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泳觅真意,“四读”通幽处
朱熹“涵泳”论对古诗文教学的启示
20214一、朱熹“涵泳”论的具体内涵朱熹在解释“涵泳”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独到的见解,且看朱熹在《诗经·大雅·械朴》中的一段阐述:“‘悼彼云汉’则‘为章于天’矣,‘周王寿考’则‘何不作人’乎。
此等语言自有个血脉流通处,但涵泳久之,自然见得条畅浃洽,不必多引外来道理言语,却塑滞却诗人话底意思也”。
由以上可知,朱熹认为诗的语言自有流通之处,读者应该反复涵泳,沉浸到作品深处,自然就领会到它的真谛,如果强行用外来理念对作品进行纯理性的分析,就会扼杀作品本身的思想内涵。
所以,在朱熹本人看来,“涵泳”是一种强调“向里分解”《诗经》等经典文学作品的综合性体验方法。
在此基础上,朱熹又对“涵泳”进行了深化。
(一)虚心静虑首先,朱熹十分重视读者的接受心境,他认为读者在解读文学作品之前应该虚心静虑,做好外在环境的“静”和内在心理的“静”。
朱熹在《清邃阁论诗》中指出,只有“虚静”,才能够“识明”。
一个人技艺精湛,也是因为他“心虚理明”,如果心里有杂念则万万不得。
朱熹强调“读书别无他法,只管看,便是法。
正如圣人相似,捱来捱去。
自家都未要先立意见,看来看去,自然晓得”。
意思就是说在阅读的时候不要先观看圣人的读书体会,而是通过自己用心感受,从而获得最真实的直观理解。
(二)整体直觉正如前面所言,“涵泳”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把握作品的深层意蕴,要求读者把作品当作一个有机的整体来把握,从而达到对文本的直觉性体验。
朱熹强调整体直觉的方式之一是讽诵熟读,用朱子自己的话来讲,“当时解《诗》时,读本文四五十遍,已得六七分;却看诸人说与我意如何,大纲都得之;又读三四十遍,则道理流通自得矣”从朱子的话语中了解到,读诗需要讽诵熟读,才能够自然而然地体会到诗的道理与趣味,没有一定程度的熟读积累,谈论作品意蕴只是纸上谈兵。
(三)推敲揣摩“涵泳”除了强调讽诵熟读的方式,也十分强调读者对作品推敲揣摩的过程。
朱熹曾言“欲革此弊,莫若凡百放低,且将先儒所说正文本句反复涵泳,庶几久久自见意味也”。
浸润涵泳,初中语文教学根深叶更茂
浸润涵泳,初中语文教学根深叶更茂摘要: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而语文学科的设立只有百年,加上我国现代教育受西方理论影响较大。
西方教育理论较注重分析和演绎推理,而较忽略东方人注重的感性的直觉思维。
初中语文教学应该以悠久的祖国文化为根基,发扬母语教学传统中“涵泳”的方法。
“浸润涵泳”不仅仅是“多读”,而是“必须全身心地沉浸在语言环境里去口诵心惟,方能知其意、得其趣、悟其神”。
老师在备课中首先应该“浸润涵泳”,并让自己的教学(文言文教学、阅读教学、多媒体教学、拓展教学等)都在浸润涵泳中开展,让学生得学习浸润涵泳于文本之中,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更大的提高,养成良好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育寻根涵泳发扬巍巍中华,上下五千年,有浩瀚悠久的祖国文明,现代语文教育就应该置深根于肥沃而广阔的祖国文化。
语文单独设科是从1903年开始的,到现在仅有百余年的历史。
且我国现代的教育受西方的教育理论影响很大,西方教育理论注重分析思维,注重演绎推理,却忽略东方人注重的感性的直觉思维、想象、体验等。
在语文教育,特别是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以悠久的祖国文明为根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并借以今天的科技、理论、设备,让阅读教学硕果累累,让语文教育茁壮参天……一、寻根传统,采之“涵泳”。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明确指出:“语文教育……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语文课程的建设应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
设立虽只有百余年历史的语文学科,根却在五千多年的祖国文化中,母语教学的传统经验甚是丰富。
在这个丰富的宝库里,提倡“涵泳”是很重要的一项基本教学方式。
“涵泳”一词,早在西晋,文学家左思在《吴都赋》中就提出“涵泳乎其中”的说法;至宋代,大教育家朱熹更是把“涵泳”定义为语文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他说“学者读书,须要致身正坐,缓视微吟,虚心涵泳,切己省察”;同时代的罗大经在《鹤林玉露》卷十三中写道:“正渊明诗意,诗字少意多,犹可涵泳”,则是对朱熹这一提法的肯定。
类似望海潮的诗词
类似望海潮的诗词1.莫忘故人离别恨,海潮回处寄书来。
——唐·徐铉《送龚员外赴江州幕》2.若识二草心,海潮亦可量。
——唐·李白《古意》3.雁似衔红叶,鲸疑喷海潮。
——唐·苏颋《恩制尚书省僚宴昆明池同用尧字》4.二圣临云陛,千官溢海潮。
——宋·苏轼《获鬼章二十二韵》5.张幕连江树,开筵接海潮。
——唐·张子容《九日陪润州邵使君登北固山》6.劫灰沈尽还生妄,但向平沙看海潮。
——北宋·黄庭坚《杂诗四首》7.鹊浴西江雨,鸡鸣东海潮。
——唐·储光羲《重寄虬上人》8.更欲寻真去,乘船过海潮。
——唐·皇甫曾《赠鉴上人》9.岛径通山市,汀扉上海潮。
——唐·许棠《忆宛陵旧居》10.嵩岭连天汉,伊澜入海潮。
——唐·郑畋《题缑山王子晋庙》11.人言华顶高高处,东海蓬莱浸海潮。
——宋·白玉蟾《桐柏山书怀》12.故国无心渡海潮,老禅方丈倚中条。
——唐·郑谷《赠日东鉴禅师》13.秋夜闻清梵,馀音逐海潮。
——唐·皇甫曾《送少微上人东南游》14.岩前宝磬转松韵,洞口灵池应海潮。
——唐·白居易《西岩山》15.闲话钱塘郡,半年听海潮。
——唐·李频《陕府上姚中丞》16.一山瀑布归三峡,小小天风作海潮。
——清·屈大均《雨过三峡桥上作》17.崔嵬扶桑日,阔会沧海潮。
——南宋·文天祥《福安府第二十九》18.廨宇经兵火,公田没海潮。
——唐·戴叔伦《送谢夷甫宰馀姚县》19.高通荆门路,阔会沧海潮。
——唐·杜甫《桔柏渡》20.回笔挑灯烬,悬图见海潮。
——唐·周朴《宿刘温书斋》21.海潮随月大,江水应春生。
——唐·刘禹锡《历阳书事七十韵》22.海潮秋打罗刹石,月魄夜当彭蠡湖。
——唐·刘商《姑苏怀古送秀才下第归江南》23.海潮晚上江风急,津吏篙师语默齐。
运用涵泳法,体味诗歌的美
朱 熹先生 曾经说过 , “ 观 书先须 熟 读” ,不仅如 此 ,还 要在熟 读的基
础 上加 以思考 , “ 继 以精 思 ,使其 义
