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自然环境主要通过以下两个途径来削减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①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大气中的碳保存在 植物体 及土壤中。
②通过海—气相互作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海水中溶解的钙相结合,形成
沉淀。
旁栏边角 练一练
阅读教材“活动:分析藏羚羊数量与环境的关系”,思考:
1.推测可知,可可西里地区( A )
A.以草本植被为主 B.植被类型丰富
A.植物的光合作用
B.化石燃料的燃烧
C.动植物残体的分解
D.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解析 第(1)题,图示过程反映了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自然环境通过光合
作用实现了生产功能。第(2)题,燃烧化石燃料,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
化碳,加上森林的砍伐使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减弱,导致大气中二氧化
碳含量增加。
名师点睛
B.降水量增多
C.地表径流变化增大
D.地下径流增多
解析 第(1)题,图示信息反映了自然环境中一个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要 素的变化,体现了自然环境要素的相互制约。第(2)题,植被破坏会导致蒸 腾作用减弱,降水量减少;由于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减弱,下渗减少,故地下 径流减少,地表径流变化增大。
名师点睛
变化?引起变化的原因有哪些?(区域认知)
提示 植被要素发生了变化。原因:破坏林草植被,
黄土高原
过度放牧,过度开垦,砍伐森林等。
(2)上述要素的变化给黄土高原地区带来什么影响?(综合思维)
提示
水文变化:含沙量大,季节变化大
地貌变化:侵蚀沟谷,沟壑纵横
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 土壤侵蚀:表土流失,肥力下降
三、自然环境的统一演化和要素组合及对干扰的整体响应 1.自然环境的统一演化和要素组合 (1)含义:自然环境一个要素的演化必然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各个 要素的演化是 统一 的。 (2)意义:自然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保证了自然环境要素之间的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共18张PPT)优质课件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共18张PPT)优质课件
奇迹往往是执著者造成的。许多人惊奇地发现,他们之所以达不到自己孜孜以求的目标,是因为他们的主要目标太小、而且太模糊不清,使自己失去动力。如果你的主 的实现就会遥遥无期。因此,真正能激励你奋发向上的是确立一个既宏伟又具体的远大目标。实现目标的道路绝不是坦途。它总是呈现出一条波浪线,有起也有落,但 看你的时间表,框出你放松、调整、恢复元气的时间。即使你现在感觉不错,也要做好调整计划。这才是明智之举。在自己的事业波峰时,要给自己安排休整点。安排 使是离开自己挚爱的工作也要如此。只有这样,在你重新投入工作时才能更富激情。困难对于脑力运动者来说,不过是一场场艰辛的比赛。真正的运动者总是盼望比赛 就很难在生活中找到动力,如果学会了把握困难带来的机遇,你自然会动力陡生。所以,困难不可怕,可怕的是回避困难。大多数人通过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和看法来看 错,尤其正面反馈。但是,仅凭别人的一面之辞,把自己的个人形象建立在别人身上,就会面临严重束缚自己的。因此,只把这些溢美之词当作自己生活中的点缀。人 人身上找寻自己,应该经常自省。有时候我们不做一件事,是因为我们没有把握做好。我们感到自己“状态不佳”或精力不足时,往往会把必须做的事放在一边,或静 果有些事你知道需要做却又提不起劲,尽管去做,不要怕犯错。给自己一点自嘲式幽默。抱一种打趣的心情来对待自己做不好的事情,一旦做起来了尽管乐在其中。所 战后,要尽量放松。在脑电波开始平和你的中枢神经系统时,你可感受到自己的内在动力在不断增加。你很快会知道自己有何收获。自己能做的事,放松可以产生迎接 ,面对社会,面对工作,一切的未来都需要自己去把握。人一定要靠自己。命运如何眷顾,都不会去怜惜一个不努力的人,更不会去同情一个懒惰的人,一切都需要自 帮你,一时的享受也只不过是过眼云烟,成功需要自己去努力。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的疲软,再加上每年几百万毕业生涌向社会,社会生存压力太大,以至 努力提高自己。看着身边一个个同龄人那么优秀,看着朋友圈的老同学个个事业有成、买房买车,我们心急如梵,害怕被这个社会抛弃。所以努力、焦躁、急迫这些名 太想改变自己,太想早一日成为自己梦想中的那个自己。收藏各种技能学习资料,塞满了电脑各大硬盘;报名流行的各种付费社群,忙的人仰马翻;于是科比看四点钟 纷开始早起打卡行动。其实……其实我们不觉得太心急了吗?这是有一次自己疲于奔命,病倒了,在医院打点滴时想到的。我时常恐慌,害怕自己浪费时间,就连在医 的一种浪费。想快点结束,所以乘着护士不在,自己偷偷的拨快了点滴速度。刚开始自己还能勉强受得了,过了差不多十分钟,真心忍不住了,只好叫护士帮我调到合 上,我就在想,平时做事和打点滴何尝不是一样,都是有一个度,你太急躁了、太想赶超,身体是受不了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们还年轻,还有大把的时间够我们 是1000前面的那个若是1都不存在了,后面再多的0又有什么用?我是一个急性子,做事风风火火的,所以对于想改变自己,是比任何人都要心急。这次病倒了,个人感 通乱忙乎才导致的,病倒换来的努力根本是一钱不值。生病的那几天,我跟自己的大学老师打了一个电话,想让老师帮我解惑一下,自己到底是怎么了。别人也很努力 我了,为啥他们反到身体倍棒而一无所获的自己却病倒了?老师开着电脑,给我分享了两个小故事讲的第一个故事是“保龄球效应”,保龄球投掷对象是10个瓶子,你 是90分,而你如果每次能砸倒10个瓶子,最终得分是240分。故事讲完,老师问我明白啥意思没?我说大概猜到一点,你

