理概念及其地理特征
四、地球的气候带和季风
地球的气候带划分和特征
季风的形成和影响
五、地球的陆地与水域
世界大洲、海洋的分布及其特征
世界河流、湖泊等陆地水域的地理特点
六、全球气候变化与环境问题
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环境问题的类型和解决办法
七、地球上的人类活动
人口分布和人口密度
城市化和农业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八、交通与通讯
陆上、水上、空中交通的发展与影响网络通讯的作用和发展趋势
九、地理资源与经济发展
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分类与分布
地理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十、地理灾害与灾害管理
地震、火山、洪水等地理灾害的成因和防治措施
灾害管理的策略及其重要性
十一、区域地理研究与国际关系
区域地理的概念和方法
国际关系对地理区域的影响和互动
以上是地理高二下学期期末考的重点知识点,通过深入学习和理解这些内容,相信你可以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祝你好运!。
高二地理期末考试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二地理期末考试知识点归纳总结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在高二地理学习中,我们学习了许多重要的地理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对地球与人类的认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此,我将对高二地理期末考试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供大家复习和巩固。
一、自然地理知识1.地球的形状和结构: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的平坦球体,由地核、地幔和地壳组成。
2.板块构造理论:地球的地壳由若干个板块构成,板块之间相对运动引起地震、火山活动、山脉的形成和地壳变动。
3.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各自具备不同的地质特征和物质构成。
4.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大气圈、水圈、陆地圈。
5.地貌类型:高山地貌、平原地貌、丘陵地貌、河流地貌、冰川地貌、海岸地貌等。
6.气象与气候:气象是指某一地区在短时间内的天气状况,气候是指某一地区在长时间内的平均天气状况。
7.水资源与水循环:水资源是指地球上的可利用水的总量,水循环是指地球上水在不同态之间的循环过程。
8.自然灾害:地震、火山喷发、洪涝、干旱、台风等自然现象对人类造成的巨大威胁。
二、人文地理知识1.人口与城市:人口数量、人口增长与控制、城市化进程、城市规划与建设等话题。
2.农业与工业:农业生产方式、农业发展现状、农业问题与改革;工业发展与城市化的相互关系,产业结构调整与可持续发展。
3.交通与通信:交通运输方式、交通网络、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的关系,通信技术与信息交流的作用。
4.资源与环境:能源资源、矿产资源、环境问题与生态保护。
5.全球化问题: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全球机遇与挑战。
三、区域地理知识1.中国地理:中国地理特征、地理环境、各地区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特点。
2.世界地理:世界各大洲特点、各国地理位置、地理环境、决定性区位因素等。
以上是高二地理期末考试的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通过复习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对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祝大家考试顺利!。
高二地理期末考试知识点归纳
高二地理期末考试知识点归纳地理是一门以研究地球系统为核心的学科,旨在揭示地球上各种自然现象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
高二地理期末考试涵盖了多个知识点,包括地球的结构与运动、自然环境与资源、人口与城市等内容。
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归纳,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战考试。
一、地球的结构与运动地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
地壳是人类生活的载体,地幔则决定着地壳的运动方式,地核则是地球内部的能源来源。
地球的运动可以分为自转和公转两种。
自转使地球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而公转则使地球沿着椭圆轨道绕着太阳运动。
这些结构和运动的知识点是地理学的基础,同学们要熟悉地球结构的构造和运动规律。
二、自然环境与资源1. 气候与气象气候是地球某一区域长期的天气状况的统计,而气象则是对大气现象进行观测和预测的学科。
了解气候与气象有助于我们预测天气变化,制定农业生产计划以及对自然灾害进行预警。
2. 水资源与水循环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而水循环则是地球上水分在不同状态之间的转换与迁移。
同学们要了解水资源的分布与利用、水循环的过程与影响,并关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3. 土地与土壤土地是人类活动的重要空间,而土壤是土地上的生命之源。
