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同步测控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在天晴了的时候》教学设计含课后作业设计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在天晴了的时候》教学设计含课后作业设计一. 教材分析《在天晴了的时候》是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课文描绘了雨后天空放晴时,小动物们纷纷出门游玩的场景。
本文语言优美,生动形象,充满了童趣,易于学生理解。
课文通过描绘小动物们的活动,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同时,本文还通过描绘小动物们的对话,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描绘大自然和动物的课文较为感兴趣。
但是,对于文中一些生僻词汇和复杂句式,学生可能存在理解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词生句,并引导他们体会课文的童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词生句。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发他们保护动物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生词生句的理解与掌握。
2.体会课文的童趣,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设置情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报。
2.生词卡片。
3.课文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黑板报,展示雨后天空放晴的景象,引导学生说出自己见过的类似场景。
从而引出课文《在天晴了的时候》。
2.呈现(10分钟)老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理解课文内容。
老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情况。
3.操练(10分钟)老师带领学生学习生词生句。
学生通过造句、互相问答等方式,巩固所学知识。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模仿文中小动物的对话。
老师点评,指导学生改进朗读技巧。
12有关三角函数的计算(1)
1.2有关三角函数的计算(1)【课前热身】1. sin30°= , cos45°= , tan60°= .答案:122. 用计算器求:(1)sin18°= ;(2)cos36°= ;(3)tan63°= . 答案:(1)0.3090 (2)0.8090 (3)1.96263. 用计算器比较大小::sin20° sin40°;cos55° cos75°. 答案:< >4.计算: °tan 40tan50= . 答案:1【讲练互动】【例1】 (1)用计算器求:sin20°= ;sin40°= ;sin60°= ;sin80°= ; 由此,可用不等号连接:sin20° sin40° sin60° sin80°(2)用计算器求:cos15°= ;cos35°= ;cos55°= ; cos75°= ; 由此,可用不等号连接:cos15° cos35° cos55° cos75° ; 由此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吗?【解】(1) 0.3420 0.6428 0.8660 0.9848 < < < (2) 0.9659 0.8192 0.5736 0.2588 > > >结论:锐角的正弦值随着角度的增大而增大;锐角的余弦值随着角度的增大而减小.【变式训练】1. 用计算器求下列各式的值.(精确到0.0001 ) (1) sin15°18/+cos7°30/-tan54°42/; (2) sin48°25/+cos23°27/-tan48°•tan 81°52/. 【解】(1)2.6677 (2) 9.4366【例2】在△ABC 中,∠C =90°,已知AB =10cm, A ∠=42°, 求△ABC 的周长和面积.(精确到0.1cm)【解】∵∠C =90°,∴sin A =BC AB , cos A =ACAB, ∴BC =AB sin42°, AC =AB cos42°. ∴△ABC 的周长=AB (1+ sin42°+ cos42°)≈24.1cm ;△ABC的面积=12AB2·sin42°·cos42°≈24.9cm2.【绿色通道】求值时选项将所求的周长和面积表示成已知边长和已知角的三角函数的代数形式, 再将边长和角度代入计算.【变式训练】2. 在某一时刻测得太阳光线与水平地面成44°角, 一棵竖起生长的松树在水平地面上的影子长为12m,则这棵松树的高度为(精确到0.1m).解析:树高=12·tan44°≈11.6m答案:11.6m【同步测控】基础自测1. 四位学生用计算器求cos27°40′的值正确的是……………………………………()A. 0.8857B.0.8856C. 0. 8852D. 0.8851答案:B2. 锐角A>60°时,∠A的余弦值…………………………………………………………()A.小于2B.大于32C.大于12D.小于12答案:D3. 下列不等式中能成立的是………………………………………………………()A. cos5°<cosl0°<cos20°B. tan15°>tan35°>tan55°C. cosl0°<tan70°<tan60°D. sin80°>sin55°>sin30°答案:D4. 给出下列式子:①cos45°>sin60°,②sin78°>cos78°,③sin30°>tan45°, ④sin25°=cos65°. 其中正确的是……………………………………………………………()A.①③B.②④C.①④D.③④答案:B5. 与°°sin34cos34的值相等的是……………………………………………………………()A. sin68°B. cos68°C. tan68°D. tan34°答案:D6.计算: sin25°+cos25°= .(保留四个有效数字)答案:1.3297. 用不等号连接右面的式子:cos40°_____cos20°. 答案:<8. 若α为锐角,且sin α=35,则tan α等于 . 答案:349.计算:(1) sin20°·cos20°(结果保留四个有效数字); (2) sin 266°+cos 266°-tan27°·tan63°.答案:(1) 0.3214 (2) 010. 如图,小红从A 地向北偏东28°的方向走100米到B 地,再从B 地向正西走200米到C 地,求这时小红距A 地的距离.