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审题”教学,提高解读地理信息能力

合集下载

提高学生地理信息获取与处理能力的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地理信息获取与处理能力的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地理信息获取与处理能力的教学方法地理信息获取与处理能力是地理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项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们可以轻松地获取各种地理信息,但如何有效地处理这些信息并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却是一个挑战。

本文将探讨一些提高学生地理信息获取与处理能力的教学方法。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地理信息的实地调查来提高他们的信息获取能力。

实地调查是一种直接接触地理现象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地理环境并获取相关信息。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前往当地的公园、河流或山脉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自观察、测量和记录相关数据。

通过实地调查,学生不仅可以获取真实、准确的地理信息,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其次,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来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

互联网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地理信息资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搜索引擎、地图应用和地理信息系统等工具来获取所需的地理信息。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地理教学视频、幻灯片和互动课件,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地理信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第三,教师可以通过项目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项目学习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法,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出一个地理问题,要求他们收集、整理和分析相关的地理信息,并提出解决方案。

例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调查当地的环境问题,并提出改善措施。

通过项目学习,学生不仅可以提高地理信息处理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地理信息竞赛和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他们的信息获取与处理能力。

地理信息竞赛可以通过团队合作或个人参与的方式进行,学生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回答地理问题或解决地理难题。

这样的竞赛可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学习动力,同时提高他们的信息获取和处理速度。

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地理信息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通过收集和处理地理信息来完成任务,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如何在初中地理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地理信息分析能力

如何在初中地理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地理信息分析能力

如何在初中地理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地理信息分析能力地理信息分析能力是指学生运用地理知识、技能和方法,对地理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在初中地理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地理信息分析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提高学生地理信息获取能力、培养学生地理信息整理能力和推广学生地理信息应用能力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在初中地理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地理信息分析能力。

第一,提高学生地理信息获取能力。

地理学科的学习离不开大量的地理信息,而学生往往缺乏主动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因此,教师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提高他们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首先,教师可以在课堂中提供不同形式的地理信息源,如地图、统计表、图表和图片等。

并引导学生分析不同信息源的特点和用途,培养他们通过不同信息源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其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实验,让学生亲自参与收集地理信息。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实际情况,积累自己的地理信息资源。

第二,培养学生地理信息整理能力。

地理信息的整理是地理信息分析的前提,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

在地理课堂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情境任务,让学生利用所学地理知识对收集到的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和归纳。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收集到的气象数据制作气象图表,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分析,得出一些地理规律和结论。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电子工具进行地理信息整理。

例如,利用电子表格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利用图形绘制工具制作地理图示等。

这些工具的使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信息整理效率,还培养了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

第三,推广学生地理信息应用能力。

地理信息的应用是地理学科的价值所在,也是培养学生地理信息分析能力的重要环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和地理信息进行问题解决和决策-making。

例如,通过分析一幅地图上的人口分布以及经济指标等信息,让学生思考如何发展和规划当地的经济。

同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社会实际相结合的项目活动,让学生将所学地理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教师工作计划——提高学生地理知识应用能力

教师工作计划——提高学生地理知识应用能力

教师工作计划——提高学生地理知识应用能力在初中教育的广阔天地中,地理学科以其独特的魅力,引导着学生们认识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

作为一名地理教师,我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与使命。

为了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应用能力,我制定了以下的工作计划。

一、明确教学目标,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涉及到自然、人文、社会等多个方面。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确保学生能够牢固掌握地理基础知识。

这包括地理概念、地理现象、地理规律等方面的内容。

我将通过精心设计的课堂讲解、互动讨论和实践操作等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起系统的地理知识体系。

二、强化实践环节,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地理知识不仅仅停留在书本上,更重要的是能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因此,我将注重实践环节的教学,通过组织实地考察、模拟实验、地理制作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地理知识的魅力,提高地理实践能力。

同时,我还会鼓励学生参与地理竞赛、撰写地理小论文等,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丰富教学手段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新型教学手段应运而生。

我将充分利用这些信息技术手段,制作生动有趣的地理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我还将通过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地理学习资源,让学生可以在课外自主学习,拓展知识视野。

四、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在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方面都存在差异。

因此,我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我将给予更多的关注和辅导,帮助他们逐步提高;对于兴趣浓厚的学生,我将提供更具挑战性的学习内容和任务,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五、加强学科整合,培养综合素质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加强学科整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我将积极与其他学科教师合作,共同设计跨学科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探究地理问题的同时,也能够运用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方法。

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解读能力提高初二生地会考成绩

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解读能力提高初二生地会考成绩

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解读能力提高初二生地会考成绩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解读能力,提高初二生地理考试成绩地理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有着重要的培养作用。

而培养学生的地理解读能力,提高其在地理考试中的成绩,是教师和家长们所关注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围绕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解读能力,提出一些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一、培养地理知识的基础在提高地理解读能力之前,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起一定的地理知识框架。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地理实地考察活动,亲身体验地理现象,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二、培养地理信息获取的能力地理解读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具备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地图阅读等方式,培养学生获取地理信息的技巧。