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2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第2课时)课件

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2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第2课时)课件
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
第2课时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地方性分异规律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目标
综合思维:通过典型案例的视频、图文等资 1.举例说明垂直地域分异
料,分析自然环境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和地方 规律的表现及影响因素。
性分异规律的形成和表现。 2.举例说出地方性分异规 地理实践力:通过野外考察,认识自然环境 律的表现。
(2)纬度低的高大山地自然带数量要多于纬度高的山地。
(3)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与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具有相似性。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是从山麓到山顶热量和水分状况的变化共同 作用的结果,其山地自然带的变化与从该山地所在的纬度向高纬度的水 平自然带变化相似,但并不完全一致,具体如下图所示:
知识拓展: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与农业生产的地域差异
(4)判断迎风坡:迎风坡降水较为丰富,自然带的数量较多,雪线的 海拔较低,如上页图中南坡的积雪冰川带分布的海拔较低,说明降水较 多,为迎风坡。
考题展示 下面为我国某山地垂直自然带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根据该山地的垂直自然带谱判断,该山地的地理纬度可能是
(B)
A.5°N
B.达标
一、单项选择题 读“武夷山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完成1~2题。
1.从山麓到山顶,武夷山的自然带分布顺序是
①农耕地与荒坡灌木丛带
②山地草甸带
(C)
③针阔混交林带
④苔藓矮林带
⑤阔叶林带
A.①②③④⑤
B.①④⑤②③
C.①⑤③④②
D.②③①④⑤
2.武夷山脉东西两侧自然带分布海拔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C )
B.坡度
(C)
C.坡向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1节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1节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

