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鲁彦小说中国民精神现代性的建构
乡土小说的代表作家及作品
乡土小说的代表作家及作品1、王鲁彦(1901——1944),原名王衡,折江镇海人。
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柚子》、《黄金》、《童年的悲哀》、《屋顶下》等。
30年代写有长篇小说《野火》(《愤怒的乡村》)他的作品,与暴露社会黑暗之中充满了呼之欲出的荒诞感和沉重的幽默情绪,开掘浙东沿海乡镇子民们在农业经济衰败的社会动荡中的心理,始终坚持对乡民的批判态度,审美上偏重于对恶的、丑陋的事物的深入体验,是乡土小说免于流入肤浅。
最体现鲁彦小说特征的是《菊英的出嫁》和《黄金》等。
《菊英的出嫁》描绘了浙东农村的“冥婚”陋俗,作者以略含嘲笑的的笔调叙述菊英母亲为这场婚礼耗费的精神、体力与金钱,描绘人物对于这种毫无意义之事所倾注的饱满热情。
充实的物质铺张、忙碌的人物行为,反衬出人物精神的空白与生命本质的无意义。
细密的场面和人物描写,显示了古老中国农业社会落后于时代的蹒跚步伐,而这种奇特的封建陋习叙述得越是具体可见,就越发使人对这种落后性深感震惊。
《黄金》叙述了发生在浙东一个叫陈四桥的小镇的世态炎凉,仅仅因为一个毫无根据的的臆想,昔日备受尊敬的如史伯伯便如丧家之犬,世人以他们最得心应手的市侩手段,给予如史伯伯一家难以承受的羞辱。
鲁彦以他对故乡人情事故的谙熟,通过一种戏剧性情景的设置,将浙东小镇人们的势力心态揭示殆尽。
王鲁彦此类作品提供了小说典型环境描写的新的范式,也使早期乡土小说获得了民俗学的价值。
周作人说过:“若在中国想建设国民文学,表现大多数民众的性情生活,本国民俗研究也是必要,这虽然是人类学范围内的学问,却和文学有极重要的关系。
”2、彭家煌(1898——1933),湖南湘阴人。
留下不少表现湖南闭塞农村士绅与乡民之间所发生的各种活剧的作品。
《怂恿》比较圆熟,是一种讽刺性的小说,喜剧人物的线条准确,动作紧张,场面调度有方,运用活泼的方言土语,以加强地方色彩,同时加强对话的可笑性。
茅盾称这篇《怂恿》为“那时期最好的农民小说之一”。
菊英的出嫁王鲁彦乡土小说
分析《菊英的出嫁》的风格《菊英的出嫁》是王鲁彦早期作品集《柚子》中的一部短篇小说,文学界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多数时候被评论者作为王鲁彦研究的一个部分存在,成为论述王鲁彦的乡土小说题材、民俗学解读的一个例证,而单独作为研究对象的时候很少,忽视了小说本身的复杂性。
本文将《菊英的出嫁》作为研究对象,尝试解读从文化学角度进行分析,探寻作品风格。
一、《菊英的出嫁》中的时代文化不同的是带有不同的文化,作家生活于时代之中,不能不深受时代气息的感染。
文学作品必然要渗入时代文化的因素,表现出时代性。
在文学创作中,作品风格与社会生活是密不可分的。
鲁彦的小说创作把焦点对准了故乡农村,并为它设置了一个时代大背景,从而展示出一个动态发展的乡土社会。
王鲁彦的作品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人情淡薄的宁波乡土社会。
在那里,有人性中与生俱来的。
对这些品质的描写,主要体现在普通民众的身上,看他们怎样对如史伯伯落井下石,怎样对王阿虞财主见死不救,这些人性中愚昧就可见一斑。
然而王鲁彦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另一个特殊的群体——乡村小有产者,他们在物质上十分充裕,但却过得提心吊胆。
作者以略含嘲笑的笔调叙述菊英母亲为这场婚礼耗费的精神、体力与金钱,描绘人物对于这种毫无意义的事所倾注的饱满热情。
充实的物质铺张、忙碌的人物行为,反衬出人物精神的空白与生命本质的无意义。
《》属于20年代乡土小说流派,“乡土小说”之所以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迅速崛起,除了文学自身的发展的,还有就是周作人等人的理论倡导,“五四”以后他着眼于世界文学,针对新文学存在的问题,从民俗学、文化人类学等角度,提倡乡土文学。
在小说中,作者以绵密的笔致展示了浙东农村特异的冥婚习俗。
通过对悲凉的社会的描写,抒发了对像菊英娘一样的人民的生存担忧,揭露农村社会残存的野蛮民风和愚昧陋习,是当时文学创作顺应时代发展的表现。
二、《》中的地域文化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文化。
作家总是生活在一定地域中,不能不感受到地域文化的气息。
王鲁彦小说综述
王鲁彦小说综述作者:黄露露来源:《文教资料》2009年第18期摘要:新时期以来,思想禁锢的局面融化,评论界对鲁彦的研究进入了空前繁荣的阶段。
整体研究步入全新的高度。
专题研究层出不穷,作家作品的评论标准日趋公允。
此综述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出发将研究文章分类整理,对其研究观点、特别之处、是非得失做出梳理评价,并提出尚可研究的空间。
关键词:王鲁彦小说综述王鲁彦(1901-1944)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有名的翻译家、小说家。
其作品由于多是描写乡间的人情世态、民风民俗,因而鲁彦被认为是乡土文学作家。
20年代人们对鲁彦的研究便已有之,如方璧(茅盾)的《王鲁彦论》;建国后,社会的不稳定,文革的爆发,评论界死气沉沉,这一时期的研究并无创新之处;改革开放后,思想禁锢的局面逐渐融化,唤起评论界冰封多年的热情,涌现出大批的研究文章,本文从整体研究、专题研究、国外的研究之研究这三个方面对新时期以来的鲁彦小说研究做一梳理、归纳。
一新时期伊始,范伯群、曾华鹏两位学者的研究专著《王鲁彦论》历经二十几年的艰辛终于得以问世,开新时期鲁彦小说整体性研究的先河。
1980年范伯群、曾华鹏两人通力合作的《王鲁彦论》出版,这是改革开放后的第一部也是至今唯一的一部全面系统研究王鲁彦的专著。
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论者尤以独特的眼光批评不足,发表新论,对之后的研究起了重要的指示引导作用。
