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盛唐的诗人群体.

合集下载

14 隋唐五代 第二章 盛唐诗人群体

14 隋唐五代 第二章 盛唐诗人群体

《夏日南亭怀辛大》
山光忽西落, 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 开轩 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 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 中宵劳梦想。
三、孟浩然的诗
由于生活环境和性格气质的不同, 在诗的写法 和艺术风格方面, 孟浩然与王维是有区别的。他的 山水田园诗更贴近自己的日常生活, “余” “我” 等字样常出现在诗里。出现在孟浩然诗里的景物描 写, 常常就是他生活环境的一部分, 带有即兴而发、 不假雕饰的特点。诗语自然纯净而采秀内映, 相较 而言, 似比王维的诗更显淳朴, 更接近陶渊明诗豪 华落尽见真淳的境界。
一、王翰
王翰是他们当中进士及第较早的一位。他是并州 晋阳(今山西太原) 人, 生卒年不详, 于睿宗景云元 年(710) 登进士第, 为人狂傲而放纵。他入仕后生活 放荡, 日与才士豪侠游乐, 纵酒蓄妓, 因此被贬为道 州司马, 最终卒于任上。王翰狂放不羁的行为心态, 在盛唐士人中具有典型性, 与赤裸裸地追求功名相关, 怀有及时富贵行乐思想。所以王翰诗多一气流转的壮 丽俊爽之语。
《出塞二首》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 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二、王昌龄
在王昌龄的边塞诗里, 用乐府旧题写的五言古诗 和七言绝句各有10 首,但为后世传诵的均为七绝。因 其性格豪爽, 故七言长于五言; 而思致缜密, 讲究作 法, 又宜于短章而不宜长篇。为补反映复杂内容时短 章的局限, 他创作出了以相关联的多首七绝咏边事的 连章组诗, 即著名的《从军行七首》。
二、王昌龄
王昌龄是专攻七绝的高手, 无论写什么题材, 表 达什么感情, 格调或高昂开朗, 或清刚苍凉, 或雄浑 跌宕, 或爽丽自然, 总有一种刚健之美在。
三、崔颢
盛唐豪侠型诗人创造的清刚劲健之美, 基于北方 士人的阳刚气质, 但又带有南国的清虚情韵, 是南北 诗风交融的产物。这于王昌龄的作品里已有体现,在 崔颢、李颀、祖咏等同类诗人的创作中, 表现得更为 明显。他们入仕前后都有一段北走幽燕河陇、南游荆 楚吴越的经历, 这种南北漫游往往成为其诗风形成或 转折的重要契机。

第二章 盛唐的诗人群体

第二章 盛唐的诗人群体

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
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除了王 孟浩然之外,还包括储光羲, 维,孟浩然之外,还包括储光羲,常建 祖咏,刘春虚,裴迪,卢象, ,祖咏,刘春虚,裴迪,卢象,丘为等 人. 但其中最能代表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 创作成就和卓异风貌的,当推王, 创作成就和卓异风貌的,当推王,孟二 人.
2,绘画技法的运用与诗歌的画意. 绘画技法的运用与诗歌的画意.
苏轼曾评王维诗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苏轼曾评王维诗说: 味摩诘之诗, 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其中, 诗中有画"包含以下几层含义: 其中,"诗中有画"包含以下几层含义:一, 把绘画的构图手法运用于诗歌中; 把绘画的构图手法运用于诗歌中;二,善于表现 景物之间的层次感;其三, 景物之间的层次感;其三,善于给画面设色敷彩 .
3,注重音响处理,使诗歌具有音乐美. 注重音响处理,使诗歌具有音乐美.
王维不仅是诗人,画家, 王维不仅是诗人,画家,而且还是一个音乐家 因此,他对声音的感觉敏锐而且精细, ,因此,他对声音的感觉敏锐而且精细,善于捕 捉一般人难以察觉的大自然的音响,声音, 捉一般人难以察觉的大自然的音响,声音,如"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雨中山果落,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雨中山果落,灯 下草虫鸣",等等. 下草虫鸣" 等等.
天宝十四载"安史之乱"爆发,第二年乱军攻 天宝十四载"安史之乱"爆发, 破长安,他被迫接受伪职.后长安收复, 破长安,他被迫接受伪职.后长安收复,责授 太子中允,后迁太子中庶子,中书舍人等, 太子中允,后迁太子中庶子,中书舍人等,最 后官至尚书右丞,后世因称他王右丞. 后官至尚书右丞,后世因称他王右丞. 不过经过这场重大的政治变故,他深感内疚, 不过经过这场重大的政治变故,他深感内疚, 情绪更加颓唐,无意于仕进荣辱. 情绪更加颓唐,无意于仕进荣辱."退朝之后 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 几年后, ,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 几年后,这位卓 越的诗人画家就与世长辞了. 越的诗人画家就与世长辞了.

