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教学说课
第2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教案
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的:1.了解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原理,以及数字地球的含义。
2.举例说明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教学重难点:1.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原理,以及数字地球的含义2.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地理信息技术1.概念:指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主要包括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等。
2.应用——广泛广泛应用于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国土资源管理、国土开发规划等许多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如:可以模拟特定区域的自然过程,预测、预报区域内可能发生的灾害或环境变化。
3.组成:GPS汽车导航、空间信息网站、城市多媒体地理信息系统等。
二、遥感(RS)1.概念:是人们在航空器(如飞机、高空气球)或航天器(如人造卫星)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
2.遥感的装置⑴传感器——遥感的关键装置作用:传感器在航空或航天器上接受地面物体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信息,并以图像胶片或数据磁带记录下来,传送到地面接收站(图1.4)⑵组成(了解):感平台、传感器、地面接收站、信息处理系统等3.遥感技术的主要环节和功能案例介绍:2019年洞庭湖及荆江地区飞机、卫星遥感影像对洪水监测2019年夏秋,长江流域发生了罕见的大洪水,中科院遥感所等科研部门,利用飞机遥感监测和卫星遥感监测技术,对洞庭湖及荆江地区洪灾情况进行监测,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了较全面的资料,给抗洪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为夺取抗洪斗争立了大功。
课本图1.5(左图)是飞机遥感影像,在阴雨天气的情况下,通过微波遥感,透过层层云雨阴隔而得到的图像,地物仍具很高的分辨率,经过计算机处理后,课本图1.6(左图)更是清楚地显示了洪水的淹没情况。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教学设计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教学设计《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教学设计学习目标(第1课时)1.了解遥感的概念和工作过程;结合实例,理解遥感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2.了解全球定位系统的概念和组成;结合实例,掌握它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和交通等方面的用途。
(第2课时)1.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和简要程序。
2.运用有关资料,掌握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等领域的应用。
3.理解数字地球的概念,并弄清3S之间的关系及其与数字地球的关系。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依据预习案通读教材,进行知识梳理。
2若预习完可对合作探究部分认真审题,做不完的上课时再共同讨论。
3找出自己的疑惑和需要讨论的问题准备课上讨论质疑。
课前预习案Hello,掀开地理课本、打开地图册,让我们遨游在地理知识的海洋吧!【基础梳理】(第1课时)一地理信息技术1、概念指、、和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主要包括(RS)(GPS)和(GIS)等。
2、应用广泛广泛应用于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在、、、、等许多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如:可以模拟特定区域的自然过程,、区域内可能发生的灾害或环境变化。
大众化的应用:、、等。
二遥感(RS)1、概念是人们在(如飞机、高空气球)或(如人造卫星)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设备。
对地表物体进行2、遥感的工作原理(1)传感器遥感的装置作用:传感器在航空或航天器上接受地面物体反射或辐射的信息,并以或记录下来,传送到地面接收站。
(2)阅读图1.4.,完成下表。
遥感技术主要环节遥感功能目标物接受物体和环境辐射传感器收集、信息遥感地面系统信息接收、信息、信息成果专业图件或3、遥感的应用及优越性阅读课本第6页最后一段和第7页的第一段,总结遥感在地理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和优越性。
(1)提高研究工作的精度和质量,,。
传统的工作方法:从、实地观测的分析研究。
遥感技术:从入手有重点的选择(2)遥感信息作为重要的信息源,为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从到、从到、从到的转化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地理信息技术的基本含义、主要内容以及每种技术的主要功能和应用领域,从而认识地理信息技术的意义。
2.培养学生应用地理信息技术获取地理信息的地理信息素养。
二、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用地理科学思维去解决相关地理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通过具体的实践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掌握与地理信息技术相关的学习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对地理学科的信心。
2.在合作探究中培养合作精神、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1.了解RS的工作过程以及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2.举例说出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
3.运用有关资料,了解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4.理解数字地球的含义。
教学难点1.了解RS的工作过程以及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2.举例说出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