该部专著由引言始,于结语终。
根据鲁彦思想创作的阶段性,正文分为四章,对应四个创作时期,结构清晰而严谨。
我认为这本专著的主要价值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
在现代文学史上,这部专著首次对王鲁彦的一生及创作做了一次全景式的描绘,这是在之前的研究中所没有的,而且专著对鲁彦的创作过程作了大胆而明确的划分,根据小说的不同思想内容和风格将其创作分为四个阶段,分述了王鲁彦在这四个时期中的创作状况。
其次,在分析过程中,专著将王鲁彦的小说创作和他的思想变化结合起来,这并非简单的相加,而是有机的融合,从而揭示出人道主义、阶级观念和马克思主义这几种思想在作品中此消彼长的过程,此外,专著还指出思想创作上的变化引起的艺术上的变化,指明了两条清晰的发展脉络。
王鲁彦短篇小说的创作特色
作者: 钱英才
出版物刊名: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29-34页
主题词: 王鲁彦;创作特色;作家;作品;短篇小说;鲁迅;黄金;浙东;小资产阶级;阿成
摘要: <正> 王鲁彦是五四以后文坛上出现的有影响的乡土文学家,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中对他作过肯定和赞许。
茅盾则称他为中国现代的典型作家,还写了《王鲁彦论》,发表在小说月报上。
他的作品除长篇《野火》(上海良友图书公司版,后改为《愤怒的乡村》,由中兴出版社出版)外,短篇集有《柚子》(北新版)、《黄金》(人间版)、《童年的悲哀》(亚东版)、《小小的心》(天马版)、《屋顶下》(现代版)、《雀鼠集》(文化生活版)、《河边》(良友版)和《伤兵旅馆》等十多篇未收入集子的小说。
此外尚有散文集《驴子和骡子》(生活版)、《旅人的心》(文化生活版)、《婴儿日记》(生活版)等数种。
另外尚有不少的翻译。
“从他开始写作到他逝世的二十多年中。
论王鲁彦乡土小说中的悲剧主题
51于宏伟(1981—),女,鞍山师范学院中文系讲师,文学硕士。
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研究。
作者简介:以鲁迅为代表的乡土小说家们,在致力于描绘故乡风土人情,表达自己深切的思想之情和忧患意识时,不可避免地将焦点对准了生活在乡村里的“小人物”,作家们将视角由上层社会转向这些名不见经传的穷乡僻壤之民,与“五四”新文化运动所倡导的平民文学有关,可以看作是“启蒙”主题的一个表现形式。
综观二三十年代乡土文学创作,作品大多包含悲剧的主题。
这些庸常琐碎的生活中蕴藏的不幸,被鲁迅先生称为“几乎无事的悲剧”,他说:“这些极平常的,或者简直近于没有事情的悲剧,正如无声的言语一样,非由诗人画出它的形象来,是很不容易觉察的。
然而人们灭亡于英雄的特别的悲剧者少,消磨于极平常的,或者简直近于没有事情的悲剧者却多。
”[1]作为乡土作家的一分子,王鲁彦的笔下小人物们上演的“无事的的悲剧”,多表现为爱的破灭和人与人之间的隔膜。
1、爱的破灭鲁彦笔下势力浇薄、人情淡漠、缺乏诚和爱的“陈四桥”,也有着温情的一面,在那里,无论亲情还是友情,全都来的那么真切,不矫揉不造作。
然而他似乎有意无意地给我们制造了一个悲剧的世界,因为这一点点摇曳在冰冷世界里的爱的烛火,无一例外,全都破灭了。
《童年的悲哀》以一个成人的视角,回忆了他童年时期与阿成哥之间纯洁的友谊。
作者不惜大量的笔墨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真诚、勤劳、达观而又多才多艺的青年劳动者——阿成。
他为我们树立了正直、乐观向上的榜样,给了一个害羞的孩子莫大的鼓励和信心,然而不幸的命运没有放过他,在结婚前夕,他被疯狗咬伤,凄惨地死去。
阿成哥的死“在我稚弱的心上砍下一个这样深的创伤”,“我不能知道我的心是在怎样的击撞着,我的头是在怎样的燃烧着,我一倒在床上便昏了过去。
……从此我失去了阿成哥,也失去了一切。
”作者以饱蘸深情的笔墨,赞美了真挚的友爱之情,同时又因这友谊的不能久存而感到了恸彻心扉的悲伤。
《小小的心》让我们认识到了一个单纯善良又充满忧郁气质的小孩子阿品,一个被从宁波拐卖到厦门的“候补小奴隶”。
从_呐喊_看鲁迅对国民性的思考
从_呐喊_看鲁迅对国民性的思考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以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品为世人所熟知。
在他的文化批评中,他常常关注国民性这个话题。
他在《呐喊》一书中通过对中国社会现象的观察,深刻反思了中国国民的性格特点和社会进步的可能性。
本文将从《呐喊》中探讨鲁迅对国民性的思考。
首先,鲁迅在《呐喊》中对中国国民性的揭示主要体现在对人的本性的思考。
他指出中国人在封建社会的长期压迫下,形成了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即“一切对外表现好,对内可能恶”。
这种伪装本质上是对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鲁迅用“心怀害人之心,佩害人之刀”来形容中国人的国民性格,暗示了中国人对他人的不信任和敌视。
他认为这种国民性格是中华民族血脉中的一种遗传本性,“[中国人]短骨节而有法力,是原始社会的遗物”(出自《阿Q正传》)。
这个观点反映了鲁迅对国民性的深度思考,他认为中国人的社会行为是源于文化和历史的产物,是中国人民集体记忆的反映。
其次,鲁迅对国民性的思考还体现在对社会现象的评价上。
鲁迅通过一系列的小说、散文描写了中国社会的普遍现象,贪污、腐败、虚伪等,揭示了人们的养成方式与国民性的关系。
他认为这些社会现象往往是在中国人的国民性格形成的基础上滋生出来的。
他从道德层面出发,反思这些现象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危害,并呼吁人们要意识到这些问题并加以改变。
例如,《狂人日记》中,他运用夸张的手法描写疯人的内心独白,带出了中国社会的种种荒谬和愚昧。
