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填埋场二次污染的应对措施研究
探析生活垃圾填埋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生活垃圾填埋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目前,最常见的生活垃圾处理方法就是垃圾卫生填埋处理法,虽然生活垃圾填埋场有效的控制了生活中的垃圾污染,但是在发挥作用的时候也暴露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
本文针对生活垃圾填埋场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治理对策,更进一步的提高今后垃圾填埋场的建设。
标签:垃圾填埋场常见问题治理对策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伴随着增多的就是生活垃圾。
目前,生活垃圾已逐渐成为一个污染环境、影响市容市貌的社会问题。
垃圾填埋处理法具有投资少、费用低、处理量大、可操作性强等特点,已被广泛的应用到世界上的许多国家。
但填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直接威胁到了周边居民的身体健康,并且还存在着不可估量的安全隐患。
因此,探析生活垃圾填埋场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是推进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良策。
1生活垃圾填埋场常见问题目前,我国大多数生活垃圾填埋场采用的方式以堆放方式居多,只有少数城市采用卫生填埋法处理生活垃圾。
这使得大多数生活垃圾填埋场处于长时间运行、管理不善、封场覆盖性差、垃圾渗滤液造成二次污染的局面,严重污染了周围的水体,大气和土壤。
概括起来,生活垃圾填埋场常见的问题如下:第一,生活垃圾长时间裸露堆放,不及时处理,导致蚊虫滋生,臭气散发,污染空气质量。
此外,在厌氧条件下分解有机物,往往会伴随着有害气体的产生,造成对环境的二次污染。
更严重的是,产生的甲烷气体在浓度含量达到一定程度时极易爆炸,诱发火灾。
第二,对分解生活垃圾的过程中产生的渗滤液处理不当,严重的威胁到了周围的环境,土壤和地下水。
第三,填埋作业程序不规范,导致污染问题和周围环境的恶臭问题。
第四,不注重填埋气的回收利用,造成大气污染和资源浪费。
第五,垃圾处理不当,部分垃圾直接填埋于土壤,严重污染了土壤。
2生活垃圾填埋场的治理对策2.1及时处理生活垃圾,喷药杀虫、防蝇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垃圾中的有机物质将是各种细菌的培养基地,垃圾中产生的细菌会通过动物的觅食来传播各种疾病。
垃圾填埋的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策略探讨
垃圾填埋的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策略探讨1. 引言1.1 背景介绍垃圾填埋是目前全球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之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增长的持续扩大,垃圾产生量不断增加,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垃圾填埋不仅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还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和渗滤液,对土壤、水源和空气造成污染,严重影响生态环境的健康。
垃圾填埋还可能引发土地沉降、垃圾渗漏等问题,给周边居民带来安全隐患。
在面临如此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下,我们需要深刻认识到垃圾填埋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努力寻求有效的治理策略和解决方案。
只有将垃圾填埋问题纳入生态环境保护的整体框架,才能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本文将从垃圾填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现有的治理策略、生态环境健康的重要性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提出可持续的垃圾填埋解决方案,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的创新技术应用,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1.2 问题阐述垃圾填埋是目前常见的垃圾处理方式之一,但却对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数量不断增加,填埋场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挑战。
垃圾填埋会导致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
垃圾中的有害物质会渗入土壤和地下水,对生态系统造成长期的危害。
填埋场周边的空气质量也会受到影响。
垃圾堆放和分解产生的气体会造成空气污染,影响周边居民的健康。
填埋场还会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如何有效治理垃圾填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成为当今亟待解决的问题。
从资源利用、减量化、回收利用等方面综合考虑,制定科学有效的治理策略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采取合适的措施和技术手段,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垃圾填埋对生态环境的损害,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1.3 重要性垃圾填埋是当前社会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其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垃圾填埋量不断增加,给土壤、水源和空气质量带来了严重威胁。
污染场地修复中二次污染防治措施探讨
污染场地修复中二次污染防治措施探讨污染场地修复是当前环保领域的重要工作之一,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二次污染的情况。
面对这一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以确保修复工作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探讨污染场地修复中的二次污染防治措施,并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
一、二次污染的原因在污染场地修复过程中,二次污染通常是由以下原因引起的:1.施工操作不当:在修复过程中,施工人员对于污染物的处理不当,导致污染物重新释放到环境中,造成二次污染。