2.2(2) 第二章 盛唐的诗人群体

2.2(2) 第二章 盛唐的诗人群体
安史之乱期间作《凝碧诗》
(一)生平经历
Ø 57岁:安史乱后特宥之
Ø 58岁:春复官,为太子中允。迁太子中庶子、中书舍人。 同岑参、杜甫等并为两省僚友,唱和甚盛,严武为京兆少尹,往来 秋,复拜给事中
Ø 60岁:转尚书右丞 王右丞 正四品下
Ø 61岁:缙为蜀州刺史未还,上表乞尽削己官放归田里,使缙还京师,获准 七月,卒,葬於辋川
(一)生平经历
Ø 《旧唐书》
“晚年长斋,不衣文彩。斋中无所有,唯茶铛、药臼、经案、绳床而已。 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妻亡不再娶,三十年孤居一室,屏绝 尘累……临终之际,以缙在凤翔,忽索笔作别缙书,又与平生亲故作别书 数幅,多敦厉朋友奉佛修心之旨,舍笔而绝。”
Ø 诗佛: 从名字到一生的言行,与佛家的缘分都颇深 诗仙、诗圣、诗魔、诗鬼、诗囚
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l 对仗工整: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
l 景物明丽:明月、清泉 色彩明快
l 画面灵动:照、流 松、石 月、泉 歌曲《泉水叮叮响》
l 意象选择: 明月青松、清泉溪石
• 明月: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松:岁寒三友
• 清泉、溪石:高洁品格的象征 “息阴无恶木,饮水必清源”
“宁栖野树林,宁饮涧水流。不用坐粱肉,崎岖见王侯”
(一)生平经历
Ø 26岁:先后官、隐于淇上
Ø 29岁:回到长安闲居
Ø 31岁:妻亡 “妻亡不再娶,三十年孤居一室,屏绝尘累”
Ø 33岁:张九龄为相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贤相
Ø 34岁:闲居长安的王维赴洛阳,献诗张九龄求汲引,旋隐於嵩山 李林甫为相
Ø 35岁:拜右拾遗,从八品上 是年李白隐居嵩山
反用其意,王孙可以特指作者自己,也可泛指有归隐志向的士人

第二章盛唐的诗人群体

第二章盛唐的诗人群体

第二章盛唐的诗人群体唐玄宗李隆基在位的43年。

开元(713——741);天宝(742——755)。

“盛唐之音”:由沈约、谢朓到沈佺期、宋之问在格律形式上求新变的追求;由“四杰”、陈子昂在内容上求复古的呼吁;由张若虚、张九龄等在意境上求诗品的提升,审美自觉。

一、山水田园诗派:低沉的和弦1王维(701——761)二十一岁考中进士,受到张九龄的青睐。

清高软弱,五十五岁遇上“安史之乱”,出任伪职,差点送命。

人生态度:无可无不可。

亦官亦隐。

聪慧敏感,诗、书、画、乐,样样有成。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宁静之美,寂寞之美,孤独之美,空灵之美。

丰润而有情趣。

有陶、谢二家之长,无二家之短。

(陶之意境、环境氛围,过于朴素无华;谢之精细刻画,却有句无篇。

)2孟浩然(689——740)长于王维12岁,却晚于成名。

四十岁长安应考不中,结识了王维、张九龄。

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罢相至荆州。

孟年近五十,焕发出最后的仕进热情,随即熄灭,不久郁郁而死。

有才不达,布衣终老。

人生态度:无可奈何。

不得不隐。

其诗写山水、写隐逸的诗多,写得有造诣有风格:出色的白描手法,达到出神入化的效果(《秋登万山寄张五》、《夏日南亭怀怀辛大》等)。

而写田园的诗少,将田园乐趣与诗的格律融作天衣无缝的地步(《过故人庄》)。

清淡而有韵味。

象外有象(《临洞庭赠张丞相》),无迹可求(《夜归鹿门歌》)。

3其他诗人近孟浩然:储光羲田园诗;刘(慎)虚、张子容。

近王维:常建山水诗;裴迪。

二、豪壮诗派:刚健的吟咏1王昌龄七绝高手。

《出塞》,《从军行》等。

2崔颢七律佳作:《黄鹤楼》,《雁门胡人歌》。

3王翰七绝《凉州词》李颀七言歌行《古从军行》、《听董大弹胡笳弄兼寄语房给事》三、边塞诗派:高亢的乐章1高适(700——765)诗人之达者:安史乱中随玄宗入蜀,步入高官。

七言歌行《燕歌行》、《封丘县》。

《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雄豪,壮语。

2 盛唐的诗人群体

2 盛唐的诗人群体




总之,王维生活的后期过的是一种亦官 亦隐的生活,思想比较消极。
二、王维的诗歌创作



诗歌现存400多首。 他的诗歌创作也大致以张九龄罢相为分界 ,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思想积极进取,有政治热情,主要是 写了一些意气豪迈慷慨激昂的游侠边塞诗, 风格雄浑博大。 后期亦官亦隐,思想转为消沉,主要是创 作了大量的山水田园诗,风格幽邃空静,多 禅气。
(二)山水田园诗