他通过这样的方式,呼吁人们要正视自己的国民性格,从而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此外,鲁迅对国民性的思考还表现在他对文化传统的批判上。
他认为传统文化中存在着诸多的陈规陋习,这些陈规陋习束缚了人的思想和行为,成为国民性格不可或缺的一环。
他具体地指出了孝道观念的负面影响,批判了儒家文化对个体意识的压抑,提出了“革命的孝道”等思想,提倡个体解放。
在《呐喊》中的《无常》一章中,他运用现代主义的手法犀利地揭示了娶给人们带来的束缚和痛苦,对中国女性的压迫和迫害给予了强烈批判。
论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及意义
三、鲁迅改造国民性的历史意义 和价值
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价值。首先,该思想深刻揭示了 国民劣根性的危害和影响,为当时的社会改革和民族振兴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其次,鲁迅的作品广泛传播于海内外,成为世界人民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对提 升中国的国际形象起到了积极作用。最后,鲁迅的改造国民性思想为中国近现代 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内容二
引言: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文学作品深深地扎根于中 国社会的土壤,反映了这个时代人们所面临的种种问题。鲁迅的作品不仅具有深 刻的社会批判意味,而且他对国民性的探讨也给人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本次演 示将探讨鲁迅的国民性思想,以期读者能更深入地理解鲁迅的作品及其思想内涵。
背景:鲁迅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他所见证的不仅是社会的黑暗面,还有 人们在这种黑暗面下的国民性。鲁迅的许多作品都深刻地揭示了当时中国人民的 麻木不仁、愚昧无知和崇尚权力等不良国民性。他试图通过自己的作品唤醒国民 的觉醒和反思。
参考内容三
鲁迅,中国现代文学的巨匠,以其尖锐的社会批判和深入的国民性分析而闻 名于世。他的作品不仅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病,也对国民性格进行了深入的 剖析和批判。在当代,鲁迅的国民性批判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鲁迅的国民性批判揭示了中国社会的深层问题。他的作品,如《阿Q 正传》、《药》、《狂人日记》等,描绘了中国国民性格的多样性,揭示了当时 社会的种种弊病。他深刻地批判了国民性的弱点,如自轻自贱、守旧排外、逆来 顺受、看客心态等。这些批判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也在一定程度上揭 了人性的弱点。
二、鲁迅早期论文中的改造国民 性思想
鲁迅早期论文的核心思想是改造国民性。他认为,中国社会的许多问题根源 在于国民性的缺陷,这种国民性需要加以改造。具体来说,鲁迅认为国民性表现 为缺乏独立思考、盲目跟从权威、保守封闭、虚荣浮夸等。这些特点导致了中国 社会的种种问题,如政治腐败、经济落后、文化保守等。
论中国现代乡土小说中人性残缺美
论中国现代乡土小说中的人性残缺美中国的现代乡土文学是现代文学流派,指在鲁迅的带动和影响下于20世纪20年代中国出现的一个文学流派,其创作以农村生活为题材,具有较浓厚的乡土气息与地方色彩,作品中展现了较为广阔的社会人生,反映了淳朴乡人的生活、思想、感情、性格、命运。
对中国现代乡土小说的研究,前人多从国民性的挖掘或者从传统封建思想残留的角度着眼,很少有人从人性角度去审视研究。
本文写作是为了能给人一个崭新的视角,从人性角度重新认识中国现代乡土小说,从人性残缺的视角重新解读中国现代乡土小说。
认识到中国现代乡土小说的一大批作家以一种独特的视角展现的一种人性残缺美,是为了能把一种真实的残缺的人性,展示在读者面前,让读者充分认识其本质,从而进一步认识到自我人性的残缺,使人更加向往人性的完美,有意识的或无意识的去改造自身人性残缺的一面,激励人追求人性的完美,去实践一种人类自我的人性完美。
中国现代乡土小说对人性残缺美的艺术表现主要是以鲁迅、王鲁彦、蹇先艾、许杰等为代表的冷静客观的写实笔触,写农人的不幸和痛苦、愚昧和麻木,是执著于人生,正面描写和揭示人性残缺的一类乡土小说。
以鲁迅、王鲁彦、蹇先艾、台静农、许杰等为代表的一派中国现代乡土作家的创作,笔调平实,主题深远,在这如针如刺的平实笔锋中却有一种沉重和悲哀的意味深深藏于字里行间。
作品以零度情感写出了农民灵魂深处的弱点。
具有清醒的现实主义特色,艺术形象富有思想深度,语言冷峻。
在现实犀利的笔触下,把一份真实可叹的人性表现的淋漓尽致,把一份真实残缺的人性呈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根据自身的不同角度去接受,去鉴赏这份残缺的真实人性。
当人们面对这种残缺时,会深刻反思、审视自我,从而使人自觉的不自觉的去直接或间接的改造自身的人性弱点。
一、鲁迅笔下“阿q”式的人性弱点最早创作乡土小说并证实其艺术魅力的,是鲁迅。
鲁迅生于一个破落的封建家庭,母亲来自农村,因此从小就接触农民,这对他后来的思想发展和小说创作有很深的影响。
文献综述-鲁迅小说国民性研究综述
文献综述题目:鲁迅小说国民性研究综述学生姓名:刘晓燕学号:110105011专业:对外汉语2013 年11月鲁迅小说国民性研究综述前言鲁迅作为一名封建斗士,他笔下的国民性一直是热议的话题。
上个世纪以来,许多学者从不同的方面对鲁迅笔下的国民性进行探究,想从中找出国民性内在的涵义,并指出其对当代的现实意义。
本文对学界就鲁迅小说中国民性问题的相关研究进行整理、归纳,并试图从中找寻目前研究中的不足,为今后的进一步探究提供方向。
