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辐射带研究的新进展
环境辐射监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环境辐射监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环境辐射监测技术也不断得到了更新与升级。
环境辐射监测技术是指对环境中的各种辐射来源进行监测,采集相关信息并进行分析,以保障环境和公众安全以及保障环境质量。
环境中的辐射来源主要有自然放射性物质、人类活动带来的辐射危害等。
然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环境污染和辐射污染已经成为了不容忽视的问题。
如何有效的开展环境辐射监测和保护环境安全已经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对环境辐射监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行探讨。
1、环境辐射监测技术的研究环境辐射监测技术是对辐射来源和环境进行系统监测的科学方法。
在辐射监测中,需要使用辐射计、探测器、采样器等仪器设备和相应的分析方法。
目前,环境辐射监测技术主要包括空气中γ辐射监测、岩土辐射监测、水体辐射监测、食品辐射监测、放射性物质排放监测等。
(1)空气中γ辐射监测空气γ辐射是指由地壳、大气、太阳辐射、核爆炸、人类活动等引起的空气中γ射线的总和。
空气中γ辐射测量主要用于研究空气中γ辐射水平的空间分布、季节变化及辐射剂量,为环境保护和健康科学提供基础数据。
目前,常用的γ辐射监测仪器有α/β/γ辐射探头低比计数仪、γ剂量计、COVID-19无源CE2021剂量率仪等。
(2)岩土辐射监测岩石和土壤中常常会含有一些自然存在的放射性元素,如钍、铀和钾。
这些辐射元素和它们的衰变产物是自然辐射源,对居住在自然地表上的人造成的辐射危害是重要的贡献。
因此,对岩土辐射进行监测和管理对于人体健康有重要的意义。
岩土辐射监测主要以岩石、土壤中的γ辐射为主,常用的仪器有高纯锗谱仪、γ谱仪、α-β计数器等。
(3)水体辐射监测水体辐射主要指水中的放射性物质含量以及它们散发的α、β、γ等辐射。
水体环境的辐射测量主要包括湖泊、河流、地下水和大气中的水分含量等。
水体辐射监测主要是用于研究水体中辐射污染的程度和区域分布。
常用的水体辐射监测仪器有γ放射性荧光分析仪、液体闪烁探测器、水相高纯锗谱仪等。
地球物理学的新研究成果
地球物理学的新研究成果无视你,困难到来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地球物理学领域的新研究成果也不断涌现。
这些成果的出现,不仅深化了人们对地球的认知,也为预防自然灾害提供了有力支持,甚至改变了我对人类身处的环境认识。
一、地震预警系统的建立作为荒废的研究领域,地震研究近年来又迎来了一次春天。
日本、墨西哥等地采用了世界先进的预警系统来保护公民的生命安全。
由于地震来临时会先发出弱震,而这种波能够被预警系统及时探测到并向人们发出警告,可在地震正式到来之前几秒钟的时间内纠正危险状况,给人们更多的逃生时间。
二、图片下添加文字的地震研究巨大的地震能够让我们看到地球内部像艺术品般的真实面貌。
然而,地震图像数据本身无法展示地球内部的结构,需要地震学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
最近,美国加州科技研究院的科学家研发了一种新方法。
他们把研究重心集中在了地震波通过地球内部时的变化上,将地震图下面的消息精细添加至图像上,并加以解释,这样即可提高地震图的解读效率,并更好地形成三维形象。
三、卫星遥感技术的应用2021 年初,人类首次成功实现了在月球转移轨道上进行量子通信。
这主要得益于高精度的卫星遥感技术发展。
在地球科学领域,卫星遥感技术更是成为了研究的重要工具。
卫星遥感技术能够获取地球表面的各种信息,它能够获取地球大气、海洋、陆地的温度、湿度、气压等多个无法直接观测到的因素。
通过卫星遥感技术能够打破原来的隔阂,使科学家们了解了地球更全面且精确地的状况,并进一步研究地球的变化。
四、海洋底部的人造地震在海洋底部它也是一个悠闲又神秘的世界。
自20世纪近100年来,人们都一直在从海洋底部寻找能源。
比如通过人造地震,地球物理学家们能够发现具有潜在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区域。
这种技术是用爆炸或者振动发生器发出声波,再通过声波反射捕捉沉积物体积,后者便是能源储量的指标。
目前,该技术已经应用于海底石油勘探,并已经证明具有极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地球物理学的新研究成果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
核辐射监测技术的最新进展
核辐射监测技术的最新进展在当今的科技时代,核辐射监测技术的发展对于保障人类的健康与安全、保护环境以及推动核科学与技术的应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核辐射监测技术也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新进展。
核辐射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但却具有潜在危害的能量释放形式。
它可能来自于核设施的运行、放射性物质的泄漏、核武器试验,甚至是宇宙射线等自然来源。
为了及时发现和评估核辐射的存在及其影响,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研发和改进监测技术。
近年来,传感器技术的革新为核辐射监测带来了重大突破。
新型的半导体探测器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能量分辨率,能够更准确地检测到微弱的核辐射信号。
这些探测器采用了先进的材料和制造工艺,例如碲锌镉(CZT)和碘化汞(HgI₂)等,大大提高了监测的精度和可靠性。
在监测设备方面,便携式核辐射监测仪越来越小巧轻便且功能强大。
它们不仅能够快速测量辐射剂量率,还可以对辐射的类型进行初步鉴别。
这使得在应急情况下,如核事故现场或放射性物质运输途中,监测人员能够更便捷地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
与此同时,无线通信技术的融入使得核辐射监测系统更加智能化和网络化。
监测数据可以实时传输到远程控制中心,实现了对多个监测点的集中管理和分析。
通过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能够对大量的监测数据进行快速处理和挖掘,从而发现潜在的辐射异常情况,并及时发出预警。
除了硬件方面的进步,核辐射监测的数据分析和处理方法也在不断改进。
传统的数据分析方法往往依赖于简单的统计和阈值判断,而现在,基于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的算法被广泛应用。
这些算法能够自动识别复杂的辐射模式和变化趋势,提高了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监测范围方面,从微观的单个粒子检测到宏观的大面积环境监测,技术都有了显著提升。
微观层面,诸如粒子加速器等科研设施中,对于高能粒子的精确监测有助于深入研究物质的微观结构和基本粒子的相互作用。
宏观上,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可以对大范围的地域进行辐射监测,为评估核设施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提供了更全面的数据。
核辐射防护技术的前沿发展与趋势探究
核辐射防护技术的前沿发展与趋势探究引言核辐射防护技术是保障核能安全和辐射工作人员健康的重要手段。
随着核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核事故的频发,核辐射防护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核辐射防护技术的前沿发展与趋势,从材料、设备和管理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材料的研究与应用核辐射防护材料是核能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到辐射防护的效果。
目前,研究人员正在不断开发新型辐射防护材料,以提高其吸收和隔离辐射的能力。
例如,铅和混凝土等传统材料在防护效果上已经达到瓶颈,因此,研究人员开始尝试利用新材料,如碳纳米管、氧化锆等,来增强辐射防护的效果。
