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讲练第12讲物质成分的探究

合集下载

中考化学复习专题提高训练《化学反应后物质成分探究专题》

中考化学复习专题提高训练《化学反应后物质成分探究专题》

化学反应后物质成分探究专题提高训练【解题策略】1.进行化学反应后物质的成分的探究要先根据题意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2.作出猜想与假设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后成分只可能有以下两种情况:(1)只含生成物(2)含有生成物和其中一种反应物(即有一种反应物过量)(3)一般情况下反应物不会共存一、选择题1.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滴入盐酸,得到如右图的曲线,下列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A.a点时溶液中有氢氧化钠和氯化钠B.a点到b点溶液中盐酸的量不断增大C.b点时,HCl与NaOH恰好完全反应D.b点到c点时,溶液中氯化钠的量不再增加2.形管中是滴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向左、右两管中分别同时逐滴滴加一定量的氢氧化钠稀溶液和稀盐酸(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开始时左边溶液呈蓝色,右边溶液呈红色B.开始时左边溶液呈无色,右边溶液呈红色C.充分反应后U形管中溶液可能呈红色D.充分反应后U形管中溶液一定呈无色3.碱石灰是NaOH与CaO的混合物,取一定量露置于空气中部分变质的碱石灰,加水充分搅拌后过滤,所得物质成分可能是选项A B C D 滤液中的溶质 NaOH、Ca(OH)2 NaOH NaOH、Na2CO3Na2CO3滤渣CaCO3、Ca(OH)2Ca(OH)2CaCO3、Ca(OH)2CaCO34.“碱石灰”是CaO和NaOH固体的混合物,是实验室常用的干燥剂。

同学们对一瓶久置的“碱石灰”样品的成分,进行如下实验探究:(1)取“碱石灰”样品,加足量水溶解,过滤,得滤渣和滤液。

(2)取滤液少许与试管中,加足量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下列关于样品成分的分析正确的是( )A.一定含NaOH B.一定含Na2CO3C.一定含NaOH、CaO中的一种或两种D.一定含有CaCO35.将一定质量的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加入AgNO3溶液中,反应结束后过滤,分别向滤液和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均无明显现象,下列对滤渣和滤液的说明中,不正确的是A.滤渣中一定含有银B.滤液中一定含有Fe元素C.滤渣中可能含有铜D.滤液中一定含有Cu元素6.现有含杂质的硝酸钠溶液,为确定其组成,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无色溶液B的溶质是硝酸钙B.原溶液中的杂质一定是氯化钙C.原溶液中的杂质可能由三种物质组成D.该实验中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不止一种二、填空题1.将稀盐酸,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钡溶液倒入同一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

2020年中考化学复习专题:实验探究

2020年中考化学复习专题:实验探究

2020年中考化学复习专题:实验探究混合物成分的探究【例1】(2019·黄冈)获悉某处矿井中瓦斯报警器发出警报后,学校兴趣小组请求该矿井安全监测人员提供了少量气体样品,进行成分探究。

兴趣小组经资料查询,通常瓦斯气体可能含有CO 、CO2、CH4等气体。

为确定该气体是否含有这三种气体中的一种或几种,小组组长初步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供大家讨论:(已知:CH4+4CuO=====△ 4Cu +CO2+2H2O)(1)同学甲认为,氧化钙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CO2和H2O对实验造成干扰,小组成员一致同意。

(2)同学乙认为,若装置C中CuO变红,则除了甲烷与CuO可能发生反应外,还可能发生的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同学丙认为,欲通过D装置中浓硫酸因吸收水分而增重,说明混合气体中含有CH4的思路不严密,认为需要在______(填序号)间再增加一个D装置(编号为F),才能证明含有CH4。

(4)同学丁认为,B装置可有可无。

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同学戊认为,该装置存在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重大安全隐患,小组成员一致同意。

综合上述讨论,兴趣小组将经过安全处理后的混合气体,通过改进后的装置进行了实验探究,请根据实验反应后物质成分的探究物质变质的探究物质性质的探究【例4】(2019·宁夏)碳酸钠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为了学习碳酸钠的化学性质,开展了如下探究活动。

【设计与实验】同学们分别取适量的碳酸钠溶液于4支试管中,完成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一中,同学们观察到溶液变为蓝色。

