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答案山西平遥中学)

合集下载

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含答案

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含答案

2018/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终考试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部分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1.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到:“以政制言,中国自秦以下,即为中央统一之局,其下郡、县相递辖,更无世袭之封君,此不足以言‘封建’”。

此处“封建”是指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2.汉乐浪王盱墓发掘中,有漆杯出土,底有铭文:“建武三十一年,广汉郡工官造,乘舆髹洎木侠紵杯,二升二合,素工伯、髹工鱼、上工广、洎工合、造工隆、造护工卒史凡、长匡、丞頠、椽恂、令史郎主。

”对此理解错误的是A.漆杯是由官营手工业生产B.漆杯生产中进行了专业分工C.漆杯的制作工艺复杂繁琐D.漆杯可从当时市场大量购得3.唐代白居易在《朱陈村》诗中写到:“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

去县百馀里,桑麻青氛氲。

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

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

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

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

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下列对其解读错误的是A.农业生产以家庭为生产单位B.男耕女织的田园生活自然恬适C.体现了古代自然经济的封闭性D.小农经济不受封建政府影响4.南宋诗人赵蕃在淳熙年间离开潭州乘船东归途中,发出感叹:“两岸多为激水轮,创由人力用如神。

山田枯旱湖田涝,惟此丰凶岁岁均。

”引发赵藩感慨的生产工具应是A.翻车B.水排C.筒车 D.风车5.有学者评述到:“中国在战争中所面对的是日本民族团结一致的力量。

在中国,政体基本上仍处于中世纪式的,政府与人民各行其是。

战争压根儿没有影响到普通民众,这场战争几乎全是李鸿章的北洋水师与淮军在作战。

”下列事件发生在这场战争期间的是A.黄海海战B.反割台斗争C.淞沪会战D.台儿庄战役6.1864年春,时任江苏巡抚的李鸿章致电总理衙门:“鸿章以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下列企业符合李鸿章意图的是A.江南制造总局B.上海发昌机器厂C.广东继昌隆缫丝厂D.上海轮船招商局7.1898年光绪皇帝上谕:“各省士民若有新书以及新法制成新器,果系足资民用者,允宜奖赏以为之劝。

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牡一中2018级高一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一、第一部分选择题(每题2分,共40题)1. 《论衡》记载:“深耕细锄,厚加粪壤,勉致人功,以助地力。

”这体现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特点是A. 刀耕火种B. 休耕轮作C. 精耕细作D. 耒耜耕作【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土壤自然肥力有肥、瘠之分,通过“深耕细锄,厚加粪壤”来增加土壤肥力,这是属于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技术的体现,C项正确。

刀耕火种是新石器时代的农业经营方式,把地上的草烧成灰做肥料,就地挖坑下种,与材料不符,A项错误。

休耕是指在同一块土地上种一年作物,第二年停一年,第三年再种;轮作是指在同一块田地上有顺序地在季节间和年度间轮换种植不同作物或复种组合的种植方式;与材料不符,B项错误。

耒耜是一种翻土农具,耒耜耕作是指用耒耜作为耕作工具耕种土地,与材料不符,D项错误。

2. 凯恩斯学派认为,有效需求是推动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但是在长达几千年的中国传统社会中,社会上绝大部分的有效需求几乎消失了。

造成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A. 铁犁牛耕B. 重农抑商C. 小农经济D. 闭关锁国【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在古代中国,经济基础是小农经济,小农经济具有封闭性的特点,与市场联系较少,再加上政府的重农抑商的政策,使得中国的市场有效需求被扼杀,故C项正确。

