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培养大学生国际视野下的爱国情感实地研究-精品文档
英语教学中的爱国精神

英语教学中的爱国教育张秋燕《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向学生传授英语知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解疑释惑,帮助他们排除英语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责无旁贷;将道德教育融入英语教学,同时也不容忽视。
传道、授业、解惑,三位一体应是教师在从事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做到的。
一、从学科本身,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学生学习的心理活动是非常丰富的,只有有效的引导,才能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首先通过教师对中文在世界上的地位及影响的介绍,如:中文是联合国五种工作语言之一;世界上使用中文的人口最多;中文对我国周边国家的语言文字的影响以及世界上许多国家正在掀起学习中文热潮等。
从而使学生感到做中国人光荣,增强民族自豪感。
其次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师对英语在世界上的作用,使用范围及其历史背景的介绍,通过分析近百年我国落后挨打的历史,使学生懂得,作为中国人,为了更好地建设祖国,必须打好英语基础,将来才能更好地了解和吸收国外的科学技术知识,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贡献。
二、从实际教学入手,不断提倡爱国教育英语教学中虽与汉字打交道不多,但在小学阶段所学的几百个英语单词中,有些可以直接做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点,有很多教学内容值得发挥借用。
譬如在教授PEP教材中的Unit 1 中的重点句型“I’m from China.”时,可同时教授单词“Chinese”,并让学生用英语说“I’m a Chinese.”(我是中国人)。
并向学生讲授中国的历史,如介绍我国的四大发明:compass(指南针)、gunpowder(火药)、printing(印刷术)、papermaking(造纸)。
借此让学生了解中国的悠久历史,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认识到世界各国对这些成就的肯定,从而振奋学生的民族精神,培养爱国主义的高尚情操。
如在教motherland“祖国”这个单词,在英语里它是个复合词,是由mother“母亲”和Land“土地”这两个单词组成的。
浅谈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南部县教师进修校南部63730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制定国家课程标准要依据各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具体内容,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加强思想品质和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倡导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引导学生创新与实践。”爱国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是每个作为中国人的应有的高尚的情感,特别对于处在当今和平时代的中学生来说,更需要灌输这样的爱国情感教育。爱国是公民的神圣义务,也是每一个公民最起码的品德。学校每一门学科教学,都必须渗透爱国主义情感的教育,这是时代赋予教师的责任。在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党和国家对我们每一位教师的要求,也是我们英语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到县教师进修校工作以来,在深入学校与英语教师接触中,我发现不少教师都感觉到,教材中相应的爱国主义内容体现较少,难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其实,现成的英语教材中有许多地方是可以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就看教师如何从教材中去挖掘,把所教知识与爱国主义内容有机融合了。下面,我结合到学校指导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工作实践,谈谈我教师们的做法与感悟,与同行交流。
一、明确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
从我国的国情来看,中国自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各方面经济建设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中国经济军事等实力更是进一步得到了提高。但是,国际上觊觎中国领土的国家和各种敌对的反华势力,从来就不想中国真正强大,他们总是千方百计,采取各种各样的手段和措施,散布对我们国家种种不利的言论,找各种各样的借口诋毁中国的形象,遏制中国的崛起。身为教师,我们是有,饱尝艰辛而不屈,千锤百炼而愈加坚强,靠的就是威力无比的民族精神,靠的就是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中国要在世界上崛起,只有每一个中华儿女都爱我中华、情系中华,人人都来护国、爱国、建国,这样中华民族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从英语学科的教育特点来看,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英语教学不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应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既然是跨文化交际,教师是有必要融进本国文化的对比,介绍中华文化,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了解与热爱。如此,才能使学生在语言交际中养成合理的跨文化心态,在用英语进行交际时,既不妄自尊大、闭关锁国,也不崇洋媚外、妄自菲薄。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河北省张家 口市 宣化县顾家营镇 中学 田永军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 ,要向学生传授 英语 知识 ,培养学生 的听 、 说 、读 、写的各种基本技能 ,并且帮助他们排 除英语学 习过程 中遇
到的困难 ,使学 生在踏人社会时能将英语运用于T作 和生活 中。 知识经济迅速走向国际化 和全球化 的 2 1世纪 , 中国处于以市场 威力 ,女足的飒 爽英姿 , 让他们一睹祖 国健 儿的风采 。 三、在英语语言操练和拓展 中渗透爱国注意精神 。
A: He l l o ! My n a me i s L i n d a . I ’ m f r o m C h i n a . I s p e a k C hi n e s e a n d E ng l i s h .
B: He l l o ! L i n d a . Ni c e t o me e t y o u .I ’ m Mi k e . I ’m f r o m Ame r i c a . Wh a t d o y o u t h i n k o f Ne w Yo r k?
生的学习积极性 ,也可算是一种教学尝试 。
A:I t ’S g r e a t ! I , m h a v i n g a g o o d t i me h e r e .W e l c o me t o Ch i n a . I
c a n s h o w y o u& r o u n d B e i j i n g a n d t h e G r e a t Wa U .