(2)实验二中,当小婧观察到不再产生气泡时,溶液中存在的阴离子是_________(填化学符号)。

有关物质成分的探究

有关物质成分的探究
① 只只有有NaNCalCl ,② NNaaCCll 和 NNa2aCCOO3 ,③ NNaCaCl l 和 CCaaCCll2 。
5
5
对于两个反应的情形,还需从反应物量的角度,综合分析反应 是否有先后顺序。
6
6
(4)物质组成元素的探究。利用质量守恒定律综合分析。
7
7
【例 2】某同学进行如图所示两个实验。
13
13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做如下实验:小雯探究碳酸钠 固体和稀盐酸之间的反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NaaC2COO+3+2H2HCCl=l===2N2NaCaCl +l+HHO2O++CCOO↑2↑ ; 小 棋 探 究
H2SO4、NaOH、CuSO4、BaCl2 四种溶液之间的反应。
14
14
实验完毕,小雯和小棋将试管中的剩余物都倒入同一大烧杯中, 过滤后得到了沉淀 A 和无色滤液 M,并接着进行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Na2SO4 溶液呈中性,Na2CO3 溶液呈碱性)
15
15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出现白色沉淀B和蓝
①向所得沉淀A中加入 色溶液,没有气泡
白色沉淀B是 硫硫酸酸钡钡
G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1 实验结论 猜想②错误 猜想④正确
22
22
(1)装置C的作用 除去原混合气体体中中的的二二氧氧化化碳碳
问题解析 (2)写出装置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FFe2O3+3CeOO+ 3=C高=O=温=2=F2eFe+3C+O32CO
【交流反思】为防止污染环境,该实验应增加尾气处理装置。
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
产生
②取少量无色滤液M于 试管中,滴入酚酞溶液

有关物质组成成分的探究-2021年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大盘点(解析版)

有关物质组成成分的探究-2021年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大盘点(解析版)

探究四有关物质组成成分的探究知识导引:1.推理阶段固体混合物一般很难直接根据物理(颜色、气味等)性质确定其成分,需根据试题提示的物质,分析不同物质的特性,利用某些特征反应,初步确定混合物中一定含有和一定不含有的物质,然后再对可能含有的物质进一步检验,最终确定所含成分。

气体混合物一般很难直接根据物理(颜色、气味等)性质确定其成分,需根据题目所给可能,结合器材的组合顺序,一种一种逐步进行确认(或结合气体的化学性质,设计器材组合顺序)。

在检验过程中还需考虑各成分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可能成分对结果的影响。

2.验证阶段(1)设计实验方案并得出结论核心思想:实验操作、试剂选择、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四者之间的对应关系。

混合物+试剂操作特定现象决定结论(是否含特定物质)【猜想与假设】根据试题提示的物质,分析混合物中含有的成分是所提示的一部分或全部,确定混合物可能含有的物质,然后对题干所给定物质自由组合,若由三种物质(①②③)中的两种物质组成,可能的组合有:①②、①③、②③。

【注意】必须排除组内直接能够发生反应的物质的组合。

【实验探究】设计实验方案并得出结论(1)掌握实验操作(试剂选择)、实验现象、实验结论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物质+试剂→现象结论(有无该物质)(2)解答方法:第一种:根据实验步骤和现象完善实验结论。

根据实验步骤和对应的实验现象,以及物质的性质判断是否存在要验证的物质,继而得出结论。

第二种:根据实验结论完善实验现象或步骤。

这种存在两种情况:①试剂和现象之间相互确定;②根据实验操作所选试剂和结论确定现象。

可以根据第一种方法进行反推,然后确定试剂和现象。

【知识链接】混合物成分探究常用的实验方法(1)针对固体混合物成分的探究:若盐或碱固体,可通过溶解固体粉末,检验组成该碱或盐的阴、阳离子的特殊性质,确定所含物质的存在;若针对金属混合物,利用金属能否与酸反应产生气体,或金属与盐溶液能否反应,是否有固体析出或溶液颜色变化情况。

河北省2020届中考化学复习题型专练科学探究之成分探究word版包含答案

河北省2020届中考化学复习题型专练科学探究之成分探究word版包含答案

河北省 2020 届中考化学复习题型专练科学探究之成分探究1.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欲用生石灰制取氢氧化钠,他们将少量生石灰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充分反应后冷却、过滤、洗涤得到固体A 和溶液B。

请你与小组同学共同完成以下探究:探究一:固体A 的成分是什么?【猜想假设】猜想1:只有CaCO3;猜想2:CaCO3和Ca(OH) 2;猜想3:只有Ca(OH) 2;【交流讨论】同学们经讨论分析后认为猜想3 错误,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1】小华取少量固体A 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当有气泡产生时,可以证明猜想1 成立;但小组同学经过讨论后,认为实验1 不能证明猜想1 正确,他们的理由【实验2】小楠又取少量固体A 于试管中,加水充分溶解,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观察到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可以证明猜想2 正确。