同时,引导学生广泛阅读与地理相关的书籍和资料,扩大学生的地理知识面,提高信息获取的广度和深度。

三、培养地理图像解析能力地理中的地图和图表是重要的信息载体,学生需要具备解析和分析地理图像的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和演练,教授如何运用图例、比例尺等元素解析地图,同时帮助学生理解地理图像与实际地理现象之间的关系。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地理图谱制作,锻炼学生的观察和绘图能力。

四、培养地理文字解读能力地理考试中,学生需要通过文字材料获取地理信息,并进行分析和应用。

为了培养学生的地理文字解读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讲解和学生阅读材料的小组讨论,引导学生理解地理文章中的主题、观点和证据等要素。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地理阅读活动,让学生通过大量阅读地理相关的文章,提高阅读理解和信息提取的能力。

五、培养地理案例分析能力地理解读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对实际案例的分析与应用。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地理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

通过案例学习,学生可以将地理理论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学生的判断和推理能力。

六、培养地理综合应用能力地理解读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解读与运用能力提高初二生地会考成绩

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解读与运用能力提高初二生地会考成绩

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解读与运用能力提高初二生地会考成绩地理作为一门综合性课程,在初中阶段具有重要的学习意义。

而对于初二生来说,提高地理成绩无疑是一项重要而必要的任务。

要想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地理解读与运用能力,以下几点是至关重要的:一、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教师应该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如地理教材、参考书籍、地图等等。

其次,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多进行地理实地考察,以提升他们对地理知识的直观认识。

此外,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地理学术活动,如地理竞赛、展览等,有助于拓宽学生的地理视野。

二、注重问题导向的教学地理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思考,并引导他们自主寻找解决办法。

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张地图,并让他们分析图上的地理现象,并思考其中的原因和影响,从而培养他们的地理解读能力。

三、合理设置学习目标与评价标准学习目标和评价标准是指导学生学习的重要依据。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置学习目标,并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

例如,通过简单的测试或考试,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并及时给予反馈和帮助,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地理知识。

四、多媒体辅助教学现代科技为地理教学提供了许多便利。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如投影仪、电子地图等,直观生动地展示地理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

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让学生在网络上进行地理资料的查找和收集,从而拓宽他们的地理知识面,并培养他们的信息获取和分析能力。

五、强化实践与运用地理知识的运用能力需要通过实践来提高。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地理实践活动,如制作地理模型、展开地理调查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

同时,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些与社会实际相结合的综合性课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地理知识,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总之,要提高初二生的地理会考成绩,培养他们的地理解读与运用能力是关键。

如何提高学生的地理解读能力

如何提高学生的地理解读能力

如何提高学生的地理解读能力地理作为一门学科,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至关重要。

其中,地理解读能力是学生在学习和应用地理知识时必不可少的能力。

本文将介绍几种提高学生地理解读能力的有效方法。

一、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是一种融合了多种教学资源和方法的教学方式。

通过图像、声音、文本等多种形式呈现地理知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地理解读能力。

例如,通过地图、卫星影像等多媒体资料展示地理景观,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理现象,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二、实地考察实地考察是一种重要的地理学习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将书本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

学生参观不同地域的地理景观、地质遗迹等,可以加深他们对地理现象的理解和认识。

在实地考察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记录,并帮助他们解读所看到的地理现象。

通过实地考察,学生的地理解读能力可以得到有效提升。

三、地理实验地理实验是培养学生地理解读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

通过设计和进行地理实验,学生可以亲自动手,进行观察、测量、实验分析等活动,提高他们对地理现象的理解能力。

地理实验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地理原理和地理过程,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和解释能力。

四、多元化评价评价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

为了提高学生的地理解读能力,评价方式应该多样化,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除了传统的试卷考核外,可以采用项目研究报告、地理实验报告、地理故事演讲等形式,让学生充分展示他们的地理解读能力和创造力。

五、启发性问题引导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地理解读能力。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思维和地理解读的讨论。

例如,当学生学习城市规划时,可以提问:“为什么一些城市规划中会有大片绿地?”这样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城市规划背后的地理原理和环境保护意识。

总结起来,提高学生的地理解读能力需要多种方法的有机结合。

通过多媒体教学、实地考察、地理实验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深入理解地理知识。

如何提高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

如何提高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

如何提高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作者:赵丽丽来源:《读写算》2011年第70期提供大量新素材、新信息,设置新情景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地理思维能力已经成为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显著特色。

“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是具有“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和“论证和探讨问题”三项能力的重要前提。

是回答“能力立意”试题的前提条件、考生解答问题的“入场券”。

如何提高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呢?笔者试图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粗浅的探讨。

1、研究高考试题,了解地理信息的形式和特点地理信息是指试卷中的文字材料、地理图表、地理数据、地理景观和符号等。

大致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①地理文字信息。

这是提供地理信息最基本的方式,不仅指相对独立的文字资料,而且还包括地图和表格的引文或说明,以及题干中必要的限定或提示等。

②地理图像信息。

指地图、原理示意图、统计图、联系图、景观图等图像提供的信息。

地图提供的信息包括地物分布状况、符号及注记、经纬网、比例尺、图例等。

③地理表格信息。

指通过表格的形式呈现的地理数据资料信息及数字资料属性、类别和单位等信息。

为了真正体现“以能力立意”的指导思想,引导获取能力的学习,给中学地理教学一定的正面导向作用。

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试题提供的地理信息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提供新的信息,设置新的情景。