了解土地的类型与分布、土壤的形成与特征对于农业、工业和城市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同学们要学习土地利用的原则与方式,并关注土地的保护与治理。
三、人口与城市1. 人口与人口分布人口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要素,而人口分布则决定了社会经济活动的分布。
同学们要了解人口数量与结构的变化规律、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以及人口城镇化的特点与趋势。
2. 城市与城市化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城市化是一种人口、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城市化进程。
同学们要了解城市化的影响因素、城市规模与结构的变化以及城市规划与管理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高二地理期末考试的知识点涉及地球的结构与运动、自然环境与资源、人口与城市等内容。
同学们在备考中应牢记这些知识点,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学习与思考,以更好地理解地理学的原理与应用。
高二下册期末地理知识点归纳
高二下册期末地理知识点归纳1.高二下册期末地理知识点归纳篇一1.大气受热能量来源:太阳辐射大气受热过程:太阳辐射大气削弱地面吸收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保温)2.热力环流(最简单的大气运动)海陆热力环流:白天吹海风,晚上吹陆风。
因为白天陆地升温比海洋快,陆地形成低压,海洋是高压;晚上陆地降温比海洋快,陆地形成高压,海洋是低压。
3.大气水平运动:水平气压梯度力:它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方向与等压线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
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
摩擦力:它斜穿等压线。
影响风速,摩擦力越大,风速越小;还会影响风向与等压线的夹角。
风向:高压低压风力(风速):等压线密(气压梯度大),风力(速)大2.高二下册期末地理知识点归纳篇二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异同同:都是平原地区,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异:①地理位置差异:位于北纬30度附近,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松嫩平原大致位于北纬43-48度,在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②气候条件差异:长三角在_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松嫩平原在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稍强,降水较少,温暖季节短,生长期较短,水热条件的组合不如长三角。
③土地条件差异:长三角以水稻土为主,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松嫩平原黑土分布广泛,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④矿产资源条件差异:长三角矿产资源贫乏,松嫩平原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3.高二下册期末地理知识点归纳篇三气候的降水类型:全年降水多的就是年雨型,例如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夏季或者夏半年降水多的就是夏雨型,如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_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冬季降水多的就是冬雨型,例如地中海气候。
终年降水少的就是少雨型,例如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4.高二下册期末地理知识点归纳篇四四季更替和五带1.四季划分依据是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的变化。
高二地理期末常考的知识点
高二地理期末常考的知识点地理学科旨在帮助我们认识世界,了解地球上的各种自然现象以及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在高二地理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常考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高二地理期末常考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论述。
一、自然地理知识点1. 地球自转和公转:地球自转一天完成一次,公转一年完成一次。
自转和公转的影响包括昼夜交替、季节变化等。
2. 地球的纬度和经度:纬度是指地球表面上某一点与赤道之间的夹角,经度是指地球表面上某一点与本初子午线之间的夹角。
纬度决定了气候和生物分布的特点,经度决定了不同时区的划分。
3. 地球的结构:地球由内向外分为内核、外核、下地幔、上地幔和地壳。
地壳是我们生活的环境,地壳板块的运动导致了地震的发生。
4. 地球的气候与气候因素:气候是长期的天气状况,与太阳辐射、地形地势、海洋和气团等因素有关。
常见的气候类型包括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等。