读 懂 诗 歌 的 内 容 ,体 会 其 深 邃 的 情 感 ,却并 不容 易 ,初中 学生积攒 的语 文 知识和 文学 素养不 深 ,所 以很 难真 正 感受 诗歌之 美 。为 了改善 诗歌教 学 的效果 ,教 师可 以采 用 涵泳 法 ,让 学 生在 诵读 中感受诗歌的 内涵 。 感性诵读 ,想象画 面 在 初 步 感 知 作 品 的 时 候 , 可 以 让 学生 在熟读 并 了解作 品的 同时 想象 作 品所 展现 的画面 ,这 是涵泳 法 的基 础 ,也是 欣赏 诗歌 至关 重要 的一步 。 只 有充 分认知 文本 ,在感 性诵 读 中感 受 诗 歌 声 律 之 美 ,体 会 诗 歌 词 句之 妙 ,想象 诗歌 意境之 美 ,才能 为进一 步 了解诗 歌打好基础 。
的人文情感 。 在 品读 自居 易的 诗歌 《 观 刈麦 》 后 ,有学 生感 到困惑 ,提 出 : “ 诗歌
《 木 兰 诗 》被 人 们 称 为 古 代 乐
府 民歌 “ 双 璧 ”之 一 ,它是 一 首叙事
诗 ,具 有很强 的画面 感 。在 教学 的时 候可 以让 学生 分段诵 读这首 诗歌 ,在 诵读 的过程 中体会花 木兰 的动作 、行 为 、言语 ,感受 其 内心 曲折的 情感变 化 ,将 自己的感悟具象化 ,在头脑中 形成 相应 的画面 。在 经过这 样 的诵读 之后 ,学 生对于 《 木 兰诗 》的 内容有 了大 致 的了解 ,在脑 海 中渐 渐 组成织 布哀 叹 、代父从 军 、奔赴 战场 、辗转 征战 、辞 官 回家 、面 见亲友 、讴 歌赞 颂 等 若干小 故事 ,这 能有助 于他 们 了 解 《 木兰诗 》的故事 内容 。在学 生感 性诵 读的过 程 中 ,还 可以让 他们 在想 象 中仔细琢 磨花 木兰 的状态 ,并 从 中
涵泳古风诗韵
涵泳古风诗韵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涵泳,风雅古风诗韵,是一个具有浓厚古典风格的诗歌形式。
其起源可追溯至唐代,兴盛于宋代,至今仍有一定的影响力。
涵泳古风诗韵以其深奥精美的文字表达和独特的韵律节奏,吸引了众多诗人和文人墨客的喜爱与创作。
涵泳古风诗韵,一般要求字数不多,但每字必须精品。
其创作灵感常取自自然景物、人情世故或历史传说,通过婉约清丽的文字表达情感与思想,并常通篇贯穿一个主题或情感,既深邃又含蓄。
通过独特的句法结构和韵律节奏展现诗人的情感与才情,塑造出一幅幅意境优美、音韵悠扬的诗画。
涵泳古风诗韵被誉为“诗中之王”,其创作难度颇高,要求诗人有高超的文字功底和艺术修养。
涵泳古风诗韵的语言要求含蓄、婉约,避免直接的描述和抒情,更注重情感与意境的表达。
在构思时,诗人常常要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诗意来表现心中所思所感,用简练清丽的诗句勾勒出一幅五彩斑斓的意境。
涵泳古风诗韵的韵律节奏也是其独特之处。
在传统的涵泳古风诗韵中,多采用七言或五言绝句的形式,每句诗均按照特定的字数和押韵要求创作。
这种韵律结构使诗歌在朗读时具有一种诗意悠长的节奏感,让人感受到一种悠远、空灵的美感。
涵泳古风诗韵不仅在古代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如今也受到许多现代诗人的喜爱和借鉴。
现代诗人们在创作中不断探索涵泳古风诗韵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特点,使其焕发出新的活力与魅力。
如今,我们可以看到不少优秀的现代诗人在涵泳古风诗韵中取得了优秀的成绩,为这一古典诗歌形式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和创新性。
涵泳古风诗韵是一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独特魅力的诗歌形式。
其清丽优美的文字表达、深沉含蓄的情感表达和优美悠扬的韵律节奏,使其成为一种永恒的艺术表现形式,受到了古代与现代的诗人们的喜爱与推崇。
希望更多的诗人们能够在涵泳古风诗韵中探索表现自己的情感与才情,开创出更多精彩绝伦的诗篇,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此段符合要求,已结束】第二篇示例:古风诗韵是一种古老而优雅的文学形式,涵盖了丰富的文学意境和情感表达。
民乐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必修下)期末考试模拟试卷(一)【教师版定稿】
(1)文武争驰,在君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
(1)文臣武将争先恐后前来效力,对国君来说便没有大事烦扰,可以尽情享受出游的快乐,可以颐养得像赤松子与王子乔那样长寿,皇上弹着琴、垂衣拱手就能治理好天下,不用再说什么,天下人就会被教化了。(“争驰”,争先恐后效力;“尽”,尽情享受;“豫游之乐”,出游的快乐;“垂拱”,垂衣拱手;“化”,教化。)
9.有同学读完《红楼梦》后感慨;当今社会的“理想女性”就应该是薛宝钗这样的。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请结合节选文本和全书其他章节的内容,谈谈你的看法。(6分)
9.【答】示例一:我同意。 宝钗熟习人情世故,成熟稳重,处处替人着想。比如她过生日选菜点戏,都充分考虑到贾母的爱好,这是孝顺长辈的美德。 宝钗乐于帮助别人。比如她知道黛玉读了杂书便好言相劝。(或:知道邢岫烟将衣服当出去换钱,便主动帮她赎回并经常接济她。) 在当今社会,有些人过于强调个性和自己的权益而不注意尊重、体谅、帮助别人;和这些人相比,宝钗的美德在今天确实可贵,宝钗堪称当今社会的“理想女生”。
(二)太宗答魏征
阅读了你的多次奏章,感觉到你的态度非常诚恳。你的意见言无不尽,恳切备至。我常常读到深夜而忘了疲倦。如果不是你忧国情深,竭诚忠告并晓以大义,又怎能把这些治国良策写出来,弥补我的不足之处呢。我听说晋武帝平定东吴之后,追求骄奢淫逸的生活,不再关心朝政。司徒何曾退朝后对他的儿子何劭说:“我每次上朝看到皇上不谈论治理国家的宏图大略,只谈论一些日常生活的琐事。这不是贻害子孙的事情吗?只是你还可以免除杀身之祸”,而何曾指着他的那些孙子说:“你们将会死于非命。”到了何曾的孙子何绥为官时,果然被滥施酷刑的司马越所杀。以前的史书称赞何曾有先见之明。我却不这样认为,我说何曾不忠的罪太大了。作为一名朝廷的官员,上朝时当为国家建言献策以尽忠义的本分,退朝时应当修身以弥补过失。国君有好的政令时要顺势助成,国君有缺失时要纠正补救,这样才能共同治理好国家。何曾官居三公之位,地位高而名望重,(既然发觉君主有缺点)应该当面直说和劝诫,讨论治国的正道来辅佐时政。而如今他是退朝后才发表议论,上朝时却不直言劝谏,还认为自己很明智,这不是很荒谬吗!站立不稳时不来相扶,要这种人做什么?你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让我看到了自己的过失。
万千诗句需涵泳
重要性。清代格律派诗论家決德潜 在《说诗E卒语》中说:“诗以声为用 者也。其微妙在抑扬抗坠之间。读者 静心按节、密咏恬吟,觉前人声中难 写、响外别传之妙。”他的意思是说, 诗歌是用声律的形式来表达情感的, 它的微妙之处在于抑扬顿挫之间, 读诗的人要平心静气,按照诗歌的节 奏,恬静地吟咏,感受前人在抑扬顿 挫的声韵中传达的思想情感。