试题往往将教材之外的新信息和考查内容融于一定的情境之中,通过设置新的情景呈现出来,这样不仅增加试题的新颖性、趣味性,而且能真正在一定程度上考查考生的能力,体现考查内容的实际价值。

如果所给地理信息涉及到考生没有学到的地理概念和地理原理,试题会对该地理概念或地理原理给出相应的解释,避免考生产生解题障碍。

②多以图表的形式提供信息。

地理图表相对于文字表述而言,提供的地理信息更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

以图表的形式提供地理信息不仅便于阅读,而且能更好地考查考生的地图阅读、分析能力,体现地理学科能力的特色。

提高学生的地理信息解读能力

提高学生的地理信息解读能力

提高学生的地理信息解读能力地理信息解读是指通过分析和理解地理数据、地图和其他地理资料,获取对地理现象和地球上的特定地点的深入了解。

在当今信息时代,地理信息解读能力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它不仅涉及到地理学科知识的掌握,还需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和推理能力。

为了帮助学生提高地理信息解读能力,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鼓励学生多阅读地理相关资料学生应该阅读具有地理内容的书籍、杂志、文章和新闻报道等。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不同地区的地理特点、人文环境和自然地理现象。

同时,多读地图册和地图绘制教材也可以帮助学生熟悉地图符号、色彩和比例尺的使用,提高地图阅读和解读的能力。

二、引导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学校可以组织地理实地考察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地理环境和地理现象。

学生可以通过参观地理景点、实地测量和实地观察等方式,加深对地理信息的理解。

同时,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感兴趣的地理问题进行调研和实地考察,提高地理信息解读和研究的能力。

三、开展地理信息解读竞赛学校可以组织地理信息解读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

竞赛可以包括地图阅读、地理数据分析和地理推理题等内容,考察学生对地理信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通过竞赛,学生可以在竞争中提高技能,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四、引入地理信息系统(GIS)教学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数字化的地图工具,可以对地理数据进行存储、分析和展示。

学校可以引入GIS教学,让学生学习使用GIS软件进行地理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地理数据的特点和地理现象之间的关系,提高地理信息解读的能力。

五、结合地理信息技术进行学科整合地理信息解读不仅仅是地理学科的内容,还涉及到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方法。

学校可以引入跨学科教学,将地理信息解读与数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科学等学科相结合。

通过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巧,学生能够更好地解读和分析地理信息。

六、提供个性化学习机会不同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能力不同,学校应该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机会。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摘要:培养高中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不仅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有着重要意义,也有助于提升学生对地理学科的理解。

本文提出几个提高学生读图能力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培养策略一、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地理信息文字信息是学生获得地理信息最基本的方式,对于学生而言,文字信息的获得渠道不仅包括网上、当地的一些文字资料,还包括其中附加的地图、表格的引文或说明,更普遍的是在学生所做的题目中会有必要的限定或提示等。

在学生做的地理题目中,题干的文字材料不仅给出了解题的必备信息,还包含了对本题考查的对象、目的以及解题方法等,对这些信息的获取和解读能力也都是题目的考查范围内。

对题目当中文字信息的获取,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展开:学会对关键信息的标注并理解关键的词语和句子。

以接下来的题目为例:某考察队考察内蒙古巴丹吉林海港东南湖泊与高大沙山共存的奇观。

根据下列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考察队在沙山中发现了保存完好、未曾移动的植物根管结核化石,经测定年龄在4000年以上。

同时发现沙山内部含水量较高。

该地沙山是固定的还是流动的?说明判断依据。

对该题目的解答首先就是要获取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并解答,如在资料中提到的“保存完好”和“未曾移动”这两个限定词,学生就可以在做题时进行勾画,并根据这两个信息回答出该地沙山是固定的。

判断依据也就是在沙山中发现了保存完好且未曾移动的植物根管结核化石。

总之,题目是训练学生解题等能力的重要阵地,也是帮助学生提高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的必要途径,教师同时也要做好在例题讲解中对这一思路的贯彻落实。

二、通过对话式教学,培养学生信息获取和解读信息的思维能力笔者根据多年的高中地理执教经验,发现现阶段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缺乏互动交流,是导致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不足的重要原因。

对于学生而言,同教师之间的对话交流也是他们获取和解读信息的重要途径,大部分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运用交流沟通教学方式的重要意义,师生之间存在很大的隔阂,教师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难以轻易接近、充满距离感的身份,这样的认知导致了课堂气氛沉寂、教学效率低下的现状。

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培养高三学生的地理信息理解能力

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培养高三学生的地理信息理解能力

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培养高三学生的地理信息理解能力地理信息理解能力是指学生能够通过对地理信息的获取、整合和分析,深入理解地理现象,把握地理规律,形成地理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高三阶段,学生需要具备较高的地理信息理解能力,以更好地应对考试和日后的学习和工作。