铁犁牛耕属于耕作技术,不是造成中国的市场有效需求被扼杀的最主要原因,A项错误。

B项提及的是古代中国传统经济政策,不属于造成中国的市场有效需求被扼杀的最主要的原因,故错误。

D项是清朝时期实行的对外政策,与材料不符,故错误。

3. 汉代的国有土地称为“公田”,除士兵和服役农民耕种外,还假(出租、借贷)给百姓,征收一定的假税,称为“假民公田”。

这一制度的宗旨是A. 冲击地主土地所有制B. 打破“累世公卿”局面C. 推动租佃关系的形成D. 稳固小农经济增加租税【答案】D【解析】“假”指出租、借贷,“假民公田”指将“公田”出租、借贷给百姓,征收一定的假税,这一做法有利于解决小农破产流亡问题,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故D正确;“假民公田”主要是出租、借贷国家所有的土地,A项与材料无关,排除;B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国家把国有土地出租、借贷给百姓,并不属于租佃关系,C错误。

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第二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共三套)

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第二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共三套)

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第二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共三套)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第二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一)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3分,共90分)。

1. 汉朝规定,凡产铁的郡里均设置铁官,即便不产铁的郡里也要在县一级设置小铁官。

铁的冶炼和铁器的制作与销售,一律由铁官负责。

这反映了汉朝 ( )A.开创了郡县制 B.铁官代行地方政务C.实行冶铁官营 D.铁器成为官方专用2. 下列图片中,能够反映唐代农业生产的是()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3. 某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了以“会馆的发展变迁”为课题的研究性学习,收集到下列相关信息,你认为正确的是( )清代苏州“全晋会馆”江苏盐城“盐商会馆”A. 会馆是管理商业贸易的政府机构B. 会馆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C. 会馆的产生表明“重农抑商”政策的结束D. 会馆是孕育资本主义萌芽的重要场所4. 1890年诞生的汉阳铁厂,是当时中国第一家,也是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从此,中国钢铁工业蹒跚起步,被西方视为中国觉醒的标志。

下列关于该厂的表述,正确的是( )A.是近代中国最早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B.是洋务派在“自强”旗号下创办的军事工业C.中国社会完全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标志D.是洋务派在“求富”旗号下创办的民用工业5.甲午战争后“中国新式产业发展进入民营化为主阶段”,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洋务运动的诱导B.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C.群众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D.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6. 1922年,北京、上海报纸举办了成功人士民意测验,投票选举“最景仰之人物”,晚清状元张謇得票最高。

张謇高票当选的最重要因素应该是( )A.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近代报纸非常普及 D.对近代民族工业贡献大7. 据《解放日报》报道,今天的上海是真的“美化”了。

美国货充斥了市场的每一个角落……难怪有人说:“中国人民从吃到用,要全部‘美式配备’了!”这则报道应出现于( )A.1895-1911年B.1912-1919年C.1927-1936年D.1945-1949年8. 右图是我国某时期发行的一张股票,这类股票的发行推动了()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B.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C.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的建立D.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9.斯科特《弱者的武器》:“农民的革命行为对于社会进步而言往往没有多大成效。

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复习试卷历史(A)(附解析)

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复习试卷历史(A)(附解析)

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复习试卷历史(A)(附解析)第Ⅰ卷本卷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8中央民大附中芒市国际学校)观察下列图片,下图到下图的变化反映出的最准确的信息是。

A.铁农具的使用范围日益扩大B.铁农具在农业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C.工具改良是古代农业的重要特点D.生产工具的改进经历了三个阶段【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

材料给出三幅图片,展现的是农具的发展过程,从骨农具到石农具最后到铁农具,说明生产工具发生质的飞跃。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的发展变化。

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

【答案】C2.(2017射阳县第二中学)北宋沈辽诗曰:“山田遶(绕)山脚,江水何可作。

车轮十涨围,飞湍半天落。

……有如万夫力,讙呼倾众壑。

曾不舍昼夜,美源终未涸。

”诗中描述的农业生产工具是A.筒车 B.人力翻车C.耧车 D.风力水车【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山田遶(绕)山脚,江水何可作。