此外,纳米技术的应用也为核辐射防护材料的研究带来了新的机遇。
纳米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可以用于制备高效的辐射防护材料。
例如,研究人员利用纳米银颗粒制备出的防护服,可以有效吸收和隔离辐射,保护人体免受核辐射的伤害。
因此,纳米技术在核辐射防护材料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
二、设备的研发与改进核辐射防护设备是保障辐射工作人员安全的重要工具。
随着科技的发展,核辐射防护设备也在不断更新和改进。
例如,传统的辐射计仅能测量总剂量,而无法对不同能量的辐射进行区分。
而现在,研究人员已经研发出了能够实时监测不同能量辐射的多能辐射计,使得辐射工作人员能够更加精确地了解自身暴露情况。
此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也为核辐射防护设备的研发带来了新的机遇。
例如,研究人员正在开发智能防护服,该防护服能够实时监测辐射水平,并通过传感器和报警装置提醒工作人员。
这种智能防护服不仅提高了辐射工作人员的安全性,还可以收集大量的辐射数据,为核辐射防护技术的研究和改进提供有力支持。
三、管理的创新与完善核辐射防护管理是保障核能安全和辐射工作人员健康的重要环节。
随着核能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核辐射防护管理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需求。
因此,研究人员正在探索新的管理模式,以提高核辐射防护管理的效率和精确性。
一方面,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为核辐射防护管理带来了新的思路。
辐射带高能粒子探测数据的分析与研究
北京大学第一届“校长”基金论文辐射带高能粒子探测数据的分析与研究二零零三年十月辐射带高能粒子探测数据的分析与研究00级地球物理系空间物理专业陆彦摘要辐射带是地球空间中最严重的辐射环境区,地球轨道附近的空间事故绝大部分发生在辐射带。
近来的研究证明辐射带粒子随不同时间尺度动态分布。
本文利用低高度(870km)天气卫星TIROS/NOAA提供的内辐射带近两个太阳活动周期的各种能量的粒子数据,分析了不同时间和能量尺度上高能质子通量变化。
初步结果显示近二十年高能质子通量呈现长期的逐渐增强趋势、太阳11年周期变化及季节性变化。
NASA的辐射带模型主要根据70年代及其以前的卫星探测数据而制定的一个静态的、统计平均的模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精度低、不能反映粒子随不同时间尺度变化等问题。
本文利用实测的卫星数据与NASA的AP8模型给出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AP8模型普遍低估了同时期的中高能质子的通量。
AbstractThere is the most intense radiation hazard in the radiation belts in the Sun-terrestrial space. Most of the space accidents occurred in the radiation belts. The recent research indicates that the particles in the radiation belts have dynamic distributions over different time scales. Based on the data of particles in the inner zone for nearly two solar cycles provided by the low altitude (870km) weather satellites TIROS/NOAA, we have analyzed the change of the flux of high-energy protons in various time and energy scales. The preliminary results indicate that over the past twenty years the flux of protons hav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nd varied along with both the eleven-year solar cycle and seasons. The NASA AP8 models are static, statistical average models based on the data of satellites of the 1970s or earlier. So they are not precise and ignore many problems such as the change of the particles in various time scales. In this paper we compare TIROS/NOAA satellite data and AP8 model predictio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AP8 underestimated the flux of protons in different energy ranges。
近地空间环境的粒子辐射效应研究
近地空间环境的粒子辐射效应研究1. 引言近地空间环境是指地球大气层外的区域,其中存在着各种粒子辐射源。
这些粒子辐射对人类和人造卫星等天体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性能产生重要影响。
了解近地空间环境中粒子辐射的特性,研究其辐射效应,对于探索宇宙、保障航空航天活动和开展相关科研具有重要意义。
2. 近地空间粒子辐射的来源近地空间粒子辐射的主要来源包括太阳风、宇宙射线和地球辐射带等。
太阳风是由太阳大气的高温高速等离子体流所形成,其中携带着带电粒子流。
宇宙射线是宇宙中各种高能粒子,如高能质子、α粒子和重离子等,通过宇宙空间向地球射来。
地球辐射带主要由地球磁场与太阳风之间粒子相互作用而形成。
3. 近地空间粒子辐射的特性近地空间粒子辐射的特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太阳活动、地球磁场和地球大气等。
太阳活动的周期性变化导致近地空间粒子辐射强度的波动。
地球磁场的存在影响着粒子的轨迹和能量分布。
地球大气中的分子和原子会发生电离,产生次级粒子,进一步增加了近地空间粒子辐射的复杂性。
4. 近地空间粒子辐射对人体的影响近地空间粒子辐射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风险。
在太空飞行中,航天员长时间暴露于高能带电粒子辐射中,可能引发放射性疾病、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等健康问题。
对于地面人员,如飞行员、宇航员和空乘人员等,长时间在高空层飞行也存在类似的健康风险。
5. 近地空间粒子辐射对卫星系统的影响卫星是人类开展太空探索和通信的重要载体,近地空间粒子辐射对其正常运行和性能产生重要影响。
卫星内部的电子元器件和材料受到粒子辐射的电离效应、能量沉积和损伤效应。
这些效应可能导致卫星系统的电子元器件性能衰退、位错堆垛等问题,从而影响卫星的通信、导航、测绘等功能。
6. 近地空间粒子辐射效应的研究方法与技术近地空间粒子辐射效应的研究需要借助测量技术、模拟方法和数据分析等手段。
通过在太空中放置测量仪器,可以实时获取粒子辐射的强度、能谱和剂量等信息。
同时,可以利用人工环境模拟装置对粒子辐射进行实验室仿真,研究其对材料和电子元器件的影响。
关键带研究进展与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带研究进展与未来发展方向地球关键带( Critical Zone) 是陆地生态系统中土壤圈及其与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和岩石圈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的交汇区域,也是维系地球生态系统功能和人类生存的关徤区域,被认为是21 世纪基础科学研究的重点区域。
关键带研究将在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