本文将从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选择和学生自主学习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培养高三学生的地理信息理解能力。

一、教学内容设计1.多样性和深度性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在各个地理概念和知识点之间建立起联系,使学生对地理学科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教师可以引入一些实际案例,帮助学生将抽象的地理概念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地理信息理解能力。

例如,在教学气候变化时,可以结合全球变暖的现象进行探讨,让学生深入分析全球变暖的原因、影响和应对措施。

2.案例分析与问题解决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发现和解决能力。

可以通过引入一些具体案例或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和信息进行分析和解决。

例如,在教学城市规划时,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真实城市规划案例,让他们团队合作,运用地理信息理解能力进行问题分析和解决方案的设计。

二、教学方法选择1.项目化学习项目化学习是一种以项目为导向的学习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信息整合能力。

在地理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地理项目,让学生自主选择、组织和完成,并进行展示和交流。

例如,设计一个城市规划项目,学生可以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条件,进行城市规划设计,并运用地理信息理解能力,解决其中的问题。

2.情境教学情境教学是一种通过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兴趣和积极参与的教学方式。

在地理教学中,可以通过投影、实地考察、模拟实验等方式,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体验地理现象,并进行信息理解和分析。

例如,在教学地貌时,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让他们亲身感受地貌的形成过程和特点,并进行信息整合和分析。

三、学生自主学习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培养地理信息理解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试题分析中如何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在试题分析中如何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在试题分析中如何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揭西县河婆中学黄玉从近几年的广东高考试题特点看,考查的不是学生对地理基础知识的机械记忆,而侧重于地理图文信息的读取、分析能力、地理学科综合性和区域性以及地理思维能力的考查。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是指学生自己为主体,运用储存已有的知识,去发现新知识理解新知识的能力。

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包括获取信息,提炼有效信息,与相关知识相结合,形成综合性信息的解读。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是高考能力考核的基本目标和要求,是另外三项能力:即“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和“论证和探讨问题”的重要前提。

所以提高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是考生正确解答问题的前提条件,是考试做题的切入点,是能否顺利准确全面完整答题的重要保障。

如何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呢?笔者从试题分析中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与同行共同探讨。

1、获取地理信息,理解考查意图获取地理信息包括挖掘试题的显性信息和隐性信息。

显性信息就是能在试题提供的各种材料里找到的信息;隐性信息是指试题中那些不直接给出的解题信息以及根据某些显性信息经过逻辑推理而获得的解题信息。

目前高考试题提供的地理信息是丰富多样的。

地理信息是指试题中的文字材料、地理图表、地理数据、地理景观和符号等。

大致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①地理文字信息。

这是提供地理信息最基本的方式,不仅指相对独立的文字资料,而且还包括地图和表格的引文或说明,以及题干中必要的限定或提示等。

②地理图像信息。

指地图、原理示意图、统计图、联系图、景观图等图像提供的信息。

地图提供的信息包括地物分布状况、符号及注记、经纬网、比例尺、图例等。

③地理表格信息。

指通过表格的形式呈现的地理数据资料信息及数字资料属性、类别和单位等信息。

所以只有获取试题提供的地理信息,才能理解试题要求以及考查意图。

例如:阅读下列资料,分析回答问题。

(30分)资料一:毛里求斯位于马达加斯加岛东侧外海,由毛里求斯岛和其他小群岛①组成,面积2040平方千米。

高考地理复习应具备的四种能力

高考地理复习应具备的四种能力

2019高考地理复习应具备的四种实力一、进一步深化统整地理学问的实力在第一阶段复习时,学问点落实到章节,用的时间较长,是以单元为单位重点讲解学问点之间的联系。

在其次阶复习时,应重点复习地理学科的主干学问,加强学问的归纳整理,形成自己的学问体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力。

要留意学问之间内在联系。

针对复习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一系列问题,应当在精读课本的基础上多换角度思索,多借助几个载体来整合学问,从而驾驭学问之间的逻辑关系,以便提高运用学问的迁移速度。

如气候学问,就可依据气候的详细分布、气候的主要特点、影响气候的成因、各种气候类型的推断、气候对工农业的影响、气候资源的利用与评价这一线索进行学问串联;也可利用区域图对中国各分区之间、中国某区域与世界某区域之间气候资源的利用等进行对比联系;还可对各大洲相同的气候类型进行影响因素的逐一对比等。

还要留意学问归类。

在回来课本防止学问遗忘的同时,应当做好学问的整理和归类工作,对中学地理重点和主干学问进行归类,可得出几种类型。

(1)影响因素类。

如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影响气候的因素、影响等温线弯曲改变的因素、影响海水温度和盐度的因素、影响地震烈度大小的因素等。

(2)区位因素类。

如工农业的区位因素、人口分布和迁移的区位因素、交通(铁路、港口等)建设的区位因素等。

(3)措施和意义类。

如削减水土流失的措施、削减土壤次生盐碱化的措施、解决水资源不足的措施等;修建铁路的作用和意义、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的作用和意义等。