车轮十丈围,飞湍半天落。

……有如万夫力,讙(欢)呼倾众壑。

曾不舍昼夜,美源终未涸。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灌溉工具筒车的特点,故A正确。

人力翻车的动力是人力,不符合材料信息,故B排除。

耧车属于播种工具,不是灌溉工具,故C排除。

风力水车以风为动力,不符合材料信息,故D排除。

【答案】A3.(2017桥山中学)“一锄、一镰(或者再加上一犁,不是家家都有畜力,那就用人力拉犁)、一个主要劳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

”以下各说法中对这段话最准确的理解是A.小农经济具有稳定性B.小农经济具有顽强的生命力C.小农经济非常脆弱D.小农经济只需要一些简单的劳动工具【解析】据材料“一锄、一镰……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小农经济以一定的生产工具和劳动力、土地相结合即可开展生产,体现了小农经济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故B项正确;小农经济稳定性是指自给自足、长期持续,材料无法体现小农经济稳定性的特点,故A 项错误;小农经济脆弱性是指其规模小、生产力低下,容易破产,材料也无法体现,故C项错误;劳动工具是小农经济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故D项错误。

2017-2018学年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

2017-2018学年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

2017-1018学年度下学期高一历史期末试题历史(A卷)第Ⅰ卷本卷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吕氏春秋·审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

”《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

”《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

”《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

”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安排生产B.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C.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D.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2.代田法是先把田地开成一条条深宽各一尺的垄和沟,第一年把庄稼种在沟里,出苗后,逐渐把垄上的草和土培到苗根上;第二年在原来的垄上,再如法开沟栽种(如下图所示)。

这种农业生产技术所表现的特点是()A.广种薄收B.少种多收C.休耕轮作D.精耕细作3.“它加大了风量,提高了风压,增强了风力在炉中的穿透能力。

……这就大大地提高了生产能力。

足够大的鼓风能力,足够大的炉子,是炼出生铁的必要条件。

”材料中描述的“它”出现在()A.汉代B.唐代C.宋代D.明清4.两宋时期兼并盛行,贫富分化,土地占有不均的现象十分突出,有识之士把这种社会问题归结为“田制不立”。

井田论、均田论和限田论几乎连绵不绝,但土地兼并现象始终无法根治,这是因为()A.封建地主阶级抵制作用B.宋朝国家始终没有统一C.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存在D.政府禁止农民私自垦荒5.北魏至唐朝前期,我国曾经实行过一种土地制度,即国家授田给农民,农民承担徭役。

这种土地制度是()A.井田制B.均田制C.私田制D.公田制6.有学者认为,18世纪中后期的西方“选择了海洋”,中国“选择了陆地”。

“选择了陆地”是指中国()A.重视塞防忽视海防B.积极培育国内市场C.奉行“闭关锁国”政策D.加强发展陆路交通7.乾隆年间,“闽省客商赴浙江湖州一带买丝,用银三四十万至四五十万不等;至于广(今广东地区,下同)商买丝银两动至百万,少亦不下八九十万两;此外苏杭……商人贩入广省尚不知凡几”。

山西省平遥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山西省平遥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山西省平遥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历史试题本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第一卷 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1.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

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

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A.非常重视祭祀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D.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2.春秋战国时期,以家庭为单位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出现。

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 原因是A.铁犁牛耕的普及和推广B.井田制的确立C.均田制的实行D.精耕细作技术的发展3.下列图示中所示的生产技术产生的先后顺序是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③④①②D.④③①②4.汉代时,中国的纺织技术已经相当发达。

下列可以证明的是A.山西夏县西阴村发现了半个割裂的茧壳B.定州富人何明远创办了私营纺织作坊C.马王堆墓中出土了素纱襌衣和起绒锦D.钱山漾遗址佐证人工育蚕技术出现5.学者内藤湖南认为宋代是一个商业革命的时代。

下列能够反映宋代城市商业发展的是A .“……立九市,其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

”B .“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

”C .“夜雨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D .“大街两边民户铺席……约十余里。

”6.中国古代“广种未必多收”已为人熟诵;农谚云“锄头底下三分泽”:贾思勰曾告诫:“凡人家营田,须量己力,宁可少好,不可多恶”。

材料意在强调中国古代农业A.生产技术的成熟B.粮食产量的稳定C.精耕细作的重要D.生产效率的低下7.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 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