5. 地理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人类的活动对环境有着深远的影响,如人口增长、工业化和城市化等。
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二、人文地理知识点1. 人口与城市:人口分布不均衡,城市是人类活动的聚集地。
人口迁移和城市化是当前的重要人口地理问题。
2. 农业与工业:农业是人类最早的经济活动方式,工业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支柱。
不同区域的农业和工业发展受自然条件和人文因素的影响。
3. 交通与通信:交通和运输方式的发展对地理环境有着深远的影响,通信技术的革新也加快了不同地区之间的联系。
4. 区域经济发展:不同地理区域的资源禀赋和环境条件决定了经济发展的差异性。
经济发展带来的问题包括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等。
5. 城市规划和管理:城市规划是为了合理利用城市资源,提高城市人民的生活质量。
城市管理涉及到城市的环境、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
三、地理技能与方法1. 地图的阅读与制图:地图是地理学科的重要工具,掌握地图的阅读和制图能力对于地理学习至关重要。
高二地理期末知识点(甄选6篇)
高二地理期末知识点(甄选6篇)高二地理期末知识点(1)森林资源现状⑴属性:既是自然资源又是环境资源。
⑵作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吸烟除尘、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等。
⑶森林分布:亚寒带针叶林和热带雨林地区。
因地广人稀、自然条件严酷,或因难以通行、开发较晚,才免遭大规模破坏。
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保存比较完整的一片原始森林。
热带雨林⑴分布: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两侧,但在大陆向风地带可以伸展道南北纬15-25度。
集中分布在东南亚地区、非洲刚果河流域和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
⑵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①地球之肺:深刻的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②地球的储水库: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③世界生物基因宝库:在生物进化史中,雨林成为地球上繁衍物种最多、保存时间最长的场所。
⑶雨林生态①优越性:全年高温多雨,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旺盛,生物生长迅速。
②脆弱性: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
⑷热带雨林破坏①根本原因:当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贫困以及由此产生的发展需求。
②直接原因:人类开发。
⑸热带雨林的开发(亚马孙开发计划)①20世纪五十年代以前:生活方式落后,未开发,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②人口急剧增长,雨林遭到空前的破坏③1970年,巴西政府又正式公布了的亚马孙流域大规模开发计划: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移民亚马孙平原、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
⑹雨林的保护:在当前的背景下,面对雨林正在遭受毁灭性破坏的严峻形势,应该把保护放在第一位。
①鼓励保护性开发,如雨林观光等;②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③森林选择性采伐和更新造林相结合;④加强森林缓冲区建设。
森林受到危害,也会影响着我们人类的社会生活,所以保护森林实现可持续发展人人有责。
高二地理期末知识点(2)1、荒漠化指发生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
荒漠化主要表现为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
地理高二期末考知识点归纳总结
地理高二期末考知识点归纳总结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的自然现象及人类活动的科学,它涵盖了广阔的领域。
在高中地理学习中,我们接触到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在地理期末考试中具有重要地位。
本文将对高二地理的期末考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自然地理
1.地球与地图
地球的结构
地球的运动
地图投影与地图要素
2.地球的大气
大气的构成
大气的运动
气候与气候要素
气候类型及分布
3.地球的水
水循环
水资源与分布
水环境问题及保护
4.地球的岩石与地壳变动
地球物质组成
岩石的分类与成因
地壳的形成与变动
地震与火山
5.地理与生态环境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要素生态系统的功能与服务生态环境的退化与保护
二、人文地理
1.人口与城市
人口与人口问题
城市与城市化
城市化的影响与挑战
2.工业化与经济地理
工业化与工业化发展阶段
经济地理区域发展差异
区域合作与一带一路倡议
3.农业与农村
农业类型与农作物分布
农村地区的转型与发展
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村振兴
4.交通与通信