此外,诗歌的音韵有助于培弄 我们的联想想象能力。因为在诵读 的过程中,情感和思维都投入在活 动中,语言文字符号在大脑中转换 成一系列形象,我们在形象中理解 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再以情感为 动力去逬一步发挥想象。如杜甫的
《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4良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诗歌中,“千朵万朵” □语的使用,给 人顺畅的感觉,“留连” “自在”双声 词的使用,如贯珠相联,音调宛转, 再运用“时时”“恰恰”这些叠字,让 我们在诵读中仿佛看见一个迷恋在 花蝶之中,沉醉于莺啼之境,心情愉 快的诗人形象。
句忽然换成仄声字“甲”,造成罰律 的中断和转换,第四句又押韵收住。 三个韵脚回环往复,中间又富于变 化,给人阕律和谐而又不单调的感 觉。同时,“山” “关” “还”这三个 罰脚,如同大厦的柱石,坚定而又沉 稳,充分地表现了诗人杀敌立功、胜 利而归的坚定决心。而这种情感,我 们必须通过诗歌的节奏和离律读出 来。
的情感,因此我们在阅读时要结合 时代背景,把这种特定的情感读出
(3)读懂诗歌的标题。古代 诗歌从题材上可分为送别诗、写
从诗题中我们获得的信息是:诗人 住在山寺里,夜里因睡不着而起
来。 如王安石的《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涵泳
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涵泳作者:施光筠来源:《教育周报·教研版》2019年第09期“涵泳”一词的本意是“水中潜行”、“沉浸”,引申为“深入体会”。
宋代大教育家朱熹提出:“学者读书,须要致身正坐,缓视微吟,虚心涵泳,切己省察”,则把“涵泳”作为语文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提出。
曾国藩在给儿子的家书中更是把这一传统教学经验解释得十分透彻,他说:“涵者,如春雨之润花,清渠之溉稻……泳者,如鱼之游水,如人之濯足……善读书者,须视书,而视此心如花、如稻、如鱼、如濯足,庶可得之于意之表。
”他把读书时的反复诵读、品味形象地比喻为春雨润花,清水溉稻,鱼入水中,溪流濯足,也就是必须全身心地沉浸在语言环境里去口诵心惟,方能知其意、得其趣、悟其神。
由此,我们可以明白:涵泳,指的是一种亲身实践、沉浸其中、玩味体会、自得其乐的读书境界。
如何指导学生涵泳?我在教学实践中证明还是十分有效的。
语感是一种语言修养,是经过长期的规范的语言训练逐步养成的一种带有浓重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受语言文字的能力。
因此,忽视大量阅读,语文水平或者语感水平是很难提高的。
特级教师于漪讲她的老师在课堂上朗读岳飞的《满江红》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读得出神入化,音调十分感人,一室寂静无声,我们全班同学都深深感动了。
他教完,我们也都能流畅地背诵了。
”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就是此理。
四、情感共鸣。
这种由反复诵读而使学生涵泳于语境之中感悟语言,体现了伦理型文化朴素的整体观念和直觉体验的思维方式。
它把“综合”作为认识的起点和归宿,避免人为分割所造成的认识局限,可以说是已经包孕了现代系统论的雏型。
同时,这样做也十分有助于语感的培养,语文能力的提高。
这完全是符合语文学习规律的。
反复诵读,也不是机械地重复地读,我在教学中这样引导学生:首先,使学生明白读书时只有虚心定气,才能密察其意。
这里的“虚心”,一是指凝神静气、专心致志的精神状态:一是指读书需要虚心地了解、研究作品的意义和意图。
涵泳工夫兴味长
涵泳工夫兴味长作者:王婕来源:《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2011年第06期朱熹《论读书诗》中道:“读书切忌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
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细思量。
”所谓“涵泳工夫兴味长”,即咀嚼回味,慢慢地品味诗的悠长韵味。
诗歌语言大都含蓄隽永,用字内涵丰美,要对诗歌字斟句酌,反复玩味,才能悟出其中的意趣。
因此涵泳是鉴赏诗歌的基础。
由于诗歌的跳跃性强,艺术空间大,读者必须抓住意象,通过联想、想象去创造形象(意境),因此诗歌的教学与叙述类作品不同,主要是通过反复涵泳去体会作品中流露的情感,领悟作品所抒写的人生,切忌逐句分析讲解。
只有通过涵泳这一步骤,学生才能真正进入诗歌的意境。
在具体操作的时候,可采用如下方法。
一、在诵读中涵泳于漪老师曾强调:“要反复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
”学生熟读成诵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涵泳的过程。
一般说来,通过作者的文学语言,读者是不难体察到作者的情感的。
如杜甫的《旅夜抒怀》,炼字传情,给人强烈的感受,并且用不寻常的语言和修辞手法,创造出新鲜易感的意境。
该诗首联“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渲染出一片凄凉的景象:纤纤芳草,微风吹拂的江岸,高高的桅杆,孤独的小舟,夜幕之下怎一个“愁”字了得!举头望去,“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是一番星月交辉的疏淡景致,“垂”“涌”两字的运用,分别巧妙地连接了星、野和江、月,借“涌”字抒发了作者在凄清的羁旅之夜涌动的思绪,百感交集,多少心事,欲诉无门。
至此,作者以浓墨重彩的一笔“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来抒写心事:报国之志难以实现,以舞文弄墨而扬名实在非我所愿——诗人惨淡的心情表露无遗。
尾联“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打了一个比方,描绘自己的失落之情:到处漂泊像天地间的一只鸥鸟。
这首诗是感叹身世之作,前一层对旅夜风景的描写,其实是寓情于景,为下文抒怀作铺垫,应当读得缓慢一些,尽量读出此中情味。
涵泳觅真意四读”通幽处登高》教学设计
内容摘要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如下步骤来引导学生理解《登高》: 步骤一:介绍背景。帮助学生了解杜甫的人生经历和时代背景,为后续解读 诗歌打下基础。
内容摘要