这一变化反映了①毕昇纪念币 ②黄道婆纪念币 ③中国传统步犁 ④二牛一人犁耕图A.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B.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C.社会矛盾日益尖锐D.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8.明中后期,大运河流经的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

山西省平遥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山西省平遥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本试卷满分:分 考试时间:分钟第一卷 选择题(共题,每题分,共分).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

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

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非常重视祭祀 .以农业为立国之本.农业与土地的关系 .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春秋战国时期,以家庭为单位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出现。

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 原因是.铁犁牛耕的普及和推广 .井田制的确立.均田制的实行 .精耕细作技术的发展.下列图示中所示的生产技术产生的先后顺序是.①②③④ .②①③④ .③④①② .④③①② .汉代时,中国的纺织技术已经相当发达。

下列可以证明的是.山西夏县西阴村发现了半个割裂的茧壳.定州富人何明远创办了私营纺织作坊.马王堆墓中出土了素纱襌衣和起绒锦.钱山漾遗址佐证人工育蚕技术出现.学者内藤湖南认为宋代是一个商业革命的时代。

下列能够反映宋代城市商业发展的是 .“……立九市,其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

”.“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

”.“夜雨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大街两边民户铺席……约十余里。

”.中国古代“广种未必多收”已为人熟诵;农谚云“锄头底下三分泽”:贾思勰曾告诫:“凡人家营田,须量己力,宁可少好,不可多恶”。

材料意在强调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的成熟 .粮食产量的稳定.精耕细作的重要 .生产效率的低下.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 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

这一变化反映了①毕昇纪念币 ②黄道婆纪念币 ③中国传统步犁 ④二牛一人犁耕图.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 .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明中后期,大运河流经的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

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交通方式的变革.土地制度的调整.货币制度的改变.地区经济的差异.右图为世纪后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

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10)

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10)

历史试题考生注意:本试题分第I卷和第Ⅱ卷,共6页,32小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第I卷(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1.下图是有关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方式示意图,推断空缺方框中最可能填写的是A. 自给自足B. 铁犁牛耕C. 土地私有D. 男耕女织【答案】B【解析】【详解】左边和填空平行的是耕作方式和生产工具,所以填空应该是铁犁牛耕,故B项正确;AD项是小农经济的特点,不符合题意;图片中没有体现出土地性质,故C项排除。

2.2.下列各项不属于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发展特征的是A. 产品主供官府需要B. 产生资本主义萌芽C. 长期居于主导地位D. 曾长期领先于世界【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官营手工业的产品不进入市场,主要供官府需要,生产技术水平比较高,长期占据主导地位,故AC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资本主义萌芽是在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一些比较发达的私营手工业部门中产生的,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

3.3.《卖炭翁》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家喻户晓的诗作。

诗中叙述老翁“晓驾炭车碾冰辙”到长安城,“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此处的“市”是A. 没有行政管理的草市B. 地方自治的市镇C. 沿街开铺的街市D. 严格管制的集中市场【答案】D【解析】【详解】从材料“唐代”“长安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分析出,唐朝长安城的“市”应是严格管制的市场,故D项正确;唐代之前就形成了严格管理的草市,沿街开铺的街市出现于北宋,故AC项排除;材料中的“市”即指商品交换的市场,而非行政意义上的“市镇”,故B项排除。

【点睛】解题时的关键信息是“唐代”“长安城”;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答案。

4.4.为了保证农业经济的发展,巩固小农经济在政权中的统治地位,从战国时期开始,封建政府推行A. 重农抑商B. 发展商业C. 编户齐民D. 盐铁官营【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铁制农具的推广,农业的地位日趋重要,为了保证农业经济的发展,巩固小农经济在政权中的统治地位,从战国时期开始,封建政府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故A项正确,B项错误;C项是从西汉开始的,排除;盐铁专营在战国等时期并没有推行,故D项排除。