生课外 阅读英语报刊和补充材料 ,或收听英语新 闻以提高 阅读水平
和英语各方面能力 。这就给老师提供 了渗透爱国注意教育 的契机 。
浅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的策略

浅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的策略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家国情怀成为了教师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教材选择、多媒体运用以及情感交流等方面探讨一些策略。
一、教材选择教材选择是渗透家国情怀的第一步。
教师需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教材,以便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家国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
可以选取一些具有浓厚家国情怀的文学作品、历史故事或者影视片段作为教材。
通过学习这些材料,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自己的家国文化。
二、多媒体运用在教学过程中,多媒体运用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使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的媒体,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家国情怀。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一些家国相关的音乐、纪录片或者图片展示,让学生听到、看到并且感受到家国的美好。
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通过互联网等渠道进行家国相关的调研,以此加深学生对家国的了解。
三、情感交流情感交流是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重要手段。
教师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集体讨论、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让学生表达自己对家国的感受和热爱。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国家事件纪念馆、历史博物馆等场所,让学生亲身感受国家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四、创设情境创设情境是渗透家国情怀的有效方法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情境性的任务和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直接参与进来,深入体验自己的家国文化。
比如,可以组织学生们进行语言角色扮演,让他们化身为历史人物,通过对话、表演等方式,深入理解和感受家国的历史。
五、充分发挥学科特点在英语课堂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科特点来渗透家国情怀。
例如,在语法教学中可以引用一些与家国相关的例句,让学生在学习语法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家国的魅力;在口语训练中可以设置一些与家国相关的话题,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家国的思考和感情等。
总之,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需要教师多方面的努力和策略。
通过合理选择教材、运用多媒体、进行情感交流、创设情境,并发挥学科特点,我们可以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培养出浓厚的家国情怀,让他们爱上英语,也爱上自己的家国。
在英语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精神

在英语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精神中共十四届六中明确指出:“为了把我们的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必须在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中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作为一名初中英语老师更应该把爱国主义教育始终贯穿融入到教育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进而促使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仅不会影响英语教学,还会提升学生学英语的兴趣,为青少年的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学习之初渗透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永恒的主题,爱国主义教育同时也是一项立德树人的千秋大业。
爱国主义教育在英语教学中有着广阔的天地。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初次给学习者上第一次英语课都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知道,学英语不能崇洋媚外,更不能忘记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要热爱自己的国家,所以我总要提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要学英语?”大部分同学会说:英语是世界上通用的语言,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大都说的是英语以及掌握现代科技知识必须要懂英语等等。
我进而又问:世界上使用汉语的人数最多,为什么是英语而不是汉语有如此殊荣?汉语为什么没像英语那样具有如此大的国际影响?学生们哑然。
于是我就给他们讲述“日不落的大英帝国”的嚣张;讲述“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的大清帝国的软弱;讲述北美殖民地的独立等。
我告诉学生:英语之所以运用广泛影响深远主要因为早期英国殖民者对亚、非、拉广大地区进行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的侵略进而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造成的。
我们学习英语就是为了更好地向发达国家学习,在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争取主动,把我国建设成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第一堂英语课成了我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政治思想课。
我觉得很有必要,且非常值得。
我们学任何一门课程都有目的性,各科任老师都可根据所教专业的特殊性加强目的性教育。
将它与祖国的关系联结起来,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学习词句过程中渗透爱国主义英语除了语音语调优美,还有各种场合的礼貌用语、富有情感的爱国歌曲和具时代感的范文,都具有情感的感染作用,启迪人和教育人的作用,以及人际关系的指导作用。
大学英语教学应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大学英语教学应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关键词爱国主义英语教授教养英语学习英语教师英语作为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在全球都得到鼎力推广,在中国,学习英语早已成为一种时尚。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在学习英语语言的同时,我们无可避免的接触到很多西方的观念文化,学生假如缺乏准确引导,会形成错误的观念,不利于他们今后的成长。
因此我们必需让学生明确,国家下鼎力气推广英语教育是为了加速国际化交流与合作的进程,积极促进我国的经济建设与发展。
是为了使更多的人把握这一门语言,从而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建设服务。
一、以实践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良多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外流动长短常必要的,这样才能让学生得以淋漓尽致地施展,也增强了学生对德育的亲自体验,使其留下深刻的记忆。
所以应充分挖掘课外时间,开展第二课堂, 以增加学生知识面,多方面、多层次渗透渗出德育,如英语爱好小组、英语角、观看一些合用性英语录像等等,让学生在各种气氛和多种情景下接受教育与熏陶。
让学生深切的感慨感染到我们国家的强盛,或是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管顺境仍是逆境,不管是荣誉感仍是紧迫感都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奋进的激情。
二、加强教材建设外语教材应是外语学习者学习新知识、把握新技术、获取新信息、实现跨文化交际目的所必须的材料。
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英语教材中就不能忽视以下这些内容: (一)教材要不仅仅先容西方文化,让学生更所的了解外国文化,更要让学生认识中国文化,会用英语先容中国文化,这才是文化的交流。
(二)教材的内容应能很好地体现汉语与英语的区别或是共同之处,这样学生才能更好的把握英语,而不是健忘了母语, 外语也没有学好。
(三)教材的增补内容“家事,国是,天下事,事事关心”,这是对两耳不闻窗外事, 同心用心只读圣贤书的学子们提出来的要求,也是对教育所提出来的要求。
