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意义》 赵丽娜
部编五年级数学《分数的意义》任雷教案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北京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分数的意义》是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它属于数与代数这一领域中数的认识这一范畴,这一内容在数学课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必须让学生在有效学习活动中,真实地感受到分数的含义。
《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所以,在教学活动中,应注意让学生在一系列的亲身体验中发现新知识,理解新知识和掌握新知识。
本节课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创设多层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逐步加深对分数含义的认识,让他们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沟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他们懂得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都是运动变化的。
渗透“运动变化”“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背景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分数在日常生活的生产和生活中有着比较广泛的应用,它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和其他科学所必要的基础知识。
对于学生来说,分数是在学习了整数、小数基础上认识的一种新的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是学生认识上的一次质的飞跃。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已经借助操作、直观、通过平均分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初步认识了分数(基本是真分数),知道了分数的各部分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以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
还学习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这些都是本单元学习的重要基础。
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基本信息课题1究竟代表谁?学科数学学段高段年级五年级教材部编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2同时本单元的知识在六年级系统学习分数四则运算及其应用时都要用到。
因此,学好本单元的内容是顺利掌握分数四则运算并学会应用分数知识解决一系列实际问题的必要基础。
而《分数的意义》又是整个单元教学内容的主干,也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本节课引入了两个新的概念,即单位“1”与分数单位。
这节课是学生系统学习分数的开始,通过学习要使学生从直观形象地认识分数上升到抽象的分数意义。
说课《分数的意义》
《分数的意义》说课
(历下区说课比赛一等奖)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济南市大明湖小学李娜
教材分析:
《分数的意义》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起始课。
自这节课开始,学生将系统学习分数。
在三年级上学期,学生已经借助操作、直观,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了“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还知道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
本节课,将引导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利用知识的迁移,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学生深入的理解单位“1”的含义,比较完整的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以及接受能力,特制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操作和交流,使学生深入理解单位“1”的含义及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单位,知道一个分数有几个分数单位组成。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与合作交流的意识,训练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勇于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在正确建立单位“1”的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及分数单位。
教学难点:
由于学生已经习惯把一个物体平均分表示分数,所以,我认为本节课的难点
1为什么这是
4谁的。
1
:为什么这?(复习分数的意
:)
)
,由几个组
位是,它有(。
件:
都是由完全相同的等边三角形组成的。
部编五年级数学《分数的意义》曾丽教案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教学设计北京
1《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第1课时)教学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年级下册第60—61页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能正确地认识单位“1”,理解分数的意义;能对具体情境中分数的意义做出解释;知道什么是分数单位。
2.过程与方法:创设情境,理解单位“1”;经历分数的意义及分数单位的探究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学会抽象概括;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感知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教学重点:通过对单位“1”的扩充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突破整体“1”的概念。
教学准备:自制课件一、谈话引入,回忆旧知。
提问:同学们学过分数吗?你能说出一个分数吗?师:哪位同学能很快折出这张纸的1/4,并把1/4的部分涂上色。
(引导说出:平均分)二、理解概念1、分发奖品,引发矛盾。
师:请刚才积极回答问题的两位同学上来领奖。
师:先别急,这奖品可不能全给你,你只能取盒子里奖品的1/4,同学们确定你拿对了,奖品才能送给你。
活动:第一个学生在礼盒中拿奖品(一个橘子)边展示盒子边说:的确只有一个橘子,那可怎么办啊?第二个学生在礼盒中拿奖品(4个橘子),当学生拿出一个橘子时追问:他拿1/4就那么一点,你拿1/4却拿出了一个,怎么差距那么大呢?师:你们都是拿了奖品的1/4。
对少的说:你觉得公平吗?问题出在哪呢?师:根据同学们的回答,老师知道了:这1/4是一个橘子的1/4,这1/4是4个橘子的1/4。
像一个橘子这样的一个物体也好,或者像4个橘子这样的一些物体也好在分数里面我们都可以看成一个整体,在数学里我们又把它叫做单位“1”师:对少的说: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你觉得怎样做才能公平呢?怎样做才能比他拿得更多呢?师:那单位“1”是不是只能表示1个或4个橘子呢?那你觉得还可以表示什么?师:我们刚才说的这些都是分数,像一个橘子这样的一个物体、一个班级人数这样的一些物体,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分数的意义》评课稿18篇
(优秀)《分数的意义》评课稿18篇作为一名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评课稿,评课是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发展,推进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