(3)形成正确的差异性观点:如“差异”和“分异”,“差异”是一 个名词,而“分异”则是一个动词,地域差异表示自然环境的差异性现 象,而地域分异则表示地域差异现象背后的形成机理、演变过程以及一 般规律。所以在学习时可遵循“差异现象—地域差异性—地域分异的原 因—地域分异规律”的基本思路。
2.学习技法
矿产资源;②改
质和化学元素的
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变了地表形态,
迁移运动,以及
②缓解不同纬度间热量
塑造了各种自然
能量的流动、转
收支不平衡的矛盾;③
景观;③实现了
化;②联系自然
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地区之间、圈层
地理环境中的有
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之间的物质交换
机界和无机界
和能量传输
3.对比分析自然环境整体性的两种新功能
B.地球上的碳物质主要蓄积在生物圈中
C.如果⑤环节循环速度加快,可以减缓碳排放的速度
迁移导致流水地貌的演化,其过程如下: □13 流__水__侵__蚀__→高原的峡谷不 断拓宽→高原面萎缩→□14 _山__地___→丘陵→平原。
(2)统一性:一个要素的演化必然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各个 要素的演化是统一的。
2.意义:保证了自然环境要素之间的协调,形成了阶段性的自然 环境要素组合。
(3)读图分析法:结合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理解陆地水平地带性 分异规律;结合喜马拉雅山脉、天山山脉等典型山脉的垂直分异示意图, 分析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课标要求
运用图表并 结合实例, 分析自然环 境的整体性 规律。
素养目标 [区域认知]结合我国西北、青藏等典型区域,解释区域内 各要素的相互联系与影响,理解自然环境特征的形成。 [综合思维]以植物光合作用、碳循环为例,分析自然环境 的生产功能和稳定功能,理解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物质迁移 和能量交换。 [人地协调观]联系藏羚羊数量的变化、森林的过度采伐等 案例,分析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明确人类活 动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树立人地协调观。

高中地理复习之自然环境整体性 -学生用

高中地理复习之自然环境整体性 -学生用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一.基础知识1(1)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地带性分异规律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垂直自然带(高山植物区)的一般规律:①相对高度愈大,纬度位置愈低的山地,自然带数量愈多。

②山麓的自然带与山地所在地的水平自然带(基带)一致,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更替与纬度地带性相似。

③同一自然带阳坡的分布高度一般比阴坡高④积雪冰川带下限(即雪线)高度副热带地区最高,纬度高则雪线低;迎风坡低于背风坡;阴坡低于阳坡山地垂直地带分布与向阳坡的关系,雪线高度与迎风坡降水:A 、南半球中高纬地区B 、北半球中高纬地区C 、雪线与降水(3)非地带性分异规律(4)气候类型与自然带的对应关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60分)几千万年前,恐龙称霸全球,但不知什么原因,恐龙突然绝灭。

一种学说认为,是小行星撞击地球所致,另一种学说认为是地球的气候发生剧变。

据此回答1~2题。

1、什么要素的变化使得恐龙生存的环境更加恶劣?最准确的说法是 ( ) A.气候变化 B.植物变化C.水的变化 D.各自然要素都发生了变化2、恐龙绝灭后,地球上其他动物得以生存和繁衍下来,这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什么功能在起作用()A.光合作用 B.生产功能 C.分解功能 D.平衡功能古代诗歌或名言中往往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地理知识。

据此回答3~5题。

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盛始开”,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 A.气候 B.地形 C.土壤 D.水文4、“牵一发而动全身”生动地阐述了自然环境中的哪种规律 ( )A.整体性 B.地域差异 C.地带性 D.非地带性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诗句,反映了生态系统的 ( ) A.物质循环关系 B.能量流动关系 C.生态金字塔关系 D.食物链关系白令海峡是亚欧大陆与北美大陆相距最近处,如果在这里修建一条铁路同原有铁路连通,可以为两大陆提供一条便捷的陆上交通通道。