脱离时代的教育是无效的教育,单纯的课本教授教养是片面的教育。
所以,我们固然上的是英语课,可我们仍是应该关心时势, 老师可以利用值日讲演,课前五分钟自由说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一些时势。
加强英语专业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加强英语专业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探索与实践摘要:由于教学模式单一和教育方法落后,在目前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加强英语专业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必须不断创新教育方法,通过加强国家和民族历史教育、调整课程结构、强化爱国主义实践等措施,培养和升华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关键词:英语专业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现状分析;对策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
要把民族精神教育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在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进步中汲取营养,培养爱国情怀、改革精神和创新能力,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1]。
在我国现代大学教育中,与一般专业的学生相比,英语专业学生在语言学习中更为直观地了解和感受着西方文化,他们的价值观更趋多样化,思想行为的独立性和多元性特点更加明显,行为方式也更凸显个性和自我。
因此,如何在广大英语专业大学生中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引导他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是摆在所有英语专业教师和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一、英语专业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现状分析为深入了解和准确把握当前英语专业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现状,课题组通过对豫东地区四所高校英语专业的近50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在爱国情感、爱国信念和爱国行为三个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
1.爱国情感淡漠。
爱国情感是指对祖国无限忠诚和热爱的感情,包括对国家和民族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自豪感及由此产生的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奋斗的巨大热情。
但是,课题组通过调查发现,当前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在爱国情感方面基本上是淡薄的,对于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极其模糊。
调查结果显示,有39%的学生认为“对国家已经取得的成就,很有自豪感”,有18%的学生认为“国家还很落后,不应该对国家和民族有自豪感”,有43%的学生选择了“说不清楚”。
浅谈英语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精选教育文档

浅谈英语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英语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一步拓宽国际视野,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使命感,形成健全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未来和终生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因此,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向学生传授英语知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解疑释惑,帮助他们排除英语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责无旁贷;将道德教育融入英语教学,同时也不容忽视。
传道、授业、解惑,三位一体应是教师在从事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做到的。
下面就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将学习英语的目的与爱国主义教育联系起来曾经有不爱学英语的学生说:“我爱我的祖国,所以我只想学好我们自己的母语,学习外国的东西,岂不是卖国?”当然,这是他们为自己不学英语所找的借口,可这也折射出他们思想认识的两个误区。
第一:误以为爱国就是排斥国外的一切。
相反,学习英语正是为了更好的爱国。
清朝时期,中国曾盲目排斥来自国外的一切东西,闭门造车,使得中国的发展在起跑线上落后于世界一大步。
人和国家都一样,要想发展,都必须走向世界。
英语是通用语言,所以只有学好了英语,才能学到其他国家的先进知识、技术、管理等,进而才能真正为本国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学好英语是为了更好的爱国。
第二:他们能找这样的借口,说明把爱国情感理解得很肤浅,或许认为爱国就是轰轰烈烈,那是伟人的事情。
我给学生说,轰轰烈烈是爱国,平平凡凡也是爱国,我们不需要做出惊天动地的事情,只需要做好身边的小事,如保护环境,避免浪费,好好学习,努力工作,就是爱国的体现。
学生听后,才有些释然。
二、教学实践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1.利用教材内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解决了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在英语教学的实践中就不要忘记充分利用教材知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二教材第十一单元“ScientificAchievements”的“Reading”部分,文章提到一个出国留学的学者XiangYufang,在文章中写到了他所说的话:“IstudiedabroadbecauseIwantedtoseemoreoftheworldandwor kwithsomeofthetopscientistsinmyfield.Ineverfeltreallyco mfortableabroadandImissedeverythingaboutChina.”他还说道:“Iwassohappy.Itwaswonderful,likeadreamcometrue.Icou lddotheworkIwantedtodoanddosomethinggoodformycountryatt hesametime.”针对这些话,我就给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WhatdoyouthinkofYufangandwhathaveyoulearntfromhim?让学生思考并讨论了五分钟之后,就提问几个学生,他们都总结的非常好,如:Yufangishard working,smart,learned,wise,lovingcountry, devotedetc.都基本谈到了要向Yufang学习,尽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并时时心中有祖国,努力寻找并利用一切机会为国家作贡献。
试论在英语教学中渗透爱国教育

试论在英语教学中渗透爱国教育作者:莫甫华来源:《中学教学参考·上旬》 2013年第10期广西南宁市江南区明阳中学(530000)莫甫华英语,这门世界通用的语言,自近代传入我国以来,我国政府便视之为相当重要的学科。
目前,英语在我国的各行各业已相当普遍并迅速得到推广。
理所当然,学校便成为传授英语的重要场所。
然而,要学习并且学好外国语言,不能单纯片面地照搬照抄,更不能盲目崇拜,否则便成为读“死书”。
也就是说,学习外国语言,不应学习那些外国不健康的、不适合我国发展的东西,从而遗弃中华民族宝贵的优秀文化遗产。
我们要吸收外国语言优秀精华的部分,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加以消化并改进,才能真正学好外国语言,并得到持续发展。
英语教师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向导,英语教学正确与否,关键在于教师本身。
那么,教师应如何教好书,并有效灵活地传授英语知识呢?我认为,英语教学应不断渗透爱国教育,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
一、立足于母语,以母语为基础英语尽管在世界各国中成为通用的语言,在我国也得到良好的推广,但它毕竟不是我国的母语,不能代替我们的汉语。
英语教师要时刻以本国的语言为基础,在英语教学中注意融合中国国情教育,使学生的思想境界得到不断提升,为知识的理解和吸收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
由于学生的思维尚不成熟,理解问题比较单纯,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难免存在片面性或孤立性。
对于外语的任何知识,什么都想全部吸收,并注入自己的脑海中,结果哪些知识是精华,哪些是糟粕都分不清,完全颠倒黑白,糊涂是非,给自己的知识积累带来不良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应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给学生立下路标,指明方向。