快来参考评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分数的意义》评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分数的意义》评课稿1朱老师的课给我总的感受是课堂气氛活跃,师生配合默契,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整节课轻松、愉快、流畅,尤其是学生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体现的较为突出。
在学生合作学习之前,教师提出活动要求,使学生的合作学习目的明确。
活动中,教师参与到各个小组适时点拨,起到了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在小组汇报创造的分数时,教师也相机引导、启发,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
这节课中,学生对于单位“1”的理解是一个难点,朱老师大胆放手让学生通过动手和举例来理解,在归纳后概括出单位“1”这个概念强调表示的是一个整体。
为了让学生能更加深刻地理解这一概念,朱老师通过图让学生体会、感悟,认识单位“1”,着重体会单位“1”表示一个整体的情况。
紧接着引导学生找一找,想一想,动手圈一圈,写出找到的分数。
整个教学中向学生提供了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本节课朱老师注意以兴趣引路,通过情境创设,层层巧妙设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适时安排讨论,议辩探究,突出重点,化解难点。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朱老师的教学节奏紧凑,教学内容环环相扣,教学语言简洁明了。
总的来说,这堂课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体现了新理念,完成了教学任务,实现了教学目标,是一节比较成功的数学课。
《分数的意义》评课稿2听了王立平和李静两位老师执教的《分数的意义》很有收获,下面就这两节课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和体会,王立平老师的课给我总的感受是课堂气氛活跃,师生配合默契,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整节课轻松、愉快、流畅,尤其是学生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体现的较为突出。
部编五年级数学《分数的意义》罗友爱教案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北京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桃源县车家滩小学罗友爱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子、分母和分数单位的含义。
2、经历认识分数意义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利用操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展开小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培养质疑和验证科学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明确分数和分数单位的意义,理解单位“1”的含义。
教学难点:明确分数和分数单位的意义,理解单位“1”的含义。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温故引新。
1、师: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
(板书:分数)谁来说几个分数?(板书:如1/4)你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吗?(板书):师:那你们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吗?二、教学分数的产生。
2、能根据成语说出下面的分数吗?一分为二()七上八下()百里挑一()十拿九稳()1、请一个学生用米尺测量黑板的长,说一说,用“米”做单位,看看测量的结果能不能用整数表示。
那剩下的不足一米怎么记?2、在古代,人们就已经遇到了这样的问题。
(师用一根打了结的绳子演示古人测量的情况)。
课件呈现情境图,介绍分数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三、教学分数的意义。
1、师:下面老师要先考考大家,你能举例说明1/4的含义吗?(投影出示题目,学生口答)出示一个1/4的正方形的阴影部分。
师:阴影部分可以用什么分数表示?它表示什么意思?2、师:下列图中的阴影部分能用1/4表示吗?为什么?如生说可以,则问:你为什么觉得可以用1/4表示呢?生说理由。
(强调一定要平均分)(板书:平均分)3、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操作。
师:现在我给每一个小组都提供了四种材料,一张长方形纸、一条一米长的绳子、6个小立方体,4根绘画笔。
下面请每组根据这四种一样的材料,通过折一折、画一画、分一分等方法,创造出几个不同的分数。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2)交流师:谁愿意上来说一说,你得到了哪些分数?这个分数是怎样得到的?小组交流。
(3)认识单位“1”。
五年级《分数的意义》教案
分数的意义 板 书 设 计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 一个物体 一些物体
一个整体
2、全班交流:你能举例说明
1 含义。 4 1 。 4
①把一张圆形纸平均分成 4 份,表示其中 1 份,就是 ②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 4 份,表示其中 1 份,就是 3、动手操作,创造若干个分数。
1 。 4
(1)学生取出课前准备的学具,动手操作,创造分数。 教 (2)交流所创造的分数。(具体说说把什么平均分) 4、根据平均分的对象不同,引导理解单位“1”、分数的意义以 学 及分数单位。 (1)我们创造的分数,所分的对象不同,有的分图形、有的分 过 绳子、有的分一堆糖果等,你们创造的分数是把什么看作整体的? (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 程 (2)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 叫做分数。 (3)认识分数单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 份的数叫分数单位。 三、巩固练习: 四、小结全课: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珠海市香洲区第十九小学 2013~ 2014 学年度第二学期
教研公开课教案
学科 班级 课题 教 学 目 标 重点 难点 教学 准备 数学 五(1)班 执教者 地 点 张达意4.4.
校内
《分数的意义》
公开范围
1、拓宽学生学习的渠道,课前让学生通过查阅有关资料,初步了解 分数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产生的。 2、让学生在玩学具的过程中,通过操作,分析讨论等活动,理解单 位“1”,感受什么是分数,归纳出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实际操 作和抽象概括能力。 理解单位“1”的含义及分数的意义。 突破“一个整体”的教学。 多媒体课件 1、介绍分数的产生: 师:课前,老师让大家回去查阅资料,谁能结合你的资料和书本的 主题图来说说分数是怎样产生的事?(学生举手) 2、情境演绎:①指定两名学生用米尺测量黑板。学生观察,得不到 整数的结果;②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 4 个小朋友,每个人分得苹果
教有所获 研有所得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是一个收获的季节。
为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学校整体的教学水平,娇山湖小学每周三的数学教研活动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青年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新生力量。
为了给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创设良好的平台,让青年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少走弯路,加快成长,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学校开展师徒结对活动并组织师徒于上周参加和美课堂数学研讨会,旨在让骨干教师发挥传、帮、带作用,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针对和美课堂教研活动,老师们充分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肯定了本节课中所展现的亮点,同时,对于在课堂中出现的疑问也大胆提出,青年教师冯娟老师在听课穆诤老师《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示范课后有了这样的思考:在计算教学中要读懂学生也要读懂教材。