关键带控制着土壤的发育、水的质量和流动、化学循环,进而调节能源和矿物资源的形成与发展,而这一切对地表上的生命而言,都非常重要,所以,人类在地球上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在各种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上理解和认识发生在关键带的一系列过程。
1关键带概念的提出与发展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 NRC) 2001年在出版《地球科学基础研究的机遇》(Basic Research Opportunities in Earth Science) 一书中首次正式提出了关键带(critical zone) 的概念,指出关键带是指异质的近地表环境,包括岩石、水、空气和生物的复杂的相互作用,调节着自然生境,决定着维持生命资源的供应。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2005年发布《关键带探索的前沿》(Frontiers 报告,指出关键带包括地球的最外部表面,从植被冠层到地下水的这个区域,是地球物质和生物世界的界面,调节着营养物质到陆地生命形式的转移。
Lin等2005年提出,地球关键带界面包括陆地生态系统中土壤圈及其与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和岩石圈进行物质迁移和能景交换的交汇区域,水和土壤是地球关键带的关键组成部分, 而且在不同时空尺度上相互作用。
美国特拉平大学的关键带研究中心认为关键带是以界面为特征的,例如,空气一水界面是气体和矿物质交换的地方,根系一土壤界面是微生物促进营养物质交换的地方。
NSF在2009年《解决气候难题:研究全球的气候变化影响》 ( Solving the Puzzle: Researching the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amund the World) M 告中指出,关键带足指森林冠层顶部到未风化岩石基部之间的区域。
2024年人类探索宇宙的新进展
04
太阳系内行星探测成果汇总
水星和金星探测成果
水星探测
轨道特征:成功绘制出水星的全局地 质图,揭示了其表面撞击坑、裂谷和
山脉的分布。
表面成分:通过光谱分析,发现水星 表面含有硫、钾等元素,暗示了水星 曾经历过火山活动。
金星探测
大气层研究:揭示了金星大气层的化 学组成,包括二氧化碳、硫酸等,并 发现其大气中存在闪电现象。
深空探测国际合作组织
多国联合启动月球基地建设计划,开 展月球资源开发和利用研究。
成立深空探测国际合作组织,协调各 国深空探测任务和资源,共同推进人 类对宇宙的探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火星探测国际合作
多个国家共同参与火星探测任务,分 享数据和成果,推动火星科学研究取 得突破。
03
深空探测技术突破与应用
火星探测技术进展
火星表面采样技术
研发出更先进的火星表面采样设备,实现对火星岩石、土壤和大 气等环境的高精度、无损采样。
火星内部结构探测技术
利用地震波、重力场和磁场等地球物理方法,探测火星内部结构和 组成,揭示火星形成和演化历史。
火星水冰资源探测技术
发展新的探测手段,如雷达和红外光谱等,寻找火星水冰资源的分 布和储量,为未来火星开发提供重要支撑。
深入研究暗能量与宇宙膨胀之间 的内在联系,探讨暗能量在宇宙 演化历史中的作用以及对未来宇 宙命运的影响。
修改引力理论挑战
面对暗能量带来的挑战,探索修 改引力理论的可能性,寻求新的 理论框架解释宇宙加速膨胀现象 。
07
未来宇宙探索趋势预测与挑战分 析
深空载人飞行任务展望
月球基地建设计划
随着多国对月球的浓厚兴趣,预计在2024年将出现国际合作建 设月球基地的提议,为长期驻留月球打下基础。
环境辐射监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环境辐射监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随着现代工业化和科技发展的进步,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人们对环境辐射监测技术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环境辐射监测技术是指通过各种辐射监测设备和方法,对环境中的辐射水平进行监测和评估的技术。
本文将着重探讨环境辐射监测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其在各领域的应用情况。
一、环境辐射监测技术的发展历程早在20世纪中叶,人们就意识到环境中的辐射问题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的危害。
随着科技的进步,环境辐射监测技术也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
从最初的简单的辐射计到如今的高精度、高灵敏度的辐射监测仪器,环境辐射监测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现代环境辐射监测技术涵盖了辐射源的种类、辐射水平的监测、辐射防护等多个领域,成为环境保护和核安全的重要支撑。
二、环境辐射监测技术在核电行业的应用核电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形式,但同时也伴随着辐射的释放和扩散。
为了确保核电站运行安全,环境辐射监测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核电站周边环境监测。
通过在周边地区布设辐射监测点,及时监测环境中的辐射水平,并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环境和公众的安全。
三、环境辐射监测技术在医疗行业的应用医疗辐射是一种重要的医疗手段,但不当使用则可能对医护人员和患者造成辐射伤害。
环境辐射监测技术在医疗辐射安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对医院放射科和核磁共振室等场所进行定期监测,及时发现潜在的辐射泄漏和污染,保障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健康安全。
四、环境辐射监测技术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环境辐射监测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也是非常广泛的。
通过对大气、水域、土壤等环境介质中的辐射水平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各种污染源的存在,对环境污染问题进行及时干预和治理。
同时,环境辐射监测技术也可以用于监测环境中的自然放射性元素含量,为环境评估和环境修复提供数据支持。
五、环境辐射监测技术的未来发展随着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环境辐射监测技术的未来发展前景也十分广阔。
未来,随着传感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环境辐射监测技术将实现自动化、智能化,不断提高监测的精准度和时效性。
地球周围发现第三个辐射带含致命电子
l I 『 I 基
地球周围发现第三个辐射带含致命电子
画 孝 文
据 国外媒体报 道 , 美 国 宇 航 局
的 太 空 探 测 器 在 地 球 周 围 发 现 第 三个此前未 知的范艾伦辐 射带 。 这
一
范 艾 伦 辐 射 带 是 太 空 时 代 的 第 ~ 项 重 大 发 现 。 美 国 宇 航 局 的
探测 器的观测仪器 。 我 们 就 如 同 拥 有一双 眼睛 , 看 到 这 个 引 入 注 目 的
第 三 失。不过 。
这个辐 射带并没 有完全消 失 。 内 缘
仍 残 留 着 少 量 泛 着 银 色 的 高 能 电
带有 一定偶然性 , 因 为 发 现 辐 射 带 的 仪 器 — — 范 艾 伦 探 测 器 搭 载 的 相对论 电子质子 望远镜 ( 以下 简 称
器( 都在1 9 5 8 年发 射 升空 , 携 带 詹
发 现 有 助 于 科 学 家 了 解 太 阳 如
何 以及 何 时 对 地 球 带 来 危 害 。范 艾 伦辐 射带是一 个甜甜圈形 区域 。 含
姆斯 ・ 范艾 伦研 制 的仪器 ) 传 回 的
但就 在几天 之后 . 外 环 似 乎 压 缩成 一个强 烈而紧凑 的电子带 。 第
数据 揭示 地球 周 围存 在 两个 截然
不 同 的 高 能 电子 环 形 区 域 。 在 最 初 发现 范艾伦辐 射带时 , 科 学 家 认 为