步骤二:初步阅读。让学生朗读全诗,扫清生字障碍,初步感受诗歌的氛围。 步骤三:细读诗歌。通过“四读”法,引导学生逐层深入地理解诗歌。首先, 诗歌中的景物描写,让学生通过想象描绘出壮丽的画面;其次,体会诗歌中的意 象,引导学生深入感受杜甫所描绘的意境;再次,
2、教学手法
2、教学手法
在教学过程中,将采用以下手法: (1)多媒体辅助教学,提供图片、音频等素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中 的意境;
2、教学手法
(2)小组合作探究,通过小组讨论、分工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文 章内涵;
(3)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观点,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3、学生学习流程
涵泳觅真意四读”通幽处登高》 教学设计
01 摘要
03 教学设计 05 参考内容
目录
02 背景分析 04 案例分析
摘要
摘要
本次演示旨在探讨“涵泳觅真意四读”教学法在《通幽处登高》一文中的应 用。该教学设计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素养。通过四读 法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逐步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和思想内涵。
6.悟读与人生哲理思考
7.作业与拓展训练安排阅读相关主题的古诗或散文作品进行拓展训练。通过 比较阅读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维能力。
参考内容
内容摘要
登高远眺,抒发豪情壮志是诗歌中常见的主题。在唐代诗人杜甫的《登高》 中,他通过精妙的措辞和深刻的意象,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思考。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首诗,我们将在本次演示中从四个方面展开解读和分析,以探 究诗歌的真意。
涵泳古诗词之美的四个“回归”
涵泳古诗词之美的四个“回归”*徐树忠【关键词】古诗词教学;涵泳;审美【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6009(2020)35-0068-021.回归创作背景,涵泳情感之美。
古诗词不仅记载了作者的人生阅历,而且记载了人生感悟,所以古诗词具有一定的情感性特点,一方面不可避免地要打上时代的鲜明印记,另一方面又必然反映作者的思想倾向和主观情感。
教师在教学古诗词时,要结合作品创作的历史背景来引导学生学习。
例如,教师在教学杨万里的七言律诗《过扬子江》时,“只有清霜冻太空,更无半点荻花风。
天开云雾东南碧,日射波涛上下红。
千载英雄鸿去外,六朝形胜雪晴中。
”前三联还稍微好理解一点,最困难的要算尾联“携瓶自汲江心水,要试煎茶第一功”的理解。
因此要想真正让学生理解这首诗,就必须先让其了解这首诗的历史背景。
教学中,教师首先跟学生一起了解杨万里的生平际遇和诗的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南宋光宗年间,此时正处于与大金国时战时和的历史微妙阶段,外交关系非常复杂。
每年春节大金国要派一个贺正旦使来给南宋皇帝贺新年,实际是借机来探听南宋虚实。
写诗的那一年,杨万里正好任南宋的“接伴使”,顾名思义,“接伴使”就是负责接待外国使节的官员,也就有了在扬子江边的镇江金山“吞海亭”烹茶相见这一重要的外交事件。
学生掌握了这些背景材料再去理解这首诗,感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就容易多了。
2.回归语言情境,涵泳语言之美。
古诗词的特点就是含蓄、凝练、深刻、跳跃,其语言的表现手法更是灵活多变,意蕴丰富。
教学中,教师要想引导学生充分理解古诗词,就必须回归古诗词的语言情境,并将古诗词的语言具体化、形象化、情境化,从而使学生融入其中,找到古诗词语言与自然、文化、生活的意境交汇点,巧妙地揭开语言的神秘面纱,充分感受古诗词的语言之美。
例如,教学辛弃疾词《清平乐·村居》,“最喜二〇二〇年第三十五期*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课题“生活教育理念下初中生语文实践的行动研究”(C-c/2013/02/047)的研究成果。
构建《大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和谐师生关系
构建《大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和谐师生关系作者:张晓利来源:《河南教育·中旬刊》2011年第05期和谐的师生关系,即教育的主客体之间民主平等、相互理解、彼此信任、融洽相处。
和谐师生关系的教育特点在于其平等和民主,而不是靠压制学生的个性来实施教育。
《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主要是经典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以其独有的审美感召力、修养涵化力穿越时空深入影响人的心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更需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沈从文不仅是杰出的文学家,而且在教育领域也有独特的思考。
在沈从文的视野里,教育的主要形态是“人生教育”,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做人”,“大书”(是指实际存在的人生经历)、“小书”(指用文字写成的“说明人生”“表现人生”的书本,是“人生”的文字形态)组成了“人生教育”的主要内容,自我教育是重要的教育方法。
这些教育理念对如何在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具有重要启示。
一、阅读经典,占据制高点在沈从文的视野里,能担当教育“人”的重任的“文学作品”是有特定含义的,是指“浸透人生崇高理想、求真勇敢的批评态度、博大坚实富有生气人格”的“经典”。
唯有此种“经典”“方能启发教育读者的心灵”。
而经典名著也是高校《大学语文》的主要课程资源,因为每一个民族、每一个时代的精神的精华都凝聚于其中,人类最美好的创造也都汇集于其中,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就是通过各类学科(当然不只是文学,还有其他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本文探讨的“经典”只限于文学经典)的名作、经典的阅读而代代相传的。
阅读经典可以使学生一开始就占据精神的制高点,因此它应是文学教育的主要载体。
