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考历史二轮配套资料:第1部分 专题3 第1步 第8讲 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探索 讲义
2015高考历史二轮配套资料:第1部分 专题5 第3步 中外关联
第三步中外关联[横向中外关联]一战以来中西方社会发展的对比[关联对点练习]关联点一俄国十月革命道路与中国民主革命道路比较1.(2014·汕头模拟)“这种战略为俄国所忽略。
这种从农村中建立政党与军队的共产革命方式,是毛泽东自中国独特历史环境所领悟的。
”这种“战略”是指() A.无产阶级革命B.农村包围城市C.国共第一次合作D.开展工人运动解析:选B。
无产阶级革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里就存在的,不是毛泽东独自的领悟,故A项错误;农村包围城市是毛泽东根据中国独特的历史环境提出的,是与俄国城市中心论相反的革命道路,故B项正确;国共第一次合作有共产国际的指导,不是毛泽东的领悟,故C 项错误;开展工人运动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不是毛泽东的独创,故D项错误。
关联点二邓小平改革开放理论是对列宁新经济政策思想的延伸和发展其一,新经济政策由于受当时苏维埃俄国诸多主客观条件的限制,特别是由于列宁过早的逝世,故未能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
而邓小平的改革开放理论,是在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和改革的经验教训之后而形成的较为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其二,邓小平更新和发展了列宁的思想,认为市场作为发展经济与生产的一种手段,既可以和资本主义制度结合起来,也可以同社会主义制度结合起来,为社会主义制度所利用,从而克服了列宁认识上的局限性,发展了列宁的思想。
其三,列宁没有也不可能从理论上说明市场经济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而邓小平提出的市场是一种手段的科学论断,阐明了市场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不可少的“经济手段”,它不同于社会的基本制度,不体现、不代表社会制度的性质,社会主义建设应该对其充分利用。
[对点训练]2.(2014·江苏徐州高三质检)下列关于苏俄新经济政策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同点的说法错误的是()A.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B.都面临政治经济发展问题C.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经济D.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解析:选D。
2015届高考历史第二轮专项复习课件24
• [解析] 苏格拉底,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提 出“知识就是道德”,即知德合一,认为道 德教育使人认识自己灵魂之内已有的德性。 他心目中的优秀人物应具备心地善良、富于 教养、崇尚理性等必要素质。分析选项,D项 符合题意,故应选D。
强化作业
(点此链接)
• (3)三个发展阶段: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 制度的基础;克利斯提尼改革使雅典民主政 治确立;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发展 到顶峰。 • (4)四点认识:是雅典奴隶制经济,特别是工 商业发展的产物;与雅典自然地理条件密切 相关;为雅典创造辉煌灿烂的文明奠定了基 础;为近代民主政治的创立奠定了初步基础。
• [解析] 本题以罗马法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 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根据所学 知识可知,《社会契约论》发表于18世纪,A 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皇帝的决定也具有 法律效力”可知B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人 民把他们的全部权威和权力移转给他”可知C 项错误。故答案为D项。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 1.苏格拉底和智者学派思想的异同
苏格拉底 重视人的伦理道德,主 张“美德即知识” 不 真理应该有客观标准 同 点 反对过激的民主政治, 主张有知识、有道德的 少数人治国 智者学派 为达目的而不择手 段,忽视道德
“人是万物的尺 度”,每个人都有 判断标准
主张民主政治,所 有人都是平等的
• 2.孔子与苏格拉底主张的异同 • (1)相同 • ①都关注人、人与社会,因此都具有早期人 文主义色彩。
走向高考 ·历史
新课标版 ·二轮专题复习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一部分 Ⅰ 必修内容
基础整合
专题一 农业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
专题一 第4讲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与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2015高考历史(人民版)大一轮专题回顾:专题八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专题整合通史概览历史时段通史线索历史特征经济建设的曲折探索历程(1949~(1)中国的经济建设经历了建国初期的国民经济恢复、“一五”计划与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一五”计划期间,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并举;探索主要围绕社会主新中国成立后经济体制的三次转变及其原因、核心内容、结果横向链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农业合作化前的农民个体经济的不同之处发展后果不同经营方式落后,个体力量薄弱,无法采用农业机械和新技术、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不仅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也有利于改革农业经营结构,有利于我国农业的商品化、现代化例1民族工业的兴起—-近代中国经济结构最重大、最深刻的变化近代中国工业十分落后,农业机器主要依赖进口.下表反映了辛亥革命后20年间机器进口的状况,分析形成这一状况的根本原因是()每5年机器和工具平均年进口值单位:1 000海关两时间各种机器和工具(A)农机具(B)B/A(%)1912~191615 9561180。