高 一历史

高 一历史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高一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

Ⅰ卷(共40分)一、单项选择1.历史地图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

与下面两图密切相关的古代政治制度分别是()A.分封制行省制B.内阁制分封制C.分封制郡县制D.察举制行省制2.诗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反映的历史现象主要得益于()A.学校体系的完备B.商品经济的活跃C.文学艺术的昌盛D.科举制度的推行3.明朝废丞相设立内阁,清朝设置军机处。

这两项史实体现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基本特征是()A.皇权受到制约B.君主专制强化C.世袭制度消亡D.地方权力削弱4.下面所列是1840年至1901年间中国历史上的三项重大历史事件,以此为线索归纳出的历史主题应该是()A.中华民族的奋起B.西方列强的入侵C.晚清政府的改革D.近代的民主革命5.下列文献中,属于太平天国运动的纲领性文件是()6.某同学的笔记把“梭伦”“公民大会”“陶片放逐法”作为关键词。

据此推断他所学习的内容最有可能是()A.雅典的民主政治B.古罗马政制与法律C.应该的制度创新D.北美大陆的新体制7.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不正确的是()8.二战后,美国总统杜鲁门说“世界已分为极权政体和自由国家两个敌对堡垒。

”“两个敌对堡垒”这一说法刻画出的是()A.和平与发展B.欧洲一体化C.美苏冷战D.多极化格局9.亚当·斯密在《国富论》(1776年)中说:“中国一向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富而且最勤勉的国家。

”他赞扬的是古代中国的()A.商品经济B.工场手工业 C.对外贸易D.小农经济10.明太祖曾告谕“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

与此相一致的政策是()A.闭关锁国B.盐铁专卖C.重农抑商D.海禁11.1922年,由北京、上海等地的报社举办了一次民意调查,实业家张謇被民众选为“最景仰之人物”。

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二)

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二)

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二)注意事项:本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第Ⅰ卷选择题本卷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范仲淹在一篇赋中写道“器以象制,水以轮济,假一毂汲引之利,为万倾生成之惠”,这描述的工具是图1中的A B C D图12.文献与考古表明,唐朝中后期,“波斯锦”“胡锦”“番锦”通过丝绸之路,不断输入中国,内地也生产“胡氏锦”。

这表明A. 外来文化改变了唐代的社会生活B. 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日益深入C. 外来的丝织技术超过了唐朝D. 唐中后期手工业趋于衰落3.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提到其曾祖父无泽曰:“无泽为汉市长。

”根据所学的知识判断,司马迁的曾祖父从事的是A. 商业管理B. 军事管理C. 行政管理D. 文化典籍管理4. 不少学者认为,单就航海技术而言,中国人早就具备了发现美洲甚至环球航行的条件,但事实上中国人却与地理大发现失之交臂。

造成这一现象的文化心理原因是A.实行海禁、闭关锁国B. 中国封建社会渐趋衰落C. “天朝上国”的观念D. 自然经济占据统治地位5. 新航路开辟前,欧洲的贸易中心在A. 地中海区域B. 太平洋沿岸C. 印度洋沿岸D. 大西洋沿岸6.美国金融中心纽约始建于17世纪初,原名叫新阿姆斯特丹,17世纪中后期新阿姆斯特丹改名为纽约。

纽约名称的变化反映的是A. 美国金融的崛起B. 荷兰商业的繁华C. 英国科技的先进D. 殖民霸权的更替7. 1672年和1692年英国政府先后颁布《航海条例》,到1849年废除了大部分《航海条例》;1854年,外国的商船被准许从事英国沿海的贸易,完全取消了《航海条例》。

这表明英国A. 逐渐放松了对世界市场的控制B. 海上霸主地位开始动摇C. 经济政策受到经济实力的影响D. 对外贸易政策反复无常8. 《费尔兰•布罗代尔的一堂历史课》中写道:“技术是女王,借用这个比喻,我想补充说,若不与女王相匹配,科学还迟迟不肯展露风采。