2.未能有效隔离:在修复工作中,未能对污染场地进行有效的隔离措施,导致污染物向周围环境扩散,形成二次污染。
3.修复工艺不当:选择不合适的修复工艺或者使用不当的修复材料,可能会造成二次污染的风险。
以上几点是导致二次污染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些原因,我们需要采取一些具体措施来进行防治。
二、二次污染防治措施1.严格施工操作在施工操作中,需要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确保他们了解污染物的性质、危害和处理方法。
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修复方案进行操作,避免出现任何失误。
对施工现场进行严格的管理和监控,确保污染物不会再次释放到环境中。
2.有效隔离在进行修复工作时,需要对污染场地进行有效的隔离措施,防止污染物向周围环境扩散。
可以采取封闭式施工或者建立临时围栏等方式进行隔离,确保修复区域与周围环境的有效隔离。
3.科学修复工艺在修复工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修复工艺和材料,确保修复过程中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需要对修复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妥善处理,避免再次对环境造成污染。
4.定期监测和评估在污染场地修复工程完成后,需要进行定期的监测和评估,以确保修复效果符合要求。
也要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二次污染风险,保障修复工程的长期效果。
三、提升污染场地修复水平除了以上的具体防治措施外,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污染场地修复工作的整体水平,以减少二次污染的风险。
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提升:1.技术研究和创新:加强对于修复技术的研究和创新,开发更加高效、低成本的修复技术和材料,提升修复效果和减少二次污染的风险。
填埋场污染阻隔控制措施
填埋场污染阻隔控制措施一、引言1.1 填埋场污染问题的提出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和生活垃圾的产生量逐年增加。
填埋场作为主要的垃圾处理方式,虽然解决了垃圾堆放问题,但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隐患。
垃圾填埋过程中产生的渗滤液和气体,若不进行有效处理,将对周边土壤和地下水系造成严重污染,影响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
1.2 填埋场污染的影响与危害填埋场污染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影响周边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二是产生恶臭和有害气体,影响周边居民生活质量;三是可能导致病原微生物传播,影响公共卫生安全。
这些污染问题给周边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危害,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填埋场污染阻隔控制措施,以减少填埋场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影响。
通过研究填埋场污染阻隔控制技术,为我国填埋场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一方面,有利于改善填埋场周边环境质量,保障人民生活品质;另一方面,有助于推动我国环保产业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二、填埋场污染阻隔控制技术概述2.1 填埋场污染阻隔控制的定义填埋场污染阻隔控制,是指采用一系列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对垃圾填埋场产生的渗滤液和气体进行有效控制,防止其污染周围土壤和地下水,从而达到保护环境、维护人民健康的目的。
该技术主要包括物理隔离、化学治理和生态恢复三个方面。
2.2 填埋场污染阻隔控制技术的发展现状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垃圾产生量的增加,填埋场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针对这一问题,我国政府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加大了对填埋场污染阻隔控制技术的研究和投入。
目前,填埋场污染阻隔控制技术在我国已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防渗层施工技术:通过使用高质量的防渗材料,如高密度聚乙烯(HDPE)等,构建防渗层,以减少渗滤液对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
2.防渗帷幕技术:利用地质钻探设备,在填埋场周围地层中注入防渗材料,形成一道地下帷幕,阻止污染物向外扩散。
生活垃圾二次污染控制技术
生活垃圾二次污染控制技术生活垃圾在填埋和焚烧处置过程中,会产生渗滤液、填埋气(沼气)、焚烧炉渣、飞灰、恶臭气体等二次污染物,对二次污染的处理处置程度,直接影响着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效果。
因此,必须严格控制并减少二次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做好污染防治工作。
9.1 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生活垃圾在中转站、填埋场、储坑堆放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渗滤液。
目前,我国生活垃圾含水率为50%~60%,根据经验,垃圾在中转、堆存过程中,析出的渗滤液量占垃圾总重的8%~25%。
渗滤液是一种污染物浓度高、性质复杂、处理难度大的废水。
在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理处置全过程中,渗滤液的产生环节分散且产量大小不一。
针对不同环节、不同时期的渗滤液,开发和建设相应的渗滤液处理技术及工程,须综合考虑技术水平、处理效果、投资与运行成本等各因素。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对渗滤液处理工艺的出水指标要求更加严格,对处理技术及工艺带来了新的挑战。
9.1.1 渗滤液的特点垃圾渗滤液的产生受诸多因素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降水渗入。
②地表水流入。
③垃圾本身含有的水分。
④微生物活动产生的水。
⑤地下水的渗入。
由于产生时间与地点不同,渗滤液的水质变化较大,填埋场、中转站的渗滤液水质各不相同,同一填埋场不同时期的渗滤液水质差异也比较明显。
表9.1显示了我国部分地区渗滤液的水质典型参数取值。
9.1.1.1 填埋场渗滤液的特点填埋场渗滤液的物质成分和浓度变化很大,取决于填埋废弃物的种类、性质、填埋方式、污染物的溶出速度和化学作用、降雨状况、填埋场场龄及填埋场结构等,但主要取决于填埋场的使用年限和填埋场设计构造。