解:∵AB =100m, ∠B =28°, ∴AD =AB ·sin B =100sin28°, BD = AB ·cos B =100cos28°. ∴CD =200-100cos28°. ∴AC121.17m.能力提升11.(2007滨州)如图,梯子(长度不变)跟地面所成的锐角为A ,关于A ∠的三角函数值与梯子的倾斜程度之间,叙述正确的是…………( )A .sin A 的值越大,梯子越陡B .cos A 的值越大,梯子越陡 C. tan A 的值越小,梯子越陡 D .陡缓程度与A ∠的函数值无关 答案:A12. ∠A 是锐角,tanA>3,则∠A ……………………………………………………( ) A .小于30° B .大于30° C .小于60° D .大于60° 答案:B13. 下列结论中(其中α是锐角);①sin cos 1αα+≤;②cos 22cos αα=;③当°°090αβ<<<时, 0sin sin 1αβ<<<;④sin cos tan ααα=⨯其中正确的 .答案:③④14. 如图,为了测量一条河的宽度,一测量员在河岸边的C 处测得对岸一棵树A 在正北东第15题南方向,测量员向正东方向走180米到点B 处,测得这棵树在南偏西68°的方向,求河的宽度(结果保留四个有效数字).解:在Rt △ABC 中, BC =180m, ∠A =68°. ∴AC =18077.72tan tan 68BC A =≈m.15. °|tan 50tan 60|.-解:原式=tan50°-tan30°+tan60°-tan50°=+=创新应用16. 阅读下面的材料, 再回答问题.三角函数中, 常用公式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 求sin75°的值,即sin75°=sin(30°+45°)=sin30°cos45°+cos30°sin45°=. 请你用公式cos(α+β)=cos αcos β-sin αsin β. 求cos75°的值.解:cos75°=cos(30°+45°)=cos30°·cos45°-sin30°·sin45°1.2有关三角函数的计算(2)【课前热身】1. 用计算器求下列三角函数值.(1)sin37°= ; (2)cos15°48/= ;(3)tan56°38/16//= . 答案:(1)0.6018 (2)0.9622 (3)1.5188 2.若tan 1α=, 且α为锐角,则α= 度. 答案:453.若sin 0.4515β=, 则锐角β= . 答案:26°50/24//4.已知,αβ为锐角, 若cos cos αβ>, 则α β(填”>””=”或”<”) 答案:<【讲练互动】【例1】已知锐角α的三角函数值,使用计算器求锐角α.(精确到1′) (1)sin α=0.4853;(2)cos α=0.3456;(3)tan α=2.808. 【解】(1)α≈29°02/;(2) α≈69°47/;(3)α≈70°24/. 【变式训练】1. 在Rt △ABC 中,∠C =90°,AC =5, BC =12, 求△ABC 的各个锐角(精确到1′). 【解】在Rt △ABC 中,12tan 5BC A AC ===2.4, ∴∠A ≈67°23/. ∴∠B =90°-∠A =22°37/.【例2】如图, ⊙O 中, 直径AB ⊥弦CD 于点E , 若BE =14CD =4, 求∠COD 的度数.【解】∵直径AB ⊥弦CD , ∴∠COD =2∠EOC , CE =12CD =8. 设⊙O 的半径为R . 在Rt △OCE 中, OC 2=CE 2+OE 2, 即R 2=82+(R -4)2. 解得R =10. ∴tan ∠COE =841043CE OE ==-, ∴∠COE ≈53°08/, ∴∠COD =2∠COE =106°16/. 【变式训练】2. 某幼儿园中的滑梯如图, 已知滑梯长AB =10m, BC =4m, 求此滑梯的坡角A 的大小(精确到1′).ABCα解:在Rt △ABC 中, sin A =40.410BC AB ==, ∴∠A ≈23°35/. 【同步测控】基础自测1.(2007韶关)已知1sin 2A =,且∠A 为锐角,则∠A =…………………………………( ) A.30° B.45° C.60° D.75° 答案:A2.Rt △ABC 中,∠C =90°,a :b =3:4,运用计算器计算,∠A 的度数(精确到1°)( )A. 30°B. 37°C. 38°D.39°答案:B3. 已知β为锐角,且tan β=3.387, 则β等于……………………………………………( ) A.73°33′ B. 73°27′ C. 16°27′ D. 16°21′ 答案:A4. 在Rt △ABC 中,∠C =90°,如果sin A =12,那么,下列等式中正确的是…………( )A. tan AB.cos B =2C.tan BD. tan B 答案:C5.1A =,则锐角A 的度数为 . 答案:45°6.已知若sin α=cos30°,则锐角α= . 答案:60°7. 要把7米长的梯子上端放在距地面5米高的阳台边沿上,则梯子摆放时与地面所成的角度为 .(精确到1°)答案:46°8.已知锐角α的三角函数值,使用计算器求锐角α(精确到1秒). (1) sin 0.8792α=; (2) cos 0.3469α=; (3) tan 1.6982α=. 答案:(1) 61°33′;(2) 69°42′;(3) 59°30′.9. 已知α的锐角,且sin α=0.7,则cos(90°-α)= ,由此你能发现sin α与cos(90°-α)的关系吗?答案:0.7 sin α=cos(90°-α)10.若用三根长度分别为50,50,40cm cm cm 的钢条焊成一个等腰三角形,求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各个角的度数(精确到1′).解:如图, AB=AC =50cm, BC =40cm. 作AD ⊥BC 于D , CE ⊥AB 于E , 则BD=DC =20cm, 则AD=∵12BC ·AD =12AB ·CE , ∴CE=BC AD AB ⋅==. 在Rt △ABD 中, cos B =200.450BD AB ==, ∴∠ACB =∠B ≈66°25′. 在Rt △ACE 中, sin ∠BAC=CE AC ==, ∴∠BAC ≈47°09′. 能力提升11. 已知 5.0cos <α,那么锐角α的取值范围是…………………………………( ) A. 60°<α<90° B. 0<α<60° C. 30°<α<90° D. 0°<α<30° 答案:A12. 在△ABC 中,∠A ,∠B都是锐角,且21(sin )cos 02A B -+-=,则△ABC 的形状是………………………………………………………………………………………( )A. 直角三角形B. 钝角三角形C. 锐角三角形D.不能确定 答案:B13. 李红同学遇到了这样一道题:3tan(α+20°)=1,你猜想锐角α的度数应是……( ) A.40° B.30° C.20° D.10° 答案:D14.已知°3tan cos302α=,求锐角α的值. 