二、提高思想品德,增强爱国意识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真正达到言传身教的目的。
教师是培养人才的专门人员,他们把科学文化知识和各种行为规范传授给学生,使之成为继往开来的新一代。
如何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的英语作文四级

如何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的英语作文四级Title: Cultivating Patriotism Among College StudentsIn the crucible of higher education, college years are a pivotal time for shaping young minds and fostering values that will guide them through life. Among these values, patriotism stands tall as a cornerstone, instilling a sense of pride, loyalty, and responsibility towards one's country. As we delve into the ways to cultivate patriotism among college students, it becomes evident that a multi-faceted approach is necessary to ignite the spark of love for one's nation.First and foremost, education is the key.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should integrate patriotism into their curricula, not merely as a standalone subject but as a thread woven through various disciplines. History classes, for instance, can be used to recount the heroic deeds and sacrifices made by our forefathers, inspiring students to emulate their patriotic spirit. Civic education programs can also be introduced to educate students about their rights and responsibilities as citizens, fostering a sense of belonging and engagement with society.Secondly,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play a vital role. Organizing cultural festivals, patriotic song competitions, and debates on national issues encourages students to express their love for their country in creative and engaging ways. These activities not only serve as platforms for entertainment but also provide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to learn about their country's rich heritage, diverse cultures, and contemporary challenges.Thirdly, role models and mentors matter. Inviting distinguished alumni, military personnel, and public figures who embody patriotism to speak at universities can inspire students with their stories and achievements. These individuals serve as living examples, demonstrating the tangible outcomes of patriotic actions and fostering a sense of aspiration among students.Moreover, international exposure should be encouraged, but with a sense of perspective. As globalization brings the world closer, it is essential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broaden their horizons and understand different cultures. However, this exposure should be balanced with a deep appreciation for one's own roots and identity. Universities can facilitate international exchange programs while also emphasizing the importance of preserving and promoting national values and traditions.Lastly, community service and volunteering are powerful tools. Encouraging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community service projects and volunteering activities that benefit their local communities fosters a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national pride. By contributing to the well-being of their fellow citizens, students develop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interconnectedness of society and the importance of working together for the common good.In conclusion, cultivating patriotism among college students is a multifaceted endeavor that requires a concerted effort from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students themselves, and society at large. By integrating patriotism into education, promoting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showcasing role models, encouraging international exposure with perspective, and fostering community service, we can ignite the flame of patriotism in the hearts of our youth, nurturing a generation of citizens who are proud of their country and committed to its progress and prosperity.。
英语教学中培养大学生国际视野下的爱国情感实地研究-精品文档

英语教学中培养大学生国际视野下的爱国情感实地研究基金项目:本文为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英语教学中培养大学生国际视野下的爱国情感调查研究》(课题编号:201203155)的研究成果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04年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特别强调,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
要把民族精神教育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在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进步中汲取营养,培养爱国情怀、改革精神和创新能力,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高等院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更应积极探索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内容、新途径、新方法,开拓高校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新局面。
在大学教学中,英语教学与其他专业教学相比,课程延续时间长,周学时较多,有利于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培养。
在语言学习中能让学生更为直观地感受了解西方文化,了解价值观的多样化,思想行为的独立性和多元性,进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因此,英语教学对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以国际视野来学习民族文化从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有着积极的意义。