一般认为填埋5年以下为初期填埋场,此时填埋场处于产酸阶段,渗滤液中含有高浓度有机酸,BOD5、TOC、营养物和重金属的含量均很高,NH3-N浓度相对较低,C/N比协调,可生化性较好,此阶段的渗滤液较易处理。
垃圾填埋二次污染的防治方法
1、复合土工膜填埋场场底防渗。
为防止垃圾渗滤液污染地下水,必须在填埋场底采取有效的防渗措施。
以前垃圾填埋场底部都铺放一层防渗材料,主要有黏土、沥青、塑料膜等合成橡胶等。
近几年国外开始采用人工合成防渗层,有的采用双防渗层,效果明显好于前者。
垂直防渗可采用帷幕灌浆、不透水布等。
各填埋场可根据具体工程和水文地质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渗措施。
2、复合土工膜渗滤液的收集处理。
渗滤液由于成分复杂、污染大,在排放前必须进行处理。
但目前国内外尚无完善的能够适应各种垃圾渗滤液的处理工艺。
一般来说,渗滤液可采取“清污分流—渗滤液回灌—预处理—汇入城市污水处理厂合并处理”的方法进行处理。
3、复合土工膜填埋气的回收利用。
垃圾填埋气是一种可回收利用的能源,其热值与城市煤气的热值相近。
但由于填埋气回收设备复杂,投入大而效益低,我国目前运行的复合土工膜垃圾填埋场中,大多没有气体回收系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被放入空中,不仅造成污染,也是一种资源浪费。
一般来讲,沼气回收利用可通过“收集—净化—利用”的方式进行。
(1)复合土工膜填埋气的收集。
由于大部分沼气在填埋场填埋过程中就已形成,所以沼气采集应在填埋过程中就技术。
在垃圾场的复合土工膜填埋过程逐步建造成的,其方法是在填埋场内均匀分布竖立大口径钢管,将钢管向上抽一部分,并继续砌筑,直到填埋场达到设计高度,然后将钢管移走。
通过将各竖井用排气管水平连接,即可实现垃圾填埋与沼气回收同步进行。
(2)复合土工膜填埋气的净化。
溶剂吸收法是目前较为成熟的沼气净化方法,如采用双塔式溶剂吸收法提纯垃圾沼气,设备简单、成本低、操作简便,净化效果好。
加强城市垃圾焚烧和填埋管理减少二次污染
加强城市垃圾焚烧和填埋管理减少二次污染垃圾是现代化城市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之一。
然而,垃圾的处理方式对环境影响巨大。
城市垃圾主要通过焚烧和填埋进行处理,但这两种方式都存在二次污染的问题。
为了减少垃圾处理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必须加强城市垃圾焚烧和填埋管理。
一、加强垃圾焚烧管理垃圾焚烧是一种将垃圾燃烧成灰烬和烟气的处理方式。
然而,焚烧过程中产生的烟尘和有害气体会对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加强垃圾焚烧管理非常重要。
首先,建立健全的焚烧设施和技术标准。
焚烧设施应当配备先进的烟气净化设备,以保证焚烧过程中的排放符合环保要求。
同时,应推广和应用高效的焚烧技术,提高焚烧效率和减少污染物排放。
其次,加强焚烧过程的监管和监测。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焚烧设施的监管,确保设施正常运行并符合环保要求。
同时,要加强对焚烧过程排放物的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问题。
最后,加强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
通过垃圾分类,可以减少可燃垃圾的数量,从而减少焚烧量。
同时,对可回收物品进行回收利用,可以减少垃圾的产生,降低焚烧的需求。
二、加强垃圾填埋管理垃圾填埋是将垃圾掩埋在土地中进行处理的方式。
然而,填埋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渗滤液会污染土壤和地下水资源,对周边环境造成潜在威胁。
为了减少垃圾填埋过程中的二次污染,必须加强填埋管理。
首先,选择合适的填埋场址。
填埋场应远离水源地和居民区,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地区建设。
同时,填埋场应进行防渗处理,避免废水和渗滤液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其次,加强填埋场的监管和管理。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填埋场的监管,确保填埋过程符合环保要求,并对填埋场进行定期检测和评估。
此外,应加强填埋场周边环境的保护,避免填埋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渗滤液对周边环境的侵害。
最后,推广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
在填埋过程中,可以将可回收物品和可转化的有机物进行分离,并进行资源化利用。
通过资源化利用技术,可以减少填埋的数量,降低填埋场的压力,从而减少二次污染的产生。
生活垃圾填埋场二次污染分析与防治
根 据 中 国环 境 科 学 研 究 院 的 报 告 ,垃 圾 渗 滤 液 中
至 少 含 有9 种 有 机 污 染 物 ,其 中 有2 种 已被 列 入 我 国 3 3
和 美 国 环 境保 护局 的 重点 控 制名 单 .1 可 直接 致 癌 , 种
5 可 诱 发 致 癌 .除此 之 外 还 含有 多种 高 浓 度 的 重金 属 、 种
场 设 计 施 工不 当 .管 理 运 行 存 在 疏 漏 ,就 会 造 成 严 重
的二次 污 染 。
2填 埋 场 二 次 污 染 分 析
所 谓 二 次 污 染是 指 一 次 污 染 物 在 自然 条 件 下 改 变 了原 有 性 质 ,而产 生 新 的 污 染 物 ,特 别 是 那 些 反 应 性 较 强 的 物 质 ,性 质 极 不 稳 定 .容 易 发 生 化 学 反 应 。垃 圾 填 埋 场 二 次 污 染 类 型 较 多 如 :渗 滤 液 污 染 土 壤 及
盐 类 和 多种 病 原 微 生 物 。 垃 圾 渗 滤 液 通 过 包 气 带 渗 入 到 地 下 含 水 层 .使 地 下 水 丧 失 利 用价 值 ,且 一 旦 污 染 极 难 修 复 。我 国人 均
地 下 水 以及 对 区域 生 态 系 统 的影 响 :有 毒 有 害 气 体 、
师伟 徐 一沣 郭鹏 臻 余 晓青
( 州 空 军 学 院 , 江 苏 徐 州 2 l 0 ) 徐 2 0 0
摘
要 : 垃 圾 填 埋 场 的 二 次 污 染 物 以渗 滤 液 和填 埋 气最 为 普 遍 。 渗 滤 液 含 多种 有 毒 、有 害 及致 癌
物 质 一 旦 渗 漏 将 对 地 下 水 和 土 壤 造 成 严 重 污 染 。 防 治 渗 滤 液 污 染 一 是 要 做 好 防 渗 . 一 是 要 对 渗 滤
生活垃圾填埋场二次污染分析与防治
中,被堆积或填埋的城市生活垃圾中所含的大量有机
物,被微生物厌氧消化、降解所生成的气体。其主要
成 分 为C H4和CO2, 还 有 少 量 的NH 3、H 2S、N2 , 及 微 量 挥发性有机物,包括氯代烃类、甲硫醇、苯系物等。
A l l e n等(1997) [1 研 0] 究发现填埋气存在140种 以 上 的 成 分,90种以上普遍存在, 这些气体含量虽低 ,但其挥发 性 强, 毒性较大, 对环境污染比较严重。表1为国外对 填埋气成分研究的典型代表。
参考文献:
[1 ] 全 国 人 大 常 委 会 办 公 厅.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固 体 废 物 污 染 环 境 防 治 法[M ].北 京:中 国 民 主 法 制 出 版 社, 1 9 9 6 .