田园诗,如《渭川田家》、《新晴野望》等, 主要是描写农村生活的纯朴美好,抒发自己的 归隐之情。 山水诗,如《山居秋暝》、《终南山》、《汉 江临眺》等,主要描写山水景物,借景抒情。 《辋川集》中的一些小诗,如《鸟鸣涧》、《 鹿柴》、《竹里馆》、《辛夷坞》等,主要是 描写一种幽冷、寂静的境界,是禅宗思想的艺 术体现,情调比较低沉。
《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一二两句极写空山静寂,通过视听、动静交错结合的方法 ,体现山中的空寂幽静:空谷传音反衬出空山的幽静。空 谷传音,愈见空谷之空;空山人语,愈见空山之寂。寂而 无人,语而不见,更显孤清寒凉。(以动衬静) 三、四两句着重以视觉的感受来显示山中的静。环境的幽 暗与静往往是容易连在一起的。(以光衬暗) 一二句用有声反衬空寂,三四句以光亮反衬幽暗,声光色 影,明暗浓淡,都渲染出一种凄美冷寂的氛围。 (以局部 衬全局)

756年,安史之乱爆发,长安失陷,王维扈从不及 ,后被迫受伪职。乱后获免,闲居辋川。 经过多方努力,王维免罪复官,并且后来逐步升 官,最后官至尚书右丞。 经历了这场政治变故,王维思想更加消沉,情绪 更加颓唐,无意于仕进荣辱。 《酬张少府》:‚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茕独无偶,暮年无 子,《旧唐书〃王维传》:‚在京师,日饭十数 名僧,以玄谈为乐。斋中无所有,唯茶铛、药臼 、经案、绳床而巳。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 诵为事。‛

第二章 盛唐诗人群体

第二章   盛唐诗人群体

第二章 盛唐诗人群体
第三节 高岑与边塞诗派
一、寒门将才——高适(700—765)
字达夫、仲武,沧州(河北景县)人,居于宋中(河 南商丘)。有《高常侍集》。
1、生平(以50岁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①贫寒的青少年生活,文修武治。 ②20岁(719)赴京应试,失望东归。 ③727年漫游荆襄;731年赴幽蓟(京津)。 ④735年参加开制科试(举荐加考核)无果。 ⑤漫游相州(安阳)、汲县。 ⑥天宝三年(744年)李杜高会汴州游齐鲁。 后期:⑦749年开有道科,张九皋荐,得封丘尉。 ⑧753年入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为掌书记。 ⑨平叛乱、败李璘,为刑部侍郎、散骑常侍。 (出身寒微,文武兼长;漫游各地,交友颇广;追求 不已,多次赴疆;阅历丰厚,仕途顺畅。)
第二章 盛唐诗人群体
第一节 王孟及其山水田园 诗派 二、孟浩然: 2、诗歌创作: ①漫游感受与山水世情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②田园风光与隐逸情趣 《过故人庄》
第二章 盛唐诗人群体
第一节 王孟及其山水田园诗派 二、孟浩然: 3、诗歌成就: 山水田园诗歌的新境界: 诗的情景:彼此衬托,水乳交融。 诗的意境:恬静谐调,幽静明净。 诗的结构:自然密和,手法完美。 诗的语言:平淡清新,淡雅单纯。
第二章 盛唐诗人群体
第三节 高岑与边塞诗派
一、寒门将才——高适(700—765)
3、高适边塞诗的基本主题
第一,抒写为国家解除边患和建功立业的抱负。 第二,热情歌颂了爱国将士表现出的英雄气 概。 第三,谴责不义战争给社会和民众带来的不 幸。 第四,批判了戍边将领们贪图享乐的浮华生 活。
4、《燕歌行》从是高适边塞诗的代表 作。

第二章 盛唐诗人群体
第三节 高岑与边塞诗派
一、寒门将才——高适(700—765)

第二章 盛唐的诗人群体(四).

第二章  盛唐的诗人群体(四).

评说
诗写夏夜闲逸怀人之情,意境清幽,风度萧散,是典型的隐
士诗。其中‘荷风’二句尤为传神,颇受赞赏:
唐·皮日休《郢州孟亭记》中云:“先生之作,遇景入咏,不
拘奇抉异,令龌龊束人口者,涵涵然有干霄之兴,若公输氏当 巧而不巧者也。……谢朓之诗句,精者有‘露湿寒塘草,月映清 淮流’,(应为何逊诗)先生则有‘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此与古人争胜于毫厘也。”(《皮子文薮》卷七) 明·唐孟庄云:“‘荷风’一联,幽极清极,此等语孟集亦不 多得。”(《删补唐诗选脉笺释会通评林》·五言古诗) 明·陈继儒云:“风入松而发响,月穿水而露痕。《兰山》, 《南亭》,二诗深静,真可水月齐辉,松风比籁。”(同上)
元· 方回云:“此诗句句自然,无刻画之 迹,”(《瀛奎律髓》卷二十三) 明· 杨慎云:“孟集有‘待到重阳日,还来 就菊花’之句,刻本脱一‘就’宇,有拟补 者,或作‘醉’,或作‘赏’,或作‘泛’, 或作‘对’,皆不同,后得善本是‘就’字, 乃知其妙。”(《升庵诗话》卷六) 清· 沈德潜云:“通体清妙。末句‘就’字 作意,而归于自然。”(《唐诗别裁》卷九) 清· 冒春荣云:“写景之句,以工致为妙品, 真境为神品,淡远为逸品。如‘芳草平仲绿, 清夜子规啼’(沈佺期),‘绿树村边合,青山 郭外斜’(孟浩然)……皆逸品也。”又云: ‘诗以自然为上,工巧次之。工巧之至,始 入自然,自然之妙,无须工巧。五言如盂浩 然《过故人居》,王维《终南别业》……此 皆不事工巧极自然者也。”(《葚原诗说》卷一)