山西省平遥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山西省平遥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平遥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历 史 试 题1----35为选择题,每题2分,共70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答案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

1. 汉武帝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为列侯,而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分别隶属于汉郡。

由此可见,“推恩令”有效地解决了封国问题的原因是A.王国从此受汉郡管辖B.西汉从此不再有王国C.列侯数多则王国力弱D.王国嫡长子没有领地2. 下面的郡县增置表可以反映出汉至唐前期东南三区的郡县增置A.江南地区不断得到开发B.江西受隋末战乱影响最大C.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南方D.福建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3.据《史记》记载,汉中期以前,江南“地广人稀”,百姓“无积聚多贫”,而据《宋书》记载,南朝前期江南已经“地广野丰”,“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江南优越的自然环境 B .经济重心的进一步南移C.先进生产技术的传播D.江南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明显4.《剑桥国史》中写道:“在唐代,科举考试不过产生一批官僚精英分子而已。

其数量可能略多于全部官僚集团的 10%。

总之,其中大部分人出身于名门望族,都自书香门第。

在唐朝灭亡以前,这种情况没有改变。

”材料反映了A .九品中正制依然存在B .科举制度在唐代没有执行C .唐代官员都是科举出身D .科举考试有利于人才选拔5.唐宋之际,城市商业、手工业者职业分工更加细化,从事服务业、娱乐业的社会群体逐渐扩大,游手、闲汉、乞丐等无业人员活动在城市的各个角落。

这表明当时的城市A.经济功能明显增强B.坊市制度已被打破C.居民贫富分化加剧 D .人口增多规模扩大6.宋代没有田产的客户(即佃户)不会被束缚在土地上,按宋代法律,客户退佃离开 时,地主不得阻挠。

这表明宋代A.政府户籍管理松散混乱B.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减弱C.租佃成为主要的经营方式D.地主对农民的封建剥削减轻7.秦汉的三公九卿制、隋唐的三省六部制、明朝的内阁制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中存在着一个一以贯之的理念,那就是A.制度的完善在于不断的改革 B.强化君主集权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C.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D.解决好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是国家稳定的基础8.明朝万历年间的《帝乡纪略》卷5《风俗·女仪》中记载:“今男人不勤农业,而专以耕事责之妇人,妇人不习纺织,而专以体肤勤之田亩……”这表明当时在中国某些地区A.男女双方社会地位发生了根本性变化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已经趋于解体C.男耕女织的经济模式发生了变化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已经出现9.1881年投产的开平煤矿是中国第一个使用机械开采的煤矿,其章程规定:“进出煤铁银钱数目,每日有流水簿,每月有小结,每年有总结,(股东)可以随时查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答案山西平遥中学)平遥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郝海云 1----35为选择题,每题2分,共70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答案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

1. 汉武帝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为列侯,而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分别隶属于汉郡。

由此可见,“推恩令”有效地解决了封国问题的原因是 A.王国从此受汉郡管辖 B.西汉从此不再有王国 C.列侯数多则王国力弱 D.王国嫡长子没有领地 2. 下面的郡县增置表可以反映出汉至唐前期东南三区的郡县增置时期郡县数西汉西晋唐前期苏南浙江会稽郡北部31县 5郡57县苏州等13州74县江西豫章郡18县 6郡58县洪州等7州34县福建会稽郡南部1县建安、晋安2郡14县福州等5州28县A.江南地区不断得到开发B.江西受隋末战乱影响最大C.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南方 D.福建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 3.据《史记》记载,汉中期以前,江南“地广人稀”,百姓“无积聚多贫”,而据《宋书》记载,南朝前期江南已经“地广野丰”,“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江南优越的自然环境 B.经济重心的进一步南移 C.先进生产技术的传播 D.江南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明显4.《剑桥国史》中写道:“在唐代,科举考试不过产生一批官僚精英分子而已。