有“ 致命 电子 ” , 环 绕我 们 的星球 。 这 一 辐 射 带 经 常 因 为 太 阳 风 暴 和
其他 空 间 天 气 事件 膨 胀 , 对 卫 星 通
三个 不太紧凑 的电子带形 成 , 辐射
地球辐射带
结构
地球辐射带分为内外两个带,它们在向阳面和背阳面各有一个区,内辐射带是离地面较近,而外辐射带离地 面较远。
内辐射带的中心位置到地心的距离约1.5个地球半径,外辐射带的中心离开地心距约在3-4个地球半径。向 阳面和背阳面的内外辐射带的粒子环境在空间上并不是完全对称的。
内辐射带简称内带,内带中含有大量的 辐射带中高能质子和电子的空间分布和强度相当稳定,称之为稳定的内辐射带。
地球辐射带
地球高能带电粒子聚集区
01 结构
03 分类
目录
02 位置 04 主要因素
05 地磁场
07 神秘结构
目录
06 磁层 08 北斗卫星
地球辐射带指地球周围空间大量高能带电粒子的聚集区,又称为Van Allen辐射带,它分为内外两个带,它 们在向阳面和背阳面各有一个区,内辐射带是离地面较近,而外辐射带离地面较远。它是由于地磁场约束高能粒 子(以MeV记)形成的特定区域。
主要因素
影响地球辐射带空间分布和强度的主要因素有:太阳活动的水平、地磁长期变化、地磁短期变化(磁暴)、 太阳宇宙线事件。
地磁场
地磁场俘获的带电粒子带。辐射带内的带电粒子是太阳风、宇宙线与地球高层大气相互作用而产生的高能粒 子。它们在地磁场的作用下,沿磁力线作螺旋运动并不断辐射出电磁波。1905年,斯托米根据极光观测曾经预言 过它的存在。1958年,范爱伦分析人造地球卫星探测器的资料,于1959年证实它的存在,因此也称作范爱伦带。 地球辐射带在地球磁层内,但只存在于一定磁纬地区的上空,而不存在于南北磁极和高磁纬地区的上空。
辐射生物学研究的新进展及展望
辐射生物学研究的新进展及展望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在多种领域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进步,但是科技也带来了一些潜在的危机,其中就包括辐射对生物体的影响。
作为辐射对生物体的影响的研究领域之一,辐射生物学在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将介绍辐射生物学的新进展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概述辐射生物学是研究辐射对生物体的影响的学科。
在人类使用放射性材料的过程中,辐射对人体和环境都会产生影响。
辐射生物学主要研究辐射对生物体的损伤程度、传递机制以及辐射对不同种类生物的影响等问题。
辐射生物学不仅应用于放射性材料的使用和核事故的应对中,还是生物学、医学等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二、辐射对生物的影响辐射对生物的影响可以从不同的层面进行研究。
从分子层面来看,辐射会造成DNA 的链断裂和氧化损伤,影响细胞的代谢和生命活动。
从细胞层面来看,辐射会影响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导致细胞死亡和基因突变。
从个体层面来看,辐射会对不同种类生物的生命健康产生影响,进而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三、新进展在辐射生物学的研究中,一些新的进展引起了科学家的关注。
1. 研究辐射的防护方法辐射对人体的损伤是不可逆转的,因此如何减少辐射对人体的伤害成为了科学家们的研究重点。
研究发现,一些天然物质如大蒜、姜、茶叶等可以降低放射线对人体的伤害,这为有效防护放射线的危害提供了新思路。
2. 辐射对调节基因表达的影响研究发现,辐射会对人体基因的表达产生影响,这也是辐射对人体产生损害的主要原因之一。
近年来,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些与辐射感应相关的基因,并解析了这些基因对于人体的影响。
这些结果为探究辐射对人体基因表达的影响和提高人体的抗辐射能力提供了新思路。
3. 研究核辐射对动物和植物的影响辐射不仅对人类健康产生影响,对于动物和植物的生长和繁殖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辐射对动物和植物的损害机制不同于对人体的损害机制,研究这些损害机制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地球辐射带
地球辐射带
地球辐射带是地球的大气层中产生的一种辐射现象。
它是由太阳辐射能量在地球大气层中的吸收和反射而形成的。
地球辐射带可分为两部分:热带和极地。
热带辐射带位于赤道附近,受到太阳直射的能量最为充足,温度较高。
极地辐射带位于地球两极附近,由于离赤道较远,太阳高度角较低,所以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能量较弱,温度较低。
辐射带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太阳的地轴倾斜度和地球的自转轨道。
由于地球的自转轨道是一个椭圆,因此地球距离太阳的距离在不同时间是不同的。
当地球接近太阳时,辐射带会向北移动,当地球远离太阳时,则会向南移动。
地球辐射带的存在对地球气候和生态系统有重要影响。
它决定了地球表面的温度分布和天气变化。
热带辐射带的热量输入使得热带地区温暖,而极地辐射带的热量输入较弱导致极地地区寒冷。
同时,地球辐射带也影响了地球上的气候现象,如季风和洋流。
热带辐射带所产生的热量使得热带地区形成了稳定的季风气候,而极地辐射带的寒冷则影响了极地地区的洋流。
总的来说,地球辐射带是地球大气层中形成的一种辐射现象,它对地球气候和生态系统起着重要的影响。
核辐射监测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核辐射监测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核辐射,这个看似遥远却又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
从核电站的安全运行到医疗领域的放射性治疗,从环境监测到太空探索,核辐射监测技术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核辐射监测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未来的发展方向更是充满了无限的可能。
在探讨核辐射监测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当前核辐射监测技术的现状。
目前,常见的核辐射监测方法包括使用盖革计数器、闪烁探测器、半导体探测器等设备进行测量。
这些设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我们对核辐射的监测需求,但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比如测量精度不够高、响应速度较慢、无法实现实时连续监测等。
为了克服这些局限性,未来的核辐射监测技术将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
首先,智能化和自动化将成为核辐射监测技术的重要发展趋势。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核辐射监测设备将变得更加智能和自动化。
例如,通过安装智能传感器和数据分析软件,监测设备可以实时自动采集、分析和处理核辐射数据,并将结果及时传输给相关人员。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监测效率和精度,还可以减少人为误差和干预。
其次,多参数和多功能集成的监测设备将越来越受欢迎。
传统的核辐射监测设备往往只能测量单一的辐射参数,如γ射线的强度。
未来的监测设备将能够同时测量多种辐射参数,如α、β、γ射线的强度、能量分布、半衰期等,并具备对辐射源进行定位、识别和分类的功能。
此外,这些设备还可能集成环境参数监测功能,如温度、湿度、气压等,以便更全面地了解辐射环境的情况。
再者,小型化和便携化也是核辐射监测技术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在一些特殊的应用场景,如应急救援、野外作业、军事行动等,需要能够方便携带的核辐射监测设备。
目前,已经有一些小型化和便携式的核辐射监测设备问世,但它们在性能和功能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未来,随着微纳技术和新材料的不断发展,我们有望看到体积更小、重量更轻、性能更优的便携式核辐射监测设备,为现场快速检测和应急处置提供有力支持。