王维(701-761),字摩诘。祖籍太原祁
(今山西祁县),后家于蒲(今山西永 济),有《王右丞集笺注》。
生平和思想:
◇维摩诘的含义。很早归心佛法。能 诗善画,妙解音律,精通书法。 ◇21岁中进士进入仕途,早期积极出 仕,出使过塞垣。 ◇四十岁张九龄罢相后亦官亦隐。 ◇安史之乱的经历。晚年笃信佛教。

第二章 盛唐的诗人群体

第二章 盛唐的诗人群体

《燕歌行》是高适所有边塞诗中最为杰出的一篇。诗人写 的是边塞战争,但重点不在于民族矛盾,而是同情广大兵 士,讽刺和愤恨不恤兵士的将军。全诗以非常浓缩的笔墨, 写了一次战役的全过程:第一段八句写出师,第二段八句 写战败,第三段八句写被围,第四段四句写死斗的结局。 艺术特色:语句严整,对偶工稳,押韵灵活。感情深沉强 烈,气势悲壮豪迈
孟浩然《岁暮归南山》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开元16年(728),40岁的孟浩然应进士举落 第,只好归隐。这首诗主要抒发诗人壮志难酬, 怀才不遇的感慨以及愁寂空虚之情。《新唐书》 云:王维私邀浩然入内署,偶遇玄宗。玄宗览 《岁暮归南山》,怫然曰:“朕不曾弃人,自是 卿不求进。奈何有此作!”因命放归南山。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主旨:《唐诗合选详解》王云翼云:“前是写山居秋暝之景, 后入事言情,而不欲仕宦之意可见。”这首山水名篇,于诗情画 意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艺术手法: 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之美和理想中的社会之美。 评价:“诗中有画”——对自然之美的细腻刻画;禅诗——淡泊 心境与清幽景色的结合。
长信宫中秋月明,昭阳殿下捣衣声。 白露堂中细草迹,红罗帐里不胜情。——之五
二、崔颢 晚年诗名出众,“风骨凛然”。如《雁门胡人
歌》、《赠王威古》。 唐人七律压卷之作《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唐代山水画的发展
青绿山水始创于唐代。李思训、李昭道父子受展 子虔画风影响,其山水画笔调细密、设色浓重, 采用青绿勾斫,并在山石坡脚勾以金线,开创 “青绿为质,金碧为纹”的金碧山水画。

2第二章-盛唐诗人群体资料

2第二章-盛唐诗人群体资料
22
二、高适
1、生平
高适〔700-765〕,字达夫,渤海蓨 〔今河北景县〕人。二十岁入长安求仕不得, 遂长期客居宋中。曾在开元十八年〔730〕 至二十一年参军蓟北。天宝八年〔749〕登 有道科,授封丘尉,天宝十年曾赴蓟北送兵。 后弃官入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府。安史乱起 后,历任谏议大夫、淮南节度使和蜀、彭二 州刺史等职。唐代宗时,为刑部侍郎、转左 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
② 描写山水景物的清幽空寂之美,表 现自己的孤独性情和禅意、禅趣。
如《终南别业》、《辋川集》二十首等。
9
〔四〕空明安静之美和诗中有画,画中有 诗的艺术境地
空明境地和安静之美,是王维山水田园 诗艺术的结晶。因心境空明,他对自然的观 看极为细致,感受特殊敏锐。
10
苏轼《东坡志林》说:“味摩诘之诗, 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2
二、王维 〔一〕生平
王维〔701-761〕,字摩诘,祖籍太原祁 〔今山西祁县〕,从其父起迁居蒲〔今山 西永济〕。二十一岁中进士,授大乐丞, 不久被贬济州司库参军。后擢为右拾遗。 开元二十五年〔737〕,奉使凉州军幕。回 朝后迁殿中侍御史,开元二十八年〔740〕, 到襄阳知南选。
3
回长安后,约在四十岁左右,开头半官 半隐。安史乱中被俘,迫受伪职,乱平后 被降职,后逐步升迁至尚书右丞。晚年笃 信佛教,以禅为事。
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 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其二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孰知 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6
2、针砭世俗 如《济上四贤咏》、《寓言二首》、 《不遇咏》等。 3、妇女题材 如《洛阳女儿行》、《西施咏》、 《息夫人》等。 4、送别、赠答、相思 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送元 二使安西》、《相思》等。