人教版高一地理上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说课PPT

人教版高一地理上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说课PPT
• (3).山地雪线的海拔高度与气温和降水有密切关系。想 针阔叶混交林带 一想,珠穆朗玛峰南坡的雪线比北坡低的原因。
活动探究!
常绿阔叶林
教材分析
教材
学情
教法
学法
教学过程
【第2课时】山地垂直性分异规律
总结方法,迁移运用 总结分析珠穆朗玛 峰的垂直自然带带 谱的方法,迁移运 用,思考乞力马扎 罗山垂直自然带的 分布。 学以致用,知识迁 移。
理念、交流与合作学习的理念等。
教学理念
教材
学情
教法
学法
教学过程
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内容是高中地理必修1的最后一节内容,从它的位置可以看出,本节
内容主要是对自然地理知识的总结、归纳和融合。而对本章节来说,是对第
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一个承接。 本节教材的内容包括两部分,一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之一—差异性,
读我国北部地区自然带分布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各字母表示的自然带名称: A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温带草原带 C 。 (2)图中自然带分布体现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规 律,这种地带性规律的产生受 水分 影响较大,同 热量 时也是在一定的 基础上进行的。从全球来看, 北半球中纬度大陆 这种分布特征在 地区表现得特别 明显。
提出要求,活动探究 总结方法,迁移运用 对比总结,加深理解
针对具有不同特点的地域分异规律,设计不一 样的教学环节,可以达到更好地教学效果,同时可 以丰富教学形式和内容。
教材分析
教材
学情
教法
学法
教学过程
【第2课时】山地垂直性分异规律
生活中的地理!
诗歌引入,引起思考 从生活中的地理知 识入手,引出山地 垂直性分异现象的 存在,增加课堂趣 味性,引起学生的 兴趣。 由浅入深,循循善 诱。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件(共36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件(共36张PPT)
大气

岩石
生物
土壤
地形
这些图片中都反映了那些地理要素?
这些地理要素之间有没有关系?它们之间是 如何相互影响的?
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生物



地形
土壤
1、自然地理环境由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 地形等地理要素组成。
水循环 岩石圈循环
生物循环
2、各要素之间不 断进行着物质迁移 和能量交换
案例2.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特征
案例2:水土流失是自然地理环境的统一变化过程
黄土高原的土壤受流水侵蚀, 逐渐失去了肥沃的表土层,土壤 肥力逐渐下降。在土壤受到侵蚀 的同时地面被流水侵蚀形成沟谷。 长期的流水侵蚀使沟谷不断加长 和加深,进而平坦的高原面被沟 谷切割成破碎状。已被人类严重 破坏的自然植被的高度和覆盖度 随水土流失继续下降,并与土壤 表土层同步消失。河流携带的泥 沙在黄河的下游沉积,河道淤高, 河流改道,形成泛滥平原。
水土流失过程是地貌、土壤、生物、水文统一变化 的过程,黄土高原景观正是在这种统一变化过程中形成 的。
1.特点
(1)变化性:各要素每时每刻都在演化。
(2)统一性:地理环境要素的变化是统一的,一个要 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要素的演化。
2.意义: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是自然 地理环境整体性的重要表现形式.
(1)阅读以上资料,你能画出黄土高原地貌、土壤、 生物、水文和人类影响的过程吗?
(2)由此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呢?
(2)由此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黄土高原是在水文、地貌、生物、土壤变化和 人类活动的影响过程中形成的,自然地理环境 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自然界中的水土流失,在土壤侵蚀的同时,地貌、 植被、地方气候也在同步变化。

高中地理必修1-5.1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同名学案配套课件)

高中地理必修1-5.1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同名学案配套课件)
5.1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地理要素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
水循环
大气循环
生物循环
地质循环
“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
相互渗透”
生产功能
平衡功能
藏羚羊的例子
环 食物、水源丰沛 寒潮少 藏 羚 羊 存活率上升 数量增加
境 避风处、含盐土 壤充足

食物、水源、 避风处、含盐土 壤不足 境
藏 羚 羊
存活率下降 数量锐减
案例:湖泊的变迁
经过a—e五个阶段的演化,地形、气候、生物、土
壤和水文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案例:黄土高原
地貌
气 候
泥沙“染”黄了河水
水文
植被
案Hale Waihona Puke : 东北森林砍伐导致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恶性变化
1
2
3
4
5 5