解:tan 32α==∴α=60°. 15. 如图, Rt △ABC 中,∠C =90°, AD 平分∠B A C. 若AD =5, AC =4, 求∠B 的度数.解:在Rt △ACD 中, cos ∠CAD =45AC AD =, ∴∠CAD ≈36°52′. ∵AD 平分∠BAC , ∴∠BAC =2∠CAD =73°44′. ∵∠C =90°, ∴∠B =16°16′.E DCBA创新应用16.如图,拱形桥的水面上部分呈圆弧形AB ,测得AB 两端的距离是200m,AB 所在的圆的半径是1000m,求 AB 的长. 解:设AB 的圆为O 点, 作OD ⊥AB 于C , 交 AB 于D . 则AC =12AB =100m, ∠AOB =2∠AOC . 在Rt △OAC 中, sin ∠AOC =1000.11000AC OC ==, ∴∠AOC =5.74°, ∴∠AOB =11.48°. ∴ 1000200.4180AOBAB π∠=⨯≈m.B。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在天晴了的时候 》 教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在天晴了的时候》教案一. 教材分析《在天晴了的时候》是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
课文描绘了雨后的天空出现了美丽的彩虹,小鸟、小鱼、小虫等生物都在这美丽的天气中尽情地欢愉。
这篇课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旨在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体会生活中的美好时光。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课文内容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和理解。
但他们在感受课文中的情感、描绘画面等方面还需引导。
此外,学生对生字的掌握和词语的运用也需要进一步的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学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课文中的美好情感,懂得珍惜生活中的美好时光。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认读和理解。
2.课文情感的体会和描绘画面。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和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欣赏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报。
2.生字词卡片。
3.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雨后的天空和小动物们的欢愉场景,引导学生产生兴趣,进入学习状态。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随后,教师逐段讲解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模仿课文的语音语调。
教师随机抽取学生回答问题,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4.巩固(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生字词,学会正确运用。
教师出示词语卡片,学生认读、组词。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描绘自己曾在雨后见到的美丽景色。
学生互相分享,培养欣赏能力。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字词的认读和课文情感的体会。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回家后,和家长一起朗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盘古开天地》同步练习(含答案)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盘古开天地》同步练习一、基础与运用1.根据拼音写词语。
fān shēn pī kāi huǎn màn yí zhàng zī rùnláo lèi xuè yèbēn pǎo mào mìjīng pí lì jié2.给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躯干(qū qǔ)一丈(zhànɡ zhǎnɡ)劈柴(pī pì)血液(yuè yè)3.比一比,组词语。
翻劈撑竭丈鄱僻掌喝仗4.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雷声的巨人大地世界的大地的花草树木变化斧头5.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1)创造建造①这座高楼是5年前的。
②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了美丽的世界。
(2)辽阔广阔①小明很爱读课外书,他的知识面十分。
②他的肌肤,变成了的大地。
6.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中给图片排序,并在横线上写出小标题。
7.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填空。
(1)这是一篇故事。
讲述的是睡醒后发现一片,就拿起劈开天地,并化身为,从此,为人类创造了一个美丽的世界。
(2)只听见一声巨响,“”碎了。
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
(3)盘古这个巍峨的巨人就像一根柱子,撑在天和地之间,不让它们重新合拢。
句子把比喻成,写出了盘古的巨大。
以“晚霞”为内容写比喻句。
二、阅读与理解8.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天和地分开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当中,随着它们的变化而变化。
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的身体也跟着长高。
这样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升的高级了,地变得厚极了。