第二章 盛唐的诗人群体

第二章 盛唐的诗人群体
• 前代战争行役、征夫思妇题材的诗歌,以及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边塞诗的创作,都为唐代边塞 诗的兴起提供了创作上的借鉴。
• 2.特点:
• 代表作家:高适、岑参,还有王昌龄、李颀、 王之涣、崔颢、王翰等众多作家。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盛唐时代所具有的浪漫 文化氛围。
• 一、山水田园诗派的产生及其特点
• 1.产生的原因
• 盛唐时期社会安定,国力强大,政治、经济、 文化全面繁荣。文人士大夫的物质生活优裕,为 漫游行旅、赏玩山水提供了条件。
• 佛道思想流行,道家崇尚自然及返朴归真的 追求和佛家禅宗的净心明性的境界,为诗歌提供 了文化及审美心理的基础。
第二章 盛唐的诗人群体

盛唐: 玄宗开元元年(712)――代宗大
历元年(766)大约50年的时间。
• 两大诗派:山水田园诗派、边塞诗派。
• 两大诗人:李白、杜甫。
唐诗获得了全面繁荣和发展。
第一节 山水田园诗派
山水田园诗人,用传神的诗笔,再现了大 自然的多姿多彩,倾注了对自然之美的喜爱。
在山林溪壑之中,寄托了不与世俗合流的 人生理想。
• ⑶、诗中有禅。
• 王维晚年笃信佛。禅宗“空”、“寂”的理 念,对他影响很大。反映到诗歌创作中,就是诗 中的禅理和禅趣。
• 王维诗中的禅意,集中表现为“空”与“寂” 的境界。在人世间很难找到这种境界,他便寄兴 于空山寂林,到大自然中去寻求。

鸟鸣涧(250)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3、刘昚虚 暮秋扬子江寄孟浩然
木叶纷纷下,东南日烟霜。 林山相晚暮,天海空青苍。 暝色况复久,秋声亦何长。 孤舟兼微月,独夜仍越乡。 寒笛对京口,故人在襄阳。 咏思劳今夕,江汉遥相望。 一种绵长的思友之情,寄寓于水长天阔的 遥望之中,诗境澄淡清远。

第二章 盛唐诗人群体.

第二章 盛唐诗人群体.

作品赏析 夏日南亭怀辛大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夜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清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平淡中有壮逸之气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前期诗歌作品
前期歌作品
前期诗歌作品
从总体上说大多都表现出阳刚之美和豪俊之气,色调明朗, 气势充沛,感情浓郁,充分表露出盛唐诗歌的特征。内容大致 如下:
第一,对侠士、戎边将士的英雄气慨和爱国热情的歌颂。 第二,对妇女生活的变迁和空虚的处境的描写,揭示出其不平的地位 与遭遇,并对之表现出极大的同情心。 第三,对自然美景的爱好和追求。 第四,送别诗。
隋 唐 文 学 史
第二章 盛唐诗人群体
主 讲: 蒋扬帆老师
进入
制作:秋香工作室 版权所有:上海橘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中学政治教学网崇尚互联共享
课程目录
盛唐气象
山水田园诗派

中国.中学政治教学网崇尚互联共享
盛唐气象
所谓“盛唐气象”,实质上乃是由风骨与兴寄 (风格、精神)、声律与辞章(形式、表现)、 兴象与韵味(审美特征)诸要素汇集、构成的一 种壮阔的抒情氛围和整体风貌。
作品赏析 秋登万山寄张五
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 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平沙渡头歇。天边树若荠, 江畔舟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最主要的艺术特点 他的山水田园诗不以浓缩凝炼见长,也不用工笔描摹, 而是用疏落之笔、用清淡之墨对景物进行勾勒和点染,并 将冲淡而平静的情思融入其中,以至泯灭了两者的界限, 从而酿成一种意兴无穷、深湛涵泳的意境氛围。因此,他 的诗常常表现为萧散、冲淡、清远的风格。虽然朴素,但 兴未甚浓,耐人涵咏。闻一多先生曾说:“真孟浩然不是将 诗紧紧的筑在一联或一句里,而是将它冲淡了,平均分散 在全篇中”、“甚至淡到令你疑心到底有诗没有”。 《唐诗杂论· 孟浩然》 《秋登万山寄张五》 《夏日南亭怀辛大》 《过故人庄》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隋唐五代学—盛唐的诗人群体)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隋唐五代学—盛唐的诗人群体)

第2章盛唐的诗人群体2.1 复习笔记一、王维与创造静逸明秀之美的诗人1.王维的诗(1)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家。

(2)诗歌创作①王维早年对功名亦充满热情和向往,有一种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其诗声调高朗,气魄宏大,如《从军行》、《送元二使安西》、《使至塞上》等,洋溢着壮大明朗的情思和气势。

②真正奠定王维在唐诗史上大师地位的,是其抒写隐逸情怀的山水田园诗。

a.他在描写自然山水的诗里,创造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静逸明秀诗境,兴象玲珑而难以句诠。

如《山居秋暝》。

b.空明境界和宁静之美,是王维山水田园诗艺术的结晶。

因心境空明,他对自然的观察极为细致,感受非常敏锐,善于在动态中捕捉自然事物的光和色,在诗里表现出极丰富的色彩层次感,如《山中》:“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c.王维受当时流行的北宗禅的影响较大,晚年思想又接近南宗禅。