第15课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共53张PPT)

第15课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共53张PPT)
第15课 普查讲 第(4)题 P119
解 析 : 根据材料“身后的森林戛然而止”“远处已经能够看到冰川 的边缘”,说明此时教授既没有位于森林带内,也没有位于冰雪带 ,而是位于两者之间,故A、D项错误。根据材料“眼前簇簇花草相 映”,可以判断教授所处的地方为草本茂盛的草甸,而非苔原带, 故B项正确,C项错误。
第(1)题 P118
小提示 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R河 径流量减少,水文为触发要素,需要从“R河 径流量减小”出发,分析其对土壤、生物、 气候等的影响,最后综合分析对整体环境的 影响。
11
of
22
11
方法便笺
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思路
涉及事物与问题
分析思路
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特征
从地理位置出发,对各 自然地理要素综合分析。
13
of
22
13
小积累
“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表现
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自然地理环境的改 变,如下图:
第15课 小积累 P118
14
of
22
14
(2)下图中甲地森林茂密,有“林海雪原”之称,乙地草原丰美, 可见“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观。读图,完成下题。 甲地所属的自然带是( C )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第15课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普查讲 第( 2 )题 D.亚寒带针叶林带 P118 解析:本题考查区域经纬网图中自 然带的判断。根据图中的经纬度信 息以及图中“大兴安岭”的信息,可以判断图示区域主要为我国东 北地区,甲地位于大兴安岭的东侧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所对 应的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故C项正确。
22
第15课 小积累 P119
of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五章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五章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ppt课件
中小学课件
四说板书设计
中小学课件
谢谢!
中小学课件
图中有哪几种地理要素? 水在各要素间是如何转换的? 太阳能在各要素间是如何传递的?
中小学课件
(1)写出光合作用的化学反应式。 (2)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需要哪 些地理要素参与?
中小学课件
请描述藏羚羊的生存自然要素有什么,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请分析羚羊的减少原因。 羚羊的数量在无人干扰的情况下基本恒定的现象,说明各自然要 素共同作用产生了什么功能? 中小学课件
中小学课件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原理:
①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每时每刻都在演化,即 自然地理过程无时不在; ②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同步的,一个要素的 演化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 ③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变化过程,保证了 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
无机盐 分解
微生物
分解
生物循环示意图
中小学课件
通过光合作用, 植物吸收了大气 中的二氧化碳, 放出氧气
通过降水,土壤 和水圈及生物获 得水分补给 通过植物蒸腾和 土壤蒸发,大气 获得了水汽
植物残体进入土 壤,向土壤提供 了有机质。
岩石通过风化向 土壤提供成土物 质和无机盐 土壤及岩石风化 物被侵蚀,搬运 到低洼处堆积, 形成沉积岩。
中小学课件
2、难点: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功能;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中小学课件
二、说教法学法
1、教法: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采用案例法、问题引 导式教学法、归纳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如果将总课题突兀地交给学生去“探究”,学 生只会无从着手。而如果将问题分解为一个个梯级深 入的小问题,则探究自会水到渠成。 充分调动学生的旧有知识储备,并通过陆地自然 景观图片展示,弥补学生直接经验的不足;在激活学 生旧有知识的基础并予以补足的基础上,通过问题引 导,学生积极思考,按照从个别到一般、从现象到规 律的归纳法,帮助学生建立新知。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五章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说课课件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五章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说课课件