交通网络与运输方式
通信技术与信息社会
交通与通信的地理条件
5.资源与能源
资源与资源利用
能源类型与能源发展
能源与环境问题
以上是地理高二期末考的主要知识点归纳总结。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整理与复习,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从而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最后,希望大家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2023年高二地理期末考试复习计划(6篇)
2023年高二地理期末考试复习计划(6篇)高二地理期末考试复习打算1八班级地理期末考试时间为20xx年x月x日—x日左右,从本周开头,地理正式开头进入紧急的复习阶段,整个复习工作将围绕以下两个方面绽开:一、课堂内容复习支配。
整个复习分为二个阶段:第一轮复习阶段和其次轮测试阶段。
第一轮复习阶段的工作重点主要是围绕夯实基础、整理和回顾各章节重要学问点和学问体系开展的。
在策略上,复习时立足课本和清城区期末考试习题,把准大方向,做到有的放矢。
详细做法,要求全部同学要将考纲上消失的学问点在书本上明确标注出,同时整理期末考试重点的地图要求同学画简图。
复习书本内容时注意学问浓缩整理归类,它的应用主要是针对一些学习力量和听课效率比较差以及以往笔记完全弄丢的同学的。
由于考试由库尔勒市统一命题,因此一轮复习阶段重在增加同学对书本的熟识程度,给同学充分看书翻书的复习时间,唤起同学对旧学问的回忆和理解,温故而知新。
由于时间紧急,学问点不能一一细述,而是有侧重的讲解,原则上是采纳简洁内容略讲,重点、难点学问点详讲的方式。
其次轮复习阶段主要是综合练习,模拟考试,力量的整体提升。
让同学对考试题型有肯定的熟识,增加信念,最终是再强调一些考试留意事项、答题的规范性、技巧性内容,疏导同学心理,正确对待期末考试。
清城区期末考试试卷,难度不会很大,只要同学跟着老师的复习思路走,一般是不会很困难的。
二、详细时间支配。
从20xx年x月x日—20xx年x月x日,假如在不冲掉任何八班级课的基础上,满准备给他们具体的复习。
整个复习进度特别紧急,每天都会思索如何高效复习、有效复习,准时调整和支配教学内容,准时关注同学的把握状况和心情动向。
这4个多星期时间很短,在这有限的时间里,信任老师都会尽力去关心每一个需要关心的同学,让他们能考出自己抱负的成果。
期末抽考的应对措施:1、狠抓书本基础学问的熟记,重视每个同学的基础培育。
2、连续加大力度培优扶差,尽量缩小班级之间、同学之间的差距。
地理高二期末考试知识点下册
地理高二期末考试知识点下册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地球内部及地球空间分布规律的学科,对我们了解和探索地球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地球资源的利用与保护至关重要。
下面将会整理高二地理下册的期末考试知识点。
第一章气候与气象1. 主要气候类型及其特征1. 热带雨林气候2. 热带季风气候3. 热带沙漠气候4. 温带大陆性气候5. 温带海洋性气候6. 寒带气候7. 高山气候2. 气象要素及其观测1. 温度2. 湿度3. 降水4. 气压5. 风向和风速6. 能见度3. 气候变化及其影响1. 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2. 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3. 区域气候变化的影响4. 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第二章人口与城市1. 人口与人口问题1. 人口数量、分布和迁移2. 人口结构与人口老龄化问题3. 人口增长与人口负增长问题4. 人口问题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2. 城市与城市问题1. 城市的功能与特征2. 城市化进程与城市化问题3. 城市扩张与城市圈问题4. 城市环境问题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第三章经济地理1. 农业与农业区位1. 农业发展水平与农业区位的关系2. 农业生产方式与农业区位的关系3. 农业资源与农业区位的关系4. 农业市场与农业区位的关系2. 工业与工业区位1. 工业发展水平与工业区位的关系2. 工业布局与工业区位的关系3. 工业资源与工业区位的关系4. 工业市场与工业区位的关系3. 贸易与贸易区位1. 贸易发展水平与贸易区位的关系2. 贸易方式与贸易区位的关系3. 贸易路线与贸易区位的关系4. 贸易市场与贸易区位的关系第四章地球与环境1. 地球的结构与构造1. 地球的内部结构和大地构造2. 地球的表面地貌和天然资源分布3. 地震与火山活动的分布规律2. 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1. 地震与火山灾害的发生原因与预测2. 水灾与干旱灾害的发生原因与预防3. 风灾与地质灾害的发生原因与应对措施3. 热带风暴与气候灾害1. 热带风暴的形成与发展2. 龙卷风与沙尘暴的形成与发展3. 气候异常事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通过对地理高二下册的知识点整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资源利用与保护的问题。
地理高二下册期末知识点
地理高二下册期末知识点地理高二下册的期末考试是对学生在本学期所学地理知识的综合考核。
下面将对地理高二下册的部分重点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备考。
一、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1. 地理科学和地理方法:地理科学:研究地球表层空间格局及其演变规律的学科。
地理方法:地理研究所采用的各种科学技术和方法。
2. 地球与地图:地球的形状、大小和结构;地理坐标系统、经纬度和定位技术;地图类型和制图技术。