这种以禅入定、由定生慧的精神境界,对王维等山水诗人的创作影响极大,他们习惯于把宁静的自然作为凝神观照而息心静虑的对象,从而使山水诗的创作别具慧眼,由早期的写气图貌和巧为形似之言,进入到“搜求于象,心入于境,神会于物,因心而得”(王昌龄《诗格》语)的意境创造。

如王维的《终南别业》。

d.著名的《辋川集二十首》,将诗人自甘寂寞的山水情怀表露得极为透彻,在明秀的诗境中,让人感受到一片完全摆脱尘世之累的宁静心境,如《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2.孟浩然的诗(1)孟浩然,是盛唐诗人中终身不仕的一位作家。

孟浩然并非无意仕进,与盛唐其他诗人一样,他怀有济时用世的强烈愿望,如《临洞庭湖赠张丞相》诗中所述。

但孟浩然禀性孤高狷洁,虽始终抱有济时用世之志,却又不愿折腰曲从。

(2)孟浩然与王维的区别①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更贴近自己的生活,“余”、“我”等字样常出现在诗里。

如《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②出现在孟浩然诗里的景物描写,常常就是他生活环境的一部分,带有即兴而发、不假雕饰的特点。

2.2(3) 第二章 盛唐的诗人群体

2.2(3) 第二章 盛唐的诗人群体
l 原因
都诗风相近,都以“风骨”著称,都曾厕身戎幕 都擅长以古诗尤其是七古的形式来写边塞题材,诗中充溢着感激不平之气
“欢愉之辞难工,穷苦之言易好”(韩愈《荆潭唱和诗序》)
高适
第三节 高适、岑参和创造慷慨奇伟之美的诗人
l 高适 l 岑参
高岑
l 王之涣
u 生平思想
一、高 适
u 代表作:《燕歌行》、《封丘县》(七言歌行) u其他代表作
(一)生平思想
Ø 700~765,字达夫 Ø 早年生活困顿,随父旅居岭南 Ø 二十岁时西游长安 Ø 开元十九至二十年间北上蓟门漫游燕赵,希望立功边塞 Ø 约有十年滞留宋州,“混迹渔樵”落拓浪游 Ø 四十六岁应试举有道科中第,得汴州封丘尉之职 Ø 三年后弃官,赴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府,充掌书记
(二)《封丘县》
u 全诗直抒胸臆,滔滔说来,节奏鲜明而毫不局促
u 形式上四句一转韵,每节前两句散行,后两句对偶
对偶处是斩截最激昂的内心独白,尤其“拜迎”“鞭挞”两句 不愿为五斗米折腰的傲岸性格,不忍诛求百姓的内心冲突,真切感人
u 歌行已成为淋漓酣畅一泻千里的富有个性的抒情诗体
高适的七言歌行
u 七言歌行极具创造性,历来被认为是诗中典范
u 第四层:以直接议论作结
强化了思想与主题的深刻性
(一)《燕歌行》
u 风格雄浑悲壮,笔力矫健顿挫,气势壮阔畅达,感情真挚深沉
主旨是由于将帅轻敌骄奢、不恤士卒,致使战争失败,士卒遭殃 悲愤与感慨之情笼罩着全诗,形成了诗歌的基本情调 整首诗都被作者涂上了极为浓重的悲壮色彩
u 表现手段极为丰富
有战争过程的描述,有景物和场面的描写,也有直接的议论和抒情 善于摹写边塞的自然环境和渲染战斗生活的气氛 在鲜明的形象中注入了深厚的悲壮情感

第二章盛唐的诗人群体

第二章盛唐的诗人群体
天涯孤客,2009年2月。
隋唐五代文学〃盛唐诗人 制作:陈骞
9
第一节 王维与创造静逸明秀之美的诗人
盛唐隐逸之风催生山水田园诗 士人心态:人格独立的要求。 禅宗影响:山林的文化意义。 “终南捷径”:独特的求仕方法。
唐刘肃《大唐新语·隐逸》:卢藏用隐 居终南山中,以冀征召。后果以高士名被召 入仕,时人称为随驾隐士。司马承祯尝被召, 将还山,藏用指终南山(在长安附近)曰: “此中大有嘉处。”承祯徐曰:“以仆视之, 仕官之捷径耳。”
隋唐五代文学〃盛唐诗人 制作:陈骞
24
岑参
精卫
负剑出北门,乘桴适东溟。 一鸟海上飞,云是帝女灵。 玉颜溺水死,精卫空为名。 怨积徒有志,力微竟不成。 西山木石尽,巨壑何时平。
隋唐五代文学〃盛唐诗人 制作:陈骞
25
第三节 高适和创造慷慨奇伟之美的诗人
三、王之涣
或苍凉高远,或慷慨雄放,深情 蕴藉。代表作《凉州词二首·黄河远 上白云间》。 四、陶翰 未到过边塞的边塞诗人,传统边 塞诗多为孤寒文士借以抒怀之题材。
隋唐五代文学
第二章 盛唐的诗人群体
提 要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王维与创造静逸明秀之美 的诗人
王昌龄和创造清刚劲健之 美的诗人 高适和创造慷慨奇伟之美 的诗人ຫໍສະໝຸດ 隋唐五代文学〃盛唐诗人 制作:陈骞
2
第一节 王维与创造静逸明秀之美的诗人
一、王维(2-1) 经历:游学-求仕-获罪-“官隐” 王维青年时是积极奋发的,诗作体 现盛唐雄浑壮阔的气势;安史之乱前后, 思想中的佛学倾向表面化,诗歌完全走 入空明宁静的禅境。
18
第二节 王昌龄和创造清刚劲健之美的诗人
三、李颀 雄浑刚健中带有玄幽之气。 以歌行体最出色。 题材以送别诗为长。 《听董大弹胡笳十八拍兼寄语 房给事》幽奇,怨楚。