太阳风—磁层—电离层耦合的全球MHD数值模拟研究
太阳风—磁层—电离层耦合的全球MHD数值模拟研究一、综述随着空间技术的飞速发展,太阳活动对地球空间环境的影响日益显著。
太阳风是太阳外层连续发射出的带有带电粒子的微粒流,其携带的能量巨大,能够深入影响地球空间环境。
太阳活动周期性地改变太阳风的强度和频率,引起地球空间环境的剧烈变化。
在太阳活动的高潮期,太阳风与地球空间的相互作用尤为强烈。
地球空间包括电离层、磁层和太阳风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区域,这些区域之间的耦合对于理解地球的空间天气至关重要。
电离层是大气层中的最内层,高度约85600公里,主要通过吸收太阳辐射而加热并产生电离,对无线电波的传播有着重要影响。
磁层则是地球周围一个巨大的磁力场区域,能够引导太阳风中的带电粒子沿着磁力线运动,同时对地球磁场产生维护作用。
太阳风与电离层、磁层的相互作用是空间环境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
传统的地球空间环境研究多采用动力学模型、统计方法和实验室模拟等方法,但这些方法往往只能描述单一过程或局地现象,难以全面揭示整个地球空间环境的动态变化过程。
随着计算数学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全磁层大气电磁耦合的数值模拟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1. 太阳活动对地球空间环境的影响太阳活动是太阳表面各种现象的总称,包括太阳黑子、耀斑、日珥等。
这些活动会产生大量的高能粒子,如电子、质子和离子,它们在太阳风的驱动下流向太阳系各个方向。
当这些高能粒子到达地球附近时,它们与地球的磁场和大气相互作用,从而影响地球的空间环境。
太阳活动产生的高能粒子会对地球的磁场产生影响。
当高能粒子进入地球的磁场时,它们会沿着磁力线运动,形成所谓的范艾伦辐射带。
这些辐射带中的高能粒子对地球的磁场产生了强烈的扰动,使得地球的磁场发生变化。
太阳活动产生的高能粒子还会影响地球的电离层。
电离层是地球大气层中的一个区域,其中空气分子被电离成离子和电子。
太阳活动产生的高能粒子可以穿透电离层的边界层,将其能量传递给电离层中的气体分子,从而改变电离层的密度和温度分布。
太阳黑子与地球磁层的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太阳黑子与地球磁层的相互作用研究进展近年来,科学家们对太阳黑子与地球磁层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
这一研究领域涉及到太阳活动、磁层变化以及宇宙天气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就太阳黑子与地球磁层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一、太阳黑子的形成与活动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的一种磁性异常区域,呈现为在太阳光球上看起来较黑的斑点。
太阳黑子的形成与太阳活动周期密切相关,一般有11年一个周期。
太阳黑子活动主要体现为黑子的数量和大小的变化。
太阳黑子的形成是由于太阳内部的磁力线扭曲导致的,形成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扭结、螺旋、扭掉和消失。
在扭曲形成过程中,磁力线被拉伸和扭曲,最终形成黑子。
二、地球磁层的结构和特性地球磁层是由地球内部的磁场产生的大气环境,属于一种保护层。
它分为内、外两层,内层主要由地核产生的地壳翻倒状磁场组成,外层主要由地幔中的涡流造成的电流产生。
地球磁层对太阳黑子活动有一定的响应能力。
地球磁层的特点之一是带有“磁层发电机”效应。
即太阳黑子活动产生的相对运动在地球磁场中诱导了一种大气电流。
这种大气电流通过电离层的电离作用而形成等离子体,从而产生地球磁层电流,进一步影响地球磁场的变化。
三、太阳活动对地球磁层的影响太阳黑子的活动会对地球磁层产生重要影响。
首先,由于太阳活动产生的高能粒子会加速地球磁层中的等离子体,形成电磁波扰动,进一步导致磁层的变化。
其次,太阳黑子的活动还会增加辐射带电粒子的流入,产生空间天气现象,比如极光等。
太阳黑子的强度与地球磁层的相互作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不同的太阳黑子活动周期会导致不同强度的磁场扭曲和变化,进而影响地球磁层的响应。
科学家们通过观测太阳活动和地球磁层数据分析,已经初步揭示了二者之间的关系,但仍有许多未解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四、磁层与宇宙天气的研究进展近年来,磁层与宇宙天气的研究成为热点领域之一。
宇宙天气是指太阳黑子活动对地球大气环境产生的影响。
它涉及到空间电磁辐射、等离子体风暴等多种现象。
综合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
综合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综合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是一门跨学科、综合性强的学科,它涉及到地球的物理、化学、生物、地质等多个领域,旨在探究地球系统的结构、演化和环境变化,为人类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方案。
在近几年,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综合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也迎来了新的进展,以下是我对此的几点理解和思考:一、全新的模拟方法综合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模型模拟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手段。
新兴的计算机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方法使得地球系统模拟更为精确、全面和可靠。
因此,以往通过数值模型进行的分析可以得到更加准确的结果,为综合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提供了更好的数据依据。
二、数据共享与开放平台的建设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数据收集、整理和共享一直是一项巨大的工作。
然而随着全球地球观测系统的建设和技术的进步,这项任务变得更加容易,有助于更加全面地了解地球系统演化和环境变化。
另外,建设开放数据共享平台,提高数据可访问性,促进了全球范围内科学家和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
三、增加了对气候变化和环境变化的研究气候变化和环境变化是全球面临的一大挑战。
在综合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气候变化和环境变化的研究一直是一个重要的领域。
通过对海洋、气候、大气、地质和生物系统的综合研究,科学家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些变化的根本原因,进而预测它们对地球系统的影响,为人类提供保护环境的建议。
四、从地球科学走向空间科学除了地表和海洋,太空也是综合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
航天技术和卫星观测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科学家们可以更深入和全面地研究地球系统,同时也为太阳系的研究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
可以说,从地球科学走向空间科学是综合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的一次新型的突破和发展。
总的来说,综合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发展,离不开科技进步和现代化管理手段的支持。
我们相信,在未来的科技创新和研究实践中,综合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也将不断迎来新的进展,为人类创造出更美好的未来。
地球关键带研究评述:现状与展望