741917~192139 2697982。
031922~192643 0743900。
911927~193155 1929981。
81 AB.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C.在“爱用国货”思想的影响下,农民自觉抵制进口农机具D.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壮大,减少了农机具的进口数量答案B解析分析表格材料中的数据可知,农机具在进口的各种机器和工具中所占比值总体上呈增加趋势,因此C、D两项不符合材料体现的数量增长的主旨;1912~1916年和1917~1921年这两个时间段中,农机具进口呈上升趋势,但此时国民政府还没成立,故A项错误。
形成材料反映的状况的根本原因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近代民族经济虽产生并取得发展,但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故答案为B项.例2民族工业的萎缩——民族工业的兴衰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下面是抗日战争期间大后方七省(川、滇、黔、陕、甘、湘、桂)开办的工厂数量统计示意图(1937.7~1944)。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第1部分 步骤一 通史复习 第1讲 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
第一讲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通史概览·一目了然——时序贯通构建时空观念【阶段特征】先秦是我国由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历史阶段,是国家产生和完善的重要时期,是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中华文明的奠基时期。
秦汉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初步发展时期。
【时空定位】【整体感知】1.政治上:从分封制、宗法制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官僚政治逐渐取代贵族政治;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
2.经济上:经历了由原始农业到小农经济的演变,农耕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主体。
小农经济形成并成为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形态;土地制度由井田制向土地私有制转化。
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手工业、商业也得到了很大发展。
3.思想文化上:从“百家争鸣”到儒学独尊,儒学官方化得以确立,中国传统文化奠基和发展起来;文学体裁多样;实用科学兴起。
考点整合·一一突破——知识纵横把握通史体系[主干知识重构——理线索]整合一先秦时期(公元前221年以前)一、夏、商、西周时期1.政治(1)王位世袭制:第一个国家政权是夏朝;商朝是个弥漫着神权色彩的王朝。
(2)分封制与宗法制:(3)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神权与王权相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2.经济(1)农业:以石器为主。
出现青铜农具,但较少使用。
土地制度:井田制。
(2)手工业:完全官营;商周青铜铸造水平高超;商代出现原始瓷器。
(3)商业:商朝职业商人产生;周朝商业由官府统一管理。
3.文化(1)商朝甲骨文是比较成熟的文字,也有一些是刻在器物上的铭文。
(2)夏商产生了宫廷舞蹈,周朝制定出包括舞蹈在内的礼乐制度。
二、春秋战国时期1.政治动荡与变革:争霸与兼并战争,宗法制与分封制遭到破坏;秦灭六国。
2.经济(1)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包括国家、地主和农民土地所有制等几种形式。
(2)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成为我国古代最基本的经济形态,直到鸦片战争后才逐步瓦解。
2015年高考历史(新课标版)二轮复习课件 必修 专题3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中国 第1讲
[解析]
道光帝卒于1850年,排除A项;C项扩大了一份谕
旨的影响,排除;从题干中材料第三条等信息可以看出道光帝 没有坚决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排除D项;从“赏借”等信 息可确定B项符合题意。
第一部分
必修内容
专题三
第 1讲
走向高考 ·二轮专题复习 ·新课标版 ·历史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 1.太平天国与义和团运动
1900年春夏京津地区高潮→ 抗击八国联军侵略→中外反 动势力联合绞杀 扶清灭洋 粉碎了列强妄图瓜分中国的 美梦,避免了中国完全沦为 殖民地的命运 农民阶级的反帝爱国运动
第一部分 必修内容 专题三 第 1讲
概况
纲领或口号
作用 性质
走向高考 ·二轮专题复习 ·新课标版 ·历史
2.农民阶级在近代中国民主革命中的特点 (1)农民阶级具有革命性 ①含义:受地主阶级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具有革 命的要求。
专题三
第 1讲
走向高考 ·二轮专题复习 ·新课标版 ·历史
1
主 干 结 构
2
考 点 突 破
3
强 化 作 业
第一部分
必修内容
专题三
第 1讲
走向高考 ·二轮专题复习 ·新课标版 ·历史
主干结构
第一部分
必修内容
专题三
第 1讲
走向高考 ·二轮专题复习 ·新课标版 ·历史
第一部分
必修内容
专题三
第 1讲
走向高考 ·二轮专题复习 ·新课标版 ·历史
第一部分 必修内容 专题三 第 1讲
走向高考 ·二轮专题复习 ·新课标版 ·历史
(2)规律总结 ①从原因来看,西方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是世界资本主义 发展的产物,是它们推行对外扩张政策的结果,实质上体现了 它们以资本主义方式征服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是它们开拓
2015届高考历史第二轮专项复习课件65