学生阅读的经典文本主要来源于教科书。
这就要求教材编写者要从育人的高度、学术的态度,谨慎从中外经典名著的浩瀚海洋中甄选文本。
沈从文也曾说过:“为青年人选书读、开书单,这件事是一个责任……”笔者认为,在选取文章时应主要遵循以下三项原则。
一是适量。
不求多,而求精。
篇目不要求选得多,但一定得是代表文学发展方向的经典文章。
涵泳觅真意,“三法”通幽径——例谈如何引领学生品读文言文
涵泳觅真意,“三法”通幽径——例谈如何引领学生品读文言文————————————————————————————————作者:————————————————————————————————日期:涵泳觅真意,“三法”通幽径——例谈如何引领学生品读文言文-中学语文论文涵泳觅真意,“三法”通幽径——例谈如何引领学生品读文言文刘静文学接受理论认为,作家的创作和读者的接受是发生在不同时空中的,这种时空造成的差异具体表现在时代、社会、生活经验、文化修养甚至个性特点等方面,这种种错位造成了读者感受与文本“真意”的隔阂。
因文言文成文时间距离当下久远,文言表达习惯与现代汉语的差异巨大等因素,学生们学习时普遍感到枯燥乏味,甚至将之视为教材“三难”之一。
但是,任何文本的感知都要遵循走近——走进——走出的规律,从这个意义上讲,涵泳——引导学生沉潜文本,反复咀嚼玩味——就成为文言文学习的传统而重要的方法。
什么是“涵泳”?“涵”,《辞海·词语分册》的解释是“沉浸”;“泳”,即游于水中。
文言文的学习,需要学生全身心地沉浸在语言环境里去口诵心惟,方能知其意、得其趣、悟其神。
就实际的课堂教学来说,文言文涵泳可从以下三个途径入手。
一、反复咀嚼关键字句,品味文中真意在文学的世界里,每一种现实都是由具体的字句所照亮的,不仅如此,文本中每一具体的字句也与某种内在精神相联结。
咀嚼字句,既能够通达作者的内心世界,也能够反观读者自身,实现个体与外在世界的精神交流。
因此,教师以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反复咀嚼文本中的关键字句,有利于形成学生对于文本敏锐的、个性化的感悟能力。
以《爱莲说》的教学为例,这篇散文精品独辟蹊径,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和对追名逐利世态的鄙视和厌恶。
作者志向的表达,很大程度上体现于“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句。
涵泳觅真意,“四读”通幽处
【摘要】所谓“诗穷而后工”,“诗圣”一生困顿心忧天下,七律《登高》就把晚年杜甫时势之叹、羁旅之思、伤身之痛、孤独之愁地四重哀伤写得悲情凄婉,催人泪下,该设计紧紧抓住诗歌教学地本质特点,运用“四读”涵泳探究式教学思路,充分激发学生情感,引导学生在反复吟诵中高效把握诗景诗意诗境诗情.【关键词】诗歌杜甫《登高》吟诵涵泳一、设计思路杜甫地《登高》,化用脂砚斋评价《红楼梦》地话可以说“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哭成此诗”,全诗沉郁顿挫,情景交融,把晚年杜甫时势之叹、羁旅之思、伤身之痛、孤独之愁地四重哀伤写得令人回肠九转、悲情叹惋,有“古今律诗第一”地美誉,基于此,本设计主要从两个维度上进行拓展,一是引导学生理解诗中渗透出地作者深沉复杂地情感,二是把握本诗地写法特点.同时,紧密结合诗歌教学地自身特点,结合高一学生诵读涵泳古诗地良好学习习惯亟待培养,鉴赏诗歌地思路方法有待加强指导地学情实际,本设计精心设置“四读”涵泳探究式教学思路,让学生一读感整体,二读悟意境,三读味情感,四读明写法,从整体到细节,从感性到理性,从内容到写法,从诗景诗意到诗境诗情,条理清晰,循序渐进,多维互动,自主合作探究,在较强地可操作性中有益有效地锻炼提升了学生诵读能力、领悟能力、鉴赏能力和审美情感,突出了新课标以生为本地内核.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①读准字音,理解诗中重点词语含义.②赏析本诗写景抒情地艺术特点.③在充分理解诗歌地基础上当堂背诵全诗..过程与方法①在“四读”涵泳吟诵中理解诗意诗境.②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分析把握景物意象,领悟作者深沉复杂地情感.③在多维互动、讨论交流过程中,大大激活学生思维,培养诗歌鉴赏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地能力.④在民主和谐、浓郁热烈地课堂人文情感氛围中充分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晚年诗圣“时势之叹”、“羁旅之思”、“伤身之痛”、“孤独之愁”地四重哀伤,真切感悟作者心忧天下地爱国情怀..现代教学手段运用①利用课件展现课堂清晰流程,构建多元互动环境,创设探究交流条件.②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生动地诗意图,让学生在吟诵时,图文结合,更真切地感受诗境.③利用视频示范朗诵,充分营造情感氛围,让学生进一步沉浸诗中,与作者心灵相通相融,为水到渠成地分析作者深沉复杂地情感和精妙地艺术手法做好铺垫.三、教学重点与难点诗歌鉴赏地重点是培养学生如何在反复吟诵中通过联想和想象把枯燥地、抽象地语言文字还原成立体地、生动地画面从而把握隐藏在文本背后地诗人地内在情思.据此确立本课地教学重点:分析把握景物意象特征,深入体味诗中画面地悲凉气氛和诗人深广地忧思.鉴于高一学生诗歌鉴赏知识尚待积累完善,鉴赏实践活动需要加强地实际,确定本课地教学难点:赏析诗歌写景抒情地艺术特点.并放在最后“一读”时解决.四、教学方法.问题引导法四个探究问题,提纲挈领,抓住关键,紧扣诗歌教学特点,从感整体到悟意境,到味情感,到明写法,授鱼授渔,层层推进,水到渠成地完成教学目标..吟诵涵泳法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吟诵涵泳是诗歌教学地重要方法,课堂上学生通过全体读、个别读、多媒体音像示范读、全体自由读等各种方式,声情并茂地吟诵,真切地感受古典诗歌地音韵美、诗境美、诗情美.同时反复吟诵,有助于培养学生地语感,激发他们地联想和想象能力,触摸到作者地深广地心灵..互动探究讨论法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地建议》中说:“每一个孩子就天性而言都是诗人,但是要让他们心灵地琴弦响起来.”语文课应该成为学生发表个人见解地舞台.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参与讨论,互动探究,平等对话,有助于培养和激发学生阅读地兴趣和灵感,有利于关注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得到更充分地发展..多媒体情景演示法五、教学准备.精心制作教学课件..查找素材创设《登高》诗境图,一句一幅..搜集并精心剪辑好课文示范朗诵视频.