一鲁迅生平简介鲁迅(1881~1936年),现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革命家。
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1902年去日本学医,后弃医从文,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
1909年,翻译《域外小说集》,介绍弱小民族文学。
1918年5月,第一次用“鲁迅”的笔名,在《新青年》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彻底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的性质,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
1921年发表了中篇小说《阿 Q正传》。
1930年起,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等。
先后参与主编了《莽原》《语丝》等文艺期刊。
陆续创作出版了《呐喊》《坟》《热风》《彷徨》《野草》《朝花夕拾》《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表现出爱国主义和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思想。
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唐宋传奇集》《小说旧闻钞》等。
二鲁迅国民性的研究状况关于国民性的定位问题,陈鸣树认为:在研究鲁迅国民性问题的思想时,首先要确定国民性的实质是什么。
国民性就是民族性,它是一个大于阶级性的概念。
是指不同阶级处于同一民族因而形成的某些思想行为、风俗习惯、心理素质、性格特征等方面的共同的东西。
[1]王瑶先生在纪念鲁迅诞生100周年大会时发表专文《谈鲁迅的改造国民性思想》中进一步阐明:所谓改造国民性,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揭露和批判国民性的弱点,一方面是肯定和发扬国民性的某些优点,虽然他对国民性问题认识的深度和侧重点前后期有所不同,但这两个方面的内容无论前期或后期都是存在的。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士论文:从鲁迅小说看其“改造国民性”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从鲁迅小说看其“改造国民性”思想的深刻性与价值专业汉语言文学年级 2009级从鲁迅小说看其“改造国民性”的深刻性与价值汉语言文学专业【摘要】鲁迅在小说中揭露了当时的社会下的国民思想精神病态,一针见血的批判了国民性的麻木,冷血,愚昧,看客心态。
他通过社会原因和历史原因对国民性进行的挖掘和分析,揭示出了国民性产生的根源在于封建思想上的洗脑和制度上的长期压迫。
其目的在于揭露中国“吃人的社会”,来挽救社会的堕落。
,在当今社会,依然存在他所抨击的国民性,因此,鲁迅的“改造国民性”思想依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封建制度封建社会国民性深刻性现实意义目录绪论 (1)本论 (1)一鲁迅作品中所批判的“国民性”内涵 (1)(一)何为“国民性” (1)(二)麻木,愚昧,冷血,看客心态 (1)(三)典型的阿Q式“精神胜利法” (4)二国民劣根性探源 (5)(一)思想上的洗脑.................... . (6)(二)制度上的压迫 (7)三国民性思想的现实意义和理想性格 (8)(一)国民性思想的现实意义 (8)(二)理想的国民性格 (9)结论 (10)参考文献 (11)致谢 (12)四川大学锦江学院毕业论文(设计)绪论我国对于鲁迅的研究,自鲁迅在世时就已开始,迄今已经有九十年。
他是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家,革命家代表。
1987年9月,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关于国民性批判研究的第一本著作—《文化批判到国民性改造》,郑欣森著。
之后,国民性批判研究的论文百花齐放,陈鸣树,谭德晶,冯骥才,阎玉刚,荣挺进等都对其批判国民性的价值,特别是当代意义进行了探讨。
绍兴文学院和鲁迅研究所等高校以及三联周刊,新浪等媒体也对此进行了积极的探讨,加深了对于鲁迅的认识,丰富了鲁迅的形象,完整了鲁迅作品中的国民性。
但同时,我们也看到进入20世纪以后,起了一阵“贬鲁”之潮。
茅盾指出,“鲁迅研究中有不少形而上学,把鲁迅神化了,把真正的鲁迅歪曲了。
菊英的出嫁王鲁彦乡土小说
菊英的出嫁王鲁彦乡土小说分析《菊英的出嫁》的风格《菊英的出嫁》是王鲁彦早期作品集《柚子》中的一部短篇小说,文学界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多数时候被评论者作为王鲁彦研究的一个部分存在,成为论述王鲁彦的乡土小说题材、民俗学解读的一个例证,而单独作为研究对象的时候很少,忽视了小说本身的复杂性。
本文将《菊英的出嫁》作为研究对象,尝试解读从文化学角度进行分析,探寻作品风格。
一、《菊英的出嫁》中的时代文化不同的是带有不同的文化,作家生活于时代之中,不能不深受时代气息的感染。
文学作品必然要渗入时代文化的因素,表现出时代性。
在文学创作中,作品风格与社会生活是密不可分的。
鲁彦的小说创作把焦点对准了故乡农村,并为它设置了一个时代大背景,从而展示出一个动态发展的乡土社会。
王鲁彦的作品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人情淡薄的宁波乡土社会。
在那里,有人性中与生俱来的。
对这些品质的描写,主要体现在普通民众的身上,看他们怎样对如史伯伯落井下石,怎样对王阿虞财主见死不救,这些人性中愚昧就可见一斑。