综合上述实验,同学们最后确定了固体A 的成分。

探究二:溶液B 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猜想假设】猜想1:Na2CO3和NaOH ;猜想2:NaOH 和Ca(OH) 2;猜想3:NaOH 。

【实验3】小霞同学取一定量的溶液B 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入过量的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则判断出猜想1 不正确,该实验过程中加入过量稀盐酸的原因是。

【实验4】小芳设计了实验证明猜想2 正确,则她进行的实验及现象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反思交流】(1) 结合对固体成分的探究,同学们讨论后认为不用做实验就能确定猜想2 正确,理由是。

(2)该小组同学向溶液B 中继续滴加适量的(填化学式)溶液至不再产生白色沉淀为止,过滤,将滤液蒸发,冷却结晶,可制得纯净的氢氧化钠固体。

2.在复习铁生锈条件时,小杰同学知道,常温下,若没有氧气,铁与水几乎不反应。

老师告诉同学们,高温下,铁与水蒸气能反应生成一种常见的铁的氧化物和一种气体。

小杰很好奇,设计如图所示实验探究铁粉与水蒸气反应后的产物。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实验探究一:物质成分探究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实验探究一:物质成分探究

实验探究一:成分探究第一课时一、反应后物质成分探究例1(2019贺州节选)某化学小组对K2CO3溶液与Ca(OH)2溶液反应后所得滤液中的溶质成分产生了兴趣,请你一起参与他们的探究。

(1)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2)猜想与假设:猜想一:KOH;猜想二:KOH和Ca(OH)2;猜想三:;猜想四:KOH、Ca(OH)2和K2CO3。

(3)小组讨论:经过讨论,同学们认为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

(4)实验探究:(5)交流与反思:同学们将实验结果与老师交流,老师认为实验二的结论不一定正确,理由是。

经过讨论,同学们又进行了第三次实验:另取适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入溶液(填化学式),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由此得出猜想三正确。

(6)拓展延伸:实验结束后欲使滤液中的溶质只含KOH,则可以加入适量的溶液(填化学式)。

. 【能力点剖析】A+B―→ C+D;①明确物质的状态(如果是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则难溶物和气体不考虑);②从物质是否恰好完全反应或反应物是否过量考虑;反应后物质成分中一定有反应的生成物,可能有未反应完的反应物。

因此一般猜想有三种:①只有C和D(恰好完全反应);②A、C和D(A过量);③B、C 和D(B过量)。

例题2. (2018自贡改编)实验室制取CO2后残留的废液收集在学校实验室的废液缸中。

某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想探究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请我们共同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1)【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

(2)【提出问题】废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3)【作出猜想】猜想一:废液中的溶质只有CaCl2。

猜想二:废液中的溶质有CaCl2和(填化学式)。

(4)【实验与结论】①甲同学取少量CaCl2溶液和废液分别加入到2支试管中,并向其中分别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做对比实验,结果两试管中溶液均无色,于是甲同学认为猜想一是正确的。

②你认为甲同学的实验(填“能”或“不能”)证明猜想一是正确的,理由是。

③如果要证明猜想二是正确的,你做对比实验时选择加入的试剂是,实验时装有废液的试管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高中化学《物质成分的实验探究》教案

高中化学《物质成分的实验探究》教案

高中化学《物质成分的实验探究》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了解物质成分实验探究的意义和重要性。

理解实验探究的基本步骤和原则。

1.2 教学内容物质成分实验探究的定义和意义。

实验探究的基本步骤:提出问题、假设、设计实验、实施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实验探究的原则:可重复性、可验证性、客观性、科学性。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物质成分实验探究的定义和意义,实验探究的基本步骤和原则。

互动法:引导学生提问和解答疑问,进行小组讨论。

1.4 教学资源教学PPT:包含实验探究的定义、意义、基本步骤和原则的介绍。

实验器材:准备一些简单的实验器材,如烧杯、试管等。

1.5 教学评价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物质成分实验探究的理解程度。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和结果分析能力。

第二章:实验设计与方法2.1 教学目标了解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能够根据研究问题设计合适的实验方案。

2.2 教学内容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重复性原则。

实验设计的方法:随机对照试验、析因试验、比较试验。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实验设计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2.4 教学资源教学PPT:包含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的介绍。