3.运用有关资料,了解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4.理解数字地球的含义。
教具准备1.多媒体课件2.遥感图像3.电子地图课时安排共3课时第一课时遥感技术与应用第二课时全球定位系统与应用第三课时地理信息系统与应用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前准备请上网搜集有关遥感的信息,获取一些遥感的图片,进行交流。
导入新课在区域的研究中不仅有定性的研究方法,还有定量的研究方法,其中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发展的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下面先请同学看一段录像《98抗洪》。
(播放录像:《98抗洪》)师(创设情境,激发探究)在刚才的录像中我们看到了洪水给长江中下游地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带来了非常大的危害,了解灾情的范围和危害程度是救援灾后重建的重要依据。
那么大家是否知道用什么方法可以比较详细迅速的了解洪水影响的范围与程度呢?这就是遥感技术。
下面我们共同探究遥感技术的作用与原理。
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1998年洞庭湖和荆江地区飞机遥感图像,观察并思考这些图像在抗洪中发挥了什么作用?遥感的基本工作过程是什么?推进新课板书:一、遥感技术(一)概念与工作过程生(学生回答)略。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说课稿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说课稿大连理工大学附属高级中学焦莉《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地理必修3的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的第二节,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我对本节的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
一、课标要求1.结合实例,了解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2.举例说出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
3.运用有关资料,了解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4.了解数字地球的含义。
二、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现代地理学中,地理信息技术学科的发展与应用,日益成为地理学前沿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并成为地理学服务于社会生产的主要途径,其主要的“3S”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
高中地理必修3主要是以某一典型区域地理环境为研究对象,其自然与人文信息的提取、分析、研究、规划、整治等,都离不开地理信息技术的支持。
课标强调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学习中的应用,本节课的学习,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地理信息技术进行探究的兴趣,又能够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现代科学技术对地理环境研究的方法,为以后区域地理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节教材共划分四个主要部分:前三部分是地理信息技术的主要内容“3S”技术,分别是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教材介绍了其概念、原理、特点以及在区域地理环境中的应用等有关内容;最后一部分介绍了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的联系。
2.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对知识、能力培养、思想教育三者统一的要求,加上对教材的分解和对学生现有能力的了解,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与技能①利用多媒体,结合实际材料,了解遥感的具体应用与功能、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及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②通过搜集资料、图像,进行分析对比,以加深对地理信息技术的理解③了解数字地球的含义及发展,与地理信息技术的联系,并能例举出实际应用(2)过程与方法①运用资料分析问题和图表对比方法②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相结合进行资料、图像查找与分析(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培养学生对地理信息技术进行探究的兴趣②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③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3.教学重难点本节知识属于现代科学技术,内容新、技术性强,专业抽象术语较多,学生对于“3S”技术的原理区分难度较大,进而影响在具体研究环境中应用技术的准确、合理、有效,故将重难点确定为:(1)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原理、联系、区别,以及数字地球的含义(2)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三、学情分析1.知识基础大部分学生经过必修1、2的学习,已经具备基本的地理基础知识与原理,对于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研究中的应用,能够结合区域特征分析、理解并运用。
高中地理专题: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教案
高中地理专题: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概念及其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2. 掌握遥感、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地理信息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
3. 能够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区域地理环境研究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4.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升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地理信息技术的定义及分类1.1 遥感技术(Remote Sensing, RS)1.2 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1.3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2.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案例分析2.1 遥感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2.2 GPS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2.3 GIS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三、教学重难点1. 地理信息技术的概念及其分类。