地球关键带研究评述:现状与展望杨顺华;宋效东;吴华勇;吴克宁;张甘霖【期刊名称】《土壤学报》【年(卷),期】2024(61)2【摘要】近20年来,国际上兴起的“地球关键带”研究,为重新审视地球表层系统内水、土、气、生、岩等各要素的功能及其内在关联提供了新思路。
通过搜集2001—2021年间国内外地球关键带研究文献,应用引文空间(CiteSpace)技术进行文献计量分析,梳理地球关键带的研究历史与现状,为自然资源综合管理和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支持。
文献分析表明:地球关键带受到欧美发达国家和中国学界的普遍关注;三个发展阶段(萌芽、初期和快速发展)的研究重点差异明显;土壤是联结地表和地下过程的纽带与核心;地球物理技术成为理解地球关键带结构与过程的重要工具;联网观测和模型模拟是下一阶段的重要方向;地球关键带功能和服务的量化、权衡与提升有望成为重要的决策支持工具。
未来仍需在五个方面深化研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更具包容性的地球关键带观测站网络;加强学科交叉和人才队伍建设,培养新一代地球关键带科学家;服务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需求,在实践中应用和发展地球关键带科学;开发新技术、新方法,完善理论、模型和方法体系;揭示地球关键带过程的耦合机制及其环境效应,加强人类活动对水土过程、物质循环与能量交换影响的研究。
【总页数】11页(P308-318)【作者】杨顺华;宋效东;吴华勇;吴克宁;张甘霖【作者单位】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自然资源部土地整治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流域地理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现代农业科学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51【相关文献】1.我国有机地球化学研究现状、发展方向和展望——第十二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部分总结2.海岸带营养盐生物地球化学研究评述3.基于团队断裂带研究视角的团队沟通研究评述和展望4.地球关键带与岩溶关键带:结构、特征、底界5.带式输送机智能化关键技术现状与展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范艾伦辐射带形成的原理
范艾伦辐射带形成的原理范艾伦辐射带的形成原理是一个复杂的物理现象,涉及到地球磁场、太阳风和高能粒子等多个因素。
下面我将尽量用简洁的语言为你解释这个原理。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地球的磁场。
地球有一个非常强大的磁场,它是由地核中的对流运动产生的。
地球磁场的形状类似于一个磁棒,有两个极点:北极和南极。
在地球表面附近,磁场强度最大,随着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小。
当太阳风从太阳表面喷射出来时,它会携带大量的高能粒子,如质子和电子。
这些高能粒子以接近光速的速度穿过太阳系,最终到达地球。
当这些高能粒子进入地球磁场时,它们会受到磁场的引导,沿着磁力线运动。
由于地球磁场的形状类似于一个磁棒,所以当高能粒子沿着磁力线运动时,它们会被引导到地球的两个极点附近。
在这两个极点附近,高能粒子的运动轨迹形成了两个弯曲的环状结构,这就是范艾伦辐射带。
范艾伦辐射带分为内辐射带和外辐射带。
内辐射带位于地球赤道上方约1000公里至6000公里的区域,外辐射带则位于地球赤道上方约6000公里至10000公里的区域。
这两个辐射带之间的区域被称为“辐射空白区”。
范艾伦辐射带的形成原理可以用以下三个条件来解释:1. 地球磁场的存在:地球磁场是范艾伦辐射带形成的基础。
没有地球磁场,高能粒子就无法被引导到地球的两个极点附近。
2. 太阳风的作用:太阳风是高能粒子的来源。
当太阳风携带着高能粒子到达地球时,它们会被地球磁场引导到两个极点附近,形成范艾伦辐射带。
3. 高能粒子的运动:高能粒子在地球磁场中的运动轨迹决定了范艾伦辐射带的形状和位置。
由于地球磁场的形状类似于一个磁棒,所以高能粒子的运动轨迹也呈现出类似的形状。
总之,范艾伦辐射带的形成原理是一个复杂的物理现象,涉及到地球磁场、太阳风和高能粒子等多个因素。
通过了解这些因素的作用和相互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范艾伦辐射带的形成过程。
电磁驻波法地球物理勘探
电磁驻波法地球物理勘探吴以雄【摘要】讨论了电磁波垂直于地层传播时,与反射电磁波干涉产生的驻波,并得出在地面形成波腹与波节的条件.测定波腹频率,就可以根据文中给出的推导方程,计算出地层厚度,以及地层底界面两侧介质电磁参数的相对大小.指出了至少有4个自然电磁波源辐射电磁波,可供人们进行电磁驻波法地球物理勘探使用.【期刊名称】《物探与化探》【年(卷),期】2008(032)006【总页数】8页(P639-646)【关键词】地球物理勘探;电磁驻波;波腹;波节【作者】吴以雄【作者单位】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北京,10002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1电磁驻波法地球物理勘探,是以电磁驻波作为地球物理勘探手段的一种勘探方法。
电磁驻波是由2列频率相同,且在同一直线上,沿相对方向传播的平面电磁波产生干涉的结果。
驻波的频率,与相对运动的2列波的频率相同。
驻波的振幅系与地层各点位置的坐标z有关:在某些点,驻波的振幅等于2列波振幅之和,这些点叫作波腹;在另外一些点,合振幅等于零,这些点叫作波节。
相邻2个波腹间的距离,等于形成这驻波的2列干涉波的波长之半,波节与相邻波腹间的距离等于波长的1/4。
把需要探测的地层界面与地面视为一层。
利用驻波的这些特性,使电磁驻波的波腹产生在地层的上界面(地面),因为它是2列波振幅之和,能在众干扰波中被鉴别出来,再根据电磁波传播理论,就能得到地层下界面埋深数据。
电磁驻波法地球物理勘探所需要的电磁波列来源于太阳。
用于电磁驻波法地球物理勘探的电磁波至少有以下4个来源。
(1)太阳辐射的电磁波。
众所周知,光波仅仅是太阳辐射的可见光频段的电磁波,人体还能感受到太阳辐射的热波。
其实,太阳是我们地球所接受电磁辐射的最大辐射源,以至于绕月人造卫星凌日时,人们不得不想尽办法来减轻太阳辐射电磁波对观测的干扰。
(2)太阳喷发的带电粒子流对地磁场的冲击,这些带电粒子流俗称太阳风。
地球的磁场,在朝向太阳一面被太阳风压缩,而背太阳的一面则被“延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辐射带研究的新进展作者:姚好海,张权,尹建平,景嘉洲来源:《科技传播》2011年第22期摘要随着人类活动逐步走向太空,对地球辐射带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而且具有广泛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本文主要对辐射带最新研究的几个关键性问题如:辐射带中粒子的加速度、谐波在粒子加速度中的作用以及波粒相互作用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对辐射带未来研究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地球辐射带;中粒子;谐波中图分类号P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55-0083-030 引言20世纪初有人提出太阳在不停地发出带电粒子,这些粒子被地球磁场俘获,在地球上空形成一个带电的粒子带。
50年代末60年代初,美国科学家范·艾伦(James Alfred Van Allen)根据宇宙探测器的观测,证明了带电粒子带的存在,人们称之为地球辐射带。
地球辐射带分为两层,对称于地球赤道排列,且只存在于低磁纬地区上空。
离地球较近的辐射带称为内辐射带,较远的称为外辐射带,也分别称为内、外范·艾伦带。
辐射带从四面把地球包围了起来,而在两极处留下了空隙。
内辐射带的中心约在距地表1.5个地球半径的上空,范围限于磁纬±40°之间,东西半球不对称,西半球起始高度低于东半球,带内含有能量为50兆电子伏的质子和能量大于30兆电子伏的电子。
外辐射带位于地面上空约2个~3个地球半径处,厚约6 000km,范围可延伸到磁纬50°~60°处,其中的带电粒子能量比内带小。
一般说来,在内辐射带里容易测得高能质子,在外辐射带里容易测得高能电子。