实验案例:提供一些实验设计案例,供学生分析和讨论。

2.5 教学评价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的理解程度。

实验设计报告:评估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

第三章:实验操作与技能3.1 教学目标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

能够安全、准确地进行实验操作。

3.2 教学内容基本实验操作技能:称量、溶解、过滤、蒸馏、萃取等。

实验安全知识:了解实验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如化学品的使用、实验室火灾防范等。

3.3 教学方法演示法:教师进行实验操作的演示,学生进行观察和学习。

实践法: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练习,教师进行指导和评估。

3.4 教学资源教学PPT:包含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和安全知识的介绍。

中考化学精炼本 第一部分 考点过关练 重难突破12物质的检验与鉴别

中考化学精炼本 第一部分 考点过关练 重难突破12物质的检验与鉴别

【实验分析】方法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AAggNNOO33++KKCCll====AgCl=↓=A+gCKlN↓O3+KNO3。 【方法感悟】鉴别物质时,要依据性质差异,选择恰当方法,产生不同 现象,达到鉴别目的。 活动探究二:老师提供了五瓶无色溶液,分别是碳酸钠溶液、稀盐酸、 氯化钾溶液、硫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为鉴别它们,同学们进行了 如下探究:
a.特征现象法:是根据被鉴别物质的特殊性质(如颜色、气味、溶解性、 热稳定性等)先确定其中一种或几种物质,然后以其为试剂,再分别鉴别 出其他物质。如鉴别 NaOH、Na2SO4、CuSO4、NH4Cl 四种溶液。 b.两两混合法:当无法通过物理性质入手时,采用两两混合的方法,若 各自能产生不同现象,便可加以区别。如鉴别 HCl、CaCl2、Na2CO3三种溶 液。
B.测定气体的密度
C.滴入澄清石灰水,振荡
D.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振荡
2.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操作时,正确的是
(C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
A
检验二氧化碳
溶液中
B 鉴别氢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观察气体的颜色
C
除去 CO 中的少量 CO2 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
向混合气体中鼓入过量氧
c.借助产物法:借用相关反应产物和酸反应加以鉴别(组内物质一般含 有酸)。如鉴别 FeCl3、HCl、NaCl、NaOH 四种溶液。
3.生活中常见物质的鉴别
1.(2021·恩施州模拟)有三瓶无色无味的气体,分别是氧气、空气、二
氧化碳,区别它们最简单的方法是
(A )
A.伸入燃烧的木条
pH 大于 7
(碱)
滴加 CuSO4 溶液

专题12化学品的合理利用(教材深度精讲)高一化学知识整合讲练(人教版2019)

专题12化学品的合理利用(教材深度精讲)高一化学知识整合讲练(人教版2019)

专题12 化学品的合理利用(教材深度精讲)【核心素养分析】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从柠檬黄、味精、膨松剂、抗坏血酸等添加剂的结构及作用原理,对各种添加剂进行区别。

2.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能从化学品合理使用的问题出发,依据探究目的,设计探究方案,运用化学实验进行实验探究。

3.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具有对化学技术推广和化学品使用进行风险评估的意识,能分析化学品生产和应用过程中对社会和环境可能发生的影响,能提出降低其负面影响的建议。

【知识导图】【目标导航】高考试题对本节知识的考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考查化学常识,注重”化学与生活”,主要考查化肥、农药的正德能用,合理用药及安全使用食品添加剂;(2)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常见的化学问题,如化肥的混合施用,食品添加剂的正确认识等。

【重难点精讲】一、化学品的分类(1)大宗化学品:如乙烯、硫酸、纯碱和化肥等。

(2)精细化学品:如医药、农药、日用化学品、食品添加剂等。

二、化肥、农药的合理使用1.合理使用化肥1)常用化肥的种类与性质2)合理使用化肥(1)考虑因素:土壤酸碱性、作物营养状况、化肥本身性质。

(2)应用实例:硝酸铵是一种高效氮肥,但受热或经撞击易发生爆炸,必须作改性处理后才能施用。

(3)过量施用化肥的危害①很多化肥易溶于水,过量施用造成浪费。

②部分化肥随着雨水流入河流和湖泊,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产生水华等污染。

③不合理施用化肥会影响土壤的酸碱性和土壤结构。

2.合理使用农药(1)农药的发展:①第一代农药:天然植物艾蒿、烟草(药效低) ,有机氯农药:六六六和DDT (难代谢,污染环境)。

②第二代农药:元素有机农药,如含磷有机物马拉硫磷、甲肿钠、氨基甲酸酯,一般都具有较强的毒副作用。

③第三代农药:对人无毒或毒性甚小的天然分子或模拟天然分子。

如拟除虫菊酯(俗称除虫菊)和特异性农药都属于第三代农药。

(2)农药的发展方向高效、低毒和低残留。

(3)不合理施用农药的危害①农药对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造成广泛而复杂的影响。