盘古这个巍峨的巨人就像一根柱子,撑在天和地之间,不让它们重新合拢。
又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终于成形了,盘古也精疲力竭,累得倒下了。
(1)“头顶天,脚踏地”可以用成语来表示;“脚踏地”可以用成语来表示。
四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答案2022第12课
四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答案2022第12课1、下列中括号内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单选题] *A.杏[仁](rén)火[炽](chì)[暂]时(zàn)(正确答案)B.机[杼](zhù)一[钹](bá)[犬]牙(quǎn)C.[叛]乱(pàn)褴[褛](lǚ)坚[劲](jìn)D.[溶]解(róng) [燕]山(yàn)惆[怅](chàng)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单选题] *A.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白:告诉,禀告。
B.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短:进谗言,说坏话。
C.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
害:妨碍,不利。
(正确答案)D.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闻:使知道,报告给……知道。
3、下列语句中加括号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单选题] *A. 当代劳动者奋斗在各自领域中,用(精益求精)的职业品质,彰显着“工匠精神”。
B. 漫画往往用让人(忍俊不禁)的画面暗寓犀利的讽刺,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C. 峨眉山的猴子,或相依相偎,或交头接耳,或追逐嬉戏,情态各异,(栩栩如生)。
(正确答案)D. 林清玄在浪漫至真的文字中融入超然的禅趣,创作出的文化散文(耐人寻味)。
4、郁达夫与郭沫若、成仿吾发起成立的新文学团体是()[单选题] *新文学新闻社左翼作家联盟创造社(正确答案)5、“阡陌”“纤维”“纤夫”中的“阡”“纤””“纤”的读音各不相同。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爱:喜爱以致天下之士致:招致,招引B.惠文、武、昭襄蒙故业蒙:继承追亡逐北北:败逃的军队(正确答案)C.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推其根本数十伶人困之困:困乏D.纵一苇之所如如:自如举天下杰,莫能与之争举:全,整个7、65. 下列选项中,文言现象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单选题] *A、左手依一衡木。
山东宁阳四中学年度高一岳麓版历史必修一教学案 第12课 鸦片战争
山东宁阳四中学年度高一岳麓版历史必修一教学案第12课鸦片战争2019—2019学年度高一轮岳麓版历史必修一课时教学案学案编订人万宝奎审核人万宝奎使用时间班级姓名教学内第12课时主题鸦片战争1课时容第 2 页第 3 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材分析重点掌握1840—1860年西方列强发动的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结果;列举鸦片战争中中国军民抵御外来侵略的史实。
难点分析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
学情分析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第 4 页自主学习归纳提升学生依照教学目标参照课本归纳,完成基础再现部分。
第一学习时间:自主学习、归纳提升(30分钟)一、网控全局——知识结构化一、鸦片战争1.背景(1)国际:世界高速发展。
(2)国内:清王朝腐朽没落,实行政策。
(3)导火线:林则徐①原因:为扭转对华贸易逆差,改变原有的贸易格局,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灾难。
②时间:1839年6月。
第 5 页③影响: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英国借此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
2.时间:1840年6月至年8月。
3.结果1842年8月,英军侵入下关江面,清政府被迫议和,签订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
4.《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内容(1)五口通商:开放广州、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2)割地:割让给英国。
第 6 页(3)协定关税: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关税由中英双方协定。
(4)其他特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居住及租地等特权。
5.危害:中国的历史进程发生了重大转变(1)政治:中国的主权和遭到破坏,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
(2)经济:中国被迫卷入。
【概念阐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是相对于殖民地第 7 页而言的,指丧失了部分的而非全部的独立自主权,是指一个国家形式上有自己的政府,但是实际上在政治、经济等各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外国殖民者的控制和奴役的社会形态。