3. 自然地理环境:大洲的划分和特征;地球的气候变化与区域气候差异;地球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保护。
4. 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土地利用和农业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的空间格局;环境污染与资源可持续利用。
二、中国地理1. 中国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自然资源的类型和分布;土地利用和农业地域系统的特征;水资源和水问题。
2. 中国的区域发展差异:区域发展不平衡和区域政策;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差异;城市与农村发展的差异。
3. 中国的人口与城市化:人口数量和分布特征;人口变化和人口迁移;城市化的进程和问题。
4. 中国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环境问题的类型和影响;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和实践。
三、全球地理1. 全球化与地缘政治:全球化的定义和特征;世界经济格局和国际贸易;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学的概念和实践。
2. 经济全球化与发展中的国家: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差异;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和经济实力的变化;不同发展水平国家间的合作与冲突。
3. 城市化与城市发展模式:城市化的全球现象;不同地区的城市发展模式;城市规划与可持续城市发展。
4. 生态环境问题与全球气候变化:生态环境问题的全球性和联动性;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影响;排放减少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以上所列仅为地理高二下册期末考试的部分知识点总结,考生在复习备考过程中应对各个章节进行全面的学习和理解,掌握重点内容,并能够灵活运用地理方法和技术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
高二地理知识点期末总结
高二地理知识点期末总结地理学是一门涉及自然与人类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通过研究地球的各种现象和规律,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并应对我们所处的环境。
在高二地理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掌握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对于我们理解世界、解决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
接下来,我将对高二地理学习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自然地理知识点1. 大气环流:了解了地球上的三大纬度带和大气环流的形成原因,知道不同纬度带的气候特点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 气候类型:学习了各种不同的气候类型,如热带雨林气候、温带草原气候等,我们可以通过了解不同气候类型,更好地理解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
3. 水资源:认识到水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资源之一,学习了水循环过程、水资源的分布情况以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问题。
4. 地震与火山:了解到地球内部的构造和地震、火山的发生原因,明白地震和火山对人类的影响,以及如何预防地震和火山灾害。
二、人文地理知识点1. 人口问题:研究了人口增长、人口分布、人口流动等问题,了解到人口问题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2. 城市化进程:认识到城市化对社会经济的推动作用,学习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和城市规模分布。
3. 经济发展模式:学习了传统农业、工业化和信息化等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了解到这些模式对环境和社会产生的影响。
4. 生态问题:了解到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学习了保护生态环境的方法和措施。
三、区域地理知识点1. 亚洲地理:研究了亚洲各国的地理特点、经济发展和文化差异,了解到亚洲在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地位。
2. 非洲地理:了解到非洲大陆的地理特征、气候和资源分布,认识到非洲发展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
3. 欧洲地理:学习了欧洲各国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和文化特点,了解到欧洲一体化进程及其对欧洲国家的影响。