[2] Wang Zongping,Tao Tao,Jin Rulin. Stury onwaste landfill leachate[J]. Environmental Science ,1999 ,7 (3);32 - 39.
做好对滤液渗漏的监测工作,防止污染事故发生。
地质和地球物理监测。地球物理监测方法能清晰地观
要做好防渗 ,首先要防止外来水对渗滤液的侵入。 察 到 地 下 异 常 图 像 ,准 确 地 检 测 出 其 渗 漏 状 况 — — 准
这包括垃圾场底部、顶部雨水的侵入。对于防止顶部 确位置、范围、渗漏程度和流速方向。这是一种快速
3 . 1 渗 滤 液 污 染 防 治
对于渗滤液的污染的防治, 首先要做好防的工作,
也就是防止污染液体下渗,对渗滤液进行收集,从而
切断污染源头;其次要对渗滤液进行净化处理,达到
国 家 或 地 方 的 排 污 标 准; 在 做 好 上 述 工 作 的 同 时 还 要 目 前 , 最 有 发 展 前 景 的 渗 滤 液 渗 漏 监 测 目 技 术 是
废弃物处理过程中的二次污染防治技术研究
废弃物处理过程中的二次污染防治技术研究废弃物的产生与处理一直是环保领域中的重要议题,也备受关注。
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废弃物排放量不断增加,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
因此,研究如何有效防止废弃物处理过程中的二次污染,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废弃物处理过程中的二次污染防治技术研究背景废弃物处理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二次污染的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传统的废弃物处理方法往往存在着二次污染的隐患,如焚烧废弃物会产生有毒废气,填埋会导致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
因此,研究如何减少或避免废弃物处理过程中的二次污染,成为了当前环境保护领域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废弃物处理过程中的二次污染防治技术研究现状分析目前,针对废弃物处理过程中的二次污染问题,国内外学者已经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
在废弃物焚烧过程中,一些先进的燃烧技术和气体净化技术被逐渐应用,以减少废气中的有害物质排放。
在废弃物填埋过程中,地下渗滤液处理技术和填埋气体处理技术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此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的推广应用,也有助于减少废弃物处理过程中的二次污染。
三、废弃物处理过程中的二次污染防治技术研究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尽管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废弃物处理过程中的二次污染防治技术研究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首先,现有的废弃物处理技术仍然存在着效率低、成本高的缺点,需要进一步改进和优化。
其次,在废弃物处理过程中,如何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减少废弃物产生量,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另外,由于废弃物处理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如环境科学、化学工程、材料科学等,如何加强跨学科研究合作,也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四、废弃物处理过程中的二次污染防治技术研究展望虽然废弃物处理过程中的二次污染防治技术研究面临着许多挑战,但我们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一定能够找到更加有效的解决方案。
未来,我们可以进一步加大对废弃物处理技术的研究力度,推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发展,以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和对环境的破坏。
污染场地修复中二次污染防治措施探讨
污染场地修复中二次污染防治措施探讨在污染场地修复工程中,二次污染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二次污染指的是在进行修复工作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新的污染物或者原有的污染物重新被释放到环境中,导致污染程度再次加剧。
为了有效地防治二次污染,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下面将探讨几种常见的二次污染防治措施。
掌握土壤修复的技术要点。
对于不同类型的污染场地,采用不同的修复技术是非常重要的。
土壤修复技术包括生物修复、物理修复和化学修复等。
生物修复是通过植物、微生物等生物活动来降解污染物,物理修复是通过物理手段将污染物从土壤中去除,化学修复则是采用化学物质来改变污染物的性质,使其变得不易释放或降解。
合理选择并正确应用这些修复技术,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二次污染的潜在风险。
加强现场管理和监测。
在修复工程中,需要建立完善的现场管理制度,对工程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并设立专门的现场监测人员,对污染场地进行定期的监测和评估。
监测内容包括土壤中污染物的浓度、土壤中微生物的类型和数量等。
通过及时监测,可以随时掌握修复工程的进展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应对可能出现的二次污染。
建立有效的隔离措施。
在修复工程进行过程中,可以采用隔离措施来避免二次污染的发生。