2.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地理信息技术的概念、原理及其应用。
2. 利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实例。
3. 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遥感图像、GPS定位等实例,引发学生对地理信息技术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地理信息技术的概念、原理及其分类。
3. 案例分析:分析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实例。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软件进行实际操作,解决区域地理环境研究问题。
5. 总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价值。
6. 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选取一个区域地理环境研究问题,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进行实践操作。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地理信息技术的概念、原理及其分类的理解程度。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教学说课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教学说课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1.2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教学重难点:1.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原理,以及数字地球的含义2.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教具准备:有关挂图等、自制图表等教学方法:比较法、图示分析法、图示法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地理信息技术1.概念:指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主要包括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等。
2.应用——广泛广泛应用于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国土资源管理、国土开发规划等许多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如:可以模拟特定区域的自然过程,预测、预报区域内可能发生的灾害或环境变化。
GPS汽车导航、空间信息网站、城市多媒体地理信息系统等。
二、遥感(RS)1.概念:是人们在航空器(如飞机、高空气球)或航天器(如人造卫星)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
2.遥感的装置⑴传感器——遥感的关键装置作用:传感器在航空或航天器上接受地面物体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信息,并以图像胶片或数据磁带记录下来,传送到地面接收站(图1.4)⑵组成(了解)遥感平台、传感器、地面接收站、信息处理系统等1998年洞庭湖及荆江地区飞机、卫星遥感影像对洪水监测1998年夏秋,长江流域发生了罕见的大洪水,中科院遥感所等科研部门,利用飞机遥感监测和卫星遥感监测技术,对洞庭湖及荆江地区洪灾情况进行监测,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了较全面的资料,给抗洪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为夺取抗洪斗争立了大功。
课本图 1.5(左图)是飞机遥感影像,在阴雨天气的情况下,通过微波遥感,透过层层云雨阴隔而得到的图像,地物仍具很高的分辨率,经过计算机处理后,课本图 1.6(左图)更是清楚地显示了洪水的淹没情况。
人教版高中必修三说课稿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应对策略:
1.对于理解困难的学生,我将提供额外辅导,确保他们跟上课程进度。
2.优化课堂时间管理,合理安排实践活动,尽量让更多学生参与。
3.针对不同学生的兴趣和动机,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课后,我将通过以下方式评估教学效果:
1.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分析他们的掌握程度。
2.案例教学法:以实际案例为载体,让学生在分析、讨论案例中学习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这种方法基于情境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应在具体情境中学习,以提高知识迁移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鼓励他们相互交流、合作解决问题。这种方法依据社会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在与他人的互动中学习。
4.实验教学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地理信息技术软件,亲身体验技术应用的魅力。这种方法基于实验心理学,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4.课后交流:鼓励学生在课后通过网络平台、社交媒体等途径,继续讨论和交流学习心得,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为了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我将采用以下方式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通过展示一组遥感图像,让学生观察并猜测这些图像所代表的地理现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提出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这些遥感图像是如何获取的?它们在地理环境研究中有什么作用?”引导学生思考。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地理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使学生认识到地理信息技术在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三)教学重难点