“半封建”是相对于完全封建社会而言的,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但实际上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不断发展壮大的社会形态,即它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在天晴了的时候》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在天晴了的时候》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案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寓意深刻的故事《在天晴了的时候》,理解故事中蕴含的人生道理。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引导学生通过故事的理解提升自身的情商。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感受故事中的情感,懂得珍惜眼前的一切。
2.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的寓意和人生道理。
•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教学难点•分析故事中的情感和人生启示。
4. 教学准备•课文《在天晴了的时候》的复印件•黑板、粉笔、录音机5. 教学过程1.导入:利用生活中的例子引出“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的话题,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困难和挫折的重要性。
2.阅读课文:带领学生阅读《在天晴了的时候》,引导学生理解故事中的蕴义和寓意,分析故事的情节和人物性格。
3.讨论交流: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故事中的启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4.课文赏析:指导学生细读课文,欣赏语言之美,体会作者的用心和意图。
5.思考反思: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生活中的困境和困难,启发学生如何在逆境中取得成长和进步。
6.课堂小结:概括课文的主题和寓意,巩固学生对故事的理解。
6. 作业布置•让学生完成课后阅读习题,体会故事中的人生智慧。
•鼓励学生写下自己的感悟和反思。
二、教学反思在教授《在天晴了的时候》这节课时,我发现学生们对于故事中的寓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通过讨论和交流,学生们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和困难的认识,这让我感到十分欣慰。
然而,我也发现在引导学生分析故事情节和启示时,有一部分学生表现得比较passively。
他们更倾向于简单地描述故事内容,而缺乏对故事背后深层意义的思考。
因此,未来的教学中,我需要更注重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引导他们发掘文本背后更深层次的内涵。
总的来说,这节课的教学效果还算满意。
学生们在课堂上展示了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这对于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大有裨益。
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策略,更好地指导学生理解课文,感悟人生。
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高二统编版历史新教材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2020—2021学年度高中统编版历史新教材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课时教学案学案编订人审核人使用时间D.受英国经济危机的影响8.以国都为中心向四方辐射是中国古代交通网的主要特点。
鸦片战争后,港口与交通的有机连接则成为中国近代交通体系的主要形态。
这一转变主要反映了中国( )A.中央集权的削弱 B.传统观念的改变C.交通工具的革新 D.经济结构的变动9.1573年,两艘载有中国商品的大帆船从菲律宾马尼拉成功地航行到墨西哥阿卡普尔科,标志着马尼拉大帆船贸易的正式开始。
一时间阿卡普尔科云集了“东方的丝绸、香料、细棉布……返航时则运回水银、可可和银币”。
大帆船贸易使中国( )A.远洋贸易迅速发展 B.朝贡贸易逐步解体C.外贸由入超变出超 D.货币流通受到影响10.民国时期,“自铁路四通,奇技淫巧,毕萃于都市,故近城镇者习奢华,而山泽则尚朴素,风气固判然两截”。
上述现象从本质上反映了( )A.城乡思想观念的截然对立B.城乡经济发展水平不同C.城乡居民生活差距日益拉大D.交通的发展是社会习俗变革的根源11.19~20世纪,北美伊利运河、比利时阿尔贝特运河、苏伊士运河、莫斯科运河、巴拿马运河、曼彻斯特运河等多条运河修筑通航。
这些运河的修建( ) A.反映了世界经济联系的加强B.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C.刺激了生产和技术革命发生D.使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12.如图纪念邮票中的“伊敦号”是轮船招商局初创时向英国购置的,1873年首航日本神户、长崎,开创了中国商轮驶入国际航线的历史。
此举标志着中国(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近代造船工业诞生第12课水陆交通的变迁教学案参考答案【历史解释能力训练一】陆路丝绸之路与海陆丝绸之路答案:主要因素:陆上丝绸之路受气候、地形限制;中原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阿拉伯国家长期对峙;经济重心南移;技术的进步(造船和指南针);统治者的对外开放政策;新航路开辟(或地理大发现)的影响。
《与朱元思书》同步测控优化训练(含答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
《与朱元思书》同步测控优化训练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缥.碧( ) 泠.泠作响( ) 急湍.()鸢.飞戾.天( )( )轩邈..( )( )窥.探( ) 嘤.嘤成韵( )..( )( ) 经纶答案:piǎo línɡtuānyuān lìxuān miǎo jīnɡ lún kuīyīnɡ2.(1)负势..(2)泠泠..(3)望峰息心..(4)横柯.上蔽:答案:(1)凭依(高峻的)(2(3(43.下面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千丈见底B.有时见日C.窥谷忘反D.泠泠作响解析:C答案:C4.吴均,字。