具体而言,可以建立隔离屏障来防止修复区域与周边环境的污染物交流;采用排水系统来收集修复区域的水,防止污染物通过水体扩散到周边区域;设置雨水收集设备,对雨水进行收集和处理,避免雨水中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和地下水等。
加强沟通和宣传。
修复工程往往涉及到多个利益相关方,如政府、企业、居民等。
在修复工程的过程中,需要加强与相关方的沟通,积极宣传修复工程的目的和措施,提高利益相关方的环保意识。
只有形成全社会的共识和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地防治二次污染。
污染场地修复中二次污染防治措施的探讨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合理选择修复技术、加强现场管理和监测、建立有效的隔离措施以及加强沟通和宣传,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二次污染的风险,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生活垃圾填埋场二次污染的应对措施研究
生活垃圾填埋场二次污染的应对措施研究研究·RESEARCH76生活垃圾填埋场二次污染的应对措施研究文_迟军永张忠原徐州市环境卫生管理处摘要:居民生活垃圾成分复杂,因此在填埋过程中容易对填埋场区周边造成环境污染。
本文针对平原型卫生填埋场在建设、运行过程中如何避免二次污染的问题进行探析,以减轻城市环境保护压力。
关键词:生活垃圾;平原型填埋场;二次污染;处理策略Study on Countermeasures for secondary pollution of domestic waste landfillChi Yong-jun zhang Zhong-yuan[ Abstract ] The composition of garbage is complex, so there are many kinds of pollutants produced in the process of landfill, which can easily caus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round the landfill area. In this paper, the problem of how to avoid secondary pollu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of plain sanitary landfill is discussed in order to alleviate the pressure of urb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Key words ] domestic waste; plain landfill; secondary pollution; treatment strategy随着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居民日常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也在不断增长。
2014年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为17860.2万吨,2015年为18546.6万吨,每年在以10%~20%的速度快速增长,预计2020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将突破两亿吨。
填埋处理中二次污染的治理
一般是作为生物处理的预处理工艺,以减轻生物处理的负荷;或 作为生物处理的后续保证工艺,以确保最后出水达到设计要求。 物理化学法处理渗滤液的主要方法有
混凝沉淀气浮法、氨吹脱、吸附、膜分离技术以及化学氧化法等。
1 混凝沉淀气浮法
1)对重金属的去除
采用加入石灰和絮凝剂的方法,使其形成难溶于水的氢氧化 物沉淀,再与絮凝剂发生沉降分离。
4)渗滤液中的营养比例(C:N:P)往往失调,其突出特点是氮 含量过高和磷含量不足,需要在处理过程中削减氮而补充必 需的磷。
5)填埋场渗滤液的产量与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相比往往较 小,不但耐水质水量冲击能力弱,而且单独设置小规模的处 理系统在日常运转费用方面也缺乏经济上的优越性。
处理方法:
物化处理法、生物化学处理法、其它处理法
2) 通过回灌,不仅可降低渗滤液的污染物浓度,还可以因喷洒 过程中挥发等作用而减少渗滤液的产生量,对水员和水质起稳 定化的作用,有利于渗滤液处理系统的稳定运行,节省费用。
缺点:
1)该方法不能完全消除渗滤液(蒸发量大于降雨量)
2)会导致氨氮积累.
回灌处理技术(图)
China等人报道,通过多次回流循环,渗滤液的BODs和 COD可分别降至30~350mg/l和70~500mg/L。
北英格兰的SeamerCarr垃圾填埋场将一部分渗滤液循环 喷洒,20个月后喷洒区渗滤液的COD浓度有明显降低,金属浓 度则大幅度下降,但NH3—N浓度基本保持不变。
Robinson和Marls等人的研究表明,将渗滤液收集并通过 回灌使之回到填埋场,除有上述作用外,还可以加速垃圾中 有机物的分解,缩短填埋垃圾的稳定化进程,使原需15—20 年的稳定过程缩短至2~3年。
城市垃圾二次污染的现状及控制对策初探城市垃圾二次污染的现状及控制对策初探
城市垃圾二次污染的现状及控制对策初探城市垃圾二次污染的现状及控制对策初探城市垃圾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一大公害。
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年产量达到1亿吨以上,生活垃圾的年平均增长率为7%。
但是由于我国城市垃圾处理起步晚,水平低,处理方式单一,约90%的城市垃圾最终以填埋方式处理,其中约有一半的垃圾未经处理裸露填埋,从而污染水体、土壤、大气,不同程度地产生了二次污染。
北京市近几年来,在大力推进生活垃圾密闭化管理的同时,加快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工艺完善步伐,成功提高了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控制并减少了垃圾的二次污染。