(图1)辐射带中的质子和电子具有足够的能量穿透太空船和空间仪器,潜在地影响着这些装置中的原料、电路和探测器。
这些粒子的辐射对空间装置系统造成多种不利的影响,这包括原料的活化、置换损害、内部的充电/放电、单一事件的扰乱/闭锁等。
人造卫星材料和辐射带中的电子和质子的相互作用还会产生二次辐射,产生包括电子、中子、X射线和伽马射线等二次辐射产物,这使得观测仪器的探测变得更加复杂。
辐射带的影响造成卫星故障、轨道任务降级。
在极端的情况下,造成昂贵的卫星失灵。
所以对辐射带的研究不仅有重要的科学价值,而且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近几年,科学家对辐射带的研究在几个关键问题上取得了新的进展。
如辐射带动力学中电子局地加速度的重要性;作为加速度的来源,电磁波中谐波在辐射带的衰竭上所起的作用;其它过程在加速和减速上的作用;以及新的理论工具和数值模式在数值检验方面的作用等。
本文主要讨论了辐射带中粒子的加速度、谐波在粒子加速度中的作用以及波粒相互作用等问题。
1 地球辐射带中粒子的加速度根据粒子在辐射带中加速度的传统解释,在大尺度地磁场中,波动使粒子呈现放射状扩散,并在移动的过程中获得能量。
电子来源于波长L7的等离子区,而被波长L;≈;1的地球大气吸收。
对“内、外”辐射带的观测结果显示,一个波长为L=3的“狭窄”辐射带中,电子由于扩散的时间尺度较短而消失。
大量的研究证实辐射带中存在着放射扩散现象,并且深刻影响着辐射带的结构和动力学特征。
但观测事实证明仅用放射扩散不能解释辐射带中所有波长的动力学问题。
例如,最近,许多人造卫星同时对辐射带的外边界( L7)、中心和内边界(L4)观测的结果显示强度的增加始于辐射带的中心,而非边界。
而这种现象仅在扩散单独作用时发生。
这种观测导致我们必须寻找一种机械装置可以局地加速辐射带中强度最强部分的电子。
全球磁流体动力学模式(MHD)可提供电磁场的结构和波动,可以直接计算总电压和局地电压。
MHD模式也可用于模拟粒子的运动轨迹、诱捕粒子和用于辐射带中电子的加速度实验。
同样,MHD模式也可用于估计粒子的强度和局地加速度的数据同化技术。
从不同的技术角度集中显示的结果来看,除了射线传播外,在辐射带的最强烈区,其他的机械运动局地加速了电子。
2 谐波在粒子加速度中的作用从理论和实际观测的结果来看,谐波产生的加速度在辐射带电子局地加速度中起主要角色。
当一个电子向前运动并沿着磁力线旋转时,它可能会频繁遇到电磁波,产生偏振现象。
波矢量使电子在它自己恒定的、定向的、静止结构的电子场中穿过。
电子可以从波中吸收能量,使粒子加速。
这个过程完全依赖于波粒子的局地加速度,因为它们不是依靠辐射穿越磁力线的。
究竟是哪种波使电子产生加速度。
观测结果显示,拥有百万伏电压的电子可以和极端低频率(ULF)到较低频率(VLFVLF谐波被认为是电子加速度产生的主要机制,但不是唯一机制。
观测和理论指出谐波有几个重要特征:它们在磁赤道附近生成,从赤道向两半球传播,并且在反射回赤道前被衰减(图2)。
结果带有百万伏电压的电子与VLF谐波以相同的方式产生共振,并在每半个反弹过程中获得能量。
最新的研究结果间接地证明了这种机制明显存在。
例如,Horne et;al. [2007]记录了在雷暴恢复时,卫星观测到的在强电子加速度事件发生时的VLF谐波。
这些加速度事件发生在辐射带的深层,该区域被认为是辐射传播较慢的区域。
(图2):谐波以特殊的方式从赤道开始传播。
电子从夜半球区域向东注入,直到中午。
接近午夜时,谐波开始强烈衰减并暂时停留在赤道附近。
当电子开始流动时,它们的分布状态开始改变,使谐波向高纬度传播,并且在它们最终失去能量之前可能会进一步加强[ Bortnik et al., 2007]。
当等离子云中的电子流从午夜到中午时分指向东时,该特性产生了谐波。
更重要的是这种情况会改变这些波的衰减。
理论和观测显示,在当地时间黎明时分,谐波会向高纬度地区传播并且振幅有可能增加。
依据局地磁场与粒子运动速度矢量的夹角(倾斜角)的不同,辐射带中的电子在不同的纬度会停留不同的时间总量。
因而谐波效应会随当地时间而变化。
3 波粒共振产生的效果局地波-粒相互作用产生的共振改变了电子的倾斜角。
而当电子的倾斜角发生改变时,辐射带中的粒子将散射到大气中,这将造成能量衰竭。
这种扩散与能量扩散不同,它可以使辐射带的强度增强。
最近,人们投入大量的精力来发展新的理论和用于计算能量、倾斜角和扩散系数的数值方案,这需要量化电子的活跃率和倾斜角的散射。
方案将涉及所有波段的常态角和频率,这需要耗费昂贵的计算机时。
我们已经使用了简单近似的方法,如仅考虑平行波。
但这些近似的方法不能反映所有的物理过程。
人们引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可以在一定频率和波矢量范围内预先选择限定的几个共振。
这种新技术既考虑到了物理精度又兼顾了计算资源。
完全用扩散系数的方法来数字化地解决扩散问题还将面临许多困难,因为改变一个变量将面临扩散矩阵的斜向移动问题。
我们可以使用随机微分方程来避免方案中有限差别的数字化缺陷。
图3 中能量常量曲线用红色表示。
倾斜角和能量共振的情况用绿色区域表示。
数轴的方向分别是平行于速度方向和垂直于地磁场方向;速度越高(能量越高)相位空间密度(PSD)越低。
图3a 相互共振的电子将沿扩散曲线(蓝色)移动,能量和倾斜角发生改变。
图3b 放大图详细反映了共振相互作用的区域和效果。
较低的PSDs 出现在损失的锥形区和较高的能量区。
在共振区域内,梯度可产生能量和倾斜角扩散,使电子进入损失的锥形区;或者产生加速度,向90°倾斜角移动。
共振在辐射带动力学上起重要的作用,它将控制电压和倾斜角扩散。
我们用图3来举例说明能量和倾斜角扩散是如何影响粒子的分布状态的。
图形区域平行于速度方向,同时垂直于磁场方向。
红色弧线表示能量常量廓线,它是赤道倾斜角(α)的函数。
蓝色曲线表示扩散表面,粒子将沿着它转移能量、产生倾斜角并与谐波产生作用。
波功率的光谱密度的详细情况和等离子区的情形将决定倾斜角和能量的范围,通过它产生共振,用绿色阴影表示。
在共振区,扩散将使粒子由相位空间密度较高的区域向密度较低的区域移动。
相位空间密度减少会伴随着能量的减少,同时使倾斜角趋向于与磁场平行。
所以,在这张简图中,与大的倾斜角产生共振的谐波将使大倾斜角的电子获得能量,使它们移向地磁赤道,而与之发生作用的波将减小赤道倾斜角(反映在高纬度),驱使电子沿着磁场流向大气。
4 值得探讨的几个问题4.1 到底是不是谐波在起作用辐射带动力学观测显示局地波、粒相互作用起主要角色。
然而,观测结果还不能十分详细地说明到底是谐波还是别的电磁波在起作用。
电磁波也叫磁发电机波,被认为是另一个因素。
磁发电机波由等离子区的分布状态产生,等离子区有峰值在10keV~30keV的能量,被认为是“核分布”。
像谐波一样,磁发电机波能有效地加速电子,使电子的能量由30千伏上升到几百万伏。
现在的观测手段还不能区别谐波、磁发电机波、或其它共振波的效果。
另外,非线性相互作用(如能量和倾斜角散射之间)在波幅大时也被认为非常重要,但肉眼观测的结果还是非常难于理解的。
4.2 对辐射带损耗的理解当通量增加时,辐射带对人造卫星系统会有更直接的影响。
对于辐射带动力学而言,通量损耗事件同样重要。
在通量损耗发生时,虽然,有几个过程是可以控制的,但最显著的问题是哪一个是最重要的,而且是在什么环境下发生的。
磁大气层顶层决定外部辐射带的外边界。
由于等离子区的影响,散射的大气控制了外部辐射带的内部边界。
在外部辐射带中,由于进出下沉区域的输送的增加,电子相对通量会出现周期性的减少。
此外,电子散射到大气中也是产生损耗的原因之一。
4.3 电磁离子回旋加速波(EMIC)当增强的电子雨进入大气层时,经常涉及到电磁离子回旋加速波(EMIC)。
EMIC波是由于低能暴发生时产生的温度差异造成的(它由地磁暴的强度决定)。
或者是由于等离子云中的离子注入辐射带中造成的。
EMIC波可造成强的倾斜角散射,迅速地使电子进入损失区。
低能量相互作用的界限是由等离子的密度和成分控制的。
所以,在高密度等离子区内部产生的EMIC 波,对于兆电子伏的电子雨来讲很重要。
然而,对于EMIC波的发生、传播、统计学个例和产生的效果现在还知之甚少。
5 辐射带未来研究方向展望局地波粒相互作用在辐射带动力学方面起重要的作用,并对加速辐射带中的电子起到了主宰作用。
那么,局地加速度是如何发生作用的,有哪些波参与,何时发生作用,这些过程和其它过程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开启新的理论和方法。
模拟辐射带中的电子与磁气圈中不同波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以及局地波粒相互作用在辐射(作为能量、位置和雷暴状态的函数)传播中的作用正是我们未来研究的一个新方向。
美国NASA RBSP(辐射带雷暴探测)任务、加拿大空间局ORBITALS卫星以及日本ERG卫星已经在这方面展开了研究。