1.2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
在总结归纳阶段,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以下活动:
1.知识梳理:帮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梳理地理信息技术的概念、组成、功能和应用领域。
2.能力提升:总结学生在课堂讨论、练习中的表现,指出提高的方向和努力的目标。
3.情感态度:强调地理信息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地理、关注环境保护的情感。
1.基础知识巩固:设计一些选择题、填空题,让学生巩固地理信息技术的概念、组成和功能等基础知识。
2.实践操作:布置一些地理信息技术软件的操作任务,如绘制地图、分析数据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案例分析:提供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4.小组合作: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练习任务,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5)总结反思:引导学生总结所学知识,反思地理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3.教学评价:
(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课堂参与、小组合作、实践操作等;
(2)终结性评价:通过期末考试、小论文、实践报告等形式,评估学生对本章节知识的掌握程度;
(3)综合素质评价:结合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发展、情感态度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
二、学情分析
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掌握了地理基本概念和原理。在此基础上,他们对地理信息技术的了解可能相对有限,但对于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在学习本章节时,学生需要在原有知识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地理信息技术的相关内容。
学生在此阶段的认知特点如下:
1.抽象思维能力逐渐增强,能够理解和掌握较为复杂的地理信息技术原理;
2.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理信息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教案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地区发展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地区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教课目的】1.知识与技术1)认识遥感、全世界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原理,以及数字地球的含义。
2)举例说明遥感、全世界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在地区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2.过程与方法1)利用图像,联合实质,掌握 GPS汽车导航技术,信息在汽车、卫星和服务中心的传达等内容 ,经过详细事例以认识地理信息技术在某些领域的应用2)经过收集资料、图像,进行剖析对照,以加深对地理信息技术的理解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深刻地领会现代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2)培育学生对地理信息技术进行研究的兴趣3)培育学生剖析问题、解决实质问题的能力科学修养与科学观4)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以加强学生的民族骄傲感【教课要点】1.遥感、全世界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原理,以及数字地球的含义2.遥感、全世界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在地区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教课难点】1.遥感、全世界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原理,以及数字地球的含义2.遥感、全世界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在地区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课型及课时】新讲课(共 2 课时)【教课方法】充足利用多媒体进行讲堂教课 ,制作相应课件 ,展现 RS、GIS、GPS和数字地球的有关图片,以形象直观的图来除去学生对“3S的”神奇感。
要多采纳实例教课法,教师应在课前到网上收集有关“3S技”术的运用实例,以加深学生对“3S的”理解,并借此打破难点和掌握要点。
采纳列表比较的方法,以差别 RS、GIS、GPS三者的不一样,如观点、工作原理和用途等。
运用网络表示图,理解各样信息技术的工作过程和不一样用途。
【教课过程】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在地区的研究中不单有定性的研究方法,还有定量的研究方法,此中地理信息技术在地区发展的研究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比如 20xx 年 5 月 12 日,四川汶川地域发生 8.0 级大地震,有关部门利用卫星遥感监测技术,对灾区状况进行监测,在很短时间内获取全面的资料,给抗震救灾供给了科学依照,为抗震救灾的成功立了大功。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教案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教案教案: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一、教学目标1.了解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基本概念和应用;2.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功能;3.了解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具体应用案例;4.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地理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和应用;3.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具体应用案例。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地理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的方式介绍地理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数据、地理数据分析等。