一、城市垃圾二次污染的现状城市垃圾的二次污染主要是指在垃圾收集、运输、处理处置的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善、硬件不足等原因导致再度产生臭气、粉尘、污水以及白色污染等形成对大气、水体和土壤的污染。
1、城市垃圾二次污染的种类城市垃圾在收集运输、处理处置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污水、噪声、扬尘、白色污染等都能够形成对环境的二次污染。
(1)气体。
由于生活垃圾含水量大、有机成分高,在垃圾处理处置过程中普遍产生的有害气体有:氨气NH3、硫化氢H2S、甲硫醇等。
另外,由于垃圾处理处置工艺方式不同,产生的有害气体也有所不同。
在垃圾高温发酵堆肥工艺中容易产生氮氧化物NOx、二氧化硫SO2;在垃圾填埋(堆放)场所,以CH4、CO2、CO、O2、H2、H2S为主要成分的沼气是主要因素,也是危机安全生产的因素;在垃圾焚烧工艺中,包含烟尘CO、NOx、HCL、Hg、Pb、Cr、二恶英等在内的烟气是主要因素,其中二恶英是严重污染大气质量,危害人体健康的成分。
(2)污水。
垃圾污水,又称渗沥液,向来以高浓度的BOD5、COD以及成分复杂多变、难以处理为主要特点,因此如果处理、控制不当,垃圾污水对水体、土壤的污染将十分严重。
填埋场垃圾污水的主要指标包括悬浮物SS、BOD5、COD、氨氮等,在综合处理及垃圾焚烧工艺的处理设施,垃圾污水中硫化物、氟化物、重金属等也是污染水体和土壤的重要因素。
关于二次污染问题的探究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量快速增加,城市生活垃圾对市容环境和生态环境的污染日趋严重,成为阻碍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障碍之一,已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
虽然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近年来得到加强, 但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仍然偏低。
随着城市人口剧增,生活质量的提高,城市生活垃圾的产量及垃圾成分变得复杂,在垃圾中的无机物成分及有毒有害残留物增多,这也给城市生活垃圾的收集、分类、运输、处置增添了难度。
但这也使得我国的垃圾处理技术的到不断发展。
然而随着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技术的不断进步,在处理过程中产生的二次污染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各国的广泛关注。
本文以城市生活垃圾为对象,在对我国垃圾处置现状和对不同处置技术的了解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生二次污染的原因。
并探讨了减少和预防城市生活垃圾二次污染的方法和途径目录第一章课题研究背景1. 1研究城市生活垃圾的意义1. 2 城市垃圾主要处置技术简介1 . 3研究城市生活垃圾的意义第二章城市生活垃圾污染现状2 . 1 城市生活垃圾的概念2 . 2 城市生活垃圾的主要来源2 .3 城市生活垃圾对环境的危害2 . 4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问题的现状第三章城市生活垃圾的主要处理处置技术3 . 1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现状3 . 2 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处置技术3 . 3 城市生活垃圾堆肥处理处置技术3 .4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处置技术第四章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所造成的二次污染及成因4 . 1 填埋法所带来的二次污染4 . 2 堆肥法所带来的二次污染4 . 3 焚烧法所带来的二次污染4 . 4 城市生活垃圾产生二次污染的原因第五章关于控制城市生活垃圾二次污染方法的建议第六章总结参考文献第一章课题研究背景1. 1研究城市生活垃圾的意义生活垃圾的处理问题从人类社会形成之初就已经存在。
只不过在早期由于人口较少、资源消耗低、环境的自然净化能力远大于生活垃圾的污染污染负荷。
城市生活垃圾运输道路二次污染的防治建议措施
城市生活垃圾运输道路二次污染的防治建议措施垃圾问题伴随着城市的发展壮大也日益严峻,城市生活垃圾在收集和运输途中二次污染发生多见于运输道路,所以关注垃圾的二次污染不仅应该在垃圾处理中心及周边,还应该将垃圾运输道路沿途的二次污染也作为关注的重点,那么如何防治垃圾运输道路污染也将更值得重点讨论。
本文从垃圾的收运到垃圾的运输,以及垃圾的运输设备等综合考虑,提出污染的防治措施。
城市每天要产生大量的垃圾,其中生活垃圾占的比重可达30%以上,那么市政垃圾运输车每天将大量的城市生活垃圾从城市的各处垃圾聚集区运输至垃圾处理中心,每天运输的车次为几百次之多,垃圾撒漏、渗滤液、恶臭以及运输车辆对扬尘、噪音,超重等因素所对道路以及道路沿途造成的污染非常显著,所以对垃圾运输的道路污染治理措施的研究就非常有必要。
经过大量的调查和研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措施。
1、压缩垃圾的收运时间,降低垃圾发酵所产生的影响为了有效防止垃圾运输对运输道路的污染,首要的就是在污染的主要源头上进行控制。
垃圾堆放的时间越久,由于垃圾堆放会发酵,所以所产生的反应物(恶臭、渗滤液和扬尘等)就会越多,并且在垃圾堆酵的曲线可以了解到,垃圾堆放的反应物通常在堆放时间的后期会大量生成,所以对等待运输的垃圾堆放时间就要严格控制,通常来说城市垃圾堆放及转运时间在控制24小时以内,而且春夏季与秋冬季同样的堆放时间所产生的发酵反应物是不同的,所以在夏季就更应该严格控制垃圾收集、堆放、转运时间,秋冬季相应的转运周期可以扩大点,如果将通常认定的24小时再进行压缩,提高至18小时,那么垃圾所产生的不良反应物将会大大减少,在垃圾运输过程中对道路的恶臭污染、渗滤液造成的污染以及扬尘污染也会一定程度的减少。
2、改善运输工具的渗漏,提高运输设备的空气密闭性目前市政工程中采用的垃圾运输车辆品种和类型较为多,有自卸式,有自装自卸式,还有较为普通不封闭的普通货车。
那么要改善道路的垃圾洒落问题,就应该采用封闭式的的垃圾运输车辆。