生物 土壤 大气

头脑风暴
构成自然地理环 境的要素
采用头脑风暴的 形式,鼓励学生 主动思考,探索 发现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结合材料、自主探究
自然地理环境 的整体性
【探究二】
问题1:在理想状态下,生物圈2号内的各个地理要素是 孤立存在的吗? 活动:回忆自然界的水循环,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提供 的关键词(可自由增加或删减),将各个要素利用线条 和文字联系起来,呈现在一幅概念地图
由科学史上著名 的实验“生物圈2 号”的故事导入, 引导学生关注真 实事件背后的地 理规律,带着问 题学习本课。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结合材料、自主探究
【探究一】
根据案例信息,设想一下,如果让你来设计生物圈2号, 你会放入哪些要素?
自然地理环境 的整体性
昆虫 土壤
粮食种子
归纳 氧气 淡水、海水
教材分析
教学重难点
课标解读
自然地理环境 的整体性
教材内容特点
难点
➢ 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交换 ➢ 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重点
➢ 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交换 ➢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意义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认知基础、能力基础、情感倾向
自然地理环境 的整体性
自然地理环境 的整体性
【探究二】
问题2:水要素如何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形成与演变产生作 用?——以广州自然景观的形成为例 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利用画好的概念图,思考问题
①结合生活体验,
植被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解决实际问题,提 高学习动机
广州年降雨 量约为1720 毫米,属湿 润区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热点微专题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热点微专题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

2.热带云雾林有利于寄生、附生植物生长,是因为其 ( )
A.树木茂密,土层深厚
B.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
C.海拔较高,气温较低
D.云雾缭绕,养分充足
3.云雾林成为很多动植物避难所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
A.气候湿润,位置偏远
B.人为进行开发保护
C.地处山区,风力较弱
D.自然环境独特单一
【答案】1.B 2.D 3.A
(3)全球变暖导致海冰融化,浮冰减少,影响北极熊的觅食和繁殖; 人类大肆捕杀海豹和北极熊;生产和生活排放的废弃物致使海水污染, 严重影响北极的生存环境。
海南岛的热带云雾林主要分为热带山地常绿林和热带山顶矮林两大 类,主要分布在霸王岭、尖峰岭、黎母山、五指山、吊罗山和鹦哥岭等 林区海拔1 200米以上的山顶或山脊,分布环境平均气温在19 ℃左右, 日平均空气相对湿度能达到88%以上,云雾出现频率高,风力强劲,土 壤含水量常处于饱和状态。一般植物靠根得到水分,而热带云雾林多利 用树叶吸食雾水以此获取水分,植株相对矮小,树干弯曲。近年来受全 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与其他森林相比,热带云雾林的生存环境变得更加 脆弱。
[解析]第1题,与低海拔地区相比,海拔高的地区,气温低,风力大, 林木相对矮小,植株密度较小;海拔高不易被开发利用;由于山顶面积
小,云雾林分布面积较小。第2题,热带云雾林位于海拔较高的山地, 土层不会太厚;寄生、附生植物不直接与土壤接触,因此要从寄生的生
物中吸取充足的养分才能生存;
人类活动影响小和气温较低不是影响寄生、附生植物生长的主要因素。 第3题,从图中可知,云雾林水汽充足,气候湿润,海拔高,位置偏远, 成为很多动植物的避难所;由材料可知云雾林是热带雨林的一种,泛指 海拔较高的山地生长的原始热带雨林,原始热带雨林地区一般人烟稀少, 而且从材料和图中看不出有人为开发和保护;地处山顶,风力较强;热 带雨林中自然环境较复杂,动植物种类也较丰富。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 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课件(共49张PPT)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 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课件(共49张PPT)
太阳辐射
3.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垂直分异影响因素
海拔
水热组合 差异
垂直 地域 差异
物质迁移、能量交换
山地所在纬度相同,相对高度越高,一般垂直 带谱数目越多。
不同的坡向
纬度差异:同一自然地带的分布高度,在低纬 的山地海拔较高,在高纬的山地海拔较低
4. 地方性分异规律
天山神木园
地下水的溢出地带
天山神木园位于天山南麓阿克苏温宿县境内. 海拔 1700米左右,占地600多余亩,被称为“戈壁明珠”。 这里的树,古老粗壮有成百上千年的历史,且形 态各异。
坡面土壤厚度的稳定性
生物数量的稳定性
3. 自然环境的统一演化和要素组合
自然环境其他 各个要素演化