中考化学复习课件 探究物质的成分

中考化学复习课件 探究物质的成分

第 第一步 3 组
第二步
若滤液不变 红,则猜想 ②成立;若 滤液变红, 则猜想③成 立。
典例精析
• 【探究实验】综合各小组的方案后,动手实验。
• 【结论与反思】
• NaOH溶液易与空气中的CO2反应而变质,所以要密封保存。
• 【拓展延伸】
• 同学们设计了下列两套装置进行实验:用胶头滴管吸取某种液体, 锥形瓶中充入一种气体或放入一种固体物质,挤压胶头滴管。一 段时间后,两装置中气球均明显胀大。
典例精析
实验操作
可能出现的 现象与结论
同学评价 第1组同学认为: 不需过滤也能达 到实验目的,更 简单的操作方法 是 第2组实验结 束后,让试管静 ____________ 置一段时间,取 ____________ 上层清液滴加酚 ____________ 酞溶液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解析 答案
• (1)猜想______(选填“1”“2”或“3”)错误。
• (2)甲同学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呈红色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乙同学实验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答案
典例精析
• 【拓展研究】
• (4)请你再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小尚的猜想正确,填 方案步骤 方案预估现象 方案结论 写下列实验报告。
用一根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反 应后的溶液沾在pH试纸上, 把试纸所呈现的颜色与标准 比色卡进行对照
pH>7
小尚猜想 正确

备考2021年中考化学复习专题:科学探究实验_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备考2021年中考化学复习专题:科学探究实验_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备考2021年中考化学复习专题:科学探究实验_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备考2021中考化学复习专题:科学探究实验_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专项训练单选题:1、(2020日照.中考模拟) 某白色粉末可能由碳酸钾、氯化钾、氢氧化钠、氯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组成,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实验一:取该固体适量加入水,得到浑浊液体,过滤;实验二:取实验一所得滤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振荡,静置后滴加酸酞溶液,溶液变红。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 该白色粉末中不含氯化钾B . 该白色粉末中可能含有氢氧化钠C . 该白色粉末中一定有氯化钡D . 实验二中氯化钙改成氢氧化钡对实验无影响2、(2020枣阳.中考模拟) 某溶液中可能含有碳酸钠、硫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溶质,为测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取一定量溶液于烧杯中,先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再加入稀硝酸,反应过程及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所加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是()A .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碳酸钠和硫酸钠B . 反应进行到点时,溶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C . 段上的任意一点(点除外)都存在的两种沉淀D . 反应进行到点时,溶液中只含有两种溶质3、(2019准格尔旗.中考模拟) 化学学习中,我们常用实验方法来探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等知识。

图一、图二图三都是研究物质组成的实验图,下列说法不正确是()A . A实验中烧杯是一个干冷烧杯,可通过观察实验现象确定甲烷的组成B . B中实验室通过生成物的组成来推断水的组成C . C实验是利用可燃物消耗瓶内的氧气使瓶内压强减小,来推测空气中氧气的含量D . 从研究方法来看,A实验与B实验的方法相同4、(2019洪山.中考模拟) 有一种纳米润滑添加剂,由铝粉、铜粉、氧化铝粉末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少量该添加剂,加入足量稀盐酸,有红色固体残留并产生大量气泡;另取少量该添加剂,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关于以上实验,有下列几种说法:①该添加剂中一定有铜,可能有铝和氧化铝②若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滤渣部分溶解,则该添加剂中一定有氧化铝③滤液中最多含有三种溶质④滤渣中一定有银和铜,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铝和硝酸铜⑤通过以上实验可以证明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上述说法正确的有()A . ①②⑤B . ②④⑤C . ①③④D . ②③⑤5、(2017嘉定.中考模拟) 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 . “摩尔”是表示物质质量的单位,一摩尔水的质量是18克B . “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每摩尔物质约含有6.02×10个微粒C . “摩尔质量”是表示物质的质量,水的摩尔质量是18克D . “摩尔质量”就是物质的式量6、(2017上海.中考模拟) 有关“物质的量”“摩尔”说法正确的是()A . “摩尔”是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B . 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的质量C . 像芝麻这样较小的颗粒可以方便地使用“摩尔”进行计量D . 质量相等的CO和CO,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为7、(2017松北.中考模拟) 现有表面被氧化的镁条样品6g,加入到盛有73g质量分数为19%的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得到0.2g气体。