其数量可能略多于全部官僚集团的 10%。

总之,其中大部分人出身于名门望族,都来自书香门第。

在唐朝灭亡以前,这种情况没有改变。

”材料反映了 A.九品中正制依然存在 B.科举制度在唐代没有执行 C.唐代官员都是科举出身 D.科举考试有利于人才选拔 5.唐宋之际,城市商业、手工业者职业分工更加细化,从事服务业、娱乐业的社会群体逐渐扩大,游手、闲汉、乞丐等无业人员活动在城市的各个角落。

这表明当时的城市 A.经济功能明显增强 B.坊市制度已被打破 C.居民贫富分化加剧 D.人口增多规模扩大 6.宋代没有田产的客户(即佃户)不会被束缚在土地上,按宋代法律,客户退佃离开时,地主不得阻挠。

这表明宋代 A.政府户籍管理松散混乱 B.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减弱 C.租佃成为主要的经营方式 D.地主对农民的封建剥削减轻 7.秦汉的三公九卿制、隋唐的三省六部制、明朝的内阁制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中存在着一个一以贯之的理念,那就是 A.制度的完善在于不断的改革 B.强化君主集权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 C.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D.解决好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是国家稳定的基础 8.明朝万历年间的《帝乡纪略》卷5《风俗•女仪》中记载:“今男人不勤农业,而专以耕事责之妇人,妇人不习纺织,而专以体肤勤之田亩……”这表明当时在中国某些地区 A.男女双方社会地位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已经趋于解体 C.男耕女织的经济模式发生了变化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已经出现 9.1881年投产的开平煤矿是中国第一个使用机械开采的煤矿,其章程规定:“进出煤铁银钱数目,每日有流水簿,每月有小结,每年有总结,(股东)可以随时查核。

”说明开平煤矿 A.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 B.产品主要远销国外,达到分洋利的目的 C.具有近代企业制度的某些雏形 D.引进西方管理模式,采用中外合资经营 10.有学者研究发现,1895一1911年间,民族资本工业发展速度年均15%,比“一战” 期间的发展速度还略高一点。

其主要原因是 A.列强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B.群众性爱国运动的推动 C.清政府调整了经济政策 D.国家加大对经济的干预 11.下表是1912--1915年外资在华创办工厂数量变化表:这种现象的出现 A.加速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B.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 C.说明了政府对外资政策的改变 D.改变了民族工业的结构12. 1911年,孙中山曾说:“每省对于其内政各有其完全自由,各负其整理统御之责;但于各省之上建设一中央政府,专管军事,外交,财政,则气息自联贯矣。

此新政府之成立,不必改其历史上传来之组织,如现时各省本皆设一督或一抚以治理之……但昔之督抚为君主任命,后此当由民间选举。

”在此,孙中山强调 A.联邦制原则 B.共和制原则 C.分权制衡 D.民主选举 13.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到:“中国近代产业工人的人数,辛亥革命前不过50―60万人,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即达到了200万人。

”透过产业工人人数的变化,可以窥见 A.清末洋务运动的足迹 B.民国初年实业推进的步伐 C.一战时期世界局势的动荡 D.20世纪初期工人的觉醒 14. 据统计;1922年全国华商纱厂的纱锭数量大约38%集中在上海,14%集中在天津,10%集中在武汉,广大内地所占比例极少。

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资本受外国资本压制的程度不同B.社会自然条件的制约 C.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的不同 D.民众接受西方思想程度的差异 15.下表是1912年和1936年中国轻工业和重化工业产品进出口比例表,对其解读正确的是项目 1912年1936年轻工业产品进口比例 54.7% 14.3% 出口比例 10.9% 25.2% 重化工业产品进口比例 13.7% 47% 出口比例 3.6% 6.9% A.中国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B.列强加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 C.中国的工业化水平有所提高 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成效不大 16.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至60年代末,广大亚非拉国家纷纷与中国建交,形成了新中国建国以来的第二次建交高潮。