然而王鲁彦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另一个特殊的群体——乡村小有产者,他们在物质上十分充裕,但却过得提心吊胆。
作者以略含嘲笑的笔调叙述菊英母亲为这场婚礼耗费的精神、体力与金钱,描绘人物对于这种毫无意义的事所倾注的饱满热情。
充实的物质铺张、忙碌的人物行为,反衬出人物精神的空白与生命本质的无意义。
《》属于20年代乡土小说流派,“乡土小说”之所以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迅速崛起,除了文学自身的发展的,还有就是周作人等人的理论倡导,“五四”以后他着眼于世界文学,针对新文学存在的问题,从民俗学、文化人类学等角度,提倡乡土文学。
在小说中,作者以绵密的笔致展示了浙东农村特异的冥婚习俗。
通过对悲凉的社会的描写,抒发了对像菊英娘一样的人民的生存担忧,揭露农村社会残存的野蛮民风和愚昧陋习,是当时文学创作顺应时代发展的表现。
二、《》中的地域文化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文化。
作家总是生活在一定地域中,不能不感受到地域文化的气息。
论王鲁彦小说的国民性批判
论王鲁彦小说的国民性批判------以《岔路》为例摘要:本文以《岔路》为例,分析了王鲁彦小说的国民性批判。
作者由《岔路》中所暴露的乡民个体的自私、残酷、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精神状态,上升到整个民族心理、民族性格的劣根性,并提出批判,对国民性改造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国民性批判自私窝里斗王鲁彦是五四新文学的前驱,是乡土小说家的代表,其作品多描写浙东民风民俗,著有短篇《柚子》、《黄金》、《也许不至于罢》,中篇小说《乡下》和长篇《野火》。
他以《秋夜》为开端,进行小说的创作,其小说受鲁迅的影响,对于国民性批判及风土人情的描写都直接师承鲁迅。
接下来,以《岔路》,谈谈王鲁彦小说的国民性批判。
小说开篇,鼠疫横行,吴家村与袁家村处于无比恐怖的灾难中,无数人丧生,当所有办法都用尽时,人们将希望寄托在请关公上。
鲁彦十分生动地描写了请关公的盛大场面:“为头的是大旗,号角,鞭炮,香亭,彩担,锣鼓,旗帜,花篮,乐队。
随后又是各色的旗帜,彩担……二三十个打扮着各色人物骑马的男童,百余个新旧古装骑骡马的童女…...队伍在山谷和大道上蜿蜒着,呼号着。
”这般精心的准备、关乎村人性命的活动,居然引发了可怕的械斗。
场面极为血腥:喊叫声代替了炮声和鼓声,恐怖遍彻了各处。
扁担、木杆、旗子、石头全变成了武器,两村人都擦亮了储藏的刀和枪,子弹在空中呼啸。
有的人打破了头,有的踏伤了脚,有的撕破了衣服,有的挤到在地上……鲜血到处在喷洒。
结果这起人为灾祸导致村民加倍地死亡,仇恨毁灭了生的希望。
两村相斗的后果比盛行的瘟疫更加可怕,村人的自私、残酷暴露无遗,两村人都说:“宁可死得一个也不剩。
”这是多么恶毒的话语,心中强烈的仇恨蒙蔽了他们的双眼,祛除瘟疫的初衷早被抛到九霄云外,两村人都想将对方置于死地。
淳朴的人性堕落了,人性的恶横行乡间。
除去自私与残酷,他们愚昧无知,精神麻木,深受封建思想的荼毒。
瘟疫蔓延,他们将生存的希望寄托于关爷,“没有谁有这样的权威,能够驱散可恶的恶魔,把吴家村和袁家村救出来。
论鲁彦小说中的乡土世界
内容摘要: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涌现了一大批浙江乡土文学作家,他们笔下的乡土世界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特征。
现代著名作家王鲁彦在前后不到二十年的创作生涯中,留下了较为丰硕的作品。
在他具有代表性的短篇小说中,没有过多描写惊心动魄的场面,波澜壮阔的斗争和曲折离奇的情节,只是注重平凡的生活场景和日常事件,以此构成独特的乡土世界,反映了人们生活的内在意义与当时的时代特征。
关键词:王鲁彦小说乡土世界民俗民性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涌现了一大批浙江乡土文学作家,作为与鲁迅有着相似乡土背景又受到鲁迅扶持的王鲁彦(1901-1944),被公认为更多师承了鲁迅的笔致和风格。
它不仅对乡土农业、文化等做了细致的描写,更着力于对当时社会的批判,使乡土文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乡土文学这一概念不断被诠释的过程中,鲁迅于1935年3月2日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中对乡土文学的陈述惯被引用:“蹇先艾叙述过贵州,裴文中关心着榆关,凡在北京用笔写出他的胸臆来的人们,无论他自称为用主管或客观,其实往往是乡土文学。
从北京这方面来说,则是侨寓文学的作者。
”[1]王鲁彦的乡土小说以平凡的生活场景为题材揭示社会人生的内在意义,并且将时代风浪引入作品展现时代的历史动向,为乡土文学的进一步发展做了独特的贡献,也为现代文学史提供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世间对王鲁彦的关注,早在他发表作品的第二年,而对王鲁彦真正的研究,要从1928年茅盾的《王鲁彦论》算起。
此后,又出现一些伤悼回忆文章,而到80年代范伯群、曾华鹏的《王鲁彦论》的问世,标志着对王鲁彦的研究进入全面深入时期。
总的来说,对王鲁彦的研究可大致分为三个方面:双峰并峙时期、伤悼回忆时期、全面深入时期。
双峰并峙时期以茅盾的《王鲁彦论》和鲁迅的《“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为代表。
1844年,王鲁彦病逝桂林,此后出现了一大批伤悼回忆性文学,进入伤悼回忆期。
进入80年代后,王鲁彦研究进入一个全面铺展、专题深入的“新时期”,对王鲁彦的研究全面展开。
毒药鲁彦阅读理解
毒药鲁彦阅读理解毒药鲁彦是中国现代诗歌的代表性人物之一,被誉为“中国现代派修辞诗革命的先驱”。