改革农村经营体 克服了平 制,实行家庭 均主义, 联产承包责任 .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 • 第一次:土地改革。 • (1)原因:地主土地私有制严重阻碍生产力发 展。 • (2)核心内容:废除地主土地私有制,实行农 民土地所有制。 • (3)结果:解放了生产力,为农业发展开辟了 道路。
• [答案] C • [解析] 1980年,中国设立了深圳等四个经济 特区。在经济特区,国家给予较大的经济管 理权限,实行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化所有 制形式,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主。故应选C。
强化作业
(点此链接)
• 第三次: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向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 经营转变。 • (1)原因:党中央在认识国情和总结社会主义 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决定加快经济体制 改革。 • (2)核心内容:把企业推向市场。 • (3)结果:这次调整将进一步利于解放和发展 生产力。
• 4.20世纪世界三种不同的社会发展模式 类型 中国特色 斯大林模 西方欧美 社会主 式 模式 义模式
• 第二次:农业合作化。 • (1)原因: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 需要。 • (2)核心内容: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 制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 • (3)结果: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 第三次:人民公社化。 • (1)原因:一些领导人主观认为农业合作化的 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经济 的发展。 • (2)核心内容: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
•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 建设道路的实践
国家对 社会 工业化 1953 农、 主 起步, ~ 工、 义三 过渡
措 时间 施
背景
概况
结果
三年经 经济恢 济困 八 调整、 复, 难, 字 1960 巩固、 经济 纠正 年 充实、 调整 方 “左” 提高 基本 针 的错 完成 误
(新高考适用)2023版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 第1部分 第8讲 中华文明的再铸与复兴——现代中国课件
认知 新中国成立初期对苏联模式的借鉴与创新 1.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建立 (1)借鉴: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逐 步消灭私有制。 (2)创新: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 并举,首创公私合营的模式。
2.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1)借鉴:开展五年计划建设;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社会主义工业 化体系。 (2)创新:正确处理好重工业与农业、轻工业的关系,关注民生问 题。 3.构建经济结构与体制 (1)借鉴:变多种所有制为单一的公有制,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2)创新:注重克服苏联模式过度集中的缺点,注意解决人民群众日 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2)三大改造: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 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生产资料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社会 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
(3)关税与个人所得税制度: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 则》及其实施条例。统一了全国的关税制度。计划经济体制下,没有征 收个人所得税。
3. (2022·湖北高考)1960年,我国科研经费支出比1952年增长近60 倍,全国全民所有制单位科技人员达196.9万人,平均每万人中有科技人 员30名,比1952年增长3倍,上述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D )
A.苏联对中国的援助 B.海外科研人员归国 C.“双百”方针的提出 D.两个五年计划实施
5.“ 文 化 大 革 命 ” : 由 领 导 者 错 误 发 动 , 被 反 革 命 集 团 利 用 , 给 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二、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 1.巩固政权的经济措施:土地改革(1950—1952年底);稳定物价、 统一财经。 2.经济制度 (1)总路线: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实施发展国 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 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015高考历史真题分项解析:专题08《中国社会主义道路》(含解析)
考点一: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01.(2015年新课标Ⅰ卷文综31)图5为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美国、英国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
据此可以推知()图5A.中国原有工业基础很薄弱 B.冷战制约美英工业发展C.中国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 D.美英传统工业产业衰落【答案】A【考点定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一五计划【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图片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本题以一五计划期间中美英三国的工业年均增长速度的表格为切入点,深入考查了考生对一五计划背景的认识。