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县西北)人。
南朝梁家。
他的写景散文《与朱元思书》《与顾章书》等艺术成就较高,为历代传诵的写景名篇,“文体清拔有古气”,对当时文坛有很大的冲击。
时人仿效,号称“体”。
本文是吴均写给的信,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富春江富阳至一段的水光山色。
文笔流畅,隽永清丽。
答案:叔庠文学吴均朱元思桐庐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选出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 )A.蝉则千转不穷.(尽)B.负.势竞上(凭依)C.横柯上蔽.(隐蔽)D.好.鸟相鸣(美丽)解析:由语境分析,C答案:C2.下列加点字不是虚指的一项是( )A.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B.水皆缥碧,千丈..C.争高直指,千百..成峰D.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解析:B、C、D答案:A3.(1(2(3(4(5(6)横柯上蔽解析:在语境中翻译词语,看词语在句子中所在的位置(是什么句子成分)参考答案:(1)(2(3(4)东西,名词作动词,随心所欲(并非实指方向)(5)奔,动词(64.(1)写登舟纵目总体感受的: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概括赞叹富春江景的:(2)写富春江水清澈的:写江流气势磅礴的:(3)写听觉感受的:。
解析:参考答案:(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漂荡,任意东西(2)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3)5.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山中的各种声音,是否仅仅为了表明群峰是一个美好的音乐世界呢?谈解析:参考答案:作者铺写山中各种声音,表面上看来热闹异常,其实却是以闹写静,显示出山深无人的幽静。
【初中同步测控优化设计历史七年级上册】配人教版课后习题第12课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
第12课大一统王朝的巩固课后知能演练基础巩固知识点一削弱地方势力1.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汉武帝采取了削弱地方势力的措施。
下图体现的措施是()。
A.改革户籍制B.以德化民C.颁布“推恩令”D.实行郡县制知识点二加强经济管控2.以下图片研究的主题是()。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汉朝耧车(模型)A.土地所有制的变迁B.国内商业贸易的往来C.水利灌溉工程的修建D.农业生产工具的进步3.西汉初年,币制十分混乱,诸侯、达官、豪富多私造货币牟利,不同的货币同时流通于市场,折算困难,交易不便。
面对这样的情况,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A.兴办太学B.平抑物价C.盐铁专卖D.统一铸币知识点三尊崇儒术4.右面是《汉朝讲经图》,其中的“经”主要内容是()。
A.天文算术之理B.法家治国之道C.《孙子兵法》D.儒家的五经知识点四北击匈奴5.汉初,汉高祖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而汉武帝组建起骑兵队伍,开始大举反击匈奴,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皇帝的决心B.西汉的强盛C.匈奴的削弱D.气候的变化6.他英勇善战,第一次出征河西,率轻骑深入大漠,转战六日,消灭匈奴兵数千人。
汉武帝想给他建造宅第,他却说:“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
”他是()。
A.蒙恬B.王翦C.霍去病D.张骞能力提升7.汉朝规定,每年祭祀高祖庙时,诸侯需奉献黄金资助。
汉武帝曾借口诸侯所献黄金的分量和成色不足,一年就夺去了106个诸侯的爵位。
汉武帝的做法()。
A.抵御了匈奴南下袭扰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落实了轻徭薄赋政策D.有助于经济重心南移8.汉武帝设《诗》《书》《礼》《易》《春秋》五经博士,后又将不治儒家五经的太常博士(官职名)一律罢黜;还建立太学,培养儒生官僚。
这些举措()。
A.适应了大一统王朝的需要B.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监察C.解除了诸侯对朝廷的威胁D.延续了“无为而治”思想思维拓展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武帝即位初期,一些诸侯王封地广大,连城数十,势力强大。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 夜晚的实验课前预习 当堂检测
1.注音:
蝙( biān )蝠( fú )碍 Nhomakorabea ài )
2.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__sà__n_( 散步 ) _____(bié
散
别
_s_ǎ__n_( 散文) _____(biè
)别人 )别扭
3.理解词语。 东碰西撞:_形__容__没__有__固__定__目__标__,__到__处__乱__闯__。_______ 奥秘:_____深__奥__的__尚__未__被__认__识__的__秘__密__。___________ 轻盈:_____形__容__动__作__轻__快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洞察:_____观__察__得__很__清__楚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斯帕拉捷一共对蝙蝠做了几次实验?分别是什么? ____做__了__四__次__实__验__。__分__别__是__:__蒙__上__眼__睛__,__堵__住__鼻__子__,__油_______
_漆__涂__身__,__以__及__堵__住__耳__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巧填关联词。 1.( 假如 )它们的眼睛瞎了,( 就 )不可能
在黑暗中灵巧地躲过各种障碍物,( 并且 ) 敏捷地飞蛾了。 2.难道它薄膜似的翅膀,( 不仅)能够飞翔,( ) 能在而夜且间洞察一切吗?