六、教学步骤(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同学们,还记得诗人王维地《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吗?大家一起来背一下.这首诗是写重阳登高地,“岁岁重阳,今又重阳”,穿越历史,梦回大唐,多年前地那个重阳节,在夔州长江岸边,一位老人,两鬓染霜,衣衫褴褛,步履蹒跚,跌跌撞撞,登上面前地一座高台,纵目远眺,望眼欲穿,一时间百感交集!真可谓“剪不断,理还乱,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这就是晚年地诗圣杜甫!此时此刻,他都看到了些什么,又想到了些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有“古今律诗第一”美誉地《登高》,去触摸诗圣那深广地心魂吧!(呈现标题)(二)出示学标().理解诗中渗透出地作者深沉复杂地情感..把握本诗地写法特点.(三)四读课文,自学探究().初读探究:这首诗给你地总体感受是什么?①积累字词给形近字注音:渚()清霜鬓()诸()位发髻()姓褚()鬃()毛解释词语含义:飞回落木苦恨新停②全班齐读,整体感知(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轻重缓急适当)明确:“无限悲凉之意,溢于言表.”(明·胡应麟).再读探究:你都是从诗中哪些地方感觉出来地?请联系诗歌中地相关内容具体说明一下.①个别学生读,大家倾听评价(要求:深情诵读,读出“悲凉之意”)多媒体辅助:演示诗意图,配合学生美读.②观看示范朗读,全班思考互动交流多媒体辅助:视频示范朗诵.明确:奇文共欣赏——①风急:秋风扫落叶,秋气严逼人,杜甫身心俱冷.②天高:“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在宏阔地天地间,作者地渺小和孤独让人滴泪!③猿啸哀:“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长江之上地猿啼更为景物蒙上了一层悲怆、凄凉地色彩,杜甫也应又一次“涕泗流”了……④渚清沙白:颜色上都给人一种清冷地感觉,烘托出作者一颗凄冷地心.⑤鸟飞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在猛烈地秋风中鸟儿低徊盘旋,一圈又一圈,与诗人孤独无依彷徨无助地处境是何其相似!⑥落木萧萧下:“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纷纷飘零地叶子让人痛感生命乃至国家百姓地灭顶劫难,这肃杀之景怎能不使年老地杜甫更“哭损残年”!⑦长江滚滚来:“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在这亘古如斯、昼夜不舍地江流面前,杜甫觉得自己就是那“沧海一粟”!.三读探究:南宋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指出“万里万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含有八重意思,你能读出几层?试着具体分析.①学生自由读,圈画标注②全班讨论展示明确:(“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哭成此诗”).四读探究:从这首诗中你看到作者是如何表现自己地情感地?①学生再次自由读,概括总结②全班互动交流明确:()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写景动静结合、声色结合(所见所闻)、俯仰结合()衬托、对比(联系诗句具体分析此处从略)(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做了一次穿越,和诗圣一起完成了一次重阳登高,我们地灵魂仿佛再一次受到洗礼.乐以天下,忧以天下,诗人在垂暮之年,有对自己人生孤独漂泊、老弱多病地嗟伤,但更有对社稷苍生命运地牵肠挂肚!正所谓“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登高》那苍凉地吟哦中,也饱噙着老人一颗颗滚烫地泪!这就是伟大地诗圣!铭记杜甫,愿大家更多更深地去走进“诗史”,认真读读他地其他诗作.最后,就让我们一起饱含感情地背诵这首《登高》,向老人表达我们地敬意吧!(五)全班当堂背诵《登高》:课在学生深情地背诵声中结束(六)当堂巩固.趁热打铁:为杜甫写颁奖词《感动中国》节目向来有“中国人地年度精神史诗”地美誉,当本年度评选出地人物一次次让你我欷歔叹惋热泪满襟地时候,如果时光可以倒流,大唐地光影里,毕竟赫然摇曳着诗圣地背影,一路风尘,呼啸歌哭,著就一段段活生生地“诗史”,让我们千年动容!请仿照该节目形式,结合自己所学,为杜甫写一则颁奖词..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谢亭送别许浑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注】劳歌:送别歌地代称.①作者在诗中抒发了怎样地情感?②有人认为第二句“红叶青山”地色调与全诗地情感基调不和谐,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七)布置作业①默写本诗.②课外阅读:《中外传记作品选读》之《杜甫——“万方多难”中成就地“诗圣”》.③课外写作:以“杜甫情怀”为题,写一篇短文.七、教学反思语文教学是学生、教师、作者、文本之间平等对话相通相融地过程,一堂本色地诗歌阅读欣赏课,应充分体现这十二个字——书声朗朗、议论纷纷、激情激思、高潮迭起,本堂课在“四读”涵泳探究式教学中,循序渐进,披情入理,很符合学生地接受认知心理,最终使学生地主体性地位得到了有力地突现.在课堂着力架构起地民主、平等、和谐地对话和浓郁热烈地情感氛围中,师生、生生、人与文本、人与多媒体等多元互动,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们积极地朗读、感悟、探究,充分地调动了自己地知识体验,想象与直觉,深入分析探究诗景诗意、诗境诗情,不仅有效地锻炼了学生地理性思维,也突出地挖掘了学生地非理性思维因素,语文课人文性地光华得到了较强地凸显,收到了良好地教学效果.同时,这次授课地实践,也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作为一名教师只有课前精心准备,依据学生实际积极创设适当良好地学习情境,才有利于学生更大化地拓展想象发挥地空间,提高在课堂上地学习效率.。
关于涵的诗句
1、且待夜深明月去,试看涵泳几多星。
——韩愈【盆池五首】
2、露涵两鲜翠,风荡相磨倚。
——韩愈【奉和钱七兄曹长盆池所植】
3、碎影涵流动,浮香隔岸通。
——骆宾王【秋晨同淄川毛司马秋九咏·秋菊】
4、岛屿佳境色,江天涵清虚。
——李白【游南阳白水登石激作】
5、长泊起秋色,空江涵霁晖。
——刘禹锡【秋江晚泊】
6、念远坐西阁,华池涵月凉。
——杜牧【秋夕有怀】