2.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和应用(30分钟)教师展示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和应用案例,包括数据输入、数据管理、数据查询与分析、数据可视化等。
3.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具体应用案例(40分钟)教师介绍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具体应用案例,包括土地利用变化分析、水资源管理、气候变化模拟等。
4.小组讨论和报告(3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选择一个地理环境问题,运用地理信息技术进行分析,并撰写报告。
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进行报告,其他小组进行点评和讨论。
四、教学过程安排1.教师介绍地理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引导学生了解其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2.教师展示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和应用案例,并让学生跟随教师操作进行实践。
3.教师介绍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具体应用案例,包括土地利用变化分析、水资源管理、气候变化模拟等,并引导学生思考其优势和限制。
4.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报告,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地理环境问题进行分析,并撰写报告。
5.小组进行报告和讨论,学生可以根据其他小组的报告进行点评和提问。
五、教学评价和反思通过小组讨论和报告的方式,可以评估学生对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同时,学生的报告和点评可以使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维能力。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教学说课
1.2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教学重难点:1.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原理,以及数字地球的含义2.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教具准备:有关挂图等、自制图表等教学方法:比较法、图示分析法、图示法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地理信息技术1.概念:指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主要包括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等。
2.应用——广泛广泛应用于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国土资源管理、国土开发规划等许多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如:可以模拟特定区域的自然过程,预测、预报区域内可能发生的灾害或环境变化。
GPS汽车导航、空间信息网站、城市多媒体地理信息系统等。
二、遥感(RS)1.概念:是人们在航空器(如飞机、高空气球)或航天器(如人造卫星)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
2.遥感的装置⑴传感器——遥感的关键装置作用:传感器在航空或航天器上接受地面物体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信息,并以图像胶片或数据磁带记录下来,传送到地面接收站(图1.4)⑵组成(了解)遥感平台、传感器、地面接收站、信息处理系统等1998年洞庭湖及荆江地区飞机、卫星遥感影像对洪水监测 1998年夏秋,长江流域发生了罕见的大洪水,中科院遥感所等科研部门,利用飞机遥感监测和卫星遥感监测技术,对洞庭湖及荆江地区洪灾情况进行监测,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了较全面的资料,给抗洪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为夺取抗洪斗争立了大功。
课本图1.5(左图)是飞机遥感影像,在阴雨天气的情况下,通过微波遥感,透过层层云雨阴隔而得到的图像,地物仍具很高的分辨率,经过计算机处理后,课本图1.6(左图)更是清楚地显示了洪水的淹没情况。
课本图1.5(右图)是卫星遥感影像,同样经过计算机处理后,课本图1.6(右图)能清楚地显示当时该地区淹没地区的分布。
高中地理《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学习目标]1.了解遥感的概念和主要环节,掌握其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作用和应用领域。
2.掌握全球定位系统的组成、用途及应用。
3.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4.了解“3S”技术与数字地球的关系。
[重难点]1.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2.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
3.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课堂导入:地理信息技术听起来好像很高大上,很多学生可能不是很理解,其实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已经应用的十分广泛,同学们用过“饿了吗”和“滴滴打车”软件吗?(举手调查统计一下数据)这些软件是如何获取我们的位置信息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相关知识讲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况RS 概念与工作过程通过课件因果关系图讲解,并让学生自己结合图示复述该过程遥感概念中的关键词是远距离的感知,用一定的装备和技术获得地物的信息。
不同的地面物体,性状不同,反射和辐射的电磁波也不同,这是遥感信息能够判读的基本工作原理。
遥感系统包括:被测目标物的信息特征、信息的获取、信息的传输与记录、信息的处理和信息的应用五大部分。
读课本图1.4,简要描述一下遥感的主要过程。
目标物能辐射和反射电磁波。
这种电磁波被传感器探测到后传输到地面接收系统。
地面通过电脑软硬件设备和有经验科学工作者的处理得到遥感图像和统计数字。
展示RS 的应用领域,接下来我们了解一下遥感在各方面的广泛应用。
活动:请同学们让学生结合课本知识的学案补充材料,分析以下RS 图像的用途和简要说明。