浅谈垃圾填埋二次污染的防治
*!++9>C>6SDNBC?F.6C?FNO%NK>D#7?@>?GN< JCKO>KN8NBLX>D
7WWCGCN?GPC? 3NKD>?< 9CGOLGLEBE 5EC?F>?7HCEN<CBN?K (>PNO WLO QN?CKOCWCG>KCL? *[+# 7?XCOL?BN?K>D 6GCN?GN
建 环 保 学 院 学 报 %"$$!%!1!!1",/.!0# *0+!)=OEG@]CKN%QN??CE7#0]>PEKLKON>KPL=ODN>G@>KN*[+#3>EKN
-FN%!%%+%+$!!$",/4.,,# !收 稿 "$$0.$4.+$"
’’’’’’’’’’’’’’’’’’’’’’’’’’’’’’’’’’’’’’’’’’’’’’’’’’’
⑴针对设垃圾坝填埋场,建立填埋场稳定性分析的平移破坏统一模型以及旋转和平移组合破坏模型。这二个模型都是将滑移体分为主动、中间和被动三个楔体,通过对各个楔 体的极限平衡分析,建立方程计算填埋场稳定安全系数。
⑵统一模型用于分析沿填埋场侧壁、底部及垃圾坝背部和沿填埋场侧壁、底部及垃圾坝底部的两种平移破坏模式的稳定。为验证模型的合理性,分析安全系数平均值和真实值 的最大相对误差以及楔体间安全系数和整体安全系数的关系,并通过与未设垃圾坝的和设垃圾坝但只考虑单一破坏模式的分析模型的计算结果的比较,说明统一模型的正确性、可 行性与兼容性。该模型能考虑垃圾坝断面形状、垃圾坝背与垃圾体作用力方向、复合衬垫系统界面的粘聚力和摩擦角等因素对平移破坏的影响,还能用于不设垃圾坝填埋场的平移 破坏分析。根据二种破坏模式的分析结果,还可对垃圾坝断面进行优化设计。填埋场渗沥液对稳定性影响极大,液面增高,安全系数显著减小。通过对设垃圾坝填埋场四种渗沥液 分布情况下的稳定分析,得出当底部渗沥液面水平,侧壁渗沥液面平行于侧壁时,填埋场稳定性最差的结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 究·RESEARCH76生活垃圾填埋场二次污染的应对措施研究文_迟军永 张忠原 徐州市环境卫生管理处摘要:居民生活垃圾成分复杂,因此在填埋过程中容易对填埋场区周边造成环境污染。
本文针对平原型卫生填埋场在建设、运行过程中如何避免二次污染的问题进行探析,以减轻城市环境保护压力。
关键词:生活垃圾;平原型填埋场;二次污染;处理策略Study on Countermeasures for secondary pollution of domestic waste landfillChi Yong-jun zhang Zhong-yuan[ Abstract ] The composition of garbage is complex, so there are many kinds of pollutants produced in the process of landfill, which can easily caus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round the landfill area. In this paper, the problem of how to avoid secondary pollu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of plain sanitary landfill is discussed in order to alleviate the pressure of urb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Key words ] domestic waste; plain landfill; secondary pollution; treatment strategy随着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居民日常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也在不断增长。
2014年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为17860.2万吨,2015年为18546.6万吨,每年在以10%~20%的速度快速增长,预计2020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将突破两亿吨。
目前由于生活垃圾焚烧推进较慢且存在争议,因此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填埋仍将作为生活垃圾处置的主要方式。
垃圾量的不断增长和垃圾分类的不彻底导致垃圾填埋场在运行过程中产生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都很大。
因此,垃圾填埋场应该在场区建设和运行过程中采取必要的监测和隔离措施以避免二次污染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1 生活垃圾填埋产生的二次污染及危害生活垃圾填埋场二次污染是指倾倒进填埋库区的生活垃圾在填埋库区内部经过微生物分解等作用,改变了原来的化学性质,产生了新污染物的过程。
我国中东部发达地区城市生活垃圾中可降解有机物含量比较高,加上我国垃圾分类工作正处于起步阶段,很多有害垃圾比如废旧电池、荧光灯管、电路板等并未单独收集处置而是直接混入生活垃圾后进入了填埋场,因此我国垃圾填埋场接收的居民生活垃圾的成分比较复杂。
垃圾在填埋库内经过酸化、厌氧、腐化、分解作用产生大量的甲烷聚集物、硫化氢、氨气、甲硫醇等有毒有害气体和酸脂类、酮酸类物质和垃圾渗滤液,同时会引发臭气、蚊蝇等一系列负面环境影响。
1.1 垃圾渗滤液入场生活垃圾中的有机物在微生物厌氧作用下被分解产生的水份加上垃圾自身的含水、库区运行过程中混入的自然降水、地表径流、地下水等共同形成了垃圾渗滤液。
渗滤液污染物浓度高,成分复杂,而且随着填埋年限的推移和垃圾成分的变化,各个阶段的垃圾渗滤液成分会不同。
垃圾渗滤液中大多都含有难被微生物降解的酚类和苯胺类化合污染物,这些高浓度、高污染、难降解混合化合物质如果防范措施不当将对垃圾填埋场周围的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
1.2 填埋气易腐有机物垃圾在填入库区后经微生物厌氧反应,产生甲烷、乙烷等易燃易爆气体的同时,也还原产生氨气、硫化氢、甲硫醇等多种刺激性恶臭气体。
甲烷类易燃易爆气体如不能及时收集、处置,将会造成很大的安全运营隐患。
氨气、硫化氢、甲硫醇等刺激性恶臭气体如果不能及时处置也会对周边环境和居民造成很大的影响。