盛唐的诗人群体

盛唐的诗人群体

第二章圣唐的诗人群体第一节山水田园诗派一、山水田园诗派概说(一)山水田园诗派是盛唐时期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诗人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所以也叫王孟诗派,其诗作以描写秀丽山水各恬静田园风光,表达自己淡泊闲适的生活情趣为主,风格清新舒雅,写景状物工细传神,形式上大力写作五言律诗和绝句。

山水田园诗派百科名片唐代诗歌流派。

代表人物有盛唐的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中唐的韦应物、柳宗元等.以反映田园生活、描绘山水景物为主要内容。

其中以王维成就为高,他是诗人,又是画家,能以画理通之于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于李杜之外,别立一宗,对后世影响很大。

诗派介绍中国唐代诗歌流派。

以反映田园生活、描绘山水景物为主要内容。

继承和发展了陶渊明田园诗和谢灵运、谢朓等的山水诗。

代表人物有盛唐的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中唐的韦应物、柳宗元等。

他们的作品较多地反映了闲适澹泊的思想情绪,色彩雅淡,意境幽深,多采用五言古体和五言律绝的形式。

他们在发掘自然美方面,既能概括地描写雄奇壮阔的景物,又能细致入微地刻画自然事物的动态;在自然景物的观察上别有会心,能够巧妙地捕捉适于表现其生活情趣的种种形象,构成独到的意境,把六朝以后的山水诗向前推进了一步。

其中以王维成就为高,他是诗人,又是画家,能以画理通之于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于李杜之外,别立一宗,对后世影响很大。

诗派产生及其特点·时代背景1.盛唐时期社会安定,国力强大,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全面繁荣。