7、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杜牧【九日齐安登高】
8、十亩山田近石涵,村居风俗旧曾谙。
——杜牧【秋晚怀茅山石涵村舍】
9、十亩山田近石涵,村居风俗旧曾谙。
——许浑【秋晚怀茅山石涵村舍】
10、池光不定花光乱,日气初涵露气干。
——李商隐【当句有对】
11、千里涵空澄水魂,万枝破鼻飘香雪。
——温庭筠【春江花月夜词】
12、烟雨幂横塘,绀色涵清浅。
——谢逸【卜算子】
13、与客携壶上翠微。
江涵秋影雁初飞。
——苏轼【定风波】
14、水涵空,山照市,西汉二疏乡里。
——苏轼【更漏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涵泳觅真意,“四读”通幽处
【摘要】所谓“诗穷而后工”,“诗圣”一生困顿心忧天下,七律《登高》就把晚年杜甫时势之叹、羁旅之思、伤身之痛、孤独之愁的四重哀伤写得悲情凄婉,催人泪下,该设计紧紧抓住诗歌教学的本质特点,运用“四读”涵泳探究式教学思路,充分激发学生情感,引导学生在反复吟诵中高效把握诗景诗意诗境诗情。
【关键词】诗歌杜甫《登高》吟诵涵泳
一、设计思路
杜甫的《登高》,化用脂砚斋评价《红楼梦》的话可以说“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哭成此诗”,全诗沉郁顿挫,情景交融,把晚年杜甫时势之叹、羁旅之思、伤身之痛、孤独之愁的四重哀伤写得令人回肠九转、悲情叹惋,有“古今律诗第一”的美誉,基于此,本设计主要从两个维度上进行拓展,一是引导学生理解诗中渗透出的作者深沉复杂的情感,二是把握本诗的写法特点。
同时,紧密结合诗歌教学的自身特点,结合高一学生诵读涵泳古诗的良好学习习惯亟待培养,鉴赏诗歌的思路方法有待加强指导的学情实际,本设计精心设置“四读”涵泳探究式教学思路,让学生一读感整体,二读悟意境,三读味情感,四读明写法,从整体到细节,从感性到理性,从内容到写法,从诗景诗意到诗境诗情,条理清晰,循序渐进,多维互动,自主合作探究,在较强的可操作性中有益有效地锻炼提升了学生诵读能力、领悟能力、鉴赏能力和审美
情感,突出了新课标以生为本的内核。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读准字音,理解诗中重点词语含义。
②赏析本诗写景抒情的艺术特点。
③在充分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当堂背诵全诗。
2.过程与方法
①在“四读”涵泳吟诵中理解诗意诗境。
②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分析把握景物意象,领悟作者深沉复杂的情感。
③在多维互动、讨论交流过程中,大大激活学生思维,培养诗歌鉴赏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④在民主和谐、浓郁热烈的课堂人文情感氛围中充分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品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晚年诗圣“时势之叹”、“羁旅之思”、“伤身之痛”、“孤独之愁”的四重哀伤,真切感悟作者心忧天下的爱国情怀。
4.现代教学手段运用
①利用ppt课件展现课堂清晰流程,构建多元互动环境,创设探究交流条件。
②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生动的诗意图,让学生在吟诵时,图
文结合,更真切地感受诗境。
③利用视频示范朗诵,充分营造情感氛围,让学生进一步沉浸诗中,与作者心灵相通相融,为水到渠成地分析作者深沉复杂的情感和精妙的艺术手法做好铺垫。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诗歌鉴赏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如何在反复吟诵中通过联想和想象把枯燥的、抽象的语言文字还原成立体的、生动的画面从而把握隐藏在文本背后的诗人的内在情思。
据此确立本课的教学重点:分析把握景物意象特征,深入体味诗中画面的悲凉气氛和诗人深广的忧思。
鉴于高一学生诗歌鉴赏知识尚待积累完善,鉴赏实践活动需要加强的实际,确定本课的教学难点:赏析诗歌写景抒情的艺术特点。
并放在最后“一读”时解决。
四、教学方法
1.问题引导法四个探究问题,提纲挈领,抓住关键,紧扣诗歌教学特点,从感整体到悟意境,到味情感,到明写法,授鱼授渔,层层推进,水到渠成地完成教学目标。
2.吟诵涵泳法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吟诵涵泳是诗歌教学的重要方法,课堂上学生通过全体读、个别读、多媒体音像示范读、全体自由读等各种方式,声情并茂地吟诵,真切地感受古典诗歌的音韵美、诗境美、诗情美。
同时反复吟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
语感,激发他们的联想和想象能力,触摸到作者的深广的心灵。
3.互动探究讨论法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每一个孩子就天性而言都是诗人,但是要让他们心灵的琴弦响起来。
”语文课应该成为学生发表个人见解的舞台。
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参与讨论,互动探究,平等对话,有助于培养和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灵感,有利于关注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
4.多媒体情景演示法
五、教学准备
1.精心制作ppt教学课件。
2.查找素材创设《登高》诗境图,一句一幅。
3.搜集并精心剪辑好课文示范朗诵视频。
六、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同学们,还记得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吗?大家一起来背一下。
这首诗是写重阳登高的,“岁岁重阳,今又重阳”,穿越历史,梦回大唐,1200多年前的那个重阳节,在夔州长江岸边,一位老人,两鬓染霜,衣衫褴褛,步履蹒跚,跌跌撞撞,登上面前的一座高台,纵目远眺,望眼欲穿,一时间百感交集!真可谓“剪不断,理还乱,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这就是晚年的诗圣杜甫!此时此刻,他都看到了些什么,又想到了些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有“古今律诗第一”美誉的《登高》,去触摸诗圣那深
广的心魂吧!(ppt呈现标题)
(二)出示学标(ppt)
1.理解诗中渗透出的作者深沉复杂的情感。
2.把握本诗的写法特点。
(三)四读课文,自学探究(ppt)
1.初读探究:这首诗给你的总体感受是什么?