该外交成就主要得益于中国A.推动日内瓦会议达成了共识 B.切宴推进新型区域外交合作 C.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D.打破了美国孤立遏制的外交僵局 17.文化大革命时期“国防绿""海军蓝”是中国城乡居民追求的色彩,而20世纪80年代以来,色彩鲜艳、款式时髦的服装逐步在大众中流行。

造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生产技术的进步 B.外来文化观念产生的影响 C.社会环境的变化 D.思想解放追求个性的张扬 18.下图是1953年―1985年我国农业总产值变化图,其中年均增长率出现最高值的原因是 A.农业合作化运动成就巨大 B.人民公社化运动促进生产发展 C.调整国民经济成效显著 D.改革开放调动广大农民生产热情 19. 1979年,邓小平在会见美国、加拿大国际友人的谈话中,谈到了“我们不要资本主义,但是我们也不要贫穷的社会主义,我们要发达的、生产力发展的、使国家富强的社会主义”,还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论断。

邓小平的这些思想主张 A.有利于我国经济特区的创办和建设 B.确定了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C.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 D.推动安徽、四川开始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 20.下图反映的是1980年和1990年的中国经济成分统计,图中表格数据的变化说明A.公有制经济已逐步失去主体地位 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 D.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21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赶英超美”的口号,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A.适应国际形势由两极向多极化变化的趋势 B.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 C.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 D.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成熟 22.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由农村向城市、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发展的历程。

从1985年到1987年,我国指令性计划的工业产品由120种减少到60种,计划管理的商品由188种减少到23种,计划供应出口商品由70种减少到36种。

这说明了 A.我国放弃了计划经济体制 B.企业自主权不断得到扩大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D.私营工商业逐渐恢复和发展 23. 某学者指出,雅典民主最严重的错误,就是“在超出个人知识范围之外的事情上做决策”。

与这一“错误”出现直接相关的是 A.个人决策 B.直接参政C.公民意识 D.法律至上 24.古罗马《民法大全》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

……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

”这反映了古罗马民法 A.肯定证据 B.主张重罪轻罚 C.纵容犯罪 D.维护贵族利益 25. 一位历史学家写道:“在欧洲的海外殖民扩张中起最重要作用的历史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

”材料主要意在说明 A.企业家为新航路开辟提供了重要的财政支持. B.企业家在远洋航行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C.企业家是鼓吹“寻金热”的主要代表人物 D.工商业的发展是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26. “即使哥伦布没有发现美洲大陆,达•伽马没有绕好望角航行,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其他人也会这么做。

总之,西方社会已经达到起飞点,即将起飞;而它一旦起飞,必将扫清海路,不可阻挡地向全球扩张。

”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哥伦布、达•伽马发现新航路的历史不可信 B.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张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C.欧洲向全球扩张的目的是为了“扫清海路”D.新航路的开辟对西方经济起飞的作用微乎其微 27.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

”这里“转折点”指的是 A.通过《权利法案》结束了国王的权利 B.国家权力的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C.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 D.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28.马克思说:“在美国历史和人类历史上,林肯必将与华盛顿齐名。

”马克思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林肯政府 A.巩固了北部地区资产阶级的统治 B.满足了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愿望 C.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D.取消了对黑人的种族歧视和民族压迫 29.两千多年前雅典产生了“三权分立”的国家组织形式: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民众法庭。

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行使相应权力的机构是 A.总统、国会、最高法院 B.国会、总统、最高法院 C.议会、首相、上议院 D.首相、议会、上议院 30.阅读下表《1870-1900年美、德、法、俄在世界制造业产品中的比例(单位:%)》,数据说明,这一时期:时间美国德国法国俄国 1870 23.3 13.2 10.3 3.7 1887-1895 28.6 13.9 8.6 3.4 1896-1900 30.1 16.6 7.1 5.0 A.美国是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 B.德国的增长速度始终要低于美国 B.俄国已经由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 D.法国的经济已经出现严重负增长 31.1921年列宁在《论粮食税》一书中指出:“与中世纪封建制小生产相比,资本主义则是历史的进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