1. 气象方面的应用2. 自然灾害的应用3. 农业生产的应用4. 海洋污染的应用通过该活动引导学生如何运用简单的RS 图形获取信息,分析一些简单问题思考1:从监测的范围、速度,人力和财力的投入等方面看,遥感具有哪些特点?板书小结:RS 主要是获取面的信息接下来我们学习GPS 技术,首先了解它的一般特点和组成,课件展示全球定位系统可以帮助野外考察人员确定考察点的地理位置(经度和纬度)、高程(海拔),从而可在野外调查中获得更为精准的数据。
地理③《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教案
地理③1教学资源地理信息技术包括——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数字地球技术。
遥感是以航空摄影技术为基础,在20世纪60年代初进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
开始为航空遥感,自1972年美国发射了第一颗陆地卫星后,标志着航天遥感时代的开始。
通过几十年的进展,目前遥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资源环境、水文、气象,地质地理等领域,成为一门有用的、先进的空间探测技术。
遥感是利用遥感器从空中来探测地面物体性质的,它依照不同物体对波谱产生不同响应的原理,识别地面上各类地物,具有遥远感知事物的意思。
也确实是利用地面上空的飞机、飞船、卫星等飞行物上的遥感器收集地面数据资料,并从中猎取信息,经记录、传送、分析和判读来识别地物。
遥感技术要紧特点1.可猎取大范畴数据资料。
遥感用航摄飞机飞行高度为10km左右,陆地卫星的卫星轨道高度达910km左右,从而可及时猎取大范畴的信息。
2.猎取信息的速度快、周期短。
由于卫星围绕地球运转,从而能及时猎取所经地区的各种自然现象的最新资料,以便更新原有资料,或依照新旧资料变化进行动态监测,这是人工实地测量和航空摄影测量无法比拟的。
3.猎取信息受条件限制少。
在地球上有专门多地点,自然条件极为恶劣,人类难以到达,如沙漠、沼泽、高山峻岭等。
采纳不受地面条件限制的遥感技术,专门是航天遥感可方便及时地猎取各种宝贵资料。
4.猎取信息的手段多,信息量大。
依照不同的任务,遥感技术可选用不同波段和遥感仪器来猎取信息。
例如可采纳可见光探测物体,也可采纳紫外线、红外线和微波探测物体。
利用不同波段对物体不同的穿透性,还可猎取地物内部信息。
例如,地面深层、水的下层、冰层下的水体、沙漠下面的地物特性等,微波波段还能够全天候工作。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loble Positioning System)是一种结合卫星及通讯进展的技术,利用导航卫星进行测时和测距。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简称G PS)是美国从20世纪70 年代开始研制,历时20余年,耗资200亿美元,于1994年全面建成。
高中地理专题: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教案
高中地理专题: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概念及其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地理信息技术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地理信息技术的定义及其发展历程。
2.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实例。
3. 地理信息技术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地理信息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
2. 结合具体实例,引导学生运用地理信息技术进行分析。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理信息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概念及其作用。
2. 讲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介绍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地理信息技术的概念,并简要介绍其发展历程。
3. 分析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实例:以具体实例为例,分析地理信息技术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城市规划等方面的应用。
4. 探讨地理信息技术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引导学生思考地理信息技术在环境保护、资源管理、灾害预警等方面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笔记。
2. 结合生活实际,思考地理信息技术在身边的应用。
3. 选择一个感兴趣的地理话题,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进行调查研究,下节课分享成果。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地理信息技术实验室或相关企业,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理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
2. 邀请地理信息技术领域的专家或从业人员进行讲座,分享他们的经验和见解。
3. 开展地理信息技术竞赛或项目实践,鼓励学生创新和运用地理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地理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教学设计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教学设计地理信息技术(Geograph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GIT)是一门综合应用多种技术的学科,涵盖了地理空间数据获取、处理、分析、可视化和应用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地理信息技术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意义。
本文设计了一节以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为主题的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的地理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2.掌握地理空间数据的获取方法;3.学会使用地理信息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4.了解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案例;5.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内容和活动设计:一、地理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领域(20分钟)1.引入:通过呈现一些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案例,激发学生对地理信息技术的兴趣。
2.讲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应用领域,如地理空间数据和地图、遥感数据、地理信息系统等。