二、提高读图、析图实力地图是地理学的其次语言,也是地理学习的重要工具。

因此绝大部分高考题都以地图为载体考查考生从图中提取信息、解读信息的实力。

命题的图像多种多样,而且多数是课本中图的变形或创新。

近几年的文科综合试题中,地理部分出现较多的图形类型有:日照图、模式图、等值线图、地理数据统计图(表)或区域地图等等。

虽然种类繁多,改变各异,但其本质都是反映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时间改变、地理事物之间的关系(数量关系、逻辑关系等),因此在复习时应留意对图表进行分类整理,抓住其共性,总结读图规律,提高读图、析图实力。

如何帮助高中生提高地理学科的地解读能力提升成绩

如何帮助高中生提高地理学科的地解读能力提升成绩

如何帮助高中生提高地理学科的地解读能力提升成绩地理学科对于高中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学科之一,它涉及到地球地貌、自然资源、环境变化等方面的知识。

对于许多学生来说,地理学科的地解读能力是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因此提升地解读能力对于他们取得好成绩是非常有帮助的。

本文将提供一些方法和建议,帮助高中生提高地理学科的地解读能力,从而提升他们的成绩。

一、加强地理基础知识的学习首先,要提高地理学科的地解读能力,学生需要建立扎实的地理基础知识。

他们应该掌握地球的基本结构和地貌特征,了解各种地理现象的原因和规律。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课本、参考书籍和互联网资源来增加地理基础知识的学习。

同时,与老师和同学进行讨论,参与地理实地考察等活动也是很好的学习方式。

二、培养地理分析和推理能力第二,为了提高地解读能力,学生需要培养地理分析和推理能力。

他们应该学会从地图、图片、数据等各种地理信息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进行分析和推断。

学生可以通过做地理实验、解答地理问题和参与地理竞赛等方式来提高这些能力。

这样的训练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现象,并运用其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多做地理实践活动第三,多做地理实践活动是提高地解读能力的有效途径。

学生可以参观地理景点、参与地理考察、进行地理实验等。

这些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地理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加深对地理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通过实践,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理现象,并且在实际操作中磨砺地理解读能力。

四、多做地理解读题目的练习最后,学生需要进行大量的地理解读题目的练习。

他们可以通过做历年高考地理试题、模拟试题和题库中的地理解读题目,来熟悉考试的题型和要求。

在解答题目的过程中,学生应该注重分析问题、理清思路,并运用地理知识进行合理推理。

通过大量的练习,学生可以巩固地理知识,培养解题的技巧和思维逻辑,提高地解读能力和解题效率。

总之,高中生想要提高地理学科的地解读能力,需要加强地理基础知识的学习,培养地理分析和推理能力,多参与地理实践活动,并进行大量的地理解读题目练习。

怎样培养小学生地理审题能力

怎样培养小学生地理审题能力

怎样培养小学生地理审题能力
地理是小学生研究的一门重要学科,培养他们的地理审题能力
对于他们的研究和发展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简单而有效的策略来
帮助小学生培养地理审题能力。

1. 了解题目要求:小学生在做地理题目之前,需要仔细阅读题目,并理解题目要求。

他们应该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和指示词,例
如“描述”、“解释”、“比较”等,以便正确理解题目的要求。

2. 练解答关键问题:小学生在解答地理题目时,应该专注于题
目中的关键问题。

他们可以将关键问题圈出来,然后针对这些问题
寻找答案。

这样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解答题目。

3. 多观察地理现象:培养小学生的地理审题能力需要他们对周
围的地理现象进行观察和思考。

他们可以经常观察身边的地理现象,例如天气变化、地形特征、植被分布等,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解答地
理题目。

4. 制定研究计划:小学生可以制定一个研究计划来提高他们的
地理审题能力。

他们可以安排每天一定的时间来研究和复地理知识,同时做一些相关的练题目,以加深对地理题目的理解和掌握。

5. 教师引导和反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培养地理
审题能力。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例题,并帮助学生理解题目要求和解
题思路。

同时,教师还应该定期给予学生反馈和评价,帮助他们发
现和改进地理审题能力中的问题。

通过以上的方法和策略,小学生可以有效地培养地理审题能力。

这将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解答地理题目,在地理学科中取得更
好的成绩。

高中地理教学总结激发学生的地理思维与地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高中地理教学总结激发学生的地理思维与地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高中地理教学总结激发学生的地理思维与地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地理教学是培养学生地理思维和地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并通过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高中地理教学中激发学生地理思维和地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方法。

一、激发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方法1.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培养他们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深入感受地理现象。

实地考察能够加深学生对地理现象的理解和认识,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3.组织学生参与地理项目研究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项目研究和实践活动中,学生需要运用地理知识来收集和分析数据,提出解决方案,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

4.利用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资源,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互动学习。

通过观看地理影片、参观虚拟景点等方式,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地理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提高学生地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方法1.教师应该熟练掌握地理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能够有效地应用到教学中。

只有教师自己掌握地理信息技术,才能够将其运用到地理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地理信息技术解决问题。

2.组织学生进行地理信息系统(GIS)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地图制作、数据分析等操作。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提升他们的应用能力。