文人士大夫的物质生活优裕,为漫游行旅、赏玩山水提供了条件。

社会上佛道思想流行,道家崇尚自然及返朴归真的追求和佛家禅宗的净心明性的境界,为诗歌提供了文化及审美心理的基垫。

文人的隐逸情怀也与山水田园诗的形成有紧密的关系,但此际并非为隐而隐,而是酿成了一种向往自然、追求超然独立的文化心态和崇尚自然的审美趣味。

此外,晋宋以来的田园诗、山水诗的创作,也无疑提供了艺术上的借鉴。

2.山水田园诗派以孟浩然、王维为代表,此外还有储光羲、常建、祖咏、裴迪、綦毋潜等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拈花微笑的空灵境界,是禅的最高境界,也是王、 孟等人在山水诗创作中所追求的艺术极境。在他 们创造的明秀诗境中,既有澄澹精致的宁静画面, 又有绵邈灵动的情韵,能于空静中传出动荡,平 淡里秀出幽深。王、孟等人的诗多入禅之作。
• 所举诗句为:“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 维);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常建); “樵子暗相失,草虫寒不闻”(孟浩然); “时 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刘昚虚)等。认为其 “妙谛微言,与世尊拈花,迦叶微笑,等无差别” (《带经堂诗话》卷三)。
• 一、生平和思想: • 1.生平 • 王维,字摩诘,他的名字取自佛教名词维摩诘,维摩诘
是与释迦牟尼同时代的一个佛教祖师,曾讲说大乘教义。 我们从他名字可以看出,王维出身于一个笃信佛教的家 庭,他的母亲就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故而将佛教祖师 维摩洁的名字折散,作了王维的名和字。
• 二十岁时王维得中进士,作大乐丞,因伶人舞黄狮子的 事情,被贬为济州司库参军。后来回到长安,得到张九 龄的提拔,任右拾遗随后又升迁,做过监察御史。吏部 郎中、给事中等官职。
•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竹里馆》)
•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辛夷坞》)
• 一则说“不见人”,再则云“人不知”,复又说“寂无 人”,在常人看来,该是何等的孤独寂寞!而王维则不然, 因他所欣赏的正是人在寂寞时方能细察到的隐含自然生机的 空静之美。那空山青苔上的一缕夕阳、静夜深林里的月光、 自开自落的芙蓉花,所展示的无一不是自然造物生生不息的 原生状态,不受人为因素的干扰,没有孤独,也没有惆怅, 只有一片空灵的寂静,而美的意境就产生于对这自然永恒的 空、静之美的感悟之中。
• 2、受当时流行的北宗禅的影响较大,王维、孟浩 然、裴迪、储光羲、刘昚虚、常建等人,也都与禅 僧往来很密切,作诗深受禅风的熏染。他们的山水 诗创作,从观物方式到感情格调,都带有受禅宗思 想影响的文化义蕴,饶有禅意和禅趣。
• 佛禅思想对王、孟等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但最主 要的是“无生”观念。这种以禅入定、由定生慧的 精神境界,是中国人接触佛教大乘教义后体悟到的 一种心灵状态,对王、孟等人的艺术思维和观物方 式影响极大。当他们从坐禅的静室中走出来,即习 惯于把宁静的自然作为凝神观照而息心静虑的对象, 从而使山水诗的创作独具慧眼,由早期的写气图貌 和巧为形似之言,进入到“搜求于象,心入于境, 神会于物,因心而得”(王昌龄《诗格》语)的意 境创造。
• 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罢相,是王维一生的一个 转折,从此以后,他过着一种亦官亦隐的生活。最初是 隐居于终南别业,后来在蓝田辋川购得大诗人宋之问的 辋川别业,生活更为悠闲,他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 弹琴赋诗”。并吃斋念佛,“退朝之后,焚香烛坐,以 禅诵为事”。
第二章
盛唐的诗人 群体
• 授课时数:5 教学目的和任务: 了解盛唐山水田园诗歌创作的总体风貌及其 兴盛的原因,把握代表作家王孟。 教学重点和难点: 王孟的山水田园诗的内容和特点,对比其异 同。 教学方法:讲授,对比。 教学过程(内容、方法、步骤):
第一节 王维与创造静逸明秀之 美的诗人
• 唐开元、天宝年间,经济繁荣,国力强 盛,涌现出大批禀受山川英灵之气而天 赋极高的诗人。初唐以来讲究声律辞藻 的近体,与抒写慷慨情怀的古体汇而为 一,诗人作诗笔参造化,韵律与抒情相 辅相成,气协律而出,情因韵而显,如 殷璠所说的“神来、气来、情来”,达 到了声律风骨兼备的完美境界。这成为 盛唐诗风形成的标志。
• 著名的《辋川集二十首》,是王维晚年隐居辋川别业时写的 一组小诗,将诗人自甘寂寞的山水情怀表露得极为透彻。在 明秀的诗境中,让人感受到一片完全摆脱尘世之累的宁静心 境,似乎一切情绪的波动和思虑都被净化掉了,只有寂以通 感的直觉印象,难以言说的自然之美。如:
•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鹿柴》)
(一) 王维
• 王维(701年-761年), 字摩诘,汉族,祖籍山西 祁县,唐朝诗人,盛唐山 水田园诗代表作家,外号 “诗佛”。今存诗400余 首。王维精通佛学,佛教 有一部《维摩诘经》,是 维摩诘向弟子们讲学的书, 王维很钦佩维摩诘,所以 自己名为维,字摩诘。王 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 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 受禅宗影响很大。
• 具体的作家:孟浩然、王维
• 二、盛唐山水田园诗繁荣的原因: • 1、盛唐山水田园诗的大量出现,与隐逸之风的盛
行有直接的关系。这一时期的诗人,多有或长或 短的隐居经历;即便身在仕途,也向往归隐山林 和泛舟江湖的闲适逍遥,有一种挥之难去的隐逸 情结。这种山水情怀对于明秀诗境的创造十分重 要。因唯有甘于寂寞,才能对自然有细致的观察 和敏锐的感觉,才能以一种虚灵的胸襟去体悟山 水,由实入虚,一片空明,向外发现了山水的美, 向内发现了自己的真性情。孟浩然的纵情山水, 还不时流露出深感寂寞的孤独;王维晚年的归隐, 确已达到了他在《裴右丞写真赞》里说的“气和 容众,心静如空”的“无我”境界。因此,在表 现自然山水的宁静之美方面,王维诗的心态更具 典型意义。
• 开元十五年(727)前后,是盛唐诗风形 成的关键时期。武后时兴起的重视文词的进 士科,至此进一步演变为“以诗赋取士”, 而且乡贡入试者的比例大大超过了国子监生 徒,为各地有才华的寒俊文士打开了入仕的 希望之门。加之喜延纳才士的张说和张九龄 先后为相,长安成为四方乡贡文士的聚散地。 过去那种由宫廷侍从型文人集团主持诗坛的 局面,为各种松散的才子型诗人群体间的争 奇斗妍所取代;诗歌创作“既多兴象,复备 风骨”,并形成不同的风格群体,创造出各 种诗歌之美。
第一节 王维与创造静逸明秀之美 的诗人
• 王维和孟浩然 • 以王、孟为中心的其他诗人 • 隐逸情结与山水情怀对诗境
创 造的意义 • 神宗思想对诗歌感情格调的
影响

• 一、山水田园诗:
• 盛唐兴起的一个诗歌流派。偏重于写山水 风光和田园生活,大多表现自然之美和闲 适心情,偶或反映农家生活现实。所作以 五言为主,风格多清淡恬静,具有较高的 艺术技巧和审美价值。代表诗人有储光羲、 裴迪、丘为、常建等,而以王维、孟浩然 为首,故后世又称“王孟诗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