通过他的诗歌作品,读者可以感受到他深厚的思想内涵、独特的诗歌语言和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思考。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毒药鲁彦的诗歌进行阅读理解,并探究其中蕴含的意义。
毒药鲁彦的诗歌首先给读者带来的是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
他的诗行短小精悍,以简约的文字描绘复杂的思想景象,给人一种深思熟虑的感觉。
例如在《人间礼仪》中,他写道:“睁眼看见空荡荡的咕咕咕的幕布的牙杂乱的断壁是驻扎于惊堂木台子下的小心翼翼的长钉。
”这种特殊的表达方式使得读者更容易进入诗歌的世界,感受其中独特的美感。
其次,毒药鲁彦的诗歌充满了哲思,带给读者深深的思考。
他对现实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反思贯穿于他的作品之中。
在《北京坛》中,毒药鲁彦通过描述雾霾笼罩的现代城市,抒发了对环境污染和消失中的人性关怀的担忧。
他的诗歌为读者提供了一种思考社会问题的角度,引发了对于人们生活状态的思考。
此外,在毒药鲁彦的诗歌中,也能感受到他对人性的独特见解。
他通过对自我和人际关系的描绘,展现了对人性真实面貌的关注。
在《心动》中,他写到:“只!是一棵草啊^能有体外的心动骤雨果片像心霜群茎是一改颜一改音不跳不踢就剩一颗^密密点点的给天盖住走过!的脚生了花没有!”透过这段诗句,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人性脆弱性和易变性的思索,以及对复杂人际关系的深刻洞察。
最后,毒药鲁彦的诗歌也引发了对语言本身的反思。
他以其独特的造诣和个人风格,对传统诗歌语言进行了突破和革新。
他打破了常规的句法结构,摒弃了传统的意象表达方式,创造出一种全新的诗歌语言形式。
例如在《搅拌诗话》中,毒药鲁彦创造出一种新的表达形式,将诗歌视为一种“搅拌”的行为,以此来表达诗人对现实的“揉搓、搅拌、炮夜的海带诗”等等。
这种对语言的新探索不仅为诗歌创作带来了新的可能性,也带动了其他诗人对于语言和表达方式的反思。
总结起来,毒药鲁彦的诗歌作品充满了思想深度和独特的诗歌表达方式。
高考专题复习:小说专题训练王鲁彦小说
小说专题训练----王鲁彦小说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菊英的出嫁王鲁彦菊英离开她整整十年了。
这十年中她不知道滴了多少眼泪,瘦了多少斤肉了,为了菊英,为了她的心肝儿。
人家的女儿都在自己的娘身边长大,时时刻刻倚傍着自己的娘,“阿姆阿姆”的喊。
只有她的菊英,她的心肝儿,不在她的身边长大,不在她的身边倚傍着喊“阿姆阿姆”。
她能知道她的菊英现在的情形吗?菊英的口角露着微笑?菊英的眼边留着泪痕?菊英的世界是光明的?是黑暗的?有神在保佑菊英?有恶鬼在捉弄菊英?菊英胖了?菊英瘦了?或者病了?——这种种,只有天知道!但是菊英长得高了,发育成熟了,到了十八岁的时候想要一个老公,她相信是必然的。
他会给菊英许多温和的安慰和许多的快乐。
菊英灵魂有了依附,便会快活起来,不至于再陷入危险的地方去了。
于是菊英的娘把女儿的责任照着向来的风俗放在自己的肩上了。
为这事,她已经耗费了许多心血。
五六年前,一听见媒人来说某人要给儿子讨一个老婆,她便要冒风冒雨,跋山涉水的去打听。
于今,她心满意足了,她找到了一个非常好的女婿。
因了媒人的说合,她已和他的爹娘订了婚约。
他的家里很有钱,聘金的多少是用不着开口的。
四百元大洋已做一次送来。
她现在正忙着办嫁妆,她的力量能好到什么地步,她便好到什么地步。
这样,她才心安,才觉得对得住女儿。
菊英的爹是一个商人,手头已有数千元的积蓄。
菊英的娘对于穿吃,非常的俭省。
虽然菊英的爹不时一百元二百元的从远处带来给她,但她总是不肯做一件好的衣服,买一点好的小菜。
她虽然多病,但总是不肯雇一个女工。
她以为自己是不要紧的,不论多病或不寿。
她以为要紧的是,赶快给女儿嫁一个老公,而且都要热热闹闹阔阔绰绰的举办,尽她所有的力给菊英预备嫁妆。
这是她的责任,又是她十分的心愿。
哈,这样好的嫁妆,菊英还会不喜欢吗?人家还会不称赞吗?你看,哪一种不完备?哪一种不漂亮?哪一种不值钱?大略的说一说:金簪二枚,银簪珠簪各一枚。
金银发钗各二枚。
人性的异化_王鲁彦小说的另一种解读
誉原则、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求中致和的处世精神正在悄然无 避开去。他深谙人们的仇富心理,懂得如何将危险化解得更小。
声地蜕变和消失。
通过这部作品,我们可以看到,人们的金钱欲已经开始发生质变
二、王鲁彦笔下人性异化的表现形式
性的位移,人们对金钱的追求已不是建立在公平竞争,个人奋斗 的基础上,而是表现为一种畸形和不健全的仇富心理。
一、文化批判、国民性批判背后映射出的人性异化
1.纵观 20 世纪 20 年代乡土文学作品,从内容上看。首先,在 近代以来第一次提供了中国乡村社会宗法形态和半殖民地形态 的宽广而真实的图画,真切地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到北伐战争 时期旧中国农村的现实生活,表现了在漫长封建统治桎梏下中 国农村惊人的闭塞、落后、悲凉和破败以及乡民们悲惨的处境。 台静农的《天二哥》中的天二哥喜欢喝酒和打架,他喝醉了酒,打 不过别人,就用喝尿的法来解酒,后来虽然打胜了,第二天却死 去了。这样一个人物,糊里糊涂地生,糊里糊涂地死,这同样是农 民不觉悟的状态以及麻木愚昧的精神状态造成的悲剧。徐玉诺 (1893—1958) 的《一只破鞋》则反映了战乱匪祸给农民带来的灾
婿日日夜夜陪着女儿,让女儿明年就生一个儿子,如此等等。莫 式点头礼,“叔叔”“哥”“先生”的称呼不绝,他承有父亲十二万遗
不流露出自己对性爱的渴求。透过文本,不难发现作者对菊英娘 产和由此而来的尊敬和名誉,凡是镇上有什么难解的事情,只要
的情欲的异化的表现真可谓淋漓尽致、入木三分。
他说一句话,大家都心甘情愿地听从“年少英俊,气盖一世,大有
(二)金钱欲的异化— ——仇富心理
一掌人打破此世界,重新创造之”的气概。十二万的遗产,不出六