本题是高考的高频考点,解题的难点是在C项,如果不注意材料的时间,很容易选错。
我们在复习备考时,除了对主干知识和高频考点特点关注外,一定要培养考生的解题能力,尤其要高度关注题目的时间信息。
02.(2015年北京卷文综19)以下是四幅新中国不同时期的宣传画。
该画中主题体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③①②④D.④②③①【答案】C【解析】:①是大跃进时期,发生在1958年;②发生在文革期间,即1966-1976年;③第一部宪法颁布是在1954年;④香港回归是在1997年,故选C。
【考点定位】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民主政治制度的发展与曲折•第一部宪法颁布与“文革”;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香港回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1958年大跃进【名师点睛】这一题属于时间排序题。
时间和空间是历史知识学习的要素之一,任何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概念等都离不开特定的时空,而学生却最怕记忆时间。
其实考题并不是非要学生记住具体的时间,而是要明确各个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即可,考试时用逻辑推理的能力即可做对。
2015高考历史二轮配套资料:第1部分 专题3 第3步 中外关联
第三步中外关联[横向中外关联]二战以来的中国与世界关联点一人民代表大会制与资本主义国家议会制的不同1.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中国大趋势》一书中,形容中国特殊模式的民主是以信任为连接纽带,以自上而下的政治领导和自下而上的公民参与为结构特征的“纵向民主”,是一种有别于以往西方所走的民主(“横向民主”)道路,使中国稳定转型,避免了以往西方为走向民主而造成的资源浪费。
对上述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A .纵向民主指的是公民“平等地”选举政府成员B .横向民主结构中为竞选角力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C .横向民主结构中,中国领导层以吸纳民意为决策基础D .纵向民主的政治运作依赖对立的政党或政客解析:选B 。
材料中的纵向民主,强调的是自上而下的政治领导和自下而上的公民参与相结合,公民并不能“平等地”选举政府成员,故A 项错误;横向民主是西方式民主,即政党政治下的民主,在选举时容易造成资源、人才和时间的浪费,故B 项正确;吸纳民意为决策的基础的民主是西方的横向民主,而中国实行的是纵向民主,故C 项错误;横向民主才依赖政党或政客,故D 项错误。
2.(2014·福建厦门高三适应性考试)下图为建国后某一时期的宣传画。
下列选项与宣传主题相符的是( )A .加入经济互助委员会B .实施五年计划C .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 .设立经济特区解析:选B 。
中国没有加入经济互助委员会,故A 项错误;从图片“学习苏联先进经验”可以看出是建国初期,实施“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符合材料内容,故B 项正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设立经济特区是在改革开放后,走的是中国特色的道路,不是学习苏联经验,故C 、D 项错误。
关联点三 近代以来西方与中国社会转型的不同特点1.西方(1)伴随着对落后的农业国家和自然界的征服与破坏的殖民扩张逐步确立。
(2)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生产力迅速发展,先进的工业国家迅速积累财富。
(3)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确立起资本主义民主代议制政体。
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 第一部分 模块五 中国现代篇 第二
第12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探索——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即时训练1.(2015·河南洛阳第二次统考)1953年“人大选举法”规定人大代表通过举手和无记名投票产生。
1979年“人大选举法”进行修订,取消了举手选举,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
这一变化( )A.有利于公民正确行使民主权利B.保证了公民行使民主权利不受干预C.表明我国开始进行政治体制改革D.说明了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进程解析:选A。
材料中“举手和无记名投票产生”到“取消了举手选举,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说明宪法注重对公民行使民主权利保护,故A项正确;当时公民行使民主权利还是受到限制的,故B项错误;我国开始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是建国初期,故C项错误;材料中体现民主政治进步,不是曲折发展,故D项错误。
2.(2015·安徽蚌埠第二次教学质检)阅读下表可知( )1987—1992年台湾与大陆通过香港的间接贸易状况(单位:百万美元)年份台湾向大陆出口大陆向台湾出口台湾的顺差1987 1 226.53 288.94 937.591988 2 242.22 478.69 1 763.531989 2 896.49 586.90 2 309.591990 3 278.25 765.36 2 512.891991 4 667.15 1 125.85 3 541.301992 6 287.93 1 118.97 5 168.96 A.B.大陆为台湾经济发展作出巨大牺牲C.香港在两岸经济交流中起决定作用D.“三通”的实现促进了两岸经济交流解析:选A。
题干通过历史数据反映1987—1992年台湾与大陆通过香港的间接贸易状况,客观说明了海峡两岸以及香港之间在经济方面的互利局面,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了两岸的贸易往来,但是看不出来“牺牲”,故B项错误;香港在这种贸易关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不是决定作用,故C项错误;据材料时间,可知当时“三通”还没有实现,故D项错误。