环 境
重新
性 自
的 组合 然








演化基础:要素间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自然环境的演化,是要素间物质迁移的结果
高原
流水侵蚀下,高原的峡谷 不断拓宽,高原面萎缩
山地 逐步侵蚀
丘陵 平原
自然环境的统一演化和要素组合高原流水侵蚀下高原的峡谷不断拓宽高原面萎缩山地逐步侵蚀丘陵平原自然环境的演化是要素间物质迁移的结果黄山四绝就是花岗岩断块山形成不演化过程中特定阶段的组合风化侵蚀气候水生物断层垂直节理发育地质花岗岩岩石形成怪石怪石的形成位置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山地地形地树木茂盛生山高谷深水汽充足云海黄山四绝就是花岗岩断块山形成不演化过程中特定阶段的组合黄山松它分布于海拔800米以上的高山以石为母顽强地扎根于巨岩裂隙中
创设真实的情景,赋予课堂“动”的灵魂
48
创设情境--注重过程-- 提升素养 理论、方法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PPT课件

大气循环
水循环
示意简图
水循环
大气
水汽 输送
大气
蒸降


发水


径流
陆地
海洋
岩石圈物质循环
示意简图
岩石圈物质循环 岩浆岩





变质岩
生物循环
示意简图
生物循环 植物
环境
动物
微生物
案例 读P85案例1(以生物为例)
思考:生物循环对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土壤 产生怎样的影响?
1、改变了大气成分
2、改变了陆地水的成分,改善陆地水分状况 3、参与岩石形成,促使土壤的形成
“阅读”
生物既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产物,又是自然地理环境 的创造者。生物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 于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素,利用光能,把二
氧化碳和水及无机盐“阅合成读为”贮藏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
环境要素 大气
(气候) 水文
地形 生物 (植物) 土壤
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表现
热量、水分主要来自地面,地面性质(地形) 直接影响到大气的水热状况及运动特征。 各种水体之间存在水分交换,水圈、大气圈、 岩石圈、生物圈之间也存在着水分交换,水文 是个地理环境要素影响下的综合表现。 由内、外力作用共同塑造,受河流、冰川、波 浪、风、地下水等的影响。 受光热、水、营养物质(土壤)等因素的制约
举例
地球大气中的CO2保持稳定,大气本身没有减缓或 增加CO2的能力,但在海洋生物作用下,大气中的CO2 和海水溶解的钙加速形成碳酸钙沉淀,这就减少了大气 中的CO2。此外,陆地植物大量吸收CO2,使大气中CO2 减缓。说明了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才有这个平 衡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循环
岩石圈物质循环
有 机 质 的 合 成 从岩浆到各类岩石, 再 与分解过程 到新岩浆的产生过程 冷却凝固、 风化、 侵蚀、
吸收作用、光合 环节 水、下渗、径流(地表径流、 搬运、 沉积、 固结成岩、 作用、分解作用 地下径流) 变质、重熔再生
水循环
生物循环
岩石圈物质循环
物质循 环简图
太阳能 ( 蒸发、水汽输 能量 送 ) 、重力能 ( 降水、径 流)
[思维导图]
课前预习·夯基础
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大气 、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 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包括______
水循环 、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 2.循环类型:________
能量 交换。 3.循环意义:进行物质迁移和______ 整体 。 4.循环结果:形成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______
2.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化中的作用 生物既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产物,又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创造者。生物在自然地 理环境的形成与演化中的作用如下表所示: 作用 改变大气 成分, 改造 大气圈 表现 地球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和氨,而现今 大气以氮和氧为主, 这主要是生物生命活动参与的结果。 大气中的氧 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结果; 而大气中的氮, 一部分是由微生物分解 各种氮化物释放出来的, 另一部分则是从原始大气中的氨分离出来的
生态系统的生物生长发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平衡、大气中氧气的平衡、一 育 定范围内各物种数量基本恒定
◎误区警示 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是整个自然地理环境和单个自然地理要素都具备的功能 这种认识是片面的。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是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功能而非单 个地理要素的功能。如生产功能主要依赖于光合作用,而在光合作用中,植物提 供叶绿素,大气提供热量和二氧化碳,土壤及水圈、岩石圈提供水分及无机盐。 再如,大气本身不具备减缓二氧化碳增加的功能,也不具备平衡大气中氧气含量 的功能。
能力。
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演化 。 1.变化性:各要素每时每刻都在_____