1、读懂学生。
面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要找到根源,要站在学生的立场去思考问题。
课前做好前测,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
2、读懂教材。
读懂教材,把知识整合,对比分析,形成一条完整的思路。
教学中要做到找“齐点”,设“起点”,定“支点”。
陈焕、张晓阳,朱良慧老师大胆有想法,并结合自己的数学教学进行了反思。
师父代表田健,杜晓波老师针对青年教师的发言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赞扬。
紧接着他们又分别对特级教师徐长青最新课例三年级的《重叠问题》和强震球老师最新课例《分数的意义》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让青年教师们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田老师和杜老师对青年教师提出了这样的建议:课堂教学真的由教师‘教’变成了学生‘学’,去掉了繁华热闹的表面,进入到数学本质与深度学习。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做到:1、从学生角度设计教学2、从学生思维展开教学3、从学生需要解决问题最后赵丽娜主任对这次教研进行了总结。
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师徒结对,携手共进,让娇山湖小学的杏坛绽开更多更美的新香之花。
部编五年级数学《分数的意义》李敏教案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北京
集体备课流程教学时间2019.4.17执笔者李敏课时安排1课时课题名称分数的产生和意义课标依据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分数的意义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子、分母和分数单位的含义。
2.通过分数的学习,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抽象概括的能力。
3.通过了解分数的产生,使学生体会到分数就在我们身边,运用分数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1.在理解“整体”的基础上,理解单位“1”的含义。
2.理解分数的意义及分数单位。
教学难点1.在理解“整体”的基础上,理解单位“1”的含义。
2.理解分数的意义及分数单位。
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的学习中,知道了分数的各部分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以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
还学习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教法学法1.化抽象为具体的学习方法,就是借助具体的现实情境,利用自己的相关生活经验来帮助理解。
2.合理抽象法,在前面直观学习的基础上,还要重视及时抽象,不能让学生的认知水平停留在直观水平上。
3.抓住问题的本质,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个性化设计一、分数的产生1.出示主题图,观察图片中的人们在干么?他们遇到了什么问题?2.师介绍:在古代,人们利用打结的绳子来测量物体长度。
绳子上的一节表示长度的一个计量单位。
3.问:剩下的不足一节,还能用整数表示吗?(不能)4.如果把一颗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学生,每人分到的可以用整数表示吗?(不能)5.在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分数来表示。
6.出示课题《分数的意义》二、分数的意义1.之前你学过哪些分数?能举例说说吗?2.出示学生说说①读法②各部分名称③举例说出四分之一的含义4.你能以一条线段为例,说说四分之一的含义吗?(学生举例后,师出示一个正方形、一个圆形粘到黑板)14师:这一条线段如果长1厘米、1分米、1米等长度可以平均分吗?(可以)分出的结果会用分数表示吗?(会)5.把一条1分米长的线段平均分成三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用分数如何表示?6.同学们会将一些物体进行平均分吗?(给出8面小旗)师:同学们你们将这8面小旗通过平均分得到分数吗?请在练习本上分一分,并写出相应的分数。
《分数的意义》评课稿范例4篇
《分数的意义》评课稿范例4篇作为一名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评课稿,评课有利于信息的及时反馈、评价与调控,调动教师教育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那么你有了解过评课稿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分数的意义》评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分数的意义》评课稿1《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是人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其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经历百分数产生的过程,感受百分数的价值,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明确百分数为何又叫百分比或百分率;使学生理解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与区别;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与生活,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和收集、处理、解读信息的能力。
吴老师精心的课堂设置和精彩的课堂演绎让我们的耳目一新,诠释了对教学目标的达成。
吴老师的课粗中有细,有自己独到的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
体现了这样几个特点:1、让学生充分体验百分数产生的必要性。
在教学伊始,吴老师先出示学生熟悉的几个鞋业生产的皮鞋的合格数量,提问:你认为哪家鞋业公司的产品质量最好?大多数学生会认为哪家鞋业公司的'合格数量最多,产品质量也就最好,然后出示相对应的被抽测数量,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发现合格数量最多,产品的质量并不一定最好。
从学生的认知层面上看,学生首先关注的是不合格越少,产品质量最好,接着在吴老师的引导下学生逐步向要判断产品质量需要看合格数量占被抽测数量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过渡,从而让学生在充分体验百分数产生必要性的前提下初步感知百分数的意义。
2、在具体情境中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在初步感知意义的基础上,吴老师出示先三组信息:(1)咱们学校有60%的学生参见兴趣小组。
(2)酒精度52%。
(3)文件下载已完成21%。
让学生读出百分数,并说出具体的意义,在这一环节中,吴老师将生活和数学知识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建立意义的联系,使学生明白数学知识来源与生活,又反过来服务生活,帮助他们在生活中发现百分数的意义,进一步丰满百分数的意义。
学生学习的不只使“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
以培养数感为抓手,让核心素养落地生根——《分数的意义》教学案例
任 务 的 ,它想 请 大家 帮 它设 计 一 幅 图 ,(出示一 个 图形 ,
பைடு நூலகம்分 数 的 。
2./J、组长 汇 总 ,注意 去掉 重复 的分 数 。
只露 出一 个部 分 ):
一 130一
课 程 篇
师:同学们,你们瞧,露出的部分是整个图形的}, 将 培 养学 生 的数感 真正 落实 到实 处 。 案例 反思
分 析 :兴 趣是 最好 的老 师 ,通 过 “我 是 小 小设 计 师 ” 的游戏,让孩子们经过 自主探究 ,小组合作 ,创造 出更多
的分 数 。通过 这样 的操 作活 动 ,给学生 创 造 了广 阔 的探
究 空 间 ,激 发 了学生 的思维 。借 助 “为什 么 同样 是 8个 圆
圈 ,却创造出了这么多分数”这一问题深度引领 ,引导学
案例 背景 :
小 组 汇报交 流找 的分 数 。
《义务教育 数学课程标 准》明确 提出 lO个核心素 养 ,即数感 、符号意识 、空间观念 、几何直观 、数据分析观 一 念 、运 算 能力 、推理 能 力 、模 型思 想 、应用 意 识 和 创新 意
师 :同学 们 找 到 了这 么 多分 数 ,谁 能 用 自己 的话 说 说 ,什 么是 分数 ?