《自立》虽然抨击了刻意利用官司中饱私囊的县官,但锋芒 年便在他的手里烟消云散了,他挟巨资,牵佳人,带美酒,嫖娼喝
“五四”乡土小说作家的知识分子立场
2013.11学教育14“五四”乡土小说作家的知识分子立场李佳芳(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杭州310023)[摘要]19世纪20年代是中国乡土文学的产生期,以鲁迅为先驱的乡土作家创作了大量优秀的作品。
处于历史的断裂处,他们的人生道路被巨大的社会变化所更改。
他们的世界观、人生理想和人格理想都随之发生了变化,本文所要探讨的正是五四乡土小说作家这一群体在当时历史情境下所持有的知识分子立场。
[关键词]“五四”乡土小说作家;知识分子立场;启蒙与想象这里所要讨论的“五四”乡土小说作家主要是指以鲁迅为先驱的乡土写实小说流派,主要作家有:王鲁彦、蹇先艾、裴文中、许钦文、徐玉诺、潘训、彭家煌、许杰、王任叔等作家,他们的创作几乎涉及到乡村生活的各个方面,形成了现代文学史上乡土小说创作的初潮。
“五四”是一个开天辟地的时代,他崇拜破坏,推行创造,在此时,中国传统文化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抨击,而西方文明却被视为救世的良药。
在这历史的大舞台上,现代知识分子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
一、与传统士大夫的决裂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人生道路是官学一体的,所谓“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在进入仕途之后,他们的身份就成了士大夫,也就是士这一个阶层。
自隋唐科举制确立之后,读书人与政治权利联系在了一起,他们成为古代四民社会中的中心。
士所注重的是道德和秩序,而非现代知识分子所追求的知识技术。
然而在近代,中国的天朝梦被西方的坚船利炮所击碎之后,一系列的社会变革和动荡使整个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科举制的废除使得现代知识分子与国家不仅失去了内在的体制关联,而且对国家产生了强烈的疏离感。
他们不复有进身仕途的大道,而沦为了漂泊者。
阿尔伯特·韦伯把知识分子叫做“自由漂浮的人”,“知识分子是没有或几乎没有根的阶层,对这个阶层来说,任何阶级或等级地位都不能明白无误地横加在它身上。
”社会地位的改变使他们能更清醒的认识到中国的现状,并自觉担负起拯救中国的重担。
乡土小说
第三节:王鲁彦、废名等人的乡土小说创作"问题小说"风潮过去之后,很多作家都转向写实,成为五四人生派的代表作家。
考察这变化的痕迹可以引举叶圣陶(叶绍均)为例。
一、叶圣陶的人生派写实小说商务印书馆1923年出版的叶圣陶小说集《隔膜》叶绍均(1894--1988),字圣陶,江苏苏州人。
中学毕业后,长期从事小学、中学、大学的教师工作和杂志编辑工作。
"五四"时期开始致力于新小说的创作,1919年加入"新潮社",成为"问题小说"作家,1921年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倡导"为人生"的艺术。
创作以短篇小说为主,结集为《隔膜》(1922)《火灾》(1923)、《线下》(1925)《城中》(1926)、《未厌集》(1928)、1928年有比较著名的长篇《倪焕之》问世,在读者中产生较大影响。
此外,还有童话集《古代英雄的石像》、《稻草人》对我国童话事业的发展贡献巨大。
散文集《脚步集》等。
思想内容:早期:以问题小说起步,可分两类1、表现对下层人民的人道主义同情。
他的《穷愁》等文言小说显示出他关心下层的苦难生活,主题严肃。
《这也是一个人?》(后改名《一生》)外,还有《低能儿》等作品,也有"爱"与"美"的倾向。
似乎大自然和艺术之美都具有洗涤人心、催人觉醒的决定性力量。
2、描写封建宗法制度下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隔膜",呼唤"爱"与"美"的回归。
《隔膜》、《苦菜》、《一个朋友》等。
《隔膜》一篇正面展开了人的精神上的相互隔绝,却又不得不虚伪地、无聊地互相敷衍的痛苦;《苦菜》则表现知识分子与农民之间的隔膜,知识分子认为饶有趣味的种菜的喜悦,农民却只感到沉重劳作无以维持生计的"苦";《一个朋友》里夫妻之间也仅存所谓"共同生活",而缺乏思想、感情上的沟通。
评《菊英的出嫁》
浙东乡村的一曲悲歌——评《菊英的出嫁》二十年代初,在新文化运动的旗手鲁迅先生的影响下,乡土小说逐渐兴起,使新文学和社会生活的土壤连接更为紧密。
王鲁彦就是其中成就最高的乡土小说作家之一。
童年和少年时期的乡村生活,使他对家乡浙东沿海传统社会的世态炎凉深有体会。
在新文学的浪潮中,他以城市学得的启蒙主义价值体系饭馆乡村社会,真实描写人在宗法制社会中不合理的生存状态。
《菊英的出嫁》便是他颇具代表性的一部乡土写实作品。
小说大致可分为两大部分,前一部分写菊英娘为菊英筹备并举行“婚礼”,后一部分采用倒叙手法写菊英娘对菊英在世时的好和菊英之死的回忆。
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里,菊英娘为女儿操持了一场冥婚。
菊英在八岁时因染白喉不幸去世,菊英娘因失去了心肝儿女儿而悲痛万分。
经过她和丈夫的共同努力,终于把女儿“热闹阔绰”地嫁了出去。
这部作品无疑是一部悲剧。
综观二三十年代的乡土文学,作品大多包含悲剧主题,这些庸常琐碎的生活中所蕴藏着的不幸,被鲁迅称为“几乎无事的悲剧”。
他说:“这种极平常的,兼职近乎于没有事情的悲剧,正如无声的言语一样,非由诗人画出他的形象来,是很不容觉察的。
然而人们灭亡于英雄的特别的悲剧少,消磨于极平常的或者简直近于没有事情的悲剧者却多。
”作者的笔触对准了琐事,却实实在在向我们讲述了悲剧的故事,引发我们对多种悲剧的思考。
(一)母爱的挽歌文章结尾处写菊英娘哭了是悲,前半部分的结尾处写菊英娘“在家里哭得昏过去了”也是悲。
而作者采用倒序方式将菊英之死放在文章结尾,或许是为了加强悲剧效果。