4. 北美地理:了解到北美地区的地理特点、资源分布和经济发展,认识到北美在世界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总结:通过高二地理学习,我们深入了解了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地理末考复习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60分)2005年8月25—29日,时速高达233千米的“卡特里娜”飓风袭击了美国东南部墨西哥湾沿海地区,造成数百人伤亡和失踪,百万人流离失所,很多城市一片汪洋。
下图是该飓风活动路径图示。
据此回答1~4题1.下列因素中对“卡特里娜”飓风移动方向产生影响的有()①飓风所处的近地面风带位置②飓风南北部地转偏向力大小差异③飓风东西部地转偏向力大小差异④墨西哥湾暖流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关于飓风造成的经济损失,正确的叙述是()A.只有直接经济损失,没有间接经济损失B.间接经济损失,通常大于直接经济损失C.商贸金融的损失,属于直接经济损失D.飓风灾害的经济损失远少于地震灾害3.“卡特里娜”飓风造成美国图中虚线范围内损失惊人,其原因可能有()①地形特殊②飓风势力太强③救援工作迟缓④缺乏预警机制A.①④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4.减轻飓风灾害的主要措施有①加强监测预报②限制工业生产规模③保护和恢复原有湿地④加固海岸堤防⑤修建水库A.①②③B.①②⑤C.①③④D.③④⑤广东河源市新丰江水库大坝工程于1958年7月动工,翌年10月蓄水。
蓄水后不久,这个以往地震极少的地区,地震活动开始频繁发生。
从1960年5月开始不断有有感地震发生。
下图是1962年3月19日河源地震(里氏6.1级)等震线分布图。
据此回答5~6题。
5.以上材料说明()A.地震活动具有平静期与活跃期交替的特点B.图示地区位于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地震带C.各种地质灾害在成因上有关联性D.人类活动可能诱发地震6.本次地震对图中A、B两地造成的影响和破坏强度不同的原因可能是()A.B地的经济更发达B.B地的震级小于A地C.A地城市分布更密集D.震中距A地大于B地下图为一组剖面示意图,反映了我国华北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由图1时期~图4时期的历史变化过程,(图1时期~图4时期气候变化甚微,可忽略不计;图中河流断面位于中游处。
)据此回答7~8题。
7.图4时期图示河流断面处的河流年内径流量变化情况与图1时期相比,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少B.年内径流量分配趋于均匀C.洪峰流量和出现频率减少 D.夏秋季流量减少,冬春季流量增大8.造成该河流下游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人为原因是()①过度放牧致使草场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的功能下降②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调蓄洪峰的能力降低③过度砍伐、开垦山地,地表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④城市化面积扩大,加大了地表径流量和径流汇集的速度A.①②B.③④C.①③ D.②④右图是美国20世纪30年代某灾害分布示意图,完成9~11题9.图中反映的灾害最可能是()A.暴风雪B.飓风 C.水灾D.沙尘暴10.该灾害多出现于()A.4~5月B.6~7月C.8~9月D.10~11月11.该灾害形成最主要的原因是()A.距海远近B.纬度高低C.地形条件D.植被破坏生物入侵问题已引起世界各国广泛注意和重视。
目前,入侵我国的外来生物达几百种之多,正给我国造成各种危害。
据此回答12~13题。
12.黄浦江上游大量出现的一种外来飘浮植物是()A.菱角B.金鱼藻C.水绵D.水葫芦13.这种外来漂浮植物繁殖能力强,蔓延迅速,其主要危害是()①影响通航②威胁堤坝安全③产生有毒物质④危及生物多样性A.①③B.②③C.①④ D.②④14.山区发生地震后,需要防范由其引起的下列次生自然灾害是()①山体崩塌②泥石流③水土流失④滑坡⑤水库决堤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⑤15.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海啸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
据报道,在海啸来临前的某海滩上,一个英国小女孩根据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发现了海啸前兆,劝父母和其他人离开了海滩,使数百人免于灾难。
海啸是一种巨大的波浪,其波长可达数百千米,浪高达数十米。
海啸来临时,必然伴随的现象是①海面突然上升和下降②海水变浑浊,发出异味和异常声音③狂风④大雨或暴雨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右图示意某地区的地貌类型。
读图,完成16~17题16.适宜发展海水养殖业的地区()A.①B.②C.③D.④17.若在甲、乙两地新建居民点,则甲地应特别注意防范()A.地震破坏B.滑坡C.海潮侵袭D.暴雨下图是北半球易形成台风海区分布示意图。
读下图,完成18~20题18.日界线附近,易形成台风海区的北界可达北纬()A.35°B.25°C.20°D.15°19.影响美国的飓风(台风)多形成于()A.①B.②C.③D.④20.图示四个区域中()A.①主要受风海流影响B.②主要受寒流影响C.③是世界著名大渔场D.④主要受密度流影响21.我国地震多,伤亡人口多是因为地处()A.太平洋、印度洋、亚欧板块交界处B.太平洋、非洲、亚欧板块交界处C.美洲、亚欧、非洲板块交界处D.美洲、太平洋、亚欧板块交界处22.引起图中地震死亡人口分布特征的原因是()A.地震强度东大西小B.地壳厚度东厚西薄C.地震烈度东大西小D.地震次数东多西少23.影响我国人口东多西少最主要原因是 ( ) A.社会经济条件 B.自然条件 C.开发时间长短 D.教育水平 24.冻雨是初冬或冬末春初时节见到的一种天气现象。