3.小组讨论:学生自由组成小组,讨论地理信息技术在未来可能的其他应用领域。
二、地理空间数据的获取方法(30分钟)1.讲解地理空间数据的获取方法,如GPS定位、遥感影像获取等。
2.案例分析:选择一个实际案例,比如一些地区的土地利用变化,让学生分析该案例需要哪些地理空间数据,并了解如何获取这些数据。
三、地理信息软件的使用(40分钟)1. 介绍几款常用的地理信息软件,如ArcGIS、QGIS等,讲解其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
2.操作实践:学生按照指导操作教师提供的地理空间数据,了解如何使用地理信息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四、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案例(40分钟)1.根据学生的兴趣和专业背景,选择一个具体的区域地理环境研究案例,并向学生介绍该案例的背景和研究目标。
2.学生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负责研究一些具体方面,如气候变化、土地利用、自然资源等,并使用地理信息技术进行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展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教学说课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1.2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教学重难点:1.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原理,以及数字地球的含义2.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教具准备:有关挂图等、自制图表等教学方法:比较法、图示分析法、图示法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地理信息技术1.概念:指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主要包括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等。
2.应用——广泛广泛应用于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国土资源管理、国土开发规划等许多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如:可以模拟特定区域的自然过程,预测、预报区域内可能发生的灾害或环境变化。
GPS汽车导航、空间信息网站、城市多媒体地理信息系统等。
二、遥感(RS)1.概念:是人们在航空器(如飞机、高空气球)或航天器(如人造卫星)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
2.遥感的装置⑴传感器——遥感的关键装置作用:传感器在航空或航天器上接受地面物体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信息,并以图像胶片或数据磁带记录下来,传送到地面接收站(图1.4)⑵组成(了解)遥感平台、传感器、地面接收站、信息处理系统等1998年洞庭湖及荆江地区飞机、卫星遥感影像对洪水监测1998年夏秋,长江流域发生了罕见的大洪水,中科院遥感所等科研部门,利用飞机遥感监测和卫星遥感监测技术,对洞庭湖及荆江地区洪灾情况进行监测,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了较全面的资料,给抗洪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为夺取抗洪斗争立了大功。
课本图 1.5(左图)是飞机遥感影像,在阴雨天气的情况下,通过微波遥感,透过层层云雨阴隔而得到的图像,地物仍具很高的分辨率,经过计算机处理后,课本图 1.6(左图)更是清楚地显示了洪水的淹没情况。
课本图1.5(右图)是卫星遥感影像,同样经过计算机处理后,课本图1.6(右图)能清楚地显示当时该地区淹没地区的分布。
通过不同时间,不同遥感平台得到的影像,再经过计算机处理技术,我们就能快捷、准确地统计出洪水的淹没情况。
可见,遥感技术具有很多的优点。
4.遥感的优越性(此部分可以请学生思考讨论总结完成。
) ①提高研究工作的精度和质量,节省人力、财力,提高效率。
②遥感信息作为重要的信息源,为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从定性到定量、从静态到动态、从过程到模式的转化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的扩张、海岸的侵蚀、湖泊的消长,等等。
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灾害防御监测等领域。
遥感技术的应用范围很广。
除了以上介绍的森林火灾、洪水监测外,还广泛应用于农业、地质、海洋研究、环境监测等许多方面。
而且我国的遥感技术也已经在世界上具领先地位。
5.遥感技术的应用遥感在农业方面的应用1.遥感在农业方面的应用主要包括上地资源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病虫害和农业生态环境调查及监测,以及农作物长势监测和估产等方面。
2.遥感在土地资源与土壤调查中应用广泛。
3.作物估产是体现遥感在农业方面综合应用的最好例证。
1.从监测的范围、速度,人力和财力的投入等方面看,遥感具有哪些特点?2.有人说:遥感是人的视力的延伸。
你同意这种看法吗?感器。
传统的工作方法 遥感技术指导学生阅读网上资料了解遥感技术的其他应用:①“嘉陵江上游水土侵蚀遥感调查”;②“气象卫星的旱情监测”;③“河南省有效灌溉面积遥感调查”;④“山东省可发展灌溉面积遥感调查”;⑤“黄河小浪底水库下闸蓄水后下游河道的遥感图像”。
进入“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网站,查看有关信息及知识。
进入“国家遥感中心——遥感信息、遥感快讯”,查看有关内容,一是复习巩固本节知识;二是为下一节学习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技术知识作准备。
课堂小结:遥感技术是国土整治和区域发展研究中应用较广的技术手段之一,我国在这个领域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我国的大部分土地已经获得了大比例尺的航空影像资料,成功发射了回收式国土资源卫星,自行研制发射了“风云”卫星。
遥感技术为我国自然资源开发与利用提供了大量的有用的资料,在我国农业估产、灾害监测、矿产勘察、土地利用、环境管理与城乡规划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板书设计§1.2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一、地理信息技术1.概念:2.应用——广泛二、遥感(RS)技术极其应用1.概念:2.遥感的装置⑴传感器——遥感的关键装置⑵组成(了解)遥感平台、传感器、地面接收站、信息处理系统等3.遥感技术的主要环节和功能4.遥感的优越性提高研究工作的精度和质量,节省人力、财力,提高效率。
5.遥感技术的应用课后作业:进入“国家遥感中心——遥感信息、遥感快讯”,查看有关内容。
三、全球定位系统(GPS)1.概念: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适时进行导航、定位的系统,称为全球定位系统,简称GPS。
2.组成:空间部分——GPS卫星星座(图).7);地面控制部分—一地面监控系统;用户设备部分——GPS信号接收机。