第六步,我的疑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年级上册12课试题及答案
六年级上册12课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六年级上册12课》中提到的?A. 太阳系B. 地球的自转C. 月球的公转D. 地球的公转答案:D2. 在《六年级上册12课》中,描述了哪种自然现象?A. 四季变化B. 潮汐现象C. 月食D. 日食答案:A3. 根据《六年级上册12课》的内容,以下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24小时B.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12小时C. 地球的公转周期是365天D. 地球的公转周期是365小时答案:C4. 《六年级上册12课》中提到,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A. 影响气候B. 影响季节C. 影响昼夜交替D. 以上都是答案:D5. 在《六年级上册12课》中,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如何描述的?A. 自转是地球绕着太阳转B. 公转是地球绕着自身轴线转C. 自转和公转都是地球的运动D. 自转和公转是静止的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地球的自转方向是________。
答案:自西向东2. 地球的公转周期大约是________天。
答案:3653.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________小时。
答案:244.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共同影响了________。
答案:季节变化5. 地球的公转轨道呈________形状。
答案:椭圆形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简述《六年级上册12课》中提到的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意义。
答案: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绕自己的轴线旋转,使得我们体验到昼夜交替。
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导致季节的变化和一年的长度。
2. 根据《六年级上册12课》的内容,解释为什么我们会有四季变化。
答案:四季变化是由于地球的倾斜角度和地球围绕太阳的公转造成的。
地球的倾斜使得不同季节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的位置不同,导致不同地区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量不同,从而产生四季变化。
四、阅读理解题(共10分)阅读以下段落,并回答问题:《六年级上册12课》中提到:“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地球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
语文二年级下人教新课标第12课《北京亮起来了》同步教案-6
(1)拆合法识字:烁、辉、夺、扮、幢、府
(2)换偏旁:优—犹、换—焕
(3)相同偏旁归类识字:烁、煌、焕
4.写字指导。
束:上横宜短;竖要写在竖中线上;撇捺要舒展。
单::撇捺要左右伸展,将下边的“寸”盖住。
雄:左短右长;中间单立人的竖要写长些,单立人右边的四横宜适当向上。
3.除课后列出的词语外,还可引导积累运用以下词语:
勾画 轮廓 犹如 装点 繁华 装扮
古老 年轻 倒映 一幢幢 一座座 一束束
灯的海洋 光的世界 川流不息
4.读“我知道”中的两段话,引导交流自己了解到的有关北京的资料。
(四)实践活动
选择本课中自己喜欢的词语或句子,用一幅画表现词句的意思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写北京夜景的课文。(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学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全文,读正确,读流利,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词语:(课件或小黑板)
mùlínshuòhuīhuánɡ
夜幕降临华灯高照川流不息灯光闪烁金碧辉煌
duóhuàn xuàn
光彩夺目焕然一新绚丽多彩银光闪闪 从天而降
故 宫:银光闪闪
总——————分——————总
集体备课时间
年级科第周星期
集体备课
共性意见
(一)识字写字
本课识字量大,字形较为复杂,要求会写的字也多,因此要想办法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法突破识字、写字的难点。
1.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读通课文,力争把字音读正确。
2.在合作读和比较读时侧重纠正字音。重点关注“幕、烁、幢、焕、绚”等字的读音。
小学集体学案(备课)用表
四年级下册同步解析与测评第十二课内容
四年级下册同步解析与测评第十二课内容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
漓江的水真静啊。
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
漓江的水真清啊,绿得仿佛那时一块无瑕的翡翠。
我看见过波涛声汹涌的长江,游玩过直拔云霄的仙女山,却没看见过长沙寿湖这样的景。
长寿湖的水真清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似乎听到周围中的鸟语,长寿湖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各种景物,仿佛可以荡漾出绿色的波纹。
长寿湖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时一块无瑕的翡翠。
拓展空间
1、由山和水(海)组成的成语有许多,试着写一写。
(1)山(清)水(秀)、山(高)水(长)、山(光)水(色)。
(2)山(盟)海(誓)、山(珍)海(味)、山(南)海(北)。
2、仿照例子,写出自然景色的四字词。
(1)月色朦胧:阳光灿烂、星光暗淡、星光璀璨、月明星稀。
(2)水天一色:海天一色、水天相接、春光明媚、奇花异草。
第12课《美丽的星空》教案-2022-2023学年六年级科学下册同步备课(冀人版)
第12课《美丽的星空》教案-2022-2023学年六年级科学下册同步备课(冀人版)教学目标:1. 能够描述星空的组成和结构,并大致了解星历的了解和应用。
2. 能够认识到星空给我们带来的美好,了解探索宇宙的意义。
3. 能够通过学习了解星空的意义和意义,增强对生活的喜悦和对科学的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1. 星空的组成和结构。
2. 星历的了解和应用。
教学难点:1. 了解星空对生活的意义和重要性。
2. 能够基于学习对科学和生活产生新的认识和思考。