1.3 其它二次污染受垃圾分类不彻底的影响,进入填埋场的生活垃圾包含了剩菜剩饭、废旧电池、荧光灯管、水银温度计、电路板、废机油、油漆桶、病死生物、医疗废弃物等,成分十分复杂。
厨余类垃圾会滋生蚊蝇四害,传播传染疾病;电子类垃圾会释放出铅、汞、鎘等重金属,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环境并最终进入食物链。
这些有害生物和有毒物质如果不能控制在填埋场内部,将对周边环境和居民造成极大影响。
2 生活垃圾填埋二次污染物控制措施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垃圾处理方式需要改进,以减少对周围环境的破坏。
一是依靠技术革新做好垃圾渗滤液及危害气体的处理和收集。
二是对垃圾填埋场进行封场,减少污染气体和渗滤液向周围扩散。
做到降低污染物产生量、资源回收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2.1 垃圾填埋库区的防渗与垃圾渗滤液的处理策略2.1.1 填埋库区的防渗与监测填埋场的选址在考虑交通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地质构造稳定性和库区防渗性。
平原型填埋场的特点是在选址地向下开挖至指定深度,自下而上铺设防渗层,目前通用的防渗层设计多分为9层(表1),主要包括地下水导流层、防渗层、保护层、渗滤液导流层,目的是为了在做到库区内渗滤液不外渗,同时防止丰水期地下水渗入库区造成渗滤液产量增加。
77因此,要做好垃圾填埋场的防渗,选址前的地勘和地下水液位、流向评估是前提,库区防渗层铺设的完整性是基础。
在库区投运后,做好库区防渗层保护、渗滤液的抽排和场区周边地下水质的监测尤为重要,一旦发现场区周边地下水质恶化,要及时分析恶化原因,确定渗滤液是否渗漏,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及时阻断对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
表1 库底防渗系统2.1.2 垃圾渗滤液的处置自GB16889-2008颁布实施以后,垃圾渗滤液只能原厂处理,目前通常是在原有生化处理工艺的基础上增加了深度处理组合工艺。
其方向大概分为膜法工艺和非膜法工艺2类。
膜法工艺以生化出水+纳滤/反渗透为主,该类工艺最终将会产生一定比例的高浓度浓缩液回灌场区,最终导致后续产生的渗滤液处理难度越来越高。
非膜法则以生化+高级氧化的工艺为代表,该类工艺可以做到渗滤液的全量化处置,但是出水含盐量较高,且会产生大量的化学污泥回填场区,一旦管理不善,这些化学污泥有可能会重新混入垃圾渗滤液,增加后续渗滤液的污染物种类和浓度,最终导致渗滤液处理难度增加。
因此如何做到垃圾渗滤液的全量化处置,避免浓缩液的回灌,减少化学污泥的二次污染将成为未来垃圾渗滤液处理的研究重点。
2.2 填埋气体的收集以及库区恶臭的控制2.2.1 填埋气的收集、利用垃圾填埋场库区底部多按20~50m的间隔建设竖向的填埋气收集井,并随着垃圾的填埋高度而不断续加高;有条件的填埋场还可以在运营的同时铺设横向收集井,可以加速填埋气导排、渗滤液收集和垃圾堆体腐化的速率。
主动抽导出库区的填埋气需要进行集中收集燃放或者净化利用,以降低安全隐患,避免温室气体的污染。
对于填埋规模较大的填埋场建议实行填埋气的净化回收和发电,避免造成能源浪费。
因为填埋气净化回收和发电设备的投入成本较高,所以对中小型填埋场,建议以火炬燃放的形式直接处置即可。
2.2.2 填埋库区的恶臭控制垃圾堆体内部长期保持30℃以上的厌氧发酵状态,因此在春秋季节早晚气温较低的季节,外溢的填埋臭气容易在低空富集而影响周边居民。
因此填埋场的选址尽量在居民区春秋季主导风的下风向,同时尽量利用沼气燃放设施的主动抽排特性,极可能少地减少填埋气的外溢效果会更好。
由于垃圾填埋场属于开放性空间,无法对臭气进行有效的收集和处置。
填埋现场应用更多的是控制作业面,对完成作业的区域及时进行覆膜焊接,缩小暴露面。
在作业暴露面和库区下风向喷洒微生物除臭药剂或物理化学除臭药剂。
微生物除臭药剂涉及微生物驯化和环境适应的问题,因此这类药剂生效时间长、效果慢;物化药剂反应迅速,但是无法根除臭味,且时效性短,需要经常大量喷洒,综合成本较高,并会造成最终的二次污染,增加后续渗滤液、填埋气的处理难度的成本。
虽然近几年有光催化氧化、电晕、等离子分解等先进的除臭方法研究,但是鲜见现场实用案例。
2.3 土壤污染的控制及修复措施常见的土壤污染修复方法有微生物法、植物法、动物法。
通常可以利用微生物吸收有害物质然后转化成无害物质,这种方法操作简单但是最终仍将有30%~40%的有害物质无法通过微生物处理。
需要和植物修复结合,依靠植物的根系和微生物形成微小型生态圈。
动物修复常常使用蚯蚓对土壤进行修复,这种修复方法需要建立在植物修复和微生物修复相对稳定的环境中。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修复方法都有可能导致污染物进入生态食物链最终传送到人类身上,因此需要在修复过程中严格把控。
3 结语我国垃圾填埋场基本以厌氧填埋处置为主,由于垃圾分类的不彻底导致产生的污染物具有种类复杂、浓度高、处理难度大等特点。
随着填埋年限的变化,填埋气的产量和臭气的影响会逐渐降低,因此各地填埋气处置和利用设施的投入需要考虑设折旧成本。
垃圾渗滤液的处理工艺需要根据水质变化规律及时做出调整和创新。
随着浓缩液的不断回灌,垃圾渗滤液的处理难度将会越来越大,因此迫切需要新的处理技术以降低后续处理难度和成本。
垃圾填埋场的选址和前期污染物收集导排设施的建设,直接影响着场区后期运行的二次污染处理的成本和效果,因此做好前期的基础建设工作,将事半功倍。
随着我国垃圾分类处理工作的推广,入场填埋垃圾的成分和数量都将大大减少,要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产生量和处理负担,最终达到无废城市的目标。
参考文献[1]陈雨卉,刘渊.浅谈生活垃圾填埋场二次污染应对措施研究[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7,42(2):84-85.[2]李婧,陈森,周艳文,高小杰.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的环境问题及其治理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5,21(13):7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