1、通过英语学习培养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同时吸收世界文化。
“人类各民族的语言都不仅是一个符号体系或交际工具,而且是该民族认识、阐释世界的一个意义体系和价值体系。
因而语言具有民族性、人文性。
”(1)因此,语言学习不应只是一种抽象的符号系统的学习,语言的学习也不仅仅是学习语言本身,应是一种文化的学习,一种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审美观的学习,一种通过对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文化教育开阔视野的学习。
这必定会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使学生学会借鉴和吸收外国文化,认识中西文化差异,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他们的国际胸襟。
就“英语学习中融入文化教学能否促进英语学习,培养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爱国主义情感”课题组成员对我院2011级15个系部3500多名学生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91%的学生认为“能够促进英语学习,培养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爱国主义情感”,有3%的学生认为“关系不大”,有6%的学生选择了“说不清楚”。
培养大学生的国际视野与爱国情感

培养大学生的国际视野与爱国情感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大学生的国际视野与爱国情感的培养变得尤为重要。
大学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应该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国际交流机会,并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措施,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
本文将探讨如何有效地培养大学生的国际视野与爱国情感。
一、开设国际化课程为了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学校应该开设国际化课程,让学生了解其他国家和文化,拓宽他们的眼界。
这些课程可以包括国际政治、国际贸易、国际关系等方面的内容,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加对国际事务的了解。
同时,学校可以邀请外籍教师或学者来授课,为学生提供与国际接轨的学术环境。
二、鼓励留学交流留学交流是培养大学生国际视野的重要途径。
学校应该积极与国外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开展留学交流项目。
通过这些项目,学生可以亲身体验不同国家的文化和教育体系,拓宽视野,增长见识。
在留学回国后,他们可以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应用到国内的发展中,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三、举办国际文化活动学校可以定期举办国际文化活动,如国际文化节、外语演讲比赛等,吸引国内外的学生参与其中。
这些活动不仅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还能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和传统。
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学生能够增强对国际化的认识,培养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的能力。
四、提高教育质量提高教育质量是培养大学生爱国情感的关键。
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国家历史和文化的热爱,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国家形象的展示活动,让他们了解国家的优秀传统和文化。
同时,学校还应该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让他们深入社会,亲身感受国家的发展和进步,增强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五、建立爱国教育基地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国家的历史和文化,学校可以建立爱国教育基地。
这个基地可以包括博物馆、纪念馆、主题展览等,通过展示文物和历史资料,向学生传递爱国情感和民族精神。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这些基地,引导他们思考国家的发展历程和未来方向。
在外语课教学中如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在外语课教学中如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外语课教学中,通过针对性的教育方法和内容,我们可以有效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1. 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外语课程可以为学生提供了解国内外文化和社会的机会。
通过介绍中国的历史、地理、风俗惯以及文化传统,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归属感。
同时,也可以通过介绍其他国家的文化,引发对中国文化的自豪感,从而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尊重之情。
2. 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在外语课上,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国际社会,深入了解世界各个国家的发展历程、政治体制、经济情况等。
通过与外国教材的比较,使学生明白国家间的差异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这样能够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他们成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人才。
3. 弘扬中华文化外语课程中的文化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可以通过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文学作品、历史人物等,引导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理解。
同时,也可以通过组织文化体验活动,如中国传统节日庆祝、书法、剪纸等手工艺制作,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4. 培养学生的国际交流能力外语课程具有交流沟通的特点,可以通过模拟国际交流场景,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引导学生参与国际交流项目、举办国际文化交流活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国际交流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对祖国的认同和热爱。
综上所述,在外语课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提高国际视野、弘扬中华文化以及培养国际交流能力,我们可以全面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具有高度国家认同感和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人才。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

ENGLISH ON CAMPUS2022年39期总第635期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摘 要:爱国主义教育是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也是重点问题,尤其是对于年轻大学生来说,在人生的关键阶段,对其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其影响是深远的,对个人成长也是十分有益的。
本文主要从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入手,进行大学英语教学的相关探讨,从而让大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也能够重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社会发展,更好地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更愿意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做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育;爱国主义;重要性作者简介:陆双凤(1991.06-),女,江苏南通人,南通理工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大学英语教学。
一、引言爱国主义是所有教育的基础,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