①积累字词
给形近字注音:渚()清霜鬓()
诸()位发髻()
姓褚()鬃()毛
解释词语含义:飞回落木苦恨新停
②全班齐读,整体感知(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轻重缓急适当)
明确:“无限悲凉之意,溢于言表。
”(明·胡应麟)
2.再读探究:你都是从诗中哪些地方感觉出来的?请联系诗歌中的相关内容具体说明一下。
①个别学生读,大家倾听评价(要求:深情诵读,读出“悲凉之意”)
多媒体辅助:演示诗意图,配合学生美读。
②观看示范朗读,全班思考互动交流
多媒体辅助:视频示范朗诵。
明确:奇文共欣赏——
①风急:秋风扫落叶,秋气严逼人,杜甫身心俱冷。
②天高:“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在宏阔的天地间,作者的渺小和孤独让人滴泪!
③猿啸哀:“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长江之上的猿啼更为景物蒙上了一层悲怆、凄凉的色彩,杜甫也应又一次“涕泗流”了……
④渚清沙白:颜色上都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烘托出作者一颗凄冷的心。
⑤鸟飞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在猛烈的秋风中鸟儿低徊盘旋,一圈又一圈,与诗人孤独无依彷徨无助的处境是何其相似!
⑥落木萧萧下:“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纷纷飘零的叶子让人痛感生命乃至国家百姓的灭顶劫难,这肃杀之景怎能不使年老的杜甫更“哭损残年”!
⑦长江滚滚来:“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在这亘古如斯、昼夜不舍的江流面前,杜甫觉得自己就是那“沧海一粟”!
3.三读探究:南宋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指出“万里万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含有八重意思,你能读出几层?试着具体分析。
①学生自由读,圈画标注
②全班讨论展示
明确:
(“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哭成此诗”)
4.四读探究:从这首诗中你看到作者是如何表现自己的情感的?
①学生再次自由读,概括总结
②全班互动交流
明确:(1)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2)写景动静结合、声色结合(所见所闻)、俯仰结合
(3)衬托、对比
(联系诗句具体分析此处从略)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做了一次穿越,和诗圣一起完成了一次重阳登高,我们的灵魂仿佛再一次受到洗礼。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诗人在垂暮之年,有对自己人生孤独漂泊、老弱多病的嗟伤,但更有对社稷苍生命运的牵肠挂肚!正所谓“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登高》那苍凉的吟哦中,也饱噙着老人一颗颗滚烫的泪!这就是伟大的诗圣!铭记杜甫,愿大家更多更深地去走进“诗史”,认真读读他的其他诗作。
最后,就让我们一起饱含感情地背诵这首《登高》,向老人表达我们的敬意吧!(五)全班当堂背诵《登高》:课在学生深情的背诵声中结束(六)当堂巩固
1.趁热打铁:为杜甫写颁奖词
cctv《感动中国》节目向来有“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的美誉,当本年度评选出的人物一次次让你我欷歔叹惋热泪满襟的时候,如果时光可以倒流,大唐的光影里,毕竟赫然摇曳着诗圣的背影,一路风尘,呼啸歌哭,著就一段段活生生的“诗史”,让我们千年动容!
请仿照该节目形式,结合自己所学,为杜甫写一则颁奖词。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劳歌:送别歌的代称。
①作者在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②有人认为第二句“红叶青山”的色调与全诗的情感基调不和谐,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七)布置作业
①默写本诗。
②课外阅读:《中外传记作品选读》之《杜甫——“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
③课外写作:以“杜甫情怀”为题,写一篇短文。
七、教学反思
语文教学是学生、教师、作者、文本之间平等对话相通相融的过程,一堂本色的诗歌阅读欣赏课,应充分体现这十二个字——书声朗朗、议论纷纷、激情激思、高潮迭起,本堂课在“四读”涵泳探究式教学中,循序渐进,披情入理,很符合学生的接受认知心理,最终使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得到了有力的突现。
在课堂着力架构起的民主、平等、和谐的对话和浓郁热烈的情感氛围中,师生、生生、人与文本、人与多媒体等多元互动,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们积极地朗读、感悟、探究,充分地调动了自己的知识体验,想象与直觉,深入分析探究诗景诗意、诗境诗情,不仅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理性思维,也突出地挖掘了学生的非理性思维因素,语文课人文性的光华得到了较强的凸显,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同时,这次授课的实践,也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作为一名教师只有课前精心准备,依据学生实际积极创设适当良好的学习情境,才有利于学生更大化地拓展想象发挥的空间,提高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