因为人死之悲似乎是理所当然的,而冥婚仪式之后的悲却是深层的、隐藏在“喜”的表象之下的。
十年前的努力未能挽住女儿生命的游丝,十年后含辛茹苦操办成的婚事也只能带来流星般短暂的欢乐。
这哭与哭嫁的外喜内悲有实质性的差异。
“娘的心中是这样的悲苦,娘从此连心肝儿的棺材也要永久看不见了。
”仅有的一丝幻想、一点牵挂也被打破了,留给她的是永远的死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她们 , 镇 长 包 藏 祸 心 地 将 大 儿 子 的 几 处 存 款 取
走 —— 几经 辩解 、 申诉终 无结 果 , 一家人 陷入 了衣
食 无着 、 求 告无 门 的困境 。尽 管如 此 , 陈奶奶 仍 紧
镇 海北 依上 海 东 连 舟 山 , 在 传 统 厚 重 和 浮 躁
繁 华 的地域 与文 化 临界 点 上 , 沉 淀 了厚 重 的 海 上 “ 丝 绸之 路 ” 海洋 历史 文 化 底 蕴 。近 代 以 降 , 西 方
文 明从 各个 方面 对 它 进 行 了冲 击 和挤 压 , 乡 民 带 着 传统 的镣 铐跳 舞 , 面对新 旧文化 的取 舍 , 感 到 无 所适 从 , 精神 世界 变 得混 沌不 堪 。惶恐 与 向往 、 进
景, 把为 人生 的焦 灼苦 闷转 化 为 对 隐 藏 在故 乡村
积弱、 弊端丛 生 的背 景下难 以呈现安 详 静谧 、 自然 和谐 , 王鲁 彦作 品 所 展 现 的就 是 负 累 太 深 的 乡村
传 统 文化 的落 后 、 滞重 , 情 调 冷 峻深 刻 , 以翻译 家
和 乡土 文学 作 家双 重 身 份 的理 性批 判 意识 , 在 理
一
、
传 统文化 因袭 中守望 的 困境 与困惑
解 析与 纵 向审视 中展 现 乡 民传 统 文化 因袭 中守望 的困境 与 困惑 。《 陈 老奶 》 中的 陈奶 奶 是个 “ 如果 别 人都 像她 , 就 天不 怕地 不怕 , 什 么都 担 当得起 了
的角色 ”!她 一 生 的遭 际 主 要 有 三 件 事 : 早 年 丧 夫, 内心 受挫 , 但 她将 一 切 深埋 在 心 里 ; 二 儿 子 出 外 当兵 折去 她一 只膀 臂 ; 大儿 子病 死后 , 老板 欺诈
受 传统 文化 和 近 现 代 外 来 文 明 的影 响 , 在 保
守 与开 放交 融 的文 化 生 态 中 , 浙 江 沿 海 形 成 了 一
在 他们 血脉 里 的过 去 , 因 为守 望 而 身 陷 困境 从 而
产 生 了无 尽 的 困 惑 。2 0世 纪 的 中 国乡 村 在 积 贫
种小 农 与商业 经 济混 合 的宗法 制文 化形 态 和相对 开 放 的资本 主义 价值 观 的双重 价值 评判 。在 特 定 的沿海 乡村 精神 生 存 的 日常 形 态 中 , 王 鲁 彦 用 经 世 的文 学 表 述 翻 检 他 所 处 的历 史 情 势 和 生 活情
第3 4卷 第 2期
南都 学坛 ( 人 文社会 科 学 学报 )
V o 1 . 3 4 N o . 2
2 0 1 4年 3月 A c a d e m i c F o r u m o f N a n d u ( J o u r n a l o f t h e H u ma n i t i e s a n d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 Ma r .2 0 1 4
想中“ 对 乡土世界 的整体 性有 了重新地 发现 ” , “ 体 察 到 乡村 文 明 无 法 抵 御 现 代 工业 文 明 、 技 术 文 明 的入侵 , 这 是一 种历 史 的必然 ” 。
民意识 深处 的根 性 的揭示 上 , 用现 代性 的进 化 、 进
步 的时 间观 为我 们提 供 了一个 看待 历史 与 现实 的 方式 , 把 国民 的精 神建 构 纳 入 功 利 世 俗 和 审 美 鉴
化 启 蒙和 泛 文化人 类 学 的双重视 角 , 试 图建 构一 种 国 民精 神 的现代 流 变 史, 为 巨变 中的 国 民寻 求
一
种精神 的皈依 , 对 民族 文化 品格 的 重建发 出深情 召唤 。
关键 词 : 双 重视 域 ; 王鲁彦 ; 现 代性 ; 建 构
中图分 类号 : I 2 0 6 . 6 文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 1 0 0 2—6 3 2 0 ( 2 0 1 4 ) 0 2— 0 0 6 7— 0 3
王 鲁彦 的人 道 主义精 神贯 穿 于他 的整个 生命 之 中, 用对 乡村 中 尚未 泯 灭 的美 好 人 性 的 由衷赞
美 为底 色反 映对 受 苦 受 难 的乡 民的 同 情 , 在横 向
赏, 以启 蒙 主义理 性 为原 则 , 在 双重 文化 背景 下 对
国民 的精神 演绎 进行 了双 重 的观 照 。
王鲁彦 小说 中国民精 神 现代 性 的建 构
于 元 明
( 南 阳理 工学 院 , 河南 南阳 4 7 3 0 0 4 )
摘要: 审视 2 0世 纪 中 国文 学 , 王鲁 彦在 以 乡土 回忆 为 审美 对 象和 表 现 中心 的文 学创 作 中 , 触
摸 国 民 的 精 神 生存 本 貌 、 历 史变 迁和世 态践 行 , 以浙 江 沿 海农 村 和 农 民的 生 活 状 况 为视 点 , 用 文
握 着 船舵 , 在 暴 风 雨 中行 驶 , 精 打细 算 筹 划未 来 。
价值和现代 生活的融合上 , 呈 现 出极 度 的惶 惑 。 生命 个 体特 征和 所属 的文 化特 征 的确让 他们 难 以 否定 和 排斥依 附于 他 们 主 体 之 上 的传 统 成 分 , 无
论 自己对文 化 身份 放 弃 多 彻 底 , 也 难 以去 除 存 留
收稿 日期 : 2 0 1 3—1 0—1 0
依 靠 的是 一 直 向前 走 的人 生 信 念 。《 李妈》 离 开
家乡 , 到 上海 打工 , 从 事 娘 姨 的工 作 , 不 仅 劳作 辛 苦, 还 常常遭 到东 家 的 刁难 。她忍辱 含垢 , 以坚韧
的毅力 和生 活 的 自信 做 了下 来 并 且 越 做越 有 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