爱国主义必须从教育中广泛融入,让处于三观成型的大学生直接受到熏陶,让他们对国家的历史文化、道德观念、理想信念等都做深入的了解,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让他们努力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了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深远意义,还强调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必须引起高等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二、爱国主义教育概述所谓爱国主义教育,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而是具体的、可实施的教育工作。
爱国主义主要是为了树立热爱祖国并甘愿为祖国效力甚至是牺牲自我奉献祖国的精神。
爱国主义是一面精神旗帜,需要在大学教师和大学生心中树立榜样,是中华民族优秀美德和文化的具体传承,也是国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
爱国主义教育在大学阶段一般是融入思想政治课程以及军事理论课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还有很多可以加强和改善的地方。
三、爱国主义教育在我国大学中的发展现状大学教育已经普及到了大部分年轻人中,融入他们的成长过程,伴随他们思想的进步。
大学英语教育作为一门普及课程,也是培养大学生爱国思想和爱国情怀的重要阵地,不能因为接触英美文化和语言,就忽视了对本民族语言文化的热爱和继承,也不能因为学习了外国语言就忘了根本。
培养大学生的国际视野爱国主题教育的拓展方向

培养大学生的国际视野爱国主题教育的拓展方向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培养大学生的国际视野和爱国主题教育成为了教育界的重要任务。
如何更好地拓展大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成为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这个问题,并提出一些拓展方向。
一、国际交流与合作国际交流与合作是培养大学生国际视野的重要方式。
学校可以与海外高校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交流项目等活动,让学生有机会亲身体验不同国家和文化,增加他们的国际视野。
二、国际课程设置学校可以增设国际课程,如国际经济、国际关系等,以培养学生的国际思维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此外,学校还可以开设双语课程,提供外语学习机会,帮助学生掌握跨文化沟通的技巧。
三、实践项目与实习机会学校可以积极提供国际实践项目和实习机会,让学生有机会到国外实习、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
通过实践,学生可以近距离接触不同国家和文化,增强他们的国际视野和爱国情怀。
四、国际交换学生项目学校可以积极推广国际交换学生项目,与其他国家的高校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到国外学习一学期或一年的机会。
这样的项目可以让学生真正融入到外国的学术环境和生活中,提高他们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五、国际志愿者工作学校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国际志愿者工作,通过参与国际公益项目,让学生深入了解不同国家的社会问题和发展需求。
这样的经历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爱国的含义,激发他们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的热情。
六、国际文化活动学校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国际文化活动,如国际文化节、国际研讨会等,让学生有机会了解和体验不同国家的文化。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增加国际视野,拓宽他们的文化眼界。
七、科研项目与国际合作学校可以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并与国外的研究机构进行合作。
通过参与国际合作研究,学生可以与国际级学术团队接触,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学术动态,提高他们的学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策略研究

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策略研究
现在,高中英语教学在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这一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因此,探讨研究如何在高中英语教
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入课堂对话,涉及家国历
史等内容,让学生们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和当代社会,开拓他们的思维,使他们充分了解自身所在环境,这是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重要步骤。
其次,教师可以引入读书活动,比如介绍一些有关优秀人物的故事,
让学生们认识身边为国家做出杰出贡献的人物,使他们树立良好的榜样,从而引发他们的家国情怀。
此外,为了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教师还可以举办类似 wxy 小时,让
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或者组织学生进行国家的爱国活动,如拜访优
秀榜样、参加国家节日活动以及参加有关家国爱国主义话题的演讲竞
赛等,以此来激发学生多元的家国情怀。
更重要的是,高中英语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到纪念馆、博物馆游览,
使学生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当代社会,进而加深
他们的家国情怀,让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审视自己,从而激发他们介
入国家、家庭和个人命运变化的进程。
总之,通过上述策略,学校可以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发挥关键作用,从
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作为一名高中英语教师,应该积极鼓励
学生关注本国文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加深他们对国家历史文化变化的认知,让他们更加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全心全意为祖国的发展而努力。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外国语是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获取世界各方面信息、进行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
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高度民主的、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需要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需要培养大量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并在不同程度上通晓一些外国语的各方面人才。
在英语教学中特别需要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要让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英语教学始终。
英语教学爱国主义教育素质教育爱国,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是每个作为中国人应有的高尚的情感,特别对于处在当今和平时代的大学生来说,更需要进行这样的爱国情感教育。
作为一名从事英语教学的教师,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更是责无旁贷:一方面,大学生即将走向社会,即将加入建设我们国家的队伍;另一方面,他们已经具有一定的英语水平,能更多地接触外媒,更全面和直观地了解社会,其中很大一部分人甚至将走出国门,接受国外的教育,如何让他们在国外求学期间更好地体现爱国主义是英语教师应该深思的一个课题。
英语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语言,其根本目的是让我们的大学生走向世界,成为世界的人。
学习和掌握英语是对21世纪公民的基本要求之一。
此外,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浪潮的扑面袭来,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现象,而有的大学生生理素质和心理素质都不成熟,极容易受到外界不良风气的影响,一部分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淡薄。
因此,英语教学中教师思想上要引起高度重视,在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中拓展相关内容,引导好学生,渗透爱国主义的教育。
对于英语教师而言,应该利用精通英语这个世界语的优势,在平时的点点滴滴教学中关键在于提高学生的鉴别力,而不是一味宣扬本国的好,这样反而会激起心智还不太成熟的大学生的反感,只要鉴别力提高了,我们的教育才真正达到了目的。
那么,英语教师在平日的教学中应该怎么做才能在无形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呢?首先,我们对学生要加强学英语的目的性教育,将上英语课的目的强化为“学好英语,不是为了崇洋媚外,是为了雪耻图强,掌握知识技能,提升文化素养,加强国际交流,更好地报效祖国。