“冻雨”形成的必须有特定的天气条件:近地面2000米左右的空气层温度稍低于0℃;2000米至4000米的空气层温度高于0℃,比较暖一点;再往上一层又低于0℃,这样的大气层结构,使得上层云中的过冷却水滴、冰晶和雪花,掉进比较暖一点的气层,变成液态水滴。
再向下掉,又进入不算厚的冻结层。
当它们随风下落,正准备冻结的时候,已经以过冷却的形式接触到冰冷的物体,形成坚实的“冻雨”。
当空中出现一个较明显的逆温层,大气中的降雨落到近地面的物体和地面上时,立即凝结成冰,以下四幅对流层垂直方向上温度结构示意图,最能够说明此次灾情中冻雨成因的是读图,回答25--26题。
25.图示地区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在春季的主要有①干旱 ②台风 ③凌汛 ④泥石流 ⑤寒潮 A.①② B.①③⑤ C.③④⑤ D.②③④ 26.关于图中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河段河流水与地下水是互相补给的关系 B.图中古冲积扇分布区土壤比较贫瘠 C.塑造该区地貌形态主要是流水作用 D.夏半年该区有梅雨与伏旱现象读黄河的“地上河”示意图,回答27—28题。
27.造成图中这种景象的根本原因....是:( ) A .该段地势较高 B .来自黄土高原的泥沙大量堆积 C .为了方便用水 D .在河流上修建了大量的水库 28.“地上河”治本措施是:( )A .保护上游地区的环境B .在全流域实施水量统一调度C .在下游加固黄河大堤D .搞好中游地区的水土保持2008年9月上旬,飓风“古斯塔夫 ”、“汉娜 ”、“艾克’”和“约瑟芬”排着队穿越大西洋,向加勒比地区和美国东南沿海袭来,使途径地区遭受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
结合图,回答29-30题。
29.影响图示飓风移动路径的因素主要有( )①洋流 ②信风 ③地转偏向力 ④日月引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30.对飓风进行监测预报的主要手段是 ( ) A.GPS B .GIS C .RS D .雷达单项选择题号 1 2 3 4 5 6 7 8 910 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二、综合题(5个题。
共40分)31、表6为2007年气象卫星监测的我国西南三省林区火灾次数统计表。
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西南三省林区火灾发生的时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5分)(2)请从水土保持的角度指出森林火灾对当地造成的危害(5分)32、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0分)风暴潮是一种海洋灾害,具有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的特点,可冲毁海堤、道路,吞噬沿海地区的码头、工厂、村镇,酿成巨大灾难。
2008年我国风暴潮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92.24亿元。
(1)指出引发我国沿海地区风暴潮灾害的天气系统(2分)(2)简要回答海南岛沿海风暴潮类型、空间分布特点及减灾对策。
(8分)33、2003年6月下旬至7月中旬,淮河流域出现了自1991年以来最大的一次洪水。
为缓解水位上涨压力,政府启用安徽省境内部分蓄洪区实行分洪,安全搬迁群众4.6万人;还启用了怀洪新河分洪等措施。
完成下列要求。
10分)(1)说明形成这次大洪水的主要原因。
4分)(2)说明蓄洪区分洪的作用及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怀洪新河的主要功能。
(6分)34..下图为某流域管理单位根据长年水文数据(1875-1975)所推算的洪水频率曲线。
但如以较近年代(1945-1975)的水文数据推算,则洪水频率有提高的现象。
(1)开始出现灾害的水位,在1945年-1975年的洪水频率曲线上,其再现周期较1875年-1975年的洪水频率曲线约缩短了多少年?A.1年B.3年 C.5年D.7年(2)“百年一遇”说的是灾害的再现概率,是指每年发生此种灾害的概率为1%。
请分析三峡35.2004年12月26日由地震引发的大海啸袭击了东南亚和南亚多个国家。
根据下列图文资料,分析回答:材料一:新浪网2005年1月7日消息:印度洋海啸遇难总人数已上升至16万5千人。
材料二: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称:灾后疫病流行可能导致死亡人数会急剧增加。
(1)B岛的地势特点是,判断的依据是:。
(4)地震引发海啸后,该地区灾后疫情严重,其疫情严重的自然原因是:;社会原因是。
(5)地震灾害的发生具有性,地震引起海啸,海啸又导致疾病流行,说明了自然灾害的性。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单项选择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C C D C A B D D 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D C B A D C D D A 题号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C B D B C B D B D二、综合题31、(1)多发生在冬季和春季,正值西南地区干季,晴天多,降水少。
(2)植被破坏导致地表侵蚀加剧,森林涵养水源功能降低,可能引发山洪、泥石流、滑坡等次生灾害32、(1)热带气旋(或台风)、温带气旋 (2)类型:台风风暴潮(或热带气旋风暴潮)。
空间分布特点:在海南岛的东南部沿海。
减灾对策:做好风暴潮预报和监测,做好抗击灾害的组织和协调,公众广泛参与减灾活动,建设沿海防护林体系和海岸防护(或堤防)工程。
33、(1)(淮河流域受副热带高压北缘影响,导致主要雨带转入江淮流域,或江淮流域汛期,或梅雨季节或出现持续强降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