参考文献[1]Albert,J.M.(2007).Simple approximations of quasi-linear diffusion coefficients,J.Geophys. Res.,112,A12202,doi:10.1029/2007JA012551.[2]Albert,J.M.,S.L.Young (2005).Multidimensional quasi-linear diffusion of radiation belt electrons,Geophys. Res.Lett.,32,L14110, doi:10.1029/2005GL023191.[3]Bortnik,J.,R.M.Thorne,N.P.Meredith (2007).Modeling the propag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horus using CRRES suprathermal electron fluxes,J.Geophys.Res.,112,A08204,doi:10.1029/2006JA012237.[4]Chen,Y.,R.H.W.Friedel,G.D.Reeves,T.E. Cayton, R.Christensen(2007).Multisatellite determination of the relativistic electron phase space density at geosynchronous orbit: An integrated investigation during geomagnetic storm times,J.Geophys.Res.,112,A11214,doi:10.1029/2007JA012314.[5]Clilverd,M.A.,C.J.Rodger,lan,J.G.Sample,M.Kokorowski,M.P.McCarthy,T.Ulich,T.Raita,A.J.Kavanagh,E.Spanswick(2007).Energetic particle precipitation into the middle atmosphere triggered by a coronal mass ejection,J.Geophys.Res.,112,A12206,doi:10.1029/2007JA012395.[6]Elkington,S.R.,M.Wiltberger,A.A.Chan,D.N.Baker (2004).Physical models of the geospace radiation environment,J.Atmos.Sol.Terr.Phys.,66,1371-1387.[7]Fei,Y.,A.A.Chan,S.R.Elkington,M.J.Wiltberger (2006).Radial diffusion and MHD particle simulations of relativistic electron transport by ULF waves in the September 1998 storm,J.Geophys.Res.,111,A12209, doi:10.1029/2005JA011211.[8]Fraser,B.J.,T.M.Loto’aniu,H.J.Singer.Electromagnetic ion cyclotron waves in the magnetosphere,in Magnetospheric ULF Waves: Synthesis and New Directions,Geophys. Monogr.Ser.,vol.169,edited by K.Takahashi et;al.,2006:195-212,AGU,Washington,D.C.[9]Horne,R.B.,R.M.Thorne,S.A.Glauert,N.P.Meredith,D.Pokhotelov,O.Santolik.Electron acceleration in the Van Allen radiation belts by fast magnetosonic waves,Geophys.Res.Lett.,34,L17107, doi:10.1029/2007GL030267.[10]Li,X.,D.Baker,S.Kanekal,M.Looper, M.Temerin.Long-term measurements of radiation belts by SAMPEX and their variations,Geophys.Res.Lett.,2001,28(20):3827-3830.[11]Mann,I.R.,et al.The Outer Radiation Belt Injection,Transport,Acceleration and Loss Satellite (ORBITALS): A Canadian small satellite mission for ILWS, Adv.Space Res.,2006,38(8):1838-1860.[12]Millan,R.M.,R.P.Lin,D.M.Smith,and M.P.McCarthy.Observation of relativistic electron precipitation during a rapid decrease of trapped relativistic electron flux,Geophys.Res.Lett.,2007, 34,L10101,doi:10.1029/2006GL028653.[13]Reeves,G.D.Relativistic electrons and magnetic storms: 1992-1995,Geophys.Res.Lett.,1998,25(11):1817-1820.[14]Reeves,G.D.Radiation Belt Storm Probes: A new mission for space weather forecasting,Space Weather,2007,5,S11002,doi:10.1029/2007SW000341.[15]Rodger,C.J.,M.A.Clilverd, D.Nunn, P.T.Verronen,J.Bortnik,and E.Turunen.Storm time,short-lived bursts of relativistic electron precipitation detected by subionospheric radio wave propagation,J.Geophys.Res.,2007,112,A07301, doi:10.1029/2007JA012347.[16]Schulz,M.,nzerotti.Particle Diffusion in the Radiation Belts,Springer,New York,1974.[17]Shiokawa,K.,et al.ERG-A small-satellite mission to investigate the dynamics of the inner magnetosphere, Adv. Space Res.,2006,38(8):1861-1869.[18]Shprits,Y.Y.,et al.(2008a).Review of modeling of losses and sources of relativistic electrons in the outer radiation belt: I.Radial transport,J.Atmos.Sol.Terr.Phys.,70(14),1679-1693.[19]Shprits,Y.Y.,et al.(2008b).Review of modeling of losses and sources of relativistic electrons in the outer radiation belt: II.Local acceleration and loss, J.Atmos.Sol.Terr.Phys.,70(14),1694-1713.[20]Tao,X.,A.A.Chan,J.M.Albert,ler.Stochastic modeling of multidimensional diffusion in the radiation belts,J.Geophys.Res.,2008,113,A07212,doi:10.1029/2007JA012985.[21]Ukhorskiy,A.Y.,B.J.Anderson,K.Takahashi,N.A.Tsyganenko.Impact of ULF oscillations in solar wind dynamic pressure on the outer radiation belt electrons,Geophys.Res.Lett.,2006,33,L06111, doi:10.1029/2005GL024380.[22]地球附近出现的神秘辐射环.。