2015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1.3.13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形成与发展训练(含201
第13讲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形成与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4·甘肃兰州模拟)一位村干部说:“现在村官太累了,担子重,压力大。
过去村委会主任是上面指派的,只要把乡、镇的任务完成就行了。
现在不同了,除了让上面满意,你更得对百姓负责。
”这种改变缘于( ) A.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B.已“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C.基层民主选举制度的实行D.农村实施土地流转政策解析基层民主选举制度的实行,使村官处于百姓的监督之下,故选C。
材料反映村官需要对百姓负责,受百姓监督,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与此无关,排除A;“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强调制度对权力的制约,材料更多反映的是对百姓负责,受百姓监督,排除B;土地流转制度指土地使用权的流转,与百姓的监督无关,排除D。
答案 C2.(2014·安徽黄山一模)下面图片是对具有中国特色的地方制度的体现,两种制度下地方都有很大自治权,它们最大的不同是( )A.前者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后者享有完全的自治权B.前者是少数民族当家作主,后者是外国人当家作主C.前者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后者实行资本主义制度D.前者有利于各民族的繁荣,后者有利于祖国的统一解析图片分别代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一国两制”,少数民族在国家统一领导下行使自治权,不享有高度的自治权,故A项错误;“一国两制”中国家主权回归,外国人当家作主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一国两制”特殊性在于港澳保留资本主义制度,故C项正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各民族的繁荣,“一国两制”有利于祖国的统一,但不是它们的最大区别,故D项错误。
答案 C3.(2014·湖南十三校联考)2013年6月27日国防部新闻发言人杨宇军宣布:应联合国请求,中国政府决定向联合国驻马里综合稳定特派团派遣工兵、医疗和警卫分队近400名官兵。
2015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1.3.12 中国现代文明的追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训练(含201
第12讲中国现代文明的追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新中国成立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4·某某某某诊断)某某著名某某人士X澜说:“这是新中国的一个人民大宪章。
它确定了新中国的政治理论和政治制度,它有了‘革命到底’的大方针,它有了稳步建设的大原则。
”X澜所说的“人民大宪章”通过的会议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B.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解析由材料中“某某人士”、“人民大宪章”和“革命到底的大方针”可知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它是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重要文件,故选A。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一致决议《共同纲领》为施政纲领,并非通过,排除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是《宪法》而非《共同纲领》,排除C;中共八大与史实不符,排除D。
答案 A2.(2014·某某某某一模)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著作《中国大趋势》一书中指出,某某的含义就是“人民说了算”、“人民是统治者”、“某某意味着人民统治国家”。
下列选项中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依法治国的方略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材料中文字“人民说了算”“人民是统治者”“某某意味着人民统治国家”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而题肢中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由此选择C。
答案 C3.(2014·某某某某模拟)1953年1月,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宪法起草委员会。
1954年9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以替代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讲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探索——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社会沧桑巨变[通史坐标],[P57~58])主干一改革开放后新中国的政治和外交1.民主政治: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拨乱反正,依法治国,一方面,健全法律制度,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另一方面,重建并完善了三大民主政治制度,民主法制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2.祖国统一: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香港、澳门相继回归祖国;同时,海峡两岸也打破了长期的相互隔绝状态,政治对话、经济合作、文化交流不断加强。
3.外交拓展: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成为新中国外交的重要目标。