加 深 对分 数 的意义 的理 解 ,逐 渐 生成 数 感 ,并 学 会 用 分 生 2:我同意你 的想法 ,因为平均分的份数不一样 ,
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 ,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 中。
取 的份数 也不 一样 ,所 以我们 才创 造 出 了这么 多分 数 。
精 彩 回放 :
师 :同学们 太 了不起 了 ,我们 在创造 分 数 的过 程 中 。
青岛六年制数学五下《2一(分数的意义)》[ 老师]【市一等奖】优质课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分数产生的必要性,理解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单位。
2、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经历分数意义的探究过程,使学生在小组合作,动手操作、探索的过程中掌握分数的意义,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知识的探索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2学情分析学生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以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还学习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五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对于他们来说,数学概念还是抽象的,他们形成数学概念,一般都要求有相应的感性经验为基础,通过自己操作、思维活动逐步建立起事物一般的表象,从而理解概念的本质。
3重点难点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单位。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分数的意义》导入咱们先玩个猜谜小游戏,老师这准备了几个和数字有关的谜语,大家来猜一下。
请看大屏幕:一分为二、七上八下、十拿九稳、最后一个百里挑一大家一起说(生:一百分之一)。
同学们今天表现可真积极,给你们一个大大的赞。
大家发现没有,这四个数字谜语的谜底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是——分数(学生齐答)。
对,今天咱们就来学习关于分数的知识。
(板书,分数的意义)活动2【讲授】《分数的意义》讲授新课(一)分数的产生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古人用打了结的绳子测量石块的长,每两个绳结之间的一段表示一个单位长度。
测量发现,这块石块长三段还多出一点,那么剩下的不足一段怎么记呢?(用分数)在这种无法记作整数的情况下就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分数的产生很好的解决了人们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马上就要到端午节了,同学们都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在端午节时大家都要吃粽子。
现在就有一个和粽子有关的问题,大家来看:要把四个红枣粽子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到几个?(生:两个)很容易,说一下计算过程?(生答)这里还有两个豆沙馅的粽子也要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怎么分?(生:1个)说一下计算过程(生答)。
五年级下《分数的意义》韩春梅西南师大教案新优质课比赛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81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太和一小:韩春梅学习内容:分数的意义(新人教版五年级第十册第45---46页)教学目标:1、动手实践、自主探究,经历单位“1”、分数意义建构过程,沟通“1”、整数、分数之间联系和区别,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
2、结合具体的情况能对分数作出合理的解释,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生活中处处有分数,发展数感。
教学重难点:突出分数意义的建构,充分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深化对分数本质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课前交流,初步感知单位“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老朋友,自然数1。
师:生活中哪些物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描述?生:一个苹果、一个杯子…….师:一个杯子,一个苹果,一个人都可以用1来描述。
那咱们班有这么多同学能用1来描述吗?师:老师有3个苹果,你还能用1来描述吗?师:那四个苹果能看作一个整体吗?能师:五个?师:这么多苹果?师:唉,那这样一大堆牛奶呢?能师: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者是这样的一些物体,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这个整体通常叫做单位“1”。
师:你能举个例子吗?生举例子。
二、探究新知(一)复习1/4师:我们把这个圆看作单位“1”,你能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吗?生:1/4表示把一个圆平均分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圆的1/4(二)探究一些物体的1/4活动要求:1、想一想:你把什么看作单位“1”?2、涂一涂,分一分:你打算怎么平均分?并用阴影表示出它的四分之一。
3、填一填,说一说:完成研究单下面的填空,然后和小组内的同学说说四分之一的含义。
(三)汇报交流师:我们来看看这些孩子的作品,请你给大家说说你是怎么做的?生1:我把4个三角形看成单位“1”,平均分成四份,这样的一份就是这些三角形的四分之一生2:我把8个笑脸看成单位“1”,平均分成四份,这样的一份就是这些笑脸的四分之一生3:我把16朵花看成单位“1”,平均分成四份,这样的一份就是这些花的四分之一师:请孩子们仔细观察,这四幅图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师:不管单位“1“是一个圆,一些笑脸,一些三角形,还是其他物体,只要把单位“1“平均分成四份,这样的一份,就是单位“1”的1/4(四)探究几分之几1、星星的六分之四2、月饼的三分之二3、爱心的3/4(五)总结归纳分数的意义师出示糖果图师:老师这儿有一些糖果,你能用分数表示吗?把这堆糖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这堆糖的()把这些糖平均分成3份,这样的2份是这些糖的()……许多糖把这堆新的糖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这堆糖的()师:分数变了吗?课件出示把糖变成一堆笔,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这堆笔的二分之一师:比一比这两幅图,你有什么发现?生:单位“1”变了,分数没有变师: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就是单位“1”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这就是分数的意义(板书课题)三、巩固提高1、填上合适的分数,并说说这个分数的意义。