英语活动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

英语活动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英语是一门语言和文化学科,兼顾着“工具性”与“人文性”。
英语课程在设计编排中渗透着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这就需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的育人价值,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创设教育教学氛围。
一、依托教材培养家国情怀初中英语教材很多内容围绕School、Food and drink、Travel and transport、Weather、Nature、Health、Stories and poems、Feelings等话题展开,依托这些话题,教师可引导、组织学生参加旅行考察、参观访问、专题文化节、课外阅读、表达交流阅读感悟等活动,向学生传递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加深对祖国文化的了解,从而认识祖国文化的多样性,提高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归属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激发强烈的爱国情怀。
家乡是美的,景美、物美情更美;祖国河山到处都是美的,只要善于发现,美无处不在。
初三上册第七单元《Have you ever been to a museum?》中的Section B,依次介绍了the Great Wall、the Terracotta Warriors、The Bird’s Nest、the Palace Museum。
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长城、兵马俑等我国著名建筑、文化古迹的由来及作用,我们初三备课组设计了旅游活动,学生利用寒假以家庭或者小组团队为单位登高长城,深入兵马俑,探究当地经济、文化、历史发展,参与当地民俗活动,通过观察、聆听、访谈,理解当地风土人情、历史渊源,返程后整理出游记录,辅以影像资料在学校展示,分享出游经历、收获、感受。
展示过程中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例如:对捕捉点不敏感的学生,基本要求是准确说明出游地点,描述风景、习俗、参与的活动等。
对信息量较大的学生,要求在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分享古建筑的历史渊源,了解历史文化的根基。
在校外旅游积累、校内展示分享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求学精神和务实精神,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更重要的是面多祖国的历史建筑,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
中学英语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研究

中学英语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研究摘要: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素养要求越来越高,更加重视学生思想道路和学科知识的综合发展。
中学阶段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学习阶段,因为学生并具备了初步明辨是非的能力,在这基础之上,在各个科目教学中还要为学生加强思想政治品德建设,加强爱国主义思想培养。
在教学中更是要为学生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本文笔者将对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加以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学英语;爱国主义教育;策略前言:目前为止我国还有很多地区都是在中学阶段开展英语课程教学,学生对于英语学科的重要性以及教学目的认识不足。
由于中学阶段的学生已经过于依赖汉语,在学习中,对于语音语调的掌握能力较差,无法准确的发音,在英语教学中经常会出现畏难情绪,尤其在不知道英语教学目的的情况下,更容易对英语学科产生偏见,容易失去对应学科的性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为学生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到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英语综合素养。
1结合教学内容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受到我国传统教学模式中应试考试教学方式的影响,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教师更加重视为学生讲授相应的语法知识,锻炼学生掌握英语句型,提高学生英语词汇量,带领学生进行英语短文阅读理解,以提高学生英语应试考试的能力。
中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学生接触了更非常多的西方文化英国、美国等欧美国家的生活方式和政治体系以及文化素养的知识,都有了不同程度的了解。
中学生年龄较小,具有初步明辨是非的能力,但是由于中学生对于事物感兴趣,可塑性较强,在中学阶段学习中,还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容易产生求异心理,容易对欧美国家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方式产生认同感。
如果教师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没有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考问题的方式加以把控,就会导致学生产生崇洋媚外的思想,在学习过程中,向资产阶级腐朽的生活方式看齐,对学生未来英语综合学习能力以及思维方式都会产生巨大的不良影响。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的价值及路径

ENGLISH ON CAMPUS2022年14期总第610期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的价值及路径摘 要:大学英语课程的文化底蕴深厚,人文内涵丰富,因此可以通过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本文对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和价值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策略,希望能够充分提升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性。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爱国主义教育;价值;路径作者简介:杨丽凡,辽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前言爱国主义精神与民族复兴和国家存亡有着直接关系,是每一个公民都应具备的。
在大学阶段,学生更应该具备爱国情怀和爱国意识,努力学习,考取优异的成绩,学会专业技能,准备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对于大学生来说,爱国意识是他们各种思想意识的基础所在。
当今社会,具有明显的自由性和开放性,很多大学生的爱国意识淡薄,他们享受现在的安逸生活,而对国家曾经遭受的苦难逐渐淡忘。
在大学教育阶段,英语课程占有重要位置,因此有必要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
一、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的价值大学英语课程教学除了要让学生精通英语以外,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素质的整体性提高,让他们拥有美好的心灵和健全的人格。
英语教学具有开放性、情景性等特点,导致学生易受西方文化的影响。
因此,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辨别西方不良文化思想,并具备足够的抵抗能力,这是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重中之重。
二、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除了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对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也有明显帮助。
大学英语教学内容以西方文化为主,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严重缺失,造成学生的爱国意识淡薄。
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可以有效强化学生的爱国意识和爱国情怀。
现阶段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少之又少,且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处于浅层,并不能将爱国主义精神根植于学生的内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语教学中培养大学生国际视野下的爱国情感实地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为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英语教学中培养大学生国际视野下的爱国情感调查研究》(课题编号:201203155)的研究成果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04年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特别强调,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