3.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软件进行地理数据处理和分析,提升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际问题,并引导学生运用地理信息技术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培养他们的数据分析能力。

4.鼓励学生进行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引导学生设计和实施地理信息技术项目。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需要,开展地理信息技术应用项目,在实践中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二年级地理教案提高学生地理信息的分析能力

高中二年级地理教案提高学生地理信息的分析能力

高中二年级地理教案提高学生地理信息的分析能力高中二年级地理教案:提高学生地理信息的分析能力1. 教案简介地理是一门关于地球和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学科,对学生的信息分析能力有着重要的培养作用。

本教案旨在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资源,提高高中二年级学生的地理信息分析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地理知识。

2. 教学目标在本节课中,学生将能够:- 理解地理信息分析的重要性;- 掌握地理信息分析的常用方法和工具;- 运用地理信息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3. 教学重点- 地理信息分析的概念和方法;- 地理信息分析的实际应用。

4.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地理教科书和参考书籍;- 地图和相关统计数据;- 计算机和互联网资源。

5.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通过展示一张世界地图,引导学生思考地理信息分析的意义和应用,并引发学生对如何提高地理信息分析能力的探讨。

步骤二:讲解基础概念- 解释地理信息分析的定义和作用,强调地理信息分析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 简要介绍地理信息分析的常用方法和工具,如地理信息系统(GIS)、统计分析等。

步骤三:案例分析选择一个关于人口数据的案例,例如某国家的人口分布情况。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地图和相关数据,并就以下问题进行分析:- 该国家的人口分布是否均匀?如何判断?- 人口集中区的特点是什么?- 人口稀疏区的原因是什么?- 如何利用地理信息分析解决该国家的人口分布不均匀问题?步骤四: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地理问题,并应用地理信息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和讨论。

鼓励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组织小组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

步骤五:总结和拓展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地理信息分析方法和应用,并鼓励学生寻找更多相关的案例进行拓展研究。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地理信息分析应用于解决当地的实际问题,提高自己的地理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6. 教学延伸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地理信息分析能力,教师可以推荐以下学习资源:- 优秀的地理相关书籍和期刊;- GIS软件和在线地图应用的学习教程;- 地理信息分析竞赛和项目参与机会。

如何提高学生的地理信息获取和解读能力

如何提高学生的地理信息获取和解读能力

如何提高学生的地理信息获取和解读能力作者:马富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6年第14期摘要:如何提高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切实提高地理的学习效率,减轻课业负担是老师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更是地理学习的核心技能之一。

“获得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是具备“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和“论证和探讨问题”三项能力的前提,没有“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或这方面能力不强,就谈不上“调动和运用知识”等其他三种能力,更不用说综合分析问题了。

在新课标下的教学设计,知识知识结构不断整合,新的题型创设情境不断更新,如何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通过几次考试成绩分析可以看出:学生对地理的信息获取和解读能力不够,不能从图文表中挖掘出地理的有效信息,解读不正确,导致成绩不理想,学生和家长都很焦急,这是目前学生的现状。

要学好地理,提高分数,就必须要提高地理信息获取和解读的能力,首先是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这是培养学生地理信息获取和解读能力的保障;其次是要建构稳固的地理知识结构,这是培养学生地理信息获取和解读能力的基础;最后使学生掌握地理信息获取和解读的方法、逐步形成地理信息获取和解读能力是最终目标,从而达到提高地理学科能力水平,减轻学习压力,才能在高考中轻松取胜。

一、提高地理信息获取和解读能力理论依据----学习动机等非智力因素在教育心理学中指出:学生的地理学习动机、认知风格等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地理信息获取和解读能力有一定的影响。

1.提高学生地理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激起学生的学习行为、维持已经产生的学习行为,并使学习行为指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激发学生对地理信息、地理知识学习的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的方法主要有两点:一是让学生认识到地理信息、地理知识的重要性;二是让学生认识到地理信息、地理知识的广泛性。

教师进一步让学生在掌握了地理原理和规律的基础上,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体会到“是身边的地理、是生活中的地理”,学生自己认识到地理信息、地理知识是多么的重要。

地理教师工作计划——提升学生地理信息素养与实践能力的方法

地理教师工作计划——提升学生地理信息素养与实践能力的方法

地理教师工作计划——提升学生地理信息素养与实践能
力的方法
一、目标与任务
本学期地理教学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地理信息素养与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掌握地理知识、技能,增强学生认识地理现象、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主要任务包括:
1. 强化地理信息素养教育,引导学生掌握地理信息获取、处理、分析和应用的基本技能;
2. 重视地理实践能力培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地理实践活动,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深化地理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
1. 采用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2. 利用多媒体教学,制作高质量的地理课件,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 开展地理实验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测量活动,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4. 组织学生进行地理探究性学习,鼓励学生自主研究、撰写地理小论文。

三、课程安排与教学资源
1. 按照学校教学计划,合理安排课程进度,确保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2. 利用学校图书馆、网络资源和社会实践活动等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3. 积极开发校本课程资源,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特点,开展特色地理教学活动。