部编五年级数学《分数的意义》赵福霞教案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教学设计北京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习水县东皇镇第五小学赵福霞一、教学内容《分数的意义》二、课程标准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分数的意义,并能运用分数的意义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学情分析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的学习中,已经借助操作、直观,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了分数的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分数大小还会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四、教学思路本节课的教学,单位“1”和分数单位这两个概念非常重要,应从直观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用利操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展开小组学习,适当展开概念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在过程中获得者得感悟,自己构建这些概念的意义。
五、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在学生原有分数知识基础上,使学生知道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子、分母和分数单位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经历认识分数意义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利用操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展开小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培养质疑和验证科学的意识。
六、教学重点明确分数和分数单位的意义,理解单位“1”的含义。
七、教学难点对单位“1”的理解。
八、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温故引新。
师: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
课件展示:1/3。
你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吗?那你们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吗?(二)展示实物,产生分数。
(1)师课件出示:3辆汽车。
你能把它们分一分,得到分数吗?学生汇报:你得到的1/3表示什么意思?3辆车的1/3是几辆车?2/3是怎么得到的?3辆车的2/3是几辆车?把3辆车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三份,这个整体是什么?(2)师课件出示:现有8个苹果,你能把它们分一分,得到分数吗?试一试。
学生汇报:如果把8个苹果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8份,得到1/8,表示什么意思?由此,你你联想到哪些分数?例如,3/8,5/8......如果把8苹果平均分成4份,得到1/4,表示什么意思呢?这,不是两个苹果吗?应该是用2/4表示吧,怎么能用1/4呢?1/4表示几个苹果呢?如果把8苹果平均分成2份,得到1/2,表示什么意思呢?点拨提升:都是8苹果,都是看作一个整体,你们一会儿得1/8,一会儿得1/4,一会儿又得1/2,怎么得到的分数都不相同呢?师课件出示:刚才,你们分了,老师也分了,可是,我得到的和你们完全不同,我分得了1/3,我还可以想变模式一样分出1/5,你知道老师是怎么分的吗?(三)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部编五年级数学《分数的意义》朴丽霞教案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教学设计北京
北京2011课标版《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说一说、折一折、分一分、圈一圈、猜一猜等活动,在活动中感受并理解分数的意义。
2.理解单位“1”的含义,认识分数单位,懂得一个分数中有几个分数单位。
3.向学生渗透比较、数形结合、数学即生活等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分数的意义与单位“1”的含义,懂得分数单位。
课前准备:学生带彩色笔,直尺、本子,导学单学习用具等。
教学流程一、唤醒已知、导入新课1.出示1/4,你认识这个数吗?板书:分数(挑人)2.你知道关于分数的哪些知识?分数分子、分母等(记分板)二、探究新知、建构概念(一)初步探究、感知意义1.不同的整体找相同的分数(1)出示长方形纸,你能折出这张长方形纸的1/4吗?,你是怎么得到它的1/4的?操作,折一折(计时)个人展示,对折,再对折,(挑人,记分板)还有不同的折法吗?对折再对折,就是告诉我们把这张纸怎么分?平均分(板书:平均分成)(2)拿出学习单第一题里的1/4。
(1个圆片、1分米线段、4根香蕉、8个苹果等。
)合作探究,动手圈一圈、涂一涂、量一量、分一分(计时)(3)你是怎么得到他们的1/4的?小组上台展示汇报(记分板)小结:刚刚我们通过操作,把一个物体(长方形、圆片),一个计量单位(1分米线段),一些物体(4香蕉,8个苹果),平均分成四分,其中一份就是它的1/4。
(4)怎么得到3个圆的1/4呢?讨论、演示(抢答、、记分板)(5)小结:这些为什么都可以平均分成四份呢,是因为我们把它看成了一个整体,1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表示,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板书:单位“1”)1为什么要加引号呢?因为它们表示的是一个整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些物体。
我们刚才在不同的整体里得到了相同的分数。
设计意图:从相同的整体中找不同的分数,初步感受分数单位的不同。
2.相同的整体找不同的分数在相同的整体里,能不能得到不同的分数呢?你能找到哪些分数?(1)(图1)圈一圈比比谁的方法多?(计时)(2)你找出了哪些分数呢?你是怎么得到的?(写一写,小组汇报)(无限)小结:相同的整体里可以得到不同的分数。
部编五年级数学《分数的意义》罗娟教案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教学设计北京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在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理解单位“1”与分数的意义,能结合实际情形分析分数的意义。
2.体会数学和生活实际密切联系,并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过程与方法经历分数的意义及分数单位的探究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
(2)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重点难点重点:经历分数的意义探究过程,理解分数的意义。
突破方法:动手操作,创设情景,讨论思考。
难点:理解单位“1”的意义。
突破方法:直观感受,抽象概况教法与学法教法:创设情景,引导分析,抽象概括。
学法:动手操作,讨论交流,理解运用教学准备课件、小正方体,教学磁贴等教学程序:一、认识单位“1”1.从1到“1”在黑板上写个1,师问:老师往这儿一站,几个人?可以用1表示吗?想想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也可以用1来表示看来,能用1表示的物体还真不少。
不过,像这样用1来表示一个物体,一年级学生也会。
1还能表示什么?(课件显示一盘苹果、一群蝴蝶)这时的1还和一年级时我们所认识的1一样吗?它不仅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还可以表示这样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
(课件显示一个正方形,一个计量单位,一盘苹果,一群蝴蝶)。
这样,1的内涵变得更丰富了。
(师在1上加个引号)2.从1到单位“1”数学上我们把这样的1叫做单位“1”,这样的1在生活中还能找到吗?二、学习分数的意义(一)构建1/4的意义1.自主表述1/4。