为此,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同时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主干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确立1.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党和国家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
2.经济体制改革(1)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城市:在管理体制、所有制形式和分配方式方面进行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了我国的经济实力。
3.对外开放(1)20世纪80年代,先后建立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
(2)1990年中央政府作出开发、开放浦东的决定。
(3)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全面与世界接轨。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起来。
主干三理论成果、科教文化与社会生活1.理论成果(1)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结合改革开放的历史实践,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体系,解决了“文革”结束后中国如何发展的问题。
(2)21世纪初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的强大思想武器。
2.科技发展:改革开放后,载人航天、计算机研制及生物技术方面的重大成就,奠定了中国在世界科技领域的重要地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3.文化教育(1)恢复“双百”方针,中国科学文化领域重现生机,呈现一片繁荣的景象。
(2)20世纪80年代党和政府在教育领域提出“三个面向”的指导方针,1995年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义务教育、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共同发展,为中国21世纪的崛起奠定了人才基础。
4.社会生活:人民的衣、食、住、行有了根本改观,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社会风尚与民俗风情都在发生着变化。
与此同时,我国的交通、通讯及大众传媒领域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P58~62])[通史专题]考向一对比理解计划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14·高考江苏卷)有学者指出:事实上农民远非如许多人想象的那样是一个制度的被动接受者,他们有着自己的期望、思想和要求。
他们一直有着“反道而行”的“对应”行为,从而以不易察觉的方式改变、修正,或是消解着上级的政策与制度。
下列史实中,最能佐证材料观点的是()A.发动农业合作化运动B.“大跃进”运动的掀起C.确立了人民公社体制D.农业生产责任制萌发[解题思路]第一步审题干一明考点:经济体制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二抓关键: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过程。
第二步析选项A错误,农业合作化运动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政府行为而非农民“反道而行”的“对应”行为;B错误,“大跃进”是“左”倾错误的表现,是党中央轻率发动的运动,农民表现为“一个制度的被动接受者”,并不是修正上级的政策与制度;C错误,人民公社化运动也是“左”倾错误的表现,是党中央轻率发动的运动,农民同样表现为“一个制度的被动接受者”,并不是修正上级的政策与制度;D正确,1978年,十八位农民以“托孤”的方式,冒着极大的风险,立下生死状,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了红手印,创造了“小岗精神”,拉开了中国改革的序幕,符合题干材料“他们一直有着‘反道而行’的‘对应’行为”,符合题意。
[答案] D从多元史观认识计划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计划经济体制(1)革命史观: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奠定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从根本上克服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
(2)现代史观:开辟了中国现代化的新模式,为中国的大规模工业化建设创造了条件。
(3)社会史观:深刻影响了普通民众的衣食住行,带有鲜明的时代色彩。
(4)全球史观: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初步建立,壮大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革命史观:通过发展商品经济,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战胜资本主义。
(2)现代史观: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优化资源配置,加速工业化的进程。
(3)社会史观:带来了社会生活、思想观念、衣食住行等的一系列变化。
(4)全球史观:是新中国融入世界、与国际接轨的重要举措,推动了全球化的发展。
这几年我们对经济体制实行了一些改革,扩大了企业在计划管理方面的权限,注意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方向是正确的,收效也很明显。
今后,要继续注意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但决不能忽视和放松国家计划的统一领导。
——胡耀邦在中共十二大上的报告摘录A.计划经济仍占主导地位B.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的战略方针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解析:选A。
关键信息:中共十二大、扩大了企业在计划管理方面的权限,注意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但决不能忽视和放松国家计划的统一领导。