2014届中考化学总复习基础讲练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新人教版)

2014届中考化学总复习基础讲练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新人教版)

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一、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1.营养素食物中的成分主要有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六大类。

2.蛋白质(1)构成: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构成的极为复杂的化合物。

(2)消化过程:人体通过食物获得的蛋白质――→进入胃肠――→与水反应转化成氨基酸――→通过肠壁进入血液循环⎩⎪⎨⎪⎧――→部分被氧化生成尿素、二氧化碳和水――→部分重新组成蛋白质 (3)几种蛋白质的功能。

①血红蛋白:在吸入氧气和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中起载体作用。

②酶:是生物催化剂,具有专一性,而且是在体温和接近中性的条件下进行催化的。

(4)变质:有些物质如甲醛等会与蛋白质反应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其变质。

(5)生理功能: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

(6)来源:动物蛋白主要来自肉类、蛋、乳类;大豆、花生富含植物蛋白。

3.糖类(1)组成: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2)几种重要的糖:(3)(4)来源:主要来自米、麦、薯类及某些植物和水果。

4.油脂(1)概念:常温下,植物油脂呈液态,称为油;动物油脂呈固态,称为脂肪,二者合称油脂。

(2)生理功能:重要的供能物质。

在人体内经氧化放出热量,为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提供能量。

(3)来源:常见的油脂有花生油、豆油、菜籽油、牛油和奶油等。

5.维生素(1)作用: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人体健康。

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等。

(2)来源:多数在人体内不能合成,水果、蔬菜、动物肝脏、鱼类、蛋类、牛奶等均富含维生素。

二、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1.人体的组成元素组成人体的元素约50多种,较多的常量元素有11种。

其中位于前四位的氧、碳、氢、氮元素占人体质量的96%。

(1)常量元素、微量元素。

(2)①必需元素:如Fe、Ca、Zn、Se、I、F等元素,虽需要量较少,但适量摄入有利于人体健康。

②有害元素:如Pb、Hg、Cd(镉)等元素人体不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毒害人体。

2024甘肃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之中考考点研究 微专题 反应后溶质成分的探究(课件)

2024甘肃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之中考考点研究 微专题  反应后溶质成分的探究(课件)
【Βιβλιοθήκη 验设计】设计者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废液于一支试管中,向
丁同学
有白色沉淀生成 猜想一正确
其中加入足量的碳酸钠溶液
取几粒锌粒于一支试管中,向 戊同学
其中加入少量废液
_有__气__泡__产__生__
猜想二正确
【评价与反思】 请判断以上设计的两个方案中,_戊__同学的方案合理,请分析另一个方 案不合理的理由:_废__液__中__一__定__有__C_a_C_l_2_存__在__,__加__N_a_2_C_O__3溶__液__一___定_有___白__色_ _沉__淀__产__生__。 【表达与交流】
(3)检验A(或B) ①若加入对应试剂,发生反应,即观察到对应的实验现象,则说明A(或 B)存在; ②若加入对应试剂,没有反应,即没有观察到对应的实验现象,则说明 A(或B)不存在。
1.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学完碱的化学性质后,做了澄清石灰水和稀盐酸 反应的实验,并将废液倒入一洁净的废液缸中,进行了如下探究: 探究Ⅰ:甲同学在做该实验时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于是对澄清石灰水 和稀盐酸能否发生反应表示怀疑。乙同学认为,甲同学实验时应先向澄 清石灰水中滴几滴酚酞试液,再滴加适量的稀盐酸,当观察到__溶__液__由__ _红__色__变__为__无__色__时,就可以说明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
【假设猜想】实验二结束后,试管中溶液的溶质有哪些? 猜想1:NaCl、Na2CO3和NaHCO3 猜想2:_N_a_H__C_O__3和__N__a_C_l_ 猜想3:NaCl 猜想4:NaCl 和HCl 小明认为猜想3和4明显不合理,理由是_实__验__过__程__无__气__泡__生__成__。
探究Ⅱ:废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第12讲 物质成分的探究一、学习目标进一步熟悉物质的性质和常见物质的检验方法,学会探究物质的成分。

二、知识准备和方法指导(一)常见物质(离子)的检验方法:酸溶液(H +):取样①加入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

②加入锌粒,有气泡产生。

③加入氧化铜,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变为蓝色。

④加入氢氧化铜,蓝色沉淀溶解,溶液变为蓝色。

⑤加入碳酸钠,有气泡产生。

碱溶液(OH -):取样①加入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

②加入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

③加入硫酸铜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

④加入铵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碳酸盐(CO 32-):取样,加入稀盐酸,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有气泡产生,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硫酸盐(SO 42-):取样,加入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有白色沉淀生成。