学生活动:交流三年级学过的有关分数的知识,举例说1/4的含义,抓住两位同学的发言问:他们俩说的有什么不同?当学生回答“一个是分成4份,一个是平均分成4份”后,教师板书“平均”,并强调“平均分是研究分数的基础”。
2从多个物体中找1/4。
学生活动:从4块巧克力中找出1/4。
教师指导:师:明明是一块巧克力,为什么是1/4?生:因为是把整个物体平均分成4份,取了其中的1份。
师:你的意思是把4块巧克力看成一个整体(边说边演示课件画集合圈),平均分成4份(边说边画),其中的1份是这个整体的1/4。
部编五年级数学《分数的意义》史晓彤教案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教学设计北京
《分数的意义》教案宋庄镇中心小学史晓彤2018年4月课题:《分数的意义》教学内容: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五年级第十册59页。
教学目标:1.在认识分数的基础上理解单位“1”和分数的意义,掌握分子、分母的含义。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抽象概括的能力。
3.使学生体会到分数就在我们身边,体验学习数学的成功和愉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渗透从不同角度辩证思考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理解单位“1”。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三年级时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你还记得哪些有关分数的知识?板书:平均分,一个物体回忆平均分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等得到分数。
还可以平均分什么呢?二、实际操作,探究新知1.教学单位“1”还可以平均分多个物体,比如4个苹果,你能用四个苹果表示出41吗?追问:这1份是1个苹果,那应该用1表示,为什么可以用41表示呢?板书:一个整体。
把“4个苹果”圈起来。
这说明我们可以把一些物体看做一个整体,像刚才平均分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或一个整体,我们叫它单位“1”。
这里的1我用了引号,它和我们以前见过的1一样吗?有什么不同?区分数量1和一个整体。
2.出示8个苹果把8个苹果平均分一分,就是把()看做单位“1”。
你能画出8个苹果的41吗?学生动手完成。
展示汇报:强调把一个整体圈起来,平均分成4份,表示其中的1份,就是整体的41。
3.出示12个苹果把12个苹果平均分一分,就是把()看做单位“1”。
学生动手操作,画一画,分一分。
汇报交流。
4.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1份或几份的数叫作分数。
三、练习用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
四、谈收获或疑问板书:分数的意义单位“1”平均分分数份数一个物体4个苹果411份一个整体8个苹果414份12个苹果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1份或几份的数叫作分数。
如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实效——以《分数的意义》为例
1.备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根据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充分考虑学生在性格、年龄、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差异。
所以课前准备必须符合学习的主体特点。
例如:开课收集牙买加跑步运动员博尔特,启发学生对于本课学习的兴趣。
现在小学生思维活跃,知识面比较广,所以在进行课前准备时教师要注意多准备一些关于鹰隼、喷气式飞机、流星体等资料,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应对学生的各种质疑,激发学生产生科学探究的兴趣。
2.备自己。
对于本课而言,探究目标能否实现,教师在教学中角色定位显得非常重要,其关键就在于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否做到耐心的“扶”和大胆的“放”。
所谓“扶”即是扶助、帮助,具体体现就是教师讲授为主,教师的引导者的角色更明显一点;所谓“放”即是学生活动为主,表现为学生的主体作用更为突出,此时的教师更像是组织者、合作者。
在教学4—8自然段时,教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借助收集的资料畅所欲言,老师及时的引导补充,探究教学目标的实现自然是水到渠成,找准自己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的角色定位,才能有效地参与和指导好学生的科学活动。
(二)做好小组分工,展现自主学习方式1.明确讨论的问题,是开展讨论的前提保证。
为了让学生主动质疑,在预习导学单中,同学们提出了一些质疑。
老师将这些问题进行梳理。
围绕“他们的速度有多快?勾划出他们的速度快到什么样的程度?”进行小组讨论。
2.组织好课堂分工,是组织好课堂讨论的基础。
一般分组以就近原则,4—6人组成一个合作学习小组。
教师考虑学生男女性别、个性差异及能力水平等各因素,在小组中推举一名成绩较好的、更具活动能力的学生为组长,组长是小组讨论问题的组织者,并且备有讨论记录。
课堂讨论目的在于创造机会让各具特色的学生在小组内能自主、合作地探究;让学生在合作中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在互补互助中反省深化,在讨论探究中提高。
所以在小组活动中,尤其要关心交往能力弱、成绩不理想的学生,给他们发言机会,争取共同进步,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生活的体验和人生的感悟,成为学习的主人。
部编五年级数学《分数的意义》李丽娟教案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教学设计北京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说一说、折一折、分一分、圈一圈、猜一猜等活动,在活动中感受并理解分数的意义。
2.理解单位“1”的含义,认识分数单位,懂得一个分数中有几个分数单位。
3.向学生渗透比较、数形结合、数学即生活等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分数的意义与单位“1”的含义,懂得分数单位。
教学领域:分数的意义第1课时课前准备:教学设备,学生带彩色笔,直尺、本子,导学单学习用具等。
教学流程一、唤醒已知、导入新课1.出示1/4,你认识这个数吗?板书:分数2.你知道关于分数的哪些知识?二、探究新知、建构概念(一)初步探究、感知意义1.不同的整体找相同的分数(1)出示长方形纸,你能折出这张长方形纸的1/4吗?,你是怎么得到它的1/4的?操作,折一折个人展示,对折,再对折,还有不同的折法吗?对折再对折,就是告诉我们把这张纸怎么分?平均分(板书:平均分成)(2)拿出学习单第一题里的1/4。
(1个圆片、1分米线段、4根香蕉、8个苹果等。
)合作探究,动手圈一圈、涂一涂、量一量、分一分(计时)(手机拍照上传,请同学观察评价)(3)你是怎么得到他们的1/4的?小组上台展示汇报小结:刚刚我们通过操作,把一个物体(长方形、圆片),一个计量单位(1分米线段),一些物体(4香蕉,8个苹果),平均分成四分,其中一份就是它的1/4。
(4)怎么得到3个圆的1/4呢?讨论、演示(5)小结:这些为什么都可以平均分成四份呢,是因为我们把它看成了一个整体,1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表示,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板书:单位“1”)1为什么要加引号呢?因为它们表示的是一个整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些物体。
我们刚才在不同的整体里得到了相同的分数。
设计意图:从相同的整体中找不同的分数,初步感受分数单位的不同。
2.相同的整体找不同的分数在相同的整体里,能不能得到不同的分数呢?你能找到哪些分数?(1)(图1)圈一圈比比谁的方法多?(2)你找出了哪些分数呢?你是怎么得到的?(写一写,小组汇报)小结:相同的整体里可以得到不同的分数。