题干材料反映中国已开始改革开放,但计划经济仍占主导地位,A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对外开放,B项排除;题干材料没有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C项排除;D项“已经建立”说法与史实不符。
2.(2014·华南师大附中高三综合测试)20世纪80年代初期,大量知青和工人返回城市,为解决这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国家允许他们开办“个体企业”,同时规定“个体户雇工不得超过7人”,企业主自己也必须从事劳动。
这说明()A.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开始改变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建立C.单一公有制经济结构有所突破D.城市经济改革已摆脱计划经济束缚解析:选C。
“个体企业”并不能动摇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故A项错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是1992年十四大上提出的,21世纪初期初步建立,故B项错误;改革开放前中国实行的是单一的公有制结构,20世纪80年代初期国家允许“个体企业”存在,说明单一公有制经济结构有所突破,故C项正确;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于1984年,国家允许开办“个体企业”并不能直接说明已经摆脱计划经济束缚,故D项错误。
考向二综合分析新中国成立后,中美关系发展的阶段特征和影响(2014·高考福建卷)下图为1972—1978年中美进出口总额示意图。
它表明()A .中美贸易随着两国关系发展变化出现过波折B .中美关系正常化导致双边贸易始终保持增长C .文革结束以后中美贸易随即进入了发展阶段D .中国重返联合国消除了中美贸易的持续波动[解题思路] 第一步审题干一明考点: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二抓关键:以材料信息正确对应时代特征,排查各个选项逻辑和史实的正确性。
第二步析选项A 正确,从中美进出口总额示意图可以看出,中美贸易1972—1978年出现波折,这与两国关系发展变化有关;B 错误,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但从图示可以看出双边贸易并没有始终保持增长,而是有波折;C 错误,中美贸易在1972—1974年属于发展阶段,文革结束以后是在1976年后,虽然也是处于发展阶段,但不是“随即进入了发展阶段”;D 错误,中国重返联合国不可能消除中美贸易的持续波动。
[答案]A新中国成立后中美关系发展的阶段 特征、成因及中美关系改善对中国的影响1.(2014·江门高三调研)基辛格,见证中美外交风云的“活化石”,他在其著作《论中国》中指出中美之间的合作关系“对全球的稳定与和平至关重要”,如果两国之间进入冷战状态“将阻止太平洋两岸一代人的进步”。
下列有利于中美两国共同发展的事件是() A.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B.朝鲜战争的爆发C.美国向联合国大会提出“双重代表权案”D.签署《中美联合公报》解析:选D。
《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是国民党政府与美国在1946年签订,便利了美国对中国的经济掠夺,所以A项不正确;朝鲜战争的爆发,使中美关系更加恶化,所以B 项不正确;“双重代表权案”事实上是企图分裂中国,所以C项不正确;而《中美联合公报》使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所以D项正确。
2.(2014·山东德州二模)1969年12月18日,基辛格在年终的记者招待会上宣称:“我们没有永久的敌人。
我们对其他国家——包括共产党国家,特别像共产党中国这样的国家——的判断,将以它们的行为为依据,而不是以国内的意识形态为依据。
”美国提出以上主张主要基于()A.美国与中国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不复存在B.与中国为敌不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C.改革开放使中国的国力空前强大,美国不得不正视现实D.认识到与中国结盟将使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取得优势地位解析:选B。
中美两国社会性质不同,意识形态的分歧依然明显,故A项错误;外交思想、政策的调整,从根本上来说是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由于美国霸权衰落,国际形势变化,美国需要调整对华政策,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故B项正确;中国改革开放开始于1978年,与题干中“1969年”的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其主张只是要与中国改善关系,根本谈不上“结盟”,故D项错误。
考向三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2014·高考江苏卷)右图为李岚清同志篆刻的一方印。
下列邓小平的活动,发生在“文革”后与之密切相关的是()A.1975年进行“全面整顿”B.1979年试点创办“特区”C.1983年提出“三个面向”D.1992年发表“南方谈话”[解题思路]第一步审题干一明考点:新时期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抓关键:题干限定词“‘文革’后”和图片信息“科教后勤部”。
第二步析选项A错误,A项发生在“文革”后期,不符合题干时间信息;B错误,B项不涉及教育,排除;C正确,“三个面向”是邓小平根据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总路线、总任务,对教育战线提出的战略方针,为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D 错误,D 项不涉及教育,排除。
[答案]C1.(2014·中山模拟)《简明中国教育史》中记载了中国历史上某时期的教育现象:“红专学校各处可见,有些地方提出‘每县出一个鲁迅,每县出一个郭沫若’的指标,还有些省仅几个月就宣布‘基本扫除文盲’。
”这一现象反映了( )A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十分重视扫盲教育的开展B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期间,“左”倾错误扩展到教育界C .“文革”期间,教育发展的停滞D .1977年人们对恢复高考的迫切心理解析:选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