3.特点全能性(陆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4.应用⑴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
⑵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如:野外调查是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常用的方法之一,全球定位系统可以帮助野外考察人员确定考察点的地理位置(经度和纬度)、高程(海拔),从而可在野外调查中获得更为精准的数据。
⑶在日常生活中应用——GPS导航无论是在何时何地,只要拥有GPS信号接收机,就能知道自己前进的方向和所处的地理坐标。
利用GPS为导航服务也成为—种新兴的行业(图1.8)。
GPS汽车导航(图1.8)汽车导航装置可显示城市道路图和该车的位置。
驾驶员辅入出发点和目的地的地名然后从系统显示的可行路线中选择其中的一条。
系统除动态显示该车的位置》L还通过语音提示引导驾驶员把车开到目的地。
5.GPS卫星星座GPS卫星星座由21颗工作卫星和3颗在轨备用卫星组成。
它们均匀分布在六个轨道平面内。
全球任何地点在任何时刻地平面上空至少有四颗GPS卫星。
在GPS汽车导航中,信息在汽车、卫星和服务中心之间是怎样传递的?GPS用户设备接收了GPS卫星信息,解算出本车的位置、速度等信息,并通过无线电信号传送至服务中心。
服务中心再根据汽车所在的位置、及时通过语言提示为汽车导航。
通过该材料大致了解我国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四、地理信息系统(GIS)1.概念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汁算机系统,称为“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
教师指图讲解,使学生对地理信息系统的过程有一般性了解。
3.应用应用的领域相当广泛,凡是用到地图或需要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领域都可用到。
⑴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地理信息系统可提供反映区域状况的各种空间信息。
通过对有关信息进行分析、加工,建立能反映区域内各种因素相互关系,揭示区域结构、特征和发展规律的模型。
⑵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所提供的查询检索、空间分析等功能,还可对区域内自然资源和条件、区位和交通条件、人口和劳动力条件,以及经济和社会条件进行更精确的分析、评价。
⑶在利用遥感、全球定位系统等提供的地理信息的基础上,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对环境和自然灾害进行动态监测及评估预测。
⑷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已得到推广。
香港网上地图网页) 或者中国网上地图)指导学生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 (1)界面组成:功能区,索引,图层内容等(2)信息系统的功能:地图信息,全部或局部地区信息,专业分类信息,有关内容的文字、图像信息,缩放、补充、测算等,信息输出等。
有关GIS 在国土整治中的其他一些功能作用,教师可以参照后面备课资料,适当补充讲解。
1.与地图相比,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哪些优点?等。
2.有人说:地理信息系统是地图的延伸。
你怎样理解?五、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 1.“3S ”的关系⑴联系:既互为独立发展又相互促进。
⑵区别①遥感主要用于地理信息数据的获取; ②全球定位系统主要用于地理信息的空间定位;③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用来又对地理信息数据进行管理、查询、更新、空间分析和应用评价。
2.数字地球 (1)概念指数字化的地球,即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
(2)原理和应用数字地球是将不同空间、时间的自然、人文的大量信息,按地理坐标,从区域到全球进行整合,并进行立体的,动态的显示,能为复杂的生产、研究活动提供实验条件和试验基地。
1.图1.5和田1.6显示的对洪水灾害的监测和统计除运用了遥感技术外,还运用了哪种地理信息技术这两种地理信息技术在这次洪灾监测和统计中具有怎样的相互关系1.5和图1.6所示的洪水监测和统计中,除运用了遥感技术外,还运用了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提供了信息源(信息搜集),地理信息系统对信息进行加工(分析、统计)。
2.城市110指挥中心在接到报警电话后,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指挥警车到达出事地点。
为提高出警效率,许多城市配备了巡誓车。
应用地理信息技术可大大提高出誓效率(图1.11)。
(1)110指挥中心要随时掌握每辆巡警车在城市中的位置,可以利用哪一种地理信息技术?(2)110指挥中心要确定哪一辆巡警车离出事地点最近,可以利用哪一种地理信息技术?(3)110指挥中心要判定最近的警车至出事地点的道路是否畅通,还需要利用哪些技术如果存在严重交通堵塞,110指挥中心又该怎么办事地点的巡警车(需要综合运用上述技术)。
(4)假如你是110指挥中心的调度员,描述在接到报警电话到指挥警车前往出事地点的工作程序。
分析确定最近(或能最快到达)的巡警车→通知该巡警车。
(5)由此例推想,地理信息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城市管理的哪些部门中?技术。
【课堂小结】现代地理学中,3S技术学科的发展与应用,日益成为地理学前沿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并成为地理学服务于社会生产的主要途径,现在3S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
它们三者既有分工又有联系。
遥感技术主要用于地理信息数据的获取,全球定位系统主要用于地理信息的空间定位,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用来对地理信息数据的管理、更新、分析等。
其中,遥感技术为地理信息系统提供信息数据,加快了地理信息数据库系统的更新,保证了地理信息系统的时效性,全球定位系统为遥感信息数据地面定位目标选择、野外验证、图像分类等提供了必要的数据信息,为更好地利用遥感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支持。
三者的关系可用以下简图表示:板书设计§1.2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三、全球定位系统(GPS)1.概念:2.组成:3.特点全能性(陆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4.应用⑴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
⑵在日常生活中应用——GPS导航5.GPS卫星星座四、地理信息系统(GIS)1.概念2.地理信息系统的简要程序3.应用五、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1.“3S”的关系2.数字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