要把民族精神教育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在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进步中汲取营养,培养爱国情怀、改革精神和创新能力,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高等院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更应积极探索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内容、新途径、新方法,开拓高校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新局面。
在大学教学中,英语教学与其他专业教学相比,课程延续时间长,周学时较多,有利于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培养。
在语言学习中能让学生更为直观地感受了解西方文化,了解价值观的多样化,思想行为的独立性和多元性,进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因此,英语教学对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以国际视野来学习民族文化从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有着积极的意义。
1、通过英语学习培养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同时吸收世界文化。
“人类各民族的语言都不仅是一个符号体系或交际工具,而且是该民族认识、阐释世界的一个意义体系和价值体系。
因而语言具有民族性、人文性。
”(1)因此,语言学习不应只是一种抽象的符号系统的学习,语言的学习也不仅仅是学习语言本身,应是一种文化的学习,一种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审美观的学习,一种通过对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文化教育开阔视野的学习。
这必定会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使学生学会借鉴和吸收外国文化,认识中西文化差异,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他们的国际胸襟。
就“英语学习中融入文化教学能否促进英语学习,培养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爱国主义情感”课题组成员对我院2011级15个系部3500多名学生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91%的学生认为“能够促进英语学习,培养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爱国主义情感”,有3%的学生认为“关系不大”,有6%的学生选择了“说不清楚”。
这表明大多数学生期望语言教学中融入文化知识,通过学习异质文化,了解本民族文化。
学生们还期待要有比较,有鉴别对待英语中的单词、句篇、文化、思维方式、宗教、艺术、建筑等内容。
学生不再只关注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期待不断增加文化知识积累提升自己的文化分析能力,辩证地理解语言和文化学习关系,体会文化输出和输入在国际交流中的作用。
在全球化成为必然趋势的今天,在经济
和文化的交流与竞争中,任何国家都只有勇敢地打开大门,师人之长,弃己之短,摆脱宗教、自然经济和政治的束缚,才能真正实现富强,捍卫自己的民族尊严,对自己本民族文化不自卑也不盲目排斥外国文化。
鲁迅先生说:“人立而后凡事举”,大学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主体,也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希望,他们应树立全球意识,学会正确处理民族主义与全球化关系。
2、西方文化的引入和中国传统文化向外传播在英语教学中具有深化爱国情感的主导意义。
英语句子重形合,汉语句子重意合;英语句子结构严谨规范,汉语句子结构灵活多变;英语句子中名词使用最多,叙述呈静态;汉语句子中动词使用最多,叙述呈动态等等。
正确把握英汉语句子结构可以解释许多问题,比如英汉互译、句法分析,乃至阅读理解、写作教学等,也能帮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不同的思维方式:英国人的率真、直白;中国人的含蓄,婉转。
华兹华斯,英国浪漫主义杰出代表,他的作品中表现的对大自然炽热爱恋让人不由自主的想到中国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怡然之乐。
通过对比,不仅可以使学生更为深刻的理解英国文化内涵,还可以在对比学习的同时对我们国家优秀的文学作品和文化传统产生无比的自豪感,这种自豪感无疑会促使学生产生了解更多的自己祖国的文学文化的渴望,这正与“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相契合。
弥尔顿《失乐园》中极具反抗精神的堕落天使撒旦,为了追求自由,不畏权贵,与上帝抗争,大声叫喊着“宁为地狱之主,不为天堂之奴”。
此时《西游记》中的泼猴马上跳进我们的脑海,一声声的“玉帝老儿”回应在我们耳边。
孙悟空也是一个不畏强权、勇于斗争的叛逆人物形象,对天神们常常出言不逊。
在冥府,他使十殿阎王躬身作揖。
对慈悲的观音菩萨,孙悟空敢骂她“惫懒”,咒骂她“该她一世无夫!”,在取经途中,他经常驱遣山神土地,四海龙王,对人间之王,他更是蔑视。
什么玉皇大帝,什么神仙佛祖,都比他高贵不了多少,他和他们没什么高低贵贱。
学生们不断意识到中国文学中也有许多可以和蜚声世界文学的
英美文学相媲美的作品。
在《失乐园》中弥尔顿赋予了夏娃这一形象新的意义,为了遮羞而穿上无花果树叶的夏娃觉得宁愿让自己和子孙忍受世代
的苦痛也要明辨是非,知道廉耻、美丑、善恶。
对以脱、露为美的当今有多么深刻的教育意义。
正确的人生观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是至关重要的。
中国元素同样也流淌在世界文化中。
《格列佛游记》中的中国汉字的书写方法,毛姆以中国为背景创作的小说《面纱》,电影《阿拉丁》中的中国紫禁城,萧伯的中国之行,这些英美文学中的中国元素不但可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激发学生对祖国和祖国文学文化传统的热爱之情。
译林奇才许渊冲也将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学名著,从《诗经》、
《楚辞》开始,到近现代的黄兴、毛泽东等人的诗词译成英语韵文及法语韵文出版,译笔优美、韵味无穷,用绵密而又绚丽多姿的笔触,精心勾勒出了原诗与译作之间东西方文化的艺术默契与和谐的线条。
致力于把中国文化精粹推向世界,增加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
3、教师的文化修养是拓展学生国际视野,树立爱国情感的关键因素。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教师全面素质的提高是素质教育的关键。
教师全面素质的提高主要依靠的是自我修养,教师创新人格的形成主要依靠的也是自我修养。
因此,大学英语教师要认真地进行全面素质与创新人格的自我修养,从一点一滴做起,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
教师要能够引导学生形成开放、平等、尊重、宽容、客观、谨慎的跨文化态度;也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积极主动传播中国民族文化的意识。
教师需要在教学中构建扎实的专业素养与个人文化修养,体现教师个人人格魅力。
教师要观念新颖,必须有与时俱进的教育科学发展观,同时要胸怀祖国放眼世界。
正在进行的大学英语改革强调,教师由原来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课堂教学的策划者、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学生转变为语言交际活动的积极参与者,真正实行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情感因素,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着眼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整体素质的
提高,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引导学生适应学习,尤其注意学习策略的培养。
在能力方面,应加强培养学生英语思维能力,交际能力、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近年来,人们逐渐接受“终身教育”的观念,教师在教学中要倡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让学生形成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养成一定的自学能力。
学习方法和自学能力的培养对于实现终身教育的目标和“自主学习”的教
学模式至关重要。
通过英语教学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积极引导学生用开放、宽容、理性和客观的态度去领略和对待不同文化、不同价值观念之间的碰撞乃至冲突,客观对待东西方文明之间的差异,既避免崇洋媚外思想的产生和蔓延,又要避免出现狭隘的民族主义。
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更能在学习中升华他们的民族感情,激发他们高度的爱国主义情感。
可以达到双赢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