四、评价与反馈
1. 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2. 及时反馈评价结果,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3. 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评,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重“审题”教学,提高解读地理信息能力嵊州中学张锋内容摘要: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培养与区域地理、系统地理知识的复习一样,也应该是一个系统过程; 明确“获取和解读信息”目标的“要求”,分清能力目标的“三个层次”,在平时教学和训练时提高针对性,抓住问题的关键,提高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为考试取得胜利奠定基础。

关键词:高考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在高考和日常练习中,学生因审题不清,没有完整的解读试题中的地理信息,最终失分的现象非常普遍。

对于这一现像,许多老师和学生往往以粗心为理由,从而忽视了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的培养。

2009年浙江省高考文科综合地理考试说明中明确提出的考核目标与要求主要有: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基本技能、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等四个方面,而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是前提和基础。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培养与区域地理、系统地理知识的复习一样,也应该是一个系统过程,贯穿于整个高考地理复习中。

并且这一方面的能力培养并不像区域地理和系统地理知识复习那样有教材和各种教辅资料,所以老师帮助学生建立一个系统的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模块,审清题意,显得十分重要。

一、地理信息的类型及要求所谓地理信息,即地理试卷中的文字资料、图表、各种数据、画面、符号等。

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过程,包含发现信息、判断信息的重要性程度、提取有效信息等思维过程。

如何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可从三个方面理解:1.地理文字信息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地理信息,包括读取题目的要求和各种有关地理事物定性、定量的信息。

文字信息有文字背景材料,也有隐含在试题的设问中,这一点需特别注意。

2.地理图表信息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包括判读和分析各种地理图表所承载的信息。

3.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所获取的地理信息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包括三个不同层次和水平的要求:(1)获取试题提供的信息,理解试题要求以及考查意图;(2)提取信息的有效内容和价值,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整合;(3)组织和应用相关学科的信息,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解读。

这三个要求层层深入,一层比一层高。

只有达到前一层次的目标和要求,才有可能达到后面两个层次水平;也只有达到最后一层次要求,才可能准确调动和运用知识,正确描述和阐释事物,完整论述和科学探讨问题。

因此,明确“获取和解读信息”目标的“要求”,分清能力目标的“三个层次”,在平时教学和训练时提高针对性,抓住问题的关键,提高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案例一:(2009届安徽文综卷)33.(30分)根据材料和图9,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新疆罗布泊水面在古代曾经超过3000平方千米,100多年前尚存500多平方千米,1972年完全干涸。

塔里木河曾经是罗布泊的主要水源。

20世纪后半期,塔里木河流域修建水库200多座,耕地面积扩大约1倍。

图9 古罗布泊湖岸线及河流入湖口三角洲分布示意图(1)指出自A地至B地地势的变化,并说明理由。

(8分)(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三角洲位置变化的主要过程。

(10分)(3)简述罗布泊的干涸对干旱区流域开发的启示。

(12分)【答案】:(1)地势逐渐降低。

自A地至B地湖岸线由老到新,湖面逐渐萎缩,老湖岸线海拔高,新湖岸线海拔低。

(也可根据水流方向或湖盆地势特点判断) (2)地理环境是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的整体;受气候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注入罗布泊的水量减少,湖泊水位下降,河流人湖口向湖心延伸,三角洲位置前移;后来,河流水量锐减,搬运作用显著减弱,三角洲位置后退。

(3)充分考虑流域地理环境整体性,因地制宜进行综合开发。

统筹上、中、下游用水,协调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关系;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和资源开发规模,调整产业结构,节约和合理利用水资源。

案例一以罗布泊的消亡为背景材料,通过示意图呈现,综合考察考生读图、析图能力,运用相关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解题过程中需要完整的理解文字信息和地图信息等各种信息,才能有效的抓住解题要点。

关联考点有地势判读、整体性、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解题思路可以是(1)湖泊面积萎缩、湖岸向内收缩、新岸低、旧岸高。

盆地地形。

(2)气候干旱、蒸发旺盛、过度引水灌溉----入流水量减少----水位下降----河口向湖心移动----三角洲向湖心前进。

(3)仍然要以整体性的思想贯穿思考的始末,保护生态、合理开发利用。

二、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一般方法1.审文 审文字材料中的地理概念,因题制宜,确定思路。

做到:一审主题 、 二审材料、三审题分。

同时要注意分析题目中“句子”的成份:◆找“主语”——确定题中主题,认定答题方向◆找“定语”——锁定概念内涵外延,找出目标项,如限定的时刻季节月份和地理空间 ◆找“连词”——看看要你回答几个问题?这也是常丢分的原因案例二:(2009届安徽文综卷)34.(30分)根据材料和图10,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图10中A 地年平均降水量734.5毫米,其中夏季降水量占全年的61.4%;1月平均气温-12.0度,7月平均气温24.6度。

(1)简述流经A 地河流的水文特征。

(8分)(2)分析图示区域干旱、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自然原因。

(10分)(3)说明图示区域西北部与东南部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和类型的差异。