(二)方法指导1、物质成分的探究包括:在空气中变质情况,如:氧化钙变质、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钙变质等;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成分等。

2、解答此类题的思路:1)关于气体成分的探究:A 固体和液体反应生成的气体:①氧气——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

②氢气——活波金属与稀酸。

③二氧化碳——碳酸盐与稀盐酸。

B 其他生成的气体: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中元素种类不变或根据化学反应规律来确定气体的可能性。

2)食品包装袋内防腐剂(气体或固体)成分的探究:氧化钙、铁粉等这两种物质放在空气中会变质,如:C a O →C a (OH)2→CaCO 3,Fe →Fe 2O 3,( 可能没变,可能部分变,也可能全部变) 3)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钙在空气中变质问题的探究:2N a OH+CO 2=N a2CO 3+H 2O Ca(OH)2 + CO 2 = CaCO 3↓+ H 2O (可能没变,可能部分变,也可能全部变)4)化学反应后物质成分的探究:此类探究实质是探究是否恰好完全反应,若恰好完全反应,只有生成物;若没有恰好完全反应,则除生成物外还有过量的反应物(部分)。

此类题,在验证物质成分时,一定生成的物质不需要验证,只验证是否有未反应完的反应物存在。

三、实践应用1、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钙溶液加入稀盐酸一会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

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猜想]猜想一:可能是CaCl 2和Ca(OH)2;猜想二:可能只有CaCl 2;猜想三:___。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 实验现象:___ ___ 结论:猜想一不正确实验步骤: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实验现象: __ __ 结论:猜想二不正确,猜想三正确[反思与拓展](1)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 ______。

(2)根据所学化学知识,验证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含有HCl ,除以上方案外,下列哪些物质单独使用也能完成该实验?___ ___(填序号)a .pH 试纸b .铜c .紫色石蕊溶液d .硝酸银溶液 2、某食品的包装袋中放有一小包“防腐剂”,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防腐剂”的成分产了好奇,他们将一包“防腐剂”倒在滤纸上,看到“防腐剂”中有一些灰黑色粉末和一些红色粉末,为此,展开以下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防腐剂”中灰黑色的粉末和红色的粉末分别是什么?【查阅资料】食品腐败主要是因为食品易被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氧化、潮解而变质,使用“防腐剂”可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提出猜想】 小文:“防腐剂”中灰黑色的粉末是氧化铜,红色的粉末是铜。

小婧:“防腐剂”中灰黑色的粉末是氧化铜和碳粉,红色的粉末是铜。

小鹏:“防腐剂”中灰黑色的粉末是铁粉和碳粉,红色的粉末是氧化铁。

【讨论分析】通过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小鹏的猜想是正确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并将实验内容补充完整。

【拓展探究】为了进一步探究“防腐剂”的性质,兴趣小组的同学另取一包“防腐剂”,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实验结束后,通过称量反应前后玻璃管中固体物质的质量,他们发现反应固体物质的质量减小了,请你分析固体物质质量减小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乙同学在学完酸的化学性质后,做了如下实验:(1)乙同学实验后所得溶液中溶质可能是:① ;② ;③ 。

(2)实验结束,甲、乙同学依次将废液缓慢倒入同一洁净的废液缸中,然后进行了讨论。

[观察与讨论]当乙同学沿废液缸内壁缓慢倾倒液体时,观察到废液缸中先有气泡产生,然后又出现了白色沉淀。

经过讨论确定,甲、乙同学试管中废液含有的溶质分别是 、 (均写化学式),才会出现上述现象。

为了科学处理试验后产生的废液,甲、乙同学决定对废液缸中最终废液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最终废液中含有什么溶质?[猜想与假设] 甲同学猜想:废液中含有NaCl 、CaCl 2两种物质 乙同学猜想:废液中含有NaCl 、Na 2CO 3两种物质 你的猜想:[活动与探究]甲、乙同学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分别同时进行了如下实验:甲同学实验: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 溶液。

现象:出现白色沉淀。

得出结论:甲猜想成立。

乙同学实验: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 ,现象: 。

得出结论:乙猜想成立。

4、甲、乙两同学在学完酸的化学性质后,做了如下实验:【观察与讨论1】甲同学在做实验时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