部编五年级数学《分数的意义》陆岩教案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教学设计北京
分数的意义教材分析:在三年级上册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了分数各部分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
本节课的教学将引导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简单了解分数产生的过程,进一步明确分数的意义,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1、了解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
2、理解单位“1”的含义,认识分数单位,能说明一个分数中有几个分数单位。
3、在理解分数含义的过程中,渗透比较、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1、理解分数的意义。
2、理解单位“1”,认识分数单位。
教学准备:1张正方形纸、8个小正方体教学流程:一、回顾启思,了解分数的产生1、播放视频《分数的产生》。
2、用正方形纸折出四分之一。
二、操作导思,理解分数的意义1、操作探究。
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幅图表示出它的四分之一。
2、反馈交流。
学生展示并介绍自己的方法。
3、归纳小结,认识单位“1”。
小结: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用自然数1来表示,我们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4、寻找单位“1”。
5、研究几分之几。
自己写一个分数,说出它表示的意义。
6、总结、归纳分数的意义。
引导学生用“若干份”来概括把单位“1”平均分的不同情况,用“一份或几份”来概括表示的不同情况。
从而抽象出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三、观察讨论,认识分数单位1、用不同的分数介绍自己。
小结:同样介绍一个人,由于单位“1”的大小不同,所表示的分数也就不同。
2、认识分数单位四、实践促思,提升数学能力1、生活中的分数2、完成课堂检测单五、全课梳理,总结提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第十册《分数的意义》说课稿东方德才学校赵丽娜一.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新课程下数与代数教学的核心是发展学生的数感。
让学生在认识数的过程中,更多的接触和经历有关的情境和实例,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使学生更具体更深刻地把握数概念,建立数感。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要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建构主义教学论认为:学生的知识建构不是教师传授与输出的结果,而是通过亲历,通过与学习环境间的交互作用来实现的。
因此,本节课我主要采取体验式与探究式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来引领学生展开对分数意义的再认识,让学生在丰富的数学活动中充分感受、体验分数所表示的具体含义,在研讨与交流中深入探究分数的意义。
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使他们观察、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等数学能力得到应有的发展,在学习过程中初步培养他们的探究意识。
二.教学背景分析1.对教材的分析《分数的意义》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学生三年级就学习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初步学会了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
五年级学习“分数的意义”,是学生系统学习分数的开始,是在学生已经知道了“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的基础上,理解单位“1”的含义,建立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单位的意义。
为今后学习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真分数、假分数等概念以及学习分数基本性质、分数四则运算、分数应用题以及比的相关知识等内容奠定坚实的基础。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在对分数意义概念的概括和理解上。
2.对学情的分析:学生在二年级时已经对“平均分”有了深刻的理解,全面掌握了除法的含义,三年级时学习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对分数具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
同时他们具备了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了一定数学学习活动的经验和方法。
自己的理解与思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肯定有平均分一样、平均分一些东西的经历,三年级的时候对分数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今天对于单位“1”的拓展应是教学的重点。
我想孩子们理解上感到困惑的应该是在:平均分一个物体(一个苹果)的时候,分得的结果不能用整数表示了,可以用分数21表示,是21个苹果。
但是现在分一些物体(6个苹果)的时候,平均分2份,每份是3个苹果了,还用21表示?在结果可以用整数表示的情况下,怎么还用分数表示呢?也就是要解决的是要让学生明白部分与一个整体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因此,我认为这节课应紧紧抓住分数“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这一重点展开学习活动,使学生头脑中所储备的有关分数的感性材料得到扩充和延伸,并对其进行去伪存真的整理和加工,从而形成对分数的理性认识,概括出分数的本质特征。
3.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的分析:本节课主要采取“体验式与探究式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三、本课教学目标的设计:基于以上的分析和思考我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 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探究分数意义的过程,体会分数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明确单位“1”的含义,理解分子分母的含义及分数单位的意义,从而抽象概括分数的意义。
2. 在亲身经历观察、操作、对比、概括等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 体验学习数学的成功与愉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渗透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辩证观点。
教学重点:1.建立单位“1”概念,理解分数意义。
2.在具体情境中引导学生充分理解分数“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教学难点:使学生明确把多个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时可以把两个或更多的物体分为一份。
四.教学过程教学流程图:1.板书分数4,对于这个分数你都有哪些了解?2.好,现在请大家借助学具袋中的学具,看看你能不能通过折一折、画一画来表示出41。