2.统一性: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个 要素的演化。
地理环境 状态 (1)表现:某一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及整个__________
的改变。
生物要素 、水 易受影响:__________ (2)变化 影响相对较小:岩石
[要点透析] 1.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关系 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这些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 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并通过三大循环(水循环、生物循环、岩石圈物质循 环)不断地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推动地理环境整体发展变化。具体分析如 下:
水循环 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 概念 圈、岩石圈、生物圈中通过 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
改变地球面貌, 地球上生物的出现,使地球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而 形成地理环境 形成了适宜人类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
3.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功能 自然地理环境除具有每个地理要素的独特功能外,还具有各要素间相互作用 产生的一些新功能,如生产功能、平衡功能。 功能 性质 生产功能 平衡功能
生产功能是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 而 自然地理环境拥有各个地理要素 非单个地理要素的功能 本身不具备的功能
光合 太阳能――→ 作用 化学能 地球内部热能、太 分解 热能 ――→ 呼吸 阳能、重力能
水循环 ①使水体不断更新,维 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意义 ②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 支不平衡的矛盾;③海 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生物循环
岩石圈物质循环
①促进自然界物质和 ①形成了丰富的矿产资 化学元素的迁移运动, 源;②改变了地表形态, 能量的流动、转化;② 塑造了各种自然景观;③ 联系自然地理环境中 实现了地区之间、圈层之 的有机界和无机界 间的物质变换、能量传输
[典例剖析] 1.古代诗词中往往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地理知识。据此回答(1)~(2)题。 (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诗句,反映了生态系统的( A.物质循环关系 C.生态金字塔关系 B.地理环境的平衡功能 D.食物链关系 ) )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导 学 提 示 [课程标准] 1.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2.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学习目标] 1.结合实例分析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基本内涵。 2.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 3.利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分析一些自然现象。
课堂互动·提知能
知识点一 [情景导入]
地理要素间的相互作用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你能说出“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句诗描述的是物质迁 移与能量交换的哪个循环过程吗? (2)该诗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什么特征?
提示: (1)生物循环。 (2)整体性。
作用 制约陆地水的化学成 分,改善陆地水分状况
表现 有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从水体吸收某些化学元 素和化合物,而释放另一些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绿 色植物参与水循环,改善了陆地的水分状况
作用 改造岩石圈,促 进土壤的形成
表现 沉积岩都是在生物的参与下形成的, 并且有一部分是由生 物残骸堆积形成的有机岩,如石灰岩、煤、石油等。陆地 上生物的出现还加快了岩石风化,促成了土壤的形成
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1.生产功能
有机物 的能力。 (1)概念: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_______
(2)过程:植物提供叶绿素,大气提供热量和二氧化碳,土壤及水圈、岩石圈
光合作用 ,产生有机物。 提供水分及无机盐,通过__________
2.平衡功能
物质和能量 交换,使自然地理环境的性质保持稳定的 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____________
功能
生产功能
平衡功能
光合作用通过物质和能 二氧化碳的平衡:在海洋生物作用下,大气中的二 形成 过程 量的交换,将生物、大 氧化碳和海水中溶解的钙,加速形成碳酸钙沉淀 气、水、土壤、岩石等 统一在一起,在一定的 条件下,生产出有机物 举例 氧气的平衡: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生物呼吸 作用和燃烧消耗氧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