教学准备:1. PPT展示,视频教学材料。
2. 双休日或假期于夜晚观察星空,收集星座图。
3. 工具:临时需用的天文望远镜。
教学过程:一、导入1. 点播展示夜空与星空的照片,让学生感受星空的美丽。
2. 提问:人类为什么会被星空所吸引?我们在星空中所能够观察到的有哪些东西?二、讲授1. 星空的组成和结构星空为我们所看到的一片广阔的黑色区域,看似空无一物,实际上,它由无数颗熠熠生辉的星星、星系和星云等所组成。
星星是最熟悉的恒星,每颗恒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特征。
星系是由上百万、上千亿颗恒星组成的巨大天体。
星座则是人类用肉眼所能看到的星星的组合。
2. 星历的应用星历是由天文学家们根据天文观测数据预测的各种天文事件日历。
常见的星历包括月球星历、行星星历和恒星星历。
星历的应用范围广泛,包括天文导航、天气预报、航空航天、农业种植等领域。
三、练习在展示星座图的基础上,向学生介绍星座的概念,以及如何通过星座定位的方式来观测星空。
提醒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安全操作天文望远镜。
四、总结和展望1. 小结:通过本次课程,我们了解了星空的组成和结构,学习了如何通过星历预测天文事件,并学习了如何通过星座定位来观测星空。
2. 展望:星空不仅仅是美丽的,它也是我们了解宇宙的一个窗口。
我们可以通过科学探索来更好地认识星空,探索宇宙的奥秘。
教学反思:这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星空的意义和意义,让他们了解星空的组成和结构,以及星历的了解和应用,从而增强他们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对生活的喜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经过各方面的努力,这一事件最终的处理结果是( )。
18.阅读下列材料: “沈阳日军行动,可人微言轻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理可也。”
请完成:
(1) 材料中的“沈阳日军行动”是指什么事件?
(2) 材料说明了蒋介石推行什么政策?这一政策导致了什么后果?
16.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的关键是( )
A 亲日派何应钦企图蒋介石于死地 B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感召
C 蒋介石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 D 中共为和平解决所作的努力
17.<图:西安事变>识读右图,请完成:
1)右图报道的事件是()
2)该事变发生于( )年,
发动者是( )和( )
19.原东北军将领张学良逝世后,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的江泽民向张学良的亲属发去唁电,高度评价他的历史功绩,称他是“伟大在爱国者”“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并代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他的亲属表示深切的哀悼。
请完成:
1)张学良得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高度评价,是同他1936年与杨虎城将军共同发动的什么事变有关?
2) 概述这一事变的简单经过。
3)用这一事变解决的历史意义说明张学良是“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
C 应该对蒋介石予以支持 D 为全民族利益实现共同抗日
14.(2007江苏省通州中考模拟)张学良、杨虎城发动的西安事变,在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后,获得和平解决。2007年是西安事变()周年 A 50 B 60 C 71 D 80
15.如果以“勿忘国耻,以史为鉴”为主题,出一期板报,下列素材应选择() A 南昌起义 B 九一八事变 C 西安事变 D 重庆谈判
5.溥仪执政的伪满洲国的性质是( )
A 军阀割据政权 B 封建割据政权 C日本的傀儡政权 D 奴隶主政权
6.九一八事变后,组织东北抗日联军的是()
A 刘少奇 B 周恩来 C 项英 D 杨靖宇
7.九一八事变后,中华民族面临着生死存亡紧急关头,当时中国共产党主张() A 开展游击战争 B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 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D 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8.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领导发动了震惊中外的( )
A 九一八事变 B 西安事变 C 七七事变 D 皖南事变
9.张学良将军与杨虎城将军分别属于( )
A 东北军和第四军 B 东北军与十八路军
C 东北军与十七路军 D十七路军与十八路军
10.1936年12月16日,南京国民政府命令“讨逆军”司令何应钦迅速指挥国军,讨伐张学良和杨虎城。这主要原因是因为张学良和杨虎城()
A 反对“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B 决定停止进攻红军
C 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D 率军发动西安事变
11.(2006广东中考)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目的是()
A 逼蒋抗日 B 处置蒋介石,消灭国民党
C 要求蒋介石放弃领导权 D 弃暗投明,投奔共产党
12.1936年,率领中共代表团赴西安参加谈判的是( )
A 周恩来 B 毛泽东 西安事变的根本出发点是 ( )
A 改善国共两党之间的关系 B 粉碎国民党内亲日派的企图
第12课同步测控
1.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的主要原因是()
A 摆脱经济危机的困境,缓和国内矛盾 B 张作霖没有全部答应日本侵略的条件
C 张学良东北易帜 D 国共十年内战
2.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坚持不抵抗政策,其根本原因是( )
A幻想和平解决 儿 B 日本力量强大
C 中国军队装备差 D 要集中力量消灭红军
3.九一八事变后不到半年,东北三省全部沦入敌手,主要原因是()
A.日本为发动侵略做了长期准备 B 东北军战斗力低下
C.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政策 D 缺乏国际上的支持
4.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的主要矛盾是()
A.地方与中央的矛盾 B 国民党和共产党的矛盾
C.国民党内部矛盾 D 中华民族和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