(有1块月饼、一个平面图形、一条线段(1米)) 3.小结:刚才我们分的一块月饼、一个平面图形、一个计量单位都可以看作是一个物体,[板书]:一个物体。
大家所举的例子概括起来都是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4份,表示其中的1份,就可以用41表示。
(设计意图: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寻找教学的起点,同时唤起学生对分数意义的已有认识, 找准知识的生长点,为学习新知搭建平台。
)第二层:探究研讨,提升学生对分数意义的认识这是教学的重点层次,为了有效提升学生对分数概念的理解,突出重点,我采取了三次层层深入的数学活动来组织学生充分感受分数“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一)拓展单位“1”,借助对14 的理解,初步感受部分与一个整体的关系。
1.通过分一个物体我们可以得到分数41,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4个苹果,我们也来分一分,看看能不能也得到41呢?(学具: 4个苹果)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3.汇报交流:监控: ①你得到41了吗?你是怎么得到的?14 ②每份明明是1个苹果,应该用“1”来表示,怎么说是41呢? 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交流研讨初步明确总共有4个苹果,其中的任何1个苹果都是这4个中的1个,也就是41,进而提升了学生了学生对分数的原有认识。
接着通过学法指导: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把(4个苹果)看作一个整体,把4 个苹果圈起来,把它平均分成(4)份,用虚线分开,那么其中1个占总数的41。
4.最后让学生找到不同的41,巩固对41的理解。
(8个面包) 监控:①得到41了吗?你是怎么得到的? ②这里的2个面包怎么说是41呢? ③在这里还有41吗?请你指一指,说一说。
5.小结:看来,当我们要分的是一些物体的时候,也能够用分数表示分的结果。
(设计意图:本环节学生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给学生的学具4个苹果、8个面包的设计就是对于单位“1”拓展的一个考虑,通过动手操作做分数——自主探究找分数——合作交流说分数的学习过程中进一步提升了对41的理解,拓展了对分数认识,初步体会到分数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为学生主动构建分数的意义做好了孕伏。
)(二)动手操作,体验分数得到的过程,丰富对分数的认识,深入体会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1.利用每个组的另一套学具(6只大熊猫),请分一分,看看还能得到哪些分数?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3.汇报交流监控:(结合学生手中学具产生的分数监控)(1)结合学生分6只大熊猫图得到的分数反馈平均分成6份: ①61:把6只熊猫看成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6份,表示这样1份的数是这6只熊猫(单位“1”)的61。
② 就这幅图还可以得到哪些分数?(66,65,64,63,62) ③6163里面有几个?里面呢?65 平均分成3份:还可以怎样分?得到哪些分数? ①31:把6只熊猫看成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3份,表示这样1份的数是这6只熊猫(单位“1”)的31。
辨析:6231与哪种表示是正确的?(结合学生辨析,引导学生对分数意义进一步理解;结合图初步感知分了多少份,分母就是几;表示几份,分子就是几) ②就这幅图还可以得到哪些分数?(33,32) ③3133里面有几个?里面呢?33 平均分成2份:还可以怎样分?得到哪些分数? ①21和22:把6只熊猫看成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2份,表示这样1份(2份)的数是这6只熊猫(单位“1”)的22,21。
(设计意图:学生借助手中的学具可以得到很多不止是几分之一的分数了,通过操作,进一步体验分数得到的过程,并对于分数里有几个分数单位在这一层进行渗透。
)(2)结合学生得到分数的图引导学生辨析:①同样都是把这6只熊猫看成一个整体,怎么你们一会儿说6(),一会儿说3(),一会又说2()呢?(分的份数不同,得的到分数就不同) ②这几幅图为什么都用21来表示呢?(一块月饼的、4个苹果的、8个面包的、6只熊猫的) 明确:不管分的东西有多少,它们都是看作了一个整体,都是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了2份,表示这样的1份,每份都应该用21表示。
②都用21表示,它们有什么不同点吗?(有的是半个圆,有的是2个苹果,有的是4个面包……)这是为什么呢?(看成一个整体的数量不同,所以分后每份的数量就不同)(设计意图体会单位“1”相同,分的份数不同,得到的分数也不同;单位“1”不同,平均分的份数相同,得到得分数相同,但是每份所表示的数量不同;进一步体会用分数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三)揭示分数表示的意义1.黑板上有这么多分数,回忆一下这些分数是怎样得到的?(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得到分数的过程)那你认为什么是分数?结合学生试说:板书 一个物体 一个整体单位“1”2.课件出示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3.理解:单位“1”的“1”为什么要加引号呢?(设计意图:在学生大量的实践与体验后,在寻找分数的过程中,学生必然要思考“把什么平均分”(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分母)、“取其中的几份”(分子)这些分数意义理解中的核心问题。
因此在老师明确了单位“1”的概念后学生概括分数的意义水到渠成。
)4.以前我们把一个物体平均分,不够分产生了分数,今天把一些物体平均分,够分了,怎么还用分数表示呢?监控:分数是表示取得那部分有几个吗?表示的是取得那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对于这一问题的讨论,学生的认知会有所提升,进一步体会到分数表示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5.知识窗:这节课我们对分数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那了解一下分数发展的历史吧?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设计意图渗透数学文化)第三层:联系生活,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把握分数的意义1.联系身边事物找出分数,巩固意义:(1)你能从教室里找出不同的分数吗?学生自由发言(2)请1名男生,谁能围绕他说个分数?他是——的几分之几?怎样想?把谁看作单位1?问:同样是说这名男生,怎么你们说的分数都不一样了?看来我们在说分数时,一定要说出是谁占谁的几分之几?也就是把单位1说清楚。
(设计意图:分数就在学生身边,生活中随处可见分数。
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把自己当成学习研究的对象,自让会学得积极主动,从中体会到单位“1”的相对性,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
)2.游戏:摸一摸,猜一猜(1) 摸彩球:在一个布袋里放有9个彩球① 请一位同学上来摸出9个彩球的31 (3个) ② 再请一位同学上来摸出余下彩球的31(2个) 提问:同样都是摸了31,怎么第一个同学摸出的是3个,而第二个同学摸出的是2个呢?(2)猜总数:① 如果从第一个布袋中摸出2个彩球,这2个彩球占布袋里彩球总数的31,原来布袋里彩球共多少个? ② 如果从第二个布袋中摸出2个彩球,这2个彩球占布袋里彩球总数的51,原来布袋里彩球共多少个? (学生猜后验证)3.全课小结今天我们在以前初步学习分数的基础上学习了分数的意义,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设计意图:《课标》指出:“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