再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无明显现象(已知CaCl2溶液呈中性)。

【观察与讨论2】乙同学在做实验时开始没有观察到气泡产生,于是对碳酸钠能否与盐酸反应表示怀疑。

甲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加少量稀盐酸,先发生反应Na2CO3+HCl=NaCl+NaHCO3,继续滴加稀盐酸,再发生反应NaHCO3+HCl=NaCl+H2O+CO2↑。

所以甲同学认为,乙同学实验时还应,才能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观察与讨论3】甲同学先将废液缓慢倒入一洁净的废液杯中,乙同学在观察到气泡产生后,也将实验废液缓慢倒入该废液杯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

经过讨论确定,甲同学的试管中废液含有的溶质一定有,乙同学的试管中废液含有的溶质一定有(均写化学式)为了处理实验后产生的废液,甲、乙同学决定对废液杯中最终废液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最终废液中含有什么溶质?【猜想与假设】猜想1:废液中含有(写化学式)两种溶质。

猜想2:废液中含有(写化学式)三种溶质。

猜想3:废液中含有NaHCO3、CaCl2、 NaCl三种溶质。

【活动与探究】甲、乙同学为了验证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甲同学实验: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盐酸,无气泡产生。

乙同学实验: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色。

【结论与反思】(1)猜想(填“1”或“2”或“3”)正确。

(2)要得到相同的结论,还可采用很多种方法。

如加入氧化铁粉末,可观察到溶液呈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表达与交流】甲、乙同学确认了最终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若直接排放,可能造成的危害是,你认为处理该废液的方法是。

5、学习了CO2的有关知识后,同学们查阅资料发现Mg能在CO2中燃烧:2Mg+CO2═2MgO+C,所以镁着火不能来CO2来灭火,但没有找到有关Na能否与CO2反应的介绍.于是同学们展开了钠着火能否用CO2来灭火的探究.【提出猜想】钠能发生类似于CO2与镁的反应,可能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实验】将燃着的钠伸入装有CO2的集气瓶中,钠能在集气瓶中继续燃烧.进一步【查阅资料】得知:①Na2O是白色固体,能与CO2反应生成Na2CO3,也能与H2O反应生成NaOH.②Ba(OH)2溶于而BaCO3不溶于水.③Na2CO3的存在会干扰NaOH的检测.基于以上资料,同学们认为钠在CO2中燃烧的产物情况有所不同,并对产物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Ⅰ.Na2O、C;Ⅱ、C;Ⅲ.NaOH、C;Ⅳ.Na2O、Na2CO3、C通过理论分析,猜想_________ (填序号)肯定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_【验证猜想】在步骤(2)中BaCl2溶液为什么要加入至过量?其原因是:_________ .【结论】猜想_________ (填序号)是正确的.6.(下列图( I )是部分常用化学仪器或装置,图(Ⅱ)是部分“微型”化学仪器或装置(用“微型”仪器做实验,其试剂用量和废物排放量是通常用量的l/10或更少,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

对比图(I)图(Ⅱ)回答以下问题:(1) 图( I )中A、B的名称分别是、;若用D装置除去O2 中的水蒸气,则D中应装入的液体是,气体应从口通入(填字母)。

(2)用图(Ⅱ)中的“微型”仪器做实验,固体只需极少量、液体用量也很少(或只需1~2小滴),相对用图(I)仪器做实验的优点是 (填序号):①节约药品用量②能完全消除实验污染③方便个人或家庭实验④若需加热也能节约燃料(3)图( I )中的C装置的作用相当于图(II)中的装置 (填字母),它们在实验操作上的共同优点是通过控制来控制反应速度。

(4)图( I )中的C装置和图(II)中的“多用途U型管”(是在U型管中套人一个底部有小孔的具支试管)都可用做“固一液”反应制取气体。

若在反应进行中分别将两装置的橡胶管中部夹上铁夹,可能出现的现象是:C装置;“多用途U型管”。

7.(13分)为确定木炭还原氧化铜后的固体成份,请你与兴趣小组的同学完成以下探究【对固体猜想】猜想I:全部是金属铜;猜想Ⅱ:除铜外,还含有氧化铜;猜想Ⅲ:除铜外,还含有木炭;猜想Ⅳ:除铜外,还含有氧化铜、。

【进行实验】实验流程见下图:【问题与讨论】(1)步骤②包括溶解、两步操作,它们共同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烧杯、。

(2)C的化学式为,D的化学式为,由此推出固体B中含有(写化学式),步骤④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为。

(3)结合(2)的结论推断:如果溶液A显蓝色,则溶液A的溶质的化学式为,说明样品中含有,则证明猜想成立;如果溶液A无色,则证明猜想成立。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