(12分)【答案】(1)河流流量季节变化较大,有春汛和夏汛,有结冰期,含沙量较小。

(2)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年际和季节变化大。

长时期降水偏少、气温偏高,易引发旱灾;降水过多且强度较大, 在地势低平、排水不畅的地区,易引发洪涝灾害。

(3)西北部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土壤较肥沃,雨热同期,灌溉条件较好,有利于发展种植业;东南部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形起伏较大,土层较薄,易发生水土流失,不宜发展种植业,有利于发展林业和果业。

案例二命题的意图在于考查区域定位,其次区域特征分析。

关联考点可以有河流的水文41°00′N 42°00′N 41°30′N河 流 图 例 200 等高线/m 图10 我国某地区略图特点、气候类型及特点、气象水文等灾害的成因、地域差异比较等。

解题思路可以是题干文字定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经纬网、等高线地图判读,定区域----东北地区;联系所学的区域特征----分析、归纳特征、原因、差异。

具体为在获取文字信息过程中,首先要明确材料所提供的是A地的气候资料,并从中获取降水集中的夏季,冬季气温<-10℃,同时结合经纬线,综合以上信息可以得知该地位于中国东北,为温带季风气候。

其次分析设问中的文字信息,特别第3问,务必注意要求回答的是两个问题—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类型。

最后分析题分,如第1问8分,基本可以判断答案为4个采分点,当然根据高考采点改分特点,最终的答案可以从5个方面分析。

2.审图一般来说解读图表信息时可以按照:明确图名――关注图边――分析图中的步骤。

案例三:(2009届福建文综卷)37.(37分)结合材料,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9中的主要国家是拉丁美洲经济一体化集团的重要成员国。

甲国为拉丁每周人均GDP 较高的国家,与中国有良好的贸易关系,2006年8月双方签订了农田灌溉系统建设、矿产品开采、机电生产等多项协议。

(1)分别说出A、B两地所在地形区的主要地形类型。

(4分)(2)描述H河中下游的水文特征。

(10分)(3)说明甲国建设农田灌溉系统的自然原因。

(11分)(4)分析甲国吸引中国投资工业的有利条件。

(12分)【答案】(1)A高原,B山地(2)水量丰富;水位季节变化大;无结冰期;含沙量小;水流平缓。

(3)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干湿季明显;干季需要水源灌溉;中下游平原地势地平,雨季需要排涝;山区适宜建水库。

(4)石油、煤、铁、水能等资源丰富;国家之间协作较好,人均收入较高,市场潜力较大;水运便利(海运与河运);政策支持。

该题也考察了考生的获取信息以及利用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审图过程中,首先要确定这是这是某地等高线和气候图,其次不要急于看正图,先看图边也就是右侧图例,最后才分析图中。

特别是看图例,这里往往隐含着设问的答案。

如(4)分析甲国吸引中国投资工业的有利条件。

答案中的石油、煤、铁、水能等资源丰富;水运便利(海运与河运)就隐含在右侧图例中,它提示了海洋,石油,煤炭,铁矿石,锰矿等。

三、培养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的途径高考试题中地理信息的载体是各不相同的,有的蕴藏在地理试题的题干文字中,有的蕴藏在各种地理图形的表述语言中,有的蕴藏在各种地理统计图表的文字和数字中,还有的蕴藏在地理试题的问题设计中、各种地理图形的主图和附图中、各种地理图形的组合和整合的分析中。

因此根据地理信息载体的不同,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

1.精选试题在训练题的设计和选择上应特别注意题目的:①典型性。

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②综合性。

既强调学科内部知识的综合,又注重跨学科的综合,养成多角度、多层面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

③现实性。

使知识迁移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得到提高。

④多样性。

如选择题、绘图题、读图分析题、简述题等形式,培养应变能力,适应高考的要求。

⑤开放性和创新性。

训练题在立意、题型、过程与结果等方面要尽可能地带有创新和开放性,学生答题时也要充分拓展思维,尽可能地合理创新,以适应高考创新精神的基本要求。

2.强化图表专题训练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加强读图分析题、材料分析题解答能力的培养。

近年来,图表知识,尤其是新颖的区域图成为高考地理试题的骨架。

文综试题通常是由一些图表、数据、文字说明为命题材料,创设新的问题情境,题干语言表述简单,设问简单,但图表数据中隐含着大量信息,综合考察学生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包括临场阅读、提取有效信息和进行信息加工,信息迁移,信息整合能力及判断、归纳、推理、预测、说明成因和空间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等,因此对学生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这些要求需要不断通过训练得到提高。

3.注重反思解题的目的是为了发现问题,解题后的反思才是提高能力的关键。

解题后可作如下反思:①题目的要求是什么;②中心问题是什么;③设问的角度(一般围绕中心,分层设问);④解题的思路和方法?是否还有其他解法?⑤表达是否科学、规范、专业等等。

要能做到“睁大眼睛看题目”,就是要认真审题。

审题除通览题目,看懂题意外,还要特别注意一是不要遗漏题目文字或图形中的边角位置不醒目的内容(如指向标箭头、地图比例尺等);二是特别注意题目中的关键字句,这些关键字句往往是分析问题和解答题目的重要条件(如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对······的评价等);通过不断反思,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快速、准确的解题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